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0363A - 具有第一和第二插头和配合插头的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第一和第二插头和配合插头的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0363A
CN102640363A CN2010800548548A CN201080054854A CN102640363A CN 102640363 A CN102640363 A CN 102640363A CN 2010800548548 A CN2010800548548 A CN 2010800548548A CN 201080054854 A CN201080054854 A CN 201080054854A CN 102640363 A CN102640363 A CN 102640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s
connector
sockets
plug
sockets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48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0363B (zh
Inventor
C.O.贝梅尔
R.杰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640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0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0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0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插头(1),具有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和可接收该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的至少一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以及周围壳体(6),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可在至少一个固定方向(A)上被非可位移地接收在该周围壳体中。此外,本发明涉及具有第一配合连接器(7)和可接收该第一配合连接器(7)的至少一第二配合连接器(2a)的配合插头(2)。为了便于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3)的组装,根据本发明将周围壳体(6)设置成具有固定构件(17,18),该固定构件设计为能够与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和接收在该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中的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进行接合,借助于该固定构件,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和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可相对于周围壳体(6)被固定。对于配合插头(2),该目的被实现在于第一配合连接器(7)设计为能够以模块方式由接收模块(7e)和连接模块(7f)构造而成。

Description

具有第一和第二插头和配合插头的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头,该插头具有优选根据第一标准标准化的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优选根据第二标准标准化的可接收所述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的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以及具有周围壳体,所述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可在至少一个固定方向上被非可位移地接收在周围壳体中。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上述类型的插头的配合插头,该配合插头具有优选根据第一标准标准化的第一配合连接器,优选根据第二标准标准化的可接收所述第一配合连接器的第二配合连接器,以及还具有一插头和一配合插头的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
背景技术
上述类型的插头和配合插头以及具有该插头和配合插头的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特别是在汽车工程的应用中是已知的。在机动车的整个寿命期间在机动车中发生的振动,或在修理或事故的情况下作用于机动车的电气系统中的电线上的力会导致插头插座连接件的无意的松动。
为了增加插头插座连接器和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的可靠性,使用了不同的紧固装置,例如螺钉和锁闩连接件,它们是用来确保插头插座连接器牢固的紧固到配合连接器。对于上述类型的插头,除了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之外,其包括至少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多个紧固装置是必需的。
通常使用的上述类型的插头,配合插头和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的一个缺点是其组装昂贵。用于每个插头插座连接器的要被组装的紧固装置会被不正确地组装或者会在它们已经被组装之后松动,以使插头插座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丧失。插头插座连接器故障的概率因而随着紧固装置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该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的组装被简化了。
该目的是根据本发明实现的,在于周围壳体具有一固定构件,该固定构件被设计成能够与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和接收在该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中的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进行接合,借助于该固定构件,第一和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可相对于周围壳体被固定。
插头的组装被明显地简化在于第一和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可仅通过一个部件,即周围壳体,进行固定。优选周围壳体,一旦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已经被插入到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中时,以一个组装步骤被推入到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上因而在一个组装步骤中产生了第一和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和周围壳体之间的传导力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插头可通过各种实施例进一步发展,其中这些实施例彼此独立并且每个实施例本身是有利的。这些配置和与这些配置有关的优点在每个情况下在下面将被简要地论述。
根据第一有利的配置,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可具有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面以及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可具有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面。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面和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面可以是部分的常见的插头面或共同形成插头面。插头面因此可由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面和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面进行组装。相应地,第一配合连接器面和第二配合连接器面可以是部分的配合连接器面或共同形成配合连接器面。为了在插头被插入到配合插头的插入操作过程中以导电或信号传送方式将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连接到第一配合连接器同时将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连接到第二配合连接器,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面和/或配合连接器面以及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面和/或配合连接器面可被布置在横向于插入方向延伸的同一平面上。
插头面和插头插座连接器面可形成包括接触插脚和/或接触衬套的接口,这些接口可被设计成能够被连接到配合连接器面和/或一个配合插头面。为了在将插头连接到配合插头时避免例如插头的接触插脚与配合插头的接触衬套的不正确的连接,插头插座连接器面和配合连接器面可设置有编号元件和/或导引件,其在接触插脚和接触衬套相对于彼此没有合适对准的情况下阻挡插头面和配合插头面滑入彼此之中。编号元件例如可由插头面或配合插头面上的突起形成,这些突起横向于插入方向延伸并且在插入方向上与同样形成编号元件的切口或开口齐平。
根据该插头的进一步的有利配置,固定构件可阻挡第二插头插座和/或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在与插入方向上和/或在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在周围壳体中的运动。因而在插头与相应设计的配合插头连接中防止了在插入方向上插入式连接的优选经由周围壳体导致的无意的松动。该固定方向因而可相当于插入方向。
在进一步有利的配置中,固定构件可被设计为强制闭锁元件,该强制闭锁元件至少在固定方向上被设计为能够以强制(positive)方式与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和/或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进行接合。强制闭锁元件可设计为在周围壳体中的突起,切口或开口。固定构件,在有利的配置中,可至少部分地穿入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的内部插孔以便基本上横向于固定方向接收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并且与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的插头插座连接器面分隔开。第一和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可经由固定构件通过强制闭锁元件以强制方式被连接到周围壳体。
优选固定构件由基本上横向于固定方向延伸并且突入到周围壳体的接收轴中的杆(bar)形成。该杆可在组装方向上延伸,其中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被引入到接收轴(receiving shaft)中。优选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设置有开口,固定构件在插头组装状态下突入到该开口中。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可装备有插孔,该插孔可例如被设计为保持突起,并且在插头的组装状态下邻接穿入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的固定构件。
为了在至少两侧上相对于周围壳体固定第一和/或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周围壳体可有利地设置有两个被布置在接收轴的相对侧上的固定构件。相应地,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可设置在具有开口和/或突起的相对外侧上用于接收彼此相对布置的固定构件。
根据插头的进一步有利的配置,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可具有一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在与固定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倚靠固定构件。该保持构件可设计为保持突起或为保持凹槽,其在插头的组装状态下与固定构件接合。为了允许在两个固定方向上固定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可设置多个保持构件。例如,可设置两个保持突起,该两个保持突起形成保持凹槽用于接收固定构件。替代地,凹陷可形成在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的壳体中,当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被接收在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中时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构件可被插入到所述凹陷中。
根据插头的进一步有利的实施例,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和/或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可设置有导引构件,借助于该导引构件,所述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可在插入方向上被导引到最后组装位置。因而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在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中的定位被简化,用于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的插头插座连接器面相对于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的插头插座连接器面或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的保持构件相对于固定构件的对准。在最后组装位置,第一和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的插头插座连接器面优选相对于彼此对准,以使插头的触头在联接包括插头和配合插头的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之时同时进行接触。该插头插座连接器面可优选彼此齐平。
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可具有内部插孔用于接收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为了至少在插头的组装期间将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保持或固定在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中,在组装状态下,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的外壁可以摩擦连接方式倚靠内部插孔的内壁。替代地或另外,强制闭锁元件可设置在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上和内部插孔中,这些元件允许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强制连接到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例如,插头可包含锁闩连接件,其中布置在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上的锁闩接合在布置于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的内部插孔上的配合锁闩中。
为了紧固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到周围壳体,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可具有闩锁装置,借助于该闩锁装置,所述连接器可被闩锁在周围壳体中。优选设计为锁闩突起的锁闩被布置在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上,该锁闩在相当于最后组装位置的预定位置可接合周围壳体的设计为切口或开口的配合锁闩。锁闩可布置在可弹性倾斜的锁闩凸片上,借助于该锁闩凸片,锁闩可基本上在面向远离配合锁闩的方向上倾斜。
对于上述类型的配合插头,该目的是根据本发明以其本身也是有利的配置来实现的,在于第一配合连接器被设计为能够以模块方式由接收模块和连接模块构造而成。然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第一配合连接器经由连接模块被连接到车辆电气系统或车辆电子设备。接收模块可适合于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和/或配合插头的壳体的尺寸。一旦组装配合插头,因而通过选择适合于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的接收模块,第一配合连接器可适合于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的规格,例如适合于其尺寸。
另一方面连接模块允许第一配合连接器适合配合插头的规格,例如配合插头壳体的尺寸,以及还适合要被连接的车辆电气系统或车辆电子设备,例如要被连接到配合插头的印刷电路板的尺寸。配合插头可具有多个接触插脚,这些接触插脚在第一端部形成布置在插头面上的触头和在第二端部形成用于将配合插头连接到车辆电气系统或车辆电子设备的触头。连接模块可优选适合于触头的定位用于连接配合插头,以使由连接模块包围的触头与配合插头的进一步的连接触头形成所述配合插头的优选标准化的连接接口。
根据配合插头的进一步有利的配置,第一配合连接器的接收模块和连接模块每个可具有电绝缘的绝缘构件,该绝缘构件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接收接触插脚的接收轴,接收模块的接收轴和连接模块的接收轴在组装状态下一起形成用于接触插脚的连续的插孔。
在配合插头的进一步有利的配置中,第一配合连接器的接收模块和/或连接模块能够经由可被接收在切口中的至少一个接触插脚以摩擦连接方式被连接到所述接触插脚。因而第一配合连接器的接触插脚可充当紧固元件,第一配合连接器的组装不需要另外的部件。
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可设计成用于连接数据传送信号线。为了允许可靠的、无干扰的信号传送,接收模块和连接模块每个可具有电磁屏蔽,该电磁屏蔽在第一配合连接器的组装状态下彼此邻接,因而以导电方式被连接在一起并且形成第一配合连接器的事实上完全地闭合的电磁屏蔽。连接模块的电磁屏蔽可包含用于连接该屏蔽到接地导体的电触头。
为了将插头的周围壳体可靠地紧固在配合插头中,周围壳体可具有闩锁装置,借助于该闩锁装置,其可被闩锁在配合插头中。
下面将参照附图利用实施例的例子通过例子解释本发明。其中,所描述的实施例仅表示一个可能的配置,其可修改用于各个应用。可根据所述实施例中的有利配置的以上描述增加或省略本身是有利的单独的特征。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的示意性的分解视图;
图2表示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的进一步的示意性的分解视图;
图3表示插头1的示意性的透视分解视图;
图4表示配合插头2的示意性的透视分解视图;
图5表示第一配合连接器的示意性的透视分解视图;
图6表示根据图2的视图VI的插头1的示意性的截面视图;
图7表示根据图6的视图VII的插头1的示意性的截面视图;
图8表示处于预组装位置的插头1的示意性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将参照附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3的结构。图1表示布置在与配合插头2相反的插入方向S上的插头1。插头1和配合插头2一起形成根据本发明的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3。
插头1包括被插入到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中的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以及还有围绕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接合的周围壳体6。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因而形成插入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中的内部插头。
形成插脚式插座的配合插头2具有被插入到第二配合连接器9中的第一配合连接器7。第一配合连接器7被布置在框架状的内部插孔8中。内部插孔8位于插孔2a内,该插孔2a用于接收插头1。编号元件2c,2d,2e和2f被布置在壳体2b上的插孔2a的区域中,这些元件被设计成与插头1的编号元件互补并且防止插头1和配合插头2的不正确的对准。因而配合插头2的设计为切口的编号元件2f被形成为与插头1的设计为突起的编号元件1f互补。
基于基本上为插座形状的面向与插入方向S相对的方向的插孔2a,设置了接触插脚10,该接触插脚在连接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3时刺入到插头1的在此未示出的接触衬套中。为了接收接触衬套,插头1在其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上具有8个衬套插孔4a,其中具有基本上为矩形的外部形状的衬套触头能以强制方式被接收。
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的基本上为矩形的内部插孔11用来接收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内部插孔11以矩形框架11a的形式在与插入方向S相对地远离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延伸,以使内部插孔11的面向与插入方向S相对的方向的端面与周围壳体6的面向与插入方向S相对的方向的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被接收在周围壳体6的接收轴6c中。接收轴6c由周围壳体6的三个内壁形成,并且在三侧上开口。周围壳体6因此基本上为C形状并且邻接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的彼此成直角的三个外表面。
在插头1的联接之后,周围壳体6的设计为锁闩凸片的闩锁装置12确保插头1和配合插头2之间的可靠连接,在于布置在闩锁装置12上的锁闩(在此未示出)接合布置在配合插头2上的配合锁闩13。设计为锁闩凸片的闩锁装置12可在周围壳体6的方向上基本弹性地偏斜,并且通过其偏斜允许插头1和配合插头2之间的锁闩连接的联接或放松。由周围壳体6形成的远离周围壳体6延伸的框架状的突起6h防止闩锁装置12被从外部作用在插头1上的物体无意地按下。
由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和第一配合连接器7形成的内部插头插座装置被设计成用于传送信号或数据,并且可例如具有通用串行总线(USB)的规格。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和第一配合连接器7可被设计为USB数据连接并且例如形成当前的更宽的、矩形类型A的或较小的、几乎正方形类型B的USB接口。
第一配合连接器7设置有两个接触插脚7a,该两个接触插脚在联接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3时刺入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因而将数据传输电缆(在此未示出)的两个导体连接到通向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的电缆14。电磁屏蔽7b减少了由于电磁波引起的干扰作用,其中该电磁波会干扰由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和第一配合连接器7形成的连接件中的信号或数据传输。
充当编号元件的屏蔽7b和第一配合连接器7的接触插脚7a形成第一配合连接器面7n。接触插脚10和编号元件2c,2d,2e和2f形成第二配合连接器面9a。第一配合连接器面7n和第二配合连接器面9a共同形成配合插头面F1。
图2是在与图1的观测方向相反的观测方向上的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3的示意性的透视图。在配合插头2的后侧上,接触插脚10从配合插头2的壳体2b露出。接触插脚10最初在插入方向S上远离配合插头2的壳体2b延伸然后基本上垂直于插入方向S延伸到接触方向K。布置在接触插脚10的面向垂直于插入方向S的端部上的触头被布置在一个平面内。因而触头10a在配合插头2被紧固到印刷电路板时在同一平面上与其接触。
第一配合连接器7通过两个相对的闩锁装置15,16被保持在配合插头2的后侧上,所述两个相对的闩锁装置以强制方式围绕第一配合连接器7接合。第一配合连接器7的包括设置成用于连接配合连接器7的触头7c的连接模块7f,其面向接触方向K的长度适合配合插头2的尺寸。第一配合连接器7的在接触方向K上延伸的触头7c,7d因而大约布置在与触头10a在接触方向K上相同的高度处,因此能以导电的方式和触头10a一起连接在一个平面上,例如印刷电路板上。
图1所示的衬套插孔4a在插入方向S上通向接触插脚插孔4b。布置在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中的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也安装有接触插脚插孔5a,该接触插脚插孔与接触插脚插孔4b一起形成插头1的插头面。
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在组装方向M上被插入到周围壳体6中。两个布置在周围壳体6的向内的壁上的固定构件,其被基本上设计为在组装方向M上延伸的杆,被插入到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的被设计为用于接收固定构件17,18的凹槽内,并且在插入方向S上和在与插入方向S相反的方向上将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保持在周围壳体16中。
图3是图1的透视分解视图。为了接收图2和图6所示的被设计为杆的固定构件17,18,在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的整个宽度范围内横向于插入方向S延伸的凹槽4c,4d被设置在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中。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或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的壳体4m因而在固定方向A上被保持在周围壳体6中,其中所述固定方向A在示出的实施例的例子中对应于插入方向S。为了在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已经被插入到周围壳体6中之后将其锁定在周围壳体6中,设计为锁闩突起的锁闩4e被布置在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的侧面上,该锁闩在将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插入到周围壳体6中之后接合固定器壳体6的被设计为开口的配合锁闩6a中。
设计为连续开口的接触插脚插孔4b用来接收配合插头2的触头,并且形成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面4n,该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面在插头1的组装状态下被布置成平行于包括接触插脚插孔5的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面5e。
为突起1f,切口或导引件1c,1d和1e形式的编号元件被布置在周围壳体6上。在插头1的组装状态下的编号元件1c,1d,1e和1f与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面5e和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面4n一起,形成图2所示的插头面F2。在插头1的组装状态下由周围壳体6形成的屏框(mask)6j被布置在插头插座连接器面4n,5e的前面,切口6i允许接触插脚7a和10进入到有关的接触插脚插孔4b,5a中。屏框6j因而是插头面F2的一部分。
为了以强制方式连接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到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和/或周围壳体6,设计为保持突起的保持构件5b被设置在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上,其在组装插头1时在插入方向S上位于凹槽4c,4d之后并且在后面由周围壳体6的固定构件17,18与插入方向S相反地接合。
形成为锁闩突起的锁闩12a被放置在周围壳体6上的锁闩凸片12b上,该锁闩在联接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时接合配合插头2的壳体2b的被设计为凹陷的配合锁闩。
图4是配合插头2的示意性的透视分解视图。为了将第一配合连接器7接收在内部插孔8中,该内部插孔8具有基本上为矩形的管道8a,该管道从配合插头2的后侧连续延伸直到其插头面。配合的内部插头7具有接收模块7e和连接模块7f,它们被经由接触插脚7a被连接在一起。第一配合连接器5的接收模块7e和连接模块7f另外每个装备有屏蔽7g,7h,该屏蔽7g,7h在第一配合连接器7被组装时形成第一配合连接器7的电磁屏蔽。为了连接该屏蔽到接地导体,触头7c被布置在连接模块7f的屏蔽7h上。
第一配合连接器7,用于组装配合插头2,被推入到管道8a中并且被闩锁装置15,16固定。这样做时,第一配合连接器的接收模块7e或屏蔽7g事实上完全地接收在管道8a中,而连接模块7f开始位于闩锁装置15,16之间。如果第一配合连接器7被插入到内部插孔8中,在闩锁装置15,16的端部处的设计为弹性舌片的锁闩突起接合在连接模块7f周围,以使第一配合连接器7被保持防止在插入方向S上的位移。
图5以分解视图表示第一配合连接器7的截面。接收模块7e包括以直角提供的两个接触插脚7a,该两个接触插脚7a嵌入到绝缘构件7i中。绝缘构件7i为此具有管道形状的插孔,其中接触插脚以摩擦的、强制的或材料连接方式被保持。绝缘构件7i反过来被接收在基本上为盒形的屏蔽7g中,并且以摩擦的、材料或强制连接方式与其连接。
在其面向与插入方向S相反的方向的端部上,屏蔽7g设置有保持弹簧7j,该保持弹簧可横向于插入方向S弹性偏斜,并且其在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被组装时倚靠在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的壳体5d还可由电磁屏蔽围绕,该电磁屏蔽可以导电方式经由保持弹簧7j被连接到屏蔽7g。
保持弹簧7j由屏蔽7g形成并且形成为在三个侧面上被切口且在接触插脚7a的方向上弯曲的一部分。在其面向与插入方向S相反的方向的端部,保持弹簧7j被连接到屏蔽7g,以便保持弹簧7j,至少在释放状态下,使第一配合连接器7的接收轴7k逐渐变窄用于在插入方向S上接收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
第一配合连接器7的连接模块7f也具有由屏蔽7h围绕的绝缘构件7l。如同绝缘构件7i,绝缘构件7l也具有管道状的插孔7m,其中接触插脚7a可被部分接收。为了连接接收模块7e到第一配合连接器7的连接模块7f,接触插脚7a的横向于插入方向S延伸的部分可插入到连接模块7f的插孔7m中直到电磁屏蔽7h与电磁屏蔽7g闭合并且形成第一配合连接器7的封闭的电磁屏蔽。一旦连接模块7f已经被放置上,这可优选以摩擦连接方式被保持在接触插脚7a上。
可设置第一配合连接器的不同的接收模块7e和连接模块7f以便适合配合插头2的接口,该接口由配合插头2的触头7c,7d和10a形成且面向接触方向K用于接触所述壳体2b的不同配置的印刷电路板。例如,在组装中可设置缩短或延长的连接模块7f,用于产生配合插头2,该模块的在组装状态下面向接触方向K的长度适合壳体2b的在接触方向K延伸的高度。
图6是插头1在图2的观测方向VI的截面视图。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被插入到内部插孔4f中,其面向插入方向S的长度大约对应于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的壳体5d的长度。导引构件4g,其在插入所述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的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期间被布置在导引构件5c中,该导引构件由保持构件5b形成并且被形成为导引凹槽,在插入方向S上导引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
周围壳体6具有两个固定构件17,18,该两个固定构件以强制方式与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和接收在该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中的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接合。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和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因而在固定方向A上相对于周围壳体6被固定。
在将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组装在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中之后,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在组装方向M上被插入到周围壳体6中。由周围壳体6形成的固定构件17在该情况下接合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的切口4h中,而固定构件18被引入到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的开口4i中。在插头1的组装状态下的固定构件18在狭槽形状的开口4i附近穿过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并且形成一突入到内部插孔4f中的止动件。当插头1被组装时,固定构件18倚靠保持构件5b的面向与插入方向S相反的方向的侧面。因而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被固定防止相对于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和/或相对于周围壳体6的与插入方向S相反的位移。特别地,在与插入方向S相反地作用在例如充当数据或信号电缆的电缆14上的张力的情况下,固定构件18防止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的滑动。
为了在组装插头1时能够相对于固定构件18的位置更好地对准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在内部插孔中的定位,止动件可设置在内部插孔4f中。该止动件可例如被设计为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的突入到内部插孔4f中的突起,在图6所示的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中的连接器,即其中固定构件18邻接保持构件5b的连接器,紧靠保持构件5b。
图7是在观测方向VII上沿着图6所示的截面的插头1的截面视图。在上部的衬套插孔4a中,接收了接触衬套19,配合插头的接触插脚可被引入到该接触衬套中。优选由金属片做成的接触衬套19在其面向插入方向S的端部处具有基本上为盒形的结构,锁闩19a被布置在面向横向于插入方向S的方向的侧面上。锁闩19a在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中在接触衬套19的示出的组装位置接合到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的设计为开口的配合锁闩4j中。
在其面向与插入方向S相反的方向的端部处,接触衬套19经由压接连接被连接到传导电流的电缆20。在张力作用在电缆20上的情况下,接触衬套19经由锁闩19a被保持在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中。此外,固定构件18在接触衬套19之后接合并且,即使锁闩19a损坏,防止接触衬套19从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中滑出。
图8是插头1的示意性的透视分解视图。一旦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已经被组装在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在组装方向M被插入到周围壳体6中。固定构件18在该情况下进入开口4i中并且固定构件17进入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的切口4h中。周围壳体6的面向内的壳体壁6b充当一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在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的端部位置在与组装方向M相反的方向上倚靠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在插头1的组装状态下,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被完全接收在周围壳体6的接收轴6c中,并且周围壳体的接触插脚插孔6b与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的接触插脚插孔4b齐平。
壳体6中的设计为导引凹槽的导引构件6e接收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的设计为导引突起的导引构件4k。导引构件6e和4k在组装方向M上延伸并且除了在组装方向M上的导引之外确保在插入方向S上和在与插入方向S相反的方向上将插头插座连接器4固定在周围壳体6中。此外,在插头1的组装状态下,插头插座连接器4的叉状的突起4l接合固定构件17,18中的底切17a,18a因而允许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和周围壳体6的侧壁6f,6g之间的强制连接。因而其确保周围壳体6不能由于热膨胀或由于从外部作用于周围壳体上的力从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松开。
壳体2b,4m,5d和6优选由电绝缘材料做成,特别地由塑料材料做成。屏蔽7g,7h包括导电材料,特别地金属,并且可由凿缘的金属板产生。

Claims (16)

1.一种插头(1),具有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和可接收该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的至少一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以及周围壳体(6),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可在至少一个固定方向(A)上被非可位移地接收在所述周围壳体中,其特征在于,周围壳体(6)具有固定构件(17,18),该固定构件被设计为能够与所述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和被接收在该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中的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进行接触,并且借助于该固定构件,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和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可相对于周围壳体(6)被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1),其特征在于,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4)具有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面(5e),以及所述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具有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面(4n),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面(5e)和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面(4n)是部分的常见的插头面(F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头(1),其特征在于,固定构件(17,18)阻挡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和/或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在与插入方向(S)上和/或在与插入方向(S)相反的方向上在周围壳体(6)中的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之一所述的插头(1),其特征在于,固定构件(17,18)被设计为强制闭锁元件,该强制闭锁元件至少在固定方向(A)上被设计为能够以强制方式与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和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进行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之一所述的插头(1),其特征在于,固定构件(17,18)基本上横向于所述固定方向(A)至少部分地穿入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的内部插孔(4f)并且与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的插头插座连接器面(4n)分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之一所述的插头(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固定构件(17,18)由基本上横向于固定方向(A)延伸并且突入到周围壳体(6)的接收轴(6c)中的杆(17,18)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之一所述的插头(1),其特征在于,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被设计为能够在基本横向于固定方向(A)的组装方向(M)上被插入到周围壳体(6)的接收轴(6c)中。
8.根据权利要求1到7之一所述的插头(1),其特征在于,固定构件(17,18)被设计为能够在组装方向(M)上与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和与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进行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1到8之一所述的插头(1),其特征在于,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具有保持构件(5b),该保持构件在与固定方向(A)相反的方向上倚靠固定构件(17,18)。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9之一所述的插头(1),其特征在于,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和/或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设置有导引构件(4g,5c),借助于该导引构件,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可在插入方向(S)上被导引到第一插头插座连接器(5)和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的插头插座连接器面(5e,4n)彼此齐平的最终组装位置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到10之一所述的插头(1),其特征在于,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4)具有闩锁装置(4e),借助于该闩锁装置该第二插头插座连接器可被闩锁在周围壳体(6)中。
12.一种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11之一所述的插头(1)的配合插头(2),具有第一配合连接器(7)和可接收该第一配合连接器(7)的至少一第二配合连接器(9),其特征在于,第一配合连接器(7)被设计为能够以模块方式由接收模块(7e)和连接模块(7f)构造而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配合插头(2),其特征在于,第一配合连接器(7)的接收模块(7e)和连接模块(7f)在每种情况下具有绝缘构件(7i,71),该绝缘构件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接收一接触插脚(10)的接收轴(7k),第一配合连接器(7)的接收模块(7e)和/或连接模块(7f)可经由至少一个可被接收在接收轴(7k)中的接触插脚(7a)被连接在一起。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配合插头(2),其特征在于,接收模块(7e)和连接模块(7f)每个具有电磁屏蔽(7g,7h),该电磁屏蔽在第一配合连接器(7)的组装状态下彼此邻接并且形成第一配合连接器(7)的封闭的电磁屏蔽。
15.一种具有至少一个插头(1)和至少一个配合插头(2)的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3),其特征在于,插头(1)是根据权利要求1到10之一设计的和/或配合插头(2)是根据权利要求11到13之一设计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3),其特征在于,周围壳体(6)具有闩锁装置(12),借助于该闩锁装置,周围壳体(6)可被闩锁在配合插头(2)中。
CN201080054854.8A 2009-12-02 2010-11-23 具有第一和第二插头和配合插头的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 Active CN1026403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9056517.5 2009-12-02
DE102009056517A DE102009056517B4 (de) 2009-12-02 2009-12-02 Steckverbinderanordnung mit erstem und zweitem Stecker und Gegenstecker
PCT/EP2010/068043 WO2011067140A1 (en) 2009-12-02 2010-11-23 Plug-and-socket connector arrangement with first and second plugs and mating plu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0363A true CN102640363A (zh) 2012-08-15
CN102640363B CN102640363B (zh) 2016-01-13

Family

ID=43532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4854.8A Active CN102640363B (zh) 2009-12-02 2010-11-23 具有第一和第二插头和配合插头的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81605B2 (zh)
EP (1) EP2507874B1 (zh)
CN (1) CN102640363B (zh)
DE (1) DE102009056517B4 (zh)
WO (1) WO2011067140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3340A (zh) * 2013-06-28 2014-12-31 德尔福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一体可动的端子稳定器的电连接器
CN104733904A (zh) * 2015-03-24 2015-06-24 苏州奇才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iniUSB连接器外壳结构
CN107039806A (zh) * 2015-11-24 2017-08-11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10011106A (zh) * 2017-12-21 2019-07-1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器
CN110492270A (zh) * 2013-07-01 2019-11-22 泰科电子瑞典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组合式功率和数据连接器的插座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VI20110265A1 (it) * 2011-10-04 2013-04-05 Tyco Electronics Amp Italia Srl Alloggiamento per connettore
JP6443098B2 (ja) * 2015-02-06 2018-12-2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MX2017009959A (es) * 2015-02-12 2018-07-06 Gecom Corp Dispositivo de cerradura de puerta de vehiculo.
DE102017008828B4 (de) * 2017-09-20 2023-08-17 Yamaichi Electronics Deutschland Gmbh USB-Kodierung auf PCB/Kraftfrei
JP2020184520A (ja) * 2019-04-30 2020-11-12 ヴァーゴ・フェアヴァルトゥングスゲゼルシャフト・エムベーハー 電気コネクタ機構の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れによって形成される電気コネクタ機構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49371A2 (en) * 1991-12-27 1993-06-30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mbination connector
US5745622A (en) * 1995-09-08 1998-04-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Hybrid plug-type connector with modular electrical and light waveguide connections
US5913703A (en) * 1996-04-24 1999-06-2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sequentially engageable housings
US20020106942A1 (en) * 2001-02-06 2002-08-0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DE20313501U1 (de) * 2003-08-30 2004-02-19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Kontaktbuchsengehäuse und Stiftwanne für einen Scheinwerfer
CN1663081A (zh) * 2002-05-06 2005-08-31 莫莱克斯公司 用于差分信号连接器的端子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85147A (ja) * 1990-07-27 1992-03-18 Hirose Electric Co Ltd コネクタ構造
GB9203346D0 (en) 1992-02-17 1992-04-01 Amp Gmbh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2671729B2 (ja) * 1992-09-29 1997-10-2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GB9305758D0 (en) 1993-03-19 1993-05-05 Amp Gmbh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short circuiting facility
JP2694417B2 (ja) * 1993-09-17 1997-12-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分割多極コネクタ
DE29804728U1 (de) * 1998-03-16 1999-07-15 Intercontec Gmbh Steckverbinder zur gemeinsamen Herstellung von Leistungsstrom und Steuerstromverbindungen
JP3928483B2 (ja) * 2002-05-29 2007-06-1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分割コネクタ
DE102004013476A1 (de) 2003-04-16 2004-11-04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Steckverbinderanordnung
JP4632671B2 (ja) 2004-02-02 2011-02-1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分割コネクタ
DE602005000836T2 (de) * 2004-02-24 2008-01-10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JP4977404B2 (ja) * 2006-05-26 2012-07-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20080297988A1 (en) * 2007-05-31 2008-12-04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Interconnect module with integrated signal and power delivery
JP2009170108A (ja) * 2008-01-10 2009-07-30 Tokai Rika Co Ltd ダミーコネクタ
CN101752759A (zh) * 2008-11-28 2010-06-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连接器装置
KR101091660B1 (ko) * 2010-09-30 2011-12-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콤비네이션 커넥터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49371A2 (en) * 1991-12-27 1993-06-30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mbination connector
US5745622A (en) * 1995-09-08 1998-04-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Hybrid plug-type connector with modular electrical and light waveguide connections
US5913703A (en) * 1996-04-24 1999-06-2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sequentially engageable housings
US20020106942A1 (en) * 2001-02-06 2002-08-0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CN1663081A (zh) * 2002-05-06 2005-08-31 莫莱克斯公司 用于差分信号连接器的端子组件
DE20313501U1 (de) * 2003-08-30 2004-02-19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Kontaktbuchsengehäuse und Stiftwanne für einen Scheinwerfer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3340A (zh) * 2013-06-28 2014-12-31 德尔福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一体可动的端子稳定器的电连接器
CN110492270A (zh) * 2013-07-01 2019-11-22 泰科电子瑞典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组合式功率和数据连接器的插座组件
CN110492270B (zh) * 2013-07-01 2022-01-11 泰科电子瑞典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组合式功率和数据连接器的插座组件
CN104733904A (zh) * 2015-03-24 2015-06-24 苏州奇才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iniUSB连接器外壳结构
CN107039806A (zh) * 2015-11-24 2017-08-11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07039806B (zh) * 2015-11-24 2018-12-04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10011106A (zh) * 2017-12-21 2019-07-1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器
CN110011106B (zh) * 2017-12-21 2020-09-1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38123A1 (en) 2012-09-20
CN102640363B (zh) 2016-01-13
DE102009056517A1 (de) 2011-06-09
EP2507874B1 (en) 2017-01-04
EP2507874A1 (en) 2012-10-10
WO2011067140A1 (en) 2011-06-09
DE102009056517B4 (de) 2011-07-28
US9281605B2 (en) 2016-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0363B (zh) 具有第一和第二插头和配合插头的插头插座连接器装置
US1171590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fool-proof function
JP5563241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874714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US5145356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s
EP150569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improving both functions of magnetic shielding and ground connection
KR100940733B1 (ko)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US7275946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for wiring harness having a short circuit terminal
US11621510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WO2011122396A1 (ja) コネクタ
JP2007180008A (ja) コネクタプラグ
JPH11283710A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US8585433B2 (en) Connector capable of reducing occurrence of a contact failure
CN103682818A (zh) 连接器装置
US6217358B1 (en) Connector coupling structure
US6435891B1 (en) Mechanically assisted blind mat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10097922A1 (en) Connector attachable to an attaching object without forming a large opening in the attaching object
CN111883962A (zh) 电连接器组件以及电连接器组合件
KR101530431B1 (ko) 커넥터 장치
JP2006511918A (ja) フレキシブルケーブル電気コネクタ
US8535094B2 (en) Elastic member and shielde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CN104218368B (zh) 插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EP1993173B1 (en) A set of circuit board connectors and a method of mounting a connector to a circuit board
US7874858B2 (en) Connector
US20220393402A1 (en) First electrical connector, seco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German Bensheim

Applicant after: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Address before: German Bensheim

Applicant before: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