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75523B - 聚乳酸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改性聚乳酸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乳酸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改性聚乳酸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75523B
CN102675523B CN201210120668.0A CN201210120668A CN102675523B CN 102675523 B CN102675523 B CN 102675523B CN 201210120668 A CN201210120668 A CN 201210120668A CN 102675523 B CN102675523 B CN 1026755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
lactic acid
mixture
toughner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206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75523A (zh
Inventor
张正光
陈效华
唐少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2066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755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75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55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755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55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3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extruded material at extrusion
    • B29C48/04Particle-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 B29C48/395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using screws surrounded by a cooperating barrel, e.g. single screw extruders
    • B29C48/40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through the nozzle or die using screws surrounded by a cooperating barrel, e.g. single screw extruders u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screws or at least two parallel non-intermeshing screws, e.g. twin screw extru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Biological Depolymerization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乳酸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改性聚乳酸及其制备方法,该聚乳酸增韧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第一乳化剂中加入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得到第一混合物;(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加入第一引发剂引发反应,除去反应中生成的凝聚物,得到第二混合物;(3)向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加入第二乳化剂,再加入第三混合物,所述第三混合物由丙烯酸甲酯、分散剂、第二乳化剂、第二引发剂和水组成,继续反应得到乳液;(4)将所述乳液稀释,加入破乳剂,加热凝化,将沉淀物干燥得到聚乳酸增韧剂。该制备方法简单,制备的聚乳酸增韧剂与聚乳酸具有很好的相容性,由其制得的改性聚乳酸使用的添加剂量降低,使得聚乳酸的利用率提高。

Description

聚乳酸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改性聚乳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特别涉及聚乳酸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改性聚乳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石化资源(如石油、煤炭)的日益枯竭以及由于石油基制品的大量使用所导致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可降解的可再生的聚酯材料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聚乳酸作为一种脂肪族聚酯,属于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不仅摆脱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而且生产过程无污染,可以生物降解,因此是理想的绿色高分子材料。近年来,聚乳酸在汽车内饰、纺织、包装、医学领域的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聚乳酸因其无毒、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且最终降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以及其性能可在很大范围内通过共聚、共混、分子修饰、复合等方法得到调节,已经成为当前最受重视的材料之一。
然而,由于聚乳酸结晶速度缓慢、韧性差等原因,聚乳酸在不使用改性剂的条件下很难注塑成为多用途的韧性制品,大大限制了聚乳酸的工程化加工和应用开发。为此,人们在聚乳酸的成型工艺、共聚改性、共混改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共混改性,但是共混改性中添加剂含量较高,势必会影响共混改性的聚乳酸的降解性能,对可再生材料聚乳酸的利用率不高,并且会严重影响聚乳酸制品的透光性,降低了聚乳酸的实用性。其中,增韧剂属于聚乳酸添加剂的一部分,在聚乳酸添加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聚乳酸增韧剂一般选用软单体,但是软单体与聚乳酸的相容性较差,而若在增韧剂中添加部分与聚乳酸相容性好的硬单体,又会使增韧剂的使用量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聚乳酸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改性聚乳酸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所制备的聚乳酸增韧剂与聚乳酸具有很好的相容性,而且由其制得的改性聚乳酸使用的添加剂量大大降低。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乳酸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第一乳化剂中加入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得到第一混合物;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加入第一引发剂引发反应,除去反应中生成的凝聚物,得到第二混合物;
(3)向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加入第二乳化剂,再加入第三混合物,所述第三混合物由丙烯酸甲酯、分散剂、第二乳化剂、第二引发剂和水组成,继续反应得到乳液;
(4)将所述乳液稀释,加入破乳剂,加热凝化,将沉淀物干燥得到聚乳酸增韧剂。
其中,丙烯酸甲酯为软单体,为聚乳酸增韧剂提供柔顺性;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甲酯发生共聚反应,使得共聚反应得到的分子链的规整度降低,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不对称高空间位阻的特殊结构,可为增韧剂提供一定的刚性和强度,提高聚乳酸增韧剂与聚乳酸的相容性。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丙烯酸甲酯为40~6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为1~4重量份,所述步骤(3)中丙烯酸甲酯为80~90重量份。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2)包括:向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加入第一引发剂引发反应并控制反应温度为85~95℃,反应0.5~2小时后降温至75~85℃,除去反应中生成的凝聚物,得到第二混合物;
所述步骤(3)包括:向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加入第二乳化剂,再加入第三混合物,继续反应2~3小时得到乳液。
优选的是,所述的聚乳酸增韧剂的制备方法中,
所述步骤(1)包括:向第一乳化剂中加入40~60重量份的丙烯酸甲酯和1~4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混合物,得到第一混合物;其中所述第一乳化剂为70~210重量份的水溶解1~1.5重量份的油酸钠和0.5~2重量份的碳酸氢钠得到的溶液;
所述步骤(2)包括:向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加入第一引发剂引发反应并控制反应温度为85~95℃,反应0.5~2小时后降温至75~85℃,除去反应中生成的凝聚物,得到第二混合物,所述第一引发剂为20重量份的水溶解0.1~0.3重量份的(NH4)2S2O8或K2S2O8得到的溶液;
所述步骤(3)包括:向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加入0.05~0.2重量份的第二乳化剂,再缓慢加入第三混合物,所述第三混合物由80~90重量份的丙烯酸甲酯、5~15重量份的分散剂、0.25~1.5重量份的第二乳化剂、第二引发剂和15~40重量份的水组成,继续反应2~3小时得到乳液;其中所述第二乳化剂为油酸钠,所述分散剂为丙酮,所述第二引发剂为20重量份的水溶解0.2~0.4重量份的(NH4)2S2O8或K2S2O8得到的溶液;
所述步骤(4)包括:将所述乳液用甲醇稀释,加入400~1000重量份的破乳剂破乳,加热凝化,将沉淀物干燥得到聚乳酸增韧剂;其中,所述破乳剂为浓度2~15%的盐酸。
由于聚乳酸增韧剂的主要作用是增韧,且同时还要与聚乳酸有一定的相容性,所以聚乳酸增韧剂中的丙烯酸甲酯单体的用量远远多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用量。
优选的是,所述的聚乳酸增韧剂的制备方法中,
所述步骤(1)包括:向第一乳化剂中加入40重量份的丙烯酸甲酯和2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混合物,得到第一混合物;其中所述第一乳化剂为140重量份的水溶解1重量份的油酸钠和1重量份的碳酸氢钠得到的溶液;
所述步骤(2)包括:向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加入第一引发剂引发反应并控制反应温度为90℃,反应1小时后降温至80℃,除去反应中生成的凝聚物,得到第二混合物,所述第一引发剂为20重量份的水溶解0.1重量份的(NH4)2S2O8或K2S2O8得到的溶液;
所述步骤(3)包括:向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加入0.1重量份的第二乳化剂,再缓慢滴加第三混合物,所述第三混合物由80重量份的丙烯酸甲酯、7.5重量份的分散剂、0.5重量份的第二乳化剂、第二引发剂和25重量份的水组成,继续反应1小时得到乳液;其中所述第二乳化剂为油酸钠,所述分散剂为丙酮,所述第二引发剂为20重量份的水溶解0.2重量份的(NH4)2S2O8或K2S2O8得到的溶液;
所述步骤(4)包括:将所述乳液用甲醇稀释,加入580重量份的破乳剂破乳,加热凝化,将沉淀物洗涤离心沉降后,干燥得到聚乳酸增韧剂;其中,所述破乳剂为浓度5%的盐酸。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聚乳酸增韧剂,其是由上述的方法制备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改性聚乳酸,其是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成分制备得到:
聚乳酸:78~92.5%;
所述的聚乳酸增韧剂:1~20%;
水解抑制剂:0.5~1%;
熔体增强剂:0.5~1%;
增塑剂:0.5~10%;
抗氧剂:0.1~1%。
由于制备聚乳酸增韧剂时,不仅使用了提供韧性的丙烯酸甲酯单体,还使用了提高聚乳酸增韧剂与聚乳酸相容性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因此聚乳酸增韧剂与聚乳酸的相容性提高,且聚乳酸增韧剂的增韧效果好,从而最终可降低聚乳酸增韧剂的添加量,并可减少改性聚乳酸中的添加剂的总添加量。
优选的是,所述聚乳酸的分子量为15万~25万。
优选的是,所述水解抑制剂为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N’-双(2,6-二异丙基苯)碳二亚胺中的一种;
所述熔体增强剂为2,6-二甲基-2,5-双(叔丁过氧基)己烷、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亚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
所述增塑剂为聚乙二醇、甘油、聚乙烯醇、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柠檬酸三丁酯、乙酰化柠檬酸三乙酯、甲酰胺乙酰化柠檬酸三丁酯、月桂酸酯、乳酸乙酯中的一种;
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环己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中的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所述的改性聚乳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所述的质量配比将聚乳酸、聚乳酸增韧剂、水解抑制剂、熔体增强剂、增塑剂、抗氧剂原料混合;
(2)将混合好的原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其中挤出段各区温度分别为:165℃、175℃、180℃、180℃、180℃、180℃、180℃、180℃、180℃、180℃、175℃;
(3)造粒,干燥。
该聚乳酸增韧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所制备的聚乳酸增韧剂与聚乳酸具有很好的相容性,而且由其制得的改性聚乳酸使用的添加剂量大大降低,不仅提高了聚乳酸的韧性,而且使得聚乳酸的利用率提高,提高了聚乳酸的实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乳酸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2g的油酸钠和2g的碳酸氢钠溶于210g的水中搅拌,分散均匀得到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45g的丙烯酸甲酯和1.5g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充分搅拌得到第一混合物;
(2)、向步骤(1)中的第一混合物中加入第一引发剂,继续搅拌,并控制反应温度为85℃,反应1小时后降温至82℃,除去反应中生成的凝聚物,得到第二混合物,所述第一引发剂为20g的水溶解0.3g的K2S2O8得到的溶液;
(3)、向步骤(2)中的第二混合物中加入0.2g的油酸钠,再缓慢加入第三混合物,所述第三混合物由90g的丙烯酸甲酯、12g的丙酮、0.9g的油酸钠、第二引发剂和20g的水组成,继续反应2小时得到乳液;该第二引发剂为20g的水溶解0.3g的K2S2O8得到的溶液;
(4)、将步骤(3)中的乳液用甲醇稀释,加入1000g的浓度10%的盐酸破乳,加热凝化,将沉淀物干燥得到聚乳酸增韧剂。
其中,丙烯酸甲酯为软单体,为聚乳酸增韧剂提供柔顺性;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甲酯发生共聚反应,使得共聚反应得到的分子链的规整度降低,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不对称高空间位阻的特殊结构,可为增韧剂提供一定的刚性和强度,提高聚乳酸增韧剂与聚乳酸的相容性。
由于聚乳酸增韧剂的主要作用是增韧,且同时还要与聚乳酸有一定的相容性,所以聚乳酸增韧剂中的丙烯酸甲酯单体的用量远远多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用量。
该聚乳酸增韧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所制备的聚乳酸增韧剂与聚乳酸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乳酸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g的油酸钠和1.25g的碳酸氢钠溶于90g的水中搅拌,分散均匀得到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60g的丙烯酸甲酯和4g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充分搅拌得到第一混合物;
(2)、向步骤(1)中的第一混合物中加入第一引发剂,继续搅拌,并控制反应温度为95℃,反应2小时后降温至85℃,除去反应中生成的凝聚物,得到第二混合物,所述第一引发剂为20g的水溶解0.15g的(NH4)2S2O8得到的溶液;
(3)、向步骤(2)中的第二混合物中加入0.1g的油酸钠,再缓慢加入第三混合物,所述第三混合物由80g的丙烯酸甲酯、5g的丙酮、1.5g的油酸钠、第二引发剂和40g的水组成,继续反应2.5小时得到乳液;该第二引发剂为20g的水溶解0.2g的(NH4)2S2O8得到的溶液;
(4)、将步骤(3)中的乳液用甲醇稀释,加入800g的浓度5%的盐酸破乳,加热凝化,沉淀物干燥得到聚乳酸增韧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乳酸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5g的油酸钠和1g的碳酸氢钠溶于180g的水中搅拌,分散均匀得到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50g的丙烯酸甲酯和2g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充分搅拌得到第一混合物;
(2)、向步骤(1)中的第一混合物中加入第一引发剂,继续搅拌,并控制反应温度为93℃,反应1.5小时后降温至78℃,除去反应中生成的凝聚物,得到第二混合物,所述第一引发剂为20g的水溶解0.25g的(NH4)2S2O8得到的溶液;
(3)、向步骤(2)中的第二混合物中加入0.05g的油酸钠,再缓慢加入第三混合物,所述第三混合物由82g的丙烯酸甲酯、7g的丙酮、0.25g的油酸钠、第二引发剂和15g的水组成,继续反应3小时得到乳液;该第二引发剂为20g的水溶解0.25g的(NH4)2S2O8得到的溶液;
(4)、将步骤(3)中的乳液用甲醇稀释,加入400g的浓度8%的盐酸破乳,加热凝化,沉淀物干燥得到聚乳酸增韧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乳酸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1g的油酸钠和0.5g的碳酸氢钠溶于70g的水中搅拌,分散均匀得到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55g的丙烯酸甲酯和2.5g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充分搅拌得到第一混合物;
(2)、向步骤(1)中的第一混合物中加入第一引发剂,继续搅拌,并控制反应温度为87℃,反应0.75小时后降温至80℃,除去反应中生成的凝聚物,得到第二混合物,所述第一引发剂为20g的水溶解0.2g的(NH4)2S2O8得到的溶液;
(3)、向步骤(2)中的第二混合物中加入0.15g的油酸钠,再缓慢加入第三混合物,所述第三混合物由85g的丙烯酸甲酯、10g的丙酮、1g的油酸钠、第二引发剂和32g的水组成,继续反应2.8小时得到乳液;该第二引发剂为20g的水溶解0.4g的(NH4)2S2O8得到的溶液;
(4)、将步骤(3)中的乳液用甲醇稀释,加入600g的浓度2%的盐酸破乳,加热凝化,沉淀物干燥得到聚乳酸增韧剂。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乳酸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3g的油酸钠和1.5g的碳酸氢钠溶于120g的水中搅拌,分散均匀得到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40g的丙烯酸甲酯和1g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充分搅拌得到第一混合物;
(2)、向步骤(1)中的第一混合物中加入第一引发剂,继续搅拌,并控制反应温度为85℃,反应0.5小时后降温至80℃,除去反应中生成的凝聚物,得到第二混合物,所述第一引发剂为20g的水溶解0.18g的K2S2O8得到的溶液;
(3)、向步骤(2)中的第二混合物中加入0.13g的油酸钠,再缓慢加入第三混合物,所述第三混合物由87g的丙烯酸甲酯、13g的丙酮、1.2g的油酸钠、第二引发剂和35g的水组成,继续反应2.2小时得到乳液;该第二引发剂为20g的水溶解0.35g的K2S2O8得到的溶液;
(4)、将步骤(3)中的乳液用甲醇稀释,加入700g的浓度15%的盐酸破乳,加热凝化,沉淀物干燥得到聚乳酸增韧剂。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乳酸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25g的油酸钠和0.8g的碳酸氢钠溶于140g的水中搅拌,分散均匀得到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53g的丙烯酸甲酯和3g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充分搅拌得到第一混合物;
(2)、向步骤(1)中的第一混合物中加入第一引发剂,继续搅拌,并控制反应温度为90℃,反应1.25小时后降温至75℃,除去反应中生成的凝聚物,得到第二混合物,所述第一引发剂为20g的水溶解0.1g的K2S2O8得到的溶液;
(3)、向步骤(2)中的第二混合物中加入0.08g的油酸钠,再缓慢加入第三混合物,所述第三混合物由83g的丙烯酸甲酯、15g的丙酮、0.7g的油酸钠、第二引发剂和28g的水组成,继续反应3小时得到乳液;该第二引发剂为20g的水溶解0.4g的K2S2O8得到的溶液;
(4)、将步骤(3)中的乳液用甲醇稀释,加入500g的浓度5%的盐酸破乳,加热凝化,沉淀物干燥得到聚乳酸增韧剂。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乳酸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g的油酸钠和1g的碳酸氢钠溶于140g的水中搅拌,分散均匀得到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40g的丙烯酸甲酯和2g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充分搅拌得到第一混合物;
(2)、向步骤(1)中的第一混合物中加入第一引发剂,继续搅拌,并控制反应温度为90℃,反应1小时后降温至80℃,除去反应中生成的凝聚物,得到第二混合物,所述第一引发剂为20g的水溶解0.1g的K2S2O8得到的溶液;
(3)、向步骤(2)中的第二混合物中加入0.1g的油酸钠,再缓慢加入第三混合物,所述第三混合物由80g的丙烯酸甲酯、7.5g的丙酮、0.5g的油酸钠、第二引发剂和25g的水组成,继续反应1小时得到乳液;该第二引发剂为20g的水溶解0.2g的K2S2O8得到的溶液;
(4)、将步骤(3)中的乳液用甲醇稀释,加入580g的浓度5%的盐酸破乳,加热凝化,沉淀物干燥得到聚乳酸增韧剂。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乳酸增韧剂,其是由上述的方法制备的。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性聚乳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质量配比将以下原料混合:78%的聚乳酸,该聚乳酸的标称分子量为15万~25万;20%的聚乳酸增韧剂,该聚乳酸增韧剂由实施例5中制备得到;0.5%的二环己基碳二亚胺;0.5%的2,4-甲苯二异氰酸酯;0.5%的甘油;0.5%的(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酯;
(2)、将混合好的原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其中挤出段各区温度分别为:165℃、175℃、180℃、180℃、180℃、180℃、180℃、180℃、180℃、180℃、175℃;
(3)、造粒,干燥,得到改性聚乳酸。
经测试,由该制备方法得到的改性聚乳酸的缺口冲击强度为6.2kJ/m2,无缺口冲击强度为56.3kJ/m2;而分子量为15万~25万的聚乳酸缺口冲击强度为2.6kJ/m2,无缺口冲击强度23.8kJ/m2;可见,本实施例的改性聚乳酸(即使用本发明的增韧剂的改性聚乳酸)的韧性比一般聚乳酸获得了明显提高,证明本发明的增韧剂具有很好的增韧效果。
由于聚乳酸增韧剂中不仅有提供韧性的丙烯酸甲酯单体,还有提高聚乳酸增韧剂与聚乳酸相容性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由于聚乳酸增韧剂与聚乳酸的相容性提高,所以使得聚乳酸增韧剂的增韧效果提高,最终可降低聚乳酸增韧剂的添加量,从而可减少共混改性的聚乳酸中的添加剂的添加量。
该制备工艺简单,由于本发明中的聚乳酸增韧剂与聚乳酸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使制得的共混改性的聚乳酸使用的添加剂量大大降低,不仅提高了聚乳酸的韧性,而且使得聚乳酸的利用率提高,提高了聚乳酸的实际使用意义。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性聚乳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质量配比将以下原料混合:85%的聚乳酸,该聚乳酸的标称分子量为15万~25万;2%的聚乳酸增韧剂,该聚乳酸增韧剂由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1%的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1%的2,6-二甲基-2,5-双(叔丁过氧基)己烷;10%的聚乙二醇;1%的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环己酯混合;
(2)、将混合好的原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其中挤出段各区温度分别为:165℃、175℃、180℃、180℃、180℃、180℃、180℃、180℃、180℃、180℃、175℃;
(3)、造粒,干燥。
经测试,由该制备方法得到的改性聚乳酸的缺口冲击强度为65.9kJ/m2(未完全断裂),无缺口冲击强度不断裂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性聚乳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质量配比将以下原料混合:92.5%的聚乳酸,该聚乳酸的标称分子量为15万~25万;1%的聚乳酸增韧剂,该聚乳酸增韧剂由实施例2中制备得到;0.75%的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0.75%的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4.5%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0.5%的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混合;
(2)、将混合好的原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其中挤出段各区温度分别为:165℃、175℃、180℃、180℃、180℃、180℃、180℃、180℃、180℃、180℃、175℃;
(3)、造粒,干燥。
经测试,由该制备方法得到的改性聚乳酸的缺口冲击强度为25.3kJ/m2,无缺口冲击强度不断裂。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性聚乳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质量配比将以下原料混合:82.3%的聚乳酸,该聚乳酸的标称分子量为15万~25万;10%的聚乳酸增韧剂,该聚乳酸增韧剂由实施例7中制备得到;0.85%的N,N’-双(2,6-二异丙基苯)碳二亚胺;0.85%的亚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5.25%的甲酰胺乙酰化柠檬酸三丁酯;0.75%的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混合;
(2)、将混合好的原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其中挤出段各区温度分别为:165℃、175℃、180℃、180℃、180℃、180℃、180℃、180℃、180℃、180℃、175℃;
(3)、造粒,干燥。
经测试,由该制备方法得到的改性聚乳酸的缺口冲击强度为10.8kJ/m2,无缺口冲击强度不断裂。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性聚乳酸,其是由上述方法制备的。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聚乳酸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向第一乳化剂中加入40~60重量份的丙烯酸甲酯和1~4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混合物,得到第一混合物;其中所述第一乳化剂为70~210重量份的水溶解1~1.5重量份的油酸钠和0.5~2重量份的碳酸氢钠得到的溶液;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加入第一引发剂引发反应并控制反应温度为85~95℃,反应0.5~2小时后降温至75~85℃,除去反应中生成的凝聚物,得到第二混合物,所述第一引发剂为20重量份的水溶解0.1~0.3重量份的(NH4)2S2O8或K2S2O8得到的溶液;
(3)向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加入0.05~0.2重量份的第二乳化剂,再缓慢加入第三混合物,所述第三混合物由80~90重量份的丙烯酸甲酯、5~15重量份的分散剂、0.25~1.5重量份的第二乳化剂、第二引发剂和15~40重量份的水组成,继续反应2~3小时得到乳液;其中所述第二乳化剂为油酸钠,所述分散剂为丙酮,所述第二引发剂为20重量份的水溶解0.2~0.4重量份的(NH4)2S2O8或K2S2O8得到的溶液;
(4)将所述乳液用甲醇稀释,加入400~1000重量份的破乳剂破乳,加热凝化,将沉淀物干燥得到聚乳酸增韧剂;其中,所述破乳剂为浓度2~15%的盐酸。
2.一种聚乳酸增韧剂,其特征在于,其是由权利要求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
3.一种改性聚乳酸,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成分制备得到:
聚乳酸:78~92.5%;
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乳酸增韧剂:1~20%;
水解抑制剂:0.5~1%;
熔体增强剂:0.5~1%;
增塑剂:0.5~10%;
抗氧剂:0.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性聚乳酸,其特征在于,聚乳酸的分子量为15万~25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聚乳酸,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解抑制剂为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N’-双(2,6-二异丙基苯)碳二亚胺中的一种;
所述熔体增强剂为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亚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
所述增塑剂为聚乙二醇、甘油、聚乙烯醇、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柠檬酸三丁酯、乙酰化柠檬酸三乙酯、甲酰胺乙酰化柠檬酸三丁酯、月桂酸酯、乳酸乙酯中的一种;
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环己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中的一种。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改性聚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质量配比将聚乳酸、聚乳酸增韧剂、水解抑制剂、熔体增强剂、增塑剂、抗氧剂原料混合;
(2)将混合好的原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其中挤出段各区温度分别为:165℃、175℃、180℃、180℃、180℃、180℃、180℃、180℃、180℃、180℃、175℃;
(3)造粒,干燥。
CN201210120668.0A 2012-04-23 2012-04-23 聚乳酸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改性聚乳酸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6755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0668.0A CN102675523B (zh) 2012-04-23 2012-04-23 聚乳酸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改性聚乳酸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0668.0A CN102675523B (zh) 2012-04-23 2012-04-23 聚乳酸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改性聚乳酸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5523A CN102675523A (zh) 2012-09-19
CN102675523B true CN102675523B (zh) 2014-11-05

Family

ID=46808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0668.0A Active CN102675523B (zh) 2012-04-23 2012-04-23 聚乳酸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改性聚乳酸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755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8260A (zh) * 2019-12-11 2020-07-07 宁波能之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聚乳酸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46334B (zh) * 2020-11-27 2022-09-02 宁波工程学院 一种高强度耐热改性聚乳酸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8832A (zh) * 2008-12-17 2009-08-19 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99243A (zh) * 2011-04-07 2011-09-28 四川大学 核壳结构的聚丙烯酸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2094A (zh) * 2011-09-20 2012-02-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韧高耐热聚乳酸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8832A (zh) * 2008-12-17 2009-08-19 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99243A (zh) * 2011-04-07 2011-09-28 四川大学 核壳结构的聚丙烯酸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2094A (zh) * 2011-09-20 2012-02-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韧高耐热聚乳酸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5523A (zh) 2012-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35670B (zh) 一种全降解仿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56407A (zh) 一种可降解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4504B (zh) 一种高抗冲击耐热聚乳酸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74136B (zh) 一种采用熔融接枝共混法制备高韧性可降解材料的方法
CN104072957A (zh) 一种食品级可生物降解聚乳酸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CN106084697A (zh) 一种兼具耐热和力学性能的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89125B (zh) 一种聚乳酸/聚丙烯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19406A (zh) 一种阻燃型全降解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64026B (zh) 尼龙6增韧用功能化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2812086A (zh) 含有磷化合物和聚硅氧烷化合物的聚乳酸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制成的模塑制品
CN111349253B (zh) 一种改性木质素/pbs生物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7352A (zh) 一种含增容剂的蚕丝蛋白/聚乳酸共混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5523B (zh) 聚乳酸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改性聚乳酸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90444A (zh) 淀粉基生物降解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62915A (zh) 制备低迁移率的聚乳酸基增塑木塑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4530670A (zh) 一种蚕丝蛋白/聚乳酸共混物材料及其熔融共混制备方法
CN102206406A (zh) 透明耐热聚乳酸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086393B (zh) 一种pla全降解塑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2702423A (zh)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增韧改性用丙烯酸酯共聚物乳胶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1967271A (zh) 短碳纤维增强抗静电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8700B (zh) 一种生物塑料母料的制备方法
CN106893276A (zh) 一种高柔韧性和耐热性聚乳酸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62206A (zh) 一种全生物降解的聚乳酸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0087A (zh) 一种完全生物降解增塑聚乳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53844A (zh) 一种高透光率的高冲耐热型聚乳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