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1624B - 连接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1624B
CN102751624B CN201110461420.6A CN201110461420A CN102751624B CN 102751624 B CN102751624 B CN 102751624B CN 201110461420 A CN201110461420 A CN 201110461420A CN 102751624 B CN102751624 B CN 1027516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fastener
shaped member
electrical connector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614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51624A (zh
Inventor
尾关康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 Pex Inc
Original Assignee
Dai Ichi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Ichi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Ichi Se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51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1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51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16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01R12/772Strain reliev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8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manually by rotating or pivoting connector hous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4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shield being mounted on a PCB and connected to conductive member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壳体的连接器装置,在部分地覆盖壳体(11)的导电性罩壳(14)上一体地形成卡止部(25)和卡止解除部(35),卡止部(25)与插入壳体(11)中的挠性印刷线路板上的切口卡合部卡合而形成对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卡止状态,卡止解除部(35)解除卡止部(25)对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卡止状态,卡止解除部(35)具有沿壳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操作部分(36)。本发明能够实现整体的小型化并减少构成部件数量,操作简单,可选择对插入壳体中的线路板状部件的卡止状态及卡止解除状态。

Description

连接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记载的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装置,为了将挠性印刷线路板(FPC)、挠性平板状电缆(FFC)等线路板状部件上所设的接线端子部与做成固体线路板等的其它线路板进行电气连接,将连接器装置安装在固体线路板等上供线路板状部件插入,该连接器装置包括为防止已插入的线路板状部件脱离而将其卡合的卡止结构以及与所插入的线路板状部件上的接线端子部作接触连接的接点。
背景技术
当要将安装在各种电子设备上的比较小型的挠性印刷线路板、挠性平板状电缆等线路板状部件与装有各种电气零件的固体线路板之间进行电气连接时,往往采用固定在该固体线路板上进行电气连接的连接器装置来进行。在将线路板状部件与固体线路板之间进行电气连接时所用的这种连接器装置具有与线路板状部件上所设的连接端子部进行接触连接的导电性接点,经过该接点而将线路板状部件上所设的连接端子部与固体线路板上所设的配线部电气连接。
过去提出一种譬如用于将做成挠性印刷线路板的线路板状部件与固体线路板间进行电气连接的连接器装置,这种连接器装置设有供线路板状部件插入的插入部,配设在固体线路板上,具有譬如用绝缘材料形成的壳体。并且譬如具有:多个接点,该多个接点排列配置在壳体上,当线路板状部件穿过插入部而插入壳体时与该线路板状部件上所设的多个连接端子部各自对应;导电性罩壳,该导电性罩壳作为有助于对多个接点进行特性阻抗调节的部件,为了克服来自外部的电磁波噪声,即为了将来自外部的电磁波噪声加以屏蔽,将壳体部分或整体覆盖而与固体线路板上所设的接地端子连接;促动器,该促动器能够相对于壳体进行转动,并且设置成与多个接点各自卡合,通过使之转动,使多个接点成为与多个连接端子部各自作接触连接的状态,或者成为解除与多个连接端子部之间的接触连接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多个接点置于与线路板部件上所设的多个连接端子部各自作接触连接的状态,就将线路板部件置于与固体线路板之间进行电气连接的状态。
而在过去提出的用于将线路板部件与固体线路板之间电气连接的连接器装置中,还有一种连接器装置虽然具有上述的壳体,并且设有上述的多个接点及导电性罩壳,但不具备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促动器,在线路板部件穿过插入部插入壳体时,设在壳体内的多个接点就自动地与插入的线路板状部件上所设的多个连接端子部各自作接触连接。这种装置只有在线路板部件穿过插入部准确地插入壳体时才能实现线路板部件与固体线路板之间电气连接的状态。
采用上述的连接器装置,无论是具备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促动器的装置还是不具备这种促动器的装置,在譬如将做成挠性印刷线路板的线路板状部件穿过插入部插入固体线路板上所设的壳体,使配设在壳体上的多个接点与插入壳体中的线路板状部件上的多个连接端子部分别作接触连接,由此使线路板部件与固体线路板之间实现电气连接时,必须防止线路板状部件从壳体意外拔出的情况发生。当然,为了正确地保持配设在壳体上的多个接点与插入壳体中的线路板部件上所设的多个连接端子部各自的接触连接状态,穿过插入部插入壳体中的线路板部件必须稳定地保持其状态,并且要防止意外地从壳体拔出。
为此,如前所述,作为具有壳体并且具有多个接点、导电性罩壳以及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促动器的连接器装置,提出了一种连接器装置(譬如见专利文献1),它具有与穿过插入部插入壳体内的线路板部件卡合从而阻止该线路板状部件从壳体意外地拔出的卡止结构。另外,作为具有壳体并且具有多个接点、导电性罩壳但不具备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促动器的连接器装置,也提出了一种连接器装置(譬如见专利文献2),它具有与穿过插入部插入壳体内的线路板部件卡合从而阻止该线路板状部件从壳体意外地拔出的卡止结构。
专利文献1记载的连接器装置是在导电性罩壳(屏蔽板11)的局部形成能够如跷跷板那样变位的卡止结构(锁定部11c),且在该卡止结构上设置向导电性罩壳的内侧弯曲的卡止端部(爪部11d)。并且,卡止结构与能够相对于壳体(壳体3)转动的促动器(促动器9)的转动操作对应地发生变位。
在这种情况下,在线路板状部件(FPC21)插入壳体内的容纳空间(FPC容纳空间34)后,一旦使促动器向第1方向作转动操作,在促动器上形成的凸轮(凸轮部92、93)就使配置在壳体内的多个接点(第1接点5、第2接点6)发生变位,使之与插入壳体内的线路板状部件上的多个接线端子部各自作接触连接,同时,在促动器上形成的凸轮(凸轮部94)使卡止结构发生变位,使设于其上的卡止端部与插入壳体内的线路板状部件上所设的卡合部(切口21a)卡合。由此使插入壳体内的线路板状部件被卡止结构卡止,从而阻止其从壳体意外拔出。
然后,在设于卡止结构上的卡止端部与插入壳体内的线路板状部件上所设的卡合部卡合的情况下,一旦使促动器向与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作转动操作,在促动器上形成的凸轮(凸轮部94)就允许卡止结构上所设的卡止端部与线路板状部件上所设的卡合部之间的卡合解除。由此使插入壳体内的线路板状部件成为能够从壳体拔出的状态。
而专利文献2记载的连接器装置则是在壳体(壳体本体2)上设置能够相对其转动的导电性罩壳(罩壳4)。并且在导电性罩壳的局部形成板簧状的卡止结构(足部46),且在该卡止结构的前端部设置向导电性罩壳的内侧凸出的卡止突起(卡止突起44)。
这种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导电性罩壳处于整体接近壳体、相对于壳体而倒伏的位置,在此状态下,一旦线路板状部件(FPC)穿过插入部(插入口21)插入壳体内,配置在壳体内的多个接点(接点3(上部接点31、下部接点32))就与插入壳体内的线路板状部件上的多个连接端子部各自接触连接,同时,卡止结构上所设的卡止突起与插入壳体内的线路板状部件上所设的卡合部(FPC卡止孔FPC2)卡合。由此使插入壳体内的线路板状部件被卡止结构卡止,从而阻止其从壳体意外拔出。
然后,卡止结构上所设的卡止突起与插入壳体内的线路板状部件上所设的卡合部卡合,在此状态下,一旦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导电性罩壳转动而到达相对于壳体而向上立起的位置,在导电性罩壳上形成的卡止结构便随着导电性罩壳而变位,且解除其上所设的卡止突起与线路板状部件上所设的卡合部之间的卡合。由此使插入壳体内的线路板状部件成为能够从壳体拔出的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申请特开2008-52993号公报(段落0016、0017、0033~0043、图1、5、6)
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专利申请特开2008-192574号公报(段落0026、0027、0031~0034、图1~6)
作为上述的用于将挠性印刷线路板等线路板状部件与固体线路板等其它线路板之间进行电气连接的连接器装置,过去提出的那种设有防止插入壳体内的线路板状部件从壳体意外拔出的卡止结构的连接器装置是使卡止结构与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促动器的转动操作对应地发生变位,或者是设置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导电性罩壳,且在该导电性罩壳的局部形成卡止结构。
采用过去那种使卡止结构与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促动器的转动操作对应地发生变位的连接器装置时,必须用不同部件分别形成卡止结构和促动器,这样会妨碍连接器装置的整体小型化并且增加部件数量,会导致制造成本上升。而且当使卡止结构实现与线路板状部件的卡合状态或解除卡止状态时,必须使促动器相对于壳体转动,且必须在连接器装置的周围设置进行这种操作所需的额外空间。
另外,当采用过去那种具备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的导电性罩壳且在该导电性罩壳的局部形成卡止结构的连接器装置时,由于导电性罩壳能够相对于壳体转动,因此不能利用导电性罩壳来将连接器装置固定在固体线路板等上,而必须另外设置将连接器装置固定在固体线路板等上用的部件(夹具部件),这样会妨碍连接器装置的整体小型化并且增加部件数量,会导致制造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申请记载的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装置,该连接器装置用于将做成挠性印刷线路板、挠性平板状电缆等的线路板状部件与其它线路板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具有:设有板状部件插入部而配置在其它线路板上的壳体、排列在壳体上的多个接点、以及将壳体局部地覆盖的导电性罩壳,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能实现整体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能够使插入壳体中的线路板状部件选择性地处于能可靠阻止从壳体意外拔出的卡止状态、以及从该卡止状态解脱出来而能够从壳体有意图地拔出的状态,而且使线路板状部件从卡止状态转为解除卡止状态的操作极其简单容易。
本发明技术方案1~9中任一项记载的发明(以下称为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装置具有:壳体,该壳体上设有在第1互为相向端部中的一方开口的板状部件插入部且被配置在线路板上;多个接点,该多个接点排列配置,各自具有配置在壳体内的接触部和从第1互为相向端部中的另一方向壳体外导出的连接部,当线路板状部件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而插入壳体时,多个接触部各自与插入壳体中的线路板状部件上的多个连接端子部作接触连接;导电性罩壳,该导电性罩壳部分地覆盖壳体,且一体地形成卡止部和卡止解除部,卡止部与插入壳体中的线路板状部件卡合而形成对其卡止的状态,卡止解除部则实施解除卡止部的卡止状态的操作,卡止部从导电性罩壳上分别覆盖壳体的第2互为相向端部的一对侧面部分起各自向壳体内部延伸,能够通过变位来选择对线路板状部件的卡止状态和非卡止状态,而卡止解除部则具有操作部分和卡合突起部分,操作部分沿多个接点的排列方向延伸,当对该操作部分施加推压操作时卡合突起部分则与卡止部卡合而使之变位来解除其对线路板状部件的卡止状态,卡止解除部能够向着与多个接点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变位。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上,一旦将设有多个连接端子部的线路板状部件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壳体内,就使排列配置在壳体上的多个接点各自所具备的多个接触部分别与插入壳体中的线路板状部件上的多个连接端子部作接触连接,同时,在导电性罩壳上一体形成并从导电性罩壳的一对侧面部分分别向壳体内部延伸、且能够通过变位来选择对线路板状部件的卡合状态与非卡合状态的卡止部与插入壳体中的线路板状部件卡合而形成对该线路板状部件的卡止状态。其结果,插入壳体中的线路板状部件被卡止部卡止而不会意外地从壳体拔出,并且排列配置在壳体上的多个接点各自所具备的多个接触部稳定地保持与该线路板状部件上的多个连接端子部分别作接触连接的状态。
然后,一旦对与卡止部一起在导电性罩壳上一体形成并具有沿多个接点的排列方向延伸的操作部分以及与卡止部卡合而使之发生变位的卡合突起部分的卡止解除部的操作部分施加解除卡止部的卡止状态的操作、譬如施加使卡止解除部的操作部分向着壳体变位的推压操作,卡止解除部即随着卡合突起部分而向着与多个接点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变位,由此使卡合突起部分与卡止部卡合而使之变位来解除其对线路板状部件的卡合状态。其结果,成为能够将线路板状部件有意图地从壳体拔出的状态。
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各部分的功能或作用具体如下。
在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上,卡止部及卡止解除部譬如本发明技术方案2所述,各自成为具有弹性的可动部分,进而,卡止部譬如本发明技术方案3所述,具有切口开口部,从导电性罩壳上的侧面部分向板状部件插入部延伸,且形成切口开口部的部分的局部与插入壳体中的线路板状部件卡合,另外,卡止解除部譬如本发明技术方案6及7所述,在操作部分上于多个接点的排列方向的两端部设置一对卡合突起部分,在此状态下,在对操作部分施加推压操作时,就以其与导电性罩壳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而向与多个接点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变位。由此,使卡止部成为与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插入壳体内的线路板状部件卡合的状态而将其卡止,在此状态下,当对卡止解除部的操作部分施加使其向着壳体变位的推压操作时,卡止解除部全体就以其与导电性罩壳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而向与多个接点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变位,且卡止解除部的卡合突起部分与卡止部卡合而使之变位,由此解除卡止部对线路板状部件的卡合状态,另外,一旦不再对卡止解除部的操作部分施加推压操作,卡止部及卡止解除部便分别由于各自的弹性而向原来的位置作复原变位。
此时,卡止部取如下状态:譬如本发明技术方案4所述,壳体上所设的突出部被插入卡止部上所设的切口开口部中,形成切口开口部的部分受壳体的突出部引导而以其与导电性罩壳的侧面部分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发生变位,或者如本发明技术方案5所述,具有从形成卡止部上所设的切口开口部的部分延伸而形成自由端部分的倾斜面,当卡止解除部的卡合突起部分与倾斜面部抵接而向与多个接点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变位时,即以其与导电性罩壳的侧面部分间的相互连结部分为固定部分而向接近该侧面部分的方向变位。由此能够使卡止部极其顺利地以其与导电性罩壳的侧面部分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而进行变位。
另外,卡止解除部如本发明技术方案8所述,在卡止部与插入壳体中的线路板状部件卡合而成为对其卡止的状态下,当对卡止解除部的操作部分施加推压操作时,就使卡合突起部分与卡止部抵接,同时使之向与多个接点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变位,从而使卡止部以其与导电性罩壳的侧面部分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而向接近该侧面部分的方向变位,由此解除卡止部对线路板状部件的卡止状态。结果,能够极其顺利可靠地用卡合解除部解除卡止部对线路板状部件的卡止状态。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如上所述,当挠性印刷线路板、挠性平板状电缆等线路板状部件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而插入壳体中时,排列配置在壳体上的多个接点各自所具备的多个接触部便分别与插入壳体中的线路板状部件上的多个连接端子部作接触连接,同时,在导电性罩壳上一体形成的卡止部与插入壳体中的线路板状部件卡合而形成对该线路板状部件的卡止状态。其结果,可以用卡止部将插入壳体中的挠性印刷线路板卡止,防止其意外地从壳体拔出,并且能够使排列在壳体上的多个接点稳定地保持各自与插入壳体中的挠性印刷线路板上的多个连接端子部电气连接的状态。
另外,在插入壳体中的线路板状部件被卡止部卡止的状态下,一旦对与卡止部一起在导电性罩壳上一体形成的卡止解除部施加解除卡止部的卡止状态的操作,由此而发生变位的卡止解除部便与卡止部卡合而使卡止部变位,解除卡止部对插入壳体中的线路板状部件的卡止状态。由此,通过卡止解除部的操作就能将插入壳体中的线路板状部件从被卡止部卡止的状态解脱出来而成为能够有意图地从壳体拔出的状态。
从而,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能够在导电性罩壳上一体地形成卡止部和卡止解除部,既能实现整体的小型化,又能减少部件数量,能够以低成本的结构使插入壳体中的挠性印刷线路板选择性地置于能可靠地防止从壳体意外拔出的卡止状态以及从该卡止状态解脱出来而能够从壳体拔出的状态。
另外,当要使在导电性罩壳上一体形成的卡止解除部解除卡止部对插入壳体中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卡止状态时,只要对沿多个接点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卡止解除部的操作部分进行操作,从而使卡止解除部向与接点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变位即可,此时对操作部分的操作极其简单,并且由于操作部分是沿多个接点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因此操作极容易进行。即,为了使挠性印刷线路板从被卡止部卡止的状态解脱出来而进行的操作极其简单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正面看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从背面看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一例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一例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一例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一例的仰视图。
图6是从正面看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一例上所设的导电性罩壳的立体图。
图7是将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一例上所设的导电性罩壳局部加以放大表示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将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一例上所设的导电性罩壳局部加以放大表示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3中IX-IX线断面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图3中X-X线断面局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1是表示被插入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一例的挠性印刷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挠性印刷电路板被插入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一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挠性印刷电路板即将插入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一例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挠性印刷线路板在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一例上插入完毕、且挠性印刷线路板被卡止部卡止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一例上所设的卡止解除部即将开始解除卡止部对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卡止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一例上所设的卡止解除部已经开始解除卡止部对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卡止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一例上所设的卡止解除部已经解除了卡止部对挠性印刷线路板的卡止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8是说明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一例上所设的卡止解除部的操作部分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连接器装置,11壳体,11a正面端部,11b背面端部,11c左侧端部,11d右侧端部,11e左方突出部,11f上方平板状部,12板状部件插入部,13接点,14导电性罩壳,15上方部分,16下方部分,17左侧面部分,18右侧面部分,20接地用接点,21、22基板连接部,25、26卡止部,27、30开口部,28、31框状部分,28a、31a框状部分的局部,29、32倾斜面部,35卡止解除部,36操作部分,37、38卡合突起部分,40挠性印刷线路板,41连接端子部,43、44切口卡合部,45覆盖膜,46、47端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本发明的实施例来说明实施本发明的具体方式。
[实施例]
图1(从正面看的立体图)、图2(从背面看的立体图)、图3(俯视图)、图4(主视图)以及图5(仰视图)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一例。
图1~图5中表示构成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一例的连接器装置10,其中图4表示连接器装置10的正面。以下将面对图4所示的连接器装置10的正面时的上侧、下侧、左侧及右侧各自作为上、下、左、右,或是上方、下方、左方、右方。
图1~图5中所示的连接器装置10具有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的壳体11,壳体11具有构成第1互为相向端部的正面端部11a及背面端部11b、构成第2互为相向端部的左侧端部11c及右侧端部11d。并且如图1及图4所示,在壳体11上,在其正面端部11a开口的板状部件插入部12从正面端部11a起在壳体11的内部向着背面端部11b扩展。
壳体11譬如在图中未示的线路板上与图5所示的作为下方部分的底面部对接,由此将连接器装置10整体安装到该线路板上。并且,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譬如将后述的挠性印刷线路板作为线路板状部件插入壳体11。
在壳体11上,各自由弹性导电材料形成的多个接点13沿壳体11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排列配置。多个接点13各自如图4及表示图3中IX-IX线断面的图9所示,具有配设在壳体11内的接触部13a,并且如图2及图9所示,具有从壳体11的背面端部11b向其外部导出的连接部13b。接触部13a从壳体11上与底面部相向的上方部分、即上面部一侧与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壳体11的构成线路板状部件的挠性印刷线路板上的连接端子部抵接而实现接触连接,而连接部13b则通过譬如锡焊来与配有壳体11的线路板上的信号端子部连接。由此使已插入壳体11中的挠性印刷线路板上的多个连接端子部经过多个接点13而与配有壳体11的线路板上所设的信号端子部连接。
另外,连接器装置10具有导电罩壳14,该导电性罩壳14将除了在正面端部11a开口的板状部件插入部12及其周围部分、以及背面端部11b的大部分及底面部的一部分以外的壳体11的一部分予以覆盖。亦即,导电性罩壳14将壳体11局部地覆盖,壳体11上的左侧端部11c及右侧端部11d各自的大部被导电性罩壳14覆盖。该导电性罩壳14通过将具有弹性的金属板加工成形来构成,用于帮助多个接点13的特性阻抗调节,进而帮助连接器装置10应对来自外部的电磁波噪声,即,能够帮助连接器装置10屏蔽来自外部的电磁波噪声。
导电性罩壳14如图6(从正面看的立体图)、图7(局部放大立体图)及图8(局部放大立体图)所示,具有覆盖壳体11上面部的大部分的上方部分15、覆盖壳体11底面部的一部分的下方部分16、覆盖壳体11的左侧端部11c的大部分的左侧面部分17、以及覆盖壳体11的右侧端部11d的大部分的右侧面部分18,配置在连接器装置10正面一侧的正面部分以及配置在连接器装置10背面一侧的背面部分则形成开口部。如图9所示,在下方部分16形成多个从其背面侧端缘部向导电性罩壳14的内侧弯曲后向正面部分方向延伸的接地用接点20。多个接地用接点20各自从下方部分16一侧与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壳体11内的挠性印刷线路板上的接地连接作接触连接。另外,在左侧部分17及右侧部分18各自设有基板连接部21及22。这些基板连接部21及22各自通过譬如锡焊而与配有壳体11的线路板上的接地端子部连接。
通过设置这样的多个接地用接点20及基板连接部21、22,使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壳体11内的挠性印刷线路板上的接地连接部经过设有接地用接点20及基板连接部21、22的导电性罩壳14而与配有壳体11的线路板上的接地端子部连接。此时,基板连接部21、22则向导电性罩壳14施加来自线路板的接地电位,同时被用于将连接器装置10安装到线路板上。
另外,如图6、图7及图8所示,在导电性罩壳14上一体地形成卡止部25,该卡止部25从导电性罩壳14的左侧面部分17的背面侧端缘部起向壳体11的内部延伸,并且对着导电性罩壳14的正面部分、即壳体11的正面端部11a,还一体地形成卡止部26,该卡止部26从导电性罩壳14的右侧面部分18的背面侧端缘部起向壳体11的内部延伸,并且对着导电性罩壳14的正面部分、即壳体11的正面端部11a。卡止部25及26各自构成有弹性的可动部件,卡止部25以其与左侧面部分17的背面侧端缘部之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而变位,以便接近或远离左侧面部分17,而卡止部26则以其与右侧面部分18的背面侧端缘部之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而变位,以便接近或远离右侧面部分18。
从左侧面部分17的背面侧端缘部起延伸的卡止部25具有开口部27和倾斜面部29,开口部27成为矩形,倾斜面部29从形成该开口部27的框状部分28起延伸而形成卡止部25的自由端部分。框状部分28的局部28a能够与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壳体11内的挠性印刷线路板上的卡合部卡合。
从右侧面部分18的背面侧端缘部起延伸的卡止部26具有与从左侧面部分17的背面侧端缘部起延伸的卡止部25相同的结构。因此,如图1所示,从右侧面部分18的背面侧端缘部起延伸的卡止部26与卡止部25同样,具有相当于开口部27的矩形开口部30、从形成该开口部30的框状部分31起延伸而形成卡止部26的自由端部分的倾斜面部32。并且,框状部分31的局部31a能够与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壳体11内的挠性印刷线路板上的卡合部卡合。
在挠性印刷线路板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而插入壳体11后,这种从导电性罩壳14的左侧面部分17的背面侧端缘起延伸的卡止部25以及从导电性罩壳14的右侧面部分18的背面侧端缘起延伸的卡止部26就使卡止部25的框状部分28的局部28a及卡止部26的框状部分31的局部31a与插入壳体11的挠性印刷线路板上的卡合部卡合,由此将挠性印刷线路板卡止。
另外,如图6、图7、图8及图9所示,在导电性罩壳14上一体地形成卡止解除部35,该卡止解除部35与导电性罩壳14的上方部分15连结,形成有弹性的可动部分。卡止解除部35具有操作部分36和一对卡合突起部分37及38,操作部分36通过将从导电性罩壳14的上方部分15向正面部分延伸扩展的平板状部分在其正面部分端缘部向导电性罩壳14的背面部分弯折来形成,一对卡合突起部分37及38则如图1及图3所示,分别设置在操作部分36上各自接近导电性罩壳14的左侧面部分17及右侧面部分18的两个端部上。
在导电性罩壳14安装到壳体11上后,卡止解除部35的操作部分36沿着多个接点13的排列方向、即成为壳体11长度方向(左右方向)的方向延伸,从而其长度方向成为与多个接点13的排列方向一致的方向,一对卡合突起部分37及38则各自设置在操作部分36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如图9所示,一对卡合突起部分37及38各自成为从操作部分36的端部向下方突出的三角板状。
并且,当在卡止解除部35的操作部分36上施加推压操作,从而作用与其长度方向交叉而朝着导电性罩壳14内侧方向的推压力时,如图8所示,卡止解除部35整体就以其与导电性罩壳14的上方部分15之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向着与操作部分36的长度方向交叉而朝着导电性罩壳14的下方部分16的方向变位。此时,如图8所示,卡合突起部分37随着这一变位而与卡止部25的倾斜面部29抵接,使卡止部25以其与导电性罩壳14的左侧面部分17之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而向接近左侧面部分17的方向变位。另外,虽然图中未示,但卡合突起部分38也随着这一变位而与卡止部26的倾斜面部32抵接,使卡止部26以其与导电性罩壳14的右侧面部分18之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而向接近右侧面部分18的方向变位。
然后,一旦解除对卡止解除部35的操作部分36的推压,卡止解除部35整体就利用其弹性而以其与导电性罩壳14的上方部分15之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而向脱离下方部分16的方向变位返回原来位置。由此,设于操作部分36上的一对卡合突起部分37及38各自便不再与卡止部25的倾斜面部29及卡止部26的倾斜面部32抵接,且卡止部25利用其弹性而以其与导电性罩壳14的左侧面部分17之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而向脱离左侧面部分17的方向变位返回原来位置,同时卡止部26利用其弹性而以其与导电性罩壳14的右侧面部分18之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而向脱离右侧面部分18的方向变位返回原来位置。
当将上述那种导电性罩壳14安装到壳体11上时,如图9所示,当不对卡止解除部35的操作部分36施加推压操作时,卡止部25就使其框状部分28的局部28a位于壳体11上所设的板状部件插入部12内,另外,图中虽未示出,但卡止部26也是使其框状部分31的局部31a位于壳体11上所设的板状部件插入部12内。这样,一旦在卡止部25使其框状部分28的局部28a位于板状部件插入部12内、并且卡止部26使其框状部分31的局部31a位于板状部件插入部12内的状态下将挠性印刷线路板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壳体11内,卡止部25的框状部分28的局部28a及卡止部26的框状部分31的局部31a便各自与挠性印刷线路板上的卡合部卡合,由此使卡止部25及卡止部26各自成为与挠性印刷线路板卡止的状态。
又如表示图3中X-X断面一部分的图10所示,在卡止部25上所设的开口部27中插入在壳体11上所设的左方突出部11e,另外,图中虽未示出,但在卡止部26上所设的开口部30中插入在壳体11上所设的与左方突出部11e相当的右方突出部。由此,当卡止部25以其与导电性罩壳14的左侧面部分17之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而向接近左侧面部分17的方向或远离左侧面部分17的方向变位时,就会在受壳体11的左方突出部11e引导的状态下变位,另外,当卡止部26以其与导电性罩壳14的右侧面部分18之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而向接近右侧面部分18的方向或远离右侧面部分18的方向变位时,就会在受壳体11的与左方突出部11e相当的右方突出部引导的状态下变位。其结果,能够极其顺利地使卡止部25及卡止部26变位。
图11表示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连接器装置10的壳体11中的挠性印刷线路板40,该挠性印刷线路板40是构成线路板状部件的挠性印刷线路板的一例。
在图11所示的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在一对互为相向的面中的一个面上,在其一端部排列着各自形成长条状的多个连接端子部41,另外,图中虽未示出,但在一对互为相向的面中的另一个面上设有平板状的接地连接部。在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在隔着排列配置的多个连接端子部41而互为相向的一对侧边缘部各自形成切口卡合部43及44,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的比切口卡合部43更靠近前端的部分是端缘部46,同时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的比切口卡合部44更靠近前端的部分是端缘部47。并且,在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除了设有多个连接端子部41及接地连接部的部分、形成一对切口卡合部43及44的部分、以及端缘部46和47之外,其余部分均被覆盖膜45覆盖。
图12表示图11所示的挠性印刷线路板40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连接器装置10上的壳体11后的状态。将插入壳体11中的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设有排列配置的多个连接端子部41的板面作为向上方,亦即朝着导电性罩壳14的上方部分15的板面。并且,当挠性印刷线路板40正确地插入连接器装置10的壳体11时,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有多个连接端子部41排列配置的那部分的前端缘部就成为与壳体11的背面端部11b平行的状态。
当挠性印刷线路板40如图12那样插入连接器装置10上的壳体11中时,首先是连接器装置10的卡止解除部35的操作部分36上没有被施加推压操作,并且如图13所示,卡止部25使其框状部分28的局部28a位于壳体11上所设的板状部件插入部12内,另外,图中虽未示出,但卡止部26也使其框状部分31的局部31a位于壳体11上所设的板状部件插入部12内。
然后,挠性印刷线路板40从排列配置有多个连接端子部41的那部分的前端缘部起,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向壳体11内插入。此时,比在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的一对侧端部中的一方上形成的切口卡合部43更靠近前端的端缘部46便与连接器装置10上的卡止部25的倾斜面部29抵接,使卡止部25以其与导电性罩壳14的左侧面部分17之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而向接近左侧面部分17的方向变位,然后,端缘部46越过卡止部25的倾斜面部29而到达挠性印刷线路板40对壳体11的插入完毕时的位置。由此,卡止部25便利用其弹性而以其与导电性罩壳14的左侧面部分17之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向脱离左侧面部分17的方向变位返回原来位置,并且使其框状部分28的局部28a与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的切口卡合部43卡合。其结果,如图14所示,卡止部25的框状部分28的局部28a与插入壳体11内的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的切口卡合部43卡合。
此时,比在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的一对侧端部中的另一方上形成的切口卡合部44更靠近前端的端缘部47便与连接器装置10上的卡止部26的倾斜面部32抵接,使卡止部26以其与导电性罩壳14的右侧面部分18之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而向接近右侧面部分18的方向变位,然后,端缘部47越过卡止部26的倾斜面部32而到达挠性印刷线路板40对壳体11的插入完毕时的位置。由此,卡止部26便利用其弹性而以其与导电性罩壳14的右侧面部分18之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向脱离右侧面部分18的方向变位返回原来位置,并且使其框状部分31的局部31a与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的切口卡合部44卡合。其结果,卡止部26的框状部分31的局部31a与插入壳体11内的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的切口卡合部44卡合。
这样,在图12所示那样挠性印刷线路板40插入了连接器装置10上的壳体11中后,连接器装置10上的卡止部25及26就使卡止部25的框状部分28的局部28a与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的切口卡合部43卡合,同时使卡止部26的框状部分31的局部31a与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的切口卡合部44卡合,从而将挠性印刷线路板40卡止。由此阻止了壳体11中所插入的挠性印刷线路板40意外地从壳体11拔出。不过,当卡止部25的框状部分28的局部28a与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的切口卡合部43卡合、并且卡止部26的框状部分31的局部31a与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的切口卡合部44卡合时,随着挠性印刷线路板40插入壳体11内而所受的阻力急剧减轻,将挠性印刷线路板40插入壳体11内的操作人员可以感觉到预定的喀嚓声。
当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而插入壳体11中的挠性印刷线路板40置于被卡止部25及26卡止的状态时,排列在壳体11上的多个接点13各自的接触部13a就在壳体11内从导电性罩壳14的上方部分15一侧与以设有多个连接端子部41的板面向上的方式插入壳体11中的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的多个连接端子部41中对应的连接端子部41抵接而作接触连接。由此使已插入壳体11中的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的多个连接端子部41经过多个接点13而与配有壳体11的线路板上的信号端子部连接。
此时,从导电性罩壳14的下方部分16伸出而位于壳体11上所设的板状部件插入部12内的多个接地用接点20从下方部分16一侧与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壳体11内的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的接地连接部抵接而作接触连接。由此使已插入壳体11中的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的接地连接部经过多个接地用接点20而与配有壳体11的线路板上的接地端子部连接。
然后,卡止部25及26分别取得对挠性印刷线路板40的卡止状态,在此状态下,一旦对卡止解除部35的操作部分36施加与其长度方向、亦即多个接点13的排列方向交叉而向着导电性罩壳14内侧的方向、亦即向下方的推压力,卡止解除部35整体就以其与导电性罩壳14的上方部分15之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而向下方变位。由此,如图15所示,卡合突起部分37接近卡止部25的倾斜面部29,另外,虽图中未示,但卡合突起部分38接近卡止部26的倾斜面部32。在图15中,卡止解除部35具有的卡合突起部分37的断面出现在包含挠性印刷线路板40的断面在内的假想面的上方(与纸面正交的方向上的上方)。(在图16及图17中亦同样。)
接着,随着卡止解除部35全体进一步向下方变位,如图16所示,卡合突起部分37向下方变位而与卡止部25的倾斜面部29抵接,另外,虽然图中未示,但卡合突起部分38也向下方变位而与卡止部26的倾斜面部32抵接。并且,与卡止部25的倾斜面部29抵接的卡合突起部分37开始解除卡止部25对挠性印刷线路板40的卡止状态,同时,与卡止部26的倾斜面部32抵接的卡合突起部分37开始解除卡止部26对挠性印刷线路板40的卡止状态。
与卡止部25的倾斜面部29抵接而向下方变位的卡合突起部分37使卡止部25以其与导电性罩壳14的左侧面部分17之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而向接近左侧面部分17的方向变位。与卡止部26的倾斜面部32抵接而向下方变位的卡合突起部分38使卡止部26以其与导电性罩壳14的右侧面部分18之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而向接近右侧面部分18的方向变位。由此,当卡止解除部35随着卡合突起部分37及38的向下方变位结束时,如图17所示,卡合突起部分37将卡止部25的框状部分28的局部28a从与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的切口卡合部43之间的卡合状态解脱出来,另外,虽然图中未示,但卡合突起部分38将卡止部26的框状部分31的局部31a从与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的切口卡合部44之间的卡合状态解脱出来。其结果,卡止部25对于挠性印刷线路板40的卡止状态被解除,同时卡止部26对于挠性印刷线路板40的卡止状态被解除。
这样,卡止解除部35具有的卡合突起部分37及38就将卡止部25及26各自对于挠性印刷线路板40的卡止状态加以解除,并且插入壳体11中的挠性印刷线路板40成为能够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而从壳体11拔出的状态。
然后,一旦对卡止解除部35的操作部分36施加向下方作用推压力的推压操作,卡止解除部35整体就因其弹性而以其与导电性罩壳14的上方部分15之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向朝着壳体11外部的方向、亦即上方移动而返回原来的位置。由此,设于操作部分36上的一对卡合突起部分37及38各自便不再与卡止部25的倾斜面部29及卡止部26的倾斜面部32抵接,且卡止部25利用其弹性而以其与导电性罩壳14的左侧面部分17之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而向脱离左侧面部分17的方向变位返回原来位置,同时卡止部26利用其弹性而以其与导电性罩壳14的右侧面部分18之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而向脱离右侧面部分18的方向变位返回原来位置。
如图18所示,在卡止解除部35的操作部分36上,在位于导电性罩壳14内侧的下方部分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平行延伸的一对肋36a,用于增强整个操作部分36。由此来确保操作部分36所要求的刚性。另外,当在操作部分36上施加推压操作以作用向下方的推压力,使操作部分36以其与导电性罩壳14的上方部分15之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而向下方变位时,一对肋36a中的一个与壳体11上所设的上方平板状部11f的上表面抵接,从而限制操作部分36过度向下方变位。由此可以避免譬如在操作部分36施加过度的推压操作而使操作部分36过度向下方变位,从而发生塑性变形或破损等,而且当操作者在操作部分36上施加推压操作时,能够感觉到操作部分36上所设的肋36a与壳体11的上方平板状部11f的上表面抵接的情况,从而调整推压操作。
采用上述的构成本发明连接器装置一例的连接器装置10,当构成线路板状部件的挠性印刷线路板40穿过板状部件插入部12插入壳体11时,排列配置在壳体11上的多个接点13各自所具备的多个接触部13a便分别与插入壳体11中的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的多个连接端子部41接触连接,同时,在导电性罩壳14上一体形成的卡止部25及26分别与插入壳体11中的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的切口卡合部43及44卡合,成为对该挠性印刷线路板40卡止的状态。其结果,可以用卡止部25及26将插入壳体11中的挠性印刷线路板40卡止,防止其意外地从壳体11拔出,并且能够使排列在壳体11上的多个接点13稳定地保持各自与插入壳体11中的挠性印刷线路板40上的多个连接端子部41电气连接的状态。
另外,在插入壳体11中的挠性印刷线路板40被卡止部25及26卡止后,一旦对卡止部25及26连同在导电性罩壳14上一体形成的卡止解除部35所具备的操作部分36施加解除卡止部25及26的卡止状态的操作,因该操作而发生变位的卡止解除部35所具备的卡合突起部分37及38就分别与卡止部25及26卡合,从而使卡止部25及26发生变位,并且解除卡止部25及26对插入壳体11中的挠性印刷线路板40的卡止状态。由此,就能通过对卡止解除部35的操作部分36进行操作,来将插入壳体11中的挠性印刷线路板40从被卡止部25及26卡止的状态解脱出来,使之成为能够有意图地从壳体11拔出的状态。
从而,能够在导电性罩壳14上一体地形成卡止部25及26和卡止解除部35,既能实现整体的小型化,又能减少部件数量,能够以低成本的结构使插入壳体11中的挠性印刷线路板40选择性地处于能可靠地防止从壳体11意外拔出的卡止状态以及从该卡止状态解脱出来而能够从壳体11拔出的状态。
另外,当要使在导电性罩壳14上一体形成的卡止解除部35解除卡止部25及26对插入壳体11中的挠性印刷线路板40的卡止状态时,只要对沿多个接点13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卡止解除部35的操作部分36进行推压操作,从而使卡止解除部35向与接点13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变位即可,此时对操作部分36的操作极其简单,并且由于操作部分36是沿多个接点13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因此操作极容易进行。即,为了使挠性印刷线路板40从被卡止部25及26卡止的状态解脱出来而进行的操作极其简单容易。
不过,在上述实施例中,是接点13上与挠性印刷线路板40的连接端子部41接触的接触部13a配置成从导电性罩壳14的上方部分15一侧向壳体11上所设的板状部件插入部12内突出的状态,因此挠性印刷线路板40的连接端子部41是向着上方插入板状部件插入部12,但也可以是接点13上与挠性印刷线路板40的连接端子部41接触的接触部13a配置成从导电性罩壳14的下方部分16一侧向壳体11上所设的板状部件插入部12内突出的状态,从而挠性印刷线路板40的连接端子部41是向着下方插入板状部件插入部12。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上述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用于将譬如做成挠性印刷线路板等的线路板状部件与其它的线路板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具有:设有板状部件插入部的壳体、排列配置在壳体内的多个接点、以及将壳体局部地覆盖的导电性罩壳,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能实现整体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能够使插入壳体的线路板状部件选择性地成为能可靠阻止从壳体意外拔出的卡止状态、以及从该卡止状态解脱出来而能够从壳体拔出的状态,而且使线路板状部件从卡止状态转为解除卡止状态的操作极其简单容易,本发明的连接器装置能够广泛适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等。

Claims (9)

1.一种连接器装置,具有:
壳体,该壳体上设有在第1互为相向端部中的一方开口的板状部件插入部且被配置在线路板上;
多个接点,该多个接点排列配置,各自具有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接触部和从所述第1互为相向端部中的另一方向壳体外导出的连接部,当线路板状部件穿过所述板状部件插入部而插入所述壳体时,所述多个接触部各自与插入所述壳体中的线路板状部件上的多个连接端子部作接触连接;
导电性罩壳,该导电性罩壳部分地覆盖所述壳体,且一体地形成卡止部和卡止解除部,所述卡止部与插入所述壳体中的线路板状部件卡合而形成对该线路板状部件的卡止状态,卡止解除部则实施解除该卡止部的卡止状态的操作,
所述卡止部从所述导电性罩壳上分别覆盖所述壳体的第2互为相向端部的一对侧面部分起各自向所述壳体内部延伸,能够通过变位来选择对所述线路板状部件的卡止状态和非卡止状态,所述卡止解除部则具有操作部分和卡合突起部分,所述操作部分沿所述多个接点的排列方向延伸,当对该操作部分施加推压操作时所述卡合突起部分则与所述卡止部卡合而使该卡止部变位,由此解除该卡止部对所述线路板状部件的卡止状态,所述卡止解除部能够向着与多个接点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变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部及所述卡止解除部各自成为具有弹性的可动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部具有切口开口部,所述卡止部从所述导电性罩壳上的所述侧面部分向所述板状部件插入部延伸,且形成所述切口开口部的部分的局部与被插入所述壳体中的线路板状部件卡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部的所述切口开口部被所述壳体上所设的突出部插入,形成所述切口开口部的部分受所述突出部引导而以其与所述导电性罩壳的侧面部分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发生变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部具有从形成所述切口开口部的部分延伸而形成自由端部分的倾斜面,当所述卡止解除部的卡合突起部分与所述倾斜面部抵接而向与所述多个接点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变位时,所述卡止部以其与所述导电性罩壳上的所述侧面部分间的相互连结部分为固定部分而向接近所述侧面部分的方向变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解除部在所述操作部分上,在所述多个接点的排列方向的两端部设置一对所述卡合突起部分。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对所述操作部分施加推压操作时,所述卡止解除部以其与所述导电性罩壳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而向与所述多个接点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变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卡止部与插入所述壳体中的线路板状部件卡合而成为对该线路板状部件卡止的状态下,当对所述卡止解除部的操作部分施加推压操作时,所述卡合突起部分与所述卡止部抵接,同时使所述卡合突起部分向与所述多个接点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变位,从而使所述卡止部以其与所述导电性罩壳上的所述侧面部分间的相互连结部为固定部分而向接近所述侧面部分的方向变位,由此解除该卡止部对所述线路板状部件的卡止状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性罩壳具有一体形成而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延伸并与插入所述壳体中的线路板状部件上的接地连接部作接触连接的接地用接点。
CN201110461420.6A 2010-12-27 2011-12-27 连接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516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90837A JP5093340B2 (ja) 2010-12-27 2010-12-27 コネクタ装置
JP2010-290837 2010-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1624A CN102751624A (zh) 2012-10-24
CN102751624B true CN102751624B (zh) 2015-04-01

Family

ID=45445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6142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51624B (zh) 2010-12-27 2011-12-27 连接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512058B2 (zh)
EP (1) EP2469665B1 (zh)
JP (1) JP5093340B2 (zh)
KR (1) KR101297967B1 (zh)
CN (1) CN102751624B (zh)
TW (1) TWI4466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46953B2 (ja) * 2011-11-01 2015-07-0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KR101920623B1 (ko) * 2012-01-30 2018-1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신호케이블, 케이블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신호케이블 연결장치
JP6272660B2 (ja) * 2013-05-17 2018-01-31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コネクタ
JP5814411B2 (ja) * 2014-03-20 2015-11-17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281698B2 (ja) * 2014-05-22 2018-02-2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CN107146981B (zh) * 2014-05-26 2019-03-2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CN105990762B (zh) * 2015-02-13 2018-08-3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MX2018002517A (es) * 2015-08-31 2018-06-12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Conector de tablero de circuitos.
JP6299733B2 (ja) * 2015-11-18 2018-03-2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566877B2 (ja) * 2016-01-27 2019-08-28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Fpc用コネクタ
US10305209B2 (en) * 2016-02-26 2019-05-28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JP6458786B2 (ja) * 2016-09-15 2019-01-30 Smk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540674B2 (ja) * 2016-12-09 2019-07-1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554567B2 (ja) * 2018-01-18 2019-07-31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とコネクタ対
JP6741040B2 (ja) * 2018-05-10 2020-08-19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装置
JP6729640B2 (ja) * 2018-06-28 2020-07-2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US10971850B2 (en) * 2018-10-23 2021-04-06 Iriso Electronics Co., Ltd. Movable connector
DE102020118751A1 (de) * 2020-07-15 2022-01-20 Endress+Hauser Conducta Gmbh+Co. Kg Sicherungselement für eine Steckverbindung, Leiterkartenanordnung und Sonde
JP7438076B2 (ja) 2020-10-01 2024-02-2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相手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US20220263273A1 (en) * 2021-02-18 2022-08-18 Molex, Llc Low-height connector for high-speed transmiss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15616B1 (en) * 1998-01-30 2001-11-13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ies, Limited Plug connector and socket connector
CN101242043A (zh) * 2007-02-08 2008-08-13 Smk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1888034A (zh) * 2009-05-13 2010-11-17 爱沛斯株式会社 连接器装置
US7850473B1 (en) * 2009-08-10 2010-12-14 I-Pex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42205A (ja) * 2001-11-06 2003-05-16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4303148B2 (ja) 2003-03-07 2009-07-29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ロック機構付きプラグ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ロック機構付きプラグコネクタ
JP4065966B2 (ja) * 2003-06-06 2008-03-26 大宏電機株式会社 薄型コネクタ
TWM250341U (en) * 2003-09-05 2004-1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5129255A (ja) * 2003-10-21 2005-05-19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CN2718838Y (zh) * 2004-04-09 2005-08-1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JP4199272B2 (ja) 2006-08-23 2008-12-1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0267498A (ja) 2009-05-15 2010-11-25 I-Pex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US7914321B2 (en) * 2009-07-23 2011-03-29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5110334B2 (ja) * 2010-10-05 2012-12-2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704319B2 (ja) * 2011-02-14 2015-04-2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207004B2 (ja) * 2011-02-22 2013-06-1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15616B1 (en) * 1998-01-30 2001-11-13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ies, Limited Plug connector and socket connector
CN101242043A (zh) * 2007-02-08 2008-08-13 Smk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1888034A (zh) * 2009-05-13 2010-11-17 爱沛斯株式会社 连接器装置
EP2251937A1 (en) * 2009-05-13 2010-11-17 I-Pex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850473B1 (en) * 2009-08-10 2010-12-14 I-Pex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69665B1 (en) 2014-07-09
CN102751624A (zh) 2012-10-24
EP2469665A3 (en) 2013-04-10
KR20120074200A (ko) 2012-07-05
EP2469665A2 (en) 2012-06-27
TW201242182A (en) 2012-10-16
TWI446643B (zh) 2014-07-21
JP2012138293A (ja) 2012-07-19
KR101297967B1 (ko) 2013-08-19
US20120164882A1 (en) 2012-06-28
JP5093340B2 (ja) 2012-12-12
US8512058B2 (en) 2013-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1624B (zh) 连接器装置
CN102637979B (zh) 连接器装置
CN100580998C (zh) 扁平电路连接器
TW504870B (en) Plug connector and socket connector
CN101971429B (zh) 电缆连接器
CN2599806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0576657C (zh) 电转接器及其组件
CN101997198A (zh) 连接装置
US8021187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CN100359764C (zh) 能减少其上安装有连接器之装置厚度的连接器
CN102195162A (zh) 连接器装置
CN103427238A (zh) 连接器装置
CN102044771A (zh) 连接器装置
CN102771014B (zh)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装体
KR20140141478A (ko) 플러그 커넥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050287834A1 (en) Connector
EP1079466B1 (en) Board connection structur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board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connector used therein
US5779498A (en) Flat cable connector
CN101627510B (zh) 具有接地引脚的电连接器
EP192395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lat cable
EP2549596B1 (en) Terminal connector
US20040121654A1 (en) Battery connector
US20040102083A1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with latch arms and plug connector to be connected thereto
CN103001026B (zh) 连接器装置
JP4070988B2 (ja) 平型柔軟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