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6205A - 定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6205A
CN102576205A CN2010800398748A CN201080039874A CN102576205A CN 102576205 A CN102576205 A CN 102576205A CN 2010800398748 A CN2010800398748 A CN 2010800398748A CN 201080039874 A CN201080039874 A CN 201080039874A CN 102576205 A CN102576205 A CN 1025762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wing arm
motor
cam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98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6205B (zh
Inventor
久野正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576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6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6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62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32Retractable heating or pressure un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定影装置(7),包括:定影膜(33);加压辊(31),它与定影膜(33)配合形成夹持部,在夹紧片材(P)的同时输送片材(P);推压部件(36),用于把定影膜(33)和加压辊(31)中的一个向另一个推压;加热器(60),用于加热定影膜(33)和/或加压辊(31);电机(62);凸轮(38),它被电机(62)驱动旋转,使推压部件(36)沿着推压部件(36)的推压力的解除方向或推压部件(36)的推压力的恢复方向运动;可摆动齿轮(44),它随着电机的正转或反转而摆动;以及可摆动臂止动件(103),它的动作能够防止可摆动齿轮(44)摆动。该构造能抑制这样的现象,即:当齿轮啮合状态在解除加压辊夹紧状态和加压辊夹紧起作用状态之间变化的过程中,解除啮合的齿轮快速旋转而产生冲击噪音。

Description

定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它安装在电子照相式或静电记录式成像设备例如复印机、激光打印机或传真机中。
背景技术
成像设备例如电子照相设备或静电记录设备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通过对调色剂图像加热和加压来定影调色剂图像,从而形成图像。作为在这类成像设备中使用的定影装置的类型,传统地是使用辊定影式,其中,加压辊与内设有加热器的定影辊压接触以形成定影夹持部,并实施定影。日本特开专利申请平7-129018描述了这类包括定影辊和加压辊的成像设备的一个实例。
在日本特开专利申请平7-129018中描述的成像设备包括用于驱动定影装置等的电机。当该电机反向旋转时,通过齿轮和摆动臂,摆动齿轮和局部缺齿的内齿轮彼此啮合,使得各齿轮旋转。然后,一齿轮设置成以预定的减速比而与局部缺齿的齿轮一起旋转,从而使轧压齿轮旋转地运动,并通过扭力杆解除夹持。与此相反,在传感器臂检测到记录材料被除去时,电机向正向方向旋转,以便使扭力杆以相反的顺序返回,使得夹持返回到初始状态。根据这种构成,能够解除和恢复定影辊和加压辊之间的夹持。
但是,在日本特开专利申请平7-129018中,在定影摆朝相反的方向摆动后,外齿轮15i、齿轮15k和轧压齿轮30继续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在这些齿轮不接收定影摆驱动力的无负荷状态下,外齿轮15i、齿轮15k和轧压齿轮30继续快速旋转,然后在达到平衡时突然停止。在从该快速旋转到突然停止的过程中,产生了冲击噪音。也就是说,在齿轮啮合状态从加压辊的夹持解除状态转变到加压辊的夹持作用状态的情况下,解除啮合的齿轮快速旋转,从而产生冲击噪音。
本发明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定影装置,能够抑制这样的现象,即:在加压辊解除夹持状态下的齿轮啮合状态和加压辊执行夹持作用状态下的齿轮啮合状态之间的转变过程中,解除啮合的齿轮快速旋转而产生冲击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定影装置,包括:可旋转部件,用于输送承载图像的记录材料;支撑部件,用于与所述可旋转部件一起形成定影夹持部,在定影夹持部中,图像将被定影在记录材料上;施压机构,用于向定影夹持部施加压力;凸轮,用于通过作用在所述施压机构上来解除施加到定影夹持部的压力;电机,能够正转和反转以驱动所述凸轮;用于允许传递所述电机的动力的第一动力传递路径;用于允许传递所述电机的动力的第二动力传递路径;可摆动齿轮,用于将所述电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路径或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路径;可摆动臂,用于保持所述可摆动齿轮;以及防止部件,用于通过与所述可摆动臂啮合而防止所述可摆动臂运动;其中,在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路径和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路径中,至少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路径是用于允许所述电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凸轮的路径;其中,当所述电机沿一个方向旋转时,所述可摆动臂倾斜,使得所述可摆动齿轮运动到用于允许将所述电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路径的第一位置;并且,当所述电机沿另一方向旋转时,所述可摆动臂倾斜,使得所述可摆动齿轮运动到用于允许将所述电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路径的第二位置;以及其中,当所述可摆动齿轮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防止部件与所述可摆动臂相啮合,以防止所述可摆动臂从第一位置运动;并且,当所述可摆动齿轮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防止部件与所述可摆动臂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成像设备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的(a)和(b)是示出了定影装置结构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3是示出了加压和(压力)解除机构的结构的放大侧视图。
图4是示出了加压和解除机构的结构的放大侧视图。
图5是示出了加压和解除机构的结构的放大侧视图。
图6的(a)和(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设置在定影装置中的加压和解除机构的侧视图。
图7的(a)和(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设置在定影装置中的加压和解除机构的结构的侧视图,其中,去除了一部分机构,例如凸轮。
图8的(a)和(b)是示出了该结构的侧视图。
图9的(a)和(b)是示出了根据比较实施例设置在定影装置中的加压和解除机构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0的(a)和(b)是示出了根据比较实施例设置在定影装置中的加压和解除机构的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参考附图来具体地举例描述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但是,在这些实施例中描述的构成元件的尺寸、材料、形状和相关位置可以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设备的结构和各种条件而适当变化,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除非特别指明。
(实施例1)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成像设备1的结构的剖视图。成像设备1是使用电子照相成像法的激光打印机。如图1所示,成像设备1包括成像设备主组件(下文简称为“设备主组件”)1A,在设备主组件内部设置有作为“成像装置”的成像部51,用于在作为“记录材料(介质)”的片材上成像。成像部51包括作为“图像承载部件”的感光鼓2和作为“转印装置”的转印辊6等等。
至少感光鼓2包含在处理盒3中,并具有像处理盒3一样结合到设备主组件中的构造。在设备主组件1A内,包括有激光扫描仪扫描光学系统4,利用该激光扫描仪扫描光学系统4在感光鼓2的表面上形成静电图像。对于“成像装置”或“成像部”,一种概念是至少包括感光鼓2,还可以有一种概念是一体地包括其他部件,例如转印辊6、未示出的用于在感光鼓2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和未示出的清洁装置等等。
接着,对于成像设备1的构造(结构)而言,沿片材P描述示意性的结构。从片材给送托盘52一张一张分离并给送的片材P由对齐辊对5输送。利用转印辊6把感光鼓2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P上。之后,用定影装置7对片材P进行加热和加压。把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片材P上。利用上片材排出辊8将片材P排出到排出托盘9上。在设备主组件1A内部,设置有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器63,用于控制各个装置的驱动。
图2的(a)和(b)是示出了定影装置7的结构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图2(a)示出了定影膜33被压靠在加压辊31上的状态。图2(b)示出了定影膜33未被压靠在加压辊31上的状态。定影膜33由框架35可旋转地支撑。为了便于图示,在图2(a)和图2(b)中,对于框架35而言,仅示出了它的一部分,其他部分为切除状态。
首先,如图2(a)所示,定影装置7包括定影膜33。另外,定影装置7包括作为“可旋转部件”的加压辊31,其与定影膜33相接触而形成定影夹持部,用于在夹紧片材P的同时在夹持部中输送作为“记录材料”的片材P。在定影膜33的内部,设置有作为“加热装置”的加热器60。但是,也可以在定影膜33和加压辊31这二者中至少一个的内部,设置作为“加热装置”的加热器60,用于加热定影膜33和加压辊31二者中的至少一个。在定影膜33的两端部均设置有用于保持定影膜33的支架32。定影膜33相对于支架32是可滑动的。对于定影膜33和加压辊31而言,在下面的描述中把这些部件称为定影膜单元34。
此外,定影装置7包括推压部件36,用于把定影膜33和加压辊31中的一个向另一个推压。在推压部件36上固定有加压弹簧37。推压部件36和加压弹簧37构成施压机构。通过推压部件36的推压力,推压部件36把定影膜单元34朝加压辊31的方向推压。这样,在定影膜33和加压辊31之间形成定影夹持部,并且,转印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片材P通过该夹持部。在通过过程中,对片材P进行加热和加压,使得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片材P的表面上。
为了获得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良好定影性,在定影膜33的表面上设置有橡胶之类构成的弹性层。这里,当定影膜33和加压辊31处于彼此保持压接触的状态时,定影膜33和加压辊31的表面上的弹性层可能会发生变形。
此外,片材P在通过定影膜33和加压辊31之间的夹持部的过程中可能被卡住,在一些情况下导致卡纸。在拉出卡住的片材P的情况下,当定影膜33和加压辊31保持在压接触状态时,摩擦负荷很大,因此不容易除去片材P,从而也可能导致片材P被撕破并保留在设备主组件内部(图1)。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使凸轮38旋转,使得凸轮38的表面状态可从凸轮38的平面38a平行于推压部件36的状态(图2(a))转变到凸轮38的突出部38b抵靠推压部件36的状态(图2(b))。通过这种用于解除压力施加(推压)的构造,在定影装置7中防止了定影膜33和加压辊31的弹性层发生上述变形,从而容易清除卡住的片材P。下面将具体描述这种定影装置7的内部加压和解除机构61。
在图2(a)所示的状态下,加压和解除机构61把定影膜33压靠在加压辊31上。也就是说,在凸轮38的平面38a平行于推压部件36的状态下,接受加压弹簧37推压力的推压部件36沿着朝向加压辊31的方向对形成在支架32上的突出部32a推压。支架32由框架35支撑,使得支架可沿形成在框架35中的诱导孔35a朝着加压辊31的方向运动。
此外,在图2(b)所示的状态下,加压和解除机构61使定影膜33从加压辊31缩回。也就是说,在凸轮38旋转到使凸轮38的突出部38b朝向推压部件36侧从而推回推压部件36的情况下,推压部件36可抵抗加压弹簧37的推压力运动。此外,通过定影膜单元34实现的对定影膜33的加压作用状态和加压解除状态配置成可被切换。接着,将描述加压和解除机构61的特征构造(结构)。
图3至5是示出了加压和解除机构61的结构的放大侧视图。在图3至5中,为了便于理解对驱动方法的描述,省略了定影膜单元34和加压辊31。如图3所示,加压和解除机构61包括作为“驱动装置”的电机62。此外,加压和解除机构61包括由电机62驱动旋转的凸轮38,用于使推压部件36沿着解除推压部件36推压力的方向或者沿着恢复推压部件36推压力的方向运动。此外,加压和解除机构61包括根据电机62的正转或反转而摆动的可摆动齿轮44。此外,加压和解除机构61包括作为“防止(管制)部件”的可摆动臂止动件103,其能够通过防止可摆动齿轮44的摆动而将可摆动齿轮44的驱动力传递给凸轮38。这些齿轮在加压和解除机构61中执行特有的动作。
作为“驱动装置”的电机62和作为“固定齿轮”的加压辊齿轮42通过第一齿轮系(第三动力传递路径)连接,这将在后面描述。轴齿轮39以及齿轮40和41相当于该第一齿轮系。此外,通过把可摆动齿轮44包括在内,作为“驱动装置”的电机62和凸轮38由第二齿轮系连接,这将在后面描述。轴齿轮39、齿轮40和43、可摆动齿轮44、局部缺齿的齿轮45、以及齿轮46相当于该第二齿轮系。
下面具体的描述包括上述主要构成元件。首先,轴齿轮39连到电机62上。此外,齿轮101与该轴齿轮39啮合。齿轮102与齿轮101同轴地布置。此外,在齿轮101和102之间提供扭矩限制器功能。此外,局部具有齿轮齿103a的可摆动臂止动件103与齿轮102啮合。
另一方面,齿轮40与电机62的轴齿轮39啮合。齿轮41与齿轮40啮合。加压辊齿轮42作为固定在加压辊31上的“固定齿轮”,它与齿轮41啮合。加压辊齿轮42连到加压辊31上。利用这种构造,电机62的驱动力传递给加压辊31。定影膜33可通过接触加压辊31而运动。顺带地,这里将描述固定在加压辊31上的加压辊齿轮42,但是它也可以用连到定影膜33上的齿轮代替。
另一方面,齿轮43与啮合了电机62的轴齿轮39的齿轮40相啮合。可摆动齿轮44与齿轮43啮合。可摆动臂149连到齿轮43的轴和齿轮44的轴上。在与可摆动齿轮44的齿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局部缺齿的齿轮45。齿轮48与局部缺齿的齿轮45啮合。在图3中比齿轮48更靠前的前表面侧,可旋转地安装有齿轮46和凸轮38。齿轮46和凸轮38是与齿轮48分离的部件,并可单独旋转。在可摆动齿轮44和局部缺齿的齿轮45彼此啮合的情况下,即当可摆动齿轮处于第一位置时,可摆动齿轮44的驱动力被传递给局部缺齿的齿轮45和齿轮46(第一动力传递路径),并最终传递给凸轮38。
出于上述原因,加压辊31的驱动和凸轮38的驱动由同一电机62实施。但是,通过作为“驱动传递齿轮系”的齿轮40和43、可摆动齿轮44、局部缺齿的齿轮45以及齿轮46、47和48中的一部分或全部而将驱动力从电机传递给凸轮38。
对于加压和解除机构61的操作,有下述的三种模式。“第一模式”是加压辊31和定影膜33之间挤压(压力施加)时的模式,并且是输送片材P时的模式。在第一模式的情况下,加压辊齿轮42被驱动,凸轮处于静止(停止)状态。“第二模式”是加压辊31和定影膜33之间压力解除时的模式。在第二模式的情况下,加压辊齿轮42停止,凸轮38旋转而使加压辊31和定影膜33处于压力解除状态。“第三模式”是加压辊31和定影膜33之间压力恢复时的模式。在第三模式的情况下,加压辊齿轮42旋转,同时凸轮38旋转地运动,以使加压辊31和定影膜33转变到压力恢复状态。下面参考图3至5具体描述第一至第三模式。
首先,参考图3描述第一模式。如图3所示,电机62被驱动,使得轴齿轮39向顺时针方向旋转。通过轴齿轮39向顺时针方向的旋转,使齿轮40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齿轮43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及可摆动齿轮44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在与可摆动齿轮44的齿相对的位置,设置了具有缺齿表面45a的局部缺齿的齿轮45。局部缺齿的齿轮45具有不形成齿的缺齿表面45a和形成有齿的齿轮表面45b。在缺齿表面45a与可摆动齿轮44相对的情况下,由于缺齿表面45a不能接受可摆动齿轮44的驱动力,从而局部缺齿的齿轮45停止。这样,驱动力被阻断,因此凸轮38停止。
另一方面,轴齿轮39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得齿轮101和102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以及可摆动臂止动件103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当可摆动臂止动件103沿箭头C的方向旋转时,可摆动臂止动件103的端部103b抵靠到形成在可摆动臂149上的抵靠部149a。该抵靠部149a形成为凹进部即凹部,用于接纳和停止可摆动臂止动件103的端部103b。可摆动臂149的凹进部的位置P与可摆动臂149的旋转运动轴R(=齿轮43的旋转轴)的位置分隔的距离比可摆动臂149的凹进部的位置P与可摆动齿轮44的旋转轴Q的位置分隔的距离更远。这样,能够以较小的力使可摆动齿轮44保持在第一位置。此外,如图3中箭头所示,可摆动臂止动件103从可摆动臂149接收的力设计成指向可摆动臂止动件103的旋转运动轴S。这样,能够抑制当可摆动臂止动件103从可摆动臂149接收力时可摆动臂止动件103的变形。这样,当作为“防止部件”的可摆动臂止动件103旋转地运动时,可摆动臂止动件103运动到防止可摆动齿轮44动作的防止位置J。防止位置J是可摆动臂止动件103占据的位置,在此位置使得可摆动臂止动件103的端部103b抵靠可摆动臂149的抵靠部149a,从而防止可摆动齿轮44接触齿轮47。此外,通过在齿轮101和102之间提供的扭矩限制器功能,使齿轮102和可摆动臂止动件103停止。
接着,参考图4具体描述第二模式。如图4所示,在模式从第一模式转变到第二模式的情况下,电机62被驱动,使得轴齿轮39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即使在轴齿轮39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在构成与加压辊31相连的驱动传递齿轮系的齿轮40和41以及加压辊齿轮42中的齿轮41上具有单向功能,因此加压辊齿轮42停止且定影膜33停止。
另一方面,通过轴齿轮39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构成驱动传递齿轮系的齿轮40和43、可摆动齿轮44、局部缺齿的齿轮45和齿轮46中的可摆动齿轮44是可摆动的。可摆动臂149以轻微摩擦可摆动齿轮44的方式安装在可摆动齿轮44上,并且可摆动臂149沿箭头B的方向围绕齿轮43的中心轴摆动。通过可摆动臂149的摆动,可摆动齿轮44和齿轮47彼此啮合(第二位置),使得齿轮47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且齿轮48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当齿轮48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局部缺齿的齿轮45向逆时针方向旋转,齿轮46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及凸轮38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在这种情况下,齿轮47和48相当于第二动力传递路径。结果,如图4所示,凸轮38一直旋转到凸轮38的突出部38b的顶点部到达其接触推压部件36的位置,使得推压部件36向右侧方向运动,从而导致定影膜33向加压辊31的压力被解除的状态。
另一方面,通过电机62的轴齿轮39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齿轮101和102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齿轮102与齿103a啮合,因此可摆动臂止动件103沿箭头D的方向旋转,直到抵靠到抵靠部104。当可摆动臂止动件103抵靠到抵靠部104时,利用在齿轮101和102之间提供的扭矩限制器功能而使齿轮102和可摆动臂止动件103停止。
接着,参考图5具体描述第三模式。如图5所示,在模式从第二模式转变到第三模式的情况下,电机62被驱动,使得轴齿轮39再次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当轴齿轮39顺时针方向旋转时,齿轮40向逆时针方向旋转,齿轮43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以及可摆动齿轮44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结果,与齿轮47啮合的可摆动齿轮44在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同时摆动,使得可摆动臂149沿箭头A的方向围绕齿轮43的中心轴摆动。可摆动齿轮44接近局部缺齿的齿轮45并啮合局部缺齿的齿轮45(第一位置)。在第二模式中,使局部缺齿的齿轮45的缺齿表面45a旋转一直到其指向与可摆动齿轮44相反的方向,因此能够使局部缺齿的齿轮45的齿轮表面45b啮合可摆动齿轮44。局部缺齿的齿轮45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得齿轮46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且凸轮38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另一方面,通过轴齿轮39向顺时针方向的旋转,齿轮101和102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可摆动臂止动件103沿箭头C的方向旋转。当可摆动臂止动件103的端部103b抵靠到抵靠部149a时,利用在齿轮101和102之间提供的扭矩限制器功能而使齿轮102和可摆动臂止动件103停止。
根据实施例1中的这种构造和功能,凸轮38进一步旋转,并且当凸轮38旋转和运动到一定位置时,通过推压部件36产生的凸轮转矩而使凸轮38绕其轴线旋转。此时,由于推压部件36施加在凸轮38上的转矩负荷而使凸轮38绕其轴线旋转的速度比凸轮38被驱动旋转的旋转速度更快。
结果,齿轮46和局部缺齿的齿轮45也在凸轮38绕其轴线旋转的作用下而旋转,从而被快速旋转。可摆动齿轮44从局部缺齿的齿轮45接收旋转力,从而产生了用于使可摆动臂149沿与箭头A相反的箭头B方向(图4)运动的力。但是,可摆动臂149抵靠可摆动臂止动件103,因此局部缺齿的齿轮45和可摆动齿轮44保持在连接状态。也就是说,凸轮38的力通过构成驱动齿轮系的齿轮46、局部缺齿的齿轮45、可摆动齿轮44以及齿轮43和40传递,并最终保持在轴齿轮39和电机62也与驱动齿轮系相连的状态。结果,即使在凸轮38快速旋转时,利用电机62的制动,电机62也将使凸轮38以恒定的速度旋转,从而能够避免冲击噪音。
(实施例2)
图6的(a)和(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设置在成像设备中的加压和解除机构261的结构的侧视图。图6(a)示出了加压和解除机构261不通过推压部件36推压凸轮38的状态。图6(b)示出了加压和解除机构261通过推压部件36推压凸轮38的状态。在设置于实施例2的成像设备中的加压和解除机构261的构成元件中,具有与实施例1中加压和解除机构61的部件相同结构和作用的部件使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或符号,并适当省略其描述。在实施例2中,其构造也可应用于与实施例1相似的成像设备,因此省略对成像设备的描述。
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加压和解除机构的区别在于,加压和解除机构261中的可摆动臂止动件203在与实施例1中方向相反的方向动作和运行,以及设置了齿轮205、206、207和245以及抵靠部204。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还在于,可摆动臂249在与实施例1方向相反的方向动作和运行。但是,可摆动臂止动件203与实施例1中的可摆动臂止动件103的情况相似之处在于:当作为实施例2中“防止部件”的可摆动臂止动件203旋转地运动时,可摆动臂止动件203运动到其防止可摆动齿轮44动作的防止位置J(图6(b))。防止位置J是可摆动臂止动件203占据的位置,在此位置,可摆动臂止动件203的端部203b抵靠可摆动臂249的抵靠部249a,从而防止可摆动齿轮44接触齿轮47。在实施例1中,第一动力传递路径和第二动力传递路径都是用于将电机的动力传递给凸轮的路径。另一方面,在实施例2的情况下,第一动力传递路径(齿轮245、齿轮46和凸轮38)是用于将动力传递给凸轮的路径,第二动力传递路径(齿轮47、齿轮205、齿轮206和齿轮207)是用于驱动加压辊的路径。图6(a)是在可摆动齿轮44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的侧视图。图6(b)是在可摆动齿轮44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的侧视图。
通过把可摆动齿轮44包括在内,作为“驱动装置”的电机62和作为“固定齿轮”的加压辊齿轮42可通过第一齿轮系相连。轴齿轮39、齿轮40和43、可摆动齿轮44以及齿轮47、205、206和207相当于第一齿轮系。通过把可摆动齿轮44包括在内,作为“驱动装置”的电机62和凸轮38可通过第二齿轮系相连。轴齿轮39、齿轮40和43、可摆动齿轮44、齿轮245和齿轮46相当于第二齿轮系。
下面将描述实施例2中的特征构造。齿轮101与电机62的轴齿轮39相连。齿轮102是与齿轮101同轴的齿轮,并在齿轮101和102之间提供扭矩限制器功能。局部带有齿轮齿203a的可摆动臂止动件203与齿轮102相连。
接着,描述其操作。在实施例2中有两种操作模式。第一模式是定影膜33对加压辊31加压时的模式并且是输送片材P时的模式,并且是加压辊齿轮42被驱动且凸轮38停止的状态。第二模式是定影膜33对加压辊31加压时的模式,并且是加压辊齿轮42停止且凸轮38旋转地运动的状态。
使用图6(a)描述第一模式的细节。在图6(a)中,电机62的轴齿轮39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加压辊齿轮42在作为从电机62的轴齿轮39连接到定影膜33的驱动传递齿轮系的齿轮40和43、可摆动齿轮44以及齿轮47、205、206和207的作用下被旋转和驱动。此外,驱动通过作为驱动传递齿轮系的齿轮40和43、可摆动齿轮44以及齿轮245和46从电机62的轴齿轮39传递给凸轮38,但是可摆动齿轮44和齿轮245彼此分开,使得凸轮38停止。
驱动通过齿轮101和102传递给可摆动臂止动件203,可摆动臂止动件203沿箭头D的方向旋转,直到其抵靠到抵靠部204。当可摆动臂止动件203抵靠到抵靠部204时,利用在齿轮101和102之间提供的扭矩限制器功能而使齿轮102和可摆动止动件203停止。
接着,使用图6(b)描述第二模式的细节。当模式从第一模式转变到第二模式时,电机62的轴齿轮39反向旋转,即沿图6(b)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齿轮40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齿轮43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可摆动臂249以轻微摩擦可摆动齿轮44的方式安装在可摆动齿轮44上,使得可摆动臂249沿箭头A的方向围绕齿轮43的中心轴摆动。结果,可摆动齿轮44和齿轮47彼此分离,因此齿轮47、205、206和207以及加压辊齿轮42停止,从而加压辊31停止。驱动通过作为驱动传递齿轮系的齿轮40和43、可摆动齿轮44以及齿轮245和46传递给凸轮38,最后凸轮38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到图6(b)所示的位置,从而使推压部件36运动,导致压力解除状态。
驱动力通过齿轮101和102传递给可摆动臂止动件203,使得可摆动臂止动件203沿箭头C的方向旋转,直到端部203b抵靠到设置在可摆动臂249上的抵靠部249a。当可摆动臂止动件203的端部203b抵靠到抵靠部249a时,利用在齿轮101和102之间提供的扭矩限制器功能而使齿轮102和可摆动臂止动件203停止。为了使加压和解除机构261恢复到施压状态,继续第二模式中的操作,使得电机62的轴齿轮39被驱动旋转到图6(a)所示的位置。
根据实施例2中的这种构造和功能,凸轮38进一步旋转,并且当凸轮38旋转和运动到一定位置时,在推压部件36产生的凸轮转矩作用下凸轮38绕其轴线旋转。此时,在推压部件36施加在凸轮38上的转矩负荷作用下凸轮38绕其轴线旋转的速度变得比凸轮38被驱动旋转的旋转速度更快。
结果,齿轮46和齿轮245也通过凸轮38绕其轴线的旋转而被旋转,因而快速旋转。可摆动齿轮44从齿轮245接收旋转力,从而产生了用于使可摆动臂249沿与箭头A(图6(b))相反的箭头B的方向运动的力。但是,可摆动臂249抵靠可摆动臂止动件203,因此齿轮245和可摆动齿轮44保持在连接状态。也就是说,凸轮38的力通过构成驱动齿轮系的齿轮46、齿轮245、可摆动齿轮44以及齿轮43和40传递,并最终保持在轴齿轮39和电机62也与驱动齿轮系相连的状态。结果,即使在凸轮38快速旋转时,利用电机62的制动,电机62也将使凸轮38以恒定的速度旋转,从而能够避免冲击噪音。
(实施例3)
图7的(a)和(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设置在成像设备中的加压和解除机构361的结构的侧视图。图7(a)示出了可摆动臂止动件303抵靠可摆动臂349的状态。图7(b)示出了可摆动臂止动件303不抵靠可摆动臂349的状态。在实施例3中设置在成像设备中的加压和解除机构361的构成元件中,与实施例1的加压和解除机构61具有相同结构和作用的部件使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或符号,并适当省略其描述。在实施例3中,其构造也可应用于与实施例1相似的成像设备,因此省略对成像设备的描述。
实施例3的加压和解除机构361和实施例1的加压和解除机构61的区别在于:用加压和解除机构361中的螺线管308来操作可摆动臂止动件303,以与可摆动臂349形成啮合状态和非啮合状态。此外,实施例3和实施例1的区别还在于:当作为加压和解除机构361中的“防止部件”的可摆动臂止动件303线性动作时,可摆动臂止动件303运动到其可防止可摆动齿轮44动作的防止位置K。防止位置K是可摆动臂止动件303占据的位置,在此位置,可摆动臂止动件303的端部303b抵靠可摆动臂349的抵靠部349a,从而防止可摆动齿轮44接触齿轮47。
电机62和加压辊齿轮42通过第一齿轮系相连,这将在后面描述。轴齿轮39以及齿轮40和41相当于第一齿轮系。此外,通过把可摆动齿轮44包括在内,电机62和凸轮38通过第二齿轮系相连,这将在后面描述。轴齿轮39、齿轮40和43、可摆动齿轮44、局部缺齿的齿轮45和齿轮46相当于第二齿轮系。
将参考图7(a)和(b)描述实施例3。此外,与比较实施例和已描述的实施例1或2相同的构造将引用那些构造作为支持,并省略描述。用于控制定影膜33驱动和凸轮38驱动的控制器与实施例1或2中的相似。实施例3的特征在于可摆动臂止动件303的构造,因此描述将仅限于可摆动臂止动件303的动作。
可摆动臂止动件303构造成产生直线运动。可摆动臂止动件303具有细长孔303a,并由两个固定轴306和307支撑成可直线运动。电磁螺线管308与可摆动臂止动件303的一个端部相连,使得在电磁螺线管308的动作下,可摆动臂止动件303联动地进行直线运动。如图7(a)所示,当压电磁螺线管308时,可摆动臂止动件303抵靠可摆动臂349的抵靠部349a,以防止可摆动臂349动作。如图7(b)所示,当拉电磁螺线管308时,可摆动臂349不受阻碍,因此可运动到图7(b)所示的位置。
图8的(a)和(b)是示出了加压和解除机构361的结构的侧视图。图8(a)和(b)示出了实施例1和2中凸轮38的结构加在参考图7(a)和(b)具体描述的结构上的状态。凸轮38布置在图8(a)和(b)的纸面中比可摆动臂止动件303更靠前的前侧。
在上述的实施例1至3的成像设备中,定影装置的压力解除动作和压力恢复动作通过凸轮38来执行,并通过电机62的正转和反转以及可摆动齿轮44随着电机62的正转和反转而同步摆动来实施凸轮38的旋转运动控制。此外,当凸轮38快速旋转时,作为“防止部件”的可摆动臂止动件303起作用以便不使可摆动齿轮44运动,从而凸轮38和电机总是相连,因而能够以恒定的速度使凸轮38旋转地运动。此外,通过以恒定的速度使凸轮38旋转地运动,减小了冲击噪音。
也就是说,抑制了这样的现象,即:在定影膜33夹持解除状态下的齿轮啮合状态和在定影膜33夹持作用时的齿轮啮合状态之间的转变过程中,解除啮合的齿轮快速旋转而发出冲击噪音。
图9(a)是示出了根据比较实施例设置在成像设备中的加压和解除机构461的结构的侧视图。图9(a)示出了第一模式的状态,其中,加压辊齿轮42旋转,且凸轮38停止。参考图9(a)和后述的图9(b),下面将具体描述不存在作为“防止部件”的可摆动臂止动件的情况。首先,将描述第一模式。在图9(a)中,轴齿轮39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加压辊齿轮42由齿轮40和41驱动旋转,齿轮40和41是从轴齿轮39连接到定影膜33的驱动传递齿轮系。此外,通过作为驱动传递齿轮系的齿轮40和43、可摆动齿轮44、局部缺齿的齿轮445和齿轮46来连接从轴齿轮39到凸轮38的路径。其中,局部缺齿的齿轮445具有缺齿表面445a。
由于局部缺齿齿轮445的缺齿表面445a停止在其不能接收可摆动齿轮44的驱动力的相位,因而阻断了给局部缺齿的齿轮445的驱动力,从而凸轮38停止。
图9(b)是示出了根据比较实施例设置在成像设备中的加压和解除机构461的结构的侧视图。图9(b)示出了第二模式的状态,其中,加压辊齿轮42停止,且凸轮38旋转。参考图9(b)具体描述第二模式。当模式从第一模式转变到第二模式时,轴齿轮39反向旋转,因而向图9(b)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作为从轴齿轮39连接到加压辊31的驱动传递齿轮系的齿轮40、41和42中的齿轮41具有单向功能。因此,加压辊齿轮42停止,即加压辊31也停止。在从轴齿轮39到凸轮38的路径中,作为驱动传递齿轮系的齿轮40和43、可摆动齿轮44、齿轮47和48、局部缺齿的齿轮445以及齿轮46中的可摆动齿轮44是可摆动的。可摆动臂49以轻微摩擦可摆动齿轮44的方式安装在可摆动齿轮44上,使得可摆动臂49沿箭头B的方向摆动。结果,可摆动齿轮44和齿轮47彼此啮合,以使齿轮48顺时针方向旋转。结果,局部缺齿的齿轮445和齿轮46被驱动旋转,最终使凸轮38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图9(b)所示的位置,从而使推压部件36运动,导致压力解除状态。
图10(a)是示出了根据比较实施例设置在成像设备中的加压和解除机构461的结构的侧视图。图10(a)示出了第三模式的状态,其中,加压辊齿轮42和凸轮38都旋转。首先,参考图10(a)具体描述第三模式。当模式从第二模式转变到第三模式时,再次使轴齿轮39反向旋转,也就是沿图10(a)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结果,通过可摆动臂49沿箭头A的方向绕齿轮43的中心轴的摆动,之前啮合齿轮47的可摆动齿轮44啮合局部缺齿的齿轮445。在第二模式的动作过程中,局部缺齿的齿轮445的缺齿表面445a运动到图9(b)所示的位置,从而实施向凸轮38的驱动传递。然后,凸轮38旋转地运动到可摆动齿轮44和缺齿表面445a彼此重合的位置(图9(a)所示的状态),因而返回到初始位置,使得定影膜33和定影膜单元34恢复到施压状态。
图10(b)是示出了根据比较实施例设置在成像设备中的加压和解除机构461的结构的侧视图。图10(b)示出了第三模式的状态,其中,加压辊齿轮42和凸轮38都旋转。参考图10(b)具体描述第三模式。在上述的第三模式中,在一些情况下,在推压部件36的力作用下,凸轮38和与凸轮38联动动作的部件比在正常驱动的过程中旋转更快,结果会产生冲击噪音。对于其原因,将考虑下面的情形。图10(b)示出了凸轮38从图10(a)的状态进一步旋转地运动的状态,当比较图10(a)和图10(b)的状态时,满足“图10(a)状态中凸轮38的转矩=F1×r1”<“图10(b)状态中凸轮38的转矩=F2×r2”。也就是说,在状态从压力解除状态恢复到压力施加状态的模式中,凸轮38沿着使凸轮38转矩逐渐增大的方向旋转地运动。
此外,当凸轮38旋转地运动到一定位置时,在推压部件36产生的凸轮转矩作用下,凸轮38绕其轴线旋转。假定该状态是图10(b)所示的位置,那么在推压部件36产生的凸轮38的转矩作用下凸轮38绕其轴线的旋转速度v2(图10(b)的状态)变得比用于驱动凸轮38旋转的驱动齿轮系的旋转速度v1(图10(a)的状态)更快。结果,齿轮46和局部缺齿的齿轮445也在凸轮38绕其轴线旋转的作用下而旋转,因而被快速旋转。可摆动齿轮44从局部缺齿的齿轮445接收旋转力,结果,可摆动臂49沿箭头B的方向运动,因而局部缺齿的齿轮445和可摆动齿轮44彼此分离。
在局部缺齿的齿轮445和可摆动齿轮44彼此分离的状态下,作为连接到凸轮38的驱动齿轮系的齿轮46和局部缺齿的齿轮445处于接近无负荷状态的状态,因此凸轮38旋转到达到力平衡的初始位置(图9(b)的状态)。通过这一系列操作,在达到平衡时,比在正常驱动过程中更快地动作或旋转的部件即加压弹簧37、推压部件36、凸轮38、齿轮46和局部缺齿的齿轮445突然停止,此时,存在产生冲击噪音的可能。近年来,需要进一步减小噪音,但是在比较实施例的设备中,要考虑的是没有实现对产生冲击噪音的抑制。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在定影装置中,能够采用加压和解除机构来抑制这样的现象,即:在解除加压辊夹紧状态下的齿轮啮合状态和在加压辊夹紧作用时的齿轮啮合状态之间的转变过程中,解除啮合的齿轮快速旋转而产生冲击噪音。

Claims (5)

1.一种定影装置,包括:
可旋转部件,用于输送承载图像的记录材料;
支撑部件,用于与所述可旋转部件一起形成定影夹持部,在定影夹持部中,图像将被定影在记录材料上;
施压机构,用于向定影夹持部施加压力;
凸轮,用于通过作用在所述施压机构上来解除施加到定影夹持部的压力;
电机,能够正转和反转以驱动所述凸轮;
用于允许传递所述电机的动力的第一动力传递路径;
用于允许传递所述电机的动力的第二动力传递路径;
可摆动齿轮,用于将所述电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路径或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路径;
可摆动臂,用于保持所述可摆动齿轮;以及
防止部件,用于通过与所述可摆动臂啮合而防止所述可摆动臂运动;
其中,在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路径和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路径中,至少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路径是用于允许所述电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凸轮的路径,
其中,当所述电机沿一个方向旋转时,所述可摆动臂倾斜,使得所述可摆动齿轮运动到用于允许将所述电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动力传递路径的第一位置;并且,当所述电机沿另一方向旋转时,所述可摆动臂倾斜,使得所述可摆动齿轮运动到用于允许将所述电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路径的第二位置,以及
其中,当所述可摆动齿轮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防止部件与所述可摆动臂相啮合,以防止所述可摆动臂从第一位置运动;并且,当所述可摆动齿轮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防止部件与所述可摆动臂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通过所述电机的动力,所述防止部件运动到所述防止部件与所述可摆动臂啮合的位置和所述防止部件与所述可摆动臂分离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通过与所述电机的动力不同的动力,所述防止部件运动到所述防止部件与所述可摆动臂啮合的位置和所述防止部件与所述可摆动臂分离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路径也是用于允许将电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凸轮的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动力传递路径是用于允许将电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可旋转部件的路径。
CN201080039874.8A 2009-09-08 2010-09-08 定影装置 Active CN1025762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07102 2009-09-08
JP2009207102A JP5460192B2 (ja) 2009-09-08 2009-09-08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CT/JP2010/065882 WO2011030912A1 (ja) 2009-09-08 2010-09-08 定着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6205A true CN102576205A (zh) 2012-07-11
CN102576205B CN102576205B (zh) 2015-06-24

Family

ID=43732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9874.8A Active CN102576205B (zh) 2009-09-08 2010-09-08 定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38307B2 (zh)
EP (1) EP2477076B1 (zh)
JP (1) JP5460192B2 (zh)
CN (1) CN102576205B (zh)
WO (1) WO201103091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0553B (zh) * 2015-08-19 2017-10-01 立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限制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53322B2 (ja) * 2013-09-26 2017-12-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US9388000B2 (en) 2014-01-31 2016-07-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pacing mechanism for spacing two members, and a fixing device sheet feeding-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6357931B2 (ja) 2014-07-08 2018-07-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51319A (ja) * 2016-02-25 2017-08-3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17184108A1 (en) 2016-04-18 2017-10-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Load stops
JP6823828B2 (ja) * 2017-02-03 2021-02-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移動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29018A (ja) * 1993-06-16 1995-05-1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23804A (ja) * 1996-10-15 1998-05-15 Mita Ind Co Ltd 画像入力装置における駆動切換装置
JP2000122460A (ja) * 1998-10-16 2000-04-28 Canon Inc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80308A (ja) * 2002-03-26 2003-10-02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25349A (ja) * 2005-07-19 2007-02-0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3046B1 (en) * 2000-04-19 2001-06-2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ulti-functional fuser backup roll release mechanism
US7796932B2 (en) * 2007-01-30 2010-09-14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Fuser assembly including a nip release mechanism
JP4567077B2 (ja) * 2008-06-25 2010-10-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4788743B2 (ja) * 2008-07-22 2011-10-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29018A (ja) * 1993-06-16 1995-05-1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23804A (ja) * 1996-10-15 1998-05-15 Mita Ind Co Ltd 画像入力装置における駆動切換装置
JP2000122460A (ja) * 1998-10-16 2000-04-28 Canon Inc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80308A (ja) * 2002-03-26 2003-10-02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25349A (ja) * 2005-07-19 2007-02-0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0553B (zh) * 2015-08-19 2017-10-01 立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限制器
US10890216B2 (en) 2015-08-19 2021-01-12 Argox Information Co., Ltd. Torque limiter, printer and gear-s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6205B (zh) 2015-06-24
JP2011059260A (ja) 2011-03-24
EP2477076B1 (en) 2018-12-26
US20120163887A1 (en) 2012-06-28
EP2477076A1 (en) 2012-07-18
US8538307B2 (en) 2013-09-17
WO2011030912A1 (ja) 2011-03-17
EP2477076A4 (en) 2015-06-03
JP5460192B2 (ja) 201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6205A (zh) 定影装置
JP5208252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読取装置
JP5554981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13073134A1 (en)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160159596A1 (en)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driv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1059260A5 (zh)
JP570943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60116876A1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13253590B (zh) 驱动力传递装置和成像装置
JP2007024950A (ja) 加熱装置
JP524728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315680A1 (en)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06214567A (ja) 駆動伝達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32870A (ja) ローラ加圧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EP3761119B1 (en) Secondary transfer device
US9885988B2 (en)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JP6091159B2 (ja) 駆動伝達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0209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36688A (ja) ジャム処理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308486B1 (ko) 코팅 기능을 구비한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US11834292B2 (en)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6090952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78517B2 (ja) 駆動制御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3736636A1 (en) Secondary transfer device
JP5121879B2 (ja) 定着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