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9947A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79947A CN102579947A CN2012100338610A CN201210033861A CN102579947A CN 102579947 A CN102579947 A CN 102579947A CN 2012100338610 A CN2012100338610 A CN 2012100338610A CN 201210033861 A CN201210033861 A CN 201210033861A CN 102579947 A CN102579947 A CN 1025799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group
- chinese medicine
- treatment
- medicine com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医中药领域。该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按重量份比组成:制川乌21~93份、制草乌21~93份、南蛇藤140~620份、鹿衔草140~620份、槟榔105~465份、青蒿105~465份、草果105~465份、白芍0~372份、知母0~372份。该组合物具有宣透伏邪、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强壮筋骨的功效,并且药效作用温和持久、毒副作用小,患者长期治疗耐受性好,解决了西医药物治疗副作用多,病人耐受性差等问题。同时,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合理高效,可将药物中活性成分提取完全,满足治疗要求。可广泛应用于治疗顽痹、骨关节疼痛类疾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治疗顽痹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风湿性疾病指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入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炎性肌病、硬皮病等)、系统性血管炎、脊柱关节病(如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炎、痛风等多种以累积骨及关节等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多数风湿病需要长期、终身服药,西医采用非甾体抗炎药、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免疫治疗,副作用多,病人耐受性差。中医治疗风湿病具有悠久历史,已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中药药效作用温和而持久,毒副作用小,患者接受长期治疗的耐受性较好,发挥中医药治疗顽痹的优势,结合现代制药技术,提供一种有效治疗顽痹的中药组合物,使顽痹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预防和改善骨质破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西医采用的免疫治疗副作用多、病人耐受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治疗顽痹、骨关节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具有宣透伏邪、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强壮筋骨的功效。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等顽痹证。并且具有药效作用温和持久、毒副作用小,患者长期治疗耐受性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按重量份比组成:制川乌21~93份、制草乌21~93份、南蛇藤140~620份、鹿衔草140~620份、槟榔105~465份、青蒿105~465份、草果105~465份、白芍0~372份、知母0~372份。
本发明还可做以下改进:
由下述原料药按重量份比组成:制川乌27~84份、制草乌27~84份、南蛇藤180~560份、鹿衔草180~560份、槟榔135~420份、青蒿135~420份、草果135~420份、白芍27~348份、知母81~261份。
由下述原料药按重量份比组成:制川乌3份、制草乌3份、南蛇藤20份、鹿衔草20份、槟榔15份、青蒿15份、草果15份、白芍6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形式为口服剂型。
所述口服剂型为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膏剂或口服液。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为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21~93份的制川乌、21~93份的制草乌和105~465份的槟榔用药材量3倍以上的50~80%的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3小时,合并滤液过滤,将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60℃密度为1.02~1.05g/ml的浸膏;
2).将105~465份的草果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将挥发油用β-环糊精和水进行包合,其中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2~1∶10,30℃~60℃搅拌1~4小时,0℃~15℃冷藏静置,抽滤,30℃~60℃干燥后粉碎成细粉;
3).将上述步骤1,2的药渣与余下的南蛇藤140~620份、鹿衔草140~620份、青蒿105~465份、白芍0~372份、知母0~372份的原料药一起加水煎煮1~3小时,煎煮液过滤后再与步骤2)中的蒸馏后水溶液合并,浓缩成60℃密度为1.02~1.05g/ml的浸膏;
4).将步骤1)、步骤3)得到的提取液采用柱层析方法进一步分离纯化,将分离得到的产品粉碎至细粉。
5).将上述步骤制备出的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组合制成所需药物剂型。
本发明还可做以下改进:
步骤5)中,将步骤3)所得浸膏离心分离,取上清液与步骤1)所得浸膏合并,浓缩至60℃时密度为1.20~1.25g/ml的稠膏,经过干燥,将所得的干燥物粉碎至细粉,再与上述挥发油包合物的细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组合制成颗粒,用于制备成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或丸剂。
将步骤1)和步骤3)所得的提取物采用柱层析方法用大孔树脂、聚酰胺树脂、或硅胶进一步分离纯化,将分离得到的产品粉碎至细粉,再与上述挥发油包合物的细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组合制成颗粒,用于制备成胶囊剂或片剂。
所述干燥过程采用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
步骤4)中,将步骤3)所得浸膏离心分离,取上清液与步骤1)所得浸膏合并,加入步骤2)所得挥发油包合物的细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矫味剂和稀释剂水,制成口服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在治疗风湿性疾病时,本发明采用的一种药物组合,具有宣透伏邪、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强壮筋骨的功效,不需要使用非甾体抗炎 药、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药效作用温和持久、毒副作用小,患者长期治疗耐受性好,解决了西医药物治疗副作用多,病人耐受性差等问题。同时,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合理高效,可将药物中活性成分提取完全,满足治疗要求。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治疗顽痹、骨关节疼痛类疾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颗粒剂的制备
准备制川乌30g、制草乌30g、南蛇藤200g、鹿衔草200g、槟榔150g、青蒿150g、草果150g、白芍60g、知母150g。
制备方法:取制川乌、制草乌和槟榔用6倍量75%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滤液过滤,将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在60℃密度为1.02g/mL的浸膏;草果提取挥发油,蒸馏油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将挥发油用β-环糊精和水进行包合,60℃搅拌2小时,4℃冷藏静置,抽滤,低温干燥后粉碎成细粉;上述药渣与南蛇藤、鹿衔草、青蒿一起加6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并将上述草果蒸馏后水溶液合并,浓缩成在60℃密度为1.05g/mL的浸膏,然后离心分离,取上清液与上述制川乌、制草乌和槟榔的浸膏合并,浓缩至60℃时密度为1.20g/mL的稠膏,经过干燥,将所得的干燥物粉碎至细粉,再与上述挥发油包结物的细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玉米淀粉等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2:胶囊剂的制备
准备制川乌21g、制草乌93g、南蛇藤140g、鹿衔草620g、槟榔105g、青蒿465g、草果105g。
制备方法:草果提取挥发油,蒸馏油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将挥发油用β-环糊精和水进行包合,50℃搅拌1小时,4℃~12℃冷藏静置,抽滤,低温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取制川乌、制草乌、槟榔、白芍用6倍量75%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滤液过滤,将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在60℃密度为1.05g/mL的浸膏;上述药渣与剩余药材一起加6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浓缩成在药材与药液比为1∶1的浸膏,合并上述两种浸膏,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用80%乙醇洗脱,洗脱液浓缩至60℃时密度为 1.25g/mL的稠膏,经过干燥,将所得的干燥物粉碎至细粉,再与上述挥发油包结物的细粉混合均匀,然后装入胶囊壳。
实施例3:片剂的制备
准备制川乌27g、制草乌84g、南蛇藤180g、鹿衔草560g、槟榔135g、青蒿420g、草果135g。
制备方法:草果提取挥发油,蒸馏油的水溶液另器收集,1∶2~1∶10将挥发油用β-环糊精和水进行包合(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4),50℃搅拌2小时,冰箱冷藏静置,抽滤,低温干燥后粉碎成细粉;
取制川乌、制草乌和槟榔用8倍量75%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2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在60℃密度为1.02g/mL的浸膏;
上述药渣与剩余药材一起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并将上述草果蒸馏后水溶液合并,浓缩成在60℃密度为1.05g/mL的浸膏,然后离心分离,取上清液与上述制川乌、制草乌和槟榔的浸膏合并,浓缩至60℃时密度为1.20g/mL的稠膏,经过干燥,将所得的干燥物粉碎至细粉,再与上述挥发油包结物的细粉混合均匀,然后与制备片剂常用的赋形剂如淀粉等制成湿颗粒,烘干,添加润滑剂或助流剂,压片。
实施例4:丸剂的制备
准备制川乌27g、制草乌84g、南蛇藤180g、鹿衔草560g、槟榔135g、青蒿420g、草果135g、白芍27g。
制备方法:白芍粉碎成细粉g;草果提取挥发油,蒸馏油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将挥发油用β-环糊精和水进行包合,45℃搅拌2小时,4℃冷藏静置,抽滤,低温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取制川乌、制草乌和槟榔用6倍量75%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滤液过滤,将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在60℃密度为1.02g/mL的浸膏;上述药渣与剩余药材一起加6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并将上述草果蒸馏后水溶液合并,浓缩成在60℃密度为1.05g/mL的浸膏,然后离心分离,取上清液与上述制川乌、制草乌和槟榔的浸膏合并,浓缩至60℃时密度为1.20g~1.25g/mL的稠膏,经过干燥,将所得的干燥物粉碎至细粉,再与上述白芍药材细粉、挥发油包结物的细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炼蜜制成水泛丸、小蜜丸或大蜜丸。
实施例5:口服液的制备
准备制川乌30g、制草乌30g、南蛇藤200g、鹿衔草200g、槟榔150g、青蒿150g、草果150g、白芍348g、知母90g。
制备方法:上述药材,草果提取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药渣与剩余药材一起加4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为70%,静置,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加入挥发油包合物及适量蜂蜜、蔗糖及药学上可接受的矫味剂,制成口服液。
实施例6:口服液的制备
准备制川乌30g、制草乌30g、南蛇藤200g、鹿衔草200g、槟榔150g、青蒿150g、草果150g、白芍60g、知母348g。
制备方法:上述所有药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同时收集挥发油及挥发油乳浊液,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适量,加入85%乙醇使含醇量为40%,静置,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加入挥发油,挥发油乳浊液及适量蜂蜜、蔗糖及药学上可接受的矫味剂,制成口服液。
实施例7:临床应用
病例选择标准:
观察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医院门诊及住院的RA(类风湿)病人60例,其中女48例,男12例;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67岁,平均年龄37.7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28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间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基本相似,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给药方法:
雷公藤多甙组(对照组):服用雷公藤多甙片(由江苏美通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2021007),每次10mg,每日3次。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组(治疗组):实施例1所制备的颗粒剂,每袋装4g,温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饭后半小时温服。
治疗期间停用其它免疫调节药物及与治疗本病有关的其它药物,嘱患者适度保暖,忌劳累、风冷潮湿及过度发汗,忌食膏粱厚味、油腻、辛辣、醇酒荤腥等食物。8周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①关节疼痛程度:0级为无痛,1级为轻度痛、可耐受、不影响睡眠,2级为中度痛、常影响睡眠,3级为重度痛、日夜持续难忍,分别计0、1、2、3分;
②晨僵时间;
③关节肿胀数;
④关节压痛数;
⑤关节功能分数;
记录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F,采用乳胶凝集法测定)、血沉(ESR,采用Western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的变化,并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等情况。每周观察患者用药所导致的不良反应。
疗效标准:
根据2004年8月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标准拟定,临床治愈: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正常。显效:症状消失或主要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有明显进步,生活不能自理转为能够自理,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与治疗前比较各方面均无改善。
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的比较见表2。治疗后2组5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关节疼痛程度、关节压痛数2项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改善关节疼痛程度、关节压痛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的比较见表3。两组在恢复或改善实验室指标方面均有较好的作用(P<0.01),并且治疗组改善ESR,CRP,RF优于对照组(P<0.05)。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实施例8:临床应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观察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在医院门诊及住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304例,其中女212例,男92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72岁,平均年龄37.4岁,病程最短10个月,最长22年。
治疗方法:
口服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每袋装4g,温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饭后半小时温服。治疗期间停用其它免疫调节药物及与治疗本病有关的其它药物,嘱患者适度保暖,忌劳累、风冷潮湿及过度发汗,忌食膏粱厚味、油腻、辛辣、醇酒荤腥等食物。
观察项目:
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包括晨僵时间、平均握力、疼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关节疼痛程度;记录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采用乳胶凝集法测定)、血沉(采用Western法测定)、C-反应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的变化,并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等情况。
疗效标准:
根据2004年8月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标准拟定,临床治愈: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正常。显效:症状消失或主要症状消失,关节 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有明显进步,生活不能自理转为能够自理,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与治疗前比较各方面均无改善。
结果见表4
表4本发明的药物组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实施例9:临床应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选择2008年7月~2011年6月医院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住院及门诊患者212例,其中男性184例,女性28例,年龄16~45岁,平均35.59岁。
治疗方法:
口服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每袋装4g,温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饭后半小时温服。治疗期间停用其它免疫调节药物及与治疗本病有关的其它药物,嘱患者适度保暖,忌劳累、风冷潮湿及过度发汗,忌食膏粱厚味、油腻、辛辣、醇酒荤腥等食物。
观察项目:
观察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无0、轻1分、中2分、重3分)、晨僵时间和腰背痛(VAS水平视力表)、指地距(cm)、枕墙距(cm)、Schober试验(cm)等。同时进行不良反应监测和记录;记录治疗前后血沉(采用Western法测定)、C-反应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的变化,并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等情况。
疗效标准:
参照1988年全国中西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于昆明会议制定的标准拟定,临床治愈:腰背部疼痛消失,无外周关节肿胀疼痛及压痛,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恢复,ESR恢复正常,X线显示骨质病变改善,恢复日常劳动;显效:腰背部疼痛基本缓解,外周关节肿胀疼痛及压痛基本缓解,活动功能明显改善,ESR接近正常,X线显示骨质病变稍有改善或无发展,恢复正常劳动;有效:腰背部疼痛减轻,外周关节肿胀疼痛及压痛减轻,关节活动范围有所增大,ESR降低,X线显示骨质病变无发展,日常活动有一定困难;无效:经治疗受累部位症状未改善,ESR、X线无改善,日常活动困难。
结果见表5
表5本发明的药物组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观察
实施例10:临床应用于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选择2008年7月~2011年6月医院确诊的膝骨性关节炎住院及门诊患者12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68例,年龄48~75岁,平均59.12岁。
治疗方法:
口服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每袋装4g,温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饭后半小时温服。治疗期间停用其它免疫调节药物及与治疗本病有关的其它药物,嘱患者适度保暖,忌劳累、风冷潮湿及过度发汗,忌食膏粱厚味、油腻、辛辣、醇酒荤腥等食物。
观察项目:
参照高益民的膝关节骨关节炎证候半定量评分标准,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监测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等情况。
疗效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临床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关节屈伸活动范围0-135°。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无肿胀,偶感觉疼痛,行走无痛觉,关节屈伸活动范围0-135°,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有效:症状改善,行走时以有轻度疼痛,关节活动稍有受限。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结果见表6
表6本发明的药物组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实施例11:动物实验
(1)材料:SPF级健康Wistar大鼠60只,体重180±20g,雌雄各半,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随机分为本发明的药物组合高、中、低剂量组、雷公藤多苷片组、造模组、空白组,每组10只。
(2)参照文献,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大鼠采用佐剂性关节炎模型(Ajudvant arthritis,AA),取摇匀后的弗氏完全佐剂0.1ml,于大鼠右足足跖部皮下注射,并压迫注射部位30s,以使佐剂吸收完全,观察大鼠后足左右足跖肿胀情况,大鼠后足关节开始出现二次反应,左 足出现关节红肿为造模成功。
(3)造模后的大鼠按组别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本发明的药物组合高剂量组药物按40g·kg-1·dw-1剂量制备,中剂量组药物按20g·kg-1·d-1剂量制备,低剂量组药物按10g·kg-1·d-1剂量制备,雷公藤多苷片组药物按雷公藤多苷片10mg·kg-1·d-1剂量制备,造模组及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给药周期21天。
(4)观察指标
观察、测体重及足肿度:自造模之日起,前5天连续观察,测体重及双后肢足肿,此后隔天测1次,作好记录。至大鼠造模后第10天,大鼠左后肢膝、踝关节肿胀,提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成功建立。自造模第11天起,每日给予大鼠作治疗。连续治疗21天,隔天测1次体重及足肿胀度。检测踝关节普通病理,大鼠血清TNF-α、IL-4、IL-10、IFN-γ测定。
(5)结果
造模后,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右后肢逐渐红肿到膝关节以上。至第10天,造模大鼠左后肢出现与右后肢同样的红肿,提示造模成功。各造模组大鼠表现为:行动迟缓跛行,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活动量明显减少,毛色欠光泽。
一般情况
治疗10天后,空白组:形体正常,反应敏捷,行动迅速,被毛浓密有光泽,紧贴身体,眼睛明亮活泼,食欲良好,体重稳步增长。造模组:形体瘦弱,反应迟钝,行动缓慢跛行,被毛稀疏,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低剂量组:反应尚可,行动缓慢,有跛行,食欲可,体重增加不明显。中剂量组:反应灵敏度可,行动稍迟缓,无跛行,食欲可,体重有所增加。高剂量组:反应灵敏度可,行动稍迟缓,无跛行,食欲可,体重缓慢增加,全身状况与中剂量组相似。雷公藤组与高剂量组相似。(见表7)
表7本发明的药物组合治疗后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
体重变化情况:治疗前,各造模组大鼠体重明显小于空白组,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5天后,各造模组大鼠体重仍明显小于空白组,有显著差异(P<0.01);高剂量组、雷公藤组与造模组比较,体重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天后,各模型组大鼠体重仍明显小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雷公藤组与造模组比较,大鼠体重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与造模组比较,体重虽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8)
从治疗前后大鼠体重差(治疗后-治疗前)来看,各组大鼠体重均有所增加,但造模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体重增加值明显小于空白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与造模组比较,体重增加值明显高于造模组大鼠,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体重增加值明显大于低剂量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雷公藤组与低剂量组比较,体重增加值大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大鼠体重增加值明显大于中剂量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8)
注:与空白组比,*P<0.05;**P<0.01;与造模组比,#P<0.05;##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 ▲P<0.05,▲▲P<0.01;与中剂量组比较,■P<0.05,■■P<0.01。
大鼠足肿变化情况:治疗前,各造模组大鼠双后肢足肿胀度明显高于空白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高剂量组与造模组比较,足肿差异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各组与造模组比较,足肿虽有减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前后足肿变化差来看,空白组无明显增长,与各造模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组足肿增加,而各治疗组足肿减轻,与造模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雷公藤组足肿减轻程度较低剂量组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足肿减轻程度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雷公藤组与中剂量组比较,虽雷公藤组足肿减轻程度较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与雷公藤组比较,高剂量组足肿减轻程度较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本发明的药物组合可对减轻大鼠足肿有积极作用,且呈一定量效关系。
大鼠关节病理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得到:
空白组大鼠皮下组织无明显充血水肿及纤维组织增生,关节软骨面光滑完整,色泽正常,滑膜无肿胀,细胞扁平,单层规则排列,无增生,无或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造模组大鼠皮下组织明显充血水肿,关节腔间隙变窄,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嗜酸性粒浸润,滑膜肿胀、增厚,细胞分布不规则,呈多层排列,但软骨未见明显破坏。低剂量组大鼠皮下组织也可见水肿,关节间隙变窄,有中量纤维组织增生,可见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嗜酸性粒浸润,滑膜较正常肿胀,有少量增生,细胞呈2-3层排列,骨软无异常。中剂量组大鼠病理变化与低剂量组相似,但程度较轻,关节间隙稍狭窄,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滑膜细胞增生不明显,细胞排列较规则,关节软骨无破坏。高剂量组大鼠皮下组织充血水肿明显较造模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轻,关节间隙较正常,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滑膜增生不明显,细胞排列整齐,呈单层细胞排列,关节软骨未见破坏,色泽较正常。雷公藤组大鼠皮下组织轻度充血水肿,关节间隙也较正常,可见中至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可见轻度纤维组织增生,滑膜水肿,有轻度增生,细胞排列较规整,关节软骨无破坏。
表9普通病理检测项目及评分标准
病理观察评分结果:
在炎性细胞浸润方面,除高剂量组外,其余各造模组与正常组比较,炎性细胞浸润较明显,有显著差异(P<0.01);高剂量组、雷公藤组与造模组比较,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有显著差异(P<0.01);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炎性细胞浸润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纤维组织增生方面,造模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雷公藤组与空白组比较,纤维组织增生较明显,有显著差异(P<0.05-0.01);高剂量组与造模组比较,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减轻,有显著差异(P<0.01);雷公藤组与造模组比较,纤维组织增生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滑膜细胞增生方面,只有造模组与空白组比较,滑膜细胞增生较明显,有显著差异(P<0.01);而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总积分(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滑膜细胞增生)方面,除高剂量组外,其余各造模组与空白组比较,总积分明显提高,有显著差异(P<0.01);中剂量组与造模组比较,总积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雷公藤组与造模组比较,总积分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1)。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药物组合可以改善大鼠关节病理异常,主要表现在减轻局部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以及滑膜细胞增生方面,并呈一定量效关系。
注:与空白组比,*P<0.05;**P<0.01;与造模组比,#P<0.05;##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 ▲P<0.05。
对致炎细胞因子TNF-α、IFN-γ的影响
从对TNF-α的影响来看,造模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TNF-α水平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各治疗组与造模型组比较,TNF-α水平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1);高剂量组、雷公藤组与低剂量组比较,TNF-α水平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1);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TNF-α水平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1)。
从对IFN-γ的影响来看,造模组、低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较,IFN-γ水平显著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各治疗组与造模组比较,IFN-γ水平显著降低,有显著差异(P<0.01);高剂量组、雷公藤组与低剂量组比较,IFN-γ水平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1);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IFN-γ水平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以上研究结果提示:本发明的药物组合可降低致炎细胞因子IFN-γ、TNF-α的水平,高剂量本发明的药物组合优于低剂量本发明的药物组合。
注:与空白组比,*P<0.05;**P<0.01;与造模组比,#P<0.05;##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 ▲P<0.05,▲▲P<0.01;与中剂量组比较,■P<0.05,■■P<0.01。
对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的影响
从对IL-4的影响来看,高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IL-4水平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雷公藤组与空白组比较,IL-4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雷公藤组与造模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比较,IL-4水平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
从对IL-10的影响来看,造模组与空白组比较,IL-10水平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1);高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IL-10水平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雷公藤组与造模组比较,IL-10水平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IL-10水平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雷公藤组与低剂量组比较,IL-10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IL-10水平显著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
以上研究结果提示:本发明的药物组合可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的水平,高浓度本的药物组合优于低浓度的药物组合。
表11本发明的药物组合对AA大鼠血清IL-4、IL-10的影响
注:与空白组比,*P<0.05;**P<0.01;与造模组比,#P<0.05;##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 ▲P<0.05,▲▲P<0.01;与中剂量组比较,■P<0.05,■■P<0.01。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药物组合可以治疗顽痹、骨关节疼痛类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膝骨性关节炎。并且具有药效作用温和持久、毒副作用小,患者长期治疗耐受性好的优点。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原料药按重量份比组成:制川乌21~93份、制草乌21~93份、南蛇藤140~620份、鹿衔草140~620份、槟榔105~465份、青蒿105~465份、草果105~465份、白芍0~372份、知母0~37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原料药按重量份比组成:制川乌27~84份、制草乌27~84份、南蛇藤180~560份、鹿衔草180~560份、槟榔135~420份、青蒿135~420份、草果135~420份、白芍27~348份、知母81~26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原料药按重量份比组成:制川乌3份、制草乌3份、南蛇藤20份、鹿衔草20份、槟榔15份、青蒿15份、草果15份、白芍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任一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形式为口服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剂型为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膏剂或口服液。
6.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21~93份的制川乌、21~93份的制草乌和105~465份的槟榔用药材量3倍以上的50~80%的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3小时,合并滤液过滤,将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60℃密度为1.02~1.05g/ml的浸膏;
2).将105~465份的草果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将挥发油用β-环糊精和水进行包合,其中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2~1∶10,30℃~60℃搅拌1~4小时,0℃~15℃冷藏静置,抽滤,30℃~60℃干燥后粉碎成细粉;
3).将上述步骤1,2的药渣与余下南蛇藤140~620份、鹿衔草140~620份、青蒿105~465份、白芍0~372份、知母0~372份的原料药一起加水煎煮1~3小时,煎煮液过滤后与步骤2)中的蒸馏后水溶液合并,浓缩成60℃密度为1.02~1.05g/ml的浸膏;
4).将步骤1)、步骤3)得到的提取液采用柱层析方法进一步分离纯化,将分离得到的产品粉碎至细粉。
5).将上述步骤制备出的活性成分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组合制成所需药物剂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将步骤3)所得浸膏离心分离,取上清液与步骤1)所得浸膏合并,浓缩至60℃时密度为1.20~1.25g/ml的稠膏,经过干燥,将所得的干燥物粉碎至细粉,再与上述挥发油包合物的细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组合制成颗粒,用于制备成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或丸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1)和步骤3)所得的提取物采用柱层析方法用大孔树脂、聚酰胺树脂、或硅胶进一步分离纯化,将分离得到的产品粉碎至细粉,再与上述挥发油包合物的细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组合制成颗粒,用于制备成胶囊剂或片剂。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过程采用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步骤3)所得浸膏离心分离,取上清液与步骤1)所得浸膏合并,加入步骤2)所得挥发油包合物的细粉,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矫味剂和稀释剂水,制成口服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33861.0A CN102579947B (zh) | 2012-02-15 | 2012-02-15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33861.0A CN102579947B (zh) | 2012-02-15 | 2012-02-15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79947A true CN102579947A (zh) | 2012-07-18 |
CN102579947B CN102579947B (zh) | 2014-04-23 |
Family
ID=46469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3386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9947B (zh) | 2012-02-15 | 2012-02-15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79947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85534A (zh) * | 2013-11-12 | 2014-02-19 | 广州市云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多形红斑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 |
CN103705701A (zh) * | 2013-12-27 | 2014-04-09 | 纪忠义 | 一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310A (zh) * | 1994-04-27 | 1995-06-07 | 王德志 | 蠲络痛胶丸 |
CN1174042A (zh) * | 1996-08-19 | 1998-02-25 | 刘岭 | 治疗风湿和类风湿的药剂 |
-
2012
- 2012-02-15 CN CN201210033861.0A patent/CN10257994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310A (zh) * | 1994-04-27 | 1995-06-07 | 王德志 | 蠲络痛胶丸 |
CN1174042A (zh) * | 1996-08-19 | 1998-02-25 | 刘岭 | 治疗风湿和类风湿的药剂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姚血明: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
杨戈: "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
裘诗庭: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治疗近况", 《江苏中医杂志》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85534A (zh) * | 2013-11-12 | 2014-02-19 | 广州市云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多形红斑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 |
CN103705701A (zh) * | 2013-12-27 | 2014-04-09 | 纪忠义 | 一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 |
CN103705701B (zh) * | 2013-12-27 | 2016-06-08 | 纪忠义 | 一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79947B (zh) | 2014-04-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82815C (zh) | 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 | |
CN113288978A (zh) | 治疗痛风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4758404A (zh) | 一种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三蛇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757591B (zh) |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直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688363B (zh) | 一种治疗风湿类关节炎的中药 | |
CN102579947B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09705B (zh) | 一种降低血尿酸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0579564C (zh) | 一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164591B (zh) | 一种祛风除湿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 |
CN1233364C (zh) | 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及其制法 | |
CN105982906A (zh) | 20(R)-人参皂苷Rg3在制备缓解或/和治疗类风湿病症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及药物 | |
CN102228512B (zh) |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3127358B (zh) |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89336B (zh) |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3142928A (zh) | 骨筋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68454A (zh) | 一种具有预防和治疗hiv/aids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954879A (zh) | 扎木萨-4味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406035C (zh) |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制剂 | |
CN101559156B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药物中的应用 | |
CN1899436A (zh) | 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1361955B (zh) | 一种治疗类风湿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027743B (zh) |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709298A (zh) |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8634300A (zh) | 一种运脾解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4784567B (zh) | 一种治疗泌尿系感染的药物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23 Termination date: 20150215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