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0560B - 线圈元器件,压粉电感,电子元件及线圈元器件的卷绕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线圈元器件,压粉电感,电子元件及线圈元器件的卷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0560B
CN102760560B CN201210115335.9A CN201210115335A CN102760560B CN 102760560 B CN102760560 B CN 102760560B CN 201210115335 A CN201210115335 A CN 201210115335A CN 102760560 B CN102760560 B CN 1027605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mentioned
winding portion
wire rod
coil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153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60560A (zh
Inventor
山田觉
畑山佳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mi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da Corp filed Critical Sumid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60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05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605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05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64Winding non-flat conductive wires, e.g. rods, cables or cor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71Winding coils of special 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2017/048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encapsulating core, e.g. made of resin and magnetic pow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Coil Win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可以得到更小型化和低轮廓化的线圈元器件,其构成包括线材11以整齐卷绕的方法,通过多层卷绕所形成的空心的绕组部12;自绕组部12内周的卷绕开始端开始延伸,在与绕组部12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面17相接触的同时,沿着该端面17,从该端面17的内缘向着外缘呈涡状卷绕而成的涡状卷绕部18。另外,绕组部12的内周的卷绕开始端13及外周的卷绕终止端14,共同位于绕组部12的轴向的一侧,第1导线部及第2导线部,共同位于绕组部12的轴方向的一侧,并向绕组部12的外侧延伸出去。本发明还提供了压粉电感,电子元件及线圈元器件的卷绕方法。

Description

线圈元器件,压粉电感,电子元件及线圈元器件的卷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包括由导电性的线材经过多层整齐卷绕,而卷绕成的绕组部的线圈元器件,使用这种线圈元器件的压粉电感和电子元件,以及该线圈元器件的卷绕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在由金属磁性粉压缩成型的压粉体中埋设空心线圈,从而构成的电感(以下称为“压粉电感”)已被周知(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2)。这种压粉电感,在小型、低轮廓(Low Profile)的同时,还包括直流叠加特性出色,电流电阻低等特性,因此作为电源用电感等,被使用于对小型化和薄型化的要求较高的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机器上。
在这种压粉电感上使用的多层卷绕的空心线圈,也被要求要小型化和低轮廓化。作为多层卷绕线圈的卷绕手法,一般知道的有,被称为整齐卷绕的卷绕手法和被称为α卷绕的卷绕手法。
所谓整齐卷绕,一般被认为是把线材的一端(卷绕开始侧)预先保持在绕线机的一侧的绕线管的内壁部,并依次将另一端放出,从而使邻接的线材之间紧密地贴在一起的卷绕手法,线材被从一侧的绕线管的内壁部开始,卷绕到另一侧的绕线管的内壁部,而形成第1层的卷绕层(内周卷绕层),之后通过在另一侧的绕线管的内壁部,反转线材的送线方向,线材被缠绕于第1层的卷绕层的外周部上,在第1层的卷绕层的外周部,线材被从另一侧的绕线管的内壁部开始,卷绕到一侧的绕线管的内壁部,从而形成第2层卷绕层。形成第2层的卷绕层之后,通过反转处于一侧的绕线管的内壁部的线材的送线方向,使线材缠绕于第2层的卷绕层的外周部上,在第2层的卷绕层的外周部上,线材被从一侧的绕线管的内壁部开始一直卷绕到另一侧的绕线管的内壁部,从而形成第3层的卷绕层,此后,通过同样的流程,就形成了到最后的卷绕层(外周卷绕层)为止的各卷绕层。
另一方面,所谓α卷绕,一般地,被认为是把线材长度的中间部分置于绕线机的卷绕轴中央部,并陆续放出线材的一端以及另一端的卷绕手法(参照下述专利文献3),第1层的卷绕层是把线材从卷绕轴中央部分别朝向一侧的绕线管的内壁部及另一侧的绕线管的内壁部,加以卷绕而形成的,然后通过分别在一侧的绕线管的内壁部及另一侧的绕线管的内壁部将线材的送线方向加以反转,线材就缠绕到第1层的卷绕层的外周部上,接着在第1层的卷绕层的外周部,把线材从一侧的绕线管的内壁部及另一侧的绕线管的内壁部朝向卷绕轴中央部,加以卷绕排列从而形成第2层的卷绕层。形成第2层的卷绕层之后,通过在卷绕轴中央部,对各自线材的送线方向加以反转,线材就缠绕到第2层的卷绕层的外周部上,在第2层的卷绕层的外周部,把线材从卷绕轴中央部分别朝向一侧的绕线管的内壁部及另一侧的绕线管的内壁部,加以卷绕,从而形成第3层的卷绕层。此后,根据同样的流程,就形成了到最后的卷绕层为止的各个卷绕层。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2293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3-16861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昭62-233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因为按照α卷绕来卷绕线材的时候,线材的两个端部会一同从线圈的外周部分向外侧延伸出去,所以包括以下的优点,即在把线材的两端连接到各个端子上时,处理会比较容易。然而,α卷绕在卷绕轴中央部反转线材的送线方向的时候,线材的排列很容易变乱,因此,α卷绕做的线圈的占空系数(相对于线圈的截面积,各个线材的截面积的和所占的比例)有变低的倾向。
另一方面,在由整齐卷绕所形成的线圈中,由于卷绕的时候被保持在一侧的绕线管的内壁部上的线材的一端(卷绕开始侧),要从线圈的内周侧开始横穿过线圈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面,才能被引出到外周侧。由于线圈高出了相当于被引出的线材的直径那么高的问题,所以要提高整齐卷绕所形成的线圈的占空系数也很难。
本发明,正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做出的,是通过对卷绕时被保持在卷绕轴的一个端部的线材的一端的引出方法加以改进,把提供一种有可能更加小型化和低轮廓化的线圈元器件,使用了这个线圈元器件的压粉电感和电子元件,以及这个线圈元器件的卷绕方法作为目的的。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有关线圈元器件,包括以下特征:
其包括由导电性线材以整齐卷绕的方法通过多层卷绕所形成的空心的绕组部;自上述绕组部的内周的卷绕开始端开始延伸,在与前述绕组部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面相接触的同时,沿着该端面,从该端面的内缘向着外缘呈涡状卷绕而成的涡状卷绕部;自上述涡状卷绕部的终端向着上述绕组部外侧延伸而出的第1导线部;和自上述绕组部的外周的卷绕终止端向上述绕组部外侧延伸而出的第2导线部。
本发明有关的线圈元器件,可以为上述绕组部的上述内周的卷绕开始端及上述外周的卷绕终止端,共同大致位于上述绕组部的上述轴方向的一侧,上述第1导线部及上述第2导线部,共同大致位于上述绕组部的轴向的一侧,并向上述绕组部的外侧延伸出来。
另外,有关本发明的压粉电感,其特征为包括把金属磁性粉末压缩成型而成的压粉体,和被埋设在该压粉体内部的本发明的线圈元器件。该线圈元器件包括由导电性线材以整齐卷绕的方法通过多层卷绕所形成的空心的绕组部;自上述绕组部的内周的卷绕开始端开始延伸,在与前述绕组部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面相接触的同时,沿着该端面,从该端面的内缘向着外缘呈涡状卷绕而成的涡状卷绕部;自上述涡状卷绕部的终端向着上述绕组部外侧延伸而出的第1导线部;和自上述绕组部的外周的卷绕终止端向上述绕组部外侧延伸而出的第2导线部。
还有,本发明的线圈元器件的卷绕方法,是为了制造与本发明相关的线圈元器件的线圈元器件的卷绕方法,其特征为把位于卷绕用的线材的一端的,预定长度的该线材,作为储藏线材预先保留住,将位于上述线材的一端的,且连接着上述储藏线材的部分,保持在一侧的绕线管的内壁部上,同时将上述线材的另一端依次陆续放出,通过让邻接的上述线材之间紧密地卷绕成整齐卷绕,从而形成多层卷绕层的绕组部之后,陆续放出上述储藏线材,让被陆续放出的上述储藏线材,与上述绕组部的轴向一侧的端面紧密贴在一起,同时沿着该端面从该端面的内缘开始向着外缘,呈涡状地卷绕,从而形成涡状卷绕部。
还有,有关本发明的电子元件,其特征为其特征为包括一种线圈元器件,该线圈元器件包括由导电性线材以整齐卷绕的方法,通过多层卷绕所形成的空心的绕组部;自上述绕组部的内周的卷绕开始端开始延伸,在与前述绕组部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面相接触的同时,沿着该端面,从该端面的内缘向着外缘呈涡状卷绕而成的涡状卷绕部;自上述涡状卷绕部的终端向着上述绕组部外侧延伸而出的第1导线部;和自上述绕组部的外周的卷绕终止端向上述绕组部外侧延伸而出的第2导线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与本发明相关的线圈元器件,通过拥有自绕组部的内周的卷绕开始端延长,沿着绕组部的轴向一侧的端面,从该端面的内缘开始向着外缘呈涡状卷绕而成的涡状卷绕部,可以把这个涡状卷绕部作为绕组部的一部分加以利用,所以与现有的产品相比较,可以达成小型化和低轮廓化。
另外,根据与本发明相关的压粉电感,通过将可以小型化和低轮廓化的本发明的线圈元器件,作为在压粉体内部埋设的线圈,可以使压粉体变得小型和低轮廓,而且整体也能达成小型化和低轮廓化。
还有,根据与本发明相关的线圈元器件的卷绕方法,可以容易地制造出可以小型化和低轮廓化的本发明的线圈元器件。
还有,根据与本发明相关的电子元件,可以将本发明的线圈元器件作为此电子元件的线圈元件来使用,这样在使整体达到小型化和低轮廓化的同时,还具有可以稳定安装的效应。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线圈元器件的全部组成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相关的第1实施例的线圈元器件的平面图(A),正面图(B)以及右侧面图(C)。
图3是用来说明与本发明相关的线圈元器件的小型化和低轮廓化效应的原理图((A)是现有的线圈元器件,(B)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相关的线圈元器件)。
图4是用来说明与本发明相关的线圈元器件的设置稳定性效应的原理图((A)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相关的线圈元器件,(B)现有的线圈元器件)。
图5是用来说明与发明相关的线圈元器件的卷绕方法((A)第1工序,(B)第2工序,(C)第3工序,(D)第4工序)的原理图。
图6是用来显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线圈元器件的组成的截面模式图。
图7是显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的线圈元器件的组成的截面模式图。
图8是显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压粉电感的全部组成的立体图。
图9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相关的压粉电感的截面图。
图10是用于说明与本发明相关的压粉电感的制造方法((A)第1工序,(B)第2工序,(C)第3工序)的原理图。
图11是与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的相关的线圈元器件平面图(A)及正面图(B)。
图12是显示现有的线圈元器件的组成的平面图(A),正面图(B),右侧面图(C)及立体图(D)。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上述附图,对与本发明相关的线圈元器件及压粉电感的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线圈元器件的组成>
首先,使用图1及图2,对与本发明第1实施例相关的线圈元器件10的组成进行说明,但是,为了更容易理解这个线圈元器件10特征组成,首先使用图12对现有的线圈元器件110组成进行说明。另外,图1及图12(D)中,用虚线来表示轴向(轴线)。
图12所显示的线圈元器件110,是现有的由整齐卷绕所成的,一般构成的空心线圈的示例,其包括由导电性线材111通过整齐卷绕而成的多层卷绕的空心绕组部112;由线材111一端的部分所构成的,从绕组部112内周的卷绕开始端113,通过绕组部112轴向一侧的端面117向绕组部112的外侧延伸而出的第1导线部115;和由线材111的另一端的部分所构成的,由绕组部112外周的卷绕终止端114开始向着绕组部112外侧延伸而出的的第2导线部116。
这个现有的线圈元器件110包括以下的组成,即第1导线部115的通过端面117的部分(第1导线部115里面的,与端面117重叠在一起的部分在以下被称为″引出部118″),呈直线形地横穿过端面117的上面。
另一方面,图1及图2所显示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相关的线圈元器件10,包括由包括导电性的线材11通过整齐卷绕多层(图1,2的示例为4层)卷绕而成的空芯的绕组部12,自绕组部12内周的卷绕开始端13延伸,沿着绕组部12轴向一侧的端面17(参照图形2(C))从该端面17的内缘开始向着外缘以涡状卷绕而成的涡状卷绕部18;自这个涡状卷绕部18的终端19向着绕组部12的外侧延伸而出的第1导线部15;和自绕组部12外周的卷绕终止端14向着绕组部12外侧延而出的第2导线部16。另外,线材11是由表面覆盖有绝缘膜的导线所构成的,但也可以使用包括绝缘膜层和粘着层的自粘漆包线。
与这个第1实施例相关的线圈元器件10中,连接绕组部12内周的卷绕开始端13与第1导线部15的部分,与端面17相接触的同时,沿着该端面17从该端面17的内缘开始向着外缘呈涡状卷绕而构成涡状卷绕部18,这一点成为了与图形12所显示的现有的线圈元器件110不同的非常大的特征点。另外,绕组12内周的卷绕开始端13及外周的卷绕终止端14,被形成为一起位于绕组部12轴向一侧,第1导线部15及第2导线部16,是一同位于绕组部12轴向的一侧,且向着绕组部12的外侧延伸而出。再者,所谓端面17,是指从线圈元器件10把涡状卷绕部18去除时的,在绕组部12轴向一侧露出的范围。
<线圈元器件的效果>
其次,将参照图3及图4,对与本发明相关的线圈元器件所起的效果进行详述。
图3及图4中,显示了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相关的线圈元器件10A和现有别的线圈元器件110A之间的对比。无论在哪个图中,都显示了模式化的线圈元器件10A,110A的纵向截面,不过,在图3中,为了大致了解线材11A,111A的卷绕顺序,在截面内赋予W1~W16的号码的同时,用虚线和实线模式化地显示了内周的卷绕层的卷绕状态。
图3及图4所显示的线圈元器件110A,除了下述点以外,其基本构成与上述的现有的线圈元器件110一样。即,绕组部112A的卷绕层数是2层,卷绕的段数(线材111A的高度方向的积层数)为4段(以下,把这样的状态称为「2层,4段的卷绕构成」,以便来简略化地表现卷绕层数和卷绕段数)。
即,图3中所显示的线圈元器件110A,是由线材111A按照W1→W2→W3→W4→W5→W6→W7→W8的顺序卷绕而成的,内周(第1层)的卷绕层被形成之后,接着线材111A,按照W9→W10→W11→W12→W13→W14→W15→W16的顺序卷绕,从而形成外周(第2层)的卷绕层,如此就构成了这个空芯的绕组部112A。另外,还包括从绕组部112A的内周的卷绕开始端113A(号码W1的截面位置)开始,通过绕组部112A的轴向一侧的端面117A(由号码W1,W2,W15,W16的线材111A的露出的表面所构成)向着绕组部112A外侧延伸出去的第1导线部115A,和从绕组部112A外周的卷绕终止端114A(号码W16截面位置)向着绕组部112A外侧延伸而出的第2导线部116A。第1导线部115A的,通过端面117A的部分(引出部118A),被形成为直线形地横穿过端面117A上面。
另一方面,与本发明相关的第2实施例的线圈元器件10A,如图3及图4所示,除了绕组部12A为2层,3段的卷绕构成的点以外,其他的基本的组成,与上述的与第1实施例相关的线圈元器件10一样。
即,如图3所示线圈元器件10A,是由线材11A按照W1→W2→W3→W4→W5→W6的顺序卷绕而成,其内周(第1层)的卷绕层被形成之后,接着线材11A,按照W7→W8→W9→W10→W11→W12的顺序卷绕,从而形成外周(第2层)的卷绕层,由此构成空芯的绕组部12A。另外,还包括涡状卷绕部18A,第1导线部15A,和第2导线部16A。涡状卷绕部18A是从绕组部12A的内周的卷绕开始端13A(号码W1的截面位置)开始延长,与绕组部12A的轴向一侧的端面17A(由号码W1,W2,W11,W12的线材11A的露出表面所构成)相接触的同时,还沿着该端面17A,从该端面17A的内缘向着外缘,按照W13→W14→W15→W16的顺序呈涡状卷绕而成的。第1导线部15A是从这个涡状卷绕部18A的终端的19A开始,向着绕组部12A外侧延伸而出的。第2导线部16A是从绕组部12A外周的卷绕终止端14A(号码W12的截面位置)向着绕组部12A外侧延伸而出的。
上述涡状卷绕部18A,是由线材11A在接触端面17A的同时,沿着该端面17A卷绕而成的,所以拥有作为绕组部12A的一部分的功能。因此,线圈元器件10A,比起现有线圈元器件110A,不但全部的卷绕数一样,而且还达成了整体的小型化和低轮廓化。
即,如图3所示的现有的线圈元器件110A,由上述引出部118A直线形地横穿过端面117A的上面而构成的,所以整体的高度为,绕组部112A的高度H再加上相当于线材111A的直径d的长度而得到的(H+d)。对此,线圈元器件10A中,由于涡状卷绕部18A拥有作为绕组部12A的一部分的功能,因此与现有的线圈元器件110A相比,低了相当于线材11A(线材111A也一样)的直径d的长度那么多,所以达成了小型化和低轮廓化。
另外,现有的线圈元器件110A中,引出部118A,被构成为直线形地横穿过端面117A上面,因此引出部118A比端面117A的位置要高1段。对此,线圈元器件10A中,涡状卷绕部18A,与端面17A相接触的同时,沿着该端面17A,从该端面17A的内缘向着外缘呈涡状卷绕而成,所以涡状卷绕部18A构成整体的1个端面。
因此,例如日本专利特开平9-35930号公报所示,假定使用了线圈元器件10A作为连续卷绕的多个的线圈元器件(拾光器用的追踪线圈(TRACKING COIL))中的1个,如图4所示,将线圈元器件10A安装到包括凸部21的安装面22的时候,即使涡状卷绕部18A的一侧与安装面22相对,线圈元器件10A也可以在保持水平状态的同时还可以稳定地安装。
对此,现有的线圈元器件110A,如图4所示一样,将引出部118A的一侧对着安装面22来安装在安装面22上的话,引出部118A就会成为干扰,而线圈元器件110A也会相对安装面22倾斜,从而很难稳定地安装。所以,为了稳定地安装线圈元器件110A,可以考虑把引出部118A的一侧朝向图中的上方来进行安装,不过,这种情况下,第1导线部115A及第2导线部116A会远离安装面22,所以第1导线部115A及第2导线部116A在布线的时候,会变成空中布线,特别在线材111A很细等情况下,线材111A会很容易断裂。
另一方面,线圈元器件10A中,与上述的第1实施例的线圈元器件10同样,第1导线部15A及第2导线部16A,一同位于绕组部12A的轴向一侧(图4的下方),向着绕组部12A外侧延伸出去,所以即使引出部18A一侧对着安装面22进行安装,也可以使第1导线部15A以及第2导线部16A沿着安装面22进行布线,从而降低线材11A断裂的可能性。
另外,在图3所示的线圈元器件10A,被显示成下述的形态,例如相对位于绕组部12A的内周侧的号码W1,W3,W5各截面,位于外周侧的号码W7,W9,W11各截面在各自的径向,号码W7截面只与号码W5截面接触,号码W9截面只与号码W3截面接触,号码W11截面只与号码W1截面接触。不过,以所谓三角形堆积的状态,即号码W7的截面与号码W3,W5的各个截面接触,号码W9的截面与号码W3,W1的各个截面接触的形态,来卷绕线材11A的情况也有。(图1就表示那种卷绕状态)。本说明书中,主要针对根据前者的形态进行卷绕的情况进行图示并加以说明,不过,在不妨碍本发明的宗旨的情况下,也可以调换为后者,即三角形堆积状态的卷绕形态也可以。
<线圈元器件的卷绕方法>
其次,将参照图5,对与本发明相关的线圈元器件的卷绕方法进行详述。另外,在以下的说明,把上述的第2实施例相关的线圈元器件10A做为例子,不过,也可以对其他的实施例的线圈元器件,采用同样的卷绕方法。还有,图5中所示的号码W1-W16,与图3中的赋予线圈元器件10A截面的号码W1~W16相对应。
(1)在准备阶段,把圆柱形的卷绕轴31设置再不图示的绕线机上。第1绕线管32及第2绕线管33被配设在卷绕轴31上,第1绕线管32,被形成为可以沿着卷绕轴31轴向(图中的上下方向)移动的形态(参照图5(A))。
(2)移动第1绕线管32,调整第1绕线管32和第2绕线管33的间隔。本例中,调整第1绕线管32和第2绕线管33的间隔,使其长度成为线材11A的直径的大约4倍。
(3)如图5(A)所示,把规定长度(即,构成图3所示的涡状卷绕部18A以及第1导线部15A所需要的长度)的线材11A的一端作为由线材11A所成的储藏线材11Aa,并将其预先保留到不图示的储藏用部件上,线材11A的一端的,与储藏线材11Aa相连接的部分被保持在第1绕线管32的内壁,同时依次陆续放出线材11A的另一端,并使邻接的线材11A相互贴紧来形成整齐卷绕,由此按照号码W1→W2→W3→W4→W5→W6的顺序就卷绕成了绕组部12A(参照图3)的第1层,。另外,在线材11A的号码W1,W2位置和第1绕线管32之间,形成有规定间隔(例如,可以形成线材11A的直径大小的长度的间隔,不过,也可以形成比之更宽的间隔)的间隙。
(4)如图5(B)所示,在绕组部12A(参照图3)的第1层外周部,同样通过整齐卷绕,按号码W7→W8→W9→W10→W11→W12的顺序卷绕成绕组部12A的第2层。在这个阶段,绕组部12A以及第2导线部16A就被形成了。
(5)如图5(C)所示,将第1绕线管32向图中上方移动,以确保在线材11A的号码W11,W12的位置和第1绕线管32之间的卷绕空间,陆续放出线材11A的一端的被预先保留的储藏线材11Aa,将陆续放出的储藏线材11Aa如图3所示,紧贴在卷绕部12A的轴向一侧的端面17A,并沿着该端面17A将储藏线材11Aa卷绕做涡状,由此按照号码W13→W14的顺序形成了图3所示的涡状卷绕部18A的第1卷。
(6)如图5(D)所示,一边陆续放出残余的储藏线材11Aa,将陆续放出的储藏线材11Aa如图3所示,紧贴在卷绕部12A的轴向一侧的端面17A,并沿着该端面17A将储藏线材11Aa卷绕做涡状,由此按照号码W15→W16的顺序形成了图3所示的涡状卷绕部18A的第2卷。在这个阶段,就形成了涡状卷绕部18A以及第1导线部15A。此后,使卷绕好线材11A融着,并从卷绕轴32取下,由此就形成了图3所示的线圈元器件10A。再者,形成上述涡状卷绕部18A的时候,也可以从卷绕轴31取下第1绕线管32,然后再在这个状态下形成涡状卷绕部18A。但是,这种情况下,在形成涡状卷绕部18A的时候,会失去第1绕线管32压住被卷绕的线材11A的效应,所以涡状卷绕部18A的卷绕状态很容易变乱。
<线圈元器件的其他形态>
与图6所示的第3实施例相关的线圈元器件10B,是由线材11B所构成的,空芯的绕组部12B为4层,7段的卷绕组成,涡状卷绕部18B的卷绕数被形成为4次。第1导线部15B及第2导线部16B,一同位于绕组部12B的轴向一侧(图6中的上方),向着绕组部12B向外侧延伸而出,这一点与上述的其他实施例相同。
与如图7所示的第4实施例相关的线圈元器件10C,是由线材11C所构成的,空芯的绕组部12C为4层,7段的卷绕组成,涡状卷绕部18C的卷绕数被形成为4次,这一点,与上述的第3实施例相关的线圈元器件10B同样。不同的是,是在绕组部12C外周的卷绕层(第4层)是由邻接的线材间设置有规定的空间的卷绕手法(空间卷)来卷绕而成。这样的形态,很适合想要对绕组部12C的卷绕数进行微调等情况。
<压粉电感的组成>
其次,将参照图8及图9,对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相关的压粉电感的组成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是把使用与上述的第1实施例的相关的线圈元器件10(参照图1)作为前提的,不过也可以用其他的实施例的线圈元器件。
图8及图9所示的压粉电感50,一般包括金属磁性粉压缩成型而成的压粉体51,被埋设在该压粉体51内部的线圈元器件10,和由包括导电性的板材所构成的一对端子52,53(图8中只显示了一个端子52)。
作为构成上述压粉体51的金属磁性粉,可以使用下述包括表面隔离涂层的金属粒子。即在纯铁粉,铁系合金,非晶体金属等的金属性粉末内,混合进热固性或热塑性树脂,滑润剂和架桥剂,或无机物等绝缘物。
上述线圈元器件10的绕组部12和涡状卷绕部18,以及第1导线部15及第2导线部16各个根部都被埋设在压粉体51内部,第1导线部15的前端部分,和第2导线部16的前端部分,从压粉体51侧面部向外侧延伸而出。
上述端子52,53的各自的一个端部被埋设在压粉体51内部,并且为了使配置在压粉体51外部的部分,能沿着压粉体51侧面部及底面部,将其弯曲加工成截面为L字形的形态。
还有,端子52与第1导线部15前端部分,端子53与第2导线部16前端部分,被分别连接在一起。
另外,考虑到端子52,53的配设位置,或是如下所述,在制造压粉电感50的时候,线圈元器件10在模具中的均衡性的状况,如图2(A)所示,涡状卷绕部18的终端19及绕组部12外周的卷绕终止端14,最好采用如下的形态。即,两者位于夹着绕组部12轴线互相对峙的位置,也就是说,终端19,卷绕终止端14及轴线在垂直于轴线的平面上的各自的投影点,大体上是在一条直线(图中用2点锁线来表示)上排列的。
<压粉电感的制造方法>
接着,参照图形10,对上述压粉电感50制造方法简单地进行说明。
在不图示的模具里,设置有线圈元器件10,和被形成为框架形的端子母材55的同时,加工好第1导线部15及第2导线部16(参照图10(A))之后,把金属磁性粉放入模具内形成压粉体51(参照图10(B))。并且,切除端子母材55无用的部分以形成端子52,53(参照图10(C)),此后,通过弯曲加工端子52,53的,就完成了图8所示的压粉电感50。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形态,还可以有各种变形形态。
譬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构成线圈元器件的线材为单线,但采用复线的线材构成线圈元器件也可以。
还有,在上述实施例的线圈元器件,第1导线部及第2导线部,为一同位于绕组部的轴向一侧并向绕组部外侧延伸出去的形态(这种情况下,绕组部的卷绕层数为偶数)。不过,第1导线部位于绕组部的轴向一侧,而第2导线部位于绕组部的轴向的另一侧,各自向着绕组部外侧延伸而出的形态(这种情况下,绕组部的卷绕层数为奇数)也可以。
还有,在上述实施例的线圈元器件中,涡状卷绕部,从端面内缘开始,向着外缘,卷绕成覆盖该端面的全范围的涡状,第1导线部,从端面的外缘向外侧延伸而出。不过,涡状卷绕部也可以是,在被卷绕成覆盖端面的内缘侧的一部分范围的涡状之后,第1导线部呈直线形地横穿过端面的外缘侧的范围到达外缘,并向外侧延伸而出。
还有,与本发明有关的线圈元器件,绕组部的卷绕层数或卷绕段数,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形态,根据用途还可以设定为各种各样的值。
还有,在上述实施例的线圈元器件中,绕组部的外缘形状及空芯部分的形状被一同设为圆形,但是,也可以把这些的形状,设为带R角的矩形形状或者椭圆形状。
还有,在上述实施例的线圈元器件中,涡状卷绕部的终端和绕组部外周的卷绕终止端,被形成为夹着绕组部互相对峙的位置。不过,也可以如图11所示的第5实施例的线圈元器件10D一样地构成,即,使涡状卷绕部18D的终端19D和绕组部12D外周的卷绕终止端14D,一同位于绕组部12D的外周方向的同样的位置(从绕组部12D的轴向看时(参照图11(A)),涡状卷绕部18D的终端19D和绕组部12D外周的卷绕终止端14D互相重在一起的位置),然后,第1导线部15D和第2导线部16D按照互相不同的方向,特别是,按照180°相反方向延伸而出。
还有,关于涡状卷绕部18的终端19D与绕组部12外周的卷绕终止端14D的引出方向,还可以根据相关的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的位置或各种设计事项,来适当地加以设计。
还有,与本发明相关的线圈元器件,也可以适用于压粉电感以外的各种各样的电子元件和电子器具,譬如,拾光器和各种的传感器,或各种的天线和无触点能源转送装置等。
符号的说明
10,10A,10B,10C,10D,110,110A线圈元器件
11,11A,11B,11C,11D,111,111A线材
11Aa储藏线材
12,12A,12B,12C,12D,112,112A绕组部
13,13A,113,113A(绕组部的)内周的卷绕开始端
14,14A,14D,114,114A(绕组部的)外周的卷绕终止端
15,15A,15B,15C,15D,115,115A第1导线部
16,16A,16B,16C,16D,116,116A第2导线部
17,17A,117,117A(绕组部的轴向一侧的)端面
18,18A,18B,18C,18D涡状卷绕部
19,19D(涡状卷绕部)终端
21凸部
22安装面
31卷绕轴
32第1绕线管
33第2绕线管
50压粉电感
51压粉体
52,53端子
55端子母材
118,118A引出部

Claims (5)

1.一种线圈元器件,
包括由导电性线材以整齐卷绕的方法,通过多层卷绕所形成的空心的绕组部;自上述绕组部的内周的卷绕开始端开始延伸,在与前述绕组部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面相接触的同时,沿着该端面,从该端面的内缘向着外缘呈涡状卷绕而成的涡状卷绕部;自上述涡状卷绕部的终端向着上述绕组部外侧延伸而出的第1导线部;和自上述绕组部的外周的卷绕终止端向上述绕组部外侧延伸而出的第2导线部;
其特征在于,上述绕组部外周的卷绕层呈邻接的线材间设置有规定的空间的形态。
2.权利要求1中所记述的线圈元器件,其特征为:
上述绕组部的上述内周的卷绕开始端及上述外周的卷绕终止端,共同大致位于上述绕组部的上述轴向的一侧,上述第1导线部及上述第2导线部,共同大致位于上述绕组部的轴向的一侧,并向上述绕组部的外侧延伸出去。
3.一种压粉电感,
包括把金属磁性粉末压缩成型的压粉体,和被埋设在该压粉体内部的线圈元器件,该线圈元器件包括由导电性线材以整齐卷绕的方法,通过多层卷绕所形成的空心的绕组部;自上述绕组部的内周的卷绕开始端开始延伸,在与前述绕组部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面相接触的同时,沿着该端面,从该端面的内缘向着外缘呈涡状卷绕而成的涡状卷绕部;自上述涡状卷绕部的终端向着上述绕组部外侧延伸而出的第1导线部;和自上述绕组部的外周的卷绕终止端向上述绕组部外侧延伸而出的第2导线部;
其特征在于,上述绕组部外周的卷绕层呈邻接的线材间设置有规定的空间的形态。
4.一种线圈元器件的卷绕方法,其特征为:
把位于卷绕用的线材的一端的,预定长度的该线材,作为储藏线材预先保留住,将位于上述线材的一端的,且连接着上述储藏线材的部分,保持在一侧的绕线管的内壁部上,同时将上述线材的另一端依次陆续放出,通过让邻接的上述线材之间紧密地卷绕成整齐卷绕,从而形成多层卷绕层的绕组部之后,陆续放出上述储藏线材,让被陆续放出的上述储藏线材,与上述绕组部的轴向一侧的端面紧密贴在一起,同时沿着该端面从该端面的内缘开始向着外缘,呈涡状地卷绕,从而形成涡状卷绕部;
并且,上述绕组部外周的卷绕层是由邻接的线材间设置有规定的空间的卷绕手法来卷绕而成。
5.一种电子元件,其特征为包括一种线圈元器件,
该线圈元器件包括由导电性线材以整齐卷绕的方法,通过多层卷绕所形成的空心的绕组部;自上述绕组部的内周的卷绕开始端开始延伸,在与前述绕组部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面相接触的同时,沿着该端面,从该端面的内缘向着外缘呈涡状卷绕而成的涡状卷绕部;自上述涡状卷绕部的终端向着上述绕组部外侧延伸而出的第1导线部;和自上述绕组部的外周的卷绕终止端向上述绕组部外侧延伸而出的第2导线部;
并且,上述绕组部外周的卷绕层呈邻接的线材间设置有规定的空间的形态。
CN201210115335.9A 2011-04-25 2012-04-18 线圈元器件,压粉电感,电子元件及线圈元器件的卷绕方法 Active CN1027605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97313 2011-04-25
JP2011097313A JP2012230972A (ja) 2011-04-25 2011-04-25 コイル部品、圧粉インダクタおよびコイル部品の巻回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0560A CN102760560A (zh) 2012-10-31
CN102760560B true CN102760560B (zh) 2015-06-10

Family

ID=47020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15335.9A Active CN102760560B (zh) 2011-04-25 2012-04-18 线圈元器件,压粉电感,电子元件及线圈元器件的卷绕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864060B2 (zh)
JP (1) JP2012230972A (zh)
CN (1) CN102760560B (zh)
TW (1) TWI4908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36566A1 (en) 2006-08-09 2008-02-14 Andrzej Klesyk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s Relating To Same
JP5167382B2 (ja) * 2010-04-27 2013-03-21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CN104425124B (zh) * 2013-08-27 2017-04-12 三积瑞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电感用线圈绕制方法及其设备
US9514878B2 (en) * 2013-11-22 2016-12-06 Tamura Corporation Coi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ame, and reactor
TWI573149B (zh) * 2014-10-27 2017-03-01 吳李文相 平面線圈及其製法,以及使用該平面線圈之平面變壓器
JP2017046462A (ja) * 2015-08-26 2017-03-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機子、界磁子、電機子の製造方法、界磁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動機械
KR20170043393A (ko) * 2015-10-13 2017-04-2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코일 장치와 코일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코일 장치를 포함하는 무선전력전송장치 그리고 무선전력수신장치
CN107799270B (zh) * 2016-09-01 2021-08-17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线圈元器件的端子用板材以及电子元件的制造方法
KR20180060239A (ko) * 2016-11-28 2018-06-0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권선형 파워 인덕터
KR102375518B1 (ko) * 2017-06-12 2022-03-17 (주)아모텍 인덕터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983193B1 (ko) * 2017-09-22 2019-05-2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코일 부품
US11177066B2 (en) * 2017-12-08 2021-11-16 Astec International Limited Egg-shaped continuous coils for inductive components
US11139105B2 (en) * 2017-12-27 2021-10-05 Taiyo Yuden Co., Ltd. Coil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7153403B2 (ja) * 2018-08-31 2022-10-14 チェジャン パングット パワー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セグメントコア及びディスクモータ
CN109148114A (zh) * 2018-10-05 2019-01-04 资兴丰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外引线端子线圈及绕线方法
CN110085417B (zh) * 2019-05-14 2024-04-23 慈溪市大华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非晶三角立体卷铁心箔线自动绕线机构
CN110289156B (zh) * 2019-05-24 2020-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线圈绕组、线圈模组、发射装置、接收装置、系统和终端
US20200388435A1 (en) * 2019-06-10 2020-12-10 Crestron Electroncics, Inc. Inductor apparatus optimized for low power loss in class-d audio amplifier application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JP6734444B2 (ja) * 2019-06-27 2020-08-05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CN112447379A (zh) 2019-08-27 2021-03-05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变压器与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CN113035528A (zh) * 2019-12-24 2021-06-25 佳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载具底部电极一体成型功率电感及其制造方法
JP1698765S (zh) * 2021-06-22 2021-11-01
CN113571286B (zh) * 2021-07-27 2023-04-18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fc线圈坯料及其绕线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2477A (zh) * 2006-12-12 2008-06-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集中卷绕线圈以及集中卷绕线圈的制造方法
CN102034593A (zh) * 2009-09-25 2011-04-27 川部股份有限公司 电感及其制造方法
CN201984938U (zh) * 2011-01-26 2011-09-21 友源机械有限公司 线圈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3346A (ja) 1985-07-18 1987-01-31 Noriyoshi Okura コイルの巻線方法
EP0258344B1 (de) * 1986-02-14 1991-01-23 Cornelius Lungu Elektrisches bauelement mit induktiven und kapazitiven eigenschaften
DE3937795A1 (de) 1989-05-26 1990-11-29 Bosch Gmbh Robert Stossdaempfer
JPH034045U (zh) * 1989-06-02 1991-01-16
JP2527868B2 (ja) 1991-08-26 1996-08-28 日特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コイルの巻線装置
JP3381453B2 (ja) * 1995-05-12 2003-02-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気巻線部品の巻線方法とコイル
CA2180992C (en) * 1995-07-18 1999-05-18 Timothy M. Shafer High current, low profile inductor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JPH0935930A (ja) 1995-07-20 1997-02-07 Funai Electric Co Ltd コイル取付機構
TW416067B (en) * 1998-02-27 2000-12-21 Tdk Corp Pot-core components for planar mounting
WO2001020755A1 (fr) * 1999-09-10 2001-03-22 Nikon Corporation Bobine, et procede et appareil pour la fabrication de celle-ci
JP4684461B2 (ja) * 2000-04-28 2011-05-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磁性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3168610A (ja) * 2001-11-29 2003-06-13 Toko Inc 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
JP2003229311A (ja) 2002-01-31 2003-08-15 Tdk Corp コイル封入圧粉磁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コイ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847280B2 (en) * 2002-06-04 2005-01-25 Bi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hielded inductors
JP4439906B2 (ja) * 2003-12-26 2010-03-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JP4513805B2 (ja) * 2004-03-09 2010-07-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トランス
US7339451B2 (en) * 2004-09-08 2008-03-04 Cyntec Co., Ltd. Inductor
US7362201B2 (en) * 2005-09-07 2008-04-22 Yonezawa Electric Wire Co., Ltd. Inductance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1044373B1 (ko) * 2005-09-08 2011-06-29 스미다 코포레이션 가부시키가이샤 코일장치, 복합 코일장치 및 트랜스 장치
TWI354302B (en) * 2006-05-26 2011-12-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Transformer
US20100253456A1 (en) * 2007-06-15 2010-10-07 Yipeng Yan Miniature shielded magnetic component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CN101325122B (zh) * 2007-06-15 2013-06-26 库帕技术公司 微型屏蔽磁性部件
TW200910390A (en) * 2007-08-24 2009-03-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Embedded indu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090091412A1 (en) * 2007-10-04 2009-04-09 Isu Corporation Coil Integrated Inductor
JP5084459B2 (ja) * 2007-11-15 2012-11-28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インダ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188824B2 (en) * 2008-07-11 2012-05-29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Surface mount magnetic component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830237B1 (en) * 2009-08-19 2010-11-09 Intelextron Inc. Transformer
JP5534442B2 (ja) * 2009-10-16 2014-07-02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コイル
JP5532422B2 (ja) * 2010-07-30 2014-06-25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コイル
JP3171315U (ja) * 2011-07-25 2011-10-27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磁性素子
US8723629B1 (en) * 2013-01-10 2014-05-13 Cyntec Co., Ltd. Magnetic device with high saturation current and low core los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2477A (zh) * 2006-12-12 2008-06-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集中卷绕线圈以及集中卷绕线圈的制造方法
CN102034593A (zh) * 2009-09-25 2011-04-27 川部股份有限公司 电感及其制造方法
CN201984938U (zh) * 2011-01-26 2011-09-21 友源机械有限公司 线圈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36653B2 (en) 2017-01-03
US20120268232A1 (en) 2012-10-25
US20140320250A1 (en) 2014-10-30
TWI490895B (zh) 2015-07-01
US8864060B2 (en) 2014-10-21
JP2012230972A (ja) 2012-11-22
CN102760560A (zh) 2012-10-31
TW201243882A (en) 201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0560B (zh) 线圈元器件,压粉电感,电子元件及线圈元器件的卷绕方法
JP6060116B2 (ja) 表面実装インダ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551713B (zh) 电感器
CN101477872A (zh) 卷线型线圈部件
JP2018107199A (ja) 表面実装インダクタ
CN104737422A (zh) 旋转电机的电枢
CN103219131A (zh) 表面安装电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US20120092117A1 (en) Conductor wire for motor and coil for motor
KR20110106914A (ko) 절연 전선 및 코일
JP6092862B2 (ja) コイル状部材及びコイル装置
JP2005085560A (ja) リッツ線コイル
CN104517700A (zh) 共模扼流圈
JP2016152352A (ja) コイル部品
CN102237185B (zh) 分裂绕组变压器
CN102034593B (zh) 电感及其制造方法
JP2010087242A (ja) コイル部品
JP6147600B2 (ja) リッツ線
JP2008098307A (ja) 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
CN101673609A (zh) 电感器及其上的电感线圈
CN106505321A (zh) 天线线圈
JP2002093633A (ja) トランス
CN102007554B (zh) 变压器及变压器的组装方法
JP5174106B2 (ja) コイル部品
JP2016106436A (ja) 圧粉インダクタ
CN102163490B (zh) 线圈部件、变压器及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