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5434A - 污染防止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污染防止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5434A
CN102575434A CN2011800040075A CN201180004007A CN102575434A CN 102575434 A CN102575434 A CN 102575434A CN 2011800040075 A CN2011800040075 A CN 2011800040075A CN 201180004007 A CN201180004007 A CN 201180004007A CN 102575434 A CN102575434 A CN 102575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reventing agent
contamination preventing
viscosity
agent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40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5434B (zh
Inventor
关谷宏
泽田拓
小林大介
泉由美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n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n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n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n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75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54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54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54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1/00Non-fibrous material added to the pulp,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Paper-impregn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 D21H21/02Agents for preventing deposition on the paper mill equipment, e.g. pitch or slime control

Landscapes

  • Paper (AREA)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染防止剂,其能够充分抑制纸粉粘付于干燥部部分。一种防止抄纸工艺中干燥部(10)发生纸粉污染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中,其具有100℃时的运动粘度为80mm2/s以上的高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9mm2/s以下的低粘度油、以及将高粘度油和低粘度油乳化的乳化剂,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1.2~70质量份。

Description

污染防止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染防止剂组合物,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充分抑制干燥部发生纸粉粘附的污染防止剂。
背景技术
造纸的抄纸工艺一般包括网部、压榨部、干燥部和卷取部。在所述网部,将分散在水中的纸浆载于抄纸用网(网)上,自然漏去多余水分形成湿纸;在所述压榨部,使湿纸从一对压榨辊之间通过,介由毡毯用压榨辊对其进行挤压,使湿纸中的水分转移至毡毯,从而使湿纸脱水;在所述干燥部,使通过压榨部后的湿纸与经加热的烘缸接触进行干燥,从而形成纸;在所述卷取部,将纸卷在被称作卷轴的棒上。
但是,在所述干燥部的烘缸、帆布、压光辊、半干压光辊等(下面统称为“干燥部部分”)表面存在纸粉粘附的问题。纸粉粘附于这些部位,会导致纸被污染,成品率大幅降低。
针对该问题,已知可通过添加防止纸粉粘附的污物粘附防止剂(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来解决。此种污物粘附防止剂的成分包括不同粘度的硅油和含氟表面活性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2923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污物粘附防止剂中,混合硅油的粘度过高,而且由于硅油本身的粘性,不能充分抑制纸粉粘附于干燥部部分。
本发明鉴于以上背景而进行,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抑制纸粉粘附于干燥部部分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发现,可通过按照一定配合比例混合高粘度油和低粘度油而形成污染防止剂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第1方案为,一种防止抄纸工艺中的干燥部发生纸粉污染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中,其具有100℃时的运动粘度为80mm2/s以上的高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9mm2/s以下的低粘度油、以及将高粘度油和低粘度油乳化的乳化剂,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1.2~70质量份。
本发明的第2方案为,上述第1方案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中,由高粘度油和低粘度油组成的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25mm2/s以下。
本发明的第3方案为,上述第1方案或第2方案中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中,高粘度油为选自由聚丁烯、马来酸酐化聚丁烯和聚乙烯蜡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本发明的第4方案为,上述第1方案或第2方案中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中,高粘度油为聚丁烯。
本发明的第5方案为,上述第1方案~第4方案的任一项中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中,低粘度油为选自由液体石蜡、汽轮机油、机油和植物油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本发明的第6方案为,上述第1方案~第4方案的任一项中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中,低粘度油为液体石蜡。
本发明的第7方案为,上述第1方案~第6方案的任一项中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中,乳化剂为脂肪酸和胺类化合物的中和产物。
本发明的第8方案为,上述第7方案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中,脂肪酸的碳原子数为18以上。
本发明的第9方案为,上述第7方案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中,脂肪酸使用选自由山嵛酸、硬脂酸、褐煤酸和聚羧酸组成的组中的至少2种以上。
本发明的第10方案为,上述第7方案~第9方案的任一项中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中,胺类化合物为吗啉、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通过具有特定的低粘度油,可以抑制纸粉粘附于干燥部部分;通过含有特定的高粘度油,可以抑制低粘度油被纸吸收。意即,低粘度油发挥抑制纸粉粘附的作用,高粘度油发挥将低粘度油保留在干燥部部分表面的作用。
此时,通过将高粘度油和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可以有效发挥上述作用。另外,由高粘度油和低粘度油组成的混合油在接近烘缸温度的100℃时的运动粘度优选为25mm2/s以下。
因此,通过上述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可以切实充分地抑制纸粉粘附于干燥部部分。
上述污染防止剂组合物中,若高粘度油为聚丁烯,低粘度油为液体石蜡,则能进一步提高防止纸粉粘附的效果。
上述污染防止剂组合物中,若乳化剂为脂肪酸与胺类化合物的中和产物,则通过将脂肪酸溶解于高粘度油和低粘度油中,然后再将其加入溶解有胺类化合物的水中,可使其容易乳化。此时,即使长时间放置,也不会产生沉淀等,具有良好的保存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采用本发明的污染防止剂的干燥部的干燥部部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B…半干压光辊
C…压光辊
D…干燥部
D1,D2,D3,D4,D5,D6,D7,D8…烘缸
K1,K2…帆布
KR…帆布辊
W…纸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需要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若非特别注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均视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再者,附图的尺寸比率不限于图示的比率。
本实施方式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具有高粘度油、低粘度油、乳化剂和水。
上述污染防止剂组合物通过具有这些成分,能够防止在抄纸工艺中的干燥部的干燥部部分发生纸粉污染。
所述高粘度油优选与低粘度油的相容性良好的高粘度油。并且,通过将高粘度油与低粘度油的混合油(以下称作“混合油”。)施加于干燥部部分,高粘度油以与低粘度油混合的状态粘附于干燥部部分的表面。这样,高粘度油发挥使低粘度油停留在干燥部部分表面的作用,抑制低粘度油被纸吸收。
高粘度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80mm2/s以上,优选为100℃时的运动粘度在300mm2/s以上。若100℃时的运动粘度不足80mm2/s,则不能发挥使低粘度油停留在干燥部部分表面的作用。
高粘度油包括满足上述粘度条件的聚异丁烯、聚丁烯、马来酸酐化聚丁烯、聚乙烯蜡、微晶蜡、改性硅油。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亦可以几种混合使用。
这其中,从粘性的角度考虑,优选高粘度油为选自由聚丁烯、马来酸酐化聚丁烯和聚乙烯蜡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另外,所谓粘性,是指油本身的粘附程度。
此外,从防止喷洒喷嘴堵塞的角度考虑,更加优选高粘度油为具有丁烯链的聚丁烯或马来酸酐化聚丁烯;从防止纸粉粘附的角度考虑,尤其优选其为聚丁烯。
另外,从防止喷洒喷嘴堵塞的角度考虑,高粘度油也可以是改性硅油。
此种改性硅油包括氨基改性硅油、环氧基改性硅油、聚醚改性硅油、烷基改性硅油、羧基改性硅油、环氧基聚醚改性硅油等。
其中,从应用广泛性的角度考虑,更加优选高粘度油为氨基改性硅油。
优选高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0.1~3质量%。若高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不足0.1质量%,则与高粘度油的配合比例在上述范围内时相比,存在低粘度油不能充分保留于干燥部部分表面的情况;若高粘度油的配合比例超过3质量%,则与高粘度油的配合比例在上述范围内时相比,抑制纸粉粘附的效果有降低的趋势。
所述低粘度油,采用与纸粉相容性良好的低粘度油。这样,低粘度油即可抑制纸粉粘附于干燥部部分。
低粘度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9mm2/s以下。若其在100℃时的运动粘度超过19mm2/s,就不能充分发挥抑制纸粉粘附的作用。
低粘度油包括满足上述粘度条件的齿轮油、汽缸油、汽轮机油、锭子油等矿物油,椰子油、亚麻籽油、蓖麻子油、菜籽油、玉米油等植物油,液体石蜡、异石蜡等石蜡类,改性硅油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亦可以几种混合使用。
其中,从使用广泛性角度考虑,优选低粘度油为选自由液体石蜡、汽轮机油、机油和植物油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从与高粘度油相容性的角度考虑,更加优选其为液体石蜡、汽轮机油或机油;从防止纸粉粘附的角度考虑,尤其优选其为液体石蜡。
因此,污染防止剂组合物中,最优选高粘度油为聚丁烯,低粘度油为液体石蜡。此时,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止纸粉粘附的效果。
另外,从无臭、使用性方面考虑,低粘度油也可以是改性硅油。
此种改性硅油包括氨基改性硅油、环氧基改性硅油、聚醚改性硅油、烷基改性硅油、羧基改性硅油、环氧基聚醚改性硅油等。
其中,从使用广泛性角度考虑,更加优选低粘度油为氨基改性硅油。
优选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4~10质量%。若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不足4质量%,则与低粘度油配合比例在上述范围内时相比,存在不能充分抑制纸粉粘附的情况;若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超过10质量%,则存在抑制纸粉粘附的效果发生饱和,结果导致成本增加的缺点。
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1.2~70质量份,优选其为2.5~70质量份,更加优选其为39~67质量份。
若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不足1.2质量份,则薄膜形成不充分,不能充分抑制纸粉的粘附;而若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超过70质量份,则存在粘性增加(恶化)的缺点。
另外,以上述配合比例将高粘度油和低粘度油混合而成的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优选为25mm2/s以下,更加优选为10~20mm2/s。
若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超过25mm2/s,则防止纸粉污染的效果变得不充分。
所述乳化剂,使高粘度油和低粘度油发生乳化。
只要能使高粘度油和低粘度油发生乳化,乳化剂可以适当选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亦可以几种混合使用。
其中,若高粘度油为聚异丁烯、聚丁烯、马来酸酐化聚丁烯、聚乙烯蜡或微晶蜡,低粘度油为矿物油、植物油或石蜡时,则乳化剂优选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尤其更加优选为脂肪酸与胺类化合物的中和产物。此时,通过使用有机物的盐,油的乳化稳定性获得提高。另外,通过使脂肪酸溶解于混合油(高粘度油与低粘度油的混合物),使胺类化合物溶解于水中,将这些混合,利用两者的中和反应,能够比较容易地使其乳化。
从防止纸脱色的角度考虑,优选所述脂肪酸的碳原子数为18以上。具体包括硬脂酸、油酸、十八碳烯酸、亚油酸、亚麻酸、褐煤酸、山嵛酸、聚羧酸等饱和脂肪酸,或使它们不饱和而成的不饱和脂肪酸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亦可以几种混合使用。
其中,从乳化稳定性以及使用广泛性角度考虑,优选脂肪酸为山嵛酸、硬脂酸、褐煤酸或聚羧酸;从防止脱色的角度考虑,更加优选其使用选自由山嵛酸、硬脂酸、褐煤酸和聚羧酸组成的组中的至少2种以上。
所述胺类化合物包括吗啉、氨、乙烯二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二异丙醇胺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亦可以几种混合使用。
其中,从乳化稳定性角度考虑,优选胺类化合物为吗啉、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
另外,若高粘度油和低粘度油都为改性硅油时,则优选乳化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此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硫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脂肪酸酯、甘油单脂肪酸酯等。
其中,从改性硅油的乳化稳定性角度考虑,优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烷基醚。
相对于1质量份的混合油,乳化剂的配合比例优选为0.1~4质量份。若乳化剂的配合比例不足0.1质量份,则与乳化剂的配合比例在所述范围内时相比,存在乳化稳定性不充分的情况;若乳化剂的配合比例超过4质量份,则与乳化剂的配合比例在所述范围内时相比,存在纸的脱色程度增加的缺点。
本实施方式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中,也可以含有螯合剂、pH调节剂、防腐剂、分散剂、粘度调节剂、固体润滑剂等添加剂。
接下来,对高粘度油为聚异丁烯、聚丁烯、马来酸酐化聚丁烯、聚乙烯蜡或微晶蜡,低粘度油为矿物油、植物油或石蜡时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高粘度油和低粘度油调配成混合油的混合工艺,和将脂肪酸溶解于该混合油中、再将其加入溶解有胺类化合物的水中进行乳化的乳化工艺。
在混合工艺中,使用所述100℃时的运动粘度为80mm2/s以上(优选为300mm2/s以上)的高粘度油,和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9mm2/s以下的低粘度油。
并且,按照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1.2~70质量份的比例,进行调配,得到混合油。
在乳化工艺中,将脂肪酸溶解于混合工艺所得的混合油中。将胺类化合物溶解于水中。
然后,将溶解有脂肪酸的混合油加入溶解有胺类化合物的水中使其乳化(直接乳化法)。这样,在油层和水层的界面上,脂肪酸与胺类化合物发生中和反应的同时,油层和水层发生了乳化。
本实施方式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如上所述,通过采用对直接乳化法进行了改良的方法使其乳化,可得到保存稳定性良好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即使长时间放置,也不会产生沉淀等。
若高粘度油和低粘度油都为改性硅油,则污染防止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调配高粘度油和低粘度油得到混合油的混合工艺,和向该混合油中加入乳化剂(例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进行乳化的乳化分散工艺。混合工艺与上述混合工艺同法操作。
乳化分散工艺中,通过向混合油中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用搅拌器搅拌,得到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另外,也可以使用均质机或砂磨机、珠磨机、球磨机等分散机械使其分散。
接下来,对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在干燥部的使用方法加以说明。
图1所示为采用本发明的污染防止剂的干燥部的干燥部部分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污染防止剂组合物被用于干燥部D。
干燥部D包括纸幅W,用于加热干燥该纸幅W的多个圆筒状的烘缸D1、D2、D3、D4、D5、D6、D7和D8(以下称为“D1~D8”),将纸幅挤压至烘缸D1~D8的帆布K1、K2,导引帆布K1、K2的帆布辊KR,缓缓调节干纸幅W的平滑性和纸厚的半干压光辊B,以及调节干纸幅W的平滑性和纸厚的压光辊C。
在干燥部D,纸幅W被帆布K1、K2按压接触于转动的烘缸D1~D8的表面上。这样,纸幅W就粘附于烘缸D1~D8上,同时被加热干燥。
然后,纸幅W被半干压光辊B夹持,接着,通过压光辊C加大纸幅W的密度。
所述污染防止剂组合物的使用方法为,如图1所示,分别在箭头A所指的位置向干燥部D的烘缸D1~D8,帆布K1、K2,半干压光辊B、压光辊C施加污染防止剂组合物。
此处,对污染防止剂组合物的施加方法并无特殊限定,例如,可采用利用喷洒喷嘴等的液状喷淋方式或雾状喷雾方式等。即,通过向干燥部喷洒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可防止发生纸粉污染。
此时,以固体分量计,污染防止剂组合物的喷洒量优选为0.1μg~100μg/m2
若喷洒量不足0.1μg/m2,与喷洒量在上述范围内时相比,污染防止剂组合物不能充分粘附于干燥部部分的表面,纸粉有增多的趋势;而若喷洒量超过100μg/m2,与喷洒量在上述范围内时相比,多余部分有可能会被纸所吸收。
另外,若污染防止剂组合物被喷洒于干燥部部分的表面,可由高粘度油和低粘度油形成薄膜。
以上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中,将高粘度油和低粘度油混合形成混合油,但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不属于高粘度油或低粘度油的其他粘度的油。
上述实施方式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中,污染防止剂组合物被施加于干燥部的干燥部部分上,但其不仅可应用于干燥部,也可以应用于压榨部和卷取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的乳化工艺中,采用了将溶解有脂肪酸的混合油加入溶解有胺类化合物的水中使其乳化的方法(直接乳化法),但也可以采用将溶解有胺类化合物的水加入溶解有脂肪酸的混合油中使其乳化的方法(反相乳化法)。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地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将由聚丁烯(高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300mm2/s,40℃时的运动粘度为9000mm2/s)0.25质量%和液体石蜡(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2mm2/s,40℃时的运动粘度为13.5mm2/s)9.75质量%组成的混合油、由褐煤酸(碳28)0.3质量%和聚羧酸1.1质量%组成的脂肪酸、由吗啉1质量%组成的胺类化合物、与水备料,使其全量达100质量%。另外,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39质量份,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2.3mm2/s。
然后,将脂肪酸溶解于混合油配制成第1液,将胺类化合物溶解于水配制成第2液。将第1液加入第2液中,通过以直接乳化法使其乳化,制得样品(污染防止剂组合物)。
(实施例2)
采用由聚丁烯(高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300mm2/s)0.25质量%和液体石蜡(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4mm2/s,40℃时的运动粘度为23.4mm2/s)9.75质量%组成的混合油代替实施例1中的混合油,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制得样品(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另外,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39质量份,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4.5mm2/s。
(实施例3)
采用由聚丁烯(高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300mm2/s)0.25质量%和液体石蜡(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0mm2/s,40℃时的运动粘度为70mm2/s)9.75质量%组成的混合油代替实施例1中的混合油,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制得样品(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另外,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39质量份,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1mm2/s。
(实施例4)
采用由聚丁烯(高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300mm2/s)0.25质量%和液体石蜡(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4mm2/s,40℃时的运动粘度为105mm2/s)9.75质量%组成的混合油代替实施例1中的混合油,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制得样品(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另外,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39质量份,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5mm2/s。
(实施例5)
采用由聚丁烯(高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300mm2/s)3.81质量%和液体石蜡(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3mm2/s)6.19质量%组成的混合油代替实施例1中的混合油,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制得样品(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另外,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1.6质量份,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45mm2/s。
(实施例6)
采用由聚丁烯(高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300mm2/s)0.25质量%和汽轮机油(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4mm2/s)9.75质量%组成的混合油代替实施例1中的混合油,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制得样品(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另外,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39质量份,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5mm2/s。另,以机油代替汽轮机油时表现亦同。
(实施例7)
采用由聚丁烯(高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80mm2/s)0.25质量%和液体石蜡(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2mm2/s)9.75质量%组成的混合油代替实施例1中的混合油,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制得样品(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另外,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39质量份,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2.2mm2/s。
(实施例8)
采用由聚丁烯(高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80mm2/s)0.25质量%和液体石蜡(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4mm2/s)9.75质量%组成的混合油代替实施例1中的混合油,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制得样品(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另外,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39质量份,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4.3mm2/s。
(实施例9)
采用由聚丁烯(高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80mm2/s)0.25质量%和液体石蜡(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0mm2/s)9.75质量%组成的混合油代替实施例1中的混合油,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制得样品(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另外,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39质量份,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0.5mm2/s。
(实施例10)
采用由聚丁烯(高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80mm2/s)0.25质量%和液体石蜡(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4mm2/s)9.75质量%组成的混合油代替实施例1中的混合油,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制得样品(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另外,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39质量份,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4.6mm2/s。
(实施例11)
采用由马来酸酐化聚丁烯(高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650mm2/s,37.8℃时的运动粘度为59000mm2/s)0.23质量%和液体石蜡(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4mm2/s)9.77质量%组成的混合油代替实施例1中的混合油,采用由山嵛酸(碳22)1.0质量%和硬脂酸(碳18)0.5质量%组成的脂肪酸代替实施例1中的脂肪酸,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制得样品(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另外,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41质量份,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4mm2/s。
(实施例12)
采用由马来酸酐化聚丁烯(高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650mm2/s)3.42质量%、聚丁烯(高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300mm2/s)1.09质量%和液体石蜡(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2mm2/s)5.49质量%组成的混合油代替实施例1中的混合油,采用由山嵛酸(碳22)1.0质量%和硬脂酸(碳18)0.5质量%组成的脂肪酸代替实施例1中的脂肪酸,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制得样品(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另外,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1.2质量份,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25mm2/s。
(实施例13)
采用由马来酸酐化聚丁烯(高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650mm2/s)2.05质量%、聚丁烯(高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300mm2/s)0.65质量%和液体石蜡(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4mm2/s)7.3质量%组成的混合油代替实施例1中的混合油,采用由山嵛酸(碳22)1.0质量%和硬脂酸(碳18)0.5质量%组成的脂肪酸代替实施例1中的脂肪酸,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制得样品(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另外,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2.7质量份,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5mm2/s。
(实施例14)
采用由马来酸酐化聚丁烯(高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650mm2/s)2.83质量%、聚丁烯(高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300mm2/s)0.91质量%和液体石蜡(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4mm2/s)6.26质量%组成的混合油代替实施例1中的混合油,采用由山嵛酸(碳22)1.0质量%和硬脂酸(碳18)0.5质量%组成的脂肪酸代替实施例1中的脂肪酸,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制得样品(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另外,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1.7质量份,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25mm2/s。
(实施例15)
采用由聚乙烯蜡(高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360mm2/s)0.15质量%和液体石蜡(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3mm2/s)9.85质量%组成的混合油代替实施例1中的混合油,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制得样品(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另外,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66质量份,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5mm2/s。
(实施例16)
采用由聚乙烯蜡(高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360mm2/s)2.3质量%和液体石蜡(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3mm2/s)7.7质量%组成的混合油代替实施例1中的混合油,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制得样品(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另外,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3.4质量份,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45mm2/s。
(实施例17)
将混合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水进行备料,使其全量为100质量%。其中,混合油由高粘度的氨基改性硅油(高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394mm2/s)4.0质量%和低粘度的氨基改性硅油(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3mm2/s)16.0质量%组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聚氧乙烯癸醚(乳化剂)1.75质量%和聚氧乙烯十六烷基醚(乳化剂)1.75质量%组成。另外,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4.0质量份,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23mm2/s。
然后,将混合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水混合、搅拌,制得样品(污染防止剂组合物)。
(实施例18)
采用由高粘度的氨基改性硅油(高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4810mm2/s)6.7质量%和低粘度的氨基改性硅油(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3mm2/s)13.3质量%组成的混合油代替实施例17的混合油,采用由聚氧乙烯癸醚(乳化剂)1.0质量%和聚氧乙烯十六烷基醚(乳化剂)1.0质量%组成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代替实施例17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7同法操作,制得样品(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另外,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2.0质量份,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82mm2/s。
(比较例1)
采用由聚丁烯(100℃时的运动粘度为85mm2/s,40℃时的运动粘度为2100mm2/s)8质量%和聚丁烯(100℃时的运动粘度为28mm2/s)2质量%组成的混合油代替实施例1的混合油,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制得样品。另外,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43mm2/s。
(比较例2)
采用液体石蜡(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2mm2/s)10质量%,代替实施例1的混合油,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制得样品。
(比较例3)
采用液体石蜡(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4mm2/s)10质量%,代替实施例1的混合油,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制得样品。
(比较例4)
采用液体石蜡(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0mm2/s)10质量%,代替实施例1的混合油,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制得样品。
(比较例5)
采用由聚丁烯(100℃时的运动粘度为28mm2/s)8.3质量%和液体石蜡(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2mm2/s)1.7质量%组成的混合油,代替实施例1的混合油,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制得样品。另外,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0.2质量份,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5mm2/s。
(比较例6)
采用由聚丁烯(100℃时的运动粘度为28mm2/s)5.7质量%和液体石蜡(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4mm2/s)4.3质量%组成的混合油,代替实施例1的混合油,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制得样品。另外,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0.75质量份,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5mm2/s。
(比较例7)
采用由聚丁烯(100℃时的运动粘度为28mm2/s)3.6质量%和液体石蜡(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4mm2/s)6.4质量%组成的混合油,代替实施例1的混合油,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同法操作,制得样品。另外,相对于1质量份的高粘度油,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1.8质量份,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5mm2/s。
(比较例8)
采用低粘度的氨基改性硅油(低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3mm2/s)20质量%代替实施例17的混合油,采用由聚氧乙烯癸醚(乳化剂)1.0质量%和聚氧乙烯十六烷基醚(乳化剂)1.0质量%组成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代替实施例17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7同法操作,制得样品。
(比较例9)
采用高粘度的氨基改性硅油(高粘度油,100℃时的运动粘度为394mm2/s)20质量%代替实施例17的混合油,采用由聚氧乙烯癸醚(乳化剂)3.3质量%和聚氧乙烯十六烷基醚(乳化剂)3.3质量%组成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代替实施例17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除此以外,其他均与实施例17同法操作,制得样品。
(评价方法)
1.纸粉粘附性试验
将实施例1~18和比较例1~9所得的样品0.2g喷洒于5×25cm的不锈钢方板上。在80℃下加热干燥后,将采用LBKP(纸浆)制成的手工抄制湿纸(4×4cm方形)置于其上,再在上面压上4kg重的砝码,放置1分钟。
然后,将湿纸剥离,目测观察了粘附于不锈钢板上的纸粉量。
在纸粉粘附性试验中,以未采用污染防止剂时(空白)的纸粉粘附程度为10,完全没有粘附的状态为0,由2人来打分,以其平均值作为纸粉粘附性试验的结果。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值越小说明越不容易发生纸粉粘附。
2.渗透性试验
将实施例2~18和比较例1~9所得的样品在100℃下加热,制得除去水分后的不挥发性成分。
然后,向加热至100℃、称重为40~50g/m2的纸、或滤纸上,滴下加热至100℃的各样品的不挥发性成分10μL,测定了不挥发性成分完全浸染于纸所需的时间。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值越大说明越不容易渗透。
3.实机评价1
将实施例1、3~7、9、10、12、15、16和比较例1、2、4、5、7的样品,以3ml/min喷洒于干燥部(烘缸)上,使其实机运转50分钟后,测定落到干燥部下面的蓄积的纸粉的重量。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4.实机评价2
将实施例3~5、17、18和比较例1、7~9的样品,以2.5ml/min喷洒于干燥部(烘缸)上,使其实机运转三天后,目测评价干燥部的粕卷和刮刀刀刃上蓄积的污物数量的变化。干燥部上纸粉粘附少的评价为“○”,干燥部上纸粉粘附略少的评价为“△”,干燥部上纸粉粘附多的评价为“×”。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纸粉粘附性  渗透性(s)   实机评价1(g)  实机评价2
 实施例1   1.0  -   34.5  -
 实施例2   1.0  11.1   -  -
 实施例3   4.5  18.6   30.3  ○
 实施例4   4.5  22.2   29.8  ○
 实施例5   12.0  62.7   61.0  △
  实施例6   5.0   19.9   43.7   -
  实施例7   1.0   10.5   33.2   -
  实施例8   1.0   11.0   -   -
  实施例9   3.5   14.8   36.1   -
  实施例10   4.0   18.3   35.6   -
  实施例11   4.5   15.3   -   -
  实施例12   9.0   29.3   45.5   -
  实施例13   5.0   25.7   -   -
  实施例14   9.0   39.3   -   -
  实施例15   5.0   28.3   41.2   -
  实施例16   10.0   88.1   70.3   -
  实施例17   6.0   19.4   -   ○
  实施例18   11.0   61.3   -   △
  比较例1   17.0   89.2   220.8   ×
  比较例2   1.0   5.0   161.1   -
  比较例3   1.0   7.4   -   -
  比较例4   4.0   8.7   183.2   -
  比较例5   3.5   5.6   158.9   -
  比较例6   3.5   8.8   -   -
  比较例7   3.5   9.5   169.7   ×
  比较例8   8.0   4.0   -   ×
  比较例9   20.0   104.5   -   ×
由表1的结果可知,与比较例1、9的样品相比,实施例1~18的样品在纸粉粘附性方面表现优异。由此可以认为,通过含有低粘度油,可以提高纸粉粘附性。
同时可知,由于比较例2~8的样品含有低粘度油,纸粉粘附性优异;但由于不含有高粘度油,渗透过快。由此可以认为,若不含高粘度油,则即使将污染防止剂组合物施加于实机干燥部上,由于其被纸吸收,故不能充分发挥抑制纸粉粘付的效果。而且,实机评价1和2正显示了该结果。
由此可以确定,本发明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可以充分抑制纸粉粘付于烘缸。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用于纸张抄造时,将其施加于干燥部的干燥部部分使用。由于本发明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可以充分抑制纸粉粘附于干燥部部分,因此可以极大地提高造纸的成品率。

Claims (10)

1.一种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可防止抄纸工艺中的干燥部发生纸粉污染,其中,
其具有:
100℃时的运动粘度为80mm2/s以上的高粘度油、
100℃时的运动粘度为19mm2/s以下的低粘度油、
以及将所述高粘度油和所述低粘度油乳化的乳化剂;
相对于1质量份的所述高粘度油,所述低粘度油的配合比例为1.2~70质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中,由所述高粘度油和所述低粘度油组成的混合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为25mm2/s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中,所述高粘度油为选自由聚丁烯、马来酸酐化聚丁烯和聚乙烯蜡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中,所述高粘度油为聚丁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中,所述低粘度油为选自由液体石蜡、汽轮机油、机油和植物油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中,所述低粘度油为液体石蜡。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中,所述乳化剂为脂肪酸与胺类化合物的中和产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中,所述脂肪酸的碳原子数为18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中,所述脂肪酸采用选自由山嵛酸、硬脂酸、褐煤酸和聚羧酸组成的组中的至少2种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污染防止剂组合物,其中,所述胺类化合物为吗啉、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
CN201180004007.5A 2010-03-31 2011-03-31 污染防止剂组合物 Active CN1025754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83991 2010-03-31
JP2010083991 2010-03-31
PCT/JP2011/001971 WO2011122052A1 (ja) 2010-03-31 2011-03-31 汚染防止剤組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5434A true CN102575434A (zh) 2012-07-11
CN102575434B CN102575434B (zh) 2013-05-29

Family

ID=44711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4007.5A Active CN102575434B (zh) 2010-03-31 2011-03-31 污染防止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857405B2 (zh)
CN (1) CN102575434B (zh)
MY (1) MY158443A (zh)
WO (1) WO201112205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2382A (zh) * 2015-03-27 2018-01-02 明答克株式会社 污染防止剂组合物
CN110557956A (zh) * 2018-03-30 2019-12-10 明答克株式会社 帆布清洗装置、帆布的清洗方法及帆布清洗机构
CN110922891A (zh) * 2019-12-17 2020-03-27 山东易石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乳液型有机硅纸机烘缸剥离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64436A (zh) * 2019-12-17 2020-04-07 山东易石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乳液型纸机干网剥离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88992U (ja) * 1982-12-08 1984-06-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ヘツドホン
JPH07292382A (ja) * 1994-04-28 1995-11-07 Taiho Ind Co Ltd 抄紙ドライヤー工程用汚れ付着防止剤
CN1623019A (zh) * 2002-01-11 2005-06-01 曼泰克株式会社 用于抄纸机的污染防止剂,以及利用该污染防止剂的污染防止方法
CN1958759A (zh) * 2005-11-03 2007-05-09 英菲诺姆国际有限公司 润滑油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88992A (ja) * 1982-11-12 1984-05-23 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紙剥離剤
JPS62215098A (ja) * 1986-03-08 1987-09-21 日本油脂株式会社 製紙用剥離剤
JPH07292591A (ja) * 1990-04-24 1995-11-07 Kunio Sekiya 抄紙機ドライヤー表面損傷防止法とそれに用いる薬液散布装置と水溶性潤滑油
JPH04130190A (ja) * 1990-09-20 1992-05-01 Nippon Oil & Fats Co Ltd 抄紙用ドライヤー表面清浄潤滑剤
JP4271636B2 (ja) * 2003-04-09 2009-06-03 株式会社メンテック 抄紙機におけるドライパートの汚染防止方法
JP4973040B2 (ja) * 2006-07-12 2012-07-11 星光Pmc株式会社 クレープ用離型剤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88992U (ja) * 1982-12-08 1984-06-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ヘツドホン
JPH07292382A (ja) * 1994-04-28 1995-11-07 Taiho Ind Co Ltd 抄紙ドライヤー工程用汚れ付着防止剤
CN1623019A (zh) * 2002-01-11 2005-06-01 曼泰克株式会社 用于抄纸机的污染防止剂,以及利用该污染防止剂的污染防止方法
CN1958759A (zh) * 2005-11-03 2007-05-09 英菲诺姆国际有限公司 润滑油组合物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2382A (zh) * 2015-03-27 2018-01-02 明答克株式会社 污染防止剂组合物
CN107532382B (zh) * 2015-03-27 2020-01-03 明答克株式会社 污染防止剂组合物
CN110557956A (zh) * 2018-03-30 2019-12-10 明答克株式会社 帆布清洗装置、帆布的清洗方法及帆布清洗机构
CN110557956B (zh) * 2018-03-30 2020-06-05 明答克株式会社 帆布清洗装置、帆布的清洗方法及帆布清洗机构
CN110922891A (zh) * 2019-12-17 2020-03-27 山东易石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乳液型有机硅纸机烘缸剥离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64436A (zh) * 2019-12-17 2020-04-07 山东易石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乳液型纸机干网剥离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22052A1 (ja) 2011-10-06
MY158443A (en) 2016-10-14
JP4857405B2 (ja) 2012-01-18
JPWO2011122052A1 (ja) 2013-07-04
CN102575434B (zh) 2013-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3765B (zh) 污染防止剂组合物
CN103003490A (zh) 污染防止剂组合物
CN102575434B (zh) 污染防止剂组合物
CN103842589A (zh) 使用经pH调节的起皱粘合剂组合物的起皱方法
JP2013531713A (ja) クレーピング剥離剤
CN102549215B (zh) 污染防止剂组合物
WO2016157875A1 (ja) 汚染防止剤組成物
JP6080285B1 (ja) 汚染防止剤組成物及び汚染防止方法
AU2020202130B2 (en) Anti-Contamination Agent Composition
TWI619804B (zh) 污染防止劑組成物及污染防止方法
CN110747688B (zh) 矿物油类的造纸烘缸用乳液剥离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TW202342598A (zh) 汙染防止劑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IN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Capital of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INTECH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