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清除自由基活性、保护肝脏细胞及肝脏器质性损伤、治疗早老性痴呆症的活性化合物。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I)所示的水飞蓟宾酯类衍生物及其可药用盐或其溶剂化物。
其中n=0、1;R1、R2、R3为氢、烷氧基、卤素、硝基、腈基、氨基、酰胺基,R4,R6为氢、烷氧基、卤素等、R5为氢,烷基,R7为氢或烷氧基,其中烷基或者烷氧其的碳原于数是1-8个碳原子,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烷基或烷氧基。式(I)中2,3位,7′,8′的立体构型分别是或同时是R构型或S构型。
本发明优选的式(I)化合物包括:
化合物I-1:对甲氧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
化合物I-2:对硝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
化合物I-3: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
化合物I-4:间氯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
化合物I-5:3,4-二甲氧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
化合物I-6:3,4,5-三甲氧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
化合物I-7:胡椒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
化合物I-8:对氟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
化合物I-9:对腈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
化合物I-10:对甲基肉桂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
化合物I-11:对氯肉桂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
化合物I-12:对溴肉桂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
化合物I-13:对乙酰氨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
化合物I-14:3,5-二硝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
化合物I-15:对甲氧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8-甲氧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
化合物I-16:对硝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8-甲氧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
化合物I-17:对氨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
化合物I-18:3-氨基-5-硝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水飞蓟宾酯类衍生物式I的制备方法,化合物I的制备方法是:
R1,R2 R3,R7定义与式(I)相同,其中偶氮二甲酸二酯为二甲酯,二乙酯,丙酯,异丙酯或丁酯,溶剂为四氢呋喃,二甲亚砜,二甲基甲酰胺,反应温度为室温至回流,水飞蓟宾∶苯甲酸∶偶氮二甲酸二酯∶三苯基磷=1∶1~3∶1~3∶1~3,反应时间0.5~20小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式(I)化合物用于防治肝脏细胞及肝脏器质性损伤,和防治病毒性乙型肝炎疾病的用途。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含有式(I)化合物的用于防治肝脏细胞及肝脏器质性损伤,和防治病毒性乙型肝炎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含有式(I)化合物的用于制备基于抗氧化自由基机制的抗衰老药物、防治早老性痴呆症的用途。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含有式(I)化合物的用于制备基于抗氧化自由基机制的抗衰老药物、防治早老性疾呆症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了式(I)化合物的用于制备由氧自由基引起或与氧自由基有关的生理改变或疾病特别是心血管及脑血管病变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含有式(I)化合物的用于制备由氧自由基引起或与氧自由基有关的生理改变或疾病特别是心血管及脑血管病变药物的药物组合物。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分别用实施例的形式说明化合物制备的过程,实施例给出了代表性化合物的部分物理和化学及波谱学数据。必须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化合物I-1,对甲氧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酸的制备:
在干燥的反应瓶中加入1克化合物I-a(水飞蓟宾),0.6克对甲氧基苯甲酸和1.6克三苯基磷,用20毫升无水四氢呋喃溶解,加入1克偶氮二甲酸二乙酯,加完后于室温搅拌10小时,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加入5毫升氯仿,过滤除去白色固体,母液经柱层析,得浅黄包粉末0.7克,收率47%。
化合物I-1:Rf(氯仿∶甲醇=50∶1)=0.33;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3.80(s,3H,OCH3),3.86(s,3H,OCH3)4.20(m,1H,H-9′a),4.34.(m,1H,H-8′)4.48(m,1H,H-9′b),4.53(m,1H,H-3),4.98(d,J=12.0Hz,1H,H-2),5.00(d,J=8.0Hz,1H,H-7′),5.99(s,1H,H-6),6.05(s,1H,H-8),6.93(d,J=8.8Hz,1H,H-3″′,5″′),6.85-7.20(m,6H,Ar-H),7.94(d,J=8.8Hz,1H,H-2″′,6″′)11.21(s,1H,5-OH);ESI-MS:615[M-1]+。
根据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表一中实施例2-16所示化合物:
表一:
各化合物理化数据:
化合物I-2(对硝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Rf(氯仿∶乙酸乙酯∶甲酸=50∶1∶0.25)=0.18;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3.87(s,3H,OCH3),4.34(m,1H,H-9′a),4.52(m,1H,H-8′),4.56(m,2H,H-3,H-9′b),4.97(d,J=6.8Hz,1H,H-7′),4.99(d,J=12.0Hz,1H,H-2),6.04(s,1H,H-6),6.11(s,1H,H-8),7.55(d,J=8.8Hz,2H,2″′,6″′)6.90-8.16(m,6H,Ar-H),8.30(d,J=8.8Hz,2H,3″′,5″′),11.17(s,1H,5-OH);ESI-MS:630[M-1]+。
化合物I-3(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化-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Rf(氯仿∶乙酸乙酯∶甲酸=50∶1∶0.25)=0.20,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3.85(s,3H,OCH3),4.21(m,1H,H-9′a),4.28(m,1H,H-8′),4.52(m,2H,H-3,H-9′b,),4.96(d,J=12.0Hz,1H,H-2),5.02(d,J=8.0Hz,1H,H-7′),6.02(s,1H,H-6),6.06(s,1H,H-8),6.92-8.06(m,11H,Ar-H),11.20(s,1H,5-OH);ESI-MS:585[M-1]+。
化合物I-4(间氯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Rf(氯仿∶乙酸乙酯∶甲酸=50∶1∶0.25)=0.16,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3.86(s,3H,OCH3),4.26(m,1H,H-9′a),4.38(m,1H,H-8′),4.53(m,2H,H-3,H-9′b),4.97(d,J=12.0Hz,1H,H-2),5.00(d,J=8.0Hz,1H,H-7′),6.00(s,1H,H-6),6.07(s,1H,H-8),6.87-7.87(m,10H,Ar-H),11.20(s,1H,5-OH);ESI-MS:619[M-1]+。
化合物I-5(3,4-二甲氧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Rf(氯仿∶乙酸乙酯∶甲酸=50∶1∶0.25)=0.19,1H NMR(400MHz,氘代氯仿)δ:3.81(s,3H,OCH3),3.93(s,3H,OCH3),3.97(s,3H,OCH3),4.25(m,1H,H-9′a),4.36(m,1H,H-8′),4.55(m,2H,H-3,H-9′b),4.99(d,J=12.0Hz,1H,H-2),5.00(d,J=8.0Hz,1H,H-7′),5.98(s,1H,H-6),6.00(s,1H,H-8),6.86-7.65(m,9H,Ar-H),11.20(s,1H,5-OH);ESI-MS:645[M-1]+。
化合物I-6(3,4,5-三甲氧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Rf(氯仿∶乙酸乙酯∶甲酸=50∶1∶0.25)=0.10,1H NMR(400MHz,氘代氯仿)δ:3.83(s,3H,OCH3),3.90(s,6H,OCH3),3.91(s,3H,OCH3),4.26(m,1H,H-9′a),4.37(m,1H,H-8′),4.52(m,2H,H-3,H-9′b),4.98(d,J=7.8Hz,1H,H-7′),4.99(d,J=12.0Hz,1H,H-2),5.99(s,1H,H-6),6.06(s,1H,H-8),6.86-7.26(m,8H,Ar-H),11.19(s,1H,5-OH);ESI-MS:645[M-1]+。
化合物I-7(胡椒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Rf(氯仿∶乙酸乙酯∶甲酸=50∶1∶0.25)=0.12,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3.83(s,3H,OCH3),4.24(m,1H,H-9′a),4.33(m,1H,H-8′),4.54(m,2H,H-3,H-9′b),4.98(d,J=7.2Hz,1H,H-7′),4.99(d,J=12.0Hz,1H,H-2),5.98(s,1H,H-6),6.05(s,3H,OCH2O,H-8),6.84-7.67(m,9H,Ar-H),11.20(s,1H,5-OH);ESI-MS:629[M-1]+。
化合物I-8(对氟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Rf(氯仿∶乙酸乙酯∶甲酸=50∶1∶0.25)=0.14,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3.85(s,3H,OCH3),4.29(m,1H,H-9′a),4.40(m,1H,H-8′),4.55(m,2H,H-3,H-9′b),4.97(d,J=12.0Hz,1H,H-2),5.02(d,J=8.0Hz,1H,H-7′),6.01(s,1H,H-6),6.07(s,1H,H-8),6.87-7.87(m,10H,Ar-H),11.20(s,1H,5-OH);ESI-MS:603[M-1]+。
化合物I-9(对腈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Rf(氯仿∶乙酸乙酯∶甲酸=50∶1∶0.25)=0.18,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4.23(s,3H,OCH3),4.35(m,1H,H-9′a),4.52(m,2H,H-8′),4.55(m,2H,H-3,H-9′b),4.96(d,J=6.8Hz,1H,H-7′),4.99(d,J=12.0Hz,1H,H-2),6.02(s,1H,H-6),6.11(s,1H,H-8),6.94-8.12(m,10H,Ar-H),11.17(s,1H,5-OH);ESI-MS:610[M-1]+。
化合物I-10(对甲基肉桂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Rf(石油醚∶乙酸乙酯∶=1∶1)=0.32,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2.38(s,3H,CH3),3.87(s,3H,OCH3),4.12(m,1H,H-9′a),4.29(m,1H,H-8′)4.38(m,1H,H-9′b),4.52(dd,J=11.6,4Hz,1H,H-3),4.93(d,J=8.0Hz,1H,H-7′),4.98(d,J=11.6Hz,1H,H-2),5.97(s,1H,H-6),6.04(s,1H,H-8),6.40(d,J=16.0Hz,1H,H-α),6.87-7.07(m,6H,Ar-H),7.20(d,J=8.0Hz,2H,H-3″′,5″′),7.43(d,J=8.0Hz,2H,H-2″′,6″′)7.64(d,J=16.0Hz,1H,H-β)11.20(s,1H,5-OH);ESI-MS:625[M-1]+。
化合物I-11(对氯肉桂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Rf(氯仿∶乙酸乙酯∶甲酸=50∶1∶0.25)=0.11,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3.89(s,3H,OCH3),4.14(m,1H,H-9′a),4.30(m,1H,H-8′),4.40(m,1H,H-9′b),4.53(dd,J=11.6,4.4Hz,1H,H-3),4.93(d,J=8.0Hz,1H,H-7′),4.99(d,J=12Hz,1H,H-2),5.96(d,J=0.8Hz,1H,H-6),5.96(d,J=0.8Hz,1H,H-8),6.42(d,J=16Hz,1H,H-α),6.87-7.20(m,6H,Ar-H),7.38(d,J=8.0Hz,2H,3″′,5″′),7.46(d,J=8.0Hz,2H,2″′,6″′),7.63(d,J=16.0Hz,1H,H-β)11.20(s,1H,5-OH);ESI-MS:645[M-1]+。
化合物I-12(对溴肉桂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Rf(氯仿∶乙酸乙酯∶甲酸=50∶1∶0.25)=0.13,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3.89(s,3H,OCH3),4.14(m,1H,H-9′a),4.30(m,1H,H-8′),4.40(m,1H,H-9′b),4.53(dd,J=12.0,4.8Hz,1H,H-3),4.93(d,J=8.0Hz,1H,H-7′),4.99(d,J=12.0Hz,1H,H-2),5.96(d,J=0.8Hz,1H,H-6),5.96(d,J=0.8Hz,1H,H-8),6.43(d,J=16.0Hz,1H,H-α),6.87-7.07(m,6H,Ar-H),7.20(d,J=8.0Hz,2H,3″′,5″′),7.41(d,J=8.0Hz,2H,2″′,6″′),7.59(d,J=16.0Hz,1H,H-β),11.20(s,1H,5-OH);ESI-MS:689[M-1]+
化合物I-13(对乙酰胺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Rf(氯仿∶乙酸乙酯∶甲酸=50∶1∶0.25)=0.13,1H NMR(400MHz,氘代氯仿)δ:2.01(s,3H,CH3),3.73(s,3H,OCH3),4.22(m,1H,H-9′a),4.45(m,2H,H-3,8′),4.59(m,1H,H-9′b),5.03(d,J=10.8Hz,1H,H-2),5.05(d,J=7.6Hz,1H,H-7′),6.00(d,J=2.0Hz,1H,H-6),6.02(d,J=2.0Hz,1H,H-8),7.18(d,J=8.4Hz,2H,H-3″′,5″′),6.85-7.32(m,6H,Ar-H),7.97(d,J=8.4Hz,2H,H-2″′,6″′),11.53(s,1H,5-OH);ESI-MS:642[M-1]+。
化合物I-14(3,5-二硝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Rf(氯仿∶乙酸乙酯∶甲酸=50∶1∶0.25)=0.18,1H NMR(400MHz,氘代氯仿)δ:3.87(s,3H,OCH3),4.34(m,1H,H-9′a),4.52(m,1H,H-8′),4.56(m,2H,H-3,H-9′b),4.97(d,J=6.8Hz,1H,H-7′),4.99(d,J=12.0Hz,1H,H-2),6.04(s,1H,H-6),6.11(s,1H,H-8),6.90-8.16(m,9H,Ar-H),11.17(s,1H,5-OH);ESI-MS:675[M-1]+。
实施例15:化合物I-15(对甲氧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8-甲氧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的制备:
根据实施例1的方法,用2-[2,3-二氢-3-(4-羟基-3-甲氧基苯基)-2-羟甲基-8-甲氧基-1,4-苯并二氧六环-6-]-2,3-二氢-3,5,7-三羟基-4H-1-苯并吡喃-4-酮代替水飞蓟宾可以得到化合物I-15:Rf(氯仿∶甲醇=50∶1)=0.28;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3.80(s,3H,OCH3),3.84(s,3H,OCH3),3.86(s,3H,OCB),4.22(m,1H,H-9′a),4.33.(m,1H,H-8′),4.50(m,1H,H-9′b),4.51(m,1H,H-3),4.98(d,J=12.0Hz,1H,H-2),5.02(d,J=8.0Hz,1H,H-7′),6.00(s,1H,H-6),6.03(s,1H,H-8),6.95(d,J=8.8Hz,1H,H-3″′,5″′),6.86-7.15(m,5H,Ar-H),7.95(d,J=8.8Hz,1H,H-2″′,6″′)11.24(s,1H,5-OH);ESI-MS:645[M-1]+。
实施例16:对硝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8-甲氧基-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5相同的方法,可以得到化合物I-16:Rf(氯仿∶乙酸乙酯∶甲酸=50∶1∶0.25)=0.15;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3.87(s,3H,OCH3),3.88(s,3H,OCH3),4.35(m,1H,H-9′a),4.50(m,1H,H-8′),4.57(m,2H,H-3,H-9′b),4.96(d,J=6.8Hz,1H,H-7′),5.01(d,J=12.0Hz,1H,H-2),6.01(s,1H,H-6),6.13(s,1H,H-8),7.59(d,J=8.8Hz,2H,2″′,6″′),6.93-8.16(m,5H,Ar-H),8.33(d,J=8.8Hz,2H,3″′,5″′),11.20(s,1H,5-OH);ESI-MS:660[M-1]+。
实施例17:化合物I-17(对氨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0-6-(2,3-二氢-3,5,7-三羟基-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的制备:
0.5克I-2溶解于10毫升乙酸乙酯中,加入50毫克10%钯碳,用氢气置换空气后,于室温搅拌5小时,过滤,滤液浓缩,经柱层析分离得到浅黄色粉末0.3克,收率:63%。
化合物I-17:Rf(氯仿∶乙酸乙酯∶丙酮∶甲醇∶甲酸=20∶1∶1∶0.5∶0.25)=0.25;1HNMR(400MHz,氘代氯仿)δ:3.73(s,3H,OCH3),4.12(m,1H,H-9′a),4.41(m,2H,H-3,8′)4.56(m,1H,H-9′b),5.02(d,J=10.8Hz,1H,H-2),5.04(d,J=7.6Hz,1H,H-7′),5.92(d,J=2.0Hz,1H,H-6),5.94(d,J=2.0Hz,1H,H-8),6.63(d,J=8.4Hz,2H,H-3″′,5″′),6.82-7.29(m,6H,Ar-H),7.74(d,J=8.4Hz H-2″′,6″′),11.53(s,1H,5-OH);ESI-MS:600[M-1]+。
实施例18:根据实施例17相同的方法可以用I-14作起始物制备化合物I-18:(3-氨基-5-硝基苯甲酸[3-(4-羟基-3-甲氧基苯基)-6-(2,3-二氢-3,5,7-三羟-4-氧代-苯并吡喃-2-)-2,3-二氢-1,4-苯并二氧六环-2-]-甲基酯)的制备:
Rf(氯仿∶乙酸乙酯∶丙酮∶甲醇∶甲酸=20∶1∶1∶0.5∶0.25)=0.17;1H NMR(400MHz,氘代氯仿)δ:3.73(s,3H,OCH3),4.25(m,1H,H-9′a),4.50(m,2H,H-3,8′),4.56(m,1H,H-9′b),5.01(d,J=10.8Hz,1H,H-2),5.03(d,J=7.6Hz,1H,H-7′),5.92(d,J=2.0Hz,1H,H-6),5.94(d,J=2.0Hz,1H,H-8),6.82-8.25(m,9H,Ar-H),11.60(s,1H,5-OH);ESI-MS:645[M-1]+。
式(I)化合物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本发明通过试验发现该类化合物具有抑制人体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以及降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原(HBeAg)的活性,从而可以预期作为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及相关病毒性疾病的药物。此外,本发明将该系列化合物对过氧化氢致大鼠乳鼠原代肝细胞损伤体外模型进行了肝细胞损伤保护活性筛选。该类化合物被发现具有保护肝细胞和促进肝细胞修复的作用。其次,对大鼠急性四氯化碳肝损伤动物体内肝损伤模型进行了保护肝损伤活性测试。发现该类化合物有体内保护动物肝损伤的作用。本发明又对该类化合物抗氧自由基活性进行了测试,发现其具有体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抑制自由基诱导之脂过氧化物生成的活性。以上活性表明该类化合物可以预期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急性慢性肝损伤类疾病以及由氧自由基引起或与氧自由基有关的其他生理改变或疾病的药物。该类化合物还表现出很强的对抗自由基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作用,即对模拟脑神经细胞的PC12细胞有抗氧化损伤保护作用。而且在同一浓度下,其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的能力比阳性对照槲皮素还高。说明其对保护脑神经抗氧化、防治老年性痴呆症有积极作用。
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及其溶剂化物可以与药学上常用的辐料或载体结合,制备得到具有抑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乙肝病毒e抗原以及抑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复制活性,从而可以用于预防以及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组合物或者保健品。上述各类药物组合物或者保健品可以采用注射剂、片剂、胶囊剂、气雾剂、栓剂、膜剂、滴丸剂、外用搽剂、软膏剂等剂型药物。
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及其溶剂化物可以与现已上市的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如阿昔络韦、拉米呋啶、干扰素、等联合使用,制备得到具有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或者保健品。上述各类药物组合物或者保健品可以采用注射剂、片剂、胶囊剂、气雾剂、栓剂、膜剂、滴丸剂、外用搽剂、软膏剂等剂型药物。
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及其溶剂化物可以与药学上常用的辐料或载体结合,制备得到具有保护肝细胞急性和慢性损伤活性从而可以用于预防以及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组合物或者保健品。上述各类药物组合物或者保健品可以采用注射剂、片剂、胶囊剂、气雾剂、栓剂、膜剂、滴丸剂、外用搽剂、软膏剂等剂型药物。
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及其溶剂化物还可以与现已上市的肝脏保护及肝病治疗药物药物如联苯双酯、水飞蓟素、水飞蓟宾葡甲胺、齐墩果酸、二氯乙酸二异丙胺、原卟啉钠(protoporphyrin disodium)、马洛替酯(malotilate)、熊去氧胆酸等联合使用,制备得到具有保护肝脏活性的组合物,可用于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脂肪肝及中毒性肝损伤疾病药品或者保健品。上述各类药物组合物或者保健品可以采用注射剂、片剂、胶囊剂、气雾剂、栓剂、膜剂、滴丸剂、外用搽剂、软膏剂等剂型药物。
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及其溶剂化物可以与现已上市的抗自由基氧化剂药物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联合使用,制备得到具有防御自由基引起的损害活性的抗氧化药物组合物或者保健品,用于治疗上述疾病。上述各类药物组合物或者保健品可以采用注射剂、片剂、胶囊剂、气雾剂、栓剂、膜剂、滴丸剂、外用搽剂、软膏剂等剂型药物。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分别用药理实施例的形式化合物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抑制活性、对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抑制试验、对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抑制试验、对过氧化氢致大鼠乳鼠原代肝细胞损伤体外模型的肝细胞损伤保护活性对大鼠急性四氯化碳肝损伤(动物体内肝损伤模型)保护活性、对大鼠慢性四氯化碳肝损伤保护活性、体外清除超氧化自由基的活性的药理实验结果,说明其在制药领域中的新用途。药理实施例给出了代表性化合物的部分活性数据。同样必须说明,本发明的药理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药理实施例1:化合物I-12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抑制活性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PE7700自动荧光PCR仪,美国Perkin Elmer公司生产;HBV-DNA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由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诊断中心提供,胎牛血清、DMEM、G418、胰蛋白酶均购自Gibco公司。
1.2体外细胞模型:转染乙肝病毒的2.2.15细胞株(HepG 2.2.15)由浙江大学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室培养提供,将HepG 2.2.15细胞接种于DMEM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380ug/mL G418),置5%CO2 37℃培养箱中培养。
1.3药物作用:HepG2.2.15细胞用0.06%胰蛋白酶消化液消化,稀释成8×104/mL悬液,每孔200uL,两天后换含药培养液,药药浓度分别为100μg/mL,50μg/mL,25μg/mL,每个浓度设6个平行孔,每三天换含药培养基一次,吸取换出的培养上清于-20℃冻存待检。以同样条件下不含药物的培养液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以拉米呋啶作为阳性对照,测试时吸上清液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得到结果如表所示。余下细胞用MTT法测定药物细胞毒性。试验另设培养液空白对照组四孔。
2、MTT法检测样品对细胞的毒性:
化合物A对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细胞用DMEM培养基培养,培养基中含10%的胎牛血清,800,000U/mL青霉素和1mg/mL的链霉素。细胞在37℃,含5%CO2潮湿空气的培养箱中培养。
细胞存活率的测定用改良MTT法,在孵育结束时每孔加入20μL MTT[溴化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5mg/mL,用磷酸缓冲液PBS配制),在37℃条件下继续孵育4小时,然后每孔加入100μL终止液(1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用1∶1的异丁醇和2M盐酸配制)以裂解细胞和溶解甲臜(formazan)结晶。微孔反应板在黑暗潮湿的条件下放置过夜。所形成的甲臜用酶标仪在570nm波长下比色,细胞存活率由样品相对于对照的比值计算。
3、ELISA法(标准HBsAg诊断试剂盒)检测样品对HBsAg的抑制作用:
标准试剂盒检测方法:加入药物孵育5,7,14天后的细胞培养上清液,吸出少许,用ELISA法测定,在450nm检测OD值。测定HBsAg,结果以P/N值表示。以同样条件用不含样品的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将6个平行孔的P/N比取平均值后,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对照孔P/N值-实验孔P/N值)÷(对照孔P/N值-2.1)
4、阳性药物对照:拉米呋啶(3-TC)。
5、检测结果:药理实施例1中测试化合物I-12对HBsAg抑制率的试验结果见表二。
表二化合物I-12对HepG2.2.15分泌的乙肝表面抗原的百分抑制率以及第12天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
试验结果说明:目前最具价值的判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志有:乙型表面抗原与抗体(HBsAg与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与抗体(HBeAg与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原与抗体(HbcAg与抗HBc)等。其中HBsAg是判断HBV感染的重要标志,抑制HBsAg并使HBsAg转阴反应是治疗乙型肝炎中的直接目的之一。化合物I-12第四天、第八天和第十二天化合物A在不同浓度时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均显示出一定的抑制活性,且比阳性对照药品拉米呋啶对乙肝表面抗原的抑制活性强。
结论:化合物I-12属于高活性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抑制剂。该类水飞蓟宾单酯类衍生物(化合物I-12为例)属于强效的HBsAg抑制剂。
药理实施例2.化合物I-12对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抑制试验
材料与方法:按照药理实施例1中描述的方法,我们用ELISA法(标准HBeAg诊断试剂盒)检测了样品对HBeAg的抑制作用。以化合物I-12为例说明。标准试剂盒检测方法:加入药物孵育5,7,14天后的细胞培养上清液,吸出少许,用ELISA法测定,在450nm检测OD值。测定HBeAg,结果以P/N值表示。以同样条件用不含样品的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将6个平行孔的P/N比取平均值后,计算抑制率。阳性药物对照:拉米呋啶(3-TC)。
抑制率=(对照孔P/N值-实验孔P/N值)÷(对照孔P/N值-2.1)
检测结果:药理实施例2中测试对HBeAg抑制率的试验结果见表三。
表三 化合物I-12对HepG2.2.15分泌的乙肝e抗原的百分抑制率以及第12天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
试验结果说明:乙型肝炎e抗原与抗体(HBeAg与抗-HBe)是判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重要标志,抑制HBeAg并使HBeAg转阴反应是治疗乙型肝炎中的直接目的之一。第四天、第八天和第十二天化合物I-12在高浓度时对乙肝e抗原HBeAg均显示出较强的抑制活性,且比阳性对照药品拉米呋啶对乙肝e抗原的抑制活性强许多倍。
结论:化合物B属于有较高活性的乙肝e抗抗原HBeAg抑制剂。该类水飞蓟宾单酯类衍生物(化合物I-12为例)属于强效的HBeAg抑制剂。
药理实施例3.化合物I-12对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抑制试验
1.仪器与试:PE7700自动荧光PCR仪,美国Perkin Elmer公司生产;HBV-DNA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由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诊断中心提供,胎牛血清、DMEM、G418、胰蛋白酶均购自Gibco公司。
2.体外细胞模型:HepG 2.2.15细胞株由由浙江大学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室培养提供,将HepG 2.2.15细胞接种于DMEM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380ug/mLG418),置5%CO237℃培养箱中培养。
3.药物作用:HepG 2.2.15细胞用胰蛋白酶消化液消化,稀释成8×104/mL悬液,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200uL,24小时后,换含药培养液,I-12药物浓度分别为0.5mg/mL,0.05mg/mL,0.005mg/mL,每个浓度设6个平行孔,继续培养24小时,留取培养上清于-20℃冻存待检。以同样条件下不含药物的培养液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以拉米呋啶作为阳性对照,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其对HBV的抑制作用。
4.HBV-DNA定量采用常规碱裂解法从培养上清中提取HBV-DNA。按试剂说明书操作,50uL反应体积中含30uL反应缓冲液,5uL MgCl2,5uL引物和探针,7uL样品处理上清液和3uL Taq酶。各反应管放入PCR仪中,按下列条件扩增:92℃2分钟预变性,然后按93℃45秒-55℃120秒,共40个循环。反应结束后,由电脑自动分析计算出结果。
5.试验结果:化合物I-12对乙型肝炎病毒脱氧糖核酸(HBV-DNA)的抑制试验结果如表四所示
表四.化合物I-12对HepG2.2.15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百分抑制率以及第12天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
试验结果说明:第四天、第八天和第十二天化合物I-12对HBV-DNA均显示出一定的抑制活性,但是比阳性对照药品拉米呋啶对HBV-DNA的抑制活性要弱,属于有一定活性的HBV-DNA抑制剂。
药理实施例4 化合物I-1对大鼠急性四氯化碳肝损伤(动物体内肝损伤模型)保护活性的试验
1、四氯化碳进入体内后,在肝细胞内质网中经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代谢,生成活泼的三氯甲基自由基和氯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可与细胞内和细胞膜的大分共价结合,使酶功能丧失,细胞膜脂质过氧化,胞浆Ca2+浓度升高,导致肝细胞损伤,胞浆内转氨酶渗入血液。
2、ICR鼠,全雄,48只。(购自浙江省药品检定所)。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试药(L)组、试药(M)组、试药(H)组,每组8只。各组动物给药情况如下:(1)正常组:生理盐水(NS);(2)模型组:NS;(3)阳性组:联苯双酯100mg/kg;(4)试药I-1(L)组:50mg/kg;(5)试药I-1(M)组:100mg/kg;(6)试药I-1(H)组:200mg/kg;各组药物均用NS溶解。分组后灌胃给药(10ml/kg),每天给药一次,连续7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除正常组外,均参加造模。用橄榄油配成1%的CCl4溶液,用前反复振荡混匀。腹腔注射1%的CCl4溶液(10ml/kg)致毒。注射毒物后禁食过夜。末次给药24小时后,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AST和ALT。取一小块肝组织,立即放入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用于制作病理切片。
3、血清谷草转氨酶(AST/GOT)的检测和血清谷丙转氨酶(ALT/GPT)的检测:结果见表五。
表五 化合物I-1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ST/GOT和ALT/GPT的影响
血清AST和ALT检测结果表明:试药I-1和阳性药联苯双酯在试验剂量下能明显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AST/GOT和ALT/GPT水平;其中I-1(H)组能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AST/GOT水平和ALT/GPT水平;说明该类水飞蓟酯类化合物具有保护肝脏损伤的作用。
4、组织病理学检测:
(一)、病理切片制作方法:
取材:每只动物取同一叶肝脏部位大致相同的一小块肝组织(含包膜),大小:0.5cm×0.5cm×0.2cm,纵切或横切,按照标准病理学切片程序进行固定、洗条、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展片、烤片、脱蜡、清洗、水化、HE染色、分化、返蓝、脱水与透明、封片,编号后进行观察。1、肉眼观察:模型组小鼠体积和色泽无明显改变。2、显微镜下观察:模型组小鼠肝小叶中央区细胞变性坏死,数个肝细胞坏死灶融合呈板状。试药组和阳性组小鼠肝细胞损伤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病理组织学检测表明,试药和阳性药能不同程度改善四氯化碳导致的小鼠肝细胞损伤。
试验结果说明:该类水飞蓟酯类化合物具有保护肝脏损伤的作用,并能改善四氯化碳导致的小鼠肝细胞损伤。
氧压是由机体细胞产生和清除自由基之间的失调所引起的,可诱发多种疾病。氧压可引起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帕金森氏病,阿尔茨海默病。另外它还跟其它疾病的病理途径有关,如心脏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病毒性疾病(如AIDS、肝炎)。因此寻找新的抗氧化剂成为治疗由氧压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有效途径。本发明用体外清除阴离子超氧化自由基的活性试验;体外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的活性试验;测定化合物对双氧水H2O2所致PC12(大鼠肾上嗜铬细胞瘤)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化合物抑制自由基诱导之脂过氧化物生成等试验说明本发明权利要求中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下面分别用药理实施例予以说明。
药理实施例5 化合物I-1体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活性试验
化合物I-1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的检测乃使用吩嗪-N甲硫酸盐-NADH(phenazine methosulfate-NADH)系统,用四唑氮蓝(nitroblue tetrazolium)还原方法检定。用3毫升含有78μM的NADH、50μM四唑氮蓝和10μM吩嗪-N甲硫酸盐在pH值为8.0的16mM Tris-HCl缓冲液中产生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对不同浓度的化合物I-1检测其活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四唑氮蓝反应生成物的颜色用分光光度计在560nm波长下监测,槲皮素被用作阳性对照药物。试验结果见表六。
表六
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I-1具有一定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但是在同一浓度下,其清除能力没有槲皮素高。结论:该类水飞蓟素单酯类化合物属于具有一定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抗氧化物质。
药理实施例6 化合物I-18体外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的活性试验
DPPH的甲醇溶液在517nm有强吸收值,其被抗氧化物还原时,吸收值下降,吸光度越低,其抗氧化作用越强。在250μL反应体系中含有各种不同浓度的化合物I-18 25μL,DPPH(0.4mg·mL-1)的甲醇溶液40μL及甲醇溶液185μL,37℃水浴反应30分钟后,在517nm处测定吸光度。DPPH的甲醇液和槲皮素分别作为阴性、阳性对照,结果见表七。
表七
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I-18具有一定的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但是在同一浓度下,其清除能力没有槲皮素高。结论:该类水飞蓟素单酯类化合物属于具有一定清除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物质。
药理实施例7 化合物I-6对双氧水H2O2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活性试验
H2O2是一种主要的活性自由基的前体,它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细胞的凋亡,PC12细胞(大鼠肾上嗜铬细胞瘤)可模拟脑神经细胞,因此常用它来作为研究药物与神经细胞之间关系的模型,用MTT测细胞的存活率,如果待测化合物有清除由H2O2引起的自由基,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OD值高,细胞存活率就高,反之就低。对唐希灿所报道的方法(XiaoqiuXiao等,Neurosci Letter,1999,275:73-76.)加以改进测定化合物的保护作用。PC12细胞用DMEM培养基培养,培养基中含10%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和100U/mL链霉素。细胞以每孔6000个的密度加到96孔板中,在37℃,50%CO2潮湿空气的培养箱中培养36小时。细胞存活率用倒置显微镜观观察和改良的MTT法。细胞经36小时的孵育后,分别加新配的化合物I-6的二甲亚砜溶液以浓度梯度加入到各孔中。作用2小时后加入新配的H2O2(终浓度为500μmol/L)作用3小时,显微镜观察记录,弃去原培养液,加入新的培养液100μL,然后加入MTT 10μL,3小时后,小心吸去培养液,加入150μL DMSO溶解甲臜,于570nm处读数。用槲皮素作阳性对照,结果见表八
表八 化合物I-6及阳性对照槲皮素对双氧水损伤PC12细胞保护率
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I-6具有很强的对抗自由基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作用,即对模拟脑神经细胞的PC12细胞有抗氧化损伤保护作用。而且在同一浓度下,其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的能力比阳性对照槲皮素还高。结论:该类水飞蓟素单酯类化合物属于具有强效保护模拟脑神经细胞的PC12细胞作用的抗氧化物质。
测定化合物对H2O2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可作为初步探讨其保护中枢脑神经细胞的作用机理。故该类化合物表现出对双氧水损伤所致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说明其对老年性痴呆证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药理实施例8 化合物I-2抑制自由基诱导之脂过氧化物生成的活性试验
1.实验原理:脂质过氧化是自由基作用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产物,含量与自由基的生成正相关,由于机体有抗氧化的酶系及非酶系的保护作用,使自由基不断产生又不断被清除。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抗氧化剂不断下降,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逐渐减弱,脂质过氧化作用则增强,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多。因此,测定样品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是筛选抗氧化,抗衰老药物的重要指标之一。
2化合物I-2 抑制自由基诱导之脂过氧化物生成乃通过鼠肝微粒体检测。(1)肝微粒体的制备:实验大鼠断头处死,迅速取出肝脏,用超速离心法制备肝微粒体。(2)样品对鼠肝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在含FeSO4(4μmol/L)与Vc(50μmol/L)的1mL缓冲液中加入200μg/mL微粒体中,以诱导产生脂质过氧化,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I-2样品,37℃孵育30分钟后加入1mL三氯醋酸(20%)中止反应加入1.5mL硫代巴比妥酸(0.76%),100℃沸水浴20分钟,离心去除蛋白沉淀,在532nm波长下测定上清吸光度。脂质过氧化以反应中生成的丙二醛表示,实验以槲皮素作为阳性对照。试验结果见表九。
表九.样品对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I-2具有很强的抑制自由基诱导之脂过氧化物生成能力,即对细胞有抗氧化损伤保护作用。而且在同一浓度下,其对细胞抗氧化损伤能力比阳性对照槲皮素还高。结论:该类水飞蓟素单酯类化合物属于具有强效保护细胞抗氧化物质。提示其具有保肝护肝以及预期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急性慢性肝损伤类疾病的作用。
药理实施例9 化合物I-18对SD新生大鼠原代肝细胞双氧水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试验
无菌取出SD大鼠新生乳鼠(5日龄内)肝脏,剪碎,用0.25%的胰蛋白酶消化,制成肝细胞悬液。将肝细胞悬液收集在锥形瓶中,用200目双层尼龙过滤,再用清洗液清洗,离心3次,以培养液重悬,即可得到大部分为肝实质细胞的悬液。
用1640培养液(内含10%小牛血清,105U/L青霉素,100mg/L链霉素10mg/L胰岛素)稀释纯化的肝细胞悬液,每毫升含1.0×106个肝细胞。将上述肝细胞悬液加入96孔(每孔0.1ml)培养板中,置5%CO2培养箱中,在37℃下培养12h后,吸弃上清,加入0.6mmol/L的H2O2。作用1h后,分别加入高、中、低3种不同浓度的I-18样品试验药液,每一浓度至少设3个复孔,同时设溶剂和阳性对照组。继续培养48h后,吸弃上清,收集肝细胞样品,570nm波长下用酶标仪计算保护率和增生指数,结果见表十
表十.SD新生大鼠原代肝细胞双氧水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I-18具有较强的保护SD新生大鼠原代肝细胞免受双氧水损伤模型的能力,即对SD新生大鼠原代肝细胞有抗氧化损保护作用。但在同一浓度下,其对细胞抗氧化损伤能力比阳性对照槲皮素略低。结论:该类水飞蓟素单酯类化合物属于具有有效保护细胞抗氧化物质。提示其具有保肝护肝以及预期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急性慢性肝损伤类疾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