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08896B -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08896B
CN102608896B CN201110303277.8A CN201110303277A CN102608896B CN 102608896 B CN102608896 B CN 102608896B CN 201110303277 A CN201110303277 A CN 201110303277A CN 102608896 B CN102608896 B CN 1026088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printing
image
unit
voltage
prin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032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08896A (zh
Inventor
宫本阳子
船山康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08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88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088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88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heating, cleaning, coating with a transfer ag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31Details of unit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54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or drum, conveyor bel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载体、转印单元、施加单元、检测器、获取单元和调整单元。图像载体承载通过利用色调剂将静电潜像显影而获得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单元将色调剂图像从所述图像载体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施加单元向所述转印单元施加电压。检测器检测流入所述转印单元中的电流。获取单元获取要在所述转印单元中转印的色调剂图像的图像浓度。调整单元基于由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电流与由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图像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改变而调整要向所述转印单元施加的电压。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5-307305中描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如下构造:为了即使在湿度的改变导致色调剂的充电状态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良好的图像形成质量,采用环境检测器来检测温度和湿度以便改变转印条件。
在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10-268590中描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如下构造:根据色调剂图像的浓度来改变转印偏压,以便即使在色调剂图像的浓度改变时将色调剂图像形成在图像载体上的情况下,也能防止在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时发生色调剂飞散和色调剂转印不充分、在将记录材料从图像载体上分离时分离不充分、以及在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材料上时色调剂附着到定影辊上。
在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02-323801中描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如下构造:用于检测感光体上的显影图像的传感器检测转印前的显影图像的浓度和转印后留下的显影图像的浓度,基于检测到的浓度获得转印率,并且基于获得的转印率选择和确定合适的转印条件。
在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04-334017中描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如下构造:根据在自转印材料被插入压力接触咬合部分时经过一定时间段之后获得的转印电流的检测结果来校正转印电压。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能够抑制由转印单元的电阻变化和记录介质的电阻变化引起的转印单元中的转印效率发生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载体、转印单元、施加单元、检测器、获取单元和调整单元。所述图像载体承载通过利用色调剂将静电潜像显影而获得的色调剂图像。所述转印单元将色调剂图像从所述图像载体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所述施加单元向所述转印单元施加电压。所述检测器检测流入所述转印单元中的电流。所述获取单元获取要在所述转印单元中转印的色调剂图像的图像浓度。所述调整单元基于由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电流与由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图像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改变而调整要向所述转印单元施加的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当在所述转印单元中转印具有预定图像浓度的色调剂图像时所述检测器可以检测流入所述转印单元中的电流,并且所述调整单元可以基于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电流的改变而调整要向所述转印单元施加的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可以将由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图像浓度中出现最频繁的图像浓度定义为所述预定图像浓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获取单元可以获取与要在所述转印单元中转印的图像有关的信息,并且可以基于所获取的信息计算所述出现最频繁的图像浓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调整单元可以基于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电流的改变为每种类型的记录介质调整要向所述转印单元施加的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调整单元可以基于在所述检测器执行多次的检测操作中连续获得的电流值的平均值的改变而调整要向所述转印单元施加的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所述检测器执行多次的检测操作中连续获得的电流值的平均值与基准电流值之间的差值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调整单元可以调整要向所述转印单元施加的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包括:承载通过利用色调剂将静电潜像显影而获得的色调剂图像;对色调剂图像进行转印;施加用于转印的电压;检测电流;获取要转印的色调剂图像的图像浓度;以及基于检测到的电流与获取的图像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改变调整要施加的电压。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和根据第八方面的图像形成方法中,能够抑制由转印单元的电阻变化和记录介质的电阻变化而引起转印单元中的转印效率发生变化。
在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与将检测到的电流和获取的图像浓度用作参数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抑制转印单元中的转印效率发生变化。
在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与将出现不频繁的图像浓度定义为预定图像浓度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准确地获知检测到的电流随时间的改变。
在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与还提供用于检测图像浓度的传感器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获得电流检测时间。
在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即使在多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上执行转印的情况下,也能够为每种类型的记录介质调整电压。
在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能够抑制由电流检测的变化所引起的电压的调整。
在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能够抑制由电流检测的变化所引起的电压的调整。
附图说明
将基于下列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构造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在向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二次转印辊施加恒定电压的情况下转印色调剂图像的浓度与二次转印电流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3是示出在向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二次转印辊施加恒定电压的情况下转印色调剂图像的浓度和二次转印电流的时间图;
图4是示出在图3所示的电流检测定时检测到的二次转印电流随时间改变的曲线图;以及
图5是根据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器所执行的程序而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
<总体构造>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实例。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用于黄色(Y)的图像形成单元10Y、用于品红色(M)的图像形成单元10M、用于蓝绿色(青色)(C)的图像形成单元10C和用于黑色(K)的图像形成单元10K。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和10K分别包括感光鼓12Y、12M、12C和12K。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和10K还分别包括围绕感光鼓12Y、12M、12C和12K的充电装置14Y、14M、14C和14K;曝光装置16Y、16M、16C和16K;显影装置18Y、18M、18C和18K;一次转印辊20Y、20M、20C和20K;以及感光鼓清洁器22Y、22M、22C和22K。充电装置14Y、14M、14C和14K分别将感光鼓12Y、12M、12C和12K的表面充电。曝光装置16Y、16M、16C和16K分别在已充电的感光鼓12Y、12M、12C和12K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18Y、18M、18C和18K分别利用显影剂中包含的色调剂将形成在感光鼓12Y、12M、12C和12K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辊20Y、20M、20C和20K将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作为图像载体实例的转印带100上。在转印处理执行之后,感光鼓清洁器22Y、22M、22C和22K分别将附着到感光鼓12Y、12M、12C和12K的表面上的残余色调剂去除。
转印带100布置成面向图像形成单元10Y、10M、10C和10K。转印带100布置在感光鼓12Y、12M、12C和12K与一次转印辊20Y、20M、20C和20K之间。用于在感光鼓12Y、12M、12C和12K与转印带100之间产生电场的一次转印电流流入一次转印辊20Y、20M、20C和20K中。
转印带100可旋转地被驱动辊26a、用于防止转印带100扭曲或蛇行的张紧/转向辊26c、支撑辊26b、26d和26e以及支承辊28支撑(在张紧的状态下延伸),同时转印带100被从内周侧施加张力。于是,用于将转印带100支撑在张紧状态下的所述多个辊26a、26b、26c、26d和26e以及用于使驱动辊26a旋转的电动机(未示出)形成带驱动装置25。
二次转印辊30在转印带100的附近布置成隔着转印带100与支承辊28对置。如图1所示,支承辊28是接地的。通过围绕导电心轴30a的外周粘着半导体弹性材料(例如半导体海绵)30b而形成二次转印辊30。作为施加单元实例的转印偏压电源40与心轴30a电连接,从而能够向二次转印辊30施加二次转印电压。作为检测器实例的电流检测器42电连接在心轴30a与转印偏压电源40之间,从而能够检测到流入二次转印辊30中的二次转印电流。转印偏压电源40和电流检测器42电连接到控制器44上。
控制器44包括二次转印电流获取单元44a、作为获取单元实例的打印作业获取单元44b和作为调整单元实例的转印偏压设定单元44c。二次转印电流获取单元44a获取表示电流检测器42所检测到的二次转印电流的信号,并且将所获取的信号发送至转印偏压设定单元44c。打印作业获取单元44b与外部服务器46电连接。打印作业获取单元44b获取从外部服务器46发送来的打印作业(更具体地说为与要打印的图像有关的信息以及指示图像将打印在哪种类型的记录纸张上的信息),并且将所获取的打印作业发送至转印偏压设定单元44c。转印偏压设定单元44c基于所接收到的二次转印电流和打印作业的数据对二次转印电压进行设定和调整,并且将指示要在二次转印辊30上施加的二次转印电压的信号发送至转印偏压电源40。下面将提供更详细的说明。
在转印带100的旋转方向(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上在二次转印辊30的下游布置有带清洁器32。带清洁器32将残留在转印带100的外周上的色调剂去除。
二次转印辊30的附近布置有供纸装置33、传送装置34和定影装置36。供纸装置33将作为记录介质实例的记录纸张P传送和供应到二次转印辊30。传送装置34传送已由二次转印辊30进行过二次转印处理的记录纸张P。定影装置36在传送方向上布置在传送装置34的下游,并且将转印在记录纸张P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
关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在图像形成单元10Y中,感光鼓12Y朝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充电装置14Y将感光鼓12Y的表面充电。利用诸如激光写入装置等曝光装置16Y在已充电的感光鼓12Y上形成第一颜色(Y)的静电潜像。
利用由显影装置18Y供应的色调剂(包含色调剂的显影剂)将上述静电潜像显影,形成可见的色调剂图像。该色调剂图像借助感光鼓12Y的旋转而到达一次转印单元,并且一次转印辊20Y使具有反极性的电场作用在色调剂图像上。于是,将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转印带100上。
类似地,图像形成单元10M、10C和10K分别依次形成第二颜色(M)的色调剂图像、第三颜色(C)的色调剂图像和第四颜色(K)的色调剂图像,并且这些色调剂图像叠加在转印带100上。于是,形成多层色调剂图像。
然后,转印在转印带100上的多层色调剂图像借助转印带100的旋转而到达作为转印单元实例的二次转印单元,二次转印辊30设置在该二次转印单元中。在该二次转印单元中,通过在二次转印辊30与支承辊28(二次转印辊30与支承辊28隔着转印带100彼此对置)之间施加极性与色调剂图像的极性相反的偏压(二次转印电压),将色调剂图像静电吸附和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
更具体地说,利用拾取辊(未示出)从容纳在记录纸张容器(未示出)中的一摞记录纸张逐页拾取记录纸张P,并且馈送辊(未示出)在预定定时将记录纸张P供应到转印带100与二次转印单元中的二次转印辊30之间。供应来的记录纸张P被挤压在二次转印辊30与支承辊28之间,并且二次转印电压被施加在二次转印辊30与支承辊28之间。于是,将承载在转印带100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
传送装置34将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纸张P传送到定影装置36,通过加压/加热处理将色调剂图像定影成永久图像。
在完成将多层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的处理之后,布置在二次转印单元下游的带清洁器32将残留在转印带100的外周上的色调剂去除。然后,转印带100为下一次转印处理做准备。二次转印辊30中还布置有清洁部件(未示出),从而能够将由转印产生的附着到二次转印辊30上的诸如色调剂微粒和纸粉等异物去除。
在转印单色图像的情况下,经过一次转印的色调剂图像用单一颜色进行二次转印,并且传送到定影装置36。在转印通过叠加多种颜色而获得的多色图像的情况下,使转印带100的旋转与感光鼓12Y、12M、12C和12K的旋转彼此同步,以便在一次转印单元中使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彼此重合,并且因此使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彼此匹配。
如上所述,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在记录纸张P上形成图像。
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的安装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以及二次转印单元的部件(支承辊28和二次转印辊30)的电阻值(在下文中,简称为电阻),利用特定计算公式为每种类型的记录纸张P设定要向二次转印辊30施加的电压(二次转印电压)。利用布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内的环境传感器(未示出)检测安装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在二次转印单元中不存在色调剂图像和记录纸张的状态下,通过在施加恒定电压时检测流过的电流来计算二次转印单元的电阻。根据例如纸张的基重来确定记录纸张P的类型。
然而,在打印作业较长的情况下,即,在要对数千张记录纸张P连续地执行打印的情况下,流入二次转印单元的二次转印电流使得二次转印单元的部件的电阻逐渐改变。在允许记录纸张P放置于记录纸张容器中期间,记录纸张P的电阻经过一段时间也会改变。由于上述改变,在施加恒定电压的情况下,打印作业中的二次转印效率会发生改变。因此,打印在记录纸张P上的图像的色相在打印操作的早期阶段与后期阶段是不同的。更具体地说,在二次转印单元的部件的电阻逐渐增大的情况下或者在记录纸张P变干燥且记录纸张P的电阻逐渐增大的情况下,最佳的二次转印电压逐渐增大。当所施加的电压恒定时,二次转印效率逐渐降低。结果,使图像的色相发生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检查二次转印电压的设定,即,再次测量温度和湿度并再次计算二次转印单元的部件的电阻,会使生产率下降。此外,不能随着记录纸张P的电阻的改变而设定最佳的二次转印电压。
为了实现恒定的二次转印效率,可以执行一种测量二次转印之前和之后转印带100上的色调剂图像的浓度的方法(在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02-323801中描述的技术)。然而,测量的灵敏度根据色调剂的颜色而不同。此外,需要提供用于检测浓度的传感器。当仅安装一个传感器时,仅仅能够测量在二次转印辊30的轴向上的某一位置处的浓度。因此,不能准确地测量出二次转印效率随时间的改变。
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检测(监测)二次转印处理中的二次转印电流,并且基于检测到的二次转印电流调整要向二次转印辊30施加的电压。
在向二次转印辊30施加恒定电压时执行二次转印的情况下,二次转印电流随着二次转印单元的部件的电阻、记录纸张P的电阻和色调剂层的电阻而变化。因为色调剂层的电阻取决于二次转印单元中存在的色调剂图像的图像浓度,即,要在二次转印单元中转印的色调剂图像的图像浓度(在下文中,称为“转印色调剂图像浓度”),所以二次转印电流每一时刻都发生变化。此处,转印色调剂图像浓度表示沿二次转印单元中的二次转印辊30的轴向延伸的色调剂图像的平均浓度。二次转印电流也随着二次转印单元的部件的电阻和记录纸张P的电阻的长期改变而变化。
图2是示出在向二次转印辊30施加恒定电压的情况下转印色调剂图像浓度与二次转印电流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如图2所示,当转印色调剂图像浓度增大时,二次转印电流减小。此外,在从打印操作的早期阶段到后期阶段的时段期间二次转印单元的部件的电阻或记录纸张P的电阻增大的情况下,二次转印电流整体减小。因此,通过获得开始打印作业时的转印色调剂图像浓度与二次转印电流之间的关系并且以抑制转印色调剂图像浓度与二次转印电流之间的关系随时间改变的方式,即,以抑制增大或减小(偏离)的整体趋势的方式调整要施加的电压,这样,即使在部件的电阻或记录纸张P的电阻在长的打印作业中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恒定的二次转印效率。因此,可以防止图像的色相发生改变。
然而,实际上,由于难以确定是否发现转印色调剂图像浓度与二次转印电流之间的关系整体偏离(确定转印色调剂图像浓度和二次转印电流作为参数),所以仅仅在转印具有预定图像浓度的色调剂图像时检测二次转印电流,并且根据检测到的二次转印电流随时间的改变来调整要向二次转印辊30施加的电压。
图3是示出在向二次转印辊30施加恒定电压的情况下转印色调剂图像浓度和二次转印电流的时间图。如图3所示,将对具有预定图像浓度的色调剂图像进行转印的定时限定为电流检测定时。更具体地说,将对色调剂图像浓度出现最频繁的色调剂图像进行转印的定时限定为电流检测定时。通过分析从外部服务器46发送的打印作业的图像信息,预先计算打印作业中出现最频繁的转印色调剂图像浓度(出现最频繁的色调剂图像浓度)。
图4是示出在图3所示的电流检测定时检测到的二次转印电流随时间改变的曲线图。计算在预定数量的检测操作中连续获得的二次转印电流的平均值。在平均值与基准电流值(Iref)之间的差值等于或大于预定阈值(Δα)的情况下,使要向二次转印辊30施加的电压改变和调整仅仅预定值(β)。预定值(β)例如是5V到10V。
不必为单个转印色调剂图像浓度执行电流检测。可以为两种类型转印色调剂图像浓度(即较高浓度部分的转印色调剂图像浓度和较低浓度部分的转印色调剂图像浓度)执行电流检测,并且可以基于随时间改变更大的转印色调剂图像浓度执行电压调整。此外,在单个打印作业中对多种类型的记录纸张P执行打印的情况下,为每种类型的记录纸张P执行电流检测,并且仅仅为已发现随时间改变的那类纸张执行电压调整。
根据上述技术思路构造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如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电流检测器42和控制器44,并且控制器44包括二次转印电流获取单元44a、打印作业获取单元44b和转印偏压设定单元44c。
图5是根据控制器44所执行的程序而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在步骤S100中,获取打印作业,更具体地说,获取与要打印的图像有关的信息和指示图像要打印在哪种类型的记录纸张P上的信息。在步骤S102中,计算最佳的转印偏压初始值(二次转印电压初始值)V0。根据环境传感器探测到的温度和湿度、预先计算的二次转印单元的部件的电阻和预先获得的记录纸张P的类型,利用特定计算公式计算二次转印电压初始值V0。
在步骤S104中,计算出现最频繁的色调剂图像浓度。基于打印作业中所包含的图像信息计算出现最频繁的色调剂图像浓度。在步骤S106中,计算电流检测定时。基于色调剂图像浓度出现最频繁的色调剂图像到达二次转印单元的时间计算电流检测定时。在步骤S108中,开始执行打印作业。
在步骤S110中,判断是否是电流检测定时。如果在步骤S110中判断出是电流检测定时,则在步骤S112中执行电流检测。在步骤S112中,使控制参数n(初始值=0)增加1。将检测到的电流值暂时存储在控制器44的存储器(未示出)等中。
在步骤S114中,判断控制参数n是否等于预定值N(例如3)。如果步骤S114中的判断结果是否定的,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10。如果步骤S114中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则处理转入步骤S116。在步骤S116中,计算基准电流值Iref。利用从步骤S112的N次检测操作中获得的N个电流值的平均值计算基准电流值Iref。
在步骤S118中,将控制参数n初始化。在步骤S120中,判断是否是电流检测定时。如果在步骤S120中判断出是电流检测定时,则在步骤S122中执行电流检测。在步骤S122中,使控制参数n增加1。将检测到的电流值暂时存储在控制器44的存储器等中。
在步骤S124中,判断控制参数n是否等于预定值N(例如3)。如果步骤S124中的判断结果是否定的,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20。如果步骤S124中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则处理转入步骤S126。在步骤S126中,计算变更电流值Ichg。利用从步骤S122的N次检测操作中获得的N个电流值的平均值计算变更电流值Ichg。
在步骤S128中,判断基准电流值Iref与变更电流值Ichg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阈值Δα。如果步骤S128中的判断结果是否定的,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18。如果步骤S128中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则处理转入步骤S130。在步骤S130中,使二次转印电压初始值V0增大或减小恒定值β。更具体地说,如果判断出基准电流值Iref减去变更电流值Ichg获得的值是正值并且电流值具有从打印作业开始起减小的趋势,则使二次转印电压初始值V0增大恒定值β。如果判断出基准电流值Iref减去变更电流值Ichg获得的值是负值并且电流值具有从打印作业开始起增大的趋势,则使二次转印电压初始值V0减小恒定值β。
在步骤S132中,判断打印作业是否完成。如果步骤132中的判断结果是否定的,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18。如果步骤S132中的判断结果是肯定的,则处理结束。
通过如上所述调整二次转印电压初始值V0,可以抑制打印作业处理中由转印单元的电阻改变和记录介质的电阻改变所引起的二次转印效率的变化。
此外,通过检测当在二次转印单元中转印色调剂图像浓度出现最频繁的色调剂图像时流过的二次转印电流并且根据检测到的二次转印电流随时间的改变调整要施加的电压,可以利用简单的构造抑制二次转印效率的变化。
通过将对色调剂图像浓度出现最频繁的色调剂图像进行转印时的定时设定为电流检测定时,增加了电流检测执行的次数。因此,可以准确地获知二次转印电流随时间的改变。
由于在步骤100中从外部服务器46获取与要转印的图像有关的信息并且基于所获取的图像信息预先计算出现最频繁的色调剂图像浓度,所以没有必要提供用于检测转印色调剂图像浓度的传感器。
在步骤100中获取的打印作业指示在多种类型的记录纸张P上执行打印的情况下,为各种类型的记录纸张P执行步骤S120至S130中的控制处理。因此,可以为每种类型的记录纸张P执行电压调整。
通过将变更电流值Ichg(以预定数量的检测操作获得的二次转印电流的平均值)与基准电流值Iref进行比较并且在变更电流值Ichg与基准电流值Iref之间的差值等于或大于预定阈值Δα的情况下执行电压调整,可以抑制由于二次转印电流的检测变化导致的不必要的电压调整。
在根据上面提供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描述中,将二次转印单元作为转印单元进行说明。然而,本发明还可以适用于承载在感光鼓上的色调剂图像被直接转印在记录纸张上的一类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单元。
此外,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使用记录纸张P作为记录介质。然而,也可以使用高射投影(OHP)片材等作为记录介质。
出于示例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说明。其意图不在于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容易地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型。选择和说明实施例是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载体,其承载通过利用色调剂将静电潜像显影而获得的色调剂图像;
转印单元,其将色调剂图像从所述图像载体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施加单元,其向所述转印单元施加电压;
检测器,其检测流入所述转印单元中的电流;
获取单元,其获取要在所述转印单元中转印的色调剂图像的图像浓度;以及
调整单元,其基于由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电流与由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图像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改变而调整要向所述转印单元施加的电压,
其中,通过检测当在所述转印单元中被转印的色调剂图像浓度出现最频繁的色调剂图像时流过的转印电流并且根据检测到的转印电流随时间的改变调整要施加的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当在所述转印单元中转印具有预定图像浓度的色调剂图像时所述检测器检测流入所述转印单元中的电流,并且所述调整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电流的改变而调整要向所述转印单元施加的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将由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图像浓度中出现最频繁的图像浓度定义为所述预定图像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获取与要在所述转印单元中转印的图像有关的信息,并且基于所获取的信息计算所述出现最频繁的图像浓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调整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电流的改变为每种类型的记录介质调整要向所述转印单元施加的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调整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电流的改变为每种类型的记录介质调整要向所述转印单元施加的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调整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电流的改变为每种类型的记录介质调整要向所述转印单元施加的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调整单元基于在所述检测器执行多次的检测操作中连续获得的电流值的平均值的改变而调整要向所述转印单元施加的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调整单元基于在所述检测器执行多次的检测操作中连续获得的电流值的平均值的改变而调整要向所述转印单元施加的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调整单元基于在所述检测器执行多次的检测操作中连续获得的电流值的平均值的改变而调整要向所述转印单元施加的电压。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调整单元基于在所述检测器执行多次的检测操作中连续获得的电流值的平均值的改变而调整要向所述转印单元施加的电压。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调整单元基于在所述检测器执行多次的检测操作中连续获得的电流值的平均值的改变而调整要向所述转印单元施加的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调整单元基于在所述检测器执行多次的检测操作中连续获得的电流值的平均值的改变而调整要向所述转印单元施加的电压。
14.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由所述检测器执行多次的检测操作中连续获得的电流值的平均值与基准电流值之间的差值等于或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调整单元调整要向所述转印单元施加的电压。
15.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包括:
承载通过利用色调剂将静电潜像显影而获得的色调剂图像;
对色调剂图像进行转印;
施加用于转印的电压;
检测电流;
获取要转印的色调剂图像的图像浓度;以及
基于检测到的电流与获取的图像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改变调整要施加的电压,
其中,通过检测当被转印的色调剂图像浓度出现最频繁的色调剂图像时流过的转印电流并且根据检测到的转印电流随时间的改变调整要施加的电压。
CN201110303277.8A 2011-01-20 2011-09-30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Active CN1026088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10276 2011-01-20
JP2011010276A JP5742241B2 (ja) 2011-01-20 2011-01-20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08896A CN102608896A (zh) 2012-07-25
CN102608896B true CN102608896B (zh) 2016-04-27

Family

ID=46526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03277.8A Active CN102608896B (zh) 2011-01-20 2011-09-30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87784B2 (zh)
JP (1) JP5742241B2 (zh)
CN (1) CN1026088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41154B2 (ja) * 2013-09-10 2017-12-0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155794A (ja) * 2017-03-15 2018-10-0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179546B2 (ja) 2018-09-14 2022-1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555778B2 (ja) * 2020-10-13 2024-09-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1681247B2 (en) * 2020-12-18 2023-06-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can enhance usability b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times a chart is placed on a reading devi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4762A (en) * 1996-03-13 1998-06-30 Minolta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toner transfer efficiency
US6347209B1 (en) * 1998-12-18 2002-02-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ic charge devices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334017A (ja) * 2003-05-09 2004-11-2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07305A (ja) 1992-04-30 1993-11-1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68590A (ja) 1997-03-27 1998-10-0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65324A (ja) * 1997-08-13 1999-03-05 Oki Data:Kk 電子写真式プリンタ
JP2002304067A (ja) * 2001-04-06 2002-10-1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23801A (ja) 2001-04-25 2002-11-08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53748A (ja) * 2002-07-17 2004-02-1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428966B2 (ja) * 2002-08-30 2010-03-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127191B2 (en) * 2003-03-26 2006-10-24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Cleaning device for collecting toner on a surface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0008494A (ja) * 2008-06-24 2010-01-14 Ricoh Co Ltd 転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転写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273542B2 (ja) * 2008-12-12 2013-08-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17258A (ja) * 2009-03-13 2010-09-3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585870B2 (ja) * 2010-08-20 2014-09-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4762A (en) * 1996-03-13 1998-06-30 Minolta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toner transfer efficiency
US6347209B1 (en) * 1998-12-18 2002-02-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ic charge devices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334017A (ja) * 2003-05-09 2004-11-2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89335A1 (en) 2012-07-26
US8787784B2 (en) 2014-07-22
JP2012150365A (ja) 2012-08-09
CN102608896A (zh) 2012-07-25
JP5742241B2 (ja)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2721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58537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est chart for adjusting transfer voltage
CN10435043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01460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velocity control feature
CN102608896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US806875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778831A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584744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30445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a set voltage to be applied during an image formation operation
US863914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837967B2 (en)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nd adjusting transfer voltage in an imaging apparatus and a method thereof
US950729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22527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220317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47844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68661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86049A (ja) 転写装置、転写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5237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240302771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902065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5013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7460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417793B1 (ko) 화상형성장치의 전사전압 제어방법
US995881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49330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