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6755B - 一种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6755B
CN102716755B CN201210246133.8A CN201210246133A CN102716755B CN 102716755 B CN102716755 B CN 102716755B CN 201210246133 A CN201210246133 A CN 201210246133A CN 102716755 B CN102716755 B CN 1027167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st
catalytic activity
silver sulfide
semiconductor light
zinc sulph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461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6755A (zh
Inventor
徐玲玲
魏波
张海霖
朱琳
于佳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24613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167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16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6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6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67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ZnS复合光催化剂存在制备方法复杂、生产成本高、降解反应时间长和催化剂稳定性差的问题。方法:一、首先将ZnS粉末、去离子水、AgNO3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混合得到灰黑色溶液;二、恒温加热反应;三、经过滤干燥即得到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具有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有机废水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半导体光催化净化环境方面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实际应用中半导体光催化剂还存在以下缺点:(1)光生载流子的复合速率高,光催化效率低。(2)光催化剂的稳定性差,重复利用率低。以上两个缺点制约了半导体光催化剂在实际中的推广应用。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有效抑制光生载流子复合的有效途径。因此,开发新型高效复合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提高光能转换效率和实现催化剂的重复利用已成为目前光催化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ZnS半导体光催化剂不仅可以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而且可以用于从水中制氢、CO2的光还原、有机光合成、醛及衍生物的光还原、卤代苯脱卤,以及水中有毒重金属离子的光还原等的许多光催化领域。有文献报道ZnS与TiO2,ZnO,CdS构成的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都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效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多采用共沉淀法。由于在共沉淀过程中,很难保证沉淀剂在溶液中分散均匀,所以实际获得的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存在两种半导体复合不均匀的现象,减少了有效抑制光生载流子的界面。
对于ZnS复合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技术,专利《三维花状ZnO/ZnS复合结构的控制合成方法》(申请号:201110447195.0)提出了一种利用气相沉积法获取三维花状ZnO/ZnS复合结构的控制合成方法。这种方法受衬底硅片的尺寸限制,约束了复合材料的产量,不利于在实际应用中推广。专利《一种p-CuO/n-CdS/ZnS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1010607764.9)采用超生分散反应物的方法制备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制备工艺中需要焙烧、研磨等工艺,制备步骤多且通过超声分散难以保证半导体之间的有效复合。
因此现有的ZnS复合光催化剂存在制备方法复杂、降解反应时间长和催化剂稳定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ZnS复合光催化剂存在制备方法复杂、生产成本高、降解反应时间长和催化剂稳定性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由ZnS粉末、去离子水、AgNO3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制备而成;所述的ZnS粉末的质量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g:(250mL~1000mL);所述的ZnS与AgNO3质量比为(1~20):1;所述的ZnS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4×10-2~16×10-2)。
一种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
一、混合:首先在搅拌速度为40转/min~90转/min下将ZnS粉末放入去离子水中搅拌10min~20min,然后加入AgNO3,并继续在搅拌速度为40转/min~90转/min下搅拌10min~20min,然后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并继续在搅拌速度为40转/min~90转/min下搅拌10min~20min,即得到灰黑色溶液;步骤一中所述的ZnS粉末的质量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g:(250mL~1000mL);步骤一中所述的ZnS与AgNO3质量比为(1~20):1;步骤一中所述的ZnS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4×10-2~16×10-2);
二、恒温加热反应:首先将步骤一得到的灰黑色溶液放入反应釜中,灰黑色溶液的体积不得超过反应釜容积的2/3,然后在温度为120℃~140℃下恒温加热120min~14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恒温加热后反应产物;
三、过滤干燥:首先采用过滤方法将步骤二得到的恒温加热后反应产物进行过滤,得到过滤固体反应物,然后采用去离子水清洗3~5次,最后在温度为60℃~90℃下干燥120min~180min,即得到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
本发明优点:一、本发明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是采用不同禁带宽度的两种半导体复合,具有调节禁带宽度的优势,扩大了吸收太阳光的频谱范围,提高了对光源的利用率;二、由于复合材料中存在半导体的界面,能够有效地抑制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几率,因此本发明制备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比现有的ZnS催化材料紫外催化活性高;三、本发明利用水热法合成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即利用纯相的ZnS作为水热合成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基体材料及硫源,ZnS溶液中缓慢释放硫离子形成Ag2S的方式有效地增强了两种半导体材料间的有效复合,增加了抑制光生载流子复合的反应界面;四、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有利于大量生产和推广使用的特点;五、采用X-射线衍射检测反应前后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证实了本发明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优良的稳定性,且反应后光催化剂的回收率为75%~85%,循环利用4次后,染料的降解效率仍能达到50%。因此本发明制备的可重复多次利用的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催化效率高,稳定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纯ZnS粉末的SEM图;图2是试验一制备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SEM图;图3是试验二制备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SEM图;图4是试验三制备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SEM图;图5是XRD谱图,图5中(a)表示试验一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得XRD图,图5(a)中竖线表示纯ZnS标准卡,图5中(b)表示试验二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得XRD图,图5中(c)表示试验三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得XRD图,图5(c)中竖线表示纯Ag2S标准卡;图6是光催化降解率-时间变化曲线,图6中■表示现有纯ZnS粉末的光催化降解率-时间变化曲线,图6中▼表示试验一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率-时间变化曲线,图6中▲表示试验二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率-时间变化曲线,图6中●表示试验三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率-时间变化曲线;图7是回收得到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XRD谱图,图7中(a)表示第一次回收得到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XRD图,图7中(b)表示第二次回收得到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XRD图,图7中(c)表示第三次回收得到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XRD图,图7中(d)表示第四次回收得到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一种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由ZnS粉末、去离子水、AgNO3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制备而成;所述的ZnS粉末的质量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g:(250mL~1000mL);所述的ZnS与AgNO3质量比为(1~20):1;所述的ZnS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4×10-2~16×10-2)。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所述的ZnS粉末的质量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g:(400mL~800mL)。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之一不同点是:所述的ZnS与AgNO3质量比为(5~15):1。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点是:所述的ZnS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6×10-2~12×10-2)。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是一种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
一、混合:首先在搅拌速度为40转/min~90转/min下将ZnS粉末放入去离子水中搅拌10min~20min,然后加入AgNO3,并继续在搅拌速度为40转/min~90转/min下搅拌10min~20min,然后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并继续在搅拌速度为40转/min~90转/min下搅拌10min~20min,即得到灰黑色溶液;步骤一中所述的ZnS粉末的质量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g:(250mL~1000mL);步骤一中所述的ZnS与AgNO3质量比为(1~20):1;步骤一中所述的ZnS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4×10-2~16×10-2);
二、恒温加热反应:首先将步骤一得到的灰黑色溶液放入反应釜中,灰黑色溶液的体积不得超过反应釜容积的2/3,然后在温度为120℃~140℃下恒温加热120min~14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恒温加热后反应产物;
三、过滤干燥:首先采用过滤方法将步骤二得到的恒温加热后反应产物进行过滤,得到过滤固体反应物,然后采用去离子水清洗3~5次,最后在温度为60℃~90℃下干燥120min~180min,即得到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
本实施方式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是采用不同禁带宽度的两种半导体复合,具有调节禁带宽度的优势,扩大了吸收太阳光的频谱范围,提高了对光源的利用率。
由于复合材料中存在半导体的界面,能够有效地抑制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几率,因此本实施方式制备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比现有的ZnS催化材料紫外催化活性高。
本实施方式利用水热法合成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即利用纯相的ZnS作为水热合成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基体材料及硫源,ZnS溶液中缓慢释放硫离子形成Ag2S的方式有效地增强了两种半导体材料间的有效复合,增加了抑制光生载流子复合的反应界面。
本实施方式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有利于大量生产和推广使用的特点。
采用X-射线衍射检测反应前后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证实了本实施方式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优良的稳定性,且反应后光催化剂的回收率为75%~85%,循环利用4次后,染料的降解效率仍能达到50%。因此本实施方式制备的可重复多次利用的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催化效率高,稳定性好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的不同点是:所述的ZnS粉末的质量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g:(400mL~800mL)。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或六之一不同点是:所述的ZnS与AgNO3质量比为(5~15):1。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五或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至七之一不同点是:所述的ZnS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6×10-2~12×10-2)。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五至七相同。
采用下述试验验证本发明效果:
试验一:一种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
一、混合:首先在搅拌速度为65转/min下将50mg的ZnS粉末放入25mL的去离子水中搅拌15min,然后加入3.8mg的AgNO3,并继续在搅拌速度为65转/min下搅拌15min,然后加入4mg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并继续在搅拌速度为65转/min下搅拌15min,即得到灰黑色溶液;
二、恒温加热反应:首先将步骤一得到的灰黑色溶液放入反应釜中,灰黑色溶液的体积为反应釜容积的3/5,然后在温度为130℃下恒温加热13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恒温加热后反应产物;
三、过滤干燥:首先采用过滤方法将步骤二得到的恒温加热后反应产物进行过滤,得到过滤固体反应物,然后采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最后在温度为90℃下干燥120min,即得到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现有纯ZnS粉末和本试验制备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图1是现有纯ZnS粉末的SEM图,图2是本试验制备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SEM图,通过图2与图1对比可知硫化银/硫化锌球型表面明显比纯ZnS表面粗糙,图2中小颗粒状是硫化银颗粒,通过图2可知硫化银颗粒大小均匀。
试验二:一种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
一、混合:首先在搅拌速度为65转/min下将50mg的ZnS粉末放入25mL的去离子水中搅拌15min,然后加入10mg的AgNO3,并继续在搅拌速度为65转/min下搅拌15min,然后加入6mg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并继续在搅拌速度为65转/min下搅拌15min,即得到灰黑色溶液;
二、恒温加热反应:首先将步骤一得到的灰黑色溶液放入反应釜中,灰黑色溶液的体积为反应釜容积的3/5,然后在温度为130℃下恒温加热13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恒温加热后反应产物;
三、过滤干燥:首先采用过滤方法将步骤二得到的恒温加热后反应产物进行过滤,得到过滤固体反应物,然后采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最后在温度为90℃下干燥120min,即得到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本试验制备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结果如图3所示,图3是本试验制备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SEM图,通过图3与图1对比可知,硫化银/硫化锌球型表面与图2相似,同时表面的硫化银颗粒尺寸明显变大,并且颗粒大小不均匀。
试验三:一种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
一、混合:首先在搅拌速度为65转/min下将50mg的ZnS粉末放入25mL的去离子水中搅拌15min,然后加入50mg的AgNO3,并继续在搅拌速度为65转/min下搅拌15min,然后加入8mg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并继续在搅拌速度为65转/min下搅拌15min,即得到灰黑色溶液;
二、恒温加热反应:首先将步骤一得到的灰黑色溶液放入反应釜中,灰黑色溶液的体积为反应釜容积的3/5,然后在温度为130℃下恒温加热13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恒温加热后反应产物;
三、过滤干燥:首先采用过滤方法将步骤二得到的恒温加热后反应产物进行过滤,得到过滤固体反应物,然后采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最后在温度为90℃下干燥120min,即得到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本试验制备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结果如图4所示,图4是本试验制备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SEM图,通过图4与图1对比可知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表面出现一些硫化银小颗粒,比纯硫化锌球体表面略微粗糙。
采用X射线衍射仪检测试验一至三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检测结果图5所示,图5中(a)表示试验一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得XRD图,图5(a)中竖线表示纯ZnS标准卡;图5中(b)表示试验二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得XRD图;图5中(c)表示试验三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得XRD图,图5(c)中竖线表示纯Ag2S标准卡;通过图5(a)~(c)所示,XRD图谱中同时存在硫化锌和硫化银的特征峰,除此之外没有出现其他杂质相,证明了该复合半导体催化剂是硫化锌与硫化银的复合材料;随着硫化锌质量的减少,XRD图谱中硫化锌的特征峰峰强减弱,同时硫化银的特征峰峰强明显增强,说明该复合半导体催化剂中的成分含量与参与复合的硫化锌和硫化银质量有关。
采用下述试验验证试验一至三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和现有纯ZnS粉末的光催化性能,具体操作如下:
试验1:1、首先称取0.04g现有纯ZnS粉末分散于60mL的初始浓度为1×10-5mol/L的甲基橙溶液中;2、在避光强力搅拌条件下搅拌36min,取5mL中层液体作为初始样品,记为被降解染料的初始溶度C0;3、利用300W氙灯,并且在出光口处装置波长为350nm的紫外滤光片,模拟紫外光源进行光催化降解,在反应过程中混合体系始终保持强力搅拌;4、每隔6min取出5mL中层液体,离心分离除去现有纯ZnS粉末;6、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的吸光度,计算降解率,算出甲基橙浓度C。
试验2:1、首先称取0.04g试验一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分散于60mL的初始浓度为1×10-5mol/L的甲基橙溶液中;2、在避光强力搅拌条件下搅拌36min,取5mL中层液体作为初始样品,记为被降解染料的初始溶度C0;3、利用300W氙灯,并且在出光口处装置波长为350nm的紫外滤光片,模拟紫外光源进行光催化降解,在反应过程中混合体系始终保持强力搅拌;4、每隔6min取出5mL中层液体,离心分离除去试验一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6、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的吸光度,计算降解率,算出甲基橙浓度C。
试验3:1、首先称取0.04g试验二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分散于60mL的初始浓度为1×10-5mol/L的甲基橙溶液中;2、在避光强力搅拌条件下搅拌36min,取5mL中层液体作为初始样品,记为被降解染料的初始溶度C0;3、利用300W氙灯,并且在出光口处装置波长为350nm的紫外滤光片,模拟紫外光源进行光催化降解,在反应过程中混合体系始终保持强力搅拌;4、每隔6min取出5mL中层液体,离心分离除去试验二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6、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的吸光度,计算降解率,算出甲基橙浓度C。
试验4:1、首先称取0.04g试验三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分散于60mL的初始浓度为1×10-5mol/L的甲基橙溶液中;2、在避光强力搅拌条件下搅拌36min,取5mL中层液体作为初始样品,记为被降解染料的初始溶度C0;3、利用300W氙灯,并且在出光口处装置波长为350nm的紫外滤光片,模拟紫外光源进行光催化降解,在反应过程中混合体系始终保持强力搅拌;4、每隔6min取出5mL中层液体,离心分离除去试验三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6、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的吸光度,计算降解率,算出甲基橙浓度C。
根据试验1至4提供的数据绘制光催化降解率-时间变化曲线,如图6所示,图6的纵坐标为甲基橙的相对浓度C/C0,横坐标为可见光照时间(min),图6中■表示现有纯ZnS粉末的光催化降解率-时间变化曲线,图6中▼表示试验一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率-时间变化曲线,图6中▲表示试验二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率-时间变化曲线,图6中●表示试验三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光催化降解率-时间变化曲线,通过图6可知本发明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足够高光催化活性。
回收试验2使用的试验一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经计算可知回收率为82%,并采用第一次回收得到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代替试验一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重复试验2操作,继续回收得到第二次回收得到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并采用第二次回收得到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代替试验一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重复试验2操作,继续回收得到第三次回收得到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并采用第三次回收得到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代替试验一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重复试验2操作,继续回收得到第四次回收得到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检测第一次回收得到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第二次回收得到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第三次回收得到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和第四次回收得到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检测结果图7所示,图7中(a)表示第一次回收得到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XRD图,图7中(b)表示第二次回收得到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XRD图,图7中(c)表示第三次回收得到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XRD图,图7中(d)表示第四次回收得到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XRD图;通过图7中(a)~(d)对比可知试验一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优良的性能稳定性,因此本发明制备的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可重复多次利用。

Claims (4)

1.一种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
一、混合:首先在搅拌速度为40转/min~90转/min下将ZnS粉末放入去离子水中搅拌10min~20min,然后加入AgNO3,并继续在搅拌速度为40转/min~90转/min下搅拌10min~20min,然后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并继续在搅拌速度为40转/min~90转/min下搅拌10min~20min,即得到灰黑色溶液;步骤一中所述的ZnS粉末的质量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g:(250mL~1000mL);步骤一中所述的ZnS与AgNO3质量比为(1~20):1;步骤一中所述的ZnS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4×10-2~16×10-2);
二、恒温加热反应:首先将步骤一得到的灰黑色溶液放入反应釜中,灰黑色溶液的体积不得超过反应釜容积的2/3,然后在温度为120℃~140℃下恒温加热120min~14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恒温加热后反应产物;
三、过滤干燥:首先采用过滤方法将步骤二得到的恒温加热后反应产物进行过滤,得到过滤固体反应物,然后采用去离子水清洗3~5次,最后在温度为60℃~90℃下干燥120min~180min,即得到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nS粉末的质量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g:(400mL~800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nS与AgNO3质量比为(5~15):1。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nS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6×10-2~12×10-2)。
CN201210246133.8A 2012-07-17 2012-07-17 一种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167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6133.8A CN102716755B (zh) 2012-07-17 2012-07-17 一种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6133.8A CN102716755B (zh) 2012-07-17 2012-07-17 一种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6755A CN102716755A (zh) 2012-10-10
CN102716755B true CN102716755B (zh) 2014-02-19

Family

ID=46942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4613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16755B (zh) 2012-07-17 2012-07-17 一种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167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7537B (zh) * 2014-09-22 2016-08-24 江苏大学 一种MoS2/Ag2S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029756A (zh) * 2017-06-01 2017-08-11 新疆大学 一种固相制备硫化锌‑硫化银异质结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9248693A (zh) * 2018-10-25 2019-01-22 中南大学 一种改性硫化锌纳米线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15247B (zh) * 2020-06-19 2021-04-09 李树彬 一种硫化银/磷化钴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9604A (en) * 1987-08-06 1989-12-26 Council Of Scientific & Industrial Research Process for the photo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water into hydrogen and oxygen
JP2006256901A (ja) * 2005-03-17 2006-09-28 Nissan Motor Co Ltd 水素発生装置、水素発生方法及び水素発生システム
CN1887719A (zh) * 2006-07-14 2007-01-03 哈尔滨师范大学 硫化银/硫化铜纳米结构的形状控制合成方法
JP2012055843A (ja) * 2010-09-10 2012-03-22 Tokyo Univ Of Science 光触媒の合成方法、光触媒電極および水素生成装置、並びに水素生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9604A (en) * 1987-08-06 1989-12-26 Council Of Scientific & Industrial Research Process for the photo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water into hydrogen and oxygen
JP2006256901A (ja) * 2005-03-17 2006-09-28 Nissan Motor Co Ltd 水素発生装置、水素発生方法及び水素発生システム
CN1887719A (zh) * 2006-07-14 2007-01-03 哈尔滨师范大学 硫化银/硫化铜纳米结构的形状控制合成方法
JP2012055843A (ja) * 2010-09-10 2012-03-22 Tokyo Univ Of Science 光触媒の合成方法、光触媒電極および水素生成装置、並びに水素生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水热法制备ZnS/Ag 复合纳米线及其光催化";李莹滢 等;《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0831;第39卷(第8期);第1380-1384页 *
李莹滢 等."水热法制备ZnS/Ag 复合纳米线及其光催化".《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第39卷(第8期),第1380-1384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6755A (zh) 2012-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hi et al. Onion-ring-like g-C3N4 modified with Bi3TaO7 quantum dots: A novel 0D/3D S-scheme heterojunction for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Xie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photocatalysis of Eu3+–TiO2 sol in the hydrosol reaction system
Niu et al. Optimization of boron doped TiO2 as an efficient visible light-driven photocatalyst for organic dye degradation with high reusability
Xiong et al. Hierarchical pn heterostructure BiOI@ ZnTi-LDH for Cr (VI) reduction under visible light
Qi et al. Enhanced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AgBr on {001} facets exposed to BiOCl
CN108786812A (zh) 一种兼具吸附和催化作用的多孔碳/纳米双金属氧化物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16755B (zh) 一种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的硫化银/硫化锌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Huang et al. Construction of a novel Z-scheme V2O5/NH2-MIL-101 (Fe) composite photocatalyst with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tetracycline
Alshaikh et al. Templated synthesis of CuCo2O4-modified g-C3N4 heterojunctions for enhanced photoreduction of Hg2+ under visible light
CN107790157A (zh) 一种三元铋基复合光催化剂Bi/Bi4O5Br2/BiOI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39555A (zh) 一种可见光响应的CdS/CdIn2S4复合纳米结构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Zhang et al. Fe3O4@ MIL-100 (Fe) modified ZnS nanoparticles with enhanced son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tetracycline antibiotic in water
CN101049563A (zh) 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的纳米Ag/CeO2催化剂的制备
CN104128180B (zh) 电子束辐照法合成氧化亚铜/石墨烯光催化复合纳米材料的方法
CN100460067C (zh) 负载氧化镍的钒酸铋复合光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029786A (zh) 一种磁性复合光催化剂Ppy@CdS/ZnFe2O4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044842A (zh) 一种扇形羟基氟化锌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874398A (zh) 一种可回收循环利用的二氧化钛(p25)/石墨烯/四氧化三铁三元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647529A (zh) 一种基于ZIF-8合成ZnO/ZIF-CN/Ag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Ma et al. Z-scheme g-C3N4/ZnS heterojunction photocatalyst: One-pot synthesis, interfacial structure regulation, and improved photocatalysis activity for bisphenol A
Shi et al. Wool-ball-like BiOBr@ ZnFe-MOF composites for degradation organic pollutant under visible-light: Synthesis, 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and mechanism
CN104275200B (zh) 一种核壳结构ZnS/Ni2P复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5879896B (zh) Cu3B2O6/g‑C3N4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降解亚甲基蓝染料废水的方法
Zou et al. Oxalic acid modified hexagonal ZnIn2S4 combined with bismuth oxychloride to fabricate a hierarchical dual Z-scheme heterojunction: Accelerating charge transfer to impro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Dai et al. Efficient degradation of tetracycline in aqueous solution by Ag/AgBr catalyst under solar irradi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

Termination date: 201607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