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4181B - 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4181B
CN102654181B CN201210052954.8A CN201210052954A CN102654181B CN 102654181 B CN102654181 B CN 102654181B CN 201210052954 A CN201210052954 A CN 201210052954A CN 102654181 B CN102654181 B CN 1026541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e
drag ring
ring
inner cone
interior ste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529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4181A (zh
Inventor
乌尔里克·罗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4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41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4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41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5/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friction between rotary members
    • F16H15/02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by friction between rotary members without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5/04Gearings providing a continuous range of gear ratios
    • F16H15/42Gearings providing a continuous range of gear ratios in which two members co-operate by means of rings or by means of part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pressed between the first mentioned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32Friction members
    • F16H2055/325Friction members characterized by roughness or hardness of friction surfa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32Friction members
    • F16H55/36Pulleys
    • F16H55/38Means or measures for increasing adhe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riction Gearing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内锥、至少一个外锥和至少一个包围内锥的在内锥的内锥滚动面与外锥的外锥滚动面之间的摩擦环,其中不损坏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零部件地实现摩擦环在锥体台阶上的起动,所述摩擦环在摩擦环外表面与外摩擦面之间具有一个环绕的摩擦环外棱边,它具有摩擦环宽度0.3倍至0.8倍的半径,并且所述外锥在外锥接触面与外部台阶面之间具有环绕的外部台阶棱边,它具有摩擦环宽度0.05倍至0.2倍的半径。

Description

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内锥、至少一个外锥和至少一个围绕内锥的摩擦环。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大量这样的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其中这种已知的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可能这样具有一个可自由平移的摩擦环,使摩擦环围绕一个轴线可摆动地设置并且它本身利用围绕这个摆动轴线的旋转通过作用在其上的摩擦力移动到摩擦接触。由此沿着内锥或外锥的旋转轴线实现摩擦环的移动。在此摩擦锥的摆动轴线位于一个平面里面,它通过内锥和外锥的旋转轴线撑起并且与它们几乎成直角。旋转角同样与摩擦环本身的旋转轴线成直角,其中第一旋转轴线、内锥和外锥的旋转轴线相互间接近平行地延伸。
摩擦环在导向装置中导引并且在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中的传动比通过相互间的位置确定,摩擦环的位移大多通过外壳固定的止挡限制,导向装置在达到最大或最小可能的传动比时止挡在止挡上。但是止挡位置相对于导向装置或摩擦环的轴向位置由加工引起误差,由此可能使摩擦环或者不再占据其最大或最小的可能的轴向位置,或者只能越过这个位置运动。
为了通过止挡定义摩擦环的最终位置,DE102009032164A1已经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利用它可以限制摩擦环超过锥体摩擦面的不允许移动或位移。在此锥体分别具有台阶,摩擦环本身和其导向装置在台阶上起动。但是在这个解决方案中可能产生运行状态,其中摩擦环的棱边在那个台阶的棱边上起动并且导致材料磨损,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导致摩擦环损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个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其中不损坏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零部件地实现摩擦环在锥体台阶上的起动或者相应的起动引起对于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零部件的最小负荷。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建议一种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内锥、至少一个外锥和至少一个包围内锥的在内锥的内锥滚动面与外锥的外锥滚动面之间的摩擦环,其中该内锥在内锥滚动面的收缩端部上具有内部台阶,它具有内锥接触面以及内部台阶面,该外锥在外锥滚动面的收缩端部上具有外部台阶,它具有外锥接触面以及外部台阶面,其中所述摩擦环具有一个与外锥滚动面至少部分功能连接的摩擦环外表面以及一个与内锥滚动面至少部分功能连接的摩擦环内表面和面对内锥接触面的内摩擦面以及面对外锥滚动面的外摩擦面,所述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环在摩擦环外表面与外摩擦面之间具有一个环绕的摩擦环外棱边,具有摩擦环宽度0.1倍至0.3倍的半径,并且所述内锥在内锥接触面与内部台阶面之间具有环绕的内部台阶棱边,具有摩擦环宽度0.05倍至0.2倍的半径。
备选或附加地对于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同样建议一种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内锥、至少一个外锥和至少一个包围内锥的在内锥的内锥滚动面与外锥的外锥滚动面之间的摩擦环,其中该内锥在内锥滚动面的收缩端部上具有内部台阶,它具有内锥接触面以及内部台阶面,该外锥在外锥滚动面的收缩端部上具有外部台阶,它具有外锥接触面以及外部台阶面,其中所述摩擦环具有一个与外锥滚动面至少部分功能连接的摩擦环外表面以及一个与内锥滚动面至少部分功能连接的摩擦环内表面和面对内锥接触面的内摩擦面以及面对外锥滚动面的外摩擦面,所述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环在摩擦环内表面与内摩擦面之间具有一个环绕的摩擦环内棱边,具有摩擦环宽度0.1倍至0.3倍的半径,所述内锥在内锥接触面与内台阶面之间具有一个环绕的内台阶棱边,具有环宽度0.05倍至0.2倍的半径。
两个上述的台阶扩展结构有利地导致,可以没有严重损伤地实现摩擦环在上述台阶、内部台阶或外部台阶上的起动,因为现在摩擦环和台阶的相互接触的棱边与现有技术不同具有足够确定的半径。因此不再出现在台阶上或摩擦环上的剪切。由此使摩擦环在接触到台阶期间通过与这个台阶接触以其定位角没有损伤且没有可能的振动过程地再直角对准锥体,其中附加地为了防止损伤可以保证直接在台阶前面的稳定运动轨迹,如同紧接着描述的那样。
所述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的另一可能的和有利的扩展结构是,附加地对于上述特征所述外摩擦面以及外锥接触面相互平行地对准和/或所述内摩擦面以及内锥接触面相互平行地对准。这个扩展结构提供了上述的优点,对于摩擦环在台阶上的稳定运转实现一个适合的接触面,摩擦环可以适应于该接触面。
在所述关系中概念“环宽度”通过摩擦环在摩擦环旋转轴线的轴向上的延伸定义。
相互平行构成的外摩擦面和外锥接触面或内摩擦面和内锥接触面的作用还是,在上述表面之间可以构成一个通过牵引流体或通过冷却液体构成的润滑膜,并因此有效地抑制摩擦环与台阶之间的棱边挤压或直接的材料接触。在此按照本发明的半径引起润滑膜的良好结构,不会由于棱边妨碍润滑膜结构,其中还保留足够大的接触面。尤其产生在摩擦环与外锥台阶之间的相对速度大于在摩擦环与内锥台阶之间的相对速度的情况,由此通过上述的平行接触面正好由于形成的润滑膜避免磨损。
要再一次指出,也在内锥的台阶和摩擦环上产生台阶与摩擦环之间的相对速度,因此在内锥台阶上相互平行对准的表面也是有利的。
所述外部台阶的至少一个表面、内部台阶的一个表面和/或摩擦环的一个表面最好具有大于53HRC(按照洛氏硬度)的硬度、优选大于55HRC的硬度。由此使可能有损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结构组件结构的振动最小,尤其在摩擦环顶靠在一个台阶上的时候。在实际试验中已经证实尤其与牵引流体相结合最低硬度53HRC是有利的。
此外对于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有利的是,所述内部台阶和/或外部台阶热压配合。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的这个扩展结构对于锥体的加工或对于锥体外表面的加工提供了特殊的优点,可以加工外表面一直到锥体滚动面的端部。与此相关所述加工不仅指的是通过确定的刀具切屑地加工,而且尤其也指的是通过不确定的刀具切屑地加工,例如抛光或研磨。事后才安置台阶,由此可以更加精确且简单地加工各表面。由于相同的有利原因也可以规定,使内部台阶热装在内锥滚动面上和/或使外部台阶热装在外锥滚动面上。
此外对于所述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有利的是,所述内部台阶具有大于内部台阶棱边在内锥接触面以及内部台阶面之间的半径1.5倍的高度和/或所述外部台阶具有大于外部台阶棱边在外锥接触面以及外部台阶面之间的半径1.5倍的高度。根据接合到这些台阶上的半径定义两个台阶的高度具有特殊的优点,接触这些台阶的摩擦环在各接触面、内锥接触面或外锥接触面上转移到稳定的运动轨迹并且与所述的棱边或与半径上的棱边没有接触,由此可以避免点状的接触并由此避免高的面压力。通过台阶的这个扩展结构保证,摩擦环和台阶总是在相互平行的接触面上形成接触面。
本发明尤其适用于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其中摩擦环围绕摆动轴线可旋转地设置并且摆动轴线位于通过内锥以及外锥的旋转轴线撑起的平面里面。摩擦环的这个结构以微小的能耗实现摩擦环位置的调整性或调节性,因为摩擦环在调整确定的摆角以后通过作用在其上的力在接触面里面当然轴向沿着轴线平移。因此仅仅使用使摩擦环旋转的能量,但是不改变摩擦环本身的位置。摩擦环的摆动轴线可以附加地对于其位置在通过锥体旋转轴线撑起的平面中与摩擦环的旋转轴线或者与两个锥体的一个锥体的旋转轴线接近直角地对准。
附图说明
借助于下面的附图描述解释本发明的其它细节、目的和特性。附图中:
图1简示出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的外锥的细节图,具有外部台阶、内锥以及摩擦环,
图2简示出按照图1的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的外部台阶与摩擦环之间的摩擦面,
图3简示出按照图1和2的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的内锥,具有内部台阶、外锥以及摩擦环,
图4简示出按照图1至3的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的内部台阶与摩擦环之间的摩擦面,
图5简示出按照图1至4的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的总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所示的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1包括外锥21、内锥11和包围这个内锥11的摩擦环31。
为了限制摩擦环31的位置并且为了其可靠地定位,所述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1的外锥21在外锥滚动面22的收缩端部上具有外部台阶23。该外部台阶23同样限制外锥滚动面22到外锥轴28,在外锥轴上外锥21一般具有轴承。因此外部台阶23在这个实施例中附加地作为位于外锥轴28上的轴承的接触面。
为了使摩擦环31可靠地定位在外部台阶23上外部台阶23还具有外锥接触面24,它在这个实施例中平行于摩擦环31的外摩擦面35对准。
通过外部台阶23限制的外锥滚动面22以及内锥11上的内锥滚动面12同样平行延伸。在这两个滚动面、即内锥滚动面12与外锥滚动面22之间具有摩擦环31,用于传递内锥11与外锥21之间的作用力,摩擦环还围绕位于图面中的摆动轴线40可摆动地支承并因此沿着外锥旋转轴线29或内锥旋转轴线19轴向自由位移。在此所述摩擦环31本身围绕自身的摩擦环旋转轴线39旋转,它同样尽可能平行于锥体的两个旋转轴线、即内锥旋转轴线19和外锥旋转轴线29延伸。在这个实施例中摆动轴线40还与三个上述旋转轴线19,29,39接近垂直。
清楚地看出,两个平行表面、即外锥接触面24以及锥形摩擦外表面35仅仅在摩擦环31的静止状态平行延伸。在摆角为0°时达到静止状态,如果锥形摩擦外表面35也与通过旋转轴线19,29撑起的平面形成90°角的时候。
为了摩擦环31位移调整的摆角在摩擦环31接近外部台阶23时使摩擦环31的摩擦环外棱边37与外部台阶23的外部台阶棱边26相互接触。在摩擦环31上这个棱边位于摩擦环外表面32以及外摩擦面35之间。在摩擦环外棱边37上接触的外部台阶棱边26位于外锥接触面24与外部台阶面25之间。按照本发明这两个相互接触的棱边具有这样确定的半径,使得能够无损坏地起动。
本实施例的摩擦环外棱边37具有摩擦环宽度B0.3至0.8倍的半径。而外部台阶棱边26同样具有与摩擦环宽度B相关的半径,但是外部台阶棱边26的半径为摩擦环宽度B的0.05倍至0.2倍。
为了使摩擦环31在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1中的不平稳运转最小化,使外锥21在外锥滚动面22与外部台阶23之间具有外锥倒切27,它具有比摩擦环外部棱边37半径更大的半径。通过外锥倒切27的这个扩展结构构成用于在这个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1中使用的牵引流体的自由空间。在自由空间里面在摩擦环31接触外部台阶23以后可以流出牵引流体,由此防止不必要的弯曲作功并且可以保证摩擦环的稳定运转。
如图1示例地表示的那样,如果摩擦环31顶靠在外部台阶23的外接触面24上,则得到按照图2的摩擦接触面。在此摩擦环31具有摩擦环外接触面45,它至少部分地叠加外锥接触面44并且形成外锥-摩擦环接触面46。
外部台阶23为了形成上述的接触面具有径向相对于外锥旋转轴线29这样的高度,使摩擦环外棱边37以及外部台阶棱边26的半径差总是保留(未数字表示的)剩余高度,利用它形成外锥-摩擦环接触面46。外部台阶23的这个剩余高度给出外锥-摩擦环接触面46在通过旋转轴线19,29,39定义的平面方向中的纵向长度。
也可以设想不形成外锥接触面44和摩擦环外接触面45的外部台阶23结构,其中摩擦环31与摩擦环外棱边37和外部台阶棱边26的部位处于接触。这个点状的、但是优选要避免的摩擦接触可以在足够大的相关半径结构时存在,摩擦环31不会超过外部台阶23运动,只要在外部台阶棱边26与摩擦环外棱边37之间的接触点与台阶面25具有足够的距离。
正是由于形成按照图2的外锥-摩擦环接触面46,一方面减小摩擦环31与外部台阶23之间的接触力以及均匀地分布在两维的外锥-摩擦接触面46上。另一方面摩擦环31,如同检验状态试验同样已经证实的那样,在按照图1所示的位置具有基本稳定的运行。
与外部台阶23的结构类似,按照图3内锥11在其内锥滚动面12收缩的端部上具有内部台阶13。由于摩擦环31沿着内锥旋转轴线19或沿着摩擦环旋转轴线40的位移也在内部台阶13上设有内部台阶棱边16,其中内部台阶棱边16、也包括外部台阶棱边26具有取决于环宽度B的半径。这个半径是环宽B的0.05倍至0.2倍。
在内部台阶棱边16与内锥倒切17之间存在内锥接触面14,它形成与摩擦环31的接触面。通过位于摩擦环31上的内摩擦面34形成与这个内锥接触面14的对应部件。
如同在外部台阶23上一样,内摩擦面34也平行于内锥接触面14并且与内锥旋转轴线19成直角对准。在产生的两维接触面上在运行中形成由牵引流体组成的润滑膜。在内锥接触面14与内摩擦面34之间的润滑膜使摩擦环31稳定,只要牵引液体不过度在这个位置存在。如同清楚看到的那样,通过这个措施有效地避免摩擦环31振颤的危险。
但是内锥倒切17排出多余的牵引流体,因为在内锥倒切17与摩擦环31的摩擦环内棱边36之间形成自由空间。为了形成自由空间在所述的实施例中内锥倒切17大于摩擦环内棱边36的半径。
摩擦环内棱边36还具有摩擦环宽度B的0.1倍至0.3倍的半径。因此摩擦环31在大于0°摆角时也包括在外部台阶23上接触内部台阶13,在内部台阶棱边16与摩擦环内部棱边36之间不产生不允许的高压力。由此有效地避免材料剪切。
附加地对于上述的外部台阶23和内部台阶13的几何形状使一些表面硬化并且优选具有大于53HRC的硬度。因此在所述的实施例中至少硬化内锥接触面14和内摩擦面34。优选对于这种硬化使用渗碳硬化,它能够实现在部件的各个表面上的选择硬化。但是也可以设想,使用其它硬化方法,如同清楚看到的那样。
所示的内部台阶13与外部台阶23不同,不确定地限制内锥轴18。在内部台阶13上存在的内部台阶面15连续地过渡到内锥轴18。因此内锥轴18按照这个实施例优选用于内锥11的松动轴承,因为没有轴肩,如同在外锥轴28上那样。为了定义内锥位置所需的固定轴承位于与内锥轴18相反的内锥11一侧上。但是也可以设想,所使用轴承的相反地布置,如果内锥轴18具有适合的槽或类似的用于固定的部件并由此可以相应地固定轴承在内锥轴18上。
对此要指出,代替固定-松动轴承也可以使用松动-松动轴承,如果内锥11具有顶压装置并且顶压装置轴向沿着其内锥旋转轴线19使内锥11顶压在外锥21上并由此在摩擦环内表面33、内锥滚动面12、外锥滚动面22和摩擦环外表面32之间提供一个足够高的接触压力,用于传递转矩。
在内部台阶13上也形成不同的接触面,如同尤其在图4中所示的那样。上述的在摩擦环31与内部台阶12之间的润滑膜避免在内锥-摩擦环接触面43上的摩擦。这个内锥-摩擦环接触面43是内锥接触面41与摩擦环内接触面42之间的几何相交面,其中内锥接触面41是内锥接触面14的一部分,它抵制内摩擦面34起动。与此相反,摩擦环内接触面42是内摩擦面34的部分表面。
如同在图4中示例示出的那样,接触面的几何尺寸与内部台阶13的台阶高度(未标出数字)有关。内部台阶13的台阶高度等于内部台阶面15与内锥旋转轴线19的距离与内锥倒切17与内锥旋转轴线19的距离之间的差。如果内部台阶棱边16和内锥倒切17在总和上具有比内部台阶13的台阶高度更小的膨胀,如同清楚看到的那样,产生内锥接触面41。也清楚地看出,只有当圆环形的内锥接触面14外径大于同样圆环形的内摩擦面34内径的时候,才形成内锥摩擦环接触面43。
内锥摩擦环接触面43的结构对于稳定且平稳的摩擦环31运转是重要的,而摩擦环23的有效起动保护仅仅要求内部台阶13的台阶高度,它大于摩擦环内棱边36的半径,其中防止摩擦环23离开内锥滚动面12。
如图5所示,所述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1除了内锥11和外锥21以外还具有与内锥11连接的驱动装置61和与外锥21连接的从动装置62,其中在主动的功率流时、例如在加速或恒速行驶时通过驱动装置61导入转矩到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里面。通过内锥11的内锥滚动面12使导入的转矩利用摩擦环31传递到外锥12的外锥滚动面22上并且继续传导到从动装置62上。
设置在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外壳里面的锥体12,22分别在其端部上通过轴承支承在外壳里面。在此内锥11在内部台阶13上具有内部-固定轴承51,它包围内锥轴18。在背离这个内部-固定轴承51的内锥11一侧上存在另一用于内锥11的轴承,它由内部-松动轴承52构成。因此内锥11例如在温度升高时具有可能性,补偿在内部-松动轴承52上的长度伸展。
内部-固定轴承51还用于,承受沿着内锥旋转轴线19产生的轴向力,它由于与摩擦环31的摩擦接触的几何形状产生。
上述轴向作用于内锥11和摩擦环31上的力通过顶压装置55施加在外锥21上,由此尤其产生在内锥滚动面23、外锥滚动面22与摩擦环31之间的顶压力并且保证转矩传递。为了支承顶压力外锥21具有外部-固定轴承53,它将轴向作用的、但是也部分切向作用的顶压力导入到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的外壳里面。
径向相对于外锥旋转轴线29作用于外锥21上的力附加地对于通过外部-固定轴承53的支承通过两个外部-松动轴承54承受。在所示和优选的实施例中松动-轴承52,54由圆柱滚动轴承构成并由此由于其非常高的惯性承受绝大部分的径向相对于各旋转轴线19,29作用的力。因此外部-固定轴承53的轴承不必由径向止推球轴承构成。由于通过两个圆柱滚动轴承已经足够径向支承外锥21也可以在这个位置使用纯轴向轴承。
如同清楚看到的那样,在这个实施例中外部-固定轴承的径向止推球轴承附加地支承从动装置62的驱动轮,并且在驱动轮上存在斜啮合齿的时候,在外锥旋转轴线29的轴向上支承在这个驱动轮上产生的横向力。
附图标记符号
1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
11内锥
12内锥滚动面
13内部台阶
14内锥接触面
15内部台阶面
16内部台阶棱边
17内锥倒切
18内锥轴
19内锥旋转轴线
21外锥
22外锥滚动面
23外部台阶
24外锥接触面
25外部台阶面
26外部台阶棱边
27外锥倒切
28外锥轴
29外锥旋转轴线
31摩擦环
32摩擦环外表面
33摩擦环内表面
34内摩擦面
35外摩擦面
36摩擦环内棱边
37摩擦环外棱边
39摩擦环旋转轴线
40摆动轴线
41内锥接触面
42摩擦环内接触面
43内锥-摩擦环接触面
44外锥接触面
45摩擦环外接触面
46外锥-摩擦环接触面
51内部-固定轴承
52内部-松动轴承
53外部-固定轴承
54外部-松动轴承
55顶压装置
61驱动装置
62从动装置

Claims (14)

1.一种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1),具有至少一个内锥(11)、至少一个外锥(21)和至少一个包围内锥(11)的在内锥(11)的内锥滚动面(12)与外锥(21)的外锥滚动面(22)之间的摩擦环(31),其中该内锥(11)在内锥滚动面(12)的收缩端部上具有内部台阶(13),它具有内锥接触面(14)以及内部台阶面(15),该外锥(21)在外锥滚动面(22)的收缩端部上具有外部台阶(23),它具有外锥接触面(24)以及外部台阶面(25),其中所述摩擦环(31)具有一个与外锥滚动面(22)至少部分功能连接的摩擦环外表面(32)以及一个与内锥滚动面(12)至少部分功能连接的摩擦环内表面(33)和面对内锥接触面(14)的内摩擦面(34)以及面对外锥滚动面(22)的外摩擦面(35),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环(31)在摩擦环外表面(32)与外摩擦面(35)之间具有一个环绕的摩擦环外棱边(36),它具有摩擦环宽度(B)的0.3倍至0.8倍的半径,并且所述外锥(21)在外锥接触面(24)与外部台阶面(25)之间具有环绕的外部台阶棱边(26),它具有摩擦环宽度(B)的0.05倍至0.2倍的半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摩擦面(35)以及外锥接触面(24)相互平行地对准和/或所述内摩擦面(34)以及内锥接触面(14)相互平行地对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台阶(23)的至少一个表面和/或内部台阶(13)的一个表面和/或摩擦环(31)的一个表面具有大于53HRC的硬度。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台阶(13)和/或外部台阶(23)热压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台阶(13)热装在内锥滚动面(12)上和/或外部台阶(23)热装在外锥滚动面(22)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台阶(13)具有大于内部台阶棱边(16)半径1.5倍的高度和/或所述外部台阶(23)具有大于外部台阶棱边(26)在外锥接触面(24)以及外部台阶面(25)之间的半径1.5倍的高度。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摩擦环(31)的一个表面具有大于55HRC的硬度。
8.一种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1),具有至少一个内锥(11)、至少一个外锥(21)和至少一个包围内锥(11)的在内锥(11)的内锥滚动面(12)与外锥(21)的外锥滚动面(22)之间的摩擦环(31),其中该内锥(11)在内锥滚动面(12)的收缩端部上具有内部台阶(13),它具有内锥接触面(14)以及内部台阶面(15),该外锥(21)在外锥滚动面(22)的收缩端部上具有外部台阶(23),它具有外锥接触面(24)以及外部台阶面(25),其中所述摩擦环(31)具有一个与外锥滚动面(22)至少部分功能连接的摩擦环外表面(32)以及一个与内锥滚动面(12)至少部分功能连接的摩擦环内表面(33)和面对内锥接触面(14)的内摩擦面(34)以及面对外锥滚动面(22)的外摩擦面(35),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环在摩擦环内表面(33)与内摩擦面(34)之间具有一个环绕的摩擦环内棱边(36),它具有摩擦环宽度(B)的0.1倍至0.3倍的半径,所述内锥(11)在内锥接触面(14)与内台阶面(15)之间具有一个环绕的内台阶棱边(16),它具有环宽度(B)的0.05倍至0.2倍的半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摩擦面(35)以及外锥接触面(24)相互平行地对准和/或所述内摩擦面(34)以及内锥接触面(14)相互平行地对准。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台阶(23)的至少一个表面和/或内部台阶(13)的一个表面和/或摩擦环(31)的一个表面具有大于53HRC的硬度。
11.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台阶(13)和/或外部台阶(23)热压配合。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台阶(13)热装在内锥滚动面(12)上和/或外部台阶(23)热装在外锥滚动面(22)上。
13.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台阶(13)具有大于内部台阶棱边(16)半径1.5倍的高度和/或所述外部台阶(23)具有大于外部台阶棱边(26)在外锥接触面(24)以及外部台阶面(25)之间的半径1.5倍的高度。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摩擦环(31)的一个表面具有大于55HRC的硬度。
CN201210052954.8A 2011-03-04 2012-03-02 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541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013070A DE102011013070A1 (de) 2011-03-04 2011-03-04 Kegelreibringgetriebe
DE102011013070.5 2011-03-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4181A CN102654181A (zh) 2012-09-05
CN102654181B true CN102654181B (zh) 2016-06-29

Family

ID=46671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295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54181B (zh) 2011-03-04 2012-03-02 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54181B (zh)
DE (1) DE1020110130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7199B (zh) * 2016-03-16 2018-01-23 浙江德孚力汽车变速箱有限公司 用于锥环式无级变速器的环撞停保护结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5866A (zh) * 2002-09-30 2005-02-23 乌尔里克·罗斯 旋转式传动机构
DE102006023648A1 (de) * 2006-05-18 2007-11-29 Getrag-Ford Transmissions Gmbh Anpressvorrichtung für ein Kegelringgetriebe
CN101292095A (zh) * 2005-08-31 2008-10-22 乌尔里克·罗斯 摩擦锥型或无级变速传动器和用于操作或调节无级变速传动器的方法
CN101542165A (zh) * 2006-09-22 2009-09-23 乌尔里克·罗斯 摩擦环斜齿轮机构
CN101655143A (zh) * 2008-07-16 2010-02-24 乌尔里克·罗斯 具有摩擦环的摩擦环传动装置以及制造摩擦锥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579345A (fr) * 1924-03-28 1924-10-14 Renvoi par roues de friction à changement de vitesse
FR31504E (fr) * 1925-08-27 1927-03-16 Changement de vitesse progressif et automatique
FR1079768A (fr) * 1952-07-19 1954-12-02 Coupleur mécanique automatique sans effet centrifuge
CH405856A (de) * 1963-12-12 1966-01-15 Ronor Ag Stufenlos regelbares Reibgetriebe
WO2004031615A2 (de) * 2002-09-30 2004-04-15 Ulrich Rohs Umlaufendes getriebe
EP1855028B1 (de) * 2006-05-11 2009-03-11 Getrag Ford Transmissions GmbH Kegelringgetriebe mit optimiertem Reibri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5866A (zh) * 2002-09-30 2005-02-23 乌尔里克·罗斯 旋转式传动机构
CN101788041A (zh) * 2002-09-30 2010-07-28 乌尔里克·罗斯 无级变速传动装置
CN101292095A (zh) * 2005-08-31 2008-10-22 乌尔里克·罗斯 摩擦锥型或无级变速传动器和用于操作或调节无级变速传动器的方法
DE102006023648A1 (de) * 2006-05-18 2007-11-29 Getrag-Ford Transmissions Gmbh Anpressvorrichtung für ein Kegelringgetriebe
CN101542165A (zh) * 2006-09-22 2009-09-23 乌尔里克·罗斯 摩擦环斜齿轮机构
CN101655143A (zh) * 2008-07-16 2010-02-24 乌尔里克·罗斯 具有摩擦环的摩擦环传动装置以及制造摩擦锥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4181A (zh) 2012-09-05
DE102011013070A1 (de) 201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14297C (en) Universal joint for down hole drilling motor
US8814712B2 (en) Sliding ball type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for vehicle
TWI704295B (zh) 槽式動壓氣體徑向軸承
JP6634785B2 (ja) 転がり軸受
EP3269990B1 (en) Tripod type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KR102560906B1 (ko) 가변 트랜스미션을 위한 유성 베리에이터
CN102654181B (zh) 锥形摩擦环传动装置
KR20160099632A (ko) 기어 전동 장치
CN100447439C (zh) 等速万向节
EP2141375A1 (en) Trunnion, toripod-type constant-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using the trunnion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WO2016017119A1 (ja) トグル用の軸受ブッシュ
JP2017089844A (ja) 転がり軸受
US2009009778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bearing having angulated load slot
JP2010255801A (ja) トリポード型等速ジョイント
JP5970990B2 (ja) 遊星ロ−ラ型動力伝達装置
CN103603932B (zh) 一种实时消隙变径式波齿减速器
JP5323572B2 (ja) トリポード型等速自在継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333084A (ja) 軸受用保持器
JP7491836B2 (ja) 転がり軸受、回転機器および転がり軸受の製造方法
JP6977815B2 (ja) 深溝玉軸受及びクリープ抑制用の環状溝の形成方法
CN105090236B (zh) 圆柱滚子轴承
JP2005163854A (ja) トロイダル型無段変速機
JP2007162893A (ja) 歯車装置用円筒ころ軸受および歯車装置
JP2010261559A (ja) トリポード型等速自在継手のトラニオンおよびトリポード型等速自在継手
JP2008100290A (ja) 軸状部材の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3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