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移动的升降停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停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同一平面的上下层分别停放小型车辆的可靠移动的升降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ZL200410026901.4号专利公开了一种无避让型停车台,其上的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移动底座上的移动电机,通过传动件与移动电机连接的设置在移动底座上的移动滚轮。通过移动电机的驱动,该移动滚轮在下轨道上转动,进而带动移动底座移动,实现利用可升级的停车台存取小型车辆。该装置提高了停车容纳率,使原本停放一辆小型车辆的地方能停放两辆小型车辆。但是,这种将电机固定在移动底座上的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移动电机通过传动件将动力传送到移动滚轮上、再通过移动滚轮在下轨道上的滚动带动移动底座移动,传动件与移动滚轮之间存在动力损耗、移动滚轮与轨道之间也存在动力损耗,传动效率相对较低;第二,移动底座的动力来源于移动滚轮与轨道的摩擦力,而移动滚轮与轨道均为金属配合,两者之间容易打滑,摩擦力与移动底座动力不匹配,不利于移动底座顺利平滑移动,也难以及时控制移动距离,容易出现移动过头或移动不到位的现象,进而影响停车、取车;第三、移动电机设置在移动底座上,由于移动底座在移动的过程中会晃动,移动电机在晃动的支撑物上工作,容易损坏,不利于将动力通过传动件传输到移动滚轮上,另一方面移动电机工作时自身会晃动,这些叠加的晃动力,不利于轨道及移动底座工作的牢固可靠性,反复长期使用后更易影响安全性。第四,移动滚轮即要提供移动摩擦力,又要保证移动底座在轨道上定向直线运行,加工时装配及使用要求高,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靠移动的升降停车装置,将动力与导向分离出来,改变动力由滚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提供的结构,驱动装置固定在不可移动的位置,并通过牵引组件控制移动架的位移,避免在晃动的支撑位上工作,利用牵引组件以匀速控制移动架的位移,动作明确、能及时准确定位,提高使用安全性。而且,驱动装置不再固定在移动座上,而是固定在确定的不动的位置上。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靠移动的升降停车装置,包括固定在基础上的下轨道、驱动装置,设于下轨道上能在下轨道设定距离间移动的移动架,立于移动架上的由转向机构控制器转向的转向立柱,设置在转向立柱上的升降支架,偏置在升降支架上的停车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通过一牵引组件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固设在下轨道外端的位置,驱动移动架在下轨道上移动。该“外端的位置”相对中间(段)位置而言(但不排除下轨道以内的区域),可以是轨道外端左右两侧的区域。由于驱动装置不再固定在移动座上,而是固设在确定的位置,所以,能够提供可靠的牵引力,有利于提高移动架及下轨道工作的牢固可靠性、提高驱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并利用牵引组件推或拉拽移动架,避免打滑、动作明确、能及时准确定位,避免移动过头或移动不到位现象的出现,提高使用安全性,同时,由原来的多级移动改为一级移动,有利于减少动力损失,提高传动效率。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措施:驱动装置为气缸或者为电机(包括电机减速机)。通常情况下牵引组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能够缓慢驱动移动架移动,缓慢移动具有移动稳定性好,移动、定位误差小,耗能低等优点。具体来说:
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的牵引组件为气缸驱动的刚性传动组件(如丝杆、钢管等),所述的传动组件分别与驱动装置和移动架相连;
或者,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的牵引组件包括一组主动轮和从动轮以及由主动轮和从动轮带动的环状柔性传动组件(如钢丝绳、链条等),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设置在移动架位移区间的两端,所述柔性传动组件具有与移动架相连的固接部;当主动轮和从动轮间距较长时,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中间(段)位置设置承重托架,用于支撑软性传动件;
或者,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的牵引组件为电机驱动的丝杆组件,所述的丝杆组件分别与驱动装置和移动架相连。
如果移动架直接承置在下轨道上,在移动过程中具有较大的摩擦力,为了降低摩擦力,所述移动架上设有横置于所述下轨道上表面的承重轮。避免移动架与下轨道直接接触,移动架移动的过程中,承重轮在下轨道上滚动,可大大降低摩擦力,提高传动效力。由于停车台上停放车辆时,立柱上具有极大的下压力,通常采用设置两个或更多承重轮的方式,使多个承置轮共同分担压力,使承重轮能顺利滚动,达到减少摩擦力的目的。通常情况下,立柱设置在移动架的前端,那么承重轮则设置在移动架的前段靠近立柱设置的位置。
所述下轨道的上表面两侧呈弧形棱,所述承重轮的两侧分别设有带弧形棱的防脱凸缘,所述的下轨道位于所述防脱凸缘之间的凹槽中。防脱凸缘的设置是为了防止承重轮跑偏。呈弧形棱,有利于避免两者接触的部位为直角棱而产生的切割力,有利于提高使用可靠性。
由于停车台需90度旋转,则一定只能在停车台的一侧设置立柱,那么停放有车辆的停车台上被施加了较重的压力,存在杠杆效应,为了使立柱两侧受力平衡、减少杠杆效应对力的放大而引起破坏作用:还包括设置在转向立柱的顶端且水平放置的上侧面支撑轮,所述上侧面支撑轮的轮面抵触在一上轨道的一侧壁上;所述移动架上还设有水平放置的下侧面支撑轮,所述下侧面支撑轮的轮面抵触在下轨道的一侧壁上,使所述下侧面支撑轮与上侧面支撑轮呈左右相向设置,即下侧面支撑轮和上侧面支撑轮分布在立柱两侧,且均为水平放置,均使轮面抵触轨道侧壁。分别通过下侧面支撑轮抵靠下轨道侧壁和上侧面支撑轮抵靠上轨道侧壁均衡停车台作用于立柱两侧力,避免侧翻。
所述下轨道为“工”字形轨道,所述移动架呈长条状,其前端立置转向立柱、后端设有至少两个防翘滚轮,所述防翘滚轮分别设置在下轨道凹槽内。通常情况下,立柱设置在移动架的前端,通过设置嵌入在下轨道凹槽中的防翘滚轮的方式,使防翘滚轮与“工”字形的下轨道之间的作用力的方向为竖直方向,平衡了立柱上竖向的作用力,从而达到防止立柱向前倒的目的。
所述防翘滚轮的纵向截面为半包围结构,其形状与下轨道的凹槽相匹配。防翘滚轮的表面通常为橡胶面,具有缓冲效果,并且可与下轨道凹槽的各个面形成抵触关系,在停车或取车的过程中,停车台难免会晃动,此时,通过防翘滚轮与下轨道中相应面的抵触,可以达到缓冲的效果,平稳晃动。
在所述移动架的位移后端和位移前端分别设有后限位组件和前限位组件。通常情况下,会根据常规运动情况设定移动电机和推拉件的运行情况,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意外情况,为了使用安全,设定了后限位组件和前限位组件,当后限位组件或前限位组件工作时,能够及时让移动电机停下工作,避免移动架冲出下轨道而引起意外危险事件的出现。
所述后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轨道上的后限位挡块和设置在所述上轨道上的后接近开关,所述后限位挡块设置在所述下轨道的侧面凹槽内;所述前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轨道上的前限位挡块和设置在所述上轨道上的前接近开关,所述移动架前端设有位于下轨道凹槽中的止挡轮。后限位挡块和前限位挡块分别用于对移动架的缓冲,后接近开关和前接近开关用于检测移动架的位置,当移动架位于极限位置时及时发送命令使电机停止工作。
为了使外部结构简洁,充分利用移动箱内部空间,并提高视觉效果,所述转向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架内腔中;为了能及时观测到防翘滚轮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提高使用安全性,所述防翘滚轮裸露于移动架。
本发明将牵引与定位由不同构件组成,改进后的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1、利于牵引移动架,使移动架移动到进车或出车位置后再复位到停车位置的过程中避免打滑、动作明确、能及时准确定位,且有利于提高使用安全性,同时,动力部件相对较少,有利于减少动力损失,提高传动效率。2、移动电机可固定在基础上,不再随着移动架一同移动,有利于提高移动电机寿命,也有利于减少整台设备的晃动。3、通过增设承重轮,减少移动架与下轨道的摩擦力,提高动力利用率。4、增设防止侧翻的下侧面支撑轮和上侧面支撑轮。5、增设防止向前倒功能,通过防翘滚轮与“工”字形下轨道的配合实现。6、通过增设前、后限位组件,有利于提高使用安全性。7、移动架侧壁为斜拉式,露出防翘滚轮,能随时观测防翘滚轮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提高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在位移方向两端位置的移动架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C向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D-D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中下轨道、移动电机及移动驱动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可靠移动的升降停车装置,如图1所示,它可靠移动的升降停车装置,包括固定在基础上的下轨道1、驱动装置7,设于下轨道1上能在下轨道设定距离间移动的移动架2,立于移动架2上的由转向机构控制器转向的转向立柱3,设置在转向立柱3上的升降支架4,偏置在升降支架4上的停车台5,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2通过一牵引组件与驱动装置7连接,所述驱动装置7固设在下轨道1外端的位置,驱动移动架2在下轨道1上移动。其中,驱动装置7为电机或者气缸,为电机时,还可以配合减速箱一起使用形成电机减速机。为了提高视觉效果,避免凌乱,转向机构设置在移动架2的内腔中,且充分利用了移动架2内腔的空间。
具体来说,驱动装置为气缸或者为电机(包括电机减速机)。通常情况下牵引组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能够缓慢驱动移动架移动,缓慢移动具有移动稳定性好、移动、定位误差小等优点。具体来说:
驱动装置为气缸,牵引组件为气缸驱动的刚性传动组件(如丝杆、钢管等),传动组件分别与驱动装置和移动架相连,由于这种结构相对简单,省略结构示意图;
或者,所述驱动装置7为电机(或电机减速机),牵引组件包括一组主动轮9和从动轮10以及由主动轮和从动轮10带动的环状柔性传动组件(如钢丝绳、链条等),主动轮9和从动轮10分别设置在移动架2位移区间的两端,所述柔性传动组件具有与移动架相连的固接部;主动轮9和从动轮10分别设置在移动架2位移的两端,使移动架2始终位于软性传动被主动轮9和从动轮10拉直的拉直段上。由于移动架移动的距离至少大于半台小型车辆的长度,距离相对较长,若仅设置主动轮9和从动轮10,则软性传动件中位于上方的被拉直段容易下垂碰触到下方的被拉直段而引起故障,因此,如图7所示,在被拉直段中间位置设置中间拖轮22;
或者,驱动装置7为电机,牵引组件为电机驱动的丝杆组件,丝杆组件分别与驱动装置和移动架相连。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减少摩擦力,移动架2上设有横置于所述下轨道1上表面的承重轮11,为了能真正的起到承重的作用,承重轮11至少为两个,且都设置在靠近立柱3设置的位置。为了方便更换安装承重轮,承重轮安装在承重轮安装架上,承重轮安装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移动架;为了防止承重轮在滚动过程中跑偏,下轨道1的上表面两侧呈弧形棱,承重轮11的两侧分别设有带弧形棱的防脱凸缘110,下轨道位于所述防脱凸缘110之间的凹槽中。为了方便安装及方便转向机构的顺利工作,立柱3设置在移动架2的前端,则承重轮11也设置在移动架的前段。
如图2-图4所示,为了防止侧翻,还包括设置在转向立柱3的顶端且水平放置的上侧面支撑轮13,所述上侧面支撑轮13的轮面抵触在一上轨道6的一侧壁上;所述移动架2上还设有水平放置的下侧面支撑轮12,所述下侧面支撑轮12的轮面抵触在下轨道1的一侧壁上,使所述下侧面支撑轮12与上侧面支撑轮13呈左右相向设置,即下侧面支撑轮12、上侧面支撑轮13分别设置在停车台5的两侧,其上的作用力方向为相向方向。
如图5所示,下轨道(1)为“工”字形轨道,所述移动架2呈长条状,其前端立置转向立柱3、后端设有至少两个防翘滚轮14,所述防翘滚轮14分别设置在下轨道1凹槽内。由于立柱设置在移动架的前端,对移动架前端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则移动架后端必然有一向上的力,为了平衡该力方式移动架后端上翘而避免出现停车台5向前翻倒的现象。如图2所示,为了随时查看防翘滚轮14的情况,移动架2侧壁从前端向后端方向向上倾斜的斜拉边21,使防翘滚轮14裸露。为了方便更换安装防翘滚轮,防翘滚轮固定在防翘滚轮安装架上,防翘滚轮安装架通过销轴固定在移动架上。
如图5所示,为了适应移动架晃动,避免对下轨道侧面造成损伤:防翘滚轮14的纵向截面为半包围结构,其形状与下轨道1的凹槽相匹配,分别与下轨道1侧壁的上横面101、下横面102、中竖面103配合。
如图2、图4、图6所示,为了提高使用安全性,移动架2的位移后端和位移前端分别设有后限位组件和前限位组件。具体来说,后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下轨道1上的后限位挡块15和设置在所述上轨道6上的后接近开关16,后限位挡块15设置在所述下轨道1的侧面凹槽中与防翘滚轮14相对应;前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轨道1上的前限位挡块17和设置在所述上轨道6上的前接近开关18,所述移动架2前端设有与前限位挡块17相对应且位于下轨道1凹槽中的止档轮19。前限位挡块17和碰撞挡块19均采用弹性材料,有利于提高缓冲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