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3682A - 车门的闩锁解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门的闩锁解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33682A CN102733682A CN2012100542843A CN201210054284A CN102733682A CN 102733682 A CN102733682 A CN 102733682A CN 2012100542843 A CN2012100542843 A CN 2012100542843A CN 201210054284 A CN201210054284 A CN 201210054284A CN 102733682 A CN102733682 A CN 10273368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ring
- functional unit
- clear
- latch
- oper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994 ca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98 deadl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83 run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64—Monitoring or sensing, e.g. by using switches or sensors
- E05B81/76—Detection of handle operation; Detection of a user approaching a handle; Electrical switching actions performed by door handl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2—Mounting of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6—Mounting of handles, e.g. to the wing or to the lock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90—Manual override in case of power failur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05B15/04—Spring arrangements in locks
- E05B2015/0448—Units of springs; Two or more springs working togethe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0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uators used
- E05B81/04—Electrical
- E05B81/06—Electrical using rotary motor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的闩锁解除装置,该闩锁解除装置具有:操作部件;第一弹簧,其对操作部件向非操作位置侧施力;开关,其与电动致动器连接,并随着对操作部件的从非操作位置至第一操作位置的操作而导通;以及闩锁解除操作力传递机构,其随着将操作部件操作至第二操作位置而将闩锁解除操作力机械地传递至闩锁装置,其中,能够使操作负荷在通常操作时与非常操作时产生明显的差异而避免进行不必要的非常操作。构成闩锁解除操作力传递机构(56)的一部分的转动杆(27)与对操作部件(24)的从第一操作位置向第二操作位置的操作连动地转动,且被第二弹簧(28)向非转动位置侧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门的闩锁解除装置,包括:闩锁装置,所述闩锁装置具有进行工作以解除车门的锁定状态的电动致动器,并且还能够随着机械地输入闩锁解除操作力而解除所述锁定状态;操作部件;对该操作部件向非操作位置侧施力的第一弹簧;与所述电动致动器连接的开关,随着对所述操作部件的从非操作位置至第一操作位置的操作,所述开关导通;以及闩锁解除操作力传递机构,随着将所述操作部件操作至距所述非操作位置的操作量比第一操作位置大的第二操作位置,所述闩锁解除操作力传递机构向所述闩锁装置机械地传递闩锁解除操作力。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打开按钮的操作能够电动地或机械地解除车门的锁定状态,在该结构中,电开关由以下部件构成:触头,其设置在被第一弹簧向非操作位置侧施力的打开按钮的末端部;开关接点,其被第二弹簧支承,并且在将打开按钮压入预定的小行程时,该开关接点与所述触头接触。通常以小行程量压入配置在车室内的所述打开按钮,由此使电开关导通从而电动地解除车门的锁定状态,电池耗尽等不能进行电动的闩锁解除的非常情况下,与通常操作时相比进一步压入所述打开按钮,由此,通过与所述打开按钮连结的臂及线缆向闩锁装置输入闩锁解除操作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6-35091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结构中,支承开关接点的第二弹簧发挥将开关接点保持在如下位置的弹簧力:在以预定的小行程压入打开按钮时,使得开关接点与触头接触,并且第二弹簧的弹簧力被设定得极小。因此,在非常情况下与通常操作时相比进一步压入打开按钮时,实质上仅第一弹簧的弹簧力作用在打开按钮,另外,由于打开按钮及臂以始终连动的方式连结,所以通常操作时与非常操作时,操作负荷不会产生差异。因此,有时在通常操作时也会发生更深地压入打开按钮的非常操作,在操作方面不太优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能够使操作负荷在通常操作时与非常操作时产生明显的差异而避免进行不必要的非常操作,并实现可操作性的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门的闩锁解除装置包括:闩锁装置,所述闩锁装置具有进行工作以解除车门的锁定状态的电动致动器,并且还能够随着机械地输入闩锁解除操作力而解除所述锁定状态;操作部件;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对该操作部件向非操作位置侧施力;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电动致动器连接,随着将所述操作部件从非操作位置操作至第一操作位置,所述开关导通;以及闩锁解除操作力传递机构,随着将所述操作部件操作至距所述非操作位置的操作量比第一操作位置大的第二操作位置,所述闩锁解除操作力传递机构向所述闩锁装置机械地传递闩锁解除操作力,所述车门的闩锁解除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闩锁解除装置包括:构成所述闩锁解除操作力传递机构的一部分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对所述操作部件的从第一操作位置向第二操作位置的操作连动地转动;以及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对该转动杆向非转动位置侧施力。
此外,实施方式的电动机50与本发明的电动致动器相对应,实施方式的前部侧门D与本发明的车门相对应。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结构,随着操作部件从第一操作位置进一步向第二操作位置侧被操作,转动杆与操作部件连动地开始转动,所以,在将操作部件操作至第一操作位置的通常操作时,仅第一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于操作部件,能够轻便地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另一方面,在将操作部件从第一操作位置进一步向第二操作位置侧操作的非常操作时,操作部件和转动杆连动,除了第一弹簧的弹簧力以外还有第二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于操作部件,与通常操作时相比,操作变得沉重。因此,操作负荷在通常操作时与非常操作时产生明显的差异,能够避免在通常操作时进行不必要的非常操作,并能够实现可操作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乘用车辆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的2-2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操作部件的非操作状态下的沿图2的箭头3方向的放大向视图。
图4是闩锁解除操作机构的立体图。
图5是沿图3的5-5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3的6-6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3的7-7线的剖视图。
图8是将操作部件操作到第一操作位置的状态下的与图3对应的图。
图9是表示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10是将操作部件操作到第二操作位置的状态下的与图3对应的图。
图11是沿图3的11-11线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门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13是从车门的内表面侧观察闩锁解除操作机构的立体图。
图14是沿图12的14-14线的放大剖视图。
标号说明
19...闩锁(latch)装置
24...操作部件
25...第一弹簧
26...开关
27...转动杆
28...第二弹簧
50...电动致动器即电动机
56...闩锁解除操作力传递机构
D...车门即前部侧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首先,在图1中,在该乘用车辆所具有的车门例如前部侧门D的外面板15上,配置有闩锁解除操作机构16A、圆柱锁17及锁定用开关18。另外,在前部侧门D配设有车门后视镜20和闩锁装置19,该闩锁装置19能够在保持前部侧门D的关闭状态的锁定状态与能对前部侧门D进行敞开操作的解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一起参照图2,在所述前部侧门D的外面板15上设置有向内侧凹陷的凹部21,在与所述外面板15一体地设置以构成该凹部21的上壁的安装板部22上,以能够用从外部伸入的手进行操作的方式安装有所述闩锁解除操作机构16A。
一起参照图3~图6,所述闩锁解除操作机构16A具有:壳体23,其被安装在所述外面板15的所述安装板部22;操作部件24,其能够上下移动,并且能够滑动地嵌合在所述壳体23中;一对第一弹簧25、25,它们被设置在该操作部件24与所述壳体23之间;开关26,其安装在所述壳体23,并且随着所述操作部件24的从非操作位置的移动而导通;转动杆27,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壳体23中;第二弹簧28,其被设置在该转动杆27与所述壳体23之间。
所述壳体23形成为一体地具有:有底筒状的筒部23a,其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且筒部23a的一端被端壁部23c封闭;和从该筒部23a的另一端向外侧伸出的凸缘部23b,在所述凸缘部23b植设有一对螺栓29、29,所述一对螺栓29、29在乘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筒部23a的前后。另一方面,在所述安装板部22设置有:供所述筒部23a从下方插入的开口部31;和在乘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筒部23a的前后的一对螺栓贯插孔32、32,在将所述筒部23a从下方插入于所述开口部31的同时,将所述螺栓29...分别贯插于所述螺栓贯插孔32...中,从而使所述凸缘部23b与所述安装板部22的下表面抵接,在该状态下,紧固与所述螺栓29...螺合的螺母30、30直到所述螺母30、30与所述安装板部22的上表面抵接,由此将所述壳体23安装到所述外面板15的所述安装板部22。
所述操作部件24具有与所述壳体23的筒部23a的内表面形状对应的外表面形状,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并形成为一端敞开而另一端被端壁部24a封闭的有底筒状,所述操作部件24以其端壁部24a作为下方位置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在所述壳体23的筒部23a。而且,被设置在所述操作部件24的周向多个部位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导向突部33...嵌合于多个导向槽34...中,所述多个导向槽34...被设置在所述壳体23中的筒部23a的内表面并沿上下方向延伸,各导向突部33...被各导向槽34...引导,从而所述操作部件24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另外,在操作部件24内收纳并固定有天线85。
一对第一弹簧25...是在乘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被压缩设置在所述壳体23的端壁部23c的前部及后部、与所述操作部件24的端壁部24a的前部及后部之间的螺旋弹簧,在所述壳体23的端壁部23c一体地突出设置有具有十字状的横截面形状的弹簧保持突部36、36,所述弹簧保持突部36、36被插入于第一弹簧25...的一端部,在所述操作部件24的端壁部24a一体地突出设置有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形状的弹簧保持筒部37、37,所述弹簧保持筒部37、37供第一弹簧25...的另一端部插入。而且,操作部件24被一对第一弹簧25...所产生的弹簧力朝向图3所示的非操作位置侧向下方施力。
一起参照图7,在所述壳体23的筒部23a的沿乘用车辆的前后方向设置的靠前部附近的外侧面固定有撑板(stay)39,所述开关26被螺纹部件40紧固在所述撑板39上。为了固定所述撑板39,在所述壳体23的筒部23a的外侧面突出设置有定位销41及安装凸台42,在所述撑板39设置有供所述定位销41嵌合的定位孔43、和供所述安装凸台42嵌合的安装孔44。而且,使定位销41及安装凸台42分别嵌合于定位孔43及安装孔44中从而使所述撑板39抵接在所述壳体23的外侧面,在该状态下,将与所述安装凸台42螺合的螺纹部件45的扩径头部45a经由垫圈46与所述撑板39卡合,由此,所述撑板39被固定于所述壳体23的筒部28a。
所述开关26具有被螺纹部件40紧固在所述撑板39上的开关壳体47、和从该开关壳体47突出的检测件48,在开关壳体47被紧固于所述撑板39的状态下,将所述检测件48的末端突出插入到所述壳体23内。另一方面,在与配设有所述开关26的部分对应的位置且在所述操作部件24上,设置有与所述检测件48的末端抵接而将该检测件48向所述开关壳体47侧压入的被检测面49,该被检测面49形成为随着远离所述壳体23的筒部23a的内表面而向上方位置倾斜。
而且,在所述操作部件24从图3所示的非操作位置移动到图8所示的第一操作位置时,所述检测件48被所述被检测面49推压而使所述开关26导通。
一起参照图9,所述闩锁装置19具有作为电动致动器的电动机50,该电动机50进行工作以解除前部侧门D的锁定状态,所述开关26与该电动机50连接。
所述电动机50的工作被在前部侧门D内配设的控制单元51控制,该控制单元51具有CPU52、和夹设在所述开关26与电源53之间的第二开关54。另外,来自用于在与标准车辆用户所携带的便携器之间进行ID信号的收发的所述天线35及接收单元55的信号被输入至所述CPU52,CPU52在确认为所述ID信号是标准的ID信号时导通所述控制单元51所包括的第二开关54。即,在车辆用户携带标准便携器并将所述操作部件24操作到第一操作位置时,向电动机50供给电力,使得该电动机50工作,由此,前部侧门D变得能够敞开。
然而,能够将所述操作部件24从图3所示的非操作位置经由图8所示的第一操作位置操作至图10所示的第二操作位置,所述转动杆27构成闩锁解除操作力传递机构56的一部分,随着将所述操作部件24从所述非操作位置操作至第二操作位置,所述闩锁解除操作力传递机构56向所述闩锁装置19机械地传递闩锁解除操作力。
如图6所示,在所述壳体23的筒部23a的沿乘用车辆的前后方向设置的靠后部附近的外侧面,突出设置有支承凸台57,支轴58的一端侧被压入并固定于该支承凸台57,在该支轴58的从所述支承凸台57突出的突出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有转动杆27。而且,通过将转动杆27夹持在环状台阶部58a与垫圈59之间,从而利用所述支轴58将转动杆27支承为能够转动,所述环状台阶部58a设置于所述支轴58,通过使所述垫圈59与将所述支轴58的另一端铆接而形成的铆接部58b卡合从而将所述垫圈59固定于该支轴58。而且,第二弹簧28是以围绕所述支承凸台57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23与所述转动杆27之间的扭转弹簧,转动杆27被第二弹簧28的弹簧力施力而朝向图3、图8及图10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为了确定该逆时针方向的转动端即非转动位置,在所述壳体23的筒部23a的外侧面突出设置有限制部60,该限制部60承托被突出设置于所述转动杆27的一端的突部27a。
一起参照图11,在所述转动杆27的一端部设置有连结孔61。另外,在所述壳体23的筒部23a,在与所述转动杆27的一端部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上下延伸的导向孔62,一端部被固定于所述操作部件24的连结销63贯插于所述导向孔62中。另外,在所述连结销63的另一端,同轴且一体地设置有贯插于所述转动杆27的一端部的连结孔61中的小径轴部63a,将所述小径轴部63a的末端铆接而形成的铆接部63b抵接并卡合于与所述转动杆27的一端部滑动接触的垫圈64。
然而,所述连结孔61形成为大致L字形,操作部件24位于非操作位置且转动杆27位于非转动位置时,所述连结销63的小径轴部63a抵接于连结孔61的下缘部,在该状态下,由于转动杆27被第二弹簧28的弹簧力保持于使该转动杆27的一端的突部27a从上方与所述壳体23的限制部60抵接的非转动位置,所以,被一对第一弹簧25...朝向下方施力的所述操作部件24的下限位置被限制在非操作位置。
在所述转动杆27处于使所述突部27a与所述限制部60抵接的非转动位置时,即使所述操作部件24在非操作位置与第一操作位置之间移动,如图8所示,所述连结销63的小径轴部63a也仅在所述连结孔61内上下移动,转动杆27一直借助于第二弹簧28的弹簧力维持使所述突部27a与所述限制部60抵接的非转动位置,不过,在所述操作部件24从第一操作位置进一步向第二操作位置侧移动时,所述连结销63的小径轴部63a与所述连结孔61的上缘部滑动接触,由此,如图10所示,转动杆27被驱动而克服第二弹簧28的弹簧力从所述非转动位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即,在进行将操作部件24从非操作位置操作至第一操作位置的通常操作时,仅第一弹簧25...的弹簧力作用于操作部件24,而在将操作部件24从第一操作位置进一步向第二操作位置侧操作时,除了第一弹簧25...的弹簧力以外还有第二弹簧28的弹簧力作用于操作部件24,将第二弹簧28的弹簧荷重设定为第一弹簧25...的弹簧荷重以上,以使在通常操作时和非常操作时作用于操作部件24的弹簧荷重产生明显差异。这里,在将操作部件24从非操作位置操作至第一操作位置的通常操作时作用于操作部件24的弹簧荷重设定成例如6N时,将操作部件24从第一操作位置操作至第二操作位置的非常操作时作用于操作部件24的弹簧荷重设定成例如20N。
参照图2,所述闩锁解除操作力传递机构56由所述转动杆27和杆66构成,所述杆66连结例如该转动杆27的另一端部和闩锁装置19之间,与将操作部件24从第一操作位置操作至第二操作位置相应的闩锁解除操作力经由所述转动杆27及所述杆66被机械地传递到所述闩锁装置19。
然而,在比所述闩锁解除操作机构16A更靠前方的位置设置于所述前部侧门D的圆柱锁17中插入标准机械钥匙并转动操作,与此相应的转动力如图2所示地被传递到闩锁装置19,闩锁装置19构成为:在从所述圆柱锁17传递转动力的状态下,随着从所述闩锁解除操作力传递机构56输入闩锁解除操作力来解除锁定状态,由此,前部侧门D变成能够打开。
以下,对该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操作部件24被第一弹簧25...向非操作位置侧施力,在将所述操作部件24操作至距非操作位置的操作量比第一操作位置大的第二操作位置时,闩锁解除操作力从闩锁解除操作力传递机构56机械地被传递到闩锁装置19,不过,与操作部件24的从第一操作位置向第二操作位置的操作连动地转动、且构成闩锁解除操作力传递机构56的一部分的转动杆27被第二弹簧28向非转动位置侧施力,所以,在将操作部件24操作至第一操作位置的通常操作时,仅第一弹簧25的弹簧力作用于操作部件24,能够轻便地对操作部件24进行操作。另一方面,在将操作部件24从第一操作位置进一步向第二操作位置侧操作的非常操作时,操作部件24和转动杆27连动,除了第一弹簧25...的弹簧力以外还有第二弹簧28的弹簧力作用于操作部件24,与通常操作时相比,操作变得沉重。因此,操作负荷在通常操作时与非常操作时产生明显的差异,能够避免通常操作时进行不必要的非常操作,并能够实现可操作性的提高。
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在操作部件24和壳体23之间设置有一对第一弹簧25...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将单一的第一弹簧25设置在操作部件24和壳体23之间的结构。
参照图12~图14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仅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进行图示,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前部侧门D安装有装饰罩69,该装饰罩69封闭在该前部侧门D的外面板15设置的开口部67并且形成从所述外面板15的外表面向内侧凹陷的凹部68,在该装饰罩69配设有闩锁解除操作机构16B、圆柱锁17及锁定用开关18。
所述闩锁解除操作机构16B具有:一体地设置于所述装饰罩69的壳体70;能够上下移动且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于所述壳体70的操作部件24;设置在该操作部件24和所述壳体70之间的单一的第一弹簧25;随着所述操作部件24的从非操作位置的移动而导通的、安装于所述壳体70的开关2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壳体70的转动杆27;以及设置在该转动杆27和所述壳体70之间的第二弹簧28,并且所述闩锁解除操作机构16B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闩锁解除操作机构16A同样地构成。
另外,天线35在所述闩锁解除操作机构16B的下方被固定在所述装饰罩69的内表面侧,从装饰罩69的表面遮盖所述圆柱锁17的罩71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装饰罩69。
根据该第二实施方式,在装饰罩69配设有闩锁解除操作机构16B、圆柱锁17及锁定用开关18,所以能够在预先将闩锁解除操作机构16B、圆柱锁17及锁定用开关18组装于装饰罩69的状态下进行前部侧门D的组装,组装变得容易。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Claims (1)
1.一种车门的闩锁解除装置,
该车门的闩锁解除装置具备:
闩锁装置(19),所述闩锁装置(19)具有进行工作以解除车门(D)的锁定状态的电动致动器(50),并且还能够随着机械地输入闩锁解除操作力而解除所述锁定状态;
操作部件(24);
第一弹簧(25),所述第一弹簧(25)对该操作部件(24)向非操作位置侧施力;
开关(26),所述开关(26)与所述电动致动器(50)连接,随着将所述操作部件(24)从非操作位置操作至第一操作位置,所述开关(26)导通;以及
闩锁解除操作力传递机构(56),随着将所述操作部件(24)操作至距所述非操作位置的操作量比第一操作位置大的第二操作位置,所述闩锁解除操作力传递机构(56)将闩锁解除操作力机械地传递至所述闩锁装置(19),
所述车门的闩锁解除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闩锁解除装置包括:
转动杆(27),所述转动杆(27)构成所述闩锁解除操作力传递机构(56)的一部分,所述转动杆(27)与对所述操作部件(24)的从第一操作位置向第二操作位置的操作连动地转动;以及
第二弹簧(28),所述第二弹簧(28)对该转动杆(27)向非转动位置侧施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87209 | 2011-04-11 | ||
JP2011087209A JP5426602B2 (ja) | 2011-04-11 | 2011-04-11 | 車両用ドアのラッチ解除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33682A true CN102733682A (zh) | 2012-10-17 |
CN102733682B CN102733682B (zh) | 2014-12-10 |
Family
ID=45811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54284.3A Active CN102733682B (zh) | 2011-04-11 | 2012-03-02 | 车门的闩锁解除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511452B1 (zh) |
JP (1) | JP5426602B2 (zh) |
CN (1) | CN102733682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10439A (zh) * | 2020-03-13 | 2022-10-18 |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 车辆用的开门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013004849U1 (de) * | 2013-05-25 | 2014-08-26 | Kiekert Aktiengesellschaft | Kraftfahrzeugtür |
FR3087810B1 (fr) * | 2018-10-31 | 2023-02-24 | Psa Automobiles Sa | Commande d’ouverture d’ouvrant a retour d’effort multiple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110565A (ja) * | 1996-10-07 | 1998-04-28 | Tokai Rika Co Ltd |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解除装置 |
JP2003278426A (ja) * | 2002-03-20 | 2003-10-02 | Aisin Seiki Co Ltd | ドアロック解除装置 |
CN101105092A (zh) * | 2006-07-11 | 2008-01-16 |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 车辆用门锁装置 |
JP4382473B2 (ja) * | 2003-12-26 | 2009-12-16 | 株式会社大井製作所 |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のラッチ解除装置 |
JP2010133150A (ja) * | 2008-12-04 | 2010-06-17 |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 車輌用ドア開閉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5091Y2 (ja) * | 1988-03-23 | 1994-09-14 |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 車輌用ドアの閉状態解除装置 |
JP2562847Y2 (ja) | 1992-10-14 | 1998-02-16 | 株式会社ホンダアクセス | 自動2輪車用車体カバー装置 |
DE19933646C2 (de) * | 1999-07-17 | 2003-05-28 | Valeo Gmbh & Co Schliessyst Kg | Türgriff für eine Fahrzeugtür |
DE102004058874A1 (de) * | 2004-12-06 | 2006-06-08 |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 Türaußengriff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DE102005049027A1 (de) * | 2005-10-11 | 2007-04-12 |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 Vorrichtung zum Öffnen von Schlössern an Türen oder Klappen bei Fahrzeugen |
-
2011
- 2011-04-11 JP JP2011087209A patent/JP5426602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3-02 CN CN201210054284.3A patent/CN102733682B/zh active Active
- 2012-03-06 EP EP12158172.2A patent/EP2511452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110565A (ja) * | 1996-10-07 | 1998-04-28 | Tokai Rika Co Ltd |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解除装置 |
JP2003278426A (ja) * | 2002-03-20 | 2003-10-02 | Aisin Seiki Co Ltd | ドアロック解除装置 |
JP4382473B2 (ja) * | 2003-12-26 | 2009-12-16 | 株式会社大井製作所 |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のラッチ解除装置 |
CN101105092A (zh) * | 2006-07-11 | 2008-01-16 |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 车辆用门锁装置 |
JP2010133150A (ja) * | 2008-12-04 | 2010-06-17 |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 車輌用ドア開閉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210439A (zh) * | 2020-03-13 | 2022-10-18 |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 车辆用的开门器 |
CN115210439B (zh) * | 2020-03-13 | 2024-05-31 |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 车辆用的开门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511452A2 (en) | 2012-10-17 |
EP2511452A3 (en) | 2017-02-22 |
EP2511452B1 (en) | 2019-04-24 |
JP5426602B2 (ja) | 2014-02-26 |
CN102733682B (zh) | 2014-12-10 |
JP2012219530A (ja) | 2012-11-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21571B2 (en) | Door lock system | |
US7222459B2 (en) | Sliding door locking system | |
US9879451B2 (en) | Handle device having a mechanical return mechanism | |
US7770946B2 (en) | Door lock device for vehicle | |
CN104471166A (zh) | 车辆用门的闩锁解除装置 | |
EP2816578A1 (en) | Engineering vehicle | |
US8950225B2 (en) | Handle device comprising a shell-shaped bearing | |
JP5338369B2 (ja) |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 |
CN104428477A (zh) | 车辆用门的闩锁解除装置 | |
CN101105092B (zh) | 车辆用门锁装置 | |
CN102733682A (zh) | 车门的闩锁解除装置 | |
JP5050275B2 (ja) | ドアラッチアクチュエータ | |
WO2017073100A1 (ja) |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 |
JP5480100B2 (ja) | ドアロック装置 | |
JP6162946B2 (ja) | ドアロック装置 | |
JP6157333B2 (ja) | フード上昇機構 | |
CN103510769B (zh) | 用于车门的控制单元 | |
JP4282525B2 (ja) | ドアロック装置 | |
CN110499966B (zh) | 锁具 | |
KR200461865Y1 (ko) | 레버 스위치 유니트 | |
CN103857849B (zh) | 作业车辆 | |
JP4563720B2 (ja) | ドアロック装置 | |
CN105257107B (zh) | 一种复合锁 | |
KR101024987B1 (ko) | 자동차용 테일게이트 래치 어셈블리 | |
JP2002103974A (ja) | 車両用ドアにおけるモジュールパネル仮止め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Miyazaki Japan Patentee after: Meibei Zhil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Miyazaki Japan Patentee before: Kabushiki Kaisha HONDA LOCK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