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4002A - 光学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学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04002A
CN102804002A CN2009801600240A CN200980160024A CN102804002A CN 102804002 A CN102804002 A CN 102804002A CN 2009801600240 A CN2009801600240 A CN 2009801600240A CN 200980160024 A CN200980160024 A CN 200980160024A CN 102804002 A CN102804002 A CN 1028040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s
thin film
optical thin
film layer
color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600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槻重义
江口敏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R Corp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Toppan Inc
Resona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JSR Corp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JSR Corp,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Toppa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04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40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Coating with two or more layers, where at least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s a polymer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3Improving the adhesiveness of the coatings per se, e.g. forming prim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4Plasma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6Organic displays, e.g. OL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8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silicon, sulfur, nitrogen, oxygen, and carb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85/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silicon, sulfur, nitrogen, oxygen, and carb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containing phosphoru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以往不存在具有滤色功能和偏振功能、并且薄型且能够卷绕成纵长辊状的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光学部件(1)至少具有滤色基板(3)和光学薄膜层(2),滤色基板(3)在纵长塑料薄膜的基板(3a)之上至少形成有滤色层(3b),在基板(3a)的未形成滤色层(3b)一侧的面上隔着粘接剂层(4)形成有光学薄膜层(2)。光学部件(1)的制造方法,该光学部件(1)至少具有滤色基板(3)和光学薄膜层(2),其中,滤色基板(3)至少形成在纵长塑料薄膜的基板(3a)之上,具备在基板(3a)的未形成滤色层(3a)一侧的面上隔着粘接剂层(4)形成光学薄膜层(2)的工序。

Description

光学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滤色(color filter)功能和偏振功能的光学部件,特别涉及迄今为止不存在的薄型且能够卷绕成纵长的辊状的光学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器等各种图像显示装置中,一般为了进行偏振控制或光学补偿而使用偏振板、相位差板或椭圆偏振板。进而,在进行彩色显示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彩色有机EL显示器中使用滤色基板(专利文献1等)。
这样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的薄板状的玻璃基板使用如下制造的液晶面板:在具备黑矩阵(black matrix)、由红(R)/绿(G)/蓝(B)这3原色形成的着色层及共用透明电极层的滤色基板上形成取向层,在具备薄膜晶体管(TFT)及像素电极的TFT基板上形成取向层,使这2张基板以取向层相对置的方式保持有规定的间隙,在该间隙中填满液晶材料而形成液晶层,在液晶层的周围通过密封材料对滤色基板和TFT基板进行粘合固定,从而制造出上述液晶面板。为了控制偏振而进行图像显示,在该液晶面板的滤色基板和TFT基板各自的外侧的面上粘贴偏振板,从而形成透射型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
进而,在对彩色液晶显示装置的背面设置光反射功能,利用从显示装置的表面入射的光的反射光来进行图像显示的反射型及半透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液晶面板的滤色基板上粘贴有圆偏振板。
在有机EL显示器的彩色化方式中,提出了RGB分涂方式、颜色变换方式、微腔(microcavity)方式、滤色方式等各种方式。其中,在滤色方式中,有在白色发光中组合了RGB滤色基板的方式。该方式使用在由玻璃或塑料形成的透明基板上形成了带TFT的滤色器的滤色基板。首先,在透明基板上形成TFT,接着形成RGB滤色层。接着,在滤色层之上,形成与TFT连接的透明的阴极电极。接着,形成由空穴输送层、白色发光层、电子输送层等构成的有机EL层,然后形成阳极电极。阳极电极通常由氟化锂(LiF)或铝(Al)形成,形成为共用电极。接着,以覆盖显示区域的方式形成封固层,最后在滤色基板的外侧粘贴圆偏振板而完成。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03447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这样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由于是在使用薄板状的滤色基板和TFT基板制造了薄板状的液晶面板之后,各粘贴一张预先切割成薄板状的偏振板、或预先切割成薄板状的圆偏振板的制造方法,所以液晶的排列方向与偏振板或椭圆偏振板等光学薄膜(film)层的光轴方向在每个液晶面板中存在偏差。若液晶的排列方向与光学薄膜层的光轴存在偏差,则会产生对比度的降低等显示特性降低的不良状况。
此外,在粘贴薄板状的光学薄膜层的工序中,由于不能够避免夹入垃圾或异物,因此存在因不合格的产生而引起的合格率降低的问题。此外存在如下的问题:由于滤色基板是薄板状的玻璃,因此不能够用作通过所谓辊对辊(roll to roll)方式一边连续地进行搬运一边进行制造来提高生产率、以低成本制造彩色液晶显示装置的部件,所述辊对辊方式是指从辊绕出再卷绕到辊上。
发明内容
该发明鉴于该问题点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部件及其制造方法,该光学部件具有滤色功能和偏振功能,显示特性优良,薄型且能够卷绕成纵长的辊状。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且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如下这样构成。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光学部件,一种光学部件,至少具有滤色基板和光学薄膜层,其特征在于,上述滤色基板在纵长塑料薄膜的基板之上至少形成有滤色层,在上述基板的未形成上述滤色层一侧的面上隔着粘接剂层形成有上述光学薄膜层。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光学部件中,上述光学薄膜层是从偏振板、相位差板、椭圆偏振板中选出的1种以上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光学部件中,上述光学薄膜层通过将纵长的偏振板和在纵长的支撑薄膜上连续形成的相位差板进行层叠而形成。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光学部件中,上述光学薄膜层沿上述滤色基板上的纵长的长边方向,平行地配置形成有至少2张以上薄板状椭圆偏振板。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光学部件中,上述光学部件的总厚度为0.3mm以下,能够卷绕成辊状。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涉及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该光学部件至少具有滤色基板和光学薄膜层,其特征在于,上述滤色基板至少形成在纵长塑料薄膜的基板之上,具备在上述基板的未形成上述滤色层一侧的面上隔着粘接剂层形成上述光学薄膜层的工序。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6,其中,上述光学薄膜层是从偏振板、相位差板、椭圆偏振板中选出的1种以上。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6,其中,上述光学薄膜层通过将纵长的偏振板和在纵长的支撑薄膜上连续形成的相位差板进行层叠而形成。
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6,其中,上述光学薄膜层沿上述滤色基板上的纵长的长边方向,平行地配置形成有至少2张以上薄板状椭圆偏振板。
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6,其中,上述光学部件的总厚度为0.3mm以下,具备:在上述基板的未形成上述滤色层一侧的面上隔着粘接剂层形成上述光学薄膜层的工序;以及在上述工序之后将上述光学部件卷绕成辊状的工序。
发明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本发明具有下述效果。
在技术方案1以及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中,滤色基板在纵长塑料薄膜的基板之上至少形成有滤色层,该滤色基板与光学薄膜层一体化而成的光学部件能够应用在通过辊对辊方式进行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中,能够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此外,在基板的未形成滤色层一侧的面上隔着粘接剂层形成有光学薄膜层,光学部件是将滤色基板和光学薄膜层预先经由粘接剂层一体化而形成,所以,能够省略如以往那样在制造液晶面板后粘贴薄板状光学薄膜层的工序,并且,能够防止在该粘贴工序中因垃圾、异物等的夹住而引起的不合格产生。由此,液晶的排列方向与光学薄膜层的光轴方向之间的偏差小,能够得到使显示特性优良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成为可能的薄型且纵长的光学部件。此外,由于预先将纵长的滤色基板和光学薄膜层一体化,因此,滤色基板的像素排列方向与光学薄膜层的光轴之间的偏差小,能够简便地制造使显示特性优良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成为可能的薄型且纵长的光学部件。
在技术方案2以及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中,光学薄膜层是从偏振板、相位差板、椭圆偏振板中选出的1种以上,通过将与滤色基板一体化的光学薄膜层作为偏振板,能够应用在通过辊对辊方式进行的透射式彩色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中。此外,通过将光学薄膜层作为相位差板,能够应用在通过辊对辊方式进行的反射型、半透射型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中。该情况下的偏振板在彩色液晶显示装置的最后制造工序中被贴合。此外,通过设为在光学薄膜层预先组合了预先偏振板和相位差板的椭圆偏振板,能够应用在通过辊对辊方式进行的反射型、半透射型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中。
在技术方案3以及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中,与滤色基板一体化的光学薄膜层通过将纵长的偏振板和在纵长的支撑薄膜上连续形成的相位差板进行层叠而形成,所以,能够与光学薄膜层无接缝地、与滤色层的配置无关地与即无论如何配置的滤色层的滤色基板都能够一体化。此外,由于纵长的光学薄膜层和纵长的滤色基板以辊对辊方式贴合,所以,光学薄膜层的光轴与滤色基板的像素方向之间的偏差小,因此,在应用于彩色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液晶的排列方向与光学薄膜层的光轴方向之间的偏差小,能够简便地制造显示特性优良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
在技术方案4以及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中,光学薄膜层沿滤色基板上的纵长的长边方向,平行地配置形成有至少2张薄板状椭圆偏振板,纵长的滤色基板和光学薄膜层在组装到液晶面板之前被一体化,所以,液晶的排列方向与光学薄膜层的光轴方向之间的偏差小,能够得到使显示特性优良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成为可能的薄型且纵长的光学部件。此外,与上述同样,由于纵长的滤色基板和光学薄膜层预先一体化,所以,滤色基板的像素排列方向与光学薄膜层的光轴之间的偏差小,,能够得到使显示特性优良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成为可能的薄型且纵长的光学部件。
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中,光学部件的总厚度为0.3mm以下,能够卷绕成辊状,在超过0.3mm的厚度的情况下,光学部件弯曲的曲率半径变大,所以,卷绕辊芯的直径变大,若设成卷绕的辊子的最大直径相同来进行比较,相对于1个辊子的卷绕长度变短。
在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中,光学部件的总厚度为0.3mm以下,在基板的未形成滤色层一侧的面上隔着粘接剂层形成光学薄膜层的工序之后,具备将光学部件卷绕成辊状的工序,若光学部件的总厚度为0.3mm以下,则能够将更纵长的辊状光学部件卷到1个辊子。作为其结果,在应用于辊对辊方式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中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因辊状光学部件的交换而引起的制造时间和部件的损失,能够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在光学部件的总厚度超过0.3mm的厚度的情况,相对于1个辊子的卷绕长度变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光学部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外形示意图。
图2是光学部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光学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外形示意图。
图4是光学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外形示意图。
图6是表示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外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光学部件及其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用于示出发明的优选方式,本发明不限于此。
[光学部件的第一实施方式]
基于图1和图2来说明该光学部件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光学部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外形示意图,图2是光学部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该光学部件1至少由滤色基板3和光学薄膜层2构成。滤色基板3至少在纵长的塑料薄膜的基板3a之上形成有滤色层3b,基板3a的未形成有滤色层3b的一侧上隔着粘接剂层4形成有经由光学薄膜层2。
滤色基板3至少在纵长的塑料薄膜的基板3a之上形成有滤色层3b,与光学薄膜层2一体化而成的光学部件1能够用于通过从辊绕出再卷绕到辊上的辊对辊方式进行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生产率提高,能够低成本化。
此外,在基板3a的未形成有滤色层3b的一侧的面上隔着粘接剂层4形成有光学薄膜层2,光学部件1是将滤色基板3和光学薄膜层2预先隔着粘接剂层4一体化而构成,所以能够省略如以往那样在制造了液晶面板之后再粘贴薄板状的光学薄膜层2的工序,并且,也能够防止该粘贴工序中的垃圾、异物等的夹入引起的不合格的产生。滤色基板3和光学薄膜层2都形成为纵长的形状,通过辊对辊方式,利用通常使用的边缘位置控制装置(EPC:edge position control),能够容易地使薄膜的长边方向的位置对齐地进行粘贴。
由此,能够得到使液晶的排列方向与光学薄膜层2的光轴的方向之间的偏差较小、并且显示特性优良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成为可能的薄型且纵长的光学部件1。此外,能够简便地制造使滤色基板3的像素排列的方向与光学薄膜层2的光轴之间的偏差较小、并且显示特性优良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成为可能的薄型且纵长的光学部件1。
滤色基板3至少在纵长的塑料薄膜的基板3a之上形成有滤色层3b,但优选除此之外还具备气体阻挡(barrier)层、黑矩阵、RGB的着色层、共用透明电极层。通常,黑矩阵和着色层在纵横方向上规则地排列而形成四边形的图案属于一般情况。
纵长的塑料薄膜的基板3a能够使用透明的树脂薄膜,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优选的塑料薄膜的例子,能够列举出聚碳酸酯、聚砜类树脂、烯烃类树脂、环状聚烯烃类树脂等。塑料薄膜的基板3a的厚度为例如50~200μm程度。
气体阻挡层通过溅射法、CVD法、真空蒸镀法等真空成膜法而形成SiOx、SiNx等的薄膜。气体阻挡层的厚度为例如10~100nm左右。作为黑矩阵,有通过溅射法、真空蒸镀法等真空成膜法形成铬等的金属薄膜,并利用湿式蚀刻法、干式蚀刻法将该薄膜刻画图案的方法,作为黑矩阵被用作纵长的基板的例子,能够列举出通过狭缝涂布(slit coating)法、微型凹版涂布(micro gravure)法等形成含有碳微粒、金属氧化物等的遮光性颗粒的感光性树脂层,并将该感光性树脂层刻画图案的方法。由感光性树脂层形成的黑矩阵的厚度为例如0.5~2μm左右。
RGB的着色层与上述黑矩阵的形成同样,能够列举出,利用红色、绿色、蓝色的各个树脂反复进行形成着色的感光性树脂层并刻画图案的工序而形成的方法,或者,通过喷墨法将RGB的着色树脂油墨按照RGB的各色图案分别进行涂敷的方法。RGB的着色层的厚度为例如1~2μm左右。着色层也可以不只有RGB这3原色,而是除RGB之外还有黄(Y)或祖母绿(蓝绿)的4色、除RGB之外还有Y及靛蓝(C:cyan)的5色等多色。共用透明电极层有通过溅射法、真空蒸镀法等形成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ZnO)等的薄膜的方法,特别是利用溅射法形成ITO的方法是最普遍的。共用透明电极层的厚度为例如50~200nm左右。
光学薄膜层2只要是从偏振板、相位差板及圆偏振板中选出的1种以上,是哪种都可以。通过将与滤色基板一体化的光学薄膜层作为偏振板,能够应用在通过辊对辊方式进行的透射型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中。此外,通过将光学薄膜层作为相位差板,能够应用在通过辊对辊方式进行的反射型、半透射型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中。这种情况的偏振板在彩色液晶显示装置的最后制造工序中进行贴合。此外,通过做成在光学薄膜层中预先组合了偏振板和相位差板的椭圆偏振板,能够应用在通过辊对辊方式进行的反射型、半透射型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中。
偏振板具有从入射光取出直线偏振光的功能,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优选的偏振板的例子,能够列举出在二色性色素在聚乙烯醇类树脂中吸附取向的偏振薄膜的两面设置有透明的保护层的结构。作为二色性色素,可以使用碘或二色性的有机染料。此外,作为透明的保护层,例如可以使用三乙酰基纤维素薄膜等。该保护层也可以不设置在偏振薄膜的两面而设置在一面。偏振薄膜的厚度为例如5~50μm左右,偏振板整体的厚度为例如50~200μm左右。
相位差板通常由树脂的延伸薄膜构成。作为构成相位差板的树脂的例子,能够列举出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砜类树脂、烯烃类树脂、环状聚烯烃类树脂、乙酸纤维素类树脂等。相位差板的厚度为例如10~100μm左右。
此外,相位差也板能够使用涂敷型的相位差板,该涂敷型的相位差板是通过在透明的基板上涂敷聚合性液晶组成物并使该聚合性液晶组成物取向、然后使取向固定而形成的。涂敷型的相位差板的基板只要是透明的即可,其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优选的基板的例子,能够列举出陶瓷、树脂等。作为基板的树脂,能够使用三乙酰基纤维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烯烃、聚碳酸酯、聚醚砜等。在该涂敷型的相位差板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了纵长的薄膜基板的辊对辊法等连续法,能够获得纵长且没有接缝的相位差板。作为聚合性液晶组成物,能够列举出单独或在与其他液晶化合物的组成物中表现出液晶性的、具有聚合性基的化合物,例如日本特开平7-294735号公报、日本特开平8-311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308831号公报所记载的、具有聚合性官能基的棒状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涂敷型的相位差板的厚度为例如0.5~10μm左右,使用了树脂基板的情况下的相位差板整体厚度为例如50~200μm左右。
圆偏振板由直线偏振板和1/4波长板的层叠件,或者直线偏振板、1/2波长板和1/4波长板的层叠件构成。
在该实施方式中,光学薄膜层2由偏振板11、1/2波长板22和1/4波长板33的层叠件构成。
用于形成粘接剂层4的粘接剂,作为原料聚合物,例如能够适当地选择使用(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硅酮类聚合物、聚酯、聚氨酯、聚酰胺、聚醚、氟类聚合物以及橡胶类聚合物等的聚合物。
出于防止因吸湿引起的发泡现象或剥离现象、防止因热膨胀差等引起的光学特性的降低或图像显示面板的弯曲、以及以高品质形成耐老化性优良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形成性等方面考虑,粘接剂层4优选是吸湿性低且耐热性优良的聚合物。
其中,光学透明性优良、表现出合适的浸润性、凝结性和粘接性的粘接特性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是优选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是指含有烷基(甲基)丙烯酸酯作为主成分的单基体单位的聚合体。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丙烯酸酯或/和甲基丙烯酸酯表示为(甲基)丙烯酸酯。
粘接剂层4的形成通过在偏振镜、偏振板或相位差板等的光学薄膜上层叠粘接剂层4来进行。作为形成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能够例举出在光学薄膜上涂敷粘接剂溶液并使粘接剂溶液干燥的方法、通过设有粘接剂层等的分型薄板进行复制的方法等。
作为分型薄板的构成材料,可以列举出纸、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合成树脂薄膜,橡胶薄板、纸、布、无纺布、网、发泡薄板、金属箔、以及它们的层压体等适当的薄片体等。在分型薄板的表面,也可以为了提高从粘接剂层剥离的剥离性,根据需要实施硅酮处理、长链烷基处理、氟处理等的低粘接性的剥离处理。
粘接剂层4的厚度一般为1~30μm,优选5~25μm,特别优选5~15μm。
[光学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
基于图3和图4对该光学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光学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外形示意图,图4是光学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在该光学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光学薄膜层2沿滤色基板3上的纵长的长边方向,平行地配置形成有至少2张薄板状的椭圆偏振板60。薄板状的椭圆偏振板6配置在与滤色基板3上所形成的黑矩阵和着色层的图案重叠的位置。
薄板状椭圆偏振板60由偏振板11、粘接剂层45、1/2波长板22、粘接剂层46、1/4波长板33的层叠件构成。光学薄膜层2沿滤色基板3上的纵长的长边方向,平行地配置形成有至少2张以上薄板状椭圆偏振板60,能够得到薄型且纵长的光学部件1,该薄型且纵长的光学部件1使液晶的排列的方向与光学薄膜层2的光轴方向之间的偏差较小、且显示特性优良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成为可能。此外,能够简便地制造出薄型且纵长的光学部件1,该薄型且纵长的光学部件1使滤色基板3的像素排列的方向与光学薄膜层2的光轴之间偏差较小、且显示特性优良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成为可能。
[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
基于图5对该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外形示意图。
该第一实施方式是制造图1以及图2所示的光学部件1的方法,从滤色基板绕出部301绕出纵长的滤色基板3。从粘接剂层绕出部401绕出纵长的粘接剂层保护薄膜400,该粘接剂层保护薄膜400具有被一侧的保护薄膜400a和另一侧的保护薄膜400b保护着两面的粘接剂层4,通过第一剥离部402a将一侧的保护薄膜400a从粘接剂层4剥离,将一侧保护薄膜400a卷绕到第一粘接剂层保护薄膜卷绕部402上。
在粘接剂层贴合部403中,对滤色基板3贴合被另一侧的保护薄膜400b保护的粘接剂层4,在该贴合之后,通过第二剥离部404a将粘接剂层4的另一侧的保护薄膜400b从粘接剂层4剥离,将另一侧的保护薄膜400b卷绕到第二粘接剂层保护薄膜卷绕部404上。
从光学薄膜层绕出部201绕出纵长的光学薄膜层2,通过光学薄膜贴合部202,将光学薄膜层2贴合在粘接剂层4上,通过该贴合而形成光学部件1,该光学部件1以辊状卷绕到光学部件卷绕部101上。
由此,光学部件1的总厚度为0.3mm以下,具备如下工序,即,在滤色基板3的基板的未形成滤色层2一侧的面上隔着粘接剂层4形成光学薄膜层2的工序之后,将光学部件1卷绕成辊状的工序,若光学部件1的总厚度为0.3mm以下,则光学部件卷绕部101的卷绕辊芯直径能够较细地形成为3英寸至4英寸左右,能够将更纵长的辊状光学部件1形成为1个辊。作为其结果,在应用于辊对辊方式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因辊状光学部件1的更换而引起的制造时间和部件的损失,能够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在光学部件1的总厚度为超过0.3mm的厚度的情况下,1个辊的卷绕长度变短。
[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
基于图6对该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外形示意图。
该第二实施方式是制造图3以及图4所示的光学部件1的方法,通过椭圆偏振板供给机构603从椭圆偏振板供给部601将薄板状的椭圆偏振板60向椭圆偏振板供给台602供给。椭圆偏振板供给台602在A位置与B位置之间往复,A位置是接受椭圆偏振板60的位置,B位置是将椭圆偏振板60贴合在粘接剂层4上的位置。椭圆偏振板供给台602在A位置接受通过椭圆偏振板供给机构603的驱动而移动的椭圆偏振板60后,向B位置移动,通过椭圆偏振板贴合机构604将椭圆偏振板60粘贴在传送薄膜(carryfilm)5的被保护薄膜5b保护的粘接剂层5a上。
椭圆偏振板贴合机构604是表面为橡胶制的贴合辊。椭圆偏振板供给部601是重叠有多张薄板状的椭圆偏振板的台。椭圆偏振板供给机构603具有通过真空吸附板将薄板状的椭圆偏振板从椭圆偏振板供给部601取出后,在A位置移交给椭圆偏振板供给台602的机构。薄板状的椭圆偏振板的取出和移交的机构,也可以是通过微粘接剂轻轻地进行粘接等、真空吸附板以外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没有进行图示,但是,也可以具有在将薄板状椭圆偏振板60粘贴在传送薄膜5上时进行两者的定位的功能,例如CCD摄像机和图像识别装置等。
传送薄膜5通过保护薄膜5c对粘接剂层5a的一侧进行保护,通过保护薄膜5b对另一侧进行保护,传送薄膜绕出部501将传送薄膜5绕出,并通过剥离部502a将一侧的保护薄膜5c剥离并卷绕到传送薄膜保护薄膜卷绕部502上。传送薄膜5使用微粘接PET薄膜等。传送薄膜5的厚度为例如50~150μm左右。
在B位置配置有椭圆偏振板贴合机构604,在使椭圆偏振板供给台602停止在B位置的状态下,椭圆偏振板贴合机构604相对于传送薄膜5的搬运方向朝相反方向移动,将椭圆偏振板60贴合在粘接剂层5a上。也可以在椭圆偏振板60的贴合有传送薄膜5的一面侧,预先贴有保护薄膜(未图示),在该情况下,在椭圆偏振板供给台从A位置向B位置移动的期间将该保护薄膜从椭圆偏振板除去。
从粘接剂层绕出部401将纵长的粘接剂层保护薄膜400绕出,通过第一剥离部402a将一侧的保护薄膜400a从粘接剂层4剥离,将一侧的保护薄膜400a卷绕到第一粘接剂层保护薄膜卷绕部402上。通过粘接剂层贴合部403将另一侧的保护薄膜400b的粘接剂层4贴合在传送薄膜5上,将粘接剂层4贴合在薄板状椭圆偏振板60上,在该贴合之后,通过第二剥离部404a将粘接剂层4的另一侧的保护薄膜400b从粘接剂层4剥离,将另一侧的保护薄膜400b卷绕到第二粘接剂层保护薄膜卷绕部404上,兵向光学薄膜贴合部202搬运。
从滤色基板绕出部301将纵长的滤色基板3绕出,通过光学薄膜贴合部202将滤色基板3贴合在粘接剂层4上,通过该贴合形成光学部件1,该光学部件1以辊状卷绕到光学部件卷绕部101上。
由此,光学薄膜层2沿滤色基板3上的纵长的长边方向,平行地配置形成有至少2张薄板状的椭圆偏振板60,能够得到薄型且纵长的光学部件1,该薄型且纵长的光学部件1使液晶的排列方向与光学薄膜层2的光轴方向之间的偏差较小、且显示特优良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成为可能。此外,能够简便地制造出薄型且纵长的光学部件,该薄型且纵长的光学部件使滤色基板3的像素排列的方向与光学薄膜层2的光轴之间的偏差较小、且显示特性优良的彩色液晶显示装置成为可能。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涉及具有滤色功能和偏振功能的光学部件,特别是能够应用在迄今为止不存在的薄型且能够卷绕成纵长辊状的光学部件及其制造方法中,具有滤色功能和偏振功能,显示特性优良,薄型,并且能够卷绕成纵长辊状。以上在本说明书中针对彩色液晶显示装置进行了记载,但是本发明也能够应用在彩色有机EL显示器等具有滤色功能和偏振功能的各种图像显示装置中。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光学部件
2光学薄膜层
3滤色基板
3a塑料薄膜的基板
3b滤色层
4粘接剂层
5传送薄膜
5a粘接剂层
5b保护薄膜
5c保护薄膜
11偏振板
221/2波长板
331/4波长板
45粘接剂层
46粘接剂层
60薄板状的椭圆偏振板
101光学部件卷绕部
201光学薄膜层绕出部
202光学薄膜贴合部
301滤色基板绕出部
400粘接剂层保护薄膜
400a一侧的保护薄膜
400b另一侧的保护薄膜
401粘接剂层绕出部
402第一粘接剂层保护薄膜卷绕部
402a第一剥离部
403粘接剂层贴合部
404第二粘接剂层保护薄膜卷绕部
404a第二剥离部
601椭圆偏振板供给部
602椭圆偏振板供给台
603椭圆偏振板供给机构
604椭圆偏振板贴合机构

Claims (10)

1.一种光学部件,至少具有滤色基板和光学薄膜层,其特征在于,
上述滤色基板在纵长的塑料薄膜的基板之上至少形成有滤色层,
在上述基板的未形成上述滤色层一侧的面上隔着粘接剂层形成有上述光学薄膜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薄膜层是从偏振板、相位差板、椭圆偏振板中选出的1种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薄膜层通过将纵长的偏振板和在纵长的支撑薄膜上连续地形成的相位差板进行层叠而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薄膜层沿上述滤色基板上的纵长的长边方向,平行地配置形成有至少2张以上薄板状的椭圆偏振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部件的总厚度为0.3mm以下,能够卷绕成辊状。
6.一种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该光学部件至少具有滤色基板和光学薄膜层,其特征在于,
上述滤色基板至少形成在纵长塑料薄膜的基板之上,
具备在上述基板的未形成上述滤色层一侧的面上隔着粘接剂层形成上述光学薄膜层的工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薄膜层是从偏振板、相位差板、椭圆偏振板中选出的1种以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薄膜层通过将纵长的偏振板和在纵长的支撑薄膜上连续形成的相位差板进行层叠而形成。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薄膜层沿上述滤色基板上的纵长的长边方向,平行地配置形成有至少2张以上薄板状椭圆偏振板。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学部件的总厚度为0.3mm以下,
具备:
在上述基板的未形成上述滤色层一侧的面上隔着粘接剂层形成上述光学薄膜层的工序;以及
在上述工序之后将上述光学部件卷绕成辊状的工序。
CN2009801600240A 2009-06-22 2009-06-25 光学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28040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47169 2009-06-22
JP2009147169A JP5606013B2 (ja) 2009-06-22 2009-06-22 光学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CT/JP2009/061617 WO2010150384A1 (ja) 2009-06-22 2009-06-25 光学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4002A true CN102804002A (zh) 2012-11-28

Family

ID=43386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600240A Pending CN102804002A (zh) 2009-06-22 2009-06-25 光学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606013B2 (zh)
KR (1) KR20120024817A (zh)
CN (1) CN102804002A (zh)
WO (1) WO201015038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3506A (zh) * 2016-09-06 2019-04-1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显示单元的连续制造装置及连续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47789A1 (ja) 2016-09-06 2018-03-15 沢井製薬株式会社 口腔内崩壊錠添加用組成物
JP7460567B2 (ja) * 2021-03-05 2024-04-0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巻き取りロールおよび該巻き取りロールに巻き取られた光学フィルムロ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23319B2 (en) * 2000-12-14 2006-10-1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amin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uch comprising a stratified-phase-separated composite
JP2003228047A (ja) * 2002-02-01 2003-08-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光学積層体
JP2003232921A (ja) * 2002-02-08 2003-08-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ロール状円偏光板、ロール状液晶セル基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213616B2 (ja) * 2004-03-31 2009-01-2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用ベースフィルム、液晶パネル用機能フィルム、機能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機能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
JP2006251095A (ja) * 2005-03-08 2006-09-2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4765739B2 (ja) * 2006-04-10 2011-09-07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JP4849454B2 (ja) * 2006-05-12 2012-01-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楕円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4708287B2 (ja) * 2006-08-25 2011-06-2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転写材料、液晶表示装置、及び偏光紫外線露光装置
WO2009025170A1 (ja) * 2007-08-23 2009-02-26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長尺の位相差フィルム、長尺の楕円偏光フィルム、楕円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086160A (ja) * 2007-09-28 2009-04-2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位相差制御部材、および位相差制御部材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位相差制御部材を形成するための液晶材料組成物
JP5189888B2 (ja) * 2008-05-01 2013-04-2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位相差層の製造方法
JP2012504782A (ja) * 2008-10-01 2012-02-23 ジャンファン ファン 光学/電子構造物を有するディスプレー装置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3506A (zh) * 2016-09-06 2019-04-1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显示单元的连续制造装置及连续制造方法
CN109643506B (zh) * 2016-09-06 2020-07-07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显示单元的连续制造装置及连续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02728A (ja) 2011-01-06
JP5606013B2 (ja) 2014-10-15
KR20120024817A (ko) 2012-03-14
WO2010150384A1 (ja) 201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7339B (zh)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KR100975405B1 (ko) 플라스틱 기판용 스마트 복합재료
US2010020819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ed by the method
WO2017096655A1 (zh) 量子点偏光片
KR101903774B1 (ko)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JPH08190078A (ja) 液晶セルの作製方法およびその作製装置
US20110146889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with optical/electronic structures
US20180239191A1 (en) Window substrate integrated with polarizing plate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CN102804002A (zh) 光学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5737625B2 (ja) 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ロール、カラーフィルタ用画素付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および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206400217U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WO2011099415A1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206328A (zh) 光学膜及其制法以及应用此光学膜的基板结构与显示面板
US8771453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panel
JP5699336B2 (ja) 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ロール、カラーフィルタ用の画素付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及び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12224063A (ja) 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ロール、カラーフィルタ用の画素付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および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US20160282677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JP2013035159A (ja) 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ロール、カラーフィルタ用画素付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および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5704453B2 (ja) 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ロール、カラーフィルタ用の画素付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およびガラス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US9001289B2 (en) Polarizing layer of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KR101479219B1 (ko) 광학 부재, 복합 필름, 광학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CN101311796B (zh) 反射式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和反射式偏光膜及其制造方法
US10845665B1 (en) Devices with guest-host liquid crystal modulators
WO2011016119A1 (ja) 面光源部材及び面光源部材の製造方法
JPH05264989A (ja) カラー液晶表示素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