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1580B - 一种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1580B
CN102731580B CN201210242328.5A CN201210242328A CN102731580B CN 102731580 B CN102731580 B CN 102731580B CN 201210242328 A CN201210242328 A CN 201210242328A CN 102731580 B CN102731580 B CN 1027315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s
formula
platinum
phosphonic acids
title compl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423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1580A (zh
Inventor
邱玲
林建国
陈丽萍
罗世能
程文
姚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Institute of Nuclear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Institute of Nuclear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Institute of Nuclear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Jiangsu Institute of Nuclear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2102423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315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31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1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1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15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抗癌药物领域。其具有如下结构式,其中,n为2、3、4或5;其制备方法为:双膦酸衍生物与Pt(en)(OSO3)(H2O)在Ba(OH)2作用下反应,即生成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该化合物不仅扩展了双膦酸盐之间的C的连接臂,而且还引入5元芳香胺(即咪唑),使得该配合物在使用初期,在肿瘤细胞中摄取量高,滞留时间长,在其它的非靶向组织中的聚集浓度有非常显著的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肿瘤药物,具体涉及一种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骨肉瘤同其它恶性肿瘤一样,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骨肉瘤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放射治疗和系统性化疗。目前,骨肉瘤患者一般都以化疗作为主要的临床治疗手段。而铂类抗癌药物为当前联合化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至今,人们已经研制出了第一代铂类抗癌药物顺铂(顺-二氯二氨合铂)、第二代铂类抗癌药物卡铂和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奥沙利铂。其中,顺铂存在着严重的耐药性和毒副作用,如肾毒性、肠胃毒性等,而这些问题和顺铂肿瘤选择性差有较大关系。第二代和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顺铂的上述缺点,如毒副作用降低,水溶性提高,对一些耐顺铂的肿瘤细胞亦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是,由于上述三代铂类抗癌药物的结构相似,所以很难改善以顺铂为代表的经典铂类抗癌药物所具有的肿瘤选择性差的问题。
双膦酸类化合物是天然焦磷酸的类似物,对骨组织和钙化组织有特异性的亲和力,能有效抑制骨质吸收,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骨肉瘤等病理性骨量丢失疾病。其分子结构中的P-C-P键是产生骨靶向性活性的必要条件,其在骨中的摄取率可达50~60%。正是由于双膦酸的骨靶向性明显,其不但能单独作为化学治疗的辅助剂用于临床防治骨病,也可以与一些药物分子或载体相连,用于骨病的靶向治疗。
为了克服铂类抗癌药物的肿瘤选择性差的问题,研究者将具有优异骨靶向性的双膦酸类化合物与顺铂类抗癌药物和一些放射性药物偶联,以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20世纪90年代,Keppler等人就开始了对双膦酸类铂化合物的研究(T.Klenner,P.Valenzuela-Paz,B.K.Keppler,G.Angres,H.R.Scherf,F.Wingen,F.Amelungs and D.Schmihl,Cancer Treat.Rev.,1990,17,253;(b)M.Galanski,S.Slaby,M.A.Jakupec and B.K.Keppler,J.Med.Chem.,2003,46,4946)。Appleton等人还首次合成了铂-氨基羟基磷酸配合物,如式1、式2所示,并对其进行了药理学研究。
上述式1为铂-氨基-三亚甲基磷酸配合物(platinum complexeswith简称ATMP),式2为铂-双膦-氨基乙酸配合物(简称BPMAA),其中A是氨基或螯合二氨基。经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两种结构式中由于具有骨靶向性作用的磷酸基,因此铂-氨基磷酸配合物对骨肉瘤模型具有比顺铂优异的治疗活性。但是,上述铂-氨基磷酸配合物中的磷酸基容易在复杂的生理过程中与铂分离,失去骨靶向性的作用。
为了防止铂-氨基磷酸配合物中的磷酸基与铂的分离,Appleton等人进一步研究还得到一种如结构式3所示的铂-亚磺酰基-膦配合物。
上述式3中,L为氯或二羧酸或螯合二胺基。上述结构式中的亚砜基中的硫原子与铂具有很强的键合力,能够使铂-氨基磷酸配合物中的磷酸基(PO3)在进入人体后,在复杂的生理过程中不会与铂分离,这样就可以发挥靶向寻找骨肉瘤的作用。
但是,上述技术中所述的铂-磷酸配合物均为只有单核的铂-膦酸配合物,其具有的骨靶向性和抑制骨肉瘤的效果均较差。Nicola等人自2007年以来报道了一类铂(II)-双膦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学性质的研究,上述铂(II)-双膦酸配合物的结构式如式4所示。
上述式4中所示的铂(II)-双膦酸配合物是具有两个铂核的双膦酸配合物,其对人肺癌等肿瘤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一些耐顺铂的人肿瘤细胞亦有抑制作用,并且这种双核铂配合物对羟基磷灰石(骨骼的主要成分)的吸附率最高达到96%,说明该铂配合物既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又有较强的骨靶向性。
但是,经本发明人研究发现,上述技术中所述的铂(II)-双膦酸配合物中,与双膦酸盐之间的C连接的是一个(-NH3 +),而具有该结构的双膦酸配合物的活性仍较低,这样会影响铂(II)-双膦酸配合物的骨靶向性,而骨靶向性降低后,为了使病患处的骨肉瘤得到抑制,只能通过加大药剂量来实现,这样就会带来用药剂量大、不良反应多的问题,并且还会使非靶向组织的药物聚集浓度提高,而造成非靶向组织的药物清除速率减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所述的铂(II)-双膦酸配合物的活性仍较低、用药剂量大、不良反应多,进而提供一种活性高、用药剂量小、不良反应少、尤其是非靶向组织清除速率快的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
其中,n选自2、3、4或5。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反应式如下:
其中,en为乙二胺,n为2、3、4或5;式Ⅰ所示的双膦酸衍生物与式Ⅱ所示的Pt(en)(OSO3)(H2O)在Ba(OH)2作用下反应,即生成式Ⅲ所示的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
进一步地,式Ⅰ的双膦酸衍生物、式Ⅱ的Pt(en)(OSO3)(H2O)和Ba(OH)2的反应摩尔比为1:(1.5~2.5):(1~2)。
具体地,式Ⅰ的双膦酸衍生物与式Ⅱ的Pt(en)(OSO3)(H2O)于水中,在Ba(OH)2作用下反应,得混悬液,过滤得滤液,所述滤液中加入Ba(OH)2调节pH=4~6,再加入H2SO4调节pH=1.5~2.0,得式Ⅲ的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
进一步地,可将式Ⅰ的双膦酸衍生物与Ba(OH)2反应成盐,再将该盐与式Ⅱ的Pt(en)(OSO3)(H2O)反应;或将式Ⅱ的Pt(en)(OSO3)(H2O)与Ba(OH)2反应生成Pt(en)(OH)2,再将该Pt(en)(OH)2与式Ⅰ的双膦酸衍生物反应;或将式Ⅰ的双膦酸衍生物、式Ⅱ的Pt(en)(OSO3)(H2O)与Ba(OH)2混合后反应。
所述式Ⅱ的Pt(en)(OSO3)(H2O)的制备方法为:
(1)将KI水溶液加入氯亚铂酸钾水溶液中,混合反应,反应完毕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乙二胺,过滤得沉淀物即cis-[Pt(en)I2];
(2)将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cis-[Pt(en)I2]悬浮于水中,向其中加入硫酸银,混合反应,反应完毕后过滤,将滤液减压蒸馏,即得到Pt(en)(OSO3)(H2O)。
优选地,上述步骤(2)中,所述减压蒸馏分两步进行,第1步减压蒸馏至残液为原滤液总体积的2/3以下,过滤所述残液得新滤液,将所得新滤液再一次进行减压蒸馏,得到固体Pt(en)(OSO3)(H2O)。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括有效治疗量的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以及药学上接受的辅料。
最后,本发明提供了该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尤其是在制备抗骨肉瘤和抗肺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实验结果证明,本发明所述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在使用初期,其在骨组织中的摄取量高,滞留时间长,在其他的非靶向组织中的聚集浓度有非常显著的降低,具有优异的用药剂量小、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且非靶向性组织清除速率快的优点。
具体地,本发明所述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由其结构式可知,与双膦酸盐之间的C连接的是咪唑基-多亚甲基,不仅扩展了双膦酸盐之间的C的连接臂,而且还引入5元芳香胺(即咪唑),该结构的变换使得其骨靶向性大大提高,而骨靶向性的提高一方面使其能被快速传递至骨代谢活跃部位,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药剂用量和不良反应,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非靶向组织的药物聚集浓度。
(2)实验结果还证明,本发明所述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对其他肿瘤细胞,尤其是肺癌细胞也具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抗肿瘤药物。
(3)本发明所述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全部反应均在水溶液及常温中完成,绿色环保,操作方便;该制备方法中可采用式Ⅰ化合物与Ba(OH)2反应成盐,再将该盐与式Ⅱ化合物反应;也可以将式Ⅱ化合物与Ba(OH)2反应生成Pt(en)(OH),再将该Pt(en)(OH)与式Ⅰ化合物反应;在实际生产中,还可以采用“一锅煮”法,将三者同时混合后直接反应,大大提高了其规模化生产的能力。
(4)本发明方法在制备Pt(en)(OSO3)(H2O)时,采用两步减压蒸馏法,第1步减压蒸馏至残液为原滤液总体积的2/3以下,过滤所述残液得新滤液,将所得新滤液再一次进行减压蒸馏,得到固体Pt(en)(OSO3)(H2O);其优势在于分两次浓缩可以进一步除去硫酸钡沉淀。
(5)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其包括有效治疗量的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以及药学上接受的辅料,这些组合物可制成抗肿瘤制剂以供药用,其可以为口服剂型如片剂、胶囊等,也可以为液体制剂如注射剂等,以及其他新剂型如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等,所有这些剂型均可以按照药学领域中熟知的方法进行制备。
(6)本发明所述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还可以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如抗代谢药、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等联合应用,也可以与放射性治疗联合应用,这些联合治疗或用药可以产生协同作用,从而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描述,但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双膦酸衍生物制备
其中,n=2、3、4或5的双膦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的制备
将0.1mol 1H-咪唑溶于75ml的CH2Cl2中,然后向上述溶液中加入0.15mol的KOH、0.0835mol的K2CO3和0.002mol的四丁基溴化铵,在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30min,然后再向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12.8ml的Br(CH2)nCOOEt,反应30min后,再在油浴中加热反应7h,经过滤、洗涤后得到
(2)的制备
将60mmol的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加入100ml的水中,然后再向其中加入1ml的浓盐酸,在油浴中,在搅拌条件下反应8h,经浓缩、结晶后得到
(3)的制备
将20mmol的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溶于4.2ml的磷酸和20ml的氯苯中,加热至100℃,再向其中逐滴加入7.6ml的PCl3,反应30min,然后,再将溶液加热至120℃,反应4h,将氯苯移除,然后再向其中加入20ml的9M的HCL加热逆流反应5h,最后经乙醇结晶后得到如结构式所示的双膦酸衍生物
对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n=2的双膦酸衍生物(简称IPrDP)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测试,具体测试结果如下:
(1)元素分析:计算值%:C 25.19,H 4.23,N 9.79,实测值%:C 25.27,H 4.38,N 9.84,实测值与理论值相符。
(2)质谱(ESI-MS)分析:[M-H]=285(100%)。
(3)1H-NMR(核磁共振氢谱)测试分析,测试条件为500MHz,D2O,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1H-NMR测试分析结果
由上述1H-NMR测试结果可知,该谱图分析结果与IPrDP结构相符。
对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n=3的双膦酸衍生物(简称IBDP)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测试,具体测试结果如下:
(1)元素分析:计算值%:C 28.01,H 4.70,N 9.33,实测值%:C 29.12,H 4.82,N 9.51,实测值与理论值相符。
(2)质谱(ESI-MS)分析:[M]=300,[M-H]=299。
(3)1H-NMR(核磁共振氢谱)测试分析,测试条件为500MHz,D2O,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1H-NMR测试分析结果
由上述1H-NMR测试结果可知,该谱图分析结果与IBDP结构相符。
对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n=4的双膦酸衍生物(简称IPeDP)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测试,具体测试结果如下:
(1)元素分析:计算值%:C 30.58,H 5.13,N 8.92,实测值%:C 31.62,H 5.32,N 9.05,实测值与理论值相符。
(2)质谱(ESI-MS)分析:[M]=314,[M-H]=313。
(3)1H-NMR(核磁共振氢谱)测试分析,测试条件为500MHz,D2O,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1H-NMR测试分析结果
由上述1H-NMR测试结果可知,该谱图分析结果与IPeDP结构相符。
对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n=5的双膦酸衍生物(简称IHDP)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测试,具体测试结果如下:
(1)元素分析:计算值%:C 32.93,H 5.49,N 8.54,实测值%:C 33.01,H 5.54,N 8.49,实测值与理论值相符。
(2)IR(红外光谱)分析测试结果见表4:
表4  IHDP红外谱图分析结果
由上述红外光谱测试结果可知,该谱图分析结果与IHDP结构一致。
(3)1H-NMR(核磁共振氢谱)测试分析,测试条件为500MHz,D2O,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1H-NMR测试分析结果
由上述1H-NMR测试结果可知,该谱图分析结果与IHDP结构相符。
实施例2Pt(en)(OSO3)(H2O)制备
(1)将1mmol氯亚铂酸钾溶于5mL水,搅拌条件下滴入8mmol过量的KI水溶液,40℃下反应30min,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1mmol的乙二胺,在室温下反应5h,过滤得到沉淀物,所述沉淀物即为cis-[Pt(en)I2],产率为94.94%;
(2)将1mmol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cis-[Pt(en)I2]悬浮于20mL水,然后再向其中加入1mmol硫酸银,室温避光反应过夜,过滤,将滤液减压蒸馏;
所述减压蒸馏分两步进行,第1步减压蒸馏至残液为原滤液总体积的1/2,过滤所述残液得新滤液,将所得新滤液再一次进行减压蒸馏,得到黄色固体Pt(en)(OSO3)(H2O),产率为91.17%。
实施例3-1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制备(双膦酸钡盐法)
在该实施例中,选择n=2的双磷酸衍生物,该双磷酸衍生物简称为IPrDP。
(1)将0.1mmol的固体IPrDP溶于5mL的水,在室温下,且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向上述溶液中滴入4ml的0.025mmol/ml的氢氧化钡水溶液,搅拌20min,得到含有白色固体的悬浮液,其中所述白色固体即为IPrDP的钡盐;
(2)控制步骤(1)中所述悬浮液的温度为0-5℃,将0.15mmol实施例2的[Pt(en)(OSO3)(H2O)]溶于5mL的水,在惰性气体(如氮气)保护下滴入步骤(1)中所述的悬浮液中,反应5h后,分离出上层清液,向上述清液中加入Ba(OH)2调节其pH至4.0,继续维持0-5℃搅拌2h,再次分离出上层清液,向所述清液中再加入H2SO4调节pH=2.0,减压浓缩近干,加入丙酮,析出42.3mg黄色固体,即为产物[{Pt(en)}2IPrDP],产率为53.41%(以IPrDP计)。
实施例3-2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制备(一锅煮法)
在该实施例中,选择n=4的双磷酸衍生物,该双磷酸衍生物简称为IBDP.
将0.1mmol IBDP固体,0.2mmol实施例2的[Pt(en)(OSO3)(H2O)]分别溶于5ml水中,混合搅拌条件下,滴入2ml的0.075mmol/mL的氢氧化钡水溶液,反应6h后,离心分离,分离出上层清液,分离出上层清液,向上述清液中加入Ba(OH)2调节其pH至5.0,继续维持0-5℃搅拌2h,再次分离出上层清液,向所述清液中再加入H2SO4调节pH=2.0,减压浓缩近干,加入丙酮,析出38.5mg黄色固体,即为产物,产率为46.95%(以IBDP计)。
实施例3-3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制备(Pt(en)(OH)2法)
在该实施例中,选择n=5的双磷酸衍生物,该双磷酸衍生物简称为IHDP.
(1)将0.25mmol实施例2的[Pt(en)(OSO3)(H2O)]溶于5mL水,在室温下,且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向上述溶液中滴入2ml的0.1mmol/mL的氢氧化钡水溶液,搅拌10min,过滤,所得滤液即为Pt(en)(OH)2,不经其他处理。
(2)将0.1mmol IHDP固体溶于5ml水中,滴入上述滤液中,反应4h后,分离出上层清液,向上述清液中加入Ba(OH)2调节其pH至6.0,继续维持0-5℃搅拌2h,再次分离出上层清液,向所述清液中再加入H2SO4调节pH=1.5,减压浓缩近干,加入丙酮,析出52.2mg黄色固体,即为得到产物,产率为42.59%(以IHDP计)。
结构确证
对实施例3-1、3-2、3-3所得的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进行结构确证测试,结果如下:
实施例3-1产物结构确证:
对实施例3-1中得到的产物进行元素分析、质谱(ESI-MS)、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的性能检测,结果如下:
(1)[{Pt(en)}2IPrDP]的元素分析,(C10H24N6O7P2Pt2,ElementarVario EL III analyzer,德国),测试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Pt(en)}2IPrDP]的元素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产物的元素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值一致,表明产物的元素结果与目标产物分子式中元素组成比例一致。
(2)[{Pt(en)}2IPrDP]的ESI-MS分析(Waters Platform ZMD4000,美国):[M-H]=790.8(100%)
结果表明:基峰m/z790.8为分子离子峰,为目标产物失去一个质子的分子量一致。
(3)[{Pt(en)}2IPrDP]红外光谱(cm-1,KBr压片,Nicolet Nexus470,Thermo):3455(υO-H),3280,3206(υN-H),3102(υN=C-H),2954(υC-H),1629(υC=N),1566(υC=C),1467(δC-H),1194(υP=O),1129,1052(υP-O),572(υPt-O);
结果表明:红外的主要特征吸收峰与产物化学结构一致。
(4)[{Pt(en)}2IPrDP]的1H-NMR(D2O,TMS,400MHz,BrukerDRX-500spectrometer,德国),测试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Pt(en)}2IPrDP]的1H-NMR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核磁氢谱的主要吸收峰化学位移,峰形与产物结构一致。
实施例3-2产物结构确证:
根据如实施例3-1产物结构确证方法对实施例3-2中的[{Pt(en)}2IBDP],通过元素分析,红外谱图测试以及质谱([M-H]=832.8)分析测试,确认所得产物即为目标物[{Pt(en)}2IBDP]。
实施例3-3产物结构确证:
对实施例3-3中得到的产物进行元素分析、质谱(ESI-MS)、红外光谱(IR)的性能检测,结果如下:
(1){Pt(en)}2IHDP]的元素分析(C10H24N6O7P2Pt2,ElementarVario EL III analyzer,德国),测试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Pt(en)}2IHDP]的元素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产物的元素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值一致,表明产物的元素结果与目标产物分子式中元素组成比例一致。
(2){Pt(en)}2IHDP]的ESI-MS分析(Waters Platform ZMD4000,美国):[M-H]=818.8。
结果表明:基峰m/z818.8为分子离子峰,为目标产物失去一个质子的分子量一致。
(3){Pt(en)}2IHDP]的红外光谱(cm-1,KBr压片,Nicolet Nexus470,Thermo):(3274,3206(υN-H),3102(υN=C-H),2955(υC-H),1631(υC=N),1568(υC=C),1193(υP=O),1129,1054(υP-O),571(υPt-O);)。
结果表明:红外的主要特征吸收峰与产物化学结构一致。
效果测试例
采用实施例3-1、3-2、3-3所述的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进行抑制人骨肉瘤、肺癌细胞活性测试,测试方法如下:
药物疗效评价:
试验方法:MTT比色法
细胞株:人骨肉瘤U2-OS细胞,人肺癌A549细胞
实验设计:
细胞的培养:U2-OS细胞(A549细胞)用含10万U/L青霉素、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1640培养液),于37℃,含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Pt(en)}2IPrDP]细胞抑制率的测定:用胰酶消化细胞,用常规培养基配成细胞悬液,加入96孔板(为防止边缘效应,周边孔不加细胞),用只加培养液不加细胞的空白孔进行调零,作为空白对照。剩余每孔加入100μL U2-OS、A549细胞悬液,细胞接种浓度为7×107/L。在37℃,含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后,测试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100μL的[{Pt(en)}2IPrDP]溶液(浓度分为8组:5~100μM)和100μL培养液,每组设置8个平行孔。继续培养72小时后,加入20μL MTT(浓度为5mg/mL)溶液,放入培养箱继续培养4小时后,终止培养,小心吸除上清液,加入150μL二甲亚砜(DMSO),震荡10min至完全溶解。用酶联免疫酶标仪在490nm测定每孔吸光度A值,用直线回归法计算[{Pt(en)}2IPrDP]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SPSS软件),每组实验重复3次。
[{Pt(en)}2IBDP]和[{Pt(en)}2IHDP]的细胞抑制率的测定方法同[{Pt(en)}2IPrDP]。
测试结果如下:
实施例3-1产物效果测试:
1、[{Pt(en)}2IPrDP]对人骨肉瘤U2-OS细胞(72h)的体外抑制率(%),测试结果如表9所示:
表9[{Pt(en)}2IPrDP]对人骨肉瘤U2-OS细胞(72h)的体外抑制率(%)测试结果
2、[{Pt(en)}2IPrDP]对人肺癌A549细胞(72h)的体外抑制率(%),测试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Pt(en)}2IPrDP]对人肺癌A549细胞(72h)的体外抑制率(%)测试结果
结果分析:[{Pt(en)}2IPrDP]对U2-OS和A549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48.67±0.08μM和44.11±0.44μM。加药量为100μM,作用72h时,对U2-OS细胞的抑制率为82.72±0.45%,对A549细胞的抑制率为86.75±0.30%,说明[{Pt(en)}2IPrDP]对这两种人肿瘤细胞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
实施例3-2产物效果测试:
1、[{Pt(en)}2IBDP]对人骨肉瘤U2-OS细胞(72h)的体外抑制率(%),测试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  [{Pt(en)}2IBDP]对人骨肉瘤U2-OS细胞(72h)的体外抑制率(%)测试结果
2、[{Pt(en)}2IBDP]对人肺癌A549细胞(72h)的体外抑制率(%),测试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2  [{Pt(en)}2IBDP]对人肺癌A549细胞(72h)的体外抑制率(%)测试结果
结果分析:[{Pt(en)}2IBDP]对U2-OS和A549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61.74±0.57μM和58.94±0.68μM。加药量为100μM,作用72h时,对U2-OS细胞的抑制率为78.07±1.63%,对A549细胞的抑制率为80.39±1.03%,说明[{Pt(en)}2IBDP]对这两种人肿瘤细胞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
实施例3-3产物效果测试:
1、[{Pt(en)}2IHDP]对人骨肉瘤U2-OS细胞(72h)的体外抑制率(%),测试结果如表13所示:
表13  [{Pt(en)}2IHDP]对人骨肉瘤U2-OS细胞(72h)的体外抑制率(%)测试结果
2、[{Pt(en)}2IHDP]对人肺癌A549细胞(72h)的体外抑制率(%),测试结果如表14所示:
表14[{Pt(en)}2IHDP]对人肺癌A549细胞(72h)的体外抑制率(%)测试结果
结果表明:
[{Pt(en)}2IPrDP]对U2-OS和A549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82.66±0.90μM和79.49±0.70μM。加药量为100μM,作用72h时,对U2-OS细胞的抑制率为59.54±0.93%,对A549细胞的抑制率为62.79±0.56%,说明[{Pt(en)}2IPrDP]对这两种人肿瘤细胞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
而对于n=3的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在本发明所述制备条件下,参考上述三个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制备方法,同样可以制备得到n=3的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其同样具有相同的效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文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式:
其中,n选自2、3或4。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反应式如下:
其中,en为乙二胺,n为2、3或4;
将所述式Ⅱ所示的Pt(en)(OSO3)(H2O)与Ba(OH)2反应生成Pt(en)(OH)2,再将所述Pt(en)(OH)2与所述式Ⅰ所示的双膦酸衍生物反应,
或将所述式Ⅰ所示的双膦酸衍生物、式Ⅱ所示的Pt(en)(OSO3)(H2O)与Ba(OH)2混合后反应;即生成式Ⅲ所示的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Ⅰ所示的双膦酸衍生物、式Ⅱ所示的Pt(en)(OSO3)(H2O)和Ba(OH)2的反应摩尔比为1:(1.5~2.5):(1~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Ⅰ所示的双膦酸衍生物与式Ⅱ所示的Pt(en)(OSO3)(H2O)于水中,在Ba(OH)2作用下反应,得混悬液,过滤得滤液,向所述滤液中加入Ba(OH)2调节pH值为4~6后,再加入H2SO4调节pH=1.5~2.0,得式Ⅲ所示的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Ⅱ的Pt(en)(OSO3)(H2O)的制备方法为:
(1)将KI水溶液加入氯亚铂酸钾水溶液中,混合反应,反应完毕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乙二胺,过滤得沉淀物即cis-[Pt(en)I2];
(2)将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cis-[Pt(en)I2]悬浮于水中,向其中加入硫酸银,混合反应,反应完毕后过滤,将滤液减压蒸馏,即得到Pt(en)(OSO3)(H2O);
其中,所述减压蒸馏分两步进行,第1步减压蒸馏至残液为原滤液总体积的2/3以下,过滤所述残液得新滤液,将所得新滤液再一次进行减压蒸馏,得到固体Pt(en)(OSO3)(H2O)。
6.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括有效治疗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以及药学上接受的辅料。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在制备抗骨肉瘤和抗肺癌药物中的应用。
CN201210242328.5A 2012-07-12 2012-07-12 一种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27315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2328.5A CN102731580B (zh) 2012-07-12 2012-07-12 一种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2328.5A CN102731580B (zh) 2012-07-12 2012-07-12 一种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1580A CN102731580A (zh) 2012-10-17
CN102731580B true CN102731580B (zh) 2015-07-01

Family

ID=46987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42328.5A Active CN102731580B (zh) 2012-07-12 2012-07-12 一种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315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3219B (zh) * 2015-01-26 2017-06-16 山东理工大学 具有抑制脲酶活性的双氯芬酸铜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10442B (zh) * 2015-01-26 2017-07-28 山东理工大学 具有抗炎活性的双氯芬酸铜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4213B (zh) * 2015-01-26 2017-07-28 山东理工大学 具有抗炎活性的双氯芬酸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61576B (zh) * 2015-01-26 2017-07-28 山东理工大学 双氯芬酸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749405B (zh) * 2016-12-29 2019-07-16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一种咪唑杂环类双膦酸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4349794B (zh) * 2021-10-31 2023-11-24 南京医科大学 一种双膦酸铂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8887A (en) * 1988-11-22 1994-02-22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Texas System Diamine platinum(IV) complexes having mixed carboxylate ligands as antitumor agents
US20060173185A1 (en) * 2003-06-27 2006-08-03 Akira Odani Bisphosphonate complexes
CN101985456A (zh) * 2010-07-02 2011-03-16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一种亲骨性99mTc-IPrDP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8887A (en) * 1988-11-22 1994-02-22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Texas System Diamine platinum(IV) complexes having mixed carboxylate ligands as antitumor agents
US5288887B1 (en) * 1988-11-22 1996-03-12 Rea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 Diamine platinum(iv) complexes having mixed carboxylate ligands as antitumor agents
US20060173185A1 (en) * 2003-06-27 2006-08-03 Akira Odani Bisphosphonate complexes
CN101985456A (zh) * 2010-07-02 2011-03-16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一种亲骨性99mTc-IPrDP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new dinuclear platinum complex with a nitrogen-containing geminal bisphosphonate as potential anticancer compound specifically targeted to bone tissues;Nicola Margiotta等,;《Journal of Inorganic Biochemistry》;20080726;第102卷(第12期);第2078-2086页, 尤其是标题、摘要、第2079-2080页图1以及2.3-2.5部分 *
Bisphosphonate complexation and calcium doping in silica xerogels as a combined strategy for local and controlled release of active platinum antitumor compounds;Nicola Margiotta等,;《Dalton Transactions》;20070619;第3131-3139页, 尤其是第3132页图2、第3133页左栏第2段 *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cytotoxicity of dinuclear platinum-bisphosphonate complexes to be used as prodrugs in the local treatment of bone tumours;Nicola Margiotta等,;《Dalton Transactions》;20091116;第10904-1091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1580A (zh) 2012-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1580B (zh) 一种双核铂(ii)-双膦酸类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damovich New atranes and similar ionic complexes. Synthesis, structure, properties
Nagy et al. Promising anticancer mono-and dinuclear ruthenium (III) dithiocarbamato complexes: systematic solution studies
KR100317473B1 (ko) 신규의 백금(iv)착제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3845551B (zh) 一种具有光动力抗三阴乳腺癌活性的Pt(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75606B (zh) 一种双膦酸铜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5481902B (zh) 以磷酸二氢根为轴向配体的铂(iv)抗癌化合物
Qiao et al. Six novel complexes based on 5-Acetoxy-1-(6-chloro-pyridin-2-yl)-1H-pyrazole-3-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 derivatives: Syntheses, crystal structures, and anti-cancer activity
CN110156841B (zh) 一种Pt(IV)离子型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ozachkova et al. Complexation of dichloro (ethylenediamine) palladium (II) with 1-hydroxyethylidene-1, 1-diphosphonic acid
CN113786411B (zh) 一种口服给药的奥沙利铂前药、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抗肿瘤药物的用途
JP4887153B2 (ja) トランス‐またはシス−ジアンモニウムジクロロジヒドロオキソ白金(iv)の調製方法および医薬活性物質の製造でのその使用
CN114573598A (zh) 具有体内外高活性的白叶藤锌(ii)配合物及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02603812B (zh) 一种双核铂(ⅱ)–唑来膦酸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4605475A (zh) 轴向含有3-溴丙酮酸配体的口服Pt(Ⅳ)抗癌前药
CN110423253A (zh) 一种含单硅烷基的铂配合物及其应用
EP2810649A1 (en) Amino sugar-bound anti-cancerous noble metal complex
CN110256482A (zh) 一种杂多钒酸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24533B (zh) 含硝酸酯基团的烷基羧酸根为配体的抗肿瘤铂(ii)配合物
CN113683645B (zh)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双核Pt(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65027B (zh) 茜素钒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oupa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2+ 1] Tricarbonyl Rhenium Complexes with the Hydrophilic Phosphine Ligands PTA and CAP
EP1185540B1 (en) Ruthenium dimeric complexes suitable as antimetastatic and antineoplastic agents
Gáliková et al. Synthesis, X-ray crystal structure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zinc (II)-dichlorido complexes with 9-deazahypoxathine derivatives
Teixeira Synthesis of new 3D-n5-carboranyl and n5-methylcyclopentadienyl ruthenium complexes incorporating bipyridine (macro) ligands as promising anticancer ag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