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4719B - 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4719B
CN102594719B CN201110227770.6A CN201110227770A CN102594719B CN 102594719 B CN102594719 B CN 102594719B CN 201110227770 A CN201110227770 A CN 201110227770A CN 102594719 B CN102594719 B CN 1025947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ail
mentioned
confirmation
item
confirm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277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4719A (zh
Inventor
秋山将
小出祐辅
盛永谦郎
盛永谦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RI Safe Technology Ltd.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gital Arts Inc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gital Arts Inc,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filed Critical Digital Art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594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4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4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47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必进行复杂的通信设定就能进行导入、并且能提示可防止确认作业的形式化的目视确认性优异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技术。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具备:设定值存储部,预先保存用于从电子邮件提取要确认事项的设定值;在从邮件客户端部输出电子邮件时,暂停对发送邮件服务器发送的发送控制部;以及发送确认处理部,从该电子邮件提取要确认事项,并且,使具备警告消息和警告图标的发送确认画面显示于显示器上,在进行了单击确认画面中的各个警告图标的确认输入时使发送按钮显示于确认画面,在发送按钮被按下时将电子邮件发送给发送邮件服务器。确认画面具备按附件、收件人、正文独立的确认页,通过标签的选择而切换显示在前面的确认页。

Description

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邮件的的误发送确认系统以及程序,特别涉及如下技术:在从客户终端向邮件服务器发送电子邮件之前,在客户终端内判定电子邮件适当与否,并将该结果显示在显示器上,由此,向用户提供确认电子邮件的发送有无错误的机会。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企业间的通信手段,惯常利用电子邮件,合同书或估价单这样机密性高的重要文件也作为电子邮件的附件频繁收发。因此,人们认识到防止伴随电子邮件的误发送引起的信息流出在各企业中成为迫切的课题。
作为用于降低该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的对策,如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1所述,以下的技术实用化:在职员的客户终端与邮件服务器之间设置代理服务器,在该代理服务器中检查关于收件人和邮件的内容适当与否,并将该结果返回客户终端。
例如在非专利文献1的服务中具备如下功能:在电子邮件的收件人(To、Cc)包括公司外部的地址的情况下,在发送确认画面(对话)中强调显示该地址,由此,促使发送者注意。
通过利用这些现有服务,在发送电子邮件前,给职员提供重新查看内容的机会,因此,能够防止有问题的电子邮件无意地发送出去。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087327
【非专利文献1】CiphenCraft/Mail互联网URL:http://www.ntts.co.jp/products/ccraftmail/function.html#01检索日:2010年12月15日
发明内容
但是,基于这样设置代理服务器的情况下,其导入和维持所需的费用当然高,而且在安装于各客户终端的电子邮件程序侧,伴随SMTP服务器名和端口号码的变更而需要进行复杂的设定,这成为阻碍导入的较大障碍。
并且,在现有服务的情况下,对发送确认画面的结构的研究不足,存在无法充分发挥“给发送者提供确认是否误发送的机会”的问题。
例如如图10所示,在非专利文献1公开的发送确认画面100的情况下,采用在同一画面中一次显示对电子邮件的“收件人”、“正文”、“附件”这三个构成要素的判断结果的形式,因此,发送者的注意力容易发散,而且由于设有“检查所有收件人”和“检查所有附件”这样的总括性的检查框,所以存在确认行为容易流于形式化的问题。并且,也被指出了存在以下不便:由于各个确认项目分配的空间也限定得比较窄,因此,要认真地确认的话,需要提高滚动操作的频率。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现有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不必在客户终端侧进行复杂的通信设定就能够进行导入、并且能够提示可防止确认作业的形式化的目视确认性优异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技术。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第一方面记载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安装于具备电子邮件程序的客户终端,并具备以下单元:设定值存储单元,预先保存用于从发送前的电子邮件提取要确认事项的设定值;在从电子邮件程序输出电子邮件时,暂时停止向发送邮件服务器发送的单元;要确认事项提取单元,对该电子邮件的内容与在上述设定值存储单元中保存的各设定值进行比较,提取要确认事项;生成记述了表示存在该要确认事项的警告消息的确认画面,并将其显示在显示器上的单元;在对上述确认画面中的各个要确认事项进行了确认完成的输入的情况下,使得在上述确认画面上显示发送按钮的单元;以及在按下了上述发送按钮的情况下,向发送邮件服务器发送上述电子邮件的单元,该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确认画面具备至少针对每个电子邮件的构成要素即附件、收件人、正文独立的确认页面,并具备通过标签的选择而交替切换显示在前 面的确认页面的结构。
在上述“正文”中还包括题目(标题)(以下相同)。
第二方面记载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以第一方面的系统为前提,进而,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确认画面中,针对每个表示存在要确认事项的警告消息来显示警告图标,在该警告图标经由输入装置被选择时,视为进行了上述确认完成的输入,该警告图标消除。
第三方面记载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以第一或第二方面的系统为前提,进而,其特征在于,上述警告图标也显示在各确认页面的切换用的标签上,在各确认页面中的警告图标消除时,对应的标签上的警告图标也消除。
第四方面记载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以第一至三方面的系统为前提,进而,其特征在于,在电子邮件的附件中埋设有预定的安全标志的情况下,在上述确认画面的附件的确认页面中,与上述警告消息和警告图标一起显示该安全标志的图像。
第五方面记载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以第一至四方面的系统为前提,进而,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设定值存储单元中保存有检测关键词的清单,在电子邮件的正文中包括某个检测关键词的情况下,在上述确认页面中强调显示该关键词。
第六方面记载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以第一至五方面的系统为前提,进而,其特征在于,该误发送确认系统具备将发送来的电子邮件的地址作为发送历史信息预先保存的发送历史存储单元,上述要确认事项提取单元在电子邮件的收件人栏中包括未残留上述发送历史的地址的情况下,将指定不存在发送历史的收件人的情况作为要确认事项提取出来。
第七方面记载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以第一至六方面的系统为前提,进而,其特征在于,上述要确认事项提取单元在电子邮件的收件人栏中记述有预定个数以上的地址的情况下,将地址数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作为要确认事项提取出来。
第八方面记载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以第一至七方面的系统为前提,进而,其特征在于,该误发送确认系统具备在显示上述发送按钮 之前使最终确认按钮显示在上述确认画面上的单元,在该最终确认按钮被按下时,显示上述发送按钮,并使发送电子邮件成为可能。
第九方面记载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以第一至八方面的系统为前提,进而,其特征在于,在使上述确认画面显示上述发送按钮时,用于利用文件分发服务器的文件分发按钮也一并显示,该文件分发服务器经由Web将电子文件下载到收信侧的客户终端上,并且,在上述设定值存储单元中登记有利用该文件分发服务所需的用户ID和密码,该误发送确认系统具备如下单元:该单元在上述确认画面中的该文件分发按钮被按下的情况下,访问上述文件分发服务器,输入上述用户ID和密码而进行登录,然后,发送电子邮件的附件、正文以及收件人的地址。
第十方面记载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程序安装于具备电子邮件程序的客户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程序使客户终端作为以下单元发挥功能:设定值存储单元,预先保存用于从发送前的电子邮件提取要确认事项的设定值;在从电子邮件程序输出电子邮件时,暂时停止向发送邮件服务器发送的单元;要确认事项提取单元,对该电子邮件的内容与在上述设定值存储单元中保存的各设定值进行比较,提取要确认事项;生成记述了表示存在该要确认事项的警告消息的确认画面,并将其显示在显示器上的单元;在对上述确认画面中的各个要确认事项进行了确认完成的输入的情况下,使得在上述确认画面上显示发送按钮的单元;以及在按下了上述发送按钮的情况下,向发送邮件服务器发送上述电子邮件的单元,其中,上述确认画面具备至少针对每个电子邮件的构成要素即附件、收件人、正文独立的确认页面,并具备通过标签的选择而交替切换显示在前面的确认页的结构。第一方面记载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和第十方面记载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程序,以独立安装于客户终端为前提,不需要像在与邮件服务器之间设置代理服务器的现有方式那样进行不可或缺的互联网相关的复杂设定,因此,网络管理者不用费心介入,具有一般职员就能够轻松导入、管理的优点。
并且,显示器显示的确认画面具备这样的结构:组合了针对每个电子邮件的主要构成要素即附件、收件人、正文独立的确认页,并具备通过标 签的选择来切换在前面显示的确认页的结构,因此,用户能够以电子邮件的构成要素为单位集中注意力。确认画面中一次显示的要确认事项的项目数量受限,结果,产生分配到各个项目的空间相对宽,目视确认性提高的优点。
另外,其是在对各个警告消息进行了确认完成输入的时刻初次显示发送画面的结构,采用不能像“确认所有~”那样总括性地检查多个要确认事项的结构,因此,能够有效防止用户的确认作业流于形式化。
第二方面记载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具备如下结构:仅通过单击确认画面上的与警告消息对应的警告图标,就能完成确认完成的输入,警告图标消除,因此,用户能够直观地进行电子邮件的确认作业。
第三方面记载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是在各确认页的切换用的标签上显示警告图标的结构,因此,用户能够一目了然地识别在背面隐藏的确认页上存在要确认事项,能够期待作业性的提高。
第四方面记载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是如下结构:在附件中埋设有“保密”或“仅限公司内部”这样的安全标志的情况下,在确认页中与警告消息和警告图标一起显示该安全标志,因此,用户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该电子邮件适当与否。
第五方面记载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具备这样的结构:在预先设定的检测关键词含在电子邮件的正文中的情况下,在确认页中对此进行强调显示,因此,能够唤起用户对要注意的文字串的注意。
第六方面记载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具备这样的结构:在将初次的地址指定为收件人的情况下发出警告消息,因此,用户能够再次确认地址的误输入。
第七方面记载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具备这样的结构:在电子邮件的收件人栏指定了大于等于阈值的地址数的情况下发出警告消息,因此,用户能够再次确认收件人指定适当与否。
第八方面记载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具备这样的结构:在显示发送确认按钮之前显示最终确认按钮,在该最终确认按钮被按下时,初次将发送确认按钮显示于确认画面上,并给用户对电子邮件整体进行再次 确认的机会,因此,用户能够再三小心地进行确认作业。
第九方面记载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具备如下结构:在确认画面中与发送按钮并排显示文件分发按钮,在该按钮被按下的情况下,代替通常的电子邮件发送,将电子邮件加载到文件分发服务器,该文件分发服务器经由Web将电子文件下载于收信侧的客户终端,因此,即便在附件的容量超过发送邮件服务器侧的允许量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发送电子邮件。
通过来自文件分发服务器的电子邮件,从发送者得知进行了电子邮件的加载的事实后,收信者从Web浏览器访问预定的URL,阅览该电子邮件的正文,并且,能够对附件进行下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上述系统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上述系统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发送确认画面中的附件确认页的显示例的图。
图5是表示发送确认画面中的附件确认页的另一显示例的图。
图6是表示发送确认画面中的收件人确认页的显示例的图。
图7是表示发送确认画面中的正文确认页的显示例的图。
图8是表示在发送确认画面中显示了最终确认按钮的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在发送确认画面中显示了发送按钮和加密信按钮的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现有的误发送确认系统的确认画面的图。
标号说明
10发送者的客户终端;12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14发送控制部;16发送确认处理部;18文件发送部;20控制项目设定处理部;22设定值存储部;24发送历史存储部;24发送确认画面;24发送历史存储部;26邮件客户端部;28控制项目设定画面;30发送邮件服务器;32互联网;34发送确认画面;36附件标签;38附件确认页;40标头区域; 42文件一览区域;44警告图标;46弹出窗口;48警告图标;50警告图标;52确认完成图标;54取消按钮;56安全标志;58收件人标签;60收件人确认页;62标头区域;64警告图标;66警告图标;68收件人一览区域;69警告图标;70弹出窗口;71确认完成图标;75正文标签;76正文确认页;77标头区域;78警告图标;79警告图标;80题目区域;81正文区域;86最终确认按钮;91发送按钮;92加密信按钮;93接收邮件服务器;94收信者的客户终端;95文件分发服务器;α电子邮件;β附件;γ下载引导用的电子邮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在客户终端10的内部设置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12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具备发送控制部14、发送确认处理部16、文件发送部18、控制项目设定处理部20、设定值存储部22以及发送历史存储部24。
客户终端10由PC构成,PC的CPU按照OS和专用的应用程序来执行预定的处理,由此实现上述发送控制部14、发送确认处理部16、文件发送部18以及控制项目设定处理部20。并且,设定值存储部22以及发送历史存储部24设置于PC的外部存储装置内。
在客户终端10中,还设有通过通用的电子邮件程序来实现的邮件客户(mail client)部26。
用户能够经由该邮件客户端部26作成新的电子邮件,并发送至收信者的电子邮件地址。
首先,用户将用于实现该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12的应用程序安装于客户终端10,然后,进行用于控制误发送确认处理的动作。
即,用户从上述程序的菜单选择“控制项目的设定”时,通过控制项目设定处理部20生成控制项目设定画面28,并显示于客户终端10的显示器上(省略图示)。
用户通过该控制项目设定画面28例如进行以下的设定。
(1)输入大量地址时是否需要警告显示
(2)弹出窗口对象外的收件人清单
(3)本地地址输入时是否需要弹出窗口
(4)有附件的情况下是否需要强制弹出窗口
(5)检测键盘的清单
(6)“域名 组织名”的变换清单
(7)语言的切换(日语、英语、汉语)
(8)最终确认按钮有无显示
(9)设定于附件中的安全标志是否需要提取
(10)是否利用加密信,在利用的情况下ID和密码
上述(1)的设定是在向地址栏(To、Cc)输入大量的地址的情况下选择是否显示警告消息。并且,也能够设定判定为“大量”的地址数(阈值)。
上述(2)的设定是用域名或邮件地址来指定未成为弹出窗口的警告消息的显示对象的收件人,还能够利用“*(任意数量的文字)”或“?(任意的一个文字)”指定通配符。
上述(3)的设定是在本地地址(@以后无地址)认为是发送至公司内、成为弹出窗口的警告消息的显示对象以外的情况下进行指定。
上述(4)的设定是如下项目:即便在上述(2)或(3)的设定中输入了设定为弹出窗口对象外的收件人的情况下,若有附件,则规定是否强制弹出窗口。
上述(5)的设定是输入应从附件的标题或正文的文本中检测出的关键词的清单。例如“估价单”、“决算单”、“保密”等文字串相对于检测关键词。
上述(6)的设定是输入在组织名变换(后面详细描述)中使用的域名和组织名的对应清单。
上述(7)的设定是用于切换在弹出窗口和发送确认画面等中显示的语言。
上述(8)的设定是在显示发送按钮之前,选择是否显示最终确认按钮(后面详细描述)。
上述(9)的设定在附件中贴附有“保密”或“只限相关者”等安全标志的情况下,指定是否对其进行检测(后面详细描述)。并且,还能够指定应检测的标志的种类。
上述(10)的设定与基于web实现文件的安全的分发的服务的一种即“加密信”的利用相关联。即,在利用该加密信的情况下,对设定画面中的“利用加密信”进行检查,并且,预先输入用户ID和密码。
其中,“加密信”请参考:http://www.nri-secure.co.jp/service/crypto/index.html。
完成了经由控制项目设定画面28的设定的输入的用户,按下该画面中的“登录”按钮时,通过控制项目设定处理部20将设定数据存储于设定值存储部22中。
以下,按照图2和图3的流程图,说明该系统12的处理内容。
首先,发送控制部14始终监视邮件客户端部26和发送邮件服务器30之间的通信状况,当检测到从邮件客户端部26向发送邮件服务器30发送了电子邮件时,捕捉该电子邮件数据而暂时阻止将其送出到互联网32上(S10),并且,将电子邮件数据的备份转交给发送确认处理部16。
发送确认处理部16对该电子邮件数据的内容进行分析,判定其适当与否(S12)。在该适当与否的判定时,发送确认处理部16参照存储于设定值存储部22中的设定值。
接着,发送确认处理部16生成反映上述判定结果的发送确认画面,并显示于显示器上(S14)。
图4~图7示出该发送确认画面34的具体例,设有“附件”、“收件人”、“正文”这三个切换标签。
在图4的情况下选择附件标签36,因此,仅附件确认页38显示在前面。该附件确认页38具备标头区域40和文件一览区域42。
这里,在文件一览区域42列出了3个附件,从上面数第二个“决算单(平成22年6月25日版).xls”附加有“!”的警告图标44和记述有“包括关键词”的警告消息的弹出窗口46。
该警告显示在附件的文件名中包括作为检测关键词之一的“决算单”, 所以,由发送确认处理部16认定为要确认事项,并插入到文件一览区域42中。
并且,在附件确认页38的标头区域40中也显示“请确认附件。/在附件名中包括关键词”的警告消息,并显示了“!”的警告图标48。并且,在附件标签36中也显示了“!”的警告图标50,明示了在附件确认页38中存在要确认事项。
这里,当用户单击问题的“决算单(平成22年6月25日版).xls”时,与该文件的后缀对应的应用程序启动,显示附件。
检查该附件的内容,彻底了解没有问题后,用户关闭该文件,并且,单击在文件一览区域42中显示的警告图标44。
接收到与该警告图标44相对应的确认输入的发送确认处理部16(S16)消除该警告图标44,并且,显示“ok”的确认完成图标52(S18)。并且,由此,文件一览区域42中的警告图标全都被消除,因此,标头区域40的警告图标48和附件标签36的警告图标50也更换为“ok”的确认完成图标。
与此相对,用户确认了附件的内容,其结果,在判断为有问题的情况下,单击取消按钮54。其结果,发送控制部14保持的电子邮件数据被废弃,向发送邮件服务器30的发送自身中止。
此后,用户在邮件客户端部26上再次作成添附了正确的文件的电子邮件,进行发送处理。
图5示出附件有问题的其它模式,在附件确认页38的标头区域40中,显示了“请确认附件。/存在附有机密性高的标志的文件。/该邮件无法发送。”的警告消息、和“!”的警告图标48。并且,附件标签36也显示警告图标50。
在文件一览区域42列出了3个附件,第一个的“决算单.xls”贴附有“!”的警告图标44和“保密”的安全标志56。
并且,对于第三个“备忘录.doc”,贴附有“!”的警告图标44和“仅限公司内部”的安全标志56。
在附件中埋设有某些安全标志的情况下,设定对应的标志ID作为该 文件的固有属性,因此,对其进行检测的送信确认处理部16将与该标志ID相关联的安全标志的图像插入文件一览区域42中,由此,实现安全标志56的贴附。
此外,当用字处理器或表计算等对应程序将设定有该安全标志的文件打开时,在各页的标头部分显示“保密”等标志图像。
检查了该附件确认页38后,其结果,判断为即使发送也没问题时,用户单击在文件一览区域42中显示的附件的警告图标44。
其结果,该警告图标44更换为“ok”的确认完成图标52的同时,标头区域40和附件标签36中的警告图标也消除,取而代之,出现“ok”的确认完成图标。
与此相对,用户在判断为有问题的情况下,单击取消按钮54,中止该电子邮件的发送。
图6的情况下选择收件人标签58,因此,收件人确认页60显示在发送确认画面34的前面。
这里,多个收件人(例如10个以上)指定于To和Cc栏,因此,在收件人确认页60的标头区域62显示有“请确认收件人。/在To、Cc指定有大量的邮件地址。”的警告消息、和“!”的警告图标64。
并且,在收件人标签58也显示“!”的警告图标66,明示了在该页存在要确认事项。
在收件人确认页60的收件人一览区域68中,如“Nris.co.jp”或“Nris.dev.co.jp”那样,以域单位来汇总邮件地址,显示清单。并且,在设定值存储部22预先设定“域名 组织名”的变换信息的情况下,代替域名而显示组织名。
例如在设定值存储部22中保存着“abc-labo.com a·b·c·labo株式会社”的变换信息,因此,关于“[Cc]山田五郎<goro_yamada@abc-labo.com>”的电子邮件地址,冠以“a·b·c·labo株式会社”的组织名。
另外,在设定为收件人的电子邮件地址中,混入了在发送历史存储部24中未残留过去的发送历史信息的地址的情况下,对于该电子邮件地址 附记“!”的警告图标69,并且,显示记述了“是发送历史中不存在的收件人”的警告消息的弹出窗口70。
在是初次发送电子邮件的对象的情况下,电子邮件地址存在输入错误的可能性高,因此,要唤起用户的注意,但确认到地址的记述没问题后,用户单击警告图标69时,警告图标69更换为“ok”的确认完成图标71。
并且,对于收件人个数多的情况也确认没有特别问题后,用户单击在标头区域62显示的警告图标64,并进行确认的输入。
其结果,该警告图标64消除,取而代之显示“ok”的确认完成图标。并且,由此,收件人确认页60中的警告图标全部消除,因此,收件人标签58的警告图标66也消除,取而代之出现“ok”的确认完成图标。
与此相对,在用户判断为收件人中有错误的情况下,单击取消按钮54。其结果,该电子邮件数据被废弃,对发送邮件服务器30的发送自身中止。
此后,用户在邮件客户端部26上再次作成指定了正确的收件人的电子邮件,进行发送处理。
在图7的情况下选择正文标签75,因此,正文确认页76显示在发送确认画面34的前面。这里所说的“正文”中除了狭义的“正文”之外,还包括“题目(标题)”。
首先,在页的标头区域77中显示了“请确认题目和正文。/在题目和正文中包括关键词。”的警告消息、和“!”的警告图标78。并且,在正文标签75中也显示了“!”的警告图标79,明示了该页存在要确认事项。
在题目区域80中,显示了“关于我公司的股票价格”的题目,但其中“股票价格”的部分相当于在设定值存储部22中存储的检测关键词,因此,施加了字体放大、着色(红字)、粗体化、带下划线的文字串强调显示。
此外,在正文区域81中,显示“山田先生/承蒙关照。我是NRI安全的吉田。/关于前几天待解决的保密事项的协商”的字句,其中“保密事项”的部分相当于在设定值存储部22中存储的检测关键词,因此,施加了与上述相同的文字串强调显示。
另外,上述的文字串强调显示仅为一例,不应将其限定于此。
与此相对,在用户研究强调显示的文字串,并确认了没有特别问题的情况下,单击在标题区域77显示的警告图标78,进行确认输入。
其结果,该警告图标78消除,取而代之显示“ok”的确认完成图标。同时,正文标签的警告图标79也消除,取而代之出现“ok”的确认完成图标。
对于各确认页中的警告图标进行确认输入,在所有警告图标变更为确认完成图标的情况下(S20/Y),如图8所示,发送确认处理部16使最终确认按钮86显示于发送确认画面34的下部(S22)。
与此相对,用户切换标签而进行各确认页的最终检查,在判断为整体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单击最终确认按钮86。
接收到该最终确认的输入的发送确认处理部16(S24/Y)如图9所示,使发送按钮91和加密信按钮92(文件分发按钮)显示于发送确认画面34的下部(S26)。在该阶段,初次成为能够发送电子邮件的状态。
这里,当用户单击发送按钮91时(S28/发送),从发送确认处理部16向发送控制部14输出发送许可通知,发送控制部14将中断的电子邮件发送至发送邮件服务器30(S30)。
该电子邮件α从发送邮件服务器30转送至接收邮件服务器93,并发送给收信者的客户终端94。
发送确认处理部16将在该电子邮件的收件人中记述的电子邮件地址作为发送历史信息记录到发送历史存储部24中(S32)。
当用户代替发送按钮91而单击加密信按钮92时(S28/加密信),从发送确认处理部16向文件发送部18输出附件的发送委托。此时,文件发送部18从发送确认处理部16接收在电子邮件的收件人中设定的电子邮件地址、电子邮件的正文以及附件。并且,参照设定值存储部22,获得该用户的加密信的ID和密码。
接着,文件发送部18经由互联网32访问提供加密信的服务的文件分发服务器95,输入加密信的ID和密码来登录。
接着,文件发送部18将从发送确认处理部16接收到的附件、电子邮 件的地址(发送者的地址和收信者的地址)、正文(含题目)发送给文件分发服务器95(S34)。
接收其的文件分发服务器95将附件β存储于外部存储装置内的预定的目录,并且,生成收信者的引导用电子邮件γ,发送给接收邮件服务器93。
在该电子邮件γ中,至少记述有表示附件的存储目的地的URL、发送者的电子邮件地址、发送者记述的电子邮件的题目以及正文。
收信者在客户终端94上单击该电子邮件γ中的URL时,Web浏览器启动,显示从文件分发服务器95发送来的下载页(省略图示)。
接着,收信者单击设于该下载页的“下载”按钮时,从文件分发服务器95发送附件β,并存储于客户终端94的外部存储装置内。
在附件的尺寸大的情况下,当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时,有被发送邮件服务器30侧的发送容量限制拒绝发送的可能性,因此,优选经由文件分发服务器95将附件下载于收信者的客户终端94。
用户选择了加密信方式的发送时,发送控制部14废弃所保持的电子邮件数据(S36)。在该情况下,发送确认处理部16将电子邮件的收件人中指定的电子邮件地址存储于发送历史存储部24(S32)。
另外,用户在控制项目设定画面28中选择了“加密信的利用”的情况下,不会在发送确认画面34中显示加密信按钮92。
同样,用户在控制项目设定画面28中选择了“最终确认按钮的显示”的情况下,不会在发送确认画面34中显示最终确认按钮86,在对所有的要确认事项完成了确认输入的时刻,立即在发送确认画面34上显示发送按钮91。
上述的电子邮件的要确认事项只不过是一例,不言而喻,发送确认处理部16能够根据存储于设定值存储部22中的设定值或预先编程的判定规则,提取其它的要确认事项。

Claims (8)

1.一种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安装于具备电子邮件程序的客户终端,并具备以下单元:
设定值存储单元,预先保存用于从发送前的电子邮件提取要确认事项的设定值;
在从电子邮件程序输出电子邮件时,暂时停止向发送邮件服务器发送的单元;
要确认事项提取单元,对该电子邮件的内容与在上述设定值存储单元中保存的各设定值进行比较,提取要确认事项;
生成表示存在该要确认事项的确认画面,并将其显示在显示器上的单元;
在对上述确认画面中的各个要确认事项进行了确认完成的输入的情况下,使得在上述确认画面上显示发送按钮的单元;以及
在按下了上述发送按钮的情况下,向发送邮件服务器发送上述电子邮件的单元,
该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的特征在于,
上述确认画面具备至少针对每个电子邮件的构成要素即附件、收件人、正文独立的确认页面,并具备通过标签的选择而交替切换显示在前面的确认页面的结构,
在各确认页面中存在要确认事项时,在各自的切换用的标签上显示警告图标,
在上述附件的确认页面,显示附加在该电子邮件中的全部文件的清单,并且在相当于要确认事项的附件中独立地显示警告图标,在各警告图标经由输入装置被选择时,视为进行了上述确认完成的输入,该警告图标消除,
在上述收件人的确认页面,显示设定于该电子邮件中的全部收件人的清单,并且在相当于要确认事项的收件人中独立地显示警告图标,在各警告图标经由输入装置被选择时,视为进行了上述确认完成的输入,该警告图标消除,
在上述正文的确认页面,显示该电子邮件的正文,并且针对相当于该正文中的要确认事项的文字串独立地实施强调显示,显示于在该确认页面中的规定的区域的警告图标经由输入装置被选择时,视为进行了上述确认完成的输入,该警告图标消除,
在各确认页面中的全部警告图标消除时,各自标签上的警告图标也消除,
警告图标从全部的各确认页面的标签消除时,才显示上述发送按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电子邮件的附件中有埋设有预定的安全标志的附件的情况下,针对该附件,与上述警告图标一起显示该安全标志的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设定值存储单元中保存有检测关键词的清单,
在电子邮件的正文中或者附件的文件名中包括某个检测关键词的情况下,在上述确认页面中强调显示该关键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设定值存储单元中保存有检测关键词的清单,
在电子邮件的正文中或者附件的文件名中包括某个检测关键词的情况下,在上述确认页面中强调显示该关键词。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误发送确认系统具备将发送来的电子邮件的地址作为发送历史信息预先保存的发送历史存储单元,
上述要确认事项提取单元在电子邮件的收件人栏中包括未残留上述发送历史的地址的情况下,将指定不存在发送历史的收件人的情况作为要确认事项提取出来。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要确认事项提取单元在电子邮件的收件人栏中记述有预定个数以上的地址的情况下,将地址数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作为要确认事项提取出来,
在上述收件人的确认页面中的规定的区域,与表示地址数超过规定值的警告消息一起显示警告图标,该警告图标经由输入装置被选择时,视为进行了上述确认完成的输入,该警告图标消除。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误发送确认系统具备在显示上述发送按钮之前使最终确认按钮显示在上述确认画面上的单元,
在该最终确认按钮被按下时,显示上述发送按钮,并使发送电子邮件成为可能。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使上述确认画面显示上述发送按钮时,用于利用文件分发服务器的文件分发按钮也一并显示,该文件分发服务器经由Web将电子文件下载到收信侧的客户终端上,并且,在上述设定值存储单元中登记有利用该文件分发服务所需的用户ID和密码,
该误发送确认系统具备如下单元:该单元在上述确认画面中的该文件分发按钮被按下的情况下,访问上述文件分发服务器,输入上述用户ID和密码而进行登录,然后,发送电子邮件的附件、正文以及收件人的地址。
CN201110227770.6A 2011-01-15 2011-08-10 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 Active CN1025947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06515 2011-01-15
JP2011006515A JP5574994B2 (ja) 2011-01-15 2011-01-15 電子メールの誤送信確認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4719A CN102594719A (zh) 2012-07-18
CN102594719B true CN102594719B (zh) 2016-10-05

Family

ID=46482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7770.6A Active CN102594719B (zh) 2011-01-15 2011-08-10 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574994B2 (zh)
CN (1) CN1025947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45395A1 (ja) * 2012-09-21 2014-03-27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自走式鉱山機械の稼動管理装置
JP6082245B2 (ja) * 2012-12-26 2017-02-15 エヌ・ティ・ティ・ソフトウェア株式会社 メール送信管理装置、メール送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93591B2 (ja) * 2013-02-22 2017-03-08 Kddi株式会社 重要情報確認方法、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その記録媒体
JP2014219712A (ja) * 2013-05-01 2014-11-2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操作表示装置
JP6190174B2 (ja) * 2013-06-17 2017-08-30 株式会社野村総合研究所 電子メールの送信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48082B2 (ja) * 2013-06-21 2017-06-14 株式会社エクサ 電子メール誤送信防止プログラム
CN105337836B (zh) * 2014-06-11 2019-05-28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邮件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JP6633909B2 (ja) * 2015-12-24 2020-01-22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処理装置
JP6660195B2 (ja) * 2016-02-04 2020-03-11 デジタルア−ツ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6242993B2 (ja) * 2016-12-05 2017-12-06 Nttテクノクロス株式会社 メール送信管理装置、メール送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059264A (ja) * 2016-12-28 2017-03-23 Kddi株式会社 重要情報確認方法、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その記録媒体
CN110034999A (zh) * 2018-12-04 2019-07-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防止误操作的消息发送方法和系统
JP2021111866A (ja) * 2020-01-09 2021-08-02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69283B2 (ja) 2021-06-28 2023-05-08 Nttテクノクロス株式会社 誤送信防止装置、誤送信防止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7056A (ja) * 2003-01-20 2004-08-12 Justabeam:Kk 文字列検査装置、文字列検査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
JP2006178971A (ja) * 2004-12-16 2006-07-06 Honeywell Internatl Inc エラーインディケータを備えたタブ付きフォーム
JP2007087327A (ja) * 2005-09-26 2007-04-05 Ntt Software Corp 電子メール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967576A (zh) * 2005-11-14 2007-05-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电子邮件的方法及系统
CN101346980A (zh) * 2005-12-26 2009-01-14 佳能株式会社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其控制方法、通信系统和程序
JP2010165026A (ja) * 2009-01-13 2010-07-29 Yokogawa Electric Corp 状態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94317A (ja) * 2002-08-29 2004-03-25 J Morita Corp 入力エラー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2009230641A (ja) * 2008-03-25 2009-10-08 Hitachi Software Eng Co Ltd 電子メール送信前リスク判定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7056A (ja) * 2003-01-20 2004-08-12 Justabeam:Kk 文字列検査装置、文字列検査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
JP2006178971A (ja) * 2004-12-16 2006-07-06 Honeywell Internatl Inc エラーインディケータを備えたタブ付きフォーム
JP2007087327A (ja) * 2005-09-26 2007-04-05 Ntt Software Corp 電子メール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967576A (zh) * 2005-11-14 2007-05-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电子邮件的方法及系统
CN101346980A (zh) * 2005-12-26 2009-01-14 佳能株式会社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其控制方法、通信系统和程序
JP2010165026A (ja) * 2009-01-13 2010-07-29 Yokogawa Electric Corp 状態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74994B2 (ja) 2014-08-20
JP2012150527A (ja) 2012-08-09
CN102594719A (zh) 2012-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4719B (zh) 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
US20230334429A1 (en) Presentation and sorting of general data
US10055082B2 (en) Interface overlay
US8843567B2 (en) Managing electronic messages
KR101292973B1 (ko) 전자 메일 메시지의 보안을 개선하기 위한 장치, 방법 및컴퓨터 판독가능 매체
US20160320926A1 (en) E-mail interfa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user interactions with email messages
US888061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mail messages
US20140013399A1 (en) Tagging Email and Providing Tag Clouds
US20080120382A1 (en)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user interface for making non-shared linked documents in electronic messages accessible to recipients
CN102663291A (zh) 邮件的信息提示方法及装置
KR20060052549A (ko) 통합된 이메일 및 인스턴트 메시징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및 시스템
US8904274B2 (en) In-situ mobile application suggestions and multi-application updates through context specific analytics
US20160328097A1 (en) E-mail interfa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e-mail messages
US7877454B1 (en) Electronic messaging
US20040039778A1 (e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US112442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e-mail messages
WO2006117792A1 (en) Messa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JP6210761B2 (ja) 電子メールの送信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299063B2 (en) Receiver side indication of preview content for template emails
US2013020495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lectronic collaboration
US7707258B2 (en) Sending e-mail from a hosted system
US11956197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email user experience by contacts instead of folders
US20110029617A1 (en) Managing Electronic Delegation Messages
JP2013246622A (ja) 電子メールの誤送信確認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246621A (ja) 電子メールの誤送信確認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358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RI SECURE TECHNOLOGIES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5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Applicant after: DIGITAL ARTS Inc.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Applicant before: NRI Safe Technology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51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Applicant after: NRI Safe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358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