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82502A - 装载物固定轨道 - Google Patents

装载物固定轨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82502A
CN102582502A CN201210007234XA CN201210007234A CN102582502A CN 102582502 A CN102582502 A CN 102582502A CN 201210007234X A CN201210007234X A CN 201210007234XA CN 201210007234 A CN201210007234 A CN 201210007234A CN 102582502 A CN102582502 A CN 102582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pped orbit
loaded goods
anchoring device
device socket
anch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72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82502B (zh
Inventor
约阿希姆·里玛
沃尔夫冈·林克
罗曼·普律颇斯泰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RG SILVERGREEN GMBH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URG SILVERGREEN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RG SILVERGREEN GmbH filed Critical BURG SILVERGREEN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582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25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825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25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7/00Securing or covering of load on vehicles
    • B60P7/06Securing of load
    • B60P7/08Securing to the vehicle floor or sides
    • B60P7/0807Attachment points
    • B60P7/0815Attachment rails or trell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 Packages (AREA)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运输车辆或运输容器的货舱壁或顶部安装的装载物固定轨道,其包括第一类型的锚定装置插口,该锚定装置插口定义了在装载物固定轨道的纵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锚定线,其中,额外设有第二类型的锚定装置插口,其与第一类型不同,其中第二类型的锚定装置插口定义了第二锚定线,该第二锚定线实际上平行于第一锚定线延伸。

Description

装载物固定轨道
本发明涉及为了在运输车辆或运输容器的货舱的壁或顶盖的安装而设的装载物固定轨道,该装载物固定轨道包括第一类型的锚定装置插口,该锚定装置插口定义了在装载物固定轨道的纵向上延伸的第一锚定线。
此类装载物固定轨道在原理上是已知的,并且还被称为锚固轨道或栓牢轨道。这些轨道通过实现对装载物固定元件(例如捆绑带或锁定杆)的锚定,在载货车车身中或者集装箱中起保障装载物的作用。通常来说,传统的装载物固定轨道分别为特定的锚定系统设计。
此外,传统的装载物固定轨道由不锈钢或镀锌的薄钢板制造。后者材料恰好就以下方面被证实是有问题的,即根据现行卫生规范对于食品的要求不希望使用镀锌部件。此外,带有电镀镀层的装载物固定轨道在使用化学清洁剂时或者在有破损处时有受腐蚀的危险。相应地,钢轨清洁的问题在于,尤其是在轨道难以触及的位置,即所谓的死角处可能是细菌和小动物滋生的位置。除此之外,传统的钢轨仅有确定的长度可用,从而使得当装载物固定轨道通过载货车车身或集装箱的整个长度延伸的时候,可能必须将大量轨道部分装配在一起(aneinandergefügt)。此外,当已知的镀锌钢轨应该齐平地与货舱的侧壁封闭时,则在侧壁中还必需有上下附加的凹处,所述镀锌钢轨被粘接或铆接在这些凹处中。在此,要粘接的镀锌钢轨必需经过预先处理。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创建可多方面应用的装载物固定轨道。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可设置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装载物固定轨道。
根据本发明的装载物固定轨道的特别突出之处在于第二类型的附加的锚定装置插口,该类型与第一类型有所区别,其中,第二类型的锚定装置插口定义了第二锚定线,该锚定线实际上平行于第一锚定线延伸。
换句话说,依据本发明的装载物固定轨道具有两个不同的锚定装置插口,这相应地实现了对于不同锚定装置的锚定。因此,第一类型的锚定装置能够锚定在第一类型的锚定装置插口中,例如固定在捆绑带上的固定带锁,以及第二类型的锚定装置能够锚定在第二类型的锚定装置插口中,例如锁定杆。人们并不根据装载物固定轨道的选择和安装确定某种锚定系统,而是能够根据需要能够动用两种不同的锚定系统。
通过使锚定线沿着装载物固定轨道的纵向,并且锚定装置插口特别是在装载物固定轨道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则根据锚定装置插口的具体造型以及根据待锚定的锚定装置,基本上有如下可能性,即将锚定装置固定在装载物固定轨道的任意纵向位置上,由此提高装载物的可靠的灵活性。
本发明有益的造型可见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
根据实施方式,装载物固定轨道此外还包括有第三类型的锚定装置插口,该锚定装置插口与第一和第二类型不同,其中,第三类型的锚定装置插口定义了第三锚定线,其基本上平行于第一和第二锚定线延伸。通过使装载物固定轨道带有三个不同的锚定装置插口的造型,装载物固定轨道能准备好用于至少三种不同的锚定系统的应用,使得装载物固定轨道整体能够多方面应用,并还能保障个别装载物的安全。
锚定装置插口能够由包括以下项的组中选择:
-带有双V形截面的锚定槽,该截面特别是通过W形的后壁节段(Wandabschnitt)和两个连接在其上并形成侧凹(Hinterschneidung)或衬线式悬垂(serifenartige
Figure BDA0000130060490000021
)的前壁节段来定义;
-实际上呈T形的锚定槽,该锚定槽在其前侧通过两个彼此间隔的前壁节段定义;和
-多个彼此间隔的锚定窗。
此类锚定装置插口尤其很好地适用于捆绑带锁
Figure BDA0000130060490000022
滑动梁(Ladebalken)或锁定梁(Sperrbalken)、或者锁定杆的锚定。
但不言而喻的是,不同锚定装置插口的安装顺序基本上是任意的。这就是说,并不必将T形锚定槽安装在双V形锚定槽和锚定窗之间。同样有可能的是,将双V形锚定槽设定在T形锚定槽和锚定窗之间,或者将锚定窗安装在双V形锚定窗和T形锚定槽之间。
此外指明的还有,对于装载物固定轨道仅具有两个锚定装置插口的情况,将考虑不同锚定装置插口类型基本上所有可能的组合,也就是说,双V形锚定槽与T形锚定槽、双V形锚定槽与锚定窗、或T形锚定槽与锚定窗。
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锚定装置插口设有排水孔
Figure BDA0000130060490000031
通过这些排水孔液体能够由锚定装置插口中排出。例如能够在双V形和/或T形锚定槽的前壁节段下部中和/或在至少一个锚定窗下侧设有至少一个排水孔。在同样借助例如蒸汽高压清洗机清洗之后,该排水孔实现了将污水从装载物固定轨道中排出。装载物固定轨道能够以此方式简易并可靠地保持清洁,尤其有效避免了细菌和小动物的滋生。装载物固定轨道因而使得遵守例如针对食品运输的卫生规范变得简单。
锚定槽的排水孔同时有益地形成用来在锚定槽中使用锚定装置的穿孔(Ausklinkung)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排水孔满足双重功能,即一来其被用于插入锚定装置的沉浸孔,并且同时又实现对于污水的排出。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设有附加的沉浸孔或穿孔。
根据一个有益的实施方式,装载物固定轨道通过带状型材(Strangprofil)形成,尤其由铝,优选由阳极氧化的铝形成。由于这种材料,装载物固定轨道不仅适合食品,而且其能够以基本上任意长度一体地制造带状型材。以该方式有可能的是,载货车车身或集装箱就其整个长度来看装配有一体的装载物固定轨道,这在简化安装的同时还对提高稳定性有所贡献,并且因而最终保障提高了的装载物安全性。
就其截面来看,装载物固定轨道优选地具有基本上为梯形的轮廓,其较长的底形成了装载物固定轨道的前侧,也就是说,通过该侧面可到达锚定装置插口。装载物固定轨道的梯形轮廓实现了装载物固定轨道在载货车车身或者集装箱的壁上的可靠安装,以及特别实现了力在壁上的最佳传递,锚定在装载物固定轨道中的装载物固定元件将该力施加给装载物固定轨道。结果,装载物固定轨道的梯形轮廓对可靠的装载物固定有所贡献。
装载物固定轨道例如能够粘贴在载货车车身或者集装箱墙壁中的与装载物固定轨道的梯形轮廓相匹配的槽口(Mulde)中。为了避免粘合剂在装载物固定轨道挤压进槽口中时被挤出而减小有效粘接面积,在装载物固定轨道背面有益地形成至少一条在装载物固定轨道纵方向上延伸的肋状物(Rippe)。可选地或额外地,在装载物固定轨道的纵方向上延伸的突起物能够分别形成在装载物固定轨道的倾斜面靠前侧的范围内。突起物或者肋状物避免了装载物固定轨道的背面和倾斜面平整地与以槽口为界的墙表面相邻,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间隔垫片(Abstandshalter)的作用,这定义了在装载物固定轨道与墙壁之间大面积的缝隙区域,粘接剂聚集在该区域中,并能够保障装载物固定轨道在墙上的大面积的有效粘接。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装载物固定轨道形成为实际上呈矩形的型材框架的壁。在此种变体中,装载物固定轨道能够安装在装载舱地板的边缘区域中,例如作为所谓的饮料板
Figure BDA0000130060490000041
用于避免如饮料箱的装载物能够侧向的从货舱中滑出。
为了提高牢固性以及由此提高轮廓框架的稳定性,在装载物固定轨道和与之相对的轮廓框架壁之间形成有支撑柱(Stützstrebe)。
为了简化装载物固定轨道在货仓底部的安装或拆卸,优选地在型材框架的下侧形成至少一个特别是在纵方向上延伸的锁定突起(Rastvorsprung),该锁定突起实现了型材框架在货舱底部上相应预设的锁定孔中的简化压入。锁定突起优选地沿型材框架的整个长度延伸,并且或者能够连续成型,或者能够分成长段。锁定突起例如能够具有十字形截面轮廓。
一个特别是匹配到锁定突起上的锁定槽有益地形成在型材框架的上面。这就实现了多个型材框架互相插入,并且装载物固定轨道的整体高度因此根据需要而增加。在此,锁定突起和锁定槽优选地如下形成其形状,即锁定突起在没入在槽中的状态下,当装载物固定轨道负载时,通过将装载物栓锁在锁定槽中,从而使得插接在一起的型材框架在负载下也安全地彼此连接。
本发明随后将纯属示例性的结合有益的实施方式参考所提供的附图得以描述。其中:
图1:嵌入壁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装载物固定轨道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截面视图;
图2:图1中的装载物固定轨道的透视剖面图;
图3:图1中的装载物固定轨道的前侧的俯视图;
图4:图1中的装载物固定轨道的不同段落部分的透视图;
图5:带有不同装载物固定元件的图1中的装载物固定轨道的部分视图;
图6:根据本发明的装载物固定轨道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透视剖面图,以及固定在货舱底部的端部型材的装配角钢(Montagewinkel)的透视剖面图;
图7:两个互相插接的图6中的装载物固定轨道的截面图;和
图8:图7中的装载物固定轨道的透视剖面图。
在图1至图5中展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装载物固定轨道10,该装载物固定轨道集成在载货车车身或者集装箱的侧壁12中,并且沿载货车车身或者集装箱的纵方向优选地跨其整个长度延伸。如图1至图5所示,装载物固定轨道10在此垂直定向。在原则上还有可能的是,将装载物固定轨道10集成在载货车车身或者集装箱的顶部中,在此情况下其能够水平取向。随后用到的“上”和“下”的概念均相对于图中所示的装载物固定轨道10的垂直定向。
装载物固定轨道10涉及到由阳极氧化的铝制成的带状型材,其原则上可以按任意长度制造。但不言而喻的是,装载物固定轨道10也许还可能由多个部分一起组成,正如在图4的中间部分视图中所示的那样。
装载物固定轨道10实现了不同装载物固定元件的锚定,例如滑动梁14a(图5a)、锁定梁14b(图5b)、锁定杆14c(图5c)或者未示出的捆扎带的锚定。
为了锚定装载物固定元件14,装载物固定轨道10在其前侧具有三个不同的锚定装置插口16,其定义出三个相互平行的并且沿装载物固定轨道10的纵方向延伸的锚定线。
第一锚定装置插口16a通过带有双V形截面的锚定槽18构成,该截面通过W形的后壁节段20和两个连接在其上的并形成侧凹的前壁节段22来定义。后壁节段20在前壁节段22之间形成中板24,该中板的前侧与前壁节段22的前侧基本上齐平。
在实施例中,锁定凹槽26沿着中板24分布在锁定槽内,该槽实现了装载物固定元件14的锚定装置的卡入,例如滑动梁14a的锚定套圈28(图5a)或捆扎带固定带锁的卡入。通过装载物固定元件14在槽18中的锁定,不仅使得装载物固定元件14轻易地在槽18中正确定位,而且还能持续进行保护。
在双V形锚定槽18的下方有以实际上T形的锚定槽30形式的第二锚定装置插口16b,该锚定装置插口在其前侧通过两个相互间隔的前壁节段32定义。此外,T形锚定槽30的前壁节段32上部过渡到双V形锚定槽18的前壁节段22下部。
在其背面上,T形锚定槽30通过装载物固定轨道10的基本上平面的背壁34限定。向上地,也就是说向着双V形锚定槽18,T形锚定槽30通过W形后壁节段20的部分段36限定。T形锚定槽30向下则通过在前壁节段32和后背壁34之间延伸的支撑壁38限定。
沿着T形锚定槽30分布有大量被镂入前壁节段32的穿孔40,这些穿孔实现了装载物固定元件14的锚定装置没入T形锚定槽30中。在所列实施例中,穿孔40实际上构成为圆形,也就是说,既在T形锚定槽30的前壁节段32上部也在其下部相应地形成部分圆形的镂空42。在第二锚定装置插口16b之下形成第三锚定装置插口16c,该锚定装置插口包括大量在装载物固定轨道10的纵方向上分布的锚定窗44,这些锚定窗实际上每个都具有矩形形状。锚定窗44被镂入装载物固定轨道10的前壁节段46中,该壁节段过渡到T形锚定槽30限定的前壁节段32的下方。
锚定窗44提供到装载物固定轨道10的空腔48的通道,所述空腔通过前壁节段46、支撑壁38、背壁34和下部的倾斜外壁50定义,该外壁50将背壁34与前壁节段46连接。
当装载物固定轨道10装入为食品运输而设的汽车车身或集装箱中时,因为卫生规范而可能要求侧壁12以及装载物固定轨道10需要不时地清洁,这通常用蒸汽高压清洗机来进行。为了使清洗过程之后的污水能够从锚定装置插口16排出,各个锚定装置插口16都设有排水孔52。
双V形锚定槽18的排水孔52具有开槽(Kerben)53的造型,该排水孔由上至下镂入前壁节段22,并且在前壁节段22中达到W形后壁节段20的下部分段36中。
T形锚定槽30的排水孔52通过穿孔40形成,更确切地说,是通过构成在前壁节段32下部中的镂空42而形成。通过不仅实现了锚定装置没入T形锚定槽30中,而且还实现水从相同孔排出,穿孔40在此情况下满足双重功能。不言而喻的是,为此镂空42必须在前壁节段32的下部深度成形,使得其到达支撑壁38处。为了使水易于从T形锚定槽30排出,支撑壁38此外向着装载物固定轨道10的前侧稍微向下倾斜,类似的还有双V形锚定槽18的W形后壁节段20的下部分段36。
锚定窗44的排水孔52通过铣削槽
Figure BDA0000130060490000071
54形成在锚定窗44的下边缘。相应于前面所描述的排水孔52,铣削槽54也向下延伸,直至使得其达到倾斜的外壁50。如图1和图2所示,倾斜外壁50以如下方式倾斜,即使得没有水能够积存在空腔48内,取而代之的是通过锚定窗44的作为排水孔52的铣削槽54排出。
在装载物固定轨道10的上侧还设有与下部倾斜外壁50相应的倾斜外壁55。上部倾斜外壁55将装载物固定轨道10的背壁34与双V形锚定槽18的前壁节段22上部相连。同时,上部倾斜外壁55形成双V形锚定槽18的W形后壁节段20的上部分段。
在前侧基本上相互平齐的前壁节段22、32、46与基本上平面的背壁34和倾斜的外壁50、55一起给予装载物固定轨道实际上呈梯形的轮廓。
汽车车身或集装箱的侧壁12为了容纳装载物固定轨道10而设有装配槽口56,该槽口同样具有梯形截面,该截面与装载物固定轨道10的型材相匹配,使得装载物固定轨道10的前侧在嵌入状态下实际上与侧壁12的前侧平齐。
装载物固定轨道10在侧壁12中的固定借助粘合剂实现。为了防止粘合剂在将装载物固定轨道10压入装配槽口56时从中被挤出,并因此导致有效粘接面最小化,在装载物固定轨道10的背壁34上形成两个沿装载物固定轨道10的纵方向延伸的肋状物58,其在装载物固定轨道10的嵌入状态下在装载物固定轨道10的背壁34和装配槽口56限定出的壁表面之间定义出空隙区域60,粘接剂能够聚集在该空隙范围中。
类似肋状物58的间隔垫片突起62也从前壁节段22、46的外缘向外延展,从而使得粘合剂的类似空隙区域64也沿着倾斜外壁50、55延伸,并且在连接在其上的平面的背壁34区域延伸。通过保存在空隙区域60、64中的粘合剂能够实现装载物固定轨道10与侧壁12大面积且可靠的粘接,并最终实现了装载物固定轨道10在侧壁12中安全且牢固的固定。
在图6至图8中展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装载物固定轨道。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装载物固定轨道10基本上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装载物固定轨道10相同地构成,而其区别之处仅在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装载物固定轨道10集成在实际上呈矩形的框架型材70中,并且该装载物固定轨道10形成框架型材的前侧壁72。此外,框架型材70包括后壁74,该后壁通过上壁76和下壁78与装载物固定轨道10相连。为了提高框架型材70的稳定性,另外在后壁74与装载物固定轨道10的背壁34之间有支柱80延伸。
在框架型材70的下壁78处构成多个长的锁定突起82,这些锁定突起在型材框架70的长度上分布。基本上还可想见,在框架型材70的整个长度上设有连续延伸的锁定突起。
在所示实施例中,锁定突起82分别具有十字形截面,但其中也能考虑使用其他适合的截面。
装载物固定轨道10能够借助锁定突起82以简易的方式安装在货舱地板上,并且例如作为所谓的饮料板使用。为了将装载物固定轨道10固定在货舱地板上,例如能够在货舱地板的端部型材88上设置装配角钢86(图6),该装配角钢设有长的锁定孔90,框架型材70的锁定突起82能够插入并锁定在该锁定孔内。
在其上壁76处,框架型材70具有在框架型材70的长度上延伸的锁定槽92,该锁定槽与锁定突起82相匹配,从而使得相同类型的第二装载物固定轨道10能够插入,或者多个装载物固定轨道10能够结合在一起并互相制动,如图7和图8所示。
当框架型材70的装载物固定轨道10承受通过装载物或者通过货板所造成的压力或承受通过捆绑装置(Zurrmittel)所造成的拉力时,框架型材70的十字形锁定突起82侧向推入装配角钢86的锁定孔90中,或者推入下部框架型材70的槽92中,并锁定于其中,使得框架型材70不再可能掉出。
附图标记表
10     装载物固定轨道
12     侧壁
14     装载物固定元件
14a    滑动梁
14b    锁定梁
14c    锁定杆
16     锚定装置插口
18     双V形锚定槽
20     后壁节段
22     前壁节段
24     中板
26    锁定凹槽
28    锚定套圈
30    T形锚定槽
32    前壁节段
34    背壁
36    部分段
38    支撑壁
40    穿孔
42    镂空
44    锚定窗
46    前壁节段
48    空腔
50    倾斜外壁
52    排水孔
53    开槽
54    铣削槽
55    倾斜外壁
56    装配槽口
58    肋状物
60    空隙区域
62    间隔垫片突起
64    空隙区域
70    框架型材
72    前侧壁
74    后壁
76    上壁
78    下壁
80    支撑柱
82    锁定突起
86    装配角钢
88    端部型材
90    锁定孔
92    锁定槽

Claims (12)

1.一种装载物固定轨道(10),用于安装在运输车辆或运输容器的货舱壁(12)或顶部,所述装载物固定轨道(10)包括第一类型的锚定装置插口(16),所述锚定装置插口定义了在所述装载物固定轨道(10)的纵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锚定线,其特征在于,
第二类型的锚定装置插口(16)与第一类型的锚定装置插口不同,其中,所述第二类型的锚定装置插口(16)定义出第二锚定线,所述第二锚定线实际上平行于所述第一锚定线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物固定轨道(10),其特征在于,
第三类型的锚定装置插口(16)与所述第一类型的锚定装置插口和所述第二类型的锚定装置插口不同,其中,所述第三类型的锚定装置插口(16)定义出第三锚定线,所述第三锚定线实际上平行于所述第一锚定线和所述第二锚定线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载物固定轨道(10),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定装置插口(16)从包括以下项的组内选取:
具有双V形截面的锚定槽(18),所述双V形截面特别是通过W形的后壁节段(20)和两个连接在所述W形的后壁节段上并且形成侧凹的前壁节段(22)定义;
实际上呈T形的锚定槽(30),所述锚定槽在其前侧通过两个彼此间隔的前壁节段(32)定义;以及
多个彼此间隔的锚定窗(44)。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载物固定轨道(10),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定装置插口(16)设有排水孔(52),液体能够通过所述排水孔从所述锚定装置插口(16)中排出。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载物固定轨道(10),其特征在于,
锚定槽(30)的排水孔(52)形成穿孔(40)的一部分,用来将锚定装置插入到所述锚定槽(30)中。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载物固定轨道(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载物固定轨道通过带状型材,特别是由铝构成的带状型材,优选由阳极氧化的铝构成的带状型材形成。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载物固定轨道(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载物固定轨道就其截面来看具有实际上呈梯形的轮廓,其较长的底形成了装载物固定轨道(10)的前侧,该前侧赋予了通向所述锚定装置插口(16)的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载物固定轨道(1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装载物固定轨道的背侧形成有至少一个在所述装载物固定轨道(10)的纵方向上延伸的肋状物(58);和/或
在所述装载物固定轨道(10)的倾斜面靠前侧的区域中分别构成有在所述装载物固定轨道(10)的纵方向上延伸的突起(62)。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载物固定轨道(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载物固定轨道形成实际上呈矩形的框架型材(70)的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载物固定轨道(1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架型材(70)的下侧构成有至少一个特别是在纵方向上延伸的锁定突起(82)。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载物固定轨道(1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架型材(70)的上侧构成有在纵方向上延伸的、特别是与所述锁定突起(82)相匹配的锁定槽(92)。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载物固定轨道(10),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突起(82)以如下方式构成,并且特别是具有十字形截面轮廓,即所述锁定突起在加载时自动锁定在锁定槽(92)或锁定孔(90)中。
CN201210007234.XA 2011-01-11 2012-01-11 装载物固定轨道 Active CN1025825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008254A DE102011008254A1 (de) 2011-01-11 2011-01-11 Ladungssicherungsschiene
DE102011008254.9 2011-01-11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20501.7A Division CN105644416A (zh) 2011-01-11 2012-01-11 装载物固定轨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82502A true CN102582502A (zh) 2012-07-18
CN102582502B CN102582502B (zh) 2016-09-14

Family

ID=4547018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20501.7A Pending CN105644416A (zh) 2011-01-11 2012-01-11 装载物固定轨道
CN201210007234.XA Active CN102582502B (zh) 2011-01-11 2012-01-11 装载物固定轨道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20501.7A Pending CN105644416A (zh) 2011-01-11 2012-01-11 装载物固定轨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2) EP2474444B1 (zh)
CN (2) CN105644416A (zh)
DE (1) DE102011008254A1 (zh)
ES (2) ES2551272T3 (zh)
PL (2) PL2474444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27946A1 (de) * 2014-02-27 2015-09-03 Wolfgang Rixen Befestigungsplatte
DE102015108731B4 (de) 2015-06-02 2023-06-07 Kiesling Fahrzeugbau Gmbh Ladungssicherungssystem für einen Ladungsaufbau eines Nutzfahrzeugs
DE202015102860U1 (de) 2015-06-02 2015-06-25 Kiesling Fahrzeugbau Gmbh Ladungssicherungssystem für einen Ladungsaufbau eines Nutzfahrzeugs
EP3248837B1 (de) 2016-05-25 2020-08-12 Schmitz Cargobull AG Kofferaufbau eines nutzfahrzeugs mit ladungssicherungsschiene
GB2550609A (en) * 2016-05-25 2017-11-29 Loadlok Mfg Limited Restraint track
DE102016109634B4 (de) 2016-05-25 2020-07-30 Schmitz Cargobull Aktiengesellschaft Ladungssicherungshaken zum Verbinden eines Haltemittels mit einerLadungssicherungsschiene sowie Ladungssicherungsmittel und Aufbau einesNutzfahrzeugs jeweils mit dem Ladungssicherungshaken
DE102017206874A1 (de) * 2017-04-24 2018-10-25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zurrschiene, Laderaumfläche, Fahrzeug
EP3590800A1 (de) * 2018-07-06 2020-01-08 Schmitz Cargobull AG Kofferaufbau für ein nutzfahrzeug mit ladungssicherungsprofil
DE202021103984U1 (de) 2021-07-27 2021-10-29 CliXBond GmbH Ankerschiene in einem LKW-Aufbau
DE102021128297A1 (de) * 2021-10-29 2023-05-04 Kögel Trailer GmbH Haltevorrichtung, System, Aufbau und Verfahre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85380A1 (de) * 1994-06-03 1995-12-06 WÜLLHORST GmbH & Co. KG Profilleiste für Laderaumböden von Transportfahrzeugen
US6250861B1 (en) * 1999-08-27 2001-06-26 Jerald M. Whitehead Side rail for flatbed trailers and trucks
US20040028497A1 (en) * 2002-08-09 2004-02-12 Wheatley Donald G. Tie down anchor system
CN1496895A (zh) * 2002-09-25 2004-05-19 瓦工堡埃尔策两合公司 纵向沟槽型材
CN201183465Y (zh) * 2008-03-04 2009-01-21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撑货器的定位架
DE202009011410U1 (de) * 2009-08-21 2009-11-05 Maasberg, Thomas Schiene zur mechanischen Ladungssicher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605022U1 (de) * 1986-02-25 1986-06-19 Gross Aluminium Gmbh, 6000 Frankfurt Bordwandprofil mit Zurrschienenhalterung
DE8617373U1 (de) * 1986-06-28 1986-10-23 Mkg Metall- Und Kunststoffverarbeitungsgesellschaft Mbh, 4531 Lotte Ankerschiene für Nutzfahrzeuge
FI106946B (fi) * 1999-04-01 2001-05-15 Finnlines Oyj Menetelmä ja laite horisontaalisesti lastattavien lastiyksiköiden kiinnittämiseksi alukseen
DE20218399U1 (de) * 2002-11-27 2003-03-06 Load Lok Deutschland Gmbh Ankerschiene
US7556463B1 (en) * 2005-06-06 2009-07-07 Hall Kennith C Mounting structure
US20090003958A1 (en) * 2007-06-27 2009-01-01 Knox Howard Thomas Anchor lock tether fitting
DE102008058006B3 (de) * 2008-11-19 2010-08-26 SORTIMO INTERNATIONAL AUSRÜSTUNGSSYSTEME FÜR SERVICEFAHRZEUGE GmbH Gepäckbefestigungseinrichtung mit Verzurrmechanismu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85380A1 (de) * 1994-06-03 1995-12-06 WÜLLHORST GmbH & Co. KG Profilleiste für Laderaumböden von Transportfahrzeugen
US6250861B1 (en) * 1999-08-27 2001-06-26 Jerald M. Whitehead Side rail for flatbed trailers and trucks
US20040028497A1 (en) * 2002-08-09 2004-02-12 Wheatley Donald G. Tie down anchor system
CN1496895A (zh) * 2002-09-25 2004-05-19 瓦工堡埃尔策两合公司 纵向沟槽型材
CN201183465Y (zh) * 2008-03-04 2009-01-21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撑货器的定位架
DE202009011410U1 (de) * 2009-08-21 2009-11-05 Maasberg, Thomas Schiene zur mechanischen Ladungssicher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1008254A1 (de) 2012-07-12
ES2508121T3 (es) 2014-10-16
CN102582502B (zh) 2016-09-14
EP2474444B1 (de) 2014-07-02
EP2591951A2 (de) 2013-05-15
CN105644416A (zh) 2016-06-08
EP2474444A1 (de) 2012-07-11
EP2591951B1 (de) 2015-07-29
PL2591951T3 (pl) 2016-02-29
ES2551272T3 (es) 2015-11-17
EP2591951B8 (de) 2015-09-16
PL2474444T3 (pl) 2015-01-30
EP2591951A3 (de) 2014-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2502A (zh) 装载物固定轨道
EP1879792B1 (en) Lashing device for cargo on a ship and a cargo deck provided with such a lashing device
US10647504B2 (en) Cargo restraint assembly
CN102537591B (zh) 绝热的底板结构
US2009007453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king a cargo deck
US8740526B2 (en) Load beam assembly
US10611558B2 (en) Cargo restraint assembly
CN103298701A (zh) 用于容纳主体外壳的壁部的护角条以及可组装和拆卸的折叠式主体外壳
US20190366907A1 (en) Cargo restraint method
HU220325B (hu) Árokmegtámasztó szerkezet
CN111801474A (zh) 具有台阶保持器的脚手架阶梯
ES2668881T3 (es) Plataforma de sistema logístico
WO2009118667A1 (en) Safety railing mounting apparatus
ES2753546T3 (es) Dispositivo adaptador para cuerpos de alojamiento de diferente tamaño
CA2578380A1 (en) Tank
JP2007159947A (ja) ラックの支柱と梁材との連結構造
WO2021099591A1 (fr) Procédé de construction d'un bâtiment et systèmes pour sa mise en oeuvre
KR100724525B1 (ko) 건축용 조립식 흙막이 구조
RU2783622C2 (ru) Лестница для строительных лесов, содержащая держатели ступеней
KR101436563B1 (ko) 우수 저류조 및 그 시공방법
US1177381A (en) Reinforced concrete groin.
JP6026136B2 (ja) ワーク運搬ユニット
EP1231325B1 (en) Panel system
AU2016210655A1 (en) Shipping container
KR102093785B1 (ko) 자중 경량화용 토류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German Gangzibao

Applicant after: BURG SILVERGREEN GMBH

Address before: German New Ulm

Applicant before: Burg Silvergreen GmbH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318

Address after: German Gangzibao

Applicant after: BURG SILVERGREEN GMBH

Applicant after: CIMC vehicle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 Gangzibao

Applicant before: BURG SILVERGREEN GMBH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