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0720A - 红外线镜头单元及具备其的红外线摄像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红外线镜头单元及具备其的红外线摄像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0720A
CN102650720A CN2012100428570A CN201210042857A CN102650720A CN 102650720 A CN102650720 A CN 102650720A CN 2012100428570 A CN2012100428570 A CN 2012100428570A CN 201210042857 A CN201210042857 A CN 201210042857A CN 102650720 A CN102650720 A CN 1026507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lanoscope
data
head unit
lens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428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0720B (zh
Inventor
柴田友纪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mr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mr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mr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mr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50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07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07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07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30Transforming light or analogous information into electric information
    • H04N5/33Transforming infrared radi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4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02B7/1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oxi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了优异的光学品质的红外线镜头单元、及具备了该红外线镜头单元的红外线摄像机系统。用于达成该目的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安装在红外线摄像机主体上,且特征在于,该红外线镜头单元具备对镜头数据进行存储的数据存储器,并以该数据存储器所存储的数据及红外线镜头单元内的温度数据为基础,实施对摄像条件的控制。

Description

红外线镜头单元及具备其的红外线摄像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外线镜头单元及具备其的红外线摄像机系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由于红外线摄像机产生因红外线检测元件的灵敏度的不均衡而引起的红外线感知误差,因此需要进行对摄像图像的补正。因此,大多数红外线摄像机如专利文献1的日本特开2005-236550号公报“红外线摄像机”所记载的那样,为了实施偏置修正而关闭快门,并取得偏置数据,从而实施对灵敏度补正数据的更新。而且,将预先取得的灵敏度补正数据存储在红外线摄像机主体内部的存储器中,并根据该数据而实施对摄像图像的补正。
但是,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红外线摄像机当在摄像时,成为来自镜筒或光学系统的辐射热与灵敏度补正数据取得时的辐射热不同的环境时,即使根据预先取得的灵敏度补正数据而实施了对摄像图像的补正,也无法获得充分的补正效果。而且,上述的环境的变化是由于红外线检测元件的灵敏度的时效变化和在镜筒内产生的漫射光等而引起的。即,在红外线摄像机中,即使更新了例如灵敏度补正数据,也会发生该环境的变化。根据以上的内容,为了在红外线摄像机中,获得清晰度较高的图像,而对如何使灵敏度补正数据取得时的环境和摄像时的环境成为相同状态进行了研究。
本发明是鉴于所涉及的现有的课题而完成的,且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受摄像机的搁置的环境的左右,而能够获得清晰度较高的图像的红外线摄像机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努力研究后的结果为,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采用了如下的红外线镜头单元。
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安装在红外线摄像机主体上,且特征在于,该红外线镜头单元具备对镜头数据进行存储的数据存储器,并以该数据存储器所存储的镜头数据为基础,实施对摄像条件的控制。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中,优选为,具备镜头侧通信构件,所述镜头侧通信构件以所述数据存储器所存储的镜头数据为基础,发送红外线镜头单元侧的摄像条件的控制信号。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中,优选为,具备镜头侧通信构件,所述镜头侧通信构件以所述数据存储器所存储的镜头数据为基础,向该红外线摄像机主体发送用于实施红外线摄像机主体的动作控制的控制信号,以实施该红外线摄像机主体的摄像动作控制。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中,优选为,所述镜头数据为与透过率相关的数据。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中,优选为,所述镜头数据为与来自镜筒或光学系统的辐射热相关的数据。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中,优选为,所述镜头数据为与焦点距离相关的数据。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优选为,具备对镜筒内部及表面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器,并且,具备镜头侧通信构件,所述镜头侧通信构件将所检测出的温度数据与所述镜头数据一起向该红外线摄像机主体进行发送,以实施该红外线摄像机主体的摄像动作控制。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中,优选为,所述温度数据为对如下的影响进行补正的各个函数的参数中的一个,所述影响为,镜头的透过率、来自镜筒或光学系统的辐射热、及镜头的焦点距离对进行摄影的图像造成的影响。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中,优选为,所述温度数据为对如下的偏差进行补正的偏差补正温度数据,所述偏差为,所述温度检测器对镜筒内部及/或表面进行检测时的温度、与所述红外线摄像机主体的摄像动作控制时的红外线镜头单元的摄像透镜的温度之间的偏差。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中,优选为,具备:外壳,其能够对所述红外线摄像机主体和红外线镜头单元进行收纳;外壳安装检测构件,其对该红外线镜头单元向该外壳的安装状态进行检测,并且,所述红外线镜头单元根据该外壳安装检测,而改变所述偏差补正温度数据。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中,优选为,所述红外线摄像机主体具备加热构件,并且,在该加热构件对所述红外线摄像机主体的加热使用时,所述红外线镜头单元对所述偏差补正温度数据进行改变。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中,优选为,所述镜头数据为与由对摄像图像的抖动进行光学补正的机构而引起的像移动量相关的数据。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中,优选为,具备:外壳,其能够对所述红外线摄像机主体和红外线镜头单元进行收纳;外壳安装检测构件,其对该红外线镜头单元向该外壳的安装状态进行检测,并且,所述红外线镜头单元根据该外壳安装检测,来改变与由所述像抖动补正机构而引起的像移动量相关的数据。
此外,优选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为,相对于所述红外线摄像机主体拆装自如的交换镜头型的镜头单元。
本发明的红外线摄像机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所述红外线镜头单元。
发明效果
如果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则能够通过使该红外线镜头单元本身具有镜头数据,从而实现在不被红外线摄像机的搁置的环境所左右的条件下,可获得清晰度较高的图像的红外线摄像机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例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与红外线摄像机主体之间的关系的结构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红外线摄像机系统的概要结构的说明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所涉及的红外线摄像机系统的概要结构的说明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5(A)为例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摄像机系统中所使用的电缆的图。图5(B)为例示了沿着图5(A)所示的箭头a观察时的、连接器所具备的针的形状及排列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关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摄像机系统,利用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图1为例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与红外线摄像机主体之间的关系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为,安装在红外线摄像机主体(摄像机模块)50上而使用的部件。而且,该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特征在于,具备对为了获得清晰的摄像图像而所需的镜头数据进行存储的数据存储器(未图示),并以该数据存储器所存储的镜头数据为基础,实施对摄像条件的控制。即,如果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则通过使该红外线镜头单元1本身具有镜头数据的存储功能、及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驱动条件的控制指令功能,从而与如现有技术那样在红外线摄像机主体侧具有这些功能的红外线摄像机相比较,能够更加快速地对应于镜筒内的环境的变化。并且,由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被采用于,能够对中红外线区域及远红外线区域的红外线进行感知的红外线摄像机中,因此如果不能快速地对应于镜筒内的环境的变化,则会对摄像图像品质造成坏影响。
另外,在图1中图示了如下内容,即,在红外线镜头单元1中组装有补正用快门单元2、变焦透镜3、对焦透镜4、像抖动补正机构(VC:vibrationcompensation:抖动补正)5。而且,图示了在摄像机模块50中组装了摄像元件(图像传感器)51。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能够以存储在数据存储器中的镜头数据为基础,而实施对这些组装在镜头单元1内的部件的控制。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红外线摄像机系统的概要结构的说明图。在图中,1为红外线镜头单元;2为设置在红外线镜头单元1中的补正用快门单元;12为设置在摄像机模块50中的补正用快门单元;3为变焦透镜;4为对焦透镜;5为像抖动补正机构(VC:vibration compensation);6为温度测定部(温度检测器),其配置在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镜筒内部及/或表面上,且对该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镜筒内部及/或表面的红外线能量进行检测并转换成信号;7为补正用快门单元2的开闭构件的驱动装置;8为变焦透镜3的位置调节构件的驱动装置;9为对焦透镜4的位置调节构件的驱动装置;10为像抖动补正机构5的驱动装置;11为补正用快门单元12的开闭构件的驱动装置;20为镜头控制机构;21为陀螺仪单元;30为摄像机控制机构,其将从摄像机模块50中输出的亮度信号转换成视频信号;40为系统控制机构,其用于对红外线摄像机系统的系统整体进行控制;41为显示器,其对从系统控制机构40中输出的视频信号进行映像显示;42为面板开关;43为IP网络;50为摄像机模块,其在使摄像元件受光放射红外线光束之后生成并记录图像数据;51为摄像元件(图像传感器)。
在镜头控制机构20上,连接有温度测定部6和陀螺仪单元21,并经由镜头侧通信构件而连接有各个驱动装置7~10、和系统控制机构40。此外,系统控制机构40与补正用快门单元12的驱动装置11相连接,并且与摄像机控制机构30相连接,从而能够相互地发送接收数据和视频信号。而且,该系统控制机构40能够与IP网络43相互地发送接收数据和各种信号。
由此,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能够通过镜头控制机构20,从而根据配置在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内部及/或表面上的温度测定部6所检测出的数据,来分别直接驱动补正用快门单元2的开闭构件、变焦透镜3的位置调节构件、对焦透镜4的位置调节构件、像抖动补正机构5。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镜头控制机构20,经由镜头侧通信构件,并以数据存储器所存储的镜头数据为基础,将红外线镜头单元1侧的摄像条件的控制信号向组装在镜头单元1内的各个部件、即、补正用快门单元2、12、变焦透镜3、对焦透镜4、像抖动补正机构5进行发送。
在此,安装有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红外线摄像机主体50,对来自对象物体的红外线进行摄像时,与从对象物体放射出的红外线同时地,还对来自补正用快门单元2、12的红外线进行检测。因此,每预定的间隔,临时性地(例如一秒钟等的固定期间)关闭各个补正用快门单元2、12,并通过还对来自补正用快门单元2、12的表面的红外线进行检测,从而取得参考温度。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针对相对于通过参考温度取得动作而得到的参考温度而言温度测定部6所检测出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内部及/或表面的实际的各个温度数据的每一个,将恰当的镜头数据的图表存储在未图示的数据存储器中。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镜头控制机构20根据该灵敏度补正数据,从而根据需要而对各个驱动装置的操作量进行运算处理并取得。之后,该镜头控制机构20,能够通过所具备的镜头侧通信构件,而将用于实施对组装在镜头单元1内的部件的控制的控制信号向系统控制机构40发送,或者经由该系统控制机构40而向摄像机控制机构30发送。
虽然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能够相对于红外线摄像机主体50而进行拆装,但是,该镜头单元1的镜头控制机构20与红外线摄像机主体50的系统控制机构40之间的数据信号的交换,也能够通过对双方所具备的安装座彼此间进行电连接而实现。由于在该安装座上形成例如卡口爪,因此相对于红外线摄像机主体50可自如地实施对镜头单元1的拆装。
由此,除了上述的控制信号的发送之外,镜头控制机构20以数据存储器所存储的镜头数据(灵敏度补正数据)为基础,使用于实施红外线摄像机主体50的动作控制的控制信号经由镜头侧通信构件而向红外线摄像机主体50的系统控制机构40发送。由此,该系统控制机构40及以能够与其通信的方式相连接的摄像机控制机构30,能够实施基于灵敏度补正数据的、对红外线摄像机主体50的摄像动作控制。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镜头控制机构20取得,通过参考温度取得动作而获得的参考温度、和温度测定部6所测量出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内部及/或表面的实际的温度数据,并将这些温度数据与未图示的数据存储器中的图表进行对照,从而取得相对于针对每个参考温度而持有的实际的检测温度数据的镜头数据(灵敏度补正数据),并根据该镜头数据,从而根据需要来实施对各个驱动装置的操作量的运算处理。此后,该镜头单元1通过所具备的镜头侧通信构件,从而将用于实施红外线摄像机主体50的动作控制的控制信号向红外线摄像机主体50的系统控制机构40发送。以此方式,如果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则根据该控制信号并通过红外线摄像机主体侧的系统控制机构40与摄像机控制机构30,而对红外线摄像机主体50侧的各个动作部件实施恰当的动作。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中,优选为,镜头数据为与透过率相关的数据。
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由于当取得灵敏度补正数据时,镜头数据为与透过率相关的数据,因此对于镜筒内的温度(亮度)变化而能够取得正确的镜头数据。这是利用了如下的现象,即,当产生温度(亮度)变化时,镜头的透过率产生变化。并且,所有的物体根据物体的温度和放射率而放射红外线,而其他则反射或者透过。而且,关于放射、反射、透过,“1=放射率+反射率+透过率”的数学式是成立的。因此,能够通过用放射率除以入射到红外线镜头单元1内的红外线量,并减去与反射及透过相对的量,且进行温度换算,从而获得温度数据。除此之外,相对于预先针对每参考温度进行了测定(摄影)的条件而言,可以通过实验而取得使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内部及/或表面的实际的温度发生变化,从而透过率发生何种程度的变化,并保存在数据存储器的图表中以作为对应于各个条件的镜头数据(灵敏度补正数据)。
另外,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当取得灵敏度补正数据时,只要能够相对于镜筒内的温度(亮度)变化而取得正确的镜头数据,则也能够采用与透过率相关的数据以外的数据。例如,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所接收的镜头数据,能够使用例如出射光瞳、周边光量、镜筒内部温度的数据。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中,优选为,镜头数据为与来自镜筒或光学系统的辐射热相关的数据。
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由于当取得灵敏度补正数据时,镜头数据为与来自镜筒或光学系统的辐射热相关的数据,因此能够相对于镜筒内的温度变化而取得正确的镜头数据,并且能够在实施对摄像图像的补正时获得充分的补正效果。其结果为,如果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则能够提高对象物体的位置移动及判别的准确性。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中,优选为,镜头数据为与焦点距离相关的数据。
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由于当取得灵敏度补正数据时,镜头数据为与焦点距离相关的数据,因此能够掌握变焦透镜3及对焦透镜4的准确的位置,并实施准确的控制动作。另外,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当取得灵敏度补正数据时,只要相对于镜筒内的透镜位置而能够取得正确的镜头数据,则也能够采用与焦点距离相关的数据以外的数据。例如,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所接收的镜头数据,能够使用F值、或镜头驱动量等的数据。此外,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当执行更加准确的自动对焦动作时,能够使用例如与对比度评价值、传感器像素数、传感器响应性相关的数据。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优选为,具备对镜筒内部及表面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测定部(温度检测器)6,并具备镜头侧通信构件,所述镜头侧通信构件将检测出的温度数据与镜头数据一起向红外线摄像机主体50进行发送,以实施该红外线摄像机主体50的摄像动作控制。
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通过具备对镜筒内部及表面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测定部(温度检测器),且具备将检测出的温度数据与镜头数据一起向红外线摄像机主体进行发送的镜头侧通信手段,从而能够使灵敏度补正数据取得时的环境和摄像时的环境更加近似。其结果为,如果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则能够进一步提高红外线摄像机主体的摄像动作控制的准确性,且能够更加恰当地实施从红外线摄像机主体侧对各个动作部件的动作控制。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中,优选为,检测出的温度数据为,对如下的影响进行补正的各个函数的参数中的一个,所述影响为,镜头的透过率、来自镜筒或光学系统的辐射热、及镜头的焦点距离对进行摄影的图像造成的影响。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中,通过将检测出的温度数据设定为,对上述的要素对进行摄影的图像造成的影响进行补正的各种函数的参数中的一个,从而能够实现红外线摄像机主体的摄像动作控制的自动化,并且,能够实现镜头数据精度的提高及稳定化。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中,优选为,将检测出的温度数据设定为,对如下的温度偏差进行了补正的偏差补正温度数据,所述温度偏差为,温度测定部6对镜筒内部及/或表面进行检测时的温度、与红外线摄像机主体的摄像动作控制时的红外线镜头单元(摄像透镜)的温度之间的温度偏差。
将温度测定部6设置在红外线镜头单元的摄像透镜、例如变焦透镜3、对焦透镜4、搭载于像抖动补正机构5上的各个透镜的有效部自身上,从而无法直接检测该摄像透镜温度。由此,通过温度测定部6而检测出的镜筒内部及/或表面的温度数据,与位于如下位置处的红外线镜头单元的摄像透镜的温度之间产生偏差,所述位置为,与设置该温度测定部6的位置物理性地分开的位置。
在存在使用红外线摄像机的环境的温度变化或红外线摄像机本身的发热量的变化的情况下,也因为由温度测定部6而检测出的温度数据,和实际的镜筒内部的温度或者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光学部件的温度之间的时间上的温度差异而产生该温度的偏差。
因此,也可以将对如下的温度偏差进行了补正的偏差补正温度数据用作检测出的温度数据,所述温度偏差为,温度测定部6的温度检测动作时的镜筒内部及/或表面、与红外线摄像机主体50的摄像动作控制时的该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摄像透镜之间的温度偏差。
下面,对具体的偏差补正温度数据的运算方法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针对每测定周期ts,通过下面的公式而计算出如下的关系,即,针对温度的每个测定周期ts由温度测定部6检测出的镜筒内部及/或表面的温度Ts、与红外线镜头单元的摄像透镜的推断温度Te之间的关系。
(公式)Te=Te1+kt(Ts-Te1)
在此,kt为表示热传递特性的系数,并且,能够通过与测定周期ts之间的组合,而对热传递延迟进行近似。此外,Te1表示在上次的取样时计算出的推断温度的值。另外,在此,优选为,根据预先实施的实验来决定所使用的热传递系数kt和测定周期ts。
而且,与这些热传递系数kt和测定周期ts相关的数据,作为在偏差补正温度数据的计算中所使用的数据,而预先存储于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数据存储器中。由此,红外线镜头单元1根据温度测定部6所检测出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内部及/或表面的实际的温度数据,来计算出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摄像透镜的推断温度Te,并将该摄像透镜的推断温度Te发送至红外线摄像机主体50,以作为偏差补正温度数据。
通过以此方式对由温度测定部6检测出的镜筒内部及/或表面的温度、与红外线摄像机主体的摄像动作控制时间点的红外线摄像机主体的温度之间的温度偏差进行恰当地补正,从而能够将与成为控制对象的红外线镜头单元的摄像透镜的温度近似的温度,作为偏差补正温度数据而发送至红外线摄像机主体50。因此,根据与实际的红外线镜头单元的摄像透镜的温度更加近似的温度,从而红外线摄像机主体50的系统控制机构40能够实施对摄像机主体50的各个部件的控制。因此,即使在镜头的保持机构由热传递效率较低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恰当地对无法设置温度测定部的红外线摄像机的摄像透镜的温度进行推断,从而实施控制。
另外,虽然在此采用如下方式,即,通过镜头单元1的镜头控制机构20而计算出摄像透镜的推断温度Te,并发送至系统控制机构40以作为偏差补正温度数据,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预先将与热传递系数kt和测定周期ts相关的数据存储于系统控制机构40的存储构件中,并且该系统控制机构40直接对摄像透镜的推断温度Te进行计算。此时,由于即使根据由摄像透镜的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各个透镜的位置变化、或包含设置有温度测定部6的镜筒在内的热辐射量的变化等,也存在通过系统控制机构40而计算出的摄像透镜的推断温度Te、和通过镜头控制机构20而计算出的摄像透镜的推断温度Te不同的情况,因此优选为分别进行计算并取得。
此外,即可以将上述的测定周期ts设定为运算的周期,也可以利用不同于实际的测定周期的周期来实施运算。而且此外,在运算中所使用的镜头内部及/或表面的温度Ts被设定为,即可以使用每次运算周期所获得的温度,也可以采用预先进行了多次测定的值的平均值,即,可以采用任何一种。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被设定为,在安装有红外线摄像机主体50的状态下,能够收纳在外壳90内。尤其是,当在室外等的环境中使用由红外线镜头单元1和红外线摄像机主体50构成的红外线摄像机系统的情况下,外壳90能够防止灰尘进入镜头单元1内及摄像机主体50内。
红外线镜头单元1具备外壳传感器(外壳安装检测单元)91,所述外壳传感器91,对安装有红外线摄像机主体50的状态下的红外线镜头单元是否收纳于该外壳90内、即、是否安装了外壳90进行检测。
在此,当外壳90安装于红外线摄像机系统上时,镜头等的各个部件的周围温度不易急剧变化,而当未安装有外壳90时,明显容易受到外部的环境变化的影响。
由此,当外壳传感器91检测出安装了外壳90时,镜头控制机构20根据该检测,而将如上所述的偏差补正温度数据的运算式中的热传递系数kt设定为,直接反映了由温度测定部6检测的镜筒内部及/或表面的温度Ts的、接近于1的值。此外,此时的温度测定周期ts采用标准的周期。由此,能够减小温度偏差的收敛时的温度偏差。
另一方面,当外壳传感器91检测出未安装外壳90时,镜头控制机构20根据该检测,而将如上所述的偏差补正温度数据的运算式中的热传递系数kt设定为,使温度变动时的温度偏差小于温度偏差收敛时的温度偏差的方向。即,将热传递系数kt设定为,与外壳安装时相比更小的值。而且,此时的温度测定周期ts采用短于标准周期的周期。由此,即使在将红外线摄像机系统作为可搬运的装置而从室内向室外移动并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由于在温度差较大的环境之间的移动而引起的温度偏差抑制为极小程度。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通过外壳传感器91而能够对外壳90的安装状态进行检测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这种方法,另外,还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能够通过双列直插开关等而对外壳90的安装有无进行输入。
此外,安装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上的红外线摄像机主体50具备加热器(加热构件)52,所述加热器52用于将镜头单元1及摄像机主体50的温度维持在固定的温度范围内。根据由对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镜筒内部及/或表面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测定部6测定出的温度,而将该加热器52的通电控制设定为,当达到预定的下限值时成为进行了通电的加热使用,而当达到与该下限值相比预定温度较高的预定的上限值时成为非通电的加热非使用。另外,该加热器52的通电控制并不限定于此,且还可以通过对加热器开关进行输入而任意地执行。
在此,在对加热器52进行通电的加热使用时,产生如下的温度分布,即,与未使用加热器52的加热非使用时不同,且不同于仅通过大气的热影响的状态的温度分布。因此,在由加热器52而进行的加热使用时,镜头控制机构20,使如上所述的偏差补正温度数据的运算式中的热传递系数kt、和温度测定周期ts采用,预先通过加热使用条件下的实验而获得的、最佳的热传递系数kth和温度测定周期tsh。由此,根据加热器52的使用条件下的温度偏差状况而能够对偏差补正温度数据进行改变,并且即使在加热使用时,也能够使其对应于,与成为控制对象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摄像透镜的温度近似的温度,从而能够使红外线摄像机主体50的系统控制机构40实施对摄像机主体50的各个部件的控制。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中,优选为,镜头数据为,与由对摄像图像的抖动进行光学补正的机构而引起的像移动量相关的数据。
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由于所接收的镜头数据为,与由对摄像图像的抖动进行光学补正的机构而引起的像移动量相关的数据,因此能够准确地掌握像抖动补正机构的位置(补正透镜的位置),并能够获得清晰度更高的摄像图像。而且,在该像抖动补正机构中,能够使用例如本发明申请人先前提出的日本特开2004-362924号所公开的“作动器及具备其的镜头单元及摄像机”中的VC(vibration compensation:抖动补正)方式。另外,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只要相对于镜筒内的该像抖动补正机构的位置而能够取得正确的镜头数据,则也能够采用与由该像抖动补正机构而引起的像移动量相关的数据以外的数据。例如,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所接收的镜头数据,例如能够使用与该像抖动补正机构的开启/关闭(ON/OFF)、响应特性、像素插补等的正时相关的数据等。
此时,由于当红外线镜头单元1收纳在外壳90内时,以静置状态被使用,而在取下外壳90的状态下,以能够搬运的状态使用,因此其使用方式是不同的。因此,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预先实验性地取得如下的数据,并存储在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数据存储器中,其中,所述数据为,安装有外壳90时的摄像机主体50的与由该像抖动补正机构而引起的像移动量相关的数据、和未安装外壳90时的摄像机主体50的与由该像抖动补正机构而引起的像移动量相关的数据。
而且,当外壳传感器91检测出安装有外壳90时,基于该检测的镜头控制机构20,根据与安装外壳90时的像移动量相关的数据,来对由像抖动补正机构而引起的摄像图像的抖动进行光学补正。另一方面,当外壳传感器91检测出取下外壳90时,基于该检测的镜头控制机构20,根据与未安装外壳时的像移动量相关的数据,来对由像抖动补正机构而引起的摄像图像的抖动进行光学补正。由此,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像抖动补正机构的位置(补正透镜的位置),并能够获得与状况相对应的、清晰度更高的摄像图像。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所存储、发送的数据信号中,能够列举出与温度(亮度)测定相关的数据、与变焦透镜3及对焦透镜4的位置相关的数据、与自动对焦动作相关的数据、与对摄像图像的抖动进行光学补正的机构的位置相关的数据等。另外,在现阶段,作为在维持红外线摄像机的摄像图像品质方面所必要的要素,而列举出了这些数据,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所取得的镜头数据并不限定于这些。
此外,优选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为,相对于红外线摄像机主体拆装自如的交换镜头型的镜头单元。
由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为,相对于红外线摄像机主体拆装自如的交换镜头型的镜头单元,因此也能够实现向现有的红外线摄像机的对应。因此,仅通过对该镜头单元1的交换,而能够提供高品质的红外线摄像机。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所涉及的红外线摄像机系统的概要结构的说明图。在图3中图示了,在现有的红外线摄像机中安装了本发明所涉及的镜头单元1时的摄像机系统。在图中,1为红外线镜头单元;2为设置在红外线镜头单元1上的补正用快门单元;12为设置在摄像机模块50上的补正用快门单元;3为变焦透镜;4为对焦透镜;5为像抖动补正机构(VC:vibrationcompensation);6、13为温度测定部,其配置在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镜筒内部及/或表面上,并对该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镜筒内部及/或镜筒表面的各个不同的位置处的红外线能量进行检测,并转换成信号;8为变焦透镜3的驱动装置;9为对焦透镜4的驱动装置;10为像抖动补正机构5的驱动装置;14为补正用快门单元2、12的驱动装置;20为镜头控制机构;21为陀螺仪单元;30为摄像机控制机构,其将从摄像机模块50中输出的亮度信号转换成视频信号;50为摄像机模块,其在使摄像元件受光放射红外线光束之后生成并记录图像数据;51为摄像元件(图像传感器);60为外部控制机构,其用于控制红外线摄像机系统的系统整体;61为面板开关;62为IP网络;70为自动对焦控制机构。
在镜头控制机构20上,连接有温度测定部6和陀螺仪单元21,并且经由镜头侧通信构件而连接有各个驱动装置8~10。此外,摄像机控制机构30与各个补正用快门单元2、12的驱动装置14相连接,并且与外部控制机构60相连接,从而相互地发送接收数据和各种信号。而且,摄像机控制机构30与自动对焦控制机构70相连接,且能够发送视频信号。而且,外部控制机构60能够与IP网络62相互地发送接收数据和各种信号。
如图3所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能够通过镜头控制机构20并根据配置在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内部的温度测定部6、13所计测出的数值数据,而分别直接驱动变焦透镜3、对焦透镜4、像抖动补正机构5。
接下来,关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对更加具体的内容进行说明。
红外线镜头单元对镜头数据的持有方式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中,能够设置两个例如16兆字节的存储器,以使能够进行对所执行的程序等的各种信息的读取及/或写入。此外,为了临时存储与用于提高摄像图像品质的各种参数相关的数据,而能够在该镜头控制机构20中设置两个例如128兆字节的存储器。此外,当使该镜头控制机构20临时存储红外线热图像时,能够设定为对例如8位·256灰度级的图像数据进行存储。此时,为了提高画质的精度,还能够将位数增加至例如16位或者32位。另外,上文所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中的镜头数据的持有方式不过为一个示例,并且能够根据设计而采用自由的数据的持有方式。
红外线镜头单元的通信方法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中,镜头单元1内部、或者与红外线摄像机主体侧之间的数据的发送接收,能够使用通过数据输出信号、数据输入信号、时钟信号三个信号来实施通信的、由串行的三根线构成的电缆。另外,在图5中例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发送接收数据时所使用的电缆。在图5中,电缆80在两端上具备两个连接器81、82。此外,在表1中表示了,关于图5所示的电缆连接器82的各个针的配置及功能。由于图5及表1所示的电缆为操作性优异、且难以产生噪音的结构,因此通过使用该电缆来实施数据的交换,从而能够提供高品质的红外线摄像机。
表1
  针编号   名称   功能
  1   SCK   SPI通信用时钟
  2   SI   SPI通信用镜头单元数据输入
  3   SO   SPI通信用镜头单元数据输出
  4   EN   SPI通信用使能信号(镜头单元选择信号)
  5   INT   中断输入(垂直同步信号)
  6   DGND   信号GND
  7   NC   未连接
  8   NC   未连接
  9   +3.3V   逻辑系统电源输入+3.3V
  10   DGND   逻辑系统电源GND
  11   +5.0V   电机驱动用电源输入+5.0V
  12   PGND   电机驱动用电源GND
红外线镜头单元的处理顺序
图4为表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的处理顺序的说明图。下面,利用图4,对相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镜头单元的变动要素的、所传送的数据内容及控制动作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另外,在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数据存储器中,预先存储有如下的镜头数据(灵敏度补正数据),所述镜头数据为,根据实验而取得的、每个参考温度相对于红外线镜头单元1的镜筒内部及/或表面的温度数据的镜头数据。
关于变焦位置的变动,首先,计算出变焦透镜的补正量,以作为所传送的数据内容(步骤S01)。接下来,根据从步骤S01被传送的数据,而计算出周边光量的降低率(步骤S07)。接下来,根据从步骤S07被传送的数据,而计算出相对于像位置的温度补正量(步骤S10)。然后,作为控制动作,生成温度显示图像(步骤S13)。
关于对焦位置的变动,“首先,计算出对焦透镜的补正量,以作为所传送的数据内容(步骤S02)。接下来,根据从步骤S02被传送的数据,而计算出周边光量的降低率(步骤S07)。接下来,根据从步骤S07被传送的数据,而计算出相对于像位置的温度补正量(步骤S10)。然后,作为控制动作,生成温度显示图像(步骤S13)。”,或者,“首先,实施自动对焦扫描处理,以作为所传送的数据内容(步骤S08)。然后,作为控制动作,实施对焦透镜的驱动(步骤S15)。”另外,当实施自动对焦扫描处理时,能够检测出对焦透镜的绝对位置、及正确的同步正时。
关于透镜温度传感器的变动,首先,计算出变焦透镜或者对焦透镜的补正量,以作为被传送的数据内容(步骤S01或者步骤S02)。接下来,根据从步骤S01或者步骤S02被传送的数据,而计算出周边光量的降低率(步骤S07)。接下来,根据从步骤S07被传送的数据,而实施相对于像位置的温度补正(步骤S10)。然后,作为控制动作,生成温度显示图像(步骤S13)。
关于亮度不均标准值的变动,首先,实施相对于像位置的温度补正,以作为被传送的数据内容(步骤S10)。然后,作为控制动作,生成温度显示图像(步骤S13)。
关于F值(NA)的变动,首先,实施自动对焦扫描处理,以作为被传送的数据内容(步骤S08)。然后,作为控制动作,实施对焦透镜的驱动(步骤S15)。
此外,关于焦点距离的变动,也与上述F值(NA)的变动相同地,首先,实施自动对焦扫描处理,以作为被传送的数据内容(步骤S08)。然后,作为控制动作,实施对焦透镜的驱动(步骤S15)。
关于摄像传感器的变动,首先,实施对比度评价值的检测,以作为被传送的数据内容(步骤S03)。接下来,根据从步骤S03被传送的数据,而实施自动对焦扫描处理(步骤S08)。然后,作为控制动作,实施对焦透镜的驱动(步骤S15)。此外,关于摄像传感器的变动,作为控制动作,能够直接地生成温度显示图像(步骤S13)。但是,此时,还能够根据对比度评价值的检测(步骤S03)数据,而生成温度显示图像(步骤S13)。
关于变焦操作开关的变动,首先,对变焦放大(步骤S04)或者变焦缩小(步骤S05)的操作进行确认,以作为被传送的数据内容。接下来,根据从步骤S04或者步骤S05被传送的数据,而实施倍率变化的指示(步骤S09)。接下来,根据从步骤S09被传送的数据,而计算出光学系统驱动量(步骤S12)。然后,作为控制动作,实施变焦透镜的驱动(步骤S14)或者对焦透镜的驱动(步骤S15)。另外,在对光学系统驱动量进行计算(步骤S12)中,能够实施与变焦透镜和对焦透镜的位置关系相关的变焦凸轮数据的交换(步骤S11)。
关于自动对焦操作的变动,首先,实施自动对焦开关的输入的确认,以作为被传送的数据内容(步骤S06)。接下来,根据从步骤S06被传送的数据,而实施自动对焦扫描处理(步骤S08)。然后,作为控制动作,实施对焦透镜的驱动(步骤S15)。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的处理顺序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的处理顺序只不过是本发明的简单的例示,并不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定。即,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条件下,能够根据特定用途而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摄像机系统:本发明的红外线摄像机系统(未图示)的特征在于,使用了上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1。因此,采用了本发明的红外线摄像机系统的红外线摄像机为,光学品质优异的红外线摄像机。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述说明那样,如果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则能够提供具备优异的光学品质的红外线摄像机系统。此外,如果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则即使在应用于如监视摄像机等的用途那样无法使对象物体的摄像中断的系统中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来自对象物体的红外线摄像的中断。因此,使用了本发明所涉及的红外线镜头单元的红外线摄像机系统,即使在黑暗中也能够正确地进行物体识别,且能够恰好地应用于,车辆搭载远红外线系统和安全对策用的监视摄像机等中。

Claims (15)

1.一种红外线镜头单元,其安装在红外线摄像机主体上,其特征在于,
该红外线镜头单元具备对镜头数据进行存储的数据存储器,并以该数据存储器所存储的镜头数据为基础,实施对摄像条件的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镜头单元,其中,
具备镜头侧通信构件,所述镜头侧通信构件以所述数据存储器所存储的镜头数据为基础,发送红外线镜头单元侧的摄像条件的控制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线镜头单元,其中,
具备镜头侧通信构件,所述镜头侧通信构件以所述数据存储器所存储的镜头数据为基础,向该红外线摄像机主体发送用于实施红外线摄像机主体的动作控制的控制信号,以实施该红外线摄像机主体的摄像动作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线镜头单元,其中,
所述镜头数据为与透过率相关的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线镜头单元,其中,
所述镜头数据为与来自镜筒或光学系统的辐射热相关的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线镜头单元,其中,
所述镜头数据为与焦点距离相关的数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线镜头单元,其中,
所述红外线镜头单元具备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对镜筒内部及表面的温度进行检测,并且,所述红外线镜头单元具备镜头侧通信构件,所述镜头侧通信构件将检测出的温度数据与所述镜头数据一起向该红外线摄像机主体进行发送,以实施该红外线摄像机主体的摄像动作控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线镜头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数据为,对如下的影响进行补正的各个函数的参数中的一个,所述影响为,镜头的透过率、来自镜筒或光学系统的辐射热、及镜头的焦点距离对进行摄影的图像造成的影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线镜头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数据为,对如下的偏差进行了补正的偏差补正温度数据,所述偏差为,所述温度检测器对镜筒内部及/或表面进行检测时的温度、与所述红外线摄像机主体的摄像动作控制时的红外线镜头单元的摄像透镜的温度之间的偏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红外线镜头单元,具备:
外壳,其能够对所述红外线摄像机主体和红外线镜头单元进行收纳;
外壳安装检测构件,其对该红外线镜头单元向该外壳的安装状态进行检测,
所述红外线镜头单元根据该外壳安装检测,而改变所述偏差补正温度数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红外线镜头单元,其中,
所述红外线摄像机主体具备加热构件,
在该加热构件对所述红外线摄像机主体的加热使用时,所述红外线镜头单元对所述偏差补正温度数据进行改变。
12.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线镜头单元,其中,
所述镜头数据为,与由对摄像图像的抖动进行光学补正的像抖动补正机构而引起的像移动量相关的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红外线镜头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外壳,其能够对所述红外线摄像机主体和红外线镜头单元进行收纳;
外壳安装检测构件,其对该红外线镜头单元向该外壳的安装状态进行检测,
所述红外线镜头单元根据该外壳安装检测,来改变与由所述像抖动补正机构而引起的像移动量相关的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线镜头单元,其中,
所述红外线镜头单元为,相对于所述红外线摄像机主体拆装自如的交换镜头型的镜头单元。
15.一种红外线摄像机系统,其中,
具备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线镜头单元。
CN201210042857.0A 2011-02-22 2012-02-22 红外线镜头单元及具备其的红外线摄像机系统 Active CN1026507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36433 2011-02-22
JP2011036433 2011-02-22
JP2011-288257 2011-12-28
JP2011288257A JP2012189987A (ja) 2011-02-22 2011-12-28 赤外線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赤外線カメラ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0720A true CN102650720A (zh) 2012-08-29
CN102650720B CN102650720B (zh) 2017-04-12

Family

ID=45656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42857.0A Active CN102650720B (zh) 2011-02-22 2012-02-22 红外线镜头单元及具备其的红外线摄像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38342B2 (zh)
EP (1) EP2493174A1 (zh)
JP (1) JP2012189987A (zh)
CN (1) CN10265072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9754A (zh) * 2017-10-26 2019-05-03 株式会社尼康 配件
WO2020024575A1 (zh) * 2018-08-01 2020-02-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26652A (zh) * 2017-09-20 2021-02-05 深圳市真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成像方法、控制序列测定反应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57308B2 (en) 2009-03-02 2020-08-25 Flir Systems, Inc. Techniques for device attachment with dual band imaging sensor
US10389953B2 (en) * 2011-06-10 2019-08-20 Flir Systems, Inc. Infrared imaging device having a shutter
US10996542B2 (en) * 2012-12-31 2021-05-04 Flir Systems, Inc. Infrared imaging system shutter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thermister
CN103294080A (zh) * 2013-05-02 2013-09-11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光测设备红外相机温度校正控制系统
JP2014235266A (ja) * 2013-05-31 2014-12-15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遠赤外線カメラ用レンズ鏡筒及び遠赤外線カメラ用レンズユニット
JP6324004B2 (ja) * 2013-08-22 2018-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0222575B2 (en) * 2015-02-06 2019-03-05 Flir Systems, Inc. Lens heater to maintain thermal equilibrium in an infrared imaging system
US10609262B2 (en) * 2015-06-03 2020-03-31 Lg Innotek Co., Ltd. Lens barrel and camera module comprising same
EP3340601B1 (en) 2015-08-17 2019-12-18 LG Innotek Co., Ltd. Camera module
KR102528490B1 (ko) * 2015-10-30 2023-05-0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의 온도 제어가 가능한 히터가 증착된 카메라 모듈
JP6798161B2 (ja) * 2016-03-15 2020-12-09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赤外線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WO2017159581A1 (ja) * 2016-03-15 2017-09-2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赤外線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JP7013743B2 (ja) * 2017-09-12 2022-02-01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09218624B (zh) * 2018-11-15 2020-10-13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光电跟踪系统的温度调焦补偿方法
US20230226882A1 (en) * 2022-01-18 2023-07-20 Hyundai Motor Company Solar load feedback for climate control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47025A (ja) * 1985-08-26 1987-02-28 Tech Res & Dev Inst Of Japan Def Agency 赤外線装置の焦点位置調節法
US20050157180A1 (en) * 2000-07-04 2005-07-21 Koji Takahashi Image sensing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JP2006352668A (ja) * 2005-06-17 2006-12-28 Fujifilm Holdings Corp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US20070196100A1 (en) * 2006-02-21 2007-08-23 Fujifilm Corporation Lens unit and digital camera
CN101387738A (zh) * 2007-09-10 2009-03-18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远红外线摄像透镜、透镜单元和成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9834A (en) * 1976-09-20 1990-05-2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Thermal mask for cryogenic detectors in a thermal imaging device
JP2680879B2 (ja) * 1989-01-17 1997-11-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赤外線撮像装置
JPH0953993A (ja) * 1995-08-16 1997-02-25 Nippon Avionics Co Ltd 赤外線カメラにおける環境温度補正装置
US6148152A (en) * 1999-06-08 2000-11-1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mpensation for thermal degradation of the optical performance in a digital imaging system
JP4856807B2 (ja) * 2000-11-17 2012-0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及び撮像方法
JP2002049069A (ja) * 2000-08-04 2002-02-15 Canon Inc 防振ズームレンズ装置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US6707044B2 (en) * 2001-05-07 2004-03-16 Flir Systems Ab Infrared camera system
JP2005004181A (ja) * 2003-05-21 2005-01-06 Fujinon Corp 可視光・赤外光撮影用レンズシステム
JP2004362924A (ja) 2003-06-04 2004-12-24 Kojima Press Co Ltd 操作パネルスイッチ
JP2005091808A (ja) 2003-09-18 2005-04-0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装置
JP2005236550A (ja) * 2004-02-18 2005-09-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赤外線カメラ
JP4514202B2 (ja) * 2004-06-10 2010-07-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交換レンズ及びカメラ本体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4791406B2 (ja) * 2007-04-05 2011-10-12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
CN101986192A (zh) * 2009-07-28 2011-03-16 株式会社腾龙 图像抖动防止装置、透镜装置、摄像装置及补偿光学装置
KR101076027B1 (ko) * 2011-04-06 2011-10-21 삼성탈레스 주식회사 Dircm 용 적외선 카메라의 영상 기반 오프셋 보정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47025A (ja) * 1985-08-26 1987-02-28 Tech Res & Dev Inst Of Japan Def Agency 赤外線装置の焦点位置調節法
US20050157180A1 (en) * 2000-07-04 2005-07-21 Koji Takahashi Image sensing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JP2006352668A (ja) * 2005-06-17 2006-12-28 Fujifilm Holdings Corp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US20070196100A1 (en) * 2006-02-21 2007-08-23 Fujifilm Corporation Lens unit and digital camera
CN101387738A (zh) * 2007-09-10 2009-03-18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远红外线摄像透镜、透镜单元和成像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6652A (zh) * 2017-09-20 2021-02-05 深圳市真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成像方法、控制序列测定反应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326652B (zh) * 2017-09-20 2021-09-03 深圳市真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成像方法、控制序列测定反应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709754A (zh) * 2017-10-26 2019-05-03 株式会社尼康 配件
WO2020024575A1 (zh) * 2018-08-01 2020-02-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218650B2 (en) 2018-08-01 2022-01-0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12806A1 (en) 2012-08-23
US9338342B2 (en) 2016-05-10
EP2493174A1 (en) 2012-08-29
CN102650720B (zh) 2017-04-12
JP2012189987A (ja) 201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0720A (zh) 红外线镜头单元及具备其的红外线摄像机系统
US9897415B2 (en) Infrared-light and low-light two-phase fusion night-vision sighting device
CN100534144C (zh) 图像拾取设备、其照相机主体、以及可互换式透镜
US11079202B2 (en) Boresighting peripherals to digital weapon sights
CN101796818A (zh) 用于对准ir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照相机和方法
CN103134595A (zh) 红外线照相机
CN101796817A (zh) 照相机和校准照相机的方法
CN103873770A (zh) 外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KR101361523B1 (ko) 렌즈 교환형 카메라용 기능성 렌즈 어댑터
CN107111104A (zh) 可换镜头、相机主体以及相机
CN111263059B (zh) 一种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手动对焦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03424850A (zh) 可交换透镜、照相机以及照相机系统
CN105635564A (zh) 用于同步自动聚焦的多相机装置和方法
US20090174806A1 (en) Focus detection device, focus detection method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2018146672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外付け装置
CN106716089B (zh) 红外线图像获取装置以及红外线图像获取方法
US10866386B2 (en) Lens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0529744C (zh) 光学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US841640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ement and correction of thermally induced changes of boresight, effective focal length, and focus
JP5848027B2 (ja) 撮像装置
US20090174807A1 (en) Focus detection device, focus detection method,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JP2537270B2 (ja) レンズ交換可能なカメラ
US10171722B2 (en) Lens unit and rear-side focus adjustment system of infrared camera
KR102400115B1 (ko) 원격사격장치 센서시스템
KR101205228B1 (ko) 온도제어에 의해 카메라 포커싱을 수행하는 위성용 전자광학 카메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