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01324A - 油腻漂浮物处理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油腻漂浮物处理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01324A
CN102701324A CN2012101935341A CN201210193534A CN102701324A CN 102701324 A CN102701324 A CN 102701324A CN 2012101935341 A CN2012101935341 A CN 2012101935341A CN 201210193534 A CN201210193534 A CN 201210193534A CN 102701324 A CN102701324 A CN 1027013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tank body
slag charge
greasy
swim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935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01324B (zh
Inventor
舒春亮
姚瑜
黄佳
米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Zoomlion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Zoomlion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Zoomlion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Zoomlion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1019353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013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01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01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01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013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腻漂浮物处理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加热油腻漂浮物并保温;(b)、冷却被加热的油腻漂浮物以使其分离成位于上方的第一油脂层和位于所述第一油脂层下方的液态混合物;(c)、静置所述液态混合物以使其分离成废水、位于废水上方的第二油脂层及位于废水底部的渣料;(d)、压榨所述渣料以使其分离成含油液相物和固相物。本发明提供了连续的提炼工艺和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物料中的油脂,从而提高油腻漂浮物的利用率和油的生产率。

Description

油腻漂浮物处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腻漂浮物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下水道的油腻漂浮物的油脂含量较高。油腻漂浮物经过处理后,可以回收劣质油,从而加以利用,例如用于制作生物柴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腻漂浮物处理方法和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腻漂浮物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加热油腻漂浮物并保温;(b)、冷却被加热的油腻漂浮物以使其分离成位于上方的第一油脂层和位于所述第一油脂层下方的液态混合物;(c)、静置所述液态混合物以使其分离成废水、位于废水上方的第二油脂层及位于废水底部的渣料;(d)、压榨所述渣料以使其分离成含油液相物和固相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油腻漂浮物处理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蒸煮单元,所述蒸煮单元用于加热和冷却油腻漂浮物,以使其分离成位于上方的第一油脂层和位于所述第一油脂层下方的液态混合物;隔油池,所述隔油池用于静置所述液态混合物以使其分离成废水、位于废水上方的第二油脂层及位于废水底部的渣料;和压榨单元,所述压榨单元用于压榨所述渣料以使其分离成含油液相物和固相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连续的提炼工艺和系统,可以充分利用油腻漂浮物中的油脂,从而提高油腻漂浮物的利用率和油脂的生产率。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油腻漂浮物处理系统的流程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油腻漂浮物处理系统的蒸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中罐体的俯视图;
图5是沿图3中A-A线截取的罐体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油腻漂浮物处理系统的隔油池的俯视图;
图7和图8分别是沿图6中B-B线和C-C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油腻漂浮物处理系统的压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蒸煮单元
110:罐体
111:第一通孔        112:第二通孔        113:排料管
120:顶盖            121:排气口          122:加药口
130:搅拌机构
140:操作平台        141:支撑板          142:围板
200:隔油池
201:入口            202:渣料出口         203:废水出口
204:第一池体        205:第二池体         206:第一泥浆泵
207:连通口          208:挡板             209:隔板
300:压榨单元
310:第二螺旋输送机       311:进料斗        312:出料口
320:锯木屑存斗
330:第一螺旋输送机
331:第一入料口           332:第二入料口     333:出料口
340:渣料池               350:第二泥浆泵
360:压榨装置             361:液相物出口
370:第三螺旋输送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油腻漂浮物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加热油腻漂浮物并保温;(b)、冷却被加热的油腻漂浮物以使其分离成位于上方的第一油脂层和位于所述第一油脂层下方的液态混合物;(c)、静置所述液态混合物以使其分离成废水、位于废水上方的第二油脂层及位于废水底部的渣料;(d)、压榨所述渣料以使其分离成含油液相物和固相物。
通过步骤(a)加热油腻漂浮物,然后通过步骤(b)冷却被加热的油腻漂浮物,油腻漂浮物中的油、水和渣料将按照比重从上向下分为第一油脂层和液态混合物(含有水、渣料和少量浮油),从而使油腻漂浮物中的大部分油浮在上层,并能够进行收集。通过步骤(c)静置所述液态混合物可以进一步分层,即分离成废水、位于废水上方的第二油脂层及位于废水底部的渣料,使得少量浮油浮在废水上方,从而可以进行收集。静置后沉积在废水底部的渣料可以在步骤(d)中进行压榨,以使粘附在渣料颗粒上的油脂被压榨出来,从而使渣料分离成含油液相物和固相物(即废弃渣)。
优选地,在步骤(d)中,可以将压榨后的所述含油液相物加入到所述漂浮油腻物中以进行步骤(a)。通过将含油液相物返回到步骤(a)所处理的油腻漂浮物中,可以充分利用油腻漂浮物中的油脂,从而提高油腻漂浮物的利用率和油的生产率。
另外,在步骤(b)中可以收集所述第一油脂层,并且可以在步骤(c)中收集所述第二油脂层。
本发明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和设备实施。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方法的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蒸煮单元100、隔油池200和压榨单元300,所述蒸煮单元100用于加热和冷却油腻漂浮物,以使其分离成位于上方的第一油脂层和位于所述第一油脂层下方的液态混合物;所述隔油池200用于静置所述液态混合物以使其分离成废水、位于废水上方的第二油脂层及位于废水底部的渣料;所述压榨单元300用于压榨所述渣料以使其分离成含油液相物和固相物。
下面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各功能单元。
蒸煮单元
本发明的蒸煮单元100具有加热和冷却油腻漂浮物的功能,使得油腻漂浮物能够在其中分层(即分离成位于上方的第一油脂层和位于所述第一油脂层下方的液态混合物),以便能够分别排放第一油脂层和液体混合物。优选地,所述蒸煮单元包括罐体110、顶盖120、用于加热容纳在所述罐体110内的物料(即油腻漂浮物)的加热机构和用于冷却所述物料的冷却机构,所述顶盖120扣合在所述罐体110上,所述罐体110的侧壁上部开设有排油孔,所述罐体110的底部具有排料口,其中,所述顶盖120上设置有排气孔121。
通过在罐体110上设置顶盖120,可以避免提炼过程中产生的臭味气体外泄而影响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通过在顶盖120上开设排气口121,可以将臭味气体排放到适当的容器或装置,例如可以使用导管和风机将臭味气体导入等离子除臭装置中进行除臭,从而一方面能够避免臭味气体外泄,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罐体110内压力过大而影响提炼效果。
其中,罐体110的入料口可以设置在罐体110的顶部,从而可以在顶盖120上设置与入料口对应的开口来实现加料。可以理解的是,入料口也可以设置在罐体110的侧壁或其他位置,只要能够方便加料即可。另外,分离出油层可以通过排油孔收集第一油脂层的油。其中,可以通过导油管和油泵将罐体110内的油通过排油孔抽吸到特定的收集容器(例如油罐)中。在通过排油孔完成收集油的操作后,可以从罐体110底部的排料口排出液态混合物,以清空罐体110,为下次提炼做好准备。可以理解的是,排油孔设置在罐体110的侧壁的上部,从而在不低于油层最下端的位置进行排油。
此外,加热机构和冷却机构可以采用适当的形式和结构,只要能够通过加热机构对罐体110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并通过冷却机构对所述物料进行冷却即可。例如,所述加热机构可以包括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盘绕在所述罐体110内并与开设在所述罐体110上的第一通孔111连通,使用时可以通过第一通孔111对加热盘管提供蒸汽来实现对物料的加热。类似地,所述冷却机构可以包括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盘绕在所述罐体110内并与开设在所述罐体110上的第二通孔112连通,使用时可以通过第二通孔112对冷却盘管提供冷却水来实现对物料的冷却。
所述装置包括可以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机构130。搅拌机构130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结构,只要能够均匀搅拌物料即可。例如,所述搅拌机构130可以包括转轴和安装在所述转轴上的搅拌元件。其中,所述搅拌元件可以为搅拌框或叶轮。搅拌框(未图示)可以形成为栅格结构。具体地,搅拌框可以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互平行且分别设置转轴的上下两端,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相互平行且对称设置于转轴的径向两侧,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分别连接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
另外,所述顶盖120上可以设置有加药孔122,从而可以在加热中通过加药孔122向罐体110内添加药剂(例如浓硫酸)。
优选地,所述罐体110的收容空间的上部设置有操作平台140,所述罐体110的侧壁上相应的位置设置有允许人员进出的出入口和用于封闭和打开所述出入口的封门。通过设置操作平台140,操作人员可以在物料冷却后或停止使用所述装置时站在操作平台140上进行各种维护操作。特别地,操作平台140的位置高于分离出的第一油脂层的上端,从而操作人员可以利用适当的工具(例如滤网)清理漂浮在分离出的第一油脂层上的轻质杂物,以确保所获得的油的清洁性。
优选地,所述操作平台140和所述出入口可以为多个并沿所述罐体110的周向设置,从而能够沿周向进行各种操作。
其中,操作平台140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结构,只要能够允许操作人员站立并进行相应操作即可。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操作平台140可以包括支撑板141和围板142,所述支撑板141具有相互连接的弧形边缘和两个相互垂直的直线边缘,所述弧形边缘贴合所述罐体110的内壁面,所述围板142包围所述支撑板的直线边缘。由此,可以通过支撑板141支撑操作人员并通过围板142确保操作安全。可以理解的是,在使用搅拌机构130的情况下,操作平台140的位置设置在高于搅拌机构130的搅拌框或叶轮的位置,并让开位于罐体110的中心部位的转轴,以免干涉搅拌机构130。优选地,所述直线边缘的长度为所述罐体110的内径的1/4至1/3。其中,两个直线边缘的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本发明对此并不特别限定。
此外,所述罐体110的收容空间的下部形成向下收缩的锥形,从而有利于从收容空间的下部排放液态混合物。所述罐体110的底部可以设置有排料管113,所述排料管113中设置有排料阀。其中,排料管113可以与罐体110一体形成或作为单独的部件。在一体形成情况下,排料口即排料管113的下端口;在单独形成的情况下,排料口即罐体110的与排料管113连通的端口。
隔油池
在蒸煮单元100中,收集完第一油脂层后,液态混合物通过蒸煮单元100的排料口排放到隔油池200中进行静置。静置后,液态混合物将进一步从上向下分为三层,即分离成废水、位于废水上方的第二油脂层及位于废水底部的渣料。
隔油池200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结构,只要能够用于静置所述液态混合物并分别收集或排放第二油脂层的油、水和渣料即可。例如,隔油池200可以为顶部开放的池体,侧部开设有排水口,底部开设有排渣口。静置后,可以从顶部抽取油,从侧部的排水口排放废水并从底部的排渣口收集渣料。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提及的“静置”表示为流体提供停留的空间,在隔油池200中,实际上可以连续处理液态混合物,液态混合物进入隔油池200后会在隔油池200中停留一段时间,从而发生分层,但连续处理的液态混合物可能使液态混合物中的水、油处于流动状态。
优选地,可以使用具有多个池体的隔油池200。例如,图6至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隔油池200的池体上端开放,上部通过隔板209划分为第一池体204和第二池体205,隔板209的一端附近设置有连通口207,以允许第一池体204和第二池体205通过连通口207在上部连通。第一池体204的上端可以作为入口201。使用时,液态混合物可以通过入口201进入第一池体204,然后通过连通口207流入第二池体205,从而能够在第一池体204或第二池体205中分层。
在隔板209的另一端附近设置有与第二池体205连通的存水池,存水池上部为开放的废水出口203。第二池体205的上部还设置有挡板208,以防止位于上层的油进入存水池。换言之,第一池体204的入口201和第二池体205的上端开口的除去废水出口203的部分(即图8中第二池体205的上端的位于挡板208右侧的部分)均可作为排油口。废水将通过废水出口203排出。
在远离废水出口203的一端,可以设置有存渣池,存渣池的上方开放并形成渣料出口202。第一池体204和第二池体205中的渣料可以通过第一泥浆泵206输送到存渣池,继而通过其他泵送装置输送到压榨单元300。
压榨单元
压榨单元300用于对经过隔油池200静置沉积的渣料进行压榨,使得粘附在渣料上的油脂以液相物的形式分离出来。
压榨单元300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结构,只要能够压榨渣料并分别排放压榨所得的含油液相物和固相物即可。在压榨过程中,可以首先在渣料中混入锯木屑,以将粘附在渣料上的油脂吸附到锯木屑中,然后再进行压榨,有利于提高压榨效果。
为此,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榨单元包括渣料供应装置、锯木屑供应装置、压榨装置360和第一螺旋输送机330,所述隔油池200的入口201和渣料出口202分别连接于所述蒸煮单元100的排料口113和所述渣料供应装置的进料口,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330包括第一入料口331、第二入料口332和出料口333,所述第一入料口331和出料口33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330的两端,所述第二入料口332位于所述第一入料口331和所述出料口333之间,所述锯木屑供应装置的出口和所述渣料供应装置的出口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入料口331和第二入料口332,所述出料口333连接于所述压榨装置360的入口。
由此,通过渣料供应装置和锯木屑供应装置向第一螺旋输送机330的第二入料口332和第一入料口331供应渣料和锯木屑,在通过第一螺旋输送机30将渣料和锯木屑输送到压榨装置360的过程中,可以同时充分混合渣料和锯木屑,实现了机械化连续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330倾斜设置,所述出料口333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入料口331的位置。由此,较重的渣料从第二入料口332进入第一螺旋输送机330后,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具有朝向下方的第一入料口331移动的趋势,从而进一步促进与锯木屑的接触和混合。
其中,渣料供应装置和锯木屑供应装置可以采用各种使得的机构,只要能够连续或间断可控地向第二入料口332和第一入料口331提供渣料和锯木屑即可。
例如,所述渣料供应装置可以包括渣料池340和泵送单元(例如第二泥浆泵350),从而通过泵送单元将渣料池340中的渣料泵送到第一螺旋输送机330的第二入料口332。其中,渣料池340可以与隔油池200的存渣池合并,第一泥浆泵206相应与第二泥浆泵350合并。所述锯木屑供应装置可以包括第二螺旋输送机310和锯木屑存斗320,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310的出料口312连接于所述锯木屑存斗320,所述锯木屑存斗320的出料口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330的第一入料口331。可以理解的是,锯木屑存斗320可以设置有阀门,以间断或连续地向第一入料口331提供锯木屑。另外,可以在第二螺旋输送机310的入料口设置进料斗311,以便添加锯木屑。
另外,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压榨装置360对混合充分的渣料和锯木屑进行压榨。例如,所述压榨装置360可以为双螺旋压榨机。压榨时产生的含油液相物和固相物分别通过双螺旋压榨机的两个出料口排出,例如图9中,含油液相物从压榨装置360的液相物出口361排出。另外,固相物还可以通过其他的输送装置(例如第三螺旋输送机370)输送到指定的位置,为此,压榨装置360的固相物出口(未图示)连接于第三输送机370的入料口。
本发明中,除第一螺旋输送机330为本发明的具有第一入料口331和第二入料口332的螺旋输送机,其余两个螺旋输送机(第二螺旋输送机310和第三螺旋输送机370)均可以为普通的螺旋输送机。
另外,优选地,所述压榨单元300的液相物出口361可以连接于所述蒸煮单元100的入料口,以便再作为原料输送到蒸煮单元100,从而进一步提高油腻漂浮物的利用率和油的生产率。
收集单元
本发明可以通过收集单元400从蒸煮单元100和隔油池200获得的油,以便集中处理。其中,收集单元400可以包括油罐、分别连接于蒸煮单元100和隔油池200的导油管和油泵。导油管中可以设置有阀,以控制收集过程。
下面结合上述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将油腻漂浮物提供到蒸煮单元100中,然后通过第一通孔111向加热盘管内通入加热蒸汽,使得罐体110内的油腻漂浮物加热。为使油腻漂浮物充分加热以便分层,可以将油腻漂浮物加热到80-150℃并保持20-40分钟,从而使油腻漂浮物充分受热。
另外,在加热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搅拌机构130搅拌油腻漂浮物,以使油腻漂浮物均匀受热,有利于冷却分层。同时,可以通过加药孔122向所述油腻漂浮物中添加浓硫酸,以加速渣料沉积。其中,浓硫酸和所述油腻漂浮物的体积比可以为1:1000至1:200。
然后,通过第二通孔112向冷却盘管内通入冷却水,使得罐体110内的油腻漂浮物冷却。冷却时,可以使油腻漂浮物冷却到50℃以下,从而使油腻漂浮物充分分离成位于上方的第一油脂层和位于所述第一油脂层下方的液态混合物。
待物料冷却后,根据需要,可以首先打开出入口,操作人员可以站在操作平台140上清理漂浮在油层上的轻质杂物。然后,可以通过罐体110上的排油孔收集浮在上层的油。
收集完油之后,可以将罐体110内的液态混合物通过罐体110的排料口排放到隔油池200中,以进行静置。为使液态混合物充分分离成废水、位于废水上方的第二油脂层及位于废水底部的渣料,可以使所述液态混合物在隔油池200中静置20-40分钟。然后,可以从第一池体204和第二池体205的上端开口收集浮在上层的油,并通过第一泥浆泵206将渣料泵送到存渣池(即渣料池340)。废水可以通过废水出口203排放。
然后,可以通过将渣料泵送到第一螺旋输送机330的第二入料口332,同时将锯木屑提供到第一螺旋输送机330的第一入料口331,从而通过第一螺旋输送机330将渣料和锯木屑以充分混合的状态输送到压榨装置360中。其中,锯木屑和渣料的体积比可以为1:1至4:1。
压榨后,可以从压榨装置360的液相物出口361排出含油液相物,并将该含油液相物提供到蒸煮单元100的入料口,以便再次提炼,从而提高油腻漂浮物的利用率。固相物可以作为废弃物从压榨装置360的废弃物出口排放并通过第三螺旋输送机370输送到指定位置,然后可以进行相应处理(例如集中运走填埋)。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7)

1.一种油腻漂浮物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加热油腻漂浮物并保温;
(b)、冷却被加热的油腻漂浮物以使其分离成位于上方的第一油脂层和位于所述第一油脂层下方的液态混合物;
(c)、静置所述液态混合物以使其分离成废水、位于废水上方的第二油脂层及位于废水底部的渣料;
(d)、压榨所述渣料以使其分离成含油液相物和固相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中,将所述油腻漂浮物加热到80-150℃并保持20-40分钟,在步骤(b)中,使所述油腻漂浮物冷却到5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中,还包括搅拌所述油腻漂浮物和向所述油腻漂浮物中添加浓硫酸,浓硫酸和所述油腻漂浮物的体积比为1:1000至1:2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中,使所述液态混合物静置20-4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d)中,将所述渣料与锯木屑混合,然后压榨所述渣料和锯木屑的混合物,所述锯木屑和渣料的体积比为1:1至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d)中,将压榨后的所述含油液相物加入到所述漂浮油腻物中以进行步骤(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收集所述第一油脂层,在步骤(c)中收集所述第二油脂层。
8.一种油腻漂浮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蒸煮单元(100),所述蒸煮单元(100)用于加热和冷却油腻漂浮物,以使其分离成位于上方的第一油脂层和位于所述第一油脂层下方的液态混合物;
隔油池(200),所述隔油池(200)用于静置所述液态混合物以使其分离成废水、位于废水上方的第二油脂层及位于废水底部的渣料;
和压榨单元(300),所述压榨单元(300)用于压榨所述渣料以使其分离成含油液相物和固相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蒸煮单元(100)包括罐体(110)、顶盖(120)、用于加热容纳在所述罐体(110)内的物料的加热机构和用于冷却所述物料的冷却机构,所述顶盖(120)扣合在所述罐体(110)上,所述罐体(110)的侧壁上部开设有排油孔,所述罐体(110)的底部具有排料口,所述顶盖(120)上设置有排气孔(121),所述罐体(110)的收容空间的上部设置有操作平台(140),所述罐体(110)的侧壁上相应的位置设置有允许人员进出的出入口和用于封闭和打开所述出入口的封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操作平台(140)和所述出入口为多个并沿所述罐体(110)的周向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操作平台(140)包括支撑板(141)和围板(142),所述支撑板(141)具有相互连接的弧形边缘和两个相互垂直的直线边缘,所述弧形边缘贴合所述罐体(110)的内壁面固定,所述围板(142)包围所述支撑板的直线边缘并固定于所述支撑板(141)。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盘绕在所述罐体(110)内并与开设在所述罐体(110)上的第一通孔(111)连通;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盘绕在所述罐体(110)内并与开设在所述罐体(110)上的第二通孔(112)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罐体(110)的收容空间的下部形成向下收缩的锥形,所述罐体(110)的底部设置有排料管(113),所述排料管(113)中设置有排料阀。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压榨单元(300)包括渣料供应装置、锯木屑供应装置、压榨装置(360)和第一螺旋输送机(330),所述隔油池(200)的入口(201)和渣料出口(202)分别连接于所述蒸煮单元(100)的排料口(113)和所述渣料供应装置的进料口,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330)包括第一入料口(331)、第二入料口(332)和出料口(333),所述第一入料口(331)和出料口(33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330)的两端,所述第二入料口(332)位于所述第一入料口(331)和所述出料口(333)之间,所述锯木屑供应装置的出口和所述渣料供应装置的出口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入料口(331)和第二入料口(332),所述出料口(333)连接于所述压榨装置(360)的入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压榨装置(360)的液相物出口(361)连接于所述蒸煮单元(100)的入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330)倾斜设置,所述出料口(333)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入料口(331)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渣料供应装置包括渣料池(340)和用于将所述渣料池(340)内的渣料输送到所述第二入料口(332)的泵送单元,所述锯木屑供应装置包括第二螺旋输送机(310)和锯木屑存斗(320),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310)的出料口(312)连接于所述锯木屑存斗(320),所述锯木屑存斗(320)的出料口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330)的第一入料口(331)。
CN 201210193534 2012-06-13 2012-06-13 油腻漂浮物处理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27013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193534 CN102701324B (zh) 2012-06-13 2012-06-13 油腻漂浮物处理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193534 CN102701324B (zh) 2012-06-13 2012-06-13 油腻漂浮物处理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01324A true CN102701324A (zh) 2012-10-03
CN102701324B CN102701324B (zh) 2013-09-18

Family

ID=46894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193534 Active CN102701324B (zh) 2012-06-13 2012-06-13 油腻漂浮物处理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0132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4314A (zh) * 2013-03-19 2013-07-10 陈源森 废油脂的处理方法
CN103305345A (zh) * 2013-06-18 2013-09-18 贵州黔鹰环卫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提高泔水油脂回收率的方法
CN103602523A (zh) * 2013-11-05 2014-02-26 江苏晨洁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废弃食用油脂的预处理工艺
CN105886126A (zh) * 2014-11-07 2016-08-24 安徽清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弃油脂无害化处理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设备
CN107522322A (zh) * 2017-09-29 2017-12-29 常州依丝特纺织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污水处理净化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6304A (ja) * 1989-06-26 1991-02-04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油水分離装置
CN101003398A (zh) * 2007-01-08 2007-07-25 无锡市杨市通用环保设备厂 多功能油水分离器及其分离工艺
CN101670193A (zh) * 2008-09-10 2010-03-17 余福华 厨余污水分油设备及其油水分离方法
CN102051267A (zh) * 2010-12-31 2011-05-11 西安中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餐饮废弃物的工业化处理设施及方法
CN102351363A (zh) * 2011-08-30 2012-02-15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餐厨垃圾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6304A (ja) * 1989-06-26 1991-02-04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油水分離装置
CN101003398A (zh) * 2007-01-08 2007-07-25 无锡市杨市通用环保设备厂 多功能油水分离器及其分离工艺
CN101670193A (zh) * 2008-09-10 2010-03-17 余福华 厨余污水分油设备及其油水分离方法
CN102051267A (zh) * 2010-12-31 2011-05-11 西安中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餐饮废弃物的工业化处理设施及方法
CN102351363A (zh) * 2011-08-30 2012-02-15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餐厨垃圾处理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4314A (zh) * 2013-03-19 2013-07-10 陈源森 废油脂的处理方法
CN103305345A (zh) * 2013-06-18 2013-09-18 贵州黔鹰环卫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提高泔水油脂回收率的方法
CN103602523A (zh) * 2013-11-05 2014-02-26 江苏晨洁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废弃食用油脂的预处理工艺
CN105886126A (zh) * 2014-11-07 2016-08-24 安徽清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弃油脂无害化处理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设备
CN107522322A (zh) * 2017-09-29 2017-12-29 常州依丝特纺织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污水处理净化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01324B (zh) 2013-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1324B (zh) 油腻漂浮物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5556230B (zh) 处理污泥的方法和装置
CN204981370U (zh) 一种餐厨垃圾油、水、渣三相分离系统
JPS599604B2 (ja) ミルスケ−ルを処理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09602346U (zh) 一种油泥砂减量化处理装置
CN104588394A (zh) 垃圾连续处理设备
CN104479863B (zh) 一种生物柴油生产用原料油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04448788U (zh) 垃圾连续处理设备
CN201746433U (zh) 模块、橇装、移动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
CN108483567A (zh) 一种带有油水分离机构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
CN107473429A (zh) 一种带式餐饮废油提取设备
CN104623927A (zh) 便捷餐厨油脂分离系统
CN205270320U (zh) 一种餐厨垃圾全物料除油系统
CN204448789U (zh) 一体式垃圾综合处理设备
CN217340173U (zh) 一种动物无害化处理系统油污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4643887U (zh) 一种油泥处理后产生废液的处理装置
CN206345769U (zh) 油泥分离系统
CN201912795U (zh) 一种可移动的用于油罐清洗系统的油水分离装置
CN210825510U (zh) 一种利用污水余热的油水分离装置
CN210683474U (zh) 一种含油危险废液处理装置
RU88663U1 (ru) Комплекс для переработки и обезвреживания нефтешламов
CN210012739U (zh) 一种粪便处理再利用装置
CN109173317B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蒸馏釜
CN201990518U (zh) 一种油水分离器
CN206570145U (zh) 一种油水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10000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Lin Yulu No. 288

Patentee after: Changsha ZOOMLION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0013 Changsha province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No. 307 South Road, silver basin

Patentee before: Environmental & Sanita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Changsha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Assignee: Ying F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ssignor: Changsha Zhonglian Chongke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1943000000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oily floater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1105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