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9516A - 纸张翻转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纸张翻转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纸张翻转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纸张翻转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9516A
CN102649516A CN2012100358826A CN201210035882A CN102649516A CN 102649516 A CN102649516 A CN 102649516A CN 2012100358826 A CN2012100358826 A CN 2012100358826A CN 201210035882 A CN201210035882 A CN 201210035882A CN 102649516 A CN102649516 A CN 102649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deflection
throughput direction
upset
delivery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358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9516B (zh
Inventor
菅野雅至
木俣明则
高桥克典
矶部昭史
玉木贤二
岛尾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649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95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9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95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9/00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 B65H9/002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changing orientation of sheet by only controlling movement of the forwarding means, i.e. without the use of stop or register wa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220/00Function indicators
    • B65H2220/01Function indicators indicating an entity as a function of which control, adjustment or change is performed, i.e. inp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30Orientation, displacement, position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33Modifying, selecting, changing orientation
    • B65H2301/332Turning, overturning
    • B65H2301/3321Turning, overturning kinetic therefor
    • B65H2301/33212Turning, overturning kinetic therefor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direction of displacement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30Orientation, displacement, position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34Modifying, selecting, changing direction of displacement
    • B65H2301/341Modifying, selecting, changing direction of displacement without change of plane of displacement
    • B65H2301/3411Right angle arrangement, i.e. 90 degrees
    • B65H2301/34112Right angle arrangement, i.e. 90 degrees changing leading e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30Orientation, displacement, position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34Modifying, selecting, changing direction of displacement
    • B65H2301/342Modifying, selecting, changing direction of displacement with change of plane of displacement
    • B65H2301/3422Modifying, selecting, changing direction of displacement with change of plane of displacement by travelling a path section in arc of cir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65H2404/144Roller pairs with relative movement of the rollers to / from each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40Identification
    • B65H2511/414Identification of mode of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1Dimensional aspect of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13Size
    • B65H2701/1131Size of sheets

Landscapes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纸张翻转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纸张翻转方法。在纸张的翻转输送时,能够高精度地对纸张偏斜进行修正。该纸张翻转装置具有:直角翻转输送部(43),其将在第一输送方向上被输送的纸张切换到与第一输送方向正交的第二输送方向进行输送,同时,使该纸张沿正反面方向旋转,从而使正反面翻转;纸张偏斜传感器(50、51),其检测被所述直角翻转输送部输送的纸张(P)的纸张偏斜情况;纸张偏斜修正机构(翻转用辊434a、434b、435a、435b),其对被直角翻转输送部输送的纸张的偏斜进行修正。对于纸张尺寸大且以纸张的短边作为输送方向前端进行纵向进给输送的纸张,也能够实现纸张的翻转和高精度的纸张偏斜修正而不会导致装置大型化。

Description

纸张翻转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纸张翻转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张翻转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纸张翻转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图像形成装置等对纸张进行处理的装置中,在装置内输送纸张,并进行图像形成等,进而在装置内输送被实施了图像形成等处理的纸张。在进行上述输送时,通常,为提高输送效率,通过以纸张的长边作为输送方向前端的横向进给方式进行输送。但是,在纸张的长边方向的尺寸变大时,因装置内的尺寸限制而导致输送变得困难,因此,对于规定尺寸以上的纸张,需要通过以纸张的短边作为输送方向前端的纵向进给方式进行输送。
然而,在装置内输送纸张时,若纸张产生纸张偏斜(紙曲がり)或错位,则图像不能适当地形成在纸张上、或容易产生堵塞(JAM)、或在图像形成后的后处理中难以进行适当的处理。因此,在输送纸张时,采用对被输送的纸张的位置或纸张偏斜进行检测来修正纸张的错位或纸张偏斜这种方式(参照专利文献1、2)。
基于图9a、9b说明纸张的纸张偏斜修正机构的概要例。
在图9a中,在具有将纸张P正反面翻转的翻转机构的正反面翻转输送部60的下游侧,沿着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有两个独立的引导辊61a、61b,引导辊61a、61b分别被纸张偏斜修正电机62a、62b独立地驱动,能够输送纸张P。而且,在引导辊61a、61b的下游侧附近,在纸张的输送路径上沿着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有纸张偏斜检测传感器63a、63b,纸张偏斜检测传感器63a、63b检测被输送的纸张P的前端。
在该纸张偏斜修正机构中,利用纸张偏斜检测传感器63a、63b检测通过匀速旋转的引导辊61a、61b在输送路径上被输送的纸张P的前端。根据检测的结果,若在检测传感器63a、63b之间,检测时刻不存在差异,则判断为没有产生纸张偏斜,若检测时刻存在差异,则判断为产生纸张偏斜。在产生纸张偏斜的情况下,基于上述检测结果,分别调节纸张偏斜修正电机62a、62b的转速,由此,对于引导辊61a、61b在输送方向上的转速设置差异来修正纸张的偏斜并进行输送。若没有产生纸张偏斜,则通过纸张偏斜修正电机62a、62b匀速地使引导辊61a、61b旋转来输送纸张P。
在图9b中,在纸张P的正反面翻转机构65的下游侧,沿着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有两个引导辊66a、66b,引导辊66a、66b被安装在共用的驱动轴67上来输送纸张P。驱动轴67被纸张偏斜修正电机68驱动。另外,纸张偏斜修正电机68通过使驱动轴67在纸张的面方向上旋转规定量,从而能够变更利用驱动轴67进行输送的输送方向。
在引导辊66a、66b的下游侧附近,在纸张的输送路径上沿着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有纸张偏斜检测传感器69a、69b,纸张偏斜检测传感器69a、69b检测被输送的纸张P的前端。
在该纸张偏斜修正机构中,利用纸张偏斜检测传感器69a、69b对在输送路径上被输送的纸张P的前端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若在检测传感器69a、69b之间,检测时刻不存在差异,则判断为没有产生纸张偏斜,若检测时刻存在差异,则判断为产生纸张偏斜。在产生纸张偏斜的情况下,基于上述检测结果,通过纸张偏斜修正电机68调节驱动轴67在纸张面方向上的角度,并通过纸张偏斜修正电机68使能够旋转地安装在驱动轴67上的引导辊66a、66b匀速地旋转,从而在修正纸张的偏斜的同时进行输送。若没有产生纸张偏斜,则驱动轴67位于沿着与纸张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位置,并通过纸张偏斜修正电机68使引导辊66a、66b匀速旋转来输送纸张P。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07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64820号公报
然而,在以纸张的短边作为输送方向前端的纵向进给输送中,在短边宽度范围内进行纸张偏斜修正,因此,构成为以小的位移量来进行大纸张的偏斜修正,从而难以确保修正精度。
特别是,在PP(Production Print:工程打印机)领域,由于对图像形成后的纸张进行裁纸处理后再使用以及商业印刷品的多样化,因此,对于使用以往无法想象的大尺寸的纸张的需求日益增加,存在难以将纸张的偏斜限制在允许范围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研发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纸张翻转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纸张翻转方法,在通过纵向进给输送纸张时也能够高精度地对纸张的偏斜进行修正。
即,本发明的纸张翻转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直角翻转输送部,其将在第一输送方向上被输送的纸张切换到与第一输送方向正交的第二输送方向进行输送,同时,使纸张的正反面翻转;纸张偏斜传感器,其检测被所述直角翻转输送部输送的纸张的偏斜情况;纸张偏斜修正机构,其在利用所述直角翻转输送部输送纸张的过程中,对纸张的偏斜进行修正。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图像形成部,其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纸张输送部,其在第一输送方向上输送纸张;直角翻转输送部,其将被该纸张输送部输送的纸张切换到与所述第一输送方向正交的第二输送方向并进行输送,同时,使纸张的正反面翻转;纸张偏斜传感器,其检测被所述直角翻转输送部输送的纸张的偏斜情况;纸张偏斜修正机构,其在利用所述直角翻转输送部输送纸张的过程中,对纸张的偏斜进行修正。
而且,本发明的纸张翻转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通过以纸张的短边作为输送方向前端的纵向进给方式,输送纸张的长边尺寸为规定尺寸以上的纸张的步骤;将在第一输送方向上被纵向进给输送的纸张切换到与第一输送方向正交的第二输送方向并通过以纸张的长边作为输送方向前端的横向进给方式进行输送,同时,使该纸张的正反面翻转的步骤;检测通过所述横向进给方式被输送的纸张的偏斜情况的步骤;在利用所述横向进给方式输送纸张的过程中,根据所述检测的结果,对被输送的纸张的偏斜进行修正的步骤。
在本发明中,将在第一输送方向上被输送的纸张切换到与第一输送方向正交的第二输送方向并进行输送的同时使纸张的正反面翻转,此时,检测纸张偏斜情况。
输送方向的切换能够通过沿与第一输送方向成直角的第二输送方向驱动纸张的直角翻转输送部等实施。直角翻转输送部能够由沿直角方向输送纸张的辊和驱动电机等构成。
纸张偏斜的检测能够使用纸张偏斜传感器进行检测,关于传感器的种类等,在本发明中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与直角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配置两个以上的传感器,并通过各传感器检测纸张端部。纸张端部的检测通常是检测纸张的输送方向的前端,但也可以检测后端,还可以分别检测前端和后端。能够通过两个传感器的检测时刻的差判定纸张偏斜量。
纸张偏斜传感器和纸张偏斜修正机构也可以在纸张的直角输送方向上配置多组。由此,能够更高精度地对纸张偏斜进行修正。
检测结果作为纸张偏斜的修正信息使用,能够通过纸张偏斜修正机构对纸张偏斜进行修正。
利用纸张偏斜修正机构对纸张偏斜的修正也能够基于纸张偏斜传感器的检测结果通过操作者的操作进行修正,但利用接收检测结果来控制纸张偏斜修正机构的动作这样的控制部进行修正的方式更有效。
纸张偏斜修正机构只要能够修正在第二输送方向上被直角输送的纸张的偏斜即可,作为本发明,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沿与纸张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配置所述背景技术中已说明的多个引导辊,通过改变各个引导辊的转速,能够对纸张的偏斜进行修正。另外,也能够通过将引导辊的驱动轴的方向变更成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对纸张的偏斜进行修正。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能够不变更纸张前端(在同一端)地使纸张正反面翻转的同时对纸张偏斜进行修正。
此外,本发明优选适用于如下情况:以纸张的短边作为输送方向前端沿第一输送方向进行纵向进给输送,将输送方向切换到与第一输送方向正交的第二输送方向,以纸张的长边作为输送方向前端进行横向进给输送。在想要以规定的角度修正纸张偏斜时,在对纵向进给的纸张的偏斜进行修正的情况下,与对横向进给的纸张的偏斜进行修正的情况相比,纸张的偏斜量变大,因此纸张偏斜的修正量的偏差大,与横向进给的纸张相比,需要以更高的精度进行修正。即,对于横向进给输送的纸张,与纵向进给相比,对修正精度的要求低。
另外,在作为纸张偏斜修正机构而使用引导辊的情况下,引导辊沿与纸张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配置。因此,在配置多个引导辊时,在以横向进给方式输送纸张的情况下,可以使引导辊之间的距离更大。
图8a、8b是表示通过辊间隔不同的一对引导辊进行纸张偏斜的修正的概要的图。在以纵向进给输送纸张时,沿与第一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隔开L1的间隔配置引导辊A、B,在引导辊A、B之间设置规定的输送速度差来调节纸张偏斜量时,能够以θ1的角度调节纸张偏斜量。
另一方面,在以横向进给方式输送纸张时,沿与第一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隔开L2的间隔配置引导辊A、B,在引导辊A、B之间设置规定的输送速度差来调节纸张偏斜量时,能够以θ2的角度调节纸张偏斜量。此时,L2>L1,θ2<θ1。即,对于引导辊A、B设置相同的输送速度差来调节纸张偏斜量时,横向进给输送与纵向进给输送相比,能够使调节角度更小,从而能够更精细地进行调节。因此,横向进给输送这种方式能够进行更高精度的纸张偏斜修正。
另外,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纸张偏斜传感器作为第二纸张偏斜传感器,所述纸张偏斜修正机构作为第二纸张偏斜修正机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设置有:进一步检测被所述纸张输送部输送的纸张的偏斜的第一纸张偏斜传感器和在利用所述纸张输送部输送纸张的过程中对纸张的偏斜进行修正的第一纸张偏斜修正机构,从而可以有选择地实施纸张输送部的纸张偏斜修正和纸张翻转装置的纸张偏斜修正,或者也可以同时实施上述两种修正。
特别是,通过根据纸张的纵横输送方向适当地进行上述选择,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纸张偏斜的修正。即,在利用纸张输送部以纸张的短边作为输送方向前端通过纵向进给方式输送纸张的情况下,在利用纸张输送部进行输送的过程中,不进行纸张偏斜修正,而在以纸张的长边作为输送方向前端通过横向进给方式输送纸张这样的纸张翻转装置中,通过进行被输送的纸张的偏斜情况的检测和纸张偏斜修正,能够实现更高精度的纸张偏斜修正。另一方面,在利用纸张输送部以横向进给方式输送纸张的情况下,在该纸张输送部进行纸张的偏斜情况的检测和纸张偏斜修正,而不利用纸张翻转装置进行被输送的纸张的偏斜修正,从而能够实现更高精度的纸张偏斜修正。此外,作为本发明,也不排除通过纸张输送部和纸张翻转装置双方进行纸张偏斜修正的情况。
如以上说明所述,根据本发明,将在第一输送方向上被输送的纸张切换到与第一输送方向正交的第二输送方向来输送纸张的同时使正反面翻转,此时,通过进行纸张偏斜修正,对于纸张尺寸大且以纵向进给方式输送的纸张,也具有能够实现纸张的翻转和高精度的纸张偏斜修正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机械结构的概要的图。
图2是表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框图。
图3是表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直角翻转输送部的侧面的图。
图4a是表示直角翻转输送部的立体图,图4b是表示纸张的直角翻转输送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直角翻转输送部的纸张的直角翻转状态的简略俯视图。
图6是表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直角翻转输送部的纸张偏斜修正的顺序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直角翻转输送部的纸张偏斜修正的顺序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图8a、8b是对利用纵向进给的纸张进行纸张偏斜修正的情况与利用横向进给的纸张进行纸张偏斜修正的情况下的调节角度的差异进行说明的图。
图9a、9b是分别表示以往的纸张偏斜修正机构的例子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
2大容量供纸装置
3图像形成装置主体
4定影装置
31图像形成部
32图像形成输送部
35控制部
40定影输送部
43直角翻转输送部
50纸张偏斜传感器
51纸张偏斜传感器
434a翻转用辊
434b翻转用辊
435a翻转用辊
435b翻转用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概要的图。
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大容量供纸装置2、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和定影装置4。大容量供纸装置2和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构成为,能够从大容量供纸装置2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输送纸张并且能够收发信号地连接。另外,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和定影装置4构成为,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向定影装置4输送纸张并且能够收发信号地连接。
此外,作为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1仅由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和定影装置4构成即可,但也可以连接其他的外围装置。
大容量供纸装置2具有收纳纸张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供纸盒,能够将收纳在该供纸盒中的纸张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供给。
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具有:具有供纸托盘的供纸部30;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31;输送纸张的图像形成输送部32;与图像形成输送部32汇合的返回输送部33;控制图像形成装置整体的控制部35。
图像形成输送部32以将纸张从供纸部30输送到图像形成部31进而输送到定影装置4的方式伸长。而且,还以接收从大容量供纸装置2供给的纸张并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内进行输送的方式向大容量供纸装置2侧伸长。返回输送部33接收从定影装置4返回的纸张并将纸张向图像形成输送部32输送。
图像形成部31基于图像数据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在纸张上。该图像形成部31具有未图示的曝光部、带电部及显影部。
带电部使感光鼓31a的表面均匀地带电。曝光部根据从控制部35与图像数据一起被输出的输出信息,通过激光束扫描曝光感光鼓31a的表面而形成潜影。显影部通过调色剂图像使感光鼓31a上的潜影显影。
定影装置4具有与图像形成输送部32连接的定影输送部40,在定影输送部40上设置有定影部41。定影输送部40构成为,在定影部41的下游侧分支出到达定影装置4外的排纸侧的排纸输送部40a,在定影输送部40的下游侧连接有直角翻转输送部43。
在直角翻转输送部43的下游侧连接有返回输送部42,返回输送部42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的返回输送部33连接。
图像形成输送部32及定影输送部40相当于本发明的纸张输送部。
以下,基于图2说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框。图像形成装置1整体被控制部35控制。控制部35主要由CPU和使其工作的程序构成,并具有成为作业区域的RAM和存储图像形成装置各部分的工作参数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等。
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所具有的供纸部30、图像形成部31能够被控制地与控制部35连接。另外,图像形成输送部32、返回输送部33能够被控制地与控制部35连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内的纸张的输送被控制部35控制。此外,在图像形成输送部32和返回输送部33中,能够进行以纸张的短边作为输送方向前端的纵向进给或以纸张的长边作为输送方向前端的横向进给,但对于规定尺寸以上的纸张,因装置内的空间限制,仅能够进行纵向进给。
在控制部35中执行如下控制:基于作业数据从供纸部30供给规定的纸张,利用图像形成输送部32进行输送,并在图像形成部31基于作业数据所含有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形成。此外,在控制部35中,在实施通过横向进给方式输送规定尺寸以上的纸张的操作的情况下,禁止自供纸部30输送纸张。
而且,定影装置4内的定影输送部40、排纸输送部40a和返回输送部42能够被控制地与控制部35连接,定影装置4内的纸张P的输送被控制部35控制。此外,在定影输送部40、排纸输送部40a和返回输送部42中,能够进行以纸张的短边作为输送方向前端的纵向进给输送或以纸张的长边作为输送方向前端的横向进给输送,但对于规定尺寸以上的纸张,因装置内的空间限制,仅能够进行纵向进给输送。
另外,定影部41能够被控制地与控制部35连接。
在定影部41中,对于利用图像形成装置3进行了图像形成且被定影输送部40输送的纸张,进行图像的定影。
直角翻转输送部43能够被控制地与控制部35连接,控制部35执行如下控制:利用直角翻转输送部43,使利用定影部41进行定影且被定影输送部40输送的纸张进行直角翻转。
而且,后述的纸张偏斜传感器50、51能够被控制地与控制部35连接,用于检测被直角翻转输送部43输送的纸张P的纸张偏斜情况。纸张偏斜传感器50、51的检测结果被发送到控制部35。
以下,基于图3~图5详细说明直角翻转输送部43的结构。图3是表示直角翻转输送部43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4a、4b是示意地表示直角翻转输送部43的结构及纸张的翻转路径的立体图。
直角翻转输送部43具有沿与定影输送部40的纸张输送方向FD1正交的方向输送纸张P的输送路径(纸张P的输送方向FD2)。另外,直角翻转输送部43以转印位置处的与纸张输送方向FD1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使纸张P旋转,从而使纸张P的正反面翻转。该直角翻转输送部43具有第一翻转部43A、第二翻转部43B和旋转输送路径43C。
第一翻转部43A具有输送用辊431、输送用辊432、翻转用辊433和翻转用辊434a、434b。输送用辊431由旋转辊和与旋转辊抵接的从动辊构成,并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被驱动,从而能够在压接状态(夹持状态)和分离状态(夹持解除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旋转辊由旋转轴和安装在其两端部的一对辊构成,从动辊由旋转轴和安装在其两端部的一对辊构成。此外,该输送用辊431的结构与输送用辊432、翻转用辊433和后述的输送用辊437、438的结构相同。驱动各辊的驱动电机能够被控制地与控制部35连接。
输送用辊431、432分别被配置成各辊的旋转轴与纸张输送方向FD2平行,两输送用辊431、432以相互隔开规定距离的状态相对地配置,它们的间隔被控制在被输送的纸张P的输送方向长度范围内。
翻转用辊433、434a、434b位于输送用辊431、432的轴向两端侧,并具有平行于与输送用辊431、432的旋转轴正交的方向即输送方向FD1的旋转轴。
翻转用辊434a、434b由旋转辊和与旋转辊抵接的从动辊构成,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被驱动,从而能够在压接状态(夹持状态)和分离状态(夹持解除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旋转辊由旋转轴和安装在该旋转轴上的一个辊构成,从动辊由旋转轴和安装在该旋转轴上的一个辊构成。
翻转用辊433和翻转用辊434a、434b以相互隔开规定距离的状态相对地配置,它们的间隔被控制在被输送的纸张P的输送方向长度范围内。
翻转用辊434a、434b与分别独立的驱动电机连接,能够个别地设定翻转用辊434a、434b的转速。使翻转用辊434a、434b旋转的驱动电机能够被控制地与控制部35连接。翻转用辊434a、434b能够通过改变各驱动电机的转速来调节被输送的纸张的偏斜。因此,翻转用辊434a、434b及个别地驱动它们的各驱动电机构成本发明的纸张偏斜修正机构。
此外,该翻转用辊434a、434b的结构与后述的翻转用辊435a、435b的结构相同。
另外,在翻转用辊434a、434b的输送方向FD2上的下游位置,沿与输送方向FD2正交的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有两个纸张偏斜传感器50、51。
输送用辊431、432从定影输送部40接收通过了定影位置的纸张,并且将纸张P输送到用于从纸张输送方向FD1切换到直角翻转输送部43的纸张输送方向FD2的第一切换位置。该第一切换位置是能够通过翻转用辊433、434a、434b夹持被输送用辊431、432输送的纸张P并向旋转输送路径43C输送的位置。
翻转用辊433、434a、434b沿着纸张输送方向FD2输送被输送用辊431、432输送到第一切换位置的纸张P。具体而言,翻转用辊433、434a、434b构成为,使翻转用辊433处于上游侧且翻转用辊434a、434b处于下游侧,在不需要进行纸张的偏斜修正的情况下,使翻转用辊434a、434b各自的转速匀速地输送纸张P,并通过旋转输送路径43C向第二翻转部43B供给纸张P。另外,在需要在旋转输送路径43C进行纸张的偏斜修正的情况下,以使翻转用辊434a、434b各自的转速不同的方式进行设定,并在输送纸张P的同时进行纸张偏斜的修正。
即,定影装置4具有作为本发明的纸张翻转装置的机构。在该实施方式中,纸张偏斜修正机构的修正动作通过控制部35实施,控制部35作为纸张翻转装置的控制部起作用。作为本发明,进行纸张偏斜修正机构的修正动作的控制部也可以独立地设置在定影装置侧。
图5是对通过直角翻转输送部43将纵向进给而被输送的纸张P切换成横向进给并通过翻转用辊434a、434b对纸张偏斜进行修正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在该图5中,翻转用辊434a与驱动电机A连接,翻转用辊434b与驱动电机B连接。纸张P在直角翻转输送部43中,通过被驱动电机A驱动的翻转用辊434a和被驱动电机B驱动的翻转用辊434b而被输送。在纸张的输送过程中,利用纸张偏斜传感器50、51检测纸张的偏斜情况。检测结果被发送到控制部35。在控制部35中,根据纸张偏斜传感器50、51中的检测时刻的差和纸张的输送速度,算出纸张P的纸张偏斜量。在控制部35中,附带对应关系地预先存储有纸张偏斜量和翻转用辊434a、434b中的修正量即翻转用辊434a、434b各自的转速,根据所述检测结果,设定翻转用辊434a、434b各自的转速。其结果是,利用直角翻转输送部43被直角翻转输送的纸张P的纸张偏斜被修正,并以纵向进给的状态返回到返回输送部42而被输送。
返回图3、图4a、4b的说明,旋转输送路径43C被设置在第一翻转部43A的翻转用辊434a、434b的送出侧和第二翻转部43B的翻转用辊435a、435b的送入侧之间,在旋转输送路径43C上配置有纸张偏斜传感器50、51。
旋转输送路径43C由例如由金属部件形成的一对引导板440构成,并向外侧弯曲成圆弧状。由此,纸张P通过一对引导板440之间,从而以转印位置处的与纸张输送方向FD1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使纸张P旋转180度而使纸张的正反面翻转。
第二翻转部43B具有翻转用辊435a、435b、436和输送用辊437、438。翻转用辊435a、435b的结构与第一翻转部43A的翻转用辊434a、434b的结构相同,翻转用辊436的结构与第一翻转部43A的翻转用辊433的结构相同。输送用辊437、438的结构与第一翻转部43A的输送用辊431、432的结构相同,因此简化或省略重复部分的说明。
翻转用辊435a、435b与翻转用辊434a、434b同样地,左右的辊与分别独立的驱动电机连接,能够个别地设定翻转用辊435a、435b的转速。使翻转用辊435a、435b旋转的驱动电机能够被控制地与控制部35连接。翻转用辊435a、435b能够通过改变各驱动电机的转速来调节被输送的纸张的偏斜。因此,翻转用辊435a、435b及个别地驱动它们的各驱动电机构成本发明的纸张偏斜修正机构。
翻转用辊435a、435b接收沿旋转输送路径43C被输送的纸张P时,在不需要修正纸张的偏斜的情况下,使翻转用辊435a、435b匀速旋转的同时,将纸张P输送到用于从直角翻转输送部43的纸张输送方向FD2切换到纸张输送方向FD1的第二切换位置。该第二切换位置是能够通过输送用辊437、438夹持被翻转用辊435a、435b、436输送的纸张P并将纸张P向返回输送部42中的输送路径输送的位置。
如上所述,直角翻转输送部43与被称为换向的方法不同,如图4b、图5所示,不用调换纸张P的前后,就能使纸张P的正反面翻转。通过使被翻转的纸张经过直角翻转输送部43,由此,纸张P的正反面被翻转并返回到返回输送部42。返回到返回输送部42的纸张返回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的返回输送部33,并能够对反面进行图像形成。
以下,基于图6、7的流程图说明纸张翻转输送部43中的纸张的直角翻转输送及纸张偏斜修正的顺序。此外,在流程图中,将纸张偏斜传感器50表示为传感器1,将纸张偏斜传感器51表示为传感器2。
随着利用直角翻转输送部43开始进行直角翻转输送,开始利用传感器1、2对纸张的前端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被发送到控制部35。传感器1、2是反射型传感器,当检测到纸张时,输出检测到纸张前端(ON),没有检测到纸张时,输出未检测到纸张前端(OFF)。
首先,判定传感器1的检测结果是否从未检测到纸张前端变成检测到纸张前端(步骤s1)。在传感器1的检测结果为未检测到纸张前端的状态下即未检测到纸张前端的情况下(步骤s1,未检测到纸张前端),判定传感器2的检测结果是否从未检测到纸张前端变成检测到纸张前端(步骤s3)。在传感器2的检测结果为未检测到纸张前端的状态下即未检测到纸张前端的情况下(步骤s3,未检测到纸张前端),返回步骤s1继续进行纸张前端的检测。
在传感器2的检测结果从未检测到纸张前端变成检测到纸张前端即检测到纸张前端的情况下(步骤s3,检测到纸张前端),判定传感器1的检测结果是否从未检测到纸张前端变成检测到纸张前端(步骤s4)。在传感器1的检测结果为未检测到纸张前端的状态下即未检测到纸张前端的情况下(步骤s4,未检测到纸张前端),继续检测直到传感器1从未检测到纸张前端变成检测到纸张前端。在传感器1的检测结果从未检测到纸张前端变成检测到纸张前端即检测到纸张前端的情况下,基于检测结果检测偏斜方向和偏斜量(步骤s5)。
另外,在步骤s1中从未检测到纸张前端变成检测到纸张前端即检测到纸张前端的情况下(步骤s1,检测到纸张前端),判定传感器2的检测结果是否从未检测到纸张前端变成检测到纸张前端(步骤s2)。在传感器2的检测结果为未检测到纸张前端的状态下即未检测到纸张前端的情况下(步骤s2,未检测到纸张前端),继续检测直到传感器2的检测结果从未检测到纸张前端变成检测到纸张前端。
在传感器2的检测结果从未检测到纸张前端变成检测到纸张前端即检测到纸张前端的情况下(步骤s2,检测到纸张前端),基于检测结果检测偏斜方向和偏斜量(步骤s5)。
偏斜方向和偏斜量能够在控制部35中根据传感器1、2的检测时刻的时间差和输送速度进行检测。
在控制部35中,根据偏斜量确定翻转用辊434a、434b的修正量、即确定翻转用辊434a、434b各自的变更后的转速和利用变更后的转速进行输送的输送时间(步骤s6)。偏斜量和修正量的关系预先设定并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能够根据检测结果读出偏斜量和修正量的关系来进行修正量的确定。
在控制部35中进行如下控制:基于上述修正量执行由驱动电机A和驱动电机B实施的修正(步骤s7)。
继续被输送的纸张P的后端侧的纸张端部利用纸张偏斜传感器50(传感器1)、纸张偏斜传感器51(传感器1)进行检测。
即,在步骤s7之后,判定传感器1的检测结果是否从未检测到纸张后端(ON)变成检测到纸张后端(OFF)(步骤s8)。在传感器1的检测结果为未检测到纸张后端的状态下即未检测到纸张后端的情况下(步骤s8,未检测到纸张后端),判定传感器2的检测结果是否从未检测到纸张后端变成检测到纸张后端(步骤s10)。在传感器2的检测结果为未检测到纸张后端的状态下即未检测到纸张后端的情况下(步骤s10,未检测到纸张后端),返回步骤s8继续进行纸张后端的检测。
在传感器2的检测结果从未检测到纸张后端变成检测到纸张后端即检测到纸张后端的情况下(步骤s10,OFF),判定传感器1的检测结果是否从未检测到纸张后端变成检测到纸张后端(步骤s11)。在传感器1的检测结果为未检测到纸张后端的状态下即未检测到纸张后端的情况下(步骤s11,未检测到纸张后端),继续检测直到传感器1的检测结果从未检测到纸张后端变成检测到纸张后端。在传感器1的检测结果从未检测到纸张后端变成检测到纸张后端即检测到纸张后端的情况下(步骤s11,检测到纸张后端),基于检测结果,根据偏斜修正后的偏斜方向和偏斜量检测修正量(步骤s12)。
另外,在步骤s8中从未检测到纸张后端变成检测到纸张后端即检测到纸张后端的情况下(步骤s8,检测到纸张后端),判定传感器2的检测结果是否从未检测到纸张后端变成检测到纸张后端(步骤s9)。在传感器2的检测结果为未检测到纸张后端的状态下即未检测到纸张后端的情况下(步骤s9,未检测到纸张后端),继续检测直到传感器2的检测结果从未检测到纸张后端变成检测到纸张后端。
在传感器2的检测结果从未检测到纸张后端变成检测到纸张后端即检测到纸张后端的情况下(步骤s9,检测到纸张后端),基于检测结果,根据偏斜修正后的偏斜方向和偏斜量检测修正量(步骤s12)。
在检测到修正量后,判定修正是否已正常地进行(步骤s13)。该判定是例如预先设定阈值,在修正量为阈值以内的情况下,判定为修正正常,在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修正不正常。
在判定为修正正常的情况下(步骤s13,是),翻转用辊435a、435b通过匀速下的规定量的驱动动作输送纸张(步骤s14)。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修正不正常的情况下(步骤s13,否),确定翻转用辊435a、435b的修正量(步骤s15),根据该修正量,分别设定翻转用辊435a、435b的驱动量,并进行输送动作。通过转速不同的翻转用辊435a、435b再次修正纸张P的纸张偏斜,从而进行更可靠的纸张偏斜修正(步骤s16)。
此外,还可以参照基于后端检测得到的偏斜方向和偏斜量,对修正量相对于前端检测得到的偏斜方向和偏斜量的关系进行修正,从而改善前端检测中的纸张偏斜修正的精度。
此外,在上述控制步骤中,检测纸张的前端并进行纸张偏斜修正之后,检测纸张的后端并进行纸张偏斜修正,但作为本发明,也可以仅检测纸张的前端并进行纸张偏斜修正。
而且,在上述控制步骤中,与输送方向上的纸张的纵横方向无关地进行纸张偏斜修正,但在直角翻转输送部43中,也可以仅在被定影输送部输送的纸张为纵向进给输送的情况下,检测纸张偏斜情况并进行纸张偏斜修正。
该情况下,直角翻转输送部43中的纸张偏斜传感器50、51作为第二纸张偏斜传感器,由翻转用辊434a、434b及个别地驱动它们的各驱动电机构成的纸张偏斜修正机构作为第二纸张偏斜修正机构,在图像形成输送部32或定影输送部40设置第一纸张偏斜传感器和第一纸张偏斜修正机构,并通过图像形成输送部32或定影输送部40以横向进给方式输送纸张,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第一纸张偏斜传感器和第一纸张偏斜修正机构进行纸张偏斜的修正,而不通过直角翻转输送部43的第二纸张偏斜修正机构进行纸张偏斜的修正。由此,能够根据纸张的纵横方向,高精度地对纸张的偏斜进行修正。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将直角翻转输送部43设置在定影装置4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直角翻转输送部43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内,另外,还可以将直角翻转输送部43设置在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直接或间接地连接的其他的外围装置。但是,通过将直角翻转输送部43设置在空间宽敞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外,能够将图像形成装置主体3的输送宽度抑制在最小限度。
以上,基于上述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求保护的范围,则本发明能够进行适当的变更。

Claims (9)

1.一种纸张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直角翻转输送部,其将在第一输送方向上被输送的纸张切换到与第一输送方向正交的第二输送方向进行输送,同时,使纸张的正反面翻转;纸张偏斜传感器,其检测被所述直角翻转输送部输送的纸张的偏斜情况;纸张偏斜修正机构,其在利用所述直角翻转输送部输送纸张的过程中,对纸张的偏斜进行修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接收所述纸张偏斜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并控制所述纸张偏斜修正机构的修正动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张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纸张偏斜修正机构,以便在所述直角翻转输送部,仅将以纸张的长边作为输送方向前端而被输送的横向进给输送的纸张作为对象,对纸张的偏斜进行修正。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图像形成部,其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纸张输送部,其在第一输送方向上输送纸张;直角翻转输送部,其将被该纸张输送部输送的纸张切换到与所述第一输送方向正交的第二输送方向并进行输送,同时,使纸张的正反面翻转;纸张偏斜传感器,其检测被所述直角翻转输送部输送的纸张的偏斜情况;纸张偏斜修正机构,其在利用所述直角翻转输送部输送纸张的过程中,对纸张的偏斜进行修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纸张的长边尺寸为规定尺寸以上的纸张,所述纸张输送部进行以纸张的短边作为输送方向前端的纵向进给输送。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接收所述纸张偏斜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并控制所述纸张偏斜修正机构的修正动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张偏斜传感器作为第二纸张偏斜传感器,所述纸张偏斜修正机构作为第二纸张偏斜修正机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有:第一纸张偏斜传感器,其检测被所述纸张输送部输送的纸张的偏斜情况;第一纸张偏斜修正机构,其在利用所述纸张输送部输送纸张的过程中,对纸张的偏斜进行修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纸张偏斜修正机构构成为,在所述纸张输送部,将以纸张的长边作为输送方向前端的横向进给输送的纸张作为对象,对纸张的偏斜进行修正。
9.一种纸张翻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通过以纸张的短边作为输送方向前端的纵向进给方式,输送纸张的长边尺寸为规定尺寸以上的纸张的步骤;将在第一输送方向上被纵向进给输送的纸张切换到与第一输送方向正交的第二输送方向并通过以纸张的长边作为输送方向前端的横向进给方式进行输送,同时,使该纸张的正反面翻转的步骤;检测通过所述横向进给方式被输送的纸张的偏斜情况的步骤;在利用所述横向进给方式输送纸张的过程中,根据所述检测的结果,对被输送的纸张的偏斜进行修正的步骤。
CN201210035882.6A 2011-02-24 2012-02-17 纸张翻转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纸张翻转方法 Active CN1026495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38624A JP5668928B2 (ja) 2011-02-24 2011-02-24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用紙反転方法
JP2011-038624 2011-02-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9516A true CN102649516A (zh) 2012-08-29
CN102649516B CN102649516B (zh) 2015-05-13

Family

ID=46691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5882.6A Active CN102649516B (zh) 2011-02-24 2012-02-17 纸张翻转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纸张翻转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80079B2 (zh)
JP (1) JP5668928B2 (zh)
CN (1) CN1026495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20737B2 (en) * 2010-07-28 2014-09-02 Eastman Kodak Company Sheet-transport device, sheet-turning unit and method for turning sheets
JP5737227B2 (ja) * 2012-06-04 2015-06-1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10061B2 (ja) * 2014-02-28 2016-10-19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レーザーマーキング装置
JP7274859B2 (ja) 2018-12-20 2023-05-17 株式会社Pfu 媒体搬送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211794B2 (ja) 2018-12-20 2023-01-24 株式会社Pfu 媒体搬送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47655A (ja) * 1984-05-23 1985-12-07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S63189348A (ja) * 1987-01-31 1988-08-04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30733A (ja) * 2007-03-19 2008-10-02 Fuji Xerox Co Ltd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85714B2 (ja) * 2003-10-07 2009-12-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670950A (zh) * 2008-09-09 2010-03-17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纸张搬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0458A (en) * 1982-05-24 1985-09-10 Eastman Kodak Company Adhesive binding method for seriatim fed sheets
US4473425A (en) * 1982-05-24 1984-09-25 Eastman Kodak Company Bin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DE3614103A1 (de) * 1986-04-25 1987-10-29 Gaemmerler Hagen Vorrichtung zum veraendern der foerderrichtung von papierprodukten o.dgl.
US5205551A (en) * 1989-03-20 1993-04-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sheet
DE4122214A1 (de) * 1991-07-04 1993-01-14 Bell & Howell Co Einrichtung zum wenden eines blattes unter gleichzeitiger aenderung der foerderrichtung
US6612571B2 (en) * 2001-12-06 2003-09-02 Xerox Corporatio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having multiple outputs
JP2005112515A (ja) * 2003-10-06 2005-04-2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403923B2 (ja) * 2004-08-26 2010-01-2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用紙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60680A (ja) * 2009-05-01 2010-11-1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8695973B2 (en) * 2010-03-08 2014-04-15 Xerox Corporation Sheet registration for a printmaking device using trail edge sensor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47655A (ja) * 1984-05-23 1985-12-07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S63189348A (ja) * 1987-01-31 1988-08-04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385714B2 (ja) * 2003-10-07 2009-12-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30733A (ja) * 2007-03-19 2008-10-02 Fuji Xerox Co Ltd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670950A (zh) * 2008-09-09 2010-03-17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纸张搬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9516B (zh) 2015-05-13
US8480079B2 (en) 2013-07-09
JP5668928B2 (ja) 2015-02-12
US20120217698A1 (en) 2012-08-30
JP2012171782A (ja) 2012-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9516A (zh) 纸张翻转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纸张翻转方法
EP1804131B1 (en) Meander correction of a belt-conveyo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050357B (zh) 片材折叠装置及设有其的图像形成系统
CN110282467A (zh) 片材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01398640B (zh) 排纸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H09120243A (ja) 画像の位置合わせ装置
JP577372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569701B (zh) 记录介质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50358A (zh) 片材折叠装置及设有其的图像形成系统
CN101354565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1026128A (ja) シートの位置合わせ装置
JP200630108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918452B2 (en) Sheet width aligning device, sheet transpor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73028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474259B2 (zh)
CN100470389C (zh) 薄片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EP2110711B1 (en) Closed loop sheet control in print media paths
JP6863322B2 (ja) 中継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20190308834A1 (en) Registration system with omni wheels
CN101279550B (zh) 转印带装置及转印带的自转向方法
CN102556713A (zh) 具有预定位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JPS6012439A (ja) 複写機の搬送補正装置
JPH05538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7137625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5041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