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6980A -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其控制方法、通信系统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其控制方法、通信系统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6980A
CN101346980A CNA2006800493568A CN200680049356A CN101346980A CN 101346980 A CN101346980 A CN 101346980A CN A2006800493568 A CNA2006800493568 A CN A2006800493568A CN 200680049356 A CN200680049356 A CN 200680049356A CN 101346980 A CN101346980 A CN 1013469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ail
transmission
response
information
receiv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493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46980B (zh
Inventor
利根川信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346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69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46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69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3Reliability checks, e.g. acknowledgments or fault repor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12Attaching image data to computer messages, e.g. to e-m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14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14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 H04N1/00217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only involving computer data transmission protocols, e.g. SMTP, WAP or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14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 H04N1/0022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involving facsimile protocols or a combination of facsimile protocols and computer data transmissio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4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with a server,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62Inpu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updating internal software
    • H04N1/00973Inpu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updating internal software from a remote device, e.g. receiving via the internet instructions input to a compute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15Control of imag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onnected apparatus, e.g. signalling capability
    • H04N2201/0017Notifying a communication result
    • H04N2201/0018Notifying a communication result via a non-image communication channel, e.g. via a computer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Abstract

发送装置通过选择经由邮件服务器的通信方法和没有邮件服务器的介入的通信方法中的一种方法而通过网络将电子邮件发送给接收装置。所述发送装置生成电子邮件并且将所述电子邮件和表示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请求的应答方法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接收装置。所述发送装置根据所述应答方法从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响应于所发送的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结果。

Description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其控制方法、通信系统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网络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连同近来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信息的联网一起使用电子邮件来发送/接收文本信息正变得流行。
电子邮件除了邮件文本(即文本信息)之外还具有各种格式的附加文件。互联网传真(下文中称之为IFAX)正变得广泛使用,其通过附加例如TIFF(标记图像文件格式)文件来发送/接收图像。
IFAX是一种用于设备之间通信的技术。也就是说,发送设备通过扫描仪来读取图像,将其转换为TIFF图像,并且将数据发送给目的地。接收设备从所接收到的数据来对TIFF图像进行解码,并且打印该TIFF图像。
与该技术有关,日本专利公开2002-27193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过使用电子邮件协议来发送图像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将图像数据直接发送给接收设备,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
日本申请公开2003-233558也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过使用电子邮件协议来发送图像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对于地址簿上的每一目的地保存表示是否将图像数据直接发送给接收设备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的数据。基于该数据,该装置将数据直接发送给在允许直接发送的目的地处的接收设备,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
RFC 2532定义了IFAX的完全模式标准。根据该标准,当发送设备将图像数据发送给接收设备时,接收设备使用MDN(消息部署通知)来将接收结果通知给发送设备。
在使得发送设备根据完全模式标准将图像数据发送给接收设备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的系统中,日本申请公开2002-27193和2003-233558中所公开的布置可以将图像数据从发送设备直接发送给接收设备。
然而,应该将MDN结果发送给发送设备的接收设备不能确定MDN发送目的地是否允许直接发送。
接收设备总是经由邮件服务器来发送MDN,邮件服务器因此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安装和操作邮件服务器并不容易。仅操作在能够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而进行通信的环境中的系统包括例如根据电子邮件协议发送图像数据而不构建邮件服务器的系统。在无论是否存在邮件服务器都发送大图像文件的IFAX中,邮件服务器上的负载出现问题。因此,在有意避免使用邮件服务器的同时,通常进行设置。
在接收设备成功接收电子邮件数据,分析所述电子邮件数据并且提取图像的系统中,数据接收的成功并非总是指示基于该数据在接收设备中成功形成图像。如果出现失败(例如在处理的中途接收设备的内部数据存储设备的容量耗尽),则接收设备中的图像形成失败。
为了最终确认通信的成功,需要由MDN进行确认。在没有安装或者设置邮件服务器的环境中,不出现MDN发送。因此,不可能确定接收设备是否已经正常接收所发送的电子邮件数据。
发明内容
已经考虑到上述问题而进行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其控制方法、通信系统以及程序,其允许根据装置之间的环境来自适应地选择电子邮件发送确认的发送/接收路由,并且可靠地发送所述发送确认。
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发送装置来达到前述目的,所述发送装置用于通过选择经由邮件服务器的通信方法和没有邮件服务器的介入的通信方法中的一种方法而通过网络将电子邮件发送给接收装置,所述发送装置包括:
生成单元,其被配置成生成电子邮件;
发送单元,其被配置成将所述电子邮件和表示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请求的应答方法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接收装置;以及
接收单元,其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应答方法从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响应于由所述发送单元所发送的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结果。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将表示所述发送确认请求应答方法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接收装置作为预定通信协议的一条信息,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通过使用预定通信协议而将包含表示所述发送确认请求应答方法的信息的电子邮件发送给所述接收装置,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
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接收装置来达到前述目的,所述接收装置用于通过使用经由邮件服务器的通信方法和没有邮件服务器的介入的通信方法中的一种方法而通过网络从发送装置接收电子邮件,所述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其被配置成从所述发送装置接收所述电子邮件和表示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请求的应答方法的信息;以及
发送单元,其被配置成基于表示所述发送确认请求应答方法的信息而发送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结果。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从所述发送装置接收表示所述发送确认请求应答方法的信息作为预定通信协议的一条信息,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通过使用预定通信协议而从所述发送装置接收包含表示所述发送确认请求应答方法的信息的电子邮件,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
在优选实施例中,当将表示所述发送确认请求应答方法的信息设置为“服务器介入关闭”时,所述发送单元将所述发送确认结果发送给由所述电子邮件中所描述的应答目的地信息所表示的应答目的地,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
在优选实施例中,当将表示发送确认请求应答方法的信息设置为“服务器介入关闭”时,所述发送单元从外部服务器获取响应于电子邮件的所述发送确认结果的应答目的地信息,并且将所述发送确认结果发送给由所获取的应答目的地信息所表示的应答目的地,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包括:分析单元,其被配置成分析所述电子邮件的内容;以及生成单元,其被配置成如果所述分析单元的分析结果指示:描述了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所述发送确认结果的应答目的地信息,则生成所述发送确认结果。
在优选实施例中,当所述分析单元的分析结果指示在电子邮件中将表示发送确认请求应答方法的信息设置为“服务器介入关闭”,并且描述了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结果的应答目的地信息时,所述发送单元将由所述生成单元所生成的发送确认结果发送给由所述应答目的地信息所表示的应答目的地,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
在优选实施例中,当所述分析单元的分析结果指示在电子邮件中将表示发送确认请求应答方法的信息设置为“服务器介入关闭”,并且没有描述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结果的应答目的地信息时,所述发送单元从外部服务器获取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结果的应答目的地信息,并且将所述发送确认结果发送给由所获取的应答目的地信息所表示的应答目的地,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
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来达到前述目的,所述通信系统用于通过使用经由邮件服务器的通信方法和没有邮件服务器的介入的通信方法中的一种方法而通过网络在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发送/接收电子邮件,其中,
所述发送装置包括:
生成单元,其被配置成生成电子邮件;
第一发送单元,其被配置成将所述电子邮件和表示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请求的应答方法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接收装置;以及
第一接收单元,其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应答方法从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响应于由所述第一发送单元所发送的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结果;以及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其被配置成从所述发送装置接收所述电子邮件和表示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请求的应答方法的信息;以及
第二发送单元,其被配置成基于表示所述发送确认请求应答方法的信息而发送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结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发送装置的控制方法来达到前述目的,所述发送装置用于通过选择经由邮件服务器的通信方法和没有邮件服务器的介入的通信方法中的一种方法而通过网络将电子邮件发送给接收装置,所述发送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生成步骤,用于生成电子邮件;
发送步骤,用于将所述电子邮件和表示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请求的应答方法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接收装置;以及
接收步骤,用于根据所述应答方法从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响应于在所述发送步骤所发送的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结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接收装置的控制方法来达到前述目的,所述接收装置用于通过使用经由邮件服务器的通信方法和没有邮件服务器的介入的通信方法中的一种方法而通过网络从发送装置接收电子邮件,所述接收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步骤,用于从所述发送装置接收所述电子邮件和表示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请求的应答方法的信息;以及
发送步骤,用于基于表示所述发送确认请求应答方法的信息而发送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结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程序来达到前述目的,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控制发送装置,以用于通过选择经由邮件服务器的通信方法和没有邮件服务器的介入的通信方法中的一种方法而通过网络将电子邮件发送给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生成步骤,用于生成电子邮件;
发送步骤,用于将所述电子邮件和表示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请求的应答方法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接收装置;以及
接收步骤,用于根据所述应答方法从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响应于在所述发送步骤所发送的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结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程序来达到前述目的,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控制接收装置,以用于通过使用经由邮件服务器的通信方法和没有邮件服务器的介入的通信方法中的一种方法而通过网络从发送接收电子邮件,其特征在于,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步骤,用于从所述发送装置接收所述电子邮件和表示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请求的应答方法的信息;以及
发送步骤,用于基于表示所述发送确认请求应答方法的信息而发送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结果。
参考附图从以下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网络连接配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MFP的布置的框图;
图3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MFP中所安装的网络程序的配置的示图;
图4是示出用于存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MFP的发送目的地信息的目的地表注册窗口的示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邮件数据的结构示例的示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SMTP协议的处理的顺序表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SMTP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MDN数据的结构示例的示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MDN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MDN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邮件数据的结构示例的示图;以及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邮件数据分析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网络连接配置的框图。
标号100和101表示MFP(多功能外设)。MFP 100和MFP 101是多功能复印机,其每一个均包括例如扫描仪和打印机的设备,并且因此具有多种功能(例如扫描仪功能、复印功能、传真发送/接收功能以及用于打印计算机上所创建的数据的打印机功能)。
MFP 100和MFP 101连接到具有例如“xyz.co.jp”的域名的网络和多个计算机以及包括服务器103和客户机PC 104的网络设备。
所述网络连接到覆盖全世界的互联网110。
MFP 100具有用于设备的主机名“copy1.xyz.co.jp”以及电子邮件地址“ifax@copy1.xyz.co.jp”。MFP 101具有用于设备的主机名“copy2.xyz.co.jp”以及电子邮件地址“ifax@copy2.xyz.co.jp。”
PC 104包括通用电子邮件软件,并且具有邮件地址“yamada@xyz.co.jp”。
服务器103既具有邮件服务器(SMTP服务器)功能,又具有POP服务器功能。服务器103具有主机名“pulser.xyz.co.jp”,并且还具有DNS服务器功能。
可以将分离的终端布置为具有邮件服务器功能的服务器、具有POP功能的服务器以及具有DNS服务器功能的服务器。适当的集成终端也是可使用的。共同管理作为独立于MFP 100的终端的、具有DNS功能的服务器允许各种MFP共享相互转换域名和IP地址的终端。
如果域名或IP地址改变,则仅服务器需要改变设置。MFP 100可以包括DNS服务器功能。在此情况下,因为不执行经由网络的通信,所以处理效率预期会增加。
MFP 100和MFP 101具有两种发送模式。一种是电子邮件发送模式,该模式假设将由FAX/IFAX接收功能所接收的图像以及由扫描仪所读取的单色/彩色图像发送给一般电子邮件目的地。另一种是IFAX发送模式,该模式假设将图像发送给符合IFAX标准的装置。
通过使用例如SMTP协议和POP3协议来完成数据发送/接收。
电子邮件发送模式使得能够发送由扫描仪所读取的彩色图像作为附加到电子邮件的JPEG文件或PDF(可移植文档格式)文件。可以将由扫描仪所读取的单色图像作为TIFF文件或PDF文件发送。
例如,为了将电子邮件发送给具有邮件地址“yamada@xyz.co.jp”的客户机104,根据SMTP协议来将包含所附加的图像数据的电子邮件发送给服务器103。客户机PC 104可以根据POP3协议接收电子邮件,并且将所附加的图像显示在通用图像查看器上。
IFAX发送模式基于RFC 2301发送由MFP的扫描仪功能所读取的图像或由FAX/IFAX接收功能所接收的图像数据。接收侧MFP通过其打印机功能打印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
接下来将参照图2来描述MFP 100的布置。
以下将例示出MFP 100的布置。MFP 101具有与MFP 100相同的布置。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MFP的布置的框图。
CPU 130通过使用RAM 132和存储在ROM 131中的程序来控制整个系统。
操作单元133包括LCD显示板和硬键(例如开始键和十位键盘),当检测到用户的手指触碰了在LCD上所显示的软按钮时,操作单元133执行用户操作。
扫描仪134以光电方式来将文档的图像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当文档供纸器(未示出)将文档供给到压板玻璃时,扫描仪134打开灯,并且开始移动文档读取器,以对文档进行曝光和扫描。
通过反射镜和透镜而将来自文档的反射光引导至CCD图像传感器,并且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由A/D转换电路将其转换为数字数据。在结束文档读取操作之后,排出压板玻璃上的文档。
打印机135在打印纸张上打印图像数据。激光光束发射单元发射与该图像数据对应的激光光束。该激光光束照射感光鼓,在所述感光鼓上,形成与该激光光束对应的潜像。
显影单元将显影剂施加到感光鼓上的潜像部分。同步于激光光束照射的开始而将打印纸张从纸盒供给并运送至转印单元,从而将施加到感光鼓的显影剂转印到打印纸张。将具有转印的显影剂的打印纸张运送到定影单元,所述定影单元通过热量和压力而将显影剂定影到打印纸张。由排出辊来排出已经通过定影单元的打印纸张。分拣器通过以适当的容器来存储所排出的打印纸张而对所排出的打印纸张进行拣选。
图像处理电路136包括各种电路(例如大容量图像存储器、图像旋转电路、分辨率调整电路以及MH、MR、MMR、JBIG和JPEG编码/解码电路),其可以执行各种图像处理(例如明暗处理、修整处理以及掩蔽处理)。
硬盘137是通过I/F(例如SCSI或IDE)而连接的大容量记录介质。
网络I/F 138实现网络数据链路,以连接网络线路(例如由10BASE-T或100BASE-T所表示的以太网或令牌环)。
格式器单元139通过PC I/F 142(包括基于IEEE 1284的并行接口以及例如USB的串行接口)或网络I/F 138从外部设备(例如客户机PC 104)接收数据。格式器单元139从所接收到的数据(例如PDL(页面描述语言))创建图像数据,并且执行描绘,以使得图像处理电路136处理所述数据,并且使得打印机135打印所述数据。
传真单元140是传真I/F电路,其连接到电话线路,并且包括例如NCU(网络控制单元)和MODEM(调制器/解调器)的电路。
传真单元140使得图像处理电路136处理由扫描仪134所读取的图像数据,并且经由电话线路将数据发送给另一传真装置。传真单元149还接收从另一传真装置所发送的数据,并且使得图像处理电路136处理所述数据并且使得打印机135打印所述数据。
扫描仪134,打印机135、图像处理电路136、格式器单元139和传真单元140连接到与来自CPU 130的CPU总线141不同的高速视频总线142,从而以高速度来传送图像数据。
通过使得图像处理电路136处理由扫描仪134所读取的图像数据并且使得打印机135打印处理过的图像数据来实现复印功能。
通过使得图像处理电路136处理由扫描仪134所读取的图像数据并且将所述数据从网络I/F 138发送给网络而实现发送(数据传递/文件传递)功能。通过使得图像处理电路136创建符合RFC 2301的图像并且根据电子邮件协议来发送/接收数据而实现IFAX功能。
接下来将参照图3描述安装在MFP 100中的网络程序的配置。
图3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MFP中所安装的网络程序的配置的示图。
网络程序大致划分为IP层200、TCP/UDP层201以及应用层202。
IP是“互联网协议”的缩写。TCP是“传输控制协议”的缩写。UDP是“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缩写。
IP层200是互联网协议层,其提供服务,以与中继节点(例如路由器)协作将消息从源主机发送给目的地主机。
IP层200管理用于发送数据的源的地址以及用于接收数据的目的地的地址,并且执行管理路由的路由功能,以根据地址信息而在网络中将数据发送给目的地主机。
TCP/UDP层201是传输层,其提供服务,以将消息从源应用服务发送给接收应用服务。
TCP是保证通信可靠性的连接服务。UDP是不保证可靠性的无连接服务。
应用层202定义多个协议。所述协议的示例如下。
FTP(文件传输协议)是文件传输服务。SNMP是网络管理协议。LDP是用于使用打印机进行打印的服务器协议。HTTPd是WWW(万维网)服务器协议。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电子邮件发送/接收协议。POP3(邮局协议版本3)是邮件下载协议。LDAP(轻型目录访问协议)是用于访问管理例如用户电子邮件地址的目录数据库的协议。RFC 1510定义Kerberos认证程序。
接下来将参照图4描述MFP 100的操作单元133的操作窗口的示例。
图4示出用于存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MFP的发送目的地信息的目的地表注册窗口。
该目的地表注册窗口允许用户注册各种目的地,包括MFP 101的IFAX目的地。
目的地表注册窗口上的“发送类别”字段250是用于决定用于将数据发送给发送目的地的技术的项。该字段例如被设计为下拉菜单,以选择传真、IFAX、电子邮件和文件中的一个。在该示例中,在“发送类别”字段250中选择IFAX。
当选择了IFAX时,显示多条信息(例如地址、服务器介入、分辨率、纸张尺寸和压缩方法)。
“地址”字段251是用于输入地址的项。在该示例中,将MFP 101的电子邮件地址“ifax@copy2.xyz.co.jp”输入到“地址”字段251。
“服务器介入”指定字段252是用于选择是将数据发送给邮件服务器并且然后从所述邮件服务器将该数据发送给作为目标目的地的MFP 101还是直接将数据发送给MFP 101的开关。在该示例中。设置“关闭”,以表示没有邮件服务器介入。为了进行邮件服务器介入,设置“打开”。
如果数据将通过互联网而被发送给发送目的地,则存在中继节点(例如防火墙),从而不可能直接发送所述数据。然而,如果目的地出现在相同网络中,则可以发送数据,而不需要在邮件服务器上产生任何负载。
“分辨率”指定字段253至256是用于指定可以由MFP 101接收的分辨率的开关。
任意设备通常可以通过IFAX接收200×100dpi和200×200dpi的分辨率的图像,所以用户不能选择这些分辨率。每当用户操控所述字段,就反转其余分辨率的显示状态。以黑底白色状态所显示的字段指示选择了该分辨率。
在图4中,选择了“分辨率”指定字段254和255,其指示可由MFP 101接收的分辨率是200×400dpi和400×400dpi。
例如,MFP 101不能直接接收以600×600dpi扫描的图像。在此情况下,将所扫描的图像的分辨率转换为可由MFP 101接收的最高分辨率(即400×400dpi)。
“纸张尺寸”指定字段257和258是用于指定可由MFP 101接收的纸张尺寸的开关。任意设备通常可以接收A4大小的图像,所以用户不能选择A4。
MFP 101可以接收B4大小和A3大小的图像。因此,选择“纸张尺寸”指定字段257和258。
例如,将在扫描时以A3大小所读取的图像发送给MFP 101作为A3大小的图像。如果接收侧不能接收A3大小的图像,则在将图像缩放到可由接收侧所接收的最大纸张尺寸之后发送图像。
“压缩方法”指定字段259和260是用于选择可由MFP 101接收的压缩图像格式的开关。在该示例中,用户可以指定MR和MMR。包含文本的文档图像的压缩率按照MH<MR<MMR的顺序而变得更高。
任意设备可以正常接收MH压缩图像数据,所以用户不能选择MH。
MFP 101可以接收MR编码的图像和MMR编码的图像。因此,选择“压缩方法”指定字段259和260。
将由MMR以高压缩率所编码的图像发送给MFP 101。如果接收设备不能接收MMR编码的图像,则通过压缩方法来压缩所述图像,以确保可由接收侧所接收并然后被发送的最大压缩率。
当完成了目的地表注册窗口上的各种设置时,用户操作“确认”按钮270来完成设置,从而将各种设置值存储在例如RAM 132中作为目的地表。为了取消设置操作,用户可以通过操作“取消”按钮271来重置各个设置值。
接下来将参照图5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子邮件数据的结构示例。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邮件数据的结构示例的示图。
图5示出当将由MFP 100所扫描的图像附加到电子邮件并且将其发送给MFP 101时的电子邮件数据结构。
数据字段300具有指示从MFP 100进行发送的时间的信息。“From”字段301具有MFP 100的电子邮件地址。“To”字段302具有MFP 101的电子邮件地址。“Subject”字段303具有字符串“image”。
“Disposition-Notification-To”字段304指定接收响应于来自MFP 100的发送确认请求而发送的发送确认邮件(MDN数据)的邮件地址。在该示例中,字段304包含MFP 100的邮件地址。
“Message-ID”字段305具有表示对于邮件唯一的ID的数字。所述数字包含邮件地址和时间数据,以防止存在具有相同数字的邮件消息。“MIME-Version”字段306具有MIME的版本号。
“Content-Type”字段307指示通过字符串“-----_422E51E54FF704D75EF8_”将电子邮件数据分段为多个块。字段308表示用于编码的比特的数量。
字段310至316构成一个块。字段311指示以下部分包含由JIS码所写成的字符串。字段314包含数据字符串(即电子邮件数据的文本)。
字段316至330构成另一个块。字段317至219中的多条信息示出该部分是具有文件名“GS2005.GIF”的TIFF图像文件。字段321至328具有通过对文件进行BASE64编码而获得的数据。
接着,将参照图6描述在直接从MFP 100到MFP 101发送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5中所示的电子邮件数据的过程中SMTP协议的过程顺序。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SMTP协议的处理的顺序表图。
如图4所示,MFP 100的目的地表的“服务器介入”指定字段252中的信息“服务器介入关闭”指示MFP 100可以将数据直接发送给MFP 101,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
因此,对于向MFP 101的发送,MFP 100直接通过SMTP连接到MFP 101(400)。
以SMTP连接的MFP 101以包含域名信息的字符串进行应答(401)。
当MFP 100发送EHLO命令(402)时,MFP 101以与其兼容的SMTP扩展命令连同以“250-”开头的字符串(403)进行应答。
由404至406来指示详细的SMTP扩展命令(表示MFP 101的功能的命令)。MFP 101具有接收8比特电子邮件数据的接收功能、通过TLS加密方式来对通信路径进行加密的加密功能、以及直接以MDN进行应答的直接响应功能。
在此情况下,MFP 101将表示8比特电子邮件数据接收功能的8BITMIME命令(404)和表示通过TLS加密方式而进行的通信路径加密功能的STARTTLS命令(405)发送给MFP 100。MFP 101还将表示MDN直接响应功能(响应方法)的DIRECTMDN命令(406)发送给MFP 100。
MFP 101具有用于设置“MDN直接响应的开/关”作为设备设置的开关。仅当将MDN直接响应功能设置为“开”时,MFP 101才响应于来自MFP 100的DIRECTMDN命令(407)来以MDN进行直接应答。如果将该功能设置为“关”,则MFP 101不会响应于来自MFP100的DIRECTMDN命令(407)而以MDN进行直接应答。
来自MFP 100的DIRECTMDN命令(407)是用于请求MDN直接响应的命令。MDN直接响应指示对于发送目的地以MDN进行直接应答,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
如果将MFP 100的目的地表注册在MFP 101的目的地表中,则可以从目的地表获取“服务器介入”指定字段252(图4)的设置内容(“服务器介入开/关”)。在此情况下,可以基于设置内容来确定是否允许MDN直接响应。也就是说,如果将“服务器介入关闭”设置为设置内容,则可以直接应答MDN。
将再次描述图6。
当从MFP 100正常接收到DIRECTMDN命令(407)时,MFP 101通过以“250”开头的正常响应消息(408)进行应答。
接下来,MFP 100将表示邮件发送方的MAIL命令(409)发送给MFP 101。当正常接收到MAIL命令时,MFP 101通过以“250”开头的正常响应消息(410)进行应答。MFP 100发送表示邮件接收方的RCPT命令(411)。当正常接收到RCPT命令时,MFP 101通过以“250”开头的正常响应消息(412)进行应答。
MFP 100发送表示电子邮件数据发送将开始的DATA命令(413),并且然后发送电子邮件数据(由图5中的字段300至329所指示的数据)。在此之后,MFP 100发送指示电子邮件数据的结束的“.”(414)。
当从MFP 100正常接收到电子邮件数据时,MFP 101通过以“354”开头的正常响应消息(415)进行应答。
MFP 100发送QUIT命令(416),以断开连接。响应于此,MFP101通过以“221”开头的消息(417)进行应答。
通过上述处理,MFP 100与MFP 101之间的SMTP连接结束。
接下来将参照图7描述通过MFP 101的SMTP接收功能所进行的SMTP接收处理。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SMTP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进行所述SMTP接收处理,以接收例如从MFP 100或客户机PC104以SMTP方式发送的电子邮件数据。
在通电时,激活SMTP接收功能。在步骤S501,MFP 101等待连接。
当SMTP连接开始时,过程从步骤S501进入步骤S502,以执行以SMTP连接响应进行应答的连接响应应答处理(图6中的401)。
在以连接响应进行应答之后,MFP 101检查所接收到的命令,以在步骤S503确定该命令是否是EHLO命令。如果该命令是EHLO命令(步骤S503中的“是”),则过程进入步骤S506。如果该命令不是EHLO命令(步骤S503中的“否”),则MFP 101在步骤S504确定该命令是否是HELO命令。
如果该命令是HELO命令(步骤S504中的“是”),则过程进入步骤S515。如果该命令不是HELO命令(步骤S504中的“否”),则过程进入步骤S505,以将该状态看作命令错误,并且等待新的命令接收。
如果在步骤S504所接收到的命令是HELO命令,则MFP 101在步骤S515执行HELO命令响应应答处理,并且过程进入步骤S516。
如果在步骤S503中所接收到的命令是EHLO,则MFP 101在步骤S506中执行EHLO命令响应应答处理,从而以包含MFP 101中所准备的SMTP扩展功能的消息作为EHLO命令响应来进行应答。
所述消息是图6中的8BITMIME 404、STARTTLS 405和DIRECTMDN 406。
MFP 101检查可由其SMTP扩展功能产生的命令。首先,MFP101在步骤S507确定是否可产生8BITMIME命令。如果不可产生8BITMIME命令(步骤S507中的“否”),则过程进入步骤S509。如果可产生8BITMIME命令(步骤S507中的“是”),则过程进入步骤S508,以执行以字符串“250OK”进行应答的OK应答处理。
MFP 101在步骤S509确定是否可产生DIRECTMDN命令。如果不可产生DIRECTMDN(步骤S509中的“否”),则过程进入步骤S512。如果可产生DIRECTMDN命令(步骤S509中的“是”),则过程进入步骤S510,以执行以字符串“250OK”进行应答的OK应答处理。在步骤S511,MFP 101在RAM 132中存储连接请求发出源的IP地址。
MFP 101在步骤S512确定是否可产生STARTTLS命令。如果不可产生STARTTLS(步骤S512中的“否”),则过程进入步骤S516。如果可产生STARTTLS命令(步骤S512中的“是”),则过程进入步骤S513,以执行以字符串“250OK”进行应答的OK应答处理。在步骤S514,MFP 101执行TLS加密处理。
在步骤S516,MFP 101执行MAIL命令处理。MFP 101接收在其中被设置为MAIL命令的发送方邮件地址信息(图6中的409),并且发送包含以“250”开头的字符串的MAIL命令响应(图6中的410)。
在步骤S517,MFP 101执行RCPT命令处理。MFP 101接收包含发送目的地的邮件地址信息的RCPT命令(图6中的411),并且发送包含以“250”开头的字符串的RCPT命令响应(图6中的412)。
在步骤S518,MFP 101执行DATA命令接收处理。MFP 101接收指示图5中的电子邮件数据的发送将开始的DATA命令(图6中的413)。MFP 101于是接收所发送的电子邮件数据(图6中的300至329以及414),并且发送包含以“354”开头的字符串的DATA命令响应(图6中的415)。
MFP 101通过检测仅包含“.”的字符串414来确定电子邮件数据的结束,并且因此结束一系列操作。
在步骤S519,MFP 101执行QUIT命令处理。MFP 101接收QUIT命令(图6中的416),以断开连接,并且以包含以“221”开头的字符串的QUIT命令(图6中的417)来进行应答,以对SMTP连接断开连接。
当上述处理结束时,SMTP接收结束。
通过上述处理,MFP 101例如接收图5中所示的电子邮件数据。将电子邮件数据的邮件文本数据(314)从JIS码的文本信息转换为SJIS码的文本信息,然后将其光栅化(rasterize)为图像数据。
将电子邮件数据的图像数据部分(321至328)以BASE64解码为TIFF文件。从TIFF文件提取每一页面的图像数据,并且使其经历图像解码处理。当正常完成了所有页面的图像解码处理时,创建图8中所示的MDN数据。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MDN数据的结构示例。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MDN数据的结构示例的示图。
图8中的字段600至607与邮件的邮件信头对应。
“Date”字段600具有指示数据发送时间的时间信息。“From”字段601具有作为邮件发送源的MFP 101的电子邮件地址。“Subject”字段602具有字符串“Message Disposition Notification”。
“To”字段603包含参照图5所描述的具有附加图像的邮件的“Disposition-Notification-To”字段304中所设置的目的地。因此,将MDN数据发送给该目的地。
“Message-ID”字段604具有包含发送时间、主机名、域名和用户名信息的字符串。在不允许存在具有相同ID的数据的情况下生成所述字符串。
“MIME-Version”字段605具有MIME的版本号。“Content-Type”字段606包含指示邮件是报告类型通知邮件的信息。
字段607具有指示邮件由边界“xiSCzkWI5qcO+uiWI6qaM+ueTIB6”所分段的信息。在该示例中,由字段609、615和622来对邮件进行分段。邮件被分段为与字段610至614对应的第一部分以及与字段616至621对应的第二部分。
字段610指示第一部分是文本数据。字段612和613包含数据字符串。
字段616指示第二部分是通知消息。字段618描述创建该消息的MFP 101的主机名和域名。
“Original-Message-ID”字段619包含参照图5所描述的具有附加的图像的邮件的Message-Id 304,以使得有可能确定该通知邮件将要响应的邮件。
“Disposition”字段620指示自动应答该通知邮件,并且正常处理结果。
接下来将参照图9描述使得MFP 101发送MDN数据的MDN发送处理。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MDN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该处理开始发送MDN。
在步骤S701,MFP 101通过参考DIRECTMDN命令(图6中的407)的内容来确定发送方是否已经指定“MDNDIRECT”。如果指定了“MDNDIRECT”(步骤S701中的“是”),则过程进入步骤S702,以将图8中的MDN数据发送给与步骤S511中所存储的IP地址对应的目的地,并且结束处理。
如果没有指定“MDNDIRECT”(步骤S701中的“否”),则过程进入步骤S703,以将MDN数据发送给邮件服务器(例如服务器103),并且结束处理。最终通过邮件服务器将发送给邮件服务器的MDN数据发送给由参照图5所描述的具有附加的图像的邮件的“Disposition-Notification-To”所指示的目的地。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在允许通过电子邮件协议进行通信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的环境中,也发送用于发送确认的MDN数据,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另一方面,在仅允许通过邮件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环境中,经由邮件服务器发送用于发送确认的MDN数据。
有可能根据装置之间的环境来自适应地选择MDN数据发送/接收路由,并且可靠地发送MDN数据。发送侧可以确定接收侧是否已经正常接收邮件以及附加到该邮件的图像数据。
<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将描述第一实施例的MDN发送处理的应用示例。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MDN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该处理开始发送MDN。
在步骤S801,MFP 101通过参考DIRECTMDN命令(图6中的407)的内容来确定发送方是否已经指定“MDNDIRECT。”如果指定了“MDNDIRECT”(步骤S801中的“是”),则过程进入步骤S802。在步骤S802,MFP 101向DNS服务器(服务器103)询问由参照图5所描述的具有附加的图像的邮件的“Disposition-Notification-To”所指示的目的地,并且获取发送目的地的IP地址。
DNS服务器通过使用专用于邮件发送的MX(邮件交换)记录或主机名的A记录来获取目的地的IP地址。
在步骤S803,MFP 101通过使用SMTP协议将图8所示的MDN数据发送给与步骤S802中所获取的IP地址对应的目的地,并且结束处理。
如果没有指定“MDNDIRECT”(步骤S801中的“否”),则过程进入步骤S804,以将MDN数据发送给邮件服务器(例如服务器103),并且结束处理。最终通过邮件服务器将发送给邮件服务器的MDN数据发送给由参照图5所描述的具有附加的图像的邮件的“Disposition-Notification-To”所指示的目的地。
如上所述,第二实施例通过向DNS服务器询问MDN数据发送目的地来对其进行指定。因此,即使不可能从电子邮件数据指定MDN数据发送目的地,也可以将MDN数据可靠地发送给正确的目的地。
<第三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根据SMTP协议将MDN数据请求发送给发送目的地。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电子邮件数据可以包含指示MDN数据请求的信息的描述。
在第三实施例中,将描述使用包含指示MDN数据请求的信息的描述的电子邮件数据的布置。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邮件数据的结构示例的示图。
图11示出当将由MFP 100所扫描的图像附加到电子邮件并且将其发送给MFP 101时的电子邮件数据结构。
“Date”字段900具有指示从MFP 100进行发送的时间的时间信息。“From”字段901具有MFP 100的电子邮件地址。“To”字段902具有MFP 101的电子邮件地址。“Subject”字段903具有字符串”image”。
“Disposition-Notification-To”字段904指定用于接收响应于来自MFP 100的发送确认请求而发送的发送确认邮件(MDN数据)的邮件地址。在该示例中,字段904包含MFP 100的邮件地址。
“X-MDNDIRECT”字段905指示发送方想要将发送确认邮件直接发送给作为发送设备的MFP 100,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
“Message-ID”字段906具有表示对于邮件唯一的ID的数字。所述数字包含邮件地址和时间数据,以防止存在具有相同数字的邮件消息。“MIME-Version”字段907具有MIME的版本号。
“Content-Type”字段908指示通过字符串“-----_422E51E54FF704D75EF8_”将电子邮件数据分段为多个块。
字段911至916构成一个块。字段911指示以下部分包含由JIS码所写成的字符串。字段915包含数据字符串。
字段917至931构成另一个块。字段917至920中的多条信息示出该部分是具有文件名“GS2005.GIF”的TIFF图像文件。字段922至929具有通过对文件进行BASE64编码而获得的数据。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子邮件数据显式地描述了除了第一实施例的电子邮件数据结构之外的发送确认邮件请求。
接下来将参照图12描述当MFP 101接收图11中所示的电子邮件数据时的电子邮件数据分析处理。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邮件数据分析处理的流程图。
当接收到电子邮件数据时,MFP 101在步骤S951执行图像提取处理。将邮件文本数据(图11中的915)从JIS码的文本信息转换为SJIS码的文本信息,并且于是将其光栅化为图像数据。
将电子邮件数据的图像数据部分(图11中的922至929)以BASE64解码为TIFF文件。从TIFF文件提取每一页面的图像数据,并且使其经历图像解码处理。
MFP 101在步骤S952确定目的地是否存在于“Disposition-Notification-To”字段(图11中的904)中。
如果目的地存在(步骤S952中的“是”),则过程进入步骤S953,以提取目的地信息(ifax@copyl.xyz.co.jp),从而发送MDN数据。在步骤S954,MFP 101创建用于目的地信息的MDN数据,并且发送所述MDN数据。
如果目的地不存在(步骤S952中的“否”),则过程进入步骤S955,以确定是否存在X-MDNDIRECT字段(图11中的905)。
如果当在步骤S952确定“Disposition-Notification-To”字段中不存在目的地时过程进入步骤S955,则过程进入步骤S959。这是因为“Disposition-Notification-To”字段的缺少指示缺少MDN请求,并且因此,理论上不存在X-MDNDIRECT字段。反之,为了请求MDN,必须添加“Disposition-Notification-To”字段。
如果存在X-MDNDIRECT字段(步骤S955中的“是”),则过程进入步骤S956,以向DNS服务器询问由“Disposition-Notification-To”所指示的目的地,并且获取发送目的地的IP地址。
DNS服务器通过使用专用于邮件发送的MX(邮件交换)记录或主机名的A记录来获取由“Disposition-Notification-To”所指示的IP地址。在步骤S957,MFP 101通过使用SMTP协议将MDN数据发送给与在步骤S956所获取的IP地址对应的目的地。
如果不存在X-MDNDIRECT字段(步骤S955中的“否”),则MFP 101在步骤S958将MDN数据发送给邮件服务器(例如服务器103)。
在步骤S959,MFP 101确定用于从所接收的电子邮件数据所提取的图像数据的打印设置的存在/缺少。如果存在打印设置(步骤S959中的“是”),则过程进入步骤S960,以根据所述打印设置来执行打印。如果不存在打印设置(步骤S959中的“否”),则过程进入步骤S961,以确定传送的存在/缺少。
如果存在传送设置(步骤S961中的“是”),则过程进入步骤S962,以根据所述传送设置来执行传送。基于传送设置的传送目的地的示例是FAX、IFAX、FTP和SMB的文件传送目的地。
如果不存在传送设置(步骤S961中的“否”),则处理结束。
当接收到电子邮件数据时,例如基于电子邮件数据中所设置的属性信息来完成步骤S956中的打印设置和S961中的传送设置的存在/缺少。
以上已经将SMTP和POP接收描述作为电子邮件接收方法。可以通过另一预定通信协议(例如IMAP)来接收电子邮件数据。
如上所述,第三实施例描述了在电子邮件数据中指示MDN数据请求的信息,而不是根据SMTP协议发送MDN数据请求。
当例如经由邮件服务器错误地发送应该根据SMTP协议直接发送给发送目的地的MDN数据请求时,这种布置可以防止MDN数据请求的可能消失。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将给予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以最宽泛的解释,从而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和等同结构及功能。
注意,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包括单个设备的装置或包括多个设备的系统。
更进一步地,可以通过将软件程序直接或间接地提供给系统或装置来实现本发明,所述软件程序实现前述实施例的功能,所述系统或装置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读取所提供的程序代码,并且然后执行所述程序代码。在此情况下,只要系统或装置具有编程的功能,实现方式的模式就无需依赖于程序。
相应地,由于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因此安装在计算机中的程序代码也实现本发明。换句话说,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还覆盖用于实现本发明功能的目的的计算机程序。
在此情况下,只要系统或装置具有编程功能,就可以以任何形式(例如目标代码、由解释器所执行的程序、或被提供给操作系统的脚本数据)来执行程序。
可以用于提供程序的存储介质的示例是软盘、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CD-R、CD-RW、磁带、非易失性类型的存储器卡、ROM、以及DVD(DVD-ROM和DVD-R)。
对于提供程序的方法,客户机计算机可以使用客户机计算机的浏览器连接到互联网上的网站,并且可以将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或程序的可自动安装压缩文件下载到记录介质(例如硬盘)。进一步地,可以通过将构成程序的程序代码划分为多个文件并且从不同网站下载所述文件来提供本发明的程序。换句话说,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还覆盖将通过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的功能的程序文件下载到多个用户的WWW(万维网)服务器。
还有可能的是,在存储介质(例如CD-ROM)上对本发明的程序进行加密和存储,将存储介质分发给用户,允许满足特定要求的用户经由互联网从网站下载解密密钥信息,并且允许这些用户通过使用所述密钥信息来对已加密的程序进行解密,由此将程序安装在用户计算机中。
除了通过由计算机执行所读取的程序来实现根据实施例的前述功能的情况之外,运行在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等也可以执行实际处理的全部或一部分,从而可以通过该处理来实现前述实施例的功能。
更进一步地,在将从存储介质所读取的程序写入插入计算机的功能扩展板或在连接到计算机的功能扩展单元中所提供的存储器之后,安装在功能扩展板或功能扩展单元上的CPU等执行实际处理的全部或一部分,从而可以通过该处理来实现前述实施例的功能。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将给予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以最宽泛的解释,从而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和等同结构及功能。
本申请要求于2005年12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5-373519的利益,因此,其全部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Claims (16)

1.一种发送装置,其用于通过选择经由邮件服务器的通信方法和没有邮件服务器的介入的通信方法中的一种方法而通过网络将电子邮件发送给接收装置,所述发送装置包括:
生成单元,其被配置成生成电子邮件;
发送单元,其被配置成将所述电子邮件和表示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请求的应答方法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接收装置;以及
接收单元,其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应答方法从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响应于由所述发送单元所发送的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将表示所述发送确认请求应答方法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接收装置作为预定通信协议的一条信息,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发送单元通过使用预定通信协议而将包含表示所述发送确认请求应答方法的信息的电子邮件发送给所述接收装置,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
4、一种接收装置,其用于通过使用经由邮件服务器的通信方法和没有邮件服务器的介入的通信方法中的一种方法而通过网络从发送装置接收电子邮件,所述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其被配置成从所述发送装置接收电子邮件和表示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请求的应答方法的信息;以及
发送单元,其被配置成基于表示所述发送确认请求应答方法的信息而发送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结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接收单元从所述发送装置接收表示所述发送确认请求应答方法的信息作为预定通信协议的一条信息,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接收单元通过使用预定通信协议而从所述发送装置接收包含表示所述发送确认请求应答方法的信息的电子邮件,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当将表示所述发送确认请求应答方法的信息设置为“服务器介入关闭”时,所述发送单元将所述发送确认结果发送给由所述电子邮件中所描述的应答目的地信息所表示的应答目的地,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当将表示发送确认请求应答方法的信息设置为“服务器介入关闭”时,所述发送单元从外部服务器获取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所述发送确认结果的应答目的地信息,并且将所述发送确认结果发送给由所获取的应答目的地信息所表示的应答目的地,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包括:
分析单元,其被配置成分析所述电子邮件的内容;以及
生成单元,其被配置成如果所述分析单元的分析结果指示:描述了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所述发送确认结果的应答目的地信息,则生成发送确认结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当所述分析单元的分析结果指示在电子邮件中将表示发送确认请求应答方法的信息设置为“服务器介入关闭”,并且描述了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结果的应答目的地信息时,所述发送单元将由所述生成单元所生成的发送确认结果发送给由所述应答目的地信息所表示的应答目的地,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收装置,其中,当所述分析单元的分析结果指示在电子邮件中将表示发送确认请求应答方法的信息设置为“服务器介入关闭”,并且没有描述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结果的应答目的地信息时,所述发送单元从外部服务器获取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结果的应答目的地信息,并且将所述发送确认结果发送给由所获取的应答目的地信息所表示的应答目的地,而不用邮件服务器的介入。
12、一种通信系统,其用于通过使用经由邮件服务器的通信方法和没有邮件服务器的介入的通信方法中的一种方法而通过网络在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之间发送/接收电子邮件,其中,
所述发送装置包括:
生成单元,其被配置成生成所述电子邮件;
第一发送单元,其被配置成将所述电子邮件和表示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请求的应答方法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接收装置;以及
第一接收单元,其被配置成根据所述应答方法从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响应于由所述第一发送单元所发送的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结果;以及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其被配置成从所述发送装置接收电子邮件和表示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请求的应答方法的信息;以及
第二发送单元,其被配置成基于表示所述发送确认请求应答方法的信息而发送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结果。
13、一种发送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发送装置用于通过选择经由邮件服务器的通信方法和没有邮件服务器的介入的通信方法中的一种方法而通过网络将电子邮件发送给接收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生成步骤,用于生成电子邮件;
发送步骤,用于将所述电子邮件和表示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请求的应答方法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接收装置;以及
接收步骤,用于根据所述应答方法从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响应于在所述发送步骤所发送的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结果。
14、一种接收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接收装置用于通过使用经由邮件服务器的通信方法和没有邮件服务器的介入的通信方法中的一种方法而通过网络从发送装置接收电子邮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步骤,用于从所述发送装置接收电子邮件和表示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请求的应答方法的信息;以及
发送步骤,用于基于表示所述发送确认请求应答方法的信息而发送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结果。
15、一种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程序,其使得计算机控制发送装置,所述发送装置用于通过选择经由邮件服务器的通信方法和没有邮件服务器的介入的通信方法中的一种方法而通过网络将电子邮件发送给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生成步骤,用于生成电子邮件:
发送步骤,用于将所述电子邮件和表示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请求的应答方法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接收装置;以及
接收步骤,用于根据所述应答方法从所述接收装置接收响应于在所述发送步骤所发送的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结果。
16、一种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程序,其使得计算机控制接收装置,该接收装置用于通过使用经由邮件服务器的通信方法和没有邮件服务器的介入的通信方法中的一种方法而通过网络从发送装置接收电子邮件,其特征在于,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步骤,用于从所述发送装置接收电子邮件和表示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请求的应答方法的信息;以及
发送步骤,用于基于表示所述发送确认请求应答方法的信息而发送响应于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确认结果。
CN200680049356.8A 2005-12-26 2006-12-19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其控制方法和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69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73519A JP2007180614A (ja) 2005-12-26 2005-12-26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JP373519/2005 2005-12-26
PCT/JP2006/325685 WO2007074746A1 (en) 2005-12-26 2006-12-19 Transmission apparatus, recep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progra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6980A true CN101346980A (zh) 2009-01-14
CN101346980B CN101346980B (zh) 2017-07-18

Family

ID=38217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4935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6980B (zh) 2005-12-26 2006-12-19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其控制方法和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8775522B2 (zh)
EP (1) EP1969830B1 (zh)
JP (1) JP2007180614A (zh)
KR (1) KR100979330B1 (zh)
CN (1) CN101346980B (zh)
BR (1) BRPI0620598A2 (zh)
ES (1) ES2389779T3 (zh)
RU (1) RU2413380C2 (zh)
WO (1) WO200707474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4719A (zh) * 2011-01-15 2012-07-18 株式会社野村综合研究所 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以及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1202788B9 (en) * 2004-02-25 2012-09-20 Eli Lilly And Company 6-substituted 2,3,4,5-tetrahydro-1H-benzo[d]azepines as 5-HT2C receptor agonists
JP2007180614A (ja) 2005-12-26 2007-07-12 Canon Inc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US20080231884A1 (en) * 2007-03-22 2008-09-2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has a fax function
JP2010009263A (ja) * 2008-06-26 2010-01-14 Murata Mach Ltd 通信装置
JP4927143B2 (ja) * 2009-10-06 2012-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553626B2 (ja) * 2010-02-02 2014-07-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120405B2 (ja) 2010-03-25 2013-01-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メール通信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184060B2 (ja) 2012-05-21 2017-08-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87053B2 (ja) * 2012-09-18 2017-08-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416112B2 (ja) * 2012-12-26 2018-10-31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Koninklijke Philips N.V. モニタ除細動器遠隔治療サーバ
JP6132617B2 (ja) * 2013-03-26 2017-05-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受信した画像データをフォルダに格納する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00511B2 (ja) * 2013-12-19 2018-03-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および実行指示方法
JP6432370B2 (ja) * 2015-02-02 2018-12-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
JP2019220832A (ja) * 2018-06-19 2019-12-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通信装置及び画像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KR102493093B1 (ko) * 2020-11-20 2023-01-27 포항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블록체인 기반의 내용증명 이메일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99134B2 (ja) * 1997-05-28 2006-07-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および通知方法
US6687742B1 (en) * 1999-06-03 2004-02-03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for electronic mail system
JP3748036B2 (ja) 2000-07-12 2006-02-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ネットワーク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4304412B2 (ja) * 2001-03-13 2009-07-29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インターネットファクシミリ装置及びインターネットファクシミリシステム
JP4319791B2 (ja) 2001-06-08 2009-08-26 パナソニック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装置及びインターネット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4232359B2 (ja) 2001-07-03 2009-03-04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インタ−ネット・ファクス装置
JP4306998B2 (ja) * 2002-02-07 2009-08-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971249B2 (ja) * 2002-06-12 2007-09-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装置
JP3698121B2 (ja) * 2002-06-21 2005-09-21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電子メールサーバ装置
JP2004120731A (ja) * 2002-09-04 2004-04-15 Minolta Co Ltd データ送信装置
KR100797740B1 (ko) * 2002-11-25 2008-01-24 주식회사 케이티 광고를 이용한 인터넷 부가가치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3738763B2 (ja) 2003-02-12 2006-01-25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通信装置
JP4794815B2 (ja) * 2003-03-12 2011-10-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通信装置および画像通信方法
JP2004295684A (ja) * 2003-03-27 2004-10-21 Fujitsu Ltd 認証装置
JP4063125B2 (ja) * 2003-04-02 2008-03-19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情報通信装置
JP2005101936A (ja) * 2003-09-25 2005-04-14 Canon Inc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US7519559B1 (en) * 2003-10-30 2009-04-14 Aol Llc Messaging stamp authority
US7653816B2 (en) * 2003-12-30 2010-01-26 First Information Systems, Llc E-mail certification service
JP2005208801A (ja) 2004-01-21 2005-08-04 Murata Mach Ltd 通信装置
JPWO2006106565A1 (ja) 2005-03-29 2008-09-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メールサーバ装置、クライアント装置、着信メール通知方法及び着信メール通知プログラム
JP2007180614A (ja) 2005-12-26 2007-07-12 Canon Inc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4719A (zh) * 2011-01-15 2012-07-18 株式会社野村综合研究所 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以及程序
CN102594719B (zh) * 2011-01-15 2016-10-05 株式会社野村综合研究所 电子邮件的误发送确认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6980B (zh) 2017-07-18
BRPI0620598A2 (pt) 2012-09-18
RU2008130880A (ru) 2010-02-10
ES2389779T3 (es) 2012-10-31
KR100979330B1 (ko) 2010-08-31
EP1969830B1 (en) 2012-08-22
WO2007074746A1 (en) 2007-07-05
US20090150493A1 (en) 2009-06-11
JP2007180614A (ja) 2007-07-12
US10057435B2 (en) 2018-08-21
EP1969830A1 (en) 2008-09-17
KR20080088620A (ko) 2008-10-02
RU2413380C2 (ru) 2011-02-27
US20140253971A1 (en) 2014-09-11
EP1969830A4 (en) 2009-10-21
US8775522B2 (en) 2014-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6980B (zh)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其控制方法和通信系统
JP4537235B2 (ja) 電子メール通信装置及び電子メール通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KR100740725B1 (ko) 화상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612521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00153508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US2006001796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7733518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with resolution determined by pixel count and used for print image,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JP4618811B2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927143B2 (ja) 受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247870B2 (ja) 受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295275B2 (ja) 電子メール通信装置及び電子メール通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312634B2 (ja) 電子メール通信装置及び電子メール通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312635B2 (ja) 電子メール通信装置及び電子メール通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073073B2 (ja) 通信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036846B2 (ja) 電子メール通信装置及び電子メール通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247764B2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