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3282A - 一种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33282A
CN102633282A CN2012101480774A CN201210148077A CN102633282A CN 102633282 A CN102633282 A CN 102633282A CN 2012101480774 A CN2012101480774 A CN 2012101480774A CN 201210148077 A CN201210148077 A CN 201210148077A CN 102633282 A CN102633282 A CN 1026332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traethoxy
silicon molecular
mesoporous titanium
molecular screen
mol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480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33282B (zh
Inventor
林凯峰
赵勇
姜艳秋
许宪祝
孙建敏
张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21014807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332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33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32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332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32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licates, Zeolites, And Molecular Sieves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一种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的方法。本发明要解决水热合成的介孔钛硅材料颗粒尺寸较大的技术问题。方法: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聚季铵盐-6和氨水依次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再将正硅酸乙酯与钛酸四丁酯逐滴加入到混合溶液中,然后继续搅拌,得到前驱体溶液;前驱体溶液水热处理后,分离出固相物并洗涤、干燥,然后置于马弗炉中焙烧,得到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本发明制备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平均尺寸小于100nm,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中的介孔孔径在2~3.5nm,比表面积在300~850m2/g。可用于大分子催化的精细化工和药物合成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1992年Mobil公司首次开发了M41S系列材料以来,介孔SiO2因其具有规则的孔道、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可调等特点,在离子交换、吸附与分离、主客体化学和工业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逐渐成为介孔材料的研究热点。大量的研究表明,将过渡金属元素引入介孔SiO2的骨架中可以得到高活性、高选择性的介孔催化材料。其中,含有金属钛的介孔钛硅材料因其在很多催化反应中具有独特的性能,因此一直是研究的焦点。
通常情况下,介孔钛硅材料可通过水热方法合成。有研究表明,现有的介孔钛硅材料的颗粒尺寸多在微米级范围,由于颗粒尺寸大,导致其在催化反应中反应物与反应活性中心的接触频率较低,从而使其催化性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这限制了其更加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水热合成的介孔钛硅材料颗粒尺寸较大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称取正硅酸乙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去离子水、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和钛酸四丁酯、过氧化氢和聚季铵盐-6,其中正硅酸乙酯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为1∶0.1~0.2、正硅酸乙酯与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50~70、正硅酸乙酯与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的质量比为1∶0.5~3、正硅酸乙酯与钛酸四丁酯的摩尔比为1∶0.01~0.03、正硅酸乙酯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0~8、聚季铵盐-6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0.04~5;
二、将步骤一称取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聚季铵盐-6和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依次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再在室温搅拌的条件下,将正硅酸乙酯与钛酸四丁酯逐滴加入到混合溶液中,然后继续搅拌3~6h,得到前驱体溶液;
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前驱体溶液装入带有聚四氟乙烯衬里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60~120℃的条件下恒温处理24~72h,得到固液混合物;
四、将步骤三得到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或者离心分离,再将得到的固相物用去离子水洗涤后,放在55℃~65℃的干燥箱中干燥8~36h,再研成粉末;
五、将步骤四得到的粉末置于马弗炉中,以1.5℃/h~2℃/h的升温速率升至450℃~600℃并保持4~8h,得到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
本发明中的聚季铵盐-6是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均聚物。
本发明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以氨水为碱源,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以聚季铵盐-6为粒子生长限制试剂,在室温条件下,硅源和钛源混合而缓慢滴加的方式制备了沉淀物,然后经过水热合成,再经高温焙烧除去有机物,从而得到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过程中,过氧化氢是钛酸四丁酯的络合剂。因为钛酸四丁酯的水解速度非常快,且水解产物易转化生成二氧化钛。所以加入过氧化氢有利于钛物种进入分子筛的骨架,并且在本方案中还有利于维持MCM-41型有序排列的二维六方介孔孔道结构。
本发明制备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具有球形或椭球形的规则形貌,粒子平均尺寸小于100nm,局部区域的粒子有团聚现象发生,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中的介孔孔径在2~3.5nm,比表面积在300~850m2/g。由于钛源的加入,钛原子取代了SiO2骨架中的部分硅原子。与大颗粒尺寸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粒子相比,本发明制备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颗粒尺寸较小,介孔孔道长度较短。这些较短的介孔孔道有助于反应物在孔道中更容易扩散,从而将增加反应物和孔道中的反应活性中心的有效碰撞频率,即增加反应速率,从而增加催化活性;另一方面,目标产物在这些较短的介孔孔道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从而抑制了可能副反应的发生。这些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故本发明对工业生产有一定意义。此外,本发明方法还具有制备条件温和、工艺简单、对环境无污染和制备周期短等优点。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可用于大分子催化的精细化工和药物合成领域,在化学工业、生物技术、分离提纯和环境能源等方面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试验一制备的介孔Ti-MCM-41纳米粒子的X射线衍射光谱图;
图2是试验一制备的介孔Ti-MCM-41纳米粒子的扫描电镜图;
图3是试验一制备的介孔Ti-MCM-41纳米粒子的氮气吸附-脱附曲线图;
图4是试验二制备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扫描电镜图;
图5是试验二制备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红外光谱图;
图6是试验三制备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扫描电镜图;
图7是试验三制备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红外光谱图;
图8是试验四制备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X射线衍射光谱图;
图9是试验四制备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扫描电镜图;
图10是试验四制备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称取正硅酸乙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去离子水、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和钛酸四丁酯、过氧化氢和聚季铵盐-6,其中正硅酸乙酯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为1∶0.1~0.2、正硅酸乙酯与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50~70、正硅酸乙酯与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的质量比为1∶0.5~3、正硅酸乙酯与钛酸四丁酯的摩尔比为1∶0.01~0.03、正硅酸乙酯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0~8、聚季铵盐-6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0.04~5;
二、将步骤一称取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聚季铵盐-6和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依次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再在室温搅拌的条件下,将正硅酸乙酯与钛酸四丁酯逐滴加入到混合溶液中,然后继续搅拌3~6h,得到前驱体溶液;
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前驱体溶液装入带有聚四氟乙烯衬里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60~120℃的条件下恒温处理24~72h,得到固液混合物;
四、将步骤三得到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或者离心分离,再将得到的固相物用去离子水洗涤后,放在55℃~65℃的干燥箱中干燥8~36h,再研成粉末;
五、将步骤四得到的粉末置于马弗炉中,以1.5℃/h~2℃/h的升温速率升至450℃~600℃并保持4~8h,得到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
本实施方式制备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具有球形或椭球形的规则形貌,粒子平均尺寸小于100nm,局部区域的粒子有团聚现象发生,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中的介孔孔径在2~3.5nm,比表面积在300~850m2/g。由于钛源的加入,钛原子取代了SiO2骨架中的部分硅原子。与大颗粒尺寸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粒子相比,本发明制备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颗粒尺寸较小,介孔孔道长度较短。这些较短的介孔孔道有助于反应物在孔道中更容易扩散,从而将增加反应物和孔道中的反应活性中心的有效碰撞频率,即增加反应速率,从而增加催化活性;另一方面,目标产物在这些较短的介孔孔道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从而抑制了可能副反应的发生。本实施方式的方法还具有制备条件温和、工艺简单、对环境无污染和制备周期短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正硅酸乙酯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为1∶0.11~0.18、正硅酸乙酯与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55~65、正硅酸乙酯与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的质量比为1∶1~2、正硅酸乙酯与钛酸四丁酯的摩尔比为1∶0.015~0.25、正硅酸乙酯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2~6、聚季铵盐-6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0.05~4.5。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正硅酸乙酯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为1∶0.15、正硅酸乙酯与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60、正硅酸乙酯与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的质量比为1∶1.2、正硅酸乙酯与钛酸四丁酯的摩尔比为1∶0.1、正硅酸乙酯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4、聚季铵盐-6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2。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将正硅酸乙酯与钛酸四丁酯逐滴加入到混合溶液中的,继续搅拌4~5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将正硅酸乙酯与钛酸四丁酯逐滴加入到混合溶液中的,继续搅拌4.5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水热处理的温度为80~100℃,水热处理的时间为28~65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水热处理的温度为90℃,水热处理的时间为36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干燥的温度为55℃~65℃、干燥时间为12~36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干燥的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24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五中以1.6℃/h~1.9℃/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580℃并保持5~7h。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
用以下试验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一:本试验的一种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称取正硅酸乙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去离子水、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和钛酸四丁酯和聚季铵盐-6,其中正硅酸乙酯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为1∶0.13、正硅酸乙酯与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62、正硅酸乙酯与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的质量比为1∶1.2、正硅酸乙酯与钛酸四丁酯的摩尔比为1∶0.026、聚季铵盐-6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0.18;
二、将步骤一称取的十六烷基溴化铵、聚季铵盐-6和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依次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再在室温搅拌的条件下,将正硅酸乙酯与钛酸四丁酯逐滴加入到混合溶液中,然后继续搅拌4h,得到前驱体溶液;
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前驱体溶液装入带有聚四氟乙烯衬里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100℃的条件下恒温处理48h,得到固液混合物;
四、将步骤三得到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或者离心分离,再将得到的固相物用去离子水洗涤后,放在60℃的干燥箱中干燥8小时,再研成粉末;
五、将步骤四得到的粉末置于马弗炉中,以1.67℃/h的升温速率升至550℃并保持6h,得到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
本试验一的步骤二中所述的室温为15℃~25℃。
本试验一得到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粉末X射线衍谱图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除了在2θ约为2°处出现了一个主衍射峰以外,在3°-5°范围内也出现了两个较强的衍射峰,这些峰的位置与MCM-41型六方晶格hko衍射峰的(100)、(110)和(200)晶面衍射峰的位置吻合,表明合成的材料具有MCM-41型的二维六方排列的介孔,并且有序度较高。X射线衍谱图的结果表明,本试验一合成的纳米粒子为介孔Ti-MCM-41纳米粒子。
本试验得到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扫描电镜照片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知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为平均粒径在75~90nm范围内的球形或椭球形颗粒。
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本试验得到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在960cm-1左右处有一个明显的红外吸收峰,该峰可归属为-(O)3-Si-O-Ti-基团的振动吸收,表明介孔Ti-MCM-41纳米粒子中的钛原子位于介孔材料的骨架中。本试验得到的介孔Ti-MCM-41纳米粒子在225nm左右处出现一个很强的紫外吸收峰,表明钛物种基本都以单一的四配位形式存在分子筛的骨架中。
本试验得到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氮气吸附-脱附曲线图,如图3所示,样品的氮气吸附等温线属于典型的IV型吸附曲线。在相对压力为0.3~0.4内吸附量出现明显的突跃,这归因于Ti-MCM-41孔道内的毛细凝聚现象,表明产品具有孔径分布均一的介孔。在相对压力接近饱和时,吸附量也出现了明显的突跃,这可归因于样品纳米颗粒堆积而产生的空隙吸附现象。本试验得到的介孔Ti-MCM-41纳米粒子的介孔孔径为3.2nm,孔容为0.9cm3/g,比表面积为730m2/g。
本试验的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生产周期仅需3天,且对环境友好无污染。
试验二:本试验与试验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正硅酸乙酯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为1∶0.13、正硅酸乙酯与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62、正硅酸乙酯与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的质量比为1∶1.2、正硅酸乙酯与钛酸四丁酯的摩尔比为1∶0.026、聚季铵盐-6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2.7;其它与试验一相同。
本试验得到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扫描电镜图,如图4所示,从图4中可知本试验制备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为平均粒径在75~90nm范围内的球形或椭球形颗粒。
将本试验制备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得到红外光谱图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看出本试验得到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在960cm-1左右处有一个明显的红外吸收峰,该峰是由-(O)3-Si-O-Ti-基团振动形成的,表明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中的钛原子位于介孔材料的骨架中。本试验得到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在226nm左右处出现一个很强烈的吸收峰,表明钛物种基本都以单一的四配位形式存在分子筛骨架中。氮气吸附-脱附曲线结果表明,本试验得到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中的介孔孔径为2.7nm,孔容为0.9cm3/g,比表面积为560m2/g。
本试验的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生产周期仅需3天,且对环境友好无污染。
试验三:本试验与试验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正硅酸乙酯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为1∶0.13、正硅酸乙酯与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62、正硅酸乙酯与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的质量比为1∶1.2、正硅酸乙酯与钛酸四丁酯的摩尔比为1∶0.026、聚季铵盐-6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4.5;其它与试验一相同。
本试验得到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扫描电镜图,如图6所示,从图6中可知本试验制备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为平均粒径在75~90nm范围内的球形或椭球形颗粒。
本试验得到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红外光谱图如图7所示,从图7可以看出本试验得到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在960cm-1左右处有一个明显的红外吸收峰,该峰是由-(O)3-Si-O-Ti-基团振动形成的,表明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中的钛原子位于介孔材料的骨架中。本试验得到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在237nm左右处出现一个很强烈的吸收峰,表明钛物种基本都以单一的四配位形式存在分子筛骨架中。氮气吸附-脱附曲线结果表明,本试验得到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中的介孔孔径为2.7nm,孔容为0.4cm3/g,比表面积为320m2/g。
本试验的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生产周期仅需3天,且对环境友好无污染。
试验四:本试验与试验一不同的是步骤一用以下操作代替:称取正硅酸乙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去离子水、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钛酸四丁酯、过氧化氢和聚季铵盐-6,其中正硅酸乙酯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为1∶0.13、正硅酸乙酯与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62、正硅酸乙酯与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的质量比为1∶1.2、正硅酸乙酯与钛酸四丁酯的摩尔比为1∶0.026、正硅酸乙酯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6.2、聚季铵盐-6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1.8;其它与试验一相同。
本试验得到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X射线衍射图如图8所示,从图8中可知,样品在2θ约为2°处出现了一个主衍射峰,此外在3°-5°范围内还出现了较弱的衍射峰,这些峰的位置与MCM-41型六方晶格hko衍射峰的(100)、(110)和(200)晶面衍射峰的位置吻合,表明合成的材料具有MCM-41型的二维六方排列的介孔孔道结构。但其特征衍射峰的强度较低,说明所合成的MCM-41型介孔钛硅分子筛的有序度较低。
本试验得到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扫描电镜图,如图9所示,从图9中可知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为平均粒径在75~90nm范围内的球形或椭球形颗粒。
本试验得到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红外光谱图如图10,从图10可以看出,本试验得到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在958cm-1处有一个明显的红外吸收峰,该峰是由-(O)3-Si-O-Ti-基团振动形成的,表明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中的钛原子位于介孔材料的骨架中。本试验得到的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在200nm处出现一个很强烈的吸收峰,表明钛物种基本都以单一的四配位形式存在分子筛骨架中。
在本试验的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过程中,过氧化氢是钛酸四丁酯的络合剂。因为钛酸四丁酯的水解速度非常快,且水解产物易转化生成二氧化钛。所以加入过氧化氢有利于钛物种进入分子筛的骨架,并且在本方案中还有利于维持MCM-41型有序排列的二维六方介孔孔道结构。
本试验的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生产周期仅需3天,且对环境友好无污染。

Claims (10)

1.一种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称取正硅酸乙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去离子水、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和钛酸四丁酯、过氧化氢和聚季铵盐-6,其中正硅酸乙酯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为1∶0.1~0.2、正硅酸乙酯与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50~70、正硅酸乙酯与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的质量比为1∶0.5~3、正硅酸乙酯与钛酸四丁酯的摩尔比为1∶0.01~0.03、正硅酸乙酯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0~8、聚季铵盐-6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0.04~5;
二、将步骤一称取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聚季铵盐-6和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依次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再在室温搅拌的条件下,将正硅酸乙酯与钛酸四丁酯逐滴加入到混合溶液中,然后继续搅拌3~6h,得到前驱体溶液;
三、将步骤二得到的前驱体溶液装入带有聚四氟乙烯衬里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60~120℃的条件下恒温处理24~72h,得到固液混合物;
四、将步骤三得到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或者离心分离,再将得到的固相物用去离子水洗涤后,放在55℃~65℃的干燥箱中干燥8~36h,再研成粉末;
五、将步骤四得到的粉末置于马弗炉中,以1.5℃/h~2℃/h的升温速率升至450℃~600℃并保持4~8h,得到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正硅酸乙酯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为1∶0.11~0.18、正硅酸乙酯与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55~65、正硅酸乙酯与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的质量比为1∶1~2、正硅酸乙酯与钛酸四丁酯的摩尔比为1∶0.015~0.25、正硅酸乙酯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2~6、聚季铵盐-6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0.05~4.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正硅酸乙酯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为1∶0.15、正硅酸乙酯与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60、正硅酸乙酯与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的质量比为1∶1.2、正硅酸乙酯与钛酸四丁酯的摩尔比为1∶0.1、正硅酸乙酯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4、聚季铵盐-6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将正硅酸乙酯与钛酸四丁酯逐滴加入到混合溶液中的,继续搅拌4~5h。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将正硅酸乙酯与钛酸四丁酯逐滴加入到混合溶液中的,继续搅拌4.5h。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水热处理的温度为80~100℃,水热处理的时间为28~65h。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水热处理的温度为90℃,水热处理的时间为36h。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干燥的温度为55℃~65℃、干燥时间为12~36h。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干燥的温度为60℃、干燥时间为24h。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以1.6℃/h~1.9℃/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580℃并保持5~7h。
CN201210148077.4A 2012-05-14 2012-05-14 一种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332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8077.4A CN102633282B (zh) 2012-05-14 2012-05-14 一种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8077.4A CN102633282B (zh) 2012-05-14 2012-05-14 一种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3282A true CN102633282A (zh) 2012-08-15
CN102633282B CN102633282B (zh) 2014-06-11

Family

ID=46617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4807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33282B (zh) 2012-05-14 2012-05-14 一种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33282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3247A (zh) * 2013-03-09 2013-07-10 淮南师范学院 一种直接制备复合孔沸石分子筛球的方法
CN103818923A (zh) * 2014-01-17 2014-05-28 温州大学 一种介孔ts-1沸石及其应用
CN104874420A (zh) * 2015-06-19 2015-09-02 南开大学 一种含钛多级孔结构介孔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7321303A (zh) * 2017-07-28 2017-11-07 滨州学院 一种载Mn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240176A (zh) * 2019-07-16 2019-09-17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10961089A (zh) * 2018-09-28 2020-04-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钛硅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12745525A (zh) * 2019-10-29 2021-05-04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26500A (zh) * 2020-09-21 2022-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酮氨肟化制备酮肟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林凯峰: "具有高氧化活性的介孔催化材料的合成及其结构与催化性能表征",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工程科技I辑》 *
王晓星等: "以阳离子聚合物为介孔模板合成多级孔TS-1", 《催化学报》 *
郭建维等: "长程有序Ti-MCM-41的合成、表征与催化氧化性能",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3247A (zh) * 2013-03-09 2013-07-10 淮南师范学院 一种直接制备复合孔沸石分子筛球的方法
CN103818923A (zh) * 2014-01-17 2014-05-28 温州大学 一种介孔ts-1沸石及其应用
CN103818923B (zh) * 2014-01-17 2015-11-18 温州大学 一种介孔ts-1沸石及其应用
CN104874420A (zh) * 2015-06-19 2015-09-02 南开大学 一种含钛多级孔结构介孔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7321303A (zh) * 2017-07-28 2017-11-07 滨州学院 一种载Mn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961089A (zh) * 2018-09-28 2020-04-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钛硅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10961089B (zh) * 2018-09-28 2022-09-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钛硅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10240176A (zh) * 2019-07-16 2019-09-17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12745525A (zh) * 2019-10-29 2021-05-04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45525B (zh) * 2019-10-29 2023-09-29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26500A (zh) * 2020-09-21 2022-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酮氨肟化制备酮肟的方法
CN114426500B (zh) * 2020-09-21 2024-02-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酮氨肟化制备酮肟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3282B (zh) 2014-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3282A (zh) 一种制备介孔钛硅分子筛纳米粒子的方法
CN104248985B (zh) 球形蒙脱石介孔复合载体和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CN103101930B (zh) 一种有序介孔zsm-5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83312B (zh) 一种氮、磷掺杂多孔碳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Wang et al.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BiOBr catalyst
CN104248988B (zh) 球形介孔海泡石复合载体和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US20090029146A1 (en) Mesoporous Particles
CN104607231B (zh) 具有三维有序大孔结构的氮化碳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07542B (zh) 一种光催化剂/SiO2复合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11262B (zh) 一种金属有机骨架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15978A (zh) 用于净化VOCs的有机‑无机杂化介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48986B (zh) 球形凹凸棒石介孔复合载体和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CN106732358B (zh) 一种负载氧化铁的生物质碳化微球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4588110A (zh) 一种石墨烯/壳聚糖/氧化亚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00573B (zh) 一种由纳米晶粒组成的大块状多孔沸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14006B (zh)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沸石的制备方法
CN110668458B (zh) Al-SBA-15介孔分子筛和脱硝催化剂及各自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48989B (zh) 球形介孔海泡石复合载体和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CN104248979A (zh) 球形介孔二氧化硅复合载体和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CN105709689A (zh) 碳基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45170A (zh) 一种片状结构的钴掺杂氧化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1531375A (zh) 一种双峰硅铝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
KR20130000667A (ko) 수열합성법을 이용한 이산화티탄 광촉매 제조방법
CN106902890A (zh) 一种Cu‑BTC/钒酸铋/SWCNTs三元异质结构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Xu et al. Synthesis of ordered mesoporous silica from biomass ash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2 adsorp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

Termination date: 201705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