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1257B - 一种含糖化合物选择性制丙二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糖化合物选择性制丙二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1257B
CN102731257B CN201210158585.0A CN201210158585A CN102731257B CN 102731257 B CN102731257 B CN 102731257B CN 201210158585 A CN201210158585 A CN 201210158585A CN 102731257 B CN102731257 B CN 1027312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pylene glycol
catalyzer
hydrogen
base
sugar compoun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585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1257A (zh
Inventor
邰志军
张涛
郑明远
庞纪峰
姜宇
张军营
王爱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2101585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312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31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12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1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12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含糖化合物,包括纤维素、淀粉、半纤维素、蔗糖、葡萄糖、果糖、果聚糖、木糖、可溶性低聚木糖高选择性制丙二醇的方法。该方法以含糖化合物为反应原料,采用三组分复合催化剂,催化剂活性组分为8、9、10族过渡金属铁、钴、镍、钌、铑、钯、铱、铂与钨的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络合物或钨单质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以及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氧化物、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碱性盐、氢氧化铝、氧化锌、氢氧化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在120-300°C,氢气压力0.1-15MPa下经过一步催化转化过程,实现含糖化合物高效、高选择性、高收率制备丙二醇。

Description

一种含糖化合物选择性制丙二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选择制备丙二醇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含糖化合物在碱性水热条件下经过一步催化加氢降解选择性的制丙二醇的反应过程。
背景技术
乙二醇与丙二醇是重要的能源液体燃料,也是非常重要的聚酯合成原料,例如,乙二醇可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还可以用作防冻剂、润滑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等;丙二醇可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工业中也广泛用作吸湿剂、抗冻剂、润滑剂和溶剂。它们都是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
目前,乙二醇的工业生产主要是采用石油原料路线,即乙烯环氧化后得到环氧乙烷,然后水合得到乙二醇【文献1:崔小明,国内外乙二醇生产发展概况,化学工业,2007,25,(4),15-21.文献2:Processforpreparingethanediolbycatalyzingepoxyethanehydration,PatentNo.CN1463960-A;CN1204103-C】。1,2-PG的工业生产路线主要采用环氧丙烷水合法,即以丙烯为原料环氧化制得环氧丙烷,然后水合得到1,2-PG。1,3-PG的工业化生产主要有两条路线:1)shell公司的环氧乙烷羰基化工艺,2)Degussa-Dupont的丙烯醛水合工艺。【文献3:冯建,1,3-丙二醇合成新进展,合成纤维工业,1999,22,(1),26-28.文献4:郑军,1,2丙二醇国内外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热固性树脂,2009,24,(1),58-62.】合成方法依赖于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而且生产过程中包括选择氧化或环氧化步骤,技术难度大,效率低,副产物多,中间体有毒有害,物耗高且污染严重。
利用具有可再生性的生物质制备乙二醇和丙二醇,可以减少人类对化石能源物质的依赖,有利于实现环境友好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含糖化合物,包括纤维素、淀粉、半纤维素、葡萄糖、蔗糖、果糖、果聚糖、木糖、可溶性低聚木糖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其产量日益增长。发展以含糖化合物制备乙二醇和丙二醇,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同时,有助于实现农产品深加工制高附加值化学品。目前,以含糖化合物制多元醇的技术【文献5:Processforthepreparationoflowerpolyhydricalcohols,patent,No.US5107018.文献6:Preparationoflowerpolyhydricalcohols,patent,No.US5210335文献5:一种生产乙二醇的新工艺,CN200610068869.5文献6:一种由山梨醇裂解生产二元醇和多元醇的方法,CN200510008652.0】一般包括三个步骤:(1)淀粉经过糊化、酶液化、酶糖化过程得到葡萄糖(2)葡萄糖经过贵金属钌或镍催化剂加氢得到山梨醇(3)山梨醇在高温高压下氢解生成产物多元醇,主要为丙二醇、丙三醇、乙二醇。其中,乙二醇的收率在10-30%范围,丙二醇的收率在30-60%范围。反应过程繁琐。
另外一制备途径是通过水热条件下催化加氢转化纤维素制备乙二醇【文献7:Directcatalyticconversionofcelluloseintoethyleneglycolusingnickel-promotedtungstencarbidecatalysts,Angew.Chem.Int.Ed.2008,47,8510–8513。文献8:transitionmetal–tungstenbimetalliccatalystsfortheconversionofcelluloseintoethyleneglycol,ChemSusChem2010,3,63–66】。该方法以碳化钨催化剂,或者过渡金属促进的金属钨催化剂对纤维素进行催化转化,从而获得乙二醇。乙二醇收率可以达到60-75%。
然而,目前的方法尚不能实现乙二醇和1,2-丙二醇产物收率分布的有效调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以含糖化合物为反应原料,在三组分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可选择性将纤维素催化转化为乙二醇或丙二醇。不仅反应过程简单,产物选择性易调变,产物乙二醇或丙二醇收率高,而且催化剂制备简单易行,成本低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糖化合物选择性制丙二醇的方法。含糖化合物(包括纤维素、淀粉、半纤维素、蔗糖、葡萄糖、果糖、果聚糖、木糖、可溶性低聚木糖)经过一步催化加氢降解过程,高收率、选择性地制备丙二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以含糖化合物为反应原料,所述含糖化合物为纤维素、淀粉、半纤维素、蔗糖、葡萄糖、果糖、果聚糖、木糖、可溶性低聚木糖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在密闭高压反应釜内于溶剂中进行催化加氢反应;所采用的催化剂为三组分复合催化剂,包括催化剂活性组分A、催化剂活性组分B和催化剂活性组分C;催化剂活性组分A为第8、9、10族的过渡金属铁、钴、镍、钌、铑、钯、铱、铂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催化剂活性组分B为钨的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络合物或钨单质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具体为钨的氧化物、钨的硫化物、钨的氯化物、钨的氢氧化物、钨青铜、钨酸、钨酸盐、偏钨酸、偏钨酸盐、仲钨酸、仲钨酸盐、过氧钨酸、过氧钨酸盐、钨杂多酸、金属钨、钨的碳化物、钨的氮化物、钨的磷化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催化剂活性组分C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氧化物、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呈碱性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盐、氢氧化铝、氧化锌、氢氧化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具体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钙、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钾、磷酸氢钠、磷酸氢钾、氧化镁、氧化钙、氢氧化铝、氧化锌、氢氧化锌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溶剂为H2O、反应条件下可释放质子的质子性有机溶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于反应釜搅拌反应;反应前反应釜中充填氢气,室温时氢气的初始压力为0.1-15MPa,更优选氢气的初始压力1-10MPa;反应温度≥120℃,温度上限以原料和产物不发生热分解为准,优选反应温度120-300℃,更优选的反应温度为140-270°C,反应时间不少于5分钟,优选反应时间为10min–3h。
催化剂活性组分C为呈碱性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时,其主要包括K2CO3、KHCO3、Na2CO3、NaHCO3、CH3COONa、CH3COOK、Na3PO3、NaH2PO3、Na2HPO3、K3PO3、KH2PO3、K2HPO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在使用过程中,催化剂活性组分A与催化剂活性组分B的(以金属钨重量计)的金属重量比在0.02-3000倍范围之间,优选重量比在0.1-100倍范围之间。当催化剂活性组分C可溶解于反应溶剂时,催化剂活性组分C的用量以使反应体系的pH在大于7至14之间;当催化剂活性组分C不溶解于反应溶剂时,催化剂活性组分C与催化剂活性组分B(以金属钨重量计算)的重量比为0.1-100,优选重量比在1-50倍范围之间。
催化剂活性组分A、活性组分B、活性组分C可以分别单独、或者任意两者、或者三者共同负载到载体上,所述载体为活性炭、介孔碳、纳米碳管、石墨烯、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锌、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复合载体;
采用的所述催化剂活性组分C不溶于反应溶剂时,可作为催化剂活性组分A和/或活性组分B的载体;
活性组分A、B、C中的一种单独负载于载体上时,负载型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含量在0.05-50wt%;
活性组分A、B、C中的两种共同负载于载体上时,负载型催化剂中两种活性组分在同一载体上的负载量在0.05-50wt%,且两种活性组分在同一载体上的总负载量不大于100%;
活性组分A、B、C三种共同负载于载体上时,它们分别于负载型催化剂中的含量在0.05-50wt%,且三种活性组分在同一载体上的总负载量不大于100%。
所述催化剂活性组分A的金属于催化剂上的含量优选在1-30wt%;所述催化剂活性组分B的金属于催化剂上的含量优选在10-50wt%;所述催化剂活性组分C的金属于催化剂上的含量优选在0.1-10wt%;
所述催化剂活性组分A、B、C也可以机械混合方式使用;其中,催化剂活性组分C与催化剂活性组分A的活性金属重量比在1:100-100:1。
所述催化剂活性组分A也可以是非负载的形式存在,构成以活性组分A为催化剂骨架的骨架金属催化剂。
所述催化剂活性组分C可溶于反应溶剂时,催化剂于反应溶剂C的使用量以使反应体系的pH值优选在8-13之间。
反应原料含糖化合物与溶剂的用量以反应条件下反应物料部分或完全为液态即可;三组分复合催化剂的用量为催化剂量。
反应原料含糖化合物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00-1:1,与三组分复合催化剂中活性组分A+B的质量比为1:5-100:1。
下面所列的实施例为高压反应釜中进行,但不排除可以通过反应器设计优化,例如,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浆态床反应器等,实现含糖化合物、氢气、以及催化剂之间更好的传质效果,获得更好的反应结果。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以含糖化合物包括纤维素、淀粉、半纤维素、葡萄糖、蔗糖、果糖、果聚糖、木糖、可溶性低聚木糖为原料制备乙二醇,相对于现有的乙二醇工业合成路线中使用的乙烯原料,具有原料资源可再生的优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含糖化合物经催化降解后,原料分子中的碳氢氧原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反应过程具有很高的原子经济性。
3.复合催化剂的制备过程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通过改变pH可调变乙二醇和丙二醇的选择性,且收率和选择性较高,丙二醇的收率分别可以达到50%以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这些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的内容构成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具有碱性官能团的活性碳的制备:将活性炭于80°C下用质量浓度10%KOH浸泡、烘干、并在600°C惰性气氛中焙烧1小时,得到AC-base,以备使用。
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分别以硝酸镍、氯铂酸、三氯化钌水溶液浸渍具有碱性官能团的活性碳载体,经过120°C干燥12h后,于450°C氢气氛中还原1h,分别得到催化剂Ni/AC-base(5wt%Ni),Pt/AC-base(0.5wt%Pt),Ru/AC-base(5wt%Ru)。将具有碱性的活性碳载体换为CaO、ZnO、Cs2O、La2O3、BaO,同样方法可制得5%Ru/CaO、5%Ru/ZnO、5%Ru/Cs2O、5%Ru/La2O3、5%Ru/BaO、5%Ru/CaO催化剂;将三氯化钌溶液稀释5倍,同样方法可得到1%Ru/ZnO催化剂。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到的其他的金属以及不同负载量的催化剂均是利用如上方法,采用相应的可溶金属盐浸渍相应载体氢气还原制得。
实施例2
纤维素催化转化实验:将1.0g纤维素,0.3g碱性载体负载的金属钌催化剂,0.1g钨酸催化剂,100ml水加入到200ml反应釜中,通入氢气置换三次气体后,充氢气至5MPa,升温至240°C反应30min。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取离心后的上清液体,在高效液相色谱钙型离子交换柱上进行分离并用差示折光检测器进行检测。产物收率中仅对目标产物乙二醇、丙二醇以及六元醇(包括山梨醇、甘露醇)进行计算,其他液体产物包括丁四醇、乙醇、未知成分,以及气体产物(CO2,CH4,C2H6等)未计算其收率。
各种复合催化剂上纤维素的催化转化结果如下所示(表一)。
表一各种催化剂上纤维素催化转化的结果
如表一所示,纤维素能够在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催化过程中,不同的碱性载体负载的钌催化剂与钨酸构成的三组分复合催化剂可以高选择性高收率的得到丙二醇。其中,Ru/CaO+钨酸催化剂上丙二醇的收率可以达到53%。
实施例3
将5.0g含糖化合物,1.0g1%Ru/ZnO催化剂,0.8g钨酸催化剂,100ml水加入到200ml反应釜中,通入氢气置换三次气体后,充氢气至5MPa,升温至240°C反应30min。各种含糖化合物的催化转化结果如下所示(表二)。
表二Ru/ZnO+钨酸催化剂上各种含糖化合物的催化转化的结果
如表二所示,各种含糖化合物能够在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催化过程中高选择性地转化为丙二醇。
实施例4
将8.0g纤维素,1.0g10%Ir/AC-base或2.0g20%Ni/AC-base催化剂,1.0g含钨催化剂,100ml水加入到200ml反应釜中,通入氢气置换三次气体后,充氢气至5MPa,升温至240°C反应30min。各种复合催化剂上纤维素的催化转化结果如下所示(表三)。
表三各种催化剂上纤维素催化转化的结果
如表三所示,纤维素能够在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催化过程中,在不同复合催化剂上高收率地转化为丙二醇。
实施例5
将2.0g葡萄糖,0.05g4%Ru/AC或6%Ir/AC催化剂,0.1g钨酸催化剂,100ml水加入到200ml反应釜中,用可溶性的碱调节反应溶液PH值到7-14,通入氢气置换三次气体后,充氢气至5MPa,升温至240°C反应30min。不同PH值下葡萄糖的催化转化结果如下所示(表四)。
表四pH调变对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如表四结果所示,随着pH值不断升高,乙二醇收率下降,丙二醇产率显著升高,在pH值范围10-13的条件下丙二醇的收率较佳。
实施例6
将2.0g葡萄糖,0.05g4%Ru/AC,0.1g钨酸催化剂,100ml水加入到200ml反应釜中,用可溶性的碱调节反应溶液pH值到12,通入氢气置换三次气体后,充氢气至5MPa,升温至240°C反应30min。不同的碱调节溶液pH=12时,葡萄糖的催化转化结果如下所示(表五)。
表五碱性物种调变对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如表四结果所示,选择不同的可溶性碱调节反应溶剂pH=12,丙二醇产率明显不同,可溶性氢氧化物调节的反应条件下丙二醇的收率较佳。
实施例7
将4.0g淀粉,0.5g2%Ru/AC-base或1.0g15%Ni/AC-base催化剂,0.5g30%W2C/AC催化剂,0.5g碱性氧化物,100ml水加入到200ml反应釜中,通入氢气置换三次气体后,充氢气至5MPa,升温至240°C反应30min。各种复合催化剂上淀粉的催化转化结果(表六)。
表六各种复合催化剂下淀粉催化转化的结果
如表六所示,淀粉能够在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催化过程中,在不同复合催化剂上有选择性的高收率地转化为丙二醇。
实施例8
将1.0g葡萄糖,0.2g1%Ru/ZnO或2%Ir/ZnO催化剂,0.05g钨酸催化剂,0.02gNaOH,100ml水加入到200ml反应釜中,通入氢气置换三次气体后,充氢气至5MPa,升温至240°C反应30min。不同的溶剂作用下葡萄糖的催化转化结果如下所示(表七)。
表七不同溶剂中葡萄糖的催化转化结果
如表七结果所示,在质子性溶剂作为溶剂下,反应对丙二醇均有较高的选择性。

Claims (9)

1.一种含糖化合物高选择性制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0g纤维素、0.3g碱性载体负载的金属钌5%Ru/AC-base催化剂、0.1g钨酸催化剂、100ml水加入到200ml反应釜中,通入氢气置换三次气体后,充氢气至5MPa,升温至240℃反应30min;其中,具有碱性官能团的活性碳AC-base的制备:将活性炭于80℃下用质量浓度10%KOH浸泡、烘干、并在600℃惰性气氛中焙烧1小时,得到AC-base。
2.一种含糖化合物高选择性制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0g纤维素、0.3g金属钌5%Ru/ZnO催化剂、0.1g钨酸催化剂、100ml水加入到200ml反应釜中,通入氢气置换三次气体后,充氢气至5MPa,升温至240℃反应30min。
3.一种含糖化合物高选择性制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0g纤维素、0.3g金属钌5%Ru/CaO催化剂、0.1g钨酸催化剂、100ml水加入到200ml反应釜中,通入氢气置换三次气体后,充氢气至5MPa,升温至240℃反应30min。
4.一种含糖化合物高选择性制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5.0g半纤维素或果聚糖菊粉、1.0g1%Ru/ZnO催化剂、0.8g钨酸催化剂、100ml水加入到200ml反应釜中,通入氢气置换三次气体后,充氢气至5MPa,升温至240℃反应30min。
5.一种含糖化合物高选择性制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8.0g纤维素、1.0g10%Ir/AC-base催化剂、1.0g钨酸催化剂、100ml水加入到200ml反应釜中,通入氢气置换三次气体后,充氢气至5MPa,升温至240℃反应30min;其中,具有碱性官能团的活性碳AC-base的制备:将活性炭于80℃下用质量浓度10%KOH浸泡、烘干、并在600℃惰性气氛中焙烧1小时,得到AC-base。
6.一种含糖化合物高选择性制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2.0g葡萄糖、0.05g4%Ru/AC、0.1g钨酸催化剂、100ml水加入到200ml反应釜中,通入氢气置换三次气体后,用KOH调节pH值为11或LiOH调节pH值为12,充氢气至5MPa,升温至240℃反应30min。
7.一种含糖化合物高选择性制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2.0g葡萄糖、0.05g6%Ir/AC催化剂、0.1g钨酸催化剂、100ml水加入到200ml反应釜中,通入氢气置换三次气体后,用NaOH调节反应溶液PH值到13,充氢气至5MPa,升温至240℃反应30min。
8.一种含糖化合物高选择性制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4.0g淀粉、0.5g2%Ru/AC-base催化剂、0.5g30%W2C/AC催化剂、0.5gZnO或CaO、100ml水加入到200ml反应釜中,通入氢气置换三次气体后,充氢气至5MPa,升温至240℃反应30min;其中,具有碱性官能团的活性碳AC-base的制备:将活性炭于80℃下用质量浓度10%KOH浸泡、烘干、并在600℃惰性气氛中焙烧1小时,得到AC-base。
9.一种含糖化合物高选择性制丙二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4.0g淀粉、0.5g2%Ru/AC-base催化剂、0.5g30%W2C/AC催化剂、0.5g碱性氧化物、100ml水加入到200ml反应釜中,通入氢气置换三次气体后,充氢气至5MPa,升温至240℃反应30min;其中,具有碱性官能团的活性碳AC-base的制备:将活性炭于80℃下用质量浓度10%KOH浸泡、烘干、并在600℃惰性气氛中焙烧1小时,得到AC-base。
CN201210158585.0A 2012-05-21 2012-05-21 一种含糖化合物选择性制丙二醇的方法 Active CN1027312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8585.0A CN102731257B (zh) 2012-05-21 2012-05-21 一种含糖化合物选择性制丙二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8585.0A CN102731257B (zh) 2012-05-21 2012-05-21 一种含糖化合物选择性制丙二醇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1257A CN102731257A (zh) 2012-10-17
CN102731257B true CN102731257B (zh) 2015-12-16

Family

ID=46987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58585.0A Active CN102731257B (zh) 2012-05-21 2012-05-21 一种含糖化合物选择性制丙二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312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7455A (zh) * 2015-09-29 2018-06-08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二醇的方法
WO2017085234A1 (en) * 2015-11-19 2017-05-26 Shell Internationale Research Maatschappij B.V. Catalyst system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glycols
CN106868073A (zh) * 2015-12-12 2017-06-2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低温汽爆处理的秸秆纤维素的综合利用方法
EP3490703B1 (en) * 2016-07-27 2020-05-13 Shell Internationale Research Maatschappij B.V.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glycols from sorbitol
CA3031857A1 (en) * 2016-08-04 2018-02-08 Shell Internationale Research Maatschappij B.V.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glycols
CN106543982B (zh) * 2016-10-20 2019-11-05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从天然木质纤维素原料制备丙二醇型防冻液的方法
CN110882710B (zh) * 2018-09-07 2022-10-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碳化物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甘油氢解方法
CN111054339B (zh) * 2018-10-16 2023-05-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制乙二醇的催化剂组合物
CN110064400B (zh) * 2019-05-06 2022-04-12 东南大学 一种三层磁性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纤维素加氢的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3583A (zh) * 2006-12-15 2009-11-18 巴斯夫欧洲公司 通过非均相催化氢解多元醇生产1,2-乙二醇和1,2-丙二醇的方法
CN102286548A (zh) * 2011-06-21 2011-12-21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一种由木质纤维生物质制备二元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3583A (zh) * 2006-12-15 2009-11-18 巴斯夫欧洲公司 通过非均相催化氢解多元醇生产1,2-乙二醇和1,2-丙二醇的方法
CN102286548A (zh) * 2011-06-21 2011-12-21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一种由木质纤维生物质制备二元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ungsten trioxide promoted selective conversion of cellusose into propylene glycol and ethylene glycol on a ruthenium catalyst;Yue Liu;《Angew.chem.》;20120224(第124期);第3303页右栏最后一段-第3304页左栏第一段,表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1257A (zh) 2012-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1257B (zh) 一种含糖化合物选择性制丙二醇的方法
CN102675045B (zh) 一种糖溶液制备乙二醇、1,2-丙二醇的方法
CN102190562B (zh) 一种多羟基化合物制乙二醇的方法
CN103420797B (zh) 低金属负载量催化剂用于碳水化合物制备乙二醇的方法
CN103420796B (zh) 一种高金属负载量催化剂用于碳水化合物制乙二醇的方法
CN102731258B (zh) 一种碳水化合物内循环催化转化制备低碳多元醇的方法
CN103420798A (zh) 一种高效催化转化纤维素类原料到二元醇的方法
CN103420795B (zh) 一种低沸点有机相中由碳水化合物生产二元醇的方法
CA2988448C (en) A method of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carbohydrates to low-carbon diols by using alloy catalysts
CN102746117B (zh) 一种以菊芋为原料催化转化制备六元醇的方法
CN102731254B (zh) 一种以玉米秸秆和/或高粱秸秆为原料制备乙二醇的方法
CN104072335A (zh) 一种纤维素催化转化制二元醇、六元醇和γ-戊内酯的方法
CN103848720B (zh) 一种制备乙二醇的方法
CN103240095A (zh) 一种醋酸甲酯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19207A (zh) 一种碳水化合物催化转化制备乙二醇的方法
CN103420787B (zh) 近或超临界水条件下碳水化合物制小分子多元醇的方法
CN106866374B (zh) 一种由木糖或低聚木糖生产1,2-丙二醇和乙二醇的方法
CN103357427B (zh) 一种纳米金属/固体碱复合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3833513B (zh) 一种以菊芋为原料直接催化转化制备1,2-丙二醇的方法
CN104098440B (zh) 一种催化转化芒草制备二元醇的方法
CN103420788A (zh) 一种在两相溶剂中由碳水化合物生产小分子醇的方法
CN102731256B (zh) 一种抑制环醚醇生成的纤维素转化制乙二醇的方法
CN102731253B (zh) 一种抑制环醚醇生成的纤维素催化转化制乙二醇的方法
CN105478141B (zh) Pt纳米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866362B (zh) 钌锡催化剂在糖类化合物催化转化制备丙二醇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