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92726A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基站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基站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92726A CN102792726A CN2011800131750A CN201180013175A CN102792726A CN 102792726 A CN102792726 A CN 102792726A CN 2011800131750 A CN2011800131750 A CN 2011800131750A CN 201180013175 A CN201180013175 A CN 201180013175A CN 102792726 A CN102792726 A CN 1027927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user
- bit number
- order designator
- type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7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wireless resour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用户装置包括:RI生成部,基于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而生成秩指示符;以及发送部,将包含秩指示符的上行信号发送到基站。在将用户装置的类型信息通知给基站之前,将秩指示符报告给基站的情况下,RI生成部生成对于用户装置以及基站而言已知的比特数的秩指示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基站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这种技术领域中,成为所谓的第3代的后继的移动通信方式正在由宽带码分多址(W-CDMA)方式的标准化团体3GPP研究。尤其,作为W-CDMA方式、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方式以及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方式等的后继,可举出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方式和进一步后继的高级IMT(IMT-Advanced)方式等。
在LTE方式等的系统中,通过对用户装置(UE:User Equipment)分配一个以上的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从而进行下行链路以及上行链路的通信。资源块由系统内的多个用户装置共享。LTE方式时对于1ms的每个子帧(Sub-frame),基站装置决定对多个用户装置内的哪个用户装置分配资源块。子帧也被称为发送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决定无线资源的分配方法的处理被称为调度。在下行链路的情况下,基站装置利用一个以上的资源块对通过调度选择的用户装置发送共享信道。该共享信道被称为下行物理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在上行链路的情况下,通过调度选择的用户装置利用一个以上的资源块对基站装置发送共享信道。该共享信道被称为上行物理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Uplink Shared CHannel)。
在利用了这样的共享信道的通信系统中,原则上需要在每个子帧中用信令通知(通知)要对哪个用户装置分配共享信道。在该信令通知中使用的控制信道被称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或者下行L1/L2控制信道(DL-L1/L2Control Channel)。
在下行控制信号中除包含该PDCCH之外,还包含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ARQ指示信道(PHICH: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等。
PDCCH中例如也可以包含以下信息:
.下行调度信息(Down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
.上行链路调度许可(Uplink Scheduling Grant)以及
.发送功率控制命令比特(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Command Bit)。
下行调度信息中例如包含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相关的信息,具体地,包含下行链路的资源块的分配信息、用户装置的识别信息(UE-ID)、流数、预编码向量(Pre-coding Vector)相关的信息、数据尺寸、调制方式、HARQ(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相关的信息等。
此外,在上行链路调度许可中例如包含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相关的信息,具体地,包含上行链路的资源块的分配信息、用户装置的识别信息(UE-ID)、数据尺寸、调制方式、上行链路的发送功率信息、上行链路MIMO(UplinkMIMO)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的信息等。
PCFICH是用于通知PDCCH的格式的信息。更具体地说,被映射PDCCH的OFDM码元数目通过PCFICH而被通知。在LTE中,被映射PDCCH的OFDM码元数目为1、2或者3,从子帧的开头的OFDM码元起顺序被映射。
PHICH包含用于表示针对通过上行链路传送的PUSCH是否需要重发的送达确认信号(ACK/NACK:Acknowledgement/Non-Acknowledgementsignal)。
在上行链路的情况下,通过PUSCH传送用户数据(通常的数据信号)以及其所附带的控制信息。此外,区别于PUSCH,通过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传送下行链路的质量信息(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表示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的信号、以及PDSCH的送达确认信息(ACK/NACK)等。CQI用于下行链路中的物理共享信道的调度处理、自适应调制解调以及编码处理(AMCS:Adaptive Modulationand Coding Scheme)等。在上行链路中,除此之外,根据需要还传送在初期连接时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用于测定上行链路的接收质量的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等。
另外,在无线通信中使用了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方式的情况下,作为信号的传送方式,有发送分集方式以及空间复用方式。发送分集方式是从多个天线发送同一信息的信号,从而试图增加空间上的分集增益,并且提高接收质量的传送方式。空间复用方式是从多个天线的每一个同时发送不同的信号,从而试图提高数据速率的传送方式。一般,期望在无线传播状况差时使用发送分集方式,在无线传播状况好时使用空间复用方式。为了实现它,有被称为秩自适应(RankAdaptation)的技术。
秩(Rank)例如能够作为经由多个天线传送的不同的数据流数而定义。例如,在天线数目为2时,能够通过从两条天线发送同一信息而实现发送分集。这时,秩数为1。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从两条天线分别发送不同的信息的信号而进行空间复用。这时,秩数为2。进而,在天线数目为4时,秩可以取1、2、3或者4的值。一般,在天线数目为N时,秩可取的值为1、2、...或者N。
基站装置进行下行数据发送时的秩一般通过被称为秩自适应的技术来控制。用户装置利用在下行链路中发送的参考信号,测定接收质量,并决定最佳的秩。所决定的秩通过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作为秩指示符(RI:Rank Indicator)通知给基站装置。在秩自适应的情况下,用户装置以及基站从双方能够使用的秩中适应性地选择最符合通信状况的秩,并实现信号质量的提高。
因此,表现RI所需的比特数根据用户装置以及基站的能力(特别是天线构成)而不同。例如,如果RI为1或者2,则其能够用1比特来表现,RI为4的情况下需要2比特。进而,RI为8的情况下需要3比特。
图1表示进行秩自适应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eNB的RRC消息时序。首先,用户装置UE将RACH前导码(RACH preamble)发送到基站eNB,进行通信开始的意思表示(S1)。基站进行响应,从而将RACH响应(RACH response)发送到用户装置UE(S2)。用户装置UE将RRC连接请求消息(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3)发送到基站eNB(S3)。基站eNB进行响应,从而将RRC连接设置消息(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4)发送到用户装置UE(S4)。该RRC连接设置消息包含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信息CQI、报告秩指示符RI的周期、用于发送这些控制信道的PUCCH的专用资源等的信息。用户装置UE进行响应,将RRC连接设置完成消息(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发送到基站eNB(S5)。然后,基站eNB通过发送UE能力询问消息(UE Capability Enquiry),从而询问用户装置UE的能力(S6)。用户装置UE进行响应,发送UE能力信息消息(UE CapabilityInformation),并将自身的能力通知给基站eNB(S7)。由此,基站eNB能够知晓用户装置UE可使用的秩指示符,并且能够知晓在基站以及用户装置双方中可使用的秩指示符。另一方面,由于用户装置UE从在步骤S1以前接收到的广播信息中取得基站eNB的天线数目的信息,因此能够知晓在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eNB双方中可使用的秩指示符。
关于上述那样的移动通信系统,在非专利文献1至4中有所记载。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211v8.9.0(2009-12)
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6.212v8.8.0(2009-12)
非专利文献3:3GPP TS 36.213v8.9.0(2009-9)
非专利文献4:3GPP TS 36.331v8.7.0(2009-9)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图1的流程中的步骤S4中,如果用户装置UE接收RRC连接设置消息,则用户装置UE想要以被通知的频度或者周期来发送秩指示符。但是,基站eNB在通过步骤S7接收用户装置UE的能力信息之前,不知道用户装置UE使用的秩指示符是用几比特表现的。
例如,假设用户装置UE的秩为2,基站eNB的秩为4,并且对于基站eNB而言不知道用户装置UE的能力。这时,用户装置UE的秩指示符能够用1比特表现,基站eNB的秩指示符能够用2比特表现。设想用户装置UE发送1比特的秩指示符,基站eNB接收2比特的秩指示符。秩指示符的比特数目对控制信号整体的比特数目产生影响。其结果,担心基站eNB不仅无法正确识别用户装置UE报告的1比特的秩指示符,还无法正确接收用户装置UE发送的控制信号。这样,针对秩指示符的比特数,当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eNB之间识别不一致时,基站eNB无法正确取得RI和CQI等的信息,并且,当这些控制信息通过PUSCH被发送时,无法正确地进行速率匹配,PUSCH的解码等也无法进行。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进行秩自适应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减少基站错误地识别秩指示符的比特数的顾虑。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一实施例的用户装置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其包括:
RI生成部,基于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而生成秩指示符;以及
发送部,将包含所述秩指示符的上行信号发送到基站,
在将该用户装置的类型信息通知给所述基站之前,将秩指示符报告给所述基站的情况下,所述RI生成部生成对于该用户装置以及所述基站而言已知的比特数的秩指示符。
发明效果
根据一实施例,在进行秩自适应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能够减少基站错误地识别秩指示符的比特数的顾虑。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用户装置以及基站之间的时序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动作原理的时序图。
图3是表示用户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类型(category)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基站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说明第2变形例的时序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3变形例的时序图。
图8是用户装置的概略方框图。
图9是基站的概略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使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用户装置包括:
RI生成部,基于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而生成秩指示符;以及
发送部,将包含所述秩指示符的上行信号发送到基站,
在将该用户装置的类型信息通知给所述基站之前,对所述基站报告秩指示符的情况下,所述RI生成部生成对于该用户装置以及所述基站而言已知的比特数的秩指示符。
当用户装置的类型信息对于基站而言未知的情况下,对所述基站报告秩指示符时,报告对于用户装置以及基站而言已知的比特数的秩指示符。由此,能够减少基站错误地识别秩指示符的比特数的顾虑。
(2)所述已知的比特数也可以是表现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所有的用户装置能够使用的秩指示符所需的比特数。从不会对所有的用户装置生成比特数过多的秩指示符等观点来看,这是理想的。
(3)用户装置还可以包括:接收部,针对包含所述类型信息的上行信号,接收表示肯定响应或者否定响应的送达确认信号。并且,在获得了所述肯定响应的情况下,所述RI生成部可以生成基于所述类型信息以及所述基站的天线数目而决定的比特数的秩指示符。从对于基站eNB而言类型信息不是未知以后,以最佳的比特数来生成秩指示符等观点来看,这是理想的。最佳的比特数也可以是表现用户装置以及基站双方能够使用的最大秩数所需的比特数。
(4)所述已知的比特数可以是根据所述基站的天线数目而决定的比特数。该比特数例如可以是表现基站的最大秩数所需的比特数。
(5)即使在针对包含所述类型信息的上行信号获得了肯定响应之后,所述RI生成部也生成根据所述基站的天线数目而决定的比特数的秩指示符。从减轻基站的处理负担的观点来看,这是理想的。
(6)用户装置还可以包括:接收部,针对包含所述类型信息的上行信号,接收表示肯定响应或者否定响应的送达确认信号。并且,在获得了所述肯定响应的情况下,所述RI生成部可以生成基于所述类型信息以及所述基站的天线数目而决定的比特数的秩指示符。
(7)所述类型信息能够唯一地确定该用户装置能够使用的秩指示符的比特数。
(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使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基站装置包括:
接收部,从用户装置接收包含秩指示符的上行信号;以及
发送部,将基于所述秩指示符而调度的下行信号发送到用户装置,
在所述用户装置的类型信息对于该基站而言未知的情况下所接收的秩指示符,通过对于所述用户装置以及该基站而言已知的比特数来表现。
(9)所述已知的比特数可以是表现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所有的用户装置能够使用的秩指示符所需的比特数。
(10)所述发送部在对包含所述类型信息的上行信号进行解码之后所接收的秩指示符,可以由基于所述类型信息以及该基站的天线数目而决定的比特数来表现。
(11)所述发送部,针对包含所述类型信息的上行信号,发送表示肯定响应或者否定响应的送达确认信号,
在发送了所述肯定响应之后所接收的秩指示符,可以由基于所述类型信息以及该基站的天线数目而决定的比特数来表现。
(12)所述已知的比特数可以是根据该基站的天线数目而决定的比特数。
(13)在对包含所述类型信息的上行信号正确进行解码之后,或者,针对包含所述类型信息的上行信号发送了肯定响应之后所接收的秩指示符,也可以由根据该基站的天线数目而决定的比特数来表现。
(14)所述类型信息能够唯一地确定所述用户装置能够使用的秩指示符的比特数。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使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方法。本方法包括:
用户装置基于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而生成秩指示符,并将包含该秩指示符的上行信号发送到基站的步骤;以及
所述基站将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秩指示符而调度的下行信号发送到所述用户装置的步骤,
在所述用户装置的类型信息被通知给所述基站之前,所述用户装置报告给所述基站的秩指示符通过对于所述用户装置以及所述基站而言已知的比特数来表现。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使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本用户装置包括:
RRC消息生成部,生成RRC连接请求消息;
RI比特数决定部,决定秩指示符的比特数;
RI生成部,基于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生成由所述比特数决定部决定的比特数的秩指示符;以及
发送部,以发送了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之后从基站被通知的报告频度,将所述秩指示符发送到所述基站,
所述RRC消息生成部生成的RRC连接请求消息包含能够唯一地确定秩指示符的比特数的类型信息,所述RI比特数决定部基于所述类型信息以及所述基站的天线构成而决定秩指示符的比特数。
RRC连接请求消息包含有能够唯一地确定秩指示符的比特数的类型信息,因此基站在发送RRC连接设定消息之前,能够知晓用户装置以及基站双方可使用的最大秩数甚至是最佳的RI比特数。从防止基站在接收秩指示符时基站假定不适合的RI比特数等观点来看,这是理想的。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使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本基站包括:
RRC处理部,从用户装置接收RRC连接请求消息,并从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提取能够唯一地确定秩指示符的比特数的类型信息;
RRC消息生成部,生成至少表示秩指示符的报告频度的RRC连接设定消息;
RI比特数决定部,基于所述类型信息以及该基站的天线构成而决定秩指示符的比特数;以及
发送部,在所述RRC连接设定消息被通知给用户装置之后,将基于以所述报告频度从所述用户装置报告的秩指示符而调度的下行消息发送到所述用户装置。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使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方法。本方法包括:
用户装置将RRC连接请求消息发送到基站,所述基站从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提取能够唯一地确定秩指示符的比特数的类型信息的步骤;
所述基站将至少表示秩指示符的报告频度的RRC连接设定消息通知给所述用户装置的步骤;
所述用户装置基于所述类型信息以及所述基站的天线构成而决定秩指示符的比特数,并基于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而生成该决定的比特数的秩指示符的步骤;以及
所述基站基于所述类型信息以及所述基站的天线构成而决定秩指示符的比特数,并从所述用户装置以所述报告频度来接收该比特数的秩指示符的步骤。
从以下的观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1.动作原理
2.变形例1
3.变形例2
4.变形例3
5.用户装置
6.基站
实施例1
<1.动作原理>
图2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时序图。如上所述,对用户装置UE将RRC连接请求消息(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3)发送到基站eNB的情况进行响应,基站eNB将RRC连接设置消息(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4)发送到用户装置UE(S4)。该RRC连接设置消息包含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信息CQI、报告秩指示符RI的周期、用于发送这些控制信道的PUCCH的专用资源等的信息。然后,报告秩指示符RI的周期到来,在步骤S20中,用户装置UE将包含秩指示符的上行信号发送到基站eNB。该上行信号原则上是通过PUCCH来发送,但在用户装置UE发送共享数据信道(PUSCH)的情况下,是通过PUSCH来发送而不是PUCCH。另外,假设在步骤S20中发送接收上行信号的时刻,对于基站eNB而言用户装置UE的能力是未知的。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0中报告给基站eNB的秩指示符RI,通过对于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eNB而言已知的比特数来表现。已知的比特数是预先决定的比特数,以便在用户装置UE将表示自身的能力的信息发送到基站eNB之前的期间(图1的步骤S4至S7的期间)使用。具体地,已知的比特数例如是1比特。对于基站eNB而言用户装置UE的能力为未知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不管自身的能力如何都以1比特生成秩指示符并将其发送,基站eNB也不管自身的能力如何,设想1比特的秩指示符而接收上行信号。
图3是表示用户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在步骤S31中,用户装置UE接收RRC连接设置消息(RRC ConnectionSetup),并取得RI以及CQI的报告频度、PUCCH的资源等信息。
在步骤S32中,用户装置UE生成上述的已知比特数的秩指示符RI,并将其发送到基站eNB。为了便于说明,设为已知的比特数为1比特,但不限于此。可以从表现在移动通信系统内动作的所有的用户装置可使用的秩所需的比特数的观点出发,决定已知的比特数。在本说明中,设想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也可以存在至多仅具备两个天线的用户装置UE,因此已知的比特数被设定为1比特。
秩指示符作为与下行链路的无线状态的测定值(例如,CQI)相应的值而生成。具体地,首先基站eNB从多个天线的每一个发送参考信号(RS)或者导频信号。用户装置UE通过测定从基站eNB接收的参考信号(RS)的接收质量或空间相关,能够知晓无线状态,并生成与该无线状态相应的秩指示符RI。
例如,用户装置UE位于小区端部,设想了RI=1时的接收质量比RI=2的接收质量更好,生成与提高数据速率相比更优先提高接收质量的秩指示符(例如,RI=1)。相反,用户装置UE位于基站eNB旁边,设想了RI=2时的接收质量比RI=1的接收质量更好,在预期数据速率提高的情况下,生成吞吐量变高的秩指示符(例如,RI=2)。
在步骤S33中,用户装置UE将UE能力信息(UE Capability Information)发送到基站eNB。该步骤相当于图1的步骤S7。UE能力信息例如可以通过上行物理共享信道(PUSCH)来传送。UE能力信息也被论及为类型信息。大体上,用户装置UE根据能力而被分类为几个类型。
图4表示类型信息的一例。在图示的例子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被分类为5个类型(类型1~5)。分类数目不限于5个,可以是任意个。一般,类型号越多,表示处理能力越高。“在1TTI的期间内接收的DL-SCH传输块的最大比特数”大体上表示接收下行的共享数据信道的能力。作为一例,在一个子帧(TTI)中包含两个传输块。“软信道比特总数”表示不将已经发送的信息迅速丢弃,而保存以备基于重发进行合成的比特数。“对下行链路的空间复用支持的最大层数”是与上述的秩指示符RI相关联的信息。该栏的值为4时,RI取1、2、3或4的值,该栏的值为2时,RI取1或2的值,该栏的值为1时,RI为1。因此,对于类型1~4的用户装置UE的秩指示符RI能够用1比特表现。对于类型5的用户装置UE的秩指示符RI能够用2比特表现。因此,通过知晓每个用户装置的类型信息,从而能够唯一地确定各个用户装置可使用的秩指示符的比特数。这样的类型信息对于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eNB而言是已知的。
在图3的步骤S33中,用户装置UE将这样的类型信息通过PUSCH通知给基站eNB。基站eNB基于接收到的类型信息来判别用户装置UE的类型,并且能够知晓对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双方最佳的RI比特数。
在步骤S34中,接收对于在步骤S33中发送的PUSCH的送达确认信号PHICH,判断PUSCH是否被基站eNB适当接收。送达确认信号PHICH通过肯定响应ACK或者否定响应NACK表现。当送达确认信号PHICH表示肯定响应ACK的情况下,流程进至步骤S35。
在步骤S35中,用户装置UE基于自身的类型信息和基站eNB的天线数目,决定用于表现秩指示符RI的比特数。例如,设为用户装置UE属于类型5,基站eNB的天线数目为4。这时,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eNB都能够进行秩最多为4的通信。在步骤S32中设定的比特数为1。因此,在步骤S35中,用户装置UE将秩指示符RI的比特数从1变更为2。如后述那样,基站eNB也同样地将秩指示符RI的比特数从1变更为2。以后,用户装置UE生成并发送2比特的秩指示符RI,基站eNB接收2比特的秩指示符RI,并基于该RI进行调度等处理。另外,当用户装置UE不是类型5的情况下,该用户装置至多只能进行秩为2的通信。这时,秩指示符RI用1比特已足够,因此需要变更用于表现秩指示符的比特数。
另一方面,在步骤S34中,当对于在步骤S33中发送的PUSCH的送达确认信号PHICH表示否定响应NACK的情况下,流程返回到步骤S33,重发以前发送过的PUSCH。用户装置UE只有从基站eNB接收到肯定响应ACK的情况下,才再次设定秩指示符RI的比特数。
图5是表示基站eNB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在步骤S51中,基站eNB将RRC连接设置消息(RRC Connection Setup)通知给用户装置UE。该步骤相当于图1的步骤S4。如上所述,RRC连接设置消息包含RI以及CQI的报告频度、PUCCH的资源等信息。
在步骤S52中,基站eNB从用户装置UE接收包含秩指示符RI的上行信号。上行信号原则上通过PUCCH发送,但在用户装置UE发送共享数据信道的情况下通过PUSCH与共享数据信道复用后被发送。进而,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接收对于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eNB而言已知的比特数的秩指示符RI。为了便于说明,已知的比特数为1比特,但不限于此。可以从表现在移动通信系统内动作的所有的用户装置可使用的秩所需的比特数的观点出发,决定已知的比特数。在本说明中,设想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也可以存在至多仅具备两个天线的用户装置UE,因此已知的比特数被设定为1比特。
在步骤S53中,基站eNB从用户装置UE接收UE能力信息或者类型信息。类型信息包含在PUSCH中。
在步骤S54中,基站eNB针对包含类型信息的PUSCH进行错误判定。在没有错的情况下(CRC=OK),基站eNB将表示肯定响应ACK的送达确认信号PHICH发送到用户装置UE,流程进至步骤S55。
在步骤S55中,与图3的步骤S35同样地,基站eNB基于类型信息和基站eNB的天线数目,决定在以后的通信中交换的秩指示符RI的比特数。具体地,选择用于表现用户装置以及基站双方可使用的最大秩数所需的比特数。另外,步骤S55可以切换到在基站eNB进行表示肯定响应ACK的送达确认信号之前,且刚判定为CRC=OK之后。
另一方面,在步骤S54中,在有错的情况下(CRC=NG),流程进至步骤S56。
在步骤S56中,基站eNB将表示否定响应NACK的送达确认信号PHICH发送到用户装置UE,并请求重发PUSCH,流程返回到步骤S53。
根据本动作例,在基站eNB尚未接收用户装置UE的类型信息的情况下,从用户装置UE报告的秩指示符RI的比特数被强迫为某个已知的值(例如,1比特)。因此,基站eNB错误地识别秩指示符RI的顾虑被减轻。进而,根据本动作例,在基站eNB接收到类型信息之后,根据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eNB双方能够使用的秩,设定不多不少的比特数。因此,从遵守“根据基站eNB的天线构成和用户装置UE的类型信息来决定RI的比特数”的规则的同时,还能够应付类型信息为未知的情况的观点来看,本实施例是理想的。
<2.变形例1>
另外,在上述的动作例中,从表现在移动通信系统内动作的所有的用户装置可使用的秩所需的比特数的观点出发,决定了对于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eNB而言已知的比特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从其他观点出发决定已知的比特数。
用户装置UE在发送RACH前导码之前接收了广播信息(BCH)。广播信息还包含基站eNB的天线数目的信息。因此,在本发明的第1变形例中,根据基站eNB的天线数目所决定的比特数被设定为上述已知的比特数。具体地,表现基站eNB的最大秩数所需的比特数被设定为已知的比特数。例如,基站eNB的天线数目为4的情况下,由于最大秩数为4,因此已知的比特数被设定为2。然后,如果基站eNB接收类型信息,则基于该类型信息以及基站eNB的天线数目,再次设定秩指示符RI的比特数。即,RI比特数被再次设定为表现用户装置以及基站双方可使用的最大秩数所需的比特数。
在本变形例中,在基站eNB尚未接收类型信息的情况下,即使是用户装置UE至多仅具备两条天线的情况下,用户装置UE也会生成并发送2比特的秩指示符RI。因此,在用户装置UE的能力低的情况下,生成比所需的比特数更多比特数的秩指示符RI。例如,类型3的用户装置UE的秩原本能够用1比特表现,但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用2比特表现。本变形例在小区内存在多个具有高能力的用户装置UE的情况下特别有利。这是因为针对这些多个用户装置UE生成正确的秩指示符RI,能够提高小区整体的吞吐量。
<3.变形例2>
在变形例1中,根据基站eNB的天线数目所导出的比特数(具体为,表现基站eNB的最大秩数所需的比特数)被设定为上述的已知的比特数。然后,如果基站eNB接收到类型信息,则基于该类型信息以及基站eNB的天线数目,再次设定了秩指示符RI的比特数。
在第2实施例中,不进行那样的再次设定,秩指示符RI的比特数始终是根据基站eNB的天线数目所决定的值。
图6表示用于说明本变形例的时序图。用户装置UE已经接收广播信息(BCH),并取得了基站eNB的天线数目等信息。如上所述,对用户装置UE将RRC连接请求消息(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3)发送到基站eNB的情况进行响应,基站eNB将RRC连接设置消息(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4)发送到用户装置UE(S4)。该RRC连接设置消息包含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信息CQI、报告秩指示符RI的周期、PUCCH的专用资源等的信息。
然后,报告秩指示符RI的周期到来,在步骤S61中,用户装置UE将包含秩指示符的上行信号发送到基站eNB。该上行信号原则上是通过PUCCH来发送,但在用户装置UE发送共享数据信道(PUSCH)的情况下,不是通过PUCCH而是通过PUSCH与共享数据信道复用后被发送。另外,在步骤S61中发送接收上行信号的时刻,对于基站eNB而言用户装置UE的能力是未知的。在步骤S61中报告给基站eNB的秩指示符RI,通过对于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eNB双方而言已知的比特数来表现。本变形例的情况下,已知的比特数是根据基站eNB的天线数目所导出的值,具体为表现基站eNB的最大秩数所需的比特数。作为一例,该比特数为2(设想基站eNB的天线数目为4)。
在步骤S7中,用户装置UE的类型信息通过PUSCH被通知给基站eNB。假设该PUSCH被适当地接收、即假定从基站eNB对用户装置UE发送了肯定响应ACK。然后,报告RI的周期到来。
在步骤S62中,用户装置UE与步骤S61中的处理同样地,生成并发送2比特的秩指示符RI。与第1变形例不同,由于没有再次设定秩指示符RI的比特数,因此生成并发送2比特的秩指示符RI。
根据本变形例,在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eNB中,可以不变更秩指示符RI的比特数,因此本变形例从能够减轻处理负担等方面是理想的。
<4.变形例3>
如上所述,在通过图1的步骤S7由用户装置UE对基站eNB通知类型信息之前的状态下,存在基站eNB会错误地识别秩指示符RI的比特数的顾虑。秩指示符RI的报告从步骤S4以后开始。因此,从步骤S4至S7的期间产生RI比特数的错误识别的问题。
在第3变形例中,变更现有的RRC连接请求消息(RRC ConnectionRequest),使RRC连接请求消息包含用户装置UE的类型信息。
图7表示用于说明本变形例的时序图。
在步骤S71中,用户装置UE将RRC连接请求消息发送到基站eNB。与以往不同,该RRC连接请求消息包含用户装置UE的类型信息。因此,接收到RRC连接请求消息的基站eNB能够基于类型信息以及基站eNB的天线数目来决定最佳的RI比特数。具体地说,RI比特数被决定为表现用户装置以及基站双方可使用的最大秩数所需的比特数。由于用户装置UE已经从广播信息中取得了基站eNB的天线数目的信息,因此用户装置UE也能够基于类型信息以及基站eNB的天线数目来决定相同的最佳的RI比特数。
在步骤S4中,基站eNB将RRC连接设置消息(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4)发送到用户装置UE。该RRC连接设置消息包含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信息CQI、报告秩指示符RI的周期、用于发送这些控制信道的PUCCH的专用资源等的信息。
然后,如果报告秩指示符RI的周期到来,则在步骤S72中,用户装置UE将包含上述的最佳的RI比特数的秩指示符的上行信号发送到基站eNB。
本变形例的情况下,不需要相当于图1的步骤S6以及S7的处理。这是因为在本变形例的图7的步骤S71中,类型信息已经被通知给基站eNB。
根据本变形例,在步骤S71以后,基站eNB知晓用户装置UE的类型信息,因此能够正确地识别秩指示符RI的比特数。在第3变形例中,不需要上述的动作原理和第1变形例中的进行RI比特数的再次设定的处理。第3变形例从能力低的用户装置UE可以不用过多的比特数来生成秩指示符RI这一点上是理想的。第3变形例在这一点上比第2变形例还要有利。
<5.用户装置>
图8表示用户装置UE的概略方框图。如图示那样,在用户装置UE所具备的各种处理部内,示出了控制信息接收部81、CQI测定部82,RRC处理部83、RRC消息生成部84、RI比特数决定部85、RI生成部86、RACH生成部87以及发送信号生成部88。
控制信息接收部81从通过下行链路接收的接收信号中提取各种信息。在图示的例子中,在所提取的各种信息内,示出了广播信息BCH、参考信号RS、RACH响应消息(RACH response)、RRC消息以及送达确认信号PHICH(ACK/NACK)。
CQI测定部82基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RS,测定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或者接收等级,生成表示下行链路的无线状态的好坏的信息(例如,CQI)。接收等级例如可以用接收功率、电场强度RSSI、希望波接收功率RSCP、路径损耗、S/N、SIR、Ec/N0等表现。
RRC处理部83根据接收到的RRC消息进行处理。例如,在接收到RACH响应消息(RACH response)的情况下,促使生成RRC连接请求消息(RRCConnection Request)。
RRC消息生成部84生成对基站eNB通知的RRC消息。上述的第3变形例的情况下,RRC消息生成部84生成包含类型信息的RRC连接请求消息。
RI比特数决定部85决定秩指示符RI的比特数。在上述的动作原理以及第1变形例的情况下,首先,RI比特数被决定为对于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eNB而言已知的比特数(例如,1比特)。然后,在对于包含类型信息的PUSCH的送达确认信号ACK/NACK为肯定响应ACK的情况下,RI比特数决定部85基于类型信息以及基站eNB的天线数目将RI比特数重新决定为最佳的值。最佳的值是表现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eNB双方可使用的最大秩数所需的比特数。在第2变形例的情况下,根据基站eNB的天线数目所确定的比特数(即,表现基站eNB的最大秩数所需的比特数)被决定为RI比特数。在第3变形例的情况下,从最初开始使用基于用户装置UE的类型信息以及基站eNB的天线数目的最佳的RI比特数。最佳的RI比特数是表现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eNB双方可使用的最大秩数所需的比特数。
RI生成部86基于测定的接收质量或CQI等,决定秩指示符RI。秩指示符RI的比特数是在RI比特数决定部85中决定的值。
RACH生成部87利用广播信息BCH生成RACH前导码。
发送信号生成部88对于要发送的信息实施信道编码、数据调制以及交织等,并复用各种信道而生成发送信号。所生成的发送信号经由未图示的发送部而被发送。
<6.基站>
图9表示基站的概略方框图。在图示的例子的情况下,在基站eNB所具备的各种处理部内,示出了控制信息接收部91、RRC处理部92、RRC消息生成部93、RI比特数决定部94、用户数据生成部95、调度器96以及发送信号生成部97。
控制信息接收部91从通过上行链路接收的接收信号中提取各种信号。在图示的例子中,在所提取的各种信息内,示出了CQI、RACH前导码、RRC消息、秩指示符RI以及UE类型。
RRC处理部92根据接收到的RRC消息进行处理。例如,在接收了RRC连接请求消息(RRC Connection Request)的情况下,促使生成RRC连接设置消息(RRC Connection Setup)。
RRC消息生成部93生成对用户装置UE通知的RRC消息。
RI比特数决定部94决定秩指示符RI的比特数。在上述的动作原理以及第1变形例的情况下,首先,RI比特数被决定为对于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eNB而言已知的比特数(例如,1比特)。然后,在从用户装置UE通知了类型信息的情况下,RI比特数决定部94基于类型信息以及基站eNB的天线数目将RI比特数重新决定为最佳的值。最佳的值是表现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eNB双方可使用的最大秩数所需的比特数。在第2变形例的情况下,根据基站eNB的天线数目所确定的比特数(即,表现基站eNB的最大秩数所需的比特数)被决定为RI比特数。在第3变形例的情况下,从最初开始使用基于用户装置UE的类型信息以及基站eNB的天线数目的最佳的RI比特数。最佳的RI比特数是表现用户装置UE以及基站eNB双方可使用的最大秩数所需的比特数。
用户数据生成部95生成用户数据或者用户业务数据。
调度器96基于CQI以及RI,决定对于用户装置UE的无线资源的分配方法。
发送信号生成部97根据来自调度器96的指示,对于要发送的信息实施信道编码、数据调制以及交织等,并复用各种信道而生成发送信号。所生成的发送信号经由未图示的发送部被发送。
以上,本发明参照特定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只不过是例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会理解各种变形例、修正例、代替例、置换例等。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进行秩自适应的适合的任何移动通信系统中。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于HSDPA/HSUPA方式的W-CDMA系统、LTE方式的系统、IMT-Advanced系统、WiMAX、Wi-Fi方式的系统等。为了促进发明的理解而使用具体数值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这些数值只不过是一例,可以使用适合的任意值。说明中的项目区分对于本发明并非是本质性的,两个以上的项目所记载的事项可以根据需要而组合使用,某一项目所记载的事项(只要不矛盾)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项目所记载的事项。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利用功能性的方框图进行了说明,但这样的装置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软件可以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速存储器、读取专用存储器(ROM)、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HDD)、可移动盘、CD-ROM、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其他适合的任何记录介质中准备。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各种变形例、修正例、代替例、置换例等包含在本发明中。
本国际申请主张基于2010年1月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0-3034号的优先权,并将其全部内容引入本国际申请中。
Claims (18)
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其包括:
RI生成部,基于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而生成秩指示符;以及
发送部,将包含所述秩指示符的上行信号发送到基站,
在将该用户装置的类型信息通知给所述基站之前,将秩指示符报告给所述基站的情况下,所述RI生成部生成对于该用户装置以及所述基站而言已知的比特数的秩指示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装置,其中,
所述已知的比特数是表现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所有的用户装置能够使用的秩指示符所需的比特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户装置,还包括:
接收部,针对包含所述类型信息的上行信号,接收表示肯定响应或者否定响应的送达确认信号,
在获得了所述肯定响应的情况下,所述RI生成部生成基于所述类型信息以及所述基站的天线数目而决定的比特数的秩指示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装置,其中,
所述已知的比特数是根据所述基站的天线数目而决定的比特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户装置,其中,
即使在针对包含所述类型信息的上行信号获得了肯定响应之后,所述RI生成部也生成根据所述基站的天线数目而决定的比特数的秩指示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户装置,还包括:
接收部,针对包含所述类型信息的上行信号,接收表示肯定响应或者否定响应的送达确认信号,
在获得了所述肯定响应的情况下,所述RI生成部生成基于所述类型信息以及所述基站的天线数目而决定的比特数的秩指示符。
7.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装置,其中,
所述类型信息能够唯一地确定该用户装置能够使用的秩指示符的比特数。
8.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其包括:
接收部,从用户装置接收包含秩指示符的上行信号;以及
发送部,将基于所述秩指示符而调度的下行信号发送到用户装置,
在所述用户装置的类型信息对于该基站而言是未知的情况下所接收的秩指示符,通过对于所述用户装置以及该基站而言已知的比特数来表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已知的比特数是表现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所有的用户装置能够使用的秩指示符所需的比特数。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发送部针对包含所述类型信息的上行信号,发送表示肯定响应或者否定响应的送达确认信号,
在对包含所述类型信息的上行信号进行解码之后或者发送了所述肯定响应之后所接收的秩指示符,由基于所述类型信息以及该基站的天线数目而决定的比特数来表现。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已知的比特数是根据该基站的天线数目而决定的比特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中,
在对包含所述类型信息的上行信号进行解码之后,或者,针对包含所述类型信息的上行信号发送了肯定响应之后所接收的秩指示符,也由根据该基站的天线数目而决定的比特数来表现。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发送部针对包含所述类型信息的上行信号,发送表示肯定响应或者否定响应的送达确认信号,
在对包含所述类型信息的上行信号进行解码之后或者发送了所述肯定响应之后所接收的秩指示符,由基于所述类型信息以及该基站的天线数目而决定的比特数来表现。
14.如权利要求8至13的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类型信息能够唯一地确定所述用户装置能够使用的秩指示符的比特数。
15.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其包括:
用户装置基于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而生成秩指示符,并将包含该秩指示符的上行信号发送到基站的步骤;以及
所述基站将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秩指示符而调度的下行信号发送到所述用户装置的步骤,
在所述用户装置的类型信息被通知给所述基站之前,所述用户装置报告给所述基站的秩指示符通过对于所述用户装置以及所述基站而言已知的比特数来表现。
16.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其包括:
RRC消息生成部,生成RRC连接请求消息;
RI比特数决定部,决定秩指示符的比特数;
RI生成部,基于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生成由所述比特数决定部决定的比特数的秩指示符;以及
发送部,以发送了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之后从基站被通知的报告频度,将所述秩指示符发送到所述基站,
所述RRC消息生成部生成的RRC连接请求消息包含能够唯一地确定该用户装置能够使用的秩指示符的比特数的类型信息,所述RI比特数决定部基于所述类型信息以及所述基站的天线构成而决定秩指示符的比特数。
17.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其包括:
RRC处理部,从用户装置接收RRC连接请求消息,并从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提取能够唯一地确定秩指示符的比特数的类型信息;
RRC消息生成部,生成至少表示秩指示符的报告频度的RRC连接设定消息;
RI比特数决定部,基于所述类型信息以及该基站的天线构成而决定秩指示符的比特数;以及
发送部,在所述RRC连接设定消息被通知给用户装置之后,将基于以所述报告频度从所述用户装置报告的秩指示符而调度的下行消息发送到所述用户装置。
18.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其包括:
用户装置将RRC连接请求消息发送到基站,所述基站从所述RRC连接请求消息中提取能够唯一地确定该用户装置能够使用的秩指示符的比特数的类型信息的步骤;
所述基站将至少表示秩指示符的报告频度的RRC连接设定消息通知给所述用户装置的步骤;
所述用户装置基于所述类型信息以及所述基站的天线构成而决定秩指示符的比特数,并基于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而生成该决定的比特数的秩指示符的步骤;以及
所述基站基于所述类型信息以及所述基站的天线构成而决定秩指示符的比特数,并从所述用户装置以所述报告频度来接收该比特数的秩指示符的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03034A JP5124597B2 (ja) | 2010-01-08 | 2010-01-08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及び方法 |
JP2010-003034 | 2010-01-08 | ||
PCT/JP2011/050061 WO2011083805A1 (ja) | 2010-01-08 | 2011-01-05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及び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92726A true CN102792726A (zh) | 2012-11-21 |
Family
ID=44305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131750A Pending CN102792726A (zh) | 2010-01-08 | 2011-01-05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基站以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20307648A1 (zh) |
EP (1) | EP2523498A1 (zh) |
JP (1) | JP5124597B2 (zh) |
CN (1) | CN102792726A (zh) |
WO (1) | WO2011083805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10807A1 (zh) * | 2013-01-18 | 2014-07-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秩指示ri比特数的确定方法、基站和终端 |
CN105122668A (zh) * | 2013-04-05 | 2015-12-0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Lte中的自适应天线管理 |
CN105493459A (zh) * | 2013-08-22 | 2016-04-1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使用空间调制方案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CN107615795A (zh) * | 2015-06-26 | 2018-01-19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装置以及上行控制信息比特宽度决定方法 |
WO2020227853A1 (en) * | 2019-05-10 | 2020-11-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for rank selection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65003B2 (ja) * | 2010-01-22 | 2012-07-0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
US9398477B2 (en) * | 2011-04-29 | 2016-07-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assisting a network management unit |
CN102938662B (zh) * | 2011-08-15 | 2015-09-16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3d天线配置的码本设计方法 |
CN103518344A (zh) * | 2011-12-23 | 2014-01-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处理层指示ri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WO2012095054A2 (zh) * | 2012-03-01 | 2012-07-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和系统 |
EP2903383B1 (en) | 2012-11-02 | 2018-01-1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or determining channel loss |
KR102117024B1 (ko) | 2012-11-28 | 2020-06-01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4084640A1 (en) * | 2012-11-28 | 2014-06-0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RU2631251C2 (ru) * | 2013-05-31 | 2017-09-20 |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 Способ обмена информацией,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
JP2016538781A (ja) * | 2013-11-14 | 2016-12-0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インフラ機器、通信デバイスおよび通信方法 |
CN110890906B (zh) * | 2014-08-30 | 2022-08-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
CN107615860B (zh) * | 2015-06-11 | 2022-02-11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装置、基站、以及信息接收方法 |
US10340992B2 (en) * | 2015-07-03 | 2019-07-02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
KR102577085B1 (ko) | 2015-07-20 | 2023-09-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CN107852203B (zh) * | 2015-07-27 | 2021-04-20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确定秩相关的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US9848279B2 (en) | 2015-09-11 | 2017-12-19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User equipment categories for machine-to-machine devices operating in an internet of things network |
JP2019009484A (ja) * | 2015-11-13 | 2019-01-1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US10200102B2 (en) * | 2015-11-13 | 2019-02-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hannel station information reporting and transmission mode for enhanc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
CN108270470B (zh) * | 2016-12-30 | 2021-02-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发送端设备、接收端设备 |
JP6492116B2 (ja) * | 2017-04-04 | 2019-03-27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 ランク指示(ri)ビット数を決定する方法、基地局、及び端末 |
US11032844B2 (en) * | 2017-06-22 | 2021-06-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hysical shared channel transmission to acknowledgement delay optimization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30306A (zh) * | 2008-07-24 | 2008-12-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 |
WO2009022868A1 (en) * | 2007-08-14 | 2009-02-1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hannel information in multiple antenna system |
US20090262695A1 (en) * | 2008-04-22 | 2009-10-22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Rank and pmi in download control signaling for uplink single-user mimo (ul su-mimo) |
CN101588223A (zh) * | 2009-06-22 | 2009-11-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输入多输出信道信息的获取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1610523A (zh) * | 2008-06-20 | 2009-12-2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上报信道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26118B2 (ja) * | 2002-02-20 | 2007-12-26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移動端末、緊急呼管理装置、緊急呼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緊急呼の管理方法 |
US7904055B2 (en) * | 2005-08-23 | 2011-03-08 | Lg Electronics Inc. | Communicating messag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07052972A1 (en) * | 2005-11-04 | 2007-05-10 | Lg Electronics Inc. | Random access channel hopping fo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 systems |
GB2435157B (en) * | 2006-02-10 | 2011-01-19 | Nokia Corp | Communicating Data to User Equipment Outside of Dedicated Channel State |
JP4837727B2 (ja) * | 2006-03-24 | 2011-12-14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基地局装置 |
KR20080036493A (ko) * | 2006-10-23 | 2008-04-2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망 접속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단말기 |
WO2008054159A2 (en) * | 2006-11-01 | 2008-05-0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aging messag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675571B2 (en) * | 2007-01-04 | 2014-03-18 | Noki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providing a common signaling entry for a modular control channel structure |
KR101382894B1 (ko) * | 2007-03-12 | 2014-04-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제어정보 전송방법 |
KR101422032B1 (ko) * | 2007-08-10 | 2014-07-2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채널 설정 방법 |
WO2009048246A2 (en) * | 2007-10-08 | 2009-04-1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ontrol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1476202B1 (ko) * | 2008-01-08 | 2014-12-2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주기적/비주기적 채널상태정보 송수신 방법 |
US8223808B2 (en) * | 2008-02-05 | 2012-07-17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Data and control multiplexing in PUSCH in wireless networks |
US9007988B2 (en) * | 2008-02-11 | 2015-04-14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Partial CQI feedback in wireless networks |
US8665804B2 (en) * | 2008-03-19 | 2014-03-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iltering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false alarms |
US8724684B2 (en) * | 2008-03-24 | 2014-05-13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CQI feedback structure |
US8259651B2 (en) * | 2008-03-25 | 2012-09-0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on an LTE uplink control channel |
US8345794B2 (en) * | 2008-04-29 | 2013-01-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coded control channel information interleaving |
CN103490859A (zh) * | 2008-06-04 | 2014-01-01 |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 用于持久/半持久无线电资源分配的信道质量信令 |
JP2010003034A (ja) | 2008-06-19 | 2010-01-07 | Boatstaff:Kk | オリジナル旅行プラン作製方法 |
US8264992B2 (en) * | 2008-11-26 | 2012-09-11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Control information feedback over the long-term evolution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
US8265626B2 (en) * | 2008-12-16 | 2012-09-11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of setting up conn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10
- 2010-01-08 JP JP2010003034A patent/JP512459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1-05 EP EP11731803A patent/EP2523498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1-01-05 WO PCT/JP2011/050061 patent/WO201108380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1-05 CN CN2011800131750A patent/CN102792726A/zh active Pending
- 2011-01-05 US US13/520,984 patent/US2012030764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022868A1 (en) * | 2007-08-14 | 2009-02-1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hannel information in multiple antenna system |
US20090262695A1 (en) * | 2008-04-22 | 2009-10-22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Rank and pmi in download control signaling for uplink single-user mimo (ul su-mimo) |
CN101610523A (zh) * | 2008-06-20 | 2009-12-2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上报信道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CN101330306A (zh) * | 2008-07-24 | 2008-12-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秩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 |
CN101588223A (zh) * | 2009-06-22 | 2009-11-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输入多输出信道信息的获取方法、装置和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HUAWEI: "《3GPP TSG-RAN-WG1 Meeting #56bis R1-091255》", 27 March 2009 *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10807A1 (zh) * | 2013-01-18 | 2014-07-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秩指示ri比特数的确定方法、基站和终端 |
CN104969603A (zh) * | 2013-01-18 | 2015-10-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秩指示ri比特数的确定方法、基站和终端 |
CN104969603B (zh) * | 2013-01-18 | 2019-05-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秩指示ri比特数的确定方法、基站和终端 |
US10116364B2 (en) | 2013-01-18 | 2018-10-3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ank indication RI bit number,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
US9419693B2 (en) | 2013-01-18 | 2016-08-1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ank indication RI bit number,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
CN105122668B (zh) * | 2013-04-05 | 2018-07-2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lte中的自适应天线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122668A (zh) * | 2013-04-05 | 2015-12-0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Lte中的自适应天线管理 |
CN105493459A (zh) * | 2013-08-22 | 2016-04-1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使用空间调制方案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US10171137B2 (en) | 2013-08-22 | 2019-01-0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by using spatial modulation scheme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
CN105493459B (zh) * | 2013-08-22 | 2020-03-03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使用空间调制方案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CN107615795A (zh) * | 2015-06-26 | 2018-01-19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装置以及上行控制信息比特宽度决定方法 |
CN107615795B (zh) * | 2015-06-26 | 2021-02-05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装置以及上行控制信息比特宽度决定方法 |
WO2020227853A1 (en) * | 2019-05-10 | 2020-11-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for rank selection |
US20220209833A1 (en) * | 2019-05-10 | 2022-06-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for rank selection |
US12047149B2 (en) * | 2019-05-10 | 2024-07-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for rank selectio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20307648A1 (en) | 2012-12-06 |
WO2011083805A1 (ja) | 2011-07-14 |
JP2011142570A (ja) | 2011-07-21 |
EP2523498A1 (en) | 2012-11-14 |
JP5124597B2 (ja) | 2013-01-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92726A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基站以及方法 | |
US1174302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half duplex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906036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 |
JP5068832B2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装置及び方法 | |
CN101919194B (zh) | 使用用于传输格式和冗余版本的公共信令字段的控制信道信令 | |
CN102365827A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和方法 | |
CN110692211B (zh) | 基站装置和终端装置 | |
EP2146515A1 (en) |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
WO2017138854A1 (en) | Robustness enhancements of efficient harq feedback | |
US20120213192A1 (en) |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N102823313A (zh) | 在过渡配置模式期间移动网络中用于通信的方法 | |
CN102638896A (zh) | 一种确定分量载波优先级别的方法及系统 | |
TW201424428A (zh) |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處理上行鏈路資訊之方法 | |
CN111357350B (zh) | 控制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03250370B (zh) | 用于增强下行链路harq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006666A (zh) | 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 |
CN110447283A (zh) |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节点和方法 | |
KR20180125553A (ko) | 무선 네트워크 노드, 무선 디바이스 및 수행 방법 | |
US11044053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code block group-based communication operation | |
CN109314674A (zh) | 取决于传输类型和ue处理能力延迟传输 | |
CN103825687A (zh) | 用于蜂窝网络下的设备到设备通信的信令传输方法 | |
CN108702191A (zh) | 覆盖范围增强和波束赋形 | |
US2022035386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WO2014075272A1 (zh) | 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 |
CN101998507A (zh) | 一种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