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9796A - 含微胶囊化的潜热储存材料的石膏墙板 - Google Patents

含微胶囊化的潜热储存材料的石膏墙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39796A
CN102639796A CN2010800546909A CN201080054690A CN102639796A CN 102639796 A CN102639796 A CN 102639796A CN 2010800546909 A CN2010800546909 A CN 2010800546909A CN 201080054690 A CN201080054690 A CN 201080054690A CN 102639796 A CN102639796 A CN 1026397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lymer
monomer
microcapsules
monom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46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39796B (zh
Inventor
H·威莱克斯
B·凯兹
M·R·荣格
S·奥尔特曼
E·扬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SF SE
Original Assignee
BASF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SF SE filed Critical BASF SE
Publication of CN102639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97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397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97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2/00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 E04C2/02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 E04C2/04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of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of asbestos cement; of cement and other mineral fibres
    • E04C2/043Building elements of relatively thin f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s of buildings, e.g. sheet materials, slabs, or panel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ed materials of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of asbestos cement; of cement and other mineral fibres of plas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3/00Colloid chemistry, e.g. the production of colloidal materials or their solu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2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6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by phase separation
    • B01J13/14Polymerisation; cross-link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7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 E04F13/08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 E04F13/14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e.g. ceramics concrete; of glass or with an outer layer of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or gla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0/00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 F28D20/02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using latent heat
    • F28D20/023Heat storage plant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Regenerative 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F28D17/00 or F28D19/00 using latent heat the latent heat storage material being enclosed in granular particles or dispersed in a porous, fibrous or cellular 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5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including a second componen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p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Panels For Use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膏建筑板,包括两层覆盖层和一个石膏芯,其中石膏芯包括微胶囊和至少一种聚合物P,该微胶囊具有亲脂性囊芯和由下列物质形成的囊壁:30至100重量%——基于单体总重量计——的一种或多种单体(单体I),选自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C1-C24烷基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顺丁烯二酸,0至70重量%——基于单体总重量计——的一种或多种具有至少两个非共轭烯烃双键的单体(单体II),其在水中不溶或微溶,以及0至40重量%——基于单体总重量计——的一种或多种其他单体(单体III),并且聚合物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60至160°C,还涉及一种生产该石膏建筑板的方法。

Description

含微胶囊化的潜热储存材料的石膏墙板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膏建筑板,其包括两个覆盖层和一个石膏芯,其中石膏芯包含微胶囊,该微胶囊的囊芯是亲脂性物质且其囊壁是基于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或其酯的聚合物,还涉及其制备方法。
近年来,在微胶囊化的潜热储存介质领域取得多种进展。应用范围从包装材料、纺织品、传热流体至建筑材料如石膏建筑板。潜热储存介质通常也称作PCM(相变材料),其作用模式是基于发生在固/液相转变过程中的转化焓,该转化焓意味着能量吸收或能量释放至周围区域。因此其可用于在固定的温度范围内保持温度恒定。例如,含微胶囊化的潜热储存材料的石膏建筑板使得房间的无源空气调节成为可能。
根据应用领域,对微胶囊的尺寸和密封度有不同要求。
WO 2006/018130记载了用于床和其中有物质流经的应用——如热交换器——的小球的生产。该小球通过挤出微胶囊和成膜聚合物的混合物得到。
在建筑应用中,通过比较,焦点集中于微胶囊粉末。例如,DE-A-101 39 171和EP 1 291 475教导了微胶囊化的潜热储存材料在石膏建筑板中的用途。微胶囊壁在作为保护胶体的无机固体颗粒存在下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二丙烯酸丁二醇酯的聚合形成。
通常使用的潜热储存材料是有机蜡,其在超过相转变点时熔化。如果该类微胶囊用于多孔建筑材料如石膏,可以观察到在胶囊不够密封的情况下长时间后蜡会轻微渗漏。然而,此类渗出现象是不想要的,特别是在室内,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低排放(lower-emission)石膏建筑板。
一个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开发其囊壁具有更好的密封性的微胶囊。例如,WO 2008/046839教导了具有额外聚电解质涂层的微胶囊,由于该涂层,囊壁的密封性提高。
此外,更早的欧洲申请09165134.9记载了具有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形成的壁的微胶囊。由于这种新型壁聚合物,可以在15至105°C的温度范围内达到改善的蒸发率。
然而,目标是寻找其他用于使石膏建筑板/微胶囊的整个系统低排放的方法。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包含微胶囊化的潜热储存材料的石膏建筑板,其即使在长时间后也能表现出潜热储存材料的低排放。
因此,已经发现含有两层覆盖层和一个石膏芯的石膏建筑板,其中石膏芯包含微胶囊和至少一种聚合物P,其中该微胶囊具有一个亲脂性囊芯和一个由下列物质聚合形成的囊壁
30至100重量%——基于单体总重量计——的选自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C1-C24烷基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顺丁烯二酸的一种或多种单体(单体I),
0至70重量%——基于单体总重量计——的一种或多种具有至少两个非共轭烯烃双键的单体(单体II),其在水中不溶或微溶,以及
0至40重量%——基于单体总重量计——的一种或多种其他单体(单体III),
其中聚合物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60至160°C,优选为60至100°C。此外,本申请涉及生产该石膏建筑板的方法。
本申请进一步涉及微胶囊粉末,其通过喷雾干燥含有上述微胶囊和聚合物P的水性混合物得到,并涉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石膏芯中的微胶囊含有亲脂性囊芯和由聚合物制成的囊壁。囊芯主要含有高于95重量%的亲脂性物质。胶囊的平均颗粒尺寸(以光散射方式得到的离心平均)为1至50μm。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案,胶囊的平均颗粒尺寸为1.5至15μm,优选4至10μm。此处,优选90%的颗粒具有小于平均颗粒尺寸的两倍的颗粒尺寸。
囊芯与囊壁的重量比通常为50:50至95:5。优选的是芯/壁比为70:30至93:7。
囊壁中的聚合物包括共聚形式的通常至少30重量%,优选至少50重量%且特别优选至少60重量%,且通常最多100重量%,优选最多90重量%且特别优选最多80重量%的一种或多种选自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C1-C24烷基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顺丁烯二酸的单体(单体I),基于单体总重量计。
此外,囊壁中的聚合物可包括共聚形式的优选至少10重量%,优选至少15重量%,优选至少20重量%,且通常最多70重量%,优选最多50重量%且特别优选最多30重量%的一种或多种具有至少两个非共轭烯烃双键的单体(单体II),其在水中不溶或微溶,基于单体总重量计。
此外,聚合物可以包括共聚形式的最高达40重量%,优选最高达30重量%,特别为最高达10重量%,特别优选1至5重量%的一种或多种与单体I不同的单不饱和的非可电离单体(单体III),基于单体总重量计。
优选地,囊壁仅由组I和II的单体形成。
合适的单体I是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的C1-C24烷基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顺丁烯二酸。优选单体I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和丙烯酸正丁酯,以及相应的甲基丙烯酸酯。特别优选的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仲丁酯和丙烯酸叔丁酯,以及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叔丁酯。通常,优选甲基丙烯酸酯。
此外,一种或多种具有至少两个非共轭烯烃双键的单体(单体II)可以与一种或多种单体I共聚。合适的单体II在水中不溶或微溶,但优选在亲脂性物质中具有良好至有限的溶解度。微溶应该理解为20°C下低于60g/l的溶解度。至少两个双键意味着单体通常具有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烯烃双键,优选乙烯基或亚乙烯基。它们在聚合过程中实现囊壁的交联。可以将一种或多种具有两个非共轭双键的单体和/或一种或多种具有多于两个非共轭双键的单体共聚。
合适的具有两个非共轭烯烃双键的单体是二乙烯基苯和二乙烯基环己烷。优选的是二醇与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二酯,以及这些二醇的二烯丙基和二乙烯基醚。举例来说,可以提到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烯酸二甘醇酯、二丙烯酸双丙甘醇酯、甲基烯丙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烯丙酯和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特别优选的是二丙烯酸丙二醇酯、二丙烯酸丁二醇酯、二丙烯酸戊二醇酯和二丙烯酸己二醇酯以及相应的甲基丙烯酸酯。
优选的具有多于两个非共轭烯烃双键的单体是多元醇与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的多元酯,以及这些多元醇的多烯丙基和多乙烯基醚。优选的是具有三个和/或4个可自由基聚合的双键的单体。优选的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季戊四醇四烯丙基醚、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和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以及其工业级混合物。
应提及的不同于单体I和II的其他单体(单体III)是单不饱和单体,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乙烯基吡啶和苯乙烯或α-甲基苯乙烯、衣康酸、乙烯基膦酸、马来酸酐、丙烯酸2-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腈、丙烯腈、甲基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N-羟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优选单不饱和的非可电离单体,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乙烯基吡啶和苯乙烯或α-甲基苯乙烯。
优选的是使用囊壁由以下物质形成的微胶囊:
50至90重量%——基于单体总重量计——的一种或多种选自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C1-C24烷基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顺丁烯二酸的单体(单体I),
10至50重量%——基于单体总重量计——的一种或多种具有多于两个非共轭烯烃双键的单体(单体II),以及
0至30重量%——基于单体总重量计——的一种或多种其他单体(单体III)。
本发明使用的微胶囊可以通过所谓原位聚合制备。微胶囊形成的原理是基于使用单体、自由基引发剂、保护胶体和待胶囊化的亲脂性物质产生水包油乳液,在其中单体和亲脂性物质作为分散相存在。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可以仅在分散后加入自由基引发剂。单体的自由基聚合随后通过加热引发并任选通过进一步提高温度而控制,在该过程中得到的聚合物形成围绕亲脂性物质的囊壁。该一般原理记载于例如DE-A-10 139 171,在此明确提及引用其内容。
通常,微胶囊在至少一种有机和/或无机保护胶体存在下制备。有机和无机保护胶体两者都可以是离子性或中性的。此处保护胶体可以单独使用或以两种或多种带电相同或不同的保护胶体的混合物使用。优选地,微胶囊在一种无机保护胶体(特别是与一种有机保护胶体结合)存在下制备。
有机保护胶体优选下述水溶性聚合物,其将水的表面张力从73mN/m的最大值降低至45至70mN/m并因此确保封闭囊壁的形成,以及形成优选颗粒尺寸为0.5至50μm,优选0.5至30μm,特别为0.5至10μm的微胶囊。
有机阴离子保护胶体是藻酸钠,聚甲基丙烯酸及其共聚物,丙烯酸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磺乙酯共聚物,丙烯酸磺丙酯和甲基丙烯酸磺丙酯共聚物,N-磺乙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2-丙烯酰胺基-2-烷基磺酸、苯乙烯磺酸和乙烯基磺酸共聚物。优选的有机阴离子保护胶体是萘磺酸和萘磺酸-甲醛缩合物,以及特别是聚丙烯酸和苯酚磺酸-甲醛缩合物。
有机中性保护胶体是,例如,纤维素衍生物,如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明胶、阿拉伯树胶、黄原胶、酪蛋白、聚乙二醇、聚乙烯醇和部分水解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及甲基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和部分水解的聚乙酸乙烯酯作为例如级由KuraraySpecialities Europe(KSE)销售。优选的有机中性保护胶体是聚乙烯醇和部分水解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及甲基羟基-(C1-C4)烷基纤维素。
合适的甲基羟基-(C1-C4)烷基纤维素是,例如,甲基羟乙基纤维素或甲基羟丙基纤维素。特别优选的是甲基羟丙基纤维素。这类甲基羟基-(C1-C4)烷基纤维素以例如商品名
Figure BDA00001716846100052
由Hercules/Aqualon销售。
微胶囊优选通过制备水包油乳液并引发聚合而制造,其中乳液包括单体、自由基引发剂、无机保护胶体和待胶囊化的亲脂性物质作为主要成分。任选地,通过升高温度控制聚合,在该过程中得到的聚合物形成围绕亲脂性物质的囊壁。
无机保护胶体优选无机固体颗粒,被称为皮克林系统(Pickeringsystems)。此处这种皮克林系统仅由固体颗粒或另外加上助剂而组成,该助剂提高颗粒在水中的分散度或颗粒被亲脂相润湿的性能。作用模式及其用途在EP-A-1 029 018和EP-A-1 321 182中记载,在此明确提及引用其内容。
无机固体颗粒可以是金属盐,如钙、镁、铁、锌、镍、钛、铝、硅、钡和锰的盐、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应该提到氢氧化镁、碳酸镁、氧化镁、草酸钙、碳酸钙、碳酸钡、硫酸钡、二氧化钛、氧化铝、氢氧化铝和硫化锌。同样可以提到硅酸盐、膨润土、羟基磷灰石和水滑石。特别优选的是SiO2基硅石、焦磷酸镁和磷酸三钙。
合适的SiO2基保护胶体是高度分散的二氧化硅。其可作为细碎的固体颗粒在水中分散。然而,也可以使用所谓的二氧化硅在水中的胶体分散体。这种胶体分散体是二氧化硅的碱性水性混合物。在碱性pH范围内,颗粒在水中溶胀并稳定。对于使用这些分散体作为保护胶体,使用酸调节水包油乳液的pH至2至7是有利的。优选的二氧化硅胶体分散体在pH为9.3时具有70至90m2/g的比表面积。
优选的SiO2基保护胶体是平均颗粒尺寸在pH值为8-11时为40至150nm的高度分散的二氧化硅。作为实例,可以提到
Figure BDA00001716846100061
50/50(H.C.Starck)、
Figure BDA00001716846100062
3550(CWK Bad
Figure BDA00001716846100063
)、以及50/80(Akzo Nobel Chemicals)。
优选的是使用SiO2基保护胶体和甲基羟基-(C1-C4)烷基纤维素的结合,如在WO 2009/077525中记载,在此明确提及引用其内容。
通常,保护胶体的用量为0.1至15重量%,优选为0.5至10重量%,基于水相计。对于无机保护胶体,此处所选的优选用量为0.5至15重量%,基于水相计。有机保护胶体优选使用量为0.1至10重量%,基于乳液的水相计。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用甲基羟基-(C1-C4)烷基纤维素优选使用量为0.5至1.5重量%,特别为0.6至0.8重量%,基于SiO2基保护胶体计。
可用于自由基聚合反应的自由基引发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油溶性过氧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含量有利地为0.2至5重量%,基于单体重量计。此类自由基引发剂在WO 2009/077525中详细说明,在此明确提及引用其公开内容。此外,可以向聚合中加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常规量的调节剂,如叔十二烷基硫醇或巯基乙酸乙基己酯。
通常,聚合在20在100°C下进行,优选在40在95°C下。根据所需亲脂性物质,水包油乳液应该在芯材料为液体/油状的温度下形成。因此,必须选择分解温度高于此温度的自由基引发剂,且聚合同样必须在比此温度高2至50°C的温度下进行,意味着自由基引发剂任选地选自其分解温度高于亲脂性物质的熔点的引发剂。聚合反应时间通常为1至10小时,大多数情况下为2至5小时。
在转化率为90至99重量%的实际聚合反应后,去除水性微胶囊分散体的大部分气味载体,如残余单体和其他挥发性有机组分通常是有利的。可以自身已知的方式通过物理方法通过蒸馏移除(特别是通过蒸汽蒸馏的方式)或用惰性气体汽提实现。也可通过如记载于WO 99/24525的化学方法进行,有利地通过氧化还原引发的聚合进行,如记载于DE–A 44 35 423、DE–A 44 19 518和DE–A 44 35 422。
此外,为了降低剩余单体含量,根据一个实施方案,需要重新加入自由基引发剂,这意味着后聚合的开始。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案,胶囊形成后,用过二硫酸铵、过二硫酸钠和/或过二硫酸钾作为自由基引发剂引发后聚合。
过二硫酸盐是溶于水的且在水相中或从水相引发后聚合。过二硫酸盐的有利的用量为0.2至5重量%,基于单体重量计。此处,可以将其全部一次性或在一段时间内计量加入。
如果需要,后聚合也可以在较低温度下通过加入还原剂如亚硫酸氢钠进行。还原剂的加入可以进一步降低剩余单体含量。
以这种方式,可以制得平均颗粒尺寸为0.5至100μm的微胶囊,可以本身已知的方法通过剪切力、搅拌速率和其浓度调节颗粒尺寸。优选的是平均颗粒尺寸为0.5至50μm,优选0.5至30μm,特别是3至7μm(通过光散射方式得到的离心平均)的微胶囊。
亲脂性物质优选是潜热储存材料。根据定义,潜热储存材料是在发生热传递的温度范围内存在相变的物质。优选地,亲脂性物质在温度-20至120°C的范围内有固/液相变。
合适物质的实例是:
-脂族烃化合物,如饱和或不饱和C10–C40烃,其为支链或优选直链的,如正十四烷、正十五烷、正十六烷、正十七烷、正十八烷、正十九烷、正二十烷、正二十一烷、正二十二烷、正二十三烷、正二十四烷、正二十五烷、正二十六烷、正二十七烷、正二十八烷、以及环状烃类,如环己烷、环辛烷、环癸烷;
-芳烃化合物,如苯、萘、联苯、邻或正三联苯、C1–C40烷基取代的芳烃,如十二烷基苯、十四烷基苯、十六烷基苯、己基萘或癸基萘;
-饱和或不饱和C6–C30脂肪酸,如月桂酸、硬脂酸、油酸或二十二烷酸,优选癸酸与例如肉豆蔻酸、棕榈酸或月桂酸的低共熔混合物;
-脂肪醇,如月桂醇、硬脂醇、油醇、肉豆蔻醇、鲸蜡醇、混合物如椰子脂肪醇和通过α–烯烃的加氢甲酰基化和其他反应形成的所谓羰基合成醇(oxo alcohols);
-C6–C30脂肪胺,如癸胺、十二烷基胺、十四烷基胺或十六烷基胺;
-酯,如脂肪酸的C1–C10烷基酯,如棕榈酸丙酯、硬脂酸甲酯或棕榈酸甲酯,且优选其低共熔混合物或肉桂酸甲酯;
-天然和合成蜡,如褐煤酸蜡、褐煤酯蜡、巴西棕榈蜡、聚乙烯蜡、氧化蜡、聚乙烯醚蜡、乙烯乙酸乙烯酯蜡或按照Fischer–Tropsch方法得到的硬蜡;
-卤代烃,如氯化石蜡、溴代十八烷、溴代十五烷、溴代十九烷、溴代二十烷、溴代二十二烷。
如果熔点不低至所需范围外,或混合物的熔化热对于有用的应用而言过低,则这些物质的混合物也合适。
例如,使用纯的正烷烃、纯度高于80%的正烷烃或作为工业级馏出物生产并以该形式销售的的烷烃混合物是有利的。
此外,为了防止有时非极性物质发生的结晶延迟,向其可溶性化合物中加入亲脂性物质是有利的。使用如记载于US–A 5 456 852的熔点比实际芯物质高20至120K的化合物是有利的。合适的化合物是脂肪酸、脂肪醇、脂肪酰胺以及上文作为亲脂性物质提到的脂族烃化合物。它们的加入量为0.1至10重量%,基于囊芯计。
根据需要热储存介质的温度范围选择潜热储存材料。例如,对于温和气候下建筑材料中的热储存介质,优选的是使用其固/液相变在0至60°C温度范围内的潜热储存材料。因此,对于室内应用,通常选择转变温度为15至30°C的单一材料或混合物。
优选的潜热储存材料是脂族烃,特别优选那些上文列出的实例。特别地,优选具有14至20个碳原子的脂族烃及其混合物。
微胶囊可以直接作为水性微胶囊分散体或以粉末的形式处理,所述粉末可通过喷雾干燥该微胶囊分散体得到。
微胶囊分散体的喷雾干燥可以常用方式进行。通常,按如下程序进行:暖空气流的入口温度为100至200°C,优选120至160°C,且暖空气流的出口温度为30至90°C,优选60至80°C。水性聚合物分散体在暖空气流中的喷雾可以通过例如单材料或多材料喷嘴或通过旋转盘进行。聚合物粉末通常使用旋风分离器或过滤分离器沉积。喷洒的水性聚合物分散体和暖空气流优选并行传输。
对于喷雾干燥,为了促进喷雾干燥或得到某种粉末性质,例如无灰尘、流动性或提高的可再分散性,可以任选加入喷雾助剂。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大量喷雾助剂。其实例可在DE-A 19629525、DE-A 19629526、DE-A 2214410、DE-A 2445813、EP-A 407889或EP-A 784449中找到。有利的喷雾助剂是,例如,聚乙烯醇类或部分水解的聚乙酸乙烯酯的水溶性聚合物;纤维素衍生物,如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甲基羟乙基纤维素和甲基羟丙基纤维素;淀粉和淀粉衍生物、低聚糖、糖和糖衍生物如麦芽糖糊精;聚乙烯吡咯烷酮、乙烯吡咯烷酮共聚物、明胶,优选聚乙烯醇和部分水解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及甲基羟丙基纤维素。
根据本发明,石膏芯还含有聚合物P,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60至160°C。此处,聚合物P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用于水溶液中或根据另一实施方案以水性分散体的形式使用。因此,可以使用聚合物P以及两种或多种聚合物P的混合物。
聚合物P的水性分散体作为聚合物粘合剂通常已知。其为包括作为水性分散体介质中分散相的聚合物缠结(tangle)的流动系统,所述聚合物缠结由两个或多个缠绕的聚合物链组成,即所谓的聚合物基体或聚合物颗粒,以分散分布存在。聚合物颗粒的重均直径通常为10至1000nm,通常为50至500nm或100至400nm。
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那些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至+160°C,通常为-60至+100°C,经常为-20至+100°C以及常常为0至+100°C的聚合物P。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指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极限,根据G.Kanig(Kolloid-Zeitschrift & Zeitschrift für Polymere,卷190,页1,方程1),玻璃化转变温度随分子量的增加而趋近于该极限。玻璃化转变温度通过DSC方法测定(差示扫描量热法,20K/min,中点测定,DIN 53 765)。
由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对单体组合物的有目标选择而制备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至+160°C的聚合物。根据Fox(参见Ullmanns 
Figure BDA00001716846100101
der technischen Chemie[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第四版,卷19,Weinheim(1980),第17、18页),可以估算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下式以良好的近似应用于大摩尔质量的弱交联或非交联混合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1 T g = X 1 T g 1 + X 2 T g 2 + . . . . . . . X n T g n
其中X1、X2、…、Xn是1、2、…、n的质量分率且Tg 1、Tg 2、…、Tg n是各自仅由单体1、2、…、n中的一个形成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单位为K。后者已知于例如,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Chemistry,VCH,第五版Weinheim,卷A 21(1992)第169页或J.Brandrup,E.H.Immergut,Polymer Handbook第三版,J.Wiley,New York 1989。
优选的是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至100°C的聚合物P,其通过至少一种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自由基乳液聚合形成。
优选的聚合物P由烯键式不饱和单体M形成,该单体通常包括至少80重量%,特别为至少90重量%的烯键式不饱和单体A,A在水中溶解度<30g/l(25°C和1巴),其中最高达30重量%,例如5至25重量%的单体A可以被丙烯腈和/或甲基丙烯腈替代。此外,聚合物也包括0.5至20重量%的与单体A不同的单体B。此处和下文中,单体的所有数量数据以重量%计,基于单体M为100重量%计。
单体A通常是单烯键式不饱和的或共轭的二烯。单体A的实例是:
-α,β-烯键式不饱和C3-C6单羧酸或C4-C8二羧酸与C1-C10烷醇的酯。它们优选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基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
-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如苯乙烯、4-氯苯乙烯、2-甲基苯乙烯等;
-脂族羧酸——优选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乙烯酯,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硬脂酸乙烯酯、叔碳酸乙烯酯等;
-烯烃,如乙烯或丙烯;
-共轭二烯,如丁二烯或异戊二烯;
-氯乙烯或偏二氯乙烯;
-马来酸酐。
优选的聚合物P选自下文列出的聚合物类别I至VI。
I)苯乙烯与烷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即以共聚形式包括作为单体A的苯乙烯和至少一种丙烯酸C1-C10烷基酯以及任选地一种或多种甲基丙烯酸C1-C10烷基酯的共聚物;
II)苯乙烯与丁二烯的共聚物,即以共聚形式包括作为单体A的苯乙烯和丁二烯,以及任选地C1-C8烷醇的(甲基)丙烯酸酯、丙烯腈和/或甲基丙烯腈的共聚物;
III)(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直链丙烯酸酯)的均聚物和共聚物,即以共聚形式包括作为单体A的至少一种丙烯酸C1-C10烷基酯和/或甲基丙烯酸C1-C10烷基酯的均聚物和共聚物,特别是以共聚形式包括作为单体A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至少一种丙烯酸C1-C10烷基酯和任选地甲基丙烯酸C1-C10烷基酯的共聚物;
IV)脂族羧酸乙烯酯的均聚物和脂族羧酸乙烯酯与烯烃和/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共聚物,即以共聚形式包括作为单体A的至少一种具有2至10个碳原子的脂族羧酸的乙烯酯和任选地一种或多种C2-C6烯烃和/或任选地一种或多种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的C1-C10烷基酯的均聚物和共聚物;
V)苯乙烯与丙烯腈的共聚物;
VI)烯烃和马来酸酐的共聚物。
类别I至VI的共聚物中典型的丙烯酸C1-C10烷基酯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正己酯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
类别I的共聚物通常包括,作为单体A的20至80重量%且特别为30至70重量%的的苯乙烯和20至80重量%,特别为30至70重量%的至少一种丙烯酸C1-C10烷基酯,如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乙酯或丙烯酸2-乙基己酯,各自基于单体A的总量计。
类别II的共聚物通常包括,作为单体A的(各自基于单体A的总量计)30至85重量%,优选40至80重量%且特别优选50至75重量%的苯乙烯和15至70重量%,优选20至60重量%且特别优选25至50重量%的丁二烯,其中5至20重量%的上文提到的单体A可以被C1-C8烷醇的(甲基)丙烯酸酯和/或丙烯腈或甲基丙烯腈替代。
类别III的共聚物通常以共聚形式包括作为单体A的(各自基于单体A总量计)20至80重量%,优选30至7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至少一种——优选一种或两种——选自C1-C10烷醇的丙烯酸酯的其他单体(特别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丙烯酸乙酯)以及任选地一种总量为20至80重量%且优选30至70重量%的C2-C10烷醇的甲基丙烯酸酯。
类别IV的均聚物和共聚物通常以共聚形式包括作为单体A的(各自基于单体A总量计)30至100重量%,优选40至100重量%且特别优选50至100重量%的脂族羧酸乙烯酯(特别是乙酸乙烯酯),和0至70重量%,优选0至60重量%且特别优选0至50重量%的C2-C6烯烃(特别是乙烯),以及任选地1至15重量%的一种或两种选自C1-C10烷醇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其他单体。
在上述聚合物中,类别IV、V和VI的聚合物特别合适。
优选的是脂族羧酸乙烯酯的均聚物,特别是乙酸乙烯酯。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是那些用保护胶体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阴离子乳化剂稳定的均聚物。一个这种实施方案描述于WO 02/26845中,在此明确提及引用其内容。
合适的单体B原则上是与上述单体不同且能与单体A共聚的所有单体。这类单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且通常用于改变聚合物的性能。
优选的单体B选自含3至8个碳原子的单烯键式不饱和一元或二元羧酸,特别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其酰胺,如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胺、其N-羟烷基酰胺,如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其羟基-C1-C4烷基酯,如丙烯酸2-羟乙酯、丙烯酸2-羟丙酯和丙烯酸3-羟丙酯、丙烯酸4-羟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和甲基丙烯酸3-羟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以及具有低聚环氧烷烃链、优选具有低聚度优选为2至200的聚环氧乙烷链的单烯键式不饱和单体,例如低聚乙二醇的单乙烯醚和单烯丙醚,以及低聚乙二醇与丙烯酸、顺丁烯二酸或甲基丙烯酸的酯。
含有酸基团的单体的份数优选不多于10重量%且特别是不多于5重量%,例如0.1至5重量%,基于单体M计。如果存在,羟烷基酯和具有低聚环氧烷烃链的单体的份数优选为0.1至20重量%且特别为1至10重量%,基于单体M计。如果存在,酰胺和N-羟烷基酰胺的份数优选为0.1至5重量%。
除上述单体B以外,其他合适的单体B也可以是交联单体,如缩水甘油醚和酯,例如乙烯基、烯丙基和甲代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上述烯键式不饱和羧酸的双丙酮酰胺,例如双丙酮(甲基)丙烯酰胺,以及乙酰乙酸与上述烯键式不饱和羧酸的羟烷基酯的酯,例如,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酰氧基乙酯。合适的单体B也可以是含有两个非共轭烯键式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如多元醇与α,β-单烯键式不饱和C3-C10单羧酸的二酯和低聚酯,如二丙烯酸亚烷基二醇酯和二甲基丙烯酸亚烷基二醇酯,例如二丙烯酸乙二醇酯、1,3-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丙烯酸丙二醇酯、以及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乙烯酯、丙烯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丙烯酸烯丙酯、马来酸二烯丙酯、反丁烯二酸二烯丙酯、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丙烯酸环戊二烯酯、(甲基)丙烯酸三环癸烯酯、N,N’-二乙烯基咪唑啉-2-酮或氰脲酸三烯丙酯。交联单体的份数通常不多于1重量%,基于单体总量计,且特别不超过0.1重量%。
其他合适的单体B是乙烯基硅烷,例如,乙烯基三烷氧基硅烷。如果需要,其在聚合物制备中的用量为0.01至1重量%,基于单体总量计。
水性聚合物分散体可以特别地通过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自由基引发水性乳液聚合得到。该方法已经被广泛记载并因此被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已知[参见,例如Encyclopedia of P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卷8,第659至677页,John Wiley & Sons Inc.,1987;D.C.Blackley,Emulsion Polymerisation,第155至465页,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Ltd.,Essex,1975;D.C.Blackley,Polymer Latices,第二版,卷1,第33至415页,Chapman & Hall,1997;H.Warson,The Applications ofSynthetic Resin Emulsions,第49至244页,Ernest Benn Ltd.,London,1972;D.Diederich,Chemie in unserer Zeit 1990,24,第135至142页,Verlag Chemie,Weinheim;J.Piirma,Emulsion Polymerisation,第1至287页,Academic Press,1982;F.
Figure BDA00001716846100141
Dispersionen synthetischerHochpolymerer[Dispersions of Synthetic High Polymers],第1至160页,Springer-Verlag,Berlin,1969以及专利说明书DE-A 40 03 422]。自由基引发的水性乳液聚合通常如下进行:在水性介质中分散地分布烯键式不饱和单体,通常与表面活性物质共同使用,以及使用至少一种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使其聚合。通常,对于得到的水性聚合物分散体,通过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同样被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降低未反应单体的残余含量[参见,例如EP-A 771328、DE-A 19624299、DE-A 19621027、DE-A 19741184、DE-A 19741187、DE-A 19805122、DE-A 19828183、DE-A 19839199、DE-A 19840586和19847115],通过稀释或浓缩将聚合物固体含量调节至所需值,或向水性聚合物分散体中加入其他常规添加剂,如杀菌或消泡添加剂。水性聚合物分散体的聚合物固体含量通常为30至80重量%、40至70重量%或45至65重量%。由聚合物分散体制备的聚合物粉末同样为优选,因为水性分散体可通过在水中再分散聚合物粉末得到。
此外,水性聚合物分散体以及由其制备的粉末两者均可以商品名
Figure BDA00001716846100142
Figure BDA00001716846100143
Figure BDA00001716846100145
从BASF-Aktiengesellschaft,Ludwigshafen,Germany购得,以
Figure BDA00001716846100148
从Wacker Chemie-GmbH,Burghausen购得,以及以
Figure BDA00001716846100149
从Rhodia S.A购得。
用于乳液聚合的合适的表面活性物质是通常用于乳液聚合的乳化剂和保护胶体。优选的乳化剂是阴离子和非离子乳化剂,其与保护胶体不同,通常分子量低于2000g/mol且使用量最高达0.2至10重量%,优选0.5至5重量%,基于分散体中聚合物或待聚合单体M计。
此类保护胶体已经在上文微胶囊形成中举例列出。
阴离子乳化剂包括烷基硫酸酯(烷基:C8-C20)的碱金属盐和铵盐、乙氧基化烷醇(EO度:2至50,烷基C8-C20)和乙氧基化烷基酚(EO度:3至50,烷基C4-C20)的硫酸半酯的碱金属盐和铵盐、烷基磺酸(烷基C8-C20)的碱金属盐和铵盐、磺化单和二C6-C18烷基二苯醚的碱金属盐和铵盐(如在US-A-4,269,749记载的)以及烷基芳基磺酸(烷基C4-C20)的碱金属盐和铵盐。其他合适阴离子乳化剂可在Houben-Weyl,Methoden der organischen Chemie[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卷XIV/1,Makromolekulare Stoffe[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Georg-Thieme-Verlag,Stuttgart,1961,第192-208页中找到。
合适的非离子乳化剂是芳脂族(araliphatic)或脂族非离子乳化剂,例如乙氧基化单、二和三烷基酚(EO度:3至50,烷基C4-C9)、长链醇的乙氧基化物(EO度:3至50,烷基C8-C36),以及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优选的是长链烷醇的乙氧基化物(烷基C10-C22,平均乙氧基化度:3至50),并且其中特别优选的是那些基于羰基合成醇和具有直链或支链C12-C18烷基且乙氧基化度为8至50的天然醇(native alcohols)的乙氧基化物。
聚合物的分子量当然可以通过加入少量调节剂调节,通常最高达2重量%,基于聚合单体M计。合适的调节剂特别是有机硫化合物,以及烯丙醇和醛。在类别I的含丁二烯的聚合物的制备中,调节剂通常用量为0.1至2重量%,优选有机硫化合物,如叔十二烷基硫醇。
当聚合完成,使用的聚合物分散体在其根据本发明使用前往往被赋予碱性,优选调至pH为7至10。为了中和,可以使用氨或有机胺,还优选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钙。
为制备聚合物粉末P,水性聚合物分散体以已知方式进行干燥过程,优选在常规干燥助剂的存在下。一个优选的干燥方法是喷雾干燥法。如果需要,干燥助剂的用量为1至30重量%,优选2至20重量%,基于待干燥的分散体的聚合物含量计。
待干燥的聚合物分散体的喷雾干燥通常如对于微胶囊分散体所描述的一样进行,通常在常规干燥助剂存在下,所述助剂如乙烯吡咯烷酮均聚物和共聚物、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与含羟基单体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乙烯基芳香族单体、烯烃和/或(甲基)丙烯酸酯、聚乙烯醇以及特别为芳基磺酸-甲醛缩合产物,及其混合物。
此外,在干燥处理过程中可以向待干燥的聚合物分散体中加入常规抗结块剂(抗烘烤剂),如细碎的无机氧化物,如细碎的二氧化硅或细碎的硅酸盐,例如滑石。
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合适的聚合物P是那些可溶于水或部分可溶于水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0至160°C的聚合物。部分可溶于水应理解为是指溶解度>10g/l(25°C和1巴)。天然聚合物粘合剂,如淀粉、淀粉衍生物和纤维素,以及合成聚合物粘合剂是合适的。这类粘合剂是,例如,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基醇或水解度至少为60%的部分水解聚乙酸乙烯酯,以及乙酸乙烯酯与乙烯吡咯烷酮的共聚物、聚乙酸乙烯酯与聚醚(特别是环氧乙烷)的接枝聚合物。已经证明聚乙酸乙烯酯与环氧乙烷的接枝聚合物特别有利。这种接枝聚合物在例如EP-A-1124541中记载,在此明确提及引用其内容。
此外,这类聚合物可以例如商品名
Figure BDA00001716846100161
Figure BDA00001716846100162
Figure BDA00001716846100163
从BASF SE购得。
通常已知,石膏浆液通过在水中连续加入β-半合水硫酸钙并使其持续与添加剂混合而制备。微胶囊可或作为分散体,优选作为粉末,与其他物质一起处理以得到石膏浆液。聚合物P可同样作为粉末或作为分散体或水溶液与其他物质一起处理以得到石膏浆液。
优选地,预先混合微胶囊和聚合物并作为水性混合物使用以制备石膏建筑板。此处,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在与石膏浆液混合前,可以将微胶囊粉末与聚合物P的水溶液或分散体混合。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可以将水性微胶囊分散体和粉末形式的聚合物P混合,再将混合物与石膏浆液混合。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案,预先将水性微胶囊分散体与聚合物P的水性分散体或水溶液混合并随后与石膏浆液混合。
聚合物P和微胶囊的水性混合物优选进行喷雾干燥且喷雾干燥的聚合物改性微胶囊粉末用于生产石膏建筑板。此处进行的喷雾干燥如同上文对于微胶囊所述。以这种方式得到的喷雾干燥的微胶囊具有提高的密封性。本发明人认为聚合物P形成一层膜并因此形成一层围绕胶囊的部分或完全覆盖囊壁的额外聚合物层。通过喷雾干燥聚合物P(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60至100°C)的水性聚合物分散体和微胶囊的混合物得到的微胶囊是新型的。
因此本发明也提供微胶囊粉末,优选平均颗粒尺寸为20至500μm,可通过喷雾干燥含有微胶囊和聚合物P的水性混合物得到,其中该微胶囊具有亲脂性囊芯和由下列物质形成的囊壁,
30至100重量%——基于单体总重量计——的一种或多种单体(单体I),选自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C1-C24烷基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顺丁烯二酸,
0至70重量%——基于单体总重量计——的一种或多种具有至少两个非共轭烯烃双键的单体(单体II),其在水中不溶或微溶,以及
0至40重量%——基于单体总重量计——的一种或多种其他单体(单体III),
并且聚合物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60至100°C。
优选的是通过至少一种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自由基乳液聚合形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至100°C的聚合物P。
优选的聚合物P由烯键式不饱和单体M形成,其通常包括至少80重量%,特别为至少90重量%的烯键式不饱和单体A,其在水中溶解度为<30g/l(25°C和1巴),优选上文提到的单体A,其中最高达30重量%,例如5至25重量%的单体A可被丙烯腈和/或甲基丙烯腈替代。此外,聚合物也包括0.5至20重量%的与单体A不同的单体B,特别是上文提到的单体B。
优选的聚合物P选自上文列出的聚合物类别I至VI,特别是聚合物类别IV、V和VI。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喷雾干燥含有微胶囊和聚合物P水性分散体的水性混合物制备这种微胶囊的方法。
聚合物P(固体)的份数通常为1-30重量份,优选2-20重量份,特别为5-15重量份,各自基于100重量份的微胶囊(同样作为固体计算)计。准备进行喷雾干燥的混合物的稀释很大程度上是任意的。然而,使用总固体含量为15至45%的水性混合物是有利的。
微胶囊使用量为5至50重量%,基于石膏计。
本发明的石膏建筑板包括两层覆盖层和一个石膏芯。
有利的覆盖层是基于纤维素的纸板以及织造布或非织造布。用于这类非织造布的材料是玻璃纤维、由例如聚丙烯、聚酯、聚酰胺、聚丙烯酸酯、聚丙烯腈制得的聚合物纤维等。特别优选的是使用玻璃纤维无纺布作为覆盖层。这类建筑板已知于例如US 4,810,569、US 4,195,110、US 4,394,411、EP 755903、EP 503383和EP 427063。优选的是具有由玻璃纤维无纺布制得的双面保护层的石膏建筑板。
对此,纳入了优选5至40重量%,特别为20至35重量%的微胶囊粉末(干物质),基于建筑板、特别是石膏建筑板的总重量计。含有微胶囊化的潜热储存材料的石膏建筑板的生产通常已知并记载于EP-A 1 421 243,在此明确提及引用其内容。它们通常通过在两层覆盖层中间不连续或优选连续施用水性石膏浆液以形成板而制备。石膏浆液通过在水中连续加入β-半水合硫酸钙并使其持续与添加剂混合而制备。微胶囊可以与硫酸钙一起计量加入或已经存在于水性分散体中。
可以使用的添加剂通常为最高达2重量%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液化剂、阻滞剂和/或促进剂,基于无机组分计。
将以这种方式得到的石膏浆液施用于——例如喷洒在——覆盖层上并用第二覆盖层覆盖。随着硬化开始,建筑板在压力下成形得到条板,例如宽1.2-1.25m且厚度为9.25、12.5、15.0、18.0或25mm。这些条板在几分钟内硬化并切割成板。在这步,该板通常仍然包含占其重量三分之一的自由水。为了移除残余水,使该板进行最高达250°C的热处理。为此,使用例如隧道干燥机。
以这种方式得到的石膏建筑板密度为750-950kg/m3
即使经过很长时间,本发明的石膏建筑板仍具有良好密封性,即使在相对低的温度下。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数据是重量百分比,除非另有指明。
微胶囊分散体的颗粒尺寸用马尔文颗粒尺寸仪3600E型(MalvernParticle Sizer Typ 3600E)根据文献中报导的标准测定方法测定。D[v,0.1]值指的是10%的颗粒的颗粒尺寸(根据体积平均)不超过此数值。因此D[v,0.5]意味着50%的颗粒具有小于/等于该值的颗粒尺寸(根据体积平均),而D[v,0.9]意味着90%的颗粒具有小于/等于此数值的颗粒尺寸(根据体积平均)。跨度值来自D[v,0.9]-D[v,0.1]差值和D[v,0.5]的商。
微胶囊分散体的制备
实施例1
水相:
Figure BDA00001716846100191
油相:
Figure BDA00001716846100192
添加物1:
0.92g浓度为75%的过氧新戊酸叔丁酯的脂族烃溶液
投料1:
22.0g浓度为5重量%的过二硫酸钠水溶液
30.0g水
首先在40°C引入水相;向其中加入熔化并均匀混合的油相,并用高速溶解搅拌器(圆盘直径5cm)在3500rpm下使混合物分散40分钟。加入添加物1。乳液在用锚式搅拌器持续搅拌下,于60分钟内加热至70°C,并在随后的60分钟内加热至90°C,并在90°C下维持60分钟。在90°C下持续搅拌,在90分钟内将投料1计量加入得到的微胶囊分散体中,随后在此温度下将混合物继续搅拌2小时。冷却至室温并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
这样得到平均颗粒尺寸7.2μm,固体含量43.6%的微胶囊分散体。
实验一般描述
各自将100g由实施例1得到的微胶囊分散体与以下实施例A-F列出的聚合物溶液或聚合物分散体混合。为了测试得到的微胶囊聚合物混合物的密封性,各自将约2g得到的混合物在105°C下干燥2小时以移除残余的水。随后测定重量(mo)。在180°C下加热1小时并冷却后,测定重量(m1)。重量差(m0-m1)除以m0并乘以100得到以%计的蒸发率。该值越低,微胶囊密封越好。
实施例A——对比实施例——不根据本发明,没有聚合物
实施例1得到的微胶囊分散体的蒸发率为67.3%。
实施例B
根据一般步骤将16.8g
Figure BDA00001716846100201
溶液(在水中浓度为10重量%)与100g实施例1的微胶囊分散体混合。
测定微胶囊/聚合物样品的蒸发率。
180°C下蒸发率为17.9%。
实施例C
根据一般步骤将3.4g淀粉溶液(在水中浓度为50重量%)与100g实施例1的微胶囊分散体混合。
测定微胶囊/聚合物样品的蒸发率。
180°C下蒸发率为54.2%。
实施例D
根据一般步骤将6.5g浓度为26重量%的烯烃/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水性分散体与100g实施例1的微胶囊分散体混合。
测定微胶囊/聚合物样品的蒸发率。
180°C下蒸发率为43.1%。
实施例E
根据一般步骤将2.55g淀粉溶液(浓度为50重量%)和1.6g烯烃/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水性分散体(在水中浓度为26重量%)与100g实施例1的微胶囊分散体混合。
测定微胶囊/聚合物样品的蒸发率。
180°C下蒸发率为18.3%。
实施例F
根据一般步骤将16.8g Mowiol-40-88溶液(浓度为10重量%)与100g实施例1的微胶囊分散体混合。
测定微胶囊/聚合物样品的蒸发率。
180°C下蒸发率为14.5%。
在上文提到的实施例情况下,由于制备用于测定蒸发率的样品的过程,无法排除干燥后胶囊被聚合物的宏观膜(macroscopic film)覆盖的情况。为了研究单个胶囊的密封性,也进行了蒸发率的第二种测定:
各自将100g由实施例1得到的微胶囊分散体与以下实施例G-J列出的聚合物溶液或聚合物分散体混合。为了测试得到的微胶囊聚合物混合物的密封性,各自将得到的混合物稀释至总固体含量为20%且将约0.5g该混合物滴在约2g的砂上。以这种方式制备的样品在180°C测定蒸发率。施用于砂是为了增加表面积并分离单个胶囊,意味着测量结果不会受到团块的形成以及作为胶囊覆盖层的膜的形成的影响。
在180°C下蒸发率的测定
对于前处理,为了移除任何残余水,将2g砂/微胶囊/聚合物样品在小金属盘上于105°C下干燥2小时。随后测定重量(mo)。在180°C下加热1小时并冷却后,测定重量(m1)。重量差(m0-m1)除以m0并乘以100得到以%计的蒸发率。该值越低,微胶囊密封越好。
实施例G(不根据本发明)
根据一般步骤处理100g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微胶囊分散体,不加聚合物。
测定砂/微胶囊样品的蒸发率。
180°C下蒸发率为41%。
实施例H
根据一般步骤将17.4g
Figure BDA00001716846100221
K90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K值90,在水中聚合物溶液浓度为10重量%,由BASF SE生产)与100g实施例1的微胶囊分散体混合。
测定砂/微胶囊/聚合物样品的蒸发率。
180°C下蒸发率为27.4%。
实施例I
根据一般步骤将5g
Figure BDA00001716846100222
290D分散体(50重量%的固体,由BASF SE生产)与100g实施例1的微胶囊分散体混合。
测定砂/微胶囊/聚合物样品的蒸发率。
180°C下蒸发率为32.2%。
实施例J
根据一般步骤将4g Luviskol VA 64溶液(在水中浓度为50重量%聚合物溶液)与100g实施例1的微胶囊分散体混合。
测定砂/微胶囊/聚合物样品的蒸发率。
180°C下蒸发率为34.4%。
根据实施例B至F和H至J制备的聚合物/微胶囊水性混合物可以常用量加入石膏浆液,例如固体与石膏半水合物混合比为1:9至5:5,并在传送带上加工得到板。
实施例K
将1000g实施例1描述的微胶囊分散体与168g
Figure BDA00001716846100223
-18-88溶液(在水中浓度为10重量%)混合并喷雾干燥得到平均颗粒尺寸为50至250μm的粉末。将得到的粉末以胶囊粉末与石膏半水化物的比例为30:70搅拌进入石膏浆液。通过在炉中干燥由该石膏混合物生产石膏板。
借助抽吸带(suction belt)的空气分析显示空气的石蜡负载量为借助微胶囊粉末生产的对比板的1/4,该微胶囊粉末通过喷雾干燥实施例1的胶囊分散体制备,但不向分散体中预先加入其他聚合物。

Claims (13)

1.一种石膏建筑板,包括两层覆盖层和一个石膏芯,其中石膏芯包括微胶囊和至少一种聚合物P,其中该微胶囊具有亲脂性囊芯和由下列物质形成的囊壁:
30至100重量%——基于单体总重量计——的一种或多种单体(单体I),选自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C1-C24烷基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顺丁烯二酸,
0至70重量%——基于单体总重量计——的一种或多种具有至少两个非共轭烯烃双键的单体(单体II),其在水中不溶或微溶,以及
0至40重量%——基于单体总重量计——的一种或多种其他单体(单体III),
并且该聚合物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60至160°C。
2.权利要求1的石膏建筑板,其中微胶囊的囊壁由下列物质形成:
50至90重量%——基于单体总重量计——的一种或多种单体(单体I),选自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C1-C24烷基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顺丁烯二酸,
10至50重量%——基于单体总重量计——的一种或多种具有多于两个非共轭烯烃双键的单体(单体II),其在水中不溶或微溶,以及
0至30重量%——基于单体总重量计——的一种或多种其他单体(单体III)。
3.权利要求1或2的石膏建筑板,其中聚合物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至100°C且聚合物P由一种或多种烯键式不饱和单体M通过乳液聚合形成。
4.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石膏建筑板,其中聚合物P是脂族羧酸乙烯酯的均聚物以及脂族羧酸乙烯酯与烯烃和/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共聚物。
5.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石膏建筑板,其中粘合剂聚合物是苯乙烯与丙烯腈的共聚物。
6.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石膏建筑板,其中聚合物P可溶于水或部分可溶于水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0至160°C。
7.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石膏建筑板,其中使用微胶囊和聚合物P的水性混合物生产石膏建筑板。
8.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的石膏建筑板,其中使用通过喷雾干燥微胶囊和聚合物P的水性混合物得到的微胶囊粉末生产石膏建筑板。
9.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的石膏建筑板,其中覆盖层选自基于纤维素的纸板、织造布或非织造布。
10.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的石膏建筑板,其中使用了1至30重量份的聚合物P(固体),基于100重量份计。
11.一种生产权利要求1至10的石膏建筑板的方法,其包括将含有微胶囊和聚合物P的石膏浆液施用于覆盖层,用第二覆盖层覆盖,在固化后,将其切割并干燥,优选在温度为50至250°C下干燥,特别为50至150°C。
12.通过喷雾干燥含有微胶囊和聚合物P的水性混合物得到的微胶囊粉末,该微胶囊具有亲脂性囊芯和由下列物质形成的囊壁:
30至100重量%——基于单体总重量计——的一种或多种单体(单体I),选自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C1-C24烷基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顺丁烯二酸,
0至70重量%——基于单体总重量计——的一种或多种具有至少两个非共轭烯烃双键的单体(单体II),其在水中不溶或微溶,以及
0至40重量%——基于单体总重量计——的一种或多种其他单体(单体III),
并且聚合物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60至100°C。
13.一种生产权利要求12的微胶囊的方法,其包括喷雾干燥含有微胶囊和聚合物P的水性混合物。
CN201080054690.9A 2009-10-02 2010-09-28 含微胶囊化的潜热储存材料的石膏墙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397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9172063.1 2009-10-02
EP09172063 2009-10-02
PCT/EP2010/064349 WO2011039177A1 (de) 2009-10-02 2010-09-28 Gipsbauplatte enthaltend mikroverkapselte latentwärmespeichermateriali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9796A true CN102639796A (zh) 2012-08-15
CN102639796B CN102639796B (zh) 2016-01-20

Family

ID=43334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469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39796B (zh) 2009-10-02 2010-09-28 含微胶囊化的潜热储存材料的石膏墙板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96116A1 (zh)
EP (1) EP2483491A1 (zh)
JP (2) JP2013506774A (zh)
KR (1) KR20120099660A (zh)
CN (1) CN102639796B (zh)
BR (1) BR112012007384A2 (zh)
RU (1) RU2012117411A (zh)
WO (1) WO201103917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7758A (zh) * 2017-12-06 2018-06-12 常州鼎众冷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型石膏板的制备方法
CN109723488A (zh) * 2019-03-05 2019-05-07 重庆大学 利用相变材料辅助液氮致裂的瓦斯抽采方法及抽采系统
CN112092141A (zh) * 2020-08-11 2020-12-18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夹心相变储能石膏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20366A (zh) * 2022-11-14 2023-04-28 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固自成膜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81466B2 (en) 2011-02-16 2015-11-10 Basf Se Microcapsules with a paraffin composition as capsule core
EP2623310A1 (en) * 2012-02-03 2013-08-07 Ahlstrom Corporation Gypsum board suitable for wet or humid areas
KR101666401B1 (ko) 2015-09-25 2016-10-14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이중 코팅된 열에너지 저장 캡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EP3205392A1 (en) * 2016-02-12 2017-08-16 Basf Se Microcapsules and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microcapsules
US20200108367A1 (en) * 2016-04-12 2020-04-09 Croda International Plc Microcapsules
FR3051479B1 (fr) 2016-05-18 2020-02-14 Universite Cergy-Pontoise Materiau a changement de phase pour le stockage d'energie thermique, procede de fabrication et applications d'un tel materiau
KR101824473B1 (ko) * 2016-05-31 2018-02-01 숭실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바니시 도막 형성을 통한 상변화 물질이 적용된 고축열 석고보드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18822A1 (en) * 2001-12-20 2003-06-26 Basf Akiengesellschaft Microcapsules
US20040234738A1 (en) * 2001-08-16 2004-11-25 Ekkehard Jahns Use of microcapsules in gypsum plasterboards
WO2006018130A1 (de) * 2004-08-10 2006-02-23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Grobteilige mikrokapselzubereitung
CN101239798A (zh) * 2008-01-04 2008-08-13 华南理工大学 有机物/膨胀石墨复合相变储热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176689Y (zh) * 2008-04-01 2009-01-07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相变蓄能纸面石膏板
CN101528339A (zh) * 2006-10-17 2009-09-09 巴斯夫欧洲公司 微胶囊
CN101547736A (zh) * 2006-12-13 2009-09-30 巴斯夫欧洲公司 微胶囊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214410C3 (de) 1972-03-24 1978-10-12 Hoechst Ag, 6000 Frankfur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redispergierbaren Vinylacetat/Äthylen-Polymerdispersionspulvers
US4195110A (en) 1973-11-12 1980-03-25 United States Gypsum Company Glass-reinforced composite gypsum board
DE2445813A1 (de) 1974-09-25 1976-04-15 Sueddeutsche Kalkstickstoff Redispergierbares kunststoffpulver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US4269749A (en) 1979-04-30 1981-05-26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Method of imparting salt and/or mechanical stability to aqueous polymer microsuspensions
DE3113682A1 (de) 1981-04-04 1982-10-28 Fa. Carl Freudenberg, 6940 Weinheim Bauplatte aus gips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S4810569A (en) 1984-02-27 1989-03-07 Georgia-Pacific Corporation Fibrous mat-faced gypsum board
DE3923229A1 (de) 1989-07-14 1991-01-24 Basf Ag In wasser redispergierbare polymerisat-pulver, die durch verspruehen von waessrigen polymerisat-dispersionen hergestellt sind, und ihre verwendung als zusatzmittel zu hydraulischen bindemitteln
DE3937433A1 (de) 1989-11-10 1991-05-16 Knauf Westdeutsche Gips Gipsbauplatte mit kaschierungen aus beschichteten glasfaservlies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DE4003422A1 (de) 1990-02-06 1991-08-08 Basf Ag Waessrige polyurethanzubereitungen
DE4107623C2 (de) 1991-03-09 1997-09-04 Knauf Westdeutsche Gips Gipsplatte mit hohem Feuerwiderstand
JP3751028B2 (ja) 1992-02-28 2006-03-01 三菱製紙株式会社 蓄熱材用マイクロカプセル
DE4419518A1 (de) 1994-06-03 1995-12-07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wäßrigen Polymerisatdispersion
DE4435423A1 (de) 1994-10-04 1996-04-11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wäßrigen Polymerisatdispersion
CN1120180C (zh) 1994-06-03 2003-09-03 巴斯福股份公司 聚合物水分散液的制备
US5398690A (en) 1994-08-03 1995-03-21 Batten; Bobby G. Slaved biopsy device, analysis apparatus, and process
DE4435422A1 (de) 1994-10-04 1996-04-18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wäßrigen Polymerisatdispersion
DE19624299A1 (de) 1995-06-30 1997-01-02 Basf Ag Verfahren zur Entfernung organischer Verbindungen aus Dispersionen und Vorrichtung zu dessen Durchführung
DE19527227C1 (de) 1995-07-26 1996-10-02 Knauf Westdeutsche Gips Bauplatte mit hoher Feuerresistenz,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DE19621027A1 (de) 1996-05-24 1997-11-27 Basf Ag Verfahren zur Abtrennung flüchtiger organischer Komponenten aus Suspensionen oder Dispersionen
DE19629525A1 (de) 1996-07-22 1998-01-29 Basf Ag Verwendung von Naphthalinsulfonsäure-Formaldehyd-Kondensationsprodukten als Trocknungshilfsmittel
DE19629526A1 (de) 1996-07-22 1998-01-29 Basf Ag Verwendung von Phenolsulfonsäure-Formaldehyd-Kondensationsprodukten als Trocknungshilfsmittel
DE19741184A1 (de) 1997-09-18 1999-03-25 Basf Ag Verfahren zur Verminderung von Restmonomeren in Flüssigsystemen unter Zugabe eines Redoxinitiatorsystems
DE19741187A1 (de) 1997-09-18 1999-03-25 Basf Ag Verfahren zur Verminderung des Restmonomerengehalts in wässrigen Polymerdispersionen
DE19749731A1 (de) 1997-11-11 1999-05-12 Basf Ag Verwendung von Mikrokapseln als Latentwärmespeicher
DE19805122A1 (de) 1998-02-09 1999-04-22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wässriger Polymerisatdispersionen mit geringem Restmonomerengehalt
DE19828183A1 (de) 1998-06-24 1999-12-30 Basf Ag Verfahren zur Entfernung von restflüchtigen Komponenten aus Polymerdispersionen
DE19839199A1 (de) 1998-08-28 2000-03-02 Basf Ag Verfahren zur Verminderung der Restmonomerenmenge in wässrigen Polymerdispersionen
DE19840586A1 (de) 1998-09-05 2000-03-09 Basf Ag Verfahren zur Verminderung der Restmonomerenmenge in wässrigen Polymerdispersionen
ATE254908T1 (de) 1998-09-30 2003-12-15 Basf Ag Verwendung von wasserlöslichen oder wasserdispergierbaren polyether-haltigen pfropfpolymerisaten als überzugsmittel, bindemittel und/oder filmbildender hilfsstoff in pharmazeutischen darreichungsformen
DE19847115C1 (de) 1998-10-13 2000-05-04 Basf Ag Gegenstrom-Stripprohr
ES2225620T3 (es) 2000-09-29 2005-03-16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Dispersion polimera acuosa.
DE10143612C1 (de) 2001-09-06 2003-01-16 Knauf Westdeutsche Gips Bauplatte auf der Basis von Gips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DE102005002411A1 (de) * 2005-01-18 2006-07-27 Basf Ag Grobteilige Mikrokapselzubereitung
WO2009077525A2 (de) 2007-12-19 2009-06-25 Basf 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ikrokapsel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34738A1 (en) * 2001-08-16 2004-11-25 Ekkehard Jahns Use of microcapsules in gypsum plasterboards
US20030118822A1 (en) * 2001-12-20 2003-06-26 Basf Akiengesellschaft Microcapsules
WO2006018130A1 (de) * 2004-08-10 2006-02-23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Grobteilige mikrokapselzubereitung
CN1993444A (zh) * 2004-08-10 2007-07-04 巴斯福股份公司 粗碎微胶囊制剂
CN101528339A (zh) * 2006-10-17 2009-09-09 巴斯夫欧洲公司 微胶囊
CN101547736A (zh) * 2006-12-13 2009-09-30 巴斯夫欧洲公司 微胶囊
CN101239798A (zh) * 2008-01-04 2008-08-13 华南理工大学 有机物/膨胀石墨复合相变储热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176689Y (zh) * 2008-04-01 2009-01-07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相变蓄能纸面石膏板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7758A (zh) * 2017-12-06 2018-06-12 常州鼎众冷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型石膏板的制备方法
CN109723488A (zh) * 2019-03-05 2019-05-07 重庆大学 利用相变材料辅助液氮致裂的瓦斯抽采方法及抽采系统
CN112092141A (zh) * 2020-08-11 2020-12-18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夹心相变储能石膏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92141B (zh) * 2020-08-11 2022-03-29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夹心相变储能石膏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20366A (zh) * 2022-11-14 2023-04-28 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固自成膜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20366B (zh) * 2022-11-14 2023-09-05 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固自成膜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55649A (ja) 2016-04-21
JP2013506774A (ja) 2013-02-28
JP6120930B2 (ja) 2017-04-26
EP2483491A1 (de) 2012-08-08
CN102639796B (zh) 2016-01-20
RU2012117411A (ru) 2013-11-10
WO2011039177A1 (de) 2011-04-07
US20120196116A1 (en) 2012-08-02
BR112012007384A2 (pt) 2016-04-19
KR20120099660A (ko) 2012-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9796B (zh) 含微胶囊化的潜热储存材料的石膏墙板
CN102471404B (zh) 以多乙烯基单体为交联剂的微胶囊
JP5096486B2 (ja) マイクロカプセル
JP5517623B2 (ja) マイクロカプセル
JP6005067B2 (ja) カプセルコアとしてパラフィン組成物を有するマイクロカプセル
JP5537776B2 (ja) マイクロカプセル粉末
CN101489665B (zh) 聚电解质改性的微胶囊
CN101530772B (zh) 有机高分子材料包覆的相变储能微胶囊制备方法
CN101903088B (zh) 制备微胶囊的方法
CN101107064A (zh) 粗粒微囊制剂
US9181466B2 (en) Microcapsules with a paraffin composition as capsule core
US20150361227A1 (en) Particulate microcapsule composi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16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