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2644B - 天线装置及具有该天线装置的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天线装置及具有该天线装置的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92644B CN111492644B CN201780097604.4A CN201780097604A CN111492644B CN 111492644 B CN111492644 B CN 111492644B CN 201780097604 A CN201780097604 A CN 201780097604A CN 111492644 B CN111492644 B CN 1114926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ive member
- antenna
- mobile terminal
- conductive
- p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101150041689 SLC25A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7
- 101150092978 Slc25a4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00037618 Neurospora crassa (strain ATCC 24698 / 74-OR23-1A / CBS 708.71 / DSM 1257 / FGSC 987) ant-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84 smar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646 magnetic resonanc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74 resonanc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41 sensory perception of touc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49—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using parts or relating to the method of assembl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1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for wire or other non-rigid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1/16—Strainers, spreaders, or spac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two or more simultaneously fed poi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a single feed point
- H01Q5/364—Creating multiple current paths
- H01Q5/371—Branching current path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78—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2—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with folded element, the folded parts being spaced apart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导电构件,形成外层金属框架的底端的一部分;以及第二导电构件,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隔开并形成所述外层金属框架的底端和侧面的一部分。此外,还可以包括:导电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和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的一点连接,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内部彼此连接。此时,可以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所述天线装置在从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的一点到远离规定距离的位置,所述第二导电构件和接地相邻并连接,可以覆盖包括LTE的低频带宽,具有手工效果补偿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收发无线信号的天线装置的移动终端。更详细地,具有宽带天线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终端机可以根据是否能够移动来分为移动终端(mobile/portable terminal)和固定终端(stationary terminal)。移动终端可以根据用户是否能够携带来分为携带型终端(handheld terminal)和车载终端(vehicle mounted terminal)。
移动终端的功能正在多样化。例如,有数据和语音通信、通过摄像头的拍摄照片和摄影视频、录制音频、通过扬声器系统的播放音乐文件、以及在显示部上显示图像和视频的功能。一些终端可以追加玩电子游戏功能,或者执行多媒体播放功能。尤其,最近的移动终端可以接收提供视觉内容的多媒体信号,例如与广播、录像带或者电视节目。
可如上所述的终端机(terminal)随着功能的多样化,以多媒体设备(Multimediaplayer)形式实现,例如,拍摄图像或者视频、播放音乐或者视频文件、玩游戏、接收广播等的复合功能。
为了支持和增加终端机的功能,可以考虑改进终端机的结构部分以及/或者软件部分。
除所述试图之外,近年来,移动终端因利用LTE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被商业化而提供各种服务。为了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各种服务而发展的移动通信服务,现在每个国家和每个通信公司目前使用的移动通信频带不同,因此,需要设计出满足每个频带特性的天线。
因此,如果以单一结构来设计满足多个频段的宽带天线,则可以提高设备制造商的通用性。因此,终端天线必须提供不仅包括LTE,还包括第二代、第三代移动通信频带的多个频带服务,需要进行为此的研究开发。然而,由于效率低、带宽狭窄等原因,很难在移动终端有限的空间设计出满足低波段(Low-band)的所有频段的天线。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正在进行对可调谐(Tunable)天线的研究。与此相关,由于可调谐天线用单一辐射体在多个频段运转,不仅可以减小天线的尺寸,而且,因频率控制功能可以获得较宽的有效宽带,而且,在所有频段可以获得相似的辐射特性和天线增益。然而,目前在研究的一般的可调谐天线(Tunable Antenna)利用开关(Switch)开启两个以上的频带程度,或者利用可变盖(Variable-cap)仅使用频率扫描(sweep)功能,存在整体上可调谐范围(Tunable Range)狭窄的缺点。这种可调谐天线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天线的足够的共振长度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问题。
另外,同时使用低频宽带和另一个频段的载波集成(CA:carrieraggregation)的情况下,由于两个频带都被利用,因此,存在不能利用可调谐或者开关型天线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前述的问题和其他问题。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进一步提高性能的天线装置的移动终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更宽频段的天线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或者其他目的,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导电构件,其形成外层金属框架的底端的一部分;以及第二导电构件,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隔开并形成所述外层金属框架的底端和侧面的一部。并且,还包括:导电线(conductive line),其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和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的一点连接,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内部彼此连接。此时,在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的一点到规定位置,所述第二导电构件和接地(ground)相邻并连接,从而可以覆盖包括LTE的所有低频带宽,可以提供一种具有手工效果补偿功能的天线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构件,通过所述导电线的长度在低频带宽(LB:lowfrequency band)以第一天线来运转。并且,所述第二导电构件可以在与所述低频带宽不同的第一频段以第二天线来运转。
根据一实施例,还可以包括:第三导电构件,其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隔开并形成所述外层金属框架的底端和第二侧面的一部分。此时,所述第三导电构件在所述第二侧面的一点和接地连接,所述第三导电构件在第二频段以第三天线来运转。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和第二导电构件可以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金属框架上形成。并且,所述导电线可以由导电性图案来形成,所述导电性图案印刷在所述金属框架和电池罩之间的空间配置的载体的一侧面。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导电线可以由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构成,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导电构件的一点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的一点连接。此时,所述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彼此连接,并可以和单极双通(SPDT:Single Pole DoubleThrough)开关的输入端连接。
根据一实施例,还可以包括:第三导电构件,其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隔开并形成所述外层金属框架的底端和第二侧面的一部分。此时,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在与所述第三导电构件隔开的缝隙(slit)到规定的位置,和单极四通(SP4T:Single Pole Four Through)开关的输入端连接。
根据一实施例,还可以包括:第三导电构件,其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隔开并形成所述外层金属框架的底端和第二侧面的一部分。此时,所述第二导电构件通过第一缝隙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隔开,所述第三导电构件通过第二缝隙与所述第二导电构件隔开。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导电线可以由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构成,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一点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的第一点连接。此时,所述第二导电线可以通过与所述第一缝隙相邻的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导电构件连接。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电线可以通过与所述第二缝隙相邻的所述第二点,和所述第二导电构件连接。
根据一实施例,在所述第二导电构件上的第三点,所述第二导电构件可以和单极四通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点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一缝隙和所述第三点之间的所述第二导电构件上。
根据一实施例,还可以包括:第一供电部,其在第二点和所述第一导电线连接,所述第二点形成在所述第一导电构件上的接地和所述第一导电线以及第二导电线连接的点之间。所述第一供电部可以向根据所述第一导电构件、所述导电线的长度在低频带宽(LB:low frequency band)运转的第一天线供电。
根据一实施例,还可以包括:短截线部,其在所述第一导电构件上电连接,构成为调谐所述第一天线的共振特性,从而使所述第一天线在所述低频带宽(LB)运转。
根据一实施例,还可以包括:第二供电部,其在所述第一导电构件上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二导电构件连接。所述第二供电部在所述第二导电构件上电连接,可以向第二天线供电,所述第二天线通过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的长度在第一频段运转。
根据一实施例,还可以包括:第三供电部,其在所述第三导电构件上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三导电构件连接。所述第三供电部在所述第三导电构件上电连接,可以向第三天线供电,所述第三天线通过所述第三导电构件的长度在第二频段运转。
根据一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控制部,其将所述低频带宽上的第一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天线接收,同时接收所述第一频段上的第二信号。此时,当所述第二信号的信扰比(SIR:Signal Interference Ratio)为临界值以下时,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通过所述第一天线仅接收所述第一信号。
根据一实施例,如果所述控制部判断所述第二天线由用户握持的状态,则可以控制通过所述第一天线仅接收所述第一信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及天线装置的效果的说明如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提供能够覆盖包括LTE的所有低频带宽,并具有手工效果补偿功能的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至少一种,能够自动认知因用户的身体接触而特性低下,从而可以改善天线的特性劣化。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提供同时利用多个频段的情况下也运转的天线装置。
本发明适用可能性的追加范围,能够从以下的详细说明中可以明确。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明确地理解,在本发明的思想和范围内的各种变更和修正,因此,应理解为如详细的说明和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只是示例性来被提供的。
附图说明
图1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1b和1c是表示从互相不同的方向观看与本发明相关的移动终端的一实施例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金属框架和移动终端内部的金属图案的宽带天线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天线和手工效果(hand effect)关系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天线装置提供的LTE通信服务的频带频谱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内部的导电线形状的示意图。
图7a至图7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天线至第三天线的供电结构和调谐状形态的示意图。
图8a和图8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互相不同的频段运转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电流分布的示意图。
图9a和图9b是表示在外层金属框架适用侧面短路的情况和与此不同情况的电流分布的示意图。
图9c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外层金属框架中适用侧面短路与否的反射损失特征的示意图。
图10a和图10b是表示在外层金属框架的侧面短路根据短路针位置变化的电流分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并且,不管附图标记如何,为相同或者相似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其的重复描述。在以下的描述中使用的构成要素的后缀“模块”和“部”仅考虑方便撰写说明书而赋予或者混用,后缀本身并不具有彼此区分的含义或者作用。并且,在对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时,如果判断对相关公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可能混淆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的要旨,则将省略对相关公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并且,应该理解,附图仅用于使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容易理解,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思想不受附图的限制,并包括本发明的思想和技术范围中包括的全部变更、等同物和替代物。
包括诸如第一、第二等序数的术语可以在对各种构成要素进行描述时使用,但是所述构成要素并不受所述术语限制。所述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与另一个构成要素相区分。
当一个构成要素被称为“与”另一个构成要素“连接”或者“接入”时,该构成要素可以与另一个构成要素直接连接或者接入,但是,应当理解,在它们中间还可以存在其他构成要素。相反,当一个构成要素被称为“与”另一个构成要素“直接连接”或者“直接接入”时,应当理解,它们中间不存在其他构成要素。
单数表示可以包括复数表示,除非该单数表示根据上下文表示明确不同的含义。
在本申请中,“包括”或者“具有”等术语应当被理解为它们旨在指示本说明书中公开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者它们的组合的存在,并不提前排除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或者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者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者附加可能性。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手机、智能电话(smart phone)、笔记本电脑(laptop computer)、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s)、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portable multimedia player)、导航仪、触屏平板PC(slate PC)、平板PC(tablet PC)、超极本(ultrabook)、可穿戴装置(wearabledevice,例如,智能手表(smartwatch)、智能眼镜(smartglass)、头戴式显示器(HMD:headmounted display))等。
然而,除了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的结构仅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情况,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的结构还可以在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数字标牌等固定终端应用。
参照图1a至图1c,图1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框图;图1b和1c是表示从互相不同的方向观察与本发明相关的移动终端的一实施例的概念图。
所述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部110、输入部120、感测部140、输出部150、接口部160、存储器170、控制部180以及电源供应部190等。图1a中示出的构成要素并不是在实现移动终端100时所必须的构成要素,因此,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移动终端100可以具有比以上列出的构成要素更多或者更少的构成要素。
更具体而言,在所述构成要素中,无线通信部110可以包括允许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移动终端100与其他移动终端100之间或者移动终端100与外部服务器之间的无线通信的一个以上模块。并且,所述无线通信部110可以包括将移动终端100连接到一个以上网络的一个以上模块。
这些无线通信部110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互联网模块113、短距离通信模块114、位置信息模块115中的至少一种模块。
输入部120可以包括用于输入图像信号的摄像头121或者图像输入部、用于输入音频信号的麦克风(microphone)122或者音频输入部、用于从用户接受信息输入的用户输入部123(例如,触摸键(touch key)、按键(mechanicalkey)等)。通过输入部120收集的语音数据或者图像数据可以被分析并处理为用户的控制命令。
感测部140可以包括用于感测移动终端100内部信息、移动终端100周围的环境信息以及用户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的一个以上传感器。例如,感测部140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proximity sensor)141、照度传感器(illuminationsensor)142、触摸传感器(touchsensor)、加速度传感器(acceleration sensor)、磁传感器(magnetic sensor)、重力传感器(G-sensor)、陀螺仪传感器(gyroscopesensor)、运动传感器(motion sensor)、RGB传感器、红外传感器(IR传感器:infrared sensor)、指纹识别传感器(finger scan sensor)、超声传感器(ultrasonic sensor)、光学传感器(optical sensor,例如,摄像头(参照121)),麦克风(microphone,参照122)、电池电量计(battery gauge)、环境传感器(例如,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辐射检测传感器、热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化学传感器(例如,电子鼻、保健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中的至少一种传感器。另外,本说明书中公开的移动终端可以对这些传感器中的至少两种以上的传感器感测的信息进行组合并利用。
输出部150用于产生与视觉、听觉或者触觉等相关的输出,其可以包括显示部151、声音输出部152、触觉模块153、光学输出部154中的至少一种。显示部151可以与触摸传感器形成中间层结构或者形成为一体,由此实现触摸屏。这种触摸屏在起到提供移动终端100与用户之间的输入接口的用户输入部123功能的同时,可以提供移动终端100与用户之间的输出接口。
接口部160用作与连接于移动终端100的各种类型的外部设备之间的通路。这种接口部160可以包括有线/无线耳麦端口(port)、外部充电器端口(port)、有线/无线数据端口(port)、存储卡(memory card)端口、用于连接具有标识模块的装置的端口(port)、音频I/O(Input/Output)端口(port)、视频I/O(Input/Output)端口(port)、耳机端口(port)中的至少一种。在移动终端100中,对应于外部设备连接于所述接口部160,可以执行与连接的外部设备相关的适当控制。
并且,存储器170存储用于支持移动终端100的各种功能的数据。存储器170可以存储在移动终端100中运行的多个应用程序(application program或者应用(application))、用于操作移动终端100的数据、指令。这些应用程序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从外部下载。并且,这些应用程序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出厂时就存在于移动终端100上,以实现移动终端100的基本功能(例如,接电话、打电话、接收消息、发送消息)。另外,应用程序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170中,并且被安装到移动终端100上,从而由控制部180驱动以执行所述移动终端100的操作(或者功能)。
除了与所述应用程序相关的操作以外,控制部180通常还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总体操作。控制部180可以处理通过所述构成要素输入或者输出的信号、数据、信息等,或者可以驱动存储在存储器170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向用户提供或者处理适当的信息或者功能。
并且,控制部180可以控制图1a所示的构成要素中的至少一部分,以驱动存储在存储器170中的应用程序。此外,控制部180可以将包含在移动终端100中的构成要素中的至少两种以上彼此组合而进行操作,以驱动所述应用程序。
电源供应部190在控制部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源、内部电源,从而向包含在移动终端100的各个构成要素供应电源。这种电源供应部190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可以是内置型电池或者可以更换形态的电池。
所述各个构成要素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彼此协作而操作,以实现后述的各种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的操作、控制或者控制方法。并且,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控制或者控制方法可以通过驱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70中的至少一种应用程序,来在移动终端上实现。
参照图1b和图1c,所公开的移动终端100具有条状的终端主体。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应用于手表类型、夹子类型、眼镜类型或者两个以上主体相对可移动地结合的折叠类型、翻转类型、滑动类型、摆动类型、旋转类型等各种结构。虽然移动终端的特定类型相关,关于移动终端的特定类型的描述通常还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移动终端。
在此,终端主体可以被理解为将移动终端100看作至少一个集合体时所指的概念。
移动终端100包括形成外观的壳体(例如,框架、外壳、盖等)。如图所示,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前壳101和后壳102。在前壳101和后壳102结合而形成的内部空间配置有各种电子部件。在前壳101和后壳102之间可以另外配置有至少一个中间壳。
在终端主体的正面可以配置有显示部151以输出信息。如图所示,显示部151的窗口151a可以安装于前壳101,从而与前壳101一起形成终端主体的正面。
根据不同情况,还可以在后壳102安装电子部件。可安装于后壳102的电子部件包括可拆卸的电池、标识模块、存储卡等。在该情况下,在后壳102可以以能够拆卸的方式结合有用于覆盖所安装的电子部件的后盖103。因此,当后盖103从后壳102分离时,安装于后壳102的电子部件暴露于外部。
如图所示,当后盖103结合于后壳102时,后壳102的侧面一部分可能暴露。根据不同情况,在所述结合时,后壳102也可能被后盖103完全遮挡。另外,在后盖103可以设置有用于使摄像头121b或者声音输出部152b暴露于外部的开口部。
所述壳体101、102、103可以通过合成树脂的注塑来形成,或者也可以由例如不锈钢(STS)、铝(Al)、钛(Ti)等的金属形成。
与由多个壳体提供用于容纳各种电子部件的内部空间的所述示例不同,移动终端100也可以由一个壳体提供所述内部空间。在该情况下,可以实现合成树脂或者金属从侧面连接到背面的单一体的移动终端100。
另外,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防水部(未图示),以防止水渗入终端主体内部。例如,防水部可以包括防水构件,设置于窗口151a和前壳101之间、前壳101和后壳102之间、或者后壳102和后盖103之间,以在所述壳体结合时密封内部空间。
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显示部151、第一声音输出部152a和第二声音输出部152b、接近传感器141、照度传感器142、光学输出部154、第一摄像头121a和第二摄像头121b、第一操作单元123a和第二操作单元123b、麦克风122以及接口部160等。
下面,如图1b和图1c所示,举出一例对移动终端100进行描述,其中,在终端主体的正面配置有显示部151、第一声音输出部152a、接近传感器141、照度传感器142、光学输出部154、第一摄像头121a以及第一操作单元123a,在终端主体的侧面配置有第二操作单元123b、麦克风122以及接口部160,并且在终端主体的背面配置有第二声音输出部152b和第二摄像头121b。
然而,这些构成不限于所述配置。这些构成可以根据需要被排除或者替换,或者可以配置在另一侧面。例如,在终端主体的正面可以不配置第一操作单元123a,第二声音输出部152b可以配置在终端主体的侧面而不是终端主体的背面。
显示部151显示(输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显示部15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0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执行画面信息、或者根据所述执行画面信息的用户界面(UI: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信息。
显示部1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 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柔性显示屏(flexibledisplay)、三维显示器(3Ddisplay)、电子墨水显示屏(e-ink display)中的至少一种。
并且,根据移动终端100的实现方式,可以存在两个以上显示部151。在该情况下,在移动终端100中,多个显示部可以隔开或者一体地配置在一侧面,并且,还可以分别配置在不同的表面上。
显示部151可以包括用于感测对显示部151触摸的触摸传感器,以通过触摸方式接收输入的控制命令。由此,当对显示部151进行触摸时,触摸传感器感测到所述触摸,并且控制部180可以基于该触摸来生成对应于所述触摸的控制命令。以触摸方式输入的内容可以是文字或者数字、或者能够在各种模式下指示或者指定的菜单项等。
另外,触摸传感器可以被配置为具有触摸图案的薄膜形态并配置在窗口151a和窗口151a背面上的显示器(未图示)之间,或者可以是在窗口151a的背面直接构图的金属线。或者,触摸传感器可以与显示器一体地形成。例如,触摸传感器可以配置在显示器的基板上,或者设置于显示器的内部。
如上所述,显示部151可以与触摸传感器一起形成触摸屏,在该情况下,触摸屏可以用作用户输入部123(参照图1a)。根据不同情况,触摸屏可以代替第一操作单元123a的至少一部分功能。
第一声音输出部152a可以被实现用于将通话音传递到用户的耳朵的接收器(receiver),第二声音输出部152b可以被实现为用于输出各种提示音或者多媒体的播放音的扩音器(loud speaker)的形态。
在显示部151的窗口151a可以形成有声孔,所述声孔用于放出从第一声音输出部152a产生的声音。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配置为所述声音沿着结构物之间的装配间隙(例如,窗口151a与前壳101之间的间隙)放出。在该情况下,从外观上看,为了输出声音而独立地形成的孔不可见或者被隐藏,从而进一步简化移动终端100的外观。
光学输出部154在事件发生时输出用于通知事件发生的光。所述事件的示例可以包括消息接收、呼叫信号接收、未接电话、闹钟、日程提醒、电子邮件接收、通过应用的消息接收等。当感测到用户已经确认事件时,控制部180可以控制光学输出部154停止光的输出。
第一摄像头121a处理在拍摄模式或者视频通话模式下由图像传感器获得的静止图像或者视频的图像帧。经处理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部151,并且存储在存储器170中。
第一操作单元123a和第二操作单元123b作为用户输入部123的一例,也可以统称为操作部(manipulating portion),操作所述用户输入部123用于接收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的命令。第一操作单元123a和第二操作单元123b可以采用触摸、按压、滚动等方式,只要是用户在操作时获得触觉感受的方式(tactile manner)即可。并且,第一操作单元123a和第二操作单元123b还可以采用通过接近触摸(proximity touch)、悬停(hovering)触摸等,使得用户在操作时不获得触觉感受的方式。
在该图中,例示了第一操作单元123a为触摸键(touch key),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第一操作单元123a可以是按键(mechanical key),或者可以是触摸键和按键的组合。
由第一操作单元123a和第二操作单元123b输入的内容可以以各种方式设定。例如,第一操作单元123a可以接收菜单、HOME键、取消、搜索等命令,第二操作单元123b可以接收从第一声音输出部152a或者第二声音输出部152b输出的声音的音量调节、转换到显示部151的触摸识别模式等命令。
另外,作为用户输入部123的另一例,在终端主体的背面可以设置有背面输入部(未图示)。操作所述背面输入部,以接收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的命令,输入的内容可以以各种方式设定。例如,可以接收诸如电源的开/关、开始、结束、滚动等命令以及诸如从第一声音输出部152a和第二声音输出部152b输出的声音的音量调节、转换到显示部151的触摸识别模式等命令。背面输入部可以被实现为能够通过触摸输入、按压输入或者它们的组合来进行输入的形态。
背面输入部可以在终端主体的厚度方向上与正面的显示部151重叠。作为一例,背面输入部可以配置在终端主体的背面上端部,使得当用户使用单手抓握终端主体时,能够使用食指容易地操作。然而,本发明并不一定限于此,背面输入部的位置可以改变。
如上所述,当背面输入部设置于终端主体的背面时,由此,可以实现新形态的用户界面。并且,当前述的触摸屏或者背面输入部代替了设置于终端主体的正面的第一操作单元123a的至少一部分功能而在终端主体正面未配置第一操作单元123a时,显示部151可以是更大的画面。
另外,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用于识别用户指纹的指纹识别传感器,控制部180可以使用通过指纹识别传感器感测的指纹信息作为验证手段。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内置于显示部151或者用户输入部123。
麦克风122接收用户的语音、其他声音等。麦克风122可以设置在多个位置以接收立体声。
接口部160可以用作能够将移动终端100与外部设备连接的通路。例如,接口部160可以是用于与另一装置(例如,耳机、外接扬声器)连接的连接端子、用于短距离通信的端口[例如,红外线端口(IrDA Port)、蓝牙端口(Bluetooth Port)、无线局域网端口(WirelessLAN Port)等]、或者用于向移动终端100供应电源的电源供应端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接口部160还可以被实现为用于容纳订户标识模块(SIM: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或者用户标识模块(UIM,User Identity Module)、用于存储信息的存储卡等外接型卡的插口的形态。
在终端主体的背面可以配置有第二摄像头121b。在该情况下,第二摄像头121b具有与第一摄像头121a实际相反的拍摄方向。
第二摄像头121b可以包括沿着至少一条线排列的多个镜头。多个镜头还可以排列成矩阵(matrix)形式。所述摄像头可以被命名为“阵列(array)摄像头”。当第二摄像头121b配置为阵列摄像头时,可以利用多个镜头以各种方式拍摄图像,并且可以获得更高品质的图像。
闪光灯124可以与第二摄像头121b相邻配置。闪光灯124在利用第二摄像头121b拍摄拍摄对象时朝向拍摄对象照射光。
在终端主体可以另外配置第二声音输出部152b。第二声音输出部152b可以与第一声音输出部152a一起实现立体声功能,并且在通话时可以用于实现免提模式。
在终端主体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无线通信的天线。天线可以内置于终端主体,或者形成于壳体。例如,构成广播接收模块111(参照图1a)的一部分的天线以能够从终端主体引出的方式构成。或者,天线可以形成为薄膜类型并附着于后盖103的内侧面,或者也可以配置为将包括导电材料的壳体用作天线。
在终端主体设置有用于向移动终端100供应电源的电源供应部190(参照图1a)。电源供应部190可以包括内置于终端主体或者以能够拆卸的方式配置于终端主体的外部的电池191。
电池191可以被配置为通过连接于接口部160的电源电缆接收电源。并且,电池191也可以被配置为能够通过无线充电器来无线充电。所述无线充电可以通过磁感应方式或者共振方式(磁共振方式)来实现。
另外,在该图中,例示了后盖103被配置为以覆盖电池191的方式结合于后壳102,以限制电池191的脱离,并且保护电池191不受外部冲击和异物的影响。当电池191以能够拆卸的方式配置于终端主体时,后盖103可以以能够拆卸的方式结合于后壳102。
在移动终端100可以另外设置用于保护外观、或者辅助或者扩展移动终端100的功能的附件。作为这种附件的一例,可以举出覆盖或者容纳移动终端100的至少一面的盖或者袋。盖或者袋可以与显示部151联动,以扩展移动终端100的功能。作为附件的另一例,可以举出用于辅助或者扩展触摸屏的触摸输入的触摸笔。
下面,参照附图查看,如上所述方式构成的天线装置和实现天线装置的移动终端和相关的实施例。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必要的特征的范围内,可以以其他特定的形式具体化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
首先,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相关的移动终端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2,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构成所述显示部210的窗口210a和显示模块210b。窗口210a可以在所述前壳201的一侧面结合。窗口210a和显示模块210b可以形成为一体。
在前壳201和后壳202之间形成有框架260来支撑电器元件。与此相关,如果前壳201和后壳202由金属构成,则可以称作金属框架。在本发明中为了便利,前壳201记载为金属框架201,但并不限于此,前壳201和后壳202中至少一个可以体现为金属材质的金属框架。另外,金属框架201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以天线来运转。
作为一例,框架260作为终端机内部的支撑结构,可以形成为支撑显示模块210b、摄像头模块221、天线装置、电池240或者电路基板250中的至少一种。
框架260其一部分可以暴露于终端机的外部。并且,框架260在滑动类型的终端机而不是在条状的终端机中,可以构成为使主体部和显示部彼此连接的滑动模块的一部分。
图2中所示作为一例,表示在框架260和后壳202之间配置有电路基板250,在框架260的一侧面结合有显示模块210b。在框架260的另一面配置有电路基板250和电池,在后盖202可以结合有电池罩203来覆盖电池。
所述窗口210a可以在所述前壳201的一侧面结合。在所述窗口210a的一侧面可以形成有能够感知触摸的触摸感知图案210c。触摸感知图案210形成为能够感知触摸输入,形成为具有透光性。触摸感知图案210c安装于所述窗口210a的正面,可以构成为使在窗口210a的特定部位产生的电压等的变化转换为电输入信号。
所述显示模块210b安装在所述窗口210a的背面。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所述显示模块210b的例子公开了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 LCD:thin film transistore-liquidcrystal display),但本发明并不一定局限于此。
例如,显示模块210b可以是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柔性显示屏(flexible display)、三维显示器(3D display)等。
如上所述,所述电路基板250可以在框架260的一侧面形成,但也可以安装于所述显示模块210b的底部。并且,在所述电路基板250的底面也可以安装至少一个电子元件。
在所述框架260可以形成有凹槽形状的收纳部,所述收纳部可以收纳所述电池240。在所述电池收容部的一侧面可以形成有接触端子,所述接触端子与所述所电路基板250连接,从而使所述电池240向终端本体供应电源。
框架260可以由金属材质形成,从而即使形成为薄的厚度也能够保持足够的强度。金属材质的框架260可以以接地来运转。即,电路基板250或者天线装置可以与框架260接地连接,框架260可以以电路基板250或者天线装置的接地来运转。此时,框架260可以扩张移动终端的接地。
电路基板250与天线装置电连接,并形成为处理通过天线装置收发信的无线信号(或者无线电磁波)。为了处理无线电信号,在电路基板250可以形成或者安装多个收发信电路。
收发器电路可以形成为包括一个以上集成电路和相关电器元件。作为一例,收发器电路可以包括发信集成电路、收信集成电路、开关电路、放大器等。
多个收发器电路同时向以辐射体导电模式形成的导电构件供电,从而多个天线装置可以同时启动。例如,某一天线装置在发信期间,另一天线装置可以收信,并且,两个天线装置可以均发信或者收信。
同轴电缆可以形成为将电路基板和各个天线装置彼此连接。作为一例,同轴电缆可以连接到向天线装置供电的供电装置。供电装置可以形成于软性线路板242的一侧面,所述软性电路基板242形成为处理从操作部123a输入的信号。软性电路基板242的另一面可以与信号传达单元结合,所述信号传递单元用于传递操作部123a的信号。此时,在软性电路基板242的另一面可以形成有圆顶,在信号传递单元可以形成有促动器。
在载体135的底部连接有软性电路基板242。软性电路基板242可以与在一端具有控制部的电路基板250连接。并且,软性电路基板242可以与终端机的操作部123a连接。此时,软性电路基板242可以形成为在操作部123a产生的信号可以传递到电路基板250的控制部。
在本发明中,观察前述的金属框架201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作为天线运转的移动终端。与此相关,图3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金属框架和移动终端内部的金属图案的宽带天线的示意图。
参照图3,在移动终端的上端或者底端可以形成有天线装置300。另外,天线装置300可以形成为多个,并配置于终端机的各个端部,并且,各个天线装置可以形成为能够收发彼此不同频段的无线信号。这些天线装置300包括构成外层金属框架310的一部分的导电构件(conductive member)311~313。与此相关,导电构件311~313至少一部分被电分离,为了便利性可以称作第一导电构件至第三导电构件311~313。第一导电构件311可以形成移动终端的外层金属框架310底端的一部分。第二导电构件312与第一导电构件311隔开并形成外层金属框架310的底端和侧面的一部分。此时,在第二导电构件312的一部分可以具有扬声器孔(SPK Hole)。
另外,利用移动终端内部的金属图案,可以扩张天线的电长度。与此相关,参照图2和图3,参照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如下。天线装置300可以形成为包括在载体135的一侧面形成的导电线(conductive member)320。导电线320分别与第一导电构件311和第二导电构件312的一点A、B连接。并且,导电线320在移动终端内部的一点A彼此连接。相反,第二导电构件312在与低频带宽LB不同的第一频段以第二天线Ant 2来运转。即,天线装置300与第一导电构件311、导电线320独立地,根据二导电构件312的长度在高频带宽(high frequencyband:HB)的第一频段以第二天线(Ant 2)来运转。
另外,第一导电构件和第二导电构件可以在移动终端的外层金属框架310上形成。并且,导电线320可以形成为导电性图案,所述导电性图案印刷在金属框架201、310和电池罩203之间配置的空间配置的载体135的一侧面。
此时,导电线320可以以构成在特定频段中用于天线共振的电长度的方式电连接一个以上的导电线321、322。例如,导电线可以由第一导电线321和第二导电线322构成,所述第一导电线321和第一导电构件311的一点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线322和第二导电构件312的一点连接。此时,第一导电线321和第二导电线322彼此连接,从而可以与单极双通(SPDT,Single Pole Double Through)开关330的输入端连接。
另外,第三导电构件313可以与第一导电构件311隔开并形成外层金属框架310的底端和第二侧面的一部分。此时,第三导电构件313和第二天线Ant 2相似,可以在第二侧面的一点和接地连接。另外,第三导电构件313的特征为可以在第二频段以第三天线Ant 3来运转作。此时,第二频段可以是中间频段(MB)。此时,第一导电构件311可以在远离与第三导电构件313隔开的缝隙(slit)的规定的位置,与单极四通(SP4T,Single Pole FourThrough)开关340的输入端连接。
另外,前述的第一导电构件至第三导电构件311~313可以形成外层金属框架310的一部分。与此相关,通过移动终端内部的导电线,第一导电构件311和第二导电构件312可以在低频带宽(LB)电连接,但在其他频段可以具有电分离的状态。与此相关,第二导电构件312通过第一缝隙314与第一导电构件311隔开。另外,第三导电构件通过第二缝隙315与第二导电构件隔开。另外,为了使第一导电构件至第三导电构件311~313以机构性保持牢固形状,在第一缝隙314和第二缝隙315可以设置有绝缘体(dielectric)材质的支撑体(supporter)。
另外,具体说明第一天线Ant1和第二天线Ant2独立运转的原理,如下。如图3所示,在从第二导电构件312的一点(X)远离规定距离的位置,第二导电构件312可以和接地(ground)相邻并连接。与此相关,“相邻”的基准是视为第二天线Ant2与第一导电构件311在高频带宽(HB)中独立运转的水平来决定。与此相关,如果在高频带宽(HB)的接地(ground)到导电线320终端之间的电长度为λ/4,则在A点处于电开放(open)状态。即,由于在接地点处于电短路(short)状态,因此,在电长度为λ/4点的A点,处于电开放状态。因此,在高频带宽(HB)运转的第二天线Ant2在与第一导电构件311连接的A点处于电开放状态,第二天线Ant2相对于第一导电构件311独立地以天线来运转。此时,如果接地点和X点的距离变远,则第二导电构件312的一部分(即,从接地点到X点之间的导体区域)以第一天线Ant1来运转。由此,第一天线Ant1和第二天线Ant2之间的隔离度(isolation)特性变得恶化。因此,接地点和X点之间的距离较近为有利。但是,如果接地点和连接点X过于接近,则与第二导电构件312相比,对第二天线Ant2的接地主要受到导电线320的影响,因此,可能降低接地的稳定性。
如上所述,不仅利用外层金属框架310,而且利用移动终端内部的金属图案,随着天线的电长度扩张,在低频带宽可以提高天线性能(辐射效率)。但是,由于内部的金属图案而增加的电长度,可能在高频带宽天线性能减低。因此,利用内部金属图案在低频带宽提高天线性能的同时,防止在高频带宽天线性能减低也很重要。为此,在低频带宽以天线运转的内部金属图案,在高频带宽构成为不以天线运转是本发明的核心。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天线结构可以称作环形金属二缝隙天线(RingMetal 2slit Antenna)结构。具体地,用两个缝隙(slit)结构分离出三个辐射体(radiator)的结构。据此,在移动终端的底端可以用三个供电系统(feed system)实现。另外,通过外层金属框架的侧面短路(side short)结构,可以扩张低频带宽(LB)天线的物理体积,从而达到提高天线效率的目的。另外,在靠近第二天线Ant2的导电线连接点配置短路(接地),从而使因短路(接地)位置的变更的第一天线Ant1和第二天线Ant2之间的干涉最小化。另外,在彼此不同的基板(层)上可以实现第一天线Ant1和第二天线Ant2的供电位置。与此相关,第一天线Ant1可以以直接供电(direct feed)的形式、第二天线Ant2可以以耦合供电(coupled feed)的形式来实现。通过这种彼此不同的基板(层)上实现的供电部,不仅能够提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而且,通过耦合供电(coupled feed)形式可以提高天线宽带特性。另外,如后面所述,通过广域开关拓扑和天线类型的变更,可以使各个频段的效率性最大化。
与此相关,在低频带宽运转的天线称为第一天线Ant1、在高频带宽运转的天线称为第二天线Ant2。即,天线装置300根据第一导电构件311、导电线320的长度在低频带宽(LB:low frequency band)以第一天线Ant1来运转。如上所述,随着利用内部的导电线实现天线,没必要过于增加第一导电构件311的电长度。
与此相关,图4a是表示本发明的天线和手工效果(hand effect)关系的示意图。换言之,表示随着第一导电构件311长度的减小,手工效果也降低的示意图。参照图3和图4,可以看出随着第一导电构件311的长度减小,握持移动终端时,在低频带宽对天线性能的影响也减少。例如,如(a),如果在适合的点,第一导电构件311以与内部导电线没有接地(短路)的方式被实现,则电长度可以是48.2mm。与此同时,随着第一导电构件311的电长度增加,如果握持移动终端,则手工效果增加。相反,如(b),如果在适合的点,第一导电构件311以与内部导电线通过接地(短路)的方式被实现,则电长度可以减少至42.7mm。与此同时,随着第一导电构件311的电长度减小,如果握持移动终端,则手工效果降低。
另外,在高频带宽中,随着第二导电构件312以与第一导电构件311独立地作为天线的运转,第二导电构件312的电长度相比之前增加。因此,为了使第二导电构件312以天线来运转,占据外层金属框架310的很多部分。因此,在高频带宽中,与第二导电构件312的整体相比被握持部分的比率减少,因此仍然减少天线性能的降低。例如,如(a),如果在适合的点,第二导电构件312以与内部导电线没有接地(短路)的方式被实现,则电长度可以是10.05mm。相反,如(b),如果在适合的点,第二导电构件312以与内部导电线通过接地(短路)的方式被实现,则电长度可能增加为13mm。由此,随着第二导电构件312的电长度增加,如果握持移动终端,则手工效果降低。
另外,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天线装置而提供的LTE通信服务的频带频谱的示意图。尤其,图5表示LTE通信带宽中1GHz以下频段的光谱。在LTE通信带宽中,在1GHz以上的频段,从百分比带宽(percentage bandwidth)的观点来看,天线的带宽特性不成为大问题。相反,在1GHz以下的频段中,如图所示,在从600MHz到960MHz的很宽的频段需要天线运转。因此,现在存在仅用一个天线难以覆盖这么宽的频段,从而只能使用多个天线或者只能覆盖某一个频段的性能的问题。
尤其,在低频带宽(LB,Low frequency band)中存在难以保证天线性能的问题。因此,难以确保从600MHz到800MHz的约200MHz的调谐范围(Tuning Range)的理由是,因为,在普通的移动终端中供天线空间的物理空间可以在800MHz程度B5、B8使用,而以单一天线无法满足700~960MHz的宽带。
另外,如果通过两个彼此不同的载波(carrier)执行接收彼此不同信号(信息)的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则本发明具有通过彼此不同区域的天线同时能够接收彼此不同信号(信息)的优点。与此相关,参照图1至图5观察如下。首先,控制部180可以控制将低频带宽(LB)上的第一信号通过第一天线Ant1接收,同时接收所述第一频段上的第二信号。此时,如果第二信号的信扰比(SIR:Signal Interference Ratio)在临界值以下时,控制部180可以控制通过第一天线Ant1转换为仅接收第一信号的模式。与此相关,如果第二信号的信扰比(SIR:Signal Interference Ratio)在临界值以下时,控制部180可以要求基站(其他终端)从基站(其他终端)只传送第一信号。
作为另一其他实施例,参照图4,如果利用终端内的传感器(例如,陀螺仪传感器、触摸传感器或者SAR传感器等)用户判断第二天线Ant2的性能较低,则控制部180可以执行如下的运转。即,如果控制部180判断第二天线处于被用户握持的状态,则可以控制通过第一天线Ant1转换为仅接收第一信号的模式。与此相关,如果控制部180判断第二天线被用户握持的状态,则可以向基站(其他终端)要求从基站(其他终端)仅传送第一信号。如上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在共享一部分区域的同时独立地运转时,可以解决彼此干涉的问题。即,当特定信号的SIR减少或者特定天线区域被握持时,也可以使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共享一部分区域的同时独立地运转时,可以解决彼此干涉的问题。
另外,如上所述,为了克服因多个天线区域而产生的干涉问题,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要提供一种,使外层金属框架适当地分离,并将移动终端内部的导电线以及外层金属框架的特定位置连接到接地的方案。
尤其,在本发明中提案的天线装置300,使外层金属框架310以缝隙(slit)形式适当地分离并适当地利用内部金属图案,从而通过一个天线也可以在低频带宽和高频带宽都能获得理想的天线性能。另外,通过两个天线,即由第一天线Ant1和第二天线Ant2也可以获得理想的天线性能,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天线性能,天线装置还可以设置有在中间频段(MB:medium frequency band)运转的第三天线Ant3。
与此相关,第三导电构件313可以与第一导电构件311隔开并形成外层金属框架的底端和第二侧面的一部分。另外,与第二天线Ant2相似,第三导电构件313可以在第二侧面的一点和接地连接。另外,第三导电构件313的特点为,可以在第二频段以第三天线Ant3运转。此时,第二频段可以是中间频段(MB)。
另外,利用前述的新形式的广域开关拓扑(wide range switch topology)可以改变天线的共振频率调节和天线形状。与此相关,为了调谐天线的共振频率可以使用SP4T开关,为了改变天线的物理体积或者天线的类型(type)可以使用SPDT开关。具体地,通过电短路位置的变更和SPDT开关的运转,可以使第一导电构件311和第二导电构件312以单机天线或者环形天线来运转。如上所述,通过天线类型的变更和开关拓扑,可以实现宽带天线的特性,还可以使各个频率的效率性极大化。尤其,因金属环形状和侧面短路(sideshort)结构,可以在低频带宽(LB)扩张天线的物理体积,因此,可以提高天线性能。另外,根据共享第一天线至第三天线的一部分结构的形状,具有不仅确保第一天线的空间,还可以确保第二天线以及第三天线的空间的优点。
另外,如图3所示,关于前述的导电线的形状,导电线与第一导电构件311的一端部连接,或者如以下图6,也可以与第一导电构件311的其他端部连接。即,图6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内部的导电线形状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导电线620与图3中的导电线320相比,具有电长度有所增加的形状。与此相关,参照图3,导电线320由第一导电线321和第二导电线322构成。所述第一导电线321和第一导电构件311的一点连接;第二导电线322和第二导电构件320的第一点连接。此时,第二导电线322通过与第一缝隙311相邻的第一点A和第二导电构件320连接。
相反,参照图6,导电线620由第一导电线621和第二导电线622构成。所述第一导电线621和第一导电构件311的一点连接;第二导电线622和第二导电构件312的第一点连接。此时,第二导电线622可以通过与第二缝隙315相邻的第二点B和第一导电构件311连接。与此相关,参照图3和图6,详细观察作为导电线310、320被连接的第一点A和,导电线310、620被连接的第二点B,如下。首先,参照图3,第一点A在第二导电构件312上与SP4T开关的连接点相比可以形成于左侧。相反,参照图6,在第二导电构件312的第三点C和SP4T开关连接。此时,第二点B在第二导电构件612上与第三点C相比可以形成于右侧。即,第二点B可以在第三点C和第二缝隙315之间的第二导电构件312上形成。
另外,导电线620(或者从相邻的接地到导电线620为止)的电长度在第一频段可以构成为λ/4。因此,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可以独立地运转。另外,导电线620和第一导电构件311(或者从相邻的接地到导电线620和第一导电构件311为止)的电长度在低频带宽(LB)可以构成为λ/4。即,如图6所示,根据长度增加的导电线620可以构成为使第一天线在更低的低频带宽(LB)共振。
另外,详细观察向前述的第一天线至第三天线供电(feed),将第一天线至第三天线调谐到特定频段的结构。与此相关,图7a至图7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天线的供电结构和调谐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地,图7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天线和供电结构以及调谐形态的示意图。如图3和图7a所示,第一天线Ant1包括第一导电构件311、第二导电构件312、导电线320以及第一供电部351(feeding part)。第一供电部351在第一导电构件311上的接地与所述第一导电线321以及第二导电线322被连接的点之间形成的第二点B,与第一导电线321连接。此时,第一供电部351向根据第一导电构件311和导电线320的长度在低频带宽(LB)运转的第一天线供电。并且,第一天线Ant1在第一导电构件311上电连接,为了使第一天线Ant1在低频带宽(LB)运转,还可以包括能够调节第一天线Ant1的共振特性的短截线部360(stub part)。另外,第一天线Ant1不仅可以在低频带宽运转,而且也可以在中间频段(MB)的一部分频带中运转。
相反,图7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天线和供电结构。如图7b所示,第二天线Ant2包括第二导电构件312和第二供电部352。第二供电部352在第一导电构件311上的一端部与第二导电构件312连接。第二供电部352在第二导电构件312上电连接。并且,第二供电部352向所述第二天线Ant2供电,所述第二天线Ant2根据第二导电构件312的长度在第一频段运转。
相反,图7c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天线和供电结构。如图7c所示,第三天线Ant2包括第三导电构件313和第三供电部353。第三供电部353在第三导电构件313上电连接。并且,第三供电部353向所述第三天线Ant3供电,所述第三天线Ant3根据第三导电构件313的长度在第二频段运转。
作为一例,形成有导电构件的载体135可以通过如螺钉等紧固构件来与壳体201结合。此时,螺钉可以穿过载体135中形成的贯通孔与壳体201中形成的孔262紧固。后叙的框架260的肋263可以限定安装载体135的空间。
另外,图7a至图7c中的第一供电部至第三供电部351~353执行第一天线至第三天线的阻抗匹配,并以用于扩张带宽特性的追加性辐射体(radiator)来运转。另外,短截线部360在低频带宽(LB)起到控制用于宽带运转的共振频率以及调节天线性能的作用。此外,短截线部360适当地调节短线的长度,从而使天线之间(尤其,第一天线Ant1和第二天线Ant2之间)的隔离度(isolation)特性达到特定水平以下。因此,可以视为天线(尤其,第一天线Ant1和第二天线Ant2)在彼此不同的频段独立地工作。
另外,图8a和图8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彼此不同的频段运转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电流分布(current distribution)的示意图。具体地,图8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在低频带宽(LB)运转的第一天线的电流分布的示意图。如图8a所示,可以知晓,第一天线Ant1可以在第一导电构件和内部导电线上产生电流。即,可以知晓,流向第二天线Ant2的电流等级比流向第一天线Ant1的电流等级低许多。换言之,在低频带宽(LB)向第一天线Ant1区域的电流分布占优势(dominant),流向第二天线Ant2区域的电流很少,因此,可以知道对第二天线Ant2区域几乎不产生影响。因此,第一天线Ant1以相当于第一导电构件和内部导电线长度的电长度来共振。例如,第一天线Ant1可以以第一导电构件和内部导电线(λeff/4)的电长度在低频带宽(LB)运转。
相反,图8b是表示本发明在相比低频带宽(LB)较高的第一频段中运转的第二天线的电流分布。如图8a所示,可以知晓,第二天线Ant2可以在第二导电构件上产生电流。据此,第一天线Ant2以相当于第二导电构件长度的电长度来共振。
其次,参照外层金属框架的侧面短路适用与否,以及根据侧面短路位置的电流分布特点和据此的天线运转。
与此相关,图9a和图9b是表示在外层金属框架适用侧面短路的情况和与此不同情况的电流分布的示意图。此时,为了减少导电线与显示器以及金属框架的干涉,假设导电线设置于载体上。如图9a所示,如果在外层金属框架适用侧面短路,则通过整个内部导电线分布电流,因此,在低频带宽(LB)可以确保第一天线Ant1的电长度。相反,如图9b所示,未在外层金属框架适用侧面短路,则只有在内部导电线中的一部分区域分布电流,因此,在低频带宽(LB)无法确保在第一天线Ant1的电长度。即,由于在低频带宽(LB)电流路径(currentpath)变短,因此,共振频率增加并天线性能也降低。与此相关,图9c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外层金属框架中适用侧面短路与否的反射损失(reflection loss)特征的示意图。如果未在外层金属框架适用侧面短路,则如上所述共振频率增加,因此,不仅难以覆盖低频带宽(LB),而且反射损失水平也增加并天线性能也降低。
另外,图10a和图10b是表示在外层金属框架的侧面短路根据短路针(short pin)位置变化的电流分布的示意图。如图10a所示,如果位于第二导电构件上的侧面,则第二天线Ant2在第一频段(高频带)形成高频带宽(HB)共振模式。因此,第二天线Ant2在第一频段(高频带)以辐射体来运转。这是因为,第二天线Ant2的电长度,即从短路针位置到第二天线Ant2的终端为止的物理长度满足共振长度。
相反,如图10b所示,如果位于第二导电构件上的其他位置(例如,底端(即,第二天线Ant2的开放(open)位置),则可以知晓,在第一频段(高频带宽)对第二天线Ant2没有形成高频带宽(HB)共振模式。因此,第二天线Ant2在第一频段(高频带)不以辐射体来运转。这是因为,第二天线Ant2的电长度,即从短路针位置到第二天线Ant2终端为止的物理长度不满足共振长度。
以上,说明了利用根据本发明的外层金属框架和内部导电线的宽带天线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移动终端。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天线结构可以称作环形金属二缝隙天线(Ring Metal 2slit Antenna)结构。具体地,用两个缝隙(slit)结构分离出三个辐射体(radiator)的结构。因此,可以在移动终端的底端以三个供电系统(feed system)来实现。另外,由于外层金属框架的侧面短路(side short)结构,可以扩张低频带宽(LB)天线的物理体积,因此,能达到提高天线效率的目的。另外,通过在相邻第二天线Ant2的导电线的连接点配置短路(接地),从而最小化随着短路(接地)位置变更而产生的第一天线Ant1与第二天线Ant2之间的干涉。另外,第一天线Ant1和第二天线Ant2的供电位置可以在彼此不同的基板(层)上实现。与此相关,第一天线Ant1可以以直接供电(direct feed)的形式,第二天线Ant2以耦合供电(coupled feed)的形式实现。通过这种在彼此不同的基板(层)上实现的供电部,不仅可以提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还可以通过耦合供电(coupledfeed)形式提高天线宽带特性。另外,如后面所述,通过广域开关拓扑和天线类型的变更,可以使每个频段的效率性极大化。
以下,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及天线装置的技术效果的说明如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提供覆盖包括LTE的所有低频带宽,并具有手工效果补偿功能的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至少一种,能够自动认知因用户的身体接触所带来的特性低下,从而可以改善天线的特性劣化。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提供在同时利用多个频段的情况下也运转的天线装置。
本发明的适用可能性的追加范围,能够从以下的详细说明中可以明确。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明确地理解,在本发明的思想和范围内各种变更和修正,因此,应理解为如详细的说明和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只是示例性来被提供的。
关于前述的本发明,天线装置的设计和其驱动可以在记录程序的媒体上以能够读取的代码来实现。计算机能够读取的媒体包括通过计算机系统可读的数据被存储的所有种类的存储装置。电脑可读的媒体包括:硬盘驱动器(HDD:Hard Disk Drive)、固态硬盘(SSD:Solid State Disk)、硅磁盘驱动器(SDD:Silicon Disk Drive)、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CD-ROM、磁带、软盘、光数据存储设备等,并且也包括以载波(例如,通过网络的传送)形式实现。此外,所述计算机还可以包括终端机的控制部180。因此,在上述的详细说明在所有方面不应该被限制性地解释,而应考虑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根据附加的权利要求的合理解释而决定,在本发明等价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导电构件,形成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层金属框架的底端的一部分;
第二导电构件,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隔开并形成所述外层金属框架的底端和侧面的一部分;
导电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一点和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的一点连接,并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内部彼此连接,所述导电线由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构成,所述第一导电线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的一点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线与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的一点连接;
第一供电部,连接到所述第一导电线,并构成为向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和所述导电线相对应的第一天线供电;以及
第二供电部,连接到所述第二导电构件,并构成为向与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相对应的第二天线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构件根据所述导电线的长度在低频带宽以所述第一天线来运转,
所述第二导电构件在与所述低频带宽不同的第一频段以所述第二天线来运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三导电构件,所述第三导电构件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隔开,并形成所述外层金属框架的底端和第二侧面的一部,
所述第三导电构件在所述第二侧面的一点与接地连接,
所述第三导电构件在第二频段以第三天线来运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和第二导电构件形成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金属框架上,
所述导电线形成为导电性图案,在所述金属框架与电池罩之间的空间配置的载体的一侧面印刷有所述导电性图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线与第二导电线彼此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与单极双通开关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三导电构件,所述第三导电构件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隔开,并形成所述外层金属框架的底端和第二侧面的一部分;
所述第一导电构件在从与所述第三导电构件隔开的缝隙远离规定距离的位置,与单极四通开关的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三导电构件,所述第三导电构件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隔开,并形成所述外层金属框架的底端和第二侧面的一部分;
所述第二导电构件通过第一缝隙与所述第一导电构件隔开,
所述第三导电构件通过第二缝隙与所述第二导电构件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电线与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的第一点连接,
所述第二导电线通过与所述第一缝隙相邻的所述第一点来与所述第二导电构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电线与所述第二导电构件的第二点连接,
所述第二导电线通过与所述第二缝隙相邻的所述第二点来与所述第二导电构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导电构件上的第三点,所述第二导电构件与单极四通开关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点形成在所述第一缝隙与所述第三点之间的所述第二导电构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导电构件上的第三点,所述第二导电构件与单极四通开关的输入端连接,
第二点形成在所述第三点与所述第二缝隙之间的所述第二导电构件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短截线部,在所述第一导电构件上电连接,构成为调谐所述第一天线的共振特性,从而使所述第一天线在低频带宽运转。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三供电部,所述第三供电部在所述第三导电构件上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三导电构件连接,
所述第三供电部在所述第三导电构件上电连接,并且向第三天线供电,所述第三天线根据所述第三导电构件的长度在第二频段运转。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将所述低频带宽上的第一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天线接收,同时接收所述第一频段上的第二信号;
当所述第二信号的信扰比为临界值以下时,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一天线仅接收所述第一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将所述低频带宽上的第一信号通过所述第一天线接收,同时接收所述第一频段上的第二信号;
当判断为所述第二天线由用户握持的状态时,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一天线仅接收所述第一信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KR2017/014557 WO2019117332A1 (ko) | 2017-12-12 | 2017-12-12 |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단말기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92644A CN111492644A (zh) | 2020-08-04 |
CN111492644B true CN111492644B (zh) | 2021-04-16 |
Family
ID=66697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9760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492644B (zh) | 2017-12-12 | 2017-12-12 | 天线装置及具有该天线装置的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88470B2 (zh) |
EP (1) | EP3726818A4 (zh) |
KR (1) | KR102260640B1 (zh) |
CN (1) | CN111492644B (zh) |
WO (1) | WO201911733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700416B2 (en) | 2017-08-30 | 2020-06-30 | Lg Electronics Inc. | Mobile terminal |
KR20190098607A (ko) * | 2018-02-14 | 2019-08-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메탈 케이스를 포함하는 이동 단말기 및 메탈 케이스의 제조 방법 |
CN110011025B (zh) * | 2018-12-29 | 2021-03-26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
US11211700B1 (en) * | 2019-03-11 | 2021-12-28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Dynamic noise cancellation using noise patterns |
TWI704396B (zh) * | 2019-08-15 | 2020-09-11 | 啟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顯示裝置 |
CN113078444B (zh) * | 2020-01-06 | 2024-06-11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
CN111816984B (zh) * | 2020-06-10 | 2022-04-26 | 昆山睿翔讯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频终端模块化天线系统 |
KR20220007331A (ko) * | 2020-07-10 | 2022-01-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안테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US12041589B2 (en) * | 2020-08-17 | 2024-07-16 |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pectrum utilization coordination between wireline backhaul and wireless systems |
US11582055B2 (en) | 2020-08-18 | 2023-02-14 |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device attachment in a managed network architecture |
US11563593B2 (en) | 2020-08-19 | 2023-01-24 |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between wireline backhaul and wireless systems |
US11844057B2 (en) | 2020-09-09 | 2023-12-12 |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data traffic management in wireline backhaul systems |
CN112736459B (zh) * | 2020-12-24 | 2023-12-1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双天线系统、射频架构和电子设备 |
CN112751157B (zh) * | 2020-12-28 | 2022-07-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天线组件和终端 |
EP4220852A4 (en) * | 2021-01-13 | 2024-04-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
KR102686365B1 (ko) * | 2021-04-21 | 2024-07-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안테나를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
KR20230024758A (ko) * | 2021-08-12 | 2023-02-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모바일 통신 장치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60204A (zh) * | 2006-04-19 | 2007-10-24 | 株式会社友华 | 多波段天线 |
CN102811501A (zh) * | 2011-06-01 | 2012-12-0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移动终端 |
CN102394372B (zh) * | 2010-07-06 | 2015-01-07 | 苹果公司 | 电子设备和可调谐天线系统 |
US9024822B2 (en) * | 2010-11-29 | 2015-05-05 | Fu Tai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 Hous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CN106207446A (zh) * | 2014-12-04 | 2016-12-0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天线模块及使用该天线模块的移动终端 |
CN106450662A (zh) * | 2015-08-13 | 2017-02-2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电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801186B1 (ko) * | 2011-02-25 | 2017-11-2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
JP2014146851A (ja) * | 2013-01-25 | 2014-08-14 | Panasonic Corp |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該アンテナ装置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
US9331397B2 (en) * | 2013-03-18 | 2016-05-03 | Apple Inc. | Tunable antenna with slot-based parasitic element |
KR101691081B1 (ko) * | 2014-11-11 | 2016-12-30 | 주식회사 이엠따블유 |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
KR20160069923A (ko) * | 2014-12-09 | 2016-06-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단말기 |
EP3229314B1 (en) * | 2015-01-04 | 2019-08-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Handheld device |
KR102352490B1 (ko) * | 2015-06-11 | 2022-01-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안테나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
KR102578502B1 (ko) * | 2016-08-01 | 2023-09-1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US10476167B2 (en) * | 2017-07-20 | 2019-11-12 | Apple Inc. | Adjustable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antenna structures |
EP3682507B1 (en) * | 2017-10-05 | 2023-10-0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Antenna system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
2017
- 2017-12-12 EP EP17934911.3A patent/EP3726818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7-12-12 CN CN201780097604.4A patent/CN11149264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7-12-12 WO PCT/KR2017/014557 patent/WO2019117332A1/ko unknown
- 2017-12-12 KR KR1020207003077A patent/KR10226064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8
- 2018-12-12 US US16/218,088 patent/US1108847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60204A (zh) * | 2006-04-19 | 2007-10-24 | 株式会社友华 | 多波段天线 |
CN102394372B (zh) * | 2010-07-06 | 2015-01-07 | 苹果公司 | 电子设备和可调谐天线系统 |
US9024822B2 (en) * | 2010-11-29 | 2015-05-05 | Fu Tai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 Hous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CN102811501A (zh) * | 2011-06-01 | 2012-12-05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移动终端 |
CN106207446A (zh) * | 2014-12-04 | 2016-12-0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天线模块及使用该天线模块的移动终端 |
CN106450662A (zh) * | 2015-08-13 | 2017-02-2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电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9117332A1 (ko) | 2019-06-20 |
EP3726818A4 (en) | 2021-07-28 |
EP3726818A1 (en) | 2020-10-21 |
KR20200017541A (ko) | 2020-02-18 |
US20190181564A1 (en) | 2019-06-13 |
KR102260640B1 (ko) | 2021-06-04 |
US11088470B2 (en) | 2021-08-10 |
CN111492644A (zh) | 2020-08-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92644B (zh) | 天线装置及具有该天线装置的移动终端 | |
US10361743B2 (en) | Mobile terminal | |
US10177440B2 (en) | Mobile terminal | |
US9685694B2 (en) | Antenna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using the same | |
KR101622731B1 (ko) | 이동 단말기 | |
US10658733B2 (en) | Mobile terminal | |
US9722300B2 (en) | Antenna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using the same | |
US10819834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KR101964651B1 (ko) | 이동 단말기 | |
KR102088825B1 (ko) | 이동 단말기용 안테나 장치 | |
TWI530107B (zh) | 天線裝置及具有該天線裝置的行動終端機 | |
KR102192822B1 (ko) | 이동 단말기 | |
US20210021018A1 (en) | Antenna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comprising same | |
KR102243660B1 (ko) | 이동 단말기 | |
KR20160084745A (ko) |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단말기 | |
KR101818115B1 (ko) | 이동 단말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