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3672A - 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03672A
CN102803672A CN2010800512921A CN201080051292A CN102803672A CN 102803672 A CN102803672 A CN 102803672A CN 2010800512921 A CN2010800512921 A CN 2010800512921A CN 201080051292 A CN201080051292 A CN 201080051292A CN 102803672 A CN102803672 A CN 1028036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ising
ehc
characteristic
resistance value
electric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12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03672B (zh
Inventor
吉冈卫
熊谷典昭
高木直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03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3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036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36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1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 F01N3/1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methods of operation; Control
    • F01N3/2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methods of operation;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talytic conversion ; Methods of operation or control of catalytic converters
    • F01N3/2006Periodically heating or cooling catalytic reactors, e.g. at cold starting or overheating
    • F01N3/2013Periodically heating or cooling catalytic reactors, e.g. at cold starting or overheating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he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1/00Monitoring or diagnostic devices for exhaust-gas treatment apparatus, e.g. for catalytic activ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1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 F01N3/1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methods of operation; Control
    • F01N3/2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methods of operation;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talytic conversion ; Methods of operation or control of catalytic converters
    • F01N3/2006Periodically heating or cooling catalytic reactors, e.g. at cold starting or overheating
    • F01N3/2013Periodically heating or cooling catalytic reactors, e.g. at cold starting or overheating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heating means
    • F01N3/2026Periodically heating or cooling catalytic reactors, e.g. at cold starting or overheating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heating means directly electrifying the catalyst substrate, i.e. heating the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atalyst substrate by joule effe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240/00Combination or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different exhaust treating devices, or of at least one such device with an auxiliary device, not covered by indexing codes F01N2230/00 or F01N2250/00, one of the devices being
    • F01N2240/16Combination or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different exhaust treating devices, or of at least one such device with an auxiliary device, not covered by indexing codes F01N2230/00 or F01N2250/00, one of the devices being an electric heater, i.e. a resistance he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550/00Monitoring or diagnosing the deterioration of exhaust systems
    • F01N2550/22Monitoring or diagnosing the deterioration of exhaust systems of electric heaters for exhaust systems or their pow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该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具备:电加热式催化剂,该电加热式催化剂设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且构成为:能够对被导入排气通路的排气进行净化,且能够通过通电而进行暖机;以及通电特性设定单元,该通电特性设定单元根据朝电加热式催化剂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来设定表示电加热式催化剂的通电电阻值的特性的通电特性。由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与使用了通电特性的电加热式催化剂相关的各种判定、控制。

Description

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电加热式催化剂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使用配设在排气通路上的电加热式催化剂(以下适当称作“EHC(Electrically Heated Catalyst)”来净化废气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如下技术:利用伴随着催化剂载体的温度变化而催化剂载体的通电电阻值变化的NTC(Nega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负温度系数)特性来进行EHC的异常判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91681号公报
然而,认为EHC的NTC特性等根据朝EHC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而变化。具体而言,认为因在EHC内部产生与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相应的温度偏差而无法唯一地确定NTC特性。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未考虑到EHC的NTC特性等这样变化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该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能够基于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适当地设定通电特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观点中,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具备:电加热式催化剂,该电加热式催化剂设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且构成为:能够对被导入上述排气通路的排气进行净化,且能够通过通电而进行暖机;以及通电特性设定单元,该通电特性设定单元根据朝上述电加热式催化剂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来设定表示上述电加热式催化剂的通电电阻值的特性的通电特性。
上述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具有电加热式催化剂(EHC),该电加热式催化剂构成为:能够对内燃机的废气进行净化,且能够通过通电而进行暖机。通电特性设定单元根据朝电加热式催化剂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来设定表示电加热式催化剂的通电电阻值的特性的通电特性。此处,通电特性存在因朝电加热式催化剂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而受到影响的倾向。具体而言,通电特性具有因在EHC内部产生的温度偏差等,根据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而不同的倾向。因此,通电特性设定单元基于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来设定通电特性。由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与使用了通电特性的电加热式催化剂相关的各种判定、控制。例如,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电加热式催化剂的异常判定、通过通电而使电加热式催化剂升温的控制等。
另外,“通电特性”表示与朝电加热式催化剂通电时的条件相应的电加热式催化剂的通电电阻值的变化特性。并且,“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由对电加热式催化剂的通电特性赋予影响的因素规定。
在上述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的一个方面中,上述通电特性设定单元取得上述电加热式催化剂的实际的通电电阻值,在上述实际的通电电阻值比基于根据上述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设定的上述通电特性而求出的通电电阻值低的情况下,上述通电特性设定单元对上述通电特性进行修正。
在该方面中,在实际的通电电阻值比根据通电特性求出的通电电阻值低的情况下,通电特性设定单元对该通电特性进行修正。这是因为,在例如电加热式催化剂的再通电时等,在电加热式催化剂内部产生的温度偏差大,从而存在实际的通电电阻值比根据通电特性求出的通电电阻值低的倾向。根据该方式,能够高精度地实施通过通电而使电加热式催化剂升温的控制,能够使电加热式催化剂的温度可靠地达到目标温度。
在上述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的其他方面中,上述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还具备:容许电阻范围设定单元,该容许电阻范围设定单元基于上述通电特性设定单元设定的上述通电特性来设定用于判定上述电加热式催化剂的实际的通电特性的容许电阻范围;以及通电异常判定单元,该通电异常判定单元取得上述电加热式催化剂的实际的通电特性,在上述实际的通电特性偏离上述容许电阻范围的情况下,上述通电异常判定单元判定为上述电加热式催化剂发生通电异常,上述容许电阻范围设定单元根据朝上述电加热式催化剂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来设定上述容许电阻范围。
在该方面中,容许电阻范围设定单元基于通电特性来设定容许电阻范围,在实际的通电特性偏离容许电阻范围的情况下,通电异常判定单元判定为电加热式催化剂发生通电异常。详细来说,容许电阻范围设定单元根据朝电加热式催化剂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来设定容许电阻范围。这是因为,根据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不同,在电加热式催化剂内部产生的温度偏差大,因此有时会取得具有比较低的值的通电电阻值。在该情况下,容许电阻范围设定单元将容许电阻范围设定在低电阻侧。由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电加热式催化剂的通电异常的判定。
在上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中,优选上述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还具备基于由上述通电特性设定单元设定的上述通电特性来设定用于判定上述电加热式催化剂是否已达到目标温度的通电电阻值的单元。由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电加热式催化剂的通电结束判定。
在优选的例子中,上述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使用开始通电时的上述电加热式催化剂的温度、开始通电时朝上述电加热式催化剂供给的供给电力以及开始通电时上述电加热式催化剂内部的温度偏差的程度中的任意一个以上来作为上述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这是因为,开始通电时的电加热式催化剂的温度、开始通电时朝电加热式催化剂供给的供给电力以及开始通电时电加热式催化剂内部的温度偏差的程度会对电加热式催化剂的通电特性造成影响。
并且,在优选的例子中,上述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利用上述电加热式催化剂的温度、朝上述电加热式催化剂供给的供给能量以及朝上述电热式催化剂通电的通电时间中的任一个与上述通电电阻值之间的关系来表示上述通电特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混合动力车辆的简要结构图。
图2示出发动机的简要结构图。
图3示出EHC的简要结构图。
图4示出EHC内的SiC的NTC特性的一例。
图5示出EHC内的电流分布的一例。
图6示出用于说明因温度偏差而导致的通电电阻值的变动以及判定电阻值的误差的图。
图7示出用于具体地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的设定方法的图。
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示出用于具体地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的修正方法的图。
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示出用于具体地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EHC的通电异常的判定方法的图。
图12示出用于具体地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容许电阻范围的修正方法的图。
图13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装置结构]
图1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100的简要结构图。另外,图1中的虚线箭头表示信号的输入输出。
混合动力车辆100主要具备发动机(内燃机)1、车轴20、驱动轮30、第一电动发电机MG 1、第二电动发电机MG 2、动力分配机构40、逆变器50、电池60以及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70。
车轴20是将发动机1以及第二电动发电机MG 2的动力传递给车轮30的动力传递系统的一部分。车轮30是混合动力车辆100的车轮,为了简化说明而在图1中仅特别示出左右前轮。发动机1例如由汽油机构成,作为输出混合动力车辆100的主要推动力的动力源发挥功能。发动机1由ECU 70进行各种控制。
第一电动发电机MG 1构成为主要作为用于对电池60进行充电的发电机、或者对第二电动发电机MG 2供给电力的发电机发挥功能,利用发动机1的输出进行发电。第二电动发电机MG 2构成为主要作为对发动机1的输出进行助力(辅助)的电动机发挥功能。并且,第二电动发电机MG 2在发动机制动时或利用脚制动器进行制动时作为再生制动器发挥功能,由此来产生制动力(再生制动力)。即,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具有将动能转换成电能的再生功能,通过进行再生运转来发电。上述电动发电机MG 1、MG 2例如构成为同步电动发电机,具备:转子,该转子在外周面具有多个永磁铁;以及定子,在该定子卷绕有形成旋转磁场的三相线圈。
动力分配机构40与具有太阳轮、齿圈等而构成的行星齿轮(行星齿轮机构)相当,且构成为能够将发动机1的动力向第一电动发电机MG 1以及车轴20分配。
逆变器50是对电池60与第一电动发电机MG 1之间的电力的输入输出进行控制、并且对电池60与第二电动发电机MG 2之间的电力的输入输出进行控制的直流交流转换器。例如,逆变器50将由第一电动发电机MG 1发电而得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后供给至电池60,或者将从电池60取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后供给至第二电动发电机MG 2。
电池60是蓄电池,构成为能够作为用于驱动第一电动发电机MG 1以及/或者第二电动发电机MG 2的电源发挥功能,且构成为能够借助第一电动发电机MG 1以及/或者第二电动发电机MG 2发电而得的电力进行充电。在电池60设置有SOC传感器204,该SOC传感器204构成为能够检测电池60的充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SOC传感器204将与检测出的SOC对应的检测信号供给至ECU 70。
另外,以下,将第一电动发电机MG 1以及第二电动发电机MG 2仅记为“电动发电机MG”。
ECU 70具备未图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以及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访问存储器)等,对混合动力车辆100内的各构成要素进行各种控制。例如,ECU 70基于油门开度传感器201检测出的油门开度、车速传感器202检测出的车速等进行控制。详细情况后述,ECU 70相当于本发明的通电特性设定单元、容许电阻范围设定单元以及通电异常判定单元的一例。
其次,参照图2对发动机1进行具体说明。图2示出发动机1的简要结构图。
发动机1主要具有:进气通路3;节气门4;燃料喷射阀5;气缸6a;进气门7;排气门8;火花塞9;排气通路12;以及EHC(电加热式催化剂)13。另外,在图2中,为了说明的方便,仅示出一个气缸6a,但实际上发动机1具有多个气缸6a。
从外部导入的进气(空气)通过进气通路3,节气门4对通过进气通路3的气体的流量进行调整。通过进气通路3后的进气被供给至燃烧室6b。并且,由燃料喷射阀5喷射的燃料被供给至燃烧室6b。在燃烧室6b设置有进气门7和排气门8。进气门7通过开闭来对进气通路3与燃烧室6b之间的导通/遮断进行控制。排气门8通过开闭来对燃烧室6b与排气通路12之间的导通/遮断进行控制。
在燃烧室6b内,以上述方式供给的进气与燃料的混合气由火花塞9点火而燃烧。火花塞9的点火正时等由ECU 70控制。借助这种燃烧,活塞6c往复运动,该往复运动经由连杆6d传递到曲轴(未图示),从而曲轴旋转。通过燃烧室6b中的燃烧产生的废气由排气通路12排出。
在排气通路12设置有能够对废气进行净化且构成为能够通过通电而进行暖机的EHC 13。EHC 13的详细情况后述。另外,也可以在EHC13下游侧的排气通路12上另外设置催化剂(例如三元催化剂等)。
并且,在发动机1设置有各种传感器。空气流量计205设置于进气通路3,检测进气量。水温传感器206设置于对发动机1进行冷却的冷却水所流经的通路上,检测冷却水的温度(以下称作“发动机水温”)。空燃比传感器207设置于排气通路12,检测废气的空燃比(A/F)。床温传感器208检测EHC 13内的催化剂的床温(以下称作“EHC床温”)。床温传感器208例如附设于EHC 13内的EHC载体(未图示)等。上述传感器将检测信号供给至ECU 70。
其次,参照图3对EHC 13进行具体说明。图3示出EHC 13的简要结构图。
图3(a)示出沿着排气通路12的伸长方向的EHC 13的剖视图,图3(b)示出沿着图3(a)中的切断线X1-X2的EHC 13的剖视图。如图3(a)以及图3(b)所示,EHC 13具有:EHC载体13a;保持垫13b;壳体13c;正电极13d;负电极13e;以及绝缘子13f、13g。
EHC载体13a构成为截面呈蜂窝状,并担载催化剂。例如,EHC载体13a由SiC(碳化硅)等构成。并且,EHC载体13a具有导电性。
保持垫13b以覆盖EHC载体13a的外周面的方式设置,并且以覆盖壳体13c的内周面的方式设置,该保持垫13b保持EHC载体13a。保持垫13b通过将例如氧化铝等金属氧化物编织成纤维状而构成,具有电绝缘性。并且,保持垫13b具有绝热性。
壳体13c是由例如SUS等金属材料构成的EHC 13的框体,在其上下游侧的各端部经由未图示的连结部件与排气通路12连接。
正电极13d是端部被固定于EHC载体13a的外周部的用于施加正电压的电极,负电极13e是端部被固定于EHC载体13a的外周部的用于施加负电压的电极。并且,正电极13d以及负电极13e分别被由例如氧化铝等绝缘材料构成的绝缘子13f、13g覆盖,且维持在电绝缘状态。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EHC 13中,当以负电极13e的电位作为基准而对正电极13d施加正的驱动电压的情况下,电流流经导电性的EHC载体13a,EHC载体13a发热。通过该发热来促进担载于EHC载体13a的催化剂的升温,EHC 13迅速地过渡至催化剂活性状态。另外,这种EHC 13的结构只不过是一例,例如EHC载体的结构、各电极的附设方式以及控制方式等能够采用公知的各种方式。
此处,上述的ECU 70进行用于对EHC 13进行暖机的控制、即催化剂暖机控制。具体而言,ECU 70进行通过对EHC 13通电而对催化剂进行加热的控制,或者是利用发动机1的废气对催化剂进行加热的控制。以下,将通过对EHC 13通电而对催化剂进行加热的控制称作“基于通电的催化剂暖机”,将利用发动机1的废气对催化剂进行加热的控制称作“基于发动机1的催化剂暖机”。详细地说,当EHC床温在规定温度以下的情况下,ECU 70进行基于通电的催化剂暖机或者基于发动机1的催化剂暖机,以便将EHC床温维持在EHC 13内的催化剂发挥最佳的排气净化性能的温度(即活性温度)以上。以下,将在EHC床温的判定中使用的规定温度适当地称作“催化剂暖机判定温度”。催化剂暖机判定温度基于EHC 13内的催化剂的活性温度设定。基本上,当EHC床温在催化剂暖机判定温度以下的情况下,ECU 70发出以催化剂暖机为目的的EHC 13的通电请求(以下称作“EHC通电请求”)。
另外,ECU 70在进行基于通电的催化剂暖机的情况下,例如执行使用发动机1的输出使混合动力车辆100行驶的控制。与此相对,ECU70在进行基于发动机1的催化剂暖机的情况下,例如执行使用电动发电机MG的输出使混合动力车辆100进行EV行驶的控制。在该情况下,ECU 70对发动机1进行使点火正时延迟的控制等,以便在进行与怠速运转相当的运转的同时使废气温度上升。
以下,对ECU 70所进行的处理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ECU 70根据朝ECH13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来设定表示EHC 13的通电电阻值的特性的通电特性(以下称作“基准通电特性”)。并且,ECU 70根据朝ECH13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来设定用于判定EHC床温是否已达到目标床温(即催化剂暖机判定温度)的、换言之为用于判定EHC通电是否已结束的EHC 13的通电电阻值(以下称作“判定电阻值”)。
此处,“基准通电特性”相当于与朝EHC 13通电时的条件相应的EHC 13的通电电阻值的特性,是为了进行与EHC 13相关的各种判定而使用的通电特性。具体而言,利用EHC床温、朝EHC 13供给的供给能量(利用“供给电力×通电时间”表示。以下同样)以及朝EHC 13通电的通电时间中的任一个、与EHC 13的通电电阻值之间的关系表示基准通电特性。在该情况下,具有EHC床温越高则通电电阻值越低的倾向,具有朝EHC 13供给的供给能量越大则通电电阻值越低的倾向,具有朝EHC 13通电的通电时间越长则通电电阻值越低的倾向。例如,基准通电特性用于判定EHC 13的通电状态是正常还是异常,换言之用于判定EHC 13的通电异常。
“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由对EHC 13的通电特性造成影响的参数(因素)规定,用于设定基准通电特性。以下,将这样的参数称作“通电特性设定参数”。具体而言,作为通电特性设定参数,能够使用开始通电时的EHC床温、开始通电时朝EHC 13供给的供给电力以及开始通电时EHC 13内部的温度偏差的程度中的任一个以上。
其次,参照图4至图6对以上述方式设定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的理由进行说明。
图4示出EHC 13内的SiC的NTC特性的一例。图4中,横轴表示EHC床温,纵轴表示SiC的电阻。如图所示,SiC具有随着温度上升而电阻下降这样的NTC特性。因此,通过预先求出这样的NTC特性,能够基于该NTC特性从SiC电阻推定EHC床温。另外,SiC电阻相当于上述的EHC 13的通电电阻值。
图5示出EHC 13内部、详细来说为EHC载体13a内部的电流分布的一例。图5与图3(b)同样,示出沿着图3(a)中的切断线X1-X2的EHC 13的剖视图。并且,在图5中,利用在EHC载体13a内示出的箭头示意性地表示在EHC载体13a内流动的电流。
如图5所示,可知在EHC载体13a内部,流动的电流产生偏向。由于这样的电流的偏向,在EHC床温产生温度分布、换言之在EHC 13内部产生温度偏差。具体而言,产生以虚线区域A11表示的高温区域以及以虚线区域A12表示的低温区域。因此,基本上高温区域的低电阻值被作为通电电阻值而检测,因此,认为所检测出的通电电阻值不能正确地表示通电电阻值。另外,以下,将在EHC 13内部产生的EHC床温的温度偏差的程度适当地记载为“ΔT”。
此处,EHC床温的温度偏差ΔT具有如下倾向:朝EHC 13供给的供给能量越大、则EHC床温的温度偏差ΔT越大。因此,具有开始通电时的EHC床温越低则温度偏差ΔT越大的倾向,并且,具有朝EHC13供给的供给电力越大则温度偏差ΔT越大的倾向。
另外,在一例中,温度偏差ΔT使用EHC 13内部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在其他例中,温度偏差ΔT使用EHC 13内的规定位置处的温度差。例如,温度偏差ΔT使用EHC载体13a的中心部与端部之间的温度差。
并且,例如能够基于通过预先进行实验、仿真等而制作的映射来求出这样的温度偏差ΔT。具体而言,能够使用表示与通电条件相应的EHC 13内的温度分布的映射、以及表示通电结束后的散热时的EHC 13内的温度分布的映射,求出温度偏差ΔT。
图6示出用于说明由温度偏差ΔT引起的通电电阻值的变动以及判定电阻值的误差的图。在图6(a)和图6(b)中,横轴表示EHC床温,纵轴表示通电电阻值。并且,图形G11表示温度偏差ΔT小的情况下的通电特性的一例,图形G12表示温度偏差ΔT大于图像G11的温度偏差ΔT的情况下的通电特性的一例。
如图6(a)中的图形G11所示,可知在温度偏差ΔT小的情况下,当EHC床温为“T11”时通电电阻值为“R11”。另一方面,如图形G12所示,可知在温度偏差ΔT大的情况下,当EHC床温为“T11”时通电电阻值为“R12”。在该情况下,通电电阻值R12比通电电阻值R11低。由此可知,即便在相同的EHC床温下,也会因温度偏差ΔT而得到不同的通电电阻值。
并且,如图6(b)中的图形G11所示,可知在温度偏差ΔT小的情况下,当通电电阻值为判定电阻值即“R13”时EHC床温为“T12”。另一方面,如图形G12所示,可知在温度偏差ΔT大的情况下,当通电电阻值为判定电阻值即R13时EHC床温为“T13”。在该情况下,EHC床温T13比EHC床温T12低。由此可知,在温度偏差ΔT大的情况下,即便通电电阻值为判定电阻值R13,也存在EHC床温未达到目标床温的可能性。因此,认为存在无法使EHC 13充分升温的情况。
如上所述,认为EHC 13的基准通电特性具有受到朝EHC 13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等的影响而变化的倾向,即认为无法唯一地决定。具体而言,认为存在基准通电特性根据开始通电时的EHC床温、供给电力、温度偏差ΔT等而变化的倾向。如果不考虑基准通电特性像这样变化的情况,则认为存在无法高精度地实施使用了通电电阻值的EHC床温的推定、使用了判定电阻值的EHC 13的通电结束判定以及使用了基准通电特性的EHC 13的通电异常判定等。
因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根据朝EHC 13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即对基准通电特性造成影响的参数(通电特性设定参数)来设定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具体而言,ECU 70将开始通电时的EHC床温、开始通电时朝EHC 13供给的供给电力以及开始通电时EHC 13内部的温度偏差作为通电特性设定参数使用,来设定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详细来说,ECU 70预先将在规定条件下(例如EHC床温为25[℃]且供给电力为6[kW])的EHC 13的通电特性设定为基础特性,将该基础特性用作修正前的基准通电特性,基于通电特性设定参数对该基础特性进行修正,由此来设定基准通电特性。例如,修正成开始通电时的EHC床温越低则通电电阻值越低的基准通电特性、或修正成开始通电时的供给电力越大则通电电阻值越低的基准通电特性、或修正成开始通电时的温度偏差越大则通电电阻值越低的基准通电特性。进而,ECU 70将在以这种方式设定的基准通电特性中与目标床温对应的通电电阻值设定为判定电阻值。
在一例中,ECU 70使用针对每个通电特性设定参数规定了用于修正基础特性的修正量的修正量映射,利用从修正量映射得到的修正量对基础特性进行修正,由此来设定基准通电特性。在该例中,ECU 70使用将开始通电时的EHC床温、开始通电时朝EHC 13供给的供给电力以及开始通电时EHC 13内部的温度偏差分别与修正量建立对应关系的修正量映射,对基础特性进行修正。
另外,例如预先通过进行实验、仿真等来设定如上所述的基础特性以及修正量映射。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的设定方法的具体例的图。在图7(a)和图7(b)中,横轴表示EHC床温,纵轴表示通电电阻值。并且,温度“Ta”表示目标床温。
图7(a)示出与开始通电时的EHC床温相应的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的设定方法的具体例。在图7(a)中,图形G21示出基础特性的一例。此处,举出开始通电时的EHC床温低的情况(详细来说为比规定设定基础特性时所使用的规定条件的EHC床温低的情况)。在该情况下,ECU 70将基础特性G21修正成如图形G22所示的具有低通电电阻值的基准通电特性。即,ECU 70设定比基础特性G21靠低电阻侧的基准通电特性G22。进而,ECU 70将以这种方式设定的基准通电特性G22中与目标床温Ta对应的通电电阻值R22设定为判定电阻值。即,ECU 70设定比基础特性G21的判定电阻值R21靠低电阻侧的判定电阻值G22。另外,基本上,开始通电时的EHC床温越低,则ECU 70越将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设定在低电阻侧。
图7(b)示出与开始通电时朝EHC 13供给的供给电力相应的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的设定方法的具体例。在图7(b)中,图形G31表示基础特性的一例。此处,举出开始通电时的供给电力大的情况(详细来说为比规定设定基础特性时所使用的规定条件的供给电力大的情况)。在该情况下,ECU 70将基础特性G31修正成如图形G32所示的具有低通电电阻值的基准通电特性。即,ECU 70设定比基础特性G31靠低电阻侧的基准通电特性G32。进而,ECU 70将以这种方式设定的基准通电特性G32中与目标床温Ta对应的通电电阻值R32设定为判定电阻值。即,ECU 70设定比基础特性G31的判定电阻值R31靠低电阻侧的判定电阻值R32。另外,基本上,开始通电时的供给电力越大,则ECU 70越将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设定在低电阻侧。
其次,参照图8具体地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进行的处理。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理的流程图。该处理是为了设定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而进行的。并且,该处理由ECU 70以规定的周期反复执行。另外,该处理在混合动力车辆100起动后(例如准备好后)执行。
首先,在步骤S101中,ECU 70判定是否存在EHC通电请求。具体而言,ECU 70基于发动机水温、EHC床温、电池60的SOC等来判定是否存在EHC通电请求。例如,在发动机水温处于规定温度范围内、EHC床温在规定温度(催化剂暖机判定温度)以下、且SOC在规定量以上的情况下,ECU 70判定为存在EHC通电请求。当存在EHC通电请求情况下(步骤S101:是),处理前进至步骤S102,当不存在EHC通电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101:否),处理结束。
在步骤S102中,ECU 70取得为了设定基准通电特性而使用的通电特性设定参数。具体而言,ECU 70作为通电特性设定参数取得开始通电时的EHC床温、开始通电时朝EHC 13供给的供给电力以及开始通电时EHC 13内部的温度偏差。在该情况下,ECU 70取得床温传感器208检测出的EHC床温,或者使用规定的参数来推定EHC床温。并且,ECU 70基于朝EHC 13通电时的电流值以及电压值求出朝EHC 13供给的供给电力。在该情况下,ECU 70从传感器等取得该电流值以及该电压值。此外,ECU 70通过参照上述的映射而求出EHC 13内部的温度偏差的程度。然后,处理前进至步骤S103。
在步骤S103中,ECU 70取得规定了用于对基准通电特性的基础特性进行修正的修正量的修正量映射。具体而言,ECU 70取得由EHC床温规定的修正量映射、由供给电力规定的修正量映射以及由温度偏差规定的修正量映射。然后,处理前进至步骤S104。
在步骤S104中,ECU 70基于在步骤S103中取得的修正量映射来设定基准通电特性。具体而言,ECU 70首先通过参照修正量映射得到与在步骤S102中取得的通电特性设定参数的值对应的修正量。例如,ECU 70通过分别参照由EHC床温规定的修正量映射、由供给电力规定的修正量映射以及由温度偏差规定的修正量映射,得到与在步骤S102中取得的EHC床温、供给电力以及温度偏差分别对应的修正量。其次,ECU 70利用这样得到的修正量对基础特性进行修正,由此来设定基准通电特性。例如,ECU 70基于根据EHC床温得到的修正量、根据供给电力得到的修正量以及根据温度偏差得到的修正量对基础特性进行修正,由此来设定基准通电特性。进而,处理前进至步骤S105。
在步骤S105中,ECU 70基于在步骤S104中设定的基准通电特性来设定判定电阻值。具体而言,ECU 70将在步骤S014中设定的基准通电特性中的与目标床温对应的通电电阻值设定为判定电阻值。进而,处理结束。
根据以上说明了的第一实施方式,能够根据朝EHC 13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适当地设定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因此,例如能够高精度地进行使用通电电阻值进行的EHC床温的推定、使用判定电阻值进行的EHC 13的通电结束判定、使用基准通电特性进行的EHC 13的通电异常判定等。并且,能够高精度地实施通过通电而使EHC 13升温的控制。
以下,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说明中示出了将开始通电时的EHC床温、开始通电时朝EHC 13供给的供给电力以及开始通电时EHC 13内部的温度偏差全部作为通电特性设定参数使用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即,并不限定于基于EHC床温、供给电力以及温度偏差的全部来设定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在其他例中,ECU 70能够将EHC床温、供给电力以及温度偏差中的任意两个作为通电特性设定参数使用,或者仅将EHC床温、供给电力以及温度偏差中的任意一个作为通电特性设定参数使用,设定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示出了设定基准通电特性,并基于所设定的基准通电特性来设定判定电阻值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仅需要判定电阻值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求出基准通电特性而直接求出判定电阻值。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与上述的基准通电特性的设定方法同样的方法来设定判定电阻值。具体而言,ECU 70能够使用在基础特性中规定的判定电阻值(以下称作“基准判定电阻值”),并且使用由通电特性设定参数规定的用于对基准判定电阻值进行修正的修正量映射。进而,ECU 70根据该修正量映射得到与通电特性设定参数对应的修正量,基于所得到的修正量对基准判定电阻值进行修正,由此能够设定判定电阻值。另外,基准判定电阻值以及修正量映射例如预先通过进行实验、仿真等设定。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示出了通过基于修正量映射对基础特性进行修正来设定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即,并不限定于通过对基础特性修正来设定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在其他例中,ECU 70能够使用将通电特性设定参数与应设定的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直接建立对应关系的映射来代替使用上述的基础特性以及修正量。在该例中,ECU 70能够通过参照该映射设定与通电特性设定参数的值对应的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另外,这样的映射例如也能够预先通过进行实验、仿真等设定。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示出了设定由EHC床温规定的基准通电特性的例子(参照图7等),但也可以设定代替EHC床温而由朝EHC 13供给的供给能量或朝EHC 13通电的通电时间规定的基准通电特性。即,也可以设定利用朝EHC 13供给的供给能量或朝EHC 13通电的通电时间与通电电阻值之间的关系表示的基准通电特性。在该情况下,ECU 70基本上能够利用与上述的基准通电特性的设定方法同样的方法来设定由供给能量或通电时间规定的基准通电特性。
此处,当在使用由供给能量规定的基准通电特性的情况下设定判定电阻值时,能够预先求出为了使EHC床温成为目标床温所需要的供给能量,将该基准通电特性中与该供给能量对应的通电电阻值设定为判定电阻值。同样,当在使用由通电时间规定的基准通电特性的情况下设定判定电阻值时,能够预先求出为了使EHC床温成为目标床温所需要的通电时间,将该基准通电特性中与该通电时间对应的通电电阻值设定为判定电阻值。
另外,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也同样适用如上所述使用由供给能量或通电时间规定的基准通电特性的情况下的判定电阻值的设定方法。
[第二实施方式]
其次,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使用利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设定的基准通电特性的情况下,在EHC 13的实际的通电电阻值比根据该基准通电特性求出的通电电阻值低的情况下,对该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进行修正。具体而言,在第二实施方式中,ECU 70在EHC 13开始通电时取得EHC 13的实际的通电电阻值(以下称作“实测电阻值”),并且通过参照基准通电特性求出与开始通电时的EHC床温对应的通电电阻值(以下称作“基准电阻值”),在实测电阻值比基准电阻值低的情况下对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进行修正。详细来说,基准电阻值与实测电阻值之差(意味着从基准电阻值减去实测电阻值而得的值。以下同样)越大,则ECU 70越将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朝低电阻侧修正。
进行这种修正的理由如下。在对EHC 13进行再通电的情况下等,EHC 13处于某种程度暖机的状态(以下称作“半暖机状态”)。在这种EHC 13的半暖机状态下,与EHC 13几乎未暖机的状态相比较,存在开始通电时的EHC床温的温度偏差大,通电电阻值呈现低值的倾向。因此,当对处于半暖机状态的EHC 13通电的情况下,存在产生与图6(b)所示的状况同样的状况的可能性。即,会产生虽然EHC 13内的高温区域达到了目标床温,但EHC床温未达到目标床温这样的状况。
因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为了消除在如上所述的EHC 13的半暖机状态时产生的不良等,在实测电阻值比基准电阻值低的情况下,将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朝低电阻侧修正。由此,即便在半暖机状态下开始对EHC 13通电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进行使用判定电阻值进行的EHC 13的通电结束判定。换言之,能够高精度地实施通过通电而使EHC 13升温的控制。
图9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的修正方法的具体例的图。在图9中,横轴表示EHC床温,纵轴表示通电电阻值。并且,温度“Ta”表示目标床温,图形G41表示利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设定的基准通电特性的一例,通电电阻值R43表示利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设定的判定电阻值的一例。
此处,考虑作为基准电阻值取得“R41”,作为实测电阻值取得“R42”的情况。基准电阻值R41是基准通电特性G41中与EHC床温T4对应的通电电阻值。在该情况下,ECU 70将基准通电特性G41修成为如图形G42所示的具有低通电电阻值的基准通电特性。即,ECU 70修正成比基准通电特性G41靠低电阻侧的基准通电特性G42。具体而言,ECU70使用与基准电阻值R41和实测电阻值R42之差相应的修正量从基准通电特性G41朝基准通电特性G42修正。并且,ECU 70决定实测电阻值R42存在于线上的基准通电特性G42。
进而,ECU 70将以这种方式修正后的基准通电特性G42中与目标床温Ta对应的通电电阻值R44设定为判定电阻值。即,ECU 70修正成比基准通电特性G41的判定电阻值R43靠低电阻侧的判定电阻值R44。另外,基本上,基准电阻值与实测电阻值之差越大,ECU 70使用具有越大的值的修正量,由此将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朝更低电阻侧修正。
其次,参照图10具体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进行的处理。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处理的流程图。该处理是为了对利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设定的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进行修正而进行的。并且,该处理由ECU 70以规定的周期反复执行。另外,该处理在混合动力车辆100起动后(例如准备好后)执行。
首先,在步骤S201中,ECU 70判断是否存在EHC通电请求。步骤S201的处理与上述的步骤S101的处理同样,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当存在EHC通电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201:是),处理前进至步骤S202,当不存在EHC通电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201:否),处理结束。
在步骤S202中,ECU 70判定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是否设定完毕。即,判定是否存在利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设定的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当基准通电特性等设定完毕的情况下(步骤S202:是),处理前进至步骤S203以及S205,当基准通电特性等未设定完毕的情况下(步骤S202:否),处理结束。
在步骤S203中,ECU 70取得EHC床温并且取得设定完毕的基准通电特性。在该情况下,ECU 70取得床温传感器208检测出的EHC床温,或者使用规定的参数推定EHC床温。进而,处理前进至步骤S204。在步骤S204中,ECU 70基于在步骤S203中取得的EHC床温以及基准通电特性求出基准电阻值。具体而言,ECU 70使用在该基准通电特性中与该EHC床温对应的通电电阻值作为基准电阻值。进而,处理前进至步骤S206。
步骤S205的处理与上述步骤S203以及S204的处理并行进行。在步骤S205中,ECU 70取得实测电阻值。具体而言,ECU 70基于对EHC13通电时的电流值以及电压值求出实测电阻值。该电流值以及电压值例如由传感器检测。进而,处理前进至步骤S206。
在步骤S206中,ECU 70判定在步骤S205中取得的实测电阻值是否比在步骤S204中求出的基准电阻值低。当实测电阻值比基准电阻值低的情况下(步骤S206:是),处理向步骤S207前进。与此相对,当实测电阻值在基准电阻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206:否),处理结束。在该情况下,不对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进行修正。
在步骤S207中,ECU 70对利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设定的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进行修正。具体而言,ECU 70基于基准电阻值与实测电阻值之差对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进行修正。例如,ECU 70使用将基准电阻值和实测电阻值之差与修正量建立了对应关系的映射等,基于根据该映射得到的修正量对基准通电特性进行修正。进而,ECU 70将以这种方式修正后的基准通电特性中与目标床温对应的通电电阻值设定为判定电阻值。另外,这种映射例如预先通过实验、仿真等设定。在以上的步骤S207的处理后,处理结束。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例如即便在EHC 13的半暖机状态下开始通电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进行通过通电使EHC 13升温的控制,能够使EHC床温可靠地达到目标床温。因此,能够通过确保EHC13的活性区域发挥排放性能。
以下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以上示出了不论EHC 13是否处于半暖机状态都对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进行修正的例子,但也可以判定EHC 13是否处于半暖机状态,仅当EHC 13处于半暖机状态的情况下,对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判定电阻值进行修正。在该情况下,能够基于EHC床温的温度偏差进行EHC 13是否处于半暖机状态的判定。
此外,以上示出了对由EHC床温规定的基准通电特性进行修正的例子(参照图9等),但也可以代替EHC床温而对由朝EHC 13供给的供给能量或者朝EHC 13通电的通电时间规定的基准通电特性进行修正。在该情况下,ECU 70基本上能够利用与上述的基准通电特性的修正方法同样的方法对由供给能量或者通电时间规定的基准通电特性进行修正。具体而言,在实测电阻值比基准电阻值低的情况下,ECU 70能够将这样的基准通电特性朝低电阻侧修正。另外,基准电阻值使用在基准通电特性中与开始通电时的供给能量或者通电时间对应的通电电阻值。
此外,以上示出了对基准通电特性进行修正,并基于修正后的基准通电特性来设定判定电阻值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仅需要判定电阻值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对基准通电特性进行修正而仅对判定电阻值进行修正。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与上述的基准通电特性的修正方法同样的方法对判定电阻值进行修正。具体而言,在实测电阻值比基准电阻值低的情况下,ECU 70基于基准电阻值和实测电阻值之差对原来的基准通电特性的判定电阻值进行修正。
[第三实施方式]
其次,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基于以上述方式设定的基准通电特性(包括利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设定的基准通电特性以及利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修正后的基准通电特性双方),判定EHC 13的通电状态是正常还是异常,换言之判定EHC13的通电异常。具体而言,在第三实施方式中,ECU 70基于基准通电特性设定容许电阻范围,在EHC 13的实际的通电特性(以下称作“实测通电特性”)偏离容许电阻范围的情况下判定为EHC 13的通电异常。
容许电阻范围是用于判定EHC 13的实际的通电电阻值相对于基准通电特性是否为能够容许的值的范围。具体而言,容许电阻范围由能够容许的上限的通电电阻(以下称作“容许范围上限”)和能够容许的下限的通电电阻(以下称作“容许范围下限”)规定。
在一例(以下称作“第一例”)中,ECU 70通过对基准通电特性所具有的通电电阻值加上规定值(以下称作“容许电阻值”)来设定容许范围上限,并且通过从基准通电特性所具有的通电电阻值减去容许电阻值来设定容许范围下限。在另一例(以下称作“第二例”)中,ECU 70通过使基准通电特性所具有的通电电阻值增加规定比例(以下称作“容许电阻比例”)来设定容许范围上限,并且通过使基准通电特性所具有的通电电阻值减少容许电阻比例来设定容许范围下限。根据第二例,能够设定考虑到通电电阻值的大小的容许电阻范围。
图11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EHC 13的通电异常的判定方法的具体例。在图11中,横轴表示EHC床温,纵轴表示通电电阻值。并且,图形G51表示基准通电特性的一例,图形G52表示容许范围上限的一例,图形G53表示容许范围下限的一例。基准通电特性G51是利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设定的通电特性、或者是利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对利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设定的通电特性进行修正后的通电特性。容许范围上限G52以及容许范围下限G53是基于基准通电特性G51利用第一例或者第二例所涉及的方法设定的。ECU 70使用由这样的容许范围上限G52以及容许范围下限G53规定的容许电阻范围进行EHC 13的通电异常的判定。
例如在EHC 13的实际的通电电阻值如图形G54所示根据EHC床温而急剧增加的情况下,通电电阻值超过容许范围上限G52,因此ECU70判定为EHC 13通电异常。并且,例如在EHC 13的实际的通电电阻值如图形G55所示根据EHC床温而急剧减少的情况下,通电电阻值低于容许范围下限G53,因此ECU 70判定为EHC 13通电异常。在像这样判定为通电异常的情况下,ECU 70使朝EHC 13的通电停止。
此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ECU 70根据朝EHC 13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对容许电阻范围进行修正。具体而言,ECU 70基于对EHC 13的通电特性造成影响的参数(因素)将利用第一例或者第二例所涉及的方法设定的容许范围下限朝低电阻侧修正。以下将这样的参数称作“容许范围设定参数”。详细来说,作为容许范围设定参数,能够使用开始通电时的EHC床温、开始通电时朝EHC 13供给的供给电力以及开始通电时EHC 13内部的温度偏差的程度。即,容许范围设定参数能够使用与上述的通电特性设定参数同样的参数。
例如,开始通电时的EHC床温越低,则ECU 70越将容许范围下限朝低电阻侧修正,开始通电时的供给电力越大,则ECU 70越将容许范围下限朝低电阻侧修正,开始通电时的温度偏差越大,则ECU 70越将容许范围下限朝低电阻侧修正。这样做是因为,在开始通电时的EHC床温低的情况下、开始通电时朝EHC 13供给的供给电力大的情况下等,因EHC 13内部的电流分布的偏向而导致EHC床温的温度偏差变大,存在检测出具有比较低的值的通电电阻值的倾向。
详细来说,在使用第一例所涉及的方法的情况下,ECU 70利用根据容许范围设定参数修正后的容许电阻值来设定容许范围下限。另一方面,在使用第二例所涉及的方法的情况下,ECU 70利用根据容许范围设定参数修正后的容许电阻比例来设定容许范围下限。更详细来说,ECU 70根据开始通电时的EHC床温、供给电力以及温度偏差对容许电阻值或者容许电阻比例进行修正。具体而言,ECU 70以EHC床温越低、以及/或者供给电力越大、以及/或者温度偏差越大,则容许电阻值或容许电阻比例越大的方式进行修正。另外,ECU 70在使用第一例所涉及的方法的情况以及使用第二例所涉及的方法的情况中的任一情况下,不对容许范围上限进行上述的修正。即,根据原来的容许电阻值或者原来的容许电阻比例来设定容许范围上限。
图12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容许电阻范围的修正方法的具体例的图。在图12中,横轴表示EHC床温,纵轴表示通电电阻值。并且,图形G61表示基准通电特性的一例,图形G62表示容许范围上限的一例,图形G63表示容许范围下限的一例。容许范围上限G62以及容许范围下限G63是基于基准通电特性G61利用第一例或者第二例所涉及的方法设定的。另外,容许范围下限G63是未修正的容许范围下限。
另一方面,图形G64示出根据容许范围设定参数对容许范围下限G63进行修正后的容许范围下限的一例。在该情况下,容许范围下限G64被朝比容许范围下限G63靠低电阻侧修正。ECU 70使用由这样的修正后的容许范围下限G64以及容许范围上限G62规定的容许电阻范围,进行EHC 13的通电异常的判定。
其次,参照图13具体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进行的处理。图13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处理的流程图。该处理是为了判定EHC 13的通电异常而进行的。并且,该处理由ECU 70以规定的周期反复执行。
首先,在步骤S301中,ECU 70判定是否存在EHC通电请求。步骤S301的处理与上述的步骤S101的处理同样,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当存在EHC通电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301:是),处理前进至步骤S302,当不存在EHC通电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301:否),处理结束。
在步骤S302中,ECU 70判定基准通电特性是否设定完毕。即,判定是否存在利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设定的基准通电特性、或者利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对利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方法设定的基准通电特性进行修正后的基准通电特性。当基准通电特性设定完毕的情况下(步骤S302:是),处理前进至步骤S303以及S306,当基准通电特性未设定完毕的情况下(步骤S302:否),处理结束。
在步骤S303中,ECU 70取得设定完毕的基准通电特性。此时,ECU 70也取得容许电阻值或者容许电阻比例。进而,处理前进至步骤S304。在步骤S304中,ECU 70取得为了设定容许电阻范围而使用的容许范围设定参数。具体而言,ECU 70作为容许范围设定参数取得开始通电时的EHC床温、开始通电时朝EHC 13供给的供给电力以及开始通电时EHC 13内部的温度偏差。进而,处理前进至步骤S305。
在步骤S305中,ECU 70基于在步骤S303以及S304中取得的基准通电特性、容许电阻值或者容许电阻比例、以及容许范围设定参数,设定容许电阻范围。例如,ECU 70按照以下方式设定容许电阻范围。首先,ECU 70通过对基准通电特性应用容许电阻值或者容许电阻比例而求出容许范围上限以及容许范围下限。即,ECU 70利用第一例或者第二例所涉及的方法来设定容许范围上限以及容许范围下限。其次,ECU 70根据容许范围设定参数对容许电阻值或者容许电阻比例进行修正。具体而言,ECU 70使用将容许范围设定参数与修正后的容许电阻值或者容许电阻比例建立对应关系的映射、或者使用将容许范围设定参数与对容许电阻值或者容许电阻比例进行修正的量建立对应关系的映射,对容许电阻值或者容许电阻比例进行修正。其次,ECU 70利用修正后的容许电阻值或者容许电阻比例求出容许范围下限。具体而言,ECU 70通过对基准通电特性应用修正后的容许电阻值或者容许电阻比例而求出容许范围下限,或者通过对未修正的容许范围下限应用修正后的容许电阻值或者容许电阻比例而求出容许范围下限。利用像以这种方式修正后的容许范围下限以及容许范围上限设定容许电阻范围。进而,处理前进至步骤S307。
步骤S306的处理与上述的步骤S303~S305的处理并行进行。在步骤S306中,ECU 70取得EHC床温以及通电电阻值。在该情况下,ECU 70取得床温传感器208检测出的EHC床温、或者使用规定的参数推定EHC床温。并且,ECU 70基于对EHC 13通电时的电流值以及电压值求出通电电阻值。进而,处理前进至步骤S307。
在步骤S307中,ECU 70判定根据在步骤S306中取得的EHC床温以及通电电阻值决定的EHC 13的实测通电特性是否处于在步骤S305中设定的容许电阻范围外。具体而言,ECU 70首先根据容许范围上限以及容许范围下限求出与在步骤S306中取得的EHC床温对应的通电电阻值,即求出上限的通电电阻值以及下限的通电电阻值。进而,ECU70判定在步骤S306中取得的通电电阻值是否脱离由所求出的上限的通电电阻值以及下限的通电电阻值规定的范围。
当实测通电特性处于容许电阻范围外的情况下(步骤S307:是),处理前进至步骤S308。在步骤S308中,ECU 70判定为EHC 13的通电状态异常,处理结束。在该情况下,ECU 70使对EHC 13的通电停止。与此相对,当实测通电特性处于容许电阻范围内的情况下(步骤S307:否),处理前进至步骤S309。在步骤S309中,ECU 70判定为EHC 13的通电状态正常,处理结束。在该情况下,ECU 70使对EHC 13的通电继续。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三实施方式,通过使用基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决定的基准通电特性设定的容许电阻范围,能够高精度地进行EHC 13的通电异常的判定。并且,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由于考虑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而设定容许电阻范围,因此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EHC 13的通电异常的判定。因此,例如能够尽早检测EHC 13的通电异常。
以下,对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以上示出了将开始通电时的EHC床温、开始通电时朝EHC 13供给的供给电力以及开始通电时EHC 13内部的温度偏差全部作为容许范围设定参数使用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即,并不限定于基于EHC床温、供给电力以及温度偏差的全部来设定容许电阻范围。在其他例中,ECU 70能够将EHC床温、供给电力以及温度偏差中的任意两个作为容许范围设定参数使用,或者仅将EHC床温、供给电力以及温度偏差中的任意一个作为容许范围设定参数使用,对容许电阻范围的容许范围下限进行修正。
此外,以上示出了使用由EHC床温规定的容许电阻范围的例子(参照图11、12等),但也可以代替EHC床温而使用由朝EHC 13供给的供给能量或者朝EHC 13通电的通电时间规定的容许电阻范围。在该情况下,能够基于由供给能量或者通电时间规定的基准通电特性,利用与上述方法同样的方法设定容许电阻范围。并且,在使用该容许电阻范围的情况下,通过判定由供给能量或者通电时间规定的EHC 13的实测通电特性是否在该容许电阻范围外,能够进行EHC 13的通电异常的判定。即,能够基于与供给能量或者通电时间相应的通电电阻值进行EHC 13的通电异常的判定。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叙述了当实测电阻值比基准电阻值低的情况下对基准通电特性进行修正的情况。但是,在判定为实测电阻值比基准电阻值低的情况下,也可以进一步判定EHC 13的实测通电特性是否在容许电阻范围外,当实测通电特性在容许电阻范围外的情况下,不对基准通电特性进行修正而判定为EHC 13通电异常。即,也可以仅在EHC 13的实测通电特性处于容许电阻范围内的情况下进行第二实施方式的基准通电特性的修正,换言之也可以仅在判定为EHC 13的通电状态正常的情况下进行第二实施方式的基准通电特性的修正。
[变形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对普通的混合动力车辆的应用,也可以应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并且,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对混合动力车辆的应用,也能够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以外的普通的车辆。
符号说明:
1…发动机;12…排气通路;13…EHC(电加热式催化剂);13a…EHC载体;13b…保持垫;13d…正电极;13e…负电极;70…ECU;100…混合动力车辆。

Claims (6)

1.一种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具备:
电加热式催化剂,该电加热式催化剂设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且构成为:能够对被导入所述排气通路的排气进行净化,且能够通过通电而进行暖机;以及
通电特性设定单元,该通电特性设定单元根据朝所述电加热式催化剂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来设定表示所述电加热式催化剂的通电电阻值的特性的通电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通电特性设定单元取得所述电加热式催化剂的实际的通电电阻值,在所述实际的通电电阻值比基于根据所述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设定的所述通电特性而求出的通电电阻值低的情况下,所述通电特性设定单元对所述通电特性进行修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还具备:
容许电阻范围设定单元,该容许电阻范围设定单元基于所述通电特性设定单元设定的所述通电特性来设定用于判定所述电加热式催化剂的实际的通电特性的容许电阻范围;以及
通电异常判定单元,该通电异常判定单元取得所述电加热式催化剂的实际的通电特性,在所述实际的通电特性偏离所述容许电阻范围的情况下,所述通电异常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电加热式催化剂发生通电异常,
所述容许电阻范围设定单元根据朝所述电加热式催化剂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来设定所述容许电阻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还具备基于由所述通电特性设定单元设定的所述通电特性来设定用于判定所述电加热式催化剂是否已达到目标温度的通电电阻值的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其中,
使用开始通电时的所述电加热式催化剂的温度、开始通电时朝所述电加热式催化剂供给的供给电力以及开始通电时所述电加热式催化剂内部的温度偏差的程度中的任意一个以上来作为所述开始通电时的通电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其中,
利用所述电加热式催化剂的温度、朝所述电加热式催化剂供给的供给能量以及朝所述电热式催化剂通电的通电时间中的任一个与所述通电电阻值之间的关系来表示所述通电特性。
CN201080051292.1A 2010-03-18 2010-03-18 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036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54650 WO2011114482A1 (ja) 2010-03-18 2010-03-18 内燃機関の排気浄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3672A true CN102803672A (zh) 2012-11-28
CN102803672B CN102803672B (zh) 2014-04-16

Family

ID=44648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129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03672B (zh) 2010-03-18 2010-03-18 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26643B2 (zh)
EP (1) EP2549070B1 (zh)
JP (1) JP5333653B2 (zh)
CN (1) CN102803672B (zh)
WO (1) WO2011114482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2042A (zh) * 2018-10-26 2020-05-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CN111441850A (zh) * 2019-01-17 2020-07-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加热式催化剂的异常检测装置
CN111441849A (zh) * 2019-01-17 2020-07-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加热式催化剂的异常检测装置
CN111441848A (zh) * 2019-01-17 2020-07-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加热式催化剂的异常检测装置
CN114542251A (zh) * 2022-03-18 2022-05-27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催化剂载体电阻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7932A (zh) * 2011-12-20 2014-08-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加热式催化剂的故障检测装置
US9347353B2 (en) * 2011-12-21 2016-05-2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Abnormality detection apparatus for electrically heated catalyst
EP2806127B1 (en) * 2012-01-18 2018-07-0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apparatus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5786766B2 (ja) * 2012-03-08 2015-09-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通電加熱式触媒装置の異常判定システム
JP6958484B2 (ja) * 2018-05-29 2021-11-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制御装置
JP7031616B2 (ja) * 2019-01-17 2022-03-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気加熱式触媒の異常検出装置
DE102019204992A1 (de) * 2019-04-08 2020-10-08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Überprüfen und Sicherstellen einer Funktionsfähigkeit eines Abgasnachbehandlungssystems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DE102019210368B4 (de) * 2019-07-12 2024-05-08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Elektrische Stromdurchführung
DE102021113204A1 (de) 2021-05-20 2022-11-24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Temperatursteuerung eines elektrisch beheizbaren Katalysators
WO2023188425A1 (ja) * 2022-04-01 2023-10-0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載用の温度推定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61048A (ja) * 1994-08-22 1996-03-05 Honda Motor Co Ltd 電気加熱式触媒制御装置
JPH0874645A (ja) * 1994-08-31 1996-03-19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ハイブリッド用エンジンの始動制御装置
JPH09158718A (ja) * 1995-12-08 1997-06-17 Toyota Motor Corp 電気加熱式触媒の通電制御装置
CN1373830A (zh) * 1999-09-13 2002-10-09 排放技术有限公司 带加热元件用于净化废气的装置
JP2009196510A (ja) * 2008-02-22 2009-09-03 Toyota Motor Corp 電気加熱式触媒の異常判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8404A (en) * 1992-06-09 1995-02-1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ler device for electrically heated catalyst of automotive engine
JP3602614B2 (ja) * 1995-07-04 2004-12-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JP2816393B2 (ja) * 1996-02-22 1998-10-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加熱式触媒の制御装置
JP3632319B2 (ja) * 1996-09-19 2005-03-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切換スイッチの制御装置
JP3163994B2 (ja) * 1996-10-07 2001-05-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関係機器の異常検出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動力出力装置
JP2000054835A (ja) * 1998-08-07 2000-02-22 Honda Motor Co Ltd 排気浄化装置の故障検出装置
JP4570909B2 (ja) * 2004-06-04 2010-10-27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加熱触媒の故障診断装置
JP5125576B2 (ja) 2008-02-13 2013-01-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通電加熱式触媒装置の異常判定システム
JP4900410B2 (ja) * 2009-03-25 2012-03-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61048A (ja) * 1994-08-22 1996-03-05 Honda Motor Co Ltd 電気加熱式触媒制御装置
JPH0874645A (ja) * 1994-08-31 1996-03-19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ハイブリッド用エンジンの始動制御装置
JPH09158718A (ja) * 1995-12-08 1997-06-17 Toyota Motor Corp 電気加熱式触媒の通電制御装置
CN1373830A (zh) * 1999-09-13 2002-10-09 排放技术有限公司 带加热元件用于净化废气的装置
JP2009196510A (ja) * 2008-02-22 2009-09-03 Toyota Motor Corp 電気加熱式触媒の異常判定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2042A (zh) * 2018-10-26 2020-05-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CN111102042B (zh) * 2018-10-26 2021-09-0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CN111441850A (zh) * 2019-01-17 2020-07-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加热式催化剂的异常检测装置
CN111441849A (zh) * 2019-01-17 2020-07-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加热式催化剂的异常检测装置
CN111441848A (zh) * 2019-01-17 2020-07-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加热式催化剂的异常检测装置
CN111441848B (zh) * 2019-01-17 2021-08-0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加热式催化剂的异常检测装置
CN111441849B (zh) * 2019-01-17 2022-03-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加热式催化剂的异常检测装置
CN111441850B (zh) * 2019-01-17 2022-03-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加热式催化剂的异常检测装置
CN114542251A (zh) * 2022-03-18 2022-05-27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催化剂载体电阻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14542251B (zh) * 2022-03-18 2023-01-20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催化剂载体电阻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3672B (zh) 2014-04-16
WO2011114482A1 (ja) 2011-09-22
JP5333653B2 (ja) 2013-11-06
EP2549070A1 (en) 2013-01-23
EP2549070A4 (en) 2014-03-19
EP2549070B1 (en) 2016-12-21
JPWO2011114482A1 (ja) 2013-06-27
US20120247090A1 (en) 2012-10-04
US8826643B2 (en) 2014-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3672B (zh) 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US8661796B2 (en) Vehicle control device
US8997470B2 (en) Exhaust gas purifying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2791978B (zh) 车辆的控制装置
CN110872969B (zh) 车辆及车辆的控制方法
CN103339353A (zh) 车辆及催化装置的温度控制方法
CN111102042B (zh) 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JP2010202012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CN110872968B (zh) 车辆和车辆的控制方法
JP2009262771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CN113123849A (zh) 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JP2013185499A (ja) 通電加熱式触媒装置の異常判定システム
JP6390505B2 (ja) 車両の制御装置
US11492941B1 (en) Controller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23058326A (ja) 電気加熱式触媒の制御装置
JP2015009670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