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0817B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0817B
CN102710817B CN201110283371.1A CN201110283371A CN102710817B CN 102710817 B CN102710817 B CN 102710817B CN 201110283371 A CN201110283371 A CN 201110283371A CN 102710817 B CN102710817 B CN 1027108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mobile terminal
conductive member
pattern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833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0817A (zh
Inventor
郭旲勇
卢昇桢
郑广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710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08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08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08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33Hand-held 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a single feed point
    • H01Q5/364Creating multiple current paths
    • H01Q5/371Branching current path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4Supports for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在此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终端机体,其包括形成为处理无线信号的电路板;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该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被配置为形成终端的外观,并且布置为覆盖电路板的侧面;供电连接部,其使得将第一构件和电路板供电连接;以及接地连接部,其使得第一构件和电路板接地连接。相应地,彼此邻近地布置电气元件和天线,从而使得有效地利用终端内的空间。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有发射和接收无线电磁波的天线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由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对于更加多样化的业务的需求,促使移动通信业务继续演进。早期的移动通信业务仅集中于语音通信。然而,在最近几年中,出现了各种移动通信业务,例如诸如音乐或电影的多媒体业务、允许在移动时使用因特网的无线便携式因特网业务、以及超过国界提供移动通信的卫星通信业务。
另一方面,随着移动通信终端的天线在通常的移动通信终端中做得更小,天线的辐射效率被减小,频带被减小,并且天线增益被减小。然而,仍然不断地需要移动通信终端的小型化、多功能和高性能,而不管性能的下降。因此,也需要使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天线小型化和具有高性能。
在相关技术中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天线具有向外部突出的1/4波长单极或螺旋状天线,从而难以实现用户的便携性并且具有硬度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针对嵌入式天线进行了积极的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本发明,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提供具有更加增强的性能的天线装置的移动终端。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与本发明的示例相关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终端机体,其包括被形成为处理无线信号的电路板;第一辐射体,其与电路板分离并被布置为与电路板重叠;第二辐射体,其被布置为邻近第一辐射体;第一供电连接部,其使得第一辐射体和电路板被供电连接;以及第一接地连接部,其使得电路板和第二辐射体被接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通过电感器来对第一供电连接部和第二接地连接部进行电连接。
此外,为了完成上述任务,根据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显示区域,其被形成为在终端机体的表面上显示可视信息;被布置在邻近终端机体的一个端部的显示板,该显示板使得显示区域延伸至终端机体的该端部;以及天线部,其与显示板重叠,并且被形成为减小到显示板的分隔距离,其中,天线部包括供电连接至电路板的第一辐射体和邻近第一辐射体布置以与该第一辐射体耦接并接地连接至电路板的第二辐射体。
此外,为了完成上述任务,根据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天线部,其被形成为辐射射频信号;以及终端机体,其具有地电极,其中,天线部包括彼此邻近地布置并耦接的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形成为向第一辐射体供电的第一供电连接部、以及形成为将第二辐射体接地连接至地电极的第一接地连接部。
如上所述,根据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有关的移动终端,彼此邻近地布置两个辐射体,从而提供了即使在具有由终端机体内的电路板或显示板导致的影响的空间中也能满足多频带特征的天线。
此外,因此,通过终端的小型化和组件的简单化可以确保经济效益。
如上所述,根据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相关的移动终端,彼此邻近地布置电器元件和天线,从而使得能够有效地利用终端内的空间。
此外,主辐射部形成为从底端在长度方向指向外部,从而在高频频带减少由手效应导致的辐射特征的劣化。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进来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结合到本申请中且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这些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中:
图1是例示了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相关的移动终端的正面形状的前视立体图;
图2是例示了图1的移动终端的后视立体图;
图3是例示从图1的“A”部分移除显示单元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4是示意性地例示了图3的构造的概念图;
图5A至图5H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环形天线的概念图,其分别例示了各个天线的修改的实施方式;
图6是例示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天线的情况下基于频率的电压驻波比的曲线图;
图7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从图1的“A”部分移除显示单元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8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环形天线的概念图;以及
图9是例示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天线的情况下基于频率的电压驻波比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更加详细地描述与本发明相关的移动终端。用于在以下描述中所使用的元件的后缀“模块”和“单元或部”仅提供以便于撰写本说明书,因此并不认为它们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或功能。本说明书针对同样的/类似的元件使用同样的/类似的标号,而不考虑不同的实施方式,所以它们都将通过首次描述来进行理解。除非从上下文明显地指出,否则在本说明书中的单数形式的表达将包括复数形式的表达。
在此公开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便携式电话、智能电话、手提电脑、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仪等。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根据以下描述的构造也可以适用于例如数字电视、台式电脑等的固定的终端。
图1是例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移动终端100的一个示例的前视立体图。
在此公开的移动终端100具有直板型的终端机体。然而,本发明不仅限于此,而且还适用于以相对地可移动的方式将两个或更多个机体彼此结合(例如滑盖式、折叠式、旋轴式、转动式等)的各种结构。
机体包括形成终端的外观的壳体(壳、罩、盖等)。在该实施方式中,壳体可以分为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在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之间可附加设置至少一个中间壳体。
壳体可以通过对合成树脂进行注塑成型形成,或者由诸如不锈钢(STS:stainlesssteel)或者钛(Ti)之类的金属材料形成。
显示单元151、音频输出模块152、相机121、用户输入单元131、132、麦克风122、接口170等可以布置在终端机体上(主要布置在第一壳体101上)。
显示单元151占据第一壳体101的主表面的大部分。音频输出单元152和相机121设置在与显示单元151的两端中的一端相邻的区域,而用户输入单元131和麦克风122设置在与其另一端相邻的区域。用户接口132和接口170等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的侧面。
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输出)移动终端100中经过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电话呼叫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与呼叫相关的用户界面(UI:User Interface)或者图形用户界面(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当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呼叫模式或图像拍摄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拍摄和/或接收的图像、UI或者GUI。
显示单元1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中的至少一个。
那些显示器中的某些显示器可以配置为透射型或光透射型以允许通过显示单元来观察外部,所述显示单元也可以被称为透明显示器。典型的透明显示器的一个示例可以包括透明的OLED(TOLED)等。在这种结构下,用户能够透过终端机体的显示单元151占据的区域观看到位于该终端机体的后侧的物体。
根据便携式终端100的一个构造的方面,显示单元151可以在数量上实现为两个或者更多个。例如,多个显示单元151可以彼此分开或者彼此集成地设置在一个表面上或者可以设置在不同表面上。
这里,如果显示单元151和触摸感应传感器(称为触摸传感器)之间具有相互层结构,则该结构可以称为触摸屏。显示单元151可以用作输入装置而不是输出装置。触摸传感器可以实现为触摸膜、触摸片、触摸板等等。
接口170可以充当所有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无线头戴式耳机、外部电源充电器、有线/无线数据端口、卡槽(例如,存储卡、SIM/UIM卡等)等。接口170可以用于从外部装置接收数据或电力并将该数据或电力传送至移动终端内的各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将移动终端内的数据传送至外部装置。
触摸传感器可以配置成将施加到显示单元151的特定部分的压力的变化或者由显示单元151的特定部分产生的电容的变化转换成电输入信号。而且,触摸传感器可以配置成不仅感测触摸位置和触摸区域,还感测触摸压力。
当触摸传感器感测到触摸输入时,向触摸控制器发送相应的信号。触摸控制器处理所接收到的信号,然后将相应数据发送给控制器。因此,控制器可以感测到触摸了显示单元151的哪个区域。
将用户输入单元配置为接收用于控制移动通信终端100的操作的指令,并且可以包括多个操纵单元131、132。操纵单元131、132可以统称为操纵部,并且可以采用以触觉方式允许用户用触觉感受来执行操纵的任何方法。
可以以多种方式来配置由第一操纵单元131和第二操纵单元132所输入的内容。例如,第一操纵单元131可以接收例如开始、结束、滚动等的指令,并且第二操纵单元132可以接收例如从音频输出单元152输出的声音的音量控制、显示单元151切换至触摸识别模式等的指令。
图2是图1的移动终端的后视立体图。
参照图2,可以将相机121′另外地安装在终端机体的背面(即,第二壳体102)上。相机121′具有与相机121的拍摄方向大致相反的拍摄方向,并且可以具有与相机121的像素数量不同的像素数量。
例如,优选地是,相机121具有更低数量的像素以允许用户在视频呼叫等的情况下拍摄用户的脸并将拍摄的图片发送至另一方,而相机121′具有更高数量的像素以允许用户拍摄通常的目标而不立刻发送该拍摄的图片。相机121和121′可以以可旋转地或者弹出地方式设置在终端机体中。
还可以靠近相机121’布置闪光灯和反射镜。当用相机121′拍摄物体时,闪光灯向物体发光。当用户想要利用相机121′在自画像模式拍摄他或她自己时,反射镜允许用户反射用户自己的脸。
音频输出单元还可以布置在终端机体的背面。音频输出单元可以与音频输出单元152一起实现立体声功能,并且在语音通信期间可以用于实现免提电话模式。
除了用于通信等的天线以外,还可以将用于接收广播信号的天线(未示出)布置在终端机体的侧面。广播接收模块的天线组成部可以以可伸缩的方式设置在终端机体上。
用于向移动终端100供电的供电单元可以安装在终端机体上。可以将供电单元设置为使其并入终端机体中,或者以可拆卸的方式直接从终端机体抽出。可以由电池盖190嵌入供电单元。
还可以将用于检测触摸的触摸板(未示出)安装在第二壳体102上。可以将触摸板配置为与显示单元151相似的光透射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显示单元151配置为从其两面输出视觉信息,则也可以通过触摸板识别视觉信息。也可以通过触摸板来控制输出至其两面的所有信息。反之,还可以将显示单元安装在触摸板上,因而也可以将触摸屏布置在第二壳体102上。
触摸板可以与第一壳体101的显示单元151相关联地工作。可以将触摸板平行地布置在显示单元151的背面。触摸板可以具有与显示单元151相同的或者更小的尺寸。
[实施方式1]
图3是例示从图1的“A”部分移除显示单元的构造的立体图,并且图4是示意性地例示图3的构造的概念图。
如图所示,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是具有环形天线的移动终端,并且环形天线利用沿着终端机体的侧面形成的一部分壳体作为导电环路的一部分。换言之,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环形天线与第一构件104、供电连接部141、接地部142和电路板160一起形成闭合环路。第一构件104和第二构件105是形成终端的外观的盖体的一部分,并且将其配置为覆盖电路板160的侧面。可以通过包括金属材料来形成第一构件104,并且作为环形天线中的主辐射体来工作。此外,第二构件105的至少一部分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以形成另一导电环路。
第一构件104和供电连接部141连接至第一图案144a,并且第一构件104和接地部142连接至第二图案144b。图案形成在托架174上。第一构件104、第二构件105和图案彼此结合以形成在以下中的任何一个中工作的导电环路:分别确保足够的频带特性的的码分多址(CDMA)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信频带(800-1000MHz)、个人通信系统(PCS)和数字蜂窝系统(DCS)频带(1700-1900MHz)、以及宽带CDMA(W-CDMA)通信频带(2.4GHz)。可以形成导电环路以满足特定频率的半波长。
第一图案144a和第二图案144b可以具有曲折类型的导体,并且可以根据谐振和频率特征将导体制成各种形式。通过供电连接部141将电流供应至导体,并且对通过接地部142供电的电流进行短路。
在第一构件104和第二构件105之间形成有狭缝部143,以将第一构件104和第二构件105彼此分开。由此,第一构件104可以与供电连接部141、接地部142和图案一起形成导电环路。换言之,即便第二构件105包括导电金属材料,但是流向第二构件105的电流已被阻挡或者在第二构件105上的耦合效应会减小,从而作为环形天线工作。
供电连接部141允许通过电连接(或者电磁(EM)供电方法)来向第一构件104供电,并且接地部142将第一构件104接地连接以使其电气短路,从而实现天线谐振频率和阻抗匹配。
供电连接部141允许第一构件104电连接至供电装置(未示出)。针对该连接,供电连接部141可以包括供电板、供电夹和供电线。这里,供电板、供电夹和供电线彼此电连接,以将通过供电装置供应的电流(或电压)源传送至辐射部的导体。这里,供电线可以包括印刷在基板上的微条线(microstrip)。
接地部142允许第一构件104或第二构件105的末端电连接至地电极,从而使得第一构件104或第二构件105接地。地电极可以是电路板160上的地。这里,接地部142可以具有至少两个具有不同长度的路径,并且形成有对应于各个路径的开关。此外,各个路径允许地电极和辐射体(例如,第一构件)以选择性的方式和不同的长度进行连接。这里,路径可以是用于将地连接至辐射体的电气通路,并且可以通过包括接地板、接地夹和接地线来形成。此外,可以以不同的长度来形成接地线,从而提供不同的路径长度。
如图3所示,可以将扬声器模块172、接口模块171或者麦克风模块123安装在由第一构件104和第二构件105所包围的位置,并且布置为邻近第一构件104。此外,可以将扬声器模块172、接口模块171或者麦克风模块123安装在托架174上,并且可以将托架174布置在上述位置。
与机体的内部和外部相通的至少一个或更多个孔可以形成在第一构件104上。扬声器的孔153、接口的罩170或者麦克风的罩122可以布置在孔中。
通常,不将电子元件安装在阻挡天线的辐射效率的空间。然而,当如在此例示的沿着终端机体的侧面形成一部分外壳被用作导电环路的一部分时,可以彼此邻近地布置电气元件和天线以降低效率劣化,从而使得有效使用终端内部的空间。
实施方式1的修改例
图5A至图5H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环形天线的概念图,其分别例示了各个天线的修改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实施方式1以及稍后描述的实施方式2来实现修改。
根据在图5A中所例示的实施方式,从连接至电路板160的供电连接部141到接地部142通过图案144a、144b和第一构件104形成环路。在第一构件104和第二构件105之间形成有狭缝部143。在形成在终端底端的环路天线中,主辐射部可以形成为从终端的底端在长度方向指向外部,从而在高频频带减少由手效应导致的辐射特征的劣化。
根据在图5B中所例示的实施方式,图案144a、图案144b和第一构件104以预定的距离(d1、d2)彼此隔开,以实现耦合供电和耦合接地。在修改的实施方式中,不需接触结构来将第一构件104连接至图案,因而可以简化工艺以降低单位成本。例如,仅对第一图案144a和第一构件104通过耦合进行供电,并且第二图案144b和第一构件104直接彼此接触以形成接地连接,因而使得环路结构末端的电气特性固定,从而满足天线的宽带特征。
根据在图5C中所例示的实施方式,以曲折结构形成图案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形成导电图案,从而进一步将天线小型化。
根据在图5D中所例示的实施方式,可以具有多个图案与第一构件104彼此连接的结构,从而提供多个回路。结果,可以发射和接收与终端所需的多个频率和特定频率相对应的无线信号。
根据在图5E中所例示的实施方式,第一构件104可以形成在终端的左侧或右侧及其顶端或底端。
根据在图5F和图5G中所例示的实施方式,形成至少一个或更多个狭缝145以使机体的内部和外部与第二构件105相通,或者第二构件105和电路板160在至少一个或更多个点彼此电连接146。通过这种类型的调谐,可以获得期望的带宽和期望的谐振频率。
根据在图5H中所例示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包括从图案的任何一个点延伸或者从第一构件104的任何一个点延伸的子辐射体147,以在特定频率扩展带宽。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构件104可以作为针对特定频率的主辐射体进行操作。
图6是例示基于根据图5A的实施方式的天线中的频率的电压驻波比的曲线图。如在图中所例示的,在码分多址(CDMA)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信频带(800-1000MHz)、个人通信系统(PCS)和数字蜂窝系统(DCS)频带(1700-1900MHz)、以及宽带CDMA(W-CDMA)通信频带(2.4GHz)中的电压驻波比分别小于3,因而可以看出在射频处的宽带特征是极好的。
[实施方式2]
图7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从图1的“A”部分移除显示单元的构造的立体图,并且图8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环路天线的概念图。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将用于指定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并且对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的描述可用前面的描述替换。
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是具有环形天线的移动终端,并且环形天线利用沿着终端机体的侧面形成的一部分壳体作为导电环路的一部分。换言之,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环形天线与导电构件204、供电连接部241、接地部242和电路板260一起形成导电环路。
导电构件204和框架构件205是形成终端的外观的盖体的一部分,并且将其配置为覆盖电路板260的侧面。可以通过包括导电金属材料来形成导电构件204,并且作为环形天线中的主辐射体来工作。此外,框架构件205的至少一部分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以形成另一导电环路。
导电构件204和供电连接部241连接至第三图案244a,并且导电构件204和接地部242连接至第四图案244b。图案形成在托架274上。导电构件204、框架构件205和图案彼此结合以形成导电环路,该导电环路在以下中的任何一个频带中工作:分别确保足够的频带特性的码分多址(CDMA)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信频带(800-1000MHz)、个人通信系统(PCS)和数字蜂窝系统(DCS)频带(1700-1900MHz)、以及宽带CDMA(W-CDMA)通信频带(2.4GHz)。可以形成导电环路以满足特定频率的半波长。
第三图案244a和第四图案244b可以具有曲折类型的导体,并且可以根据谐振和频率特征将导体制成各种形式。通过供电连接部241将电流供应至导体,并且对通过接地部242供电的电流进行短路。
在导电构件204上形成穿过部或分隔狭缝部243,该穿过部穿过至少一部分导电构件204以将机体的内部与外部相通,该分隔狭缝部配置为将导电构件204分隔为多个构件。因此,导电构件204与供电连接部241、接地部242、框架构件205和图案组合在一起以形成至少一个或更多个能够在特定频率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的导电环路。
如图7所示,可以将扬声器模块272、接口模块271或者麦克风模块223安装在由导电构件204和框架构件205所包围的位置、并且布置为邻近导电构件204的位置。此外,可以将扬声器模块272、接口模块271或者麦克风模块223安装在托架274上,并且可以将托架274布置在上述位置。
与机体的内部和外部相通的至少一个或更多个孔可以形成在导电构件204上。扬声器的孔253、接口的罩270或者麦克风的罩222可以布置在孔中。
图9是例示基于根据图8的实施方式的天线中的频率的电压驻波比的曲线图。如在图中所例示的,在码分多址(CDMA)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信频带(800-1000MHz)、个人通信系统(PCS)和数字蜂窝系统(DCS)频带(1700-1900MHz)、以及宽带CDMA(W-CDMA)通信频带(2.4GHz)中的电压驻波比分别小于3,因而可以看出在射频处的宽带特征是极好的。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构造和方法将不以限制的方式适用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并且所有的实施方式或者部分的实施方式可以被选择性地结合并且被配置为各种修改例。

Claims (24)

1.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
终端机体,其包括用于处理无线信号的电路板;
第一构件,其限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外表面,并且布置为覆盖所述电路板的第一表面;
第二构件,其限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外表面,并且布置为覆盖所述电路板的第二表面;
供电连接器,其协助在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电路板之间进行供电连接;
接地连接器,其协助在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电路板之间进行接地连接;
第一图案,其从所述供电连接器延伸,所述第一图案与所述第一构件分离具有预定距离的间隙,以协助进行耦合供电;
第二图案,其从所述接地连接器延伸,所述第二图案与所述第一构件分离具有预定距离的间隙,以协助进行耦合接地,
其中,狭缝部位于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之间以阻挡或减小从第一构件流向第二构件的电流,以使得所述供电连接器、所述第一构件、所述接地连接器、所述第一图案和所述第二图案形成用于辐射所述无线信号的导电环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还包括:
位于由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限定的区域中的扬声器模块、接口模块或者麦克风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具有邻接所述终端机体的内部和外部的至少一个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还包括:
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孔处的扬声器孔、接口罩或者麦克风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彼此邻近地布置所述供电连接器和所述接地连接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布置在所述终端机体的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
所述第一构件作为主辐射体操作;并且
所述第一构件还包括用于增强所述主辐射体的辐射图案的子辐射体,并且所述子辐射体具有预定的长度,并且从所述第一构件的一部分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二构件由金属材料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二构件和所述电路板在一个或更多个点彼此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二构件具有邻接所述终端机体的内部和外部的至少一个狭缝。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导电环路具有经由所述第一构件将所述供电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接地连接器的一个或更多个通路,并且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通路具有与特定频率相对应的半波长的长度。
12.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
终端机体,其具有内嵌的接地;
导电构件,其限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外表面并且布置在所述终端机体的一端;
供电连接器,其与所述导电构件耦接;
接地连接器,其与所述导电构件和嵌入的接地耦接;
第一图案,其从所述供电连接器延伸,所述第一图案与所述导电构件分离具有预定距离的间隙,以协助进行耦合供电;
第二图案,其从所述接地连接器延伸,所述第二图案与所述导电构件分离具有预定距离的间隙,以协助进行耦合接地;以及
穿过部或者狭缝部,所述穿过部位于所述终端机体的一端并且穿过所述导电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以邻接所述终端机体的内部和外部,或者所述狭缝部将所述导电构件与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外表面分隔开,以阻挡或减小从第一外表面流向第二外表面的电流,
其中,所述接地连接器、所述导电构件、所述供电连接器、所述第一图案和所述第二图案形成用于在特定频率辐射无线信号的导电环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导电环路具有经由所述导电构件将所述供电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接地连接器的一个或更多个通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通路具有与所述特定频率相对应的半波长的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还包括:
与所述导电构件相邻设置的扬声器模块、接口模块或者麦克风模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导电构件具有邻接所述终端机体的内部和外部的至少一个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还包括:
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孔处的扬声器孔、接口罩或者麦克风罩。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彼此邻近地布置所述供电连接器和所述接地连接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导电构件位于所述终端机体的底端。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
所述导电构件作为主辐射体操作;并且
所述导电构件还包括用于增强所述主辐射体的辐射图案的子辐射体,并且所述子辐射体具有预定的长度,并且从所述导电构件的一部分延伸。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还包括:
框架构件,其限定所述移动终端的外表面并且布置为覆盖所述终端机体的、没有被所述导电构件所覆盖的侧面。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框架构件至少部分地由金属材料形成。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框架构件具有邻接所述终端机体的内部和外部的一个或更多个狭缝。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
所述终端机体包括电路板;并且
所述框架构件和所述电路板在一个或更多个点彼此电连接。
CN201110283371.1A 2011-02-25 2011-09-22 移动终端 Active CN1027108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017410 2011-02-25
KR1020110017410A KR101801186B1 (ko) 2011-02-25 2011-02-25 이동 단말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0817A CN102710817A (zh) 2012-10-03
CN102710817B true CN102710817B (zh) 2015-07-08

Family

ID=45714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83371.1A Active CN102710817B (zh) 2011-02-25 2011-09-22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431693B2 (zh)
EP (4) EP3226348B1 (zh)
KR (1) KR101801186B1 (zh)
CN (1) CN102710817B (zh)
DE (1) DE202011111024U1 (zh)
ES (4) ES2827848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00033B2 (en) 2011-10-21 2016-03-2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an antenna adjacent to an edge of the device
TWI493787B (zh) * 2012-06-25 2015-07-21 Acer Inc 電子裝置
KR102013588B1 (ko) 2012-09-19 2019-08-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9203456B2 (en) * 2012-09-25 2015-12-01 Htc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CN103094690B (zh) * 2013-01-07 2016-03-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环形天线及相关电子设备
KR102029212B1 (ko) * 2013-02-05 2019-10-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101467196B1 (ko) * 2013-03-29 2014-12-01 주식회사 팬택 전도성 테두리를 이용한 다중 대역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단말기
CN104143681A (zh) * 2013-05-10 2014-11-12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装置
CN103427163B (zh) * 2013-05-27 2015-11-25 信维创科通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金属环的多频段手机天线
CN103346383B (zh) * 2013-06-28 2016-03-0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环形天线组件及具有该环形天线组件的电子设备
US20150002350A1 (en) * 2013-07-01 2015-01-01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s including a variable tuning component
WO2015002359A1 (ko) * 2013-07-05 2015-0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GB2516304A (en) * 2013-07-19 2015-01-21 Nokia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4466354B (zh) * 2013-09-18 2019-06-18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KR102128391B1 (ko) 2013-10-30 2020-06-3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금속을 포함하는 케이스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US9947992B2 (en) 2013-11-28 2018-04-17 Huawei Device (Dongguan) Co., Ltd. Mobile terminal with new type of antenna structure
KR102094754B1 (ko) 2013-12-03 2020-03-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TWI481117B (zh) * 2013-12-23 2015-04-11 Wistron Neweb Corp 天線系統
KR102128262B1 (ko) * 2014-01-29 2020-06-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TWI501464B (zh) * 2014-03-05 2015-09-21 Quanta Comp Inc 行動裝置
KR20150117482A (ko) * 2014-04-10 2015-10-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5308792A (zh) * 2014-04-29 2016-02-0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电路、终端设备及设置天线电路的方法
GB2528248A (en) * 2014-07-10 2016-01-20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20160024631A (ko) * 2014-08-26 2016-03-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대역 루프 안테나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JP2017533612A (ja) * 2014-08-30 2017-11-09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通信端末
KR102242262B1 (ko) 2014-10-24 2021-04-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커플링을 이용하는 안테나 및 전자 장치
KR20160067541A (ko) * 2014-12-04 2016-06-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동 단말기
KR102296846B1 (ko) * 2015-02-06 2021-09-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키 버튼 어셈블리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ES2954487T3 (es) 2015-02-06 2023-11-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ositivo electrónico que incluye pantalla con área doblada
EP3890286B1 (en) 2015-02-06 2023-08-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4577334B (zh) * 2015-02-11 2017-07-2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天线模块及移动终端
KR102364415B1 (ko) 2015-05-19 2022-0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장치를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306080B1 (ko) * 2015-08-13 2021-09-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장치 및 안테나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396339B1 (ko) * 2015-08-13 2022-05-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장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6532254A (zh) * 2015-09-11 2017-03-22 上海乐今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
US20170077605A1 (en) * 2015-09-16 2017-03-1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ntenna arrangement
CN105337035A (zh) * 2015-10-30 2016-02-17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KR101827275B1 (ko) 2015-11-27 2018-0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10498038B2 (en) 2015-11-27 2019-12-03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KR102476765B1 (ko) 2015-12-15 2022-12-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EP3188458B1 (en) * 2015-12-29 2018-09-12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US20170194695A1 (en) * 2016-01-06 2017-07-06 Le Holdings (Beijing) Co., Ltd. Antenna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TW201731363A (zh) * 2016-02-24 2017-09-01 耀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行動通訊裝置及其背蓋
EP3331096B1 (en) 2016-03-18 2020-08-0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al housing, antenna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5655705B (zh) 2016-03-18 2017-08-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JP6583092B2 (ja) * 2016-03-28 2019-10-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情報読取装置
CN107240765B (zh) * 2016-03-29 2019-12-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wifi天线
KR102466002B1 (ko) * 2016-04-19 2022-1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7517466B (zh) * 2016-06-17 2022-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的调整方法、调整装置、控制器及终端
KR20180027881A (ko) * 2016-09-07 2018-03-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10103435B2 (en) * 2016-11-09 2018-10-16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loop impedance matching of an antenna
WO2018090669A1 (en) * 2016-11-18 2018-05-2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Antenna device for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6450745B (zh) * 2016-11-24 2019-05-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及其制造方法、终端
KR102612537B1 (ko) 2016-12-30 2023-12-1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안테나용 빔 형성 보조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단말
CN206301258U (zh) * 2017-01-03 2017-07-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8288750B (zh) * 2017-01-10 2021-10-22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至少部分横跨在臂的开口端之间的间隙的馈线导体的天线系统
US10700416B2 (en) * 2017-08-30 2020-06-30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CN111492535B (zh) * 2017-10-05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设备的天线系统
CN111492644B (zh) * 2017-12-12 2021-04-16 Lg电子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及具有该天线装置的移动终端
KR102454823B1 (ko) * 2018-02-27 2022-10-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메탈 커버를 안테나 방사체로 이용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361488B1 (en) * 2018-03-19 2019-07-23 Antwav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mited Dielectric material as antenna
US10879585B2 (en) 2018-04-09 2020-12-29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CN108963428B (zh) * 2018-06-13 2020-08-21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9193120B (zh) * 2018-08-07 2021-02-23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1262015A (zh) * 2018-11-30 2020-06-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及具有其的终端设备
CN111262016B (zh) * 2018-11-30 2022-12-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以及移动终端
KR102613216B1 (ko) * 2019-02-13 2023-12-1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안테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0011055A (zh) * 2019-03-29 2019-07-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US11301740B2 (en) * 2019-12-12 2022-04-12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Integrated circui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ard and wiring structure of identification mark
KR20230034696A (ko) * 2021-09-03 2023-03-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및 마이크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7293A (en) * 1995-01-26 1996-09-17 Motorola, Inc. Multi-loop antenna
CN1554137A (zh) * 2001-09-13 2004-12-08 �ʼҷ����ֵ��ӹɷ����޹�˾ 无线终端
CN1642403A (zh) * 2004-01-05 2005-07-20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装置中的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977425A (zh) * 2004-05-12 2007-06-06 株式会社友华 多频带天线、电路板和通信设备
CN101944921A (zh) * 2009-07-06 2011-01-12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40992A (en) 1988-04-11 1990-07-10 Nguyen Tuan K Balanced low profile hybrid antenna
JPH02262724A (ja) * 1989-04-03 1990-10-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携帯無線装置の筐体
US4980694A (en) * 1989-04-14 1990-12-25 Goldstar Products Company, Limited Portab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th folded-slot edge-congruent antenna
GB2280804B (en) * 1993-02-25 1997-03-05 Motorola Inc Receiver having concealed external antenna
US6011699A (en) * 1997-10-15 2000-01-04 Motorola, Inc.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outing flexible circuit conductors
EP0929115A1 (en) * 1998-01-09 1999-07-14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Antenna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FR2778272B1 (fr) * 1998-04-30 2000-09-08 Alsthom Cge Alcatel Dispositif de radiocommunication et antenne bifrequence realisee selon la technique des microrubans
US6329949B1 (en) * 2000-03-09 2001-12-11 Avaya Technology Corp. Transceiver stacked assembly
US6940460B2 (en) * 2000-08-28 2005-09-06 In4Tel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low-frequency opera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antennas
US6753818B2 (en) * 2000-12-20 2004-06-22 Arima Optoelectronics Corp. Concealed antenna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418282B2 (en) * 2000-12-29 2008-08-26 Vertu Limited Casing for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04524747A (ja) * 2001-03-07 2004-08-12 シーメンス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Sar値低減補正要素を有する無線通信装置
US20040137950A1 (en) * 2001-03-23 2004-07-15 Thomas Bolin Built-in, multi band, multi antenna system
JP4021814B2 (ja) * 2003-06-30 2007-12-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載アンテナ
KR100524074B1 (ko) 2003-10-01 2005-10-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베젤 구조를 가지는 전자기기
WO2006035802A1 (ja) * 2004-09-28 2006-04-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無線機用アンテナ装置及び携帯無線機
JP4521724B2 (ja) * 2005-01-20 2010-08-11 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このアンテナ装置を備えた携帯端末装置
JP4227146B2 (ja) * 2005-07-21 2009-02-18 株式会社カシオ日立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折畳み式携帯無線通信機
US7423605B2 (en) * 2006-01-13 2008-09-0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cluding a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director element and related methods
US7728785B2 (en) 2006-02-07 2010-06-01 Nokia Corporation Loop antenna with a parasitic radiator
JP4102411B2 (ja) * 2006-04-13 2008-06-18 株式会社東芝 移動通信端末
KR100819281B1 (ko) * 2006-10-30 2008-04-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배터리 커버 접지 장치
JP5250200B2 (ja) * 2006-11-24 2013-07-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JP4960153B2 (ja) * 2007-06-19 2012-06-27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
JP2009182883A (ja) 2008-01-31 2009-08-13 Toshiba Corp 携帯端末
CN101609921A (zh) * 2008-06-20 2009-12-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行动通讯装置
KR101604703B1 (ko) * 2008-09-26 2016-03-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슬라이드 모듈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휴대 단말기
US8542154B2 (en) 2009-07-02 2013-09-24 Lg Electronics Inc. Portable terminal
KR101510700B1 (ko) 2009-07-20 2015-04-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101622632B1 (ko) * 2009-08-26 2016-05-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JP5158044B2 (ja) * 2009-09-01 2013-03-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US8270914B2 (en) * 2009-12-03 2012-09-18 Apple Inc. Bezel gap antennas
KR101133312B1 (ko) * 2010-08-13 2012-04-0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전송 선로 패턴이 케이스에 매립되는 전자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7293A (en) * 1995-01-26 1996-09-17 Motorola, Inc. Multi-loop antenna
CN1554137A (zh) * 2001-09-13 2004-12-08 �ʼҷ����ֵ��ӹɷ����޹�˾ 无线终端
CN1642403A (zh) * 2004-01-05 2005-07-20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装置中的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977425A (zh) * 2004-05-12 2007-06-06 株式会社友华 多频带天线、电路板和通信设备
CN101944921A (zh) * 2009-07-06 2011-01-12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RE48738E1 (en) 2021-09-14
EP3462537B1 (en) 2020-09-02
KR20120097877A (ko) 2012-09-05
EP3780266A1 (en) 2021-02-17
EP3226348A3 (en) 2017-11-15
ES2640046T3 (es) 2017-10-31
CN102710817A (zh) 2012-10-03
EP2493009A3 (en) 2013-12-04
EP2493009B1 (en) 2017-06-14
ES2935262T3 (es) 2023-03-03
EP2493009A2 (en) 2012-08-29
EP3462537A1 (en) 2019-04-03
EP3226348B1 (en) 2018-12-19
EP3780266B1 (en) 2022-10-26
DE202011111024U1 (de) 2018-06-01
ES2827848T3 (es) 2021-05-24
US9431693B2 (en) 2016-08-30
EP3226348A2 (en) 2017-10-04
ES2714624T3 (es) 2019-05-29
KR101801186B1 (ko) 2017-11-24
US20120218723A1 (en) 201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0817B (zh) 移动终端
US10104209B2 (en) Mobile terminal
US9236650B2 (en) Mobile terminal
KR101977082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977078B1 (ko) 이동 단말기
EP2538490B1 (en) Loop antenna for mobile terminal
KR101777606B1 (ko) 이동 단말기
TWI530107B (zh) 天線裝置及具有該天線裝置的行動終端機
KR101923438B1 (ko) 터치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이동 단말기
KR101899971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801185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
KR101698853B1 (ko) 안테나, 이를 포함하는 동글 및 이동 단말기
KR20120121763A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850389B1 (ko) 이동 단말기
WO2013147342A1 (ko) 이중 대역 안테나를 구비한 이동 단말기
KR102029212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955981B1 (ko) 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단말기
KR20130037119A (ko) 이동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