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1505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1505B
CN102651505B CN201210040723.5A CN201210040723A CN102651505B CN 102651505 B CN102651505 B CN 102651505B CN 201210040723 A CN201210040723 A CN 201210040723A CN 102651505 B CN102651505 B CN 1026515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ard
press section
ejection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407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1505A (zh
Inventor
横山阳平
片柳雅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51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15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15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15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0806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ejection of an inserted car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可连接至卡的连接器。连接器包括弹出构件,弹出构件包括按压部。所述弹出构件配置成在通过与连接器分离且具有顶端的操作构件按压按压部时沿弹出方向弹出卡。按压部通过弯曲金属板形成以便具有接收壁和侧壁。接收壁配置成与操作构件的顶端邻接,使得通过操作构件按压按压部。侧壁沿与接收壁交叉的方向延伸使得在顶端与接收壁邻接时侧壁设置成相对于顶端横向定位。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连接至诸如SIM(用户识别模块)卡的卡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JP2008-108695A或JP-AH9(1997)-7693中公开这种类型的连接器,这里通过参考将其内容并入。
在JP2008-108695A中公开的连接器可连接至存储卡,例如MMC(多媒体卡)。存储卡容纳在连接器内并且在存储卡安装在具有孔的卡匣上的状态时从连接器弹出。具体地,连接器设置有用以将卡匣锁定在其内的锁定机构和推杆,配置成通过具有顶端的销(操作构件)操作。通过销的顶端插入卡匣的孔按压推杆,使得所述卡匣解锁。从锁定机构中释放的卡匣从带有卡的连接器弹出。
在JP-AH9(1997)-7693中公开的连接器可连接至小电路板,例如存储模块。该连接器设置有模制(例如树脂)而成的弹出按钮。弹出按钮具有操作表面,其配置成通过具有顶端的操作工具(操作构件)操作。该操作表面形成有凹部。通过顶端(其与凹部接合)按压弹出按钮使得从连接器移除小电路板。
同样,对于JP2008-108695A的连接器,当销按压推杆时可能会施加大的载荷至所述销使得销的顶端可能脱离推杆。而且,与推杆脱离的销的顶端会损坏布置在安装连接器的位置周围的部件。
JP-AH9(1997)-7693的连接器具有相对大的尺寸,使得其可以形成操作表面的凹部以具有相对大的尺寸。如果操作工具的顶端与具有足够尺寸的凹部接合,这几乎阻止该顶端脱离该凹部。然而,当连接器具有小的尺寸时,凹部会更小。难以将操作工具的顶端与该凹部合适地接合使得顶端可以脱离凹部。而且,必须将弹出按钮扩大至特定尺寸,使得形成有凹部的弹出按钮具有足够的强度。正如上面说明书看到的,JP2008-108695A的弹出按钮的结构不容易应用至相对小的连接器,例如JP2008-108695A的连接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具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配置成被操作构件的顶端按压,其中按压部设计成防止按压按压部的顶端脱离,即使连接器具有相对小的尺寸。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可连接至卡的连接器。连接器包括弹出构件,弹出构件包括按压部。所述弹出构件配置成在通过与连接器分离且具有顶端的操作构件按压按压部时沿弹出方向弹出卡。按压部通过弯曲金属板形成以便具有接收壁和侧壁。接收壁配置成与操作构件的顶端邻接使得通过操作构件按压按压部。侧壁沿与接收壁交叉的方向延伸使得在顶端与接收壁邻接时侧壁相对于顶端横向定位。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上述的连接器和配置成安装卡的卡匣。连接器和卡匣配置成使得卡匣能够在卡安装在卡匣上的状态下插入连接器。卡匣设置有受力部。当通过操作构件按压按压部时,弹出构件沿弹出方向施加力至卡匣的受力部以推出卡匣,从而弹出所述卡。
通过研究下面优选的实施例的说明书并通过参照附图,可以认识本发明的目的并更加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装置的平面图,其中连接器的弹出构件位于容纳位置处。
图2是示出图1的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装置的平面图,其中弹出构件位于释放位置。位于容纳位置的弹出构件用虚线表示。
图4是示出图1的连接器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图4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图4的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7是示出图4的连接器的壳体的平面图。
图8示出图7的壳体的透视图。
图9示出图4的连接器的弹出构件的平面图。
图10示出图9的弹出构件的透视图。
图11示出图10的弹出构件的按压部的部分放大的透视图。
虽然本发明容许多种修改和替换形式,但是在附图中以示例的方式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且此处将详细描述。然而,应该理解,本发明的附图和说明书不是为了将本发明限制为具体的公开形式,相反本发明覆盖落入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的全部的修改、等价物以及替换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3,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装置100包括卡匣200和连接器10,卡匣200配置成安装卡(未示出),连接器10配置成部分地容纳卡匣200。根据本发明,卡(未示出)例如是SIM卡。连接器10可连接至卡(未示出)。更具体地,连接器10和卡匣200配置成使得在卡(未示出)安装在卡匣200上的状态下卡匣200可插入连接器10。安装在卡匣200上并插入在连接器10内的卡(未示出)电连接至连接器10。
如图1至3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卡匣200由模制树脂形成。卡匣200设置有安装部210、受力部220、前壁230、杆状部240、导向沟槽250以及两个凹部260。安装部210配置成安装卡(未示出)。受力部220配置成当卡匣200和卡(未示出)从连接器10弹出时沿正x方向受力。更具体地,受力部220位于安装部210的正z侧的上方,以便沿负x方向(与弹出方向相反的按压方向)凸出。前壁230由卡匣200的正x侧端部(即前端)形成。前壁230在y方向上(横向)具有相对的横向端部。前壁230在卡匣200沿负x方向被推入连接器10时被推入。在安装在卡匣200上的卡(未示出)被插入并连接至连接器10的连接状态下,前壁230在正x方向上位于连接器10的前面。杆状部240形成在前壁230的横向端部的一个的附近,以便在连接状态下沿负的x方向由前壁230延伸。导向沟槽250是通孔,其沿负的x方向穿透前壁230和杆状部240。两个凹部260分别形成在卡匣200的y方向的相对侧上。凹部260沿y方向向内凹进。
参照图1至6,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0包括每一个由金属形成的多个触点12、由绝缘材料形成的保持构件14、由金属形成的壳体20、由金属形成的弹出构件50和开关部90。根据本实施例的触点12在形成保持构件14时被插入模制到保持构件14内使得触点12通过保持构件14保持。壳体20在y方向上相对的端部和x方向上的相对的端部在z方向上具有小的高度,使得该壳体20具有盒状的形状。壳体20配置成容纳卡(未示出)。更具体地,壳体20包括具有前端部20f的上部20u、相对侧部20s以及后壁20b,使得连接器形成有容纳部,其能够容纳安装卡(未示出)的卡匣200。如图1所示,卡匣200的前壁230在y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壳体20在y方向的尺寸(即,相对侧部20s之间的距离)。根据本实施例的前壁230的正y侧端部(即,横向端部中的一个)在壳体20的正y侧侧部20s(即,侧部20s的一个)上方沿正y方向大大地凸出。
如图7和8所示,壳体20的侧部20s中的一个形成有开关臂22。开关臂22与开关部90(见图1和2)一起配置成检测卡匣200和卡(未示出)是否容纳在连接器10的容纳部内。此外,侧部20s的每一个形成有保持弹簧24。每个保持弹簧24具有钩状形状的顶部。如图1和2所示,保持弹簧24的顶部在卡匣200插入在连接器10内的时候容纳在相应的凹部260内以便保持卡匣200被容纳在连接器10的容纳部内的容纳状态。
如图7和8所示,壳体20的上部20u形成有第一接收孔32、第二接收孔34、第一连接孔(连接孔)41、第二连接孔(连接孔)43以及第三连接孔(连接孔)45。这些连接孔的每一个在z方向上穿透上部20u。第一接收孔32和第二接收孔34彼此间隔开。第二接收孔34在正x方向(弹出方向)上具有端部。换句话说,第二接收孔34具有正x侧端部。壳体20设置有壳体侧停止件35。壳体侧停止件35形成在第二接收孔34的正x侧端部以便沿正z方向凸出(即,向上凸出)。
壳体20设置有枢转件36。枢转件36位于第一连接孔41和第二连接孔43之间。枢转件36形成为沿y方向延伸并且从壳体20的上部20u向上升起,使得枢转件36具有大体矩形形状。枢转件36位于离开上部20u的前端20f一定距离。因此,壳体20几乎不会变形,即使在施加力至枢转件36。
壳体20的上部20u还形成有第一防护部(防护部)42、第二防护部(防护部)44和第三防护部(防护部)46。防护部42、44和46沿正z方向凸出(即,向上凸出),同时分别部分地覆盖连接孔41、43和45上。
如图9至11所示,通过冲压打孔和弯曲单个金属板形成弹出构件50。弹出构件50具有主体部52,主体部52具有板状形状。
弹出构件50形成有轴孔60。根据本发明,轴孔60是具有哑铃的形状并且冲压通过主体部52的孔。如图1至6所示,壳体20的枢转件36插入轴孔60以便支撑弹出构件50。具体地,弹出构件50由壳体20支撑以便围绕轴孔60可在容纳位置(图3中虚线示出的位置)和弹出位置(图3中实线表示的位置)之间枢转。在弹出构件50位于容纳位置的时候,连接器10能够容纳卡匣200和安装在卡匣200上的卡(未示出)的至少部分。在弹出构件50枢转至弹出位置的时候,从连接器10弹出卡匣200和安装在卡匣200上的卡(未示出)使得可以从卡匣200取出卡(未示出)。更具体地,弹出构件50从容纳位置枢转至弹出位置时,弹出构件50沿正x方向施加力至卡匣200的受力部220以推出卡匣200,使得弹出卡(未示出)。
如图9至10所示,弹出部50的主体部52设置有凸起62和停止件63。凸起62从主体部52向下凸起(即,沿负的z方向)。由图3至5可以看到,壳体20的第一接收孔32配置成连接至壳体20的弹出构件50位于容纳位置时接收凸起62。另一方面,壳体20的第二接收孔34配置成连接至壳体20的弹出构件50位于弹出位置时接收凸起62。停止件63被形成以使其逐步远离主体部52。当位于弹出位置的弹出构件50被驱动在弹出位置上枢转时,壳体20的壳体侧停止件35和停止件63被使得彼此邻接,使得弹出构件50被阻止进一步枢转越过弹出位置。根据本实施例,壳体侧停止件35沿正z方向突出,同时停止件63形成为沿负的z方向形成台阶,使得更加牢固地阻止弹出构件50枢转越过弹出位置。
如图9和10所示,弹出构件50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连接部)64、第二连接部(连接部)66以及第三连接部(连接部)68,其中每一个形成为从主体部52向下形成台阶。如图4、5和7至10所示,防护部42、44和46分别对应连接部64、66和68。连接部64、66和68和防护部42、44和46配置成阻止弹出构件50从壳体20移除。更具体地,第一连接部64、第二连接部66以及第三连接部68配置成分别在第一连接孔41、第二连接孔43和第三连接孔45内被接收。在正z方向上,第一防护部42、第二防护部44和第三防护部46分别位于连接至壳体20的弹出构件50的第一连接部64、第二连接部66以及第三连接部68(即位于正的z侧)。换句话说,弹出构件50以连接部64、66和68被接收在连接孔41、43和45内以便分别位于防护部42、44和46下面(即,位于负的z侧处)的方式连接至壳体20。防护部42、44和46分别控制连接至壳体20的弹出构件50的连接部64、66和68的移动(即,沿正的z方向的移动)。换句话说,控制弹出构件50的向上移动(即,沿正z方向的移动),使得阻止弹出构件50从壳体20被移除。根据本实施例,在弹出构件50枢转时,弹出构件50的主体部52基本上平行于壳体20的上部20u延伸,使得几乎与上部20u接触。
如上所述,凸起62在弹出构件50位于容纳位置的时候被接收在第一接收孔32内。凸起62在弹出构件50位于释放位置的时候被接收在第二接收孔34内。换句话说,当弹出构件50位于容纳位置和释放位置以外的其他位置时,凸起62依靠在壳体20的位于壳体20的第一接收孔32和第二接收孔34之间的部分上。换句话说,弹出构件50连接至壳体20,使得凸起62在弹出构件50在不位于容纳位置或弹出位置的状态下依靠在壳体20。根据本实施例,当凸起62依靠在壳体20上的时候,弹出构件50的主体部52被防护部42、44和46驱动以便使得与壳体20的上部20u接触。因此,当依靠在壳体20上的凸起62被接收进入第一接收孔32或第二接收孔34时引起咔哒点击的感觉。
如图1至3、9至10所示,弹出构件50包括弹出部70。弹出部70配置成沿x方向(弹出方向)施加力至卡匣200的受力部220,同时弹出构件50从容纳位置朝向释放位置枢转。根据本实施例,主体部52的一部分用作弹出部70。更具体地,根据本实施例的弹出部70形成有主体部52的边缘的一部分。凸起62在y方向上位于轴孔62和弹出部70之间。
如图9和10所示,弹出构件50还设置有按压部80。按压部80形成为悬挂在主体部52的正y侧端部上。根据本实施例的按压部80是具有开口的盒状形状。如图1至3所示,弹出构件50在轴孔60上是可枢转的,使得在弹出构件50枢转时按压部80沿圆形轨道移动,其中轴孔60位于圆形轨道的中心。当弹出构件50位于容纳位置时,按压部80在x方向上与卡匣200的杆状部240对准。换句话说,在连接状态下,卡匣200的前壁230位于按压部80沿正x方向的前面。在连接状态下,杆状部240从前壁230朝向按压部80沿平行于壳体20的侧部20s的负x方向延伸。而且,按压部80布置成使得盒状形状的开口在x方向上面对杆状部240。如图2和3所示,可以通过与连接器10分开且具有顶端的操作构件300按压按压部80。当在连接状态下操作构件300沿x方向插入导向沟槽250,操作构件300的顶端被引导至按压部80。换句话说,导向沟槽250贯通前壁230和杆状部240以便在连接状态下操作构件300被插入导向沟槽250时引导操作构件300的顶端至按压部80。
参照图9和10,按压部80在轴孔60另一边与弹出部70相对。换句话说,轴孔60在按压部80和弹出部70之间。此外,根据本实施例,轴孔60位于凸起62和按压部80之间。
如图3所示,当位于容纳位置的弹出构件50的按压部80被操作构件300沿负x方向按压时,弹出构件50从容纳位置枢转至弹出位置,使得弹出部70沿正x方向弹出卡匣200和卡(未示出)。换句话说,弹出构件50配置成在按压部80被操作构件300按压时沿正x方向弹出卡(未示出)。
轴孔60和凸起62之间的距离比轴孔60和按压部80之间的距离短。因此,当沿负的x方向按压按压部80,即使施加至按压部80的力相对小,容纳在第一接收孔32内的凸起62可以离开第一接收孔32。此外,轴孔60和弹出部70之间的距离比轴孔60和按压部80之间的距离长。因此,当按压按压部80以沿负的x方向移动时,弹出部70移动相对长的距离。换句话说,根据本实施例,当卡匣200被弹出时卡匣200凸起离开连接器10长。
根据本实施例,按压部80接收来自操作构件300的按压力,使得弹出构件50枢转朝向弹出位置。需要用于枢转弹出构件50的按压力在凸起62离开第一接收孔32(即,当弹出构件50开始从容纳位置枢转时)时变成最大。根据本实施例,按压部80和轴孔60之间的距离设计为在弹出构件50位于容纳位置的状态(即,凸起62被接收在第一接收孔32内的状态下)下是尽可能小。更具体地,当凸起62被接收在第一接收孔32内时,按压部80和轴孔60沿y方向布置。换句话说,轴孔60在x方向上的位置(即,枢转件36的位置)与按压部80在x方向上的位置大体相同。按压部80和轴孔60因此被布置成使得按压部80接收沿垂直于按压部80的方向的最大的按压力。正如从按压部80和轴孔60之间的位置关系看到的,连接至壳体20的弹出构件50的按压部80在x方向上的位置离开壳体20的前端20f,以便沿正x方向不凸出超过前端20f。换句话说,按压部80在x方向上位于壳体20的相对的端部之间。
如图1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按压部80由弯曲金属板形成,以便具有接收壁82和侧壁84。接收壁82具有矩形形状,使得接收壁82形成有四个侧边。侧壁84具有分别与接收壁82对应的四个侧表面85。侧壁84的每个侧表面85沿与接收壁82倾斜方向延伸。更具体地,根据本实施例的每个侧表面85在大体垂直于接收壁82的方向上延伸。如图3和11所示,接收壁82配置成使其可以与操作构件300的顶端邻接,使得通过操作构件300按压按压部80。侧壁84沿与接收壁82交叉的方向延伸,使得侧壁84在操作构件300的顶端与接收壁82邻接时位于操作构件300的顶端的横向。根据本实施例的接收壁82不具有配置成与操作构件300的顶端接合的部分(例如,没有凹部)。根据本实施例,侧壁84配置成在操作构件300的顶端与接收壁82邻接的状态在垂直于x方向的平面内包围操作构件300的顶端。因而,即使操作构件300的顶端在接收壁82上滑动时,顶端被侧壁84阻止。换句话说,侧壁84控制邻接接收壁82的顶端的移动。根据本实施例,即使连接器10具有减小的尺寸,操作构件300可在不损坏布置在安装连接器10的位置周围的部件而被操作。尤其地,按压部80的前述结构可以有效地控制顶端的移动,即使按压部80在圆周上移动。
根据本实施例,侧壁84基本上在x方向上延伸长距离,以便牢固地包围操作构件300的顶端。因此,当操作构件300的顶端与接收壁82紧靠时,操作构件300的顶端的大部分被接收在按压部80内。通过挤压加工难以形成具有上述结构的按压部80。根据本实施例的按压部80通过弯曲弹出构件50的一部分而形成。因而,四个侧表面85的至少一个与接收壁82分离,同时四个侧表面85的至少一个直接连接至接收壁82。四个侧表面85的任一个可以从(即,直接地连接至)接收壁82连续地延伸。根据本实施例,侧壁84布置成使得侧壁84的侧表面85中的一个是位于最远离壳体20的最外侧表面86。最外侧表面86从接收壁82连续地延伸(如图5和1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操作构件300的顶端倾向于滑向最外侧表面86,同时弹出构件50枢转(见图3)。直接连接至接收壁82的最外侧表面86可更牢固地阻止顶端操作构件300。通常,优选地,直接连接接收壁82至最大可能接收来自操作构件300的顶端的力的侧表面85。
根据本实施例的侧壁84形成有四个分别与接收壁82的四个侧边对应的侧表面85。如图5和11所示,接收壁82的四个侧边中的一个布置成比剩余的三个侧边更接近壳体20。换句话说,侧壁84布置成使得侧壁84的侧表面85中的一个是位置最接近壳体20的最内侧表面87。然而,侧表面85可以不同地被形成。例如,当按压部80配置成靠近壳体20时,与接收壁82的四个侧边中的一个对应的最内侧表面87可以省略。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侧壁84可以配置成使得侧壁84具有至少三个分别与接收壁82的剩余三个侧边对应的侧表面85。
参照图11,按压部80的侧壁84设置有导向裙部88(或导向外展部)。导向裙部88形成在侧壁84的端部上,以便朝向按压部80的内侧引导操作构件300的顶端。更具体地,根据本实施例的导向裙部88形成在按压部80的侧表面85的每一个的前端上,使得按压部80具有四个导向裙部88。导向裙部88倾斜地向前延伸至x方向以便从侧壁84向外开口。
根据本实施例,卡(未示出)在卡(未示出)安装在卡匣200上的状态时连接至连接器10以及从连接器10弹出。然而,如果卡(未示出)具有用作受力部220的部分,没有安装在卡匣200上的卡(未示出)可以连接至连接器10以及从连接器10弹出。
本申请是基于2011年2月24日递交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专利申请第JP2011-39047号,其内容通过参考并入。
虽然已经描述了被认为是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其他的和进一步的修改,并且要求保护所有这些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实施例。

Claims (13)

1.一种可连接至卡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
弹出构件,所述弹出构件包括按压部,所述弹出构件配置成在通过与连接器分离且具有顶端的操作构件按压按压部时沿弹出方向弹出卡,按压部通过弯曲金属板形成以便具有接收壁和侧壁,所述接收壁配置成与操作构件的顶端邻接使得通过操作构件按压按压部,侧壁沿与接收壁交叉的方向延伸使得在顶端与接收壁邻接时侧壁相对于顶端横向定位;
还包括配置成容纳所述卡的壳体,其中:
弹出构件还包括轴孔和弹出部,弹出构件通过壳体支撑以便能够围绕轴孔在容纳位置和弹出位置之间枢转;
轴孔位于按压部和弹出部之间使得在弹出构件枢转时按压部沿圆形轨道移动,所述轴孔位于圆形轨道的中心;和
当通过操作构件按压所述按压部时弹出构件从容纳位置枢转至弹出位置,使得弹出部弹出所述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通过冲压和弯曲单个金属板形成弹出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接收壁具有矩形形状使得接收壁形成有四个侧边,所述四个侧边中的一个布置成比剩余的三个侧边更接近壳体;和
侧壁具有分别与接收壁的剩余三个侧边对应的至少三个侧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侧壁布置成使得侧壁的侧表面中的一个是离壳体最远的最外侧表面,所述最外侧表面从接收壁连续地延伸。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按压部具有盒状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弹出构件设置有凸起;
壳体形成有彼此间隔开的第一接收孔和第二接收孔,第一接收孔配置成在弹出构件位于容纳位置时接收凸起,第二接收孔配置成当弹出构件位于弹出位置时接收所述凸起;和
弹出构件连接至壳体使得在弹出构件既不位于容纳位置也不位于弹出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凸起依靠在壳体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当所述凸起被接收在第一接收孔内时,按压部和轴孔沿垂直于弹出方向的横向方向布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弹出构件设置有连接部;
壳体设置有与连接部对应的防护部;和
连接部和防护部配置成阻止弹出构件从壳体被移除。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弹出构件设置有停止件;
壳体设置有壳体侧停止件;和
当位于弹出位置的弹出构件被驱使以枢转超过弹出位置时,停止件和壳体侧停止件被使得彼此邻接使得阻止弹出构件进一步枢转超过弹出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壳体具有在弹出方向上相对的端部;和
按压部在弹出方向上位于壳体的端部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按压部的侧壁设置有导向裙部或导向外展部,所述导向裙部或导向外展部形成在侧壁的端部上以便朝向按压部的内侧引导操作构件的顶端。
12.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和配置成安装卡的卡匣的装置,其中:
连接器和卡匣配置成使得卡匣能够在卡安装在卡匣上的状态下插入连接器;
卡匣设置有受力部;和
当通过操作构件按压按压部时,弹出构件沿弹出方向施加力至卡匣的受力部以推出卡匣,从而弹出所述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
卡匣设置有前壁、杆状部和导向沟槽;
前壁在安装在卡匣上的卡插入并连接至连接器的连接状态下位于弹出方向的前方;
杆状部在连接状态下从前壁沿与弹出方向相反的按压方向延伸;和
导向沟槽贯通前壁和杆状部以当在连接状态下操作构件插入导向沟槽时引导操作构件的顶端至按压部。
CN201210040723.5A 2011-02-24 2012-02-21 连接器 Active CN1026515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39047A JP5699003B2 (ja) 2011-02-24 2011-02-24 コネクタ
JP2011-039047 2011-02-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1505A CN102651505A (zh) 2012-08-29
CN102651505B true CN102651505B (zh) 2014-08-13

Family

ID=46693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40723.5A Active CN102651505B (zh) 2011-02-24 2012-02-21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97038B2 (zh)
JP (1) JP5699003B2 (zh)
CN (1) CN102651505B (zh)
TW (1) TWI4938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48486B1 (fr) * 2009-07-27 2011-10-21 Sagem Comm Boitier destine a recevoir un disque dur extractible et comprenant une came basculante pour extraire ce disque dur
US9064200B2 (en) * 2011-01-31 2015-06-23 Apple Inc. Flat object ejector assembly
JP5699003B2 (ja) * 2011-02-24 2015-04-0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391251B2 (ja) * 2011-09-30 2014-01-1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9378436B2 (en) 2013-01-18 2016-06-28 Molex, Llc Low profile connector
CN103151645B (zh) * 2013-02-07 2015-02-11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Nano-sim卡座及含其的移动终端
JP5923075B2 (ja) * 2013-10-07 2016-05-24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US9806749B2 (en) * 2013-12-30 2017-10-31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tray mechanism
CN103746222B (zh) * 2013-12-31 2015-12-30 东莞杰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卡连接器
US9491882B2 (en) * 2014-01-10 2016-11-08 Aic Inc. Positioning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peripheral device
JP6342185B2 (ja) * 2014-03-07 2018-06-1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03800331U (zh) * 2014-03-12 2014-08-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JP1553879S (zh) * 2015-11-03 2016-07-11
JP1552812S (zh) * 2015-11-03 2016-06-27
JP1553611S (zh) * 2015-11-03 2016-07-11
JP1552813S (zh) * 2015-11-04 2016-06-27
JP1552814S (zh) * 2015-11-04 2016-06-27
JP1552815S (zh) * 2015-11-06 2016-06-27
CN108039616B (zh) * 2017-11-13 2019-05-2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快速拔插装置
CN110875531B (zh) 2018-08-30 2021-08-2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及其凸轮杆
CN110875751B (zh) 2018-08-30 2022-12-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托
CN109114867B (zh) * 2018-10-19 2023-10-31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箱体连接结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0237Y (zh) * 1994-03-26 1995-06-07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Ic卡退卡弹出装置
EP0834827A2 (en) * 1996-10-02 1998-04-08 Berg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B.V. Card ejecting apparatus
CN1214561A (zh) * 1997-10-15 1999-04-21 姚立和 一种记忆卡匣插座
CN2346086Y (zh) * 1998-10-07 1999-10-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2549609Y (zh) * 2002-05-17 2003-05-07 宣得股份有限公司 记忆卡的退卡装置
CN1619892A (zh) * 2003-09-17 2005-05-25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弹出机构、易于操作并保证可靠运动的卡连接器
CN1697261A (zh) * 2004-05-12 2005-11-16 美国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7481Y2 (ja) * 1991-07-16 1996-03-04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カードコネクタ装置におけるエジェクト機構ユニット
US5334046A (en) * 1993-02-22 1994-08-02 Augat Inc. Circuit card interface system
JPH07272793A (ja) * 1994-03-10 1995-10-20 Whitaker Corp:The カードコネクタ及びそのカード排出機構
JP2717944B2 (ja) * 1995-01-26 1998-02-2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H097693A (ja) * 1995-06-14 1997-01-10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Ind Ltd コネクタ
JP3274794B2 (ja) * 1995-09-11 2002-04-15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US5863212A (en) * 1996-03-29 1999-01-26 Berg Technology, Inc. Memory card connector having reduced transverse dimension
US5967812A (en) * 1997-04-18 1999-10-19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rd ejector for card connector apparatus
JP3368458B2 (ja) * 1997-06-03 2003-01-2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TW385084U (en) * 1997-06-25 2000-03-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IC card connectors
TW377909U (en) * 1997-07-15 1999-12-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TW369224U (en) * 1997-10-27 1999-09-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TW379867U (en) * 1997-12-27 2000-0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ard-backing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TW414388U (en) * 1998-03-10 2000-1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onnector device
TW377898U (en) * 1998-05-08 1999-12-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Improvement for back card mechanism of connector
TW377900U (en) * 1998-06-25 1999-12-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oldable button apparatus for electric connector
JP4120061B2 (ja) * 1998-09-25 2008-07-16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のイジェクト機構
JP2000123918A (ja) * 1998-10-19 2000-04-28 Hirose Electric Co Ltd カード用電気コネクタ
TW411048U (en) * 1998-12-22 2000-1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TW395579U (en) * 1998-12-28 2000-06-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TW397277U (en) * 1998-12-31 2000-07-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onnector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card
JP3428935B2 (ja) * 1999-12-22 2003-07-22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3380530B2 (ja) * 2000-07-21 2003-02-24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カード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02050434A (ja) * 2000-07-24 2002-02-15 Molex Inc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02042964A (ja) * 2000-07-24 2002-02-08 Molex Inc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TW496602U (en) * 2001-03-23 2002-07-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onnector of electronic card
US6340305B1 (en) * 2001-04-04 2002-01-22 Rul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onnector socket
US6439904B1 (en) * 2001-10-26 2002-08-27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with ejector device
TW523196U (en) * 2001-12-19 2003-03-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jection mechanism of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US6478590B1 (en) * 2001-12-24 2002-11-12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jection mechanism for compact flash card connector
TW553533U (en) * 2002-08-23 2003-09-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ard connector
TW573843U (en) * 2003-06-06 2004-01-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TWM253961U (en) * 2003-12-26 2004-12-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ard connector
TWM275554U (en) * 2004-12-17 2005-09-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JP2006210017A (ja) * 2005-01-25 2006-08-10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カードコネクタ
TWM279041U (en) * 2005-02-25 2005-10-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TWM282379U (en) * 2005-04-29 2005-1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JP4664212B2 (ja) * 2006-02-07 2011-04-06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TWM311160U (en) * 2006-09-08 2007-05-0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SIM card connector
JP2008108695A (ja) * 2006-09-26 2008-05-08 Alps Electric Co Ltd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装置
TWM314456U (en) * 2006-10-02 2007-06-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TWM316538U (en) * 2006-10-02 2007-08-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Sink board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TWM313345U (en) * 2006-10-11 2007-06-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JP4783313B2 (ja) * 2007-02-28 2011-09-28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イジェクト機構及びカードコネクタ
TWM323711U (en) * 2007-04-02 2007-12-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TW200845499A (en) * 2007-05-07 2008-11-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Card connector and assembly of the same
TWM332312U (en) * 2007-07-02 2008-05-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TWM354242U (en) * 2008-06-10 2009-04-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SG161113A1 (en) * 2008-10-16 2010-05-27 Molex Inc Card connector
US7766678B1 (en) * 2008-11-10 2010-08-03 Yamaichi Electronics Usa, Inc. SIM card connector with eject mechanism
CN201508931U (zh) * 2008-11-13 2010-06-16 美国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JP5699003B2 (ja) * 2011-02-24 2015-04-0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391251B2 (ja) * 2011-09-30 2014-01-1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00237Y (zh) * 1994-03-26 1995-06-07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Ic卡退卡弹出装置
EP0834827A2 (en) * 1996-10-02 1998-04-08 Berg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B.V. Card ejecting apparatus
CN1214561A (zh) * 1997-10-15 1999-04-21 姚立和 一种记忆卡匣插座
CN2346086Y (zh) * 1998-10-07 1999-10-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2549609Y (zh) * 2002-05-17 2003-05-07 宣得股份有限公司 记忆卡的退卡装置
CN1619892A (zh) * 2003-09-17 2005-05-25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弹出机构、易于操作并保证可靠运动的卡连接器
CN1697261A (zh) * 2004-05-12 2005-11-16 美国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7-213867A 2007.08.2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8780A (zh) 2013-02-16
JP5699003B2 (ja) 2015-04-08
US20120220146A1 (en) 2012-08-30
US8597038B2 (en) 2013-12-03
JP2012174677A (ja) 2012-09-10
CN102651505A (zh) 2012-08-29
TWI493804B (zh) 2015-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1505B (zh) 连接器
US9866249B1 (en)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US8771001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CN102969613A (zh) 连接器
US8870584B2 (en) Card connector with buffering member for preventing card from quickly ejecting
EP2536594B1 (en) Connecting device for multifunctional box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EP2840660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CN103378481A (zh) 连接器模组
JP2010015739A (ja)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CN101814675A (zh) 连接器组件
WO2010045338A1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US9331428B2 (en) Connector mateable with mating connector and having lock structure including lock member and operation member which is operable to move lock member
CN201142378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821919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0461545C (zh) 电子卡连接器
US20100279528A1 (en) Stacked card edg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ejector for removing inserted cards simultaneously
JP2017107711A (ja) コネクタ
EP2479849A1 (en) Connector
KR101868302B1 (ko) 세장형 전기 접촉부들의 어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KR101574726B1 (ko) 수동 카드 이젝터를 구비한 듀얼 메모리 카드용 소켓
SG168435A1 (en) Card edge connector
CN108370123B (zh) 连接器
US7736162B1 (en) Card connector
KR20190007282A (ko) 포크인 커넥터
EP3289641B1 (en) Connector with easily removable conta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