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0815B - 有机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机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00815B CN102800815B CN201210284322.4A CN201210284322A CN102800815B CN 102800815 B CN102800815 B CN 102800815B CN 201210284322 A CN201210284322 A CN 201210284322A CN 102800815 B CN102800815 B CN 10280081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power line
- oxide layer
- conducting oxide
- transparent conduc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group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27756 respiratory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459 lith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120 photoresistant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0 luminiscence typ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1—Anode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26—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used as an electrode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该有机显示装置包括扫描线、数据线以及电源线,所述扫描线、数据线和电源线交叉限定的区域设置有显示区;所述显示区设置有机发光二极管,该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有阳极层;所述电源线上形成有一导电层;其中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层与所述导电层是在同一材料层的基础上刻蚀形成。本发明可由导电层分担导电任务,从而可以减小所述电源线的体积,譬如可以减小电源线的宽度,进而可以增加有机显示装置的开口率,而且还可以避免电压降问题,使得各有机发光二级管均匀发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电激光显示器(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OELD)是新一代显示装置,其一般是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作为发光显示组件。
有机发光二极管是通过将有机发光材料夹在透明阳极和金属反射阴极之间,对有机发光材料施加电压来进行发光。由于有机电激光显示器不需要液晶跟传统的背光模组,可以制造的比较轻薄,比起其它类型的平板显示器件,OLED消耗的电力较少,且OLED可以在宽的温度范围内工作,且制造成本较低,因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该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在图2中,包括有数据线101、扫描线102以及电源线103,上述三者交叉限定的区域设置有元件区18和显示区19。请参阅图1,所述元件区18内形成有开关元件12,该开关元件12形成 于透明基底11上。而所述显示区19内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其自下而上依次包括透明基底11、阳极层13、空穴传输层14、有机发光层15、电子传输层16以及阴极层17。
其中图3和图4所示的有机显示装置为主动式有机显示装置,其内部的有机发光二级管主要由电源线传输的电流来驱动,为了保证电流能够传输到各个有机发光二级管,电源线的宽度L 1一般较大,使得在传输电流过程中存在电压降,导致分配到各有机发光二级管的电压不均,从而导致各有机发光二级管的亮度不一,降低了显示质量。
而且,电源线的宽度L 1一般较大的话,将会占用显示区19的空间,使得该有机显示装置的穿透率较低,影响显示质量。
因此,需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源线的宽度较宽,降低了有机显示装置的穿透率,以及在传输电流过程中存在电压降,造成各有机发光二级管的亮度不一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构造了一种有机显示装置,包括扫描线、数据线以及电源线,所述扫描线、数据线和电源线交叉限定的区域设置有显示区;
所述显示区设置有机发光二极管,该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有阳极层;所述电源线上形成有一导电层;其中有机发光二极管的 阳极层与所述导电层是在同一材料层的基础上刻蚀形成;
所述材料层包括叠加的至少一可导电的金属层,以及至少一可透过光线的透明导电氧化物层;
所述导电层包括至少一所述金属层,而所述阳极层则由一层透明导电氧化物层形成。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材料层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金属层以及第二透明导电氧化物层;
其中所述导电层包括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金属层以及第二透明导电氧化物层;而所述阳极层由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形成。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导电氧化物层的材料为铟锡氧化物,所述金属层的材料为铜。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扫描线、数据线和电源线交叉限定的区域还包括元件区,该元件区设置有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分别连接所述扫描线、数据线、电源线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用于控制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开关。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源线的宽度较宽,降低了有机显示装置的穿透率,以及在传输电流过程中存在电压降,造成各有机发光二级管的亮度不一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构造了一种有机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透明基底,在所述透明基底上形成扫描线、数据线以及 电源线,其中所述扫描线、数据线以及电源线交叉限定的区域包括显示区;
在已形成所述扫描线、数据线以及电源线的透明基底上涂布材料层,并对所述材料层进行刻蚀处理,以在所述电源线上形成可导电的导电层,而在所述透明基底的显示区形成可透光的阳极层;
在已形成阳极层的透明基底上继续形成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以及阴极层,以在所述透明基底的显示区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
所述材料层包括叠加的至少一可导电的金属层,以及至少一可透过光线的透明导电氧化物层;所述导电层包括至少一所述金属层,而所述阳极层则由一层透明导电氧化物层形成。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材料层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金属层以及第二透明导电氧化物层;其中所述导电层包括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金属层以及第二透明导电氧化物层;而所述阳极层由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形成。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导电氧化物层的材料为铟锡氧化物,所述金属层的材料为铜。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扫描线、数据线和电源线交叉限定的区域还包括元件区;
在形成扫描线、数据线以及电源线的过程中,还在该元件区形成开关元件,并使得所述开关元件分别连接所述扫描线、数据线、电源线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以控制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 开关。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制作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层的过程中,在整个透明基底上涂布一材料层,之后对该材料层进行光罩刻蚀处理,使得电源线对应的材料层形成导电层,从而实现导电;而显示区对应的材料层形成阳极层。由于所述导电层能够导电,因此所述导电层可以分担电源线的导电功能,进而可以减小所述电源线的体积,譬如可以减小电源线的宽度,从而可以增加有机显示装置的开口率,进而可以避免电压降问题,使得各有机发光二级管均匀发光。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有机显示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有机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有机显示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有机显示装置的较佳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A-5C为本发明中对材料层进行刻蚀形成导电层和阳极层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有机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的较佳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有机显示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所述有机显示装置包括扫描线201、数据线202以及电源线203,所述扫描线201、数据线202和电源线203可形成在同一层,并在同一制程中形成。其中所述扫描线201、数据线202以及电源线203交叉限定的区域包括有元件区20和显示区30。
图3为对应图4中元件区20和显示区3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元件区20设置有开关元件21,譬如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所述电源线203上形成有一导电层22,具体说来,所述导电层22还形成于所述开关元件21、扫描线201以及数据线202上。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22依次包括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221、金属层222以及第二透明导电氧化物层223。
请再参阅图3,所述显示区30设置有一有机发光二极管,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由以下部件组成:透明基底31、阳极层32、 空穴传输层33、有机发光层34、电子传输层35以及阴极层36。在偏压条件下,来自阴极层36的电子与来自阳极层32的空穴在有机发光层34处复合,导致有机发光层34发射光源,有机发光层34发出的光源依次经过空穴传输层33、阳极层32以及透明基底31而射出。
在本发明中,所述开关元件21、扫描线201、数据线202以及电源线203形成于所述透明基底31和所述导电层22之间,并可由同一制程形成。而所述导电层22和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层32是在同一材料层的基础上制程形成。所述导电层22的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221、第二透明导电氧化物层223以及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层32均由相同的材料形成,譬如铟锡氧化物,以使得光线透过。而所述导电层22的金属层222则有可导电的材质形成,譬如金属铜。
请一并参阅图5A-5C,图5A-5C所示为所述导电层22和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层32在同一材料层基础上制程形成的示意图。
在图5A中,请一并参阅图3,在所述透明基底31上形成所述开关元件21、扫描线201、数据线202以及电源线203之后,在透明基底31上涂布一材料层50,该材料层50包括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51、金属层52以及第二透明导电氧化物层53。
在图5B中,对所述材料层50进行第一次刻蚀处理,譬如进行黄光微影刻蚀处理:在所述材料层50上形成一光阻层,之后对所述材料层50照射光线后进行刻蚀,形成图5B所述的结构。 其中A区域对应所述电源线203,该区域内的材料层50形成为所述导电层22的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221、金属层222以及第二透明导电氧化物层223,;而B区域内用来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该区域的材料层50仍包括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51、金属层52以及第二透明导电氧化物层53。
在图5C中,对所述材料层50进行第二次黄光微影刻蚀制程:在已形成的导电层22上涂布一光阻层,之后进行光照刻蚀处理,以使得B区域的材料层50仅保留有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51,进行形成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层32。
从上述描述不难看出,本发明在制作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层32的过程中,通过在整个透明基底31上涂布一材料层50,该材料层50具有至少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以及至少一可导电的金属层,之后对该材料层50进行光罩刻蚀处理,使得电源线203对应的材料层50保留有至少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以及至少一金属层作为导电层22,从而实现导电;而显示区30对应的材料层50仅保留一层透明导电氧化物层作为阳极层32。
由于所述导电层22能够导电,因此所述导电层22可以分担电源线203的导电功能,进而可以减小所述电源线203的体积,譬如可以减小电源线的宽度L2,其中L2<L 1(请一并参阅图2),从而可以增加有机显示装置的开口率,进而提升面板的寿命。而且由于电源线的宽度L2变小,可以避免电压降过大的问题,进而使得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一致,改善面板显示的均匀性。
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材料层50还可以为其它的多层 结构,譬如可以为两层结构,即包括一层的透明导电氧化物层和一层的金属层。当然也可以为四层结构,即依次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层、金属层、透明导电氧化物层、金属层等,只要能够经过刻蚀在显示区30形成阳极层32以及在电源线203上形成导电层22即可,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此处不一一列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有机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的较佳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在步骤S601中,提供透明基底31,在所述透明基底31的元件区20上形成开关元件21、扫描线201、数据线202以及电源线203。其中该开关元件21譬如为TFT晶体管,
在步骤S602中,在透明基底31上涂布材料层50,其中该材料层50覆盖开关元件21、扫描线201、数据线202、电源线203以及有机显示装置的显示区30(图4)。
在步骤S603中,对所述材料层50进行光罩刻蚀处理,以在所述电源线203上形成可导电的导电层22,而在所述透明基底31对应的显示区形成可透光的阳极层32。
其中所述导电层22与所述电源线203共同实现导电,进而可以将所述电源线203的宽度L2设计的更小。
在步骤S604中,在所述阳极层32上继续形成空穴传输层33、有机发光层34、电子传输层35以及阴极层36,以在显示区30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
其中所述材料层50为多层结构,包括至少一层的可透光的透明导电氧化物层以及至少一可导电的金属层。譬如所述透明导 电氧化物层的材料为铟锡氧化物,所述金属层的材料为铜。
本发明中,所述材料层50可以为两层结构,即包括一层的透明导电氧化物层和一层的金属层,也可以为三层结构,譬如请参阅图5A-5C,即依次包括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51、金属层52、第二透明导电氧化物层53,只要能够经过刻蚀在显示区30形成阳极层32以及在电源线203上形成导电层22即可,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此处不一一列举。具体的形成所述导电层22和阳极层32的过程请一并参阅图5A-5C以及针对图5A-5C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在制作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层的过程中,在整个透明基底上涂布一材料层,之后对该材料层进行光罩刻蚀处理,使得电源线对应的材料层形成导电层,从而实现导电;而显示区对应的材料层形成阳极层。由于所述导电层能够导电,因此所述导电层可以分担电源线的导电功能,进而可以减小所述电源线的体积,譬如可以减小电源线的宽度,从而可以增加有机显示装置的开口率,进而可以避免电压降问题,使得各有机发光二级管均匀发光。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有机显示装置,包括扫描线、数据线以及电源线,所述扫描线、数据线和电源线交叉限定的区域设置有显示区;
所述显示区设置有机发光二极管,该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有阳极层;所述电源线上形成有一导电层;其中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层与所述导电层是在同一材料层的基础上刻蚀形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材料层包括叠加的至少一可导电的金属层,以及至少一可透过光线的透明导电氧化物层;
所述导电层包括至少一所述金属层,而所述阳极层则由一层透明导电氧化物层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层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金属层以及第二透明导电氧化物层;
其中所述导电层包括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金属层以及第二透明导电氧化物层;而所述阳极层由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氧化物层的材料为铟锡氧化物,所述金属层的材料为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线、数据线和电源线交叉限定的区域还包括元件区,该元件区设置有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分别连接所述扫描线、数据线、电源线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用于控制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开关。
5.一种有机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透明基底,在所述透明基底上形成扫描线、数据线以及电源线,其中所述扫描线、数据线以及电源线交叉限定的区域包括显示区;
在已形成所述扫描线、数据线以及电源线的透明基底上涂布材料层,并对所述材料层进行刻蚀处理,以在所述电源线上形成可导电的导电层,而在所述透明基底的显示区形成可透光的阳极层;
其特征在于:
在已形成阳极层的透明基底上继续形成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以及阴极层,以在所述透明基底的显示区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
所述材料层包括叠加的至少一可导电的金属层,以及至少一可透过光线的透明导电氧化物层;所述导电层包括至少一所述金属层,而所述阳极层则由一层透明导电氧化物层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层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金属层以及第二透明导电氧化物层;其中所述导电层包括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金属层以及第二透明导电氧化物层;而所述阳极层由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层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氧化物层的材料为铟锡氧化物,所述金属层的材料为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线、数据线和电源线交叉限定的区域还包括元件区;
在形成扫描线、数据线以及电源线的过程中,还在该元件区形成开关元件,并使得所述开关元件分别连接所述扫描线、数据线、电源线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以控制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开关。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84322.4A CN102800815B (zh) | 2012-08-06 | 2012-08-06 | 有机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US13/639,213 US8841657B2 (en) | 2012-08-06 | 2012-08-16 | Organic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PCT/CN2012/080240 WO2014023039A1 (zh) | 2012-08-06 | 2012-08-16 | 有机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84322.4A CN102800815B (zh) | 2012-08-06 | 2012-08-06 | 有机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00815A CN102800815A (zh) | 2012-11-28 |
CN102800815B true CN102800815B (zh) | 2015-05-20 |
Family
ID=47199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8432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00815B (zh) | 2012-08-06 | 2012-08-06 | 有机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00815B (zh) |
WO (1) | WO201402303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76822B (zh) * | 2016-11-28 | 2019-11-11 | 創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頭戴式顯示裝置 |
CN208608230U (zh) * | 2017-08-01 | 2019-03-15 | 上海自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制造设备 |
CN112599712A (zh) * | 2020-12-15 | 2021-04-02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60350A (zh) * | 2000-12-21 | 2002-07-24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发光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
CN1496543A (zh) * | 2002-01-16 | 2004-05-12 | ������������ʽ���� | 显示设备 |
CN1577413A (zh) * | 2003-07-29 | 2005-02-09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平板显示器 |
CN1764336A (zh) * | 2004-09-29 | 2006-04-26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显示面板 |
CN101038728A (zh) * | 2006-03-14 | 2007-09-19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55381A (ja) * | 2001-12-28 | 2003-09-10 | Advanced Display Inc |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KR101188999B1 (ko) * | 2010-07-05 | 2012-10-0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2012
- 2012-08-06 CN CN201210284322.4A patent/CN10280081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8-16 WO PCT/CN2012/080240 patent/WO201402303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60350A (zh) * | 2000-12-21 | 2002-07-24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发光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
CN1496543A (zh) * | 2002-01-16 | 2004-05-12 | ������������ʽ���� | 显示设备 |
CN1577413A (zh) * | 2003-07-29 | 2005-02-09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平板显示器 |
CN1764336A (zh) * | 2004-09-29 | 2006-04-26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显示面板 |
CN101038728A (zh) * | 2006-03-14 | 2007-09-19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4023039A1 (zh) | 2014-02-13 |
CN102800815A (zh) | 2012-11-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018621B2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
US9111888B2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 |
KR101983888B1 (ko) | 투명 oled 부품 및 그 부품을 적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US20150090989A1 (en) | Organic e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organic el display device | |
CN103021334A (zh) | 一种像素结构、像素单元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5789237A (zh) | Led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 |
WO2018152895A1 (zh) | 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 |
US20170040405A1 (en) | Oled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oled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 |
CN109273512A (zh) | 双面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
KR20080054626A (ko) | 유기 전계발광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 |
WO2019179058A1 (zh) | Oled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 |
KR20130092725A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WO2018152894A1 (zh) | 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3219469A (zh) | 发光组件 | |
CN110676293A (zh) | 一种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00815B (zh) | 有机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
EP3506379B1 (en) | Oled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WO2019179216A1 (zh) | Oled器件的制作方法 | |
US10566398B2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 display panel having protrusions on substrate with plurality of planarization layer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 |
CN104576693B (zh) | 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US8841657B2 (en) | Organic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KR101403407B1 (ko) | Oled 면광원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US10797260B2 (en) | OLED substrat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panel | |
KR102119572B1 (ko) | 박막 트랜지스터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CN202948702U (zh) | 一种像素结构、像素单元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