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93459A -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使用空间调制方案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使用空间调制方案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93459A
CN105493459A CN201480046441.3A CN201480046441A CN105493459A CN 105493459 A CN105493459 A CN 105493459A CN 201480046441 A CN201480046441 A CN 201480046441A CN 105493459 A CN105493459 A CN 1054934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ignal
bit
pdcch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64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93459B (zh
Inventor
金奉会
安俊基
徐东延
蔡赫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493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3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93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34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将空间调制方案应用于无线接入系统发送和接收数据和控制信号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设备。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使用空间调制(SM)方案发射器发送数据信号的方法,可以包括下述步骤:选择用于发送数据信号的两个或者更多个发射天线;导出用于选择两个或者更多个发射天线的数据比特流;基于数据比特流通过使用SM方案配置数据信号;以及经由所选择的两个或者更多个发射天线发送被配置的数据信号。

Description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使用空间调制方案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将空间调制方案应用于无线接入系统发送和接收数据和控制信号的方法和用于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接入系统已经被广泛地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或者数据的各种类型的通信服务。通常,无线接入系统是通过在它们之间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带宽、发射功率等等)支持多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例如,多址系统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以及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有效地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应用用于有效数据发送和接收的空间调制(SM)方案的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通过使用用于控制信息的有效发送和接收的空间调制方案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支持前述方法的装置。
本发明其他的优点、目的和特征将在随后的描述中被部分地阐述,并且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参考了下文之后将部分地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习得。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撰写的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将空间调制方案应用于无线接入系统发送和接收数据和控制信号的方法和用于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一种用于在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使用空间调制(SM)方案发送来自于发射器的数据信号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选择用于发送数据信号的两个或者更多个天线;导出用于选择两个或者更多个发送天线的数据比特流;基于数据比特流通过使用SM方案配置数据信号;以及通过两个或者更多个发射天线发送被配置的数据信号。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如果秩是2或者更大则发送关于用于发送被配置的数据信号的秩的信息的步骤。这时,被配置的数据信号可以与被匹配两个或者多个发射天线中的每一个的UE特定参考信号一起被发送。而且,被配置的数据信号可以是从数据区域发送的控制信息的E-PDCCH(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信号。而且,ACK/NACK信号,新数据指示符(NDI)或者发射功率控制(TPC)信息可以被映射到数据比特流。
否则,输入比特的系统比特可以被映射到用于选择两个或者更多个天线的数据比特。
否则,输入比特的奇偶校验比特可以被映射到用于选择两个或者多个天线的数据比特。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一种用于在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使用空间调制(SM)方案在接收器接收数据信号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检测发射器的天线端口,所述接收的数据信号被发送到所述发射器的天线端口;导出通过天线端口意指的数据比特流;以及基于数据比特流解调接收到的数据信号,其中数据比特流意指由发射器选择天线端口使用的比特流。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接收关于接收到的数据信号的秩的信息的步骤。这时,接收到的数据信号可以与被匹配发射器的发送天线的UE特定参考信号一起被发送。接收到的数据信号可以是从数据区域发送的控制信息的E-PDCCH(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号)。而且,ACK/NACK信号、新数据指示(NDI)或者发射功率控制(TPC)信息可以被映射到数据比特流。
否则,输入比特的系统比特可以被映射到数据比特流。否则,输入比特的奇偶校验比特可以被映射到数据比特流。
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前面的一般描述和后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且意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有益效果
从上面的描述中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下述效果。
首先,通过少量的比特能够发送附加的数据或者控制信息,从而能够有效地发送和接收数据。
其次,数据信号能够与控制信息一起被发送。
再次,在数据信号的传输期间系统比特或者奇偶校验比特能够匹配用于天线选择的比特流,从而能够执行更加可靠的数据传输。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能够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旨在覆盖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倘若它们落入随附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效物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附图图示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以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图示在实施例中使用的物理信道和使用物理信道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概念图。
图2是图示在实施例中使用的无线电帧的结构的图。
图3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网格的示例的图。
图4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的图。
图5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的图。
图6是图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分量载波(CC)和在LTE-A系统中使用的载波聚合的示例的图。
图7是图示根据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跨载波调度的LTE-A系统的子帧帧结构的图。
图8是图示将PUCCH格式物理映射到PUCCHRB的图。
图9是图示在常规循环前缀的情况下的PUCCH格式2/2a/2b的图。
图10是图示在扩展循环前缀的情况下的PUCCH格式2/2a/2b的图。
图11是图示在常规循环前缀的情况下的PUCCH格式1a/1b的图。
图12是图示在扩展循环前缀的情况下的PUCCH格式1a/1b的图。
图13是图示用于常规CP的HARQACK/NACK的星座映射中的一个的图。
图14是图示用于扩展CP的HARQACK/NACK和CQI执行的联合编码的图。
图15是图示用于复用SR和ACK/NACK信号的方法之一的图。
图16是图示用于PUCCH格式1/1a/1b的ACK/NACK和SR的星座映射的图。
图17是图示匹配控制信息和物理资源区域的方法的图。
图18是图示基于双RM方案的编码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19是图示用于当使用在图18中描述的双RM时交织输出代码比特的方法的图。
图20是图示空间调制方案的概念的图。
图21是图示通过使用应用空间复用的空间调制(SM)方案发送和接收数据/控制信号的方法之一的图。
图22是图示用于将空间调制(SM)方案应用于配置数据信号的系统比特和奇偶校验比特的方法的图。
图23是图示用于通过应用空间调制(SM)方案在发射器中配置数据信号的方法之一的图。
图24是图示用于通过将空间调制(SM)方案应用于涡轮码比特发送涡轮码比特的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25是通过其能够具体化在图1至图24中描述的方法的设备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详细地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通过使用空间调制方案发送和接收数据和控制信号的方法以及用于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在下面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是处于特定形式的本公开的要素和特征的组合。除非另作说明,可以选择性的考虑要素或者特征。每个要素或者特征可以在没有与其它要素或者特征结合的情况下实施。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通过组合要素和/或特征的部分而构造。可以重新安排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操作顺序。任何一个实施例的一些构造或要素可以被包括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并且可以用另一个实施例的相应构造或者特征来替换。
在附图的描述中,将会避免本公开的已知的过程或者步骤的详细描述,免得其会晦涩本公开的主题。另外,也将不会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过程或者步骤。
贯穿本说明书,当某个部分“包括”或者“包含”某个组件时,这指示其它的组件没有被排除并且可以进一步被包括,除非另有明文规定。在说明书中描述的术语“单元”、“器”以及“模块”指示用于处理由硬件、软件或者其组合实现的至少一个功能或者操作的单元。另外,在本发明的背景下(更加特别地,在下面的权利要求的背景下)术语“一个或者一个”、“一个”、“这”等等可以包括单数表示或者复数表示,除非在说明书中以其它方式指示或者除非上下文以其它方式清楚地指示。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主要以基站(BS)和用户设备(UE)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接收关系进行描述。BS指的是网络的终端节点,其与UE直接地进行通信。可以通过BS的上节点来执行被描述为由BS执行的特定操作。
即,显然的是,在由包括BS的多个网络节点构成的网络中,BS或除了BS之外的网络节点可以执行被执行用于与UE进行通信的各种操作。可以将术语“BS”替换为术语固定站、节点B、演进节点B(e节点B或eNB)、高级基站(ABS)、接入点(AP)等。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术语终端可以被替换为UE、移动台(MS)、用户站(SS)、移动用户站(MSS)、移动终端、高级移动站(AMS)等。
发射器是提供数据服务或者语音服务的固定的和/或移动的节点,并且接收器是接收数据服务或者语音服务的固定的和/或移动的节点。因此,在上行链路(UL)上,UE可以用作发射器并且BS可以用作接收器。同样地,在下行链路(DL)上,UE可以用作接收器并且BS可以用作发射器。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由包括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xx系统、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系统、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和3GPP2系统的无线接入系统中的至少一个的公开的标准规范支持。具体地,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由3GPPTS36.211、3GPPTS36.212、3GPPTS36.213、3GPPTS36.321以及3GPPTS36.331的标准规范支持。即,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没有描述以清楚披露本公开的技术理念的步骤或者部分可以由以上的标准规范支持。通过标准规范可以解释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使用的所有术语。
现在将会参考附图来详细地参考本公开的实施例。下面参考附图将会给出的详细描述,旨在解释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而不是仅示出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的实施例。
下面的详细描述包括特定术语以便于提供对本公开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没有脱离本公开的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特定术语可以被替换成其它术语。
例如,天线指的是物理天线,并且天线端口是匹配特定的物理天线的逻辑概念。然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天线和天线端口可以被用于指的是相同的意义,除非另有明文规定。
在下文中,将会解释能够被应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接入系统的示例的3GPPLTE/LTE-A系统。
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应用于诸如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等等的各种无线接入系统。
CDMA可以被实现为诸如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UTRA)或CDMA2000的无线通信技术。TDMA可以被实现为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增强的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的无线电技术。OFDMA可以被实现为诸如IEEE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802.20、演进型UTRA(E-UTRA)等等的无线电技术。
UTRA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LTE是使用E-UTRA的演进型UMTS(E-UMTS)的一部分,其对于DL采用OFDMA并且对于UL采用SC-FDMA。LTE-高级(LTE-A)是3GPPLTE的演进。虽然在3GPPLTE/LTE-A系统的背景下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便于澄清本公开的技术特征,但是本公开也可适用于IEEE802.16e/m系统等等。
1.3GPPLTE/LTE-A系统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UE在DL上从eNB接收信息并且在UL上将信息发送到eNB。在UE和eNB之间发送和接收的信息包括一般的数据信息和各种类型的控制信息。根据在eNB和UE之间发送和接收的信息的类型/用途,存在多种物理信道。
1.1系统概述
图1图示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的物理信道和使用物理信道的一般方法。
当UE开机或者进入新的小区时,UE执行初始小区搜索(S11)。初始小区搜索涉及与eNB同步的获取。具体地,UE可以通过从eNB接收主同步信道(P-SCH)和辅同步信道(S-SCH)同步与eNB的定时并且获取信息,诸如小区标识符(ID)。
然后UE可以通过从eNB接收物理广播信道(PBCH)获取在小区中广播的信息。
在初始小区搜索期间,UE可以通过接收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LRS)监测DL信道状态。
在初始小区搜索之后,UE可以通过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以及基于PDCCH的信息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获取更加详细的系统信息(S12)。
为了完成对eNB的连接,UE可以与eNB执行随机接入过程(S13至S16)。在随机接入过程中,UE可以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发送前导(S13),并且可以接收PDCCH和与PDCCH相关联的PDSCH(S14)。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的情况下,UE可以附加地执行包括附加的PRACH的发送(S15)以及PDCCH信号和与PDCCH信号相对应的PDSCH信号的接收(S16)的竞争解决过程。
在上述过程之后,在一般的UL/DL信号传输过程中,UE可以从eNB接收PDCCH和/或PDSCH(S17),并且可以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和/或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发送到eNB(S18)。
UE发送到eNB的控制信息通常被称为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UCI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肯定应答/否定应答(HARQ-ACK/NACK)、调度请求(SR)、信道质量指示(CQI)、预编码矩阵索引(PMI)、秩指示(RI)等等。
在LTE系统中,通常在PUCCH上周期地发送UCI。然而,如果应同时发送控制信息和业务数据,则可以在PUSCH上发送控制信息和业务数据。另外,在从网络接收请求/命令时,可以在PUSCH上不定期地发送UCI。
图2图示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使用的示例性无线电帧结构。
图2(a)图示帧结构类型1。帧结构类型1可适用于全频分双工(FDD)系统和半FDD系统两者。
一个无线电帧是10ms(Tf=307200·Ts)长,包括0到19索引的大小相等的20个时隙。每个时隙是0.5ms(Tslot=15360·Ts)长。一个子帧包括两个连续的时隙。第i个子帧包括第2i和第(2i+1)时隙。即,无线电帧包括10个子帧。发送一个子帧所需要的时间被定义为传输时间间隔(TTI)。Ts是作为Ts=1/(15kHzx2048)=3.2552x10-8(大约33ns)被给出的采样时间。一个时隙包括时域中的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或者SC-FDMA符号乘以频域中的多个资源块(RB)。
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OFDM符号。因为在3GPPLTE系统中DL采用OFDMA,所以一个OFDM符号表示一个符号时段。OFDM符号可以被称为SC-FDMA符号或者符号时段。RB是在一个时隙中包括多个连续子载波的资源分配单元。
在全FDD系统中,在10-ms的持续时间内,10个子帧中的每一个可以被同时用于DL传输和UL传输。通过频率区分DL传输和UL传输。另一方面,UE不能够在半FDD系统中同时执行发送和接收。
上述无线电帧结构仅是示例性的。因此,可以改变无线电帧中的子帧的数目、子帧中的时隙的数目以及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
图2(b)图示帧结构类型2。帧结构类型2被应用于时分双工(TDD)系统。一个无线电帧是10ms(Tf=307200·Ts)长,包括均具有5ms(=153600·Ts)长度的两个半帧。每个半帧包括均是1ms(=30720·Ts)长的五个子帧。第i子帧包括均具有0.5ms(Tslot=15360·Ts)的长度的第2i和第(2i+1)时隙。Ts是被给出的Ts=1/(15kHzx2048)=3.2552x10-8(大约33ns)的采样时间。
类型2帧包括特殊子帧,特殊子帧具有三个字段,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保护时段(GP)以及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DwPTS被用于UE处的初始小区搜索、同步、或者信道估计,并且UpPTS被用于在eNB处的信道估计和与UE的UL传输同步。GP被用于消除由DL信号的多路径延迟引起的在UL和DL之间的UL干扰。
下面[表1]列出特殊子帧配置(DwPTS/GP/UpPTS长度)。
[表1]
图3图示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的用于一个DL时隙的持续时间的DL资源网格的示例性结构。
参考图3,DL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OFDM符号。一个DL时隙在时域中包括7个OFDM符号并且在频域中包括12个子载波,本公开不受限于此。
资源网格的每个元素被称为资源元素(RE)。RB包括12×7个RE。在DL时隙中的RB的数目,NDL,取决于DL传输带宽。UL时隙可以具有与DL时隙相同的结构。
图4图示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的UL子帧的结构。
参考图4,在频域中UL子帧可以被划分成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承载UCI的PUCCH被分配给控制区域并且承载用户数据的PUSCH被分配给数据区域。为了保持单载波特性,UE没有同时发送PUCCH和PUSCH。子帧中的一对RB被分配给UE的PUCCH。RB对的RB在两个时隙中占用不同的子载波。因此可以说RB对在时隙边界上跳频。
图5图示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的DL子帧的结构。
参考图5,从OFDM符号0开始的DL子帧的直至3个OFDM符号被用作控制信道被分配到的控制区域,并且DL子帧的其它OFDM符号被用作PDSCH被分配到的数据区域。3GPPLTE系统定义的DL控制信道包括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PDCCH、以及物理混合ARQ指示信道(PHICH)。
在子帧的第一OFDM符号中发送PCFICH,其承载关于子帧中被用于控制信道的传输的OFDM符号的数目(即,控制区域的大小)的信息。PHICH是对UL传输的响应信道,传送HARQACK/NACK信号。在PDCCH上承载的控制信息被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CI传送用于UE组的UL资源指配信息、DL资源指配信息、或者UL传输(Tx)功率控制命令。
1.2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
1.2.1PDCCH概述
PDCCH可以传送关于用于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资源分配和传输格式的信息(即,DL许可)、关于用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的资源分配信息和传输格式的信息(即,UL许可)、寻呼信道(PCH)的寻呼信息、关于DL-SCH的系统信息、关于用于诸如在PDSCH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的高层控制消息的资源分配的信息、用于UE组的单独UE的一组发射功率控制命令、互联网语音(VoIP)激活指示信息等。
在控制区域中可以发送多个PDCCH。UE可以监测多个PDCCH。通过聚合一个或多个连续控制信道元素(CCE)形成PDCCH。在子块交织之后在控制区域中可以发送由一个或者多个连续的CCE组成的PDCCH。CCE是用于以基于无线电信道的状态的编码速率来提供PDCCH的逻辑分配单元。CCE包括多个资源元素组(REG)。根据CCE的数目和由CCE提供的编码速率之间的关系确定用于PDCCH的可用比特的数目和PDCCH的格式。
1.2.2PDCCH结构
可以在控制区域中复用和发送用于多个UE的多个PDCCH。PDCCH是由一个或者多个连续的CCE的聚合组成。CCE是每个REG包括4个RE的9个REG的单位。四正交相移键控(QPSK)符号被映射到每个REG。从REG中排除由RS占用的RE。即,根据是否小区特定的RS存在可以改变OFDM符号中的REG的总数目。四个RE被映射到的REG的概念也可应用于其它DL控制信道(例如,PCFICH或者PHICH)。让没有被分配给PCFICH或者PHICH的REG的数目通过NREG表示。然后可用于系统的CCE的数目是并且CCE被从0至NCCE-1编索引。
为了简化UE的解码过程,包括n个CCE的PDCCH格式可以以具有等于n的倍数的索引的CCE开始。即,给定的CCEi,PDCCH格式可以以满足imodn=0的CCE开始。
eNB可以使用1、2、4或8个CCE配置PDCCH。{1,2,4,8}被称为CCE聚合等级。通过eNB根据信道状态确定被用于PDCCH的传输的CCE的数目。例如,一个CCE对于指向处于良好的DL信道状态中的UE(eNB附近的UE)的PDCCH来说是充分的。另一方面,对于指向处于恶劣的DL信道状态的UE(在小区边缘处的UE)的PDCCH可能需要8个CCE,以便于确认充分的鲁棒性。
下面[表2]示出PDCCH格式。根据如在表2中所图示的CCE聚合等级支持4种PDCCH格式。
[表2]
不同的CCE聚合等级被分配给每个UE,因为在PDCCH上传送的控制信息的格式或者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等级是不同的。MCS等级指的是被用于数据编码的编码速率和调制阶数。自适应MCS等级被用于链路自适应。通常,对于承载控制信息的控制信道可以考虑3或者4个MCS等级。
关于控制信息的格式,在PDCCH上发送的控制信息被称为DCI。在PDCCH有效载荷中的信息的配置可以根据DCI格式改变。PDCCH有效载荷指的是信息比特。根据DCI格式表3对DCI进行列表。
[表3]
DCI格式 描述
格式0 用于PUSCH传输(上行链路)的资源许可
格式1 用于单码字PUSCH传输(传输模式1、2以及7)的资源指配
格式1A 用于单码字PDSCH(所有模式)的资源指配的紧凑信令
格式1B 使用秩1闭环预编码的PDSCH(模式6)的紧凑资源指配
格式1C 用于PDSCH(例如,寻呼/广播系统信息)的非常紧凑的资源指配
格式1D 使用多用户MIMO的PDSCH(模式5)的紧凑资源指配
格式2 用于闭环MIMO操作(模式4)的PDSCH的资源指配
格式2A 用于开环MIMO操作(模式3)的PDSCH的资源指配
格式3/3A 用于具有2比特/1比特功率调节的PUCCH和PUSCH的功率控制命令
格式4 具有多天线端口传输模式的一个UL小区中的PUSCH的调度
参考[表3],DCI格式包括用于PUSCH调度的格式0、用于单码字PDSCH调度的格式1、用于紧凑单码字PDSCH调度的格式1A、用于非常紧凑的DL-SCH调度的格式1C、用于在闭合空间复用模式中的PDSCH调度的格式2、用于在开环空间复用模式中的PDSCH调度的格式2A以及用于针对UL信道的TPC命令的传输的格式3/3A。DCI格式1A可以被用于PDSCH调度,与UE的传输模式无关。
PDCCH有效载荷的长度可以随着DCI格式而变化。另外,根据紧凑或者非紧凑调度或者UE的传输模式可以改变PDCCH有效载荷的类型和长度。
在UE处在PDSCH上针对DL数据接收可以配置UE的传输模式。例如,在PDSCH上承载的DL数据包括用于UE的调度数据、寻呼消息、随机接入响应、关于BCCH的广播信息等等。PDSCH的DL数据与通过PDCCH用信号发送的DCI格式有关。通过高层信令(例如,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可以半静态地配置传输模式。传输模式可以被分类成单天线传输或者多天线传输。
通过高层信令为UE半静态地配置传输模式。例如,多天线传输方案可以包括发射分集、开环或者闭环空间复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或者波束赋形。发射分集通过利用多个Tx天线发送相同的数据增加传输可靠性。空间复用通过多个Tx天线同时发送不同的数据在没有增加系统带宽的情况下进行高速数据传输。波形赋形是通过根据信道状态加权多个天线增加信号的信干噪比(SINR)的技术。
用于UE的DCI格式取决于UE的传输模式。UE具有根据为UE配置的传输模式监测的参考DCI格式。下述10种传输模式可用于UE:
(1)传输模式1:单天线端口(端口0);
(2)传输模式2:发射分集;
(3)传输模式3:当层的数目大于1时开环空间复用,或者当秩是1时发射分集;
(4)传输模式4:闭环空间复用;
(5)传输模式5:MU-MIMO;
(6)传输模式6:闭环秩-1预编码;
(7)传输模式7:支持不基于码本的单层传输的预编码(版本8);
(8)传输模式8:支持不基于码本的高达两层的预编码(版本9);
(9)传输模式9:支持不基于码本的高达八层的预编码(版本10);以及
(10)传输模式10:支持用于CoMP的不基于码本的高达八层的预编码(版本11)。
1.2.3.PDCCH传输
eNB根据将会被发送到UE的DCI确定PDCCH格式并且将循环冗余检验(CRC)添加到控制信息。根据PDCCH的拥有者或者用途通过唯一的标识符(ID)(例如,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掩蔽CRC。如果PDCCH针对特定UE,则可以通过UE的唯一的ID(例如,小区RNTI(C-RNTI))掩蔽CRC。如果PDCCH承载寻呼消息,则可以通过寻呼指示ID(例如,寻呼RNTI(P-RNTI))掩蔽CRC。如果PDCCH承载系统信息,则具体地,可以通过系统信息ID(例如,系统信息RNTI(SI-RNTI))掩蔽CRC。为了指示PDCCH承载对通过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的随机接入响应,可以通过随机接入RNTI(RA-RNTI)掩蔽CRC。
然后eNB通过对CRC添加的控制信息进行信道编码生成编码的数据。以与MCS等级相对应的编码速率可以执行信道编码。eNB根据被分配给PDCCH格式的CCE聚合等级对编码的数据进行速率匹配,并且通过调制编码的数据生成调制符号。在此,与MCS等级相对应的调制阶数可以用于调制。用于PDCCH的调制符号的CCE聚合等级可以是1、2、4以及8中的一个。随后,eNB将调制符号映射到物理RE(即,CCE到RE映射)。
1.2.4盲解码(BD)
在子帧中可以发送多个PDCCH。即,子帧的控制区域包括多个CCE,CCE0至CCENCCE,k-1。NCCE,k是在第k个子帧的控制区域中的CCE的总数目。UE在每个子帧中监测多个PDCCH。这意指UE尝试根据被监测的PDCCH格式对每个PDCCH进行解码。
eNB不向UE提供关于在子帧的被分配的控制区域中指向UE的PDCCH的位置的信息。在没有位置、CCE聚合等级或者其PDCCH的DCI格式的知识的情况下,UE通过监测子帧中的PDCCH候选的集合搜寻其PDCCH以便于从eNB接收控制信道。这被称为盲解码。盲解码是通过UE以UEID去掩蔽CRC部分、检查CRC错误并且确定是否相对应的PDCCH是指向UE的控制信道的过程。
UE在每个子帧中监测PDCCH以在活跃模式下接收要被发送到UE的数据。在非连续接收(DRX)模式中,UE在每个DRX周期的监测间隔中唤醒并且在与监测间隔相对应的子帧中监测PDCCH。监测PDCCH的子帧被称为非DRX子帧。
为了接收其PDCCH,UE应盲解码非DRX子帧的控制区域的所有CCE。在没有被发送的PDCCH格式的知识的情况下,UE应通过所有可能的CCE聚合等级对所有的DPCCH进行解码直到UE在每个非DRX子帧中在盲解码PDCCH中成功。因为UE没有获知用于其PDCCH的CCE的数目,所以UE应通过所有可能的CCE聚合等级尝试检测直到UE在PDCCH的盲解码中成功。
在LTE系统中,为UE的盲解码定义搜索空间(SS)的概念。SS是UE将会监测的PDCCH候选的集合。SS可以具有用于每个PDCCH格式的不同大小。存在两种类型的SS,公共搜索空间(CSS)和UE特定/专用的搜索空间(USS)。
虽然所有的UE可以获知CSS的大小,但是可以为每个单独的UE配置USS。因此,UE应监测CSS和USS两者以对PDCCH进行解码。因此,除了基于不同的CRC值(例如,C-RNTI、P-RNTI、SI-RNTI以及RA-RNTI)的盲解码之外,UE在一个子帧中最多执行44个盲解码。
鉴于SS的限制,eNB不可以确保CCE资源以在给定的子帧中将PDCCH发送到所有的预期的UE。此情形出现是因为除了被分配的CCE之外的剩余的资源可以不被包括在用于特定UE的SS中。为了最小化可能在下一个子帧中继续的此障碍,UE特定跳频序列可以应用于USS的起始点。
[表4]图示CSS和USS的大小。
[表4]
为了降低由盲解码尝试的数目引起的UE的负载,UE不同时搜寻所有的被定义的DCI格式。具体地,UE在USS中始终搜寻DCI格式0和DCI格式1A。虽然DCI格式0和DCI格式1A是相同的大小,但是UE可以通过用于被包括在PDCCH中的格式0/格式1A区分的标记区分DCI格式。对于UE可以要求诸如DCI格式1、DCI格式1B以及DCI格式2的除了DCI格式0和DCI格式1A之外的其它DCI格式。
UE可以在CSS中搜寻DCI格式1A和DCI格式1C。UE可以被配置成在CSS中搜寻DCI格式3或者3A。虽然DCI格式3和DCI格式3A具有与DCI格式0和DCI格式1A相同的大小,但是UE可以通过利用除了UE特定的ID加扰的CRC区分DCI格式。
SS是具有CCE聚合等级L∈{1,2,4,8}的PDCCH候选集合。可以通过下面的等式确定SS中的PDCCH候选集合的CCE。
[等式1]
其中M(L)是要在SS中监测的具有CCE聚合等级L的PDCCH候选的数目,m=0,…,M(L)-1,“i”是
在每个PDCCH候选中的CCE的索引,并且i=0,…,L-1。其中ns是无线电帧中的时隙的索引。
如前面所描述的,UE监测USS和CSS两者以解码PDCCH。CSS支持具有CCE聚合等级{4,8}的PDCCH,而USS支持具有CCE聚合等级{1,2,4,8}的PDCCH。[表5]图示由UE监测的PDCCH候选。
[表5]
参考[等式1],对于两个聚合等级,L=4并且L=8,在CSS中Yk被设置为0,而在USS中通过用于聚合等级L的[等式2]定义Yk
[等式2]
Yk=(A·Yk-1)modD
其中Y-1=nRNTI≠0,nRNTI指示RNTI值。A=39827和D=65537。
1.3.载波聚合(CA)环境
1.3.1CA概述
3GPPLTE系统(遵循版本8或版本9)(在下文中,被称为LTE系统)使用其中单个分量载波(CC)被划分为多个频带的多载波调制(MCM)。相比之下,3GPPLTE-A系统(在下文中,被称为LTE-A系统)可以通过聚合一个或多个CC使用CA,从而支持比LTE系统更宽的系统带宽。术语CA是与载波
组合(carriercombining)、多CC环境或多载波环境可互换的。
在本公开中,多载波意味着CA(或载波组合)。此时,CA覆盖连续载波的聚合和非连续载波的聚合。对于DL和UL而言,聚合的CC的数目可以是不同的。如果DLCC的数目等于ULCC的数目,则这被称为对称聚合。如果DLCC的数目与ULCC的数目不同,则这被称为非对称聚合。术语CA是与载波组合、带宽聚合、频谱聚合等可互换的。
LTE-A系统旨在通过聚合两个或更多个CC,也就是,通过CA,支持高达100MHz的带宽。为了保证与传统IMT系统的后向兼容性,一个或多个载波中的每个,具有比目标带宽更小的带宽,可以限制为在传统系统中使用的带宽。
例如,传统3GPPLTE系统支持带宽{1.4,3,5,10,15,和20MHz},而3GPPLTE-A系统可以使用这些LTE带宽支持比20MHz更宽的带宽。本公开的CA系统可以通过定义新的带宽支持CA,而不考虑传统系统中使用的带宽。
存在两种类型的CA,带内CA和带间CA。带内CA意味着多个DLCC和/或ULCC都是频率连续或邻近的。换句话说,DLCC和/或ULCC的载波频率被定位在相同频带中。另一方面,其中CC的频率彼此相隔很远的环境可以被称为带间CA。换句话说,多个DLCC和/或ULCC的载波频率被定位在不同的频带中。在该情况中,UE可以使用多个射频(RF)端在CA环境中通信。
LTE-A系统采用小区的概念管理无线电资源。以上所述的CA环境可以被称为多小区环境。虽然UL资源不是必需的,但是小区被定义为一对DL和ULCC。因此,可以利用单独的DL资源或DL和UL资源配置小区。
例如,如果为特定UE配置一个服务小区,则UE可以具有一个DLCC和一个ULCC。如果为UE配置两个或更多个服务小区,则UE可以具有与服务小区的数目一样多的DLCC以及与服务小区的数目一样多的ULCC或比服务小区的数目更少的ULCC,反之亦然。也就是说,如果为UE配置多个服务小区,则也可以支持使用的ULCC比DLCC更多的CA环境。
CA可以被视为两个或更多个具有不同载波频率(中心频率)的小区的聚合。在本文中,术语“小区”应当与由eNB覆盖的地理区域的“小区”区分开。在下文中,带内CA被称为带内多小区而带间CA被称为带间多小区。
在LTE-A系统中,定义了主小区(PCell)和辅助小区(SCell)。PCell和SCell可以用作服务小区。对于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的UE,如果没有为UE配置CA或UE不支持CA,则对于UE存在仅包括PCell的单个服务小区。相比之下,如果UE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且为UE配置CA,则对于UE存在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包括PCell和一个或多个SCell。
服务小区(PCell和SCell)可以由RRC参数配置。小区的物理层ID,PhysCellId,是从0到503的整数值。SCell的短ID,SCellIndex,是从1到7的整数值。服务小区(PCell或SCell)的短ID,ServeCellIndex,是从1到7的整数值。如果ServeCellIndex是0,则这指示PCell和SCell的ServeCellIndex值都是预指配的。也就是说,ServeCellIndex的最小小区ID(或小区索引)指示PCell。
PCell是指在主频率运行的小区(或主CC)。UE可以使用PCell进行初始连接建立或连接重建。PCell可以是在切换期间指示的小区。此外,PCell是负责在CA环境中被配置的服务小区之间进行控制相关的通信的小区。也就是说,UE的PUCCH分配和发送可以仅在PCell中发生。此外,UE可以仅使用PCell来获取系统信息或改变监测过程。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可以通过到支持CA的UE的包括mobilityControlInfo的高层RRCConnectionReconfiguraiton消息仅改变用于切换过程的PCell。
SCell可以指在辅助频率运行的小区(或辅助CC)。尽管只有一个PCell被分配给特定UE,但是一个或多个SCell可以被分配给UE。SCell可以在RRC连接建立之后被配置并且可以被用于提供额外的无线电资源。在除PCell之外的小区,即,在CA环境中被配置的服务小区之中的SCell中,不存在PUCCH。
当E-UTRAN将SCell添加到支持CA的UE时,E-UTRAN可以通过特定信令发送与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的相关小区的操作有关的所有系统信息给UE。在本文中,高层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可以被使用。E-UTRAN可以发送具有每个小区的不同参数的特定信号而不是在相关SCell中广播。
在初始安全激活过程开始之后,E-UTRAN可以通过将SCell添加到在连接建立过程期间初始配置的PCell来配置包括一个或多个SCell的网络。在CA环境中,PCell和SCell中每个可以作为CC运行。在下文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主CC(PCC)和PCell可以以相同的含义被使用,辅助CC(SCC)和SCell可以以相同的含义被使用。
图6示出在LTE-A系统中的CC和CA的示例,其可以用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
图6(a)示出在LTE系统中的单载波结构。存在DLCC和ULCC,并且一个CC可以具有20MHz的频率范围。
图6(b)示出在LTE-A系统中的CA结构。在图6(b)中所示的情况中,每个都具有20MHz的三个CC被聚合。尽管三个DLCC和三个ULCC被配置,但是DLCC和ULCC的数目不限。在CA中,UE可以同时监测三个CC、在三个CC中接收DL信号/DL数据以及在三个CC中发送UL信号/UL数据。
如果特定小区管理N个DLCC,则网络可以分配M(M≤N)个DLCC给UE。UE可以仅监测M个DLCC和接收M个DLCC中的DL信号。网络可以给予L(L≤M≤N)个DLCC高优先级并且分配主DLCC给UE。在该情况中,UE应当监测L个DLCC。这也可以应用于UL发送。
DL资源(或DLCC)的载波频率和UL资源(或ULCC)的载波频率之间的链接可以由诸如RRC消息的高层消息或系统信息表示。例如,DL资源和UL资源的集合可以基于由系统信息块类型2(SIB2)指示的链接被配置。具体地,DL-UL链接可以指承载具有UL许可的PDCCH的DLCC和使用该UL许可的ULCC之间的映射关系,或承载HARQ数据的DLCC(或ULCC)和承载HARQACK/NACK信号的ULCC(或DLCC)之间的映射关系。
1.3.2跨载波调度
从载波或服务小区的视角为CA系统定义两个调度方案,自调度和跨载波调度。跨载波调度可以被称为跨CC调度或跨小区调度。
在自调度中,PDCCH(承载DL许可)和PDSCH在相同DLCC中被发送,或PUSCH是在链接到其中PDCCH(承载UL许可)被接收的DLCC的ULCC中被发送。
在跨载波调度中,PDCCH(承载DL许可)和PDSCH在不同DLCC中被发送,或PUSCH是在除链接到其中PDCCH(承载UL许可)被接收的DLCC的ULCC之外的ULCC中被发送。
跨载波调度可以是UE特定地被激活或停用,并且通过高层信令(即RRC信令)半静态地指示给每个UE。
如果跨载波调度被激活,则载波指示字段(CIF)在PDCCH中是必需的,以指示其中由PDCCH指示的PDSCH/PUSCH要被发送的DL/ULCC。例如,PDCCH可以通过CIF分配PDSCH资源或PUSCH资源给多个CC的一个。也就是说,当DLCC的PDCCH分配PDSCH或PUSCH资源给聚合的DL/ULCC中的一个时,CIF在PDCCH中被设定。在该情况中,LTE版本8的DCI格式可以根据CIF被扩展。CIF可以固定为三个比特,CIF的位置可以是固定的,与DCI格式大小无关。此外,LTE版本8的PDCCH结构(相同编码和基于相同CCE的资源映射)可以被重新使用。
另一方面,如果在DLCC中被发送的PDCCH分配相同DLCC的PDSCH资源或在链接到DLCC的单个ULCC中分配PUSCH资源,则CIF在PDCCH中不被设定。在该情况中,LTE版本8的PDCCH结构(相同编码和基于相同CCE的资源映射)可以被使用。
如果跨载波调度是可用的,则UE需要在监测CC的控制区域根据每个CC的传输模式和/或带宽监测DCI的多个PDCCH。因此,为此目的需要合适的SS配置和PDCCH监测。
在CA系统中,UEDLCC集合是UE调度的用于接收PUSCH的DLCC的集合,并且UEULCC集合是为UE调度的用于发送PUSCH的ULCC的集合。PDCCH监测集合是其中PDCCH被监测的一个或多个DLCC的集合。PDCCH监测集合可以与UEDLCCC集相同或可以是UEDLCC集合的子集。PDCCH监测集合可以包括UEDLCC集合的DLCC中的至少一个。或者PDCCH监测集合可以被定义,无论UEDLCC怎样。包括在PDCCH监测集合中的DLCC可以被配置为对于链接到DLCC的ULCC总是能够自调度。UEDLCC集合、UEULCC集合和PDCCH监测集合可以UE特定地、UE组特定地或小区特定地被配置。
如果跨载波调度被停用,则这意味着PDCCH监测集合总是与UEDLCC集合相同。在该情况中,不需要发出PDCCH监测集合的信号。然后,如果跨载波调度被激活,则PDCCH监测集合可以被定义在UEDLCC集合内。也就是说,eNB仅在PDCCH监测集合中发送PDCCH,从而为UE调度PDSCH或PUSCH。
图7示出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使用的LTE-A系统中的跨载波调度的子帧结构。
参考图7,三个DLCC被聚合用于LTE-AUE的DL子帧。DLCC‘A’被配置为PDCCH监测DLCC。如果CIF未被使用,则每个DLCC可以传送在没有CIF的情况下在相同DLCC中调度PDSCH的PDCCH。另一方面,如果CIF被高层信令使用,则仅DLCC‘A’可以承载在相同DLCC‘A’或另一个CC中调度PDSCH的PDCCH。在本文中,在未被配置为PDCCH监测DLCC的DLCC‘B’和DLCC‘C’中没有PDCCH被发送。
2.通过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控制信号传输
PUCCH是被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在PUCCH上发送的UCI包括调度请求(SR)信息、HARQACK/NACK信息和CQI信息。
UE能够在子帧中发送的控制信息的数目取决于可用于控制信令数据的传输的SC-FDMA符号的数目(这时,排除用于PUCCH的相干检测的参考信号的传输的SC-FDMA符号)。LTE/LTE-A系统支持根据在PUCCH上将会用信号发送的信息的7种不同的PUCCH格式。
PUCCH可以包括下面的格式以发送控制信息。
(1)格式1:开关键控(OOK)调制,用于SR(调度请求)
(2)格式1a与1b:用于ACK/NACK发送
1)格式1a:用于1个码字的BPSKACK/NACK
2)格式1b:用于2个码字的QPSKACK/NACK
(3)格式2:QPSK调制,用于CQI发送
(4)格式2a与格式2b:用于CQI和ACK/NACK的同时发送
(5)格式3:用于在载波聚合环境中的多个ACK/NACK发送
表格6示出根据PUCCH格式和每个子帧的比特数目的调制方案。表格7示出根据PUCCH格式的每个时隙的参考信号(RS)的数目。表格8示出根据PUCCH格式的RS(参考信号)的SC-FDMA符号位置。在表格6中,PUCCH格式2a和PUCCH格式2b对应常规循环前缀(CP)的情况。
[表格6]
PUCCH格式 调制方案 每个子帧比特的编号,Mbit
1 N/A N/A
1a BPSK 1
1b QPSK 2
2 QPSK 20
2a QPSK+BPSK 21
2b QPSK+BPSK 22
3 QPSK 48
[表格7]
PUCCH格式 常规CP 扩展CP
1,1a,1b 3 2
2,3 2 1
2a,2b 2 N/A
[表格8]
图8是图示PUCCH格式到PUCCHRB的物理映射的图。
参考图8,PUCCH格式2/2a/2b被映射并且被分配给PUCCH带的边缘RB(例如,PUCCH区域m=0,1),并且然后组合PUCCH格式2/2a/2b和PUCCH格式1/1a/1b的PUCCHRB被分配(例如,PUCCH区域m=2)。接下来,PUCCH格式1/1a/1b被分配给PUCCHRB(例如,PUCCH区域m=3,4,5)。通过广播信号关于被用于PUCCH格式2/2a/2b的PUCCHRB的数目的信息从小区传输到UE。图8图示分配的PUCCH格式的示例,其中实际被映射到PUCCH上的PUCCH格式能够根据前述的顺序被顺序地分配。
2.1通过PUCCH格式的CQI发送
图9是示出常规循环前缀情况下的PUCCH格式2/2a/2b的图,并且图10是示出扩展循环前缀情况下的PUCCH格式2/2a/2b的图。
被UE用于报告CQI的周期和频率分辨率两者都由eNB控制。在时域中,支持周期性和非周期性
CQI报告两者。PUCCH格式2仅被用于周期性CQI报告,并且PUSCH被用于CQI的非周期性报告。此时,eNB特别命令UE发送CQI报告,之后UE将CQI报告发送至调度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资源。
将参考图9理解用于常规CP情况下的一个时隙的PUCCHCQI信道结构。在这种情况下,SC-FDMA符号1和5(即,第二和第六符号)被用于DMRS(解调参考信号)的发送。将参考图10理解用于扩展CP情况下的一个时隙的PUCCHCQI信道结构。在这种情况下,SC-FDMA符号3被用于DMRS的发送。DM-RS是被UE发送至上行链路的参考信号,并且可以被称为ULRS。
以1/2编码速率编码的10比特信道的CQI信息被(20,k)Reed-Muller(RM)码删余,从而给出20个编码比特。然后,在QPSK星座映射之前对CQI信息加扰(例如,以类似于具有长度31Gold序列的PUSCH数据的方式加扰)。通过在OFDM调制之前对长度12的基础RS序列的循环时间移位进行调制,而将一个QPSK调制符号发送至子帧中的10个SC-FDMA符号中的每个符号。12个等距循环时间移位允许12个不同的UE在相同CQIPUCCHRB上正交复用。DMRS序列类似于频域CQI信号序列,但是不包括CQI数据调制。
UE被配置成通过接收包括指示将被使用的循环时间移位和PUCCH区的PUCCH资源索引的高层信号周期性地在CQIPUCCH上报告不同的CQI、PMI和RI类型。
2.2通过PUCCH格式1的HARQACK/NACK发送
图11是示出常规循环前缀情况下的PUCCH格式1a/1b的图,并且图12是示出扩展循环前缀情况下的PUCCH格式1a/1b的图。
参考图11和12,在常规CP情况下,时隙中间的三个SC-FDMA符号被用于UL-RS,并且在扩展CP情况下,时隙中间的两个SC-FDMA符号被用于UL-RS。此时,分别使用BPSK和QPSK调制对1和2比特ACK/NACK两者调制。
在CQI发送的情况下,通过在OFDM调制之前调制长度12的基础RS序列(即,频域CDM)的循环时间移位而在每个SC-FDMA数据符号上发送一个BPSK/QPSK调制符号。另外,具有正交(DFT的沃尔什-哈达玛变换)扩频码的时域扩频码被用于码分复用UE。来自不同UE的RS以与数据SC-FDMA符号相同的方式被复用。
2.3CQI和ACK/NACK的复用
在LTE系统中,通过UE特定高层信令使得能够同时发送HARQACK/NACK和CQI。
在不能使得同时发送并且UE被配置成在需要HARQACK/NACK发送的相同子帧的PUCCH上报告CQI的情况下,则丢弃CQI报告,并且仅使用PUCCH格式1a/1b发送HARQACK/NACK。
在使得能够同时发送的情况下,CQI和1或者2比特ACK/NACK需要在保持低CM(CubicMetric)单载波特性时在相同PUCCHRB上复用。用于实现这种目标的方法对于常规CP和扩展CP的情况不同。
在常规CP的情况下,为了与CQI一起发送1或者2比特HARQACK/NACK,如图13中所示地对ACK/NACK比特(未被加扰)进行BPSK/QPSK调制,产生单HARQACK/NACK调制符号dHARQ。图13是示出用于常规CP的HARQACK/NACK的星座映射中的一个的图。此时,ACK信号被编码为二进制数‘1’,并且NACK信号被编码为二进制数‘0’。然后使用单HARQACK/NACK调制符号dHARQ调制每个CQI时隙中的第二RS符号(SC-FDMA符号5,即由ACK/NACK用信号发送的RS)。也就是说,使用相应的RS用信号发送ACK/NACK。
在每个时隙具有一个RS符号的扩展CP的情况下,1或者2比特HARQACK/NACK与CQI联合编码,产生(20,kCQI+kA/N)基于Reed-Muller分组码。在使用图9的CQI信道结构的PUCCH上发送20比特码字。如图14中所示地执行ACK/NACK和CQI的联合编码。分组码支持的信息比特的最大数目为13。此时,kCQI=11CQI比特,并且kA/N=2比特。
2.4SR和ACK/NACK的复用
图15是示出用于复用SR和ACK/NACK信号的方法之一的图,并且图16是示出用于PUCCH格式1/1a/1b的ACK/NACK和SR的星座映射的图。
参考图15,如果在相同子帧中同时地发送SR信号和ACK/NACK信号,则UE在对正SR分配的SRPUCCH资源上发送ACK/NACK信号,并且在负SR的情况下分配的ACK/NACKPUCCH资源上发送ACK/NACK。在图16中示出用于同时发送ACK/NACK和SR的星座映射。
2.5TDD系统中的HARQACK/NACK发送
在LTETDD(时分复用)的情况下,由于UE能够在多个子帧期间接收PDSCH,所以UE能够将用于多个PDSCH的HARQACK/NACK反馈给eNB。也就是说,存在下列两种类型的HARQACK/NACK发送方案。
(1)ACK/NACK捆绑
通过ACK/NACK捆绑,由逻辑-AND操作组合对多个数据单元的ACK/NACK响应。例如,如果Rx节点(或者接收器)成功地对所有数据单元解码,则Rx节点使用一个ACK/NACK单元发送ACK。否则,如果Rx节点在对任何数据单元解码时失败,则Rx节点可以使用一个ACK/NACK单元发送NACK,或者对于ACK/NACK什么也不发送。
(2)ACK/NACK复用
通过ACK/NACK复用,由在实际ACK/NACK发送中使用的ACK/NACK和QPSK调制符号中的一个的组合识别对多个数据单元的ACK/NACK响应的内容。例如,如果假定一个ACK/NACK单元承载2比特,并且最多发送两个数据单元,则能够如下表9中所示地在TX节点处识别ACK/NACK结果。
[表9]
在表9中,HARQ-ACK(i)指示数据单元i(即,存在最多2个数据单元,也就是说,在该示例中为数据单元0和数据单元1)的ACK/NACK结果。在表9中,DTX的意思是不存在对相应的HARQ-ACK(i)发送的数据单元,或者Rx节点未检测出存在对应于HARQ-ACK(i)的数据单元。指示在实际ACK/NACK发送中使用的ACK/NACK单元,其中最多存在两个ACK/NACK单元——
b(0),b(1)指示由所选ACK/NACK单元承载的两个比特。根据比特决定通过ACK/NACK单元发送的调制符号。例如,如果RX节点成功地接收并且对两个数据单元解码,则Rx节点使用ACK/NACK单元发送两个比特(1,1)。作为另一示例,如果Rx节点接收两个数据单元,对第一数据单元(对应于HARQ-ACK(0))解码失败,并且对第二数据单元(对应于HARQ-ACK(1))解码成功,则RX节点使用发送两个比特(0,0)。
通过将实际ACK/NACK内容与ACK/NACK单元选择和用于ACK/NACK单元发送的实际比特内容的组合相链接,对多个数据单元使用单个ACK/NACK单元的ACK/NACK发送是可能的。表9中所描述的示例能够被扩展至超过2个数据单元的ACK/NACK发送。
在ACK/NACK复用方法中,如果对所有数据单元存在至少一个ACK,则NACK和DTX被耦合为表9中所示的NACK/DTX。这是因为基于NACK和DTX的解耦,ACK/NACK单元和QPSK符号的组合不足以覆盖所有的ACK/NACK假设。另一方面,对于其中不存在用于所有数据单元的ACK(换句话说,仅存在用于所有数据单元的NACK或者DTX)的情况,单个明确NACK情况被定义为仅HARQ-ACK(i)中的一个为与DTX解耦的NACK。在这种情况下,与对应于单个明确NACK的数据单元相链接的ACK/NACK单元也能够被保留,以发送多个ACK/NACK的信号。
当在给定量的物理资源内能够发送的数据单元的最大数目变得更大时,用于在所有数据单元上ACK/NACK复用的所需ACK/NACK假设可以成指数地增大。将数据单元的最大数目和相应的ACK/NACK的数目分别表示为N和NA,则即使排除DTX情况,对于ACK/NACK复用也需要2N个ACK/NACK假设。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地应用单个ACK/NACK单元选择,ACK/NACK复用能够由高达4NA个ACK/NACK假设支持。
换句话说,随着数据单元的数目增大,单个ACK/NACK单元选择需要相对更大量的ACK/NACK单元,这产生发送用于多个ACK/NACK的信号所需的更大的控制信道资源开销。例如,如果为了发送而使用5个数据单元(N=5),则对于ACK/NACK发送8个ACK/NACK单元(NA=8)应是可用的,这是因为用于ACK/NACK复用的ACK/NACK假设的要求数目为2N=32(=4NA)。
2.6用于PUCCH格式2的上行链路信道编码
在LTE上行链路发送中,使用如表10中所示的线性分组码对特定控制信号编码。
[表10]
如果对线性分组码的输入比特被表示为a0,a1,a2,…,aA,则在编码后,比特由b0,b1,b2,…,bB表示,其中B=20。下面的方程3指示用于产生编码比特的方法之一。
[方程3]
其中i=0,1,2,…,B-1。
然后,如图17中所示,编码比特被映射到码时频资源。图17是示出通过物理资源区匹配控制信息的方法的图。最先10个编码比特被映射到特定码时频资源,并且最后10个编码比特被映射到不同的码时频资源。此时,最先10个编码比特和最后10个编码比特之间的频率间隔通常大,因此能够获得用于编码比特的频率分集。
2.7LTE-A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信道编码
如上所述,在LTE系统(即,版本8)中,如果UCI被发送至PUCCH格式2,则对最大13比特的CSI执行表10的(20,A)RM编码。然而,如果UCI被发送至PUSCH,则对最大11比特的CQI执行表11的(32,A)RM编码,并且执行截短或者循环重复,以匹配将被发送至PUSCH的编码速率。
[表11]
i Mi,0 Mi,1 Mi,2 Mi,3 Mi,4 Mi,5 Mi,6 Mi,7 Mi,8 Mi,9 Mi,1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1 1
2 1 0 0 1 0 0 1 0 1 1 1
3 1 0 1 1 0 0 0 0 1 0 1
4 1 1 1 1 0 0 0 1 0 0 1
5 1 1 0 0 1 0 1 1 1 0 1
6 1 0 1 0 1 0 1 0 1 1 1
7 1 0 0 1 1 0 0 1 1 0 1
8 1 1 0 1 1 0 0 1 0 1 1
9 1 0 1 1 1 0 1 0 0 1 1
10 1 0 1 0 0 1 1 1 0 1 1
11 1 1 1 0 0 1 1 0 1 0 1
12 1 0 0 1 0 1 0 1 1 1 1
13 1 1 0 1 0 1 0 1 0 1 1
14 1 0 0 0 1 1 0 1 0 0 1
15 1 1 0 0 1 1 1 1 0 1 1
16 1 1 1 0 1 1 1 0 0 1 0
17 1 0 0 1 1 1 0 0 1 0 0
18 1 1 0 1 1 1 1 1 0 0 0
19 1 0 0 0 0 1 1 0 0 0 0
20 1 0 1 0 0 0 1 0 0 0 1
21 1 1 0 1 0 0 0 0 0 1 1
22 1 0 0 0 1 0 0 1 1 0 1
23 1 1 1 0 1 0 0 0 1 1 1
24 1 1 1 1 1 0 1 1 1 1 0
25 1 1 0 0 0 1 1 1 0 0 1
26 1 0 1 1 0 1 0 0 1 1 0
27 1 1 1 1 0 1 0 1 1 1 0
28 1 0 1 0 1 1 1 0 1 0 0
29 1 0 1 1 1 1 1 1 1 0 0
30 1 1 1 1 1 1 1 1 1 1 1
31 1 0 0 0 0 0 0 0 0 0 0
在LTE-A系统中,已经引入PUCCH格式3,以发送最大21比特的UCI(A/N和SR)比特,并且在常规CP的状态下,UE可以通过使用PUCCH格式3发送48比特的编码比特。因此,当UCI比特数为11比特或者更少时,使用(32,A)RM编码,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编码比特的循环重复,从而对应于PUCCH格式3所要求的编码比特。如果UCI比特数超过11比特,则表11中的基于(32,A)RM码的序列数不足,由此使用如图18中所示的两个(32,A)RM编码块产生两个编码比特(这种情况将被称为DualRM),并且其它比特由截短和交织发送,从而减少两个编码比特以对应于PUCCH格式3的代码比特数。
在最大21比特的UCI被发送给PUSCH的情况下,以与传统版本8系统相同的方式使用(32,A)RM编码执行截短或者循环重复,从而匹配将在UCI比特数为11比特或者更少时被发送至PUSCH的编码速率,而在UCI比特数超过11比特时使用DualRM生成两个编码的比特,并且对两个编码的比特执行截短或者循环重复,以匹配将被发送至PUSCH的编码速率。
参考图18,当输入UCI比特数对应于21比特时,发射器通过划分相应的UCI比特而生成部分1和部分2。之后,发射器向部分1和部分2每一部分应用(32,A)RM编码,并且截短或者循环重复编码比特,以匹配能够由PUCCH格式3发送的48比特。然后,发射器交织或者连接所输出的编码比特,由此能够通过PUCCH格式3发送编码比特。
更详细地,将描述每个UCI的比特配置顺序。如果PUCCH格式3被配置成被用于SR传输子帧,则在SR和A/N被发送至PUCCH格式3或者PUSCH时,首先布置A/N,并且然后紧挨A/N布置SR,由此配置UCI比特。
图19是示出用于在使用图18中所述的双RM时交织输出编码比特的方法的图。参考图19,当长度为A和B的数据块(即UCI)被分别输入(32,A)和(32,B)RM编码器时,输出编码比特经过24比特的速率匹配变为A0,A1,…,A23和B0,B1,…,B23。
编码比特A0,A1,…,A23和B0,B1,…,B23被输入到交织器,并且从交织器输出的编码比特被以适当顺序成对输出,从而生成A0,A1,B0,B1,A2,A3,B2,B3,…,A22,A23,B22和B23的比特流。根据PUCCH格式3传输格式对比特流进行QPSK调制并发送比特流,其中比特流的第一24比特(12个QPSK符号)被映射到第一时隙中,并且其它24比特(12个QPSK符号)被映射到第二时隙中。
3.空间调制
空间调制(SM)代表支持其中的每个都包括多个天线并且通过星座点上的映射发送其它比特流的UE和eNB的无线接入系统中的具有一些输入比特流的天线或者天线组的选择。
图20是示出空间调制方案的概念的图。
图20(a)示出使用发射器的四个发射(Tx)天线发送3比特。此时,3比特流的最先2个比特代表四个发射天线中的一个,并且可以通过BPSK调制发送其它1个比特。同时,图20(b)示出当在发射器中存在两个发射天线时,使用3比特流的最先1个比特选择两个发射天线中的一个,并且通过QPSK调制发送其它2个比特。
被用于天线选择的图20(a)的2比特和图20(b)的1比特实际上不被从发射器发送至接收器。然而,如果接收器检测出通过其发送接收到的信号或者符号的天线,则接收器可以识别相应的比特。
也就是说,参考图20,如果存在四个发射天线,则2比特信息可以指示每个天线,并且如果存在两个发射天线,则1比特信息可以指示每个天线。因此,接收器可以通过识别经由其发送信号的天线而检测出2比特或者1比特的特定信息。
因此,如果发射天线的数目增大,则选择发射器中的天线所需的比特数增大,从而匹配相应比特的数据或者控制信息量增大。在这方面,SM方案适合诸如大规模MIMO的天线发送技术。
接收器可以检测用于使用SM方案发送的数据信号的天线或者天线组,并且然后通过执行解调而对所接收的数据解码。此时,接收器可以使用在方程4中表示的判决度量检测已经发送数据信号的天线或者天线组。
[方程4]
Y1=r1·h*=|h|2d+h*·n,r1=h·d1+n
Y2=r2·g*=g*·n,r2=g·d2+n
在方程4中,Y1指示用于已经发送数据信号的天线(端口)的判决度量,并且Y2指示用于还未发送数据信号的天线(端口)的判决度量。此时,r1和r2表示所接收的符号,h和g表示相应的接收符号所经过的无线电信道,d1和d2表示实际发送的数据信号的噪声,并且n表示相应的无线电信号的噪声。
接收器可以通过Z(k)=max(Y1,Y2)识别是否已经发送第k个天线或者天线组的数据信号。因此,如果Z(k),k=1,..,M(M:发射天线的#),则接收器可以决定通过其发送数据信号的发射天线。在检测出天线或者天线组后,接收器可以通过解调程序对所接收的数据解调。
当发射器通过使用SM方案发送数据/控制信号时,发射天线可以是单独天线或者天线组,或者可以为单独天线端口或者天线端口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假定发射天线为单独天线。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甚至可以被同样地应用于其中发射天线配置天线组的情况。
3.1用于SM方案的链路自适应的方法
如果使用SM方案,则将从发射器被发送的一些比特流用于天线选择,并且其它比特流被用于数据发送。此时,多个发射天线可以具有它们彼此不同的各自信道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如下考虑链路自适应方法。
(1)方法1:用于向从所有天线或者所有天线组发送的数据应用相同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的方法。
(2)方法2:用于向每个天线或者天线组发送的数据应用各自彼此不同的MCS的方法。
在方法1的情况下,其优点在于能够降低CSI反馈,然而,根据最差信道确定MCS等级,因此整体数据吞吐量可能被降低。在方法2的情况下,其优点在于能够设置对每个信道的状态最优化的MCS等级,然而,用于执行每个信道的CSI反馈的开销可能提高。
因此,方法1可以用于其中信道状态良好的情况,而方法2可以用于其中信道状态不好的情况。同样地,方法1和方法2可以被用于半静态变化。
3.2基于空间复用的空间调制方案
下面将建议一种用于将SM方案扩展至空间复用方案的方法。然而,为了便于说明,假定发射器的发射天线的数目为4。下面将描述的方法可以甚至同样地应用于其中发射天线的数目为2、3或者5或者更多的情况。
例如,在rank1发送的情况下,由于发射器选择并且发送四个发射天线中的一个,所以当使用SM方案时使用的另外发送的比特数可以被设置为也就是说,发射器可以使用2比特选择天线,并且可以通过将其它比特映射到星座点而发送其它比特。
以这种方式,在秩2的情况下,由于发射器选择两个发射天线并且发送数据信号,所以使用对应于的比特以选择发射天线,并且通过调制发送其它比特流。
同样地,在秩3的情况下,发射器可以通过使用选择三个发射天线,并且通过调制发送其它比特流。然而,在秩4的情况下,由于发射器通过使用所有天线发送数据信号,所以可以通过调制,不选择天线地发送数据比特流。
图21是示出通过使用对其应用空间复用的空间调制(SM)方案发送和接收数据/控制信号的方法之一的图。
上述方程4涉及一种如果不使用空间复用,在接收器中检测已经发送数据的天线的方法。下文中,将描述一种如果使用空间复用,发送和接收数据/控制信号的方法。
参考图21,发射器通过应用SM方案而配置数据信号或者控制信号。也就是说,发射器可以通过使用将被发送的数据比特和由天线选择而添加的信息比特配置数据信号(S2110)。
此时,由于发射器使用空间复用方案,则能够发送对应于一个或者更多秩的数据流。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接收器应了解关于从发射器发送的数据流的秩的信息,以便识别发射器的天线端口数目。因此,发射器将秩信息发送至接收器,此时,可以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号(例如,PDCCH信号)发送秩信息(S2120)。
发射器可以将在步骤S2110中配置的数据和控制信号以及用于特定UE的参考信号(例如,DM-RS(解调参考信号))发送至接收器(S2130)。
作为UE特定信号的DM-RS被用于PDSCH信号发送,并且不同的DM-RS被用于每个天线端口。因此,接收器可以在DM-RS接收期间识别通过其发送数据信号的天线端口。接收器可以基于在步骤S2120和S2130中接收的rank信息和DMRS识别已经被用于SM数据发送的天线端口数,确切地检测发射天线端口(S2140)。
接收器可以基于在步骤S2130中接收和检测的rank信息和天线端口,导出用于天线选择的比特流。因此,接收器可以基于解码的信号和所导出的比特流对从基站发送的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解调(S2150)。
如果在图21的步骤S2130中使用UE特定参考信号,则优选被发送的控制信号是从PDSCH区发送的E-PDCCH(增强PDCCH)。
在LTE/LTE-A系统的情况下,比特流配置OFDM符号,多个OFDM符号(例如,6或者7个符号)配置一个时隙,并且一个子帧由两个时隙配置。因此,如果SM方案被应用于LTE/LTE-A系统,则可以通过比特流、OFDM符号、时隙或者子帧的一个单元应用SM方案。
例如,如果SM方案被以比特流的一个单元应用于LTE/LTE-A系统,则其优点在于除了调制符号之外,另外地发送用于选择发射天线的比特。同样地,如果SM方案被以OFDM符号的一个单元应用于LTE/LTE-A系统,则除了对应于OFDM符号的比特之外,可以另外地发送用于选择发射天线的比特。如果SM方案被以时隙或者子帧的一个单元应用于LTE/LTE-A系统,则可以另外每个时隙或者每个子帧都发送与选择发射天线或者天线端口所需的比特数等效的数据信号。例如,如果SM方案被以子帧的一个单元应用于LTE/LTE-A系统,并且发射器使用两个发射天线,则其优点在于发射器另外地发射1比特。此时,所添加的1比特可以用于发送数据或者控制信息。
3.3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
已经参考图21描述了其中控制信号与DM-RS一起被发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控制信号为E-PDCCH信号。甚至在3.1小节中所述的SM方案的情况下也可以发送E-PDCCH信号,并且SM方案可以被应用于甚至作为常规控制信号的PDCCH信号的发送。
下面将描述一种用于通过使用SM方案发送控制信号的方法。
3.3.1基于SM方案的PHICH发送
通过PDSCH区发送E-PDCCH信号。发射器可以选择多个天线中的一个以发送E-PDCCH。此时,发射器可以通过使用选择多个天线中的一个所需的比特发送PHICH信号。
例如,如果发射器包括两个发射天线,则发射器可以使用选择发射天线所需的1比特,以将作为ACK/NACK响应的PHICH发送给PUSCH。也就是说,一组EPDCCH候选被配置成包括多个端口107和109。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通过天线端口107发送E-PDCCH信号,则可以设置用于PUSCH的ACK,并且如果通过天线端口109发送E-PDCCH信号,则可以设置用于PUSCH的NACK。此时,可以假定E-PDCCH信号是具有用于通过PUSCH调度的UE的PDSCH调度信息的控制信息。
更详细地,已经从接收器接收PDSCH信号的发射器检测用于相应的PDSCH信号的ACK/NACK。之后,发射器可以在发送E-PDCCH信号而非发送单独的PHICH信号时,通过使用SM方案将E-PDCCH信号与PHICH信息一起发送。也就是说,发射器可以通过使用选择相应的天线所需的一个或者更多比特选择多个天线中的一个以向接收器发送E-PDCCH信号,并且发送PHICH信息。因此,接收器可以通过检测对其发送E-PDCCH信号的天线端口了解PHICH信息。
3.3.2用于发送NDI信息的方法
发射器可以通过使用SM方案发送用于配置E-PDCCH信号的DCI格式的比特的新数据指示(NDI)比特。例如,发射器可以通过在用于选择发射天线的比特中承载NDI信息而发送NDI信息。如果通过发射器的天线端口107发送E-PDCCH信号,则可以意味着‘NDI=nottoggled(即,重传)’。如果通过发射器的天线端口109发送E-PDCCH信号,则可以意味着‘NDI=toggled(即,新发送)’。因此,接收器可以通过检测经由其发送所接收的E-PDCCH信号的天线而获取NDI信息。以这种方式,发射器可以降低配置E-PDCCH信号的DCI格式的大小。
3.3.3用于发送TPC信息的方法
可以使用空间调制发送配置E-PDCCH信号的DCI格式的信息比特的发射功率控制(TPC)比特。例如,发射器可以通过使用用于选择用于发送E-PDCCH信号的发射天线的比特而发送TPC信息。如果通过天线端口107发送E-PDCCH信号,则其对应于‘TPC=UP(加电)’命令。同样地,如果通过天线端口109发送E-PDCCH信号,则其对应于‘TPC=DOWN(断电)’命令。
因此,接收器可以通过检测通过其发送E-PDCCH信号的天线而获取TPC信息。以这种方式,发射器可以降低配置E-PDCCH信号的DCI格式的大小。
3.4用于发送数据信号的方法
在数据发送期间,信道编码被应用于一般通信系统。同样地,LTE/LTE-A系统在信道编码期间采用Turbo编码。使用turbo编码器编码的编码比特被分类为系统比特(S)和奇偶校验比特(P)。
下面将描述其中SM方案被应用于配置数据信号的系统比特和奇偶校验比特的情况。通常,编码性能受系统比特的影响比受奇偶校验比特的影响更大。因此,如果比奇偶校验比特更可靠地发送系统比特,则有助于提高数据信号的解码性能。在这方面,如果SM方案被应用,则发射器可以向被映射到调制符号中的比特流另外地发送用于选择发射天线的比特流。
在检测到已经发送调制符号的发射天线后执行用于调制符号的接收器的解调程序。因此,可以在用于选择发射天线的比特中布置系统比特,从而提高数据发送性能。发射器可以在被用于选择发射天线的比特都被用于系统比特之后匹配奇偶校验比特和调制符号。
图22是示出一种向配置数据信号的系统比特和奇偶校验比特应用空间调制(SM)方案的方法的图。特别地,图22(a)涉及一种通过使用用于天线选择的比特发送系统比特,并且通过上述调制发送奇偶校验比特的方法。与图22(a)不同,图22(b)示出一种用于通过匹配奇偶校验比特和用于天线选择的比特而发送奇偶校验比特,并且通过调制发送系统比特的方法。
在图22(b)的情况下,接收器在检测接收到的数据信号时检测通过其发送数据信号的发射天线。可以使用上述方程4或者参考图21所述的方法执行一种用于检测发射天线的方法。已经检测到发射天线的接收器可以检测用于选择相应的发射天线的比特,并且可以通过所检测的比特检测奇偶校验比特。之后,接收器可以通过对所接收的数据信号解调而对系统比特解调。
图23是示出一种通过应用空间调制(SM)方案而在发射器中配置数据信号的方法的图。
假定发射器包括两个发射天线或者两个发射天线组。如果发射天线由两个组配置,则属于每一组的天线数目可以彼此相同或者彼此不同。
参考图23,SM方案被应用于1/3涡轮编码的,由16比特的系统比特和32比特的奇偶校验比特组成的编码比特流。可以使用图22中所描述的方法发送图23中所示的比特流。如果使用天线选择方案发送系统比特或者奇偶校验比特,则‘0’表示被映射到天线端口‘x’中的数据比特,并且‘1’表示被映射到天线端口‘y’中的数据比特。通过被经由调制器提供的调制方案调制,发送不使用天线选择方案的数据比特。
图24是示出用于通过向涡轮编码比特应用空间调制(SM)方案发送涡轮编码比特的方法的示例的图。
图24(a)示出一种通过串行连接奇偶校验比特P1和P2而调制它们的方法,并且图24(b)示出一种通过并行连接奇偶校验比特P1和P2而调制它们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使用图23中所示的奇偶校验比特示出图24的方法。同样地,当系统比特依照图22(a)中所描述的SM方案作为根据天线选择方案的附加比特被发送给接收器,并且调制奇偶校验比特时,图24的方法可以被应用。
如果图24的方法中的比特根据图22(b)中所描述的SM方案被发送,并且根据天线选择方案仅发送P1和P2其中之一时,则可以以图24中所描述的方式通过连接而调制P1或者P2以及系统比特。
已经基于发射器为eNB并且接收器为UE描述了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然而,上述实施例可以同样地或者类似地应用于甚至其中发射器是UE并且接收器是eNB的情况。例如,在发送用于发送用于PDSCH信号的ACK/NACK的PUSCH信号的情况下,ACK/NACK信号可以根据SM方案被发送。另外,可以通过SM方案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在通过使用3.3小节中所述的SM方案发送控制信号或者控制信息的方法的情况下,将被发送的控制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大。因此,相应的SM方案可以被应用于甚至其中发射天线的数目小的情况。在这方面,3.3小节中所述的方法可以被应用于传统LTE/LTE-A系统。然而,在3.4小节中所述的用于发送数据信号的方法中,通常是将被发送的数据比特的数目大。因此,3.4小节的方法可以被用在大规模MIMO环境或者小小区环境。
4.装置
在图25中图示的装置意指能够实现在参考图1至图24之前描述的方法的装置。
UE可以在UL上用作发送端并且在DL上用作接收端。eNB可以在UL上用作接收端并且在DL上用作发送端。
即,UE和eNB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发射器(Tx)2540或者2550和接收器(Rx)2560或者2570,用于控制信息、数据和/或消息的发送和接收;以及天线2500或者2510,用于发送和接收信息、数据和/或消息。
UE和BS中的每一个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前述实施例的处理器2520或者2530以及用于临时或者永久地存储处理器2520或者2530的操作的存储器2580或者2590。
使用前述的UE和前述的eNB的元件和功能能够执行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UE和eNB的处理器可以借助于在前述的章节1至3中描述的方法的组合通过应用SM方案发送数据比特或者控制信息。参考章节3将会理解其详情。
UE和eNB的Tx和Rx可以执行用于数据传输、高速分组信道编译功能、OFDMA分组调度、TDD分组调度和/或信道化的分组调制/解调功能。图25的UE和eNB中的每一个可以进一步包括低功率射频(RF)/中频(IF)模块。
同时,UE可以是个人数字助理(PDA)、蜂窝电话、个人通信服务(PCS)电话、全球移动系统(GSM)电话、宽带码分多址(WCDMA)电话、移动宽带系统(MBS)电话、手持式PC、膝上型PC、智能电话、多模多带(MM-MB)终端等等中的任意一个。
智能电话是采用移动电话和PDA二者的优点的终端。其将PDA的功能,即,诸如传真发送和接收和互联网连接的调度和数据通信合并到移动电话中。MB-MM终端指的是具有内置在其中的多模芯片并且在移动互联网系统和其他移动通信系统(例如,CDMA2000、WCDMA等等)中的任意一个中操作的终端。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其组合来实现。
在硬件配置中,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D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来实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
在固件或者软件配置中,可以以执行上述功能或者操作的模块、过程、功能等的形式实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2580或者2590中,并且通过处理器2520或者2530执行。存储器位于该处理器的内部或者外部,并且可以经由各种已知的装置将数据发送到处理器和从处理器接收数据。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白,在不偏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实质特性的情况下,可以以除了在此给出的那些之外的其他特定方式执行本公开。因此,上面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被解释为说明性的和非限制性的。应当通过所附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合法等效物而不是通过上面的描述来确定本发明的范围,并且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意欲被涵盖在其中。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显然的是,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未明确地引用彼此的权利要求可以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以组合的方式被呈现或通过在提交本申请后的后续修改作为新的权利要求被包括。
工业实用性
本公开可适用于包括3GPP系统、3GPP2系统和/或IEEE802.xx系统的各种无线接入系统。除了这些无线接入系统之外,本公开的实施例可适用于其中无线接入系统发现它们的应用的所有技术领域。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在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使用空间调制(SM)方案发送来自于发射器的数据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选择用于发送所述数据信号的两个或者更多个发射天线;
导出用于选择所述两个或者更多个发送天线的数据比特流;
基于所述数据比特流通过使用所述SM方案配置所述数据信号;以及
通过所述被选择的两个或者更多个发射天线发送所述被配置的数据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如果秩是2或者更大,发送关于发送所述被配置的数据信号的秩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被配置的数据信号与匹配所述两个或者更多个发送天线中的每一个的UE特定参考信号一起被发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被配置的数据信号是作为从数据区域发送的控制信息的E-PDCCH(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ACK/NACK信号、新数据指示(NDI)或者发射功率控制(TPC)信息被映射到所述数据比特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输入流的系统比特被映射到用于选择所述两个或者更多个天线的数据比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输入比特的奇偶校验比特被映射到用于选择所述两个或者更多个天线的数据比特。
8.一种用于在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使用空间调制(SM)方案接收接收器中的数据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检测发射器的天线端口,所述接收的数据信号被发送到所述发射器的天线端口;
导出由所述天线端口意指的数据比特流;以及
基于所述数据比特流解调所述接收到的数据信号,
其中,所述数据比特流意指由所述发射器使用以选择所述天线端口的比特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接收关于在所述接收器中接收的数据信号的秩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到的数据信号与匹配所述发射器的发送天线的UE特定参考信号一起被发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到的数据信号是作为从数据区域发送的控制信息的E-PDCCH(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ACK/NACK信号、新数据指示(NDI)或者发射功率控制(TPC)信息被映射到所述数据比特流。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输入比特的系统比特被映射到所述数据比特流。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输入流的奇偶校验比特被映射到所述数据比特流。
CN201480046441.3A 2013-08-22 2014-08-22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使用空间调制方案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934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68595P 2013-08-22 2013-08-22
US61/868,595 2013-08-22
PCT/KR2014/007827 WO2015026196A1 (ko) 2013-08-22 2014-08-22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공간 변조 방식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송신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3459A true CN105493459A (zh) 2016-04-13
CN105493459B CN105493459B (zh) 2020-03-03

Family

ID=52483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644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93459B (zh) 2013-08-22 2014-08-22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使用空间调制方案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71137B2 (zh)
CN (1) CN105493459B (zh)
WO (1) WO201502619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9306A (zh) * 2016-05-09 2019-03-15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设备、基站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9639B (zh) * 2015-05-15 2018-12-18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道传输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节点
CN106817194B (zh) 2015-12-01 2022-04-0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设备
US20170288933A1 (en) * 2016-03-30 2017-10-05 Intel IP Corporation Wireless signal receiver
CN107979396A (zh) 2016-10-25 2018-05-01 索尼公司 用于多用户空间调制的通信装置及方法
CN108282420B (zh) * 2016-12-31 2020-04-07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方法及装置
WO2019069168A1 (en) * 2017-10-04 2019-04-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TRANSMISSION SCHEME FOR OFDM INDEX MODULATION AND SPATIAL MODULATION
EP3769438A1 (en) * 2018-03-19 2021-01-27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 of non-orthogonal uplink multiplexing of heterogeneous information types
JP7228035B2 (ja) 2018-11-02 2023-02-22 中興通訊股▲ふん▼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のためのシーケンスを発生させること
CN109743082A (zh) * 2019-01-28 2019-05-1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空间调制的映射方法
US11271596B2 (en) 2019-09-27 2022-03-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decoding Reed-Muller codes in polar codes
EP4278771A4 (en) * 2021-01-12 2024-01-24 Zte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SWITCHING
WO2023278958A1 (en) * 2021-06-28 2023-01-05 Google Llc Control information-based index modulation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37673A1 (en) * 2006-07-11 2008-02-14 Ahn Chang-Wook Spatial modulation method and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pparatuses using the same in a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stem
CN101394216A (zh) * 2007-09-18 2009-03-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码本方式的预编码方法和码本构建方法
CN102017449A (zh) * 2008-03-14 2011-04-1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开环空间复用模式下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
CN102119494A (zh) * 2008-08-11 2011-07-06 Lg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多天线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18223A (zh) * 2009-02-13 2012-01-1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2-Tx系统中的上行链路预编码方法
CN102742191A (zh) * 2009-11-08 2012-10-17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下行链路传输功率的方法和基站、以及用于接收pdsch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792726A (zh) * 2010-01-08 2012-11-2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基站以及方法
CN102938687A (zh) * 2011-08-15 2013-0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预编码方法、基站及终端
WO2013037061A1 (en) * 2011-09-12 2013-03-2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mrs association and signaling for enhanced pdcch in lte systems
CN103227706A (zh) * 2007-06-11 2013-07-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频率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和控制信号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99289A (ko) 2005-03-11 2006-09-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다중송신방식을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7668224B2 (en) * 2005-08-16 2010-02-2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Encoding for digital communications in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environment
GB0902701D0 (en) * 2009-02-18 2009-04-01 Univ Edinburgh A method and system of enhanced performanc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040605B1 (ko) 2009-02-27 2011-06-10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공간 변조 방법과 장치, 그리고 공간 변조된 신호의 복조 방법과 장치
KR101641968B1 (ko) 2009-09-14 2016-07-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입출력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2076076B (zh) * 2009-11-20 2015-11-25 夏普株式会社 一种解调参考信号的资源分配通知方法
US9008507B2 (en) * 2011-01-09 2015-04-14 Alcatel Lucent Secure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spatial multiplexing
US9025574B2 (en) * 2011-08-12 2015-05-05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and transmission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1239971B2 (en) * 2011-11-03 2022-02-0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with enhanced control messages and search space
US9185690B2 (en) * 2012-02-29 2015-11-1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llocating and determining resources for a device-to-device link
EP2830234B1 (en) * 2012-03-19 2018-08-0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ransmission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TWI617148B (zh) * 2012-09-28 2018-03-0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用於報告回饋的無線發射/接收單元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37673A1 (en) * 2006-07-11 2008-02-14 Ahn Chang-Wook Spatial modulation method and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pparatuses using the same in a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ystem
CN103227706A (zh) * 2007-06-11 2013-07-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频率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和控制信号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1394216A (zh) * 2007-09-18 2009-03-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码本方式的预编码方法和码本构建方法
CN102017449A (zh) * 2008-03-14 2011-04-1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开环空间复用模式下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
CN102119494A (zh) * 2008-08-11 2011-07-06 Lg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多天线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18223A (zh) * 2009-02-13 2012-01-1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2-Tx系统中的上行链路预编码方法
CN102742191A (zh) * 2009-11-08 2012-10-17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下行链路传输功率的方法和基站、以及用于接收pdsch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792726A (zh) * 2010-01-08 2012-11-2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基站以及方法
CN102938687A (zh) * 2011-08-15 2013-0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预编码方法、基站及终端
WO2013037061A1 (en) * 2011-09-12 2013-03-2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mrs association and signaling for enhanced pdcch in lte system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9306A (zh) * 2016-05-09 2019-03-15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设备、基站和方法
CN109479306B (zh) * 2016-05-09 2021-12-24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设备、基站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71137B2 (en) 2019-01-01
US20160164581A1 (en) 2016-06-09
CN105493459B (zh) 2020-03-03
WO2015026196A1 (ko) 2015-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0374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参照信号を送受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このための装置
KR102214078B1 (ko) 비면허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접속시스템에서 디스커버리 참조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3472490B (zh)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调整竞争窗口大小的方法和设备
KR102068568B1 (ko) 기계타입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기계타입통신 단말을 위해 정의되는 전송블록크기를 이용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5122676B (zh)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5493459A (zh)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使用空间调制方案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USRE49547E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by using polar coding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KR101830745B1 (ko) 기계타입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 전력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1052667B (zh) 发送和接收下行链路数据信道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3947144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获得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354840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接收数据的方法及其基站
US10757740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9949211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UCCH transmission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for same
US2015029651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493433A (zh) 在支持机器型通信的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91448A (zh)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方法和设备
WO2015147593A1 (ko) 기계타입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채널상태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6134120A (zh)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以支持256qam的方法和设备
WO2016072696A2 (ko) 비직교다중접속 방식을 지원하는 무선접속시스템에서 하이브리드 자동재전송을 위한 데이터 버퍼링 방법 및 장치
CN111226485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数据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CN105191176A (zh)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22704B (zh)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调度请求的方法和设备
CN105122679A (zh)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WO2015084070A1 (ko) 기계타입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하이브리드 자동재전송 수행방법 및 장치
CN105122753A (zh) 在支持新载波类型的无线接入系统中收发/发送下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