CN102813040A - 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3040A
CN102813040A CN2012103385702A CN201210338570A CN102813040A CN 102813040 A CN102813040 A CN 102813040A CN 2012103385702 A CN2012103385702 A CN 2012103385702A CN 201210338570 A CN201210338570 A CN 201210338570A CN 102813040 A CN102813040 A CN 102813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rtion
tea
alternative tea
preparation
o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385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3040B (zh
Inventor
李德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33857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130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13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3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3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30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饮料领域,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该代用茶由黑苦荞麦、燕麦、大麦芽、薏米制成。该代用茶富含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质、18种天然氨基酸、叶绿素、功能性低聚糖、黄酮、芦丁、膳食纤维、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同时还含有9种功能性脂肪酸;具有较好的调节血压、调节血糖、调节血脂、健脾养胃、清热解毒、调和气血、促进人肠道蠕动、生津养颜等功效。其制备工艺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却严重不合理,过多食用精细食物,高蛋白、高脂肪食品摄入过量,粗粮食用过少,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各种“富贵病”的人越来越多,处在亚健康状况的人群也在不断增多。据卫生部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披露,1978年前全国糖尿病的平均发病率低于1%,但到2007年底短短30年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已翻了数番,我国平均发病率2008年已达6%,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统计数据表明,全世界约有1.6亿名糖尿病患者,我国约有4000万,我国的糖尿病发病情况是十分严重的。在亚洲,印度、中国与日本分居糖尿病高发国的前3位。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突破3亿,中国糖尿病患者将接近1亿。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降压、降脂、降糖药物,会对药物产生依赖,且药物或多或少都具有毒副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对患者无毒副作用、不产生药物依赖性的具有降压、降脂、降糖功能的食品或饮品。
代用茶,是指选用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等,采用类似茶叶的饮用方式(通过泡、煮等方式来饮用)的一类产品的俗称,根据植物的种类不同具有不同药效。当前在市场上较为流行的植物代用茶主要有芦笋、苦丁茶、杜仲茶、柿叶茶、桑叶茶、柳叶茶、榆叶茶、银杏叶茶、人参叶荼、野菊花茶、野藤茶、菊花茶、甜叶菊茶、胶股兰茶、薄荷茶、玫瑰花、金银花、大麦茶、枸杞、胖大海、罗汉果、决明子等。但是功能比较单一,缺少同时具有预防和/或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代用茶品种。目前代用茶的制备方法常常破坏植物中的有益成分,因此,提供一种待用茶及其制备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该代用茶由黑苦荞麦、燕麦、大麦芽、薏米制成。该代用茶富含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质、18种天然氨基酸、叶绿素、功能性低聚糖、黄酮、芦丁、膳食纤维、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同时还含有9种功能性脂肪酸;具有较好的调节血压、调节血糖、调节血脂、健脾养胃、清热解毒、调和气血、促进人肠道蠕动、生津养颜等功效。其制备工艺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代用茶,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黑苦荞麦1~9重量份,燕麦1~7重量份,大麦芽1~5重量份,薏米1~5重量份。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代用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黑苦荞麦3~7重量份,燕麦3~5重量份,大麦芽2~4重量份,薏米1~5重量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代用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原料包括黑苦荞麦1~9重量份,燕麦1~7重量份,大麦芽1~5重量份,薏米1~5重量份;
取上述原料经预处理后,经浸泡、熟化、干燥后获得第一产品,再经烘焙即得。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代用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黑苦荞麦3~7重量份,燕麦3~5重量份,大麦芽2~4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浸泡具体为于35~45℃浸泡16~20h。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浸泡具体为于38~42℃浸泡17~19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熟化具体为于100~400℃熟化20~40h。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熟化具体为于135~345℃熟化23~34h。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熟化具体为于170~285℃熟化25~30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干燥具体为于30~120℃干燥5~10h。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干燥具体为于45~110℃干燥6~8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产品的含水量为不高于15%。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烘焙具体为于50~160℃烘焙2~8h。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烘焙具体为于60~150℃烘焙4~7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代用茶的含水量为6~8%。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烘焙前还包括混合、粉碎、制粒的步骤。
作为优选,粉碎具体为经80目筛粉碎。
作为优选,制粒制得椭圆形或圆柱形两种颗粒,其中椭圆形颗粒为1~2mm×2~3mm,圆柱形颗粒为2~3mm×3~5m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代用茶。
作为优选,其剂型包括原质、制粒、散粒等。
本发明提供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该代用茶由黑苦荞麦、燕麦、大麦芽、薏米制成。该代用茶富含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质、18种天然氨基酸、叶绿素、功能性低聚糖、黄酮、芦丁、膳食纤维、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同时还含有9种功能性脂肪酸;具有较好的调节血压、调节血糖、调节血脂、健脾养胃、清热解毒、调和气血、促进人肠道蠕动、生津养颜等功效。其制备工艺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代用茶,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黑苦荞麦1~9重量份,燕麦1~7重量份,大麦芽1~5重量份,薏米1~5重量份。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代用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黑苦荞麦3~7重量份,燕麦3~5重量份,大麦芽2~4重量份,薏米1~3重量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代用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原料包括黑苦荞麦1~9重量份,燕麦1~7重量份,大麦芽1~5重量份,薏米1~5重量份;
取上述原料经预处理后,经浸泡、熟化、干燥后获得第一产品,再经烘焙即得。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代用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黑苦荞麦3~7重量份,燕麦3~5重量份,大麦芽2~4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浸泡具体为于35~45℃浸泡16~20h。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浸泡具体为于38~42℃浸泡17~19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熟化具体为于100~400℃熟化20~40h。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熟化具体为于135~345℃熟化23~34h。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熟化具体为于170~285℃熟化25~30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干燥具体为于30~120℃干燥5~10h。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干燥具体为于45~110℃干燥6~8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产品的含水量为不高于15%。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烘焙具体为于50~160℃烘焙2~8h。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烘焙具体为于60~150℃烘焙4~7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代用茶的含水量为6~8%。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烘焙前还包括混合、粉碎、制粒的步骤。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代用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原料包括黑苦荞麦1~9重量份,燕麦1~7重量份,大麦芽1~5重量份,薏米1~5重量份。
;取上述原料经预处理后,经浸泡、熟化、干燥后获得第一产品,再经混合、粉碎、质粒、烘焙即得。
作为优选,还包括冷却、分装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代用茶。
作为优选,其剂型包括原质、质粒、散粒等。
本发明提供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该代用茶由黑苦荞麦、燕麦和大麦芽制成。该代用茶富含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质、18种天然氨基酸、叶绿素、功能性低聚糖、黄酮、芦丁、膳食纤维、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同时还含有9种功能性脂肪酸;具有较好的调节血压、调节血糖、调节血脂、健脾养胃、清热解毒、调和气血、促进人肠道蠕动、生津养颜等功效。其制备工艺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提供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中所用原料和制剂均可由市场购得。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取黑苦荞麦1kg,燕麦7kg,大麦芽3kg,薏米1kg;
经原料精选、除杂、检测农药残留等预处理后,于35℃浸泡20h,于400℃熟化20h,于120℃干燥5h后获得第一产品,第一产品的含水量为不高于15%,再于50℃烘焙8h即得。制得的代用茶的含水量为8%,剂型为原质冲饮型。
实施例2
取黑苦荞麦9kg,燕麦5kg,大麦芽5kg,薏米,2kg;
经原料精选、除杂、检测农药残留等预处理后,于45℃浸泡16h,于100℃熟化40h,于30℃干燥10h后获得第一产品,第一产品的含水量为不高于15%,经混合、80目筛粉碎、制粒后椭圆形颗粒为1~2mm×2~3mm,再于160℃烘焙2h即得。制得的代用茶的含水量为6%,剂型为散粒冲饮型。
实施例3
取黑苦荞麦5kg,燕麦1kg,大麦芽1kg,薏米1kg;
经原料精选、除杂、检测农药残留等预处理后,于40℃浸泡18h,于135℃熟化34h,于45℃干燥8h后获得第一产品,第一产品的含水量为不高于15%,经混合、80目筛粉碎、制粒后圆柱形颗粒为2~3mm×3~5mm,再于60℃烘焙7h即得。制得的代用茶的含水量为7%,剂型为制粒或散粒。
实施例4
取黑苦荞麦7kg,燕麦3kg,大麦芽4kg,薏米1.5kg;
经原料精选、除杂、检测农药残留等预处理后,于38℃浸泡19h,于345℃熟化23h,于110℃干燥6h后获得第一产品,第一产品的含水量为不高于15%,经混合、80目筛粉碎、制粒后圆柱形颗粒为2~3mm×3~5mm,再于150℃烘焙4h即得。制得的代用茶的含水量为6%,剂型为制粒或散粒。
实施例5
取黑苦荞麦3kg,燕麦4kg,大麦芽2kg,薏米1kg;
经原料精选、除杂、检测农药残留等预处理后,于42℃浸泡17h,于170℃熟化30h,于60℃干燥7h后获得第一产品,第一产品的含水量为不高于15%,经混合、80目筛粉碎、制粒后椭圆形颗粒为1~2mm×2~3mm,再于90℃烘焙5h即得。制得的代用茶的含水量为8%,剂型为制粒或散粒。
实施例6
取黑苦荞麦5kg,燕麦1kg,大麦芽1kg,薏米2kg;
经原料精选、除杂、检测农药残留等预处理后,于40℃浸泡18h,于285℃熟化25h,于90℃干燥6h后获得第一产品,第一产品的含水量为不高于15%,再于120℃烘焙6h即得。制得的代用茶的含水量为7%,剂型为原质冲饮型。
实施例7
取黑苦荞麦7kg,燕麦3kg,大麦芽4kg,薏米1.5kg;
经原料精选、除杂、检测农药残留等预处理后,于38℃浸泡19h,于240℃熟化28h,于80℃干燥8h后获得第一产品,第一产品的含水量为不高于15%,再于110℃烘焙5h即得。制得的代用茶的含水量为8%,剂型为原质冲饮型。
实施例8
取黑苦荞麦70kg,燕麦10kg,大麦芽20kg,薏米10kg;
经原料精选、除杂、检测农药残留等预处理后,于38℃浸泡19h,于240℃熟化28h,于80℃干燥8h后获得第一产品,第一产品的含水量为不高于15%,再于110℃烘焙5h即得。制得的代用茶的含水量为8%,剂型为原质冲饮型。
实施例9
取黑苦荞麦65kg,燕麦15kg,大麦芽20kg,薏米20kg;
经原料精选、除杂、检测农药残留等预处理后,于42℃浸泡17h,于170℃熟化30h,于60℃干燥7h后获得第一产品,第一产品的含水量为不高于15%,经混合、80目筛粉碎、制粒后椭圆形颗粒为1~2mm×2~3mm,再于90℃烘焙5h即得。制得的代用茶的含水量为8%,剂型为制粒或散粒。
实施例10
取黑苦荞麦55kg,燕麦20kg,大麦芽25kg,薏米15kg;
经原料精选、除杂、检测农药残留等预处理后,于38℃浸泡19h,于345℃熟化23h,于110℃干燥6h后获得第一产品,第一产品的含水量为不高于15%,经混合、80目筛粉碎、制粒后圆柱形颗粒为2~3mm×3~5mm,再于150℃烘焙4h即得。制得的代用茶的含水量为6%,剂型为制粒或散粒。
实施例11
对本发明实施例1至10制备的代用茶进行质量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代用茶质量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02135646900071
Figure BDA00002135646900081
符合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505-2007的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1至10制得的代用茶还富含18种天然氨基酸、叶绿素、功能性低聚糖、黄酮、芦丁、膳食纤维、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同时还含有9种功能性脂肪酸,具体检测结果见表2至表5。
表2本发明制得的代用茶中氨基酸的含量
  必需氨基酸  含量(mg/kg)   其它氨基酸  含量(mg/kg)
  赖氨酸   36.39   精氨酸   13.47
  亮氨酸   47.12   胱氨酸   11.92
  异亮氨酸   13.36   组氨酸   5.31
  酪氨酸   12.59   丙氨酸   6.62
  色氨酸   15.21   谷氨酸   10.18
  蛋氨酸   17.22   甘氨酸   9.02
  苏氨酸   21.18   脯氨酸   8.91
  苯丙氨酸   7.93   缬氨酸   11.92
  天门冬氨酸   33.97   丝氨酸   13.30
表3本发明提供的待用茶中维生素的含量
  维生素种类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维生素C   维生素A 维生素E(总)
  含量mg/kg   237.76   125.91   321.22   238.19   169.77
表4本发明提供的待用茶中无机元素的含量
  检测种类   Ca   Fe   Zn   Se   Mg   Cu   Mo   As   Pb
  含量mg/kg   331.2   129.8   110.2   153   89.7   13.3   27.1   未检出   未检出
表5本发明提供的待用茶中功能性成分的含量
Figure BDA00002135646900091
实施例12
试验组:本发明实施例1至10提供的代用茶,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各300名患者进行治疗;每天服用三次,每次服用2~4g;
阳性药物对照组:阳性药物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各300名患者进行治疗;每天三次,每次服用4~8片,每片0.5g。
高血压: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90%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水平以下,无明显临床症状;
有效:≥60%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水平以下,临床症状减轻;
无效:≤30%患者血压未达到140/90mmHg水平以下,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无明显改善。
高血糖: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90%患者长期保持随机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无明显临床症状;
有效:≥60%患者长期保持随机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临床症状减轻;
无效:≤30%患者血糖长期保持随机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无明显改善。
高血脂: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达到以下任一指标,TC下降≥20%,TG下降≥40%,HDL-C上升≥0.26mmol/L;
有效:达到以下任一指标,TC下降10~20%,TG下降20~40%,HDL-C上升0.10~0.26mmol/L;
无效:达到以下任一指标,TC下降<10%,TG下降<20%,HDL-C上升<0.10mmol/L;
Figure BDA00002135646900111
结果见表6。
表6本发明提供的代用茶药效试验
Figure BDA00002135646900112
由表6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至10提供的代用茶,对糖尿病的有效率为78.0%;对高血脂的有效率为75.67%;对高血压的有效率为73.33%,能够有效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
综合上述结果,本发明实施例1至10提供的代用茶,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或治疗效果。
实施例13
在全国西北、西南、东北、华北、东南、华中地区分别随机选取各年龄段、各行业人士总共1080名,按照年龄、从事行业分为36组,每组30名被调查者,对本发明实施例1至10提供的代用茶进行气味及风味官能评价,官能评价标准见表7,评价结果见表8、表9。
表7官能评价标准
Figure BDA00002135646900121
表8代用茶的气味评价结果
Figure BDA00002135646900122
表9代用茶的风味评价结果
Figure BDA00002135646900123
Figure BDA00002135646900131
由调查结果显示,来自全国西北、西南、东北、华北、东南、华中地区各年龄段、各行业人士总共1080名被调查者中,对本发明提供的代用茶的气味满意率为88.23%,风味满意率为92.6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代用茶,其特征在于,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黑苦荞麦1~9重量份,燕麦1~7重量份,大麦芽1~5重量份,薏米1~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用茶,其特征在于,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黑苦荞麦3~7重量份,燕麦3~5重量份,大麦芽2~4重量份,薏米1~3重量份。
3.一种代用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原料包括黑苦荞麦1~9重量份,燕麦1~7重量份,大麦芽1~5重量份,薏米1~5重量份;
取所述原料经预处理后,经浸泡、熟化、干燥后获得第一产品,再经烘焙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具体为于35~45℃浸泡16~20h。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熟化具体为于100~400℃熟化20~40h。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具体为于30~120℃干燥5~10h。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产品的含水量为不高于15%。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焙具体为于50~160℃烘焙2~8h。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用茶的含水量为6~8%。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焙前还包括混合、粉碎、制粒的步骤。
CN201210338570.2A 2012-09-13 2012-09-13 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130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8570.2A CN102813040B (zh) 2012-09-13 2012-09-13 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8570.2A CN102813040B (zh) 2012-09-13 2012-09-13 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3040A true CN102813040A (zh) 2012-12-12
CN102813040B CN102813040B (zh) 2014-02-26

Family

ID=47297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3857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13040B (zh) 2012-09-13 2012-09-13 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1304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0430A (zh) * 2014-05-27 2014-08-06 汤长江 一种全谷物健康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4798952A (zh) * 2014-12-18 2015-07-29 何寿生 一种藤茶的制备方法及藤茶组合物、藤茶制品
CN105325650A (zh) * 2015-12-15 2016-02-17 云南普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薏荞清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27260A (zh) * 2017-12-06 2018-04-20 张振亮 野生葛根/葛花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618133A (zh) * 2017-03-16 2018-10-09 张本平 生态食材养生粉
CN108991326A (zh) * 2018-07-17 2018-12-14 山西农业大学 一种改性加工与配伍的谷物固体饮料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1435A (zh) * 2009-01-09 2009-06-24 李亦修 一种黑苦荞茶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1435A (zh) * 2009-01-09 2009-06-24 李亦修 一种黑苦荞茶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尹礼国等: "苦荞保健茶开发研究", 《粮食与油脂》, no. 7, 31 December 2003 (2003-12-31), pages 6 - 8 *
张梅申,李凤翔: "营养保健茶生产工艺", 《食品科技》, no. 5, 31 December 1994 (1994-12-31), pages 15 - 16 *
简芝妍: "《无毒就健康》", 31 January 2007, article "大麦芽茶饮", pages: 123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0430A (zh) * 2014-05-27 2014-08-06 汤长江 一种全谷物健康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4798952A (zh) * 2014-12-18 2015-07-29 何寿生 一种藤茶的制备方法及藤茶组合物、藤茶制品
CN105325650A (zh) * 2015-12-15 2016-02-17 云南普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薏荞清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18133A (zh) * 2017-03-16 2018-10-09 张本平 生态食材养生粉
CN107927260A (zh) * 2017-12-06 2018-04-20 张振亮 野生葛根/葛花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91326A (zh) * 2018-07-17 2018-12-14 山西农业大学 一种改性加工与配伍的谷物固体饮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3040B (zh) 2014-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3040B (zh) 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13064B (zh) 乳仔猪用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
WO2018058851A1 (zh) 一种罗汉果益生元菊花茶速溶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4623B (zh) 一种玛卡发酵营养食品
Sun et al. Physicochemical, functional propertie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protein fractions obtained from mulberry (morus atropurpurea roxb.) leaf
CN100521949C (zh) 一种抗氧化杂粮营养配方面粉
CN102308988A (zh) 一种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石斛保健品
JP2006188486A (ja) 体脂肪蓄積抑制または低減剤
JP2006045212A (ja) 特定のキナ酸誘導体を含有する経口用組成物
CN104068396B (zh) 一种芦荟罗汉果复方胶囊
JP4727231B2 (ja) アーユルベーダハーブソフトドリンク
JP5725638B2 (ja) 体熱産生促進剤
CN102217691A (zh) 桑叶姜枣茶
CN111919976A (zh) 一种兔用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KR102376726B1 (ko) 건강기능성 펫푸드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402852B1 (ko) 발효도라지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El-Gindy et al. Chemical studies and utilization of Tamarindus indica and its seeds in some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KR102312675B1 (ko) 개똥쑥 추출물, 후박 추출물 또는 이들의 혼합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항염증, 비만 및 비알콜성 지방간 질환의 개선,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CN107125471A (zh) 一种营养抗病猪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Rabrenović et al. Bioactive Phytochemicals from Walnut (Juglans spp.) Oil Processing By-Products
CN110881543A (zh) 一种花果茶饮料
CN105168574A (zh) 一种玛咖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46015A (zh) 一种低脂易消化的麦麸黑芝麻糊及其制备工艺
CN103704409A (zh) 一种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KR20140081047A (ko) 혼합 생약재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피로회복용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