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8750B - 具有至少部分横跨在臂的开口端之间的间隙的馈线导体的天线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至少部分横跨在臂的开口端之间的间隙的馈线导体的天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8750B
CN108288750B CN201710018219.8A CN201710018219A CN108288750B CN 108288750 B CN108288750 B CN 108288750B CN 201710018219 A CN201710018219 A CN 201710018219A CN 108288750 B CN108288750 B CN 1082887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pair
antenna system
arms
coup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182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88750A (zh
Inventor
赵俊生
刘海霞
休·史密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torola Mobility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torola Mobility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torola Mobility LLC filed Critical Motorola Mobility LLC
Priority to CN20171001821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88750B/zh
Priority to US15/839,775 priority patent/US20180198492A1/en
Publication of CN108288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8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88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8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2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techniqu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H04B5/24Inductive coupling
    • H04B5/26Inductive coupling using coils
    • H04B5/266One coil at each side, e.g.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0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associated with components used in interrogation type services, i.e. in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an interrogator/reader and a tag/transponder, e.g. i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2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local intradevic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04M1/737Characterised by trans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infrared wav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18Electrical details
    • H04Q1/20Testing circuits or apparatus; Circuits or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faults or troubles
    • H04Q1/22Automatic arrangements
    • H04Q1/24Automatic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on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4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means, e.g. RF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至少部分横跨在臂的开口端之间的间隙的馈线导体的天线系统。天线系统包括导电基板,一对导电臂,所述对导电臂中的每个导电臂具有连接端和开口端。所述导电臂的开口端朝向彼此延伸,在背离相应的被耦合的侧边缘的延伸方向上以与所述对中的另一个导电臂不相接触或重叠的方式截止。在所述对导电臂的相应开口端之间存在间隙。信号源以邻近于所述一对导电臂的相应开口端的方式来被耦合到每个导电臂,用于提供信号。所述信号源经由相应的馈线导体被耦合到所述导电臂中的至少一个,被耦合到所述一对导电臂中的至少一个导电臂的开口端的所述馈线导体在所述延伸方向上延伸,所述延伸横跨所述导电臂的所述开口端之间的所述间隙的至少一部分。

Description

具有至少部分横跨在臂的开口端之间的间隙的馈线导体的天 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具有用于支持无线能量的发射和/或接收的天线系统的电子设备,更具体地,涉及包括具有从导电基板的相对侧边缘延伸的一对导电臂的天线系统的电子设备,所述导电臂具有其中施加信号源的开口端,所述开口端以在延伸方向上不相接触或重叠的方式截止。
背景技术
近场通信——通常缩写为NFC——是指能够实现多个设备和/或设备和标签之间的方便的短距离通信的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通信通常涉及允许信号在两个设备之间和/或设备和标签之间传达(convey)的电感耦合。更具体地,近场通信通常涉及位于彼此的近场内的相应天线之间的磁感应,相应天线诸如有效地形成空心变压器的相应的环形天线。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通信元件中所生成的信号可以在第二通信元件中被检测到,只要两个元件处于兼容取向,并且在相对近的——典型地是在10厘米或更小的——接近度内。在一些情况下,两个交互设备可以通过电感耦合分别供应电力和获得电力,这使得设备能够从无源元件读出数据,所述无源元件包括某些形式的其自身不具有电源的标签。许多手持电子设备——诸如蜂窝射频通信设备——已经并入了近场通信能力。
近场通信至少具有四种主要的使用操作模式:(1)卡仿真模式;(2)标签读取;(3)标签写入;和(4)对等。继而,例如,近场通信元件可以用于使用户能够使用其配备有近场通信的设备来支持信息的通信,所述信息诸如支持以下功能的信息:通过触摸他们的设备或使他们的设备接近近场通信读取器来完成支付、通过触摸其设备或使其设备接近其他配备有近场通信的设备来交换联系人信息、和/或通过触摸其设备或使其设备接近近场通信标签来确认用户的身份。
考虑到近场通信的接近度和交互要求,以及将近场通信天线与包括用户接口元件的其他电子和机械组件集成在设备中的需要,近场通信元件相对于所述设备的位置和方向可以影响近场通信元件的相对性能和能力。在诸如蜂窝射频通信设备的至少一些手持设备中包括近场通信能力通常遵循两种方法之一。第一种方法包含朝向设备的背面表面的中心并且具有接近其的交互区域的近场通信元件,而第二种方法替选地包含朝向设备的顶侧表面的近场通信元件。
当与各种标签和读取器一起使用时,每种方法通常在其方便性和性能方面具有它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的集合,包括其中设备可以由用户方便地握持以促进与其他通信元件交互的方式。例如,对于在设备的顶表面附近具有近场通信元件的设备,通过跨过设备的背面在手中握着所述设备,可以更容易地定向设备,使得设备的顶部可以指向近场通信读取器的检测表面。然而,设备的顶部可以通常包括其他通信元件——诸如一个或多个其他天线,其可能需要与共同位于设备顶部或附近的近场通信天线共享空间。这可以影响如何设计各种通信元件,以及影响各种通信元件如何单独地或一起地起作用。
替选地,位于朝向设备的后侧表面的中心的近场通信元件可以使其更容易与具有类似位置的近场通信元件的第二设备交互,其中可更容易将两个设备以背对背的方式保持在一起以促进经由它们相应的近场通信元件在两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递(transfer)。邻近后表面的交互的近场通信元件的定位将提供关于可用于支持近场通信的元件的性质和形状的限制、挑战和/或机会的不同集合。例如,经由位于朝向背侧表面的元件来支持近场通信通常将包括由高磁导率材料片材支撑的线圈天线,高磁导率材料诸如铁氧体材料,返回磁场可以更容易地通过所述铁氧体材料流动。然而,线圈天线和任何对应的高磁导率材料通常会增加设备的厚度。这样的布置也将受益于具有一个或多个中断的非导电背部或导电后盖,其中所述中断诸如开口(opening)、空隙(void)、狭缝(slit)和/或槽(slot)。
在用于设备的支撑结构中的导电材料——诸如金属和/或合金——的使用变得越来越理想,因为用于支撑设备的结构完整性的材料的空间量已广泛地减少。在设备结构支撑中使用更少的整体空间的趋势是期望减少许多类型的设备的总体尺寸的趋势的结果,同时还存在单独的趋势以同时增加用户界面元件的尺寸,诸如越来越支持显示更多信息以及支持触摸界面的显示屏,其又通常涉及在设备的外壳结构中的较大尺寸的开口。除了用于诸如显示屏的用户界面元件的开口之外,设备外壳中的进一步的中断——即,开口,诸如用于支持无线通信的导电外壳和/或设备的盖中的一个或多个狭缝,也可以对于在期望的整体尺寸约束内管理和维持设备的整体结构完整性提出挑战。在一些情况下,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外壳中的狭缝可以用于形成无线信号可以通过其传播的区域。在其他情况下,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外壳中的一个或多个狭缝可以用于形成和限定可以用作辐射结构的一部分的导电元件。进一步的开口和/或切口也可以影响设备的美观。此外,在类似地用于提供结构支撑的元件的约束内形成用于辐射无线信号的导电结构可能没有足够的灵活性来形成相对于天线系统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的期望的总体结构。
本发明人已经认识到,通过用一个或多个导电元件来补充天线系统,可以更好地管理天线系统几何形状以产生具有更有益的辐射和/或信号强度模式的无线信号,所述导电元件诸如一条或多条信号馈线的部分,其可以超出被形成为导电外壳和/或结构的一部分的元件的约束。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电子设备中使用的天线系统。所述天线系统包括导电基板,所述导电基板具有与邻近于所述设备的一端的所述导电基板的两个相对侧边缘之间的距离相对应的宽度。所述天线系统进一步包括一对导电臂,其中所述一对导电臂中的每个导电臂具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在邻近于所述设备的所述一端的所述导电基板的相对侧边缘中的可选的边缘处耦合到所述导电基板。每个导电臂进一步具有开口端,所述开口端在延伸方向上背离相应的被耦合的侧边缘朝向相对侧边缘中的另一侧边缘延伸所述一对中的所述导电臂的开口端朝向彼此延伸,在背离所述相应的被耦合的侧边缘的延伸方向上以与所述对中的另一个导电臂不相接触或重叠的方式截止。对应地,在所述对导电臂的相应开口端之间存在间隙。信号源以邻近于所述一对导电臂的相应开口端的方式被耦合到每个导电臂,用于提供信号。所述信号源经由相应的馈线导体被耦合到所述导电臂中的至少一个,其中被耦合到所述一对导电臂中的至少一个的开口端的所述馈线导体在延伸方向上延伸,所述延伸方向横跨导电臂的开口端之间的间隙的至少一部分。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源经由一对相应的馈线导体被耦合到所述一对导电臂中的每个导电臂,其中被耦合到所述一对导电臂中的相应一个导电臂的所述开口端的所述相应的馈线导体中的每个在所述延伸方向上延伸,所述延伸方向横跨所述导电臂的所述开口端之间的所述间隙的至少一部分。
在至少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相应的馈线导体横跨导电臂的开口端之间的间隙,并且在一些相同或其他情况下,除了横跨所述导电臂的开口端之间的所述间隙之外,所述相应的馈线导体沿着延伸方向与未耦合到相应馈线导体的所述导电臂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所述延伸方向是所述导电臂背离所述相应的被耦合的侧边缘向彼此延伸的方向。
在至少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由所述信号源供应给所述一对导电臂的信号包括基本上180度异相的一对相应信号,在一些相同或其他情况下,由所述信号源供应给所述一对导电臂的信号包括具有相反极性的一对相应信号。
本公开的这些和其他特征和优点从参考附图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的前视图;
图2是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的后视图;
图3A是与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的一端相关联的天线系统的部分示意图;
图3B是作为沿着与包括在图3A中所示的部分示意图中的配置相关联的设备的宽度的位置的函数的磁场强度的图;
图4A是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与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的一端相关联的天线系统的部分示意图;
图4B是作为沿着与包括在图4A中所示的部分示意图中的配置相关联的设备的宽度的位置的函数的磁场强度的图;
图5A是根据本公开的至少进一步的实施例的与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的一端相关联的天线系统的部分示意图;
图5B是作为沿着与包括在图5A中所示的部分示意图中的配置相关联的设备的宽度的位置的函数的磁场强度的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至少更进一步的实施例的与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的一端相关联的天线系统的部分示意图;以及
图7是包括具有从导电基板延伸的至少第一导电臂对的天线系统的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的端部的部分内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发明容许各种形式的实施例,但是在附图中图示出并且在下文中将描述优选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被认为是示例,并且不旨在将本发明限于所图示出的具体的实施例。希望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附图中的元件是为了简单和清楚而图示出的,并且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例如,附图中的一些元件的尺寸可以相对于其他元件被放大,旨在帮助改进对所图示出和描述的实施例的方面的理解。
图1图示出了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100——诸如无线通信设备——的前视图。虽然在所图示实施例中,所示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类型是包含近场通信能力的射频蜂窝电话,但是包括具有近场通信能力的无线射频通信在内的其它类型的设备也与本申请相关。换句话说,本申请通常适用于超出具体示出的类型的无线通信设备。在作为外壳的一部分的天线的并入和管理中可附加地与本申请相关的合适的无线通信设备的几个附加示例可以包括平板、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上网本、无绳电话、选择呼叫接收器、游戏设备、个人数字助理以及可用于管理包括一种或多种形式的近场通信的无线通信的任何其它形式的无线通信设备。
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射频蜂窝电话包括覆盖前表面的大部分的显示器102。在至少一些情况下,显示器可以包括触敏矩阵,其可以帮助促进相对于显示器的至少一些部分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输入的检测,包括与经由显示器102呈现给用户的视觉元素的交互。在一些情况下,视觉元素可以是用户可以与之交互的对象。在其他情况下,视觉元素可以形成包括一个或多个虚拟键和/或一个或多个按钮的键盘的视觉表示的一部分,用户可以与所述按钮交互和/或选择以用于模拟启动(actuation)。除了一个或多个虚拟用户可启动按钮或键之外,设备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物理用户可启动按钮104。在所图示的特定实施例中,设备具有位于沿着设备右侧的三个这样的按钮。
图1中所示的示例性手持式电子设备附加地包括支持语音通信的扬声器106和麦克风108。扬声器106可以附加地支持音频信号的再现,所述音频信号可以是独立的信号,诸如用于音乐的播放,或者可以是多媒体演示的一部分,诸如用于播放电影,它可能至少有一个音频和一个视觉组件。扬声器还可以包括也产生振动效果的能力。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有目的地产生振动效果可能与在设备内部的单独的元件(未示出)相关联。通常,扬声器位于朝向设备的顶部,其与与在支持语音通信的使用期间面向向上方向的设备的相应部分一致的方向相对应。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106可以旨在与用户的耳朵对准,并且麦克风108可以旨在与用户的嘴部对准。在所示实施例中,同样位于设备顶部附近的是前置相机110。更进一步地,设备的顶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并且在当前情况下,用于至少一种形式近场通信的天线112将存在于接近设备的顶部。这种放置使得设备能够通过将设备的顶部指向读取器并且靠近读取器来与至少一些近场通信读取器交互。
图2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示例性手持式电子设备100的后视图。在示例性手持式电子设备的后视图中,可以类似地看到在正视图中可见的三个物理用户可启动按钮104。示例性手持式电子设备附加地括具有闪光灯204的背面照相机202,以及通常适于接收电缆连接的串行总线端口206,所述电缆连接可用于接收数据和/或电力信号。在一些情况下,除了位于接近设备顶部的能够支持至少一种形式的近场通信的天线112,接近设备100的背面表面的又一区域210可以包括环形天线——包括一个或多个环形,其类似地能够支持一种或多种形式的近场通信,以及潜在地用于支持无线充电。这样的环形天线当存在时通常位于设备内的设备100的后侧表面正下方。
图3A图示出了与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100的一端相关联的天线系统的部分示意图300。在所示示例中,天线系统包括从基板304延伸的多个臂302。更具体地,在所示示例中,基板304具有通常与设备100的宽度相关的宽度w,其中基板304的侧边缘306将各自大致与设备100的相应侧边缘相对应。在所示示例中,每个臂302的一端308在基板304的侧边缘306中的相应一个处或附近耦合到基板304。然后每个臂302沿着它们的长度背离基板304并朝向臂302未耦合的侧边缘306中的另一个延伸。通常,一对相关臂302将从臂耦合的其相应侧边缘306朝向彼此延伸。在大体上以与另一个臂302不相接触或重叠的方式而截止的点位处,臂302将在开口端310处结束。因此,当相关的一对臂302的开口端310以不相接触或重叠的方式截止时,在臂302的开口端310之间呈现间隙312。
与一个或多个信号源314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信号分别在每个臂302的开口端310处或附近耦合到每个臂302。在所示示例中,臂302形成能够接收辐射能量和/或检测兼容频率的磁场的天线结构。与信号源314组合,相同天线结构进一步能够发射辐射能量信号和/或以相容的频率产生磁场。在至少所示的示例中,耦合到相应端部中的每一个的信号将具有相似的振幅和频率,但是具有相反的极性。在至少一个实例中,天线系统将支持具有13.56MHz的频率的近场通信。
在一些情况下,基板的部分可以与设备外壳和/或内部支撑结构相关联,所述设备外壳和/或内部支撑结构诸如是用于整个设备和/或用于一个或多个组件的框架或底架,其可以使用诸如金属和/或金属合金的导电材料形成。在一些情况下,基板可以附加地和/或替选地包含电路基板的部分,诸如印刷电路基板,其可以包括用于形成一个或多个电连接的导电平面和/或迹线(trace)和/或导电电路屏蔽。电路基板还可以用于接收电气元件,包括电子电路、组件和/或模块。
在至少一些情况下,臂与金属外壳的外部的侧壁相关联,其中臂的沿着其长度背离耦合端延伸的部分与外壳结构的其余部分隔离。在所示示例中,臂在设备的顶部附近背离基板延伸。臂靠近设备100的角部转动,并背离侧边缘朝向设备的顶部表面的中心向后延伸。开口可以存在于侧壁中,这允许形成臂,以及包括诸如物理用户可启动按钮104的放置的特征,以及各种其他端口,例如耳机插孔、麦克风端口和存储器卡槽。在一些情况下,一些开口——诸如限定臂204的形状的开口——可以被填充有非导电材料,诸如塑料型材料。
在图3A所示的示例中,对应的信号源314经由馈线316耦合到相应臂302的开口端310,馈线316大致上不延伸超过相应臂的开口端地来朝向或进入与间隙312相关联的区域。这样的配置导致场强图案,其具有两个可辨别的波峰322,在两个波峰322之间具有显著的波谷324。在图3B中可以看到对应的场强图案的示例。更具体地,图3B图示出了作为沿着与包括在图3A所示的部分示意图中的配置相关联的设备的宽度的位置的函数的磁场强度的图320,所述磁场强度通常以安培每米来测量。
这样的场强图案有时可能是有问题的,因为场强在靠近间隙312处较弱,间隙312经常一般与顶表面的中心相对应。当用户在读取器处指向设备100时,用户通常将指向相对于设备100的顶部的中心。在所述布置中,场强在中心较弱,并且随着在任一方向上稍微偏离中心而变强。然而,发明人已经认识到,可以通过相对于两个臂302的开口端之间的间隙312调整馈线316的几何形状来进一步影响场强图案。
图4A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与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100的一端相关联的天线系统的部分示意图400。本实施例包括一对导电臂402,所述导电臂402对各自从导电基板404的两个侧边缘406中的相应一个以类似于图3A所示的两个臂302的方式延伸。
每个臂402的一端408在基板404的侧边缘406中的相应一个处或附近耦合到基板404。每个臂402然后沿着它们的长度背离基板404并朝向侧边缘406中臂402未耦合的另一个延伸。大致上,一对相关臂402将从臂耦合的它们的相应侧边缘406朝向彼此延伸。在大致上以与另一臂402不相接触或重叠的方式来截止的点位处,臂402将在开口端410处结束,导致存在间隙412。
与一个或多个信号源414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信号分别在每个臂402的开口端410处或附近耦合到每个臂402。对应的信号源414经由馈线416耦合到相应臂402的开口端410。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馈线416中的一条延伸超过臂402的相应的开口端410,进入至少在开口端410之间的间隙区域412。通过允许馈线416中的至少一条延伸到开口端410之间的间隙区域412中,所得磁场强度图案不显示为显著的在两个波峰422之间的减小或波谷424,如图4B所示,其与作为沿着与包括在图4A所示的部分示意图中的配置相关联的设备的宽度的位置的函数的磁场强度的图420。这有助于平滑更接近设备100的顶表面的中心的磁场强度的振幅。
图5A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进一步的实施例的与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100的一端相关联的天线系统的部分示意图500。本实施例包括分别从导电基板504的两个侧边缘506中的相应一个延伸的一对导电臂502,其方式类似于在图3A和图4A的每一个中分别示出的两个臂302和402。
每个臂502的一端508在基板504的侧边缘506中的相应一个侧边缘处或附近耦合到基板504。每个臂502然后沿着它们的长度背离基板504并朝向侧边缘506中臂502未耦合的另一个延伸。大致上,一对相关臂502将从臂耦合的它们的相应的侧边缘506朝向彼此延伸。在大致上以与另一臂502不相接触或重叠的方式而截止的点位处,臂502将在开口端510处结束,导致存在间隙512。
与一个或多个信号源514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信号分别在每个臂502的开口端510处或附近耦合到每个臂502。对应的信号源514经由馈线516耦合到相应臂502的开口端510。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两条馈线516都延伸超过臂502的相应的开口端510,进入至少在开口端510之间的间隙区域512。通过允许两条馈线516延伸到开口端510之间的间隙区域512中,所得磁场强度图案在任何波峰之间表现出甚至更小的减小,如图5B所示,使得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减少将不再存在,并且所得图案将使得单个波峰522的更多部分相对于顶表面的总宽度更接近居中。更具体地,图5B图示出了作为沿着与包括在图5A所示的部分示意图中的配置相关联的设备的宽度的位置的函数的磁场强度的图520。
图6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更进一步的实施例的与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100的一端相关联的天线系统的部分示意图600。在本实施例中,馈线616相对于一对臂602的开口端之间的间隙612的布置类似于图5A所示的实施例。然而,由于驱动信号的极性的期望差异,其中耦合到臂602的信号在其它方面类似,所以可能将单个信号源614跨两个馈线616耦合。这样的布置更好地确保具有相似频率的信号的施加,以及适应经由具有相反极性的相应馈送线616施加到臂602的信号。
图7图示出了包括具有至少第一对导电臂702的天线系统的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100的端部的部分内部视图700,所述第一对导电臂702从靠近设备100的一端的导电基板704延伸。类似于如图3A-图6所示的示意图,导电臂702各自从导电基板704的两个侧边缘706中的相应一个延伸离开基板主体距离718。在所示实施例中,臂702中的每一个具有突出部722,突出部722在其开口端710和耦合到基板704的端部708之间沿着其长度在点724处背离臂702分支。在一些情况下,突起722可以与其余的臂702一体形成。在其他情况下,突起722可以单独形成和附接。
在臂702和基板704之间的空间中,可以定位电路基板72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用交叉阴影线标识电路基板726。交叉阴影线旨在更清楚地识别不同的元件,并且不旨在指示与切除视图相关联的暴露的内表面。更具体地,电路基板726可以是印刷电路基板,在其上可以接收包括电子电路、组件和/或模块的电子元件,并且可以在其中形成电迹线。在所示实施例中,可用于将信号源耦合到臂702的馈线716至少部分地形成为电路基板726上的迹线。在所示实施例中,馈线716还经由突出部722耦合到臂。与馈送线716一起,臂702以及至少部分地通过基板704的返回电流路径可以形成相应的重叠电流回路,其以下述方式跨过间隙712延伸:来自两个环路的跨过间隙的电流是加性的,并且这又有助于产生电磁信号,这有助于避免在臂702的端部之间的间隙附近的强度的降低。此外,机械元件和/或电子电路元件在部分内部视图700中也是可见的。例如,成像器730、扬声器732和SIM卡托盘734也至少部分可见。
除了支持近场通信之外,天线系统还可以支持其他形式的通信的发射和接收,包括蜂窝射频通信——包括信号分集、以及GPS和WiFi类型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用于将多种类型的信令耦合到天线系统的臂的支持可以由未示出的一个或多个复用电路支持,其中,每个所述信令通常与不同的频率集合相关联。
尽管已经图示出和描述了优选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想到许多修改、改变、变化、替换和等同物。

Claims (20)

1.一种用于电子设备中的天线系统,所述天线系统包括:
导电基板,所述导电基板具有与邻近于所述电子设备的一端的所述导电基板的两个相对侧边缘之间的距离相对应的宽度;
一对导电臂,其中,
所述一对导电臂中的每个导电臂具有连接端以及开口端,所述连接端在邻近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一端的所述导电基板的所述相对侧边缘中的可选的边缘处耦合到所述导电基板,所述开口端在延伸方向上背离相应的被耦合的所述导电基板的侧边缘而朝向所述导电基板的所述相对侧边缘中的另一侧边缘延伸,其中,
所述一对中的所述导电臂的所述开口端朝向彼此延伸,在背离所述相应的被耦合的所述导电基板的侧边缘的所述延伸方向上以不与所述一对中的另一个导电臂相接触或重叠的方式截止,从而在所述一对导电臂的相应开口端之间形成间隙;
信号源,所述信号源以邻近于所述一对导电臂的相应开口端的方式来被耦合到每个导电臂,所述信号源用于提供信号,其中,
所述信号源经由相应的馈线导体被耦合到所述导电臂中的至少一个,其中,被耦合到所述一对导电臂中的至少一个导电臂的开口端的所述馈线导体在所述延伸方向上延伸,所述延伸方向横跨所述一对导电臂的所述开口端之间的所述间隙的至少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中,
所述相应的馈线导体横跨所述一对导电臂的所述开口端之间的所述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系统,其中,
除了横跨所述一对导电臂的所述开口端之间的所述间隙之外,所述相应的馈线导体沿着所述延伸方向与未耦合到所述相应的馈线导体的所述导电臂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所述延伸方向是所述导电臂背离所述相应的被耦合的所述导电基板的侧边缘而向彼此延伸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中,
所述信号源经由一对相应的馈线导体被耦合到所述一对导电臂中的每个所述导电臂,其中,
所述相应的馈线导体中的、被耦合到所述一对导电臂中的相应一个导电臂的所述开口端的每个馈线导体在所述延伸方向上延伸,所述延伸横跨所述一对导电臂的所述开口端之间的所述间隙的至少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系统,其中,
所述相应的馈线导体中的每个馈线导体横跨所述一对导电臂的所述开口端之间的所述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系统,其中,
除了横跨所述一对导电臂的所述开口端之间的所述间隙之外,所述相应的馈线导体中的每个馈线导体沿着所述延伸方向与未耦合到所述相应的馈线的所述导电臂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所述延伸方向是所述导电臂背离所述相应的被耦合的所述导电基板的侧边缘而向彼此延伸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中,
所述导电基板的两个侧边缘中的每个分别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对应边缘相关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中,
所述导电基板包括电路基板的接地平面的至少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中,
所述一对导电臂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壳的顶部或顶部附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系统,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外壳是导电的,并且所述一对导电臂被形成为所述导电的外壳的一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系统,进一步包括:
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外壳的底部或底部附近的第二对导电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中,
所述馈线导体中的一个或多个馈线导体的至少一部分是被形成为电路基板的一部分的导电迹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中,
由所述信号源供应给所述一对导电臂的所述信号包括一对基本上为180度异相的相应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中,
由所述信号源供应给所述一对导电臂的所述信号包括一对具有相反极性的相应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中,
除了所述导电基板之外,所述相应的导电臂中的每个导电臂和任一关联的馈线导体形成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天线系统,其中,
每个所述环占据位于所述导电基板的顶部边缘和所述一对导电臂之间的窗口的一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天线系统,其中,
当被供应给所述一对导电臂中的每一个导电臂的所述信号是经由相应的馈线导体来被供应的、并且所述相应的馈线导体重叠时,所述相应的导电臂、所述关联的馈线以及所述导电基板各自形成相应的环,各环中的每个环至少部分地与相应的环中的另一个重叠。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天线系统,其中,
由所述信号源提供给所述一对导电臂的所述信号包括一对具有相反极性的相应信号,以便在所述相应的馈线导体的重叠部分中产生在相同方向上流动的电流。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中,
所述天线系统适于产生无线近场通信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是手持蜂窝无线电话。
CN201710018219.8A 2017-01-10 2017-01-10 具有至少部分横跨在臂的开口端之间的间隙的馈线导体的天线系统 Active CN108288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8219.8A CN108288750B (zh) 2017-01-10 2017-01-10 具有至少部分横跨在臂的开口端之间的间隙的馈线导体的天线系统
US15/839,775 US20180198492A1 (en) 2017-01-10 2017-12-12 Antenna System with Feedline Conductors at Least Partially Traversing a Gap Between Open Ends of Arm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8219.8A CN108288750B (zh) 2017-01-10 2017-01-10 具有至少部分横跨在臂的开口端之间的间隙的馈线导体的天线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8750A CN108288750A (zh) 2018-07-17
CN108288750B true CN108288750B (zh) 2021-10-22

Family

ID=62781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18219.8A Active CN108288750B (zh) 2017-01-10 2017-01-10 具有至少部分横跨在臂的开口端之间的间隙的馈线导体的天线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198492A1 (zh)
CN (1) CN1082887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24948B2 (en) * 2017-12-15 2021-06-01 Motorola Mobility Llc User device having half slot antenna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1925A (zh) * 2006-01-02 2009-01-21 Nxp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rf通信设备的改良超宽带切口天线装置
WO2011073802A3 (en) * 2009-12-18 2011-08-11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Circuitry-isolated mems antennas: devices and enabling technology
CN102800931A (zh) * 2012-08-23 2012-11-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天线装置
EP2645478A1 (en) * 2012-03-30 2013-10-02 Nxp B.V. Radio frequency antenna circuit
CN105514578A (zh) * 2016-01-29 2016-04-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6067826A (zh) * 2015-04-22 2016-11-02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EP3104454A1 (en) * 2015-06-12 2016-12-14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Combination antenna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2833B (zh) * 2007-01-11 2012-07-0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宽带缝隙天线
JP4904196B2 (ja) * 2007-05-08 2012-03-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不平衡給電広帯域スロットアンテナ
GB2500136B (en) * 2010-10-15 2015-02-18 Microsoft Corp Parasitic folded loop antenna
KR101801186B1 (ko) * 2011-02-25 2017-1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CN104838539A (zh) * 2012-10-26 2015-08-12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寄生耦合元件的环形天线
EP3058619A4 (en) * 2013-10-16 2017-05-03 Galtronics Corporation Ltd. Compact antenna with dual tuning mechanism
US9337525B2 (en) * 2014-02-03 2016-05-10 Pittsburgh Glass Works, Llc Hidden window antenna
US10477713B2 (en) * 2015-02-04 2019-11-12 Motorola Mobility Llc Single-piece metal housing with integral antennas
US9666934B2 (en) * 2015-04-08 2017-05-30 Motorola Mobility Llc Antenna link in ultra-thin device with single-piece metal housing
US9768491B2 (en) * 2015-04-20 2017-09-19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peripheral hybrid antenna
US10079922B2 (en) * 2016-03-11 2018-09-1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nductive structural members acting as NFC antenna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1925A (zh) * 2006-01-02 2009-01-21 Nxp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rf通信设备的改良超宽带切口天线装置
WO2011073802A3 (en) * 2009-12-18 2011-08-11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Circuitry-isolated mems antennas: devices and enabling technology
EP2645478A1 (en) * 2012-03-30 2013-10-02 Nxp B.V. Radio frequency antenna circuit
CN102800931A (zh) * 2012-08-23 2012-11-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天线装置
CN106067826A (zh) * 2015-04-22 2016-11-02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EP3104454A1 (en) * 2015-06-12 2016-12-14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Combination antenna
CN105514578A (zh) * 2016-01-29 2016-04-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8750A (zh) 2018-07-17
US20180198492A1 (en) 2018-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20917B2 (en) Antenna configuration to facilitate near field coupling
JP2013162195A (ja) アンテナ装置
EP2897221B1 (en) Antenna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terminal device
WO2022033123A1 (zh)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3258286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5742782A (zh) 混合式近场通信天线和电子装置
CN104466350A (zh) 移动终端
JP5686232B1 (ja)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通信端末装置
CN108288750B (zh) 具有至少部分横跨在臂的开口端之间的间隙的馈线导体的天线系统
CN104468895A (zh) 移动终端
CN104468894A (zh) 移动终端
CN114207941A (zh) 天线模块
CN104466346A (zh) 移动终端
CN107293849B (zh) 一种nfc天线结构和移动终端
CN205355239U (zh) 一种开槽金属结构环境下的立体式nfc天线
CN107293856B (zh) 一种nfc天线结构和移动终端
CN204376967U (zh) 移动终端
CN204315708U (zh) 移动终端
CN102714523A (zh) 通信终端装置
CN112449035A (zh) 电子设备
KR101709477B1 (ko) 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용 단말기
CN112448126A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4316493U (zh) 移动终端
WO2023124650A1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4477890U (zh) 天线模块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