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05092A - 车辆用门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门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05092A
CN101105092A CNA2007101281924A CN200710128192A CN101105092A CN 101105092 A CN101105092 A CN 101105092A CN A2007101281924 A CNA2007101281924 A CN A2007101281924A CN 200710128192 A CN200710128192 A CN 200710128192A CN 101105092 A CN101105092 A CN 1011050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door
latch
lock bolt
actu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281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05092B (zh
Inventor
高妻宏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ebea Access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Lock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902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87542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Lock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Lock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05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5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05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50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门锁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可经过半锁定状态向全锁定状态旋转的锁闩的锁闩机构,能够使锁闩从半锁定状态强制旋转到全锁定状态的闭合机构,和具有驱动该闭合机构的电动机的致动器,其中,在构成锁闩机构(33)一部分的同时可旋转地支撑锁闩(32)且固定于车门(D)的壳体(38)上,连设有在与锁闩(32)的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延长支撑部(38a);覆盖该延长支撑部(38a)的致动器(35)安装在包含延长支撑部(38a)的壳体(38)上;以在与锁闩(32)的旋转轴线垂直的平面内动作的方式而构成的闭合机构(34),与锁闩机构(33)并列地配设在致动器(35)与延长支撑部(38a)之间。由此,能够使车辆用门锁装置构成为薄型,从而能够容易地配设在车门内。

Description

车辆用门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门锁装置,特别涉及具有如下部分的车辆用门锁装置:锁闩(latch)机构,其具有锁闩,该锁闩能够在车门从打开状态向关闭状态动作时,经过车门的半关闭状态即半锁定状态向完全关闭状态即全锁定状态旋转;闭合机构,其能够使所述锁闩从所述半锁定状态强制旋转到所述全锁定状态,和致动器,其具有电动机,并且通过该电动机所产生的动力来驱动所述闭合机构。
背景技术
这样的车辆用门锁装置通过日本专利第3180039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3-106023号公报已经公知。在日本专利第3180039号公报所公开的装置中,将闭合机构与致动器配设在大致直角状地连设在锁闩机构的壳体上的延长支撑部上;另外在日本特开2003-106023号公报所公开的装置中,将闭合机构与致动器配设成与锁闩机构重叠。
但是,在上述日本专利第3180039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3-106023号公报所公开的装置中,都容易使门锁装置整体大型化,不利于设置在车门内的有限的空间中。
另外,在上述日本专利第3180039号公报所公开的装置中,闭合机构大型化且复杂化,不利于设置在车门内的有限的空间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构成为薄型以便能够容易地配设在车门内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较少的部件数目简单地构成闭合机构并且能够容易地配设在车门内的车辆用门锁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第1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包括:锁闩机构,其具有锁闩,该锁闩能够在车门从打开状态向关闭状态动作时,经过车门的半关闭状态即半锁定状态向完全关闭状态即全锁定状态转动;闭合机构,其能够使所述锁闩从所述半锁定状态强制转动到所述全锁定状态;和致动器,其具有电动机,并且通过该电动机所产生的动力来驱动所述闭合机构;其第一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锁闩机构的一部分同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锁闩并且固定于所述车门的壳体上,连设有在与所述锁闩的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延长支撑部;覆盖该延长支撑部的致动器安装在包含延长支撑部的所述壳体上;以在与所述锁闩的旋转轴线垂直的平面内动作的方式构成的所述闭合机构,与所述锁闩机构并列地配设在所述致动器与所述延长支撑部之间。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第一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第二特征在于:所述闭合机构配置在所述锁闩机构的上方。
根据这样的第一和第二特征,由于与锁闩机构并列地配置致动器以及闭合机构,所以能够使门锁装置整体构成为薄型,这对将门锁装置配设在空间受限的车门内来说是有利的。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第一特征或第二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第三特征在于:该车辆用门锁装置具有机械式消除机构,该机械式消除机构在所述闭合机构的动作中,对应于内部把手的操作而将所述闭合机构与所述锁闩之间隔断。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在闭合机构的动作中操作车门打开操作把手而使锁闩的从半锁定状态向全锁定状态的强制旋转停止下来,所以能够确保紧急时的安全性。
本发明在上述第三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第四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式消除机构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致动器与所述延长支撑部之间。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包含机械式消除机构的门锁装置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为了达到上述第2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包括:锁闩机构,其具有锁闩,该锁闩能够在车门从打开状态向关闭状态动作时,经过车门的半关闭状态即半锁定状态向完全关闭状态即全锁定状态旋转;闭合机构,其能够使所述锁闩从所述半锁定状态强制旋转到所述全锁定状态;和致动器,其具有电动机,并且通过该电动机所产生的动力来驱动所述闭合机构;其第五特征在于,所述闭合机构包括:一端连结在所述致动器上的输出杆;一端部可连接在所述锁闩上并且在中间部上连接着所述输出杆的另一端的驱动杆;和连接在驱动杆的另一端以对该驱动杆的运动进行导向的导向杆。
根据这样的第五特征,利用输出杆、驱动杆以及导向杆,能够使闭合机构以减少了部件数目的简单结构构成,从而能够容易地配设在车门内。
进而,本发明在第五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第六特征在于:该车辆用门锁装置包含连结在所述导向杆上的机械式消除机构,该机械式消除机构对应于所述闭合机构的动作中的车门打开操作把手的操作来驱动所述导向杆,使得所述驱动杆向解除与锁闩的连接一侧变位。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通过在闭合机构的动作中操作车门打开操作把手而使锁闩的从半锁定状态向全锁定状态的强制旋转停止下来,所以能够确保紧急时的安全性。
从按照附图而在下面详细叙述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中可知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其中:
图1是从车厢侧观察车门时的主视图;
图2是省略了致动器的状态下的沿图1的箭头2方向观察的放大图;
图3是沿图2的3-3线的剖面图;
图4是沿图2的4-4线的剖面图;
图5是沿图2的5-5线的剖面图;
图6是沿图2的6-6线的剖面图;
图7是通过半锁定状态(a)以及全锁定状态(b)的对比来表示锁闩机构、闭合机构以及机械式消除机构的动作状况的图;
图8是机械式消除机构在半锁定状态下动作的状态的与图7相对应的图;
图9是机械式消除机构在全锁定状态下动作的状态的与图7相对应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9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1中,该车门D安装在未图示的车身的右侧面上,并且能够在前方侧(图1中的左侧)的关闭位置与后方侧(图1中的右侧)的打开位置之间前后滑动,通过未图示的电动式车门开闭装置而自动地进行开闭动作。
在该车门D的后部,设有本发明的后部门锁装置11,使车门D在其关闭状态下配合在车身侧,从而维持关闭状态;在车门D的前部,设有前部门锁装置12,使车门D在其关闭状态下配合在车身侧,从而维持关闭状态。在前部门锁装置12的上方、车门D的前侧上部,在车门D的外侧设有能够进行把手操作的外部把手机构14;在该外部把手机构14的后方、车门D的上部,设有具有被配置在车门D内侧的作为车门打开操作把手的内部把手15的遥控机构16;在所述前部门锁装置12的下方、车门D的前部,设有下部锁闩机构17,使车门D在其打开状态下配合在车身侧,从而维持打开状态;进而在所述前部门锁装置12的后方、车门D上,安装有锁定解除动作用致动器18,其能够向所述后部门锁装置11、所述前部门锁装置12以及下部锁闩机构17施加锁定解除侧的动力。
所述锁定解除动作用致动器18所产生的动作力经连杆19而传递给前部门锁装置12。另外,伴随着外部把手机构14的操作所产生动作力经第1传动线缆21而传递给前部门锁装置12,前部门锁装置12以不会产生锁定解除动作用致动器18和外部把手机构14的相互干涉的方式,将从所述锁定解除动作用致动器18传递过来的动作力以及从所述外部把手机构14传递过来的动作力中的任一方转换成第2传动线缆22的牵引力,从该第2传动线缆22传递到遥控机构16的锁定解除用的动作力,经第3、第4以及第5传动线缆23、24、25而传递到后部门锁装置11、前部门锁装置12以及下部锁闩机构17。进而,遥控机构16也能将伴随着内部把手15的操作的锁定解除用的动作力直接传递给所述第3、第4以及第5传动线缆23、24、25。
从而,当在车门D的关闭状态下在驾驶席上进行为将车门D打开的开关操作时,所述锁定解除动作用致动器18动作,从该锁定解除动作用致动器18经连杆19传递到前部门锁装置12的动力,经第2传动线缆22传递到遥控机构16,并经第3以及第4传动线缆23、24将锁定动作解除用的动力从遥控机构16传递到后部门锁装置11以及前部门锁装置12。由此后部以及前部门锁装置11、12处于锁定解除状态,车门D通过电动式车门开闭装置而自动地进行打开动作,下部锁闩机构17在车门D的完全打开状态下进行锁定动作,由此保持车门D的完全打开状态。
另外,当在车门D的打开状态下在驾驶席上进行为将车门D关闭的开关操作时,所述锁定解除动作用致动器18动作,从该锁定解除动作用致动器18经连杆19传递到前部门锁装置12的动力,经第2传动线缆22传递到遥控机构16,并经第5传动线缆25将锁定动作解除用的动力从遥控机构16传递到下部锁闩机构17。由此,下部锁闩机构17处于锁定解除状态,车门D通过电动式车门开闭装置而自动地进行关闭动作。此时,后部门锁装置11动作,使车门D从半关闭状态变为完全关闭状态,与此相对应,前部门锁装置12进行锁定动作,由此保持车门D的完全关闭状态。
另一方面,当在车门D的关闭状态下对内部把手15进行打开操作时,对应于该打开操作,所述锁定解除动作用致动器18进行动作,前部门锁装置12、遥控机构16、后部门锁装置11以及锁定解除动作用致动器18,与在驾驶席上进行为将车门D打开的开关操作时同样地动作,并且车门D通过电动式车门开闭装置而自动地进行打开动作,下部锁闩机构17在车门D的完全打开状态下进行锁定动作,由此保持车门D的完全打开状态。
另外,当在车门D的打开状态下对内部把手15进行关闭操作时,对应于该关闭操作,所述锁定解除动作用致动器18进行动作,前部门锁装置12、遥控机构16以及下部锁闩机构17,与在驾驶席上进行用于将车门D关闭的开关操作时同样地动作,并且车门D通过电动式车门开闭装置而自动地进行关闭动作,后部门锁装置11动作,使车门D从半关闭状态变为完全关闭状态,与此相对应,前部门锁装置12进行锁定动作,由此保持车门D的完全关闭状态。
在进行外部把手机构14的把手操作时,锁定解除动作用致动器18、前部门锁装置12、遥控机构16、后部门锁装置11以及下部锁闩机构17也与上述的内部把手15的操作同样地动作。
另外,在遥控机构16上附设有:锁钮26,其对应于手动操作而在上方的非锁定位置与下方的锁定位置之间动作;锁定切换用致动器27,其对应于驾驶席上的操作而使锁钮26动作;和小锁钮28,其对应于手动操作而在非锁定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动作。并且,在遥控机构16上附设有开关(未图示),该开关用于分别检测内部把手15的操作以及经第1传动线缆21、前部门锁装置12和第2传动线缆22的来自外部把手机构14的操作输入。
遥控机构16构成为:在锁定切换用致动器27对应于驾驶席上的操作而使锁钮26动作到锁定位置时,或者手动操作使锁钮26置于锁定位置侧时,不将由内部把手15的操作所产生的动作力以及从第2传动线缆22传递过来的力向第3和第4传动线缆23、24传递;另外,遥控机构16构成为:当在锁钮26位于非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将小锁钮28操作到锁定位置时,不将伴随着内部把手15的操作所产生的动作力向第3和第4传动线缆23、24传递,并且不检测内部把手15的打开操作,而将锁定解除动作用致动器18维持为非动作状态。从而,即使在车门D的关闭锁定状态下进行内部把手15的打开操作或者外部把手机构14的打开操作,后部门锁装置11以及前部门锁装置12也不会以解除锁定状态的方式动作。
但是,虽然锁定解除动作用致动器18是具有电动式车门开闭装置的电动滑行(power slide)式的车门D的锁定装置中所必须的,但也可以不使用锁定解除动作用致动器18也能解除后部门锁装置11、前部门锁装置12以及下部锁闩机构17的锁定状态。即,遥控机构16能够将伴随着外部把手机构14的操作而经第1传动线缆21、前部门锁装置12和第2传动线缆22传递的锁定解除用的动作力以及伴随着内部把手15的操作所产生的锁定解除用的动作力直接传递到第3、第4和第5传动线缆23、24、25,在锁定解除动作用致动器18不能正常工作时,或者在没有安装锁定解除动作用致动器18的非电动滑行式的车门中,也可以通过伴随着外部把手机构14的操作或者内部把手15的操作而产生的机械动作力传递,来解除后部门锁装置11、前部门锁装置12以及下部锁闩机构17的锁定状态。
后部门锁装置11根据本发明而构成,下面,一边参照图2~图9,一边对后部门锁装置11的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2~图5中,后部门锁装置11包括:锁闩机构33,其具有锁闩32,该锁闩32能够在车门D从打开状态向关闭状态动作时,经过车门D的半关闭状态即半锁定状态向完全关闭状态即全锁定状态旋转;闭合机构34,其能够使所述锁闩32从所述半锁定状态强制旋转到所述全锁定状态;致动器35,其具有电动机37,并且通过该电动机37所产生的动力来驱动所述闭合机构34;和机械式消除机构36,其能够使由所述闭合机构34引起的所述锁闩32的强制旋转中止。
所述锁闩机构33的壳体38由以下部分构成:金属制的基板41,其具有可供设置在车身侧的撞针(striker)39插入的开口部40;合成树脂制的匣状的盖42,其在与所述开口部40相对应的部分上覆盖基板41的一部分;和金属制的支撑板43,其以将该盖42夹在其与所述基板41之间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基板41上。在所述盖42上,设有与所述开口部40相对应的插入槽44。
一并参照图6以及图7,所述锁闩机构33包括:锁闩32,其在车门D从打开状态向关闭状态动作时与从开口部40进入到插入槽44中的撞针39相配合,从而可旋转地支撑在壳体38上;棘轮45,其能够与该锁闩32相配合,并能够绕与该锁闩32的旋转轴线平行的轴线旋转;锁闩杆46,其能够围绕与所述锁闩32同轴的轴线旋转,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壳体38上;和配合销47,其设置在所述锁闩32与所述锁闩杆46之间。
关于锁闩32,其金属制的锁闩主体32a的外表面除去一部分以外,均由合成树脂制的覆盖部32b所覆盖,并且其配置在壳体38的基板41与盖42之间。在该锁闩32的外周上,设有与进入所述插入槽44内的撞针39相配合的配合凹部48。另外,关于棘轮45,其金属制的棘轮主体45a的外表面除去一部分以外,均由合成树脂制的覆盖部45b所覆盖,并且其配置在壳体38的基板41与盖42之间。进而,关于锁闩杆46,其金属制的锁闩杆主体46a的外表面除去一部分以外,均由合成树脂制的覆盖部46b所覆盖,并且其配置在壳体38的盖42与支撑板43之间。
所述锁闩32以及锁闩杆46之间夹有所述盖42,并一起被将基板41与支撑板43结合起来的第1铆杆49所贯通,并被支撑得可旋转。而且锁闩杆46的锁闩杆主体46a一体地具有从所述覆盖部46b突出的臂部50,在该臂部50的前端部上,固定着具有与所述第1铆杆49平行的轴线的配合销47的基端,该配合销47的前端部嵌合连结在设置于所述锁闩32上的连结孔51中。由此,锁闩32以及锁闩杆46一体地围绕第1铆杆49的轴线旋转,通过设置在壳体38的盖42与所述锁闩杆46之间的扭转弹簧52的弹力,对锁闩32以及锁闩杆46向图2中的箭头53所示的方向旋转加载,从而使所述配合凹部48的敞开端朝向与进入所述插入槽44内的撞针39相配合一侧。而且,所述配合销47插通在设置于所述盖42上的插通孔54内,该插通孔54形成为以允许所述锁闩32的旋转的第1铆杆49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状。
另一方面,棘轮45在相对于所述插入槽44而与所述锁闩32相反一侧被配置在壳体38的基板41与盖42之间,并被第2铆杆55支撑得可旋转,其中所述第2铆杆55以将盖42夹在基板41与支撑板43之间的方式将基板41与支撑板43结合起来。在该棘轮45上,设有向所述锁闩32侧延伸的配合臂部56。在所述锁闩32的外周上设有:在车门D的半关闭状态下与所述配合臂部56抵接、配合的半配合阶梯部57;和在车门D的完全关闭状态下与所述配合臂部56抵接、配合的全配合阶梯部58。棘轮45通过弹簧59(参照图2)的弹力而向使所述配合臂部56与锁闩32配合一侧、即图2的箭头60所示的一侧被反弹加载。
在将所述盖42夹在与所述棘轮45之间的位置上,配设有可旋转地支撑在与棘轮45共同的第2铆杆55上的棘轮杆61,该棘轮杆61与该棘轮45相配合,使得能与所述棘轮45一起旋转。这样,所述弹簧59设置在壳体3 8的支撑板43与棘轮杆61之间。
另外,在支撑板43上设有:第1开关63,其在棘轮45旋转到使配合臂部56配合在旋转到半锁定状态的锁闩32的半配合阶梯部57上的位置时,通过与该棘轮45一起旋转的所述棘轮杆61而使开关状态变化;和第2开关64,其在所述锁闩32旋转到全锁定状态时,通过与该锁闩32一起旋转的锁闩杆46而使开关状态变化。
再次参考图2~图5,在所述壳体38上,连设有在与所述锁闩32的旋转轴线、即第1铆杆49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延长支撑部38a,在该实施例中,延长支撑部38a从壳体38向上方延伸。该延长支撑部38a由以下部分构成:延长盖部42a,其与所述壳体38的盖42连成一体并向上方延伸;和金属制的加强板62,其紧固在该延长盖部42a的内表面侧。
所述致动器35以覆盖所述延长支撑部38a的方式安装在包含延长支撑部38a的壳体38上,所述闭合机构34在与锁闩32的旋转轴线垂直的平面内动作,以与所述锁闩机构33并列的方式而配设在致动器35与所述延长支撑部38a之间。
致动器35是在致动器外壳65内收纳如下部件而构成的:所述电动机37,其具有沿着与锁闩32的旋转轴线垂直的平面的旋转轴线;和使该电动机37的转速降低的减速机构(未图示),该致动器35的输出轴66从机构外壳65向所述延长支撑部38a侧突出。
所述闭合机构34由以下部分构成:一端固定地连结在所述致动器35的输出轴66上的输出杆67;驱动杆68,其一端部可连接在与所述锁闩32一起绕第1铆杆49的轴线旋转的配合销47上,并且在其中间部上连接着所述输出杆67的另一端;和导向杆69,其连接在驱动杆68的另一端以用于对该驱动杆68的运动进行导向。
所述驱动杆68在上下方向上延伸,所述输出杆67的另一端经连结轴70而连接在驱动杆68的中间部上。这样,所述输出杆67对应于致动器35的动作而在图2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所述驱动杆68对应于该输出杆67的动作而被向下方按压。另外,在驱动杆68的一端(下端)上设有连接部71,其当在所述致动器35不动作时与所述撞针39相配合的锁闩32旋转到半锁定状态时,能够从上方与所述配合销47的外周抵接、相配合。该连接部71形成为:在驱动杆68绕所述连结轴70的轴线在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时,能够解除其与所述配合销47的连接,将闭合机构34与锁闩32之间隔断。另外,在输出杆67与驱动杆68之间绕所述连结轴70设有扭转弹簧74(参照图5),通过该扭转弹簧74所产生的弹性力,向使该连接部71与所述配合销47抵接、相配合一侧即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对驱动杆68进行加载。
设置在所述驱动杆68的另一端的导向销72插通在设置于所述导向杆69上的导向孔73内,该导向孔73形成为:在驱动杆68对应于所述输出杆67的旋转而通过连接部71按压配合销47,使配合销47以及锁闩32旋转到全锁定位置时,对驱动杆68的运动进行导向以使驱动杆68追随配合销47的运动。
再者,在所述导向杆69上设有导向轴75,该导向轴75贯通所述延长支撑部38a的加强板62,并可滑动地嵌合在设置于延长盖部42a上的导向槽76(参照图2以及图3)内,导向杆69可沿着所述导向槽76滑行动作。由此,所述导向槽76在与驱动杆68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而形成。另外,在导向杆69上,一体地设有沿着所述导向槽76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连结臂部69a,在该连结臂部69a上连结有机械式消除机构36。
机械式消除机构36包括:车门把手连结杆78,其经由支轴77(参照图4)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延长支撑部38a的延长盖部42a上,并且经由连结轴79而连结在所述导向杆69的连结臂部69a上;连结连杆80,其一端连结在该车门把手连结杆78上,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和消除杆(cancel rod)81,其与棘轮45以及棘轮杆61一起可旋转地支撑在共同的第2铆杆55上,并且连结在所述连结连杆80的另一端上。在本实施例中,该机械式消除机构36的至少一部分,与车门把手连结杆78以及连结连杆80的一部分,配置在致动器35与延长支撑部38a之间。
所述车门把手连结杆78形成为大致V字状且中间部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支轴77上,所述车门把手连结杆78的一端部经由连结轴79而连结在所述连结臂部69a上,在该车门把手连结杆78的另一端上,设有用于连结所述连接杆80一端的连结孔82。另外,消除杆81通过第2铆杆55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棘轮杆61与所述壳体38的支撑板43之间,所述连接杆80的另一端连结在该消除杆81的一端上。
另外,在延长支撑部38a的加强板62与导向杆69之间压缩设置有螺旋弹簧83(参照图2),通过该螺旋弹簧83的弹力,从导向杆69对所述机械式消除机构36的所述车门把手连结杆78作用下述力,即作用使所述车门把手连结杆78向将所述连结连杆80向上方拉一侧旋转(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的方向的旋转加载力,所述消除杆81的对应于所述连接杆80的向上方的变位的旋转被壳体38的盖42所限制,所以只要在消除杆81上不作用向下方拉所述连结连杆80的力,所述导向杆69以及所述车门把手连结杆78就会在图2所示的位置上处于静止状态。
然后如图7(a)所示,在由于撞针39的进入从而锁闩32旋转到半锁定状态时,配合销47与闭合机构34的驱动杆68下端的连接部71抵接、相配合,第1开关63检测到锁闩32旋转到半锁定状态,伴随于此致动器35动作,由此所述驱动杆68一边按压所述配合销47一边向下方移动,如图7(b)所示,使锁闩32强制旋转驱动到全锁定状态。
但是,在壳体38的基板41上,一体地形成有与该基板41垂直地延伸的托架84,在该托架84上,经由支轴86可旋转地支撑有一端连结在第3传动线缆23上的释放杆85的中间部。在该释放杆85的另一端上设有:第1抵接部85a,其用于与所述棘轮杆61抵接以使该棘轮杆61向与弹簧59的旋转加载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和第2接触部85b,其用于与所述消除杆81抵接以使该消除杆81向与螺旋弹簧83的旋转加载方向相反的方向即下拉连结连杆80的方向旋转。
即、所述第3传动线缆23对应于与内部把手15的操作而受到牵引时,释放杆85使棘轮杆61向与弹簧59的旋转加载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并且使消除杆81向下拉连结连杆80的方向旋转。
然后如图7(a)所示,如果在锁闩32处于半锁定状态时操作所述内部把手15,则连结杆80如图8所示那样被下拉,与此相对应,车门把手连结杆78在图8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连结在车门把手连结杆78上的导向杆69抵抗弹簧83的弹力而向图8的左侧滑动,由此驱动杆68在连结轴70的轴线上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解除从上方与所述配合销47的外周抵接、相配合的连接部71与配合销47之间的连接,并向将闭合机构34与锁闩32之间隔断一侧变位。此时,所述棘轮杆61通过设置在释放杆85上的第1抵接部85a而旋转,与此相对应,棘轮45旋转到解除与锁闩32之间的配合的位置。
另外,如图7(b)所示,如果在锁闩32处于全锁定状态时操作所述内部把手15,则连结杆80如图9所示那样被下拉,与此相对应,车门把手连结杆78向图9的逆时针方向旋转,连结在车门把手连结杆78上的导向杆69抵抗弹簧83的弹力而向图9的左侧滑动,由此驱动杆68绕连结轴70的轴线而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解除从上方与所述配合销47的外周抵接、相配合的连接部71与配合销47之间的连接,并且向将闭合机构34与锁闩32之间隔断一侧变位。此时,棘轮45也旋转到解除与锁闩32之间的配合的位置。
即,当在通过闭合机构34的动作而将锁闩32强制地从半锁定状态旋转驱动到全锁定状态的过程中,在操作内部把手15时,机械式消除机构36滑行驱动所述导向杆69,使所述驱动杆68变位到解除与锁闩32的连接并将闭合机构34与锁闩32之间隔断的一侧。
另外,当在通过闭合机构34的动作而将锁闩32强制地从半锁定状态旋转驱动到全锁定状态的过程中,操作外部把手机构14所具备的外部把手(未图示)来代替操作内部把手15,也与操作内部把手15的情形一样,机械式消除机构36动作,使所述驱动杆68变位驱动到解除与锁闩32的连接并将闭合机构34与锁闩32之间隔断的一侧。
接下来,对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锁闩机构33具有锁闩32,该锁闩32能够在车门D从打开状态向关闭状态动作时经过车门D的半关闭状态即半锁定状态向完全半关闭状态即全锁定状态旋转,所述锁闩机构33的壳体38安装在车门D上,将在与所述锁闩32的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延长支撑部38a连设在所述壳体38上;将覆盖该延长支撑部38a的致动器35安装在包含延长支撑部38a的壳体38上;将构成为在与所述锁闩32的旋转轴线垂直的平面内动作的闭合机构34,以与所述锁闩机构33并列的方式配设在所述致动器35与所述延长支撑部38a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闭合机构34配置在所述锁闩机构33的上方。
通过这样与锁闩机构33并列地配置致动器35以及闭合机构34,能够使后部门锁装置11整体构成为薄型,在将后部门锁装置11配设在空间受限的车门D内时是有利的。而且如果成为将闭合机构34配置在锁闩机构33的上方的结构,如图1所示,如车门D的后方侧下部与轮胎罩相对应地形成为向前方侧凹陷的形状时那样,这在后部门锁装置11的下方在车门D上空间没有余量的情况下特别有效。
另外,由于通过一端被连结在致动器35上的输出杆67、一端部可连接在所述锁闩32上且在中间部上连接所述输出杆67的另一端的驱动杆68,和连接在驱动杆68的另一端以对该驱动杆68的运动进行导向的导向杆69,闭合机构34构成为减少了部件数目的简单结构,所以可容易地配设在车门D内。
而且,后部门锁装置11具有驱动所述导向杆69的机械式消除机构36,以在闭合机构34的动作中,对应于内部把手15的操作而使驱动杆68变位到解除与锁闩32的连接一侧,通过在闭合机构34的动作中操作内部把手15而将闭合机构34与锁闩32之间隔断,从而能够使锁闩32的从半锁定状态向全锁定状态的强制旋转停止下来,所以能够确保紧急时的安全性。
另外,由于机械式消除机构36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致动器35与所述延长支撑部38a之间,所以能够使包含机械式消除机构36的后部门锁装置11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被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本发明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设计上的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应用于滑型动作的车门D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能与通过铰链机构而被可旋转地支撑在车身上的车门相关联并加以实施。

Claims (6)

1.一种车辆用门锁装置,
该车辆用门锁装置包括:
锁闩机构(33),其具有锁闩(32),该锁闩(32)能够在车门(D)从打开状态向关闭状态动作时,经过车门(D)的半关闭状态即半锁定状态向完全关闭状态即全锁定状态旋转;
闭合机构(34),其能够使所述锁闩(32)从所述半锁定状态强制旋转到所述全锁定状态;和
致动器(35),其具有电动机(37),并且通过该电动机(37)所产生的动力来驱动所述闭合机构(34);其特征在于,
在构成所述锁闩机构(33)一部分的同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锁闩(32)并且固定于所述车门(D)的壳体(38)上,连设有在与所述锁闩(32)的旋转轴线的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延长支撑部(38a);
覆盖该延长支撑部(38a)的致动器(35)安装在包含延长支撑部(38a)的所述壳体(38)上;
以在与所述锁闩(32)的旋转轴线垂直的平面内动作的方式而构成的所述闭合机构(34),与所述锁闩机构(33)并列地配设在所述致动器(35)与所述延长支撑部(38a)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闭合机构(34)配置在所述锁闩机构(33)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车辆用门锁装置具有机械式消除机构(36),该机械式消除机构(36)在所述闭合机构(34)的动作中,对应于内部把手(15)的操作而将所述闭合机构(34)与所述锁闩(32)之间隔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式消除机构(36)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致动器(35)与所述延长支撑部(38a)之间。
5.一种车辆用门锁装置,
该车辆用门锁装置包括:
锁闩机构(33),其具有锁闩(32),该锁闩(32)能够在车门(D)从打开状态向关闭状态动作时,经过车门(D)的半关闭状态即半锁定状态向完全关闭状态即全锁定状态旋转;
闭合机构(34),其能够使所述锁闩(32)从所述半锁定状态强制旋转到所述全锁定状态;和
致动器(35),其具有电动机(37),并且通过该电动机(37)所产生的动力来驱动所述闭合机构(34);其特征在于,
所述闭合机构(34)包括:
一端连结在所述致动器(35)上的输出杆(67);
一端部可连接在所述锁闩(32)上并且在中间部上连接着所述输出杆(67)的另一端的驱动杆(68);和
连接在驱动杆(68)的另一端以对该驱动杆(68)的运动进行导向的导向杆(6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车辆用门锁装置包含连结在所述导向杆(69)上的机械式消除机构(36),
该机械式消除机构(36)对应于所述闭合机构(34)的动作中的车门打开操作把手(15)的操作来驱动所述导向杆(69),使得所述驱动杆(68)向解除与锁闩(32)的连接一侧变位。
CN2007101281924A 2006-07-11 2007-07-10 车辆用门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050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90295A JP4875422B2 (ja) 2006-07-11 2006-07-11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JP2006190295 2006-07-11
JP2006-190295 2006-07-11
JP2006-190294 2006-07-11
JP2006190294 2006-07-11
JP2006190294A JP4953711B2 (ja) 2006-07-11 2006-07-11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810787A Division CN101942942B (zh) 2006-07-11 2007-07-10 车辆用门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5092A true CN101105092A (zh) 2008-01-16
CN101105092B CN101105092B (zh) 2011-09-14

Family

ID=38999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819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05092B (zh) 2006-07-11 2007-07-10 车辆用门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953711B2 (zh)
CN (1) CN101105092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3682A (zh) * 2011-04-11 2012-10-17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车门的闩锁解除装置
CN102858567A (zh) * 2009-12-08 2013-01-02 因特瓦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车门锁闩
CN103670065A (zh) * 2012-08-31 2014-03-26 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车辆用门锁系统
CN104847189A (zh) * 2014-02-14 2015-08-19 因特瓦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线性操作的锁杆的锁闩
FR3027045A1 (zh) * 2014-10-08 2016-04-15 Inteva Products Llc
CN105683468A (zh) * 2013-11-06 2016-06-15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车辆用门的外把手装置
CN109209068A (zh) * 2017-07-07 2019-01-15 福州明芳汽车部件工业有限公司 互装式车门锁
CN110573688A (zh) * 2017-04-19 2019-12-13 开开特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锁
CN114555899A (zh) * 2019-08-07 2022-05-27 开开特股份公司 机动车锁、特别是机动车门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56736B2 (ja) * 2000-07-25 2010-04-28 アスモ株式会社 扉体の施解錠装置における挟み込み防止方法及び扉体の施解錠装置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8567A (zh) * 2009-12-08 2013-01-02 因特瓦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车门锁闩
CN102858567B (zh) * 2009-12-08 2015-02-18 因特瓦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车门锁闩
CN102733682B (zh) * 2011-04-11 2014-12-10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车门的闩锁解除装置
CN102733682A (zh) * 2011-04-11 2012-10-17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车门的闩锁解除装置
US9328540B2 (en) 2012-08-31 2016-05-03 Mitsui Kinzoku Act Corporation Vehicle door latch system
CN103670065A (zh) * 2012-08-31 2014-03-26 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车辆用门锁系统
CN103670065B (zh) * 2012-08-31 2016-02-24 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车辆用门锁系统
US10072447B2 (en) 2013-11-06 2018-09-11 Kabushiki Kaisha Honda Lock Outer handle device for vehicle door
CN105683468A (zh) * 2013-11-06 2016-06-15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车辆用门的外把手装置
CN105683468B (zh) * 2013-11-06 2017-09-29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车辆用门的外把手装置
CN104847189A (zh) * 2014-02-14 2015-08-19 因特瓦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线性操作的锁杆的锁闩
US10822844B2 (en) 2014-02-14 2020-11-03 Inteva Products, Llc Latch with linearly operated lock lever
FR3027046A1 (fr) * 2014-10-08 2016-04-15 Inteva Products Llc Verrou de fermeture a actionnement par moteur avec un mecanisme de surpassement et procede de surpas
FR3027045A1 (zh) * 2014-10-08 2016-04-15 Inteva Products Llc
CN110573688A (zh) * 2017-04-19 2019-12-13 开开特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锁
CN109209068A (zh) * 2017-07-07 2019-01-15 福州明芳汽车部件工业有限公司 互装式车门锁
CN109209068B (zh) * 2017-07-07 2023-09-26 福州明芳汽车部件工业有限公司 互装式车门锁
CN114555899A (zh) * 2019-08-07 2022-05-27 开开特股份公司 机动车锁、特别是机动车门锁
CN114555899B (zh) * 2019-08-07 2023-09-29 开开特股份公司 机动车锁、特别是机动车门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53711B2 (ja) 2012-06-13
CN101105092B (zh) 2011-09-14
JP2008019567A (ja) 2008-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2942B (zh) 车辆用门锁装置
CN101105092B (zh) 车辆用门锁装置
CN100489260C (zh) 滑动门锁紧系统
CN203223076U (zh) 车辆用门锁装置
US6932393B2 (en) Motor vehicle doorlock with combined central locking and opening actuator
EP1296010B1 (en) Door release and engagement mechanism
EP2314812B1 (en) Lock device for sliding door
US20060049643A1 (en) Latch release mechanism
JP4759152B2 (ja) スライドドアのロックコントローラ
CN110219525A (zh) 用于车门的闭合闩锁组件及用于致动该闩锁组件的方法
JPH09511290A (ja) 車両のドアロック・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3431447B (zh) 用于锁定可移动面板的锁定系统
GB2458567A (en) Door latch in a motor vehicle
KR19990071588A (ko) 차량 도어 잠금 작동기
CN104471166A (zh) 车辆用门的闩锁解除装置
CN110894764A (zh) 用于机动车辆中的闭合面板的闩锁的载荷均衡器
KR20190141182A (ko) 차량용 록
CN104428477A (zh) 车辆用门的闩锁解除装置
CN100404779C (zh) 车用防卡式门闩组件
CN114080484A (zh) 机动车门锁
CN109072641A (zh) 门关闭装置
JP4875422B2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JP7348084B2 (ja) 車両スライドドア用開閉装置
CN114562164A (zh) 用于机动车滑移门的锁装置、机动车滑移门及机动车
US7654605B2 (en) Roof opening/clos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