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0235A - 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用作传热流体及其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用作传热流体及其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60235A
CN102660235A CN2012100756857A CN201210075685A CN102660235A CN 102660235 A CN102660235 A CN 102660235A CN 2012100756857 A CN2012100756857 A CN 2012100756857A CN 201210075685 A CN201210075685 A CN 201210075685A CN 102660235 A CN102660235 A CN 102660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heat
transfer fluid
reaction
vinylbenz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756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60235B (zh
Inventor
李滨涛
李玉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Chensheng Insulat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WUJIN DONGFANG INSULATING OI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WUJIN DONGFANG INSULATING OI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WUJIN DONGFANG INSULATING OI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7568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602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60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02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60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02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热流体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是一种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用作传热流体及其合成方法。这种流体包含组分A: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还可以包含组分B:1.1-苯基烷基联苯基乙烷异构体,所述组分A或者组分A和B的混合物用作传热流体。本发明是通过在付-克氏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用苯乙烯与工业品混合甲基萘经烷基化反应而制得组分A: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以及组分A和组分B:1.1-苯基烷基联苯基乙烷异构体的混合物。本发明的传热流体热稳定性好、常压下沸点高、使用温度高,原料市场供应丰富,价廉,综合性能符合高温导热油的要求。

Description

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用作传热流体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传热流体领域,具体涉及:使用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组分A),1.1-苯基烷基联苯基乙烷异构体(组分B),以及组分:A、B的混合物用作为传热流体;还涉及:在付-克氏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用苯乙烯与工业品混合甲基萘经付—克反应制得组分:A、B、混合物。
背景技术
合成传热流体(导热油)在世界上使用的历史已有八十年了,最早是于1932年由美国陶氐(Dow)化学公司研制的联苯-联苯醚共沸混合物:道生A(Dowtherm A)。之后:美、德、法、日等国又相继开发出了多种适宜于不同使用温度区间的导热油。
导热油问世之后,就充分显示出了它的诸多优异的性能,水是传统的传热流体,具有传热效率高、粘度小、蒸发潜热大等优点,但水的凝点为0℃,临界温度为374.1℃、临界压力为220个大气压,沸点为100℃,当温度超过100℃时,水蒸汽的压力会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增大,且100℃之上水蒸汽的热效率也不高,200℃之上的加热就不宜再用水(蒸汽)作为传热流体了。与水相比,导热油具有:沸点高,饱和蒸汽压低,凝点低的优势,可以在常压或很低压力下加热至350℃以上不气化,更适用于200~400℃的高温加热系统,一般导热油在0℃以下不凝结,有的品种甚至零下几十度仍有良好的可泵性。因此高温传热流体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己成了不可或缺的产品。
传热流体(导热油)从结构组成上可划分为:矿物油型与合成型两大类。矿物型导热油是以石油某线馏分为原料(多为重的石油馏分),经过再加工配制而成,组成复杂,不能较准确的表述其分子结构。矿物型导热油原料来源丰富,安全低毒,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但其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受其众多组分物质的特性的影响而比较差,温度较高时易发生氧化裂解,一般需添加抗氧剂、金属钝化剂等添加剂,但仍然使用寿命较短,适宜使用温度较低,一般低于300℃。
选用导热油,我们当然希望其具有高的使用温度(热稳定性好),高闪点、高燃点、高传热系数,还希望其低凝点、低粘度。而能够同时兼具这些优点是很难的,只有合成导热油方能在性能上符合如此苛刻的要求,且为数不多,能长期稳定的使用于340℃之上的液相高温导热油更是仅有廖廖几种,如下:
(1).双苄基甲苯:
Figure 723385DEST_PATH_IMAGE001
适宜使用温度范围是-10~350℃,沸点:390℃、凝点:-30℃、粘度(40℃):16~21mm2/s、闪点(开怀):200℃。主要品牌有:(日)综研化学株式会社的Neosk-oil 1400,(德)赫斯公司的Marlothems S,(法)道达尔公司的jarytherm DBT;
(2).(部分)氢化三联苯 
Figure 640525DEST_PATH_IMAGE002
上为混合三联苯结构式,将其部分加氢(加氢率为25%40%),即可用作为传热流体:氢化三联苯,其适宜使用温度范围是-7~345℃,沸点:352℃、凝点:≤-25℃、粘度:(40℃)29.6mm2/s、闪点(开怀):184℃;主要品牌有:(美)首诺公司的Therminol 66,(英)石油公司的Transcol SA ,(日)新日铁公司的Nippon steel。
(3).二芳基烷,
(美)陶氏公司推出的高温导热油:Dowtherm RP,商品介绍称其化学组成为:二芳基烷,其适宜使用温度范围是-20~350℃,沸点:353℃、粘度:(20℃)45mm2/s、闪点(闭环):194℃,(法)阿托菲纳公司在专利CN 1232486C 中提出了一种苄基四氢化萘(BTHN)的传热流体,也是一种:二芳基烷(可称之为:苯基四氢萘基甲烷异构体):沸点:350℃、粘度:(20℃)21mm2/s;其主体成份结构式如下:
无独有偶,日本专利:JP 74 105781也提供出了如下通式的二芳基烷,可用作为高温传热流体;
Figure 619732DEST_PATH_IMAGE004
其中R1、R2、R3、R4和R5选自氢原子和低级烷基,比如CH3,n等于1或2。
综上所述:以上三种(类)传热流体,较全面地具备了于340℃以上温度使用时所应满足的条件,性能优异。但是这三种(类)传热流体价格都很昂贵,这是因为其合成原料要么很贵,如:三联苯和四氢化萘,要么在合成产品过程中,原料有较大失重,如:合成一个分子的双苄基甲苯,需要用两个分子的氯化苄,要释放出两个分子的氯化氢,减重相当大。
如何合成出性能如上述产品,但价格低廉的传热流体是当今业内开发合成高温导热油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用作传热流体。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用作传热流体,这种流体包含组分A: 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还包含组分B: 1.1-苯基烷基联苯基乙烷异构体,组分A和组分B的结构式如下:
     A
其中,R1选自氢原子或甲基、乙基、异丙基,n等于1或2,(R1n总碳个数≤3;
Figure 318884DEST_PATH_IMAGE006
     B
其中,R2选自氢原子或甲基、乙基、异丙基,m等于1或2,(R2m总碳个数≤3;
所述组分A用作传热流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组分A和组分B的混合物用作传热流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组分A和B 的分子含碳个数为18~21。
一种制备组分A、组分B及其混合物的方法,采用苯乙烯与工业品混合甲基萘在付-克氏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的催化剂为:质子酸、路易斯酸、固体酸中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在付-克氏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存在下,苯乙烯与混合甲基萘的mol比为1:2~1:10;反应温度为130~23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在付-克氏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存在下,苯乙烯与混合甲基萘的mol比为1:4~1:8;反应温度为150~20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在付-克氏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存在下,苯乙烯与混合甲基萘的mol比为1:5~1:6;反应温度为170~19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反应完成后,分离除去催化剂,然后负压精馏回收过量的混合甲基萘,再负压精馏出产品。
由既往的知识可知:芳香烃结构最稳定,不易氧化和热解,热稳定性最好,环烷烃性能次之,链烷烃最差。故:所有较好的高温导热油都是分子中芳烃结构占极大比重,而将芳环(苯或萘)联在一起的烷基或接在芳环上的烷基都是低碳链烷基,含碳的个数一般为1~2个(长键易热裂解),最大不超过三个碳(异丙基),前述的三种(类)顶级高温导热油的结构式都是如此;非这样的结构不能保证其热稳定性。
高温导热油要求沸点高,这样才能在高温下蒸汽压低,仍能保持高温时为液相状态,相应闪点、自燃点也高。而直接影响沸点的是分子量,一般说:同类物质,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适用于340℃以上高温的导热油,均具有三个苯环(萘环为两个并列的苯环),这类高温导热油分子中含碳个数为18~21个,分子量一般须大于250。
高温导热油既要求沸点高,分子量大,还要求粘度低,凝点低,以使其在低温下仍有优良的可泵性,方便寒冷地区导热油装置的初始开车。分子量大、佛点高的物质往往粘度高,凝点高,但并不绝对,因为除分子量外,物质分子的形状结构,对称与否,对物质的粘度和凝点影响巨大。分子的形状结构高度对称的物质其液态时粘度高,凝固点也高,甚至常温时即为固态。如:萘、联苯、三联苯、二苯基甲烷,它们的分子结构都是均衡对称的,这些物质在常温下均是固态,而分子量相比更大的对应的甲基萘(乙基萘、二异丙基萘、四氢萘),甲基联苯、氢化三联苯、1.2-二苯基乙烷这些物质却在常温下均为液态,且粘度低,凝固点低,甚至低到-50℃不凝固,且难得的是:同时仍具有闪点高、沸点高的性质。
前述的合成导热油将三联苯加氢、要用四氢化萘为原料,就是要打破这些物质的分子结构上的对称均衡性,使其形态由固变液,且粘度、凝点也相当低;氢化并没有提升原物质的热稳定性,氢化使部分芳烃变成了环烷烃,而环烷烃的热稳定性是不如芳环的。置得重视的是:在对称芳环上接上烷基,可以起到如同加氢一样的作用,打破原分子的对称均衡性,改变其相态,降低其粘度和凝点。而且在分子中引入低碳烷基,还增大了其分子量、提高了沸点、闪点,一举两得。
本发明就是基于以上认识,提供了一种分子量较大且适中(含18~21个碳),芳香度高、具有三环结构的,分子结构不对称的合成芳烃高温传热流体。具体的说就是: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组分A)、1.1-苯基烷基联苯基乙烷异构体(组分B),以及A、B、混合物用作为高温传热流体。 ;这些合成芳烃由于其分子量适中,及分子的架构形式不对称匀衡,决定了其优良的诸项性能可用作为高温传热流体。
A、结构式
Figure 585917DEST_PATH_IMAGE005
其中,R1选自氢原子或甲基、乙基、异丙基,n等于1或2,(R1n总碳个数≤3;
B、结构式 
Figure 597867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R2选自氢原子或甲基、乙基、异丙基,m等于1或2,(R2m总碳个数≤3;
本发明采用的原料之一是市场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工业级甲基萘,它是一种主要成分为α-甲基萘、β-甲基萘,另含一定量的萘、联苯、二甲基萘、甲基联苯等芳烃的混合物,这些组分都可以在在付-克氏烷基化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与苯乙烯反应制得组分通式为: A、B、的混合物。
一种典型的市售工业品:(混合)甲基萘,分析其组分如下:
萘            12.66%;
β-甲基萘      45.07%;
α-甲基萘     13.8%;
联苯          2.13%;
二甲基萘      11.43%;
异丙基萘和三甲萘基     5.32%;
甲基联苯         4.01%;
其它为未知物;
上列诸组分的分子含碳个数为10~13个;
本发明提出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组分A)、1.1-苯基烷基联苯基乙烷异构体(组分B),以及A、B、混合物是在付-克氏烷基化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用苯乙烯为烷基化剂,与工业品混合甲基萘反应制得。
本发明的方法为:在质子酸、路易氐酸、固体酸中的一种存在的情况下。将苯乙烯遂步加入混合甲基萘中反应,苯乙烯与混合甲基萘的mol比为1:2~1:10;反应温度为130~230℃;优选为;苯乙烯与混合甲基萘的mol比为1:4~1:8;反应温度为150~200℃;特别优选为:苯乙烯与混合甲基萘的mol比,为1:5~1:6;反应温度为:170~190℃;反应是在常压下进行。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所得到的反应混合液体首先要分离除去催化剂,之后用常规的负压精馏回收过量的、未反应的混合甲基萘。然后再用负压精馏收得产品: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组分A),1.1-苯基烷基联苯基乙烷异构体(组分B)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合成混合物闪点(开环)196℃;粘度:(40℃):42mm2/s、初馏点:352℃、10%馏点:365℃、90%馏点:395℃,热稳定性好,特别适合用作为高温传热流体。其沸点高、综合性能与前述的高档料合成的传热流体的质量相似,原料市场供应丰富,价廉,用其合成的产品综合性能符合高温导热油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仅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发明的权利要求。
实施例1
装置:带有搅拌和回流冷凝器、平衡加液漏斗、电加热套、测温与控温仪表的1000 ml四口瓶一个。砂芯漏斗及抽滤瓶一套,真空泵及真空精馏柱一套。
原料:苯乙烯(工业品),混合甲基萘(工业品);
催化剂:硅铝酸(自制固体酸、粉状);
条件与过程:甲基萘690g,与催化剂一齐投入四口瓶中,0.81mol苯乙烯置于平衡加液漏斗内,苯乙烯/甲基萘(mol)= 1 /5.99,搅拌下升温至205℃、开始滴加苯乙烯,滴加时间3小时,再保温搅拌1小时,(反应温度205~210℃)、将反应混合物抽滤除去催化剂,经真空精馏:先回收甲基萘:557.4g,再收到以1.1-苯基甲基萘基乙烷异构体为主体成份的产品: 165.8g。
实施例2
装置:带有搅拌和回流冷凝器、平衡加液漏斗、电加热套、测温与控温仪表的1000 ml四口瓶一个。砂芯漏斗及抽滤瓶一套,真空泵及真空精馏柱一套。
原料:苯乙烯(工业品),混合甲基萘(工业品);
催化剂:活性白土负载磷酸 (自制固体、粉状);
条件与过程: 甲基萘440g,与催化剂一齐投入四口瓶中,0.77mol苯乙烯置于平衡加液漏斗内,苯乙烯/甲基萘(mol)= 1 /4.0 ,搅拌下升温至190℃、开始滴加苯乙烯,滴加时间3小时,再保温搅拌1小时,(反应温度190~195℃)、将反应混合物抽滤除去催化剂,经真空精馏:先回收甲基萘:325.6g,再收得以:1.1-苯基甲基萘基乙烷异构体为主体成份的产品 142g。
实施例3
装置:带有搅拌和回流冷凝器、平衡加液漏斗、电加热套、测温与控温仪表的1000 ml四口瓶一个。砂芯漏斗及抽滤瓶一套,真空泵及真空精馏柱一套。
原料:苯乙烯(工业品),混合甲基萘(工业品);
催化剂:硅铝酸(自制固体酸、粉状);
条件与过程: 甲基萘766g,与催化剂一齐投入四口瓶中,0.9mol苯乙烯置于平衡加液漏斗内,苯乙烯/甲基萘(mol)= 1 /5.99 ,搅拌下升温至190℃、开始滴加苯乙烯,滴加时间3小时,再保温搅拌1小时,(反应温度185~190℃)、将反应混合物抽滤除去催化剂,经真空精馏:先回收甲基萘:627g,再收得以:1.1-苯基甲基萘基乙烷异构体为主体成份的产品 185.1g。
实施例4
装置:带有搅拌和回流冷凝器、平衡加液漏斗、电加热套、测温与控温仪表的1000 ml四口瓶一个。砂芯漏斗及抽滤瓶一套,真空泵及真空精馏柱一套。  
原料:苯乙烯(工业品),混合甲基萘(工业品);
催化剂:;蒙脱土负载二氯化锌 (自制固体、粉状);
条件与过程: 260g甲基萘,与催化剂一齐投入四口瓶中,0.9mol苯乙烯置于平衡加液漏斗内,苯乙烯/甲基萘(mol)= 1 /2.03 ,搅拌下升温至155℃、开始滴加苯乙烯,滴加时间4小时,再保温搅拌1小时,(反应温度155~165℃)、将反应混合物抽滤除去催化剂,经真空精馏:先回收甲基萘:178g,再收得以:1.1-苯基甲基萘基乙烷异构体为主体成份的产品  99.6g。
实施例5
装置:带有搅拌和回流冷凝器、平衡加液漏斗、电加热套、测温与控温仪表的1000 ml四口瓶一个。砂芯漏斗及抽滤瓶一套,真空泵及真空精馏柱一套。  
原料:苯乙烯(工业品),混合甲基萘(工业品)
催化剂:硅铝酸(自制固体酸、粉状)
条件与过程: 730g甲基萘,与催化剂一齐投入四口瓶中,0.70mol苯乙烯置于平衡加液漏斗内,苯乙烯/甲基萘(mol)= 1 /7.33 ,搅拌下升温至150℃、开始滴加苯乙烯,滴加时间4小时,再保温搅拌1小时,(反应温度145~150℃)、将反应混合物抽滤除去催化剂,经真空精馏:先回收甲基萘:631g,再收得以:1.1-苯基甲基萘基乙烷异构体为主体成份的产品 124g。

Claims (9)

1.一种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用作传热流体,其特征是,这种流体包含组分A: 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还可包含组分B: 1.1-苯基烷基联苯基乙烷异构体,组分A和组分B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404058DEST_PATH_IMAGE001
     A
其中,R1选自氢原子或甲基、乙基、异丙基,n等于1或2,(R1n总碳个数≤3;
Figure 799267DEST_PATH_IMAGE002
     B
其中,R2选自氢原子或甲基、乙基、异丙基,m等于1或2,(R2m总碳个数≤3;
所述组分A用作传热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用作传热流体,其特征是,所述组分A和组分B的混合物用作传热流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用作传热流体,其特征是,所述组分A和B的分子含碳个数为18~21。
4.一种制备组分A、组分B及其混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苯乙烯与工业品混合甲基萘在付-克氏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组分A、组分B及其混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催化剂为:质子酸、路易斯酸、固体酸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组分A、组分B及其混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在付-克氏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存在下,苯乙烯与混合甲基萘的mol比为1:2~1:10;反应温度为130~2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组分A、组分B及其混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在付-克氏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存在下,苯乙烯与混合甲基萘的mol比为1:4~1:8;反应温度为150~2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组分A、组分B及其混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在付-克氐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存在下,苯乙烯与混合甲基萘的mol比为1:5~1:6;反应温度为170~190℃。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备组分A、组分B及其混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反应完成后,分离除去催化剂,然后负压精馏回收过量的混合甲基萘,再负压精馏出产品。
CN201210075685.7A 2012-03-21 2012-03-21 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用作传热流体及其合成方法 Active CN1026602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5685.7A CN102660235B (zh) 2012-03-21 2012-03-21 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用作传热流体及其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5685.7A CN102660235B (zh) 2012-03-21 2012-03-21 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用作传热流体及其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0235A true CN102660235A (zh) 2012-09-12
CN102660235B CN102660235B (zh) 2017-05-17

Family

ID=46769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75685.7A Active CN102660235B (zh) 2012-03-21 2012-03-21 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用作传热流体及其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6023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8834A (zh) * 2013-10-09 2014-01-15 江苏中能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高选择性合成1,1-苯基四氢萘基乙烷异构体作为导热流体的方法
CN105820021A (zh) * 2016-04-26 2016-08-03 江苏中能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苯基-1-(对叔丁基甲苯基)乙烷及其合成方法
CN106349000A (zh) * 2015-07-17 2017-01-25 江苏中能化学有限公司 导热流体1-苯基-1-(环己基甲苯)基乙烷异构体及其合成方法
CN110093182A (zh) * 2019-04-18 2019-08-06 江苏中能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烷基苯类导热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52978A (zh) * 2020-12-11 2021-03-26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烷基萘高温导热油基础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9436A (en) * 1985-05-13 1987-08-25 Idemitsu Kosan Company Limite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lkenyl-aromatic hydrocarbon derivatives
US5073655A (en) * 1988-10-06 1991-12-17 Mobil Oil Corp. Method for preparing diarylalkan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9436A (en) * 1985-05-13 1987-08-25 Idemitsu Kosan Company Limite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lkenyl-aromatic hydrocarbon derivatives
US5073655A (en) * 1988-10-06 1991-12-17 Mobil Oil Corp. Method for preparing diarylalkanes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8834A (zh) * 2013-10-09 2014-01-15 江苏中能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高选择性合成1,1-苯基四氢萘基乙烷异构体作为导热流体的方法
CN106349000A (zh) * 2015-07-17 2017-01-25 江苏中能化学有限公司 导热流体1-苯基-1-(环己基甲苯)基乙烷异构体及其合成方法
CN106349000B (zh) * 2015-07-17 2018-10-26 江苏中能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导热流体1-苯基-1-(环己基甲苯)基乙烷异构体及其合成方法
CN105820021A (zh) * 2016-04-26 2016-08-03 江苏中能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苯基-1-(对叔丁基甲苯基)乙烷及其合成方法
CN105820021B (zh) * 2016-04-26 2018-06-29 江苏中能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苯基-1-(对叔丁基甲苯基)乙烷及其合成方法
CN110093182A (zh) * 2019-04-18 2019-08-06 江苏中能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烷基苯类导热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52978A (zh) * 2020-12-11 2021-03-26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烷基萘高温导热油基础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0235B (zh)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0235A (zh) 1.1-苯基烷基萘基乙烷异构体用作传热流体及其合成方法
CN104549502B (zh) 用于聚甲醛二甲醚合成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12552978B (zh) 一种烷基萘高温导热油基础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Xie et al. Pyrrole‐2‐carbohydrazides as Ligands for Cu‐Catalyzed Amination of Aryl Halides with Amines in Pure Water
US2739991A (en) Production of benzene
CN103351887B (zh) 由c10重芳烃渣油制备高温导热油基础油的工艺
US4011274A (en) 1,1-diphenyl ethane process
CN107325838B (zh) 一种费托合成粗产品的分离方法
CN102627952A (zh) 1.1-苯基四氢萘基乙烷异构体用作传热流体及其合成方法
CN104884565A (zh) 热介质组合物
CN103804114B (zh) 一种制备氢化三联苯的方法
CN106590772A (zh) 一种低铅航空汽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7212B (zh) 一种费托合成粗产品的分离工艺
US3272879A (en) High energy fuels and methods
CN106543998B (zh) 一种水热裂解催化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39458A (zh) 热介质组合物
CN1151107C (zh) 2,6-二甲基萘的制备方法
CN112442339B (zh) 一种高温合成导热油的制备方法
Zuo et al. AN‐Heterocyclic Carbene‐Palladacycle with Constrained Aliphatic Linker: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Its Catalytic Application towards Suzuki‐Miyaura Cross‐Coupling
Li et al. Cooperative Palladium and Copper Catalysis: One‐pot Synthesis of Diamino‐Substituted Naphthalenes from Aryl Halides, 1, 4‐Bis (trimethylsilyl) butadiyne and Amines
CN106010462A (zh) 一种环保耐用型全合成热传导液的制备方法
CN107382720B (zh) 一种稠油降粘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892345B (zh) 一种合成正丙基苯的方法
US3957666A (en) Phenoxybiphenyl and phenoxyterphenyl compounds and compositions
CN114478207B (zh) 一种六氟丁烯基二甲基醚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110

Address after: 213000, Jiangsu Changzhou Town, Wujin District, Hutang City ditch South Village Industrial Park

Applicant after: Changzhou Chensheng Insulating Material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3000 ditch village, Hutang Town, Wujin District, Jiangsu, Changzhou

Applicant before: Changzhou Wujin Dongfang Insulating Oil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