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9730B - 带易开封装置的枕头包装袋中的打开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易开封装置的枕头包装袋中的打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9730B
CN102689730B CN201110069737.5A CN201110069737A CN102689730B CN 102689730 B CN102689730 B CN 102689730B CN 201110069737 A CN201110069737 A CN 201110069737A CN 102689730 B CN102689730 B CN 1026897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bag
paper used
opening
sl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97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9730A (zh
Inventor
杉山真一郎
日比野惠里
川合信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DOKUJOSHIK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DOKUJOSHIK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DOKUJOSHIK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DOKUJOSHIKY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6973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897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89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9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9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97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易开封装置的枕头包装袋中的打开装置,其中设置具有上升斜坡的狭缝作为形成在背密封封条处的易开封装置。从而,在撕开的袋的边缘的背密封封条处形成三角形的片。结果,指尖残疾的人、老人和孩子能通过捻动该片而容易地打开已开封的袋。

Description

带易开封装置的枕头包装袋中的打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易开封装置的枕头包装袋中的打开装置。
背景技术
在枕头包装袋中,将一张膜的两边折向中心,在两边进行背鳍状密封以形成柱形,并在形成柱形后,密封底部和口部以与热密封部相交。
当通过从袋的一侧撕开袋而将该枕头包装袋开封时,撕口止于背密封的密封部处,这导致袋不能被进一步撕开。因而,必须使用剪刀来将袋开封。
为能够不使用剪刀开封袋,本发明的申请人提出了一种设置有易开封装置的枕头包装袋,该枕头包装袋在日本专利第4199024号(专利文献1)中讨论。
上述公知的袋现在被广泛使用、流传,但存在一个问题。
其使得袋容易开封,但当打开已开封的袋的撕口时,袋1的已撕开的前膜5的边缘5a和背膜6的边缘6a变得对齐,如图7所示。因而,即使人们试图通过使用其指尖捻动边缘5a和6a来打开袋口,也不能将边缘5a和6a捻开。
特别是,当膜很硬或者拉链11插入在开封口中时,边缘5a和6a基本上彼此接触。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指尖残疾的人、老人和孩子很难打开袋,从而,有必要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方案。在图7中,标号3表示背密封封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并且目的是在根据专利文献1的枕头包装袋中提供一种打开装置,该打开装置让即使是指尖残疾的人、老人和孩子也能在撕开开封口之后很容易地将袋打开。
根据本发明,在袋被撕开并开封时,在袋的撕开边缘的背密封部处自动形成捻片,这使得能够通过捻动该片而很容易地打开袋。
为此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形式,提供了一种带易开封装置的枕头包装袋中的打开装置,其中,鳍状密封封条位于袋的背表面的中心处,易开封装置沿鳍状开封封条的端部设置,鳍状密封封条折起至一侧,并被热密封至袋的外侧膜,在所述袋的位于所述鳍状密封封条折起的方向上的侧端处形成热密封部,在所述热密封部中形成向所述鳍状密封封条的方向延伸的V形或I形凹口。此处,易开封装置包括具有上升斜坡的狭缝,该斜坡从鳍状密封封条的端部向开封口延伸至位于到鳍状密封封条中半途处的一部分,并且当开始从所述V形或I形凹口向所述鳍状密封封条沿直线水平地撕开所述袋时,撕口从所述鳍状密封封条的所述端部进入所述狭缝,通过所述狭缝在上升方向上倾斜地延伸,到达所述鳍状密封封条的基底,然后再沿直线水平地延伸,并到达所述袋的另一侧端,从而将所述袋完全开封,结果,在所述鳍状密封封条的撕口处的鳍状密封封条处形成打开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形式,在第一形式的打开装置中,形成多个狭缝。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形式,在第一形式的打开装置中,狭缝的斜坡的角度在从12度到45度的范围中任意设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形式,在第一形式的打开装置中,狭缝形成为从斜坡的顶点处水平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形式,在第一形式的打开装置中,狭缝的进口设置有V形入口。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在开封口处的撕开边缘处形成了片,从而,袋能够通过捻动该片而容易地打开。
因而,本发明对指尖残疾的人、老人和孩子尤其有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应用本发明的枕头包装袋;
图2示出设置有易开封装置的鳍状密封部;
图3示出袋正在被开封的状态;
图4示出袋通过捻片而被打开的状态;
图5示出第一实施例,其中在狭缝的上端形成辅助狭缝;
图6示出另一实施例,其中在狭缝的进口处形成入口;以及
图7示出相关的带易开封装置的枕头包装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尤其是在开封口中插有拉链时有效。然而,也可应用于没有插入该拉链的袋。
本发明也可用于风琴袋(gussetbag)和非风琴袋。
袋的材料包括复合塑料膜或者与铝箔膜复合的塑料膜。
以下参照图1至图6分别说明本发明第一至第五形式的实施例。
在各图中,标号1表示枕头包装袋,标号2表示该枕头包装袋1的封口,而标号3表示位于背膜6的中心处的鳍状密封封条。鳍状密封封条3在袋1的背膜6处折起,且被热密封至背膜6的前表面。
标号4表示狭缝,该狭缝4是通过在鳍状密封封条3中从其端部3a以升高的坡度形成切口而形成。狭缝4的端部4a止于到达鳍状密封封条3的基底3b之前。
标号8表示一密封部,该密封部是通过在袋1的侧端部1a中与狭缝4相对的位置处将前膜5和背膜6局部热密封而形成,该侧端部1a设置在鳍状密封封条3折起的方向上。在密封部8中形成向狭缝4延伸的V形或I形的凹口9。
只要包括狭缝4的区域或者狭缝4之上和之下的区域热密封到袋1的背膜6,则开封(撕开)鳍状密封封条3就没有问题。然而,可以是整个鳍状密封封条3都热密封到背膜6。
标号11表示插入在开封口7中的拉链。
现在说明如何开封具有上述结构的袋1。如图3所示,当袋1从V形或I形凹口9撕开时,前膜5和背膜6沿着虚线表示的方向水平撕开。最终,撕口到达鳍状密封封条3的端部3a。然后,撕口从端部3a进入狭缝4之一的进口4a,且在沿着狭缝4的倾斜的上升方向上延伸。然后,当该狭缝4在其上端4b处被撕开时,撕口再次在鳍状密封封条3处水平延伸。然后,撕口从基底3b延伸到袋1的前膜5和背膜6中,并水平延伸直至袋1的侧端部1b。结果,袋1完全开封。
图4是袋1以此方式被完全开封时撕口7的放大图。在狭缝4的倾斜部和袋1从狭缝4的上端4b水平撕开的部分之间形成三角形的片10。
从而,在撕口处的边缘5a和6a更容易在片10处捻动。结果,如图4中所示,袋1可通过使用指尖捻动片10而容易地打开。
因为当狭缝4的角度小时片10变小,所以狭缝4的角度至少等于或大于12度。当狭缝4的角度超过45度时,撕裂的力度变大,因而实际上希望狭缝4角度大约是35度。(这相当于前述的第三形式。)
在通过将狭缝4的上端4b水平弯曲而形成辅助狭缝4c时,沿狭缝4撕开的前膜5和背膜6变得更容易撕开,因为撕开方向通过辅助狭缝4c变成水平方向(横向方向)。(这相当于前述第四形式。)
在上述结构和操作中,狭缝4的数量不受限制,但三至四个狭缝4即足够。
如果如图6所示,在狭缝4的进口4a处形成V形入口4d,则撕口很容易进入狭缝4,可减小狭缝4的数量。
如果通过诸如“捻动此处以打开”的词或者将其染色以标示片10的存在,则片10无疑会很方便。

Claims (5)

1.一种带易开封装置的枕头包装袋中的打开装置,其中,鳍状密封封条位于袋的背膜的中心处,易开封装置沿所述鳍状密封封条的端部设置,所述鳍状密封封条折起至一侧,并被热密封至所述袋的外侧膜,在所述袋的位于所述鳍状密封封条折起的方向上的侧端处形成热密封部,在所述热密封部中形成向所述鳍状密封封条的方向延伸的V形或I形凹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开封装置包括具有上升斜坡的狭缝,所述斜坡从所述鳍状密封封条的所述端部向开封口延伸至位于到所述鳍状密封封条中半途处的一部分,并且当开始从所述V形或I形凹口向所述鳍状密封封条沿直线水平地撕开所述袋时,撕口从所述鳍状密封封条的所述端部进入所述狭缝,通过所述狭缝在上升方向上倾斜地延伸,到达所述鳍状密封封条的基底,然后再沿直线水平地延伸,并到达所述袋的另一侧端,从而将所述袋完全开封,结果,在所述鳍状密封封条的撕口处的鳍状密封封条处形成打开片。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易开封装置的枕头包装袋中的打开装置,其中,形成有多个所述狭缝。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易开封装置的枕头包装袋中的打开装置,其中,所述狭缝的斜坡的角度在从12度到45度的范围中任意设定。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易开封装置的枕头包装袋中的打开装置,其中,所述狭缝形成为从斜坡的顶点处水平弯曲。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易开封装置的枕头包装袋中的打开装置,其中,所述狭缝的进口设置有V形入口。
CN201110069737.5A 2011-03-23 2011-03-23 带易开封装置的枕头包装袋中的打开装置 Active CN1026897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9737.5A CN102689730B (zh) 2011-03-23 2011-03-23 带易开封装置的枕头包装袋中的打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9737.5A CN102689730B (zh) 2011-03-23 2011-03-23 带易开封装置的枕头包装袋中的打开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9730A CN102689730A (zh) 2012-09-26
CN102689730B true CN102689730B (zh) 2016-01-13

Family

ID=46855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9737.5A Active CN102689730B (zh) 2011-03-23 2011-03-23 带易开封装置的枕头包装袋中的打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8973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30A (zh) * 1993-01-19 1994-09-28 卡夫通用食品有限公司 易打开和重新封合的包装袋及其生产方法与设备
CN1404454A (zh) * 2000-02-22 2003-03-19 久光制药株式会社 包装用袋体
EP1464587A1 (en) * 2003-03-28 2004-10-06 Alcan Packaging Italia S.r.l. Packaging of the stickpack type with improved open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24149A (ja) * 1997-10-22 1999-05-11 Nk Kogyo Kk 包装用袋
JP4199024B2 (ja) * 2003-02-27 2008-12-17 富士特殊紙業株式会社 易開封手段を施したピロー包装袋
JP2006176128A (ja) * 2004-12-20 2006-07-06 Taketomo:Kk ピロー包装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30A (zh) * 1993-01-19 1994-09-28 卡夫通用食品有限公司 易打开和重新封合的包装袋及其生产方法与设备
CN1404454A (zh) * 2000-02-22 2003-03-19 久光制药株式会社 包装用袋体
EP1464587A1 (en) * 2003-03-28 2004-10-06 Alcan Packaging Italia S.r.l. Packaging of the stickpack type with improved open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9730A (zh) 2012-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40685A (en) Soft pack, especially paper tissue pack
US4723301A (en) Container resealable sealing device construction
JPWO2005102855A1 (ja) パウチ及びスパウト付きパウチ容器の製造方法
CN104024125A (zh) 流通包包装
JP5787392B2 (ja) 易開封手段を施したピロー包装袋における開口手段
JP2007276823A (ja) 包装袋
US2213758A (en) Wrapper
JP2006219140A (ja) 包装袋
ES2267975T3 (es) Envase para pila cilindrica de galletas redondas.
US20120213456A1 (en) Opening Means in Pillow Package Bag Provided with Easy Unsealing Means
CN102689730B (zh) 带易开封装置的枕头包装袋中的打开装置
JP5340577B2 (ja) 包装袋
JP4024062B2 (ja) ドリップバッグと、ドリップ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JP6653018B2 (ja) 再閉鎖可能な開封特徴部を有する食品パッケージ、及び再閉鎖可能な食品パッケージを開封し、食品製品を取り出し、再閉鎖する方法
KR101430939B1 (ko) 용이 개봉 수단을 구비한 필로우 포장 백에서의 개구 수단
CN201350989Y (zh) 快开封套
JP6367146B2 (ja) ファスナ及び収納体並びに収納体用連続シート
JP2015013652A (ja) 開封線、引裂帯、及び、紙箱
USRE20615E (en) Envelope
CN208947971U (zh) 一种食品包装袋
JP2006168819A (ja) 易開封カートン
JP2013203404A (ja) 包装体および開封用罫線構造
JP3949768B2 (ja) 紙容器及び紙容器の開封方法
CN210338985U (zh) 一种抽取式纸巾包装袋
JP4426055B2 (ja) サンドイッチ用包装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