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85201B - 一种用餐厨废弃物制备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餐厨废弃物制备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85201B
CN102585201B CN201110455325.5A CN201110455325A CN102585201B CN 102585201 B CN102585201 B CN 102585201B CN 201110455325 A CN201110455325 A CN 201110455325A CN 102585201 B CN102585201 B CN 1025852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arts
oil
propylene oxide
formula
cataly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553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85201A (zh
Inventor
高春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fang Huayu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高春青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高春青 filed Critical 高春青
Priority to CN20111045532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852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85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5201A/zh
Priority to HK12111060A priority patent/HK117051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85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52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74Recovery of fats, fatty oils, fatty acids or other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or waxes

Landscapes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Polye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或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制备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方法,该方法由步骤1地沟油的处理,和步骤2按照石油基多元醇的常规设计方法选择常规起始剂,并通过将常规配方中的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的投放量的10~50%用经步骤1处理的地沟油替代的方法确定地沟油多元醇配方,及步骤3物料的烷氧基化构成;该方法工艺简单,不但解决了用可再生资源替代石油资源的问题,可以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可以解决地沟油流入食品行业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了公众的健康利益受到损害。

Description

一种用餐厨废弃物制备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泡沫塑料的制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制备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简称硬泡聚氨酯,是目前除真空绝热外最好的隔热材料。在航天工程中用于液氢、液氧火箭推进剂储箱的隔热,这两种低温液体的沸点分别低达-253℃和-183℃,蒸发潜热非常低,少量漏热即可引起猛烈蒸发,对隔热的要求极其苛刻;在民用上,广泛用作冰箱冰柜的隔热,作为性能最好的保温材料,用于建筑节能也有极强的优势。目前我国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年需求量大约55万吨,且每年以两位数的比例快速增长。
传统的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是以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为主要原料的,而动植物油是可再生资源,利用可再生资源替代石油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地沟油作为废弃不洁的动植物油重新流入食品行业是我国食品卫生监管的一大难题,为了防止地沟油流入食品行业,鼓励废弃动植物油转化为工业用油,我国将利用地沟油等废弃动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纳入了免税的范围。但由于地沟油流入食品行业的利润比制造生物柴油高一半左右,这个措施并未奏效。食品不洁导致危害身体,污染环境的现象依然存在,所以积极寻找地沟油的高价值应用有重要的意义,并成为了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或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制备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方法。
本发明方法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步骤1,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或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的除杂和精制提纯,可由下列包括脱酸、脱色、脱水和过滤除杂步骤制备:
脱酸:在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或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中加入占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或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的质量的1~15%的碳酸氢钙,搅拌并检测酸值的变化,使得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或植物油或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的酸值降至20mgKOH/g~0.1mgKOH/g;
脱色:加入活性白土,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或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颜色越深,白土用量越大,通常活性白土用量为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或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质量的1~15%,温度控制在60~120℃下搅拌1~5小时,至油液呈浅黄色;
脱水:抽真空进行脱水处理,真空度要求-0.05~-0.099MPa,脱水温度80~120℃,脱水至含水量降至0.20%~0.05%,过滤至油液清亮透明后备用;
上述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或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的除杂和精制提纯也可使用常规工艺方法;
步骤2、确定配方:包括但不限于下列21种:
配方1:常规起始剂:蔗糖170~308重量份、乙二胺2.4~6重量份、二乙二醇70~138重量份,精制地沟油131~273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3.7~7.7重量份,环氧丙烷291~600重量份;
配方2:常规起始剂:蔗糖127~292重量份、乙二醇57~133重量份,精制地沟油57~146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9.5~22重量份,环氧丙烷382~821重量份;
配方3:常规起始剂:蔗糖130~298重量份、二乙二胺75~179重量份、乙二胺2.6~11重量份,精制地沟油100~289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3.4~8.7重量份,环氧丙烷290~616重量份;
配方4:常规起始剂:蔗糖121~300重量份、山梨醇21~56重量份、尿素5.1~13.9重量份、二乙二醇17~47,精制地沟油110~282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2.1~4.8重量份,环氧丙烷329~750重量份;
配方5:常规起始剂:山梨醇170~407重量份、季戊四醇9~42重量份、二乙二醇21~58重量份,精制地沟油48~116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2.4~5.3重量份,环氧丙烷390~887重量份;
配方6:常规起始剂:山梨醇146~374重量份、丙三醇32~81重量份,精制地沟油46~105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2.3~5.3重量份,环氧丙烷396~872重量份;
配方7:常规起始剂:蔗糖173~382重量份、尿素2.3~8.2重量份、丙二醇49~113重量份,精制地沟油44~107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7.3~19重量份,环氧丙烷367~806重量份;
配方8:常规起始剂:蔗糖116~290重量份、丙三醇84~193重量份,精制地沟油122~289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6.4~16.5重量份,环氧丙烷309~687重量份;
配方9:常规起始剂:蔗糖116~290重量份、尿素6~21重量份、丙三醇32~92重量份、三乙醇胺32~92重量份,精制地沟油103~235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6.4~16.5重量份,环氧丙烷344~757重量份;
配方10:常规起始剂:蔗糖132~304重量份、尿素2.4~10.2重量份、丙二醇52~123重量份,精制地沟油52~113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7~18.3重量份,环氧丙烷350~769重量份、环氧乙烷9~62重量份;
配方11:常规起始剂:蔗糖148~350重量份、尿素2.4~10.5重量份、丙二醇59~139重量份,精制地沟油44~106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5.9~15.9重量份,环氧丙烷362~794重量份;
配方12:常规起始剂:蔗糖148~350重量份、尿素2.8~12.5重量份、丙二醇57~146重量份,精制地沟油57~146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4.8~15.6重量份,环氧丙烷338~765重量份、环氧乙烷9.7~42重量份;
配方13:常规起始剂:蔗糖159~372重量份、尿素3~12.8重量份、丙二醇44~112重量份,精制地沟油61~161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7.4~21.3重量份,环氧丙烷337~744重量份、环氧乙烷4.9~21.3重量份;
配方14:常规起始剂:山梨醇129~290重量份、三羟甲基丙烷58~152重量份,精制地沟油86~199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11~27.5重量份,环氧丙烷365~825重量份;
配方15:常规起始剂:季戊四醇72~182重量份、丙三醇48~130重量份、甲苯二胺30~91重量份、苯胺30~91重量份,精制地沟油36~91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1.9~7.2重量份,环氧丙烷411~931重量份;
配方16:常规起始剂:季戊四醇30~104重量份、三羟甲基丙烷30~104重量份、丙三醇60~152重量份、苯胺48~130重量份,精制地沟油30~78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2~7.2重量份,环氧丙烷382~841重量份、环氧乙烷18~65重量份;
配方17:常规起始剂:丙三醇141~330重量份、甲苯二胺32~83重量份、苯胺19~69重量份,精制地沟油25~69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2~7.2重量份,环氧丙烷419~922重量份;
配方18:常规起始剂:丙三醇32~110重量份、甲苯二胺94~230重量份、苯胺64~165重量份、三聚氰胺2~8.3重量份,精制地沟油19~69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2.5~8.3重量份,环氧丙烷419~935重量份;
配方19:常规起始剂:丙三醇19~69重量份、甲苯二胺87~203重量份、苯胺51~138重量份、三聚氰胺1.9~8.3重量份,精制地沟油19~69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3.4~6.6重量份,环氧丙烷374~825重量份、环氧乙烷32~97重量份;配方20:常规起始剂:山梨醇155~384重量份,精制地沟油52~128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2.4~6.2重量份,环氧丙烷511~770重量份;
配方21:常规起始剂:乙二胺137~328重量份,精制地沟油61~165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7.6~18.7重量份,环氧丙烷382~892重量份;步骤3、物料的烷氧基化:一轮
本步骤在隔绝空气下进行,整个制备过程采用加热和冷却装置进行升温和降温。
当配方中催化剂是二甲胺时,物料的烷氧基化按如下步骤进行:按步骤2确定的配方加入常规起始剂、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然后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5MPa以下,加入催化剂二甲胺,然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35~45℃时,先加入配方量0.5~5%的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7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1~3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左右,第一期温度控制在80~105℃,第二期控制在90~110℃,第三期温度控制在95~115℃,整个加注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1~0.4MPa,加注后温度控制在90~130℃下进行聚合反应,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在100~130℃和真空度-0.05~-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然后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即得聚氨酯用多元醇。
当配方中催化剂是KOH时,物料的烷氧基化按如下步骤进行:按步骤2确定的配方加入常规起始剂、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催化剂KOH,然后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5MPa以下,然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35~45℃时,先加入配方量0.5~5%的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7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1~3小时,加注量约为剩余总量的1/3,第一期温度控制在80~105℃,第二期控制在90~110℃,第三期温度控制在95~115℃,整个加注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1~0.4MPa,加注后温度控制在90~130℃下进行聚合反应,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精制处理,可以采用两种精制方法:精制方法一是在中和釜内加入冰醋酸,在85~100℃下搅拌中和半小时,然后加热升温至110~125℃,在真空度-0.05~-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即得聚氨酯用多元醇;精制方法二是在中和釜中吸入磷酸水溶液、硅酸镁粉末和水,在85~100℃下搅拌中和半小时,然后加热升温至110~130℃在真空度-0.05~-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即得聚氨酯用多元醇。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步骤1优选为:
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或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的除杂和精制提纯,可由下列包括脱酸、脱色、脱水和过滤除杂步骤制备:
脱酸:在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中加入占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质量的1~10%的碳酸氢钙,搅拌并检测酸值的变化,使得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的酸值降至20mgKOH/g以下;
脱色:加入活性白土,地沟油颜色越深,白土用量越大,通常活性白土用量为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质量的2~10%,温度控制在90~95℃下搅拌1~2小时,至油液呈浅黄色。
脱水:抽真空进行脱水处理,真空度要求-0.06~-0.098MPa,脱水温度120℃,脱水至含水量小于0.10%,过滤至油液清亮透明后备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步骤1更优选为:
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或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的除杂和精制提纯,可由下列包括脱酸、脱色、脱水和过滤除杂步骤制备:
脱酸:在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中加入占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质量的5%的碳酸氢钙,搅拌并检测酸值的变化,使得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的酸值降至15mgKOH/g;
脱色:加入活性白土,地沟油颜色越深,白土用量越大,通常活性白土用量为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质量的6%,温度控制在92℃下搅拌1.5小时,至油液呈浅黄色。
脱水:抽真空进行脱水处理,真空度要求-0.086MPa,脱水温度120℃,脱水至含水量小于0.10%,过滤至油液清亮透明后备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步骤2优选为:
配方1:常规起始剂:蔗糖236重量份、乙二胺4重量份、二乙二醇102重量份,精制地沟油202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5.7重量份,环氧丙烷448重量份;
配方2:常规起始剂:蔗糖206重量份、乙二醇92重量份,精制地沟油98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15.7重量份,环氧丙烷590重量份;
配方3:常规起始剂:蔗糖211重量份、二乙二胺132重量份、乙二胺3.9重量份,精制地沟油194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5.4重量份,环氧丙烷454重量份;
配方4:常规起始剂:蔗糖205重量份、山梨醇37.5重量份、尿素9.5重量份、二乙二醇27,精制地沟油188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3.7重量份,环氧丙烷529重量份;
配方5:常规起始剂:山梨醇259重量份、季戊四醇18.5重量份、二乙二醇37重量份,精制地沟油74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3.5重量份,环氧丙烷607重量份;
配方6:常规起始剂:山梨醇253重量份、丙三醇54重量份,精制地沟油72.4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4重量份,环氧丙烷615重量份;
配方7:常规起始剂:蔗糖270重量份、尿素3.9重量份、丙二醇77重量份,精制地沟油69.3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11.6重量份,环氧丙烷570重量份;
配方8:常规起始剂:蔗糖190重量份、丙三醇132重量份,精制地沟油198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10重量份,环氧丙烷480重量份;
配方9:常规起始剂:蔗糖180重量份、尿素10重量份、丙三醇55重量份、二乙二醇60重量份,精制地沟油160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10重量份,环氧丙烷535重量份;
配方10:常规起始剂:蔗糖221重量份、尿素3.7重量份、丙二醇88.2重量份,精制地沟油88.2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11重量份,环氧丙烷544重量份、环氧乙烷44.1重量份;
配方11:常规起始剂:蔗糖254重量份、尿素3.8重量份、丙二醇92.3重量份,精制地沟油69.2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11.5重量份,环氧丙烷569重量份;
配方12:常规起始剂:蔗糖233重量份、尿素4.5重量份、丙二醇90重量份,精制地沟油90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11.3重量份,环氧丙烷556重量份、环氧乙烷15重量份;
配方13:常规起始剂:蔗糖247重量份、尿素4.6重量份、丙二醇84.9重量份,精制地沟油96.5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11.6重量份,环氧丙烷540重量份、环氧乙烷15.4重量份;
配方14:常规起始剂:山梨醇200重量份、三羟甲基丙烷100重量份,精制地沟油135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5重量份,环氧丙烷565重量份;
配方15:常规起始剂:季戊四醇113重量份、丙三醇94重量份、甲苯二胺47重量份、苯胺47重量份,精制地沟油56.4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4重量份,环氧丙烷640重量份;
配方16:常规起始剂:季戊四醇47重量份、三羟甲基丙烷47重量份、丙三醇113重量份、苯胺94.2重量份,精制地沟油56.4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4.1重量份,环氧丙烷593重量份、环氧乙烷47重量份;
配方17:常规起始剂:丙三醇220重量份、甲苯二胺50重量份、苯胺30重量份,精制地沟油50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4重量份,环氧丙烷650重量份;
配方18:常规起始剂:丙三醇50重量份、甲苯二胺147重量份、苯胺100重量份、三聚氰胺3重量份,精制地沟油50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5重量份,环氧丙烷650重量份;
配方19:常规起始剂:丙三醇50重量份、甲苯二胺147重量份、苯胺100重量份、三聚氰胺3重量份,精制地沟油50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5重量份,环氧丙烷600重量份、环氧乙烷50重量份;
配方20:常规起始剂:山梨醇260重量份,精制地沟油87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4重量份,环氧丙烷647重量份;
配方21:常规起始剂:乙二胺226重量份,精制地沟油107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13重量份,环氧丙烷654重量份;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步骤3优选为:
当配方中催化剂是二甲胺时,物料的烷氧基化按以下步骤进行:按步骤2确定的配方加入常规起始剂、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然后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加入催化剂二甲胺,然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配方量1.8%的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1.5~2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左右,第一期温度控制在100℃,第二期控制在105~110℃,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整个加注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3MPa,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在115~120℃和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然后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即得聚氨酯用多元醇。
当配方中催化剂是KOH时,物料的烷氧基化按以下步骤进行:按步骤2确定的配方加入常规起始剂、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催化剂KOH,然后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然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配方量1.8%的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1.5~2小时,加注量约为剩余总量的1/3,第一期温度控制在100℃,第二期控制在105~110℃,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整个加注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3MPa,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精制处理,可以采用两种精制方法:精制方法一是在中和釜内加入与催化剂KOH等量的冰醋酸,在95~100℃下搅拌中和半小时,然后加热升温至120℃在真空度-0.0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即得聚氨酯用多元醇;精制方法二是在中和釜中吸入1:1的磷酸水溶液、硅酸镁粉末和水,磷酸水溶液的量是催化剂KOH的195%、硅酸镁的量是KOH的50%,水量约为总投料量的2~3%,在95~100℃下搅拌中和半小时,然后加热升温至115~125℃在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即得聚氨酯用多元醇。
本发明根据多元醇产品官能度和羟值等要求,首先按照石油基多元醇的常规设计方法选择常规起始剂并确定配方,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将常规配方中的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的投放量的10~50%用经本发明处理的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或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替代。
本发明技术方案均能实现预定的平均官能度及羟值等技术指标。
本发明提供了新的利用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或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制备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产率≥95%,所得产品羟值的可调范围大(280~740mgKOH/g),平均官能度的范围也很宽(1.7~5.6),不但解决了用可再生资源替代石油资源的问题,可以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因为制备得到的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价值远高于生物柴油,所以能促使以高于食品行业的价格收购地沟油,因此本发明的实施可以解决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流入食品行业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了公众的健康利益受到损害。
下述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制备
在反应釜中加入蔗糖236kg,乙二胺4kg,二乙二醇102kg,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202kg,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后,加入催化剂二甲胺5.7kg,然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9kg的环氧丙烷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约1.5~2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左右,第一期温度控制在95~105℃,加入环氧丙烷146kg,第二期控制在105~110℃,加入环氧丙烷146kg,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加入环氧丙烷147kg,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整个加注和聚合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4MPa以下,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进行精制,在中和釜内将粗制产品在115~120℃和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然后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得即得成品约957kg,所得产品羟值为436mgKOH/g,平均官能度为4.6,水分小于0.10%,PH为7.4。
实施例2: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制备
在反应釜中加入蔗糖206kg,乙二胺92kg,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98kg,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后,加入催化剂二甲胺15.7kg,然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12kg的环氧丙烷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约1.5~2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左右,第一期温度控制在95~105℃,加入环氧丙烷193kg,第二期控制在105~110℃,加入环氧丙烷193kg,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加入环氧丙烷192kg,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整个加注和聚合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4MPa以下,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进行精制处理;在中和釜内将粗制产品在115~120℃和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然后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得即得成品约952kg,所得产品羟值为438mgKOH/g,平均官能度为4.2,水分小于0.10%,PH为7.6。
实施例3: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制备
在反应釜中加入蔗糖211kg,二乙二胺132kg,乙二胺3.9kg,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194kg,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后,加入催化剂二甲胺5.4kg,然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9kg的环氧丙烷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约1.5~2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左右,第一期温度控制在95~105℃,加入环氧丙烷148kg,第二期控制在105~110℃,加入环氧丙烷148kg,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加入环氧丙烷149kg,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整个加注和聚合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4MPa以下,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进行精制处理,在中和釜内将粗制产品在115~120℃和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然后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得即得成品约950kg,所得产品羟值为439mgKOH/g,平均官能度为4.0,水分小于0.10%,PH为7.7。
实施例4: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制备(KOH)
在反应釜中加入蔗糖205kg,二乙二醇27kg,山梨醇37.5kg,尿素9.5kg,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188kg、催化剂KOH3.7kg,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10kg的环氧丙烷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约1.5~2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左右,第一期温度控制在95~105℃,加入环氧丙烷173kg,第二期控制在105~110℃,加入环氧丙烷173kg,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加入环氧丙烷173kg,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整个加注和聚合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4MPa以下,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进行精制处理,精制处理的方法是在中和釜内加入3.7kg冰醋酸,在95~100℃下搅拌中和半小时,然后加热升温至115~125℃在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即得聚氨酯用多元醇成品约958kg,所得产品羟值为515mgKOH/g,平均官能度为4.5,水分小于0.10%,PH为7.7。
实施例5: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制备(KOH)
在反应釜中加入山梨醇259kg,季戊四醇18.5kg,二乙二醇37kg,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74kg,催化剂KOH3.5kg,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12kg的环氧丙烷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约1.5~2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左右,第一期温度控制在95~105℃,加入环氧丙烷198kg,第二期控制在105~110℃,加入环氧丙烷198kg,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加入环氧丙烷199kg,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整个加注和聚合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4MPa以下,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进行精制处理,精制处理的方法是在中和釜内加入3.5kg冰醋酸,在95~100℃下搅拌中和半小时,然后加热升温至115~125℃在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即得聚氨酯用多元醇成品约951kg,所得产品羟值为496mgKOH/g,平均官能度为4.0,水分小于0.10%,PH为7.9。
实施例6: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制备(KOH)
在反应釜中加入山梨醇253kg,丙三醇54kg,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72.4kg,催化剂氢氧化钾4kg,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12kg的环氧丙烷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约1.5~2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左右,第一期温度控制在95~105℃,加入环氧丙烷201kg,第二期控制在105~110℃,加入环氧丙烷201kg,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加入环氧丙烷201kg,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整个加注和聚合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4MPa以下,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进行精制处理,精制处理的方法是在中和釜中吸入1:1的磷酸水溶液7.8kg、硅酸镁粉末2kg和水25kg,在95~100℃下搅拌中和半小时,然后加热升温至115~125℃在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即得聚氨酯用多元醇成品约962kg,所得产品羟值为474mgKOH/g,平均官能度为4.1,水分小于0.10%,PH为7.3。
实施例7: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制备
在反应釜中加入蔗糖270kg,尿素3.9kg,丙二醇77kg,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69.3kg,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后,加入催化剂二甲胺11.6kg,然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11kg的环氧丙烷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约1.5~2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左右,第一期温度控制在95~105℃,加入环氧丙烷186kg,第二期控制在105~110℃,加入环氧丙烷186kg,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加入环氧丙烷187kg,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整个加注和聚合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4MPa以下,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进行精制处理,在中和釜内将粗制产品在115~120℃和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然后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得即得成品约957kg,所得产品羟值为469mgKOH/g,平均官能度为5.6,水分小于0.10%,PH为7.8。
实施例8: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制备
在反应釜中加入蔗糖190kg,丙三醇132kg,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198kg,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后,加入催化剂二甲胺10kg,然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10kg的环氧丙烷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约1.5~2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左右,第一期温度控制在95~105℃,加入环氧丙烷156kg,第二期控制在105~110℃,加入环氧丙烷156kg,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加入环氧丙烷158kg,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整个加注和聚合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4MPa以下,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进行精制处理,在中和釜内将粗制产品在115~120℃和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然后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得即得成品约959kg,所得产品羟值为474mgKOH/g,平均官能度为4.0,水分小于0.10%,PH为7.4。
实施例9: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制备
在反应釜中加入蔗糖180kg,尿素10kg,丙三醇55kg,二乙二醇60kg,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160kg,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后,加入催化剂二甲胺10kg,然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10kg的环氧丙烷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约1.5~2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左右,第一期温度控制在95~105℃,加入环氧丙烷175kg,第二期控制在105~110℃,加入环氧丙烷175kg,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加入环氧丙烷175kg,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整个加注和聚合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4MPa以下,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进行精制处理,在中和釜内将粗制产品在115~120℃和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然后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得即得成品约960kg,所得产品羟值为479mgKOH/g,平均官能度为4.1,水分小于0.10%,PH为7.6。
实施例10: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制备
在反应釜中加入糖221kg,尿素3.7,丙二醇88.2kg,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88.2kg,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后,加入催化剂二甲胺11kg,然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环氧丙烷11kg,环氧乙烷0.88kg,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继续搅拌并加热升温,温度升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约1.5~2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左右,第一期温度控制在95~105℃,加入环氧丙烷178kg,环氧乙烷14kg,第二期控制在105~110℃,加入环氧丙烷178kg,环氧乙烷14kg,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加入环氧丙烷177kg,环氧乙烷15.12kg,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整个加注和聚合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4MPa以下,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进行精制处理,在中和釜内将粗制产品在115~120℃和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然后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得即得成品约953kg,所得产品羟值为338mgKOH/g,平均官能度为5.2,水分小于0.10%,PH为7.6。
实施例11: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制备
在反应釜中加入蔗糖254kg,尿素3.8kg,丙二醇92.3kg,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69.2kg,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后,加入催化剂二甲胺11.5kg,然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11kg的环氧丙烷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约1.5~2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左右,第一期温度控制在95~105℃,加入环氧丙烷186kg,第二期控制在105~110℃,加入环氧丙烷186kg,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加入环氧丙烷186kg,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整个加注和聚合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4MPa以下,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进行精制处理,在中和釜内将粗制产品在115~120℃和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然后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得即得成品约953kg,所得产品羟值为359mgKOH/g,平均官能度为5.5,水分小于0.10%,PH为8。
实施例12: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制备
在反应釜中加入糖233kg,尿素4.5kg,丙二醇90kg,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90kg,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后,加入催化剂二甲胺11.3kg,然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环氧丙烷11kg,环氧乙烷0.3kg,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继续搅拌并加热升温,温度升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约1.5~2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左右,第一期温度控制在95~105℃,加入环氧丙烷182kg,环氧乙烷4.9kg,第二期控制在105~110℃,加入环氧丙烷182kg,环氧乙烷4.9kg,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加入环氧丙烷181kg,环氧乙烷4.9kg,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整个加注和聚合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4MPa以下,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进行精制处理,在中和釜内将粗制产品在115~120℃和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然后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得即得成品约953kg,所得产品羟值为353mgKOH/g,平均官能度为5.1,水分小于0.10%,PH为7.6。
实施例13: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制备
在反应釜中加入糖247kg,尿素4.6kg,丙二醇84.9kg,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96.5kg,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后,加入催化剂二甲胺11.6kg,然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环氧丙烷11kg,环氧乙烷0.3kg,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继续搅拌并加热升温,温度升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约1.5~2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左右,第一期温度控制在95~105℃,加入环氧丙烷176kg,环氧乙烷5kg,第二期控制在105~110℃,加入环氧丙烷176kg,环氧乙烷5kg,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加入环氧丙烷177kg,环氧乙烷5.1kg,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整个加注和聚合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4MPa以下,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进行精制处理,在中和釜内将粗制产品在115~120℃和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然后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得即得成品约954kg,所得产品羟值为457mgKOH/g,平均官能度为5.2,水分小于0.10%,PH为8。
实施例14: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制备(KOH)
在反应釜中加入山梨醇200kg,三羟甲基丙烷100kg,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135kg,催化剂氢氧化钾5kg,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11kg的环氧丙烷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约1.5~2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左右,第一期温度控制在95~105℃,加入环氧丙烷184kg,第二期控制在105~110℃,加入环氧丙烷184kg,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加入环氧丙烷186kg,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整个加注和聚合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4MPa以下,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进行精制处理,精制处理的方法是在中和釜内加入5kg冰醋酸,在95~100℃下搅拌中和半小时,然后加热升温至115~125℃在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即得聚氨酯用多元醇成品约965kg,所得产品羟值为493mgKOH/g,平均官能度为3.8,水分小于0.10%,PH为7.8。
实施例15: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制备(KOH)
在反应釜中加入季戊四醇113kg,丙三醇94kg,甲苯二胺47kg,苯胺47kg,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56.4kg,催化剂氢氧化钾4kg,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13kg的环氧丙烷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约1.5~2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左右,第一期温度控制在95~105℃,加入环氧丙烷209kg,第二期控制在105~110℃,加入环氧丙烷209kg,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加入环氧丙烷209kg,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整个加注和聚合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4MPa以下,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进行精制处理,精制处理的方法是在中和釜内加入4kg冰醋酸,在95~100℃下搅拌中和半小时,然后加热升温至115~125℃在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然后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得即得成品约956kg,所得产品羟值为315mgKOH/g,平均官能度为2.5,水分小于0.10%,PH为7.8。
实施例16: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制备(KOH)
在反应釜中加入季戊四醇47kg,三羟甲基丙烷47kg,丙三醇113kg、苯胺94.2kg,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56.4kg,催化剂氢氧化钾4.1kg,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环氧丙烷12kg和环氧乙烷温1kg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约1.5~2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左右,第一期温度控制在95~105℃,加入环氧丙烷193kg,环氧乙烷15.4kg,第二期控制在105~110℃,加入环氧丙烷193kg,环氧乙烷15.3kg,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加入环氧丙烷195kg,环氧乙烷15.3kg,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整个加注和聚合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4MPa以下,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进行精制处理,精制处理的方法是在中和釜内加入4.1kg冰醋酸,在95~100℃下搅拌中和半小时,然后加热升温至115~125℃在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然后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得即得成品约955kg,所得产品羟值为287mgKOH/g,平均官能度为2.6,水分小于0.10%,PH为7.4。
实施例17: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制备(KOH)
在反应釜中加入丙三醇220kg,甲苯二胺50kg,苯胺30kg,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50kg,催化剂氢氧化钾4kg,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13kg的环氧丙烷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约1.5~2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左右,第一期温度控制在95~105℃,加入环氧丙烷212kg,第二期控制在105~110℃,加入环氧丙烷212kg,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加入环氧丙烷213kg,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整个加注和聚合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4MPa以下,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进行精制处理,精制处理的方法是在中和釜内加入4kg冰醋酸,在95~100℃下搅拌中和半小时,然后加热升温至115~125℃在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然后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得即得成品约954kg,所得产品羟值为342mgKOH/g,平均官能度为2.4,水分小于0.10%,PH为7.6。
实施例18: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制备(KOH)
在反应釜中加入丙三醇50kg,甲苯二胺147kg,苯胺100kg,三聚氰胺3kg,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50kg,催化剂氢氧化钾5kg,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13kg的环氧丙烷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约1.5~2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左右,第一期温度控制在95~105℃,加入环氧丙烷212kg,第二期控制在105~110℃,加入环氧丙烷212kg,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加入环氧丙烷213kg,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整个加注和聚合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4MPa以下,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进行精制处理,精制处理的方法是在中和釜内加入5kg冰醋酸,在95~100℃下搅拌中和半小时,然后加热升温至115~125℃在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然后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得即得成品约953kg,所得产品羟值为320mgKOH/g,平均官能度为1.7,水分小于0.10%,PH为7.5。
实施例19: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制备(KOH)
在反应釜中加入丙三醇50kg,甲苯二胺147kg,苯胺100kg,三聚氰胺3kg,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50kg,催化剂氢氧化钾5kg,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环氧丙烷12kg和环氧乙烷温1kg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约1.5~2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左右,第一期温度控制在95~105℃,加入环氧丙烷196kg,环氧乙烷16.3kg,第二期控制在105~110℃,加入环氧丙烷196kg,环氧乙烷16.3kg,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加入环氧丙烷196kg,环氧乙烷16.4kg,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整个加注和聚合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4MPa以下,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进行精制处理,精制处理的方法是在中和釜内加入5kg冰醋酸,在95~100℃下搅拌中和半小时,然后加热升温至115~125℃在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然后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得即得成品约955kg,所得产品羟值为350mgKOH/g,平均官能度为1.7,水分小于0.10%,PH为7.7。
实施例20: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制备
在反应釜中加入山梨醇260kg,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87kg,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后,加入催化剂二甲胺4kg,然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环氧丙烷13kg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约1.5~2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左右,第一期温度控制在95~105℃,加入环氧丙烷211kg,第二期控制在105~110℃,加入环氧丙烷211kg,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加入环氧丙烷212kg,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整个加注和聚合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4MPa以下,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进行精制处理,在中和釜内将粗制产品在115~120℃和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然后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得即得成品约954kg,所得产品羟值为740mgKOH/g,平均官能度为4.3,水分小于0.10%,PH为7.8。
实施例21: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制备
在反应釜中加入乙二胺226kg,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107kg,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后,加入催化剂二甲胺13kg,然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环氧丙烷14kg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约1.5~2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左右,第一期温度控制在95~105℃,加入环氧丙烷213kg,第二期控制在105~110℃,加入环氧丙烷213kg,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加入环氧丙烷214kg,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整个加注和聚合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4MPa以下,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进行精制处理,在中和釜内将粗制产品在115~120℃和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然后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得即得成品约954kg,所得产品羟值为660mgKOH/g,平均官能度为4.1,水分小于0.10%,PH为7.8。

Claims (5)

1.一种利用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或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制备聚氨酯用多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或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的除杂和精制提纯; 
步骤2、根据多元醇产品官能度和羟值的要求,按照石油基多元醇的常规设计方法选择常规起始剂,将常规配方中的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的投放量的10~50%用经步骤1处理的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或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替代,确定配方; 
步骤3、物料的烷氧基化; 
该方法中的步骤1包括下列步骤过程: 
脱酸:在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或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中加入占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或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的质量的1~15%的碳酸氢钙,搅拌并检测酸值的变化,使得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或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的酸值降至20mgKOH/g~0.1mgKOH/g; 
脱色:加入活性白土,活性白土用量为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或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质量的1~15%,温度控制在60~120℃下搅拌1~5小时,至油液呈浅黄色; 
脱水:抽真空进行脱水处理,真空度要求-0.05~-0.099MPa,脱水温度80~120℃,脱水至含水量降至0.20%~0.05%,过滤至油液清亮透明后备用; 
步骤2的配方为: 
配方1:常规起始剂:蔗糖170~308重量份、乙二胺2.4~6重量份、二乙二醇70~138重量份,精制地沟油131~273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3.7~7.7重量份,环氧丙烷291~600重量份; 
或配方2:常规起始剂:蔗糖127~292重量份、乙二醇57~133重量份,精制地沟油57~146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9.5~22重量份,环氧丙烷382~821重量份; 
或配方3:常规起始剂:蔗糖130~298重量份、二乙二胺75~179重量份、乙二胺2.6~11重量份,精制地沟油100~289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3.4~8.7重量份,环氧丙烷290~616重量份; 
或配方4:常规起始剂:蔗糖121~300重量份、山梨醇21~56重量份、尿素5.1~13.9重量份、二乙二醇17~47,精制地沟油110~282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2.1~4.8重量份,环氧丙烷329~750重量份; 
或配方5:常规起始剂:山梨醇170~407重量份、季戊四醇9~42重量份、二乙二醇21~58重量份,精制地沟油48~116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2.4~5.3重量份,环氧丙烷390~887重量份; 
或配方6:常规起始剂:山梨醇146~374重量份、丙三醇32~81重量份,精制地沟油46~105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2.3~5.3重量份,环氧丙烷396~872重量份; 
或配方7:常规起始剂:蔗糖173~382重量份、尿素2.3~8.2重量份、丙二醇49~113重量份,精制地沟油44~107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7.3~19重量份,环氧丙烷367~806重量份; 
或配方8:常规起始剂:蔗糖116~290重量份、丙三醇84~193重量份,精制地沟油122~289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6.4~16.5重量份,环氧丙烷309~687重量份; 
或配方9:常规起始剂:蔗糖116~290重量份、尿素6~21重量份、丙三醇32~92重量份、三乙醇胺32~92重量份,精制地沟油103~235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6.4~16.5重量份,环氧丙烷344~757重量份; 
或配方10:常规起始剂:蔗糖132~304重量份、尿素2.4~10.2重量份、丙二醇52~123重量份,精制地沟油52~113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7~18.3重量份,环氧丙烷350~769重量份、环氧乙烷9~62重量份; 
或配方11:常规起始剂:蔗糖148~350重量份、尿素2.4~10.5重量份、丙二醇59~139重量份,精制地沟油44~106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5.9~15.9重量份,环氧丙烷362~794重量份; 
或配方12:常规起始剂:蔗糖148~350重量份、尿素2.8~12.5重量份、丙二醇57~146重量份,精制地沟油57~146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4.8~15.6重量份,环氧丙烷338~765重量份、环氧乙烷9.7~42重量份; 
或配方13:常规起始剂:蔗糖159~372重量份、尿素3~12.8重量份、丙二醇44~112重量份,精制地沟油61~161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7.4~21.3重量份,环氧丙烷337~744重量份、环氧乙烷4.9~21.3重量份; 
或配方14:常规起始剂:山梨醇129~290重量份、三羟甲基丙烷58~152重量份,精制地沟油86~199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11~27.5重量份,环氧丙烷365~825重量份; 
或配方15:常规起始剂:季戊四醇72~182重量份、丙三醇48~130重量份、甲苯二胺30~91重量份、苯胺30~91重量份,精制地沟油36~91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1.9~7.2重量份,环氧丙烷411~931重量份; 
或配方16:常规起始剂:季戊四醇30~104重量份、三羟甲基丙烷30~104重量份、丙三醇60~152重量份、苯胺48~130重量份,精制地沟油30~78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2~7.2重量份,环氧丙烷382~841重量份、环氧乙烷18~65重量份; 
或配方17:常规起始剂:丙三醇141~330重量份、甲苯二胺32~83重量份、苯胺19~69重量份,精制地沟油25~69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2~7.2重量份,环氧丙烷419~922重量份; 
或配方18:常规起始剂:丙三醇32~110重量份、甲苯二胺94~230重量份、苯胺64~165重量份、三聚氰胺2~8.3重量份,精制地沟油19~69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2.5~8.3重量份,环氧丙烷419~935重量份; 
或配方19:常规起始剂:丙三醇19~69重量份、甲苯二胺87~203重量份、苯胺51~138重量份、三聚氰胺1.9~8.3重量份,精制地沟油19~69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3.4~6.6重量份,环氧丙烷374~825重量份、环氧乙烷32~97重量份;配方20:常规起始剂:山梨醇155~384重量份,精制地沟油52~128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2.4~6.2重量份,环氧丙烷511~770重量份; 
或配方21:常规起始剂:乙二胺137~328重量份,精制地沟油61~165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7.6~18.7重量份,环氧丙烷382~892重量份; 
该方法中的步骤3为: 
当配方中催化剂是二甲胺时,物料的烷氧基化按以下步骤进行:按步骤2确定的配方加入常规起始剂、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然后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5MPa以下,加入催化剂二甲胺,然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35~45℃时,先加入配方量0.5~5%的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7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 丙烷或环氧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1~3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第一期温度控制在80~105℃,第二期控制在90~110℃,第三期温度控制在95~115℃,整个加注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1~0.4MPa,加注后温度控制在90~130℃下进行聚合反应,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在100~130℃和真空度-0.05~-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然后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即得聚氨酯用多元醇;
当配方中催化剂是KOH时,物料的烷氧基化按以下步骤进行:按步骤2确定的配方加入常规起始剂、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催化剂KOH,然后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5MPa以下,然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35~45℃时,先加入配方量0.5~5%的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7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1~3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第一期温度控制在80~105℃,第二期控制在90~110℃,第三期温度控制在95~115℃,整个加注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1~0.4MPa,加注后温度控制在90~130℃下进行聚合反应,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精制处理,采用两种精制方法:精制方法一是在中和釜内加入冰醋酸,在85~100℃下搅拌中和半小时,然后加热升温至110~125℃在真空度-0.05~-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即得聚氨酯用多元醇;精制方法二是在中和釜中吸入磷酸水溶液、硅酸镁粉末和水,在85~100℃下搅拌中和半小时,然后加热升温至110~130℃在真空度-0.05~-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即得聚氨酯用多元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或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制备聚氨酯用多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的步骤1包括下列步骤过程: 
脱酸:在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中加入占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质量的1~10%的碳酸氢钙,搅拌并检测酸值的变化,使得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的酸值降至15mgKOH/g以下; 
脱色:加入活性白土,活性白土用量为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质量的2~10%,温度控制在90~95℃下搅拌1~2小时,至油液呈浅黄色; 
脱水:抽真空进行脱水处理,真空度要求-0.06~-0.098MPa,脱水温度120℃,脱水至含水量0.10%,过滤至油液清亮透明后备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或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制备聚氨酯用多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的步骤2的配方为: 
配方1:常规起始剂:蔗糖236重量份、乙二胺4重量份、二乙二醇102重量份,精制地沟油202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5.7重量份,环氧丙烷448重量份; 
或配方2:常规起始剂:蔗糖206重量份、乙二醇92重量份,精制地沟油98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15.7重量份,环氧丙烷590重量份; 
或配方3:常规起始剂:蔗糖211重量份、二乙二胺132重量份、乙二胺3.9重量份,精制地沟油194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5.4重量份,环氧丙烷454重量份; 
或配方4:常规起始剂:蔗糖205重量份、山梨醇37.5重量份、尿素9.5重量份、二乙二醇27,精制地沟油188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3.7重量份,环氧丙烷529重量份; 
或配方5:常规起始剂:山梨醇259重量份、季戊四醇18.5重量份、二乙二醇37重量份,精制地沟油74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3.5重量份,环氧丙烷607重量份; 
或配方6:常规起始剂:山梨醇253重量份、丙三醇54重量份,精制地沟油72.4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4重量份,环氧丙烷615重量份; 
或配方7:常规起始剂:蔗糖270重量份、尿素3.9重量份、丙二醇77重量份,精制地沟油69.3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11.6重量份,环氧丙烷570重量份; 
或配方8:常规起始剂:蔗糖190重量份、丙三醇132重量份,精制地沟油198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10重量份,环氧丙烷480重量份; 
或配方10:常规起始剂:蔗糖221重量份、尿素3.7重量份、丙二醇88.2重量份,精制地沟油88.2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11重量份,环氧丙烷544重量份、环氧乙烷44.1重量份; 
或配方11:常规起始剂:蔗糖254重量份、尿素3.8重量份、丙二醇92.3重量份,精制地沟油69.2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11.5重量份,环氧丙烷569重量份; 
或配方12:常规起始剂:蔗糖233重量份、尿素4.5重量份、丙二醇90重量份,精制地沟油90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11.3重量份,环氧丙烷556重量份、环氧乙烷15重量份; 
或配方13:常规起始剂:蔗糖247重量份、尿素4.6重量份、丙二醇84.9重量份,精制地沟油96.5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11.6重量份,环氧丙烷540重量份、环氧乙烷15.4重量份; 
或配方15:常规起始剂:季戊四醇113重量份、丙三醇94重量份、甲苯二胺47重量份、苯胺47重量份,精制地沟油56.4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4重量份,环氧丙烷640重量份; 
或配方16:常规起始剂:季戊四醇47重量份、三羟甲基丙烷47重量份、丙三醇113重量份、苯胺94.2重量份,精制地沟油56.4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4.1重量份,环氧丙烷593重量份、环氧乙烷47重量份; 
或配方17:常规起始剂:丙三醇220重量份、甲苯二胺50重量份、苯胺30重量份,精制地沟油50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4重量份,环氧丙烷650重量份; 
或配方18:常规起始剂:丙三醇50重量份、甲苯二胺147重量份、苯胺100重量份、三聚氰胺3重量份,精制地沟油50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5重量份,环氧丙烷650重量份; 
或配方19:常规起始剂:丙三醇50重量份、甲苯二胺147重量份、苯胺100重量份、三聚氰胺3重量份,精制地沟油50重量份,催化剂氢氧化钾5重量份,环氧丙烷600重量份、环氧乙烷50重量份; 
或配方20:常规起始剂:山梨醇260重量份,精制地沟油87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4重量份,环氧丙烷647重量份; 
或配方21:常规起始剂:乙二胺226重量份,精制地沟油107重量份,催化剂二甲胺13重量份,环氧丙烷654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或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制备聚氨酯用多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的步骤3为: 
当配方中催化剂是二甲胺时,物料的烷氧基化按以下步骤进行:按步骤2确定的配方加入常规起始剂、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然后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 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加入催化剂二甲胺,然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配方量1.8%的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1.5~2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第一期温度控制在100℃,第二期控制在105~110℃,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整个加注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3MPa,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在115~120℃和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然后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即得聚氨酯用多元醇; 
当配方中催化剂是KOH时,物料的烷氧基化按以下步骤进行:按步骤2确定的配方加入常规起始剂、经步骤1精制提纯的地沟油、催化剂KOH,然后开启搅拌并抽真空,置换氮气三次,使反应釜中压力达到-0.09MPa,然后开动加热器缓慢升温,至40℃时,先加入配方量1.8%的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起溶解稀释起始剂作用,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用干燥氮气压入釜中,升温至80~85℃后停止加温,开始批量加注环氧丙烷或环氧乙烷,批量加注分成三期,每期加注时间1.5~2小时,加注量为剩余总量的1/3,第一期温度控制在100℃,第二期控制在105~110℃,第三期温度控制在110~115℃,整个加注过程的压力都控制在0.3MPa,加注后温度控制在115~120℃下进行聚合反应,当压力重新降为负压时,说明聚合反应已完成,将所得的粗制产品转入中和釜精制处理,采用两种精制方法:精制方法一是在中和釜内加入与催化剂KOH等量的冰醋酸,在95~100℃下搅拌中和半小时,然后加热升温至120℃在真空度-0.0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即得聚氨酯用多元醇;精制方法二是在中和釜中吸入1:1的磷酸水溶液、硅酸镁粉末和水,磷酸水溶液的量是催化剂KOH的195%、硅酸镁的量是KOH的50%,水量为总投料量的2~3%,在95~100℃下搅拌中和半小时,然后加热升温至115~125℃在真空度-0.08~-0.099MPa下进行脱水处理,直至水分小于0.10%,经多元醇过滤器过滤后即得聚氨酯用多元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或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制备聚氨酯用多元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的步骤1包括下列步骤过程: 
脱酸:在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中加入占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质量的5%的碳酸氢钙,搅拌并检测酸值的变化,使得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的酸值降至15mgKOH/g以下; 
脱色:加入活性白土,地沟油颜色越深,白土用量越大,活性白土用量为地沟油或废弃的动物油或植物油质量的6%,温度控制在92℃下搅拌1.5小时,至油液呈浅黄色;
脱水:抽真空进行脱水处理,真空度要求-0.076MPa,脱水温度120℃,脱水至含水量小于0.10%,过滤至油液清亮透明后备用。 
CN201110455325.5A 2011-12-30 2011-12-30 一种用餐厨废弃物制备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方法 Active CN1025852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55325.5A CN102585201B (zh) 2011-12-30 2011-12-30 一种用餐厨废弃物制备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方法
HK12111060A HK1170513A1 (zh) 2011-12-30 2012-11-02 種用餐廚廢棄物製備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55325.5A CN102585201B (zh) 2011-12-30 2011-12-30 一种用餐厨废弃物制备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85201A CN102585201A (zh) 2012-07-18
CN102585201B true CN102585201B (zh) 2014-04-02

Family

ID=46474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55325.5A Active CN102585201B (zh) 2011-12-30 2011-12-30 一种用餐厨废弃物制备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85201B (zh)
HK (1) HK11705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4475B (zh) * 2013-10-31 2016-01-13 淄博德信联邦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煤矿加固材料用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03642026A (zh) * 2013-11-28 2014-03-19 山东蓝星东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喷涂用硬泡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03881045B (zh) * 2014-03-11 2016-05-25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由地沟油制备有机高分子发泡材料的方法
CN104387575A (zh) * 2014-11-17 2015-03-04 江苏钟山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地沟油制备仿木聚氨酯用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RU2641304C1 (ru) * 2016-11-02 2018-01-1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Казанский (Приволжски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ФГАОУ ВО КФУ) Ингибитор атф-зависимых обратных транспортеров клеток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CN110387033A (zh) * 2018-04-17 2019-10-29 高春青 一种用于合成缓控释化肥聚合物包膜的生物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8637A (zh) * 2007-04-29 2007-10-2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利用回收油脂制备脂肪酸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CN102336901A (zh) * 2011-08-03 2012-02-01 句容宁武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废油脂制备聚氨酯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CN102504240A (zh) * 2011-11-04 2012-06-20 高春青 一种制备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8637A (zh) * 2007-04-29 2007-10-2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利用回收油脂制备脂肪酸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CN102336901A (zh) * 2011-08-03 2012-02-01 句容宁武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废油脂制备聚氨酯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CN102504240A (zh) * 2011-11-04 2012-06-20 高春青 一种制备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85201A (zh) 2012-07-18
HK1170513A1 (zh) 2013-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5201B (zh) 一种用餐厨废弃物制备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方法
CN102585286B (zh) 一种利用废旧聚氨酯再生多元醇的方法
CN102504240B (zh) 一种制备硬泡聚氨酯用多元醇的方法
CN103451027B (zh) 利用废弃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酯化方法
CN107140772A (zh) 一种基于液化天然气冷能的复合海水淡化方法及系统
CN105368574A (zh) 一种降低液体有机混合物酸值的脱酸剂及制备工艺
CN103303941A (zh) 一种氟化铵制备方法
CN101608000B (zh) 一种木聚糖的连续蒸煮提取方法、设备及其应用
CN102585797B (zh) 用于长井段、高温油气井酸化改造的转向酸
CN103937616A (zh) 一种从大豆油中提取高纯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
CN103012110A (zh) 一种二聚酸的生产方法
CN106063982A (zh) 一种植物活性阻燃灭火剂生产工艺
CN102718957A (zh) 用于制备聚氨酯泡沫的芳烃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22832A (zh) 一种生物基聚氨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与利用其制备的聚氨酯硬泡及制备的方法
CN101759570A (zh) 对硝基苯酚的制备方法
CN101781166A (zh) 二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03445260B (zh) 一种植物饮料的高速溶膏方法
CN103320233A (zh) 一种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
CN106190591A (zh) 一种生物柴油的酯化、酯交换反应方法
CN206143108U (zh) 一种从聚醚多元醇滤渣中回收聚醚多元醇和磷酸二氢钾的装置
CN111117775B (zh) 一种癸二酸生产过程中的蓖麻油连续水解方法及设备
CN108410580A (zh) 一种杉木精油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CN104892406B (zh) 一种2-羟基-3-萘甲酸的工业制备方法
CN104403805B (zh) 一种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CN103880792A (zh) 一种高压两釜串酸法水解糠醛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051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051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12

Address after: 065000 Yaohua Road, Langfang Development Zone,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angfang Huayu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065001 No. 3 Yaohua Road, Langfang Development Zone,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ao Chun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