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2272A - 光学元件、屏幕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元件、屏幕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2272A
CN102652272A CN2010800560836A CN201080056083A CN102652272A CN 102652272 A CN102652272 A CN 102652272A CN 2010800560836 A CN2010800560836 A CN 2010800560836A CN 201080056083 A CN201080056083 A CN 201080056083A CN 102652272 A CN102652272 A CN 102652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diffusion
screen
diffusion particle
p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60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2272B (zh
Inventor
冈垣觉
横山英二
笹川智广
近藤润
桑田宗晴
小岛邦子
中野勇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52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22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22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22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0Projectors with built-in or built-on scree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48Laser speckle op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4Diffusing, scattering, diffra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60Projection scree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surfa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60Projection scree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surface
    • G03B21/62Translucent screens
    • G03B21/625Lenticular translucent scre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60Projection scree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surface
    • G03B21/608Fluid scree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屏幕(100)具有光扩散层(10),在该光扩散层(10)中,面状排列了微囊(11),该微囊(11)在内部具有使显示视频的光散射的光扩散液。通过粘合材料(1A)将光扩散层(10)固定在支撑片(12)上。在支撑片(12)的面上形成有菲涅耳透镜(18)。光扩散板(1)由光扩散层(10)以及支撑片(12)构成。屏幕(100)由光扩散板(1)以及光扩散板(2)构成。透射光扩散层(10)的光的散射波的散射分布产生随时间经过的变化。由此,能够减少闪烁。

Description

光学元件、屏幕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用的光学元件、屏幕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投影仪等投影型显示装置将从光源射出的光线投影到屏幕上,由此,在屏幕上显示图像。然而,光线在透射显示视频的屏幕的光扩散层时发生散射。如果该散射的光线在视听者等观赏者侧发生干渉,则在屏幕上出现眩光。将由于该光线的干渉这一原因而产生的亮度不均称为闪烁(scintillation)。存在该闪烁使图像劣化的问题。亮度不均示出在显示画面中亮度不均匀的情况。
为了解决该问题公开了下面示出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屏幕具有第1基板和第2基板。光散射部夹在这2个基板之间。光散射部具有在分散介质中分散有光散射材料的分散液。当对所述基板中的至少一方施加振动时,光散射材料在分散介质中移动。入射到屏幕的光线通过光扩散板和/或光散射部。由于该光的散射而形成散射波。由于光散射材料的移动,散射波的散射分布以及散射波的相位随时间经过而变化。该散射分布随时间经过的变化以及相位随时间经过的变化减少了闪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51914号公报(0011、0012段,图5、图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屏幕上设置光扩散部的结构存在产生整个屏幕上的光散射材料分布不均的问题。由此,减少闪烁的效果也不均匀。光扩散部具有分散介质以及光散射材料。而且,光散射材料在分散介质中移动。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能够通过抑制屏幕整体的光散射材料的分布不均的产生,来获得均匀且减少了闪烁的屏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光学元件具有面状排列微囊而得到的光扩散层,该微囊在内部具有使显示视频的激光散射的光扩散液。
本发明的光学元件具有:光扩散粒子,其使显示视频的激光散射;带电物质,其带有电荷;分散介质,其分散所述光扩散粒子和所述带电物质;单元,其呈面状排列而形成光扩散层,该单元在内部具有所述光扩散粒子、所述带电物质以及所述分散介质;以及电极,该电极使所述单元中产生电场。
本发明的光学元件具有:不相互混合在一起的、具有不同折射率的至少2种以上的液体;以及单元,其呈面状排列而形成使显示视频的激光散射的光扩散层,该单元在内部具有所述液体。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获得在显示面整体减少闪烁的光学元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的投影部和观赏者以及屏幕的光扩散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屏幕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屏幕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屏幕的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微囊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第2光扩散板的截面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屏幕的截面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屏幕的截面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微囊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的投影部和观赏者以及屏幕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屏幕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屏幕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屏幕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屏幕的基于分散介质和粘合材料的光扩散效果的说明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屏幕的基于分散介质和粘合材料的光扩散效果的特性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屏幕的微囊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屏幕的微囊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1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屏幕的微囊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屏幕的微囊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2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屏幕的微囊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2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屏幕的微囊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2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屏幕的微囊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24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屏幕的微囊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2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施加在屏幕的电极上的电压与光扩散粒子的速度的随时间经过的变化的图。
图2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8的施加在屏幕的电极上的电压与光扩散粒子的速度的随时间经过的变化的图。
图2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9的施加在屏幕的电极上的电压随时间经过的变化的图。
图28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9的施加在屏幕的电极上的电压随时间经过的变化的图。
图2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0的在屏幕上进行激光扫描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30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1的屏幕的微囊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3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屏幕的微囊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3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屏幕的带电物质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3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3的屏幕的微囊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34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3的屏幕的微囊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3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3的屏幕的微囊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3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3的屏幕的微囊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3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4的屏幕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38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4的屏幕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3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4的屏幕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40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5的屏幕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4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5的屏幕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4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6的屏幕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4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6的屏幕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44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6的屏幕的微囊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4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6的屏幕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4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7的屏幕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4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7的屏幕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48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8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4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8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50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8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5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9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的结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投影型显示装置3的结构图。图2是示出投影部31、观赏者9、第1光扩散板1以及第2光扩散板2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显示装置3具有投影部31、观赏者9、第1光扩散板1以及第2光扩散板2。屏幕100具有第1光扩散板1以及第2光扩散板2。图3以及图4是示出屏幕100的结构的结构图。图5是示出投影用屏幕100的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示出微囊11的结构的结构图。图7是示出第2光扩散板2的结构的截面图。
在图1中,从投影部31射出的投影光4由镜部32反射后,投影到屏幕100。在图2中,省略了镜部32,简略化地示出显示装置3的结构。屏幕100具有第1光扩散板1和第1光扩散板2。面状排列的微囊11形成光扩散层10。第1光扩散板1由利用微囊11形成的光扩散层10以及支撑片12构成。从投影部31射出的投影光4在透射过设置在屏幕100的入射侧的第1光扩散板1时发生散射。投影光4在透射过第2光扩散板2时也发生散射。第2光扩散板2和投影部31配置在第1光扩散板1的相反的两侧。
观赏者9观看该散射光投影到屏幕100而得到的视频。观赏者9和投影部31处于屏幕100的相反的两侧。这里,散射光随时间经过的变化使闪烁平均化。而且,散射光随时间经过的变化减少了闪烁。散射光在时间上的变化的功能设置在第1光扩散板1上。入射到屏幕的光线通过光扩散板或光散射部。光散射材料的移动使在光扩散板或者光散射部形成的散射波的散射分布变化,使散射波的相位变化。屏幕上的亮度分布发生变化,从而减少闪烁。
为了使显示装置3的纵深变薄,投影光4以比较大的投影角度从投影部31向屏幕100投影。为此,屏幕100具有菲涅耳透镜18。菲涅耳透镜18具有使向屏幕100投影的光朝向观赏者9的方向的功能。如图3所示,第1光扩散板1可以在投影光4的入射面侧整合为一体地具有菲涅耳透镜18的功能。另外,如图4所示,也可以将菲涅耳透镜18作为另外的部件配置在屏幕100的入射侧,并在菲涅耳透镜18和第2光扩散板2之间配置第1光扩散板1。
如图5所示,第1光扩散板1具有支撑片12和微囊11。如图6所示,微囊11在囊膜13内具有分散介质1B和光扩散粒子15。光扩散粒子15是第1光扩散粒子。分散液14由分散介质1B和光扩散粒子15构成。如图3所示,微囊11通过粘合剂等粘合材料1A相对于支撑片12固定在投影光4的出射侧。有时粘合材料1A固化后仍具有弹性。特别地,当应用在后述的反射型屏幕上时,使用没有完全固化的粘合材料1A是有效的。
该结构是在制造时使用混入了微囊11的粘合剂。需要在支撑片12的出射侧的面上均匀涂布该粘合剂的工序。该制造方法可利用例如屏幕印刷技术容易地实现。另外,如果使用这样的方法,能够简单地在短时间内在支撑片12的出射侧的面的整个面上涂布微囊11。因此,第1光扩散板1能够容易地生产且品质稳定地进行生产。
第1光扩散板1以及第2光扩散板2被设置在显示装置3的保持结构保持在规定的位置。因此,构成屏幕100的第1光扩散板1以及第2光扩散板2有因重力或者外力等而挠曲的可能性。例如专利文献1的屏幕是屏幕的光扩散部被夹在第1基板和第2基板之间的结构。光扩散部具有能够在分散介质中移动的光散射材料。当屏幕挠曲时,第1基板和第2基板之间的间隙量发生变化。因此,光散射材料的数量或者光散射材料的移动速度有可能在屏幕面上变得不均匀。
另一方面,在实施方式1的屏幕100上,微囊11被固定在支撑片12上。因此,即使由于第1光扩散板1挠曲导致其平面性发生变化,微囊11的形状也不发生变化。因此,微囊11中的光扩散粒子15的数量也不会变化。另外,微囊11中的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速度也不会变化。对于难以维持平面性的大画面用屏幕,也能均匀地具有透射光的强度分布和减少闪烁的效果。
在图6中,微囊11被设为大致球形。另外,微囊11在囊膜13内包含分散液14。分散液14由分散介质1B和光扩散粒子15构成。光扩散粒子15为大致球形的分散相。
囊膜13由例如明胶、明胶与阿拉伯树胶的混合物、氨甲酸乙酯树脂、密胺树脂和尿素甲醛树脂等构成。关于分散介质1B,对其密度或粘性等进行选择。通过经选择的密度或粘性等,光扩散粒子15变得在分散液14中容易移动。其结果,第1光扩散粒子15在分散液14中进行布朗运动。由此,第1光扩散粒子15能够在分散液14中持续移动。
布朗运动是微小粒子的不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是进行热运动的周围分子发生不均匀地碰撞而引起的现象。由于布朗运动,投影光4的散射波发生随时间经过的变化。由此,闪烁被平均化。于是,闪烁减少,闪烁被去除。
另外,使光扩散粒子15带电成带符号相同的电荷。光扩散粒子15是第1光扩散粒子。通过这样,各个光扩散粒子15互斥,在分散液14中均匀地分散而不会集中到一个地方。因此,光扩散粒子15不会在分散液14中集中到一个地方,能够在分散液14中进行布朗运动。光扩散粒子15在均匀分散的状态下移动。光扩散板1能够获得这样效果。
另外,当屏幕100的温度由于投影光4而上升时,微囊11中的光扩散粒子15活跃地进行布朗运动。光扩散粒子15持续在微囊11中的移动,由此,投影光4的散射波发生随时间经过的变化。如果该变化量和变化速度足够大,则闪烁被平均化。于是,闪烁减少,闪烁被去除。
优选光扩散粒子15的大小在约0.5μm到约10μm的范围内。当激光束照射到微小粒子时,从该粒子向各个方向发出光。各个方向是前后方向、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这被称为衍射散射光。
衍射散射光的强度描绘出在发出光的方向上的一定的光强度分布图案。光强度分布图案随着粒子的大小而变化成多种形态。随着粒子径变小,侧方的光以及后方的光变强。侧方是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后方是相对于激光束的前进方向而言的相反方向。即,光成为如眉毛样的形状或者如葫芦那样的形状向所有方向扩展。
当光扩散粒子15的直径小于0.5μm时,不能无视向散射光的强度分布的后方散射的比例。这种情况下,透射过屏幕100的光量减少,光利用效率下降。光利用效率是指,在从投影部31射出的光量中,观赏者9看到的视频的光量的比例。因此,投影在屏幕100的画面变暗。另一方面,当光扩散粒子15的直径为10μm以上时,从分散介质1B受到的阻力变大,微囊11中的光扩散粒子15的运动下降。其结果,可能无法获得充分的减少闪烁的效果。
另外,当微囊11的直径变大时,第1光扩散板1的厚度变大,所以解像度下降。因此,优选微囊11的直径为约200μm以下。另外,对于专利文献1的光散射材料的介质中的移动,上述微囊11的直径大于200μm。然而,即使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量约为200μm,只要光扩散粒子15在微囊11的内部进行随机移动,则也能够获得减少闪烁的效果。因此,即使光扩散粒子15与现有技术同样地并不移动较大的距离,也不会特别产生问题。
由此,能够抑制屏幕整体的光扩散粒子的分布不均,获得减少闪烁的屏幕。
另外,减少闪烁的屏幕被公开在日本特开2007-328003号公报中。该公报公开了使屏幕的光扩散板的整体在屏幕的面方向上旋转的技术。提出了通过该旋转运动使光扩散板连续移动的方法。光扩散板具有专利文献1的光散射材料的功能。然而,当采用使屏幕的光扩散板整体运动的方法时,需要用于驱动光扩散板的较大的能量。因此,存在振动的问题或噪声的问题等。本实施方式1的屏幕使光扩散粒子移动。与使屏幕的光扩散板的整体运动的方法相比,光扩散粒子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小。因此,能够抑制在使屏幕运动时产生的振动。另外,能够抑制在使屏幕运动时产生的噪声等缺陷。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对屏幕100具有第1光扩散板1和第2光扩散板2的结构进行说明。不过,第2光扩散板2不是必需的。因此,使屏幕100成为省略了第2光扩散板2的结构也没关系。屏幕100可以采用省略了第2光扩散板2的结构。不过,当微囊11中的光扩散粒子15的运动迟缓时,闪烁不能充分地被减少。这种情况下,存在由于光线的干渉而产生的看起来像亮度不均在屏幕上移动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设置第2光扩散板2,则能够减少由于上述光线的干渉而产生的亮度不均,抑制闪烁。
接着,使用图7对使对比度提高的结构进行说明。图7是示出第2光扩散板2的结构的示意图。图7(A)以及图7(B)的上侧是观赏者9侧,下侧是投影光4的入射侧。如图7(A)所示,在第2光扩散板2的投影光4的入射侧形成双凸透镜23。在观赏者9侧的支撑片部21的内部包含有光扩散粒子22。光扩散粒子22是第2光扩散粒子。
来自外部的光线5从观赏者9侧入射到第2光扩散板2。光线5被支撑片部21中的光扩散粒子22散射。此后,光线5被双凸透镜23的透镜面反射,再向观赏者9侧射出。双凸透镜23配置在第2光扩散板2的投影光4的入射侧。观赏者9除了看到投影光4以外还同时看到光线5。光线5是来自外部的不需要的光。投影光4是由投影部31投影的图像光。图像光是具有图像信息的光。因此,视频的对比度下降。
于是,如同图7(B)所示,将黑条24设置在支撑片部21的观赏者9侧。黑条24吸收双凸透镜23的透镜面反射的光。或者,黑条24反射双凸透镜23的透镜面反射的光。黑条24不向观赏者9侧射出来自外部的不需要的光线5。由此,能够抑制对比度的下降。这里,为了扩大水平方向的视角,双凸透镜23形成在垂直方向上。因此,黑条24也同样设置在垂直方向上。
进一步对通过第1光扩散板1的配置以及第2光扩散板2的配置能够使对比度提高的结构进行说明。如上面所述,优选微囊11内的光扩散粒子15的直径为大约0.5μm到大约10μm。不过,如果考虑布朗运动,则大约1μm的粒子直径是最合适的。因此,第1光扩散粒子15使用粒子直径为大约1μm的粒子。不过,由于是大约1μm的粒子,因此光具有在光线的前进方向上散射的特性。另外,由于是大约1μm的粒子,光具有在后方也发生若干散射的特性。后方是指相对于光线的前进方向而言的相反方向。
另一方面,第2光扩散粒子22的直径比第1光扩散粒子15的粒子直径大。第2光扩散粒子22包含在第2光扩散板2中。第1光扩散粒子15包含在第1光扩散板1的微囊11中。因此,在第2光扩散粒子22的情况下,与第1光扩散粒子15相比较,散射光集中于光线的前进方向。即,在光扩散板2上,向后方的光散射少。这里,后方是指观赏者9侧。另一方面,在光扩散板1上,向后方的光散射多。这里,后方是投影部31侧。因此,为了尽可能地不使光线5向观赏者9侧散射,小粒径的光扩散粒子15的位置要考虑与大粒径的光扩散粒子22之间的位置关系来确定。光线5是从观赏者9侧入射到屏幕100内部的光线。后方是指相对于光线5的前进方向的相反方向。观赏者9侧是相对于光线5的前进方向的后方。
即,第1光扩散板1配置在投影光4的入射侧。第2光扩散板2配置在出射侧。第1光扩散板1具有小粒径的第1光扩散粒子15。第2光扩散板2具有大粒径的第2光扩散粒子22。投影光4的入射侧是显示装置3的内部侧。投影光4的出射侧是显示装置3的外部侧。由此,能够防止外部光向观赏者9侧散射。另外,光线5是外部光。第1光扩散粒子15是第1光扩散板1的光扩散粒子。第2光扩散粒子22是第2光扩散板2的光扩散粒子。
如以上所述,通过将黑条24配置在第2光扩散板2的出射面侧,能够提高视频的对比度。另外,将第1光扩散粒子15配置在投影光4的入射侧。并且,将第2光扩散粒子22配置在投影光4的出射侧。通过这样,能够提高视频的对比度。第1光扩散粒子15的粒径小于第2光扩散粒子22。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的屏幕100中,利用使用了投影光4的屏幕100的温度上升,来促进微囊11内部的光扩散粒子15的布朗运动。在实施方式2的屏幕110中,对屏幕110施加电压而使得产生电场,由此,促进光扩散粒子15的布朗运动。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以实施方式1中已说明的省略了第2光扩散板2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8、9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屏幕110、120的结构的截面图。另外,对于与图2至图5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8所示,在透明电极16a和透明电极16b之间,配置有支撑片12以及微囊11。微囊11被涂布在支撑片12上。即,透明电极16a、16b被配置成从投影光4的光轴方向的两侧夹着支撑片12和微囊11。电源17与2个电极16a、16b连接。电源17向2个电极16a、16b施加电压。于是,微囊11中产生电场。实施方式2中的光扩散粒子15带电符号相同。即,光扩散粒子15带正电,或者光扩散粒子15带负电。因此,带电的光扩散粒子15受到库仑力。于是,光扩散粒子15在微囊11中向投影光4的光轴方向运动。向电极16a、16b施加交流电压。由此,光扩散粒子15在投影光4的光轴方向上往复地持续运动。
另外,对于透明电极,存在电极自身透明的情形。另外,对于透明电极,还存在虽然电极自身不透明,不过电极的线径细微的情况。即,由于电极细,能够透视到屏幕的另一侧。
例如,设为使光扩散粒子15带正电。使支撑片12侧的电极16a侧带正电。使微囊11侧的电极16b带负电。这种情况下,光扩散粒子15在微囊11中朝电极16b的方向运动。不过,由于各光扩散粒子15带有相同的正电,所以相互排斥。因此,光扩散粒子15不会集中在一个地方。接着,使电极16a带负电。并且,使电极16b带正电。这种情况下,光扩散粒子15在微囊11中朝电极16a的方向运动。
这样,当向电极16a、16b施加交流电压时,光扩散粒子15在屏幕110的光轴方向上持续往复。另外,微囊11中的光扩散粒子15相互排斥。并且,光扩散粒子15不会集中到一个地方。由此,投影光4的散射波发生随时间经过的变化。如果该变化量以及变化速度足够大,则对于观赏者5来说,闪烁被平均化并且减少。或者,对于观赏者5而言,闪烁被去除了。
由此,屏幕110在光扩散粒子15的布朗运动的基础上,使光扩散粒子15的运动活跃,从而能够提高减少闪烁的效果。另外,屏幕110能够抑制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从而,屏幕110能够抑制屏幕整体的光扩散粒子的分布不均,减少闪烁。
接着,对图9进行说明。在图8所示的屏幕110中,在透明电极16a和透明电极16b之间,配置有支撑片12以及微囊11。另一方面,在图9所示的屏幕120中,在透明电极16a和透明电极16b之间仅配置有微囊11。因此,微囊11固定在被固定于支撑片12的电极16a上。光扩散板1由光扩散层10和电极16a构成。
由此,屏幕120能够更直接地向微囊11施加电场。因此,通过向电极16a、16b施加交流电压,屏幕120能够更容易地使光扩散粒子15在投影光4的光轴方向上移动。屏幕120能够抑制光扩散粒子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另外,屏幕120能够抑制屏幕整体的光扩散粒子的分布不均,减少闪烁。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1中,微囊11内的光扩散粒子15的形状为大致球形。不过,实施方式3的光扩散粒子15为球形以外的形状。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微囊11的结构的结构图。另外,对于与图6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光扩散粒子15为球形的情况下,为了有效地减少闪烁,需要光扩散粒子15在微囊11中以足够的速度改变其位置。即,需要球形的光扩散粒子15快速运动。另一方面,对如图10所示光扩散粒子15成为例如像凸透镜那样扁平的非球形(以下,称为凸透镜形状)的情况进行探讨。凸透镜形状的光扩散粒子15在微囊11中即使不改变其位置,也能够通过分散介质1B的分子运动使其姿势发生变化。由此,产生相对光扩散粒子15的投影光4的角度变化。光扩散粒子15在微囊11中不改变其位置,就能够产生散射波的随时间经过的变化。在温度低的环境下,分散介质分子的运动小。不过,即使在低温环境下,非球形的光扩散粒子15也能够减少闪烁。或者,即使在低温环境下,非球形的光扩散粒子15也能够去除闪烁。
由此,能够抑制光扩散粒子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并能够抑制屏幕整体的光扩散粒子的分布不均,获得减少闪烁的屏幕。
另外,通过采用高分子作为光扩散粒子15的材料,能够容易地制作出球形、非球形的粒子。高分子是指例如聚苯乙烯、丙烯等。
实施方式4
在实施方式1至3中,对透射型屏幕进行了说明,而在实施方式4中,将对反射型屏幕进行说明。图11是示出投影部31、观赏者9以及反射型屏幕13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12是示出屏幕130的结构的结构图。图13是示出屏幕140的结构的结构图。另外,对于与图2以及图3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与图2的透射型屏幕100不同,从投影部31射出的投影光4被屏幕130的表面反射。此时,投影光4发生散射。如图11所示,观赏者9相对于屏幕130位于与投影部31相同的一侧。观赏者9能够将该散射光作为视频来观看。所谓的视频是在屏幕130上放映出的视频。
图12中,在屏幕130的支撑片12的观赏者9侧的表面上,形成有凹凸形状的光扩散部19。微囊11借助粘合材料1A固定在支撑片12的投影光4的入射侧。粘合材料1A为粘合剂等。即,微囊11借助粘合剂等固定在屏幕130的形成光扩散部19的面上。屏幕130相当于实施方式1的光扩散板1。
投影光4从投影部31射出。而且,投影光4在透射过微囊11时发生散射。微囊11设置在屏幕130的入射侧。投影光4在被光扩散部19反射时也发生散射。光扩散部19形成在屏幕130的入射侧。被光扩散部19反射的光线在透射过微囊11时再次发生散射。
在微囊11中,散射光随时间经过发生变化。由于该功能,闪烁被平均化并且减少。或者,通过该功能,闪烁被平均化进而被去除。微囊11设置在屏幕130的光扩散部19侧的面上。由此,能够得到一种抑制了光扩散粒子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并能够抑制屏幕整体的光扩散粒子15的分布不均且减少闪烁的屏幕。
实施方式1至3中说明的透射型屏幕用于从屏幕后方投影的背投。透射型屏幕一般应用在投影电视等中。因此,屏幕固定在显示装置3的框体上,作为显示装置3的部件来使用。显示装置3是投影电视等。另一方面,实施方式4中说明的反射型屏幕是正投影仪等投影装置。正投影仪等是投影部31从屏幕的前方投影光的结构。屏幕130一般以卷起到会议室等的天花板上的状态保管。如图12中说明的那样,现有的反射型屏幕的光扩散部19形成在支撑片12的表面。因此,现有的反射型屏幕能够容易地在卷起的状态下保管。
实施方式4中说明的屏幕130将微囊11安装在现有的屏幕的表面。粘合剂等用于微囊11的安装。因此,即使与实施了现有的闪烁对策的屏幕相比较,也能够容易地在卷起状态下保管。实施了现有的闪烁对策的屏幕是专利文献1示出的屏幕。
另外,如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那样,在微囊11中的光扩散粒子15的布朗运动的基础上,采用向屏幕施加电压的方法。向屏幕施加电压的方法是促进光扩散粒子15的运动的方法。如图13的屏幕140所示,在电极16a和电极16b之间配置有支撑片12以及微囊11。即,电极16a、16b被配置成从投影光4的光轴方向的两侧夹着支撑片12和安装在支撑片12上的微囊11。
这种情况下,配置在微囊11侧的电极16b需要是透明的。不过,配置在支撑片侧的电极16a不需要是透明的。另外,如在实施方式2的图9中说明的那样,不在电极16a和电极16b之间配置支撑片12,而是在电极16a和电极16b之间只配置微囊11。这种情况下,需要电极16a、16b双方都透明。图14所示的屏幕150能够更直接地向微囊11施加电场。通过向电极16a、16b施加交流电压,屏幕150能够更容易地使光扩散粒子15在投影光4的光轴方向上移动。
另外,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电源17配置在天花板侧,也能够与上述同样地,使屏幕140、150容易地在卷起状态下保管。
如以上所述,反射型屏幕130在屏幕的表面具有微囊11。反射型屏幕130能够抑制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并能够抑制屏幕整体的光扩散粒子15的分布不均,减少闪烁。另外,屏幕140、150具有电极16a、16b。电极16a、16b在光扩散粒子15的布朗运动的基础上,使光扩散粒子15的运动活跃。从而,能够提高减少闪烁的效果。另外,对于屏幕130、140、150,在对屏幕进行保管时,能够容易地卷起屏幕进行保管。
另外,在反射型屏幕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不仅限于屏幕和投影装置为不同部件的情况。投影装置是投影仪。如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3―38843的0024段以及图5、图7所示那样,在游戏机等中,反射型屏幕作为显示装置的一个部件来使用。
实施方式5
在实施方式5中,关于粘合剂的折射率与微囊11中的分散介质1B的折射率进行说明。粘合剂将微囊11保持在支撑片12上。图15是示出分散介质1B的光扩散效果以及粘合材料1A的光扩散效果的说明图。微囊11周围的虚线的内侧表示粘合材料1A。粘合材料1A是粘合剂等。图16是示出分散介质1B的光扩散效果以及粘合材料1A的光扩散效果的特性图。另外,对于与图2的结构要素以及图6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15中,将粘合材料1A的折射率设为nB,将分散介质1B的折射率设为nP。如图3所示,粘合材料1A存在于微囊11的周边。当两者的折射率nB、nP不同时,微囊11具有透镜的效果。如图15(A)所示,当折射率差(nB-nP)为负值的情况下,微囊11具有凸透镜的效果。如图15(B)所示,当折射率差(nB-nP)为正值的情况下,微囊11具有凹透镜的效果。该效果取决于两者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nB-nP|。即,通过粘合材料1A的材料和分散介质1B的材料的选择,屏幕具有非常大的光扩散效果。
当存在由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nB-nP|产生的光扩散效果时,在屏幕上放映出的视频模糊。于是,在屏幕上放映出的视频变得不再鲜明。该现象与有无由微囊11中的光扩散粒子15导致的散射无关。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nB-nP|是粘合材料1A与分散介质1B之间的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另一方面,由光扩散粒子15导致的投影光4的散射,产生视频模糊的现象。所谓的视频模糊的现象是视频不鲜明的现象。该视频模糊的现象是与折射率之差|nB-nP|相同的现象。然而,由光扩散粒子15导致的投影光4的散射具有抑制闪烁的效果。因此,使得由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nB-nP|导致的光扩散效果较小。这是因为,在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nB-nP|中不存在投影光4的散射随时间经过而变化的要素。即,是因为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nB-nP|不具有抑制闪烁的效果。另一方面,由光扩散粒子15导致的投影光4的光扩散效果具有抑制闪烁的效果。因此,使由光扩散粒子15导致的投影光4的光扩散效果较大。由此,能够抑制视频模糊的现象,并能够有效地抑制闪烁。
对粘合材料1A和分散介质1B的折射率之差|nB-nP|的范围进行具体说明。图16是示出折射率之差(nB-nP)与雾度值(haze值)之间的关系的图。横轴表示折射率之差(nB-nP),纵轴表示雾度值。雾度值是向薄膜照射可见光时,扩散透射光相对于全透射光的比例。雾度值减小,则薄膜的透明性上升。这样,雾度值是表示薄膜等模糊程度的值,一般作为定量表示光扩散元件15的光扩散效果的量来使用。
在图16中,在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nB-nP|的值为0的情况下,雾度值(haze值)为极小。而且,该雾度值为大约43%。该雾度值表示只由光扩散粒子15导致的光扩散效果。另外,囊膜对光扩散效果带来影响。不过,由于该影响微小,所以可以不考虑。随着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nB-nP|变大,由微囊11产生的透镜作用变大。雾度值急剧增加。当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nB-nP|为0.05时,雾度值大约为80%。当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nB-nP|为0.05以上时,雾度值的增加变缓,雾度值收敛在大约88%。综上可得,希望抑制由折射率之差导致的光扩散效果,使光扩散粒子15的光扩散效果较大。优选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nB-nP|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nB-nP|是粘合材料1A的折射率nB与分散介质1B的折射率nP的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
【式1】
|nB-np|≤0.05        …(1)
如以上那样,使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nB-nP|较小,优选为使得|nB-nP|≤0.05。由此,使得由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nB-nP|导致的光扩散效果较小,而抑制视频的模糊现象。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nB-nP|不具有抑制闪烁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使得由光扩散粒子15导致的投影光4的光扩散效果较大,能够有效地抑制闪烁。光扩散粒子15具有减少闪烁的效果。根据以上所述,能够获得一种抑制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并能够抑制屏幕整体的光扩散粒子15的分布不均并减少闪烁的屏幕。
实施方式6
在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中,使用粒径几乎相同的光扩散粒子15,带电量也相同。而在实施方式6中,使用粒径不均等的光扩散粒子15,且使用带电量不均等的光扩散粒子15。图17至图24是示出微囊的结构的结构图。另外,对于与图6的结构要素以及图10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17中,微囊11为大致球形。微囊11由囊膜13、分散介质1B以及光扩散粒子15a、15b构成。在微囊11中,包含有分散介质1B和光扩散粒子15a、15b。分散液14由分散介质1B以及光扩散粒子15a、15b构成。光扩散粒子15a、15b为大致球形,光扩散粒子15a、15b的粒径不均等。在光扩散粒子15的粒径相同的情况下,例如由于布朗运动,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速度几乎相同。然而,在光扩散粒子15的粒径不均等的情况下,大粒径的光扩散粒子15a的移动速度变慢。而且,小粒径的光扩散粒子15b的移动速度变快。光扩散粒子15统一地表示光扩散粒子15a和光扩散粒子15b。
当微囊11中的光扩散粒子15全部做相同运动的情况下,由光扩散粒子15导致的散射光的变化小。不过,在光扩散粒子15进行随机运动的情况下,闪烁图案的变化量变大,可以期待有效地减少闪烁的效果。由于光扩散粒子15的粒径不均等,所以产生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速度的差。由于光扩散粒子15的运动的随机程度提高,能够进一步减少闪烁。
接着,对与实施方式2一样在使光扩散粒子15带有相同电荷的情况下,对电极16施加交流电压的情况进行说明。如图18所示,在使x轴方向上产生直流电场E而粘性阻力和库仑力不相等的状态下,使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速度V表示为以下的式(2)。这里,将电场设为E,光扩散粒子的带电量设为q,粒子半径设为a,分散介质的粘度设为η。
【式2】
V = qE 6 πηa · · · ( 2 )
从该式(2)可知,移动速度V根据光扩散粒子15的半径a的大小而发生变化。由于光扩散粒子15的粒径不均等,所以光扩散粒子15分别以不同的移动速度V移动。
另外,最有效去除闪烁的光扩散粒子15的运动是较大速度下的随机运动。即,闪烁的去除是靠闪烁图案的变化实现的。当粒子以较大速度移动时,闪烁图案以快到人眼无法察觉的程度变化。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少闪烁。
如图18所示,使不均等的粒径的光扩散粒子15带有相同的电荷,并使电场E产生。由此,与由布朗运动导致的光扩散粒子15的运动相比,光扩散粒子15的运动为随机且较大的速度。因此,通过向电极16施加交流电压,闪烁的图案更快地变化,能够提高减少闪烁的效果。
图19是示出使同一粒径的光扩散粒子15带有不均等的带电量q的微囊11的图。图19中,大的+标记表示大的带电量。另外,小的+标记表示小的带电量。由式(2)可知,为了使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速度V变化,使光扩散粒子15的带电量q不均等也是有效的。这样,即使在光扩散粒子15的粒径均等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速度产生差异。
图20示出使粒径不均等的光扩散粒子15带有不均等的带电量q的微囊11。图20中,大的+标记表示大的带电量。另外,小的+标记表示小的带电量。在光扩散粒子15的粒径不均等的情况下,使小粒径的光扩散粒子15e带有大电荷。另外,使大粒径的光扩散粒子15f带有小电荷。由此,能够增大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速度的差。
另外,如图21所示,微囊11中的光扩散粒子15的粒径设为均等。而且,使大约一半数量的粒子带正电,使剩下的粒子带负电。带正电的粒子的数量与带负电的粒子的数量几乎相同。这种情况下,添加分散剂。分散剂将扩散粒子15g和光扩散粒子15h分离。光扩散粒子15g带正电。光扩散粒子15h带负电。各光扩散粒子15g、15h不聚集。在分散剂中,存在由于电气上的互斥或者位阻现象而保持适当空间的分散剂。这里,使用的分散剂具有对光扩散粒子15g、15h的亲和性基团,并且具有对分散介质具有相容性的链。分散剂具有位阻功能。
在该结构中,当向电极16施加电压时,朝向电极16a的光扩散粒子15的数量与朝向电极16b的光扩散粒子15的数量几乎相同。因此,与光扩散粒子15全都向相同方向移动的情况相比,光扩散粒子15运动的随机程度提高。由此,闪烁图案的变化量变大,从而能够提高减少闪烁的效果。
图22是示出微囊11的图。微囊11的光扩散粒子15的粒径不均等,大约一半数量的粒子带正电,剩余的粒子带负电。带正电的粒子的数量与带负电的粒子的数量几乎相同。在图22中,微囊11中包含带正电的大粒子15i、带负电的大粒子15j、带正电的小粒子15k、以及带负电的小粒子15m。光扩散粒子15i、15j、15k、15m分别为几乎相同的数量。
图23是示出了同时应用了不均等粒径和不均等带电量的微囊11。大粒子的带电量小,小粒子的带电量大。在图23中,微囊11中,包含带正电的大粒子15p、带负电的大粒子15q、带正电的小粒子15n、以及带负电的小粒子15o。光扩散粒子15p、15q、15n、15o分别具有大致相同的数量。由于同时应用了不均等的粒径和不均等的带电量,能够进一步提高减少闪烁的效果。
另外,如图24所示,光扩散粒子15r与实施方式3的光扩散粒子15为相同形状。例如,光扩散粒子15r为扁平的非球形、板状以及棒状等形状。扁平的非球形是像凸透镜那样的形状。光扩散粒子15r的一端带正电,另一端带负电。如上所述,分散剂将光扩散粒子15分离。因此,光扩散粒子15不结合也不聚集。当向电极16施加交流电压时,光扩散粒子15r立即旋转。这与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情形具有同样的效果。只是,与布朗运动相比,光扩散粒子15r能够更快地旋转。因此,闪烁减少的效果变得更大。
即,发生相对于投影光4的光扩散粒子15r的角度变化。光扩散粒子15r不在微囊11中移动,就使散射波发生随时间经过的变化。在温度低的环境下,分散介质1B的分子移动小。因此,即使例如在温度低的环境下,屏幕也能获得减少闪烁的效果。或者,屏幕能够获得去除闪烁的效果。
由此,能够获得抑制光扩散粒子15r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并能够抑制屏幕整体的光扩散粒子15r的分布不均且减少闪烁的屏幕。
如以上所述,通过不使光扩散粒子15的粒径成为均等,能够有效地抑制闪烁。通过不使光扩散粒子15的带电量成为均等,能够有效地抑制闪烁。另外,有效地减少闪烁可以通过将正粒子和负粒子混合来实现。大约一半数量的粒子带正电,剩下一半数量的粒子带负电。另外,有效地较少闪烁可以通过使一个粒子带有正电和负电来实现。光扩散粒子15的一端带正电,另一端带负电。由此,能够获得抑制光扩散粒子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并能够抑制屏幕整体的光扩散粒子的分布不均且减少闪烁的屏幕。
实施方式7
在实施方式2中示出,通过向电极16a、16b施加交流电压,光扩散粒子15在光轴方向上持续往复移动。在实施方式7中,对被施加到电极16的电压的随时间经过的变化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图25(A)中示出电压随时间经过的变化为正弦波的情形和为矩形波的情形的电压波形。图25(B)中示出与图25(A)的电压随时间经过的变化相对应的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速度。图25(B)的实线表示施加了图25(A)的实线所表示的电压时的粒子的速度。即,以矩形波的方式施加电压。图25(B)的虚线表示施加图25(A)的虚线所表示的电压时的粒子的速度。即,以正弦波的方式施加电压。图25(A)的纵轴表示向电极16施加的电压[V],横轴表示时间[msec]。图25(B)的纵轴表示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速度[μm/sec],横轴表示时间[msec]。
如图25(B)所示,关于与电压随时间经过的变化相对应的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速度,在矩形波的情况下,粒子的移动速度在短时间内变成一定的速度。另外,在正弦波的情况下,粒子的移动速度接近正弦波。对于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速度,在矩形波电压的情况下,移动速度的变化成为接近矩形波的形状。即,对于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速度,当施加矩形波电压时,粒子的移动速度在短时间内变成一定的速度。关于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速度,在正弦波电压的情况下,移动速度的变化成为接近正弦波的形状。综上可知,在正弦波电压的情况下电压的符号反转时,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速度下降,所以移动速度的绝对值变小。即,随着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速度的下降,闪烁图案的变化也变得缓慢。因此,对于观赏者9来说,闪烁容易被意识到。接着,对电压波形为矩形波的情况进行讨论。当电压的符号反转时,光扩散粒子15开始向反向移动。不过,光扩散粒子15的粒子速度的绝对值在短时间内变为最大。因此,闪烁图案的随时间经过的变化很快。对于观赏者9而言,即使在电压符号发生变化时,也难以意识到闪烁。
通过向电极16a、16b施加矩形波电压,光扩散粒子15能够抑制反转时的速度下降地进行移动。由此,对于观赏者9而言,即使在光扩散粒子15的前进方向改变时,也难于意识到闪烁。由此,能够获得抑制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并能够抑制屏幕整体的光扩散粒子15的分布不均且减少闪烁的屏幕。
实施方式8
在实施方式8中,对被施加到电极16a、16b的电压的随时间经过的变化进行说明。在电压反转时,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速度降低。在实施方式7中,对使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速度降低的时间较短的电压的随时间经过的变化进行了说明。在实施方式8中,对使该时间进一步变短的方法进行说明。图26(A)示出在实施方式8中提出的电压随时间经过的变化。图26(B)示出与图26(A)相对应的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速度的时间变化。图26(B)用实线表示图26(A)示出的电压波形的情形。另外,用虚线表示在实施方式7中示出的矩形波形的情形。图26(A)的纵轴表示向电极16施加的电压[V]。横轴表示时间[msec]。图26(B)的纵轴表示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速度[μm/sec]。横轴表示时间[msec]。
如图26(A)所示,施加大的电压,使得在电压反转时电压的绝对值暂时地具有极大值。即,在正向和负向交互地施加电压。例如,对正向施加电压的期间内的情况进行讨论。当施加电压的方向反转到正向时,电压被设定为最大值。在图26(A)中,此时的施加电压约为130[V]。通常的施加电压是50[V]。此时,施加最大的电压最有效果。即,施加尽可能大的电压最有效果。由此,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速度随时间经过的变化成为如图26(B)的实线所示的波形。虚线所示的波形示出实施方式7中示出的以矩形波方式施加电压的情形。与虚线的波形比较,实线的波形示出光扩散粒子15的粒子速度在短时间内反转的情况。另外,实线的波形示出光扩散粒子15的粒子速度在短时间内变为最高速度的情况。
施加大的电压,使得在施加电压反转时电压的绝对值暂时地成为极大值。所谓极大值是指在被施加的电压的范围中最大的值。在实施方式7中,对施加电压反转时容易产生的闪烁进行了说明。能够使容易地意识到该闪烁的状态变为更短的时间。即,闪烁图案的变化能够变为更高的速度。由此,即使在电压反转时,对于观赏者9而言,也难以意识到闪烁。而且,能够获得抑制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并能够抑制屏幕整体的光扩散粒子15的分布不均且减少闪烁的屏幕。
实施方式9
在实施方式9中,使视频信号的色彩显示形式为场序方式。向电极16施加电压。在实施方式9中,示出施加电压反转的定时。
所谓场序方式是将视频信号的色彩显示形式通过RGB的在时间上分割的方式进行显示,由此,显示所期望的颜色的方式。R表示红色,G表示绿色,B表示蓝色。另一方面,与绿色G相比,红色R和蓝色B的闪烁识别更困难。即,与其他颜色相比,绿色G的闪烁容易被意识到。
图27是示出电极16a、16b的极性切换定时的图。图27(A)示出相对于显示红色R、蓝色B以及绿色G的时间的电极16a、16b的极性切换定时。图27(A)的横轴为时间[msec],纵轴为向电极16a、16b施加的电压[V]。为了容易理解,图27(B)示出显示各颜色的时间范围。图27(B)的横轴为时间[msec]。时间B是显示红色R以及蓝色B的时间。
如图27所示,在显示红色R或蓝色B图像的定时,使施加电压反转。这是因为红色R或蓝色B的闪烁不易被意识到。由此,能够避免由于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速度下降而导致的观赏者9容易意识到闪烁的情况。施加电压的反转也可以在全部颜色都不显示的定时进行。图28是示出电极16a、16b的极性切换定时的图。图28(A)示出相对于显示红色R、蓝色B以及绿色G的时间的电极16a、16b的极性切换定时。图28(A)的横轴为时间[msec],纵轴为向电极16a、16b施加的电压[V]。为了容易理解,图28(B)示出显示各颜色的时间范围。图28(B)的横轴为时间[msec]。场序方式是3色图像依次进行显示的方式。因此,在场序方式中,在各图像间存在不显示视频的时间。时间C是不显示视频的时间。由此,能够避免由于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速度下降而导致的观赏者9容易意识到闪烁的情况。
由此,能够获得抑制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并能够抑制屏幕整体的光扩散粒子15的分布不均且减少观赏者9能够意识到的闪烁的屏幕。
实施方式10
实施方式10示出的视频显示方式是激光扫描方式。实施方式10中示出向电极16施加的电压的反转定时。
所谓激光扫描方式是将激光调整为视频信号的亮度水平,如图29所示,使激光在屏幕上的描绘区域M进行光栅扫描,从而显示视频的方式。如图29所示,激光扫描方式是使激光在屏幕上的描绘区域M进行光栅扫描。此时,激光光线的光量被调整为视频信号的亮度水平。由此,在屏幕上显示视频。光栅扫描是从画面的左上到右下,高速地扫描水平扫描线。光栅扫描作为大多计算机用显示器的扫描方式而被使用。在图29中,激光的扫描方向由带箭头的线表示。激光以在描绘区域M的左右方向上往复动作进行扫描。该扫描从上侧的扫描开始位置St向下侧的描绘结束位置Ed进行。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是图29中所示的方向。
在该方式中,激光从扫描开始位置St开始对整个描绘区域M进行扫描。此后,激光光再次返回开始位置St。接着,激光开始扫描。因此,图29中虚线表示的回扫期间L的期间中,屏幕上不显示视频。回扫期间L是从描绘结束位置Ed向开始位置St返回的期间。在该回扫期间L中,施加电压反转。由此,能够避免由于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速度下降而导致的观赏者9容易意识到闪烁的情况。
由此,能够获得抑制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并能够抑制屏幕整体的光扩散粒子15的分布不均且减少闪烁的屏幕。
实施方式11
在实施方式11中,如图30所示,对于每个微囊11,光扩散粒子15的带电符号不同。光扩散粒子15包含在微囊11中。另外,对于与图19示出的结构要素相同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说明。
对于每个微囊11,光扩散粒子15的带电符号不同。例如,向电极16a施加正电压,向电极16b施加负电压。带正电的光扩散粒子15g向负电极16b一方移动。带负电的光扩散粒子15h向正电极16a一方移动。
像这样,光扩散粒子15g向与光扩散粒子15h不同的方向移动,由此,闪烁图案发生更复杂的变化,能够有效地减少闪烁。
由此,能够获得抑制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并能够抑制屏幕整体的光扩散粒子15的分布不均且减少观赏者9能够意识到的闪烁的屏幕。
实施方式12
上述各实施方式示出的微囊11的光扩散粒子15是带电的。本实施方式12的微囊11的光扩散粒子15的带电量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另一方面,带电物质1C是带电的。另外,对于与图6以及图18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与屏幕面垂直的方向上施加电场E。因此,带电的光扩散粒子15在与屏幕面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即,光扩散粒子15与投影光4的入射方向大致平行地移动。另外,光扩散粒子15与观赏者9的视线的方向大致平行地移动。
这种情况下,光的散射位置的移动距离小于或等于微囊11的直径。如上所述,微囊11的直径为200微米左右。即使光的散射位置在观赏者9的视线方向上移动200微米左右,光的散射方向的变化也很小。因此,闪烁图案的变化变小。
另一方面,当光扩散粒子15在相对于屏幕面倾斜的方向或与屏幕面水平的方向上移动时,闪烁的图案复杂地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下,闪烁图案的变化变大。
图31、图32是示出微囊11的结构的结构图。如图31、图3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12中,光扩散粒子15以及带电物质1C被封入微囊11中。带电物质1C的光学影响足够小。即,带电物质1C的折射率接近分散介质1B的折射率。因此,带电物质1C为不受光学影响的物质。另外,带电物质1C为粒子或者液体。带电物质1C是预先带电的粒子。或者带电物质1C为离子性的表面活性剂。因此,带电物质1C作为透明且带电的物质存在于微囊11中。
式(2)示出粒子半径a、电场E以及移动速度V的关系。移动速度V是施加电压时的带电粒子1C的移动速度。如图31所示,在带电物质1C为粒子的情况下,如果粒子的半径a变小,则移动速度V变大。如图32所示,在带电物质1C为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多个带电物质1C聚集,于是带电物质1C形成胶态分子团1F。在分散介质1B为非极性溶媒的情况下,胶态分子团1F将亲水性部分1D朝向内侧。并且,胶态分子团1F将亲油性部分1E朝向外侧。带电物质1C的亲水性部分1D带负电。因此,胶态分子团1F像带负电的粒子那样动作。而且,当电场产生时,胶态分子团向正侧的电极一方移动。
当施加电场E时,带电物质1C移动。胶态分子团1F的大小大约为几nm的程度。由于胶态分子团1F足够小,所以移动速度V大。即,与光扩散粒子15相比,带电物质1C以非常大的速度移动。而且,带电物质1C的移动使得产生分散介质1B的对流。其结果,由于分散介质1B的对流,光扩散粒子15随机运动。所谓随机运动是指不只在垂直于电场E的方向,也在除此之外的方向上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12的屏幕中,电场E被施加在与屏幕面垂直的方向上。不过,光扩散粒子15在相对于屏幕面倾斜或与屏幕面水平的方向上移动。即,与在电场E的方向上往复的情况相比,光扩散粒子15更加随机地运动。由此,闪烁图案更复杂地变化,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闪烁。
实施方式13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微囊11在囊中具有光扩散粒子15。另外,微囊11在囊中具有分散介质1B。光扩散粒子15具有使投影光4折射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14中,微囊11至少具有2个种类的内包液体1G。而且,2个种类的内包液体1G、1G2的界面具有使投影光4折射的功能。另外,对于与图6以及图18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33示出在囊中具有2个种类以上的内包液体1G的微囊11。图33(A)是示出2个种类的内包液体1G1、1G2的情形的图。图33(B)是示出4个种类的内包液体1G1、1G2、1G3、1G4的情形的图。多个内包液体1G1、1G2、1G3、1G4具有不会相互混合在一起的性质。另外,多个内包液体1G1、1G2、1G3、1G4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即,在多个内包液体1G1、1G2、1G3、1G4之间,界面始终存在。所谓界面是2个物质的边界的面。而且,由于内包液体1G1、1G2、1G3、1G4为液体,所以多个内包液体1G1、1G2、1G3、1G4的界面形状容易变化。因此,投影光4在此界面折射并散射,其散射图案也变化。在图33中,内包液体1G1、1G2、1G3、1G4带有电荷。不过,即使在内包液体1G1、1G2、1G3、1G4不带有电荷的情况下,如果对微囊加热,也会产生界面随时间经过的变化。另外,如果向微囊施加振动,则会产生界面随时间经过的变化。
并且,内包液体1G1、1G3带有与内包液体1G2、1G4不同的电荷。在本实施方式13中,内包液体1G1、1G3带正电,1G2、1G4带负电。当向微囊11施加电场时,内包液体1G1、1G2、1G3、1G4分别向电场方向移动。带正电的内包液体1G1、1G3向负电极方向移动。带负电的内包液体1G2、1G4向正电极方向移动。由此,内包液体1G1、1G2、1G3、1G4的界面形状变化。因此,光的散射特性也变化,闪烁图案变化。通过快速地进行电场方向的切换,能够使闪烁图案变化速度变得非常快。通过电场随时间经过的变化,能够有效地减少闪烁。
不需要全部内包液体1G都带有电荷。只要一部分的内包液体1G带有电荷,就能获得光扩散效果。例如,存在图33(A)的内包液体1G1带有正电荷,而内包液体1G2不带有电荷的情形。内包液体1G1依靠电场在微囊11中移动。内包液体1G2不与内包液体1G1混合在一起。因此,内包液体1G2向与内包液体1G1相反的方向移动。
上述的内包液体1G不包含光扩散粒子15。不过,如图34所示,当内包液体1G包含光扩散粒子15时,微囊11能够进一步地使光散射。由于内包液体1G随时间经过的移动,光扩散粒子15进行随时间经过的移动。光扩散粒子15使投影光4散射。由此,能够使闪烁图案随时间经过的变化变大。而且,屏幕能够更有效地减少闪烁。
如图35所示,光扩散粒子15由大小不同的2个种类的粒子构成。光扩散粒子15a为大粒子。另外,光扩散粒子15b为小粒子。光扩散粒子15a的运动慢,光扩散粒子15b的运动快。由于光扩散粒子15的速度差,能够使闪烁图案随时间经过的变化变大。而且,屏幕能够更有效地减少闪烁。
图36是示出实施方式13的微囊11的结构的结构图。如图36所示,光扩散粒子15由像凸透镜那样的扁平的非球形粒子构成。光扩散粒子15在微囊11中即使不改变其位置,也能够通过内包液体1G的分子运动使其姿势变化。由此,产生光扩散粒子15的相对投影光4的角度变化。光扩散粒子15在微囊11中不改变其位置,就能够产生散射波的随时间经过的变化。即使在内包液体1G的运动慢的情况下,非球形的光扩散粒子15也能减少闪烁。或者,即使在低温环境下,非球形的光扩散粒子15也能够减少闪烁。或者,即使在低温环境下,非球形的光扩散粒子15也能够去除闪烁。另外,如上所述,通过改变光扩散粒子15的大小,能够进一步减少闪烁。
实施方式14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微囊11配置在菲涅耳透镜18与双凸透镜23之间。在本实施方式14中,微囊11配置在双凸透镜23的观赏者9侧。图37是从上方观察屏幕截面结构的结构图。另外,对于与图3、图7以及图8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37所示,微囊11配置在双凸透镜23的观赏者9侧。这种情况下,黑条24与电极16a邻接。另外,光扩散板1固定在光扩散板2上,能够作为一个部件。即,光扩散板2具有使散射光产生随时间经过的变化的功能。
如图7(B)所示,黑条24设置在支撑片部21的观赏者9侧。黑条24吸收双凸透镜23的透镜面反射的光。或者,黑条24反射双凸透镜23的透镜面反射的光。黑条24使得来自外部的不需要的光线5不向观赏者9侧射出。由此,能够抑制对比度的下降。这里,为了扩大水平方向的视角,双凸透镜23形成在垂直方向上。因此,黑条24也同样地设置在垂直方向上。即,黑条24设置在屏幕的显示面上。而且,黑条24遮住投影光4的一部分。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第2光扩散粒子22包含在第2光扩散板2中。不过,在图37所示的屏幕160中,第2光扩散粒子22包含在菲涅耳透镜18中。优选,第2光扩散粒子22不包含在菲涅耳透镜18的透镜部分中。而且,第2光扩散粒子22不包含在第2光扩散板2中。
另一方面,关于电极16,存在电极16自身为透明的情形。另外,存在由于电极16微细而作为屏幕被看做透明的情形。不过,不论选择选择哪种情形,由于电极16,透射率下降。
如图37所示,光扩散板1配置在黑条24的观赏者9侧。外部光5从观赏者9侧入射到屏幕160。此后,外部光5被黑条24吸收。不过,外部光5的一部分被光扩散板1散射,返回到观赏者9侧。因此,图37所示结构使对比度下降少许。
另一方面,投影光4被双凸透镜23折射。而且,投影光4的光束变细,投影光4通过黑条23之间。因此,投影光4难以被黑条24吸收。因此,这种结构能够确保视频亮度。因此,虽然存在少许的对比度的下降,不过为了获得视频的亮度,上述结构是优选的。
在图38中,示出与上述结构不同的结构。光扩散板1为配置在黑条24的投影部侧的情形。所谓投影部侧是指投影光4向屏幕入射的一侧。通过这种结构,上述的对比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没有了。不过,被光扩散板1散射的投影光4的一部分不能通过黑条24之间。而且,投影光4的一部分被黑条24吸收。因此,视频的亮度下降。因此,这种结构虽然视频的亮度下降,但是为了获得高对比度,也可以被採用。
在图38所示的屏幕161中,第2光扩散粒子22包含在菲涅耳透镜18中。优选,第2光扩散粒子22不包含在菲涅耳透镜18的透镜部分中。而且,第2光扩散粒子22不包含在第2光扩散板2中。另外,黑条24形成在支撑片26上。支撑片26不包含第2光扩散粒子22。如图38所示,黑条24形成在支撑片26上。不过,黑条24可以形成在电极16a上。这种情况下,不使用支撑片26。
另外,如图39所示,将黑条24侧的电极16a配置在与黑条24重叠的位置上。由此,能够避免由于电极16a导致的透射率下降。如上所述,投影光4被双凸透镜23折射。而且,投影光4的光束变细,投影光4通过黑条23之间。因此,投影光4通过电极16a之间。因此,由电极16a导致的透射率下降被减少。由此,能够使光的遮蔽面积在最低限度。光的遮蔽面积为黑条24的面积。不过,投影光4通过黑条24之间。因此,光的遮蔽面积小于黑条24的面积。于是,能够确保画面的亮度。另外,通过使光扩散粒子15的运动活跃,能够有效地减少闪烁。在图39所示的屏幕162中,第2光扩散粒子22包含在菲涅耳透镜18中。优选,第2光扩散粒子22不包含在菲涅耳透镜18的透镜部分中。而且,第2光扩散粒子22不包含在第2光扩散板2中。
实施方式15
在实施方式14中,黑条24是不同于电极16a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15中,黑条24具有电极16a的功能。图40是示出屏幕163的结构的结构图。图41是从正面方向观察电极结构的结构图。另外,对于与图36、图37、图38以及图39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另外,在图40所示的屏幕163中,第2光扩散粒子22包含在菲涅耳透镜18中。优选,第2光扩散粒子22不包含在菲涅耳透镜18的透镜部分中。而且,第2光扩散粒子22不包含在第2光扩散板2中。
由于黑条24具有电极16a的功能,所以黑条24由导电性材料制作。因此,不使用电极16a。电压施加在黑条24以及电极16b上。
黑条24配置在屏幕的纵向上。在画面的有效区域中,各黑条24没有被连接。因此,在画面的有效区域之外,各黑条24电连接。黑条24与相邻的黑条连接。连接部分25的材料可以是与黑条24相同的材料。另外,连接部分的材料也可以是与黑条24不同的材料。即,连接部分25可以使用透明材料。
对于本实施方式15的屏幕163,由于透明电极只有电极16b,所以屏幕163的透射率提高了。另外,由于透明电极只有电极16b,所以屏幕163的结构变得简单,能够减少成本。本实施方式15的屏幕163的成本低。
另外,实施方式14的屏幕162不需要使电极16a的位置和黑条24的位置对准。不过,对于本实施方式15的屏幕163,黑条24具有电极的功能。因此,不需要使电极16a的位置与黑条24的位置对准的工序。因此,屏幕163的装配性提高了。而且,本实施方式15的屏幕163能够抑制透射率下降、有效地减少闪烁。
实施方式16
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屏幕使用微囊11将分散液14保持在屏幕上。分散液14由光扩散粒子15以及分散介质1B构成。在本实施方式16中,多个单元11a排列在屏幕上。即,单元11a呈格子状。单元11a在内部具有分散液14。
图42是示出单元11a的截面结构的结构图。图43是从斜向示出单元11a的结构的结构图。在以壁材分割的单元中,封入着分散液14。分散液14由光扩散粒子15和分散介质1B构成。单元11a配置在电极16a和电极16b之间。关于单元11a的大小,格子的一边为100μm左右。单元11a的纵深范围是大约10μm至大约200μm。
例如,对于透明的导电性基材,可以将透明的传导性薄膜形成在塑料基材上。另外,单元11a可以通过对塑料制的基材进行压印加工来形成。压印加工是通过压下辊等来转印形状的加工。辊在表面具有凹凸形状。该凹凸形状被转印在导电性基材上。
光扩散层10是保持光扩散液的层。因此,在支撑片12上形成单元的情况下,光扩散层10由支撑片12、具有盖功能的部件以及光扩散液构成。另一方面,在电极16上形成单元的情况下,光扩散层10由电极16、具有盖功能的部件以及光扩散液构成。光扩散液为分散液14、是具有带电物质1C的分散液14,是内包液体1G等。
在图42中,电极16a形成在单元11a的支撑片侧的底面上。各单元11a的电极16a部分连接。而且,各单元11a电连接。
如图43所示,电极16a形成在支撑片12上。单元11a的形状是通过压印加工转印在支撑片12上的。向单元11a中加入分散液14。此后,将电极16b放置在单元11a上。将电极16b粘合在支撑片12上。由此,来密封单元11a。
如图6所示,单元11a中加入的光扩散粒子15可以为球形。另外,如图10所示,光扩散粒子15可以为像凸透镜那样的扁平的非球形粒子。另外,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光扩散粒子15可以为大小不同的带同号电荷的粒子。另外,如图19所示,光扩散粒子15可以为大小相同而带电量不同的同符号的粒子。另外,如图20所示,光扩散粒子15可以为大小不同且带电量不同的同符号的粒子。另外,如图21所示,光扩散粒子15可以为大小相同且带电符号不同的粒子。另外,如图22所示,光扩散粒子15可以为大小不同且带电符号不同的粒子。另外,如图23所示,光扩散粒子15可以为大小不同且带电量不同的不同符号的粒子。另外,如图24所示,光扩散粒子15可以为像凸透镜那样的扁平的非球形的带电的粒子。另外,如图30所示,可以以单元11a为单位成为带电符号不同的粒子。即,单元11a中的光扩散粒子15带电符号相同。不过,相对于其他单元11a带电符号不同。
如图31以及图32所示,光扩散粒子15以及带电物质1C可以封入到单元11a中。另外,如图33所示,内包液体1G可以封入到单元11a中。另外,如图34所示,内包液体1G以及光扩散粒子15可以封入到单元11a中。另外,如图35所示,内包液体1G以及大小不同的光扩散粒子15a、15b可以封入到单元11a中。另外,如图36所示,内包液体1G以及凸透镜形状的光扩散粒子15可以封入到单元11a中。凸透镜形状是像凸透镜那样的扁平的非球形。另外,如图44所示,对于实施方式14中示出的微囊11,凸透镜形状的光扩散粒子15的大小也可以不同。这种情况下,当内包液体1G移动时,小的光扩散粒子15s和大的光扩散粒子15t的运动不同。因此,投影光4的散射波随时间经过的变化为随机产生。其结果,能够进一步减少闪烁。在本实施方式16中,可以采用图44示出的光扩散粒子15s、15t。这种情况下,小的光扩散粒子15s和大的光扩散粒子15t的运动也是不同的。因此,投影光4的散射波随时间经过的变化为随机产生。其结果,能够进一步减少闪烁。
向电极16施加的施加电压可以如实施方式2所示那样为交流电压。另外,如实施方式7所示,可以向电极16a、16b施加矩形波电压。由此,光扩散粒子15能够抑制反转时的速度下降地进行移动。另外,如实施方式8所示,可以施加大的电压,使得在施加电压反转时电压的绝对值暂时地成为极大值。由此,即使在电压反转时,对于观赏者9而言,也难以意识到闪烁。另外,如实施方式9所示,在显示红色R或蓝色B图像的定时,使施加电压反转。由此,能够避免由于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速度下降而导致的观赏者9容易意识到闪烁的情况。
如实施方式19所示,可以不使用电极16b而使用光扩散板2。这种情况下,如图40以及图41所示,可以将光扩散板2的黑条24作为电极使用。
如实施方式4所示,可以使用采用了单元11a结构的光扩散板1来制作反射型屏幕。图45是示出反射型屏幕170的结构的结构图。光扩散层10由电极16a、16b以及分散液14构成。光扩散板1由光扩散层10以及支撑片12构成。在支撑片12的表面上形成光扩散部19。光扩散部19形成在电极16a侧。为了使屏幕170容易收纳,电源17安装在天花板侧。
通过在屏幕170上形成单元结构,没有光扩散粒子15的浓度不均的屏幕成为可能。由此,屏幕170能够均匀地减少闪烁。
实施方式17
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屏幕为平面形状。本实施方式17的屏幕为曲面形状。图46是使用了微囊11的曲面形状屏幕的结构图。图47是使用了单元11a的曲面形状屏幕的结构图。另外,对于与图2、图9以及图45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46所示,支撑片12为曲面形状。在支撑片12的观赏者9侧的面上形成透明电极16b。微囊11安装在电极16b的观赏者9侧。微囊11的固定采用粘合材料1A。在微囊11的观赏者9侧安装有电极16a。
投影部31配置在支撑片12侧。投影光4从支撑片12入射。此后,投影光4透射电极16b。接着,投影光4透射过微囊11。然后,投影光4从电极16a射出。
在微囊11中,可以封入分散液14。另外,如实施方式12所示,在微囊11中,可以封入带电物质1C。另外,在微囊11中,可以封入光扩散粒子15以及带电物质1C。另外,如实施方式13所示,在微囊11中,可以封入内包液体1G。在微囊11中,可以封入光扩散粒子15以及内包液体1G。
对于微囊11,即使支撑片12的面为曲面也能够容易地安装。另外,分散液16只在微囊11中能够移动。因此,屏幕上的光扩散粒子15的浓度不均的产生得到抑制。另外,屏幕上的带电物质1C的浓度不均的产生得到抑制。另外,屏幕上的内包液体1G的浓度不均的产生得到抑制。
能够获得抑制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抑制屏幕整体的光扩散粒子15的分布不均且减少观赏者9能够意识到的闪烁的屏幕。另外,能够获得抑制带电物质1C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抑制屏幕整体的带电物质1C的分布不均且减少观赏者9能够意识到的闪烁的屏幕。另外,能够获得抑制内包液体1G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抑制屏幕整体的内包液体1G的分布不均且减少观赏者9能够意识到的闪烁的屏幕。
如图47所示,支撑片12为曲面形状。在支撑片12的观赏者9侧的面上形成有透明电极16b。单元11a形成在电极16b的观赏者9侧。可以通过对电极16b进行压印加工,来形成单元11a。此后,可以在支撑片12上安装电极16b。另外,在支撑片12上安装电极16b后,可以对支撑片12进行压印加工。在单元11a的观赏者9侧安装电极16a。
投影部31配置在支撑片12侧。投影光4从支撑片12入射。此后,投影光4透射过电极16b。接着,投影光4透射过单元11a。然后,投影光4从电极16a射出。
在单元11a中,可以封入分散液14。另外,如实施方式12所示,在单元11a中,可以封入带电物质1C。另外,在微囊11中,可以封入光扩散粒子15以及带电物质1C。另外,如实施方式13所示,在单元11a中,可以封入内包液体1G。在微囊11中,可以封入光扩散粒子15以及内包液体1G。
即使支撑片12的面为曲面,也可以容易地形成单元11a。另外,分散液16只能在单元11a中移动。因此,屏幕上的光扩散粒子15的浓度不均的产生得到抑制。另外,屏幕上的带电物质1C的浓度不均的产生得到抑制。另外,屏幕上的内包液体1G的浓度不均的产生得到抑制。
能够获得抑制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抑制屏幕整体的光扩散粒子15的分布不均且减少观赏者9能够意识到的闪烁的屏幕。另外,能够获得抑制带电物质1C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抑制屏幕整体的带电物质1C的分布不均且减少观赏者9能够意识到的闪烁的屏幕。另外,能够获得抑制内包液体1G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抑制屏幕整体的内包液体1G的分布不均且减少观赏者9能够意识到的闪烁的屏幕。
实施方式18
上述各实施方式涉及投影型显示装置的屏幕。本实施方式18涉及液晶显示装置的闪烁减少。图48是示出在液晶面板200上安装光扩散板1的结构的结构图。光扩散板1安装在液晶面板200的观赏者9侧。在电极16a和电极16b之间配置支撑片12以及微囊11。另外,对于与图8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液晶面板200不具有自发光的功能。因此,液晶面板200需要背光单元201。最近,为了提高图像质量,开始采用激光作为光源。背光单元201采用激光光源。采用激光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202存在由闪烁导致的图像质量下降的问题。
激光光线从液晶面板200的背面照射。液晶面板200能够通过控制每个像素的激光光线的透射特性,来显示视频。不过,透射过液晶面板200的激光光线在观赏者9侧发生干渉。由此,产生闪烁。通过将光扩散板1设置在液晶面板200的前面,产生激光光线的散射波随时间经过的变化。由此,闪烁减少。
如图49所示,液晶面板200可以配置在光扩散板1的观赏者9侧。这种情况下,在激光光线入射到液晶面板200前,产生激光光线的散射波的随时间经过的变化。因此,图49所示的结构能够取得与图48所示的结构相同的效果。
在微囊11中,可以封入分散液14。另外,如实施方式12所示,在微囊11中,可以封入带电物质1C。另外,在微囊11中,可以封入光扩散粒子15以及带电物质1C。另外,如实施方式13所示,在微囊11中,可以封入内包液体1G。另外,在微囊11中,可以封入光扩散粒子15以及内包液体1G。
如图50所示,可以替代具有由微囊11构成的光扩散层10的光扩散板1,而采用由单元11a构成的光扩散层10。另外,如图49所说明的那样,液晶面板200可以配置在光扩散板1的观赏者9侧。
在单元11a中,可以封入分散液14。另外,如实施方式12所示,在单元11a中,可以封入带电物质1C。另外,在单元11a中,可以封入光扩散粒子15以及带电物质1C。另外,如实施方式13所示,在单元11a中,可以封入内包液体1G。另外,在单元11a中,可以封入光扩散粒子15以及内包液体1G。
在图50中,电极16a形成在单元11a的支撑片侧的底面上。各单元11a的电极16a部分连接。而且,各单元11a电连接。
能够获得抑制光扩散粒子15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抑制液晶面板200的显示面整体的光扩散粒子15的分布不均且减少观赏者9能够意识到的闪烁的液晶显示装置202。能够获得抑制带电物质1C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抑制液晶面板200的显示面整体的带电物质1C的分布不均且减少观赏者9能够意识到的闪烁的液晶显示装置202。能够获得抑制内包液体1G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抑制液晶面板200的显示面整体的内包液体1G的分布不均且减少观赏者9能够意识到的闪烁的液晶显示装置202。
实施方式19
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将光扩散板1配置在显示面附近的结构。本实施方式19是将光扩散板1配置在光学系统中的结构。图51是示出将光扩散板1配置在光学系统中的显示装置3的结构的结构图。另外,对于与图1的结构要素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当在显示装置3中使用激光光源时,在屏幕上形成对比度高的斑点状的花纹。这种闪烁也称为斑点噪声。由于该闪烁导致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劣化。
为了去除这种闪烁,采用使毛玻璃在光学系统中旋转的方法。在本实施方式19中,不使用毛玻璃而使用光扩散板1。观赏者9鉴赏长时间图像。因此,毛玻璃需要长时间旋转。光扩散板1不使用电机。因此,通过使用光扩散板1,能够提高可靠性。
这种闪烁由于激光光线的散射波随时间经过的变化而减少。通过毛玻璃的旋转,产生散射波随时间经过的变化。光扩散板1能够产生散射波随时间经过的变化。光扩散板1配置在投影部31和镜部32之间。在该位置处光束变细。因此,可以采用小的光扩散板1。由于替代使毛玻璃旋转的方式,而使用光扩散板1,因此,显示装置3的可靠性提高。而且,通过使用光扩散板1,能够减少这种闪烁。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有时使用“平行”或“垂直”等部件间的位置关系或者表示部件形状的用语。另外,有时使用带“大约一半”、“近似球形”、“大致90度”以及“大致平行”等带有“大约”或者“大致”等用语的表达方式。这些表示包含考虑了制造上的公差和装配上的偏差等的范围。因此,在权利要求中即使没有记载例如「大致」的情况下,也包含考虑了制造上的公差和装配上的偏差等的范围。另外,在权利要求中记载了“大约”的情况下,表示考虑了制造上的公差和装配上的偏差等的范围。
标号说明
100,110,120,130,140,150,160,161,162,163,170屏幕;200液晶面板;201背光单元;202液晶显示装置;1,2光扩散板;10光扩散层;11微囊;11a单元;12,26支撑片;13囊膜;14分散液;15,22光扩散粒子;16电极;17电源;18菲涅耳透镜;19光扩散部;1A粘合材料;1B分散介质;1C带电物质;1D亲水性部分;1E亲油性部分;1F胶态分子团;1G,1G1,1G2,1G3,1G4内包液体;21支撑片部;23双凸透镜;24黑条;25连接部分;3显示装置;31投影部;32镜部;4投影光;5光线;9观赏者;A有效区域;B,C时间;St开始位置;Ed结束位置;M描绘区域;L回扫期间;E电场;nB,nP折射率。

Claims (16)

1.一种光学元件,其具有面状排列微囊而得到的光扩散层,该微囊在内部具有使显示视频的激光散射的光扩散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光扩散液由使所述激光散射的光扩散粒子和使所述光扩散粒子分散的分散介质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光扩散层具有产生电场的电极,所述光扩散粒子带有电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光扩散层具有产生电场的电极,所述光扩散液具有带有电荷的带电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带电物质具有亲水性部分和亲油性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光扩散液为不相互混合在一起的、具有不同折射率的至少2种以上的液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光扩散液具有光扩散粒子。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光扩散层具有产生电场的电极,所述液体中的至少1种液体带有电荷。
9.一种光学元件,其具有:
光扩散粒子,其使显示视频的激光散射;
带电物质,其带有电荷;
分散介质,其分散所述光扩散粒子和所述带电物质;
单元,其呈面状排列而形成光扩散层,该单元在内部具有所述光扩散粒子、所述带电物质以及所述分散介质;以及
电极,该电极使所述单元中产生电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带电物质为具有亲水性部分和亲油性部分的表面活性剂。
11.一种光学元件,其具有:
不相互混合在一起的、具有不同折射率的至少2种以上的液体;以及
单元,其呈面状排列而形成使显示视频的激光散射的光扩散层,该单元在内部具有所述液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液体具有光扩散粒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光学元件具有使所述单元中产生电场的电极,所述液体中的至少1种液体带有电荷。
14.根据权利要求3-5、8、9、10以及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电极中的1个为黑条。
15.一种屏幕,其中,该屏幕具有权利要求1-1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记载的所述光学元件。
16.一种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1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记载的所述光学元件。
CN201080056083.6A 2009-12-11 2010-12-08 光学元件、屏幕以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26522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81693 2009-12-11
JP2009-281693 2009-12-11
JP2010006951 2010-01-15
JP2010-006951 2010-01-15
JP2010-099825 2010-04-23
JP2010099825 2010-04-23
PCT/JP2010/007147 WO2011070777A1 (ja) 2009-12-11 2010-12-08 光学素子、スクリーンおよ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2272A true CN102652272A (zh) 2012-08-29
CN102652272B CN102652272B (zh) 2016-03-09

Family

ID=44145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6083.6A Active CN102652272B (zh) 2009-12-11 2010-12-08 光学元件、屏幕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79143B2 (zh)
JP (1) JP5328937B2 (zh)
CN (1) CN102652272B (zh)
WO (1) WO2011070777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6992A (zh) * 2012-02-27 2014-11-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屏、光学元件和显示装置
CN105511214A (zh) * 2014-10-07 2016-04-20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具有投影部和屏幕部的显示装置
CN107229121A (zh) * 2016-03-23 2017-10-0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头戴式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7533280A (zh) * 2015-04-22 2018-01-0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屏幕、显示装置、屏幕的使用方法、粒子、粒子层、粒子片和光控制片
CN108139513A (zh) * 2015-10-08 2018-06-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片、屏幕以及显示装置
CN108139662A (zh) * 2015-10-08 2018-06-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片、屏幕以及显示装置
CN109716232A (zh) * 2016-09-30 2019-05-0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片、屏幕和显示装置
CN110083005A (zh) * 2018-01-23 2019-08-02 台湾扬昕股份有限公司 背投屏幕
CN111025745A (zh) * 2018-10-09 2020-04-17 惠和株式会社 光学片、背光单元、液晶显示装置及信息设备
CN114740683A (zh) * 2022-03-30 2022-07-12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抑制激光散斑的投影屏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57094A1 (en) * 2005-11-23 2016-12-08 Fusao Ishii Optics of projecor
JP5872206B2 (ja) * 2011-08-24 2016-03-01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
KR101961931B1 (ko) * 2011-12-20 2019-03-26 미래나노텍(주) 조명용 광학부재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조명장치
CN105445968B (zh) * 2014-09-25 202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镜子功能的显示屏、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
US20180052322A1 (en) * 2015-02-26 2018-02-22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ransmission type screen and head-up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JP2017072745A (ja) * 2015-10-08 2017-04-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シート、スクリーン、及び表示装置
JP6210264B2 (ja) * 2015-10-08 2017-10-1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表示装置、粒子、光学シート、粒子検査装置、及び、粒子検査方法、並びに、粒子製造装置、粒子製造方法、スクリーン製造方法、及び、スクリーン検査方法
JP2018031990A (ja) * 2016-08-26 2018-03-0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8031993A (ja) * 2016-08-26 2018-03-0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および表示装置
US20190265499A1 (en) * 2016-09-23 2019-08-29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JP2018066897A (ja) * 2016-10-20 2018-04-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US20200041880A1 (en) * 2016-10-20 2020-02-06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Display device
KR20210027257A (ko) * 2018-07-05 2021-03-10 소니 주식회사 화상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11403A (ja) * 1996-10-04 1998-04-28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防眩処理層及びその用途
JP2001100316A (ja) * 1999-09-28 2001-04-13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画像投影用スクリーン
JP2006151912A (ja) * 2004-12-01 2006-06-15 Ube Ind Ltd 4−ピリジルアミノピリミジン誘導体及び抗菌剤
JP2007065398A (ja) * 2005-08-31 2007-03-15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背面透過型スクリーン
US20080151196A1 (en) * 2006-12-20 2008-06-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ar Projector and Projection System
JP2008151914A (ja) * 2006-12-15 2008-07-03 Seiko Epson Corp スクリーン、プロジェク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US7411719B2 (en) * 1995-07-20 2008-08-12 E Ink Corporation Electrophoretic medium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JP2008203608A (ja) * 2007-02-21 2008-09-04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スクリーン及び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51912A (ja) 2006-12-15 2008-07-03 Seiko Epson Corp スクリーン、プロジェク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050822B2 (ja) 2006-12-20 2012-10-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リア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
JP2009122660A (ja) 2007-10-25 2009-06-04 Panasonic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11719B2 (en) * 1995-07-20 2008-08-12 E Ink Corporation Electrophoretic medium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JPH10111403A (ja) * 1996-10-04 1998-04-28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防眩処理層及びその用途
JP2001100316A (ja) * 1999-09-28 2001-04-13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画像投影用スクリーン
JP2006151912A (ja) * 2004-12-01 2006-06-15 Ube Ind Ltd 4−ピリジルアミノピリミジン誘導体及び抗菌剤
JP2007065398A (ja) * 2005-08-31 2007-03-15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背面透過型スクリーン
JP2008151914A (ja) * 2006-12-15 2008-07-03 Seiko Epson Corp スクリーン、プロジェク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US20080151196A1 (en) * 2006-12-20 2008-06-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ar Projector and Projection System
JP2008203608A (ja) * 2007-02-21 2008-09-04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スクリーン及び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6992A (zh) * 2012-02-27 2014-11-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屏、光学元件和显示装置
CN104136992B (zh) * 2012-02-27 2016-04-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屏、光学元件和显示装置
US9625803B2 (en) 2012-02-27 2017-04-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creen, optical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511214A (zh) * 2014-10-07 2016-04-20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具有投影部和屏幕部的显示装置
CN105511214B (zh) * 2014-10-07 2017-08-18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具有投影部和屏幕部的显示装置
US10634986B2 (en) 2015-04-22 2020-04-28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Screen, display apparatus, screen use method, particle, particle layer, particle sheet, and light control sheet
CN107533280B (zh) * 2015-04-22 2021-02-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屏幕、显示装置、屏幕的使用方法、粒子、粒子层、粒子片和光控制片
CN107533280A (zh) * 2015-04-22 2018-01-0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屏幕、显示装置、屏幕的使用方法、粒子、粒子层、粒子片和光控制片
US10955736B2 (en) 2015-04-22 2021-03-23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Screen, display apparatus, screen use method, particle, particle layer, particle sheet, and light control sheet
CN108139513A (zh) * 2015-10-08 2018-06-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片、屏幕以及显示装置
CN108139662A (zh) * 2015-10-08 2018-06-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片、屏幕以及显示装置
US10983345B2 (en) 2016-03-23 2021-04-2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Head-mounted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229121A (zh) * 2016-03-23 2017-10-0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头戴式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9716232A (zh) * 2016-09-30 2019-05-0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片、屏幕和显示装置
CN110083005A (zh) * 2018-01-23 2019-08-02 台湾扬昕股份有限公司 背投屏幕
CN111025745A (zh) * 2018-10-09 2020-04-17 惠和株式会社 光学片、背光单元、液晶显示装置及信息设备
CN111025745B (zh) * 2018-10-09 2023-02-24 惠和株式会社 光学片、背光单元、液晶显示装置及信息设备
CN114740683A (zh) * 2022-03-30 2022-07-12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抑制激光散斑的投影屏幕
CN114740683B (zh) * 2022-03-30 2024-01-12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抑制激光散斑的投影屏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24109A1 (en) 2012-09-06
JPWO2011070777A1 (ja) 2013-04-22
US8879143B2 (en) 2014-11-04
WO2011070777A1 (ja) 2011-06-16
JP5328937B2 (ja) 2013-10-30
CN102652272B (zh) 2016-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2272A (zh) 光学元件、屏幕以及显示装置
US9857604B2 (en) Stereoscopic display
KR100649555B1 (ko) 프로젝션 스크린과 이 스크린을 사용한 프로젝션 시스템
US20050280894A1 (en) Apparatus for creating a scanning-column backlight in a scanning aperture display device
CN108803053B (zh) 三维光场显示系统
US9274345B2 (en) Multiple view display
CN105280111A (zh) 透明显示器
CN101630067A (zh) 显示器
JP4288784B2 (ja) 画像投影用スクリーン
US7942541B2 (en) Light guide,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image
GB2302963A (en) Rear projection screen with light absorbing bodies totally reflecting light from a Fresnel lens
US20060176557A1 (en) 2D/3D compatible display system
US10859850B2 (en) Reflective 3D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CN104808352A (zh) 一种散斑抑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1153962A (zh) 凸透镜型三维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190265499A1 (en)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JP3925500B2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携帯端末装置
CN211426960U (zh) 一种透明显示器及一种显示系统
JP2012073357A (ja) 映像投写用スクリーンおよび表示装置
US20180348533A1 (en) Display system and display method of display system
JPH1195166A (ja) 立体画像表示方法及び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JP4698616B2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携帯端末装置
CN102809097A (zh) 背光模块及相应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1078869B (zh) 屏幕、背投投影机、投影系统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8469684B (zh) 一种透明显示器及一种显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