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5865A - 充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充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45865A CN102645865A CN2011103031629A CN201110303162A CN102645865A CN 102645865 A CN102645865 A CN 102645865A CN 2011103031629 A CN2011103031629 A CN 2011103031629A CN 201110303162 A CN201110303162 A CN 201110303162A CN 102645865 A CN102645865 A CN 1026458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carrier
- charger
- charging device
- along
- movable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 G03G15/029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e.g. wires, pointed electrodes, means for cleaning the corona discharge devic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54—Locks and means for positioning or align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充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器,其朝向以可旋转方式受支撑的图像承载体,该充电器构造成对图像承载体的上面将要形成静电潜像的表面充电;以及移动机构,其构造成使充电器在充电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充电器在充电位置接近图像承载体的表面,充电器在缩回位置远离图像承载体的表面缩回。该移动机构包括:支撑部件,其支撑已由移动机构移至缩回位置的充电器;以及可移动部件,其构造成当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至可移动部件时可移动部件移动。支撑部件和可移动构件构造成当可移动部件在与支撑部件相接触的同时沿图像承载体的旋转轴线的方向移动时,可移动部件移至充电位置或缩回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和一种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专利申请公报No.63-267973披露了一种使充电器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移动的螺线管。
具体地说,该螺线管的沿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的方向延伸的一端固定在充电器的背面(更远离图像承载体的表面)上。当螺线管启动时,充电器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抑制充电装置在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的方向上的尺寸的增大并抑制当充电器与充电装置的本体连接或分离时由于充电装置中所包括的充电器可能与图像承载体相接触而造成的图像承载体的表面的任何损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器,其朝向以可旋转方式受支撑的图像承载体,该充电器构造成对其上要形成静电潜像的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充电;以及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构造成使充电器在充电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充电器在充电位置接近图像承载体的表面,充电器在缩回位置远离图像承载体的表面缩回。该移动机构包括:支撑部件,其支撑已由移动机构移至缩回位置的充电器;以及可移动部件,其构造成当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至可移动部件时可移动部件移动。支撑部件和可移动构件构造成当可移动部件在与支撑部件相接触的同时沿图像承载体的旋转轴线方向移动时,可移动部件移至充电位置或缩回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充电装置中,所述充电器包括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放电电极,充电器构造成对该充电电极施加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充电装置中,所述充电器以可沿旋转轴线方向与充电装置的本体连接和分离的方式被支撑。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充电装置中,所述可移动部件具有远离图像承载体的表面倾斜的倾斜部。此外,支撑部件具有与倾斜部相接触的滑动部,该滑动部构造成沿着倾斜部滑动并且当可移动部件沿旋转轴线方向移动时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充电装置中,所述支撑部件具有远离图像承载体的表面倾斜的倾斜部。此外,所述可移动部件具有与倾斜部相接触的滑动部,该滑动部构造成沿着倾斜部滑动并且当可移动部件沿旋转轴线方向移动时使倾斜部沿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充电装置中,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构造成朝向支撑部件挤压充电器的加压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充电装置还包括基于可移动部件的位置来检测充电器已接近图像承载体的检测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充电装置还包括基于可移动部件的位置来检测充电器已接近图像承载体的检测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充电装置还包括基于可移动部件的位置来检测充电器已接近图像承载体的检测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九方面中的任何一方面的充电装置,以及图像承载体,该图像承载体的表面由充电装置充电。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充电装置中,与从充电装置的本体上分离在连接状态下与图像承载体接触的充电器的情况相比,在抑制充电装置在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的方向上的尺寸增大的同时,更多地抑制当充电器与充电装置的本体连接或分离时由于充电器可能与图像承载体相接触而造成的图像承载体的表面的任何损坏。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充电装置中,与充电器不包括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放电电极的情况相比,在旋转轴线方向上可以更均匀地对图像承载体的表面充电。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充电装置中,与充电器没有以可沿旋转轴线方向与充电装置的本体连接和分离的方式被支撑的情况不同,所述充电器能够沿旋转轴线方向与充电装置的本体连接或分离。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充电装置中,与可移动部件不具有远离图像承载体的表面倾斜的倾斜部的情况相比,所述充电器能够以更简单的构造而沿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的方向移动。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充电装置中,与支撑部件不具有远离图像承载体的表面倾斜的倾斜部的情况相比,所述充电器能够以更简单的构造而沿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的方向移动。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充电装置中,与移动机构不包括构造成朝支撑部件挤压充电器的加压部的情况相比,所述充电器能以更简单的构造而沿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的方向移动。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七至第九方面的充电装置中,与充电装置没有包括检测可移动部件的位置的检测器的情况不同,能够基于可移动部件的位置来检测充电器已接近图像承载体。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中,与图像形成设备不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充电装置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多地抑制图像形成设备的尺寸增大。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另一放大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另一放大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另一放大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另一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另一剖视图;
图9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中所包括的充电器的放大透视图;
图10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中所包括的充电器的透视图;
图11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中所包括的充电器的另一放大透视图;
图12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中所包括的充电器的另一放大透视图;
图13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中所包括的充电器的另一放大透视图;
图14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中所包括的充电器的另一放大透视图;
图15A和15B示出了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中所包括的充电器上的清洁部件的构造;
图16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中所包括的装置本体的放大透视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另一放大透视图;
图18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中所包括的装置本体的另一放大透视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另一放大透视图;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另一放大透视图;
图21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中所包括的轨道部件的透视图;
图22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中所包括的轨道部件的另一透视图;
图23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中所包括的充电器的另一透视图;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另一放大透视图;
图25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包括的充电装置和图像承载体的透视图;
图26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包括的充电装置和图像承载体的另一透视图;
图27是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包括的充电装置、图像承载体和其它元件的视图;
图28是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所包括的充电装置、图像承载体和其它元件的另一视图;
图2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以及
图30A和30B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中所包括的可移动部件和轨道部件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考图1至29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总体构造
参考图29,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沿竖直方向(箭头V的方向)从其底部至顶部包括:存储部12,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部件P存储在其中;图像形成部14,其设置在存储部12上方并构造成在从存储部12向其馈送的每一页纸张部件P上形成图像;文件读取部16,其设置在图像形成部14上方并构造成读取待读文件G;以及控制器20,其设置在图像形成部14中并构造成控制在图像形成设备10中所包括的各种元件的操作。
下文将图像形成设备10的设备本体10A的竖直方向(图29中所示的箭头V的方向)、水平方向(图29中所示的箭头H的方向)和深度方向(图29中所示的箭头D的方向)分别称为竖直方向、水平方向和深度方向。
存储部12包括分别存储不同尺寸的纸张部件P的第一存储单元22、第二存储单元24和第三存储单元26。第一存储单元22、第二存储单元24和第三存储单元26设置有将存储在其中的纸张部件P馈送到在图像形成设备10中限定的馈送路径28的相应馈送辊32。
逐一传送纸张部件P的传送辊34和传送辊36相对于馈送辊32设置在传送路径28的沿纸张部件P的传送方向的下游侧(下文简称为沿传送方向的下游侧)。配准辊38也相对于传送辊36设置在传送路径28的沿传送方向的下游侧。配准辊38临时使纸张部件P停止,然后以预定时序将纸张部件P馈送到下面单独描述的二次转印位置。
传送路径28的限定在图像形成部14下方的下游部分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正视图中从图像形成部14的左下部延伸到设置在图像形成部14的右侧壁上的纸张输出部15。传送路径28与双面传送路径29连接,纸张部件P被传送到该双面传送路径并反转使得在纸张部件P的两面上形成图像。
双面传送路径29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正视图中包括:第一切换部件31,其在传送路径28与双面传送路径29之间进行切换;反转部33,其从图像形成部14的右下部并沿着存储部12的右侧在竖直方向上直线延伸;传送部37,传送到反转部33中的纸张部件P的后端被引导到传送部且纸张部件P沿着传送部在水平方向上传送;以及第二切换部件,其在反转部33与传送部37之间进行切换。传送辊42以特定间隔设置在反转部33的多个位置处。传送辊44以特定间隔设置在传送部37的多个位置处。
第一切换部件31在剖视图中具有三棱柱状形状并通过驱动单元(未示出)移动使得其尖端指向传送路径28或双面传送路径29,由此改变纸张部件P的传送方向。同样,第二切换部件35在剖视图中具有三棱柱状形状并通过驱动单元(未示出)移动使得其尖端指向反转部33或传送部37,由此改变纸张部件P的传送方向。
传送部37在沿传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一端通过导向部件(未示出)与传送路径28连接。可折叠的手动送纸部46设置在图像形成部14的左侧壁上。手动送纸部46与传送路径28的位于配准辊38前面的部分连接。
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0的顶部的文件读取部16包括:文件传送装置52,其一次一页地自动传送待读文件G;台板玻璃54,其设置在文件传送装置52下方并且一页待读文件G将被放置在其上面;以及文件读取装置56,其读取由文件传送装置52传送或放置在台板玻璃54上的每一页待读文件G。
文件传送装置52具有上面设置有多个传送辊53的自动传送路径55。自动传送路径55的一部分被限定为使得待读文件G在台板玻璃54上移动。文件读取装置56当读取由文件传送装置52传送的待读文件G时静止在台板玻璃54的左端,而当读取放置在台板玻璃54上的待读文件G时沿水平方向移动。
设置在文件读取部16下方的图像形成部14包括呈圆柱形的图像承载体62。图像承载体62位于图像形成设备10的设备本体10A的中部并构造成承载待形成在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图像承载体62被驱动单元(未示出)沿箭头+R的方向(图29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并承载通过施加光而形成的静电潜像。对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充电的栅格电极(scorotron)充电装置64以朝向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的方式设置在图像承载体62上方。下面将单独描述充电装置64的细节。
曝光装置66相对于充电装置64以朝向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的方式设置在沿图像承载体62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曝光装置66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并且构造成对预先通过充电装置64充电的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施加光(执行曝光)。按照与不同色调剂颜色相对应的图像信号施加光。这样,在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曝光装置66并不限于LED型并且例如可构造成使用多面镜执行激光束扫描。
旋转切换型显影装置70相对于曝光装置66施加曝光光的位置设置在沿图像承载体62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显影装置70使用预定颜色的色调剂使形成在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并可见。
参考图28,显影装置70包括显影单元72Y、72M、72C、72K、72E和72F,这些显影单元分别与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黑色(K)、第一特殊颜色(E)和第二特殊颜色(F)的色调剂颜色相对应并沿圆周方向(沿逆时针方向)以该次序布置。显影装置70由马达(旋转单元,未示出)一次旋转60度中心角,由此在显影单元72Y、72M、72C、72K、72E和72F中切换到用于执行显影的显影单元。这样,显影单元72Y、72M、72C、72K、72E和72F中一个显影单元朝向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由于显影单元72Y、72M、72C、72K、72E和72F都具有相同构造,因此本文将描述显影单元72Y并且略去对其它显影单元72M、72C、72K、72E和72F的描述。
显影单元72Y包括形成其本体的外壳部件76。外壳部件76充装有由色调剂和承载体组成的显影剂(未示出)。显影剂从色调剂盒78Y(参看图29)经色调剂供应路径(未示出)供应。外壳部件76具有朝向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的矩形开口76A。显影辊74设置在该开口76A中使得显影辊的表面朝向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调节显影剂层的厚度的板状调节部件79也设置在外壳部件76中并位于在开口76A附近的位置。调节部件79沿开口76A的纵向延伸。
显影辊74包括呈圆柱形形状的可旋转显影套筒74A和固定在显影套筒74A的内侧并具有多个磁极的磁性部件74B。当显影套筒74A旋转时,形成由显影剂(承载体)制成的磁刷并且调节部件70调节该磁刷的厚度,由此在显影套筒74A的表面上形成显影剂层。显影套筒74A的表面上的显影剂层被传送到朝向图像承载体62的位置,并使色调剂粘附于形成在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上的潜像(静电潜像)上。这样,执行了显影。
均具有螺旋形状的两个螺旋推运器77以可旋转方式并排设置在外壳部件76中。当两个传送螺旋推运器77旋转时,外壳部件76中的显影剂循环并沿显影辊74的轴向(显影单元72Y的纵向)被传送。显影单元72Y、72M、72C、72K、72E和72F总计具有六个相应的显影辊74。显影辊74沿圆周方向布置成每一对相邻显影辊74之间的距离对应于60度的中心角。通过在显影单元72当中的一次切换动作,下一个显影辊74会朝向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
中间转印带68相对于显影装置70设置在沿图像承载体62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和图像承载体62下方。在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中间转印带68是环形的,并且围绕以下辊伸展:通过控制器20驱动而旋转的驱动辊61、对中间转印带68施加张力的张力施加辊63、与中间转印带68的内表面相接触并随着中间转印带68的旋转而旋转的多个传送辊65以及与中间转印带68的内表面相接触并随着中间转印带68的旋转而旋转的辅助辊69。当驱动辊61旋转时,中间转印带68沿箭头-R的方向(图28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
一次转印辊67设置成与图像承载体62相对地跨越中间转印带68。一次转印辊67执行将形成在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一次转印辊67相对于图像承载体62与中间转印带68相接触的位置在沿中间转印带68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上的位置处与中间转印带68的内表面相接触。当从电源(未示出)对一次转印辊68供电时,一次转印辊67利用与接地的图像承载体62的电位差使图像承载体62上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
二次转印辊71设置成与辅助辊69相对地跨越中间转印带68。二次转印辊71执行将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纸张部件P。将二次转印辊71与辅助辊69之间的咬合部定义为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纸张部件P上的二次转印位置。二次转印辊71与中间转印带68的外表面相接触。二次转印辊71接地。通过电源(未示出)对辅助辊69的轴施加偏压。利用经偏压的辅助辊69与接地的二次转印辊71之间的电位差将中间转印带68上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纸张部件P。
包括刮板90A的清洁装置90设置成与驱动辊61相对地跨越中间转印带68。刮板90A刮除在二次转印之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68上的色调剂。
位置检测传感器83设置在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侧并朝向张力施加辊63的位置。位置检测传感器83通过检测设置在中间转印带68的外表面上的标记(未示出)来检测在中间转印带68上限定的预定基准位置,并输出作为开始图像形成处理的参照的位置检测信号。
栅格电极调节充电器86相对于一次转印辊67设置在沿图像承载体62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调节充电器86对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充负电,从而调节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上的电荷的电位。清洁装置73相对于调节充电器86设置在沿图像承载体62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清洁装置73去除未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而残留在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上的色调剂等。
静电消除装置75相对于清洁装置73设置在沿图像承载体62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相对于充电装置64的上游侧)。静电消除装置75通过对图像承载体62施加光而从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消除静电。
参考图29,通过二次转印辊71执行色调剂图像的二次转印的二次转印位置被限定在传送路径28的中途位置。定影装置80相对于二次转印辊71设置在传送路径28的沿纸张部件P的传送方向(通过箭头A指示)的下游侧。定影装置80将通过二次转印辊71转印到纸张部件P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纸张部件P上。
定影装置80包括加热辊82和加压辊84。加热辊82设置在纸张部件P的具有色调剂图像的一侧(上侧)并且包括在供电时发热的热源。加压辊84设置在加热辊82下方并且将纸张部件P压靠在加热辊82的表面上。传送辊39相对于定影装置80设置在传送路径28的沿纸张部件P的传送方向的下游侧。传送辊39朝纸张输出部15或反转部33传送纸张部件P。
可单独更换的色调剂盒72Y、72M、72C、72K、72E和72F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在文件读取装置56下方和显影装置70上方。色调剂盒72Y、72M、72C、72K、72E和72F容纳具有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黑色(C)、第一特殊颜色(E)和第二特殊颜色(F)的相应颜色的色调剂。
第一特殊颜色E和第二特殊颜色F选自黄色、品红色、蓝绿色和黑色以外的特殊颜色(包括透明颜色),或不另外进行选择。如果选择任何颜色作为第一特殊颜色E和第二特殊颜色F,则显影装置70使用Y、M、C、K、E和F这六种颜色来执行图像形成。如果不选择颜色作为第一特殊颜色E和第二特殊颜色F,则显影装置70使用Y、M、C和K这四种颜色来执行图像形成。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使用Y、M、C和K这四种颜色而不使用第一特殊颜色E和第二特殊颜色F来执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作为替换方案,可使用共计五种颜色来执行图像形成,即:Y、M、C和K这四种颜色以及第一特殊颜色E和第二特殊颜色F中的一种颜色。
在图29中所示的构造中,当图像形成设备10启动时,曝光装置66接收从图像处理设备(未示出)或任何外部设备按顺序输出的用于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的相应颜色的图像数据段。此时,显影装置70被旋转并保持例如显影单元72Y(参看图28)朝向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此外,清洁装置90的刮板90A和二次转印辊71在相应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多次转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之前保持远离中间转印带68的外表面。
随后,按照其中一个图像数据段从曝光装置66发出光,并且对已由充电装置64充电的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曝光。这样,在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上形成与用于例如黄色的图像数据段相对应的静电潜像。这样在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显影单元72Y显影为黄色色调剂图像。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上的黄色色调剂图像然后由一次转印辊67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
随后,显影装置70沿箭头+R的方向旋转60度,由此显影单元72M朝向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通过充电、曝光和显影处理,品红色色调剂图像形成在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上并由一次转印辊67以叠加在黄色色调剂上的方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同样,蓝绿色和黑色色调剂图像顺序并多次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当完成色调剂图像到中间转印带68的转印时,清洁装置90的刮板90A和二次转印辊71与中间转印带68的外表面相接触。
同时,配准辊38以色调剂图像多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的时序将已从存储部12馈送并且已沿着传送路径28传送的纸张部件P传送到二次转印位置。二次转印辊71将已被多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已被传送到二次转印位置的纸张部件P。此外,残留在中间转印带68的表面上的色调剂由刮板90A从中间转印带68刮除并被收集在清洁装置90中。
随后,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纸张部件P沿箭头A的方向(图29中向右)朝着定影装置80传送。在定影装置80中,通过加热辊82和加压辊84对色调剂图像加热和加压,由此使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纸张部件P上。此外,上面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纸张部件P例如被输出到纸张输出部15。当要在纸张部件P的两侧形成图像时,通过定影装置80在正面上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纸张部件P沿箭头-V的方向馈送到反转部33并沿箭头+V的方向送出,由此反转纸张部件P的前端和后端。随后,纸张部件P沿箭头B的方向(图29中向左)沿着双面传送路径29传送并馈送到传送路径28。然后,以与正面相同的方式在纸张部件P的背面上执行图像形成和定影。
特征构造
现在描述充电装置64。
参考图8和27,充电装置64包括充电器100和支撑充电器100的装置本体102。充电器100朝向图像承载体62并沿图像承载体62的旋转轴线方向(下文简称旋转轴线方向,其对应于第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的深度方向)延伸。
作为示例性支撑部件的一对轨道部件114设置在装置本体102上。轨道部件114从沿水平方向的相应两侧将充电器100保持在轨道部件之间,使得充电器100可沿旋转轴线方向与装置本体102连接和分离。这样,支撑充电器100的轨道部件114可沿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的方向(图8中所示的箭头J的方向)移动。
参考图8、21和22,一对轨道部件114均包括轨道部116和钩部118。轨道部116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钩部118从轨道部116的相应两端附近向上延伸。各钩部118的顶端相对于充电器100向外弯曲并因此形成板状接触部118A。轨道部116的沿与纵向相交的方向截取的剖面呈直角U形,直角U形的开口侧彼此相对。参考图24,各轨道部116的一端(沿深度方向的近侧的一端)是定位在开口122A中的自由端,开口122A设置在支撑板122中,而支撑板122设置在装置本体102上。
充电器100具有作为示例性接触部件的一对板状导向部120。该对导向部120沿旋转轴线方向插入剖面呈直角U形的相应轨道部116。通过沿旋转轴线方向将导向部120插入相应轨道部116或从相应轨道部116移除导向部120,充电器100通过开口122A(参看图25和26)并在以下单独描述的缩回位置处与装置本体102连接和分离。
参考图5和6,一对可移动部件124由设备本体120以可相对于装置本体102沿旋转轴线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可移动部件124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并支撑相应轨道部件114。
具体地说,当从正面观看充电装置64时,可移动部件124包括设置在右侧的可移动部件124A和设置在左侧的可移动部件124B。(在以下描述中,如果不需要区分可移动部件124A与可移动部件124B,则可以略去后缀A和B。)
可移动部件124在其沿纵向的相应两端均具有倾斜部126。倾斜部126沿旋转轴线方向倾斜,从而与图像承载体62之间的距离变化。轨道部件114的接触部118A与相应倾斜部126相接触并由相应倾斜部126支撑。
参考图1至4,通过沿旋转轴线方向移动可移动部件124,移动所产生的力被传输到接触部118A,使得接触部118A通过沿着相应倾斜部126滑动而在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方向上移动。
随着接触部118A在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方向上的移动,由相应轨道部件114支撑在导向部120的充电器100在充电位置(参看图8)与缩回位置(参看图7)之间移动,——充电器100在充电位置处靠近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并对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充电,而充电器100在缩回位置处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缩回。
参考图1和2,作为示例性驱动源的步进马达130设置在装置本体102上。步进马达130使可移动部件124沿旋转轴线方向移动。步进马达130在其旋转轴130A上设置有驱动齿轮132。可移动部件124在其一端(沿深度方向的后侧的一端)处具有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齿条134。将驱动齿轮132的旋转力传递到齿条134的齿轮系136设置在驱动齿轮132与齿条134之间。
在其一端处具有齿条134的可移动部件124A与可移动部件124B通过搭接可移动部件124A和可移动部件124B的支架140彼此连接。这样,可移动部件124B可随着可移动部件124A沿旋转轴线方向的移动而沿旋转轴线方向移动。
在上述构造中,当步进马达130按照来自控制器20(参看图29)的指令启动时,步进马达130的驱动力经驱动齿轮132和齿轮系136传递到具有齿条134的可移动部件124A。已受到步进马达130的驱动力的可移动部件124A以及通过支架140与可移动部件124A连接的可移动部件124B沿旋转轴线方向移动。随着可移动部件124沿旋转轴线方向的移动,接触部118A通过沿着相应倾斜部126滑动而在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方向上移动。随着接触部118A在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方向上的移动,轨道部件114和由相应轨道部件114支撑的导向部120在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方向上移动。这样,充电器100可在充电位置(参看图8)与缩回位置(参看图7)之间移动,充电器100在充电位置靠近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并对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充电,而充电器100在缩回位置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缩回。
即,充电器100通过移动机构128在充电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该移动机构128包括步进马达130、齿轮系136、齿条134、可移动部件124、轨道部件114等。
参考图3和4,可移动部件124B在其一端(沿深度方向的近侧的一端)处设置有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板状检测板144和作为对检测板144检测的示例性检测器的传感器142。
具体地说,传感器142包括沿竖直方向彼此间隔开的一对检测部142A。当检测板144插入该对检测部142A之间时,传感器142对检测板144检测。这样,当可移动部件124B沿旋转轴线方向移动使得充电器100到达充电位置(参看图8)时,传感器142对检测板144(参看图4)检测。当可移动部件124B沿旋转轴线方向移动使得充电器100到达缩回位置(参看图7)时,传感器142不对检测板144(参看图3)检测。
参考图1至6,作为示例性推动部件的扭力弹簧148设置在各轨道部116的沿纵向的相应两端。扭力弹簧148推动安置在相应轨道部116中的导向部120使得导向部120的底面被压靠在轨道部116上。
现在描述由装置本体102以可连接和分离的方式保持的充电器100。
参考图10和23,充电器100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包括壳体106,该壳体106的朝向图像承载体62(参看图8)的一侧是敞开的。板状导向部120从壳体106的外表面突出并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
参考图9和10,在壳体106朝向图像承载体62的开口侧的角部附近,在下面单独描述的电线支撑部件192和194上设置有突出部107。突出部107朝图像承载体62突出。
参考图11,图像承载体62的沿旋转轴线方向的相应两端由支撑部件149支撑。在沿旋转轴线方向的相应两端支撑图像承载体62的支撑部件149被固定在框架部件(未示出)上。
支撑部件149分别具有相应的位置基准部150。当充电器100位于充电位置时,充电器100的突出部107被压靠在位置基准部150上。
具体地说,参考图8,当充电装置100位于充电位置时,通过扭力弹簧148的推动力将突出部107压靠在支撑部件149的位置基准部150上。在此状态下,导向部120的底面与相应轨道部116间隔开。
即,确定突出部107、导向部120和轨道部116的形状,使得导向部120在充电器100位于充电位置并且通过扭力弹簧148的推动力使突出部107压靠在位置基准部150的状态下在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方向上与相应轨道部116间隔开。
这样,轨道部116不会阻止突出部107通过扭力弹簧148的推动力压靠在位置基准部150上。
参考图8,充电器100包括壳体106、作为示例性放电电极的两根放电线104以及格栅108。放电线104设置在壳体106内侧并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格栅108是网状金属板并且覆盖壳体106的朝向图像承载体62的开口侧。格栅108沿着图像承载体62的外表面弯曲。
参考图14,壳体106容纳柱状导引轴156、可往复移动部件158和清洁部件160。导引轴156是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示例性柱状部件。当导引轴156受到从充电器100外部的驱动源(未示出)传递过来的驱动力时,导引轴156沿其圆周方向旋转。导引轴156的旋转力传递到可往复移动部件158并使可往复移动部件158沿旋转轴线方向来回移动。清洁部件160以可相对于可往复移动部件158沿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方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撑。沿旋转轴线方向作用的可往复移动部件158的移动力被传递到清洁部件160并使清洁部件160沿旋转轴线方向移动。这样,清洁部件160清洁了放电线104和格栅108。
具体地说,参考图18,装置本体102设置有作为示例性凹入部的凹入接合部162。在驱动力从充电器100外部的驱动源(未示出)传递到凹入接合部162时,凹入接合部162旋转。凹入接合部162在其壁内具有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凹部162A。导引轴156在其一端(沿深度方向的后侧的一端)处具有传输部164(参看图14)。传输部164嵌合在凹部162A中,由此驱动力被传递到传输部164。这样,如图19和20所示,设置在可沿旋转轴线方向与装置本体102连接和分离的充电器100的导引轴156上的传输部164可沿旋转轴线方向与凹入接合部162接合和分离。
参考图14,沿其圆周方向旋转的导引轴156在其外周面上具有螺旋脊部156A。可往复移动部件158包括在其内周面中具有沟槽(未示出)的圆筒形部分158A。螺旋脊部156A与该沟槽啮合。这样,当导引轴156沿一个方向和另一个方向旋转时,可往复移动部件158沿着导引轴156在旋转轴线方向上来回移动。
清洁放电线104和格栅108的清洁部件160包括连接部168、本体部170和格栅清洁部172。连接部168以可相对于可往复移动部件158沿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方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撑。沿旋转轴线方向作用的可往复移动部件158的移动力被传递到连接部168。本体部170与连接部168的一端连接并容纳放电线104。格栅清洁部172与本体部170的水平端连接并通过与格栅108的外表面(朝向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和内表面相接触来清洁格栅108。
连接部168以下面的方式被壳体106支撑:随着壳体106沿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方向移动而可相对于装置本体102沿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方向移动,并且也可相对于壳体106沿旋转轴线方向移动。
参考图12和17,导引轴156的两端由相应支撑部件188和190支撑。支撑部件188和190支撑相应的放电线支撑部件192和194,放电线支撑部件支撑放电线104的端部。放电线支撑部件192和192均以可沿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方向移动的方式保持在导向部188A之间。放电线支撑部件192和194固定在壳体106上并且可随着壳体106沿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方向的移动而沿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方向移动。
这样,当壳体106沿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方向移动时,放电线支撑部件192和194、放电线104以及清洁部件160相对于装置本体102沿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方向移动,而支撑部件188和190以及导引轴156静止。
参考图12和14,本体部170的内侧具有从下方与放电线104相接触并清洁放电线104的清洁垫174。
本体部170的内侧也具有清洁垫176。在清洁部件160沿旋转轴线方向移动并清洁放电线104的清洁操作中,清洁垫176从上方与相应放电线104相接触,从而清洁放电线104。
具体地说,参考图15A和15B,清洁垫176均与支撑部件178的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一端连接。支撑部件178绕其另一端旋转。在清洁部件160在充电器100的端部处待命的状态(如图12和15A所示)下,清洁垫176保持远离放电线104。
当在位于缩回位置的充电器100的端部处待命的清洁部件160沿旋转轴线方向移至清洁起始位置(参看图13)时,支撑部件178如图15B所示旋转并且清洁垫176与相应放电线104的顶面相接触。
当处于此状态下的清洁部件160沿着放电线104和格栅108在旋转轴线方向上来回移动时,清洁了放电线104和格栅108。具体地说,当充电器100位于缩回位置时,在图像承载体62与格栅108之间提供了允许格栅清洁部172穿过的间隙。这样,实现了格栅108的清洁。
参考图18,装置本体102在凹入接合部162附近(在充电器100被设定在装置本体102中的状态下、在朝向充电器100的沿旋转轴线方向一侧的端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定位销180。定位销180是示例性突出部件并沿旋转轴线方向突出。参考图16,装置本体102在其开口122A附近(在充电器100被设定在装置本体102中的状态下、在朝向充电器100的沿旋转轴线方向另一侧的端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另一个定位销182。定位销182是另一个示例性突出部件并沿旋转轴线方向突出。
同时,参考图12,支撑部件188具有定位孔184,设置在装置本体102上的定位销180(参看图18)在充电器100被设定在装置本体102中的状态下嵌合在该定位孔184中。定位孔184是示例性嵌合部。此外,参考图17,支撑部件190具有另一个定位孔186,设置在装置本体102上的定位销182(参看图16)在充电器100被设定在装置本体102中的状态下嵌合在该定位孔186中。定位孔186是另一个示例性嵌合部。
在以上构造中,为了使充电器100与装置本体102连接,将充电器100的导向部120插入设置在装置本体102上的相应轨道部116(参看图7)中,并且将设置在充电器100中的定位孔184和186嵌合到设置在装置本体102上的相应定位销180和182上,由此将设置在导引轴156的端部处的传输部164嵌合到凹入接合部162的凹部162A(参看图19)中。
特征构造的操作
现在描述充电装置64的操作。
参考图26,为了使充电器100与装置本体102分离,使已从充电位置移至缩回位置(参看图7)的充电器100沿旋转轴线方向移动。这样,充电器100与装置本体102分离。
具体地说,沿旋转轴线方向拉出充电器100,使得充电器的导向部120沿着设置在装置本体102上的相应轨道部116(参看图7)滑动。这样,充电器100与装置本体102分离。
为了使充电器100与装置本体102连接,将充电器100的导向部120插入设置在装置本体102上的相应轨道部116(参看图7)中。随后,参考图12和17,将设置在充电器100中的定位孔184和186嵌合到设置在装置本体102上的相应定位销180(参看图18)和182(参看图16)上。这样,如图19所示,设置在导引轴156的端部处的传输部164嵌合到凹入接合部162的凹部162A中,并且充电器100设定在缩回位置(参看图7)。
参考图1,为使充电器100从缩回位置移至充电位置,按照来自控制器20(参看图29)的指令驱动步进马达130,并且步进马达130的驱动力经由驱动齿轮132和齿轮系136传递至具有齿条134的可移动部件124A。
参考图1至4,已受到来自步进马达130的驱动力的可移动部件124沿旋转轴线方向(箭头K的方向)移动。当可移动部件124沿旋转轴线方向(箭头K的方向)移动时,可移动部件124的倾斜部126也沿旋转轴线方向(箭头K的方向)移动。随着倾斜部126沿旋转轴线方向(箭头K的方向)的移动,轨道部件114的与相应倾斜部126相接触的接触部118A沿着倾斜部126滑动,由此轨道部件114朝图像承载体62(参看图7)移动。当充电器100位于如图7所示的缩回位置时,通过扭力弹簧148的推动力将充电器100的安置在相应轨道部116中的导向部120的底面压靠在轨道部116上。
当轨道部件114朝图像承载体62移动并且充电器100到达如图8所示的充电位置时,按照来自控制器20(参看图29)的指令停止步进马达130的驱动。按以下方式停止步进马达130的驱动。当可移动部件124B如图4中所示沿旋转轴线方向移动使得充电器100到达充电位置时,设置在可移动部件124B上的检测板144插入传感器142的一对检测部142A之间,由此检测出充电器100已移至充电位置。据此,控制器20发出停止驱动步进马达130的指令。
另外,清洁部件160的连接部168以相对于由导引轴156支撑的可往复移动部件158可沿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方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撑。因此,尽管导引轴156和可往复移动部件158不沿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方向移动,但是充电器100的其它部件沿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方向移动。
此外,当充电器100到达如图8和11所示的充电位置时,通过扭力弹簧148的推动力将设置在充电器100上的突出部107压靠在设置在图像承载体62上的位置基准部150上。在突出部107压靠在位置基准部150的状态下,导向部120的底面与相应轨道部116间隔开。
参考图2和4,为使充电器100从充电位置移至缩回位置,按照来自控制器20(参看图29)的指令被驱动的步进马达130的驱动力经由驱动齿轮132和齿轮系136传递至可移动部件124,由此可移动部件124沿旋转轴线方向(箭头L的方向)移动。
当可移动部件124如图1和3所示沿旋转轴线方向(箭头L的方向)移动时,可移动部件124的倾斜部126也沿旋转轴线方向(箭头L的方向)移动。随着倾斜部126沿旋转轴线方向(箭头L的方向)的移动,轨道部件114的与相应倾斜部126相接触的接触部118A沿着倾斜部126滑动并因此远离图像承载体62(参看图7)移动。
当充电器100如图7所示远离图像承载体62移动时,设置在充电器100上的突出部远离设置在图像承载体62上的位置基准部150移动。此外,通过扭力弹簧148的推动力将充电器100的安置在相应轨道部116中的导向部120的底面压靠在轨道部116上。
当轨道部件114远离图像承载体62移动并且充电器100到达缩回位置时,按照来自控制器20(参看图29)的指令停止步进马达130的驱动。按以下方式停止步进马达130的驱动。当可移动部件124B如图3所示沿旋转轴线方向移动使得充电器100到达缩回位置时,从传感器142的一对检测部142A之间撤出设置在可移动部件124B上的检测板144,由此检测出充电器100已移至缩回位置。据此,控制器20发出停止驱动步进马达130的指令。
参考图12和13,为了清洁放电104和格栅108,使充电器100的位于缩回位置的清洁部件160沿旋转轴线方向移动。
具体地说,当在充电器100的端部处待命的清洁部件160沿旋转轴线方向移至清洁起始位置(参看图13)时,支撑部件178如图15A和15B所示旋转并且清洁垫176与相应放电线104的顶面相接触。
此外,格栅清洁部172前移到位于充电器100与图像承载体62之间的通过充电器100移至缩回位置而产生的间隙中,从而与格栅108的外表面和内表面相接触。
在此状态下,导引轴156旋转,使得清洁部件160沿着放电线104和格栅108在旋转轴线方向上来回移动。这样,清洁了放电线104和格栅108。
如上所述,利用倾斜部126,可移动部件124的沿旋转轴线方向移动的移动力以在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方向上作用的移动力的形式传递到充电器100,由此充电器100可在缩回位置与装置本体102连接和分离。这样,在抑制了充电装置64在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方向上的尺寸增大的同时,也抑制了当充电器100与装置本体102连接或分离时由于充电器100可能与图像承载体62相接触而造成的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的损坏。
此外,利用倾斜部126,以简单的构造实现了充电器100在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方向上的移动。
此外,通过提供检测可移动部件124的移动的传感器142,基于可移动部件124的移动来检测充电器100已移至充电位置还是缩回位置。
此外,通过采用充电装置64,抑制了图像形成设备10的尺寸增大。
现在参考图30A和30B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充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并且略去其描述。
参考图30A和30B,每个可移动部件200都不具有倾斜部。相反,每个轨道部件202都具有沿旋转轴线方向倾斜的倾斜部204。
具体地说,可移动部件200可沿旋转轴线方向(图30A和30B中沿箭头M的方向)移动并具有沿着倾斜部204滑动的滑动部200A。当滑动部200A沿着倾斜部204滑动时,轨道部件202沿朝向或远离图像承载体62的方向(图30A和30B中箭头S的方向)移动。
虽然已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类示例性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实施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例如,尽管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可移动部件124一体地设置有倾斜部126的情况,但可移动部件不必一体地设置有倾斜部(可移动部件可与倾斜部分开设置)。
另外,尽管以上示例性实施例涉及格栅108具有弯曲形状的情况,但可以选择地采用平格栅或类似物。
已基于图示和说明的目的而提供了前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的实施例的说明。所述说明并非旨在进行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在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众多改型和变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这些实施例以便最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践应用,从而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就适合预期的特定用途的各种实施例和各种改型理解本发明。预期本发明的范围由以下权利要求及它们的等效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充电装置,包括:
充电器,其朝向以可旋转方式受支撑的图像承载体,所述充电器构造成对其上要形成静电潜像的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充电;以及
移动机构,其构造成使所述充电器在充电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充电在所述充电位置接近所述图像承载体的所述表面,所述充电器在所述缩回位置远离所述图像承载体的所述表面,
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支撑部件,其支撑已由所述移动机构移至所述缩回位置的所述充电器;以及
可移动部件,其构造成当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可移动部件时所述可移动部件移动,并且
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和所述可移动构件构造成当所述可移动部件在与所述支撑部件相接触的同时沿所述图像承载体的旋转轴线方向移动时,所述可移动部件移至所述充电位置或所述缩回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充电器包括沿所述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放电电极,所述充电器构造成对所述放电电极施加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充电器以可沿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与所述充电装置的本体连接和分离的方式被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
其中,所述可移动部件具有远离所述图像承载体的所述表面倾斜的倾斜部,并且
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具有与所述倾斜部相接触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构造成沿所述倾斜部滑动并且当所述可移动部件沿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移动时朝向或远离所述图像承载体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
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具有远离所述图像承载体的所述表面倾斜的倾斜部,并且
其中,所述可移动部件具有与所述倾斜部相接触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构造成沿所述倾斜部滑动并且当所述可移动部件沿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移动时使所述倾斜部沿朝向或远离所述远离图像承载体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构造成朝所述支撑部件挤压所述充电器的加压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还包括基于所述可移动部件的位置来检测所述充电器已接近所述图像承载体的检测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装置,还包括基于所述可移动部件的位置来检测所述充电器已接近所述图像承载体的检测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装置,还包括基于所述可移动部件的位置来检测所述充电器已接近所述图像承载体的检测器。
10.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以及
图像承载体,其表面由所述充电装置充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31052 | 2011-02-16 | ||
JP2011031052A JP5742278B2 (ja) | 2011-02-16 | 2011-02-16 | 帯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45865A true CN102645865A (zh) | 2012-08-22 |
CN102645865B CN102645865B (zh) | 2016-06-15 |
Family
ID=46636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0316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45865B (zh) | 2011-02-16 | 2011-09-30 | 充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44731B2 (zh) |
JP (1) | JP5742278B2 (zh) |
CN (1) | CN10264586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257263B2 (ja) | 2013-10-25 | 2018-01-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65863A (ja) * | 1982-10-07 | 1984-04-14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等に於ける帯電器の取付け支持構造 |
JPH06208280A (ja) * | 1993-01-11 | 1994-07-26 | Mita Ind Co Ltd | 帯電チャージャの進退機構 |
JPH07302007A (ja) * | 1994-04-28 | 1995-11-14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0194202A (ja) * | 1998-12-28 | 2000-07-14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184838A (ja) * | 2004-11-30 | 2006-07-13 | Kyocera Mita Corp | 帯電器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
CN101251732A (zh) * | 2007-02-20 | 2008-08-27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清洁装置、充电装置、图像保持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267973A (ja) | 1987-04-27 | 1988-11-04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US5095335A (en) * | 1989-09-19 | 1992-03-1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opier with retractable charging unit to prevent damage to drum when removing process cartridge |
JPH0862950A (ja) | 1994-08-23 | 1996-03-08 | Minolta Co Ltd | スコロトロン方式の帯電器 |
JP2000227700A (ja) * | 1999-02-05 | 2000-08-15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US8050590B2 (en) * | 2008-08-26 | 2011-11-01 | Xerox Corporation | Corona device grid cleaner |
JP5849404B2 (ja) * | 2011-02-16 | 2016-01-27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11
- 2011-02-16 JP JP2011031052A patent/JP5742278B2/ja active Active
- 2011-08-04 US US13/198,404 patent/US8644731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9-30 CN CN201110303162.9A patent/CN10264586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65863A (ja) * | 1982-10-07 | 1984-04-14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等に於ける帯電器の取付け支持構造 |
JPH06208280A (ja) * | 1993-01-11 | 1994-07-26 | Mita Ind Co Ltd | 帯電チャージャの進退機構 |
JPH07302007A (ja) * | 1994-04-28 | 1995-11-14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0194202A (ja) * | 1998-12-28 | 2000-07-14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184838A (ja) * | 2004-11-30 | 2006-07-13 | Kyocera Mita Corp | 帯電器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
CN101251732A (zh) * | 2007-02-20 | 2008-08-27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清洁装置、充电装置、图像保持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2168460A (ja) | 2012-09-06 |
US8644731B2 (en) | 2014-02-04 |
CN102645865B (zh) | 2016-06-15 |
US20120207513A1 (en) | 2012-08-16 |
JP5742278B2 (ja) | 2015-07-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04646C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2884269Y (zh) | 图像形成装置和带单元 | |
US20050158085A1 (en) | Transfer device | |
CN102654738B (zh) | 充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
CN102681413B (zh) | 清洁装置、充电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 |
CN102645864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2645865A (zh) | 充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
JP5644391B2 (ja) | 電気接続構造、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654739B (zh) | 充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
CN102467038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3019068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3324061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2467066A (zh) | 显影剂收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JP5880002B2 (ja) | 帯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298307B (zh) | 维护系统、清洁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2467065B (zh) | 显影剂收集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
JP5742277B2 (ja) | 帯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467005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2200711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2467042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3105759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3135396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4618480B2 (ja)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789957B2 (ja) | 電気部品の支持構造、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2185299A (ja) | 帯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9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