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4340B - 带有抵偿串扰的话筒声音过滤器和用于抵偿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带有抵偿串扰的话筒声音过滤器和用于抵偿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54340B CN102754340B CN201180010588.3A CN201180010588A CN102754340B CN 102754340 B CN102754340 B CN 102754340B CN 201180010588 A CN201180010588 A CN 201180010588A CN 102754340 B CN102754340 B CN 1027543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rter
- pad
- filter
- coupling
- connection p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02535—Details of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 H03H9/02818—Means for compensation or elimination of undesirable effects
- H03H9/02874—Means for compensation or elimination of undesirable effects of direct coupling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transducer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02535—Details of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 H03H9/02818—Means for compensation or elimination of undesirable effects
- H03H9/02913—Measures for shielding against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02535—Details of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 H03H9/02818—Means for compensation or elimination of undesirable effects
- H03H9/02952—Means for compensation or elimination of undesirable effects of parasitic capacitance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02—Details
- H03H9/02535—Details of surface acoustic wave devices
- H03H9/02992—Details of bus bars, contact pads or other electrical connections for finger 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9/00—Networks comprising electromechanical or electro-acoustic devices;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 H03H9/46—Filters
- H03H9/64—Filters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H03H9/6489—Compensation of undesirable effects
- H03H9/6493—Side lobe suppress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urface Acoustic Wave Elements And Circuit Networks Thereof (AREA)
- Piezo-Electric Or Mechanical Vibrators, Or Delay Or Filter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提出一种具有第一和第二转换器的话筒声音的过滤器,其中设置附加的耦合电容和附加的电流回路,由此来抵偿第一和第二转换器之间的电磁性的和电容性的串扰。附加的耦合电容和电流回路在此经过适当设置,使得它们能抵消由设计预先给定的自然耦合的符号,因而能完全抵偿所述耦合。
Description
话筒声音过滤器比如SAW过滤器(SAW=surfaceacousticwave)或BAW过滤器(BAW=bulkacousticwave)的选择性受电磁串扰的影响。优化的可再现的选择性需要把电磁串扰抑制到截止范围内的声音水平以下。
当过滤器内存在有两个导电的金属物比如电极、转换器或引入线时就会出现串扰,所述金属物与输入端或输出端连接,且它们相互电磁耦合。这种耦合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不同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要么按照远程作用通过电容性的、感应性的或者波导体的耦合而发生,要么通过直流连接形成直接的耦合。串扰导致在过滤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未由声学确定的相互作用。串扰因此在传递函数中导致并非所愿的信号,这些信号会恶化在截止区域内的前述选择性。
为了减小电容性串扰,已知在输入转换器与输出转换器之间设置屏蔽结构,例如设置与地连接的屏蔽条。这种屏蔽条例如可以采用附加的反射条的形式来实现,或者采用在转换器中位于末端的、展宽的与地连接的转换器指形电极的形式来实现。
另一种方案在于,保持输入转换器与输出转换器之间的足够的间距。
针对对称式/非对称式工作的SAW过滤器已提出,增大引至输入转换器的两个对称式输出接头之一所形成的耦接电容,以便针对两个输出侧的接头得到相同的耦合,因而得到抵偿的耦接电容。
按照经验方式,改变芯片布局也能实现减小并局部地消除在狭窄频域内的电磁串扰,但视制造方案而定,这种改变可能需要繁琐的优化。
借助外部无源网络也可以抵偿电磁串扰。
用于抵偿电磁串扰的所述已知的措施要么其效果有限,要么实现起来很繁琐。
本发明的目的因此是,提出一种简单的用来减小或者在理想情况下甚至完全抵偿电磁串扰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话筒声音过滤器得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设计以及用于减小串扰的方法可由其它权利要求得到。
提出一种话筒声音过滤器,其具有第一和第二转换器,这些转换器在一个共同的压电衬底上实现。第一转换器与过滤器的输入侧连接,第二转换器与其输出侧连接。每个转换器都具有两个连接垫片,这些连接垫片与转换器的不同的电极连接。就SAW过滤器而言,两个连接垫片可以设置在声音轨迹的同一侧或不同侧。例如通过拉长的指形电极来实现把两个连接垫片设置在声音轨迹的同一侧,该指形电极使得声音轨迹一侧的汇流排与声音轨迹另一侧的连接垫片连接。
话筒声音过滤器还具有耦接导线,该耦接导线使得第一转换器的第一连接垫片与耦接垫片连接。耦接垫片被构造成金属面,并设置在第二转换器的相距第一转换器的第一连接垫片具有较大距离的连接垫片附近。
利用该耦接垫片和引入线在过滤器中产生一种附加的电磁耦合,这种电磁耦合对已有的、并非所愿的但因设计无法避免的、电磁耦合的符号进行抵消。并非所愿的电容性耦合,例如通常在不同的转换器上在最靠近地彼此相邻的结构之间产生,往往在第一与第二转换器的相邻的连接垫片之间产生。
利用耦接导线及与其连接的耦接垫片,与远处的连接垫片产生耦合,这种耦合往往具有与最近的相邻连接垫片相反的极性。由此抵偿在第一与最近的相邻连接垫片之间的并非所愿的耦合。
适当地设计耦接垫片的尺寸,和/或适当地选取耦接垫片与第二转换器的相应连接垫片之间的间距,就可以调节这种附加的耦合的大小。在最佳情况下,利用附加地引入的、但相反地作用的耦合,甚至可以完全抵偿由设计预先给定的并非所愿的耦合。
利用附加的耦接垫片来实现不仅抵偿在输入转换器与输出转换器之间的已有的并非所愿的电磁耦合,而且抵偿由第一与第二转换器之间的电磁串扰引起的效应。
耦接垫片和相关的耦接导线可以在压电衬底的表面上产生,且占用较小的面积,且在制造时无需繁琐的过程。也可以毫无问题地且几乎独立于SAW或BAW过滤器的其余设计对耦接导线特别是耦接垫片进行优化。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设计,第一和第二转换器被屏蔽结构隔开。该屏蔽结构包括金属条,金属条横越例如SAW过滤器的声音轨迹,两个相互耦接的第一与第二转换器可以设置在该声音轨迹上,或者,该金属条通常设置在两个相互耦接的转换器的连接垫片或电极之间。屏蔽结构减小第一与第二转换器之间的并非所愿的电容性串扰。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屏蔽结构的与地连接的连接垫片之一是屏蔽垫片,且为此至少部分地围绕相邻转换器的相邻连接垫片伸展。这意味着,与地连接的屏蔽垫片在一个方向上―对于SAW过滤器来说是在横向上―具有比相邻连接垫片大的延展度。该屏蔽垫片还具有纵向的延展距离,使得它在纵向上即平行于声波的传播方向至少部分地搭叠相邻的连接垫片。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设计,屏蔽结构的与地连接的连接垫片相对于屏蔽垫片拉长,使得它围绕相邻的连接垫片再次穿过声音轨迹方向。通过这种方式,相邻的连接垫片实际上在三侧被拉长的屏蔽垫片包围。
耦接导线可以作为金属的导体区段设置在压电的衬底上。对于SAW过滤器来说,导体区段可以完全在声音轨迹之外引至耦接垫片。
也可以使得耦接导线穿过声音轨迹,为此例如使得与第一转换器的第一连接垫片连接的指形电极横向于扩展方向相应地拉长,于是以另一金属的导体区段在衬底上继续延伸。
但也可以把耦接导线至少部分地设计成压焊线。
按照另一设计,耦接导线包括一些导体区段,这些导体区段并不直接设置在衬底上,而是构造在衬底的上方或下方。这种导体区段例如可以在话筒声音过滤器的壳体部分上设计,在衬底下方设计,或者特别是对于倒焊布置的衬底来说还在承载衬底上设计。在耦接导线的直接设置在衬底上和并非直接设置在衬底上的导体区段之间的竖直连接件可以通过凸块、压焊连接件、压焊线或通孔敷镀来实现。
按照另一设计,SAW过滤器经过适当构造,使得第一与第二转换器之间的电磁耦合得以减小。为此,电流线路,包括引至连接垫片的电流引入线和引离连接垫片的电流引出线、连接垫片本身以及电流线路的沿着声音伸展的部分,在至少一个转换器中伸展,使得该电流线路至少在投射到衬底表面上的投影中形成交叉。通过这种交叉使得第一回路完全闭合,且至少部分地形成第二电流回路。两个回路可以与电磁场分别按照彼此相反的方式耦接。
通过这种交叉,在完全闭合的回路中感应出场,该场抵消至少部分地在第二回路中感应出的场。作用到两个回路上的已有的电磁场由此对电流线路施加彼此相反的在理想情况下完全抵偿的耦合效应。
在两个回路投射到衬底表面上的投影中,在那里产生被这些回路包围的第一与第二面,这些面相互间的比例可按所期望的调节。例如当由两个回路感应出的耦合相互间大小相等且由于作用相反而相互抵偿时,可以实现最佳的比例。
在另一设计中提出,第二转换器的相应的电流线路也适当伸展,从而形成第三回路。由此实现通过对被回路包围的、投影到衬底上的面的面积比例的改变来抵偿在第一与第二转换器之间以及还在第一与第三回路之间以及在第二与第三回路之间的电磁耦合,进而抵偿串扰。
按照另一设计,第二转换器中的电流线路适当地伸展,从而这里至少在所述投影中也使得引导电流的导体区段产生交叉。过滤器通常包括由衬底材料构成的芯片。该芯片现在可以安装在壳体下部或承载衬底上。在芯片和壳体下部的相应连接面上或者在承载衬底上的连接垫片之间的电连接可以通过压焊线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相应地引导压焊线来实现使得至少一个电流线路形成为完全闭合的回路。
但也可以把芯片倒焊安装在壳体下部或承载衬底上,由此来安装包括芯片的过滤器。用来进行芯片倒焊安装的凸块连接物在此是电流线路的竖直的导体区段。于是为了形成电流回路,设置一些导体区段,这些导体区段在壳体下部或承载衬底上伸展,且通过这些导体区段可以实现投影到衬底上的所希望的交叉。但也可以通过设置在两个以上的各不相同的导体平面上的导体区段来实现电流线路。例如可以在衬底底面上、在承载衬底的底面上,或者在壳体下部的底面上实现其它导体平面。
所述电流线路包括至少一个区段,该区段通过同一转换器的不同极性的指形电极之间的声音来实现。如果该转换器均匀地构造,则电流线路经过整个转换器面。有利的是,SAW过滤器的至少一个转换器沿横向级联,其中这种级联在转换器的沿纵向对转换器进行划分的至少两个纵向区段上是不同的。于是,电流线路主要沿着在转换器内部具有最小级联度的纵向区段延伸。由于把转换器相应地划分成具有不同级联的纵向区段,因此可以在转换器内部在几何形状上规定(主)电流线路。
有利的是,具有最小级联级别的纵向区段并非设置在第一转换器的指向相邻的第二转换器的端部上。通过这种方式,原来就由于两个转换器中的电流线路间距较大而减小了耦合。但根据本发明有利的是,具有最小级联度的纵向区段沿纵向设置,使得通过电流线路交叉而围成的、投影到芯片表面上的面具有足够的大小。
下面借助实施例和相关附图详述本发明。这些附图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因而是示意性的,而并非详细准确,也并非尺寸精准。为了便于说明,个别部分还被放大地夸张地示出。其中:
图1示出带有耦接导线的过滤器的两个转换器,该耦接导线引至耦接垫片;
图2示出带有两个耦接导线的两个转换器,这些耦接导线均引至耦接垫片;
图3示出如图1中的两个转换器,其中还在第一与第二转换器之间设置有屏蔽结构;
图4a示出如图3中的带有屏蔽结构的两个转换器,其中屏蔽垫片已拉长;
图4b示出如图3中的两个转换器,其屏蔽结构已改型,其中屏蔽垫片已拉长;
图5示出两个转换器,其中引至转换器的电流引入线分别形成回路;
图6为SAW器件的示意性的横剖视图,其采用倒焊构造方式压焊到承载体上;
图7示出带有图1的两个转换器的过滤器的传输功能;
图8A和8B示出带有如图2中的两个转换器的过滤器的传输功能;
图9示出一种SAW过滤器,其中耦接导线使得两个设置在不同声音轨迹上的转换器耦接。
图1示出本发明的一种简单的实施方式。所示为SAW过滤器的两个转换器W1和W2,它们共同地形成横向过滤器或者是横向过滤器的一部分。尽管这里作为标准指形转换器示出,但转换器W1、W2也可以具有SPUDT或RSPUDT结构,此外还可以被设计成FAN转换器或加权转换器。第一转换器W1具有上面的连接垫片AP11和下面的连接垫片AP12。第二转换器W2也具有上面的连接垫片AP21和下面的连接垫片AP22。在这里,除了在不同转换器的直接相邻的连接垫片之间的不可避免的电磁耦合、例如在第一与第二转换器的两个上面的连接垫片AP11和AP21之间的耦合外,根据本发明,还在第一转换器W1的上面的连接垫片AP11与第二转换器的下面的连接垫片AP22之间产生另一耦合。其实现方式为,在连接垫片AP22的附近设置一个耦接垫片KP,该耦接垫片相对于连接垫片AP22形成耦接电容CK。耦接导线包括任意的、必要时在结构上不同的导体区段,且在此例如作为在衬底上延伸的印制导线被示出,通过所述耦接导线使得耦接垫片与第一转换器W1的上面的连接垫片AP11连接。由于转换器的上面的和下面的连接垫片具有不同的极性,所以通过这种附加的耦接电容CK来实现对在两个直接相邻的连接垫片AP11和AP21之间的已有的耦合进行抵偿。
另外,现在可以采取不同的简单措施来改变并适当地调节该附加的耦接电容CK的大小,使得两个抵偿的耦合大小相同,因而能完全抵偿。为此可以改变耦接垫片KP与相邻的连接垫片AP22之间的间距。但更为简单的是,保持两个耦接的垫片的相对位置,而仅仅改变耦接垫片KP的大小。这例如也可以在产生过滤器之后通过事后调整来进行。
另外可以通过引至耦接垫片的电流引线(Stromführung),即通过耦接导线相对于两个转换器的位置,有针对性地产生其它电磁的特别是感应的效果,这些效果也可以用于抵偿已有的耦合。
图2示出过滤器的另一优化的设计,这里同样示出了它的两个转换器W1、W2,这些转换器例如是过滤器的输入转换器和输出转换器。类似于在第一实施例(图1)中所述,这里同样第二转换器W2的上面的连接垫片AP21通过耦接导线KL1与耦接垫片KP1连接,该耦接垫片相对地靠近第一转换器W1的下面的连接垫片AP12布置,并与其形成耦接电容CK1。
在该实施例中还实现了另一人为引入的在第二转换器的第二耦接垫片KP2与下面的连接垫片AP22之间构造的耦接电容CK2。第二耦接垫片KP2通过拉长的指形电极,即横越声音轨迹与第一转换器W1的上面的连接垫片AP11连接。利用这两个耦接电容CK1和CK2分别使得一对相互远离的连接垫片彼此耦接。适当地测定电容,进而测定耦合,即可完全抵偿在两个转换器的或者过滤器的金属物之间出现的全部耦合。
按照该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可以不通过拉长的指形电极,而通过围绕两个转换器伸展的耦接导线,使得第二耦接导线KL2与上面的连接垫片AP11连接。但为此需要与第一耦接导线KL1交叉。这可以在衬底上进行,具体为,在两个耦接导线之间的交叉区域中设置电绝缘的材料。这可以是有机的或无机的相应地在两个耦接导线的交叉区域上结构化的电介质。
但也可以使得第二耦接导线至少在交叉区域中在另一平面上伸展,以便避免两个耦接导线KL1、KL2相互间直接直流接触。第二平面例如可以位于承载衬底、壳体部分或压电衬底底面上,两个转换器在该压电衬底上实现。在后者情况下,需要使得相应的耦接导线围绕衬底边缘伸展,或者借助通孔敷镀穿过压电衬底伸展。
在另一平面中在承载衬底或壳体上的过渡可以通过凸块或其它导电的隆起结构来进行,这些结构的高度超过应交叉的另一导线的高度。
图3示出本发明的另一设计,其中与图1类似,耦接垫片KP通过耦接导线KL与第一转换器W1的上面的连接垫片连接。耦接垫片KP与下面的连接垫片即第二转换器W2的相距较远的连接垫片形成耦接电容CK。
除了对电容性串扰进行抵偿的该措施外,这里还可以实现用于减小电磁串扰的屏蔽。这种屏蔽结构AS由一个或多个与地连接的金属条构成,这些金属条在两个转换器W1、W2之间横越声音轨迹伸展。
屏蔽结构AS的这些条的宽度优选大于转换器W的指形电极。附加地,屏蔽结构AS的连接垫片足够宽且足够长,从而它至少突出于或者甚至部分地包围两个转换器W的相邻的连接垫片AP的指向屏蔽结构AS的端部。
与地连接的屏蔽结构由横越声音轨迹伸展的条及其增大的连接垫片构成,仅仅该屏蔽结构就足以避免由电磁耦合产生的串扰的一部分,或者屏蔽在转换器内部由电流感应出的朝向相邻转换器的电磁场。
图4A示出了用于避免电磁串扰的这种屏蔽结构AS的一种改进。在该设计中,屏蔽结构AS的与地连接的连接垫片完全围绕第一转换器W1的相邻的连接垫片AP11伸展。通过这种方式,相比于根据图3的实施例更好地屏蔽在连接垫片AP11上在圆圈所示的压焊点区域中集中的电磁场。
这里还附加地通过引入抵偿的耦接电容CK来减小电容性解耦。该耦接电容在第一转换器W1的下面的连接垫片AP12与耦接垫片KP之间形成,该耦接垫片通过耦接导线KL与第二转换器W2的上面的连接垫片AP21连接。采取这些措施可以完全抵偿第一与第二转换器之间的电容性串扰,电磁串扰由于对转换器的连接垫片AP的相应屏蔽而在很大程度上得以避免。
图4B示出图4A的一种变型,据此,耦接导线KL现在另一侧围绕转换器W1和W2伸展,进而现在围绕屏蔽结构伸展。
图9借助一种具有至少两个声音轨迹的SAW过滤器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设计。在第一轨迹上设置有与输入端连接的第一转换器W11,该转换器例如是谐振器的一部分。该转换器W11与两个连接垫片APIN1和APIN2连接。
在与第一轨迹平行的第二声音轨迹上并排地设置有五个其它的转换器W21至W25,其中的三个转换器W21、W23和W25与转换器W11电串联。在第二声音轨迹上与转换器W21、W23和W25交替地布置的转换器W22和W24与指配于输出端的连接垫片APOUT1和APOUT2连接。
耦接导线KL在此使得输出端的连接垫片APOUT2与耦接垫片KP连接,该耦接垫片设置在与输入端连接的连接垫片APIN2的附近。由此使得输入端与输出端越过两个声音轨迹电容性地耦接。
按照一种(未示出)的设计,耦接导线KL可以穿过第二声音轨迹的转换器或反射器伸展。
图5示出了特别是几乎完全地抵偿感应式串扰或者抵偿导致串扰的耦合的另一设计。为此对电流引线即电流线路在转换器区域中的确切路段进行预先规定,使得形成电流回路,该电流回路感应式地产生电磁场。电流引线经过优选设计,使得还至少部分地形成附加的回路。
在图5中示出了一个完整的回路,其具有投影到衬底表面上的横截面F1。此外至少部分地形成第二回路,其具有投影到衬底表面上的横截面F2。由于交叉,两个回路分别产生另一种转向,进而产生极性相反的电磁场。
在第一转换器W1的区域中,通过预先给定的由该设计引起的电流引线,至少基本形成另一回路,该回路带有投影到衬底表面上的横截面F0,并产生另一电磁场。
第一转换器W1上的电磁场现在与第二转换器W2上的通过两个电流回路的感应效应形成的两个场按照彼此相反的方式耦接。根据本发明,现在可以对由两个电流回路在第二转换器W2上形成的横截面F1和F2的比例进行调节,从而利用第一转换器上的场尽可能好地抵偿相应的耦合。通常,为此需要使得远离第一转换器W1的回路的横截面大于靠近第一转换器W1布置的电流回路的面积F1。
引导电流的全部部分,即衬底上的全部金属物、转换器W1、W2及其连接垫片AP以及相应的在衬底上或者有时在衬底上方或下方设置的导体区段,都有助于在转换器区域中形成电流回路。作为这种导体区段的范例,示出了与连接垫片AP连接的压焊线BD。
附加地,在转换器内部从上面的连接垫片朝向下面的连接垫片流动的或者反向流动的电流有助于引导电流,尽管在这里两个转换器的两个部分电极并非发生直接的直流耦接。电声转换或者声音表面波的激励导致与电流相应的能量传输,这种能量传输通过可在几何形状上配设的电流线路进行。
可以采用简单的方式在几何形状上预先规定通过导体区段、凸块和压焊线BD进行电流引导,而标准指形转换器中的电流引导往往无法控制,这是因为电流在那里沿着全部指形件近乎均匀地分布。然而可以把转换器划分成多个纵向区段,并在这些纵向区段中提供转换器结构的不同的级联方式。
把转换器沿横向方向即横向于声音表面波的传播方向分成两个相互串联连接的分转换器,由此得到一种级联方式。通过这种级联方式来减小在分转换器的分电极之间的电压,进而也减小激励强度和流经该级联点的电流。结果这意味着,电流在所调节的级联度最小之处最大。
在图5中,第一转换器W1被分成三个纵向区段,这些纵向区段―从左向右观察―为带有四重级联点的纵向区段、带有二重级联点的第二纵向区段和带有六重级联点的第三纵向区段。在此,最小的级联度处于第二或中间的纵向区段,从而电流线路横越转换器主要穿过第二纵向区段。为简明起见,在图5中镜对称地示出了第二转换器W2的级联情况,从而穿过第二转换器W2的电流线路在此也穿过第二纵向区段。其另一优点是,由此已经增大了两个转换器中的电流线路距离,进而减小了耦合。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设计,可以改变纵向区段,使得电流线路横越相应的转换器经过另一纵向区段。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移动电流线路,并在这种情况下还改变相应的电流回路的投影到衬底表面上的横截面F,进而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电磁场的强度。在图5的下部示出以转换器电极结构即转换器结构的形式在上部插入的简化的描述方式的实现情况。
在根据图5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转换器之间的电容性耦合通过对耦合电容的相应调节得到完全的抵偿。另外,通过电流回路的相应造型也可以抵偿感应的或其它形式的电磁串扰。因此,在理想情况下,基于这两个转换器的过滤器在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根本就不再表现出串扰,从而在传输函数中也不再出现因串扰引起的信号,这些信号有可能在信号传输时导致在并非所愿的频域内出现干扰信号。
图6所示为话筒声音过滤器这里具体为SAW过滤器的示意性的横剖视图,其以转换器结构WS、导体区段和连接垫片形式实现的金属物安置在压电的衬底SU上。过滤器通过凸块连接物BU与承载衬底TS电地且机械地连接,其中转换器结构WS构造在衬底SU的指向承载衬底TS的表面上,转换器由所述转换器结构形成。
承载衬底TS可以是壳体的一部分,且例如形成其底面或顶面。但也可以的利用以承载衬底TS终止的合适的封盖来包封基本在衬底上实现的过滤器。利用这种结构现在可以实现将导体区段LA构造在衬底SU的指向承载衬底TS的表面上,构造在承载衬底TS的指向衬底SU的表面上,以及构造在承载衬底的内部或下方。由于导体区段LAS和LAT设置在不同的平面上,实现了对引至和引离转换器结构的电流进行适当设计,使得形成图5中所述的电流回路。为此也可以产生从金属平面到下一个分立的凸块形式的过渡,其仅用于设计电流线路。有助于形成电流线路的金属平面之一可以设置在优选多层的承载衬底TS的两个介电层之间。电连接还可以穿过承载衬底TS引至设置于其底面上的过滤器外触点。
图7借助传输曲线(这里为散射参数S21的实测曲线)示出了可以通过对电容性串扰的减小来实现的效果。在该图中,如同图3构造的带有耦接导线和耦接垫片的过滤器位于类似地构造的没有耦接导线且没有耦接垫片的过滤器的对面。在通带下方的频域内,经抵偿的电容性耦合的效果体现得特别明显。通过已有极的频率位置移动,使得用于经抵偿的过滤器的曲线(图3)明显低于无抵偿耦合的过滤器的曲线。
图8A和8B借助散射参数S21示出按照图5构造的SAW过滤器的传输函数,在图8A中示出了通带周围的较窄的频域,而在图8B中还示出了上面的截止区域。这里还示出,通过经抵偿的电容性的电磁耦合,可观察到明显改善的选择性。在几乎全部频域内,衰减在未抵偿电容性的或电磁的串扰情况下位于过滤器传输曲线下方的截止区域中。由此表明,采取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直至完全实现电容性的和电磁的串扰,以此方式能得到一种具有改进的传输特性特别是具有在截止区域内改善的选择性的过滤器。
附图标记清单
AP连接垫片
AS屏蔽结构
BD压焊线
BU凸块
CK耦接电容
F0、Fl、F2电流回路内的面
KL耦接导线
KP耦接垫片
LAT、LAS(金属的)导体区段
SU压电的衬底
TS承载衬底
Wl、W2第一、第二转换器
WS转换器结构
Claims (13)
1.一种话筒声音的过滤器,具有:在一个共同的压电衬底上实现的第一和第二转换器,其中第一转换器和第二转换器分别具有两个连接垫片;使得第一转换器的第一连接垫片与耦接垫片连接的耦接导线,其中该耦接垫片被构造成金属面,且设置在第二转换器的相距第一转换器的第一连接垫片具有较大距离的连接垫片的附近;
其中,第一和第二转换器被屏蔽结构隔开,该屏蔽结构通过至少一个连接垫片与地连接,其中该屏蔽结构包括金属条,所述金属条要么横越作为SAW过滤器被构造的过滤器的声音轨迹,两个相互耦接的转换器设置在该声音轨迹上,要么,所述金属条设置在两个相互耦接的转换器的连接垫片或电极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中屏蔽结构的连接垫片至少部分地围绕转换器之一的相邻的连接垫片伸展。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滤器,其中耦接导线要么被构造成在衬底上伸展的金属的导体区段,要么被构造成压焊线或者其它并非直接设置在衬底上而是设置在衬底上面或下面的导体区段。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滤器,其中对于至少一个转换器来说,电流线路,包括引至连接垫片的电流引入线、连接垫片本身和电流线路的沿着声音伸展的部分在内,与该转换器形成交叉,从而在电流线路投射到衬底平面上的虚拟的几何投影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并形成第二回路的至少一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器,其中引至或者穿过第二转换器的电流线路形成第三回路,其中在第一与第三回路之间以及在第二与第三回路之间分别发生感应耦合,其中由第一和第二回路围成的投影到衬底上的面相互间的比例使得两种耦合相互抵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器,其中在第一转换器内的或者引至第一转换器的电流线路和在第二转换器内的或者引至第二转换器的电流线路分别形成两个回路,从而在第一和第二转换器的回路之间的感应的耦合相互抵偿。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器,其中过滤器包括由衬底材料形成的芯片,其中芯片安装在壳体下部或承载衬底上,其中连接垫片在芯片上与压焊线通过壳体下部上的连接面而连接,或者在承载衬底上与壳体下部底面上的或者承载衬底底面上的外部接头连接,其中形成回路的电流线路至少部分地包括压焊线。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器,其中过滤器包括由衬底材料形成的芯片,其中芯片借助倒焊连接物安装在壳体下部或承载衬底上,其中回路之一由连接垫片、电流线路的沿着声音伸展的部分、倒焊连接物、设置在壳体下部或承载衬底上的导体区段构成。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器,其被构造成有至少一个级联的转换器的SAW过滤器,其中这种级联在该转换器的至少两个纵向区段中是不同的,其中电流线路的由声音构成的区段基本上横越该转换器的具有最小级联度的纵向区段伸展。
10.一种用于减小在根据权利要求1的话筒声音的过滤器中的串扰的方法,其中改变耦接垫片的大小和/或其相距第二转换器的相邻的连接垫片的间距的大小,直至实现最佳的解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
a)以足够的大小来设置耦接垫片;
b)确定适合于确定耦合的过滤器特性;
c)通过材料去除把金属的耦接垫片的面积减小与耦接垫片大小相比相对小的量;
d)重新确定至少一个过滤器特性;
e)查明该过滤器特性相对于在方法步骤b)中的确定是否已正面地变化,在查明有改善的情况下重复方法步骤c)和d)。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过滤器的传递函数,并且将其作为耦合参量来考虑在给定的截止区域内进行抑制。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方法步骤b)和d)中确定过滤器的传递函数,并且将其作为耦合参量来求得传递函数在给定频域内围绕过滤器的通带发生的相变次数;
-在方法步骤e)中检查所发生的相变次数是否已增多,其中将增多评价为解耦有所改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0008774.2 | 2010-02-22 | ||
DE102010008774.2A DE102010008774B4 (de) | 2010-02-22 | 2010-02-22 | Mikroakustisches Filter mit kompensiertem Übersprechen und Verfahren zur Kompensation |
PCT/EP2011/052136 WO2011101314A1 (de) | 2010-02-22 | 2011-02-14 | Mikroakustisches filter mit kompensiertem übersprechen und verfahren zur kompensation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54340A CN102754340A (zh) | 2012-10-24 |
CN102754340B true CN102754340B (zh) | 2016-05-25 |
Family
ID=43827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10588.3A Active CN102754340B (zh) | 2010-02-22 | 2011-02-14 | 带有抵偿串扰的话筒声音过滤器和用于抵偿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62884B2 (zh) |
JP (1) | JP5896924B2 (zh) |
CN (1) | CN102754340B (zh) |
DE (1) | DE102010008774B4 (zh) |
WO (1) | WO201110131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2112571B3 (de) | 2012-12-18 | 2014-06-05 | Epcos Ag | Schaltungsanordnung |
DE102013104842B4 (de) | 2013-05-10 | 2015-11-12 | Epcos Ag | Zur Miniaturisierung geeignetes HF-Bauelement mit verringerter Kopplung |
JP6564448B2 (ja) * | 2014-06-30 | 2019-08-21 | スナップトラック・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 RFフィルタ回路、減衰が改善されたrfフィルタおよび分離度が改善されたデュプレクサ |
DE102019111172B4 (de) * | 2019-04-30 | 2021-05-27 | RF360 Europe GmbH | BAW-Vorrichtung |
US11716112B2 (en) | 2020-11-17 | 2023-08-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bsorptive filter |
CN117957658A (zh) | 2021-01-11 | 2024-04-30 | Ysi公司 | 用于改进传感器线性度的引入串扰电路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441602A (en) * | 1972-07-18 | 1976-07-07 | Siemens Ag | Surface wave filters or delay lines |
CN1333596A (zh) * | 2000-05-22 | 2002-01-30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纵向耦合谐振器型表面声波滤波器 |
DE102004037821A1 (de) * | 2004-08-04 | 2006-03-16 | Epcos Ag | Filter mit verbessertem symmetrischen Ausgang |
US7116187B2 (en) * | 2001-09-25 | 2006-10-03 | Tdk Corporation | Saw element and saw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435758B2 (zh) | 1973-11-30 | 1979-11-05 | ||
DE2524649C3 (de) * | 1975-06-03 | 1980-11-06 |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uenchen | Fernseh-ZF-Filter nach dem Oberflächenwellenprinzip |
JPS5616314A (en) * | 1979-07-20 | 1981-02-17 | Fujitsu Ltd | Surface elastic wave filter |
JPS574613A (en) | 1980-06-11 | 1982-01-11 | Murata Mfg Co Ltd | Elastic surface wave device |
US4365219A (en) * | 1981-02-27 | 1982-12-21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In-line 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 assembly modul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JPS57162816A (en) | 1981-04-01 | 1982-10-06 | Nec Corp | Reed screen type converter for surface acoustic wave |
JPS60264112A (ja) | 1984-06-12 | 1985-12-27 | Murata Mfg Co Ltd | 表面波フイルタ |
DE3517254A1 (de) * | 1985-05-13 | 1986-11-13 |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 Mit akustischen wellen arbeitendes elektrisches filter |
JPS62181037A (ja) | 1986-02-05 | 1987-08-08 |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 歯科用給水ユニット |
US4764701A (en) * | 1986-12-30 | 1988-08-16 | Zenith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Multichannel surface acoustic wave encoder/decoder |
JPH0138982Y2 (zh) * | 1987-04-22 | 1989-11-21 | ||
JPH02104013A (ja) | 1988-10-13 | 1990-04-17 | Toshiba Corp | 弾性表面波装置 |
JPH0319415A (ja) * | 1989-06-16 | 1991-01-28 | Hitachi Ltd | 多電極型弾性表面波装置 |
JPH0319415U (zh) | 1989-07-07 | 1991-02-26 | ||
JPH03104409A (ja) * | 1989-09-19 | 1991-05-01 | Fujitsu Ltd | 弾性表面波デバイス |
JPH03104409U (zh) | 1990-02-15 | 1991-10-30 | ||
JPH0494206A (ja) * | 1990-08-09 | 1992-03-26 | Murata Mfg Co Ltd | 複合表面波フィルタ |
US5363073A (en) | 1992-10-19 | 1994-11-08 | Motorola, Inc. | Saw resonator filter with a multistrip coupler disposed in the resonator gaps |
JP3076223B2 (ja) * | 1995-06-20 | 2000-08-14 | 新日軽株式会社 | 窓枠付き収納ユニット |
DE19724259C2 (de) * | 1997-06-09 | 2002-11-14 | Epcos Ag | Dualmode-Oberflächenwellenfilter |
EP1064724B1 (de) | 1998-03-23 | 2006-10-18 | Epcos Ag | Akustisches oberflächenwellenfilter |
JP2001223554A (ja) * | 2000-02-07 | 2001-08-17 | Murata Mfg Co Ltd |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 |
DE10009517A1 (de) * | 2000-02-29 | 2001-08-30 | Epcos Ag | Interdigitalwandler mit verteilter Anregung |
US6377137B1 (en) * | 2000-09-11 | 2002-04-23 |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 Acoustic resonator filter with reduced electromagnetic influence due to die substrate thickness |
JP2003051731A (ja) * | 2001-08-06 | 2003-02-21 | Murata Mfg Co Ltd | 弾性表面波分波器 |
JP4381714B2 (ja) * | 2003-04-16 | 2009-12-09 | Oki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 表面弾性波デバイス、表面弾性波装置、及び表面弾性波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
US6822537B1 (en) * | 2003-05-14 | 2004-11-23 |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 Surface acoustic wave branching filter |
US6924716B2 (en) | 2003-07-10 | 2005-08-02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feed through in a SAW filter |
CN100511988C (zh) * | 2003-07-29 | 2009-07-08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声表面波器件 |
JP4291115B2 (ja) * | 2003-11-21 | 2009-07-08 | 富士通メディア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 弾性表面波フィル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無線装置 |
DE102004048715B4 (de) * | 2004-10-06 | 2014-05-22 | Epcos Ag | SAW-Filter mit Impedanz-Transformation |
JP5184828B2 (ja) * | 2007-06-29 | 2013-04-17 | 日本電波工業株式会社 | 弾性波デバイス |
-
2010
- 2010-02-22 DE DE102010008774.2A patent/DE102010008774B4/de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2-14 JP JP2012554284A patent/JP5896924B2/ja active Active
- 2011-02-14 CN CN201180010588.3A patent/CN102754340B/zh active Active
- 2011-02-14 US US13/576,653 patent/US9362884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2-14 WO PCT/EP2011/052136 patent/WO2011101314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441602A (en) * | 1972-07-18 | 1976-07-07 | Siemens Ag | Surface wave filters or delay lines |
CN1333596A (zh) * | 2000-05-22 | 2002-01-30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纵向耦合谐振器型表面声波滤波器 |
US7116187B2 (en) * | 2001-09-25 | 2006-10-03 | Tdk Corporation | Saw element and saw device |
DE102004037821A1 (de) * | 2004-08-04 | 2006-03-16 | Epcos Ag | Filter mit verbessertem symmetrischen Ausgang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54340A (zh) | 2012-10-24 |
JP5896924B2 (ja) | 2016-03-30 |
JP2013520898A (ja) | 2013-06-06 |
DE102010008774B4 (de) | 2015-07-23 |
DE102010008774A1 (de) | 2011-08-25 |
US20120326808A1 (en) | 2012-12-27 |
US9362884B2 (en) | 2016-06-07 |
WO2011101314A1 (de) | 2011-08-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54340B (zh) | 带有抵偿串扰的话筒声音过滤器和用于抵偿的方法 | |
KR100731544B1 (ko) | 다층배선 코플래너 웨이브가이드 | |
KR100287479B1 (ko) | 탄성 표면파 필터 | |
KR101072103B1 (ko) | 종방향으로 결합된 컨버터들을 구비한 표면탄성파 공진기필터 | |
CN102468526B (zh) | 定向耦合器 | |
JP2018504816A (ja) | 不要なモードの抑制が改善された電気音響変換器 | |
JP2010161348A (ja) | 高周波半導体装置 | |
KR20000062832A (ko) | 자기 디스크 장치 | |
KR100990548B1 (ko) | 전송 매체 | |
CN102447452B (zh) | 体声波共振组件与体声波滤波器及其方法 | |
WO2001095426A1 (fr) | Coupleur directif | |
US20130002372A1 (en) | Ladder filter and duplexer | |
CN107005225A (zh) | 弹性波装置 | |
CN1294781A (zh) | 声表面波滤波器 | |
CN1534870B (zh) | 弹性表面波谐振器、弹性表面波滤波器和天线共用器 | |
KR20030077667A (ko) | 표면 음향파 필터 | |
CN110687692A (zh) | 一种光调制器 | |
US7800463B2 (en) | Band pass filter | |
KR101075674B1 (ko) | 개선된 선별 또는 절연을 갖는 saw 필터 | |
JP2019129181A (ja) | 半導体装置 | |
JP4197352B2 (ja) | 幅の広い結合間隔を伴う、ストリップ導体技術における方向性結合器 | |
US10277195B2 (en) |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and electro-acoustic component comprising a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 |
CN101350607B (zh) | 一种能抑制横向寄生模信号的多通道组合式谐振器芯片 | |
JPS58166822A (ja) | 表面波デバイスのすだれ状変換器 | |
US6972929B2 (en) | Coil conductor with trace conductors for a thin-film magnetic hea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11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after: Snaptrack, Inc.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Epcos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