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0319A - 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0319A
CN102710319A CN2012100859548A CN201210085954A CN102710319A CN 102710319 A CN102710319 A CN 102710319A CN 2012100859548 A CN2012100859548 A CN 2012100859548A CN 201210085954 A CN201210085954 A CN 201210085954A CN 102710319 A CN102710319 A CN 1027103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mentioned
controll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ndheld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59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0319B (zh
Inventor
板仓克幸
大石和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10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0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0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03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4Scheduled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是将控制器与多个通信终端进行通信连接而成的无线通信系统,上述控制器具备:第一无线通信部,其与上述通信终端进行无线通信;通信数控制部,其对经由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的每个上述通信终端的通信数进行计数,并存储在存储部中;第一通信控制部,其与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通信数对应地设定表示上述通信终端的通信优先级的补偿信息,并经由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将该补偿信息发送到上述通信终端,上述通信终端具备:第二无线通信部,其与上述控制器进行无线通信;第二通信控制部,其根据经由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从上述控制器接收到的补偿信息,在与上述控制器的通信中将补偿时间设定成:上述优先级越高则补偿时间越短。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如下的订单登录系统(order entry system):在饭店等餐饮店店铺中,具有用于由待客店员输入订单信息(点菜信息)的手持终端,经由该手持终端向待客店员通知饭菜完成。
订单登录系统具备至少一台手持终端、控制器、打印机。手持终端由待客店员一人一台地持有,输入与顾客的点菜信息有关的订单信息。所输入的订单信息从手持终端通过无线通信被发送到控制器,通过打印机打印。厨师店员通过目视确认打印出的订单信息,执行烹饪。
作为订单登录系统,在多个手持终端与控制器之间的无线通信中使用了特定的小功率无线电(430MHz)。该订单登录系统能够得到稳定的通信,但相反,信号传输速率低并且载波占用时间长,如果同时使用多个手持终端,则电波冲突率高,会引起拥堵。
另外,作为用于避免拥堵的订单登录系统的无线通信方式,已知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在CSMA/CA方式中,在每次由某手持终端向控制器发送数据时,进行载波侦听,在无线信道是空闲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帧发送。然后,该手持终端在经过了补偿时间(back off time)后,进行用于下一个帧发送的载波侦听,在经过了发送延期时间后,向控制器发送下一帧。
在进行CSMA/CA方式的无线通信的订单登录系统中已知如下结构:设定有与手持终端的台数对应地增加的补偿时间(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3970563号公报)。另外,在进行CSMA/CA方式的无线通信的订单登录系统中已知如下结构:设定有将与终端的台数对应地增加的争用窗口CW(contentionwindow)和随机数相乘而得的补偿时间(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3762422号公报)。
在具有多个手持终端的订单登录系统中,有时各手持终端的通信的分组数可能有偏差。例如,在各待客店员的店铺内负责区域的点菜量有偏差的情况下,其订单信息的分组数也出现偏差。但是,在进行CSMA/CA方式的无线通信的订单登录系统中,并没有考虑各手持终端的分组数。因此,会向分组数多的手持终端赋予与分组数小的手持终端同等的通信机会,所以有时通信效率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就是降低各手持终端的无线通信的拥堵,提高通信效率。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是将控制器与多个通信终端进行通信连接而成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上述控制器具备:第一无线通信部,其与上述通信终端进行无线通信;通信数控制部,其对经由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的每个上述通信终端的通信数进行计数,并存储在存储部中;以及第一通信控制部,其与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通信数对应地设定表示上述通信终端的通信优先级的补偿信息,并经由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将该补偿信息发送到上述通信终端,上述通信终端具备:第二无线通信部,其与上述控制器进行无线通信;以及第二通信控制部,其根据经由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从上述控制器接收到的补偿信息,在与上述控制器的通信中将补偿时间设定成:上述优先级越高则补偿时间越短。
根据本发明,能够降低各手持终端的无线通信的拥堵,并且能够提高通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订单登录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控制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手持终端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通信管理表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补偿信息表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在控制器中执行的通信管理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通信管理处理的第一补偿信息定时更新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变更后的补偿信息表的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在控制器中执行的第一无线通信处理的流程图。
图10A是表示原始的发送数据的结构的图。
图10B是表示实际的发送数据的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在手持终端中执行的第二无线通信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通信管理处理的第二补偿信息定时更新处理的流程图。
图13A是表示更新前的补偿信息表的结构的图。
图13B是表示更新后的补偿信息表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顺序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图示的例子。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订单登录系统1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控制器10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手持终端20A的结构的框图。
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订单登录系统1是被设置在饭店等餐饮店店铺中的系统。在订单登录系统1中,由服务员等待客店员向手持终端输入顾客所点的项目(饭菜、饮品等)的项目名和数量的订单信息,向厨房的厨师店员通知该订单信息,在进行烹饪后,向待客店员通知项目的完成。
如图1所示,订单登录系统1被设置在餐饮店店铺2中。店铺2具有厨房、餐厅、送餐口。厨房是厨师店员进行烹饪的区域。餐厅是顾客进行饮食并且配置有待客店员的区域。送餐口位于厨房与餐厅之间,待客店员能够进入,是从厨师店员向待客店员交接烹饪完成了的项目等的区域。
订单登录系统1具备控制器10、作为通信终端的手持终端20A~20J、打印机30、40、网络集线器(HUB)50、ECR(电子现金出纳机:Electronic CashResister)60、PC(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70。
控制器10与打印机30、40直接进行通信连接。手持终端20A~20J通过无线LAN(局域网)与控制器10通信连接。另外,控制器10、ECR60、PC70经由网络集线器50与通信网络N连接。通信网络N是有线LAN等。
打印机30被设置在店铺2的厨房中。控制器10、打印机40、50被设置在店铺2的送餐口。ECR60、PC70被设置在店铺2的餐厅。手持终端20A~20J被配置在店铺2的餐厅中的10个待客店员所持有。
控制器10是订单登录系统1中的信息的管理装置。控制器10具有订单登录系统1的各装置的通信中继等的通信管理功能、对打印机30、40的打印等的控制功能等。
手持终端20A~20J分别是由待客店员输入订单信息的OES(Order EntrySystem:订单登录系统)终端。假设手持终端20A~20J由待客店员每人持有一台。
打印机30是通过控制器10的控制而将通过手持终端20A~20J输入的订单信息所对应的点菜项目的信息打印到用纸上的打印机。厨师店员通过目视而确认通过打印机30打印后的用纸上所记载的点菜项目的种类和项目数,进行点菜项目的烹饪。
打印机40是通过控制器10的控制而将通过手持终端20A~20J输入的订单信息所对应的点菜项目的信息打印到用纸上的打印机。待客店员从厨师店员接受烹饪完成的项目,并且通过目视而确认通过打印机40打印后的用纸上所记载的点菜项目的种类和项目数,将点菜项目向餐厅的顾客进行配餐。
网络集线器50是通信网络N的集线装置。ECR60是进行顾客的进餐的结账处理的装置。ECR60具有以下等功能:从控制器10接收结账用的信息的功能;对找零用的金钱、顾客支付的金钱进行收纳的功能;打印和发行收据的功能;登记营业额数据的功能。
PC70是具有以下等功能的PC:进行控制器10的各种设定的作为操作终端的功能;订单信息、来自ECR60的营业额数据等的信息统计功能。
另外,订单登录系统1的手持终端的台数并不限于10台,也可以是其他多数的台数。另外,订单登录系统1的ECR60的台数也可以构成为2台以上。另外,订单登录系统1的打印机的台数也可以是1台或3台以上。例如,也可以设置项目的饮品用、备份用、加热炉的项目用、制冷的项目用的打印机。另外,订单登录系统1的控制器的台数例如也可以是1台为主机、另一台为备份主机的2台结构。
接着,参照图2,说明控制器10的内部的结构。
图2是表示控制器10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2所示,控制器10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1、操作部12、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访问存储器)13、显示部14、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5、无线通信部16、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17、I/F(InterFace:接口)部18a、18b。控制器10的各部经由总线19进行连接。
CPU11对控制器10的各部进行控制。CPU11从ROM15中读出各种程序中的指定的程序并展开到RAM13中,与展开后的程序协作地执行各种处理。
操作部12接受来自用户的各种信息的操作输入,将该操作信息输出到CPU11。RAM13是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具有存储各种数据和各种程序的工作区。
显示部14由LCD(Lo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构成,与从CPU11输入的显示信息对应地进行各种显示。ROM15是存储各种数据和各种程序的只读存储器。
无线通信部16与手持终端20A~20J进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部16具备天线161、发送部162、载波检测部163、接收部164、控制部165。控制部165具备通信数控制部、作为第一通信控制部的CPU1651、作为存储部的RAM1652、ROM1653、计时部1656。
发送部162具备信号处理部、调制部等,通过信号处理部对从控制部165输入的发送数据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通过调制部进行调制而从天线161作为无线电波输出。
载波检测部163检测无线通信的信道的载波,将载波的检测信息输出到控制部165(CPU1651)。CPU1651根据从载波检测部163输入的载波的检测信息,判断该信道是否为空。
接收部164具备解调部、信号处理部等,通过解调部对通过天线161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电信号进行解调,并通过信号处理部进行信号处理,而作为接收数据的信号输出到控制部165(CPU1651)。
CPU1651对无线通信部16的各部进行控制。CPU1651从ROM1653中读出各种程序中的指定的程序并展开到RAM1652中,通过与展开后的程序进行协作而执行各种处理。
RAM1652是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具有存储各种数据和各种程序的工作区。ROM1653是存储各种数据和各种程序的只读存储器。在ROM1653中存储有通信管理程序1654、第一无线通信程序1655。
计时部1656是对现在的时刻进行计时并输出到CPU1651的计时电路。
接着,参照图3说明手持终端20A的内部结构。
图3是表示手持终端20A的结构的框图。手持终端20B~20J的结构与手持终端20A一样,因此省略其说明。
如图3所示,手持终端20A具备CPU21、操作部22、RAM32、显示部24、ROM25、无线通信部26、闪速存储器27、电源部28。手持终端20A的除了电源部28以外的各部经由总线29连接。
CPU21对手持终端20A的各部进行控制。CPU21从ROM25中读出各种程序中的指定的程序并展开到RAM23中,通过与展开后的程序进行协作而执行各种处理。
操作部22接受来自用户(待客店员)的各种信息的操作输入,将该操作信息输出到CPU21。RAM23是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具有存储各种数据和各种程序的工作区。
显示部24由LCD等构成,与从CPU21输入的显示信息对应地进行各种显示。ROM25是存储各种数据和各种程序的只读存储器。
无线通信部26与控制器10进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部26具备天线261、发送部262、载波检测部263、接收部264、控制部265。控制部265具备作为第二通信控制部的CPU2651、RAM2652、ROM2653、计时部2655。
发送部262具备信号处理部、调制部等,通过信号处理部对从控制部265输入的发送数据的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通过调制部进行调制而从天线261作为无线电波输出。
载波检测部263检测无线通信的信道的载波,将载波的检测信息输出到控制部265(CPU2651)。CPU2651根据从载波检测部263输入的载波的检测信息,判断该信道是否为空。
接收部264具备解调部、信号处理部等,通过解调部对通过天线261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电信号进行解调,并通过信号处理部进行信号处理,而作为接收数据的信号输出到控制部265(CPU2651)。
CPU2651对无线通信部26的各部进行控制。CPU2651从ROM2653中读出各种程序中的指定的程序并展开到RAM2652中,通过与展开后的程序进行协作而执行各种处理。
RAM2652是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具有存储各种数据和各种程序的工作区。ROM2653是存储各种数据和各种程序的只读存储器。在ROM2653中存储有第二无线通信程序2654。
计时部2655是对现在的时刻进行计时而输出到CPU2651的计时电路。电源部28是锂电池等二次电池,向手持终端20A的各部进行电源供给。电源部28也可以是碱性电池等一次电池。
接着,参照图4、图5,说明存储在控制器10中的信息。
图4是表示通信管理表80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补偿信息表90的结构的图。
如图4所示,存储在控制器10的RAM1652中的通信管理表80具有终端识别编号81、分部分分组数82的项目。终端识别编号81是对与控制器10进行通信的手持终端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
分部分分组数82是控制器10和与终端识别编号81对应的手持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中的分组产生时刻的每10分钟的分组数及其合计值(合计分组数)。分部分分组数82将分组产生时刻按0~9、10~19、20~29、30~39、40~49、50~59对分组数进行计数并存储。分部分分组数82多的手持终端被视为通信量(通信频度)多。
另外,在控制器10的RAM1652中,存储有激活状态终端数的信息。激活状态终端数是分部分分组数82的合计分组数不为0的手持终端的个数。
如图5所示,存储在控制器10的RAM1652中的补偿信息表90具有终端数91、补偿信息(back off information)92的项目。终端数91是合计分组数不为0的手持终端的个数。
补偿信息92是按照无线通信的优先顺序将与终端数91对应的手持终端进行了排列而得的信息。在补偿信息92中,用字母表中的一个字符依次将手持终端20A、20B、20C、20D、20E、20F、20G、20H、20I、20J表示为A、B、C、D、E、F、G、H、I、J。因此,终端数91为补偿信息92的字符数。在图5的例子中,B的通信优先级最高,按照C、A的顺序而优先级降低。
接着,参照图6~图11,说明订单登录系统1的动作。
图6是表示在控制器10中执行的通信管理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通信管理处理的第一补偿信息定时更新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变更后的补偿信息表90a的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在控制器10中执行的第一无线通信处理的流程图。
图10A是表示原始的发送数据110的结构的图。
图10B是表示实际的发送数据110a的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在手持终端20A中执行的第二无线通信处理的流程图。
参照图6和图7,说明在控制器10中执行的通信管理处理。通信管理处理是在通过后述的第一无线通信处理和第二无线通信处理在控制器10与手持终端20B~20J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过程中,对作为手持终端20B~20J的通信数的分组数进行管理的处理。
在控制器10中,将通过后述的第一无线通信处理而执行了通信管理处理的启动的情况作为触发条件,CPU1651通过与从ROM1653读出并适当地展开到RAM1652中的通信管理程序1654进行协作,执行通信管理处理。
首先,CPU1651从计时部1656取得现在的时刻信息(步骤S11)。然后,CPU1651判断在步骤S11中取得的时刻信息的分部分的末尾是否为0(步骤S12)。例如,判断是否是10分钟、20分钟......等。
在时刻信息的分部分的末尾是0的情况下(步骤S12,是),CPU1651将存储在RAM1652中的通信管理表80的现在的时刻信息的分部分所对应的分部分分组数82的列的数据设为0(步骤S13)。在RAM1652中没有通信管理表80的情况下,新作成通信管理表80并存储在RAM1652中。在图4的例子中,是在时刻信息是“13:20”的情况下,将与该“20”对应的分部分分组数82的列的数据设为0。
然后,CPU1651根据更新后的通信管理表80,对存储在RAM1652中的激活状态终端数、分部分分组数82的合计分组数进行更新(步骤S14)。在RAM13中没有激活状态终端数的情况下,新作成激活状态终端数并存储在RAM1652中。在时刻信息的分部分的末尾不是0的情况下(步骤S12,否),转移到步骤S14。
然后,CPU1651执行补偿信息定时更新处理(步骤S15)。然后,CPU1651与从计时部1656取得的现在的时刻信息对应地,等待1分钟(步骤S16),转移到步骤S11。
参照图7,说明步骤S15的作为补偿信息定时更新处理的第一补偿信息定时更新处理。首先,CPU1651参照通信管理表80,从存储在RAM1652中的补偿信息表90的补偿信息92中删除分部分分组数82的合计分组数新变为0的手持终端(步骤S21)。然后,CPU1651将分部分分组数82的合计分组数新变为不是0的手持终端追加到补偿信息92的最后(通信的优先级最低)(步骤S22),结束第一补偿信息定时更新处理。
在步骤S22中,例如如图8所示的补偿信息表90a那样,根据图5的补偿信息表90,向补偿信息92的最后追加分部分分组数82的合计新变为不是0的手持终端20E。
接着,说明图9所示的第一无线通信处理。在控制器10中执行的第一无线通信处理是与手持终端20A~20J进行无线通信的处理。
假设在设置了订单登录系统1的店铺2中,在营业时间中,10名待客店员分别持有手持终端20A~20J而配置在餐厅中。例如,持有手持终端20A的待客店员如果从店铺顾客接受了点菜,则将该订单信息输入到手持终端20A,从手持终端20A无线发送到控制器10。从手持终端20A发送到控制器10的信息并不限于订单信息,也可以是其他信息。另外,也从控制器10适当地向手持终端20A发送信息。另外,控制器10与手持终端20B~20J之间的无线通信也一样。
在控制器10中,例如将输入了电源作为触发条件,CPU1651通过与从ROM1653读出并适当地展开到RAM1652中的第一无线通信程序1655进行协作,执行第一无线通信处理。
首先,CPU1651启动图6的通信管理处理(步骤S31)。然后,CPU1651判断是否有通过接收部164从手持终端20B~20J接收到的接收数据(步骤S32)。在没有接收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32,否),CPU1651判断是否有经由发送部162向手持终端20B~20J发送的发送数据(步骤S33)。
在没有发送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33,否)转移到步骤S32。在有发送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33,是),CPU1651从计时部1656参照现在的时刻信息,并参照存储在RAM1652中的通信管理表80,将发送数据的发送分组数和与现在的时刻信息以及发送目的地手持终端对应的分部分分组数82相加(步骤S34)。
然后,CPU1651向原始的发送数据附加存储在RAM1652中的补偿信息表90的补偿信息,作成实际发送的发送数据(步骤S35)。
在此,例如考虑图10A所示的具有原始的发送数据110的情况。发送数据110具有发送目的地111、发送源112、ACK113、分组种类114、数据长度115、数据116。发送目的地111是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手持终端的识别信息。发送源112是发送数据的发送源(在此是控制器10)的识别信息。ACK113是ACK的信息。分组种类114是发送数据的分组的内容种类的信息。数据长度115是数据116的长度的信息。数据116是发送数据的内容的实际数据。
在步骤S35中,作成图10B所示的发送数据110a,其是向原始的发送数据110追加了补偿信息长度117、补偿信息118而得到的数据。补偿信息长度117是补偿信息118的长度的信息。补偿信息118是将从RAM1652读出的补偿信息表90的终端数91和补偿信息92组合起来而得到的补偿信息。图10A的补偿信息118基于图8的补偿信息表90a的数据。
然后,CPU1651对存储在RAM1652中的补偿信息表90的补偿信息92的手持终端的顺序进行更新(步骤S36)。具体地说,将步骤S37的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手持终端排列在补偿信息92的最后(通信的优先级最低)。然后,CPU1651经由发送部162向发送目的地手持终端无线地发送在步骤S35中作成的追加了补偿信息后的发送数据(步骤S37),转移到步骤S32。
在有接收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32,是),CPU1651将在步骤S32中接收到的接收数据输出到CPU11(步骤S38),转移到步骤S32。
接着,参照图11说明第二无线通信处理。在手持终端中执行的第二无线通信处理是与手持终端20A~20J进行无线通信的处理。在此,说明手持终端20A执行第二无线通信处理的例子,但在手持终端20B~20J中也一样。
在手持终端20A中,例如将输入了电源作为触发条件,CPU2651通过与从ROM2653读出并适当地展开到RAM2652中的第二通信程序2654进行协作,执行第二无线通信处理。
首先,CPU2651判断是否有通过接收部264从控制器10接收到的接收数据(步骤S41),在有接收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41,是),CPU2651将接收数据的补偿信息复制到RAM2652中(步骤S42)。
例如,在来自控制器10的手持终端20A的接收数据(来自控制器10的发送数据)是图10B的发送数据110a的情况下,将补偿信息118的终端数和补偿信息存储在RAM2652中。
然后,CPU2651将接收数据输出到CPU21(步骤S43),转移到步骤S41。
在没有接收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41,否),CPU2651判断是否有经由发送部262向控制器10发送的发送数据(步骤S44)。
在没有发送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44,否),转移到步骤S41。在有发送数据的情况下(步骤S44,是),CPU2651在重试次数的变量RE中设定0(步骤S45)。然后,CPU2651与来自载波检测部263的载波检测信息对应地,判断是否检测出通信中使用的信道的载波(步骤S46)。在检测出载波的情况下(步骤S46,是),其他手持终端在通信中使用了该信道,CPU2651将重试次数RE加1(步骤S47)。
然后,CPU2651判断重试次数RE是否大于10(步骤S48)。在重试次数RE是10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48,否),CPU2651参照存储在RAM2652中的补偿信息,计算出计时器值T=(补偿信息的自身顺序位置)×100[ms](步骤S49)。补偿信息的自身顺序位置是指本机的手持终端的优先级的顺序位置。
补偿信息的自身顺序位置例如在本机是手持终端20A,与图10B的发送数据110a对应地在RAM2652中存储有补偿信息“BACE”的情况下,补偿信息的自身顺序位置为2。这时,计时器值T=200[ms]。
然后,CPU2651与来自计时部2655的现在的时刻信息对应地,等待在步骤S49中计算出的计时器值T(补偿时间)(步骤S50),转移到步骤S46。在没有检测出载波的情况下(步骤S46,否),CPU2651经由发送部262向发送目的地控制器10发送发送数据(步骤S51),转移到步骤S41。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器10对每个手持终端20A~20J的合计分组数进行计数,并存储到RAM1652的通信管理表80中,与存储在通信管理表80中的合计分组数对应地,设定表示手持终端20A~20J的通信的优先级的补偿信息,将该补偿信息发送到手持终端20A~20J。手持终端20A~20J根据从控制器10接收到的补偿信息,在与控制器10的通信中,将补偿时间设定为:上述优先级越高则补偿时间越短。因此,能够降低各手持终端的无线通信的拥堵,并且能够提高通信效率。
另外,控制器10针对补偿信息,与存储在通信管理表80中的合计分组数对应地,将新产生了通信的手持终端的通信的优先级设定得低,将通信结束了的手持终端的通信的优先级设定得低。因此,能够将已经在产生通信的手持终端的通信的优先级设定得高,能够提高先在等待的手持终端的通信的优先级,能够提高通信没有结束的手持终端的优先级,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各手持终端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效率。
另外,控制器10将设定后的补偿信息追加到发送数据中,发送到手持终端20A~20J。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各手持终端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效率。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12和图13,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12是表示通信管理处理的第二补偿信息定时更新处理的流程图。
图13A是表示更新前的补偿信息表130的结构的图。
图13B是表示更新后的补偿信息表130a的结构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装置结构,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订单登录系统1。因此,省略本实施方式的装置结构的说明。
另外,在RAM1652中,代替图5所示的补偿信息表90,而存储有图13A所示的补偿信息表130。补偿信息表130具有终端数131、补偿信息132。终端数131、补偿信息132与补偿信息表90的终端数91、补偿信息92一样。
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订单登录系统1的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但在图6的通信管理处理的步骤S15中,执行图12所示的第二补偿信息定时更新处理。因此,只说明第二补偿信息定时更新处理。
如图12所示,首先CPU1651参照通信管理表80,从存储在RAM1652中的补偿信息表130的补偿信息132中删除分部分分组数82的合计为0的手持终端(步骤S61)。然后,CPU1651参照通信管理表80,将分部分分组数82的合计新变为不是0的手持终端追加到补偿信息表130的补偿信息132中(步骤S62)。
然后,CPU1651参照通信管理表80,按照分部分分组数82的合计分组数从多到少的顺序,对补偿信息表130的补偿信息132的手持终端进行排列(步骤S63),结束第二补偿信息定时更新处理。
例如,通过第二补偿信息定时更新处理,图13A所示的补偿信息表130的补偿信息132的“BCA”成为图13B所示的补偿信息表130a的追加了手持终端20E后的合计分组数顺序的补偿信息132的“BACE”。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器10针对补偿信息,按照存储在RAM1652的通信管理表80中的合计分组数从多到少的顺序,从高到低地设定手持终端的通信的优先级。因此,能够降低各手持终端的无线通信的拥堵,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记述是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例子,并不限于此。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作为通信数而对各手持终端的合计分组数进行计数,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作为通信数而对各手持终端进行了通信的订单数等其他通信数进行计数。
另外,对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订单登录系统的各结构要素的细节结构和细节动作,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当然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包含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范围和其等同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是将控制器与多个通信终端进行通信连接而成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器具备:
第一无线通信部,其与上述通信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通信数控制部,其对经由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的每个上述通信终端的通信数进行计数,并存储在存储部中;以及
第一通信控制部,其与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通信数对应地设定表示上述通信终端的通信优先级的补偿信息,并经由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将该补偿信息发送到上述通信终端,
上述通信终端具备:
第二无线通信部,其与上述控制器进行无线通信;以及
第二通信控制部,其根据经由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从上述控制器接收到的补偿信息,在与上述控制器的通信中将补偿时间设定成:上述优先级越高则补偿时间越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通信控制部针对上述补偿信息,与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通信数对应地,将新产生了通信的通信终端的通信优先级设定得低,将通信结束了的通信终端的通信优先级设定得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通信控制部针对上述补偿信息,按照存储在上述存储部中的通信数从多到少的顺序,从高到低地设定上述通信终端的通信优先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通信控制部将上述设定后的补偿信息追加到发送数据中,并发送到上述通信终端。
CN201210085954.8A 2011-03-28 2012-03-28 无线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103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69437A JP5531997B2 (ja) 2011-03-28 2011-03-28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1-069437 2011-03-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0319A true CN102710319A (zh) 2012-10-03
CN102710319B CN102710319B (zh) 2016-01-20

Family

ID=46902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595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10319B (zh) 2011-03-28 2012-03-28 无线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09275B2 (zh)
JP (1) JP5531997B2 (zh)
CN (1) CN102710319B (zh)
TW (1) TWI4583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0878A (zh) * 2012-12-29 2013-04-03 盈多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控制的可视电子菜单
TW201708835A (zh) 2015-08-04 2017-03-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電子電路監測系統及電子電路監測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9521A (zh) * 2001-09-27 2003-04-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用于该系统的分组传送装置及接入点
JP2005286753A (ja) * 2004-03-30 2005-10-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JP2007053524A (ja) * 2005-08-17 2007-03-01 Fujitsu Ltd 無線lan装置
US20080181193A1 (en) * 2003-11-07 2008-07-31 Akihiko Yoshida Radio communcation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70563B2 (ja) 2001-09-03 2007-09-0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基地局
JP3762422B2 (ja) 2005-03-07 2006-04-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US8976763B2 (en) * 2009-12-21 2015-03-10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Laboratories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on guaranteed time slots for efficient transmission of time-critical data in IEEE 802.15.4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9521A (zh) * 2001-09-27 2003-04-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用于该系统的分组传送装置及接入点
US20080181193A1 (en) * 2003-11-07 2008-07-31 Akihiko Yoshida Radio communcation apparatus
JP2005286753A (ja) * 2004-03-30 2005-10-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JP2007053524A (ja) * 2005-08-17 2007-03-01 Fujitsu Ltd 無線lan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205182A (ja) 2012-10-22
CN102710319B (zh) 2016-01-20
TWI458367B (zh) 2014-10-21
TW201246957A (en) 2012-11-16
JP5531997B2 (ja) 2014-06-25
US8909275B2 (en) 2014-12-09
US20120252514A1 (en) 201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484126B2 (ja) 無線ローカル・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サービス公示
CN102710319A (zh) 无线通信系统
EP1821248A2 (en) Channel search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5850162B (zh) 用于共享数据配额的方法和设备
CN110611904B (zh) 控制方法、信息处理设备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5903402B2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40074636A1 (en) Self-ser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self-service terminal device
Busboom et al. Unambiguous device identification and fast connection setup in Bluetooth
JP5003046B2 (ja) 飲食店の注文処理システム及び飲食店の注文処理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動作方法
CN204155368U (zh) 团购券处理终端
CN204406559U (zh) 一种票据打印信息的转发装置
JP5891633B2 (ja) 通信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3098671B2 (ja) 注文管理装置
JP3599709B2 (ja) 業務引継ぎ事項の報知機能付きpos装置
CN104486815B (zh) 一种热点信息备份与自动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JP6732092B1 (ja) 機器制御方法、機器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機器制御装置
JPH0816666A (ja) 無線式注文管理システム
JP5112458B2 (ja)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3358967B2 (ja) 無線検針システム用親機
JP7404856B2 (ja) 売上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売上データ処理装置、携帯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58305B2 (ja) 出席管理システム
JP2566011B2 (ja) レストランシステム
JP2022143553A (ja) 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01093072A (ja) 無線検針システム
JP5573189B2 (ja) 情報配布規制システム、情報配布規制方法、及び情報配布規制用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