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70246B - 具有自然对流冷却的钻孔和/或冲击锤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自然对流冷却的钻孔和/或冲击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70246B
CN102770246B CN201180005729.2A CN201180005729A CN102770246B CN 102770246 B CN102770246 B CN 102770246B CN 201180005729 A CN201180005729 A CN 201180005729A CN 102770246 B CN102770246 B CN 1027702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gap
drilling
percussion hammer
hamme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57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70246A (zh
Inventor
R·伯格
H·布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cker Neuson SE
Original Assignee
Wacker Neuson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cker Neuson SE filed Critical Wacker Neuson SE
Publication of CN102770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02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702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02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17/20Devices for cleaning or cooling tool or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9/00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fluid-pressure drive, i.e. driven directly by fluids, e.g. having several percussive tool bits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 B25D9/06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 B25D9/10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comprising a built-i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57Details related to cleaning or cooling the tool or workpiece
    • B25D2217/0061Details related to cleaning or cooling the tool or workpiece related to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121Housing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245Spatial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of the tool relative to each o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孔锤和/或冲击锤,其具有内燃机(1)和冲击机构(5),该冲击机构能通过传动机构(3)而由内燃机(1)驱动。罩壳(19)围绕内燃机外壳(7)、传动机构外壳(8)和/或冲击机构外壳(11)的一部分。罩壳(19)与机器的其余部分间隔开一定距离,因而,在罩盖(19)与机器的其余部分之间存在间隙(20)。冷却空气能在罩盖(19)的下侧流入间隙(20)并经由气道(22)和开口(23)再次流出。由此,即使没有附加的冷风机,罩盖(19)下方的部件也有效地进行冷却。

Description

具有自然对流冷却的钻孔和/或冲击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内燃机的钻孔和/或冲击锤。
背景技术
具有内燃机的钻孔和/或冲击锤(在下文中也简短地称为锤子)特别已知是相对较重的破碎锤,借助于该破碎锤沿基本上垂直向下的方向来进行工作。冲击机构、特别是气动弹簧冲击机构可经由传动机构由内燃机驱动并作用于例如是钻头的工具上。在这种类型的汽油锤中,设置由内燃机的曲轴驱动的冷风机,以冷却内燃机。冷风机产生冷却气流,该冷却气流沿内燃机外壳被引导,即沿内燃机的缸体的外侧、特别是沿设置在缸体的外侧上的冷却肋片被引导。
由内燃机驱动并设置成产生锤子的工作运动的冲击机构也可能由于空气压缩而被强加热,特别是如果冲击机构是气动弹簧冲击机构。为了冷却冲击机构,因此已知设置一种附加的风机叶轮,其为冲击机构产生单独的冷却气流。必须为此附加的风机叶轮设置对应的安装空间,由此增大构造的复杂度。
借助基于由冷风机产生的冷却气流的强制对流的主动冷却的原理在实践中证实为有效。然而,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装置关闭则主动冷却不起作用。特别是,锤子的各个部件,例如缸体、排气系统或冲击机构在操作时被非常强地加热。如果锤子关闭且冷却不再起作用,则已存在的热量分布在整个装置上,因而,在操作过程中几乎不被加热的部件也被大幅加热。锤子内的温度差随着时间变平衡,这导致对之前冷却的部件不期望地进行强加热。装置的温度仅逐步降低、并总体缓慢地降低到环境水平。
燃料箱、燃料引导部件以及汽化器特别地属于在操作时较冷的部件。一旦装置关闭,这些部件大幅升温,这增大在燃料内形成蒸气气泡的倾向。在装置是热的并且在非常短的间歇之后启动内燃机会受到影响,这至少限制了对于操作者的舒适性。
在CH 110 334 A中描述了一种具有内燃机的冲击工具。飞轮具有叶片状的辐条,借助这些辐条来产生强制冷却气流。冷却气流通过凹槽而被抽吸到套管下方,以冷却内燃机。
在GB 255 519中描述了另一种冲击工具,其中,内燃机的废气经由喷嘴转移。废气流夹带着冷却气流,冷却气流经由套管引导以冷却内燃机。
由DE 30 35 351 A1已知一种具有保护罩的锤子,所述保护罩从上方、前部和侧面覆盖锤子。内燃机是敞开的,以允许冷却内燃机。保护罩总地离实际锤子一段距离并借助弹簧抵靠锤子减振。
US 1,934,935 A描述了一种内燃机,其中,冷却片由壳体包围。壳体在其上部和下部区域内具有开口,由此,冷却气流能通过所述开口流入壳体和从壳体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孔和/或冲击锤,其中,避免或至少减少锤子关闭之后对在锤子的操作过程中相对较冷的部件的不期望的强加热。
此目的根据本发明通过一种钻孔和/或冲击锤来实现,该钻孔和/或冲击锤具有:带有内燃机外壳的内燃机;冲击机构,冲击机构能由内燃机驱动并具有冲击机构外壳;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可操作地设置在内燃机与冲击机构之间并具有传动机构外壳;冷风机,冷风机能由内燃机来驱动,以产生冷却气流,内燃机的至少一个缸体外壳能借助冷风机进行冷却;并具有罩壳,罩壳在一区域内围绕内燃机外壳、传动机构外壳和/或冲击机构外壳的至少一部分;其中,在区域内,罩壳与它所围绕的部件间隔开,以使在部件和罩壳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关于钻孔和/或冲击锤的主要工作方向在其下侧朝向环境敞开;罩壳在其上侧具有开口;间隙与开口相连通地互连并形成冷却空气管道,以使环境空气能以冷却空气的形式经由间隙的下侧流入并能经由开口再次流出;以及由冷风机产生的冷却气流与流经间隙的冷却气流形成单独的冷却气流。
钻孔和/或冲击锤具有:带有内燃机外壳的内燃机;冲击机构,该冲击机构能通过内燃机驱动,并具有冲击机构外壳;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可操作地设置在内燃机与冲击机构之间,并具有传动机构外壳;以及罩壳,该罩壳在一区域内围绕内燃机外壳、传动机构外壳和/或冲击机构外壳的至少一部分。在此区域内,罩壳与它所围绕的部件间隔开,以使在该部件和罩壳之间存在间隙。基于钻孔和/或冲击锤的主要工作方向,该间隙在其下侧朝向环境敞开。罩壳在其上侧具有开口,其中,间隙与开口彼此连通地互连并形成冷却空气管道,以使环境空气能以冷却空气的形式经由间隙的下侧流入并能经由开口再次流出。
因此,罩壳与其所围绕的部件协作形成冷却空气管道,所围绕的部件是内燃机外壳、传动机构外壳和/或冲击机构外壳的一部分。特别是,冷却空气管道在罩壳的下侧或在向下敞开的间隙处具有入口,以及在罩壳和其所围绕的部件之间形成的间隙本身,和最后是在罩壳的上侧处用作出口的开口。
由于由罩壳所围绕的部件在锤子的操作过程中被强加热,所以冷却空气管道、即间隙内的空气也被加热。空气的加热引起空气向上升并最终通过罩壳的上侧内的开口上升到出口。来自环境的冷却空气以与加热的空气在开口处离开相同的程度经由罩壳的下侧处的入口流入,并冷却被加热的部件。同时,冷却空气流阻止热量从较热部件传递到设置在罩壳外侧的较冷部件。因此,较冷部件也附加地进行冷却,或者至少免于更强的加热作用。
仅通过加热间隙内的空气来产生的冷却空气流引起通过自然对流的冷却,而不必设有冷风机。这具有的优点是如果内燃机和随其标配的冷风机不运行,锤子还能进行冷却。当内燃机关闭时,由于间隙内的冷却气流,即便在锤子的不工作阶段,冷却也有效。
不同的外壳,即内燃机外壳、传动机构外壳和冲击机构外壳不必单独或明显不同地形成。例如,完全可以将传动机构集成到内燃机内或冲击机构内。在这方面,相似的外壳部件还可在功能上用作锤子的多个子部件的外壳。
罩壳能以帐篷状的方式围绕待冷却的区域。特别是,可将罩壳从上方牵拉到待冷却的部件上。
设置在罩壳的上侧的开口可关于锤子的主要工作方向在基本上垂直向上延伸的气道的端部处形成,其中,间隙通入气道。由此,该气道设置在冷却空气管道的端部处、在间隙和开口之间,并由于气道内上升的被加热空气而强化冷却空气管道和间隙内的流动作用。
气道可作为罩壳的一部分形成。特别是,可以产生与罩壳一起呈一件式的气道。
间隙可在内燃机外壳、传动机构外壳和/或冲击机构外壳上方、至少在子区域内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地延伸。这意味着在对应的外壳上方的区域内的间隙应不仅沿水平方向,而且还沿垂直方向延伸,其中,间隙还应在此基本上水平延伸的区域内至少略垂直地上升。间隙应特别是沿罩壳内开口的方向或沿气道的方向上升。由于对流流,流动作用因此还可由于上升的被加热空气而在外壳上方区域内产生。由于至少略垂直上升的间隙,热空气能进一步向上流动直至它最终经由气道和开口而被排到环境中。借助这种设计可防止在外壳上方的被加热冷却空气的积聚。
位于外壳上方沿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的间隙可相应地至少略向上沿垂直方向延伸。应避免间隙仅水平的延伸,以防止上述被加热的冷却空气的积聚。然而,原则上,间隙的(至少相对较短的)水平区域是可以的。
间隙还可如此形成,它至少在子部分内,甚至在对应于钻孔和/或冲击锤的不工作位置的水平位置朝向开口倾斜地上升。
实际上,通常锤子在使用之后由使用者立即放置在不工作位置,以使操作者可实施其它任务。例如,不工作位置对应于相对于主要工作位置或操作位置转过90度的位置。由于文中示出的特定设计,间隙可具有子部分,这些子部分即使在计划的不工作位置也总是以朝向开口上升的方式延伸。因此,由于被加热的冷却空气,在不工作位置也能产生冷却气流,冷却空气在间隙内朝向开口延伸。间隙不必在它的整个延伸范围内倾斜地或垂直地上升。更确切地说,间隙的各部分如上所述在基本上水平的延伸过程中附加地也至少略沿垂直方向延伸,特别是在水平的不工作位置同样地倾斜向上上升。
由于间隙在操作位置或不工作位置在子部分内倾斜延伸,所以还必须在对应的其它位置倾斜延伸,该其它位置是相对于前面的位置转过90度的位置。
特别是,间隙能如此形成,它在外壳上方、从钻孔和/或冲击锤的关于传动机构外壳而与内燃机外壳相对的区域斜向上延伸直至罩壳的开口。传动机构外壳设置在内燃机外壳与该相对区域之间。应注意到内燃机通常设置在锤子的背向操作者的那侧上,因而,操作者本人关于设置在中间的传动机构外壳而站在与内燃机外壳相对的区域前面。间隙应从此区域斜向上延伸直至它到达罩壳内的开口或到达气道。特别是,间隙还远离操作者延伸,因而,间隙内被加热的空气不被引导到操作者之上。
对于温度敏感的部件可设置在罩壳外部。这些特别地包括燃料箱或其它燃料引导部件,诸如燃料阀、燃料软管的部分或燃料过滤器。如上所述,传统锤子的问题是较热装置可导致燃料系统内的燃料蒸发。由此产生的蒸气气泡显著地影响锤子的启动。由于与燃料储存和燃料馈送有关的部件设置在罩壳外部,所以它们也位于锤子的被加热区域的外部。设置在较热部件(特别是各种外壳或子外壳)和燃料引导部件之间的冷却空气管道以及在其内部起作用的气流起到有效冷却的作用,因此,设置在罩壳外部的部件几乎不被加热。
燃料箱能以环状或U形的方式设置在罩壳的气道周围。这使燃料箱能节省空间地布置并使气道可能的有效长度最大,这改善了间隙内的冷却空气流。
锤子可附加地具有用于产生冷却气流的冷风机,该冷风机可由内燃机驱动并且本身是已知的,借助该冷风机,至少内燃机的缸体以及诸如排气系统或冲击机构的其它部件能被冷却。冷风机产生冷却空气的强制对流流,该对流流使在锤子的操作过程中能进行有效地冷却。
借助通过冷风机的主动冷却和通过自然对流的冷却之间的协作产生两股单独的冷却气流。由自然对流实现的第二冷却气流设计成温度水平低到足以在操作过程中使燃料箱冷却或使其和燃料引导部件与热装置热解耦。因此,操作过程中在燃料系统内形成蒸气气泡的趋势也减少,并因此提高了燃料系统的可靠性。
在一变型中,罩壳相对于锤子的其它部件可动,特别是相对于内燃机外壳、传动机构外壳和冲击机构外壳可动。这种可动性起到振动解耦的作用,因此,操作者的手柄可设置于其上的罩壳不必完全吸收在冲击机构、内燃机和传动机构内产生的振动。因此,减少操作者在把持锤子时所受的负荷。罩壳可相对于锤子的其它部件加减震装置,以改善振动隔离。
由此,罩壳和其所围绕的部件之间的间隙的横截面至少在间隙的子区域内可随着罩壳相对于部件的相对运动而改变。由此,可通过罩壳的弹簧偏转起到脉动的作用,这种脉动除了上述对流气流之外还由于泵送作用而产生另一气流,该另一气流叠加于对流流。
泵送作用通过罩壳的弹簧偏转并通过罩壳相对于锤子的其它部分的振动性相对运动来产生。
气道可向上锥形渐缩并可如此形成,即,在罩壳的弹簧偏转的情况下,空气能经过较大的锥形横截面向上流出,但不再迎着对流流被推回。同时,气道的较大体积均匀地作用于脉动流,因而,能产生所述对流流。
附图说明
下面将根据示例借助附图来更详细地阐释这些和其它优点和特征,其中:
图1示出锤子的剖视图;以及
图2示出锤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钻孔和/或冲击锤的示意性示例的不同视图。
锤子具有内燃机1,该内燃机经由第一曲柄连杆机构2、传动机构3和第二曲柄连杆机构4来驱动冲击机构5。冲击机构5又作用于工具6上,该工具在本示例中是钻头。这种类型的锤子的许多设计是已知的,并因此不必详细阐释。
内燃机1由内燃机外壳7围绕。概念“内燃机外壳”在此广泛地选择为总体概念。当然,内燃机外壳7还可包括多个子外壳部件,即,例如缸体外壳7a和曲轴箱7b。曲轴箱7b围绕第一曲柄连杆机构2。
传动机构3由传动机构外壳8所围绕,该传动机构外壳还接纳第二曲柄连杆机构4。
冲击机构5实施成气动弹簧冲击机构并具有连杆9,该连杆由第二曲柄连杆机构4驱动并使驱动活塞10在用作引导外壳的冲击机构外壳11内进行上下运动。
冲击活塞12在驱动活塞10内部被引导,并经由形成于驱动活塞10和冲击活塞12之间的气动弹簧13抵靠工具6的端部运动以及被再次引导回。这种类型的冲击工具5的功能也是已知的并且不必在此更详细地讨论。
具有冷却空气入口15的冷风机14设置在第一曲柄连杆机构2的端面处。冷风机14通过第一曲柄连杆机构2的曲轴转动驱动并经由冷却空气入口15吸入环境空气。然后,冷却空气经由冷却空气管道16引导到锤子的待冷却部件。
特别是,冷却空气管道16将冷却空气引导到缸体外壳7a的外壁。然后,冷却空气仍可用于冷却排气系统17或冲击机构外壳11。冲击机构外壳11应特别在气动弹簧13的区域内进行冷却,这是因为此处由于空气压缩而会出现高温。
主要设置导向板18来引导由冷风机14产生的冷却气流。
在此方面,借助于此类型的强制冷却的设计和冷却功能从现有技术中已知。
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锤子,罩壳19设置在上部区域内并至少部分地围绕待冷却的部件。在所示示例中,罩壳19以帐篷状的方式封闭内燃机外壳7的一部分和传动机构外壳8的相当大的一部分。冲击机构外壳11不由罩壳19围绕。然而,容易设想罩壳19还可向下进一步延伸,从而也封闭冲击机构外壳11的至少一部分。
罩壳设置在离其所包围的部件一距离处,因而,在罩壳19与外壳部件7、8之间形成间隙20。
在图1中所示的示例中,可看到根据锤子的垂直工作方向,间隙20在其下侧具有入口21,所述入口最初沿外壳部件7、8垂直延伸并最终通入气道22内。气道22在罩壳19的上侧以开口23形式而终止。
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外壳部件7、8被加热,则间隙20内的空气也被加热。因此,间隙20内的空气向上流动并可最终经由开口23从间隙20流出。上升作用通过特别在图2中清楚可见的气道22强化。
由于间隙20内的上升冷却空气,在入口21处的下侧产生真空,并因此较冷的环境空气能经由入口21流入间隙20。因此,通过强制对流引起的冷却空气流在间隙20内产生并冷却外壳壁的外侧。
如果锤子的操作停下且内燃机1关闭,冷却气流也仍被保持。仍是热着的内燃机部件、传动机构部件和冲击机构也对间隙20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并因此保持冷却气流。
气道22是圆锥形的,由此强化气道效应。此外,气道设置在帐篷状的罩壳19上侧的最高位置处,更具体地说,如果锤子处于为操作而设置的垂直位置并且如果锤子被放下并因此呈水平位置的话。
气道22还可具有向上倾斜、离开操作者的延伸部。此外,横向肋部或横向壁可用于气道22内,以稳定气道22。在此情况下,开口23可实施成多个冷却槽,这些冷却槽设置在气道22的上端部处。
在气道下侧或在间隙20和气道22之间的过渡区域处的气道22的入口可以是倒圆的和锥形的,从而以尽可能小的阻力将气流引入气道内。
与此相比,气道22的出口成角度地形成于开口23处,因而,防止空气从外部回流到气道22内。
如果罩壳19以弹性可动的方式相对于锤子的其它部件而被支承,则这种设计可以是特别有利的。这种类型的弹性可动性是期望的,以实现一般也承载用于操作者的手柄的罩壳19与锤子的受到强烈振动的其余部分之间的振动隔离。
从DE 20 2004 006 553 U1已知通过由此可能的相对运动而在罩壳与锤子的其余部件之间产生泵送作用。这种泵送作用还可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支持对流流并叠置附加的泵送流。由于所述的气道设计,沿一个方向,即从底部到顶部传送泵送流。防止相反的流动方向,并因此气道的设计实现与止回阀相似的作用。
例如,已发现针对气道22的合适尺寸包括在下侧开口的气道的90毫米长度和40毫米与60毫米之间宽度。在上侧,长度可以是65毫米,且宽度在20与35毫米之间。高度应为至少25毫米。达80毫米的气道高度是特别合适的。如果气道关于水平面向前倾斜,则高度可以在例如前侧为26毫米,在后侧为77毫米。
其中储存有锤子的燃料的燃料箱24设置在罩壳19的上方。诸如燃料阀、燃料过滤器等的其它的燃料引导部件(未在附图中示出),可同样设置在罩壳19外侧。
燃料箱24设置在罩壳19上方一距离处,因而,在罩壳19与燃料箱24之间形成另一空气间隙25。空气间隙25产生附加的隔热,因此,燃料箱24几乎不被锤子内部的热部件加热。此外,可在空气间隙25内产生类似于间隙20内的对流流的对流流。为此,空气间隙25可经由入口26和出口27朝向周围环境敞开。入口26和出口27可作为槽沿空气间隙25分别延伸。
如图2中所示,间隙25在出口27处以U形方式绕气道22延伸。
间隙20从子部件的外壳7、8垂直侧向延伸。在外壳部件上方,特别是在传动机构外壳8上方,间隙20倾斜地朝向气道22上升。在图2中还可清楚看见间隙20的倾斜上升。
由于至少在传动机构外壳8上方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延伸,所以即便在必须提供基本上水平的冷却空气的气流的区域内也可以实现可靠的对流流,这是因为间隙20的倾斜姿态造成至少略微的上升。
因此,图1示出间隙20在传动机构外壳8上方的倾斜延伸,而在图2中可看到间隙20的对应于罩壳19上侧的倾斜延伸。
如将在下文中所阐释地,间隙20在传动机构外壳8上方的倾斜延伸具有另一优点。根据经验,一旦工作完成,则锤子立即关闭并通常放置在背面上。关于传动机构3与冲击机构5而与内燃机相对的一侧理解为是指背面,即,图1中罩壳19的右侧,该背面在图2中不可见。锤子通常由站在背面的操作者通过手柄(未在附图中示出)保持。
当将锤子靠着背面放下时,间隙20的在工作位置设置于传动机构外壳8上方的区域朝向现在水平定向的气道22基本上垂直延伸。因此,在间隙20内也产生冷却部件的气流。因此,锤子在水平的不工作位置也可通过自然对流来冷却。
如图2中所示,燃料箱24以U形的方式围绕气道22。因此,可有效地利用安装空间。同样,可以将气道22略微更接近于中心、在工具6的轴上方定位,并环状围绕气道22地设置燃料箱24。

Claims (16)

1.一种钻孔和/或冲击锤,具有
-带有内燃机外壳(7)的内燃机(1);
-冲击机构(5),所述冲击机构能由所述内燃机(1)驱动并具有冲击机构外壳(11);
-传动机构(3),所述传动机构可操作地设置在所述内燃机(1)与所述冲击机构(5)之间并具有传动机构外壳(8);
-冷风机(14),所述冷风机能由所述内燃机(1)来驱动,以产生冷却气流,所述内燃机(1)的至少一个缸体外壳(7a)能借助所述冷风机(14)进行冷却;并具有
-罩壳(19),所述罩壳在一区域内围绕所述内燃机外壳(7)、所述传动机构外壳(8)和/或所述冲击机构外壳(11)的至少一部分;
其中,
-在所述区域内,所述罩壳(19)与它所围绕的部件间隔开,以使在所述部件和所述罩壳(19)之间设置有间隙(20);
-所述间隙(20)关于所述钻孔和/或冲击锤的主要工作方向在其下侧朝向环境敞开;
-所述罩壳(19)在其上侧具有开口(23);
-所述间隙(20)与所述开口(23)相连通地互连并形成冷却空气管道,以使环境空气能以冷却空气的形式经由所述间隙的所述下侧流入并能经由所述开口(23)再次流出;以及
-由所述冷风机(14)产生的冷却气流与流经所述间隙的冷却气流形成单独的冷却气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和/或冲击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19)以帐篷状的方式围绕所述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钻孔和/或冲击锤,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所述罩壳(19)的所述上侧的所述开口(23)形成于垂直延伸的气道(22)的端部处;以及
-所述间隙(20)通入所述气道(2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孔和/或冲击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22)是所述罩壳(19)的一部分。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钻孔和/或冲击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20)至少在所述间隙的子区域内、在所述内燃机外壳(7)、所述传动机构外壳(8)和/或所述冲击机构外壳(11)上方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地延伸。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孔和/或冲击锤,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燃机外壳(7)、所述传动机构外壳(8)和/或所述冲击机构外壳(11)上方水平延伸的所述间隙(20)的至少一个区域附加地具有指向垂直方向的延伸方向;以及
-所述间隙(20)还在其水平延伸的区域内沿所述气道(22)的方向上升。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钻孔和/或冲击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外壳(7)、所述传动机构外壳(8)和/或所述冲击机构外壳(11)上方的所述间隙(20)在所述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沿垂直方向向上延伸。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钻孔和/或冲击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20)构造成它在所述钻孔锤和/或冲击锤的对应于不工作位置的水平位置、至少在子部分内朝向所述开口(23)倾斜地上升。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钻孔和/或冲击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20)构造成它在所述内燃机外壳(7)、所述传动机构外壳(8)和/或所述冲击机构外壳(11)上方从所述钻孔和/或冲击锤的与所述内燃机外壳(7)相对的区域倾斜地向上延伸到所述罩壳(19)的所述开口(23),所述传动机构外壳(8)设置在所述内燃机外壳(7)与所述相对区域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钻孔和/或冲击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20)在所述内燃机外壳(7)和/或所述传动机构外壳(8)上方从所述钻孔和/或冲击锤的离所述锤子的操作者在操作状态下所站立位置最近的一区域倾斜地向上延伸到所述罩壳(19)的所述开口(23)。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孔和/或冲击锤,其特征在于,燃料箱(24)和/或燃料引导部件设置在所述罩壳(19)的外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钻孔和/或冲击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壳(19)和所述燃料箱(24)和/或燃料引导部件之间设置另一间隙(25)。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钻孔和/或冲击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箱(24)以环状或以U形方式设置在所述罩壳(19)的所述气道(22)周围。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钻孔和/或冲击锤,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壳(19)相对于它所围绕的部件可动;以及
-至少在所述间隙(20)的子区域内,所述间隙(20)的横截面随着所述罩壳(19)相对于它所围绕的所述部件的运动而改变。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钻孔和/或冲击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20)远离操作者地延伸。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钻孔和/或冲击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引导部件是燃料阀、燃料软管的一部分和/或燃料过滤器。
CN201180005729.2A 2010-01-15 2011-01-13 具有自然对流冷却的钻孔和/或冲击锤 Active CN1027702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04723.6 2010-01-15
DE102010004723A DE102010004723A1 (de) 2010-01-15 2010-01-15 Bohr- und/oder Schlaghammer mit Freikonvektions-Kühlung
PCT/EP2011/000126 WO2011085986A1 (de) 2010-01-15 2011-01-13 Bohr- und/oder schlaghammer mit freikonvektions-kühl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0246A CN102770246A (zh) 2012-11-07
CN102770246B true CN102770246B (zh) 2015-09-16

Family

ID=43827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5729.2A Active CN102770246B (zh) 2010-01-15 2011-01-13 具有自然对流冷却的钻孔和/或冲击锤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54559B2 (zh)
EP (1) EP2523781B1 (zh)
CN (1) CN102770246B (zh)
DE (1) DE102010004723A1 (zh)
WO (1) WO20110859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6828B (zh) * 2019-09-06 2023-08-15 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利用冷热形变差自破壳除垢方法、装置及打壳锤头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110334A (de) * 1924-05-26 1925-06-16 Pennsylvania Gasoline Drill Co Schlagwerkzeug.
GB236348A (en) * 1924-05-26 1925-07-09 Edmund Willson Roberts Improvements in portable impact tool
GB255519A (en) * 1925-04-21 1926-07-21 John Forster Alcock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ercussive tools
US1934935A (en) * 1930-09-10 1933-11-14 Luxmore William Carburetor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N1411959A (zh) * 2001-10-15 2003-04-23 希尔蒂股份公司 具有电风动冲击工具的手持电动工具机
CN101479080A (zh) * 2006-06-28 2009-07-0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冷却装置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11813A (en) * 1927-09-28 1933-05-30 Black & Decker Mfg Co Portable power hammer
US2609813A (en) * 1946-08-15 1952-09-09 Chicago Pneumatic Tool Co Gas hammer
DE3035351A1 (de) * 1980-09-19 1982-05-06 Wacker-Werke Gmbh & Co Kg, 8077 Reichertshofen Hammer mit verbrennungsmotor
GB2385017B (en) * 2002-02-08 2005-06-29 Black & Decker Inc Drilling and/or hammering tool
DE10302027A1 (de) * 2003-01-21 2004-07-29 Hilti Ag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JP4485190B2 (ja) * 2003-12-26 2010-06-16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ハンマ
DE202004006553U1 (de) 2004-04-26 2004-07-08 Wacker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g Arbeitsgerät mit durchlüfteter Haube
DE102004058696A1 (de) * 2004-12-06 2006-06-08 Hilti Ag Elektrowerkzeuggerät
JP2008173716A (ja) 2007-01-18 2008-07-31 Max Co Ltd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を備えた電動工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110334A (de) * 1924-05-26 1925-06-16 Pennsylvania Gasoline Drill Co Schlagwerkzeug.
GB236348A (en) * 1924-05-26 1925-07-09 Edmund Willson Roberts Improvements in portable impact tool
GB255519A (en) * 1925-04-21 1926-07-21 John Forster Alcock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ercussive tools
US1934935A (en) * 1930-09-10 1933-11-14 Luxmore William Carburetor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N1411959A (zh) * 2001-10-15 2003-04-23 希尔蒂股份公司 具有电风动冲击工具的手持电动工具机
CN101479080A (zh) * 2006-06-28 2009-07-0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具有冷却装置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23781A1 (de) 2012-11-21
US20130118768A1 (en) 2013-05-16
US9254559B2 (en) 2016-02-09
EP2523781B1 (de) 2014-04-02
CN102770246A (zh) 2012-11-07
DE102010004723A1 (de) 2011-07-21
WO2011085986A1 (de) 2011-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81196B2 (ja)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5608452B2 (ja) 作業機用エンジン及びこれを用いた作業機
EP2816209B1 (en) Air-cooled engine for working machine
JP5915485B2 (ja) エンジン作業機
CN101165325B (zh) 具备冷却风导向罩的强制空冷发动机
CN102770246B (zh) 具有自然对流冷却的钻孔和/或冲击锤
CN103061858B (zh) 背负式作业机
CN107208525B (zh) 发动机及发动机式作业机
JP5818229B2 (ja) 携帯型エンジン作業機
EP3263857B1 (en) Engine and engine-driven working machine
CN102770245B (zh) 具有设备部件的冷却的钻孔锤和/或冲击锤
JP2007092596A (ja) 多気筒エンジン
CN104929756A (zh) 用于内燃机的集成油冷却器
JP4864842B2 (ja) 空冷式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JP6190603B2 (ja) マフラ装置および携帯型作業機
CN111148891B (zh) 通用发动机
CN107923301A (zh) 消音器盖及发动机
JP2016226115A (ja) 発電装置
CN111075549B (zh) 通用发动机
US10662855B2 (en) Handheld work apparatus
CN110557959B (zh) 通用发动机
CN110573709B (zh) 通用发动机
JP4636551B2 (ja)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を搭載した背負い式送風作業機
JP2018189005A (ja)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及び、背負い式送風作業機
JPH02163409A (ja) エンジンの作業機の強制送風式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