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2040B - 多轴线手动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轴线手动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2040B
CN102622040B CN201110463348.0A CN201110463348A CN102622040B CN 102622040 B CN102622040 B CN 102622040B CN 201110463348 A CN201110463348 A CN 201110463348A CN 102622040 B CN102622040 B CN 1026220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ion element
pivot axis
changer lever
element pivot
a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633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22040A (zh
Inventor
G·舒莱茵
A·埃伦施佩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 Gessmann GmbH
Original Assignee
W Gessmann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 Gessmann GmbH filed Critical W Gessmann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622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2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22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2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9/00Manually-actuated control mechanisms provided with one single controlling member co-operating with two or more controlled members, e.g. selectively, simultaneously
    • G05G9/02Manually-actuated control mechanisms provided with one single controlling member co-operating with two or more controlled members, e.g. selectively, simultaneously the controlling member being movable in different independent ways, movement in each individual way actuating one controlled member only
    • G05G9/04Manually-actuated control mechanisms provided with one single controlling member co-operating with two or more controlled members, e.g. selectively, simultaneously the controlling member being movable in different independent ways, movement in each individual way actuating one controlled member only in which movement in two or more ways can occur simultaneously
    • G05G9/047Manually-actuated control mechanisms provided with one single controlling member co-operating with two or more controlled members, e.g. selectively, simultaneously the controlling member being movable in different independent ways, movement in each individual way actuating one controlled member only in which movement in two or more ways can occur simultaneously the controlling member being movable by hand about orthogonal axes, e.g. joystick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5/00Mea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returning the movements of parts of a control mechanism, e.g. locking controlling member
    • G05G5/05Means for returning or tending to return controlling members to an inoperative or neutral position, e.g. by providing return springs or resilient end-sto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012Multiple controlled elements
    • Y10T74/20201Control moves in two pla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说明了手动控制装置(1),其具有致动元件(2),所述致动元件被支撑在切换杆(10)上以便绕至少一个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枢转,所述致动元件枢转轴线垂直于所述切换杆(10)的纵向轴线(12)延伸,所述切换杆(10)相对于所述手动控制装置的基部元件(14)绕或沿着多个切换杆运动轴线(34、35、37)被可运动地支撑,并且设置复位装置(40),绕所述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29)被重定向脱离静止位置的致动元件(2)能够通过所述复位装置复位到所述静止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40)具有至少两个弹性元件,所述至少两个弹性元件反向作用于所述致动元件(2)绕所述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29)从所述静止位置的重定向,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弹性元件相对于所述切换杆(10)的纵向轴线(12)彼此径向相对地设置。

Description

多轴线手动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一个致动元件的手动控制装置,该致动元件被支撑在切换杆上,以便绕至少一个致动元件枢转轴线枢转,致动元件枢转轴线垂直于切换杆的纵向轴线延伸,切换杆相对于手动控制装置的基部元件绕或者沿着多个切换杆运动轴线被可运动地支撑,并且设置复位装置,通过该复位装置,绕致动元件枢转轴线偏离静止位置的致动元件可以复位到静止位置。
背景技术
这样的手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例如操纵装置,起重机,车辆,航空器,以及其它。它们有时也被称为合成致动器,并且可能被构造成切换杆或者操纵杆。手动控制装置的致动元件(例如致动盖或手柄等等)被支撑用于相对于手动控制装置的基部元件绕多个运动轴线运动。致动元件绕上述运动轴线之一的致动引起例如对目标的控制,该目标被绕目标相关运动轴线(与致动运动轴线相关联)操纵。在其它申请中,多种控制元件,例如,航空器的升降舵或者副翼等等,可以与各运动轴线相关联。
一般类型的手动控制装置可以从US4,555,960中知晓。其中描述的手动控制装置由用于航空器的6轴线切换杆构成。切换杆的致动盖可以绕或者沿着六个不同的运动轴线相对于基部元件运动。具体地,致动元件被支撑在切换杆的一端,以便绕两个致动元件枢转轴线枢转,并且切换杆本身被支撑在基部元件上,以便绕另两个切换杆枢转轴线枢转。由于致动元件枢转轴线的支撑和切换杆枢转轴线的支撑在空间上分离,它们可以方便地由操作者彼此独立地致动。
在根据US4,555,960的现有技术的情形,具体地,致动元件枢转轴线均设置有复位单元,该复位单元在各种情形下在弹簧的作用下使致动元件复位,使被从静止位置重定向的致动元件复位到该静止位置。具体而言,复位单元由以下形成:驱动销、两个相对于彼此可旋转地设置的重定向臂以及在重定向臂之间张紧的弹性元件。致动销可靠地连接至相关联的致动元件枢转轴线的枢转轴。枢转轴从静止位置的重定向通过驱动销引起重定向臂中的一个被重定向,设置在该重定向臂之间的弹性元件被拉开。过这种方式张紧的弹性元件引起用于致动元件的复位作用力。US4,555,960的控制杆的复位装置是昂贵的且容易出故障。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动控制装置,其具有用于至少一个致动元件枢转轴线的牢靠的且紧凑的复位装置。
所述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复位装置实现,该复位装置具有至少两个弹性元件,所述至少两个弹性元件反向作用于致动元件从静止位置或停止位置绕致动元件枢转轴线的重定向,并且相对于切换杆的纵向轴线彼此径向相对地设置。
由于弹性元件相对于切换杆的纵向轴线的对称设置,所以相对于切换杆的纵向轴线有利地或对称地引入作用力。由于使用两个弹性元件的事实,不必要使用容易出故障且允许在致动元件在两个枢转方向从静止位置重定向的情形下产生复位作用力的机构。
对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的有利的进一步的限定将在权利要求2至10中得以明确。
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一个弹性元件用于在致动元件在一个枢转方向上绕相关的致动元件枢转轴线重定向的情形下使致动元件复位,而另一弹性元件则在致动元件在相反枢转方向上绕相关的致动元件枢转轴线重定向的情形下使致动元件复位。以此方式,能够使用结构简单的且必须仅在一个致动方向上工作的弹性元件。
弹性元件的特别固定的设置方式以本发明的优选配置来实现,在其中,弹性元件至少在致动元件的静止位置上具有互相补偿的预张力。
复位装置优选以这样一种方式构成,第一弹性元件可以通过致动元件在一个枢转方向上绕致动枢转轴线的重定向而变形,第二弹性元件可以被端部止动件阻止变形。此外,第二弹性元件可以通过致动元件在相反枢转方向上绕致动枢转轴线的重定向而变形,第一弹性元件可以被端部止动件阻止变形。由于用于弹性元件的端部止动件在其离开静止位置时起作用,致动元件可以通过弹性元件在静止位置上以固定方式预加载张力,但是复位作用力可以通过仅仅一个弹性元件在任何情形下产生,另一弹性元件不引起部分补偿弹性作用力。由此制造了即使对致动元件最小的重定向也会非常有效的复位装置。
已发现,将弹性元件配置为轴向弹性元件的配置(尤其是配置为压缩和/或弹性元件)在应用中是有利的。在本发明的变形例中,弹性元件构造成例如螺旋状压缩弹簧,其被认为特别简单并且高效。
当弹性元件的夹紧轴线或弹性轴线平行于切换杆的纵向轴线延伸并因而相对于相关联的致动元件枢转轴线垂直延伸时,会产生特别有利的情形。在例子中,应考虑到,致动元件绕致动元件枢转轴线从静止位置开始经过20°度的角度的重定向就足以实施常规控制措施。在该角度范围,致动元件绕致动元件枢转轴线(垂直于切换杆的纵向轴线延伸)的重定向主要引起弹性元件的抵接面沿切换杆的纵向轴线的位移。因此以下是尤其有利的:弹性元件的夹紧轴线平行于切换杆的纵向轴线延伸,弹性元件由此能用于吸收弹性元件的抵接面沿其夹紧轴线方向的位移的主要成分。
以上陈述的并且在以下特别进行描述的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复位装置的优势尤其是在以下情况下获得:设置两个致动元件枢转轴线,两个弹性元件与该两个致动元件枢转轴线相关联,该两个弹性元件各相对于切换杆的纵向轴线彼此径向相对地成对设置。由此总体上产生了复位装置的对称和牢靠设置。
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所有的致动元件运动轴线和切换杆运动轴线均提供分别的复位装置。复位装置产生的复位作用力优选彼此适应,使得当致动一个运动轴线时无心致动另一个的风险减少。为此,被操作者感受到的位于致动元件上的复位作用力至少部分是不同量级的,例如,致动元件枢转轴线的复位作用力显著的小于其位于切换杆枢转轴线上的复位力。特别是,当致动元件绕致动元件枢转轴线枢转时,产生的复位作用力明显小于当致动元件绕切换杆枢转轴线重定向产生的复位作用力,切换杆枢转轴线至少在致动元件的静止位置是平行的。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特别对称地引入作用力以及因而特别牢固的构造,在该实施例中,与致动元件枢转轴线相关联的弹性元件在一端处支撑在一个相同的部件上。在特别优选的构造中,该部件组件由支撑环形成,在该支撑环的相对的端面上,一对弹性元件都抵接。
切换杆优选支撑在基部元件上,以便绕与切换杆的纵向轴线一致的切换杆旋转轴线旋转。切换杆旋转轴线优选设置有复位装置,其反向作用于从静止位置绕切换杆旋转轴线的重定向。手动控制装置的一个特别紧凑的构造可以通过与旋转装置相关联的复位装置实现,并且弹性元件(其与致动元件枢转轴线之一相关联)至少沿着切换杆的纵向轴线上彼此部分重叠。
附图说明
以下说明根据附图中介绍的示意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
图1是手动控制装置的沿着平行于切换杆的纵向轴线延伸的剖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手动控制装置的沿着相对于图1所示的剖面旋转90°的剖面的第二剖面示意图,
图3是手动控制装置的分解图,以及
图4是手动控制装置的不同于图3的视角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手动控制装置1的剖面示意图。手动控制装置1也被称为复合驱动器,用于控制例如操纵装置、起重机、车辆、航天器以及其它。手动控制装置1具有致动元件2,该致动元件被构造成致动盖。致动元件2位于固定盘3上,并且通过未示出的螺杆固定于该位置。固定盘3自身通过螺杆4可靠地连接于致动元件连接件5上。致动元件连接件5被支撑环6环绕,该支撑环自身设置在致动元件接收套管7中。
致动元件接收套管7以可靠旋转并且不能轴向位移的方式固定于切换杆10的一个端部。埋头螺杆8(图2)用于将致动元件接收套管7固定于切换杆10。中心套管11(未在图2中示出)环绕致动元件接收套管7的较细的下部。局部环绕切换杆10的切换杆滑动件13在切换杆10的纵向轴线12的方向上位于致动元件接收套管7之后。
而且,手动控制装置1具有基部元件14和容纳于基部元件14内的切换杆支撑装置15。基部元件14在其上侧和面向致动元件2的那一侧设置有附接凸缘16。切换杆支撑装置15具有切换杆弯曲枢转元件17、环形切换杆连接件18和切换杆连接套筒19。
以下详细描述致动元件2相对于基部元件14的运动轴线。通过固定盘3可靠地连接于致动元件2的致动元件连接件5通过两个枢转支撑销21支撑,该枢转支撑销在一端处设置在位于致动元件连接件5上的圆柱形凹槽22中,在另一端处设置在位于支撑环6上的圆柱形凹槽23中,以便绕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图1)枢转。埋头螺杆25用于将枢转支撑销21固定在位于致动元件连接件5上的圆柱形凹槽22中。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垂直于切换杆10的纵向轴线12延伸,并且位于图1的投影平面内。
图2其是手动控制装置1的剖面示意图(沿相对于图1的剖面旋转90°而获得的剖面),从图2可见,支撑环6通过两个枢转支撑销28支撑在致动元件接收套管7上,以便绕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枢转。枢转支撑销28设置在位于支撑环6上的圆柱形凹槽30和位于致动元件接收套管7上的圆柱形凹槽31内。埋头螺杆32用于将枢转支撑销28固定在位于致动元件接收套管7上的圆柱形凹槽31内。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同样垂直于切换杆10的纵向轴线12延伸,并且位于图2的投影平面内。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垂直于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
致动元件2可以从图1和2所示的静止位置或停止位置开始绕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29在两个枢转方向上枢转最大约20°的角度。
致动元件2还与切换杆10一起被支撑来绕着或沿着相对于基部元件14的四个不同的切换杆运动轴线运动。切换杆10被支撑在切换杆滑动件13和切换杆连接套管19上,以便绕与切换杆10的纵向轴线12一致的切换杆枢转轴线34枢转。而且,切换杆10与致动元件2一起,在切换杆滑动件13和切换杆连接套管19上被沿着切换杆10的纵向轴线12(切换杆平移轴线35)可位移地引导,该致动元件2通过致动元件接收套管7以可靠旋转和不能轴向位移的方式连接于切换杆10。
此外,包括切换杆连接套管19的切换杆10通过切换杆连接件18支撑在基部元件14上,以便绕第一切换杆枢转轴线36枢转。第一切换杆枢转轴线36在图1的投影平面内延伸。切换杆连接件18依靠两个拧入枢转支撑销(未示出)支撑在基部元件14上,以便绕第一切换杆枢转轴线36枢转。
在手动控制装置1的静止位置或停止位置,第一切换杆枢转轴线36垂直于切换杆10的纵向轴线12延伸。在该静止位置,该第一切换杆枢转轴线还与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平行延伸。
最后,切换杆10绕第二切换杆枢转轴线37支撑在切换杆连接件18上,第二切换杆枢转轴线在图2的投影平面内延伸,并且相对于第一切换杆枢转轴线36垂直。在手动控制装置1的静止位置,其还被定向为与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平行。
通过两个枢转支撑销(未示出)形成限定第二切换杆枢转轴线37的枢转支撑,该两个支撑销能够被旋拧进入位于切换杆连接件18上和切换杆连接套管19的支撑延伸部上的相应凹槽(图2)中。
当切换杆10绕第二切换杆枢转轴线37枢转时,切换杆弯曲枢转元件17被带动。为此目的,切换杆弯曲枢转元件17支撑在基部元件上,以便借助于未示出的拧入枢转支撑销而绕第二切换杆枢转轴线37枢转。
在切换杆连接件18上的孔39(仅仅在图1中示出)保证包括枢转杆连接套管19的切换杆10相对于切换杆连接件18绕第二切换杆枢转轴线37无干扰地枢转。
总体来说,致动元件2因而可以相对于基部元件14绕第一和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29、切换杆旋转轴线34、第一和第二切换杆枢转轴线36、37运动,并且可以沿着切换杆平移轴线35运动。因而,完全获得6轴线手动控制装置。
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29和切换杆旋转轴线34在致动元件2的中心啮合点38处相交。从图1和2可看出,与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29相关联的组件可以以紧凑的方式容纳在被构造成致动盖的致动元件2中。
相比之下,第一和第二切换杆枢转轴线36、37与切换杆10相交,与致动元件2的中心啮合点38相比具有相当大的空间,使得致动元件2在绕切换杆枢转轴线36、37之一作枢转运动期间沿具有相对较大半径的圆形路径运动。虽然空间或者枢转杠杆取决于致动元件2沿控制或者平移轴线35的位置而不同,但是在致动元件2沿切换杆平移轴线35的所有位置,该空间或者枢转杠杆都显著大于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29的。
因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29和切换杆枢转轴线36、37可以被彼此独立地致动。此外,以下描述的复位装置的复位作用力彼此适应,以便使得:通过当致动元件2绕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29中的一个重定向时所产生的复位作用力,很容易实现尤其是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29和切换杆枢转轴线36、37的彼此独立的致动,对操作者而言,致动元件2绕切换杆枢转轴线24、29中的一个重定向时所产生的复位作用力显著小于当致动元件2绕切换杆枢转轴线36、37中的一个重定向时所产生的复位作用力。
复位装置40与每个运动轴线24、29、34至37相关联。使用复位装置40,已经从静止位置相对于相关联的运动轴线24、29、34至37重定向的致动元件42可以被复位到静止位置。
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的复位装置40具有两个弹性元件,该两个弹性元件相对于切换杆10的纵向轴线12彼此径向相对地设置,并且是螺旋压缩弹簧41(图2)的形式。两个螺旋压缩弹簧41与切换杆10的纵向轴线12径向间隔相同的距离。它们的夹紧轴线42或者弹性轴线平行于切换杆10的纵向轴线12延伸。在一端处,螺旋压缩弹簧41被支撑在致动元件2上,在另一端处,螺旋压缩弹簧41通过抵接致动器43支撑在支撑环6的上端面上。
抵接致动器43被可位移地引导在位于固定盘3上的圆柱致动器接收元件45中。如果致动元件2绕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设置在图2的静止位置,则抵接致动器43的径向凸起46抵接位于致动器接收元件45内的抵接面47。同时,抵接致动器43的压头48通过螺旋压缩弹簧41的偏压力作用于支撑环6的上端面,其中,致动元件2被固定地保持在静止位置。
如果致动元件2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例如,在图2中在操作者引起绕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枢转运动的情形下,图2中右侧的螺旋压缩弹簧41被压缩。然而,左边的螺旋压缩弹簧41保持没有变化,因为左边的螺旋压缩弹簧41的抵接致动器43以其径向凸起46抵接致动器接收元件45的抵接面47。在图2中,抵接致动器43的向下的运动被阻止。因而,致动器接收元件45形成用于抵接致动器43或左边的螺旋压缩弹簧41的端部止动件,在致动元件42设置在静止位置时,抵接致动器43设置在该端部止动件上,并且该端部止动件阻止左边的压缩弹簧41从静止位置的减压。
由于端部止动件,左边的抵接致动器43的支撑环6的上端面和压头48在致动元件2的枢转运动期间彼此远离。一旦致动元件2因此离开静止位置,则仅右边的螺旋压缩弹簧41的增大的弹性作用力作用在支撑环6上作为复位作用力,由于用于左边的螺旋压缩弹簧41的端部止动件,前述复位作用力不会因左边的螺旋压缩弹簧41的相反的弹性作用力而减少。
由于右边的螺旋压缩弹簧41的压缩而增大的复位作用力反向作用于致动元件2的重定向运动,当操作者松开致动元件2时使得致动元件2复位运动进入图2中示出的静止位置。在图2中沿逆时针方向作枢转运动的情形产生类似的情况,在这种情形下,仅仅左边的螺旋压缩弹簧41起作用。
与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相关联的复位装置40与上述的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的复位装置40结构相似。它们同样包括两个螺旋压缩弹簧50形式(图1)的弹性元件。螺旋压缩弹簧50同样相对于切换杆10的纵向轴线12彼此径向相对地设置,并且相对于切换杆10的纵向轴线12具有相同的径向间距。螺旋压缩弹簧50的夹紧轴线51垂直于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延伸,并且平行于切换杆10的纵向轴线12。螺旋压缩弹簧50在一端处支撑在弯曲元件55上,并且在另一端处,通过抵接致动器52支撑在支撑环6的下前端上。
弯曲元件55被绕着致动元件接收套管7的下部引导经过约190°。弯曲元件55通过两个连接杆59(图3和4)可靠地连接至致动元件接收套管7的上部,该致动元件接收套管的上部的直径比下部的直径大。螺旋压缩弹簧50的下端通过螺杆铆钉64固定在弯曲元件55上。
螺旋压缩弹簧50的抵接致动器52被可位移地引导在位于致动元件接收套管7上的致动器接收元件54内。与位于固定盘3上的致动器接收元件45相似,致动器接收元件54形成抵接致动器52的端部止动件,其中,抵接致动件52抵接在致动元件2的静止位置中。
在图1左边的螺旋压缩弹簧50反向作用于致动元件2绕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在图1的逆时针方向的重定向。在图1右侧的螺旋压缩弹簧50反向作用于致动元件2在图1的顺时针方向的重定向。也就是说,在图1所示的情况下,在致动元件的静止位置,螺旋压缩弹簧50同样设有预张力。一旦致动元件2相对于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离开了静止位置,则由于端部止动件,仅仅一个螺旋压缩弹簧50起作用。
因为与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相关联的螺旋压缩弹簧41被支撑在支撑环6的上前端,并且与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相关联的螺旋压缩弹簧50被支撑在支撑环6的下前端,所以由螺旋压缩弹簧41、50沿着切换杆10的纵向轴线12预张力导致的力有利地彼此抵消。
与切换杆旋转轴线34相关联的复位装置40具有支架弹簧(legspring)56,该支架弹簧环绕切换杆10和致动元件接收套管7(图2)的下(窄)部。上滑动套管65和下滑动套管66设置在支架弹簧56和致动元件接收套管7的下部之间。
可以从图2看出,下滑动套管66设置有径向凸出的抵接片67。上滑动套管具有相应的抵接片(未示出)。还设置了两个承载销68和69(图2和4)。承载销68被可靠地连接至致动元件接收套管7,并且承载销69被可靠地连接至切换杆滑动件13。
支架弹簧56的下端通过下滑动套管66(图2)的抵接片67在切换杆旋转轴线34的周向方向抵接承载销68,支架弹簧56的上端通过上滑动套管67的抵接片(未示出)在相反的周向方向抵接承载销69。
当致动元件2如所示沿着切换杆旋转轴线34从静止位置重定向时,根据枢转方向,承载销68或承载销69在旋转方向上承载相应的支架弹簧56端部,从而支架弹簧56变形因而产生复位作用力。制造了切换杆旋转轴线34的紧凑且牢固的复位装置。
此外,切换杆旋转轴线34的最大旋转重定向角度在两个旋转方向上都被枢转止动件限制在大约5°。用于固定杆59的固定螺杆的头部80(图4)作为旋转止动件。头部80突出进入位于切换杆滑动件13上的侧向凹槽。它们限制致动元件32绕切换杆旋转轴线34的旋转运动,其运动到致动元件2的最大枢转位置处抵接切换杆滑动件13。
根据图1,与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相关联的螺旋压缩弹簧50和支架弹簧56至少沿切换杆10的纵向轴线12的方向部分重叠,因而制造了特别紧凑的手动控制工具。
切换杆平移轴线35的复位装置40由两个螺旋压缩弹簧60形成,该两个螺旋压缩弹簧支撑在切换杆10上,并且设置在切换杆连接套管19的相对侧。一个螺旋压缩弹簧60支撑在切换杆滑动件19和与切换杆10的径向凸起相抵接的抵接套管61之间。另一个螺旋压缩弹簧60被支撑在抵接环62和抵接套管63之间,该抵接环被固定至切换杆10,该抵接套管与切换杆连接套管19相抵接。如图1和2所示,这两个螺旋压缩弹簧在致动元件2或切换杆10的静止位置彼此反向地偏置。
第一和第二切换杆枢转轴线36、37的复位装置也由弹性元件构造,该弹性元件未被示出,设置在在切换杆连接件18和基部元件14之间以用于第一切换杆枢转轴线36,并且设置在切换杆弯曲枢转元件17和基部元件14之间以用于第二切换杆枢转轴线37。
图3和4是手动控制装置1的两个不同视角方向的分解示意图。从顶部到底部,图3和4示出了致动元件2、包括抵接致动器43的螺旋压缩弹簧41、致动元件连接件5、支撑环6、致动元件接收套管7、包括抵接致动器52的螺旋压缩弹簧50和中心套管11。
此外,图3和4示出了支架弹簧56、切换杆滑动件13、附接凸缘16、切换杆连接套管19、基部元件14和切换杆弯曲连接元件17。
为了检测致动元件2相对于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29的位置,设置基于霍尔效应的传感器单元70。传感器单元70具有永磁铁71,该永磁铁固定至致动元件连接件6的下侧(图1)。2D霍尔传感器72固定至致动元件接收套管7,与永磁铁71相对。在致动元件2沿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29之一作枢转运动的情形下,永磁铁71相对于2D霍尔传感器72改变位置,随后产生相应的测量信号。2D霍尔传感器72通过信号线(未示出)连接分析单元(未示出),信号线延伸穿过切换杆10的轴向穿透孔73。由此制造了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29的特别紧凑的传感器单元70。
为了检测致动元件2绕切换杆旋转轴线34的枢转位置,也设置基于霍尔效应的传感器单元74。在固定棒76上设置永磁体75(图4),该固定棒沿着切换杆10的纵向轴线12延伸且可靠地旋入切换杆滑动件13。霍尔效应传感器(未示出)根据永磁铁75相关位置产生的测量信号,并且霍尔效应传感器被设置在致动元件接收套管7的下侧,与永磁铁75相对,永磁铁信号通过信号线提供给分析单元,信号线未示出,其延伸穿过切换杆10的轴向穿透孔73。
为了检测致动元件2相对于其余的运动轴线35,36、37的位置,还设置基于霍尔效应的传感器单元、常规电子枢转传感器或者其它传感器。
需要理解的是,致动元件2可以具有不同的形式。例如,致动元件2可以被构造成半球状。此外,手动控制装置可以可选地在致动元件2和基部元件14之间以保护的方式设置有保护套管,该保护套管尤其环绕切换杆10。

Claims (9)

1.手动控制装置,其具有致动元件(2),所述致动元件被支撑在切换杆(10)上以便绕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和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枢转,所述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和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均垂直于所述切换杆(10)的纵向轴线(12)延伸,并且所述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和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相互垂直,所述切换杆(10)相对于所述手动控制装置的基部元件(14)绕或沿着多个切换杆运动轴线(34、35、36、37)被可运动地支撑,所述切换杆运动轴线不同于所述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和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其中,在手动控制装置(1)的静止位置的第一切换杆枢转轴线(36)与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平行地延伸,并且在手动控制装置(1)的静止位置的第二切换杆枢转轴线(37)与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平行地延伸,并且其中,致动元件(2)能够绕切换杆旋转轴线(34)并沿着切换杆平移轴线(35)运动,并且设有复位装置(40),绕所述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或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被重定向脱离静止位置的致动元件(2)能够通过所述复位装置复位到所述静止位置,
其中,所述复位装置(40)包括:
与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相关联的两个弹性元件(41),所述与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相关联的两个弹性元件(41)反向作用于所述致动元件(2)绕所述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从所述静止位置的重定向,并且所述与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相关联的两个弹性元件(41)相对于所述切换杆(10)的纵向轴线(12)彼此径向相对地设置;以及
与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相关联的两个弹性元件(50),所述与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相关联的两个弹性元件(50)反向作用于所述致动元件(2)绕所述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从所述静止位置的重定向,并且所述与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相关联的两个弹性元件(50)相对于所述切换杆(10)的纵向轴线(12)彼此径向相对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相关联的所述两个弹性元件(41)中的一个弹性元件反向作用于所述致动元件(2)绕所述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在一个枢转方向上的重定向,而与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相关联的所述两个弹性元件(41)中的另一个弹性元件反向作用于所述致动元件(2)绕所述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在相反的枢转方向上的重定向;并且
与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相关联的所述两个弹性元件(50)中的一个弹性元件反向作用于所述致动元件(2)绕所述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在一个枢转方向上的重定向,而与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相关联的所述两个弹性元件(50)中的另一个弹性元件反向作用于所述致动元件(2)绕所述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在相反的枢转方向上的重定向。
3.根据上述任意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手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相关联的所述两个弹性元件(41)至少在所述致动元件(2)的所述静止位置中具有相互补偿的预张力;并且
与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相关联的所述两个弹性元件(50)至少在所述致动元件(2)的所述静止位置中具有相互补偿的预张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40)被构造为使得:与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相关联的所述两个弹性元件(41)中的第一弹性元件通过所述致动元件(2)从所述静止位置绕所述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在一个枢转方向上重定向而变形,而与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相关联的所述两个弹性元件(41)中的第二弹性元件通过端部止动件被阻止变形,所述手动控制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能够通过所述致动元件(2)从所述静止位置绕所述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在相反的枢转方向上重定向而变形,而所述第一弹性元件通过端部止动件被阻止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是轴向弹性元件的形式,特别是压缩和/或拉伸弹性元件的形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是螺旋压缩弹簧(41、50)的形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的夹紧轴线(42、51)平行于所述切换杆(10)的纵向轴线(12)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4)或第二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相关联的所述弹性元件在一端处被支撑在一个相同的部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杆(10)相对于所述基部元件(14)绕所述切换杆(10)的纵向轴线(12)被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复位装置(50)沿所述切换杆(10)的纵向轴线(12)与与所述致动元件枢转轴线(29)之一相关联的弹性元件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复位装置反向作用于所述切换杆(10)绕所述切换杆的纵向轴线(12)的旋转重定向运动。
CN201110463348.0A 2010-12-21 2011-12-21 多轴线手动控制装置 Active CN1026220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63746.7 2010-12-21
DE102010063746A DE102010063746A1 (de) 2010-12-21 2010-12-21 Mehrachsiges Handsteuergerä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2040A CN102622040A (zh) 2012-08-01
CN102622040B true CN102622040B (zh) 2016-04-06

Family

ID=45464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63348.0A Active CN102622040B (zh) 2010-12-21 2011-12-21 多轴线手动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67014B2 (zh)
EP (1) EP2469373B1 (zh)
CN (1) CN102622040B (zh)
DE (1) DE102010063746A1 (zh)
HK (1) HK11741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63746A1 (de) * 2010-12-21 2012-06-21 W. Gessmann Gmbh Mehrachsiges Handsteuergerät
DE202011109036U1 (de) 2011-12-13 2012-10-15 Jan Rotard Bedienorgan mit translatorischen und rotatorischen Freiheitsgraden
DE102015202103A1 (de) * 2015-02-06 2016-08-11 Kässbohrer Geländefahrzeug AG Fahrzeug, insbesondere Kettenfahrzeug zur Schneepistengestaltung und -pflege
EP3460619A4 (en) * 2016-12-22 2020-01-15 Kubota Corporation STEERING DEVICE AND WORKING MACHINE
US11669123B2 (en) * 2019-01-10 2023-06-06 Makersan Makina Otomotiv Sanayi Ticaret Anonim Sirketi Joystick movable in multi-axes with enhanced security
CN111240396B (zh) * 2020-01-21 2021-09-03 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球面密封式二维自由度操纵杆及操纵方法
CN112306144B (zh) * 2020-10-27 2021-12-14 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任意驻停式球面二维自由度操纵杆及操纵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71037A (en) * 1973-03-15 1973-11-06 Nasa Solid state controller three-axes controller
US4555960A (en) * 1983-03-23 1985-12-03 Cae Electronics, Ltd. Six degree of freedom hand controller
US5629505A (en) * 1993-11-23 1997-05-13 Lucas Industrie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Rotary switch assembly
CN1825241A (zh) * 2004-11-03 2006-08-30 伊顿公司 改进的驾驶员控制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40313A (en) * 1991-01-17 1992-08-18 O Che Wen Joy stick assembly
JP2576462Y2 (ja) * 1992-12-01 1998-07-09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操作レバー装置の継手
JPH08329777A (ja) * 1995-05-30 1996-12-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ロータリースイッチ
JP3574709B2 (ja) * 1996-01-18 2004-10-06 ナイルス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複合スイッチレバー装置
US5767840A (en) * 1996-06-28 1998-06-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ix-degrees-of-freedom movement sensor having strain gauge mechanical supports
DE19736086A1 (de) * 1997-04-30 1998-11-05 Jochen Lutz Vorrichtung zur manuellen Steuerung von ferngelenkten Objekten in realen oder virtuellen Räumen
DE19861141B4 (de) * 1998-08-21 2006-11-02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Wilmington Joystick
DE10027446B4 (de) * 2000-06-02 2004-05-27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Wilmington Elektrischer Schalter
JP4599677B2 (ja) * 2000-07-13 2010-12-15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ジョイスティック
NL1025722C2 (nl) * 2004-03-15 2005-09-16 Univ Delft Tech Joystick.
US7108012B2 (en) * 2004-07-22 2006-09-19 Masco Corporation Of Indiana Fluid control valve
FR2879018B1 (fr) * 2004-12-07 2007-02-23 Itt Mfg Enterprises Inc Actionneur multidirectionnel a effort de rappel variable
GB0526062D0 (en) * 2005-12-22 2006-02-01 Penny & Giles Controls Ltd Joystick controller
DE102006042629A1 (de) * 2006-09-05 2008-03-20 ITT Mfg. Enterprises, Inc., Wilmington Schaltknüppel
DE102010063746A1 (de) * 2010-12-21 2012-06-21 W. Gessmann Gmbh Mehrachsiges Handsteuergerä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71037A (en) * 1973-03-15 1973-11-06 Nasa Solid state controller three-axes controller
US4555960A (en) * 1983-03-23 1985-12-03 Cae Electronics, Ltd. Six degree of freedom hand controller
US5629505A (en) * 1993-11-23 1997-05-13 Lucas Industrie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Rotary switch assembly
CN1825241A (zh) * 2004-11-03 2006-08-30 伊顿公司 改进的驾驶员控制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69373A1 (de) 2012-06-27
US20120152719A1 (en) 2012-06-21
EP2469373B1 (de) 2016-03-30
HK1174105A1 (zh) 2013-05-31
CN102622040A (zh) 2012-08-01
DE102010063746A1 (de) 2012-06-21
US8967014B2 (en) 2015-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2040B (zh) 多轴线手动控制装置
JP4850863B2 (ja) パラレルメカニズム
KR101631538B1 (ko) 로봇용 액추에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인간형 로봇
JP2018527144A5 (zh)
JPH09170604A (ja) フレキシブルなアクチュエータ
KR101300520B1 (ko) 패러렐 메커니즘
CN101180163A (zh) 包括并联运动结构的用于传送运动的装置
CN108100235B (zh) 一种襟翼位置控制机构
JP2014046447A (ja) スリットが形成された弾性変形体を有する機械式ストッパ装置、及び該機械式ストッパ装置を備えた多関節ロボット
JP2009004358A (ja) 多方向人間工学的制御ユニット
CN109715014B (zh) 用于调整坐卧家具的部件的驱动器
CN108027626B (zh) 具有致动阻尼的踏板装置
WO2011142176A1 (ja) パイプの曲げ加工装置
AT512487B1 (de) Stellmechanismus
JP2009174713A5 (ja) 送りねじ装置
US10773395B2 (en) Robot and arm assembly thereof
JP7309545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の試験装置
US20170284522A1 (en) Deformation motion mechanism
CN101767340A (zh) 机械手
JP2014513220A5 (zh)
JP2008232197A (ja) 3自由度回転システムのガイドレールストッパ機構とその応用
US10927931B2 (en) Robot and arm assembly thereof
US11000948B2 (en) Robotic arm assembly
JP6824727B2 (ja) 伸縮装置
JP3136959U (ja) 測定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410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410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