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2420B - 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2420B
CN108282420B CN201611267435.8A CN201611267435A CN108282420B CN 108282420 B CN108282420 B CN 108282420B CN 201611267435 A CN201611267435 A CN 201611267435A CN 108282420 B CN108282420 B CN 1082824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pilot
frame
time
channel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674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82420A (zh
Inventor
沙子渊
竺旭东
王昭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126743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824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82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2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82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24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4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 H04L25/0242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using matrix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装置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基于发端发送的符号,利用数据辅助信道追踪方法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目标信道矩阵;S2,根据所述目标信道矩阵计算出信道时变参数;S3,根据所述信道时变参数获得导频比。所述装置包括:数据辅助信道追踪模块,用于基于发端发送的符号,利用数据辅助信道追踪方法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目标信道矩阵;信道时变参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信道矩阵计算出信道时变参数;导频比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道时变参数获得导频比。本发明实现了在保证SM系统在时变信道下性能的稳定性和数据传输的准确率的同时,选取尽可能小的导频比,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多入多出天线(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系统是一种接收机和发射机均采用多根天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基于MIMO系统可以得到一种新型调制技术即空间调制(Spatial Modulation,SM)技术。具体地,SM技术中,发射机仅使用一根天线来发送符号,并将所使用天线的编号用于调制信息,根据信道矩阵解调信息。
SM技术的具体实现方式为:首先,将待传输的比特流分为SM块,对应每次传输的SM符号。每个SM块中的比特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确定所使用的天线编号,另一部分用于确定在该天线上传输的幅度相位调制(Amplitude and Phase Modulation,APM)符号,如QPSK,BPSK等。每次发端的发送向量由这两部分比特共同决定。
在MIMO系统中,假设信道为一收端天线数Nr乘以发端天线数Nt的复数矩阵,即对信道矩阵H有: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11
另外,假设发端发送向量为列向量x,其维度为发端天线数Nt;收端接收向量为列向量y,维度为收端天线数Nr;接收机天线的热噪声为v,其每个元素都服从独立同分布的复高斯分布,均值为0,方差为1;信噪比为ρ。那么,该MIMO系统的传输模型为: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21
进一步地,在与上述MIMO系统对应的SM系统中,假定对应的发送向量为xj,m,其维度为发端天线数Nt。其中,j代表所选择的天线的编号,m代表APM星座图中的符号sm的编号。那么,发送向量可以表示为:
xj,m=[0,0,…,sm,…,0,0]T
上式中,向量xj,m只有第j个元素非零,其余元素均为0。
这时,假定信道矩阵H被表示为: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22
其中,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23
表示组成H的各个列向量。
因此,由上述过程可知,在SM系统中,传输模型最终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24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只有信道矩阵H的第j列hj对接收信号y产生了贡献,这是因为我们在传输过程中只是用了发射机的第j个天线。
对于接收机,通常使用性能较好的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ML)解调算法,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25
其中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31
代表解调出的天线编号,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32
代表解调出的APM符号编号。
一般SM系统采用的帧结构如图2所示,每一帧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导频发送阶段和数据传输阶段。在导频阶段,发射机发送导频向量用于信道估计;在数据传输阶段,发射机传输数据。由于每次发射导频只能估计信道矩阵的一列,因此通常在每一帧中,导频阶段占有Nt个时间槽。假设一帧中总共的时间槽数目为L,可以定义导频比η为每一帧中的导频时间槽数量与总时间槽数目之比: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33
对于传统的信道估计方法,假定在时间槽n时,发射的导频向量为q(n)可以表示为:
q(n)=[0,0,…1…,0]T,1≤n≤Nt
其维度为发端天线数Nt,第j个元素为1,其余元素为0。
结合上述SM系统中的传输模型最终表示方式可知,发射机发送的导频向量,经信道传输后,被接收机接收到的向量为: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34
其中v(n)代表在时间槽n的接收机热噪声,ρ为信噪比。
基于最小二乘法,利用y(n)可以估计原始信道矩阵的第j列: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35
由上可知,经过1个时间槽可以估计信道矩阵的1列,因此,经过Nt个时间槽便可估计出原始信道矩阵H。
对于传统的信道估计方法,一般假定信道在一个数据帧内不再变化,因此在导频阶段估计信道完成后,在同一帧内不再更新信道矩阵,即认为: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41
但由于信道时变性的存在,基于传统信道估计方法的SM系统在时变信道下会出现信道估计误差过大,进而导致数据传输过程中误码率的增高,系统性能下降。因此,需要较高的导频比来保证信道估计误差较小,进而保证数据传输的误码率较小,但较高的导频比会严重影响数据传输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方法,该方法包括:S1,基于发端发送的符号,利用数据辅助信道追踪方法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目标信道矩阵;S2,根据所述目标信道矩阵计算出信道时变参数;S3,根据所述信道时变参数获得导频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装置,该装置包括:数据辅助信道追踪模块,用于基于发端发送的符号,利用数据辅助信道追踪方法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目标信道矩阵;信道时变参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信道矩阵计算出信道时变参数;导频比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道时变参数获得导频比。
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方法,通过基于发端发送的符号,利用数据辅助信道追踪方法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目标信道矩阵,减小了估计信道和真实信道间的误差,从而保证SM系统在时变信道下性能的稳定性和数据传输的准确率,通过根据所述目标信道矩阵计算出信道时变参数,根据所述信道时变参数获得导频比,实现了在保证SM系统在时变信道下性能的稳定性和数据传输的准确率的同时,选取尽可能小的导频比,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空间调制系统使用的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传统信道估计方法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数据辅助信道追踪方法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动态导频调整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传统信道估计方法与动态导频规划方法的信道估计误差随时间变化的对比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传统信道估计方法与动态导频规划方法在不同导频比下的误码率对比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传统信道估计方法与动态导频规划方法的误码率随α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方法,如图1所示。图1为根据本发明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S1,基于发端发送的符号,利用数据辅助信道追踪方法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目标信道矩阵;S2,根据所述目标信道矩阵计算出信道时变参数;S3,根据所述信道时变参数获得导频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步骤S1中基于发端发送的符号,利用数据辅助信道追踪方法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目标信道矩阵进一步包括:S101,在导频发送阶段,接收机基于发端发送的导频向量利用传统信道估计方法进行信道估计,获取原始信道矩阵;S102,在数据传输阶段,所述接收机基于发端发送的数据向量和所述原始信道矩阵利用最大似然解调算法获取天线编号和APM符号编号;S103,基于所述天线编号和APM符号编号更新所述原始信道矩阵,获取目标信道矩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步骤S2中根据所述目标信道矩阵计算出信道时变参数进一步包括:根据相邻时间槽的目标信道矩阵变化量在数据传输阶段的平均值计算信道时变参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步骤S3中,所述根据信道时变参数获得导频比进一步包括:S301,将所述信道时变参数反馈给发射机;S302,所述发射机根据所述信道时变参数确定帧内导频比,并根据一个超帧内各帧对应的帧内导频比计算获得超帧导频比,在下一超帧的每一帧中均发送所述超帧导频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步骤S103中所述原始信道矩阵的更新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61
其中,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62
为更新的目标信道矩阵的第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63
列,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64
为所述获得的天线编号,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65
为APM符号编号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66
对应的符号,ρ为信噪比,y为接收机接收到的向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步骤S2中信道时变参数ε计算方式如下: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67
其中,ε为信道时变参数,L为一帧的时间槽数目,Nt为发端天线的数目,n代表第n个时间槽,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71
代表第n个时间槽的目标信道矩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步骤S302中,所述发射机根据所述信道时变参数确定帧内导频比进一步包括:预先定义帧内导频比的可能取值;根据所述接收机反馈给所述发射机的所述信道时变参数,在所述预先定义帧内导频比的可能取值中选取满足条件的取值作为帧内导频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步骤S302中,所述发射机根据所述信道时变参数确定帧内导频比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接收机反馈给所述发射机的所述信道时变参数,计算出帧内导频比。
基于上述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方法的实施例一,包括:
S401,在导频发送阶段,接收机基于发端发送的导频向量利用传统信道估计方法进行信道估计,获取原始信道矩阵;
S402,在数据传输阶段,所述接收机基于发端发送的数据向量和所述原始信道矩阵利用最大似然解调算法获取天线编号和APM符号编号;
S403,基于所述天线编号和APM符号编号更新所述原始信道矩阵,获取目标信道矩阵: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72
其中,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73
为更新原始信道矩阵的第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74
列获取的目标信道矩阵的第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75
列,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76
为所述获得的天线编号,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77
为APM符号编号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78
对应的符号,ρ为信噪比,y为接收机接收到的向量。
S404,根据相邻时间槽的目标信道矩阵变化量在数据传输阶段的平均值计算信道时变参数,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81
其中,ε为信道时变参数,L一帧的时间槽数目,Nt为发端天线的数目,n代表第n个时间槽,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82
代表第n个时间槽的目标信道矩阵。
S405,预先定义帧内导频比的可能取值;
S406,根据所述接收机反馈给所述发射机的所述信道时变参数,在所述预先定义帧内导频比的可能取值中选取满足条件的取值作为帧内导频比,并根据一个超帧内各帧对应的帧内导频比计算获得超帧导频比,在下一超帧的每一帧中均发送所述超帧导频比。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在SM系统中,发端天线数为Nt,收端天线数为Nr。SM系统采用的帧结构,如图2所示。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空间调制系统使用的帧结构的示意图。其中,每一帧的发送分为两个阶段:导频发送阶段和数据传输阶段。
如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方法所述,该方法包括:S401,在导频发送阶段,接收机基于发端发送的导频向量利用传统信道估计方法进行信道估计,获取原始信道矩阵。
具体地,获取原始信道矩阵的过程如下:
假定在时间槽n时,发射的导频向量为q(n)可以表示为:
q(n)=[0,0,…1…,0]T,1≤n≤Nt
其维度为发端天线数Nt,第j个元素为1,其余元素为0。
结合上述SM系统中的传输模型最终表示方式可知,发射机发送的导频向量,经信道传输后,被接收机接收到的向量为: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91
其中v(n)代表在时间槽n的接收机热噪声,ρ为信噪比。
基于最小二乘法,利用y(n)可以估计原始信道矩阵的第j列: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92
由上可知,经过1个时间槽可以估计信道矩阵的1列,因此,经过Nt个时间槽便可估计出原始信道矩阵H。
其中,传统信道估计方法示意图如图3所示。
如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方法所述,该方法还包括:S402,在数据传输阶段,所述接收机基于发端发送的数据向量和所述原始信道矩阵利用最大似然解调算法获取天线编号和APM符号编号。
具体地,获取天线编号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93
和APM符号编号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94
过程如下:
假定发送的数据向量为xj,m,其维度为发端天线数Nt。其中,j代表所选择的天线的编号,m代表APM星座图中的符号sm的编号。那么,数据向量可以表示为:
xj,m=[0,0,…,sm,…,0,0]T
上式中,向量xj,m只有第j个元素非零,其余元素均为0。
结合上述SM系统中的传输模型最终表示方式可知,发射机发送的数据向量,经信道传输后,被接收机接收到的向量为: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095
其中v(n)代表在时间槽n的接收机热噪声,ρ为信噪比,hj(n)为导频发送阶段已估计出的原始信道矩阵的第j列。
根据上述被接收机接收到的向量,基于最大似然解调算法,获取天线编号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101
和APM符号编号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102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103
如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方法所述,该方法还包括:S403,根据所述天线编号和APM符号编号更新所述原始信道矩阵: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104
其中,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105
为更新原始信道矩阵的第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106
列获取的目标信道矩阵的第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107
列,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108
为所述获得的天线编号,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109
为APM符号编号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1010
对应的符号,ρ为信噪比,y为接收机接收到的向量。
具体地,根据上述获得的APM符号编号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1011
获取APM符号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1012
根据上述获得的天线编号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1013
和APM符号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1014
利用上述公式更新原始信道矩阵。
上述步骤S401-S403利用数据辅助信道追踪方法获取了目标信道矩阵。其中,数据辅助信道追踪方法如图4所示。
如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方法所述,该方法还包括:S404,根据相邻时间槽的目标信道矩阵变化量在数据传输阶段的平均值计算信道时变参数,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1015
其中,ε为信道时变参数,L一帧的时间槽数目,Nt为发端天线的数目,n代表第n个时间槽,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111
代表第n个时间槽的目标信道矩阵,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112
的分子为相邻时间槽信道矩阵的变化量,分母为后一时间槽信道矩阵的2范数,用于归一化分子所表示的信道变化量。
如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方法所述,该方法还包括:S405,将所述信道时变参数反馈给发射机;
具体地,反馈给发射机的信道时变参数用于确定下一帧的导频比。
如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方法所述,该方法还包括:S406,所述发射机根据所述信道时变参数确定导频比,根据一个超帧内的各个帧所得的导频比计算最终导频比,,在下一超帧的每一帧中均发送所述超帧导频比。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每次发射导频向量只能估计信道矩阵的一列,因此,通常在每一帧中,导频阶段占有Nt个时间槽。假设一帧中总共的时间槽数目为L,可以定义一帧中的导频比η为一帧中的导频时间槽数量与总时间槽数目之比: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113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根据ε确定导频比η的方法为:
预先定义导频比η的可能取值,如:η∈{0.2,0.1,0.05},
接收机向发射机反馈信道时变性参数ε,发射机根据该参数从预先定义的导频比中决定η的取值,具体如: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114
由上述信道时变性参数ε计算公式可知,信道时变性越大,信道时变性参数ε越大。因此,信道时变性较高即ε较大时,η选取较大的取值;信道时变性较低即ε较小,η选取较小的取值。
那么,最终导频比由一个超帧内的导频比η计算而得。具体计算为取平均值。此外,计算方式还可以取极值,在此不做限定。
上述过程实现了导频比的动态调整。动态导频调整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传输过程中,在发端,发射机首先向接收机发送包含本次传输所使用的导频比的配置信息。之后,发射机开始发送导频和传输数据。在收端,接收机同时解调数据和计算信道时变性参数ε,待数据传输完成,信道时变性参数ε也已获得,将ε反馈给发射端。发射机根据接收机反馈的ε,来重新确定导频比,作为下一次传输的配置信息,从而实现导频的动态规划。
基于上述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方法的实施例二,该方法包括: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401-S405;
该方法还包括:S506,根据所述接收机反馈给所述发射机的所述信道时变参数,计算出帧内导频比。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根据ε确定导频比η的方法为:
根据信道时变性参数ε,接收机或者发射机直接计算一个特定的导频比,具体如: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121
对于上述方法,需要说明的是,信道矩阵的不断更新使得接收机所估计的信道矩阵和真实的信道矩阵之间的误差不会因为信道的时变性而变得过大,进而显著地降低误码率,同时也可以减小导频比,获得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但上述情况的前提是必须保证接收机的解调正确,否则解调错误会导致估计信道与真实信道之间的误差变得更大。因此,通常保证信噪比不低于8dB以避免解调出现错误。
此外,为了对比传统信道估计方法与数据辅助信道追踪方法的优劣,以及分析传统信道估计方法和动态导频规划方法中误码率与时间、信道变化速率的关系。基于上述方法进行了仿真,仿真中具体参数的设置如表1所示。
仿真中采用的信道矩阵模型如下: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131
其中,α为信道变化速率,其可能取值为0.97,0.98,0.99。同时,假定初始时刻的信道矩阵H(0)与之后每一个时刻的信道变化矩阵H′(n)中的元素都服从独立同分布的复高斯分布,其均值为0,方差为1。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仿真获取了信道估计误差与时间的关系。其中,信道估计误差为接收机估计出的信道与真实信道之间的误差,即: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132
此处通过计算
Figure BDA0001200889400000133
衡量向量E(n)的大小。选用的信道变化速率为0.97,即:α=0.97。
表1仿真具体参数
发射机天线数 4
接收机天线数 8
信道变化速率取值范围 0.90~0.99
信噪比取值范围 0dB~30dB
导频比取值范围 {0.05,0.1,0.2}
幅度相位调制方式 QPSK
接收机解调方式 最大似然估计算法
如图6所示,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传统信道估计方法与动态导频规划方法的信道估计误差随时间变化的对比图,即3种不同信噪比下传统的信道估计方法和动态导频规划方法的信道估计误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其中,3种不同信噪比为:5dB,15dB,30dB。图7中,3条带圆圈标识的曲线代表传统信道估计方法在3种信噪比下信道估计误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此可知,传统信道估计方法在3种信噪比下信道估计误差均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变大,且在高信噪比下(15dB,30dB)的表现区别不大。图5中,3条普通的曲线代表动态导频规划方法在3种信噪比下信道估计误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此可知,在高信噪比下(15dB,30dB),动态导频规划方法对信道估计误差的控制有明显效果,随时间的推移仅出现较小的增幅;在低信噪比下(5dB),由于接收机的解调结果错误率较大,导致更新后的信道与真实信道误差较大,因而动态导频规划方法对信道估计误差的控制无明显效果,表现与传统方法相近。
由上可知,图6的仿真结果与上述动态导频规划方法在较高信噪比效果显著的结论一致:使用动态导频规划方法,相比传统方法,在信噪比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可以显著地限制信道估计误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还通过仿真获取了不同导频比下,动态导频规划方法和传统信道估计方法中的误码率情况。
如图7所示,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传统信道估计方法与动态导频规划方法在不同导频比下的误码率对比图,即在3种不同导频比下传统的信道估计方法和动态导频规划方法的误码率情况。选用的信道变化速率为0.97,即:
α=0.97
该时变信道变化速率很快。图中,3条实线代表了在3种导频比下,传统信道估计方法的误码率情况;3条虚线代表了在3种导频比下,动态导频规划方法的误码率情况。两种方法对比可知,在相同导频比下,动态导频规划方法误码率相比传统的信道估计方法有明显的降低。
此外,对比圆圈标识的虚线和三角标识的实线这两条误码率比较接近的曲线可知,动态导频规划方法使用导频比0.05与传统信道估计方法使用导频比0.2的误码率相近。由此可知,在相同的误码率下,使用动态导频规划方法可以明显地降低导频比,提高传输每一帧的数据率,进而获得更高的频谱效率。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还通过仿真获取了误码率随信道变化参数α的变化情况。
如图8所示,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传统信道估计方法与动态导频规划方法的误码率随α的变化曲线。其中,采用的信噪比为15dB。由图可知,α对系统的性能影响显著。对于较小的α,由于系统的误码率很高。
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方法,通过在导频发送阶段,接收机采用传统信道估计方法进行信道估计,获取信道矩阵,通过在数据传输阶段,接收机采用解调算法获取天线编号和APM符号编号;根据天线编号和APM符号编号更新信道矩阵,减小了估计信道和真实信道间的误差,从而保证SM系统在时变信道下性能的稳定性和数据传输的准确率,根据相邻时间槽的信道矩阵变化计算信道时变参数将信道时变参数反馈给发射机,发射机根据信道时变参数确定导频比,根据一个超帧内的各个帧所得的导频比计算最终导频比,最终导频比用于下一超帧发送,实现了在保证SM系统在时变信道下性能的稳定性和数据传输的准确率的同时,选取尽可能小的导频比,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装置,该装置包括:数据辅助信道追踪模块11,用于基于发端发送的符号,利用数据辅助信道追踪方法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目标信道矩阵;信道时变参数计算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信道矩阵计算出信道时变参数;导频比获取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信道时变参数获得导频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数据辅助信道追踪模块11还包括:信道估计模块111、解调模块112和信道更新模块113;所述信道估计模块111,用于在导频发送阶段,接收机基于发端发送的导频向量利用传统信道估计方法进行信道估计,获取原始信道矩阵;所述解调模块112,用于在数据传输阶段,所述接收机基于发端发送的数据向量和所述原始信道矩阵利用最大似然解调算法获取天线编号和APM符号编号;所述信道更新模块113,用于基于所述天线编号和APM符号编号更新所述原始信道矩阵,获取目标信道矩阵。
本申请提出的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装置,通过信道估计模块,在导频发送阶段,接收机基于发端发送的导频向量利用传统信道估计方法进行信道估计,获取原始信道矩阵,通过解调模块,在数据传输阶段,所述接收机基于发端发送的数据向量和所述原始信道矩阵利用最大似然解调算法获取天线编号和APM符号编号;通过信道更新模块,基于所述天线编号和APM符号编号更新所述原始信道矩阵,获取目标信道矩阵,减小了估计信道和真实信道间的误差,从而保证SM系统在时变信道下性能的稳定性和数据传输的准确率,通过信道时变参数计算模块,根据相邻时间槽的信道矩阵变化计算信道时变参数,通过导频比获取模块,将信道时变参数反馈给发射机,发射机根据信道时变参数确定导频比,实现了在保证SM系统在时变信道下性能的稳定性和数据传输的准确率的同时,选取尽可能小的导频比,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最后,本申请的方法仅为较佳的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S1,基于发端发送的符号,利用数据辅助信道追踪方法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目标信道矩阵;
S2,根据所述目标信道矩阵计算出信道时变参数;
S3,根据所述信道时变参数获得导频比;
所述步骤S1中基于发端发送的符号,利用数据辅助信道追踪方法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目标信道矩阵进一步包括:
S101,在导频发送阶段,接收机基于发端发送的导频向量利用传统信道估计方法进行信道估计,获取原始信道矩阵;
S102,在数据传输阶段,所述接收机基于发端发送的数据向量和所述原始信道矩阵利用最大似然解调算法获取天线编号和APM符号编号,APM表示幅度相位调制;
S103,基于所述天线编号和APM符号编号更新所述原始信道矩阵,获取目标信道矩阵;
所述步骤S3中,所述根据信道时变参数获得导频比进一步包括:
S301,将所述信道时变参数反馈给发射机;
S302,所述发射机根据所述信道时变参数确定帧内导频比,并根据一个超帧内各帧对应的帧内导频比计算获得超帧导频比,在下一超帧的每一帧中均发送所述超帧导频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根据所述目标信道矩阵计算出信道时变参数进一步包括:
根据相邻时间槽的目标信道矩阵变化量在数据传输阶段的平均值计算信道时变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3中所述原始信道矩阵的更新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2232305470000021
其中,
Figure FDA0002232305470000022
为更新的目标信道矩阵的第
Figure FDA0002232305470000023
列,
Figure FDA0002232305470000024
为所述获得的天线编号,
Figure FDA0002232305470000025
为APM符号编号
Figure FDA0002232305470000026
对应的符号,ρ为信噪比,y为接收机接收到的向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信道时变参数ε计算方式如下:
Figure FDA0002232305470000027
其中,ε为信道时变参数,L一帧的时间槽数目,Nt为发端天线的数目,n代表第n个时间槽,
Figure FDA0002232305470000028
代表第n个时间槽的目标信道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2中,所述发射机根据所述信道时变参数确定帧内导频比进一步包括:
预先定义帧内导频比的可能取值;
根据所述接收机反馈给所述发射机的所述信道时变参数,在所述预先定义帧内导频比的可能取值中选取满足条件的取值作为帧内导频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2中,所述发射机根据所述信道时变参数确定帧内导频比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机反馈给所述发射机的所述信道时变参数,计算出帧内导频比。
7.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数据辅助信道追踪模块,用于基于发端发送的符号,利用数据辅助信道追踪方法进行信道估计,获取目标信道矩阵;
信道时变参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信道矩阵计算出信道时变参数;
导频比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道时变参数获得导频比;
所述数据辅助信道追踪模块还包括:信道估计模块、解调模块和信道更新模块;
所述信道估计模块,用于在导频发送阶段,接收机基于发端发送的导频向量采用传统信道估计方法进行信道估计,获取原始信道矩阵;
所述解调模块,用于在数据传输阶段,所述接收机基于发端发送的数据向量和所述原始信道矩阵利用最大似然解调算法获取天线编号和APM符号编号,APM表示幅度相位调制;
所述信道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天线编号和APM符号编号更新所述原始信道矩阵,获取目标信道矩阵;
所述导频比获取模块中,所述根据信道时变参数获得导频比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信道时变参数反馈给发射机;
所述发射机根据所述信道时变参数确定帧内导频比,并根据一个超帧内各帧对应的帧内导频比计算获得超帧导频比,在下一超帧的每一帧中均发送所述超帧导频比。
CN201611267435.8A 2016-12-31 2016-12-31 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2824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67435.8A CN108282420B (zh) 2016-12-31 2016-12-31 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67435.8A CN108282420B (zh) 2016-12-31 2016-12-31 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2420A CN108282420A (zh) 2018-07-13
CN108282420B true CN108282420B (zh) 2020-04-07

Family

ID=62800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67435.8A Active CN108282420B (zh) 2016-12-31 2016-12-31 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824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3501B (zh) * 2019-09-30 2023-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6880A (zh) * 2016-03-18 2016-08-10 潍坊学院 基于星座分割与双天线激活的空间调制传输系统的传输方法
CN106059731A (zh) * 2016-05-19 2016-10-26 重庆大学 一种适用于快时变稀疏估计的最优导频图样的设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71137B2 (en) * 2013-08-22 2019-01-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by using spatial modulation scheme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6880A (zh) * 2016-03-18 2016-08-10 潍坊学院 基于星座分割与双天线激活的空间调制传输系统的传输方法
CN106059731A (zh) * 2016-05-19 2016-10-26 重庆大学 一种适用于快时变稀疏估计的最优导频图样的设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ffect of Pilot Ratio on Channel Estimation for Spatial Modulation";Xiping Wu等;《2013 IEEE 18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omputer Aided Modeling and Design of Communication Links and Networks (CAMAD)》;20140109;全文 *
"基于压缩感知的信道估计技术研究";李慧蕾;《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603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2420A (zh) 2018-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2575B (zh) 用于确定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RU2339169C2 (ru) Выбор режима и скорости передачи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US7627050B2 (en) Adaptive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evice and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CN101807978B (zh) 基于收发机天线校准误差的多点协作鲁棒预编码方法
CN103701513A (zh) 广义空间调制系统在相关信道下的发送天线选择方法
MXPA05004325A (es) Control de velocidad de bucle cerrado para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de canal multiple.
CN102246438A (zh) 用于估计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质量的方法
CN101345592B (zh) 应用于mimo的自适应信号的检测器及检测方法
CN106612135B (zh) 基于多载波空间调制的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6533590B (zh) 基于接收端evm的上行链路信道质量测量方法
CN106921418A (zh) 一种基于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的中继协作预编码方法
CN110808764A (zh) 大规模mimo中继系统中一种联合信息估计方法
CN108156101A (zh) 一种mimo-scfde系统联合迭代信道估计与迭代均衡方法
CN108521290B (zh) 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无线中继协作网络中功率分配方法
CN105471550A (zh) 自适应信道调整方法
Mokh et al. Space shift keying modulations for low complexity Internet-of-Things devices
CN108880629B (zh) 一种基于空时编码和物理层网络编码的协作通信方法
CN101640560B (zh) 波束权值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8282420B (zh) 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动态导频规划方法及装置
WO2004034614A1 (en)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imating a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sir) in wcdma systems
CN107147606B (zh) 一种广义空间调制中格基规约辅助的线性检测方法
US8054869B2 (en) Reduced complexity frequency band and virtual antenna combination (VAC) selection
CN104702540A (zh) 一种用于小区边缘终端的信号接收优化方法
Nissel et al. Closed-Form capacity expression for low complexity BICM with uniform inputs
CN115378768B (zh) 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系统的卫星通信信道估计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