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1206B - 放射线摄影装置和通信模式设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放射线摄影装置和通信模式设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31206B
CN102631206B CN201210018135.1A CN201210018135A CN102631206B CN 102631206 B CN102631206 B CN 102631206B CN 201210018135 A CN201210018135 A CN 201210018135A CN 102631206 B CN102631206 B CN 1026312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pattern
pattern
contro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181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31206A (zh
Inventor
神谷毅
北川祐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31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1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312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12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283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haracterised by a detector unit being housed in a casset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94Means for identifying the diagnostic de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48Remote control of the apparatus or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6Details of data transmission or power supply, e.g. use of slip rings
    • A61B6/566Details of data transmission or power supply, e.g. use of slip rings involv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agnostic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2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 particular type of detector
    • A61B6/4233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 particular type of detector using matrix detec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291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the detector being combined with a grid or gr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1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the apparatus being modula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2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hygiene or sterilis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Radiography Using Non-Light Wav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和通信模式设定装置。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具有:生成部,该生成部生成表示由照射的放射线形成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第一通信部,在该第一通信部处,无线通信可选择性地处于直接通信模式或者间接通信模式;存储部,该存储部存储通信模式的设定;以及控制部,如果做出了在直接通信模式中进行通信的设定,则该控制部控制第一通信部在直接通信模式下进行无线通信,如果做出了在间接通信模式中进行通信的设定,则控制部控制第一通信部尝试在间接通信模式与控制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控制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如果不能进行通信,则控制部控制第一通信部在直接通信模式下进行无线通信。

Description

放射线摄影装置和通信模式设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和通信模式设定装置。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其中无线通信能够选择性地处于设备彼此直接通信的直接通信模式或者设备经由另一无线设备彼此间接通信的间接通信模式,并且对从放射线源发射并且透射过被检体的放射线所表示的放射线图像进行拍摄,并且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通信模式进行设定的通信模式设定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FPD(平板检测器)已被投入实际使用。在FPD中,在TFT(薄膜晶体管)有源矩阵基板上布置有放射线敏感层,并且FPD检测诸如X射线、伽马射线、阿尔法射线等辐射的放射线,并且将放射线直接转换为表示辐射的放射线量的分布的放射线图像的数据,并且输出数据。便携式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在下文中也称为电子盒)也已经投入实际使用。便携式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包括诸如FPD等的平板型放射线检测器、包括图像存储器的电子电路、和电源部,并且在图像存储器中存储从放射线检测器输出的放射线图像数据。与利用常规的X射线胶片或摄影板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相比,使用放射线检测器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可以立即确认图像,并且还可以进行连续地进行放射线图像的捕捉的透视摄影(throughimaging)(视频摄影)。
提出了各种这种放射线检测器。例如,间接转换型放射线检测器,其先是在CsI:Tl、GOS(Gd2O2S:Tb)等制成的闪烁体处将放射线转换为光,并且在诸如光电二极管等的传感器部将所转换的光转换为电荷,并且积累该电荷;直接转换型放射线检测器,其在非晶态硒等的半导体层将放射线转换为电荷。在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中,在放射线检测器中积累的电荷作为电信号被读出,所读出的信号在放大器被放大并且随后在A/D(模拟/数字)转换部被转换为数字信号。
因为电子盒具有优异的便携性,因此当被检体静卧在担架或者床上时能够拍摄被检体的图像,此外,也易于通过改变放射线检测面板的位置来调整拍摄区域。因此,即使是要拍摄不能移动的被检体的图像的情形,也可以灵活应对,此外,电子盒还可用于在患者家中等拍摄放射线图像。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No.2006-296676公开了一种医疗巡诊用X射线装置,该装置通过利用配备有放射线发生装置的医疗巡诊用手推车来拍摄放射线图像。
电子盒与诸如控制台等的对放射线图像的拍摄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发送和接收各种类型的控制信息和图像数据。然而,利用通信电缆将电子盒连接到控制台并且使电子盒和控制台之间的通信为有线通信使得搬运电子盒的能力下降。
因而,期望利用一种如下结构,其中,通过向电子盒和控制台提供进行无线通信的功能而可以省略连接电子盒和控制台的通信电缆,并且通过无线通信来执行从电子盒到控制台的图像数据传输以及电子盒与控制台之间的各种类型的控制信息的发射和接收。
在诸如经由无线局域网的无线通信的一般无线通信中,设备经由诸如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等的无线基站彼此通信。然而,在将电子盒带至病房内、灾难现场、患者家中等并使用的情况下,通信状况并不总令人满意,因此,存在不能经由无线基站与控制台进行通信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通信模式是间接通信模式并且经由另一无线设备进行通信时通信状态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与作为通信对象的控制装置建立无线通信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和通信模式设定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该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包括:生成部,所述生成部生成表示由照射的放射线形成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第一通信部,在所述第一通信部,无线通信能够选择性地处于直接通信模式或者间接通信模式,在所述直接通信模式下,设备彼此直接通信,在所述间接通信模式下,设备经由另一无线设备彼此通信;存储部,所述存储部存储关于在所述直接通信模式或者所述间接通信模式中的何种模式下执行无线通信的设定;以及控制部,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了在所述直接通信模式下进行通信的设定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通信部以在所述直接通信模式下进行无线通信,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了在所述间接通信模式下进行通信的设定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通信部以尝试在所述间接通信模式下与控制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控制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并且如果不能进行通信,则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通信部以在所述直接通信模式下进行无线通信。
根据第一个方面,由生成部生成表示由照射的放射线形成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由所述第一通信部执行的无线通信可以选择性地处于直接通信模式或者间接通信模式,在直接通信模式下,设备彼此直接通信,在间接通信模式下,设备经由另一无线设备彼此通信。此外,关于在直接通信模式或间接通信模式中的何种模式下执行无线通信的设定存储在存储部中。
在存储部已经存储了在直接通信模式下执行通信的设定的情况下,控制部控制第一通信部以在直接通信模式中执行无线通信。在存储部已经存储了在间接通信模式下执行通信的设定的情况下,控制部控制第一通信部以尝试在间接通信模式下与控制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控制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如果不能进行通信,则控制部控制第一通信部以在直接通信模式下执行无线通信。
由此方式,根据第一个方面,无线通信可以选择性地处于直接通信模式或者间接通信模式,在直接通信模式下,设备彼此直接通信,在间接通信模式下,设备经由另一无线设备彼此通信。在存储部已经存储了在直接通信模式下执行通信的设定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得在直接通信模式下执行无线通信,在存储部已经存储了在间接通信模式下执行通信的设定的情况下,尝试在间接通信模式下与控制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控制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如果不能进行通信,则在直接通信模式下执行无线通信。因此,即使在当通信模式是间接通信模式并且经由另一无线设备进行通信时的通信状态差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与作为通信对象的控制装置建立起无线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在第一个方面中,所述第一通信部可以从外部设备接收指示通信模式的切换的切换指令信息,并且所述控制部可以控制所述第一通信部以在由所述第一通信部接收的所述切换指令信息表示的通信模式下执行无线通信。因此,通过发送切换指令信息并且适当地将通信模式切换到直接通信模式或者间接通信模式,可以防止连接到非期望的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模式设定装置,该通信模式设定装置包括:第二通信部,在所述第二通信部,能够与第二个方面的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进行无线通信;规定部,所述规定部根据预定条件规定所述放射线摄影装置与作为通信对象的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式;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二通信部以向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发送切换指令信息,所述切换指令信息指示向由所述规定部规定的通信模式的切换。
根据第三个方面,规定了与作为通信对象的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式。指示向所规定的通信模式的切换的切换指令信息被发送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并且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通信模式被切换。因此,可以防止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连接到非期望的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在第三个方面中,所述通信模式设定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部,所述存储部针对控制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每个控制装置存储通信模式信息,所述通信模式信息表示与各个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式;以及接收部,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通过所述接收部接收对作为通信对象的控制装置的指定,其中,基于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通信模式信息,所述规定部规定与所述接收部接收到指定的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式。因此,可以设定与作为通信对象的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适当的通信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在第三个方面中,所述通信模式设定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部,所述存储部针对进行放射线图像拍摄的每个图像拍摄环境存储通信模式信息,所述通信模式信息表示与控制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式;以及接收部,所述接收部接收对所述图像拍摄环境的指定,其中,基于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通信模式信息,所述规定部规定与所述接收部接收到指定的图像拍摄环境相对应的通信模式。因此,可以根据图像拍摄环境设定与作为通信对象的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适当通信模式。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通信模式是间接通信模式并且经由另一个无线装置进行通信时通信状态差的情况下,也可以与作为通信对象的控制装置建立起无线通信。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盒的结构的透视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在放射线摄影系统的各个设备在放射线摄影室中的布置状态的示例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在患者家中布置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摄影系统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影系统的电气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框图;
图5(a)是示出自组织模式的框图,并且图5(b)是示出基础架构模式的框图;
图6是示出放射线摄影室和病房内的放射线摄影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示出在患者家中的放射线摄影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通信设定信息的数据结构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通信伙伴指定画面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切换指令信息发送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更新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1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通信建立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地描述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形式。请注意,在本文中,提供了将本发明应用于利用电子盒拍摄放射线图像的放射线摄影系统的情况的示例的描述。
首先,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盒12的结构。
如图1所示,电子盒12具有由透射放射线X的材料制成的外壳41,并且是防水和气密的结构。如果在手术室等中使用电子盒12,会存在对血液或者其它各种细菌附着到电子盒12上的顾虑。因而,通过使电子盒12成为防水和气密结构并按照需要对其进行消毒清洁,一个电子盒12可连续地反复使用。
从外壳41的被照射放射线X的照射面42侧开始,格栅43、放射线检测器44和铅板45按照这个顺序布置在外壳41内。格栅43去除了放射线X透过被检体时出现的散射的放射线。放射线检测器44检测透过被检体的放射线X。铅板45吸收放射线X的背向散射的放射线。注意,外壳41的照射面42可以构建为格栅43。
在外壳41的照射面42处设置有显示部42A,显示部42A由多个LED形成并且用于显示电子盒12的操作状态。注意,可以使用LED以外的发光元件来构建显示部42A,或者可以使用诸如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的显示设备来构建显示部42A。此外,显示部42A可以设置在不同于照射面42的区域。
在外壳41的内部的一个端侧布置有壳体46,壳体46容纳有包括微型计算机的电子电路并且容纳有可充电的辅助电池。放射线检测器44和电子电路利用从壳体46中布置的辅助电池提供的电力工作。为了避免放射线X的照射对壳体46中容纳的各种类型的电路的损害,需要将铅板等放置在壳体46的照射面42侧。注意,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盒12是平行六面体,照射面42的形状是矩形,并且壳体46布置在电子盒12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
在壳体41的侧面上设置有操作面板57,操作面板57具有各种类型的按钮。
由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盒12的便携性,不仅可在医院的放射线摄影室中使用电子盒12,而且还可以以在医院中医疗巡诊期间拍摄放射线图像的形式、在患者的家里拍摄放射线图像的形式、在灾难现场拍摄放射线图像的形式等使用电子盒12。
图2示出了使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盒12的拍摄放射线图像的摄影系统10的各个设备在放射线摄影室140中的布置状态的示例。
摄影系统10包括:放射线发生装置16,其从放射源130将根据曝光条件的放射线量的放射线X照射到被检体上;电子盒12,其拍摄由照射的放射线X形成的放射线图像;托架40,其对电子盒12中包含的电池充电;以及控制台18,其控制电子盒12和放射线发生装置16。
在放射线摄影室140中设置有在以站立姿势进行放射线摄影时使用的立位台145和在以躺卧姿势进行放射线摄影时使用的卧位台146。位于立位台145前面的空间是在进行站立姿势的射线摄影时被检体的摄影位置148。位于卧位台146上方的空间是在进行躺卧姿势的放射线摄影时被检体的摄影位置149。
在立位台145处设置有保持部150,保持部150保持电子盒12。当以站立姿势进行放射线图像的拍摄时,电子盒12被保持在保持部150。类似地,在卧位台146处设置有保持电子盒12的保持部152。当以躺卧姿势进行放射线图像的拍摄时,电子盒12被保持在保持部分152。
此外,为了能够利用来自单个放射源130的放射线进行站立姿势的放射线摄影和躺卧姿势的放射线摄影,在放射线摄影室140中设置有支承/移动机构52,支承/移动机构52支承放射源130以使得放射源130可围绕水平轴线(图2的箭头A的方向)旋转,可以在铅直方向(图2的箭头B的方向)移动,并且可以在水平方向(图2的箭头C的方向)移动。这里,支承/移动机构52相应地具有围绕水平轴线旋转放射源130的驱动源、在铅直方向上移动放射源130的驱动源、以及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放射源130的驱动源(这些驱动源都没有例示)。
另一方面,在托架40中形成有可储藏电子盒12的容纳部40A。
在不使用时,在将电子盒12储藏在托架40的容纳部40A中的状态下,对电子盒120包含的电池充电。在拍摄放射线图像时,操作员将电子盒12从托架40取出,并且如果摄影姿态是站立,则将电子盒12保持在立位台145的保持部150处,或者如果摄影姿态是躺卧,则将电子盒12保持在卧位台146的保持部152处。
这里,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影系统10中,放射线发生装置16和控制台18各自通过电缆连接,并且它们之间的各种类型的信息的发射和接收通过有线通信进行。然而,图2省略了连接放射线发生装置16和控制台18的电缆。此外,电子盒12和控制台18之间的各种类型的信息的发射和接收通过无线通信进行。注意,放射线发生装置16和控制台18之间的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进行。
图3示出了利用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盒12在病房内拍摄放射线图像的摄影系统10的布置状态的示例。
放射线发生装置16被构造为医疗巡诊用手推车33,使得可在医院内移动放射线发生装置16。医疗巡诊用手推车33具有臂部20。在臂部20的一个端部设置有放射线发射部22,放射线发射部22中包含有放射源130。此外,在放射线发生装置16的主体部24的底部设置有车轮26,因而放射线发生装置16能够在医院内移动。
图3所示的控制台18以诸如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等个人计算机构建而成,并且从操作员接收诸如曝光条件等涉及图像拍摄的各种类型的操作输入。
此外,放射线发射部22布置在仰卧在床15上的患者17上方。当经由控制台18指示拍摄放射线图像时,放射线发生装置16从放射线发射部22照射与上述曝光条件等相对应的放射线量的放射线。由于透过患者17,从放射线发生装置16发射的放射线携带图像信息,之后,放射线照射在电子盒12上。
下面参照图4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摄影系统的电气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结构。
在放射线发生装置16处设置有用于执行与控制台18的通信的连接端子36。在控制台18处设置有用于执行与放射线发生装置16的通信的连接端子19。放射线发生装置16的连接端子36和控制台18的连接端子19通过电缆35连接起来。
电子盒12中包括的放射线检测器44由在TFT有源矩阵基板66上层叠的光电转换层构建而成,该光电转换层吸收放射线X并且将该放射线X转换为电荷。光电转换层例如由主要成分是硒(例如,含量大于或者等于50%)的非晶a-Se(非晶态硒)制成。当被照射放射线X时,光电转换层通过在其内部产生与照射的放射线量相对应的电荷量的电荷(电子和空穴对)而将照射的放射线X转换为电荷。注意,不使用诸如非晶态硒的、直接将放射线X转换为电荷的放射线-电荷转换材料,放射线检测器44可以通过使用磷光体材料和光电转换材料(光电二极管)而将放射线X间接地转换为电荷。硫氧化钆(GOS)和碘化铯(CsI)是已知的磷光体材料。在此情况下,通过磷光体材料来进行从放射线X到光的转换,并且通过作为光电转换元件的光电二极管来进行从光到电荷的转换。
在TFT有源矩阵基板66上按照矩阵形式布置有多个像素部74,像素部74具有存储电容器68和TFT 70,存储电容器68积累光电转换层产生的电荷,TFT 70用于读出存储电容器68中积累的电荷。(在图4中,对应于各个像素部74的光电转换层示意地示出为传感器部分72。)在放射线X照射在电子盒12上时在光电转换层产生的电荷在各个像素部74的存储电容器68中积累。因而,照射在电子盒12上的放射线X所携带的图像信息被转换为电荷信息并且保持在放射线检测器44中。
在TFT有源矩阵基板66上设置有多个选通线76和多个数据线78,选通线76在给定方向(行方向)上延伸并且用于将各个像素部74的TFT 70接通和断开,数据线78在与选通线76正交的方向(列方向)上延伸并且用于经由已接通的TFT 70从存储电容器68读出积累的电荷。各选通线76连接到选通线驱动器80,并且各数据线78连接到信号处理部82。当在各像素部74的存储电容器68中积累了电荷时,各像素部74的TFT 70被从选通线驱动器80经过选通线76提供的信号以行为单位按顺序接通。在已经接通了TFT 70的像素部74的存储电容器68中积累的电荷作为模拟电信号通过数据线78传送并输入到信号处理部82。因此,在各像素部74的存储电容器68中积累的电荷以行为单位按顺序读出。
尽管未例示,但信号处理部82配备有针对每一个数据线78设置的放大器和样本保持电路。通过各数据线78传送的电荷信号在放大器处被放大,并且之后被保持在样本保持电路中。复用器和A/D(模拟/数字)转换器按照这个顺序连接到样本保持电路的输出侧。在各样本保持电路中保持的电荷信号按顺序(串行地)输入到复用器,并且被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图像数据。
图像存储器90与信号处理部82相连接。从信号处理部82的A/D转换器输出的图像数据按顺序存储在图像存储器90中。图像存储器90具有能够存储预定数量个图像的量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容量。每次拍摄放射线图像时,拍摄获得的图像数据连续地存储在图像存储器90中。
图像存储器90与盒控制部92相连接,盒控制部92控制电子盒12的整体操作。盒控制部92以微型计算机构建而成,并且具有CPU(中央处理单元)92A、包括ROM(只读存储器)和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存储器92B、以及由HDD(硬盘驱动器)、闪速存储器等形成的非易失性存储部92C。
无线通信部94与盒控制部92相连接。
无线通信部94对应于诸如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1a/b/g等的无线LAN(局域网)标准,并且控制通过无线通信向外部设备传送和从外部设备接收各种类型的信息。作为实现与外部设备的通信的通信模式,无线通信部94具有如图5(a)所示的自组织模式(直接通信模式)和如图5(b)所示的基础架构模式(间接通信模式),在自组织模式中,设备之间彼此直接通信,在基础架构模式中,设备之间经由无线LAN接入点180彼此通信。通过选择性地将通信模式切换到自组织模式或者基础架构模式,能够进行无线通信。
盒控制部92控制涉及网络的设定,诸如在无线通信部94进行通信时的通信模式、IP地址(因特网协议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域名系统)服务器的IP地址等、以及诸如SSID(服务集标识)和加密密钥等涉及无线通信的设定。通过无线通信部94,盒控制部92可以按照设定的通信模式与属于所设定的网络的控制台18进行无线通信,并且可以向控制台18发送并从控制台18接收各种类型的信息。盒控制部分92存储下文中描述并经由无线通信部94从控制台18接收的曝光条件,并且基于该曝光条件而开始读出电荷。
显示部42A连接到盒控制部92,并且盒控制部92可以控制显示部42A的显示器的状态。
此外,盒控制部92连接有操作面板57,并且盒控制部92可掌握关于操作面板57的操作的内容。
电源部96设置在电子盒10处。上述各种类型的电路和各个元件(发挥显示部42A、操作面板57、选通线驱动器80、信号处理部82、图像存储器90、无线通信部94和盒控制部92的作用的微型计算机等)利用从电源部96提供的电力而工作。电源部96包括上述电池(辅助电池)以使得电子盒12的便携性不受妨碍,并且电源部96从充电的电池向各种类型的电路和各个元件供电。注意,在图4中,省略了将电源部96与各种类型的电路和各个元件连接起来的布线的例示。
另一方面,控制台18具有显示操作菜单、所拍摄的放射线图像等的显示器100以及被构造成包括多个键并且用于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和操作指令的操作面板102。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控制台18包括:CPU 104,其管理整个装置的操作;ROM106,其预先存储了包括控制程序等的各种类型的程序;RAM 108,其临时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HDD 110,存储并且保持各种类型的数据;显示器驱动器112,其控制各种类型的信息在显示器100上的显示;以及操作输入检测部114,其检测操作面板102的被操作的状态。此外,控制台18具有:通信I/F部116,其连接到连接端子19,并且经由通信端子19和电缆35与放射线发生装置16进行诸如以下描述的曝光条件等各种类型信息的发送和接收;以及无线通信部118,其通过无线通信与电子盒12进行诸如曝光条件等各种类型的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无线通信部118还具有作为自组织模式和基础架构模式作为通信模式,在自组织模式中,设备之间彼此直接通信,在基础架构模式中,设备经由无线局域网接入点180彼此通信。能够在自组织模式和架构模式下进行无线通信。
CPU 104、ROM 106、RAM 108、HDD 110、显示器驱动器112、操作输入检测部114、通信I/F部116和无线通信部118通过系统总线BUS彼此连接。因此,CPU104可以访问ROM 106、RAM 108和HDD 110,并且分别可以对经由显示器驱动器112在显示器100上显示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控制,对经由通信I/F部116与放射线发生装置16发送和接收各种类型信息进行控制,并且对经由无线通信部118与电子盒12发送和接收各种类型信息进行控制。此外,CPU 104可以通过操作输入检测部114掌握操作面板102被用户操作的状态。
另一方面,放射线发生装置16具有:发射放射线的放射线源130;通信I/F部132,其向控制台18发射和从控制台18接收诸如曝光条件等各种类型的信息;以及放射线源控制部134,其基于所接收的曝光条件来控制放射线源130。
放射线源控制部134也由微型计算机来实现,并且通信I/F部132和放射线源130分别连接到放射线源控制部134。放射线源控制部134执行与放射线源130的放射线发射操作相关的控制。
下面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放射线摄影系统10的操作。
通过改变与网络相关的设定和与无线通信相关的设定并且切换能够与之通信的控制台18,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盒12可以用于在医院中的放射线摄影室140内拍摄放射线图像或者用于在医院中与如图6所示的具有放射线发生装置16的医疗巡诊用手推车33一起拍摄放射线图像,或者可以用于在患者家里与如图7所示的便携式放射线发生装置16一起拍摄放射线图像。
在无线通信中,很难掌握作为通信伙伴的设备。因此,存在着电子盒12与并不是原本作为通信对象的控制台18的控制台18进行通信的情况。
例如,如图6所示,在分别两个放射线摄影室140(140A、140B)中设置控制台18(18A、18B)并且已执行设定以使得电子盒12与放射线摄影室140A中的控制台18A通信的情况下,即使将电子盒12移动到放射线摄影室140B,电子盒12仍与控制台18A进行通信。此外,例如,即使将已被设定为与控制台18A进行通信的电子盒18搬运到病房并且尝试与医疗巡诊用手推车33一起进行放射线图像拍摄,电子盒12仍与控制台18A进行通信。
为了检查图像拍摄中的错误,操作员使电子盒12拍摄的放射线图像在控制台18的显示器100上显示并且确认图像。然而,如果没有正确地设置通信设定,则存在着在完全不同位置处的控制台18的显示器100上显示这些放射线图像的情况。
此外,如果如图7所示在患者家里拍摄放射线图像,则在电子盒12将在基础架构模式下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存在着电子盒12连接到患者家17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点180的情况。
因而,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控制台18在HDD 110中存储有针对每一个控制台18的诸如通信设定信息,诸如网络相关的设定、无线通信相关的设定、作为通信伙伴的控制台的IP地址等。
图8示出了在HDD 110中存储的通信设定信息的数据结构的示例。
各个控制台18的用于标识控制台18的控制台ID、表示图像拍摄环境的环境信息、网络相关的设定信息、无线通信相关的设定信息、作为通信伙伴的控制台18的IP地址等被存储为通信设定信息。
如果要改变电子盒12的通信伙伴的控制台18,诸如在电子盒12被用于另一个放射线摄影室140或者在病房中与医疗巡诊用手推车33一起使用或者在患者家里使用等情况下,操作员操作可与电子盒12通信的控制台18处的操作面板102,并且执行变更通信伙伴的操作。
图9示出了当在控制台18执行变更通信伙伴的操作时在显示器100上显示的通信伙伴指定画面190的结构的示例的结构图。
基于在HDD 110中存储的通信设定信息,在通信伙伴指定画面190的列表显示部192中显示各个控制台18的控制台ID、图像拍摄环境和通信模式。
从通信伙伴指定画面190的列表显示部192中,操作员指定作为通信对象的控制台18的行。因此,被指定的行在列表显示部192中突出显示。在操作员对作为通信伙伴的控制台18进行更新的情况下,操作员选定更新按钮194。在操作员取消更新的情况下,操作员选定取消按钮196。
在控制台18,当选定了通信伙伴指定画面190的更新按钮194时,执行切换指令信息发送处理,该处理向电子盒12发送切换指令信息以指示切换作为通信对象的控制台18。
图10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控制台18的CPU 104执行的切换指令信息发送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图10的步骤S10中,根据HDD 110中存储的通信设定信息来规定与网络相关设定和无线通信相关设定有关的信息。
在接下来的步骤S12中,向电子盒12发送切换指令信息,切换指令信息包括在上述步骤S10中规定的与网络相关设定和无线通信相关设定有关的信息并且指示切换作为通信对象的控制台18,并且处理结束。
当接收到切换指令信息时,在电子盒12处执行更新网络相关设定的更新处理。
图1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盒控制部92的CPU 92A执行的更新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图11的步骤S50中,根据所接收到的通信对象更新指令信息中包括的网络相关设定和网络通信相关设定来更新网络相关设定和无线通信部94的无线通信相关设定,并且处理结束。注意,在必须重新启动电子盒12以使所更新的设定有效的情况下,可以在更新处理的处理结束时执行重新启动。
因此,在更新之后,电子盒12可以与在通信伙伴指定画面190中指定的控制台18通信。
在设置了基础架构模式作为电子盒12的通信模式的情况下,经由无线局域网接入点180进行通信。然而,存在着如果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180的通信不好则电子盒12不能与控制台18通信的情况。
因而,在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盒12处,当做出设定以将自组织模式作为通信模式进行通信时,执行自组织模式的无线通信。在做出设定以将基础架构模式作为通信模式进行通信时,尝试与控制台18执行基础架构模式的无线通信,如果不能进行通信,则执行自组织模式的无线通信。
图12示出了当与控制台18进行通信时由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盒12的无线通信部94执行的通信建立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0,判断所设定的通信模式是否是基础架构模式。如果判断为是,则例程移动到步骤S102,而如果判断为否,则例程移动到步骤S110。
在步骤S102中,尝试在基础架构模式下建立与控制台18的通信。
在步骤S104中,判断是否能够与控制台18建立通信。如果判断为是,则通信建立处理正常结束,而如果判断为否,则例程移动到步骤S106。
在随后的步骤S106中,判断在基础架构模式建立通信的尝试是否超过预定次数。如果判断为是,则例程移动到步骤S110,而如果判断为否,则例程再次移动到步骤S102并且尝试建立通信。
在步骤S110中,认为所设定的通信模式是自组织模式,并且尝试在自组织模式下建立与控制台18的通信。
在步骤S112中,判断是否能够与控制台18建立通信。如果判断为是,则通信建立处理正常结束,而如果判断为否,则例程移动到步骤S114。
在接下来的步骤S114中,判断在自组织模式中建立通信是否已经超过预定次数。如果判断为是的,则认为存在不能与控制台18建立通信的不可连接状态,并且通信建立处理异常结束。如果判断为否,则例程再次移动到步骤S110,并且尝试建立通信。
如果通信建立处理正常结束,则盒控制部92与控制台18进行通信。如果通信建立处理异常结束,则盒控制部92通过例如使显示部42A以预定模式闪烁来通知存在不能建立通信的状态。
因此,在电子盒12处,即使在当通信模式是基础架构模式并且经由无线局域网接入点180进行通信时通信状态差的情况下,仍可以作为通信对象的控制台18建立无线通信。
如上所述,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在电子盒12处,来自无线通信部94的无线通信能够选择性地处于自组织模式或者基础架构模式,在自组织模式中,设备之间直接彼此通信,在基础架构模式中,设备之间经由另一个无线设备通信。在电子盒12从外部设备接收指示通信模式切换的切换指令信息的情况下,盒控制部92控制无线通信部94以所接收的切换指令信息表示的通信模式执行无线通信。因此,通过发送切换指令信息并且将通信模式适当地切换到基础架构模式或者自组织模式,可以防止电子盒12连接到非期望的网络。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指定了自组织模式的通信的情况下,在自组织模式下进行无线通信。在指定了基础架构模式下的通信时,尝试与作为通信对象的控制台18在基础架构模式下进行无线通信。如果不能进行通信,则在自组织模式下执行无线通信。因此,即使在当通信模式是基础架构模式并且经由无线局域网接入点180进行通信时通信状态不好的情况下,仍可以作为通信对象的控制设备建立无线通信。
根据本发明,控制台18在HDD 110中针对每一个控制台存储表示与各个控制台18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式的通信设定信息。接收到对作为通信对象的控制台的指定,并且基于在HDD 110中存储的通信设定信息,规定了用于与所指定的控制台18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式,并且向电子盒12发送指示切换到所规定的通信模式的切换指令信息,并且切换电子盒12的通信模式。因此,可以防止电子盒12连接到非期望的网络。
已利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的范围。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实质的范围内,可以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并且这些改变和改进的形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此外,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权利要求所涉及的发明,并且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特征的全部组合对于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的手段来说不一定都是必须的。各个阶段的发明包括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并且可以通过适当地组合所公开的多个组成特征来提取各种发明。即使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例示的所有组成特征中去除了一些组成特征,也可提取这种去除了一些组成特征的结构作为发明,只要本发明的效果并不是依靠这些组成特征获得的即可。
例如,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了无线通信中使用无线局域网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利用任何无线通信方法,只要该方法包括设备之间彼此直接通信的直接通信模式和设备之间经由另一无线设备彼此通信的间接通信模式即可。
此外,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了将各个控制台18的用于标识控制台18的控制台ID、表示图像拍摄环境的环境信息、网络相关的设定信息、无线通信相关的设定信息、作为通信伙伴的控制台18的IP地址等作为通信设定信息而进行存储的情况。在切换作为电子盒12的通信对象的控制台18的情况下,控制台18接收对将作为通信对象的控制设备的指定,并且根据通信设定信息所规定的与网络相关的设定和与所指定的控制台18的无线通信相关的设定有关的信息,并且向电子盒12发送包括与网络相关的设定和无线通信相关的设定有关的信息的切换指令信息,并由此切换电子盒12的通信模式。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以下结构是可能的。存储如下信息作为各个图像拍摄环境的通信设定信息,这些信息诸如是与网络相关的设定、与无线通信相关的设定、将作为通信伙伴的控制台18的IP地址等,这些信息用于与在各个图像拍摄环境中的控制台18进行通信。在将要切换作为电子盒12的通信对象的控制台18的情况下,控制台18接收对环境信息的指定,并且根据通信设定信息规定用于与在所指定的图像拍摄环境中使用的控制台18进行通信的与网络相关的设定和无线通信相关的设定有关的信息,并且向电子盒12发送包括与网络相关的设定和无线通信相关的设定有关的信息的切换指令信息,并由此切换电子盒12的通信模式。
此外,尽管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了将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的IP地址等存储为通信设定信息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的IP地址等可以从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获得。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描述了使用X射线作为放射线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可以具有利用诸如伽马射线等的其它类型的放射线的形式。
另外,在以上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结构是示例,并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的范围内,可以从其删除不必要的部分,可以添加新的部分,并且可以改变连接的状态等。
此外,以上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各种类型处理的流程也是示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的范围内,可以从其删除不必要的步骤,可以添加新的步骤,并且可以重新排列处理的顺序。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该便携式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包括:
生成部,所述生成部被配置为生成表示由照射的放射线形成的放射线图像的图像数据;
第一通信部,所述第一通信部被配置为使得无线通信能够选择性地处于直接通信模式或者间接通信模式,在所述直接通信模式下,设备彼此直接通信,在所述间接通信模式下,设备经由另一无线设备彼此通信;
存储部,所述存储部被配置为存储关于在所述直接通信模式或者所述间接通信模式中的何种模式下执行无线通信的设定;以及
控制部,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了在所述直接通信模式下进行通信的设定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通信部以在所述直接通信模式下进行无线通信,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了在所述间接通信模式下进行通信的设定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通信部以尝试在所述间接通信模式下与控制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控制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并且在不能进行通信的条件下,所述控制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通信部以在所述直接通信模式下进行无线通信,以传递信息,如果能够在所述间接通信模式下进行通信,则所述信息将在所述间接通信模式下被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通信部被配置为从外部设备接收切换指令信息,所述切换指令信息指示通信模式的切换,并且
所述控制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通信部以在由所述第一通信部接收的所述切换指令信息表示的通信模式下进行无线通信。
3.一种通信模式设定装置,该通信模式设定装置包括:
第二通信部,在所述第二通信部,能够与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进行无线通信;
规定部,所述规定部根据预定条件被配置为规定所述放射线摄影装置与作为通信对象的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式;以及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二通信部以向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发送切换指令信息,所述切换指令信息指示向由所述规定部规定的通信模式的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模式设定装置,该通信模式设定装置还包括:
存储部,所述存储部被配置为针对控制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每个控制装置存储通信模式信息,所述通信模式信息表示与各个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式;以及
接收部,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通过所述接收部接收对将要作为通信对象的控制装置的指定,
其中,基于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通信模式信息,所述规定部被配置为规定与所述接收部接收到指定的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模式设定装置,该通信模式设定装置还包括:
存储部,所述存储部被配置为针对进行放射线图像拍摄的每个图像拍摄环境存储通信模式信息,所述通信模式信息表示与控制所述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式,以及
接收部,所述接收部被配置为接收对所述图像拍摄环境的指定,
其中,基于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通信模式信息,所述规定部被配置为规定与所述接收部接收到指定的图像拍摄环境相对应的通信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其中,所述直接通信模式是自组织模式,并且所述间接通信模式是经由无线局域网LAN接入点的基础架构模式。
CN201210018135.1A 2011-02-15 2012-01-19 放射线摄影装置和通信模式设定装置 Active CN1026312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30093 2011-02-15
JP2011030093A JP2012165919A (ja) 2011-02-15 2011-02-15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及び通信モード設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1206A CN102631206A (zh) 2012-08-15
CN102631206B true CN102631206B (zh) 2015-07-08

Family

ID=45507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18135.1A Active CN102631206B (zh) 2011-02-15 2012-01-19 放射线摄影装置和通信模式设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55691B2 (zh)
EP (1) EP2489308A1 (zh)
JP (1) JP2012165919A (zh)
CN (1) CN1026312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79661A1 (en) * 2012-04-19 2013-10-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adiant ray generation control apparatus, radiation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WO2014052947A1 (en) * 2012-09-28 2014-04-0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between image detector and portable control device
CN103054595A (zh) * 2012-12-25 2013-04-24 南宁一举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射频通信的无线控制台及其实现方法
JP6222962B2 (ja) * 2013-03-29 2017-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像装置、放射線撮像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127850B2 (ja) * 2013-09-13 2017-05-1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可搬型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JP6050206B2 (ja) * 2013-09-17 2016-12-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及び通信環境制御装置
EP3970621A1 (en) 2013-11-08 2022-03-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dical imaging system and workstation and x-ray detector thereof
EP2881813B1 (de) * 2013-12-04 2016-07-27 VEGA Grieshaber KG Feldgeräte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Kommunizieren einer Feldgerätevorrichtung mit einer Auswerteeinrichtung
US10772589B2 (en) 2014-09-23 2020-09-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ceiving device and X-ray imag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KR102089370B1 (ko) * 2014-09-23 2020-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수납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엑스선 촬영기기
US10368823B2 (en) * 2015-01-30 2019-08-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adiographing apparatus, control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6367149B2 (ja) * 2015-05-29 2018-08-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装置および電子カセッテ
JP6498054B2 (ja) 2015-06-23 2019-04-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15819B2 (ja) * 2016-10-17 2021-0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装置、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80456B2 (ja) * 2017-08-22 2021-1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
JP7392289B2 (ja) * 2019-05-22 2023-12-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検出装置
US11364008B2 (en) 2019-09-30 2022-06-21 Turner Imaging Systems, Inc. Image compression for x-ray imaging devices
JP7087053B2 (ja) * 2020-12-18 2022-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射線撮影装置、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影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1000A (zh) * 2005-05-10 2006-11-15 西门子公司 医疗检查或治疗设备、尤其是x射线或ct设备
CN101146480A (zh) * 2005-03-25 2008-03-19 柯尼卡美能达医疗印刷器材株式会社 放射线图像获取设备和放射线图像获取系统
CN101366635A (zh) * 2007-08-16 2009-02-1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辐射检测盒和辐射图像捕捉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19908A (ja) * 2002-05-01 2003-11-11 Hisashi Kobayashi 携帯型医療情報撮影装置を使用した医療情報読影システム
JP2003334185A (ja) * 2002-05-21 2003-11-25 Canon Inc 医療用検査装置、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DE10225613A1 (de) * 2002-06-07 2004-01-08 Siemens Ag Computertomographiegerät mit einem Datenerfassungssystem
DE10336731A1 (de) * 2003-08-11 2005-03-17 Siemens Ag Funk-Bedien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Funksystems
CA2555764A1 (en) * 2004-02-11 2005-08-25 E-Z-Em, Inc.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medical injector and diagnostic imaging device
JP4170305B2 (ja) * 2005-04-05 2008-10-22 ジーイー・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グローバル・テクノロジー・カンパニー・エルエルシー 放射線撮影装置
JP4501763B2 (ja) 2005-04-19 2010-07-14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回診用x線装置
DE102006040941B4 (de) * 2006-08-31 2019-02-21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Medizinische 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JPWO2008111355A1 (ja) * 2007-03-14 2010-06-24 コニカミノルタエムジー株式会社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及び制御装置
JP2009276619A (ja) * 2008-05-15 2009-11-26 Fujifilm Corp 放射線画像検出装置及び放射線画像検出システム
JP2010062904A (ja) * 2008-09-04 2010-03-18 Olympus Corp 無線通信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接続方法並びに無線通信接続プログラム
JP5556668B2 (ja) * 2008-12-24 2014-07-2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可搬型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および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4730452B2 (ja) 2009-03-31 2011-07-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伝送システム
JP2010240184A (ja) * 2009-04-07 2010-10-28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2010240339A (ja) * 2009-04-10 2010-10-28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放射線画像検出器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2010271575A (ja) * 2009-05-22 2010-12-02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放射線画像生成装置
JP2012165918A (ja) * 2011-02-15 2012-09-06 Fujifilm Corp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及び通信モード設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6480A (zh) * 2005-03-25 2008-03-19 柯尼卡美能达医疗印刷器材株式会社 放射线图像获取设备和放射线图像获取系统
CN1861000A (zh) * 2005-05-10 2006-11-15 西门子公司 医疗检查或治疗设备、尤其是x射线或ct设备
CN101366635A (zh) * 2007-08-16 2009-02-1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辐射检测盒和辐射图像捕捉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1206A (zh) 2012-08-15
US8855691B2 (en) 2014-10-07
JP2012165919A (ja) 2012-09-06
US20120208576A1 (en) 2012-08-16
EP2489308A1 (en) 2012-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1206B (zh) 放射线摄影装置和通信模式设定装置
CN102551760B (zh) 便携式放射线拍摄图像捕获设备、图像捕获控制器以及放射线拍摄图像捕获系统
CN102631205A (zh) 放射线摄影装置和通信模式设定装置
JP5218410B2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5910684B2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5538694B2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194823B2 (en) X-ray image capturing and interpretation system with cassette and mobile X-ray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JP5167966B2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画像検出器
CN102727224A (zh) 放射线摄影装置
JP7405199B2 (ja) 放射線撮影用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
JP2012157666A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US20120166607A1 (en) Portable radiographic image capture device, image capture controller and radiographic image capture system
JP5776166B2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2010066137A (ja) 放射線検出装置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6794637B2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および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2012101003A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WO2020213564A1 (ja) 放射線撮像装置、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及び放射線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4133184A (ja) X線画像検出器およびx線撮影装置
JP2012105895A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5407750B2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5011217B2 (ja) カセッテ及び移動型x線撮影装置
JP5156495B2 (ja) 移動型x線撮影装置
JPWO2006080485A1 (ja) 放射線画像検出装置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JP2021090664A (ja) 放射線撮影装置、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110452A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