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7333B - 无线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7333B
CN102577333B CN201080047356.0A CN201080047356A CN102577333B CN 102577333 B CN102577333 B CN 102577333B CN 201080047356 A CN201080047356 A CN 201080047356A CN 102577333 B CN102577333 B CN 1025773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rotation
image
equipme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73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7333A (zh
Inventor
中村笃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Innovations Co ltd Hong Kong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Innovations Co ltd Hong K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Innovations Co ltd Hong Kong filed Critical Lenovo Innovations Co ltd Hong Kong
Publication of CN102577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73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73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73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by switching energy from on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 to another, e.g. for beam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009Placing the antenna at a place where the noise level is low and using a noise-free transmission line between the antenna and the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3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based on external parameters, e.g. subscriber speed or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无线通信设备(100)是执行无线通信的设备。无线通信设备(100)包括设置在彼此不同的位置处的多个天线(101a、101b等);以及天线选择部件(天线选择装置)(102),其获取用于指定握持位置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并且从多个天线(101a、101b等)中选择被设置在与由所获得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指定的握持位置不同位置处的天线,握持位置是用户握持无线通信设备(100)的位置。无线通信设备(100)适于经由所选天线执行无线通信。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个天线的无线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已经知道包括天线并经由天线执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作为这种类型的无线通信设备之一,专利文献1描述了一种具有多个天线的无线通信设备。
该无线通信设备检测接收水平,接收水平是由每个天线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的强度。该无线通信设备适于选择最高接收水平被检测到的天线,并且接收通过所选天线所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由此,该无线通信设备能够防止无线通信质量过度降低。
专利文献1:JP 7-263940A
然而,在该无线通信设备中,需要提供用于检测接收水平的电路以及用于比较所检测的接收水平的电路。这样,为了获得提供这些电路的面积,存在的问题在于这样的无线通信设备较大。此外,在无线通信设备被配置为使得处理设备执行用于比较所检测的接收水平的处理的情况中,还存在施加给处理设备的负荷过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即,“存在无线通信设备的大小较大并且施加给处理设备的负荷过大的情况”)的无线通信设备。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作为本发明一个方面的无线通信设备是执行无线通信的设备。
该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多个天线,所述多个天线被设置在不同位置处;以及
天线选择装置,用于获取指定握持位置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并且从所述多个天线中选择被设置在与由所获得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指定的所述握持位置不同位置处的天线,所述握持位置是用户握持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位置,其中
所述无线通信设备适于经由所选天线执行无线通信。
此外,作为本发明另一方面的移动电话设备是执行无线通信的设备。
该移动电话设备包括:
多个天线,所述多个天线被设置在不同位置处;以及
天线选择装置,用于获取指定握持位置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并且从所述多个天线中选择被设置在与由所获得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指定的所述握持位置不同位置处的天线,所述握持位置是用户握持所述移动电话设备的位置,其中
所述移动电话设备适于经由所选天线执行无线通信。
此外,作为本发明另一方面的无线通信方法是用于无线通信设备的方法,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被设置在不同位置的多个天线并且执行无线通信。该方法包括:
获取用于指定握持位置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所述握持位置是用户握持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位置;
从所述多个天线中,选择被设置在与由所获得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指定的所述握持位置不同位置处的天线;以及
经由所选天线执行无线通信。
此外,作为本发明另一方面的程序使得无线通信设备执行以下操作,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被设置在不同位置的多个天线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所述操作为:
实现天线选择装置,该天线选择装置用于获取指定握持位置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并且从所述多个天线中选择被设置在与由所获得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指定的所述握持位置不同位置处的天线,所述握持位置是用户握持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位置,以及
经由所选天线执行无线通信。
当本发明如上所述那样被配置时,能够减小无线通信设备的大小,并且如果处理设备被提供,则还可以防止过大负荷被施加给该处理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示意配置的示图。
图2是示出设备旋转位置是第一设备旋转位置的情况中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示图。
图3是示出设备旋转位置是第二设备旋转位置的情况中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示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示意配置的框图。
图5是示出设备旋转位置是第一设备旋转位置并且图像旋转位置是第二图像旋转位置的情况中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示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示意配置的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示意配置的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示意配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8描述无线通信设备、移动电话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程序的示例性实施例。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如图1所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1包括第一主体部件10、第二主体部件20和铰链部件30。在此示例中,无线通信设备1是可折叠移动电话设备。
无线通信设备1还包括如下面所述的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和存储设备(在此示例中为存储器)的控制部件(未示出)。控制部件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预定程序的CPU来控制构成无线通信设备1的各个部件。
第一主体部件10和第二主体部件20的每个是矩形形状的平板构件。铰链部件30可转动地将构成第一主体部件10的边缘部分中的长边之一的边缘部份与构成第二主体部件20的边缘部分中的长边之一的边缘部份相链接。
第一主体部件10包括矩形形状的第一显示器11。第一显示器11是触摸屏类型的显示器。第一显示器11接收来自控制部件的表示由字符、图形等形成的图像的图像信息。第一显示器11显示由所接收图像信息表示的图像。
此外,当所显示图像中包括的按钮被用户按压时(即,当在示出了按钮的位置处按压第一显示器11时),第一显示器11接收与该按钮相关联的信息并且向控制部件输出所接收的信息。
第二主体部件20具有第二显示器21,该第二显示器21具有与第一显示器11类似的功能。此外,第二主体部件20包括多个(在此示例中为两个)按钮开关22。
另外,无线通信设备1包括多个(在此示例中为三个)天线41、42和43。天线41、42和43的每个适于向外面发射(发送)作为无线电信号的无线电波(电磁波),并且从外面接收作为无线电信号的无线电波。天线41、42和43被设置在不同位置。
天线41被埋藏在第一主体部件10内部。在第一主体部件10位于上侧并且第二主体部件20位于下侧的无线通信设备1的正视图中,天线41被布置在第一主体部件10的左边缘部份处(即,构成第一主体部件10的边缘部分中的短边之一的边缘部份)。
天线(第二天线)42被埋藏在第二主体部件20内部。在第一主体部件10位于上侧并且第二主体部件20位于下侧的无线通信设备1的正视图中,天线42被布置在第二主体部件20的左边缘部份处(即,构成第二主体部件20的边缘部分中的短边之一的边缘部份)。
天线(第一天线)43被埋藏在第一主体部件10内部。在第一主体部件10位于上侧并且第二主体部件20位于下侧的无线通信设备1的正视图中,天线43被布置在第一主体部件10的右上角处(即,构成第一主体部件10的边缘部分中长边之一与短边之一的交叉点的边缘部份)。
在此示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当用户看着无线通信设备1时,第一主体部件10位于上侧并且第二主体部件20位于下侧的状态中的设备旋转位置被称为第一设备旋转位置。应注意,设备旋转位置是无线通信设备1相对于用户的旋转位置(具有旋转方向、旋转角度的位置)。
此外,如图3所示,当用户看着无线通信设备1时,第一主体部件10位于右侧并且第二主体部件20位于左侧的状态中的设备旋转位置被称为第二设备旋转位置。这样,在此示例中,第一设备旋转位置和第二设备旋转位置是设备旋转位置被转变了90度的旋转位置。
因此,当设备旋转位置时第二设备旋转位置时,第二天线42位于无线通信设备1的上边缘部份处。这样,当设备旋转位置是第二设备旋转位置时,可以说第二天线42被布置在离用户具有最长距离的边缘部份(第二边缘部份)。
此外,当设备旋转位置是第一设备旋转位置时,第一天线43位于无线通信设备1的上边缘部份处。这样,当设备旋转位置是第一设备旋转位置时,可以说第一天线43被布置在离用户具有最长距离的边缘部份(第一边缘部份)。
同时,用户可能保持无线通信设备1的边缘部分中离用户具有最短距离的边缘部份(即,下侧的边缘部份)。这样,根据上述配置,当设备旋转位置是第一设备旋转位置时,第一天线43位于与握持位置不同的位置处,而当设备旋转位置是第二设备旋转位置时,第二天线42位于与握持位置不同的位置处。
结果,即使当设备旋转位置是第一设备旋转位置或第二设备旋转位置时,无线通信设备1也能够可靠地选择被布置在与握持位置不同位置处的天线。
另外,如图4所示,无线通信设备1包括控制部件(图像信息生成装置、天线选择装置、信息存储装置)51、无线电发送/接收部件52、无线电接收部件53和高频开关54。
控制部件51根据从运行的程序输出的指令或者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来从多个不同图像旋转位置中选择图像旋转位置。应注意,图像旋转位置是图像相对于显示器(第一显示器11或第二显示器21,即,无线通信设备1)的旋转位置。
在此示例中,控制部件51选择第一图像旋转位置和第二图像旋转位置中的任一个。第一图像旋转位置是这样的图像旋转位置,其中,当设备旋转位置是第一设备旋转位置时,显示器的向上方向与图像的向上方向一致,如图2所示。这样,在此示例中,采取第一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是水平长度长于垂直长度的(风景画)图像。
另一方面,第二图像旋转位置是这样的图像旋转位置,其中,当设备旋转位置是第一设备旋转位置时,显示器的向上方向与图像的右方向一致,如图5所示。这样,在此示例中,采取第二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是水平长度短于垂直长度的(肖像)图像。如上所述,在此示例中,第一图像旋转位置和第二图像旋转位置是图像旋转位置被转变了90度的旋转位置。
控制部件51分别为第一显示器11和第二显示器21生成表示采取了所选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的图像信息。控制部件51分别向第一显示器11和第二显示器21输出所生成的图像信息。
控制部件51还生成发送信息,并将所生成的发送信息输出给无线电发送/接收部件52。此外,控制部件51分别从无线电发送/接收部件52和无线电接收部件53接收接收信息。
无线电发送/接收部件52从控制部件51接收发送信息。无线电发送/接收部件52基于所接收的发送信息从天线41发送无线电信号。此外,无线电发送/接收部件52接收由天线41接收的无线电信号。无线电发送/接收部件52向控制部件51输出基于所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的接收信息。
此外,控制部件51获取用于指定握持位置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握持位置是用户握持无线通信设备1的位置。在此示例中,控制部件51获取表示所选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旋转位置信息来作为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另外,控制部件51从天线42和43中选择被布置在与由所获取握持位置指定信息指定的握持位置不同的位置处的天线。这样,在此示例中,控制部件51选择第一天线43和第二天线42中的任一个。
具体地,控制部件51提前将握持位置指定信息和用于指定天线的天线指定信息彼此相关联地存储在存储设备中。这样,存储设备将表示第一图像旋转位置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与用于指定第一天线43的天线指定信息彼此相关联地存储,并且将表示第二图像旋转位置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与用于指定第二天线42的天线指定信息彼此相关联地存储。然后,控制部件51选择与所获取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相关联地存储在存储设备中的天线指定信息所指定的天线。
控制部件51将指示所选天线的选择指示信号输出给高频开关54。
高频开关54适于将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的任一个,在第一状态中,由第一天线43接收的无线电信号被输出给无线电接收部件53,在第二状态中,由第二天线42接收的无线电信号被输出给无线电接收部件53。
高频开关54接收来自控制部件51的选择指示信号。如果所接收的选择指示信号所表示的天线是第一天线43,则高频开关54将状态设为第一状态。另一方面,如果所接收的选择指示信号所表示的天线是第二天线42,则高频开关54将状态设为第二状态。
无线电接收部件53经由高频开关54接收由第一天线43或第二天线42接收的无线电信号。无线电接收部件53将基于所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的接收信息输出给控制部件51。
在此配置中,可以说无线通信设备1适于经由所选天线来执行无线通信。
接下来,将以具体方式来描述无线通信设备1的操作。
现在,如图2所示,假设第一显示器11和第二显示器21输出采取第一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
在此情况中,用户用左手在由椭圆RA1围起来的区域处握持无线通信设备1,并且用右手在由椭圆RA2围起来的区域处握持无线通信设备1。
在此情况中,控制部件51选择第一天线43,并且将指示第一天线43的选择指示信号输出给高频开关54,如上所述。因此,高频开关54将状态设为第一状态。从而,无线通信设备1经由作为被选天线的第一天线43以及天线41来执行无线通信。
这样,无线通信设备1经由被布置在与握持位置不同位置处的天线41和43来执行无线通信。因此,能够防止无线通信质量过度降低。
接下来,假设这样的情况,其中,由控制部件51输出的图像信息所表示的图像的图像旋转位置从第一图像旋转位置被改变为第二图像旋转位置。
在此情况中,如图5所示,第一显示器11和第二显示器21输出采取第二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
观看这些图像的用户改变握持位置。这样,如图3所示,用户用左手在由椭圆RB1围起来的区域处握持无线通信设备1,并且用右手在由椭圆RB2围起来的区域处握持无线通信设备1。
在此情况中,控制部件51选择第二天线42并且将指示第二天线42的选择指示信号输出给高频开关54。因此,高频开关54将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从而,无线通信设备1经由作为被选天线的第二天线42以及天线41来执行无线通信。
这样,无线通信设备1经由被布置在与握持位置不同位置处的天线41和42来执行无线通信。因此,能够防止无线通信质量过度降低。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无线通信设备1能够经由被布置在与握持位置不同位置处的天线来执行无线通信。因此,能够防止无线通信质量过度降低。
此外,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不需要提供用于检测接收水平的电路并且不需要提供用于比较所检测的接收水平的电路。因此,无线通信设备1的大小可被减小。此外,由于不要求处理设备执行比较所检测的接收水平的处理,因此还能够防止过大的处理负荷。
此外,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部件51适于获取表示所选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旋转信息来作为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如果图像相对于显示器(第一显示器11和第二显示器21)的旋转位置改变,则用户可能改变握持位置。这样,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能够高准确度地根据实际握持位置来获取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应注意,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变体中,控制部件51可适于在从所选图像旋转位置被改变的时间点起经过了预设延迟时间之后,获取表示改变之后的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旋转位置信息来作为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当显示器上所示的图像的图像旋转位置改变时,常常要花费从图像旋转位置改变的时间点到用户改变无线通信设备1的握持位置为止的延迟时间。这样,根据此示例性变体,握持位置实际被改变的时间与改变所选天线的时间可以更加接近。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无线通信质量过度降低。
此外,虽然无线通信设备1适于接收由基于握持位置指定信息来选择的天线所接收的无线电信号(即,经由所选天线接收无线电信号),但是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示例性变体中,无线通信设备1可适于经由所选天线发送无线电信号。此外,无线通信设备1可适于经由所选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不同之处在于:检测无线通信设备相对于用户的旋转位置(设备旋转位置)以及基于所检测的设备旋转位置获取握持位置指定信息。因此,下面将在关注这样的差别的情况下给出描述。
如图6所示,除了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1的组件之外,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1还包括地磁传感器(天线选择装置的一部分,设备旋转位置检测器)55。地磁传感器55检测地磁。
控制部件51基于由地磁传感器55检测到的地磁来检测设备旋转位置。在此示例中,当所检测的地磁的值大于预设参考值时,控制部件51检测到设备旋转位置为第一设备旋转位置,而当所检测地磁的值小于该参考值时,控制部件51检测到设备旋转位置为第二设备旋转位置。
控制部件51获取表示所检测的设备旋转位置的设备旋转位置信息来作为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在此示例中,包括在控制部件51中的存储设备将表示第一设备旋转位置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与用于指定第一天线43的天线指定信息彼此相关联地存储,并且还将表示第二设备旋转位置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与用于指定第二天线42的天线指定信息彼此相关联地存储。控制部件51选择由与所获取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相关联地存储在存储设备中的天线指定信息所指定的天线。
同时,用户可能在改变无线通信设备1相对于用户的旋转位置时改变握持位置。因此,根据上述配置,能够高准确度地根据实际握持位置来获取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利用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也可以获得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类似的动作和效果。
应注意,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变体中,控制部件51可适于基于表示所检测的设备旋转位置的设备旋转位置信息和表示所选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旋转位置信息来获取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与基于设备旋转位置信息和图像旋转位置信息中的任一个来获取握持位置指定信息的情况相比,根据此配置,能够以更高的准确度来根据实际握持位置获取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不同之处在于检测握持位置以及基于所检测的握持位置来获取握持位置指定信息。因此,下面将基于这样的差别来给出描述。
如图7所示,除了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1的组件之外,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1还包括多个光学传感器(天线选择装置的一部分,握持位置检测器)56。
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1具有向外打开的多个开口。在此示例中,开口分别形成在无线通信设备1的四个角中。
光学传感器56被提供给每个开口。每个光学传感器56检测经由开口从外面进入的光的强度。
控制部件51基于由光学传感器56检测到的光强度来检测握持位置。在此示例中,控制部件51将所检测到的光强度小于预设参考值的位置检测为握持位置。在此示例中,握持位置为第一握持位置或第二握持位置。第一握持位置表示当设备旋转位置为第一设备旋转位置时位于无线通信设备1的下侧的两个角部。第二握持位置表示当设备旋转位置是第二设备旋转位置时位于无线通信设备1的下侧的两个角部。
控制部件51获取表示所检测的握持位置的握持位置信息来作为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在此示例中,包括在控制部件51中的存储设备将表示第一握持位置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与用于指定第一天线43的天线指定信息彼此相关联地存储,并且将表示第二握持位置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与用于指定第二天线42的天线指定信息彼此相关联地存储。控制部件51选择与所获取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相关联地存储在存储设备中的天线指定信息所指定的天线。
利用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也可以获得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类似的动作和效果。
第四示例性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100是执行无线通信的设备。
该无线通信设备100包括
设置在不同位置处的多个天线101a、101b……;以及
天线选择部件(天线选择装置)102,其获取用于指定握持位置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并且从所述多个天线101a、101b……中选择被设置在与由所获得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指定的所述握持位置不同的位置处的天线,所述握持位置是用户握持所述无线通信设备100的位置,其中
所述无线通信设备100适于经由所选天线执行无线通信。
由设置在握持位置处的天线接收和发送的无线电信号会被用户(的手)衰减。这意味着经由该天线执行的无线通信的质量通常被降低(恶化)。因此,通过如上所述那样配置无线通信设备100,无线通信设备100能够经由被设置在与握持位置不同位置处的天线来执行无线通信。因此,能够防止无线通信质量过度降低。
此外,根据上述配置,无需提供用于检测接收水平的电路并且无需提供用于比较所检测到的接收水平的电路。因此,无线通信设备100的大小可被减小。此外,由于无需处理设备执行比较所检测的接收水平的处理,因此在无线通信设备100包括处理设备的情况中,还可以防止过大的处理负荷。
在此情况中,优选地,该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将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与用于指定所述天线的天线指定信息彼此相关联地存储,并且
所述天线选择装置适于选择由与所获得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相关联地存储的所述天线指定信息所指定的天线。
在此情况中,优选地,该无线通信设备还包括:
图像信息生成装置,用于生成表示图像的图像信息;以及
显示器,所述显示器显示由所生成的图像信息表示的图像,
所述图像信息生成装置适于从多个不同图像旋转位置中选择作为所述图像相对于所述显示器的旋转位置的图像旋转位置,并且生成表示采取了所选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的图像信息,以及
所述天线选择装置适于获取表示所选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旋转位置信息来作为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当图像相对于显示器的旋转位置改变时,用户可能改变握持位置。因此,根据上述配置,能够高准确度地根据实际握持位置来获取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在此情况中,优选地,天线选择装置适于在从所选图像旋转位置被改变的时间点起经过了预设延迟时间之后,获取表示改变之后的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旋转位置信息来作为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当显示器上所示的图像的图像旋转位置改变时,通常要花费从图像旋转位置改变的时间点到用户改变无线通信设备的握持位置为止的延迟时间。因此,根据上述配置,握持位置实际被改变的时间与改变所选天线的时间可以更加接近。因此,可以更可靠地防止无线通信设备的质量过度降低。
此外,在无线通信设备的另一形式中,
优选地,天线选择装置适于检测设备旋转位置,并且获取表示所检测到的设备旋转位置的设备旋转位置信息来作为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所述设备旋转位置是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相对于用户的旋转位置。
当用户改变无线通信设备相对于用户的旋转位置时,用户可能改变握持位置。因此,根据上述配置,能够高准确度地根据实际握持位置来获取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在此情况中,优选地,天线选择装置包括检测地磁的地磁传感器,并且天线选择装置适于基于由所述地磁传感器检测到的地磁来检测所述设备旋转位置。
此外,在无线通信设备的另一形式中,
优选地,所述天线选择装置适于检测所述握持位置,并且获取表示检测到的握持位置的握持位置信息来作为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在此情况中,优选地,天线选择装置包括检测光的强度的光学传感器,并且天线选择装置适于基于由所述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的强度来检测所述握持位置。
此外,优选地,根据本发明另一形式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图像信息生成装置,用于生成表示图像的图像信息;以及
显示器,所述显示器显示由所生成的图像信息表示的图像,
所述图像信息生成装置适于从多个不同图像旋转位置中选择作为所述图像相对于所述显示器的旋转位置的图像旋转位置,并且生成表示采取了所选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的图像信息,并且
所述天线选择装置适于检测设备旋转位置,并且基于表示所检测的设备旋转位置的设备旋转位置信息和表示所选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旋转位置信息来获取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所述设备旋转位置是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相对于用户的旋转位置。
与基于设备旋转位置信息和图像旋转位置信息中的任一个来获取握持位置指定信息的情况相比,利用此配置,能够以更高的准确度来根据实际握持位置获取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在此情况中,优选地,多个天线包括:
第一天线,当作为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相对于用户的旋转位置的设备旋转位置是第一设备旋转位置时,所述第一天线被布置在第一边缘部份处,所述第一边缘部份是离所述用户具有最长距离的边缘部份;以及
第二天线,当所述设备旋转位置是与所述第一设备旋转位置不同的第二设备旋转位置时,所述第二天线被布置在第二边缘部份处,所述第二边缘部份是离所述用户具有最长距离的边缘部份,其中
所述天线选择装置适于选择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中的任一者。
同时,用户可能握持无线通信设备的边缘部分中离用户具有最短距离的边缘部份。这样,根据上述配置,当设备旋转位置是第一设备旋转位置时,第一天线位于与握持位置不同的位置处,而当设备旋转位置是第二设备旋转位置时,第二天线位于与握持位置不同的位置处。结果,即使当设备旋转位置是第一设备旋转位置或第二设备旋转位置时,无线通信设备也能够可靠地选择被布置在与握持位置不同位置处的天线。
此外,作为本发明另一方面的移动电话设备是执行卫星通信的设备。
该移动电话设备包括:
多个天线,所述多个天线被设置在不同位置处;以及
天线选择装置,用于获取指定握持位置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并且从所述多个天线中选择被设置在与由所获得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指定的所述握持位置不同位置处的天线,所述握持位置是用户握持所述移动电话设备的位置,其中
所述移动电话设备适于经由所选天线指定无线通信。
在此情况中,优选地,该移动电话设备还包括
信息存储装置,用于将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与用于指定所述天线的天线指定信息彼此相关联地存储,并且
所述天线选择装置适于选择由与所获得握持位置指定信息相关联地存储的所述天线指定信息所指定的天线。
在此情况中,优选地,该移动电话设备还包括:
图像信息生成装置,用于生成表示图像的图像信息;以及
显示器,所述显示器显示由所生成的图像信息表示的图像,其中
所述图像信息生成装置适于从多个不同图像旋转位置中选择作为所述图像相对于所述显示器的旋转位置的图像旋转位置,并且生成表示采取了所选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的图像信息,并且
所述天线选择装置适于获取表示所选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旋转位置信息来作为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此外,在该移动电话设备的另一形式中,
优选地,所述天线选择装置适于检测设备旋转位置,并且获取表示所检测到的设备旋转位置的设备旋转位置信息来作为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所述设备旋转位置是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相对于用户的旋转位置。
此外,在该移动电话设备的另一形式中,
优选地,所述天线选择装置适于检测所述握持位置,并且获取表示检测到的握持位置的握持位置信息来作为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此外,作为本发明另一方面的无线通信方法是用于无线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方法,该无线通信设备包括被设置在不同位置的多个天线并且执行无线通信。
该方法包括:
获取用于指定握持位置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所述握持位置是用户握持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位置;
从所述多个天线中,选择被设置在与由所获得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指定的所述握持位置不同位置处的天线;以及
经由所选天线执行无线通信。
在此情况中,优选地,该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选择由与所获得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相关联地存储在存储设备中的天线指定信息所指定的天线,所述存储设备将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与用于指定天线的所述天线指定信息彼此相关联地存储。
在此情况中,优选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显示由图像信息表示的图像的显示器,并且
该方法还包括:
从多个不同图像旋转位置中选择作为所述图像相对于所述显示器的旋转位置的图像旋转位置;
生成表示采取了所选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的图像信息;以及
获取表示所选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旋转位置信息来作为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此外,优选地,根据本发明另一形式的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检测设备旋转位置,所述设备旋转位置是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相对于用户的旋转位置;以及
获取表示所检测到的设备旋转位置的设备旋转位置信息来作为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此外,优选地,根据本发明另一形式的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握持位置;以及
获取表示检测到的握持位置的握持位置信息来作为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此外,作为本发明另一方面的程序是用于使无线通信设备执行以下操作的程序,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被设置在不同位置的多个天线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所述操作为:
实现天线选择装置,该天线选择装置用于获取指定握持位置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并且从所述多个天线中选择被设置在与由所获得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指定的所述握持位置不同位置处的天线,所述握持位置是用户握持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位置,以及
经由所选天线执行无线通信。
在此情况中,优选地,所述天线选择装置适于选择由与所获得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相关联地存储在存储设备中的天线指定信息所指定的天线,所述存储设备将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与用于指定天线的所述天线指定信息彼此相关联地存储。
在此情况中,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显示由图像信息表示的图像的显示器,
该程序还使得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实现用于生成表示图像的图像信息的图像信息生成装置,
所述图像信息生成装置适于从多个不同图像旋转位置中选择作为所述图像相对于所述显示器的旋转位置的图像旋转位置,并且生成表示采取了所选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的图像信息,并且
所述天线选择装置适于获取表示所选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旋转位置信息来作为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此外,在该程序的另一形式中,优选地,
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设备旋转位置检测器,该设备旋转位置检测器检测设备旋转位置,所述设备旋转位置是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相对于用户的旋转位置;并且
所述天线选择装置适于获取表示所检测到的设备旋转位置的设备旋转位置信息来作为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此外,在该程序的另一形式中,优选地,
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检测所述握持位置的握持位置检测器,并且
所述天线选择装置适于获取表示检测到的握持位置的握持位置信息来作为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由于具有上述配置的移动电话设备、无线通信方法或程序的发明具有与无线通信设备类似的动作,因此这样的发明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虽然已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其作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例如,虽然无线通信设备1在每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为可折叠设备,但是其也可以是被配置为使得第一主体部件和第二主体部件可并行移动的滑动型设备。此外,无线通信设备1可以是由一个主体部件形成的直板型设备。
此外,虽然无线通信设备1在每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为移动电话设备,但是其也可以使PDA(个人数字助理)、笔记本PC(膝上型PC)、电子词典设备、智能电话、PHS(个人手持电话系统)、音频设备、导航设备、游戏设备等。
应注意,虽然在每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1的各个功能由硬件实现,但是无线通信设备1还可适于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设备中的程序的处理设备来实现这些功能。在该情况中,程序可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例如,记录介质是便携介质,例如,软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
此外,作为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示例性变体,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和示例性变体的任意组合可被采用。
本申请基于2009年10月1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9-240141并要求其优先权,该申请的公开通过引用被整体结合于此。
工业应用
本发明可应用于执行无线通信的移动电话设备、便携游戏设备等。
参考标号
1无线通信设备
10第一主体部件
11第一显示器
20第二主体部件
21第二显示器
22按钮开关
30铰链部件
41天线
42天线(第二天线)
43天线(第一天线)
51控制部件
52无线电发送/接收部件
53无线电接收部件
54高频开关
55地磁传感器
56光学传感器
100无线通信设备
101a、101b天线
102天线选择部件

Claims (20)

1.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具有第一显示器的第一主体部分和具有第二显示器的第二主体部分,所述第一主体部分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分通过铰链部分连接到彼此,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多个天线,所述多个天线包括:
当所述第一主体部分位于上侧,并且所述第二主体部分位于下侧时,
布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件的右上角处,即在构成第一主体部件的边缘部分中长边之一与短边之一的交叉点的边缘部分处的天线;
布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件的左边缘部分处,即在构成第一主体部件的边缘部分中的短边之一的边缘部分处的天线;
布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件的左边缘部分处,即在构成第二主体部件的边缘部分中的短边之一的边缘部分的天线;以及
天线选择单元,适于获取指定握持位置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并且从所述多个天线中选择被设置在与由所获得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指定的所述握持位置不同位置处的天线,所述握持位置是用户握持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位置,其中
所述无线通信设备适于经由所选天线执行无线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还包括
信息存储单元,适于将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与用于指定天线的天线指定信息彼此相关联地存储,其中
所述天线选择单元适于选择由与所获得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相关联地存储的所述天线指定信息所指定的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还包括
图像信息生成单元,适于生成表示图像的图像信息;以及
显示器,所述显示器显示由所生成的图像信息表示的图像,其中
所述图像信息生成单元适于从多个不同图像旋转位置中选择作为所述图像相对于所述显示器的旋转位置的图像旋转位置,并且生成表示采取了所选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的图像信息,并且
所述天线选择单元适于获取表示所选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旋转位置信息来作为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天线选择单元适于在从所选图像旋转位置被改变的时间点起经过了预设延迟时间之后,获取表示改变之后的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旋转位置信息来作为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天线选择单元适于检测设备旋转位置,并且获取表示所检测到的设备旋转位置的设备旋转位置信息来作为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所述设备旋转位置是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相对于用户的旋转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天线选择单元包括检测地磁的地磁传感器,并且适于基于由所述地磁传感器检测到的地磁来检测所述设备旋转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天线选择单元适于检测所述握持位置,并且获取表示检测到的握持位置的握持位置信息来作为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天线选择单元包括检测光的强度的光学传感器,并且适于基于由所述光学传感器检测到的光的强度来检测所述握持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还包括:
图像信息生成单元,适于生成表示图像的图像信息;以及
显示器,所述显示器显示由所生成的图像信息表示的图像,其中
所述图像信息生成单元适于从多个不同图像旋转位置中选择作为所述图像相对于所述显示器的旋转位置的图像旋转位置,并且生成表示采取了所选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的图像信息,并且
所述天线选择单元适于检测设备旋转位置,并且基于表示所检测的设备旋转位置的设备旋转位置信息和表示所选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旋转位置信息来获取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所述设备旋转位置是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相对于用户的旋转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多个天线包括:
第一天线,当作为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相对于用户的旋转位置的设备旋转位置是第一设备旋转位置时,所述第一天线被布置在第一边缘部份处,所述第一边缘部份是离所述用户具有最长距离的边缘部份;以及
第二天线,当所述设备旋转位置是与所述第一设备旋转位置不同的第二设备旋转位置时,所述第二天线被布置在第二边缘部份处,所述第二边缘部份是离所述用户具有最长距离的边缘部份,其中
所述天线选择单元适于选择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中的任一者。
11.一种移动电话设备,包括具有第一显示器的第一主体部分和具有第二显示器的第二主体部分,所述第一主体部分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分通过铰链部分连接到彼此,所述移动电话设备包括:
多个天线,所述多个天线包括:
当所述第一主体部分位于上侧,并且所述第二主体部分位于下侧时,
布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件的右上角处,即在构成第一主体部件的边缘部分中长边之一与短边之一的交叉点的边缘部分处的角部处的天线;
布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件的左边缘部分处,即在构成第一主体部件的边缘部分中的短边之一的边缘部分处的天线;
布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件的左边缘部分处,即在构成第二主体部件的边缘部分中的短边之一的边缘部分的天线;以及
天线选择单元,适于获取指定握持位置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并且从所述多个天线中选择被设置在与由所获得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指定的所述握持位置不同位置处的天线,所述握持位置是用户握持所述移动电话设备的位置,其中
所述移动电话设备适于经由所选天线指定无线通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电话设备,还包括
信息存储单元,适于将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与用于指定所述天线的天线指定信息彼此相关联地存储,其中
所述天线选择单元适于选择由与所获得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相关联地存储的所述天线指定信息所指定的天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电话设备,还包括:
图像信息生成单元,适于生成表示图像的图像信息;以及
显示器,所述显示器显示由所生成的图像信息表示的图像,其中
所述图像信息生成单元适于从多个不同图像旋转位置中选择作为所述图像相对于所述显示器的旋转位置的图像旋转位置,并且生成表示采取了所选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的图像信息,并且
所述天线选择单元适于获取表示所选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旋转位置信息来作为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电话设备,其中
所述天线选择单元适于检测设备旋转位置,并且获取表示所检测到的设备旋转位置的设备旋转位置信息来作为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所述设备旋转位置是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相对于用户的旋转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电话设备,其中
所述天线选择单元适于检测所述握持位置,并且获取表示检测到的握持位置的握持位置信息来作为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16.一种用于无线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方法,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具有第一显示器的第一主体部分和具有第二显示器的第二主体部分,所述第一主体部分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分通过铰链部分连接到彼此,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多个天线,所述多个天线包括:
当所述第一主体部分位于上侧,并且所述第二主体部分位于下侧时,
布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件的右上角处,即在构成第一主体部件的边缘部分中长边之一与短边之一的交叉点的边缘部分处的角部处的天线;
布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件的左边缘部分处,即在构成第一主体部件的边缘部分中的短边之一的边缘部分处的天线;
布置在所述第二主体部件的左边缘部分处,即在构成第二主体部件的边缘部分中的短边之一的边缘部分的天线,该方法包括:
获取用于指定握持位置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所述握持位置是用户握持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的位置;
从所述多个天线中,选择被设置在与由所获得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指定的所述握持位置不同位置处的天线;以及
经由所选天线执行无线通信。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选择由与所获得的握持位置指定信息相关联地存储在存储设备中的天线指定信息所指定的天线,所述存储设备将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与用于指定天线的所述天线指定信息彼此相关联地存储。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
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显示由图像信息表示的图像的显示器,并且
该方法还包括:
从多个不同图像旋转位置中选择作为所述图像相对于所述显示器的旋转位置的图像旋转位置;
生成表示采取了所选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的图像信息;以及
获取表示所选图像旋转位置的图像旋转位置信息来作为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检测设备旋转位置,所述设备旋转位置是所述无线通信设备相对于用户的旋转位置;以及
获取表示所检测到的设备旋转位置的设备旋转位置信息来作为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握持位置;以及
获取表示检测到的握持位置的握持位置信息来作为所述握持位置指定信息。
CN201080047356.0A 2009-10-19 2010-09-15 无线通信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73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40141 2009-10-19
JP2009240141 2009-10-19
PCT/JP2010/005621 WO2011048747A1 (ja) 2009-10-19 2010-09-15 無線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7333A CN102577333A (zh) 2012-07-11
CN102577333B true CN102577333B (zh) 2015-04-29

Family

ID=43899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735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7333B (zh) 2009-10-19 2010-09-15 无线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25213B2 (zh)
EP (1) EP2493151B1 (zh)
JP (2) JP5763543B2 (zh)
CN (1) CN102577333B (zh)
WO (1) WO20110487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40414B2 (ja) * 2012-08-24 2016-06-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4956542B (zh) 2013-12-12 2017-09-1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天线、天线装置、终端以及调整天线工作频段的方法
CN103716468B (zh) * 2013-12-30 2017-08-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655683B (zh) * 2014-12-03 2019-04-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电路结构
CN105635430B (zh) * 2015-04-30 2020-02-2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天线配置方法、天线配置装置及终端
CN108352601B (zh) * 2015-11-13 2020-08-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和包括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
JP6922740B2 (ja) * 2015-11-27 2021-08-18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送受信装置および送受信方法
US9692478B1 (en) * 2015-12-16 2017-06-27 Dell Products L.P.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dynamic antenna management
CN205596104U (zh) * 2016-03-24 2016-09-21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接收装置、通信装置和智能电子设备
DE112017001625B4 (de) * 2016-03-31 2021-06-24 Fujifilm Corporation Digitalkamera und Anzeigeverfahren für die Digitalkamera
KR102476051B1 (ko) * 2016-04-22 2022-12-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안테나 전환 방법
US10075570B2 (en) * 2016-08-09 2018-09-1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oviding sensing ability with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10903883B2 (en) 2016-11-16 2021-01-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ntennas selection based on sensors
CN108848226B (zh) * 2018-08-24 2023-04-28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8881560B (zh) * 2018-08-24 2023-04-25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9244674B (zh) * 2018-08-29 2021-03-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KR102521951B1 (ko) 2018-08-30 2023-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661194B1 (ko) 2019-02-15 2024-04-2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하우징, 하우징 제조 방법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EP3922002A4 (en) 2019-02-19 2022-03-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NTENNA DEVICE
KR20210048959A (ko) 2019-10-24 2021-05-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EP4042577A4 (en) * 2019-12-13 2022-1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ASSOCIATED ANTENNA SWITCHING METHOD
US20220255216A1 (en) * 2021-02-08 2022-08-11 Motorola Mobility Llc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a configurable housing assembly with multiple antennas
US11283908B1 (en) 2021-02-08 2022-03-22 Motorola Mobility Llc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a configurable housing with multiple antenna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63940A (ja) 1994-03-17 1995-10-13 Toshiba Corp 受信装置
JPH0965436A (ja) * 1995-08-29 1997-03-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携帯端末
US5704145A (en) * 1996-03-15 1998-01-06 Hanitz; Michael G. Point of purchase spinning display
JP4210884B2 (ja) * 1999-10-18 2009-01-21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車載用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SE516536C2 (sv) * 1999-10-29 2002-01-29 Allgon Ab Antennanordning omkopplingsbar mellan ett flertal konfigurationstillstånd i avhängighet av två driftsparametrar samt därtill hörande metod
JP2002217803A (ja) * 2001-01-15 2002-08-02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携帯無線端末装置
US7010313B2 (en) * 2001-07-16 2006-03-07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controlled talk around mode
JP4664543B2 (ja) * 2001-07-26 2011-04-06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および無線アンテナの実装方法
JP3891831B2 (ja) 2001-11-26 2007-03-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機
JP3828448B2 (ja) * 2002-03-29 2006-10-04 財団法人鉄道総合技術研究所 携帯型情報端末装置
JP2004096341A (ja) * 2002-08-30 2004-03-25 Fujitsu Ltd 共振周波数が可変な逆f型アンテナを含むアンテナ装置
US20050091431A1 (en) * 2003-10-23 2005-04-28 Robert Olodort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JP2005136912A (ja) * 2003-10-31 2005-05-26 Toshiba Corp 情報機器及びノート型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
US7460082B2 (en) * 2003-12-30 2008-12-02 Intel Corporation Sectored antenna systems for WLAN
JP2005260314A (ja) * 2004-03-09 2005-09-22 Kyocera Mita Corp 通信端末機器
US7298326B2 (en) * 2004-03-30 2007-11-20 Duong Minh H Portable device and method employing beam selection to obtain satellite network positioning signals
JP2005303856A (ja) * 2004-04-15 2005-10-27 Hitachi Ltd 携帯型情報端末
JP2006042255A (ja) * 2004-07-30 2006-02-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
US7221560B2 (en) * 2005-01-26 2007-05-22 Cingular Wireless Ii, Llc Mobile digital device with retractable keyboard
JP2006209647A (ja) 2005-01-31 2006-08-10 Denso Wave Inc 光学情報読取装置
JP4566825B2 (ja) * 2005-06-03 2010-10-20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端末装置のアンテナの制御方法及び当該携帯端末装置
US8532587B2 (en) 2005-06-03 2013-09-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Usage mode-based antenna selection
KR100755851B1 (ko) 2005-10-14 2007-09-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미디어 디스플레이 방법, 이를 위한 이동 단말기, 및이동 단말기용 크래들
JP2007114584A (ja) * 2005-10-21 2007-05-10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両面表示型情報処理装置、及び両面表示プログラム
JP4334531B2 (ja) * 2005-11-01 2009-09-3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交換機及び通信方法
JP2007129317A (ja) * 2005-11-01 2007-05-24 Sharp Corp 携帯型情報端末
JP4185104B2 (ja) 2006-02-28 2008-11-26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機器及びその動作制御方法
JP5105767B2 (ja) * 2006-04-26 2012-12-26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動作制御方法
US7778678B2 (en) * 2006-10-10 2010-08-17 Panasonic Corporation Radio control device
JP2008118625A (ja) * 2006-10-10 2008-05-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制御装置
JP4897596B2 (ja) * 2007-07-12 2012-03-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記憶媒体、情報入力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5069822B2 (ja) 2008-03-28 2012-11-07 未来工業株式会社 波付管接続部の止水具及び止水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1048747A1 (ja) 2013-03-07
US20120196651A1 (en) 2012-08-02
CN102577333A (zh) 2012-07-11
EP2493151A4 (en) 2014-08-06
WO2011048747A1 (ja) 2011-04-28
EP2493151A1 (en) 2012-08-29
JP5763543B2 (ja) 2015-08-12
US8725213B2 (en) 2014-05-13
JP2015133741A (ja) 2015-07-23
EP2493151B1 (en) 2018-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7333B (zh) 无线通信设备
KR101016529B1 (ko) 정보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US8532587B2 (en) Usage mode-based antenna selection
EP2637081B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having non-touch based input screen
EP3057176A1 (en) Antenna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8494444B (zh) 天线控制方法、天线组件、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0735397B1 (ko) 휴대단말기의 블루투스 통신 수행방법
JP2001345619A (ja) 無指向性アンテナシステム及びノート型パソコン
JP2006279649A (ja) 携帯無線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176526B2 (en)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image display method used for same, and recording medium to record program for same
CN107453034A (zh) 一种用于终端设备的天线
JP2007274518A (ja) 携帯端末及び該携帯端末におけるアンテナ切替方法
CN102438070A (zh) 电波接收机构
JP2000284854A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US2014025915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gnizing pattern
JPWO2017169010A1 (ja) 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2939143A1 (en) Display control devic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10239182A (ja) 携帯無線端末およびアンテナ選択方法
EP413473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CN113938156A (zh) 一种信号通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JP2007043410A (ja) 携帯電話装置
CN112380520B (zh) 屏幕解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JP2008109688A (ja) 通信装置
JP2011082806A (ja) 通信端末
JP2003309499A (ja) 携帯型情報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ENOVO INNOVATION CO., LTD. (HONGKON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CORP.

Effective date: 2014120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HONG KONG,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03

Address after: Hongkong, China

Applicant after: LENOVO INNOVATIONS Co.,Ltd.(HONG KONG)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NEC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