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8367B - 無線通信系統 - Google Patents

無線通信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8367B
TWI458367B TW101110480A TW101110480A TWI458367B TW I458367 B TWI458367 B TW I458367B TW 101110480 A TW101110480 A TW 101110480A TW 101110480 A TW101110480 A TW 101110480A TW I458367 B TWI458367 B TW I4583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0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46957A (en
Inventor
Katsuyuki Itakura
Kazuhiro Oishi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246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6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8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836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4Scheduled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無線通信系統
本發明係有關於無線通信系統。
以往,已知一種訂單輸入系統,該訂單輸入系統係在餐廳等之飲食店的店舖,接待人員持有用以輸入訂單資訊(點餐資訊)的手提式終端機,經由該手提式終端機向接待人員通知料理的完成。
訂單輸入系統具有至少一台的手提式終端機、控制器及列表機。手提式終端機係由接待人員每一位持有一台,輸入關於顧客之點餐的訂單資訊。所輸入之訂單資訊係藉無線通信從手提式終端機向控制器傳送,並藉列表機列印。調理人員係藉目視確認所列印之訂單資訊後,執行調理。
作為訂單輸入系統,有在複數台手提式終端機與控制器之間的無線通信使用特定小電力無線(430[MHz])者。該訂單輸入系統係可得到穩定的通信,相反地,因為波特率低而載波佔有時間長,所以同時使用複數台手提式終端機時,電波衝撞率變高,而引起壅塞(congestion)。
又,作為用以避免壅塞之訂單輸入系統的無線通信方式,已知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在CSMA/CA方式,在某手提式終端機向控制器傳送資料時,進行載波感測,在無線頻道是空閒狀態的情況,進行資料段傳送。然後,該手提式 終端機係在經過退避時間後,進行下一資訊段傳送的載波感測,並在經過傳送延期時間後,向控制器傳送下一個訊框。
在進行CSMA/CA方式之無線通信的訂單輸入系統方面,已知設定因應於手提式終端機的台數而增加之退避時間的構成(例如,參照專利第3970563號公報)。另外,在進行CSMA/CA方式之無線通信的訂單輸入系統方面,已知設定因應於終端機的台數而增加之將Contention Window CW與亂數相乘之退避時間的構成(例如,參照專利第3762422號公報)。
在具有複數台手提式終端機的訂單輸入系統中,有在各手提式終端機之通信的封包數發生偏差的情況。例如,在各接待人員之店舖內負責區域的點餐量有偏差的情況,該訂單資訊之封包數亦發生差。可是,在以往之進行CSMA/CA方式之無線通信的訂單輸入系統中,未考慮各手提式終端機的封包數。因此,因為封包數多的手提式終端機未被賦予與封包數多的手提式終端機同等之通信的機會,所以通信效率可能變差。
本發明之課題係減少各手提式終端機之無線通信的壅塞,並提高通信效率。
本發明的無線通信系統係將控制器與複數通信終端機通信連接的無線通信系統,該控制器係具有:與該通信終端機無線通信的第1無線通信部;通信數控制部,係計算經由該第1無線通信部之該通信終端機各個的通 信數而記憶於記憶部;及第1通信控制部,係因應於記憶在該記憶部中之通信數,設定顯示該通信終端機之通信之優先度的退避資訊,並經由該第1無線通信部而向該通信終端機傳送該退避資訊;該通信終端機係具有:與該控制器無線通信的第2無線通信部;及第2通信控制部,係根據經由該第2無線通信部從該控制器所接收之退避資訊,在與該控制器的通信方面,該優先度愈高,設定愈短的退避時間。
依據本發明,可減少各手提式終端機之無線通信的壅塞,同時可提高通信效率。
以下,參照附圖依序詳細說明本發明之第1、第2實施形態。另外,本發明未限定為圖示例。
(第1實施形態)
參照第1圖至第11圖,說明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
首先,參照第1圖至第3圖,說明本實施形態的裝置構成。
第1圖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的訂單輸入系統1之構成的方塊圖。
第2圖係顯示控制器10之構成的方塊圖。
第3圖係顯示手提式終端機20A之構成的方塊圖。
作為無線通信系統的訂單輸入系統1係設置於餐廳等之飲食店之店舖的系統。訂單輸入系統1係藉由服務生等之接待人員向手提式終端機輸入顧客所點餐之餐點 (料理、飲料等)的餐點名稱及數量的訂單資訊,向廚房的調理人員通知該訂單資訊,在調理後,向接待人員通知餐點已調理好。
如第1圖所示,訂單輸入系統1設置於飲食店的店舖2。店舖2有廚房、用餐區(floor)、裝盤區(dish up)。廚房係調理人員調理的區域。用餐區係顧客進餐且配置接待人員的區域。裝盤區係位於廚房與用餐區之間,是接待人員可進入,進行從調理人員往接待人員之調理完畢之餐點之交接等的區域。
訂單輸入系統1具備控制器10、作為通信終端機的手提式終端機20A~20J、列表機30,40、HUB 50、ECR(Electronic Cash Register)60及PC(Personal Computer)70。
控制器10與列表機30,40係直接通信連接。手提式終端機20A~20J係與控制器10無線LAN(Local Area Network)通信連接。又,控制器10、ECR 60及PC 70係經由HUB 50與通信網路N連接。通信網路N係有線LAN等。
列表機30設置於店舖2的廚房。控制器10、列表機40及HUB 50設置於店舖2的裝盤區。ECR 60及PC 70設置於店舖2的用餐區。手提式終端機20A~20J由配置於店舖2的用餐區之10位接待人員所持有。
控制器10係訂單輸入系統1中之資訊的管理裝置。控制器10具有訂單輸入系統1之各裝置之通信中繼等的通信管理功能、對於列表機30,40之印刷等的控制功能等。
手提式終端機20A~20J係分別為接待人員輸入訂單資訊的OES(Order Entry System)終端機。手提式終端機20A~20J係假定每一位接待人員持有一台。
列表機30係藉控制器10的控制,將與以手提式終端機20A~20J所輸入之訂單資訊對應之點餐餐點的資訊印刷於用紙的列表機。調理人員係藉由目視確認在以列表機30所印刷之用紙上所記載之點餐餐點的種類及餐點數量後,進行點餐餐點的調理。
列表機40係藉由控制器10的控制,將與以手提式終端機20A~20J所輸入之訂單資訊對應之點餐餐點的資訊印刷於用紙的列表機。接待人員係從調理人員接收調理完畢之餐點,同時藉由目視確認在以列表機40所印刷之用紙記載之點餐餐點的種類及餐點數量後,將點餐餐點配膳給樓面的顧客。
HUB 50係通信網路N的集線裝置。ECR 60係進行顧客之用餐之精算處理的裝置。ECR 60具有從控制器10接收精算用資訊的功能、收納找錢用之金錢或顧客所支付之金錢的功能、印發票並發行的功能、及登錄營業額資料的功能等。
PC 70係具有作為進行控制器10之各種設定之操作終端機的功能、或訂單資訊、來自ECR 60之營業額資料等之資訊統計功能等的PC。
此外,訂單輸入系統1之手提式終端機的台數未限定為10台,亦可為其他的複數個台數。又,訂單輸入系統1之ECR 60的台數亦可為是2台以上的構成。又,訂 單輸入系統1之列表機的台數亦可為1台或3台以上。例如,亦可設置餐點之飲料用、備份用、冷製之餐點用的列表機。又,訂單輸入系統1之控制器的台數例如亦可是以1台為主機,另一台為支援主機的2台構成。
其次,參照第2圖,說明控制器10之內部的構成。
第2圖係顯示控制器10之構成的方塊圖。
如第2圖所示,控制器10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1、操作部12、RAM(Random Access Memory)13、顯示部14、ROM(Read Only Memory)15、無線通信部16、快閃記憶體17及I/F(Inter Face)部18a、18b。控制器10的各部經由匯流排19連接。
CPU 11控制控制器10的各部。CPU 11從ROM 15讀出各種程式中被指定的程式,並解壓縮於RAM 13後,藉與所解壓縮之程式的協同動作,執行各種處理。
操作部12受理來自使用者之各種資訊的操作輸入,並向CPU 11輸出該操作資訊。RAM 13係揮發性的半導體記憶體,並具有儲存各種資料及各種程式的工作區域。
顯示部14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所構成,並因應於從CPU 11所輸入之顯示資訊,進行各種顯示。ROM 15係記憶各種資料及各種程式之讀出專用的記憶體。
無線通信部16係與手提式終端機20A~20J進行無線通信。無線通信部16具有天線161、傳送部162、載波檢測部163、接收部164及控制部165。控制部165具有 作為通信數控制部、第1通信控制部的CPU 1651、作為記憶部的RAM 1652、ROM 1653及計時部1656。
傳送部162具備信號處理部、調變部等,藉由信號處理部對從控制部165所輸入之傳送資料的信號進行信號處理,再藉調變部進行調變後,從天線161以無線電波的形式輸出。
載波檢測部163檢測出無線通信之頻道的載波後,向控制部165(CPU 1651)輸出載波的檢測資訊。CPU 1651根據從載波檢測部163所輸入之載波的檢測資訊,判斷該頻道是否未被佔用。
接收部164具備解調部、信號處理部等,藉解調部將藉天線161所接收之無線電波的電性信號解調,再藉信號處理部進行信號處理後,作為接收資料的信號,向控制部165(CPU 1651)輸出。
CPU 1651控制無線通信部16的各部。CPU 1651從ROM 1653讀出各種程式中被指定的程式而解壓縮於RAM 1652,並以與所解壓縮之程式的協同動作執行各種處理。
RAM 1652係揮發性的半導體記憶體,並具有儲存各種資料及各種程式的工作區域。ROM 1653係記憶各種資料及各種程式之讀出專用的記憶體。在ROM 1653中,記憶有通信管理程式1654、與第1無線通信程式1655。
計時部1656係計時當下的時刻而向CPU 1651輸出的計時電路。
其次,參照第3圖,說明手提式終端機20A的內部構成。
第3圖係顯示手提式終端機20A之構成的方塊圖。因為手提式終端機20B~20J的構成係與手提式終端機20A一樣,所以省略說明。
如第3圖所示,手提式終端機20A具備CPU 21、操作部22、RAM 23、顯示部24、ROM 25、無線通信部26、快閃記憶體27及電源部28。手提式終端機20A之電源部28以外的各部經由匯流排29連接。
CPU 21控制手提式終端機20A的各部。CPU 21從ROM 25讀出各種程式中被指定的程式而解壓縮於RAM 23,並以與所解壓縮之程式的協同動作執行各種處理。
操作部22受理來自使用者(接待人員)之各種資訊的操作輸入,並向CPU 21輸出該操作資訊。RAM 23係揮發性的半導體記憶體,並具有儲存各種資料及各種程式的工作區域。
顯示部24由LCD等所構成,並因應於從CPU 21所輸入之顯示資訊而進行各種顯示。ROM 25係記憶各種資料及各種程式之讀出專用的記憶體。
無線通信部26係與控制器10進行無線通信。無線通信部26具備天線261、傳送部262、載波檢測部263、接收部264及控制部265。控制部265具備作為第2通信控制部的CPU 2651、RAM 2652、ROM 2653及計時部2655。
傳送部262具有信號處理部、調變部等,將從控制部265所輸入之傳送資料的信號藉信號處理部信號處理,再藉調變部調變而從天線261以無線電波的形式輸出。
載波檢測部263檢測出無線通信之頻道的載波後,向控制部265(CPU 2651)輸出載波的檢測資訊。CPU 2651根據從載波檢測部263所輸入之載波的檢測資訊,判斷該頻道是否未被佔用。
接收部264具備解調部、信號處理部等,藉解調部對藉天線261所接收之無線電波的電性信號進行解調,再藉信號處理部進行信號處理後,作為接收資料的信號,向控制部265(CPU 2651)輸出。
CPU 2651控制無線通信部26的各部。CPU 2651從ROM 2653讀出各種程式中被指定的程式,並解壓縮於RAM 2652後,藉與所解壓縮之程式的協同動作,執行各種處理。
RAM 2652係揮發性的半導體記憶體,並具有儲存各種資料及各種程式的工作區域。ROM 2653係記憶各種資料及各種程式之讀出專用的記憶體。在ROM 2653中,記憶有第2無線通信程式2654。
計時部2655係計時當下的時刻而向CPU 2651輸出的計時電路。電源部28係鋰電池等的二次電池,進行對於手提式終端機20A之各部的電源供給。電源部28亦可為鹼性電池等的一次電池。
其次,參照第4圖、第5圖,說明記憶於控制器10中之資訊。
第4圖係顯示通信管理表80之構成的圖。
第5圖係顯示退避資訊表90之構成的圖。
如第4圖所示,記憶於控制器10之RAM 1652中的通信管理表80有終端機識別號碼81與分鐘部分封包數82的項目。終端機識別號碼81係識別與控制器10通信之手提式終端機的識別資訊。
分鐘部分封包數82係在控制器10與對應於終端機識別號碼81的手提式終端機之間的無線通信中之封包發生時刻之每10分鐘的封包數及其合計值(總封包數)。分鐘部分封包數82係每當封包發生時刻的分鐘依0~9、10~19、20~29、30~39、40~49、50~59,計數封包數並儲存。分鐘部分封包數82多的手提式終端機視為通信量(通信頻率)多。
此外,在控制器10的RAM 1652中,記憶有使用中(active)狀態終端機數的資訊。使用中狀態終端機數係分鐘部分封包數82之總封包數不是0之手提式終端機的個數。
如第5圖所示,記憶於控制器10之RAM 1652中之退避資訊表90有終端機數91與退避資訊92的項目。終端機數91係總封包數不是0之手提式終端機的個數。
退避資訊92係將與終端機數91對應之手提式終端機按照無線通信之優先度排列的資訊。在退避資訊92,依序以A、B、C、D、E、F、G、H、I、J之字母文字表 示手提式終端機20A、20B、20C、20D、20E、20F、20G、20H、20I、20J。因此,終端機數91為退避資訊92的文字數。第5圖的例子之情況,B之通信的優先度最高,依C、A的順序優先度變低。
其次,參照第6圖至第11圖,說明訂單輸入系統1的動作。
第6圖係顯示以控制器10所執行之通信管理處理的流程圖。
第7圖係顯示通信管理處理之第1退避資訊定時更新處理的流程圖。
第8圖係顯示變更後之退避資訊表90a之構成的圖。
第9圖係顯示以控制器10所執行之第1無線通信處理的流程圖。
第10A圖係顯示原始之傳送資料110之構成的圖。
第10B圖係顯示實際之傳送資料110a之構成的圖。
第11圖係顯示以手提式終端機20A所執行之第2無線通信處理的流程圖。
參照第6圖及第7圖,說明以控制器10所執行之通信管理處理。通信管理處理係在藉由後述之第1無線通信處理及第2無線通信處理之控制器10與手提式終端機20A~20J之間的無線通信中,管理作為手提式終端機20A~20J之通信數之封包數的處理。
在控制器10中,將在後述之第1無線通信處理中執行通信管理處理的起動作為觸發,CPU 1651以與從ROM 1653讀出而適當地解壓縮於RAM 1652的通信管理程式1654的協同動作,執行通信管理處理。
首先,CPU 1651從計時部1656取得當下的時刻資訊(步驟S11)。然後,CPU 1651判別在步驟S11所取得之時刻資訊之分鐘部分的末尾是否是0(步驟S12)。例如,判別是否是10分鐘、20分鐘、...等。
在時刻資訊之分鐘部分的末尾是0的情況(在步驟S12為YES),CPU 1651使符合記憶於RAM 1652之通信管理表80之當下的時刻資訊的分鐘部分之分鐘部分封包數82之行的資料為0(步驟S13)。在RAM 1652中無通信管理表80的情況,新作成通信管理表80,並記憶於RAM 1652。第4圖的例子的情形,是在時刻資訊是「13:20」的情況,使對應於此「20」之分鐘部分封包數82之行的資料為0。
然後,CPU 1651根據更新後之通信管理表80,更新記憶於RAM 1652中之使用中狀態終端機數與分鐘部分封包數82的總封包數(步驟S14)。在RAM 13中無使用中狀態終端機數的情況,新作成使用中狀態終端機數,並記憶於RAM 1652。在時刻資訊之分鐘部分的末尾不是0的情況(在步驟S12為NO),移往步驟S14。
然後,CPU 1651執行退避資訊定時更新處理(步驟S15)。接著,CPU 1651因應於從計時部1656取得之當下的時刻資訊,等待1分鐘(步驟S16),並移往步驟S11。
參照第7圖,說明作為步驟S15之退避資訊定時更新處理的第1退避資訊定時更新處理。首先,CPU 1651參照通信管理表80,從記憶於RAM 1652中之退避資訊表90的退避資訊92刪除分鐘部分封包數82之總封包數 新成為0的手提式終端機(步驟S21)。然後,CPU 1651將分鐘部分封包數82之總封包數新成為非0之手提式終端機追加於退避資訊92的最後(通信之優先度最低)(步驟S22),並結束第1退避資訊定時更新處理。
在步驟S22,例如如第8圖所示之退避資訊表90a般,從第5圖的退避資訊表90在退避資訊92的最後追加分鐘部分封包數82之總數新成為非0的手提式終端機20E。
其次,說明第9圖所示的第1通信管理處理。以控制器10所執行之第1無線通信處理係與手提式終端機20A~20J進行無線通信的處理。
在設置有訂單輸入系統1的店舖2,在營業時間中,10位接待人員各自持有手提式終端機20A~20J,並配置於用餐區。例如,持有手提式終端機20A的接待人員係從店舖顧客有點餐時,向手提式終端機20A輸入該訂單資訊,並從手提式終端機20A無線傳送至控制器10。從手提式終端機20A~20J向控制器10所傳送之資訊未限定為訂單資訊,亦可是其他的資訊。此外,從控制器10向手提式終端機20A亦傳送有適當的資訊。另外,控制器10與手提式終端機20B~20J之間的無線通信亦一樣。
在控制器10,例如以輸入了電源作為觸發信號,CPU 1651以與從ROM 1653讀出而適當地解壓縮於RAM 1652中的第1無線通信程式1655的協同動作,執行第1無線通信處理。
首先,CPU 1651起動第6圖的通信管理處理(步驟S31)。然後,CPU 1651判別是否有藉接收部164從手提式終端機20A~20J所接收之接收資料(步驟S32)。在無接收資料的情況(在步驟S32為NO),CPU 1651判別是否有經由傳送部162往手提式終端機20A~20J傳送的傳送資料(步驟S33)。
在無傳送資料的情況(在步驟S33為NO),移往步驟S32。在有傳送資料的情況(在步驟S33為YES),CPU 1651從計時部1656參照當下的時刻資訊,並參照記憶於RAM 1652中之通信管理表80,將傳送資料的傳送封包數加到與當下的時刻資訊及傳送目標之手提式終端機對應的分鐘部分封包數82(步驟S34)。
然後,CPU 1651對原始之傳送資料附加記憶於RAM 1652中之退避資訊表90的退避資訊而作成實際傳送的傳送資料(步驟S35)。
在此,例如,設想存在第10A圖所示之原始之傳送資料110的情況。傳送資料110有傳送目標111、傳送源112、ACK 113、封包種類114、資料長度115及資料116。傳送目標111係傳送資料之傳送目標之手提式終端機的識別資訊。傳送源112係傳送資料之傳送源(在此為控制器10)的識別資訊。ACK 113係ACK的資訊。封包種類114係傳送資料之封包之內容種類的資訊。資料長度115係資料116之長度的資訊。資料116係傳送資料之內容的實際資料。
在步驟S35,作成對原始之傳送資料110追加退避資訊長度117與退避資訊118之第10B圖所示的傳送資料110a。退避資訊長度117係退避資訊118之長度的資訊。退避資訊118係將從RAM 1652所讀出之退避資訊表90的終端機數91及退避資訊92合併的退避資訊。第10A圖的退避資訊118係根據第8圖之退避資訊表90a的資料。
然後,CPU 1651更新計億於RAM 1652中之退避資訊表90的退避資訊92之手提式終端機的順序(步驟S36)。具體而言,將步驟S33之傳送資料之傳送目標的手提式終端機排序於退避資訊92的最後(通信之優先度最低)。接著,CPU 1651將追加了在步驟S35作成之退避資訊的傳送資料經由傳送部162向傳送目標的手提式終端機無線送(步驟S37),並移往步驟S32。
在有接收資料的情況(在步驟S32為YES),CPU 1651向CPU 11輸出在步驟S32所接收之接收資料(步驟S38)後,移往步驟S32。
其次,參照第11圖而說明第2無線通信處理。在手提式終端機所執行之第2無線通信處理係與手提式終端機20A~20J進行無線通信的處理。在此,雖然說明手提式終端機20A執行第2無線通信處理的例子,但是在手提式終端機20B~20J的情形亦一樣。
在手提式終端機20A,例如將已輸入電源作為觸發,CPU 2651以與從ROM 2653讀出而適當地解壓縮於RAM 2652的第2無線通信程式2654的協同動作,執行第2無線通信處理。
首先,CPU 2651判別是否有藉接收部264從控制器10所接收之接收資料(步驟S41)。在有接收資料的情況(在步驟S41為YES),CPU 2651將接收資料的退避資訊複製於RAM 2652(步驟S42)。
例如,在來自控制器10之手提式終端機20A的接收資料(來自控制器10的傳送資料)是第10B圖之傳送資料110a的情況,將退避資訊118的終端機數及退避資訊記憶於RAM 2652。
然後,CPU 2651向CPU 21輸出接收資料(步驟S43)後,移往步驟S41。
在無接收資料的情況(在步驟S41為NO),CPU 2651判別是否有經由傳送部262向控制器10傳送的傳送資料(步驟S44)。
在無傳送資料的情況(在步驟S44為NO),移往步驟S41。在有傳送資料的情況(在步驟S44為YES),CPU 2651對於重試次數的變數RE設定0(步驟S45)。然後,CPU 2651因應於來自載波檢測部263的載波檢測資訊,判別是否檢測出通信所使用之頻道的載波(步驟S46)。在檢測出載波的情況(在步驟S46為YES),其他的手提式終端機在通信使用該頻道,CPU 2651將重試次數RE增加1(步驟S47)。
然後,CPU 2651判別重試次數RE是否是大於10(步驟S48)。在重試次數RE是10以下的情況(在步驟S48為NO),CPU 2651參照記憶於RAM 2652中之退避資訊,算出定時器值T=(退避資訊的本身順位)×100[ms](步驟 S49)。退避資訊之本身順位係本機器之手提式終端機之優先度的順位。
退避資訊之本身順位係例如在本機器為手提式終端機20A,並對應於第10B圖的傳送資料110a,在RAM 2652中記憶有退避資訊「BACE」的情況,退避資訊之本身順位為2。此時,成為定時器值T=200[ms]。
然後,CPU 2651因應於來自計時部2655之當下的時刻資訊,等待在步驟S49所算出之定時器值T(退避時間)(步驟S50),並移往步驟S46。在未檢測出載波的情況(在步驟S46為NO),CPU 2651經由傳送部262向傳送目標的控制器10傳送傳送資料(步驟S51),並移往步驟S41。
以上,依據本實施形態,控制器10計算各手提式終端機20A~20J的總封包數而記憶於RAM 1652的通信管理表80,並因應於記憶在通信管理表80中之總封包數而設定表示手提式終端機20A~20J之通信之優先度的退避資訊,向手提式終端機20A~20J傳送該退避資訊。手提式終端機20A~20J根據從控制器10所接收之退避資訊,在與控制器10的通信方面,優先度愈高,設定愈短的退避時間。因此,可減少各手提式終端機之無線通信的壅塞,同時可提高通信效率。
此外,控制器10係針對退避資訊,因應於記憶在通信管理表80中之總封包數,將新發生通信之手提式終端機之通信的優先度設定為低,並將通信結束之手提式終端機之通信的優先度設定為低。因此,因為可將已發生 通信之手提式終端機之通信的優先度設定為高,可將先行等待中之終端機的通信之優先度設定為高,並可將通信未結束之手提式終端機之通信的優先度設定為高,所以可進一步提高各手提式終端機之無線通信的通信效率。
此外,控制器10將所設定之退避資訊追加於傳送資料而傳送至手提式終端機20A~20J。因此,可進一步提高各手提式終端機之無線通信的通信效率。
(第2實施形態)
參照第12圖及第13圖,說明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
第12圖係顯示通信管理處理之第2退避資訊定時更新處理的流程圖。
第13A圖係顯示更新前之退避資訊表130之構成的圖。
第13B圖係顯示更新後之退避資訊表130a之構成的圖。
在本實施形態,作為裝置構成,使用第1實施形態的訂單輸入系統1。因此,省略本實施形態之裝置構成的說明。
此外,在RAM 1652,替代第5圖所示的退避資訊表90,記憶第13A圖所示的退避資訊表130。退避資訊表130具有終端機數131與退避資訊132。終端機數131、退避資訊132係與退避資訊表90之終端機數91、退避資訊92一樣。
此外,作為本實施形態之訂單輸入系統1的動作,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但是在第6圖之通信管理處理的步驟S15執行第12圖所示的第2退避資訊定時更新處理。因此,僅說明第2退避資訊定時更新處理。
如第12圖所示,首先,CPU 1651參照通信管理表80,從記憶在RAM 1652中之退避資訊表130的退避資訊132刪除分鐘部分封包數82之總和為0的手提式終端機(步驟S61)。然後,CPU 1651參照通信管理表80,將分鐘部分封包數82之合計新成為非0的手提式終端機追加於退避資訊表130的退避資訊132(步驟S62)。
然後,CPU 1651參照通信管理表80,將退避資訊表130之退避資訊132之手提式終端機排序為分鐘部分封包數82之總封包數多的順序(步驟S63),並結束第2退避資訊定時更新處理。
例如,第13A圖所示之退避資訊表130之退避資訊132的「BCA」藉第2退避資訊定時更新處理,成為追加了第13B圖所示之更新後之退避資訊表130a的手提式終端機20E之總封包數順序之退避資訊132的「BACE」。
以上,依據本實施形態,控制器10針對退避資訊,按照記憶於RAM 1652的通信管理表80中之總封包數為多的順序將手提式終端機之通信的優先度設定為高。因此,可減少手提式終端機之無線通信的壅塞,同時可更提高通信效率。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中的記述係本發明之無線通信系統的一例,但是未限定如此。
在上述實施形態,作為通信數,雖然採用計算手提式終端機之總封包數的構成,但是未限定如此。例如,作為通信數,亦可採用計算手提式終端機之通信的訂單數等其他的通信數的構成。
此外,關於在上述實施形態之訂單輸入系統之各構成要素的細部構成及細部動作,在不超出本發明之主旨的範圍下當然可適當變更。
雖然說明了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但是本發明之範圍未限定為上述的實施形態,而是包含在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記載之本發明的範圍與和其均等之範圍。
1‧‧‧訂單輸入系統
20A~20J‧‧‧手提式終端機
10‧‧‧控制器
11‧‧‧CPU
12‧‧‧操作部
13‧‧‧RAM
14‧‧‧顯示部
15‧‧‧ROM
16‧‧‧無線通信部
17‧‧‧快閃記憶體
18a,18b‧‧‧I/F部
19‧‧‧匯流排
21‧‧‧CPU
22‧‧‧操作部
23‧‧‧RAM
24‧‧‧顯示部
25‧‧‧ROM
26‧‧‧無線通信部
27‧‧‧快閃記憶體
28‧‧‧電源部
29‧‧‧匯流排
30,40‧‧‧列表機
50‧‧‧HUB
60‧‧‧ECR
70‧‧‧PC
161‧‧‧天線
162‧‧‧傳送部
163‧‧‧載波檢測部
164‧‧‧接收部
165‧‧‧控制部
261‧‧‧天線
262‧‧‧傳送部
263‧‧‧載波檢測部
264‧‧‧接收部
265‧‧‧控制部
1651‧‧‧CPU
1652‧‧‧RAM
1653‧‧‧ROM
1654‧‧‧通信管理程式
1655‧‧‧第1無線通信程式
1656‧‧‧計時部
2651‧‧‧CPU
2652‧‧‧RAM
2653‧‧‧ROM
2654‧‧‧第2無線通信程式
2655‧‧‧計時部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訂單輸入系統之構成的方塊圖。
第2圖係顯示控制器之構成的方塊圖。
第3圖係顯示手提式終端機之構成的方塊圖。
第4圖係顯示通信管理表之構成的圖。
第5圖係顯示退避資訊表之構成的圖。
第6圖係顯示以控制器所執行之通信管理處理的流程圖。
第7圖係顯示通信管理處理之第1退避資訊定時更新處理的流程圖。
第8圖係顯示變更後之退避資訊表之構成的圖。
第9圖係表示以控制器所執行之第1無線通信處理的流程圖。
第10A圖係顯示原始之傳送資料之構成的圖。
第10B圖係顯示實際之傳送資料之構成的圖。
第11圖係顯示以手提式終端機所執行之第2無線通信處理的流程圖。
第12圖係顯示通信管理處理之第2退避資訊定時更新處理的流程圖。
第13A圖係顯示更新前之退避資訊表之構成的圖。
第13B圖係顯示更新後之退避資訊表之構成的圖。
10‧‧‧控制器
11‧‧‧CPU
12‧‧‧操作部
13‧‧‧RAM
14‧‧‧顯示部
15‧‧‧ROM
16‧‧‧無線通信部
17‧‧‧快閃記憶體
18a,18b‧‧‧I/F部
19‧‧‧匯流排
161‧‧‧天線
162‧‧‧傳送部
163‧‧‧載波檢測部
164‧‧‧接收部
165‧‧‧控制部
1651‧‧‧CPU
1652‧‧‧RAM
1653‧‧‧ROM
1654‧‧‧通信管理程式
1655‧‧‧第1無線通信程式
1656‧‧‧計時部
20A‧‧‧手提式終端機
21‧‧‧CPU
22‧‧‧操作部
23‧‧‧RAM
24‧‧‧顯示部
25‧‧‧ROM
26‧‧‧無線通信部
27‧‧‧快閃記憶體
261‧‧‧天線
262‧‧‧傳送部
263‧‧‧載波檢測部
264‧‧‧接收部
265‧‧‧控制部
2651‧‧‧CPU
2652‧‧‧RAM
2653‧‧‧ROM
2654‧‧‧第2無線通信程式
2655‧‧‧計時部
28‧‧‧電源部
29‧‧‧匯流排

Claims (4)

  1. 一種無線通信系統,係控制器與複數個通信終端機進行通信連接的無線通信系統,該控制器係具備:與該通信終端機進行無線通信的第1無線通信部;記憶部,係按各預定時間且按各該通信終端機,記憶該通信終端機所進行之通信的通信數;通信數控制部,係按各該預定時間且按各該通信終端機,計算該通信終端機經由該第1無線通信部所進行之通信的通信數,且將所計算出的通信數按各該預定時間且按各該通信終端機記憶於該記憶部;及第1通信控制部,係按各該通信終端機將記憶於該記憶部之各該預定時間的通信數合計,藉此按各該通信終端機算出總通信數,並且將該總通信數非為0的該通信終端機作為處於通信狀態的通信終端機,而算出該通信終端機數量經合計後的終端機數,並依據該總通信數及終端機數,設定顯示該通信終端機之通信之優先度的退避資訊,並經由該第1無線通信部向該通信終端機傳送該退避資訊;該通信終端機係具備:與該控制器進行無線通信的第2無線通信部;及第2通信控制部,係根據經由該第2無線通信部從該控制器所接收之退避資訊,在與該控制器的通信中,該優先度愈高,則設定愈短的退避時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通信系統,其中該第1 通信控制部係針對該退避資訊,因應於記憶在該記憶部中之通信數,將新發生通信之通信終端機之通信的優先度設定為低,並將通信結束之通信終端機之通信的優先度設定為低。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通信系統,其中該第1通信控制部係針對該退避資訊,按照記憶在該記憶部中之通信數多的順序,將該通信終端機之通信的優先度設定為高。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無線通信系統,其中該第1通信控制部係將該所設定的退避資訊追加於傳送資料而傳送至該通信終端機。
TW101110480A 2011-03-28 2012-03-27 無線通信系統 TWI4583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69437A JP5531997B2 (ja) 2011-03-28 2011-03-28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6957A TW201246957A (en) 2012-11-16
TWI458367B true TWI458367B (zh) 2014-10-21

Family

ID=46902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0480A TWI458367B (zh) 2011-03-28 2012-03-27 無線通信系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09275B2 (zh)
JP (1) JP5531997B2 (zh)
CN (1) CN102710319B (zh)
TW (1) TWI45836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02523B2 (en) 2015-08-04 2019-09-03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 for monitoring electronic circuit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electronic circuit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0878A (zh) * 2012-12-29 2013-04-03 盈多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控制的可视电子菜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73419B (en) * 2001-09-27 2004-01-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packet transmission device used in the system, and access point
JP2007053524A (ja) * 2005-08-17 2007-03-01 Fujitsu Ltd 無線lan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70563B2 (ja) 2001-09-03 2007-09-0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基地局
CN101383761B (zh) * 2003-11-07 2013-10-0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基站
JP2005286753A (ja) * 2004-03-30 2005-10-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JP3762422B2 (ja) 2005-03-07 2006-04-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US8976763B2 (en) * 2009-12-21 2015-03-10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Laboratories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on guaranteed time slots for efficient transmission of time-critical data in IEEE 802.15.4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73419B (en) * 2001-09-27 2004-01-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packet transmission device used in the system, and access point
JP2007053524A (ja) * 2005-08-17 2007-03-01 Fujitsu Ltd 無線lan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02523B2 (en) 2015-08-04 2019-09-03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 for monitoring electronic circuit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electronic circu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31997B2 (ja) 2014-06-25
US8909275B2 (en) 2014-12-09
JP2012205182A (ja) 2012-10-22
US20120252514A1 (en) 2012-10-04
TW201246957A (en) 2012-11-16
CN102710319A (zh) 2012-10-03
CN102710319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46455B1 (en) Electronic shelf label system
TWI458367B (zh) 無線通信系統
US20170330136A1 (en) Dispenser supply management
WO2021186843A1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026419A (ja) 在庫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無線タグ装置
WO2019129078A1 (zh) 一种辅助购物的方法及系统
EP2955674A1 (en) Inventory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1723877B (zh) 物品输入装置及物品输入系统
JP2011210207A (ja) オーダエントリシステム
CN107908943A (zh) 智能超市运行方法
JP5903402B2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558158A (zh) 作业管理装置以及作业管理方法
US2003006556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transaction data for a plurality of point-of-sale terminals
JP5891633B2 (ja) 通信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9129080A1 (zh) 一种购物清单生成的方法及系统
JP5112458B2 (ja)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1096040A (ja) 情報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管理装置
JP3448115B2 (ja) 商品注文登録データ処理装置
JP3599709B2 (ja) 業務引継ぎ事項の報知機能付きpos装置
JP2566011B2 (ja) レストランシステム
JP3096568B2 (ja) 無線式注文管理システム
JPH0248951Y2 (zh)
JP4070766B2 (ja) 着席位置把握装置
JP3206028U (ja) 宅配システム
CN112085234A (zh) 预约订单处理系统、预约订单处理方法及介质、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