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3796B - 一种苦参酸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苦参酸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33796B
CN102633796B CN201210106833.7A CN201210106833A CN102633796B CN 102633796 B CN102633796 B CN 102633796B CN 201210106833 A CN201210106833 A CN 201210106833A CN 102633796 B CN102633796 B CN 1026337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formula
methyl alcohol
reaction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068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33796A (zh
Inventor
宋丹青
杜娜娜
唐胜
蒋建东
毕重文
彭宗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PC Zhongq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Co Ltd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of CAMS and PUMC
Original Assignee
CSPC Zhongq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Co Ltd
Institute of Medicinal Biotechnology of CAM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PC Zhongq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Co Ltd, Institute of Medicinal Biotechnology of CAMS filed Critical CSPC Zhongq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0683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337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33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37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337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37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式(i)所示的苦参酸衍生物的新制备方法,新的方法用料更节省,缩短了反应时间,合成收率进有所提高,并且反应中避免了应用黄色氧化汞,使得新方法更环保。该方法制备的化合物可用于预防和/或治疗与病毒感染有关的疾病或病症如乙型肝炎和/或丙型肝炎和/或艾滋病。

Description

一种苦参酸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苦参酸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是N-取代的苦参酸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人们就对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诸多研究工作的重点放在生物碱上,目前国内自苦参植物中提取、分离、鉴定的生物碱主要有苦参碱(Matrine,在本文可简称为MT,C15H24N2O)、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又称为苦参素,在本文可简称为OMT,C15H24N2O2)等。此外,苦参中还含有部分黄酮类化合物例如苦参醇(kurarinol)等。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化学结构分别如下: 
研究表明,苦参碱类化合物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如抗心率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保肝利胆、抗癌、治疗湿疹、慢性肝炎等生物活性。 
由于苦参碱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以苦参碱类化合物为先导化合物合成更高效的苦参碱类衍生物是当前药物开发领域的热点之一。许多研究者在苦参碱类化合物的结构改造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对苦参碱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合成了大量的苦参碱衍生物,例如苦参酸及其衍生物。 
苦参酸是在苦参碱结构中,环上的羰基与氮连接的键在一定条件下会开环而形成苦参酸。苦参酸的结构式如下: 
本发明人(CN102234279A)以宿主热休克同源蛋白70(Hsc70)为作用靶点,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Hsc70下调剂-N-取代苦参酸衍生物及其类似物,其结构如式(I)所示。式(I)所示的苦参酸衍生物在转录后水平,通过下调肝细胞Hsc70的基因表达,进而对乙型肝炎和/或丙型肝炎以及艾滋病毒显示出良好的抑制活性,从而可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病毒性疾病如乙型肝炎和/或丙型肝炎和/或艾滋病。另外,该化合物在体内不易被代谢,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口服用量大为降低。 
式(I) 
CN102234279A公开了式(I)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使苦参碱加至氢氧化钾的水溶液中,加热回流(5-15小时,例如约9小时),然后室温反应过夜,再用3N盐酸调PH5~6,减压浓缩至干,得苦参酸; 
(2)、向二苯甲酮腙与黄色氧化汞的混合物中加入沸程60℃~90℃的石油醚,在室温下搅拌反应(3-10小时,例如约6小时),得深紫色的二苯基重氮甲烷的石油醚溶液; 
(3)、使步骤(2)的溶液加至苦参酸的甲醇溶液中,使所得混合液在室温下反应至紫色消失,过滤,滤液浓缩至干,所得残余物用石油醚浸泡,过滤即得苦参酸二苯基甲酯; 
(4)、使苦参酸二苯基甲酯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无水碳酸钾,在冰水浴冷却下加入4-甲氧基氯化苄或乙酰氯的二氯甲烷溶液,室温反应完全,过滤,将滤液蒸发干燥,使所得油状物溶于间甲酚中,加热110℃反应5h~15h,即得。 
式(I)化合物可以采用以下示例性的反应路线进行合成: 
以上反应流程中,各步骤的反应条件可以采用以下a至e的任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a:KOH/H2O,回流,8h; 
b:二苯重氮甲烷,室温,12h; 
c:酰卤、磺酰氯或卤代烃,K2CO3或KOH,室温,3-24h; 
d:间甲酚,70-90℃,8h; 
e:为得到本发明式(I)化合物中R4为-CH2OH醇,可以将步骤a所得的羧酸还原为醇,反应所用的试剂例如但不限于:LiAlH4或Pd/C。 
该方法回流时间长,耗费时间和原料较多,反应过程中用到黄色氧化汞,氧化汞毒性大,不利于环保,另外反应条件较为苛刻,副产物导致终产物有颜色残留,收率也较低。 
为此,本发明人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方法与原方法相比,用料更节省,缩短了反应时间,合成的总收率有所提高,并且反应中避免了应用黄色氧化汞,使得新方法更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式(iii)所示的MT进行开环反应,并对羧基进行保护,获得式(iv)所示的MT-N1; 
(2)将步骤(1)中获得的MT-N1与式(ii)化合物或其盐酸盐进行N-取代反应,得式(v)所示的MT-N2; 
(3)将步骤(2)中获得的MT-N2脱保护基,获得式(i)化合物, 
其中, 
式(i)和式(v)所示的MT-N2中R1为甲氧基苄基、吡啶基亚甲基;优选地,R1为对甲氧基苄基、4-吡啶基亚甲基、3-吡啶基亚甲基、2-吡啶基亚甲基; 
式(ii)中,R2为甲氧基苯基、吡啶基;优选地,R2为对甲氧基苯基、4-吡啶基、3-吡啶基、2-吡啶基; 
R3为Cl或Br,优选为Cl。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开环反应包括以下步骤:将式(iii)所示的MT至于NaOH水溶液中,进行开环反应,反应完全后,用甲醇及无水硫酸钠对羧基进行保护,获得式(iv)所示的MT-N1; 
优选地,其中步骤(2)的N-取代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优选的 有机溶剂为乙腈与甲醇的混合液。 
优选地,其中步骤(3)的脱保护反应是将式(v)所示的MT-N2溶于1,4-二氧六环中,然后加入NaOH水溶液,反应脱去保护基。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方法, 
优选地,步骤(1)是将式(iii)所示的MT加至NaOH水溶液中,搅拌并加热回流,溶液澄清后继续回流,冷却至室温,过滤,将得到的白色固体加入到浓盐酸中,溶解,减压蒸除水分,加入甲醇及无水硫酸钠,搅拌一定时间,过滤,蒸干溶剂得式(iv)所示的MT-N1; 
优选地,步骤(2)是将步骤(1)中获得的MT-N1和K2CO3依次加至有机溶剂中,室温搅拌一定时间,然后加入式(ii)化合物-或其盐酸盐的乙腈溶液,室温搅拌,反应完全后,过滤除去无机盐,蒸干溶剂,得式(v)所示的MT-N2粗品; 
优选地,步骤(3)是将步骤(2)中获得的MT-N2粗品溶于1,4-二氧六环中,然后加入NaOH水溶液,室温搅拌,反应一定时间,蒸除1,4-二氧六环,加入石油醚,萃取,保留水层,调节PH值至8~9,蒸干溶剂,纯化,得终产物式(i)化合物。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的NaOH水溶液浓度为0.1~0.5g/ml,优选为0.2~0.3g/ml,进一步优选为0.2g/ml或0.3g/ml。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1)中加热的温度为95~110℃,优选为100-105℃。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1)中浓盐酸的浓度为35~40%,优选为37%(12mol/L),加入的甲醇的量为40~60ml,优选为45~55ml,更优选为50ml,无水硫酸钠的量为5~15g,优选为8~12g,更优选为10g。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回流时间为4~10小时,优选为6~8小时;所述的搅拌时间为6~14小时,优选为11~13小时。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腈与甲醇的混合液。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的乙腈与甲醇的混合液中乙腈与甲醇的体积比为4~11∶1,优选为5~10∶1,更优选为6∶1。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搅拌时间为8~16min,优选的搅拌时间为10~15min;所述的反应时间为12~24h。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反应时间为1~5小时。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石油醚体积为等溶液体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萃取次数为1~5次,优选萃取2~4次,特别优选萃取3次。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PH调节剂为HCl,HCl优选的浓度为1~6N,更优选的浓度为2N。其中N表示mol/L。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纯化为快速柱层析梯度纯化。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MT一次性加至5N NaOH水溶液(0.2g/ml)中,搅拌并加热回流,溶液澄清后继续回流2h(共约6-8h)。将反应液缓慢倾入烧杯中,自然冷却至室温,有大量的白色固体析出。过滤,得白色固体,将其慢慢加入浓盐酸中溶解,减压蒸除水分,加入甲醇及无水硫酸钠,搅拌12h,过滤,蒸干溶剂得白色颗粒状固体MT-N1。 
(2)将MT-N1和K2CO3依次加至乙腈/甲醇6∶1混合液中,室温搅拌10min,然后加入R2-CH2-R3(式ii)的乙腈溶液(1g/2ml),室温搅拌12-24h。过滤除去无机盐,蒸干溶剂,得MT-N2粗品。 
(3)将MT-N2粗品溶于1,4-二氧六环中,然后加入5N NaOH(0.2g/ml)水溶液,室温搅拌反应2-5h。蒸除1,4-二氧六环,加入等溶液体 积的石油醚萃取三次。保留水层,以2N HCl调PH=8~9。蒸干溶剂,快速柱层析梯度纯化得终产物。 
式(i)化合物可以采用以下示例性的反应路线进行合成: 
以上反应流程中,各步骤的反应条件如下: 
a.5N NaOH水溶液(0.2g/ml),回流,6-8h; 
b.浓盐酸,甲醇/无水硫酸钠,室温,12h; 
c.R2-CH2-R3(式ii),K2CO3,乙腈/甲醇6∶1混合液,室温,12-24h; 
d.1,4-二氧六环/5N NaOH水溶液,室温,2-5h,2N HCl调PH8-9。 
其中R1、R2、R3的定义如上所述。 
本发明中的术语“总收率”是指从反应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的收率。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与原合成方法相比,新的制备方法用料更节省,缩短了反应时间,合成收率大大提高,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式(i)化合物可以制备用于治疗和/或预防与病毒感染有关的疾病或病症的药物。其中所述的与病毒感染有关的疾病或病症选自炎性肝病(例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甲型肝炎)、艾滋病。 
附图说明
图1、显示DM122作用于雏鸭后肝脏中HBVDNA的含量。图中表示肝脏中的HBVDNA,纵坐标表示抑制率,最右侧37.5mg/kg组的棒表示抑制率为-5.14%。 
图2A、显示DM122作用于雏鸭后血清中HBVDNA的含量。图中表示血清中的HBVDNA,纵坐标表示抑制率。 
图2B、化合物DM-122在感染乙肝病毒的鸭体内血清中抗HBV活性。 
图3、显示DM122对Huh7.5细胞毒性低。图中纵坐标表示(标化的)存活细胞。 
图4、显示DM122在Huh7.5细胞培养内对胞内Hsc70mRNA具有剂量依赖的抑制作用。图中纵坐标表示对照的倍数。 
图5、显示DM122在Huh7.5细胞培养内对胞内Hsc70具有剂量依赖的抑制作用。 
图6、显示DM122在Huh7.5细胞培养内对感染HCV后细胞内病毒的抑制作用。 
图7、显示DM122在Huh7.5细胞培养内对感染HCV后细胞内HCVCore和Hsc70的抑制作用(细胞对照,病毒对照)。 
图8、显示DM122在Huh7.5细胞培养内对感染HCV后细胞培养上清病毒颗粒内Hsc70包装减少作用。 
图9、显示DM122腹腔注射1次后7天时对昆明种小鼠的体重无影响。图中,纵坐标表示小鼠体重,横坐标表示ip给予IMB-DM122(即化合物DM122)之后的天数。 
图10A、显示DM122腹腔注射1次后7天时对昆明种小鼠的肝肾功能无影响。图中,纵坐标表示小鼠血清中的浓度。 
图10B、DM-122的组织学检查。图中,左侧一列为空白对照的组织切片,右侧一列为给药1000mg/kg的肝、肾、脾组织切片,显示DM-122有很好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化和修饰。本发明对试验中所使用到的材料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一般性和/或具体的描述。虽然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所使用的许多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但是本发明仍然在此作尽可能详细描述。 
对于以下全部实施例,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标准操作和纯化方法。除非另有说明,所有温度以℃(摄氏度)表示。化合物的结构 是通过核磁共振(NMR)或质谱(MS)来确定的。m.p.是以℃给出的熔点,温度未加校正。在以下实施例中,苦参碱可以从商业购得。 
实施例1 N-(4-甲氧基苄基)苦参酸(DM-122)的合成:
步骤一:将MT(20g,0.08mol)一次性加至5N NaOH水溶液(0.2g/ml,100ml)中,搅拌,加热回流,溶液澄清后继续加热回流2h(共约6-8h),TLC(CH2Cl2∶CH3OH=5∶1)监测,原料点基本消失,反应结束。将反应液缓慢倾入烧杯中,自然冷却至室温,有大量的白色固体析出。过滤,得白色固体。将白色固体慢慢加入浓盐酸(37%(12mol/L),20ml)中溶解,减压蒸除水分,加入甲醇(50ml),同时加入10g无水硫酸钠,搅拌12h,过滤,蒸干溶剂得苦参酸甲酯(MT-N1)24g,为白色颗粒状固体。 
步骤二:将上步所得MT-N1和K2CO3(33.4g)依次加至甲醇/乙腈1∶6混合溶液(350ml)中,室温搅拌10min,然后加入对甲氧基氯化苄(12.8g,0.08mol)的乙腈溶液(1g/2ml),室温搅拌24h。TCL(CH2Cl2∶CH3OH=5∶1)监测,MT-N1基本消失,反应结束。过滤除去无机盐,蒸干溶剂,得N-(4-甲氧基苄基)苦参酸甲酯粗品20g。 
步骤三:将上步所得N-(4-甲氧基苄基)苦参酸甲酯粗品溶于1,4-二氧六环(10ml)中,然后加入5N NaOH水溶液(30ml),室温搅拌反应2-5h。蒸除1,4-二氧六环,加入等溶液体积的石油醚萃取三次。保留水层,以2N HCl调PH=8~9。蒸干溶剂,加入甲醇溶解过滤,滤液加入硅胶拌样,快速柱层析梯度纯化得产物DM-1228-10g(最低总收率:26-32%)。纯度:97-99%(HPLC检测)。 
熔点:78.6~80.9℃。 
MS-ESI(M/Z):387.5【M+H】+
1H-NMR(500MHz,CD3OD,δppm):7.387~7.404(2H,d,J=8.5),6.945~6.962(2H,d,J=8.5),4.660~4.685(1H,d,J=12.5),3.914~3.939(1H,d,J=12.5),3.740(3H,s),3.364~3.409(1H,m),3.115~3.186(2H,m),2.993~3.019(1H,m),2.820~2.855(1H,m),2.605(2H,s),2.363~2.446(2H, m),2.160~2.216(2H,t,J=28),2.030~2.056(2H,d,J=13),1.570~1.908(10H,m),1.487~1.513(1H,d,J=13). 
实施例2 N-(2-吡啶基亚甲基)苦参酸(DM-143)的合成:
参考实施例1步骤二中的操作程序,将所得苦参酸的相应酯(例如苦参酸的甲酯)与2-氯甲基吡啶盐酸盐在上述反应条件下进行。目标物用快速柱层析分离得灰色固体(总收率:32%)。 
熔点:89.9~91.4℃。 
MS-ESI(M/Z):358.5【M+H】+ 
1H-NMR(400MHz,CD3OD,δppm):8.714(1H,d,J=4.8),8.06(1H,t,J=7.6),7.76(1H,d,J=8),7.57~7.60(1H,m),4.99(1H,d,J=14.8),4.47(1H,d,J=14.8),4.23(1H,d,J=12.4),3.89(1H,t,J=13.6),3.63(1H,s),3.34~3.42(2H,m),3.18~3.23(1H,m),2.96~3.07(2H,m),2.35~2.61(4H,m),1.60~2.15(12H,m)。 
实施例3 N-(4-吡啶基亚甲基)苦参酸(DM-144)的合成:
参考实施例1步骤二中的操作程序,将所得苦参酸的相应酯(例如苦参酸的甲酯)与4-氯甲基吡啶盐酸盐在上述反应条件下进行。目标物用快速柱层析分离得灰色固体(总收率:28%)。 
MS-ESI(M/Z):358.5【M+H】+ 
1H-NMR(400MHz,CD3OD,δppm):8.95(2H,d,J=6),8.43(2H,d,J=6),5.23(1H,s),4.51(1H,s),4.21(1H,s),3.84(1H,s),3.64(1H,s),3.42~3.47(2H,m),2.98~3.17(3H,m),2.42~2.70(4H,m),1.60~2.15(12H,m)。 
实施例4 N-(3-吡啶基亚甲基)苦参酸(DM-145)的合成:
参考实施例1步骤二中的操作程序,将所得苦参酸的相应酯(例如苦参酸的甲酯)与3-氯甲基吡啶盐酸盐在上述反应条件下进行。目标物用快速柱层析分离得灰色固体(总收率:35%)。 
MS-ESI(M/Z):358.5【M+H】+ 
1H-NMR(400MHz,CD3OD,δppm):8.98(1H,s),8.49(1H,d,J=8),8.25(1H,d,J=8),7.73~7.76(1H,m),(1H,s),5.09(1H,s),4.30(1H,s),4.26(1H,s),4.14(1H,s),3.79(1H,s),3.59~3.62(2H,m),2.94~3.05(3H,m),2.37~2.56(4H,m),1.59~2.15(12H,m)。 
对比实施例1 N-(4-甲氧基苄基)苦参酸(DM-122)的合成:
步骤1.苦参酸(DM-100)的合成:
取苦参碱19.84g(0.08mol),加至氢氧化钾(KOH)26.88g(0.48mol,6eq.)的500ml水溶液中,加热回流9h,然后室温反应过夜。将反应液于冰水浴冷却下,用3N盐酸调PH5~6,减压浓缩至干,得粗品苦参酸(DM-100),此浅黄色固体不经纯化加入500ml甲醇用于下步反应。 
步骤2.苦参酸二苯基甲酯(DM-100P)的合成:
二苯甲酮腙23.52g(0.12mol,1.5eq.)及黄色氧化汞26.64g(0.12mol)的混合物中加入沸程60℃~90℃的石油醚300ml,于室温搅拌反应6h,得深紫色的二苯基重氮甲烷的石油醚溶液。将此溶液过滤至上步所得苦参酸(DM-100)的甲醇溶液中,所得混合液于室温反应至紫色消失。过滤,滤液浓缩至干,所得残余物用石油醚浸泡,过滤即得苦参酸二苯基甲酯(DM-100P)粗品,其不经纯化直接用于下步反应。熔点:199.6~202.0℃。 
步骤3.N-(4-甲氢基苄基)苦参酸(DM-122)的合成:
取苦参酸二苯基甲酯(DM-100P)2g(0.0046mol)溶于50ml二氯甲烷中,加入无水碳酸钾2g,于冰水浴冷却下滴加4-甲氧基氯化苄(0.0046mol)的10ml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完后转至室温反应至TLC显示原料点消失。过滤,滤饼用二氯甲烷洗,滤液合并蒸干,所得油状物溶于10ml间甲酚,加热110℃反应8h~9h。反应液冷至室温,目标产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得浅黄色固体0.6g。(总收率:18.3-22.6%) 
对比实施例2 N-(2-吡啶基亚甲基)苦参酸(DM-143)的合成:
参考对比实施例1的步骤3中的操作程序,将所得苦参酸的相应酯(例如苦参酸的二苯基甲酯)与2-氯甲基吡啶盐酸盐在上述反应条件下进行,脱保护基用10ml间甲酚加热50℃反应8h~9h(或者室温反应至TLC 显示反应基本完全)。目标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得浅褐色固体20mg。(总收率:1%) 
对比实施例3 N-(4-吡啶基亚甲基)苦参酸(DM-144)的合成:
参考对比实施例1的步骤3中的操作程序,将所得苦参酸的相应酯(例如苦参酸的二苯基甲酯)与4-氯甲基吡啶基盐酸盐在上述反应条件下进行,脱保护基用3N KOH水溶液室温反应至TLC显示反应基本完全。目标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得褐色固体(总收率:3%)。 
对比实施例4 N-(3-吡啶基亚甲基)苦参酸(DM-145)的合成:
参考对比实施例1的步骤3中的操作程序,将所得苦参酸的相应酯(例如苦参酸的二苯基甲酯)与3-氯甲基吡啶盐酸盐在上述反应条件下进行,脱保护基用3N KOH水溶液室温反应至TLC显示反应基本完全。 
目标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得褐色固体(总收率:2.4%)。 
试验例1 化合物作用细胞后HBV Hsc70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
将1×106个2.2.15细胞(购自美国Vertex制药公司,)接种于6孔板,在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24hr后,弃去原有培养基,换成含400μg/ml OMTR培养基,以此做为对照。将实施例1-4制备的化合物先用MEM溶解成20mg/ml的母液,使用时用培养基稀释后作用于细胞。之后分别用实施例1-4制备的化合物以及MT和OMT处理12、24、36hr后,收集细胞提取RNA和DNA,然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sc70mRNA及HBV DNA的变化情况。 
下表2是本发明实施例1-4制备的化合物的结构以及MT和OMT下调肝细胞Hsc70基因表达活性的检测结果。 
表2 
经过上述检测可知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的化合物具有下调Hsc70表达的活性,已知以肝细胞Hsc70为靶点的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活性广(包括抗乙肝、丙肝及艾滋病毒)、不易产生耐药性、安全性高的特点。因此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的化合物可以用作广谱抗病毒的用途。 
试验例2 化合物体外对2.2.15细胞中HBV DNA复制的影响
MTT测定药物TC50
取指数生长期的2.2.15细胞(细胞均购自美国Vertex制药公司,)接种于96孔培养板,2×105个细胞/孔,加入含不同浓度倍比稀释的PFA的培养液,每个稀释度重复3孔,置37℃CO2孵箱培养48小时;弃上清,加入100μl培养液配制的MTT(0.5mg/ml),37℃继续培养4小时;每孔加入100μl50%DMF-20%SDS脱色液,37℃过夜;在酶标仪上测定波长为570nm的吸收值(OD570)。 
每次试验均设细胞对照及空白对照各3孔,结果以公式(细胞对照OD570-加药细胞OD570)/细胞对照OD570,计算细胞死亡率(%),用Reed-Muench法计算半数有毒浓度TC50。结果示于表3。 
试验例3 DHBV动物试验
感染与给药:以0.2ml DHBV阳性血清足静脉感染北京鸭(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于感染后第7日取血,逐只用脚环给动物编号记录,止血后开始给药,将42只北京鸭随机分成7组,每日口服给予化合物DM-122,剂量分别为150mg/kg、75mg/kg、37.5mg/kg,每天两次,连续给予15天。体重按100g/只计算,每只给药量1ml:相应量为:15mg/ml,7.5mg/ml、3.75mg/ml。对照组为生理盐水(1ml);阳性对照为3TC(拉米福定),剂量为50mg/kg(5mg/ml、1ml)。 
给予前(T0)、给予第5天(T5)、第10天(T10)、第15天(T15)由足静脉取血不少于500μl,分离血清,-70℃保存;第15天剪断气管,处死动物,剖腹取肝,预冷的生理盐水冲洗肝脏,剪成小块,分装,置-70℃保存。结果分别显示于图1和图2(A,B),其中分别显示了DM122作用于雏鸭后肝脏中HBVDNA的含量和DM122作用于雏鸭后血清中HBVDNA的含量的结果。 
从结果可见,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的化合物DM122具有好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及安全性高的特性。采用类似的测定方法,对实施例2-4制备的DM143、DM144、DM145化合物进行了测定,得到了与DM122类似的结果。 
试验例4 化合物对Huh7.5细胞的毒性
Huh7.5细胞(购自美国Vertex制药公司)用含EDTA的胰酶消化后配成1×105细胞/ml并接种0.1ml于96孔培养板内,置于37℃、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内培养6hrs后,加入用培养液配制的不同药液(实施例1制备的DM122),并设细胞对照。继续置于37℃、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内培养96hrs,用MTT染色法测定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与不加药物的正常细胞数相比,计算不同药物浓度下细胞的存活数(%),结果显示化合物对细胞的毒性小,结果见图3。采用类似的测定方法,对实施例2-4制备的DM143、DM144、DM145化合物进行了测定,得到了与DM122类似的结果。 
试验例5 化合物在Huh7.5细胞培养内对Hsc70的抑制作用
2×105/ml Huh7.5细胞(购自美国Vertex制药公司)接种3ml于6孔培养板内,置于37℃、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内培养24hrs后,加入用培养液配制的不同药液(实施例1制备的DM122),并设细胞对照。继续置于37℃、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内培养24hrs,细胞用R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细胞内RNA,用一步法qRT-PCR测定细胞内Hsc70和GAPDH RNA的含量。细胞培养48hrs时细胞消化并收集后用含多种蛋 白酶抑制剂的CytoBusterTM Protein Extraction Buffer裂解细胞后提取细胞内总蛋白,用Western blot分析Hsc70和GAPDH蛋白的含量。与细胞对照组比较,分析不同药物作用后对Hsc70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在Huh7.5细胞培养内化合物作用后对细胞内Hsc70mRNA具有剂量依赖的抑制作用(结果见图4),对胞内Hsc70蛋白也呈量效抑制关系(结果见图5)。提示实施例1制备的DM122化合物的靶点为Hsc70。 
采用类似的测定方法,对实施例2-4制备的DM143、DM144、DM145化合物进行了测定,得到了与DM122类似的结果。 
试验例6 化合物在Huh7.5细胞培养内对HCV感染后胞内HCV RNA的抑制作用
将1×105/ml Huh7.5细胞(购自美国Vertex制药公司)接种0.1ml于96孔培养板内,置于37℃、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内培养24hrs后,用45IU/细胞的HCV病毒液感染Huh7.5,加入用培养液配制的不同药液(实施例1制备的DM122),并设细胞对照和HCV病毒感染对照。继续置于37℃、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内培养72hrs,用R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细胞内RNA,用一步法qRT-PCR测定细胞内HCV和GAPDH RNA的含量,分析药物对HCV感染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在Huh7.5细胞培养内对感染HCV后细胞内HCV RNA具有剂量依赖的抑制作用(结果见图6)。 
将1×105/ml Huh7.5细胞接种3ml于6孔培养板内,置于37℃、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内培养24hrs后,用451U/细胞的HCV病毒液感染Huh7.5,加入用培养液配制的不同药液(DM122),并设细胞对照和HCV病毒感染对照。继续置于37℃、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内培养72hrs,收集细胞后用含多种蛋白酶抑制剂的CytoBusterTMProtein Extraction Buffer裂解细胞后提取细胞内总蛋白,用Western blot分析HCV Core、Hsc70和GAPDH蛋白的含量。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分析不同药物作用后对HCV感染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在Huh7.5细胞培养内对感染HCV后细胞内HCV Core和Hsc70蛋白具有量效抑 制关系,及HCV Core蛋白的降低与Hsc70蛋白的减少是一致的(结果见图7)。 
上述结果在核酸水平和蛋白水平上证实,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化合物DM122在Huh7.5细胞培养内具有较好的抗HCV作用。 
试验例7 化合物对感染HCV的细胞培养上清病毒颗粒中HCV Core蛋白的抑制作用
Huh7.5细胞接种3×104/cm2,于10cm培养皿内(58.1cm2/孔)培养6hrs后,感染HCV的同时,分别加不同浓度DM-122(实施例1制得)药液及阳性对照Intron A作用96hrs后,细胞培养上清用超高速离心分离病毒颗粒,用Western blot分析病毒颗粒中Hsc70和GAPDH蛋白的含量。结果显示,化合物DM122在Huh7.5细胞培养内能减少感染HCV后细胞培养上清病毒颗粒内Hsc70蛋白含量(结果见图8),因此降低了病毒的感染力。 
用相似的方法对实施例2-4制备的DM143、DM144、DM145化合物进行了测定,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试验例8 化合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
昆明种小鼠(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8-20克,称体重后随机分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腹腔注射实施例1制备的DM122药液0、250mg/kg、500mg/kg和1000mg/kg一次后,观察动物的死亡情况,在第7天时,称体重,取血并测定血液中的肝和肾功能指标(GOT、GPT、BUN和CRE)。结果显示,实施例1制备得DM122化合物在各种剂量下对小鼠的体重无影响(结果见图9),至最高剂量下对肝肾功能也无影响(结果见图10A,10B),说明该化合物的安全性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采用相同方法,对实施例2-4制备的DM143、DM144、DM145化合物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与DM122类似。 
为了展示实施例1-4制备的化合物的具体活性,表3中列出了化合物的试验结果 
表3 
注:活性列表中EC50指半数有效浓度,TC50为致半数细胞毒性所需浓度,SI值是选择性指数,为TC50/EC50所得数值;HCV抑制率一列上方数据为200ug/ml浓度抑制率,下方数据为400ug/ml浓度抑制率。Hsc70抑制率一列中凡两个数据者上方数据为200ug/ml浓度抑制率,下方数据为400ug/ml浓度抑制率,“-”处表示无明显抑制率,空白未添数据处为未做活性测定(nd)。 
总之,本发明提供的新方法具有以下优点:用料更节省,反应速率快,缩短了反应时间,反应更完全,保护基常温短时即脱掉,无副产物及颜色残留,合成的总收率有所提高,并且反应中避免了应用黄色氧化汞,使得新方法更环保。 

Claims (35)

1.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式(iii)所示的MT置于NaOH水溶液中,进行开环反应,反应完全后,用甲醇及无水硫酸钠对羧基进行保护,获得式(iv)所示的MT-N1
(2)将步骤(1)中获得的MT-N1与式(ii)化合物或其盐酸盐进行N-取代反应,得式(v)所示的MT-N2;其中所述的N-取代反应在乙腈与甲醇的混合液中进行,所述的混合液中乙腈与甲醇的体积比为4~11:1;
(3)将步骤(2)中获得的MT-N2脱保护基,获得式(i)化合物,其中脱保护反应是将式(v)所示的MT-N2溶于1,4-二氧六环中,然后加入NaOH水溶液,反应脱去保护基,
其中,
式(i)和式(v)所示的MT-N2中R1为甲氧基苄基、吡啶基亚甲基;
式(ii)中,R2为甲氧基苯基、吡啶基;
R3为Cl或Br。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式(i)和式(v)所示的MT-N2中R1为对甲氧基苄基、4-吡啶基亚甲基、3-吡啶基亚甲基、2-吡啶基亚甲基。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式(ii)中,R2为对甲氧基苯基、4-吡啶基、3-吡啶基、2-吡啶基。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R3为Cl。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是将式(iii)所示的MT加至NaOH水溶液中,搅拌并加热回流,溶液澄清后继续回流,冷却至室温,过滤,将得到的白色固体加入到浓盐酸中,溶解,减压蒸除水分,加入甲醇及无水硫酸钠,搅拌一定时间,过滤,蒸干溶剂得式(iv)所示的MT-N1
6.权利要求1-4任一项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是将步骤(1)中获得的MT-N1和K2CO3依次加至乙腈与甲醇的混合液中,室温搅拌一定时间,然后加入式(ii)化合物或其盐酸盐的乙腈溶液,室温搅拌,反应完全后,过滤除去无机盐,蒸干溶剂,得式(v)所示的MT-N2粗品。
7.权利要求1-4任一项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是将步骤(2)中获得的MT-N2粗品溶于1,4-二氧六环中,然后加入NaOH水溶液,室温搅拌,反应一定时间,蒸除1,4-二氧六环,加入石油醚,萃取,保留水层,调节pH值至8~9,蒸干溶剂,纯化,得终产物式(i)化合物。
8.权利要求5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NaOH水溶液浓度为0.1~0.5g/ml。
9.权利要求5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NaOH水溶液浓度为0.2~0.3g/ml。
10.权利要求5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NaOH水溶液浓度为0.2g/ml或0.3g/ml。
11.权利要求5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加热的温度为95~110℃。
12.权利要求5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加热的温度为100-105℃。
13.权利要求5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浓盐酸的浓度为35~40%。
14.权利要求5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浓盐酸的浓度为37%。
15.权利要求5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加入的甲醇的量为40~60ml。
16.权利要求5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加入的甲醇的量为45~55ml。
17.权利要求5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加入的甲醇的量为50ml。
18.权利要求5的制备方法,其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钠的量为5~15g。
19.权利要求5的制备方法,其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钠的量为8~12g。
20.权利要求5的制备方法,其中加入的无水硫酸钠的量为10g。
21.权利要求5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回流时间为4~10小时;所述的搅拌一定时间为6~14小时。
22.权利要求5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回流时间为6~8小时;所述的搅拌一定时间为11~13小时。
23.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乙腈与甲醇的混合液中乙腈与甲醇的体积比为5~10:1。
24.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乙腈与甲醇的混合液中乙腈与甲醇的体积比为6:1。
25.权利要求6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搅拌一定时间为8~16min,所述的反应时间为12~24h。
26.权利要求25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搅拌一定时间为10~15min。
27.权利要求7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反应时间为1~5小时。
28.权利要求7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中加入等溶液体积的石油醚。
29.权利要求7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萃取次数为1~5次。
30.权利要求7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萃取次数为2~4次。
31.权利要求7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萃取次数为3次。
32.权利要求7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pH调节剂为HCl。
33.权利要求32的制备方法,其中,HCl的浓度为1~6N。
34.权利要求32的制备方法,其中,HCl的浓度为2N。
35.权利要求7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纯化为快速柱层析梯度纯化。
CN201210106833.7A 2012-04-12 2012-04-12 一种苦参酸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337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6833.7A CN102633796B (zh) 2012-04-12 2012-04-12 一种苦参酸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6833.7A CN102633796B (zh) 2012-04-12 2012-04-12 一种苦参酸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3796A CN102633796A (zh) 2012-08-15
CN102633796B true CN102633796B (zh) 2015-04-22

Family

ID=46618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0683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33796B (zh) 2012-04-12 2012-04-12 一种苦参酸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337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0247B (zh) * 2013-06-28 2016-10-1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新型槐定碱类衍生物槐定酸、槐定醇、槐定酯、槐定醚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279167B (zh) * 2015-06-02 2018-11-13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苦参碱类化合物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7486882B (zh) * 2023-11-08 2024-06-11 吉林农业大学 苦参碱类生物碱衍生物及其在制备多靶点多器官组织细胞损伤抑制剂中的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4279A (zh) * 2010-04-30 2011-11-09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苦参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4279A (zh) * 2010-04-30 2011-11-09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苦参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3796A (zh) 2012-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4992C (zh) 水飞蓟宾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药物的用途
CN103601683B (zh) 苯并杂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0596299C (zh) 一类脱氢水飞蓟宾双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817574B (zh) 喜树碱衍生物及其抗肿瘤应用
CN110291065A (zh) 一种新的异二氢吲哚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CN101247807A (zh) 噻唑化合物及使用方法
CN101121698B (zh) 二芳基嘧啶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275051B (zh) 一种7,3’,4’-三羟基黄酮衍生物及其在制备治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
CN102633796B (zh) 一种苦参酸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6632383A (zh) 莪术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07216352A (zh) 线粒体靶向二氢吡啶衍生物及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059030A (zh) 一种具有粘着斑激酶抑制作用的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47949B (zh) 抗焦虑氘代化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CN105153190B (zh) 含联芳基酰胺结构的杂环并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575327B (zh) 一种抗疟活性异香豆素化合物及其组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892920A (zh) 苦豆碱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3908447B (zh) 苦参提取物和降苦参酮在抗ev71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CN108129366A (zh) 抗病毒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8451943B (zh) 对环芳烷-氨基酸衍生物在制备病毒抑制剂方面的用途
CN106928063A (zh) 巨大戟二萜醇类化合物及其在抗hiv潜伏治疗上的应用
CN105949214B (zh) 去甲斑蝥素单酸钠盐衍生物及其抗肿瘤应用
CN113087709A (zh) 吡咯并嘧啶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744451A (zh) 一种1-(3-氨基丙基)取代环状胺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用途
CN103044326A (zh) 5-溴氧化异阿朴啡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WO2012075908A1 (zh) 一类喹唑啉类化合物在制备抗黄病毒科病毒的药物中的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ZHONGQI PHARM TECH (SHIJIAZHUANG) CO., LTD., SHIYA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IOMEDICAL TECHNOLOGY INS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Effective date: 20130425

Owner name: BIOMEDICAL TECHNOLOGY INST., CHINESE ACADEMY OF ME

Effective date: 201304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50 DONGCHENG, BEIJING TO: 050035 SHIJIAZHUANG, HEBEI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425

Address after: 050035 the Yellow River Road, Hebei, Shijiazhuang, No. 226

Applicant after: Zhongq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Co., Ltd. of CSPC Group

Applicant after: Biomedical Technology Ins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100050 Beijing Tiantan, Dongcheng District, West Lane, No. 1

Applicant before: Biomedical Technology Ins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