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4741A - 显影剂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剂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54741A CN102654741A CN2012100463983A CN201210046398A CN102654741A CN 102654741 A CN102654741 A CN 102654741A CN 2012100463983 A CN2012100463983 A CN 2012100463983A CN 201210046398 A CN201210046398 A CN 201210046398A CN 102654741 A CN102654741 A CN 1026547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ner
- developer
- transmissive member
- vibration
- reservo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developer supplying means, e.g. structure of developer supply roll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56—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level
- G03G15/0862—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level the level being measured by optical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显影剂供给装置,包括:缓冲部,用于储存从显影剂容器供给的显影剂;给送装置,用于向显影装置给送储存在所述缓冲部中的显影剂;一对透光构件,允许光透过,以用于检测所述缓冲部中的显影剂;以及振动装置,用于使所述一对透光构件在光轴方向振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剂供给装置,用于把从显影剂容器取出并储存在储存部的显影剂供给到显影装置。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结构,用于光学地检测储存部中的显影剂高度,以使储存部中的显影剂高度保持在恒定高度。
背景技术
在形成调色剂图像来实施成像的成像设备中,为了供给成像消耗的显影剂,在显影装置附近设置显影剂供给装置。在显影剂供给装置中,从显影剂容器取出的显影剂以一定的量储存在储存部(料斗)中,并在所需的定时启动给送装置,以将显影剂从储存部供给到显影装置。
日本特开专利申请(JP-A)2010-256758公开了一种显影剂供给装置,其中,从作为显影剂容器实例的调色剂瓶取出的调色剂储存在小容积的料斗中,然后从料斗底部取出的调色剂由螺旋给送机构汲起并供给到设置在高处的显影装置。
在显影剂供给装置中,需要以合适的定时从显影剂容器供给合适量的显影剂,以便持续地将一定量的显影剂储存在储存部中。这是因为,当储存部中的显影剂储存量过大或过小时由给送装置供给到显影装置的显影剂储存量变化较大,使得输出图像的质量被不利地影响。
因此,正如在JP-A2002-287477中所公开地,提出了一种结构,其中,在储存部的侧壁上设置了一对透光构件,以形成光路,该光路将要被储存在储存部中的显影剂遮光。通过透过/遮挡穿过透光构件的透射光估计储存部中的显影剂高度,来控制显影剂从显影剂容器的取出。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静电或湿度,调色剂会沉积在透光构件的端面上。当调色剂沉积在透光构件的端面上时,即使在储存部中没有显影剂,也会判定为显影剂为充满状态,从而存在不从显影剂容器供给显影剂的可能性。因此,有可能发生所需量的显影剂不能供给到显影装置。
为此,在JP-A2002-287477中,从储存部的内部周期性地以摩擦的方式清洁透光构件的端面,以便去除沉积在端面上的调色剂。
正如在JP-A2002-287477中所描述地,当用另外的构件来摩擦沉积有显影剂的检测光出射面和入射面时,对于由低硬度的透明树脂材料形成的透光构件,会在摩擦表面上导致摩擦损伤,从而改变了检测光的光量,因此出现了对储存部中显影剂高度的检测误差。
因此,如在JP-A2007-114284中那样,要考虑通过使透光构件振动来去除沉积在透光构件上的显影剂,但是检测光量会因透光构件的振动而波动,从而存在错误地检测显影剂高度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影剂供给装置,即使在通过使透光构件振动而有效去除沉积于透光构件上的显影剂时,也能够抑制因使透光构件振动而导致的检测光量波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影剂供给装置,包括:缓冲部,用于储存从显影剂容器供给的显影剂;给送装置,用于向显影装置给送储存在所述缓冲部中的显影剂;一对透光构件,允许光透过,以用于检测所述缓冲部中的显影剂;以及振动装置,用于使所述一对透光构件在光轴方向振动。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成像设备的结构。
图2示出了显影装置和显影剂供给装置的结构。
图3是调色剂供给装置的透视图。
图4是从侧面来看调色剂供给装置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比较实施例中的调色剂供给装置。
图6示出了透光构件的布置。
图7示出了透光构件的安装结构。
图8示出了振动传递构件的布置。
图9的(a)和(b)分别示出了振动发生部和振动传递部的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还可以在其他实施例中实施,其中,部分或所有构成元件被替代的构成元件替代,只要用于将检测显影剂高度的检测光引导入(或引导出)储存部的透光构件被振动以抖落显影剂即可。
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显影剂供给装置和使用双组分显影剂的显影装置,而且还可以在显影剂供给装置和使用单组分显影剂的显影装置中实施。此外,在该实施例中,仅描述了与调色剂图像形成和转印相关的主要部分,但是通过添加必要的装置、配件和壳体结构,本发明可以在用于各种目的的显影剂供给装置中实施,例如打印机、各种印刷机、复印机、传真机和多功能机。
<成像设备>
图1示出了成像设备的结构。
如图1所示,成像设备100是串列式和中间转印式全色打印机,其中,成像部1Y、1M、1C和1Bk分别沿中间转印带8的下表面布置。
在成像部1Y中,黄色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鼓2a上,然后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上。在成像部1M中,品红色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鼓2b上,然后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上。在成像部1C和1BK中,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图像分别形成在感光鼓2c和2d上,然后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上。在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8上后,四种调色剂图像被输送到第二转印部T2,然后共同地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
将二次转印有四种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输送到定影装置16,在此向记录材料P加热和加压,从而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其表面上,然后通过排出辊15将记录材料P排出到上部托盘17上。
分离辊19把从记录材料盒18拉出的记录材料P一张一张地分离,并把分离的记录材料P输送到对齐辊14。对齐辊14在休止状态接收记录材料P,以使记录材料P处于待命状态;然后与中间转印带8上的调色剂图像同步地将记录材料P输送到二次转印部T2。
通过使加压辊16b压接触具有加热器的定影辊16a,定影装置16形成加热夹持部。记录材料P在加热夹持部中被加热和加压,以熔化调色剂图像,使得全色图像被定影在其表面上。
成像部1Y、1M、1C和1Bk具有相同的构成,除了它们的显影装置4a、4b、4c和4d使用的显影剂的颜色彼此不同,即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下文中,将描述成像部1Y,并且通过分别用b、c和d替代成像部1Y的构成元件的参考数字或符号的下标”a”来描述其他成像部1M、1C和1Bk。
成像部1Y包括设置在感光鼓2a周边的充电辊3a、曝光装置7、显影装置4a、一次转印辊5a和清洁装置6a。
通过在铝筒的外周面上形成具有负电荷极性的感光层来制备感光鼓2a,将驱动力从未示出的驱动电机传递给感光鼓2a,使得感光鼓2a以预定的处理速度旋转。
通过感光鼓2a的旋转而旋转充电辊3a,并向充电辊3a供应振荡电压(形式为用交流电压偏压的负直流电压),使得感光鼓2a的表面充电到均匀的负电势。
曝光装置7借助旋转镜用通过对从黄色分解色图像转换的扫描图像数据进行开关调制而获得的激光束来实施扫描曝光,使得图像的静电像被写入(形成)在带电的感光鼓2a上。显影装置4a通过将调色剂转移到感光鼓2a上而把静电像显影成调色剂图像。
一次转印辊5a推压中间转印带8,以在感光鼓2a和中间转印带8之间形成一次转印部Ta。通过向一次转印辊5a施加正直流电压,承载在感光鼓2a上的负调色剂图像被一次转印到经过一次转印部Ta的中间转印带8上。
清洁装置6a使清洁刮刀在感光鼓2a的表面上滑动,以去除沉积在经过一次转印部Ta的感光鼓2a的表面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中间转印带8围绕张紧辊11、驱动辊10(也用作二次转印对向辊)以及拉伸辊13延伸并由它们支撑,以及由驱动辊10驱动而沿箭头R2的方向旋转。
通过使二次转印辊12与在内表面被驱动辊10拉伸的中间转印带8接触来构成二次转印部T2。通过向二次转印辊12施加正直流电压,在二次转印辊12和驱动辊10之间形成了用于调色剂图像的转印电场,该驱动辊连到接地电位。
带清洁装置9使清洁刮刀在中间转印带8的表面上滑动,以去除沉积在经过二次转印部T2的中间转印带8的表面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在显影装置4a、4b、4c和4d下方,分别设置调色剂瓶70a、70b、70c和70d。对于显影装置4a、4b、4c和4d中消耗的调色剂,分别从调色剂瓶70a、70b、70c和70d供给调色剂。
<显影装置>
图2示出显影装置和显影剂供给装置的结构。如图2所示,显影装置4a使储存在显影容器(储存部)41中的显影剂带电,以在显影套筒42上承载显影剂,从而显影感光鼓2a上的静电像。在显影容器41中,填充有由调色剂(非磁性)和载体(磁性)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显影剂由设置在显影容器41内的显影螺杆43和搅拌螺杆44沿相反的方向给送,从而在显影容器41中的循环过程中摩擦带电。
在显影套筒42内,磁辊45设置成非旋转状态,磁辊45的磁力磁性地约束载体,从而在显影套筒42的表面上承载显影剂。电源46把振荡电压(形式为用交流电压偏压的直流电压)施加在显影套筒42上,使得显影剂中的调色剂被转移到感光鼓2a上。
在改进了图像质量且操作成本低廉的双组分显影中,需要使显影装置4a中载体量和调色剂量之比保持在恒定值。为此,通过调节供给到显影装置4a的调色剂,使显影装置4a中载体量和调色剂量之比保持恒定值。
成像时,只有调色剂从显影剂转移到感光鼓2a上并被消耗,因此控制器50在每次成像时控制调色剂供给装置301,使得相应于在一张旧的记录材料上前次成像消耗的调色剂量的调色剂被供给到显影装置4a。此外,每次成像供给调色剂时,误差被累积,从而存在显影容器41中显影剂的调色剂含量(调色剂相对于显影剂的重量比)偏离正常范围的可能。为此,控制器50根据调色剂含量传感器(磁导率传感器)47的输出来控制调色剂供给装置301,使得显影容器41中的调色剂含量保持在8-10%。
<显影剂供给装置>
图3是调色剂供给装置的透视图。图4是从侧面来看调色剂供给装置的剖视图。
如图3所示,调色剂储存部302(作为储存部的例子)储存有从调色剂瓶70a(作为显影剂容器的例子)供给的显影剂。调色剂给送部303(作为给送装置的例子)向显影装置4a给送储存在调色剂储存部302(作为储存部的例子)中的显影剂。
也就是说,调色剂供给装置301汲起从调色剂瓶70a取出的调色剂,将其储存在调色剂储存部302(作为缓冲部的例子)中,然后以可控的供给量向显影装置4a供给调色剂。调色剂给送部303包括管304,该管具有对应于显影装置4a和调色剂储存部302的开口,并且在管304内包括用于给送调色剂的螺杆305。为了调节调色剂给送部303的供给量,必要的是管304内总是充满调色剂。
调色剂给送部303从储存调色剂的调色剂储存部302向显影装置4a供给调色剂。在调色剂储存部302中,从调色剂瓶70a供给的调色剂由于重力而落下并积聚,然后被调色剂给送部303从设置在调色剂给送部303下部的排出口306取出,从而供给到显影装置4a。
如图4所示,为了精确控制向显影装置4a供给的调色剂量,根据螺杆305的旋转角,需要向显影装置4a供给具有稳定堆积密度的调色剂。此外,为了向显影装置4a供给具有稳定堆积密度的调色剂,在排出口306附近的调色剂的堆积密度保持稳定的状态下,需要从调色剂储存部302向螺杆305稳定连续地给送调色剂。为此,调色剂供给装置301用线圈式螺杆(coil screw)313和314搅拌储存在调色剂储存部302中的调色剂以增强流动性,使得调色剂储存部302中的调色剂表面保持在平面状态。
如图2所示,作为控制装置实例的控制器50检测透过透光构件401a和401b的光,控制来自调色剂瓶70a的显影剂供给。调色剂储存部302的相对侧壁设有用于在调色剂储存部302中形成光路的一对透光构件401a和401b。透光构件401a和401b具有位于调色剂储存部302内的端面,使得光路将被储存在调色剂储存部302中的显影剂遮光。
为了用调色剂给送部303实现稳定的调色剂供给,需要使调色剂储存部302中总是储存恒定量的调色剂。为此,控制器50根据调色剂储存部302内光路的透光/遮光来检测调色剂储存部302中的调色剂量,然后根据检测结果从调色剂瓶70a向调色剂储存部302供给调色剂。
控制器50通过使用被引导到调色剂储存部302的光路中的检测光(红外光)来检测调色剂储存部302中的调色剂高度。为了检测容纳在调色剂储存部302中的调色剂残留量,通过透光构件401a将设置在调色剂储存部302外的发光二极管53产生的检测光引导到调色剂储存部302内。然后,通过另一透光构件401b将检测光引导到调色剂储存部302外,进入光接收元件54。
调色剂瓶70a被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在调色剂瓶70a中安装有倾斜分隔壁,用于允许随着旋转而将调色剂从瓶内排出。通过启动电机51使调色剂瓶70a旋转,将调色剂瓶70a中的调色剂T排到调色剂储存部302中。
调色剂储存部302的侧壁具有透光构件401a和401b,它们使用了丙烯酸树脂材料构成的杆状透镜。从发光二极管53输出的红外光通过透光构件401a进入调色剂储存部302,然后通过透光构件401b进入光接收元件54。
控制器50调节从调色剂瓶70a取出的调色剂量,以使调色剂储存部302中的调色剂表面保持在恒定高度。在光被调色剂储存部302中的调色剂遮挡且由此不能被光接收元件54检测到的情况下,控制器50判定为有调色剂且不旋转调色剂瓶70a。
然而,当来自发光二极管53的光被光接收元件54检测到时,控制器50判定为没有调色剂并开始使调色剂瓶70a旋转。当透光构件401a和401b之间的光路被调色剂表面遮挡时,停止旋转调色剂瓶70a。
控制器50使调色剂瓶70a旋转,直到来自发光二极管53的检测光因被调色剂表面遮挡而不被检测到为止,从而向调色剂储存部302内补充了新调色剂,以升高调色剂储存部302中的调色剂表面。
通过启动电机52,控制器驱动螺杆305旋转,从而把调色剂储存部302中的调色剂汲起到显影装置4a。在显影装置4a中,新调色剂是在从调色剂瓶70a取出并暂时储存在调色剂储存部302中后由螺杆305按需要的量来供给。
<比较实施例>
图5示出了比较实施例中的调色剂供给装置。如图5所示,根据透光构件401a和401b之间的光路是否被调色剂储存部302中的调色剂表面遮挡,比较实施例中的调色剂供给装置301H判断有无调色剂。在这种情况下,透光构件401a和401b上供检测光进入和离开的端面允许通过检测光,因此需要防止调色剂沉积在端面上。
为此,在比较实施例的调色剂供给装置301H中,用于搅拌调色剂储存部302内调色剂的调色剂搅拌构件209的一部分上设有清洁构件210。清洁构件210由弹性构件(尼龙刷)构成,并与调色剂搅拌构件209的旋转同步旋转,使得清洁构件210的端部摩擦透光构件401a和401b的端面,从而去除调色剂。
然而,在比较实施例的调色剂供给装置301H中,当检测残留的调色剂量时,调色剂搅拌构件209旋转而使调色剂飞散,使得调色剂沉积在透光构件401a和401b的端面上。当清洁构件210出现不良刮擦时,对残留调色剂量的检测精度会降低。由于透光构件的端面和清洁构件210之间的摩擦(滑动),会出现微小调色剂结块,当将调色剂结块给送到显影装置4a时,存在引起图像质量降低的可能性。
此外,当沉积在端面上的调色剂由清洁构件210刮除时,清洁构件在透光构件401a和401b的端面上滑动,从而在端面上导致摩擦损伤。当端面上的擦伤(磨损)进一步发展时,检测光产生漫反射,因此降低了检测光的检测精度。当清洁构件210的擦伤进一步发展时,发生由于劣化而导致的不良刮擦,从而缩短了透光构件401a和401b的耐用寿命。
因此,在以下实施例中,在不设置清洁构件210的条件下,通过振动透光构件401a和401b来抖落沉积在端面上的调色剂。
<实施例1>
图6示出了透光构件的布置。图7示出了透光构件的安装结构。图8示出了振动传递构件的布置。图9的(a)和(b)分别示出了振动发生部和振动传递部的操作。
如图6所示,调色剂储存部302的相对侧壁设有透光构件401a和401b。透光构件401a将检测光引导到调色剂储存部302中,透光构件401b将穿过调色剂储存部302的检测光引导到光接收元件。如上所述地,当透光构件401a和401b之间的光路被调色剂储存部302中的调色剂遮挡时,判定调色剂储存部302中有充足的调色剂;但是也判定在光路未被遮挡的调色剂储存部302的一部分处调色剂量不足。
透光构件401a和401b的安装结构和振动(施加)结构相同,因此将描述透光构件401a的结构,省略了对透光构件401b的重复描述。
如图7所示,透光构件401a安装在调色剂储存部302上,使得它能相对于调色剂储存部302在光轴方向振动,从而不会因振动发生光轴的跳动。也就是说,透光构件401a接合调色剂储存部302的侧壁,通过接合的表面来防止透光构件401a沿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方向移动,透光构件401a保持成仅能在光轴方向移动。透光构件401a布置成贯通调色剂储存部302的侧壁,并通过作为弹性材料实例的弹性构件403而安装在调色剂储存部302的侧壁上。弹性构件403还用作在调色剂储存部302的侧壁和透光构件401a(401b)之间间隙中的密封构件。
通过用聚氨酯海绵制成的弹性构件403而把透光构件401a安装在调色剂储存部302的侧壁的外表面上,使得透光构件的端面413贯通调色剂储存部302的侧壁的开口315。弹性构件403塞住开口315和透光构件401a之间的间隙,以防止调色剂泄露。
透光构件401a的凸缘部414夹在振动板402的端部和弹性构件403之间,并被振动板402向内推压。透光构件401a由弹性构件403和开口315支撑,并因此被振动板402振动,从而使透光构件401a在光轴方向有效地振动。
如图8所示,作为振动装置实例的振动板402使透光构件401a和401b振动,以抖落沉积在端面上的调色剂。透光构件401a和401b被振动板402振动的方向是透光构件401a和401b的透射光的光轴方向,因此光轴不容易因振动而晃动,从而不容易导致入射的检测光量波动。
另一方面,透光构件401a和401b的振动定时是调色剂给送部303向显影装置4a给送显影剂时的定时。作为振动发生部实例的空转轮轴415由作为驱动电机实例的电机驱动,以在振动板402上产生振动。作为振动传递部实例的振动板402传递在振动发生部产生的振动,以使透光构件401a和401b振动。为此,与使透光构件401a和401b一直振动的情况相比节约了电能,从而大大减少了使端面与调色剂振动接触的时间。
具体地,振动板402接触透光构件401a,使得透光构件401a也因振动板402的振动而振动。通过使透光构件401a振动,在调色剂储存部302中没有调色剂的状态下抖落附着在透光构件401a上的调色剂,从而可能导致错误检测,使得即使在没有调色剂时也判定为有调色剂。
通过弯曲具有高弹性模量的金属板材料形成振动板402,然后把一个端部拉出成梁状,从而形成振动接收部411。振动接收部411跟随形成在空转轮轴415上的突出/凹进结构,以将电机52的输出传递给螺杆305,从而随着空转轮轴415的旋转使振动板402振动。
如图9(a)所示,振动板402是U状金属板构件,使得它的中央部安装在调色剂储存部302的底壁上,且它的两个端部沿调色剂储存部302的侧壁竖立。通过将不锈钢板弯曲成U形来构成振动板402,以在光轴方向产生振动,并用螺钉在一点将其中央部安装在调色剂储存部302的底部。振动板402使其音叉状的两个端部振动,从而使透光构件401a和401b在光轴方向振动。
如图9(b)所示,振动发生部使振动板402的一部分与形成在空转轮轴415上的突起部压接触;该空转轮轴是驱动轴的实例,用于将电机52的旋转传递给调色剂给送部303。作为金属板构件实例的振动板402包括通过与突起部压接触而相对于振动方向可弹性弯曲变形的部分,该部分处于在通过与空转轮轴415的具有十字形横截面的突起部压接触而被振动的部分和用于使透光构件401a振动的部分之间。
具体地,使振动板402的振动接收部411弯曲变形,以推压空转轮轴415。空转轮轴415的横截面形成为十字形,因此通过随着其一次旋转而使振动接收部411移位四次来使振动接收部411振动。空转轮轴415设计成以每秒7圈的转速旋转,振动频率为每秒28次。振动接收部411和透光构件401a之间的振动板402的板簧部具有过滤功能,从而阻止了导致光轴晃动的不必要振幅和用于防止振动(施加)的频率组分传递到透光构件401a侧。
随着空转轮轴415的旋转,透光构件401a和401b被振动,因此螺杆305的驱动和透光构件401a和401b的振动同时进行。为此,当通过利用调色剂给送部303向显影装置4a给送调色剂而降低了调色剂储存部302中的调色剂表面(高度)时,在透光构件401a和401b从调色剂露出的状态下使透光构件401a和401b振动,因此能够将调色剂从端面有效地抖落。
此外,振动板402的振动源和螺杆305的驱动源都是同一电机52,因此不需要增加专用于使振动板402振动的驱动源,使得能够有助于减小调色剂供给装置301的尺寸和降低成本。
在实施例1的调色剂供给装置301中,在向显影装置4a给送调色剂的时刻将调色剂从透光构件401a和401b的端面抖落。因此,调色剂不会以固着的状态残留在端面上,从而能够稳定透光构件401a和401b对调色剂量的检测精度。
通过振动透光构件401a和401b来抖落端面上的调色剂,因此清洁构件(图5中的210)变得不必要,从而不需要设置清洁构件(图5中的210)。
在透光构件401a和401b的端面不会产生因调色剂和清洁构件210之间的摩擦而导致的调色剂结块,因此不会由于显影中调色剂结块的参与而降低输出图像的图像质量。
由于没有与清洁构件210的摩擦,因此不会出现透光构件401a和401b的端面擦伤和摩擦损伤。为此,可长时间地稳定调色剂检测精度,从而能够提供具有长使用寿命的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其中,安装有长使用寿命的调色剂供给装置。
<实施例2>
通过振动透光构件来抖落沉积在端面上的调色剂的结构不限于用在向显影装置供给调色剂的调色剂供给装置。该结构还可以在用于检测显影装置中显影剂高度的光学传感器中实施。该结构不仅可以在使用双组分显影剂的显影装置中实施,也也在使用单组分显影剂的显影装置中实施。
例如,如图2所示,考虑通过在显影装置4a的显影容器41的侧壁上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设置(安装)与实施例1相似的透光构件401a和401b来检测在显影容器41中循环的显影剂高度。
在这种情况下,储存部是用于储存和循环双组分显影剂的显影容器41。透光构件401a和401b具有位于显影容器41中的端面,使得光路将被储存在显影容器41中的显影剂遮挡。然后,检测透过透光构件401a和401b的光,以控制显影容器41中的显影剂高度。
透光构件401a和401b借助弹性构件403而安装在显影容器41上从而允许振动,并且透光构件401a和401b具有专用振动器,仅在检测显影剂高度时的时刻振动,从而抖落端面上的调色剂。
在根据本发明的显影剂供给装置中,通过振动板的振动而抖落沉积在透光构件的至少一个端面(即光出射面和光入射面)上的显影剂。因此,无需用另外的构件来摩擦检测光的出射面和入射面,就能有效地去除沉淀在出射面和入射面上的显影剂,从而能够长期精确地检测出储存部中的显影剂高度。
尽管已经参考在此公开的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阐述的细节,本申请意在涵盖落入改进目的或随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修改或变化。
Claims (6)
1.一种显影剂供给装置,包括:
缓冲部,用于储存从显影剂容器供给的显影剂;
给送装置,用于向显影装置给送储存在所述缓冲部中的显影剂;
一对透光构件,允许光透过,以用于检测所述缓冲部中的显影剂;以及
振动装置,用于使所述一对透光构件在光轴方向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供给装置,还包括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一对透光构件,以使所述一对透光构件能在光轴方向振动,并防止所述一对透光构件在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方向振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供给装置,其中,通过所述振动装置来振动所述透光构件的定时是所述给送装置向显影装置给送显影剂时的定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供给装置,其中,所述振动装置包括振动发生部和振动传递部,振动发生部用于通过由驱动所述给送装置的驱动电机驱动而产生振动,振动传递部用于传递由振动发生部产生的振动,从而使所述透光构件振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供给装置,其中,所述一对透光构件贯通所述缓冲部的侧壁而配置,并借助弹性构件而安装在所述缓冲部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剂供给装置,其中,所述弹性构件用作密封所述缓冲部的侧壁和透光构件之间间隙的密封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44185 | 2011-03-01 | ||
JP2011044185A JP5762052B2 (ja) | 2011-03-01 | 2011-03-01 | 現像剤補給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54741A true CN102654741A (zh) | 2012-09-05 |
CN102654741B CN102654741B (zh) | 2015-09-23 |
Family
ID=46730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46398.3A Active CN102654741B (zh) | 2011-03-01 | 2012-02-27 | 显影剂供给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761642B2 (zh) |
JP (1) | JP5762052B2 (zh) |
CN (1) | CN10265474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69260B2 (ja) * | 2010-08-27 | 2014-08-1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864871B2 (ja) * | 2017-05-30 | 2021-04-2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EP3695279B1 (en) * | 2018-04-13 | 2023-07-26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Colorant sensors |
JP7451145B2 (ja) | 2019-11-15 | 2024-03-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トナー搬送装置 |
JP7536634B2 (ja) * | 2020-12-23 | 2024-08-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トナー搬送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02473A (ja) * | 1992-12-28 | 1994-07-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トナー残量判別検出装置 |
CN1619434A (zh) * | 2003-11-17 | 2005-05-25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1231505A (zh) * | 2007-01-26 | 2008-07-30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废调色剂检测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成像设备及其方法 |
CN101592897A (zh) * | 2008-05-27 | 2009-12-02 | 佳能株式会社 | 显影设备、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74023A (en) * | 1988-06-23 | 1990-11-27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ing device for copier |
JPH10161415A (ja) * | 1996-12-03 | 1998-06-19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287477A (ja) | 2001-03-23 | 2002-10-03 | Ricoh Co Ltd | トナー残量検知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4641405B2 (ja) | 2003-11-28 | 2011-03-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7139505B2 (en) * | 2004-03-11 | 2006-11-21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Toner housing plug with toner level sensor |
JP4225248B2 (ja) * | 2004-07-05 | 2009-02-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137025B2 (ja) * | 2004-08-05 | 2008-08-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補給手段、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7114284A (ja) | 2005-10-18 | 2007-05-10 | Canon Inc | 光学式検知装置、検出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検出方法 |
JP2008089734A (ja) * | 2006-09-29 | 2008-04-17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JP5335540B2 (ja) | 2009-04-28 | 2013-11-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補給装置 |
JP5233856B2 (ja) * | 2009-06-17 | 2013-07-10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627292B2 (ja) | 2010-05-27 | 2014-11-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11
- 2011-03-01 JP JP2011044185A patent/JP576205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
- 2012-02-17 US US13/399,148 patent/US876164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2-27 CN CN201210046398.3A patent/CN10265474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02473A (ja) * | 1992-12-28 | 1994-07-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トナー残量判別検出装置 |
CN1619434A (zh) * | 2003-11-17 | 2005-05-25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1231505A (zh) * | 2007-01-26 | 2008-07-30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废调色剂检测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成像设备及其方法 |
CN101592897A (zh) * | 2008-05-27 | 2009-12-02 | 佳能株式会社 | 显影设备、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20224889A1 (en) | 2012-09-06 |
US8761642B2 (en) | 2014-06-24 |
CN102654741B (zh) | 2015-09-23 |
JP5762052B2 (ja) | 2015-08-12 |
JP2012181356A (ja) | 2012-09-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914799B1 (ko) | 현상제 용기, 현상장치 및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 |
US8805246B2 (en) | Toner replenish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oner replenishing device | |
US8190078B2 (en) | Toner conveyanc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 |
JP3861428B2 (ja) | トナー収納容器及びトナー補給装置 | |
KR101430535B1 (ko) | 토너 보급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 |
JP2011257692A (ja) | トナー搬送装置、それを備えた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クリーニングユニット | |
CN102654741A (zh) | 显影剂供给装置 | |
JP5610968B2 (ja) | 画像形成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10281839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er supply device with first and second transport members configured to transport developer at different speeds | |
JP6659177B2 (ja) | 現像装置、現像剤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74913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104278B2 (ja) | 清掃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7918260B (zh) | 显影装置以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 |
JP5957911B2 (ja) | 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2141382A (ja) | トナーボトル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187114B2 (ja)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180203378A1 (en) | Developing device, developer contain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4361463A (ja)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8923733B2 (en) | Developer suppl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11947282B2 (en) | Toner level sensing using toner container vibration | |
US20230305432A1 (en) | Material sensing using container vibration | |
JP6848703B2 (ja) |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
JP3397770B2 (ja)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装置 | |
JP2024013437A (ja) | 現像剤収納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3139921A (ja) | 現像剤収納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