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7093A - 一种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7093A
CN102717093A CN2012101788342A CN201210178834A CN102717093A CN 102717093 A CN102717093 A CN 102717093A CN 2012101788342 A CN2012101788342 A CN 2012101788342A CN 201210178834 A CN201210178834 A CN 201210178834A CN 102717093 A CN102717093 A CN 1027170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composite
preparation
glucose
copper
composite nan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788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7093B (zh
Inventor
朱宇君
程义
袁福龙
付宏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17883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170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17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7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70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70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要解决现有碳材料制备反应条件苛刻,对设备和技术要求高的问题。本发明制备方法:一、称取葡萄糖,用蒸馏水溶解,将溶解后的葡萄糖溶液加入到带聚四氟乙烯衬的不锈钢釜中密封,然后放入烘箱中,恒温加热,取出冷却至室温;二、向步骤一中的葡萄糖溶液加入乙酸铜,搅拌至溶液变成棕黑色;三、将步骤二制得的棕黑色溶液再加入到不锈钢釜中,放入烘箱中恒温加热,取出冷却至室温;四、冷却至室温的棕黑色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即得铜碳复合纳米级球。本发明的反应条件和设备要求低,工艺简单,制备的铜碳复合纳米级球微观结构匀称,主要应用于硬模板和催化剂。

Description

一种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材料及其复合材料被认为是本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材料之一。自富勒烯、碳纳米管以及石墨烯问世以来,与碳材料相关的研究已经成为材料科学的热点,因其在环境、催化、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生物成像以及作硬模板制备其它功能材料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电弧法、固相热解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模板法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反应条件苛刻、对设备和技术要求很高等缺点。因此,寻求一种廉价易得且可再生的物质作碳源、对设备和技术要求不高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最近,人们开始尝试通过生物质的水热碳化过程来制备碳材料,并且指出当用纯的糖类分子做碳源时,经水热碳化过程制备的材料倾向于形成单分散的碳球。若在此过程中加入金属离子或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还能通过一步水热碳化过程制备出新颖的碳包覆的核壳型复合材料,然而加入的金属离子或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能极大地加速糖类的脱水和碳化,因此制备的金属和碳复合微球尺寸通常在微米级,在催化上不利于物质的传质过程,且不适合作为制备核壳结构材料的硬模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碳材料制备方法存在反应条件苛刻,对设备和技术要求高,以及现有技术制备的碳复合微球通常在微米级,不适合作为硬模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制备方法。
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制备方法按下列步骤实现:一、称取2~6g葡萄糖,使用30ml蒸馏水溶解葡萄糖,搅拌至葡萄糖溶液澄清,加入到50ml带聚四氟乙烯衬的不锈钢釜中密封,然后放入140~200℃的烘箱中,恒温加热3~7h后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二、向步骤一中的葡萄糖溶液加入乙酸铜,在室温下搅拌,搅拌速度为500~1500r/min,搅拌时间为10~25min,得棕黑色溶液;三、将步骤二制得的棕黑色溶液加入到50ml带聚四氟乙烯衬的不锈钢釜中密封,然后放入140~200℃的烘箱中,恒温加热3~24h后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四、将步骤三中冷却至室温的棕黑色溶液过滤,然后用水和乙醇反复洗涤至上层清液呈无色,再在60~80℃下干燥,即制得铜碳复合纳米级球;
其中步骤二中乙酸铜与葡萄糖的摩尔比为1~2∶5~10。
本发明所使用的葡萄糖原料价格低,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制备过程使用的反应釜和烘箱均为常规设备,因此可见本发明对设备要求低,制备铜碳复合纳米级球所用工序少,对技术要求低。制备得到的铜碳复合纳米级球具有铜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碳微球中的微观结构,铜纳米粒子和碳复合微球尺寸都在纳米级,在催化上利于物质的传质过程,且表面含有丰富的官能团如O-H、C=O和C=C,适合作为制备核壳结构材料的硬模板,还可以作为加氢催化剂。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十二制备的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XRD图谱,▲表示Cu;
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十二制备的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SEM照片;
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十二制备的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HRTEM照片;
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十三制备的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制备方法按下列步骤实现:一、称取2~6g葡萄糖,使用30ml蒸馏水溶解葡萄糖,搅拌至葡萄糖溶液澄清,加入到50ml带聚四氟乙烯衬的不锈钢釜中密封,然后放入140~200℃的烘箱中,恒温加热3~7h后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二、向步骤一中的葡萄糖溶液加入乙酸铜,在室温下搅拌,搅拌速度为500~1500r/min,搅拌时间为10~25min,得棕黑色溶液;三、将步骤二制得的棕黑色溶液加入到50ml带聚四氟乙烯衬的不锈钢釜中密封,然后放入140~200℃的烘箱中,恒温加热3~24h后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四、将步骤三中冷却至室温的棕黑色溶液过滤,然后用水和乙醇反复洗涤至上层清液呈无色,再在60~80℃下干燥,即制得铜碳复合纳米级球;其中步骤二中乙酸铜与葡萄糖的摩尔比为1~2∶5~10。
本实施方式所用的原料葡萄糖是市场所售的普通葡萄糖。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称取3~5g葡萄糖,使用30ml蒸馏水溶解葡萄糖。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称取4g葡萄糖,使用30ml蒸馏水溶解葡萄糖。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然后放入180℃的烘箱中,恒温加热5h后取出。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乙酸铜与葡萄糖的摩尔比为1:6。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搅拌速度为800~1200r/min,搅拌时间为12~22min。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搅拌速度为1000r/min,搅拌时间为16min。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然后放入160~190℃的烘箱中,恒温加热6~18h后取出。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然后放入180℃的烘箱中,恒温加热12h后取出。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再在65~75℃下干燥。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再在70℃下干燥。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二:本实施方式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制备方法按下列步骤实现:一、称取3.75g葡萄糖,使用30ml蒸馏水溶解葡萄糖,搅拌至葡萄糖溶液澄清,加入到50ml带聚四氟乙烯衬的不锈钢釜中密封,然后放入180℃的烘箱中,恒温加热4h后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
二、向步骤一中的葡萄糖溶液加入乙酸铜,在室温下搅拌,搅拌速度为1000r/min,搅拌时间为20min,得棕黑色溶液;
三、再将步骤二制得的棕黑色溶液加入到50ml带聚四氟乙烯衬的不锈钢釜中密封,然后放入180℃的烘箱中,恒温加热4h后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
四、将步骤三中冷却至室温的棕黑色溶液过滤,然后用水和乙醇反复洗涤至上层清液呈无色,再在60℃下干燥,即制得铜碳复合纳米级球;
其中步骤二中乙酸铜与葡萄糖的摩尔比为1:10。
本实施方式制备的铜碳复合纳米级球平均直径为270nm。
本实施方式制备的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XRD图谱如图1所示。
本实施方式制备的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SEM照片如图2所示。
本实施方式制备的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HRTEM照片如图3所示。
通过图1、图2、图3验证铜碳复合纳米级球具有铜纳米粒子分散在碳微球中的微观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十三:本实施方式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制备方法按下列步骤实现:一、称取3.75g葡萄糖,使用30ml蒸馏水溶解葡萄糖,搅拌至葡萄糖溶液澄清,加入到50ml带聚四氟乙烯衬的不锈钢釜中密封,然后放入180℃的烘箱中,恒温加热4h后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
二、向步骤一中的葡萄糖溶液加入乙酸铜,在室温下搅拌,搅拌速度为1000r/min,搅拌时间为20min,得棕黑色溶液;
三、再将步骤二制得的棕黑色溶液加入到50ml带聚四氟乙烯衬的不锈钢釜中密封,然后放入180℃的烘箱中,恒温加热4h后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
四、将步骤三中冷却至室温的棕黑色溶液过滤,然后用水和乙醇反复洗涤至上层清液呈无色,再在60℃下干燥,即制得铜碳复合纳米级球;
其中步骤二中乙酸铜与葡萄糖的摩尔比为1:5。
本实施方式制备的铜碳复合纳米级球平均直径为800nm。
本实施方式制备的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SEM照片如图4所示。

Claims (8)

1.一种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称取2~6g葡萄糖,使用30ml蒸馏水溶解葡萄糖,搅拌至葡萄糖溶液澄清,加入到50ml带聚四氟乙烯衬的不锈钢釜中密封,然后放入140~200℃的烘箱中,恒温加热3~7h后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二、向步骤一中的葡萄糖溶液加入乙酸铜,在室温下搅拌,搅拌速度为500~1500r/min,搅拌时间为10~25min,得棕黑色溶液;三、将步骤二制得的棕黑色溶液加入到50ml带聚四氟乙烯衬的不锈钢釜中密封,然后放入140~200℃的烘箱中,恒温加热3~24h后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四、将步骤三中冷却至室温的棕黑色溶液过滤,然后用水和乙醇反复洗涤至上层清液呈无色,再在60~80℃下干燥,即制得铜碳复合纳米级球;其中步骤二中乙酸铜与葡萄糖的摩尔比为1~2﹕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称取3~5g葡萄糖,使用30ml蒸馏水溶解葡萄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然后放入180℃的烘箱中,恒温加热5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乙酸铜与葡萄糖的摩尔比为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搅拌速度为800~1200r/min,搅拌时间为12~22min。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搅拌速度为1000r/min,搅拌时间为16min。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然后放入160~190℃的烘箱中,恒温加热6~18h后取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再在70℃下干燥。
CN2012101788342A 2012-06-01 2012-06-01 一种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170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788342A CN102717093B (zh) 2012-06-01 2012-06-01 一种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788342A CN102717093B (zh) 2012-06-01 2012-06-01 一种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7093A true CN102717093A (zh) 2012-10-10
CN102717093B CN102717093B (zh) 2013-11-20

Family

ID=46943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7883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17093B (zh) 2012-06-01 2012-06-01 一种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1709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5856A (zh) * 2014-02-26 2014-05-14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铜纳米颗粒负载碳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2062A (zh) * 2014-04-11 2014-06-18 南京大学 铜纳米粒子均匀掺杂亚微米碳球复合材料及其一步合成方法
CN106818869A (zh) * 2017-01-10 2017-06-13 南通大学 一种碳基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273284A (zh) * 2018-10-12 2019-01-25 温州大学 一种原位氮掺杂多孔碳微球/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5401A (zh) * 2008-01-18 2008-07-09 厦门大学 一种有机无机纳米球壳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229957A (zh) * 2007-12-25 2008-07-30 山东大学 SiO2/TiO2空心复合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4144856B2 (ja) * 2002-11-29 2008-09-03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極薄板状銀粒子からなる銀粉の製造方法
CN101269971A (zh) * 2007-08-06 2008-09-24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微粒的制造方法
CN101279375A (zh) * 2008-01-16 2008-10-08 南京大学 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1342590A (zh) * 2008-08-26 2009-01-14 郑州大学 一种铜纳米微粒及其制备方法
JP2010150619A (ja) * 2008-12-26 2010-07-08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銅ナノ粒子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44856B2 (ja) * 2002-11-29 2008-09-03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極薄板状銀粒子からなる銀粉の製造方法
CN101269971A (zh) * 2007-08-06 2008-09-24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微粒的制造方法
CN101229957A (zh) * 2007-12-25 2008-07-30 山东大学 SiO2/TiO2空心复合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279375A (zh) * 2008-01-16 2008-10-08 南京大学 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1215401A (zh) * 2008-01-18 2008-07-09 厦门大学 一种有机无机纳米球壳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342590A (zh) * 2008-08-26 2009-01-14 郑州大学 一种铜纳米微粒及其制备方法
JP2010150619A (ja) * 2008-12-26 2010-07-08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銅ナノ粒子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5856A (zh) * 2014-02-26 2014-05-14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铜纳米颗粒负载碳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85856B (zh) * 2014-02-26 2015-10-2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铜纳米颗粒负载碳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862062A (zh) * 2014-04-11 2014-06-18 南京大学 铜纳米粒子均匀掺杂亚微米碳球复合材料及其一步合成方法
CN106818869A (zh) * 2017-01-10 2017-06-13 南通大学 一种碳基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818869B (zh) * 2017-01-10 2019-06-21 南通大学 一种碳基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273284A (zh) * 2018-10-12 2019-01-25 温州大学 一种原位氮掺杂多孔碳微球/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7093B (zh) 2013-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Fabricating ZnO/lignin-derived flower-like carbon composite with excellen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and recyclability
CN104724699B (zh) 纤维素为原料制备生物质石墨烯的方法
Liang et al. g-C3N4-wrapped nickel doped zinc oxide/carbon core-double shell microspheres for high-performance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CN102891016B (zh) 一种钴酸镍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用途和制备方法
CN103801705B (zh) 一种多孔炭负载纳米金属氧化物或纳米金属材料的方法
CN110248731A (zh) 用于氧还原反应的源自废生物质的无金属催化剂
CN101728526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ei et al. G-C3N4 quantum dots and Au nano particles co-modified CeO2/Fe3O4 micro-flowers photocatalyst for enhanced CO2 photoreduction
Mu et al. 2D/3D S-scheme heterojunction of carbon nitride/iodine-deficient bismuth oxyiodide for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and bisphenol A degradation
Zhang et al. Fabricating 1D/2D Co3O4/ZnIn2S4 core–shell heterostructures with boosted charge transfer for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CN105289433B (zh) 一种规模化制备过渡金属氧化物多孔微球的方法
Zhang et al. Engineering a lignin-based hollow carbon with opening structure for highly improving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and recyclability of ZnO
CN102717093B (zh) 一种铜碳复合纳米级球的制备方法
CN101311360B (zh) 一维单晶氧化铋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05797758A (zh) 一种石墨烯负载的MoO2-Mo2C的合成方法
CN109078650A (zh) 一种在mof衍生碳纤维表面包覆二硫化钼的制备方法
CN103754837A (zh) 利用多孔氧化铋为模板制备含铋纳米空心球的方法
CN105819430A (zh) 一种煤基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6430306B (zh) 一种二硫化钒微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
Xiong et al. Plasmon photothermal-promoted solar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over a CoCr 2 O 4/gC 3 N 4 heterojunction
CN115624976B (zh) 镶嵌型氧化锆/氧化钴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Li et al. Recent advances of modified Ni (Co, Fe)-based LDH 2D materials for water splitting
Manchala et al. Solar-light responsive efficient H 2 evolution using a novel ternary hierarchical SrTiO 3/CdS/carbon nanospheres photocatalytic system
Qian et al. Atomic-level functionalized graphdiyne for electrocatalysis applications
Ye et al. Fabrication of Pt-Loaded Catalysts Supported on the Functionalized Pyrolytic Activated Carbon Derived from Waste Tires for the High Performance Dehydrogenation of Methylcyclohexane and Hydrogen Produ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0

Termination date: 2017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